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6 00:4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长跑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长跑教案

篇1

【关键词】高中体育;中长跑教学

1.认真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及开设讲座,向学生讲述参加中长跑训练对身体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中长跑训练对改善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有显著的作用。通过中长跑,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中长跑训练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比较辛苦,切不可“三天打鱼,四天晒网”,训练时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持之以恒。只有在训练之前让学生充分了解中长跑对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为训练作充分准备,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进行细致的心理辅导

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中长跑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当今的学生普遍怕苦怕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坚毅,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中长跑中会出现的生理、心理现象和应对的方法要重点讲解。比如中长跑过程中出现的“极点”与运动性腹痛现象,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中长跑运动的一种正常的运动生理现象,是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从而消除心理疑虑。

“极点”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在中长跑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极点”是能够克服的,当“极点”出现后,要勇于接受挑战,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又重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都会消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极点”的出现会延迟,不适的症状渐渐会减轻和较快消除。在训练时,还会因准备活动不充分与吸入冷空气等而引发腹痛情况,此时,不要紧张,用手按住疼痛部位,减慢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一段时间,疼痛就会消失。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性腹痛的现象会很少出现。

正确认识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极点”与运动性腹痛的生理、心理现象,消除心理疑虑,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中长跑训练。

3.改进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中长跑常规的教学方式既单调又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如果强迫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会产生不情愿的情绪,从而对中长跑训练更加讨厌。只有通过变换“跑的方式”,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训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中长跑”练习,才能够明显的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3.1 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运用游戏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

在中长跑的教学训练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广泛地运用游戏跑的手段组织教学。如跳绳接力跑,抱球接力跑,传递手绢接力跑,负轻物接力跑等。由于学生大部分有争强好胜的特点,而且团队意识很强,谁都不想扯团队“后腿”,于是人人奋勇争先,就会把劳累感抛诸脑后,进而积极参与教学训练项目。

3.2 利用“超人”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进行练习。

学生按照男女性别,体质强弱分组,然后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出发,每位同学都力争领跑一段距离,当一人领先时,他不能减速,后面的同学不能泄气,也要力争超过他人,然后领跑。让同学们始终在一个你追我赶的氛围中跑步,这样,无形中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了同学们的耐力水平。

3.3 利用障碍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增强学生练习的情趣。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一册中有障碍跑教案,教师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练习形式上,可采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越障碍计时比赛,以增加趣味性和提高难度;教师还可以发动同学利用跨栏架、标枪、体操垫、跳高架等器材在田径场中间,由同学自己创编图形路线进行障碍跑,以此激发他们跑步的热情。

3.4 利用图形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运用各种图形,让学生围绕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如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种线条进行跑进,还有蛇形跑、螺旋形跑、对角线跑、8字形跑、五角形跑等各种新颖的图形,使学生感到有新意,以此调动学生练习的情绪。

3.5 利用变速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分散学生对疲劳的注意。

这里所讲的变速跑与我们普通意义上的变速跑有所区别,一般变速跑常常是固定化、程式化的,如50M快跑+50M慢跑;100M快跑+100M慢跑等,这样学生在练习中会很快地感到枯燥。而我们将此形式变化为不等距变速跑,如:50M快跑+50M慢跑;60M快跑+60M慢跑;70M快跑+70M慢跑……这样,在练习中会因距离的改变而分散学生对疲劳的注意,同时也可使学生体验到跑不同距离的练习而产生不同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6 利用“校园铁人三项赛”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为学生提供了重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

笔者从“铁人三项赛”受到启发,把它引入中长跑教学,设计成校园铁人三项赛:400M跑+150个单摇跳绳+上下5层楼梯跑。“校园铁人三项赛”对学生来说充满挑战,其中400M需要速度和耐力,跑完400M后跳绳就不轻松了,两个项目完成后跑5楼上下需要坚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力,许多学生会停下休息片刻,上下楼梯速度很慢,但绝大多数都能坚持下来。这个练习虽然艰苦,但是多数学生还是表示喜欢,它提供了重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身体是疲劳的,而精神却是愉悦的。

3.7 利用自然地形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果中长跑教学一直拘泥于校内田径场,那么学生势必会感到枯燥。为了让学生有新鲜感,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校园里各种走廊、小径、花坛之间的石子路、林荫小道、台阶等地形练习跑步;也不妨过一段时间就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森林、丘陵、田间小路、河边等自然地形进行训练。通过改变练习场地,学生的注意力会因为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分散,感受和田径场跑道上截然不同,使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提高练习效果。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提问;作用;方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体育课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不需要提问与思考,导致了学生对动作技术掌握的困难。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体现身体锻炼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提问的运用,以促进学生把身体锻炼与思维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身心的同步发展。

一、运用提问为讲(学)新动作打好基础

在讲(学)新动作前,教师应抽出一定时间提问以前学过的且与新学动作技术有联系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讲解示范,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引出了新课的动作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新的动作技术打下了基础。因此,课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提问,对于那些理解不透的重点、不好攻破的难点、似是而非的疑点、相互联系的节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并且使这些问题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真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例如:初学鱼跃前滚翻时,应在团身前滚翻动作熟练掌握后,再练习远撑前滚翻,然后引出鱼跃前滚翻动作。学习新动作时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动作要领是什么?区别在那儿?各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与帮助等。提问时,如果第一个学生回答得不完整,或者有错误,教师应不忙做解答,可再提问一两名学生。这样可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从而更好更快地领会、掌握新动作。

二、运用提问了解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程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和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知识)的程度,来检查自己教学的效果。这虽然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完成动作技术的质量上做出判断,但往往还不全面,若能提出一两个问题,找几个理解程度不等的学生来回答,更能全面地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例如:前滚翻分腿起动作要领是什么?应注意哪几点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又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点播。从我的实践情况看,经常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动作质量就高,记得也较牢。

三、运用提问复习和巩固教学的重点

在体育课中,教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提问,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学生的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所提的问题在编写教案时就应很好地考虑,应突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时的薄弱环节,并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重点内容上,使提出的问题真正能起到复习和巩固重点内容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动作的用语要重点难点突出,确切精炼,通俗易懂。熟练地运用动作术语和口诀,既使学生易懂易记,又有利于学生领会动作要领。例如,教师在讲解排球垫球的手臂动作时,简练地用“压腕”、“提肩”四个字来强调手臂动作要求,既简单形象又易记。当然,简练也要注意讲解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能顾此失彼。

四、运用提问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目的的提问。学生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对问题已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应采取“抛砖引玉”的方法提问,让学生自己回答思考的问题。如前滚翻动作,教师可以用圆和方的滚动作比喻进行启发,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圆的滚动快又容易而方的不易滚动的原理,使学生从形象的比喻中得到启发,加深对前滚翻低头、收腹、团身动作要领的理解;另一种是课堂纪律松懈,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或对问题不发生兴趣。这时应采取“问答式”的提问,用一些难以回答或容易疏忽的问题让学生(尤其对精力分散的学生)思考、回答,这能收到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效果。

五、运用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实践表明:每当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舒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丰富多彩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所学习和应该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往往是迅速而牢固的。比如田径课,一般来说,学生兴趣不大,特别是中长跑课,不少学生有畏惧心理。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长跑后肌肉有酸痛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极点?出现极点后如何消除它?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便引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且还会使学生正确理解中长跑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现象,加深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在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的认识,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运用提问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

篇3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提问策略;探索

一、巧妙设计疑问策略,努力培养体育兴趣

体育教师要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活动,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采取多种多样途径,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让学生自己展示,研讨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巧妙设计疑问,关注学生对每一个问题的理解,始终让学生保持旺盛地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例如:在教学短跑时,笔者设计这样问题,让学生进行质疑: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这时,学生在下面议论纷纷,你一言,他一语,笔者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甚至,有的小组在分别做实验,进行探究、比较、讨论、归纳,这些问题,最后被同学们一一解决,同时,笔者对各小组学情进行逐一评价。

笔者巧妙的设计这样问题,有目的的提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他们对问题解决兴趣,引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显得更佳。这样就能达到激发学生运动时的兴趣,做到有的放矢。

二、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程度

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观察和了解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知识)的程度,来检查自己教学的效果。这虽然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完成动作技术的质量上做出判断,但往往还不全面,若能提出一两个问题,找几个理解程度不等的学生来回答,更能全面地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例如:前滚翻分腿起动作要领是什么,应注意哪几点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又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从我的实践情况看,经常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动作质量就高,记得也较牢。

三、通过提问复习和巩固教学的重点

在体育课中,教师提问教学的重点难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学生的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所提的问题,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应很好地考虑,应突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时的薄弱环节,并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重点内容上,使提出的问题真正能起到复习和巩固重点内容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动作的用词要重点难点突出,确切精炼,通俗易懂,熟练的运用动作术语和口诀,既使学生易懂易记,又有利于学生领会动作要领。例如,教师在讲解排球垫球的手臂动作时,简练地用“压腕”、“提肩”四个字来强调手臂动作要求,既简单形象又易记。当然简练也要注意讲解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能顾此失彼。

例如:急行跳远是由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重点技术环节是助跑与踏跳的结合,它主要取决于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结合,这是决定跳远成绩的关键。课中可以这样问: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在哪里?在学习短跑时,腿的后蹬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是短跑训练的重点。课中可以提问:如何加强腿的后蹬力量?应注意哪几点?

四、巧用有效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引力效应

快乐体验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兴趣和需要为前提的。而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采取有效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兴趣活化,场地、器材安排要有序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不断增强学生注意力,强化教学功能。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灵活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

例如:在教学实心球时,笔者以打保龄球小组赛的形式组织了这节课。首先,笔者在课前请同学们准备好了大量的矿泉水瓶,里面装上少量的水,放在规定的地方,然后让学生手拿实心球以打保龄球的形式投准矿泉水瓶,将矿泉水瓶打倒多的一组为胜队,并给予该组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一下子就给激发出来,学习热情也很高涨,学生学习效果自然也很高。从而达到了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以及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同样,在教学拍皮球、跳绳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球或绳子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适当(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

在教学中,教师适当满足学生正当的欲望,学生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也达到了不断增强学生引力效应。

篇4

体育教师要课前询问、调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有疾病、体质差、技能差、不听话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教案中体现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的措施;把课堂上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体育教师必须课前仔细检查器材,清除或修理已坏的器材,如检查单双杠的挂钩与螺丝是否松动,排除器材安装不牢固等隐患,及时维修和补充新器材设备。

二、构建课堂实践安全预防措施

1.课堂常规的建立。

体育教师应经常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体育技能、运动健康、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知道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如着装轻便、大方、不穿高跟鞋、不带尖锐物品,如小刀、钥匙等,不佩戴胸针饰品,不留长指甲等,坚决杜绝拖拉现象发生。另外,准备活动要充分,可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做相应的准备活动操,多活动易伤部位,强化该部肌肉力量训练,做到早准备,早预防。

2.课堂纪律。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器械项目,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投掷类项目,体育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和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要按教师的口令进行投掷或取回器材,不得乱捡、抢掷,单独行动。对某些意外安全隐患的苗头应及时制止。此外,上课要求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打闹、任意蛮干、暴力等违反运动规则的不良行为。

3.场地设施。

场地是一堂实践课进行的必要条件。合理布局与利用场地,清理场地内影响安全的杂物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理小石块,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又如,跳远时沙坑要平整好。如沙子过少、有石块、砖头等杂物,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受伤,因此在中学生运动前要保证场地安全。

4.器材的摆放。

器材的放置有必要考究。跑的项目最好不用球做标志物。尤其往返跑与蛇形跑等,若用球做标志物一旦学生无意触及它,它容易滚动离开原来的位置,可能会绊学生脚,造成脚踩球后摔倒等不必要的伤害发生,此外,课后不宜将危险器材如铅球、铁饼、标枪等随意摆放在操场上,避免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学生因好玩而发生意外事故。

5.心理障碍的排除。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责任事故;预防措施

体育课上发生事故,受害人可控告学校和体育教师,国内很多体育教师也就因为这类事情而受到控诉、赔偿、处分,这给体育教师蒙上了一层阴影。已达到“课无事故,就是财富”的认知观念,这给学校和体育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操作中感到很彷徨。《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发展。而这些良好品质和精神,则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体会才能培养而成,不是光说就能培养起来的。所以体育新课程标准必须落实,体育教学也应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安全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从事体育运动,难免会出现运动伤害,但是从事这些运动项目不是一定就出危险,只要体育教师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安全有序的教学中,就能把运动伤害事故降到最低点。即使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也可不承担责任或者把责任降到最小。所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及在各个项目教学时都要认真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才能全面贯彻《标准》,落实“健康第一”的新理念。

一、伤害事故的责任划分

按责任的范围可分为教师责任,学校责任两方面。在教师责任方面,按责任大小有无,可分为直接、间接、不承担责任三种。

1.教师责任

教师直接责任:指由教师的失职、过失或故意伤害行为导致的伤害事故,如放弃教学指导或管理;粗枝大叶或偷懒取巧;对学生进行体罚所导致的伤害。教师间接责任:指教师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出现的教学因素考虑不周,或教学过程有缺陷等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如违反教学常规;教学管理不善或管理不力;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课时结束匆忙等带来的严重伤害,教师都有间接责任。不追究责任:指教学秩序正常,但由于一些非教学控制的、无法预见的原因所造成的伤害事故。如学生奔跑中动作方向或路线的改变造成冲撞等出现的伤害事故。由于它的偶然性极大,在多数情况下是难以预测的,因而应看作正常教学状态下所出现的意外伤害现象,不宜追究教师的责任。

2.学校责任

作为学校来讲,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对每一位学生和每位教师,都应有管理和指导的责任。因此,伤害虽然一般由教学过程引起的,但在分析原因、确定责任时,有关领导也应该主动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如校风、校纪不好;教学班级人数超编;对教学不了解或缺乏具体指导;不注意场地设施条件的改善;场地器材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教师的工作量太大等。

二、体育课教学伤害事故分析

1.师生双方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有些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中只注重教和学,而忽视安全问题,上课时对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讲解不清、要求不严。而学生天性活泼好动,麻痹大意因而导致运动损伤。

2.教师上体育课对安全隐患强调不够,要求不严

体育课中的安全隐患隐藏在很多细小的环节中,如迎面接力,教师一定要强调用哪只手交接棒,交棒后的跑动方向;抛实心球时,一定要强调同抛、同捡。这些知识简单,教师不着重指出,学生体会不到,练习时稍一松懈就易造成伤害事故。

3.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隐患不够重视

①技术动作要领掌握不熟练,练习时不按要求做。主要在田径、体操、身体素质练习中,必须按教师要求做,循序渐进,用力大小、快慢、用力顺序、方法等必须掌握好。②保护、帮助不及时,不到位。这类隐患主要隐藏在体操项目中,由于保护帮助过程中站位的时机、方法不正确,学习的难度稍大就会容易出现受伤。③对抗性项目,学生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动作。主要隐患在游戏、球类项目中。在集体性项目练习中,人员多,对抗激烈,场面热烈,学生积极性高,易激动,学生往往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动作自控力差,碰撞时互相保护能力差,这些都可造成损伤。

4.课的组织不合理,教师之间场地协调不合要求

有的学校由于实际情况,导致场地划分不合理或同场做几种练习,随意穿越投掷区,这些都会引发伤害事故。

5.场地器材不合要求

现在学校场地和器材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有些学校在购置的时候在价格上力求低廉,不选择正规的厂家,购置不合格的运动器材,这样,在学生进行激烈练习时,易导致受伤。

6.准备活动不充分

这样身体反应及能力就会下降。

三、体育课教学安全预防措施

(一)体育教学课前预防措施

1.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要全面的了解

一般,体育教师所授班级较多,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情况不了解时,可同各个班的班主任联系,对学生的体检情况进行查阅,建立学生健康卡片,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病的学生则区别对待,将这些学生的病情通知他们的家长,体育教师建立个案,为其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且在运动中密切关注他们。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监督,一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报告教师,避免在教学中因运动量过大而导致昏迷、猝死等事故的发生。

2.课前应认真备课,写好详案,仔细检查场地、器材

上课前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认真备课的过程中,对课的每一部分内容会有一个详细的安排。哪些内容的危险性大、哪些器械存在危险、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体质差、技能差、学习能力弱、组织纪律差的学生应设计好课堂应对措施,预防这些学生出现安全问题在使用器材时,应做好课前检查,摆放要合理。同时在学生中做好安全意识教育,让学生了解正确使用器材的方法,及预防安全隐患的手段方法。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安全措施

1.课堂常规的建立

这是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前提。通过认真实施严格的课堂常规,使学生接受严格的要求与训练,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保证教学安全顺利的进行,培养学生听众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师必须课课强调安全的重要,让学生知道必要的防范措施,如着装轻便、大方、符合进行运动人便利。不穿高跟鞋、拖鞋,不携戴尖锐物品,不佩带胸针等。

2.组织教学要严密、课堂纪律要保持

实践课上,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学生未经允许不能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投掷和接力跑等项目。在投掷类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规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面投掷。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已有的田径规则及场地上的限制线进行限制。投掷教学中应如何捡器材都要有明确的要求。

3.上课时,要让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教师在室外上课时,要根据不同的天气,不同的项目做好不同的准备活动,冬天由于温度低,各关节灵活性柔韧性差,准备活动时间应长一些,充分活动开各关节。前滚翻技巧项目应着重做好头颈各关节准备活动。跳高等跳跃项目,应多做足踝关节活动等。教师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准备活动选取不同的着重点。

(三)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要因教学内容、使用的器材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和中长跑项目教学

短跑、中长跑项目的特点;前者速度快、运动强度大,冲刺时身体前倾较大;后者运动量大,体能要求高。

运动操作预防措施:检查跑道,清除障碍物,确保跑道平整,再进行教学。学生练习时要摧毁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道跑,终点冲刺跑时,要特别注意自己身体的平衡,上体不应过分前压,造成摔倒。中长跑要按照田径规则合理分组起跑,每组人数不应超过12人避免学生相互挤撞,绊倒,做到有序进行。跑的过程中后面的学生要严格按规则跑进,如要超越前面的同学,必须从其外侧超越。

2.投掷项目教学

投掷项目特点:危险性大,技术动作复杂。

运动损伤预防措施:教师应将投掷场地画好投掷线、安全线,学生则遵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练习,做到口令统一指挥。比如:掷铅球练习中,可以画两个区域,一个是投掷区、一具是安全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第一组投好后,不捡球,退到安全区。由第二组上前捡球进行投掷。依次进行。

3.排球教学

排球运动特点:主要对上肢、膝、踝关节伤害较多,所以,在做准备活动时,要着重进行上肢、膝、踝关节和专门的练习。对预防运动损伤至关重要。

运动损伤预防措施:练习时还应使用软式排球,避免伤手,并戴上护腕,护肘,护膝,防止擦伤和击伤。同伴相撞时可挺胸接触而避免头部相撞。减少排球内的充气量,正确掌握击球点;上课前用胶布裹紧手指尖处;多做以弹指为主的手指练习,传球动作正确,手指柔和用力。比赛时,接球队员之间应该以呼叫的方式来接球。

总之,体育教学规避运动伤害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地把安全工作做好,认真细致地写好教案,对课堂内容和上课对象均应全面了解,做到预防在先,检查好场地、器材,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只要教师做到预防在先,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体育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我们只有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教育,在搞好体育安全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上好体育课,才能不出现责任事故。另外,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办理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同时要办理校方责任保险,通过风险转移也为体育教育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保障。

参与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2006(06).

[2]杨慧才,陈治.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师友,2002(06).

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 体育游戏 趣味性

在体育教育中,有目的地针对性地安排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育课游戏教学成为开发中学生智力、体力和基本活动能力的有效手段,游戏教学的好坏,是关系到体育课的质量,不是单纯规范化、传统化教学所能比拟的。中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有的放矢地进行游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激发游戏趣味性:"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程颐语),对哪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体育课,其效果可想而知。在游戏中,有趣味性内容学生就会从乐中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满足体育活动的欲望和需求,使体育教学生动活泼,更有成效。如在训练快速应变崐时,彩游戏"贴膏药";在准备活动中变跑几圈为游戏"跟着跑"或"带头跑"所得效果更好,同一内容变换条件方式,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美感。

体现游戏的锻炼性:锻炼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者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确定个人活动占时数和单轮活动的占时总数及游戏活动的路线等。如;人数较多时,应避免创编费时过多的轮流比赛的游戏;尽量创编每人有均等活动、动作较活泼、自然而又富有竞争性的游戏;创编那些游戏规则较简单、活动方法较实用,不造成游戏过程中费解、费时的游戏。总这,要饶有兴趣、富有吸引力、简单易行,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锻炼效果。

篇7

  学校体育老师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本学期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田径及篮球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措施

  强调运动爱好与习惯的养成,强调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学习的运动技能内容少而精,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体发展和需要的联系;以目标统领内容的选择,学校和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很大的选择余地;适当增加健康教育专题的学习内容。

  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授教养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协地发展。

  四、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立异。认真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熟悉,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授教养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用立异的思维,改革课堂教授教养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立异意识,在上好平时课的条件下,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健康课上,力求有创意,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

  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正确评价学生能进步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课堂教授教养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还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进步学生积极加、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4、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纲要,学校“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和“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课外体活、大课间、特色体育活动”更要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所以要认真组织、检查各班学生开展好广播操和下午大课间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师生共练,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5、继续抓好业余训练,争取更大成绩。认真抓好我校业余训练工作,春、冬季是训练的大好时机,为了全面进步我校各运动队的竞技水平,体育组决定对我校各运动队全面选拔和分项强化训练,力争在今年的市、区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校争光。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授教养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学校体育老师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健康为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一切为了学生,认真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

  三、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4、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5、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6、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7、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8、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教学难点:

  1、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2、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xx人,学生们对体育课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对于刚刚接触体育课的一些新同学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培养他们的的兴趣,发掘其潜力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他们生性好动活泼开朗,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常规还不大了了解。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将因材施教,提高兴趣,发现体育人才,重点抓课堂纪律,强化课堂常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五、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授课时数根据学校要求,本学期共讲20周,每周体育授课为3学时,共60学时。每个学期实际上课定为16周,共48学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第一学期以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配以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另外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课一个到二个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远)其余(如篮球、队列队形、身体素质)训练将作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内容。每节课都争取有一个或两个小游戏。

  六、教学要求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七、具体措施

  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育课上的活动。利用体育运动游戏项目,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分组形式开展教学,以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1、重点培养课堂教学常规,狠抓队列队形、路队和两操;

  2、针对学生在平时体育锻炼的弱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使每位同学的每个技术动作都能到位;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工作计划3、利用奖励措施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4、重点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

  5、重点强化课堂常规。

  6、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7、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8、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9、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

  学校体育老师工作计划3

  一、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维性。都从传统模式中带来更新与改革。其中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多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为指导思想,指导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健身育人课程理念,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现状分析:

  高三年级的学生中有部分男同学躺倒不干且学习习惯不好的,经过上学期的常抓不屑虽有好转,但还有极少的同学不但自己不学好,还影响其他后进同学的进步。还带了个别同学开始有偷懒的行为。总体来看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好的,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的。

  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田径(短跑、中长跑),体操(以广播操为主)、游戏、篮球、足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篮、足球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更多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本学期共讲20周,每周体育授课为2学时,共40学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二、具体实施计划

  第1周—第4周1、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2、武术理论知识

  第5周1、短跑教学2、游戏

  第6周—第11周1、复习短跑2、武术搏击(实践课)

  第11周—第14周1、中长跑、游戏2、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第15周—第16周1、复习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并在比赛中应用

  第17周—第18周1、全面复习本学期内容准备考试

  第19周—第20周科目考试计划应达到的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1,身体发展目标: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国家体锻达标合格率力争达到90%以上,为我校连续保持体锻达标区先进单位作努力。

篇8

一“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作用

(一)内涵:“双主”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指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穿造型,最大限度地发掘受教育者的能力资源:二是给学生指出获取知识的最优路线,教其知、授其法、以法求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的学习、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性。“互动”是指相互激励、相互作用,即在教师启发下,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积极参与下,教师主导教学。

(二)作用:体育教学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统一过程,是师生认识与情感活动交互作用最频繁的过程,是教室的“教”适应学生的“学”的过程。因此,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种种努力、引导、示范、保护、启发、督促、检查等都是为一个目的,即使学生知道怎么学、主动学,从“学会”到“会学”,逐渐达到无教而会学,无师而自通的目的。所以,教师既要注重教法,更应该注重学生学法,既强调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更强调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彻底改变那种教师主宰教学,“讲解示范”、“教与学”脱节的单一模式,从“双主”入手,调整教学程序,改革教学方法,开发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策略,发挥“双主”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二、“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原则和实施细则

(一)原则:应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精讲点拨,巧妙设计,激发求知欲,使学生自求得之;要营造氛围,导者和谐渗透,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善学;注重创设情景,导者为学者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满腔热情投入教学过程;讲究导学民主,导者的教学行为在民主气氛中进行,表现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

(二)实施细则

1教材改革为载体:传统的教材只强调大纲进度统一,某些单调、枯燥、多年重复、陈旧不实用的内容,难引起学生兴趣;有的受场地限制,难以自学自练。改编后以规定与自选相结合,吸收健美操、跳绳、毽球、武术等小型多样、现代实用、受欢迎、易开展、锻炼价值高的项目,使课内外易学易炼,可提高锻炼的实效性。

2设计“双主互动”教学法: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划一的、规定的程式化,较生硬死板 ;新设计的教学法体现启发诱惑,灵活机动,以“导”激“学”,因“学”论“导”,导学结合,主要 教学法,兴趣教学法、测验教练法、比赛训练法等。

(1)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教学与活动的指向,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但传统的目标较宏观、不具体,如每份教案的“目的任务”栏里都写“增强体质,锻炼意志”等口号式目标,其实,这样的目标是虚的,落实不到教学环节中去。还有的目标以教为主,只有教的目标,没有学的目标,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设计的目标教学法的做法是:第一,把宏观目标行为化,设计目标全面具体,既有总目标,又有每个单元、每节课的目标,乃至不同档次、不同水平学生的目标;第二,注重个性化目标,既考虑“教”的目标,又重新“学”的目标来设计教的过程;第三,设计目标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水平出发,做好学习情况分析,合理确定目标差,并据此选取目标差的策略、方法,以免目标太高,高不可攀而失去信心,也防目标太低,轻而易举而削弱积极性。

(2)测验训练法:测验训练法是将测验作为教学手段,作为学练的过程,通过测验激发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能力,因人施教,正面肯定测全和发拨相结合,并建立学习测验档案。如中长跑项目较累、较枯燥,同学们耐力素质又差,学练时不投入,不全力。自从采取测验法后,激起了学生积极锻炼的自学性,每跑一次都力争破自己的记录,做到自我总结,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

(3)比赛训练法:比赛训练法是根据青年学生好胜心理特点,活跃课堂气氛,营造氛围的手段,常用于学生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时,如在进行“蛙跳”身体素质训练时,有同学不认真,当采用以小组一对一抗赛时,情绪高涨,全力参与,相互鼓励,提高效果。

3、区别对待,“导”与“放”的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所谓的统一要求,一个规格、一刀切、齐步走,压抑了学生情绪,挫伤了后进生的积极性。“放”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技能考试次数放开,课内外结合,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允许反复考测;二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课堂常规表现”放开,充分发扬民主,在自评基础上小组评分;三是设“附加分”,对超目标发挥的根据幅度大小适当加分。对每青年进步幅度大的也给以加分(这主要是针对体育锻炼标准而言)。

三、效果与反馈

按照“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在97级4个班的学生中进行试验性探讨,入学摸底成绩与现达标成绩见表1。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在体育教改中取得良好效果,由于从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意思明显提高,使力量性项目,如实心球、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有所提高,速度(50m)和耐力性项目提高较为明显。

四结束语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调动师生两个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沟通信息、密切感情,师生融为一体,以达到最佳教学质量和效果。实践、反馈表明是有效的。操作与实施过程中以“致力于导”、“营造氛围”、“创设情景”、“导学民主”为原则进行。实施细则以教材改革为载体,设计“双主互动”教学法,内含“目标、兴趣教学法,测验、比赛训练法”,重点是“区别对待、导放结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意识越强,参与程度越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就越充分,教学效果越好,从而增强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思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孟炎.努力创建符合学生主体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北京:北京教育,2008(10):28~29

篇9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方法;策略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后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训,并于70年代中期被正式引入中国,其实训环节分为: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而这些环节的设置又与初中体育教育的新课程目标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教育部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规划原则主要包括:教育性与发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健身性与文化性、统一性与选择性。将拓展训练有机地融入到初中体育课堂中,对整个体育教学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应用内容——因时因地制宜

围绕“学生主体,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拓展训练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课程的渴望度,又要保证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身心健康得到长足的发展。拓展训练主要包括“海陆空”三类,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还要考虑时间、地点的制约因素。水上类拓展,游泳、跳水、皮划艇等项目,只能在夏季进行,其它季节水温较低,场地选择有限,不便于拓展活动的顺利开展。新课程纲要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达到全面锻炼身体、增进身心健康、掌握基本技能、提高体育与健康意识的结果,因此,在拓展内容的选择上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依时间、地点和课标而定;在体育课程的时间规划上,春秋季节以团体户外活动为主,如踏青、春秋游、中长跑接力拉练等拓展训练内容都是比较合适的。夏季以水上活动的选择较为适宜,如游泳、龙舟。冬季以户外冰雪活动为主,考虑到户外冰冻严寒的情况,可将拓展训练场所安排在室内,进行团体互动心理游戏训练。二是依教师所掌握的拓展课程而定;不论哪位教师,在课堂之外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的活动项目,在拓展内容的选择上,体育教师应该尽可能挑选自己熟悉的活动项目进行,既能考察和总结活动带来的实际效益,也能在活动中检验教师掌握活动细节的程度。三是依学生年龄、心理特征而定。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而当下独生子女较多的背景环境下又极容易形成“早熟”的心理状态,他们渴望去接触异性又为此种行为感觉到害羞和难堪,纠结的心理状态势必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针对学生特定的心理发展状态,或者拥有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团体体育课程教案,将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穿插其中,在体育课进行的过程中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教学与心理疏导的双重作用。

二、应用方法——因人因材而异

如何将拓展训练应用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其中,在课程规划设计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拓展内容为主线,体育课程为目标。在这一类型的课程设计中,拓展训练占据整个课程的全部内容,拓展的目的又是围绕着新课程大纲目标而进行的。如拓展训练中有名的“求生墙”活动,在没有任何器械协助的情况下要求团队中的某一位成员顺利翻越4米高的围墙。在这个活动项目中,课程的目标是建立自我管理、甘于奉献、乐为人梯的团队协作精神。二是课堂为主线,拓展为穿插;这种应用方式是把拓展训练带到体育课堂上来,如:在一节篮球训练课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三人双脚”的拓展项目,以此来协助学生建立团队间默契的人际关系,使得学生在篮球练习赛过程中形成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局面,从而实现锻炼加学习的双重教学目标。三是以解决特殊学生群体心理问题为主线,体育活动为穿插。这类拓展训练主要是发挥集体的力量去解决少部分学生的心理困难。如破冰之旅这样的项目,可以适当运用在解决性格孤僻内向、沉默寡言学生问题的解决中。以达到心理疏导、锻炼学习的双重目的。

三、应用意义——传承于创新并举

将拓展训练融入到整个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去,主要能带来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使体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符合新课程大纲“多样化”的要求。传统体育课包括“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尽管这些内容依然能体现出它强大的推动力和进步力。但21世纪新时期的教师团队面对的是数字化、信息化环境下成长的新型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课程实施方法,给学生带去不一样的课程体验,对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给中学体育课的授课教师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教学授课方式,通过对拓展训练地深入研究,并将此类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推广,将推动整个体育教育事业在21世纪的中学校园里更好地开展下去。

著名心理学家费茨和波斯纳将人类学习动作技能的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认知、联系形成和自动化。“6+1”家庭结构下的中学生,在拓展训练的过程去认知和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树立团队协作的思想观念,培养形成自动化模式的行为习惯,对当代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意义深远。

作者:庞波 单位: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

参考文献:

[1]郑厚成.体育与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季浏,孙麒麟.体育与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体育老师工作总结1

  一个学年已过去,在这一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体育老师的艰辛和快乐,下面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以总结,为新学期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思想认识。

  在上一学年里,作为一名老师,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年来,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新的学期即将来临,我将更加努力工作。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那些有行动障碍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整个体育教学,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在教案的编写上,突出了个别化教学原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重要性,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教师对学生的过高要求也是不利快乐体育的实施。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如我在单足跳的练习中,可允许学生换一次脚,这样就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对待学生方面,既要求严格注重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方面,还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坚定他们克服困难决心,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三、学校工作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认真组织每天的课间操和课余训练工作,精心计划、筹备每次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尽力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时刻为学生的活动安全着想,及时维护有隐患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作为体艺组的组长,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我们终于摆脱了体艺组一贯的“懒、散、慢”的帽子。成功的组织了学校第七届田径运动会,增加了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强化了同学们的团结拼搏意识。并完成了学校领导安排的所有任务,如配合团总支于主任搞好团队工作,把学校的团队活动搞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领导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的美好明天更加努力。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年里我克服了路远等许多困难,在考勤、例会没有无故缺席过一次。在新学期中,我应更加勤恳,为学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工作知识水平更上一层楼。

  五、主要成绩

  在这一学年里,给国家数据库上报《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在11月份带队参加晋江市四十七届中学生运动会取得了显著成绩。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体育老师工作总结2

  一、严抓课堂纪律,形成良好的习惯。

  体育教学以室外教学活动为主,没有严的纪律就难了实施教学活动。期初定出的课堂常规,通过学生的努力基本达到如下要求。

  1、穿运动服上课。

  2、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集队,检查人数。

  3、课间要按老师布置的练习内容进行活动。

  4、没有老师的批准不得擅自离开练习区。

  5、下课检查人数,清点器材。

  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足球项目,竞技性的中长跑、跳远、跳高。通过以上项目的开展,使学生无论体育兴趣,技能方面都有大的提高,特别是乒乓球项目,人人喜爱,积极参与。由于课堂被队列队形、跑操练习、田径运动会的准备所占用时间较多,未能在篮球、足球方面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兴趣未能充分调动,达不到预期的设想;竞技性的项目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三、积极配合,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各项体育活动。

  本期学校开展跑操比赛,校运动会,跑操评比等,体育组能积极组织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组队——训练——比赛,可喜的是学生对运动的参与的热情较高,一天的比赛,学生都能沉浸在欢乐之中,有了好的开始,为以后的体育课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矗

  四、安全第一、严防事故的发生。

  在本期的教学中,始终能按教学常规进行上课,通过在学生当中的多讲,严要求,使学习思想统一认识,安全高于一切,对有违反操作和隐患的及时教育,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未出现伤害事故。

  五、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体能状况,合理制定学年学期与单元计划,认真备写教案,有质量有效果的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到内容充实,运动量适宜,渗透分层次、情感教育、创新教育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敢与大胆创新改革。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首先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改变体育不重视的片面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素质,达到真正全民健身的效果。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本学期继续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充分发挥科组集体和备课组的作用和力量。保证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

  3.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教学常规的建设和学生组织纪律性的要求、学风的培养。针对学生的特点,认真组织好体育教学的手段和组织方法,保证教学的质量、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体育老师工作总结3

  在本學期我較好的完成瞭體育工作,但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現在我將本學期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學工作。

  我的體育教學主要從三點來進行總結。首先,我特別重視人體生理機能變化規律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運用這個規律可以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使學生科學的鍛煉身體並健康的成長。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學過程別重視人的認知規律的培養。這樣,可以使學生盡快的學好技術,形成技能,使體育教師真正實現精講多練,為體育教學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組織方法奠定基矗最後,我在教學別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利用體育教材的特點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自覺性、組織性、紀律性、集體榮譽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頑強的精神等。這三點的有機結合會使體育教學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年4月13日的****鎮中心青年教師評優課中獲得二等獎,在****年4月23日的區體育教師評優課中獲得一等獎。

  二、廣播操工作。

  在開學初我重點抓瞭廣播操,因為學生經過一個暑假,對廣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時抓緊復習,一旦學生養成壞習慣,在糾正就困難瞭。因此,我主要是通過以下幾點對廣播操進行教學的。第一,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學生重視做操、自覺做操、堅持做操、認真做操的良好習慣。第二,體育教師要正確運用示范。示范是體育教學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通過示范能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師示范要清楚、準確、規范、優美。第三,講解要少而精。我在廣播操教學時的講解,主要是結合我的示范動作,讓學生加深對動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準確。第五,糾正錯誤動作要及時。另外,在廣播操教學過程中還得到瞭艾濱老師、李東瑞老師和其他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使舊縣小學的廣播操質量,在很短的時間內有瞭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礎上,舊縣小學的所有教師都能以身作則,跟學生一起認真的做操,給學生起到瞭示范作用。在***鎮中心廣播操檢查中受到瞭中心領導的好評,這跟小學所有教師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

  三、訓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