电磁铁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9 01:1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磁铁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了解电铃、电话、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了解信息的磁记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实践探索的精神,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
重点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电磁铁的组成?
展示:常见的电磁铁
问:说说电磁铁的的优点?
讲述:既然电磁铁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物品用到了电磁铁。
学生回答:螺线管和铁芯组成。
观察图片,联想实际生活中的电磁铁。
回答:(1)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电流的有无控制。
(2)磁场的方向可以通过电流的方向控制
(3)磁性的强弱可以由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控制。
问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讲述:生活中很多物品用到了电磁铁,根据他们不同的作用,我们分成了以下几类。
首先了解一下:电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读图说说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电磁继电器的特点?
说说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活动:
1、观察电磁继电器。对照电磁继电器的说明书,认识电磁继电器上接线柱的位置,并思考说明书上写着的电流和电压是什么意思?
2、把电磁继电器上的线圈接到电源上,组成控制电路。观察通电和断电时电磁继电器的动作情况。注意观察通电时哪两个触电相连,断电时哪两个触点相连。
3、利用另外一个电源和小灯泡组成工作电路,通过电磁继电器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
4、水位自动报警器是利用电磁继电器工作装置,请按以下要求连接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当水位在安全以下时,绿灯亮;水位达到安全线以上,红灯亮
思考与讨论:根据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分析电铃是如何发出铃声的?
阅读课本说说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问:用于信息的磁记录的产品有哪些?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多少的关系
讲述:硬盘的组成是由磁记录盘片、读写磁头以及其他配件,硬盘的原理是盘片的表面均匀涂有一层极薄的磁性颗粒(小磁铁),读写磁头实际就是一块电磁铁。
图片展示银行卡和录音机和录像机:记录声音、文字、图象等信息的磁带的一面都涂有一层磁粉,每一个磁粉粒就是一个小磁体,通过磁头把磁粉磁化,把信息记录在磁带上。
说说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
阅读:P14电话也是一个电磁感应器啊!
电磁铁、衔铁、弹簧、动触电
学生讨论后回答: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当控制电路的开关断开时,电磁铁没有磁性,弹簧把触头拉向绿灯触点,则绿灯亮;当控制电路的开关闭合时,电磁铁通电,有了磁性就吸引衔铁,使工作电路闭合,则红灯亮。
表示电磁继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和电压
学生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
闭合开关,电流通过电磁铁,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弹性片,使铁锤打击铁铃而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由于弹性片的弹性,使电路又重新闭合。上述过程循环重复,电铃持续发生声音
工作原理:列车轨道上强电磁的磁极与列车上的电磁铁的磁极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悬浮,消除了磨擦,减少阻力,增加运行速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磁带、软盘、移动硬盘、磁卡。
1、不放在高温环境中,不宜长期贴身携带;
2、应注意不能剧烈地震动,不能用坚硬的物体敲打;
3、不靠近产生强磁场的家用电器旁边,以免被强磁场重新磁化而失去原来的重要信息。
洗衣机、电饭煲、电磁起重机、发动机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
板书
一、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悬浮列车
列车轨道上强电磁的磁极与列车上的电磁铁的磁极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悬浮,消除了磨擦,减少阻力,增加运行速度。
篇2
关键词:简约;有效;探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动手操作,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手段。然而,学生的科学探究效果到底如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这些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目前,有些科学课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华而不实的现象,没有将探究落到实处。
1.探究只是形式。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不够,要求探究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不符,学生缺乏探究能力,致使探究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
2.没有真正合作。课堂上,学生探究活动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合作与交流是探究活动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探究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真正参与合作探究的只占少数,其他学生只充当了旁观者。
3.只动手不动脑。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探究过程表面上很成功,但课后学生却不知道学了什么,收获甚少。这是因为在探究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动起来,只操作不动脑,依样画葫芦,这不是真正的探究。
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能够做的事也是有限的。那么在短短的40分钟里,教师要对活动进行取舍,去掉一些次要的活动,或是以其他的形式呈现,把主要的活动做深、做透,就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此,我们要提倡“低碳”,追求简约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
一、选好探究起点是有效探究的前提
兴趣是探究的动力。课堂的导入既要简洁,又要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积极主动地讨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岩石》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心目中的岩石,带到课堂中来。上课开始,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带来的都是岩石吗?”于是,学生就纷纷观察自己带的和小组内同学带的岩石标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快,他们就把砖头和水泥块剔除出来,原因是这些都是人工加工而成的,不是天然形成的。通过分析对比,对岩石的本质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说说你从哪里捡来的?它有什么特点?你用什么方法观察到它的特征的?”“如果要把它们分分类,你打算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这些问题指向性强,能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使学生在有序的观察活动中逐步深入、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把握探究重点是有效探究的基础
一节课中由好几个探究活动构成,哪个活动为重点?哪个为难点?这是困扰一线教师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基础。如笔者在教研区的公开课上执教《电磁铁》。这一课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制作铁钉电磁铁,二是确定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两个活动是循序渐进的,第二个活动是以第一个活动为基础的。首先我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第二个探究活动中,在学生明白了电磁铁通电时可以产生磁性,请同学交流磁铁有什么性质,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磁铁有南北极,那么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如果有南北极的话,怎样来证明。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最后提出利用磁铁的性质进行检测:异极相吸,同极相斥。
三、增强点拨效度是有效探究的关键
学生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教师指导,教师的指导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表现为课前教师要对探究所需的材料进行精心准备,并且亲自“下水”实验。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探究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设,还要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疑难进行及时有效的点拨,保证学生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探究。
上学期县公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的教学,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岩石的观察、比较上,不断挖掘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潜能,重视学生在对岩石研究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力求通过多种活动将学生对岩石的零散的发现如珍珠项链一样串起来,形成自己对岩石的科学概念。先是以“岩石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积极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岩石,帮助学生建立起岩石分布广泛这一最基础的科学概念。再让学生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岩石进行观察,让学生明确用什么方法观察到岩石的特征,前者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观察岩石,如:用肉眼看、鼻子闻、手去摸、钉子刻等;后者让学生能够遵循“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逻辑关系交流探究结果,课堂上比一比哪位同学发现的岩石特征多,然后通过全班汇报、交流,把学生零碎的发现组合起来,形成对一种岩石整体的认识,进而形成对某几种岩石特征的认识。课堂中,老师多次强调对观察结果的记录,这不仅是观察活动本身的需要,更是对孩子科学态度的培养。这样的活动可以是“我的岩石观察”也可以是“我们的岩石观察”。观察活动中,学生在个体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惯双人交流、四人交流,从而形成岩石分布广泛,不同岩石在颜色、颗粒、花纹、手感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一科学概念。
四、把握精彩生成是有效探究的亮点
在一些公开课、研究课上,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设计的出彩,常常按部就班就教案而教,忽略了学生课堂上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其实,在我们平时上课中,课堂出意外的情况就比较多,学生有时会提出许多出其不意的问题。课堂是一个未知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的生成因素,组织、参与、引导,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驾驭课堂。如,教学《认识岩石》这一课,教师让学生借助放大镜等工具来观察三块不同的岩石(为了便于区别,给三块岩石分别标上1号,2号,3号)。学生观察得很认真,有的小组发现1号岩石有黑色、白色的物体,2号有黄色的斑点,有的小组还发现1号岩石里面的颗粒比较大。老师进一步提问:“除了用放大镜观察外,还发现了什么?”马上有一个小组代表说:“我们小组用小刀刻岩石,发现1号最硬,可能是花岗岩,3号最软,用小刀刻时发现它的碎石直往下掉。”这时,有一手高高举起的学生说:“不是的,我们的3号岩石不是最软的,因为刻了没有碎石掉下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反调”,老师没有一笔带过,而是耐下心来请有意见的学生回答:“不统一时该怎么办?”聪明的孩子马上再次进行实验。学生实验后,发现3号岩石是最软的。刚才有疑问的小组发现,他们刚才刻的时候每块岩石用力不均匀而导致了不同结果。像这样学生出现争议的时候,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再次寻找证据重新实验。整个探究活动虽然延迟了时间,但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活力,学生的经验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
篇3
一、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探究留足空间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时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孩子们多想一想;多议一议。教师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切莫一言堂。这样才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在探究“水蒸发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前,我采取分组实验法给学生先创设一个情境:“给每个实验小组两支温度表,表上指示当时室内温度,两支温度表读数相同,然后让学生用一支温度裹测出比室温略低的一杯水的温度。”紧接着要求学生估计把这支刚刚量水温的温度表提出水面,温度表上温度读数会有什么变化?并且让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当学生发现温度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非常惊奇,不由自主地议论起来,急于要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就抓住时机地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分析、寻找原因,诱使大家反复实验,直至得出水蒸发要吸热这个结论。蒸发是常见的现象,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要吸热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儿童的探究过程的实践,把直接看不见的过程和条件揭示出来,使学生获得知识,促其创新能力的发展。自由探究的过程实际就是让学生“卷入”科学发现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自由探究呢?其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这种自由探究是建立在教师精心设计、安排之中的,即教师的作用完全“潜伏”在学生自由探究的材料准备和分发过程中,但又明显地表现为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自己创造性地探究出科学结论。
如我在教《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安排了充足时间给孩子们思考、观察、议论的空间。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的画面的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个的“?”,这时教师适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后,再出示一段课件,“铁路工人筑路时,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出示问题,为什么修路时每隔一段都要开一道裂缝?架线路为什么不要扯的太紧,在得出结论后,再出示课件通过不开裂缝路面与开裂路面的热胀冷缩情况和线路紧与距离对比动画演示,进一步明确问题原因所在,启发了学生思维,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
二、预设合作交流,给学生探究腾出空间
小学生上科学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预设好合作交流的方案,给学生探究腾出空间,如我在教学《电磁铁的磁力》时,为了使孩子们更能充分认识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科学现象。特意安排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制订研究方案,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许多种不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收获,教学效果好。
三、实行激励评价,给学生探究营造空间
科学课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如对一些活动小组负责的组长称赞道“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对一些问题回答得好的学生发出啧啧的赞扬“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对一些实验过程中做得好的同学我是这样夸奖的“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小手真巧,你做得多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等。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这一切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
篇4
[关键词]课堂 问题构建 有效提问
新课程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而维系师生互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便是课堂提问。给力“问题”构建,就是通过问题来解决学习中的疑惑,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学习,最终切实有效解决问题。这问题问要问出知识的源头,问出知识的来龙去脉,答要答出学生的心头疑惑,答出知识的精髓。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实效,实质就是学生有没有时间思考问题,能不能解决问题,在相同的时间里能否解决比其他人更多的问题,能否享受学习的成就感。
一、问题构建的策略
1.创设情景问题
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课堂中悬念性的实验情境,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激昂的情绪,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会有明显地提高,学生会很快进入学习情景并自主学习,从而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案例1】在学习了《水的浮力》后,再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情境引入:在漏斗中放入一只小塑料球,先问学生若往漏斗中倒水,小塑料球会不会上浮?学生都会答“会上浮”。接着往漏斗中倒水,实验结果出乎同学们的意料,只见有少量水从漏斗下端管口流出,但乒乓球并没有上浮(右图一),学生们惊讶不已。再接着用手指堵住漏斗下端管口(右图二),结果看到小塑料球上浮。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实验现象,引发了学生极大的求知热情,大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再经过教师点拨,学生很快掌握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案例2】“酸的性质”的教学中,我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只洁净的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2—3滴石蕊试液(甲溶液);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盐酸(乙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一会儿就看到A烧杯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
(1)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给出你的猜测。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测。提供的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胶头滴管、滤纸;蒸馏水、石蕊试液、浓盐酸、氯化氢气体等。
(3)对这个趣味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你的结论是什么?
2.设置冲突问题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若能挖掘学生思维中的错误点,寻找学生知识建构的支点,创设能激发认知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建构,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由认知误点到认知冲突再到建构新知的学习过程。
【案例3】在教学“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时,可以给学生出这样一道题:20摄氏度时,把20克食盐溶解于50克的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摄氏度时食盐的溶解度为20克)。很多同学按照旧思路,直接把20克食盐作为溶质的质量,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溶解度的“四个要素”进行思考:我们算出的结果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同学们终于明白了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积极的铺垫作用。
通过创设试误式问题情境,让学生先“碰壁”,引起认知上的冲突,当学生的认知产生不平衡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自觉解决冲突的任务,从而达到认知新的平衡,这样掌握的知识是牢固的、灵动的。
【案例4】在教学“种子萌发条件”后,有学生提出了阳光会影响种子的萌发。这时有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弄清“阳光”到底是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我借此疑问,让学生分别以阳光是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阳光植物会死”,有的学生就会针锋相对地说,种子没有叶子,也没有光合作用,所以没有阳光,植物也可以活,同时还说,在电视上看到过从遗址中挖掘出的几千年以前的种子都可以萌发,说明种子埋在土壤是不需要阳光的。双方争论不下,讨论非常激烈。针对这两种不同意见,我引导学生课内设计对比实验方案:
一周以后,再来检验哪些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3.巧用悬念问题
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中,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听众的胃口,引领听众非继续听下去不可。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案例5】在上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第三节《电磁铁的应用》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同学们,假如第29届奥运会3小时后就在北京召开了,若有可能,你们能用什么方法在2—3小时内到达北京观看开幕式呢?”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来,“飞机”!“火车”!这是大多数同学的答案。我问:“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磁悬浮列车!”也有同学说道。“对!也可以!”我肯定地说:“那么,哪位同学又能说出它的优点呢?”。有一同学马上说:“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千米以上,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又有同学喊道:“它不仅速度快、还有爬坡能力强、能耗低、运行时噪音小、安全舒适、不燃油、污染少等许多优点!”我趁机问道:“那么,你们知道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吗?”这样就自然地引入到了《电磁铁的应用》的教学中来。
4.捕捉生成问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部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教学内容包括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教学中出现的超出了教师预设的情境采取回避的态度,教师预设的教案成了无形的手,牵制着教师的教学活动,限制了学生的天性及多元思考。因此及时、充分和巧妙地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尊重学习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想学,要学,才是有效提问之根本。
【案例6】(学生做完杠杆平衡条件的分组实验,贪玩的便转动杠杆,抡得如同圆盘。)
教师(亲切地):好玩吧?(学生有点不好意思。)
教师:没关系!仔细看了吗?转的这么快,象什么?学生1:象车轮。
学生2:象滑轮!
教师(用赞许的目光):对,看来这杠杆还跟滑轮扯上关系了!
教师:今天实验后留一个问题请大家探究,杠杆真的跟滑轮有关系吗?
【案例7】教学《简单机械---杠杆》一节时,当讲完杠杆的平衡原理时,还没等我发问,一位同学就急忙插嘴说:“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够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的力气跟我们差不多,那么他所需的那根硬棒肯定要很长,这根硬棒到底有多长?”我迟疑了一下:倘若停下来讨论势必会影响本节教学任务,如果把学生敷衍一下,告诉他们课后再进行讨论也是可以的,但这可能会伤害学生地积极性。所以当时我就顺水推舟“将错就错”跟学生一道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这一做法马上引起了全体学生的共鸣。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漾溢着快乐的笑容,我很庆幸我当时所做的决定。不就是这“插嘴”的火花引燃了全班同学求知的火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吗?
传统教学以完成知识的传授为终极目标,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偶发事件”等都强调“处理”、“应急”;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课堂中的“意外”、“偶发事件”都是我们教学上宝贵的新生资源。本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的本性——“无”出发,为学生创造自由如“率性”、“尽性”的环境和空间,让“玩”变成一种学生顽强的探索和科学的研究,教师成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中的忧愁和焦虑、成功和快乐,让课堂的一次意外成为教学新的 生长点。
5.细节找准问题
俗话说:“问得好不如问得巧。”若想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就要在细节上找准问题,循循善诱,逐级登楼。
【案例8】记得我在讲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渗透吸水时,学生无动于衷,懒得思考。到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换了个角度提问:为什么卖菜的人经常给蔬菜洒水?学生则一下来了兴趣。在学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两位老师同上第一章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位老师在各环节分别设计了思考题:什么是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溶液由哪两部分组成?溶液有什么特征?结果课堂气氛沉闷,有的学生坐着等别人的答案,稍聪明的同学稀里哗啦到书里找答案,找到后马上举手,然后照着书本把概念念了一通。我估计他坐下后仍然分不清什么是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整节课学生思维非常被动。而另一位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后提出这样的问题:(1)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类似这样的混合物(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吗?你能举例说明并归纳三者的异同点吗?(2)溶液是什么颜色的?(3)市场上卖的汽油中会不会加水?(4)如何洗去衣服或手上的油污?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联系了生活实际细节,甚至故意设下陷阱,而学生面对这些趣味性很强的问题就主动去查找一些资料,或者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最终陷阱也被他们识破,他们很有成就感。下课后学生还意犹未尽,继续讨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案例9】在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探究中,我先要求学生写出能产生O2 的化学方程式,再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实验室应如何来制取氧气。
(1)一套制气装置应该包含哪些装置?依据什么选发生装置?
(2)怎样来组装你所需要的仪器?组装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3)你认为制取气体前,需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需要,该怎么去检查呢?
(4)你打算用什么药品来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何导管口要堵一团棉花?
(5)气体常见的收集方法有哪些?依据是什么?
(6)排水集气时为什么刚产生气体时,不能马上收集?
(7)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后,是先移导管,还是先移酒精灯?为什么?
(8)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通过这样的步步设问,让学生展开讨论后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实验。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也使学生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技能。
二、问题构建的反思
1.问题要体现指向性
问题表达必须简明扼要,准确清晰,同时,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针对性,如果问题提得过于笼统,情境没有反应问题的实质,学生会摸不到边际,无从下手,这样只会降低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支点,让探究目标突显出来,实现问题的有效创设。
2.问题要体现适度性
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可能会失去继续探究的兴趣。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在一定能力的基础上的,教学应当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问题要体现时空性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是学生用“是,不是”、“对,不对”就能回答解决的。要留足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学习自信心会增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问题要体现真实性
创设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应具有实际意义,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而不只是虚构的问题,创设的问题要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出发,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抽取出学习的任务,这样的问题情境更能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5.问题要体现新颖性
创设的问题应从学生实际和当代科学成果出发,运用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尽可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现代科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建立正确的科学观、技术观。
总之,给力问题构建,是提高课堂实效的一大抓手。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还学生主角的地位,努力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案例》长春出版社2、《科学课》杂志网上沙龙第11期:漫谈探究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艺术2005年9月
[2]《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