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3:5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感悟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生感悟散文

篇1

曾经的天鹅误入泥潭,变成了丑小鸭。丑小鸭却渴望变成原来的自己,原来那个单纯、美白、优秀、讨人喜欢的自己,可那个时候的自己却太天真,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我是那只丑小鸭。

曾经听话的乖宝宝却因为一次转班而变成了叛逆、好玩的坏孩子,但也不全坏,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形成了反差:语文前三名,数学后三十名!每次拿到名列前茅的语文考卷,我都不会开怀大笑,自从转班以后感觉自己都好虚伪,那种灿烂的笑容再也没有出现过,所以,不是开心地笑,而是淡淡的冷笑。拿到这些好名次又有什么用呢?自己何从看清过真是的自我,即使我在努力,在这个不属于自己原来的班级里,我只不过是代替了别人的位置,协助原班班干部管班级,处在一个多余的虚名里——值日班长,原来他们班有五个值日班长,而因为自己和几个就同窗的加入,变成了十个值日班长。原来自己在旧班级里,多与众不同啊!语文课代表、副班长、值日班长、中队长……还是学校的副大队长,这些我从未好好珍惜过,直到失去了才感到惋惜。转班的哪一天晚上,我躺在小床上,即使那是炎热的夏季,没有开空调,却感觉凉丝丝的、冷飕飕的……冰冰的,好冷啊……在枕头上,几滴晶莹的泪珠从我悲伤的眼睛里无声地掉落在上面,我听风声,心却在静静地向父母强烈地诉说:“爸,妈!我呆不下去了!快让我回去吧,回到那个原本属于我的(6)班吧!我不喜欢(3)班,我熬不下去了,为什么数学成绩会一落千丈!为什么在这个班级里我丝毫没有好学的欲望,为什么曾经那样热爱学习的我,那样积极的举手,那样准确的回答,在这个班级里,都没有了……我好想回去……我想我的班级、同学,曾经笑着来到(3)班的我,却哭着发疯般地想回去啊!我在这个班级犯了曾经在我学习上几乎所有的大忌啊!我想我不该这样,可我已经堕落了,不可能再起来了……”

为什么,为什么要让我这么痛苦着,突然觉得自己好盲目,这样虚度光阴,这样糊涂,这样叛逆,“既而又觉得这样的人生太过庸常,仰首是春,仰首便是秋;还觉得浪费时间是种罪恶,对不起所有对我寄予希望的人——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喜欢张牧笛的文字,仿佛这句话就是在描述自己。我渐渐在这个班级里学会磨练自己,学勇敢,学沉默,学镇定,学没有感觉,学失去心里痛苦着脸上却笑面如花。这一路上的坎坷经历过了无数,可经过自己的努力还是获得了一个奖——全国读写能力二等奖。这个奖,对我来说到底是什么意义,感觉我们学校的才子好多,这个奖对他们好渺小又好伟大,虽然得奖人数较少,对我呢,我是不是应该学居里夫人是名利如粪土呢?是的,我不再稀释名利,不断拼搏着,嫉妒别人到眼红有什么用,凭着一张奖状骄傲着自豪着,却没有任何意义。我会冷酷,会不屑一顾,会拘谨,尽管有时也会豪迈地笑,因为是射手座,天生就是大大咧咧的,容易开心,容易愤怒。

就这样,我表面是个外向的女孩,平常却是个安静内向的女孩。

我突然觉得很累,做这样的自己很累。真的。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和父母唱反调,我说不出原因。总是拿呼唤理解做文章,没意思,我累了。每次被父母怒斥一顿,都会沉默不语,或者,流泪。失声流泪。父母说:“别把自己看得那么委屈,写那些无谓反抗我们的文章,就写得跟《凡卡》似的,楚楚可怜,你皮着呢。”要上学了,却不能让自己红着眼圈去学校,只能用冰凉的水泼在脸上,让自己清醒,用毛巾擦去刚才的泪痕。就这样,好累。

篇2

因为机缘,他接触到为文著书。一刹那间,写作便成一颗种子,深埋在他的心灵深处。从此,他的人生中多了一种精彩,多了一份情趣。

一枚铜币,一棵古树,一座建筑物,都成为他弘扬财税文化,讲述财税知识的契机,他就是原浙江省财政厅厅长,被誉为“中国财税散文第一人”的翁礼华。自1997年后,翁礼华相继出版了《中国历代赋税和当前税制改革》、《千里河西》、《求官食禄》及《长河东去》等20多本书,700多万字。用文学的灵感探试研究财税知识,用科学技术的头脑充实文人的感性,翁礼华的人生注定离不开书香习文、笔耕不息。

与写作结缘

见过翁礼华的人都会感觉到,他身上具有一种文人的书卷气,谈吐皆是趣味。枯燥的财税知识、艰涩的官僚制度在他讲来,似乎都别有一番味道。从一个对财政知识懵懂的理科生到颇具底蕴的财政官员,继而走向儒雅的学者型财政专家,翁礼华的每次转型都意味着人生可以如此华丽。

“人需要一种爱好,一种追求。”翁礼华笑得很释然。

提到写书的最初,翁礼华回忆到,分税制改革时,他对这次改革进行全程记录和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整理后,他感觉现有的财政类书籍过于枯燥、贫乏,于是萌发了将财政历史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写出来的念头。而这次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恰是《五十而知天命――财税改革随笔》一书的雏形。偶然经历显露天赋,从此与写作结缘。在此后的11年时间里,翁礼华一直乐此不疲,写出财经散文10多本,游记类作品和人生感悟各五六本。不久前,他又写就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筹建中国财税博物馆十年的《共赢的博弈―纵观中国财税改革》一书。

原财政部部长刘仲藜曾经赞赏翁礼华的书“融历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事实上,这正是翁礼华一直提倡“以经济视角面对历史,以文化视角面对改革”的成果。以文化视角阅读财税历史,解读财税文化,翁礼华的作品可读性比较强,知识面较为广,部分感悟人生的作品甚至直击心灵深处。“文学是把明白的东西弄糊涂,科学是把糊涂的东西弄明白,我的文章是以科学的精神写的,因此要把糊涂的东西弄明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翁礼华如此说到。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喜为文或传世立名,或以一纸言语浇心中垒块,更多者是在“文以载道”的条框内终其所为。翁礼华坦言,“我写文章不是为了名利双收,只是为了追求一种过程,自然就好。你想,如果我们写的书能使人们增长见闻,增添一点启发,使白驹过隙似的有限生命得以延续,那是一件多么令人惬意的事!”穿越历史的天空,那位曾站在河畔上感叹“逝者如斯”的孔夫子今安在?略过眼中飘忽的一丝沧桑,撰文写书早已是自古文人游历生命长河的一叶扁舟。

“人需要一技之长,我经常想,除了做官以外我还能干什么。”人生若此,读书写作,何其幸哉!

乐在笔耕间

走过20年的从政生涯,很难想象依然有人留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然、随性。“把工作做成作品,将幸福融入人生!”翁礼华不仅把财税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同时写出一系列的财税文化散文,并且以自在的心态穿梭于两者之间,这无疑需要一种智慧。

读过翁老作品的人都会惊叹,曾是官员的他有着这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渊博的知识面。“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财税文化也好,人生感悟也罢,却没有背离生命感的浮华技巧,真实得如此始终如一。他曾强调,“要当好财政厅长,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懂点其他知识。文学滋润人的心灵,哲学给了你一把了解、开启世界的钥匙,懂历史方能知兴替,三者贯通,你才能去做好那些很复杂的工作。”这也许就是他成功地游走于工作与创作的秘诀,也是沉淀在作品深处不变的色素。

丰富的经历和睿智通达的性格,给翁礼华的人生增添了一缕杭州丝绸般的细腻、从容。而在这个物欲膨胀的时代,翁老的为文为人都告诉人们,人可以追求一种物质以外的精神生活,人生需要抱有另一种生活态度。如在《态度改变人生》一书中,“人生是一个过程。如果说旅游是双程人生,人生则是但程旅游,是倒不回来的旅游。”“幸福只是一瞬间,比幸福更多的是痛苦,比痛苦更多的平淡。我们每个人都要学过平淡的人生、平安的人生。”

的确,无论对待工作、生活或是人生都需要积极的态度,只要有心,任何工作、事情都可以使人乐在其中。在《态度改变人生》中,你可以深层次地领悟人生的真谛,尤其在一个人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它很可能是一盏油灯,或许光线微弱,却能指引你继续前行。

篇3

《繁星 春水》是一部诗集,由346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构成。这些小诗又是冰心“零碎思想”的汇集,但是贯穿着“母爱”、“童心”、“自然”三大主题。另有一些篇章表现人生感悟与思考,它们共同构筑冰心“爱的哲学”。小诗篇幅短小,文笔清丽,音调和谐,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应该说,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皆可作为学习的重点。不消说一节导读课,就是十节导读课也难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课程资源。事实上我们不必给名著导读课赋予太多的任务,一课堂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如果真的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那教者就把名著看低了。如何取舍,似乎很难定一个标准,只能因“材”施教。如果真要谈标准,那么学情是最好的标准。

立足学情,取舍有度

既然本次名著导读课是面向七年级学生的,那么就要尊重他们的学情。他们涉世未深,但是对于母爱、童真、自然贯穿始终的三大主题都有自己的体验,因此对涉及“三大主题”的诗作有较浓厚的兴趣。因而,这三类小诗的朗读、体悟是本课的重点,在朗读、体悟中感受诗中满蕴着的爱与微带着的忧愁。虽然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一类的诗作也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对于学生来讲,还是深奥了些。因此,点到为止。这是在作品内容上的取舍。冰心的诗虽借鉴了外国散文诗作的语言,但是又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精华,语言清新,表现含蓄。这一特点不得不提,然而又不宜深入。这是在作品艺术特色上取舍。另外,在学生的阅读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试着模仿原作,写了一些形神兼备的小诗,让人大吃一惊。因此,为学生搭建创作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情,又纳为本堂课上的学习任务之一。于是,教学目标几经考虑,定为:自读《繁星 春水》,积累自己喜欢的小诗;了解冰心小诗的艺术特点;诵读,感悟冰心小诗中满蕴的爱和微带的愁;尝试“春水体”小诗的创作。

师生协作,真实阅读

没有课前真正的阅读,那么导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而,课前真正地阅读是导读课成功开展的决定性因素。上课10天前,我就开始带学生一起诗作的阅读了。我先请他们通读一遍,圈出陌生的字词,通过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其次,结合人生体验为自己喜欢的诗作做些批注。第三,背诵一些喜欢的小诗。第四,重读所有小诗,试着从内容或情感角度为这些小诗分类。第五,开展诗作交流会,或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或提出自己的疑问。我和他们一起逐一完成以上几项任务。在阅读交流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他们的兴趣所在,了解了他们的困惑之处。这为我确定修正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前的准备活动虽丰富,虽有条不紊,但对他们而言一天到晚抱着诗读啊背的,还是比较枯燥。但因为有我同行,他们的脚步都很坚定。课堂上,我们师生默契地对话,是本课堂的一大亮点。课前充分的准备让我从容不迫,让他们收放自如。

活动有序,导读有法

导读活动的设计既要有梯度,又要有深度,否则导读课便成为成果展示课,失去导读的意义。在老师的导读下,学生情感更丰盈,认识更深刻,表达更精彩,思维有提升,才是名著导读的要义之所在。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五易其稿。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渐入佳境。最后以理解冰心在《诗的女神》里表现自己诗歌艺术追求的一句“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哀愁,欲语又停留”一句为主线,建构起整个教学过程。先感受满蕴温柔的博爱,再体会微带忧愁的哲思,了解欲说还休的含蓄,最后抒写触动心弦的诗意。四个学习活动由感知内容、体会感情到了解艺术特点再到诗意表达、巩固提升,有梯度,有深度。

各种形式的“读”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课前有通读、背读,课堂上的自读喜欢的小诗,有感情地演读《造物者》、诵读佳作、品读《故乡的海波呵》,读得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在“读”的基础上的“说”与“写”,也成为学生体悟感情,交流体验,表达思想的平台。

这些活动切合新课标倡导的“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理念。

本堂课结束的时候,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并深深地向学生鞠了一躬。我就希望听到学生动情的读书声、质朴的心声,看到学生对小诗的兴趣,感受到他们迸溅的才情,我满足了。

保留遗憾,继续前行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课堂我也有诸多遗憾,比如虽有取舍,但是否取舍得当?这个疑问要我通过今后的教学与阅读实践,进一步思索才能获得答案。再如虽是以学情定学习目标,但是有一项学情我有意回避了,那就是学生难以理解其中很多抒写人生感悟的诗作。而偏偏这些诗作,也是我的疑点所在。我不敢直面困难,所以选择避重就轻。我想,随着阅历的丰富,体验的丰盈,学生会对这类小诗有新的理解。名著常读常新,说的应该就是这层意思。

篇4

(1)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2)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3)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4)品味春*,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5)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4、根据第(5)段内容写字、解释加点的词。(4分)

开qǐ( ) 易shì( ) 难驻( ) 别去( )

感悟春天阅读答案

5、读第(1)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句话概括第(3)段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3)段中白居易的诗句“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与朱自清的散文《春》有异曲同工之妙。说说《春》是怎样具体体现这两句诗的意境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4)段画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4)段中那位封建时代的女子和那位现代美国哲人难能桑塔耶那面对同样的春天,心态却明显不同。请借助文中“悔”和“冲”两个词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从春天里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照第(2)段画线句子仿写。(3分)

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评判青松的高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4、启 逝 驻:停留 别:另外、别处(解作“离开”亦可)

5、多雨、短暂、来得艰难(春光金贵,春光难觅,雨水多)

6、谁者承认春天是美好的。(无论谁都承认春天是美好的)

7、《春》通过总写“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和具体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事物的生机盎然,表现了“遇物尽欢欣”的诗意;通过写孩子们的玩耍和大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各做各的事情,写出了“爱春非独我”的诗意。

8、品味春*,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9、“悔”字表现了怀春思夫的女子内心的压抑和无奈,而“冲”字则充分显示出了桑塔耶那的自由奔放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10、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进取中的春光,由当常驻于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篇5

关键词:散文;小说;创作特色

一、张爱玲《谈写作》

女人是最适合写散文这类性灵文字的,女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致敏感较之男性,更有一份独到的感性的认识与率真的表达。而张爱玲是将女人的这份特质发挥到了极致的。她的散文沉静、老练,而又不是凝重。她在《谈写作》中写到:“写作不过是发表意见”。与一般职业文人的无病不同,她的散文往往是随心而发的,注重的是自己的感受与发现。她主张走笔自然,天然去雕饰,认为过多的谋篇布局,将使文章失掉自然的品格,“又要惊人、炫人,又要哄人媚人、稳住了人,似乎是近于妾妇之道”。她的写作态度是“作者刻意尽量给他们所能给的,读者尽量拿他们所能拿的”,两者之间不需要刻意的迎合,使文章失了原味。有些作家为了达到目的,刻意的去迎合市民的口味,使的文章读起来低俗乏味。张爱玲则说“恐怕是享不到这种福了”。

二、张爱玲散文与小说的对照

1、“苦中作乐”的散文

写散文的张爱玲,只是个聪明有些慈悲又有些刻薄的上海女人,对你说这她眼中的世界以及可爱的人们。《公寓生活记趣》中的地地道道的上海生活,《爱》中的精辟见解,都是张爱玲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带给我们的平凡生活中的一点乐趣。张爱玲的散文之所以充满机趣,与她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时代的动荡与惨淡促使了张爱玲的早熟早慧,这不仅仅是指张爱玲早年的家庭背景与童年经历,也包括她于抗战期间在香港的求生生涯。正是那段经历,在张爱玲的人生感悟上涂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日军的飞机在香港的上空呼啸而过的时候,张爱玲的心头肯定也不只一次掠过时代与个人、生活与死亡、真实与人性这类形而上问题的困惑与阴影。张爱玲与鲁迅同样承负着时代与生命虚无的重荷,沉重的虚无感把鲁迅逼向了行动,成为一个以行动反抗虚无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身践力行者。而张爱玲作为女性的个性与气质使得她只能反转身来把不停催逼着的虚无本身当作了审美的对象,从对人生苍凉的无限品味中寻求着精神一时安稳的寄壳——时代的悲怆成就了张爱玲那份华丽的苍凉。在她的眼里,“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然而她并不是先觉者对后进者的居高临下,而是一种对等的平视,又刻意保持着某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游离于故事角色们的视线之外,不动声色地冷眼旁观着一出出世俗人生的悲欢。

2、小说之悲与散文之喜

读张爱玲的小说,对生活、生命往往有一种无力感。,从头到尾都是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与范柳原,不过是乱世中的凡夫俗子,却获得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成为苟全于乱世的一种人生形式的代表。他们既无意于推动历史,也不幻想融入大众以求集体性永生,要的只是个人生命、此生此在的实存。可以说在《倾城之恋》这部作品中,张爱玲虽然以圆满的结局作为收笔,但并没有丝毫削弱小说的悲剧性,反而显得更加浓重,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向我们诉说生命的无奈。《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从从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变成金钱的奴隶,是现实的无奈,亦是生命的无常。张爱玲就是用这样透彻的眼光观察世界,看到现实中最肮脏颓废的一面,然后在小说中尽情的展现,所以我们会感到苍凉荒芜。

而她的散文则有另一种感受,就算整个生活都是灰色的,还是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生机,一些乐趣。《爱》虽然是一个悲剧的故事,但却让人感到浪漫,一种遗憾的美丽。“把菠菜洗过了,倒在油锅里,每每有一两片碎叶子粘在篾篓底上,抖也抖不下来;迎着亮,翠生生的枝叶在竹片编成的方格子上招展着,使人联想到篱上的扁豆花”,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微乎其微的小细节,只有张爱玲能关注到这样的一些小细节,并把它美好的表现出来。散文不需要过多的谋篇布局,也就是这样,散文容易变得絮絮叨叨,啰啰嗦嗦,可是张爱玲的散文总是能让人在她缓慢的讲诉中感到趣味。那种迎面扑来的生活气息是让人难以忽略的,所以才会有人爱她的散文超过小说。我们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读到许多角色,似在雾中露脸,若隐若现,而在她的散文中,毫无做作的写了出来,难怪写得那样的鲜明与有力。

三、张爱玲散文的特色

(一)张爱玲散文中的生活气息

张爱玲的散文总是透露着对生活的关注,从个人的角度传达注重实利的和利己的观念进而表现生活的顽强。张爱玲散文的表现对象主要是都市生活,其中透露着对社会底层的人情关怀,体现了真切的平民意识,蕴含着丰富的人情、人性,这也正是她散文的特色。在她的散文中我们能看到三四十年代人们的真实生活,看到在社会底层的俗众平民在时代混乱、物价飞涨的年代是怎样苦中作乐的。她不会长篇大论的谈人生、谈理想、谈革命,而是回归到最平凡的现实世界中,就如她自己所说“一般‘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因为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集中的客观题材。我甚至只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朴素,也更放恣的。”这样的态度使得她的作品迎合了普通大众的心理,有一种亲切感。如《烬余记》中胆大的同学“冒死去上城去看电影,会宿舍后又独自在楼上洗澡,流弹打碎了浴室的玻璃,她还在盆里从容的地泼水唱歌”。张爱玲自认是千万人中的一员,她高高兴兴地、不是负气地要求走进市民中,合则同乐,不合则争,以摹写他们为能事,自然是她的准则。她在凡俗世界中,张扬人性,体现人格,所以她的散文中活跃和游走着人,神采丰赡地吸引人。

(二)张爱玲的文字魅力

篇6

有些人认为:“作者独出机杼,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有关生死的人生感悟,其哲理的思考,显得不同凡响。”“《兰亭集序》主旨在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但是,凭“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就可以断定全文是旨在谈自己“有关生死的人生感悟”吗?难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是批判庄子的“一死生”和“士大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其实,解读文章主旨,离不开知人论世。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子,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两个鲜明的群体特征:一是重生命的感性体验。从人的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风花雪夜,无不令他们充满兴趣地去关注、赏评和体验;二是对生命执着的珍爱、眷恋。因而他们对人事无常、人生短暂极敏感,极易兴发悲慨。魏晋文人士子的这种心理型构、精神气质,在魏晋时期的诗歌、散文及志人记事小说《世说新语》中都有鲜明的表现。有了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作参照,再去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关这篇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就容易把握了。

先看文章开头。开篇就交代《兰亭集》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与会人物及“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活动,当地景色及与会者“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心情。作者不饰浓墨重彩、不用铺陈渲染、不加工笔细描,仅以120余字的白描写意之法,即把人生纵情山水、放浪形骸的欢愉快乐之境,出神入化、意味隽永地写出来。然后,作者接着写自己的体会,但并不像有的人所说“宕开一笔,说到自己读“古人‘死生亦大矣’的体验”。那么,他在下文究竟写了些什么?

再看文章的下一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合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干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这一段话,是王羲之在叙述自己平时观察到的一种普遍现象:一个人在“欣其所遇暂得于己”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时、“向之所欣已为陈迹”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这四种不同情况下,自然会产生“快然”——“感慨”——“兴怀”——“痛”四种不同的感情。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四个人生阶段也很容易理解:青年时,中年时,老年时,暮年时,那不是任何人都会有快乐满意、忘记一切烦恼和拘束——埋怨感叹世事纷繁——惋惜伤感时间流逝——悲哀痛悔一生虚度等种种不同的心情吗?显然,这段文章王羲之不是在借题发挥、高谈自己的生死观,实质上是写出了人生中的两种生命状态:前一种情形写的是人在生活中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事物时的快乐。这是人的生命种种的内在欲求及其外在感官体验获得满足时的精神状态,是人之共性。后一种情形写的是人对其所追求的事物一旦拥有、实现后,随着欲求的满足、感官体验的疲惫,已拥有的事物或生活状态就很快失去了对生命活动的刺激性,不仅原有的快乐性体验消失了,且随之产生了对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或生活状态的体验性厌倦或腻烦,对生存的不满足(缺憾)感随之产生——即所谓“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也是生命种种内在欲求及其外在感官体验的本质特征,也是一种人之共性。引用“死生亦大矣”是悲慨人生的生死之变、生命终将消逝。人生最有价值、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生命本身。生命本身的存在,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之源。人性本能,是渴望生命永存。但生命的存在又无法超越自然造化的局限,终有一死,而面对宇宙无穷,生命又极其短暂。感悟到人生这种无奈的悲剧性的终极处境,眷恋生命的人怎能不情动于衷?这就是“死生亦大矣”一句的悲感之由。

“死生亦大矣”出自《庄子·德充符》。原句为“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这是庄子借孔子之口赞美一种理想人格。具有这种理想人格的人,因为感悟了宇宙自然及人生的真谛,能够在精神上与天地自然合为一体。故他们在生活中,无论身临何种处境,其精神人格都不受外物变化的影响,哪怕是遭遇肉体的死与生这样大的人生巨变,也不会影响他们——因为他们的精神人格已经超越了肉体的局限,达到了与天地自然的同在,而不随肉体的生与死发生变化。肉体的生灭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精神人格的存在。《兰亭集序》中,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感慨人生最大的变化给人造成的最大的痛。在这里,“死生亦大矣”一句,由原作中“死与生是人生最大的变化”之意,经作者巧妙地化用在此处,语意已发生转变,转向特指死,即“死是人生最大的变化”。语意的这一转变,被后世多数文评家们忽略了,仍把这句话注解成“生死是人生的大问题”,这是对《庄子》原作和此处引用的双重误读。

也正因为上文所分析的原因,所以王羲之继续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篇7

【考情分析】

综观2016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从选材来源看,散文阅读语段的来源依然呈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态势:一是国内散文名家的作品强势回归,如刘成章的《三角梅》被天津卷、江苏徐州卷同时选用,梁衡的《沙枣》被吉林卷选用,肖复兴的《年灯》被湖南郴州卷选用,等等。二是国内新锐青年作家新作势不可挡,如彭家河的《捕风者》被江苏镇江卷选用,查一路的《心灵之痛》被甘肃天水卷选用,鲁先圣的《卖豆浆的孩子》被江苏无锡卷选用,等等。三是海外华人散文家的作品仍占一席之地,如新加坡作家尤金的《火车上的故事》被福建福州卷选用,等等。

从选文内容看,试题所选散文大多文质皆美,既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又有一定的哲思启发性;表现人间真情、抒写人生感悟、颂扬世间真善美的作品依旧是命题者的首选。如江苏徐州卷的《三角梅》表达了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福建福州卷的《火车上的故事》呼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信任,等等。

从考点设置看,2016年中考散文阅读试题更加侧重整体阅读,考查整体感知能力的命题思路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情感领悟、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考查也更加灵活。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中考散文阅读中,考生理解文本的能力,特别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体特征、梳理行文思路、领会语言表达效果等方面的能力,仍是考查的重点。

从试题设计看,2016年中考散文阅读的试题更具开放性,创新理念得到进一步彰显。诸如补写类、体验类、感悟类、仿写类、比较分析类等鼓励考生个性化阅读的开放性试题更多地出现在试卷上。

通过研究近年来命题者的命题思路,我们把中考散文阅读中考查的能力和考点归纳如下:

【技法图解】

为了更系统地备战中考散文阅读,现以2016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典型的散文阅读真题为例,对中考散文阅读的考点、试题设置、解题思路等展开讲解如下:

例1.(2016・江苏南通)阅读材料:刘建超《大印象》

【题目】浏览全文,依次概括有关大印象的四件事。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题目已经明确要求概括有关“大印象”(小说主人公)的四件事,所以,我们只要按图索骥,把涉及这四件事的相关段落锁定,然后再逐一梳理即可。文章第①~③段介绍大印象的技艺和肖像,不属于事件,可以排除。第④段中“大印象谢绝了段家的优厚酬金,说能给老爷子画像也是有缘啊,算我送了老爷子一程”,说明“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第⑤段写“韦老头退休那天早晨”,大印象为他溺亡的女儿画了一幅像,“韦老头把画像搂在怀里,老泪如珠,对着大印象的店铺拜了又拜”;第⑥段以为四位青年男女速写为例说明大印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第⑦~⑨段写大印象用画像帮警方破案,遭歹徒报复,眼睛受伤。根据以上梳理,把相关信息归纳并整理即可。

【答案】①大印象上门为大石桥段家老爷子画遗像,谢绝了段家的优厚酬金。②在环卫工人韦老头退休时,为他溺水死去的女儿妮子画了一幅像。③四个男女在大印象眼前过了一趟,大印象便把他们画了出来。④大印象用画像帮助警察破了案,但自己的眼睛为歹徒所伤。

例2.(2016・湖南衡阳)阅读材料:史铁生《老海棠树》

【题目】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解析】从最近几年对散文行文线索的考查情况来看,几乎很少就行文线索单独设题,而是通常会和文章标题的作用或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等一起考查。就本文来看,全文用象征的手法,以一年四季为序来展开行文,作者表面上写的是一棵老海棠树,其实是借这棵老海棠树来抒发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奶奶的思念之情。就文题的作用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为文中所写的每件事都以它为背景;第二,它又是奶奶的象征,在“我”的记忆里,老海棠树和奶奶的形象几乎是融为一体的;第三,它对刻画奶奶的形象和抒发作者的情感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

【答案】老海棠树是线索,贯穿全文;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它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例3.(2016・广西桂林)阅读材料:《玉瑛子》

【题目】试简析“卖玉的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解析】文章写“我”偶然发现了一块美玉,由于佩戴不,抑或把玩太勤,终致发生了意外,那“美丽、珍稀的翠色之间,出现一道小小的裂隙”,令“我”痛惜不已。正当“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块有瑕的美玉时,“我”得到了卖玉人的开导:几乎所有的美玉都有缺陷或缺憾,“正如同人,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爱玉更要善于养玉,需要付出时间和真情。所以,分析“卖玉的人”这一人物形象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人不仅是个通晓美玉的行家,更是位阅历丰富、洞察人情的哲人;既懂得养玉,又深谙世情,还善于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答案】卖玉的人不仅是懂玉的人,而且更懂得人的情感,通晓人情世故,阅历丰富,能把玉和情融合在一起。

例4.(2016・湖北襄阳)阅读材料:《世上最温暖的花》

篇8

【关键词】情感 意境 哲理

自然美是指那些完全未经人工加工,纯粹天然形态的自然景象、自然景观的美。而天然的胜景经人发现后,总不免稍加修葺,使其锦上添花,人们在欣赏美景时,也要展开想象,联想,使画意与诗情相连,从而获得理想的美感享受。好的作品能使读者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发出感情,或爱、或恨,或喜、或悲,或愤怒,或哀叹,或爱恨交加,或悲喜交集,这是作品的深刻意蕴与艺术独创性所激发出来的,掀起了感情的波澜,便带来了美的愉悦与超越。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例文,在描写自然风物、历史胜迹、民族风情、社会生活的时候,在挖掘它们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作者不仅仅再现了它们本身客观的美,而且深深地融入了创作主体的情感,从而抒发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人生感悟、哲理思考与价值取向等,使大自然的客观的外在美和作者个人的内在情感互相融合,贯通,遮掩,文章的艺术就升华到了超越,即美的超越。

构成小学语文内在美,使文章中大自然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得以超越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一、 情感美

读者的心灵在同文章的意象融合时引起的共鸣便产生了情感。教材中的文章在描写绚丽多彩的山川风物的时候,都不是就物写物,总是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把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以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就是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引导引起学生的思考以达到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引发学生去探讨圆明园毁灭所带来的灾难性毁灭。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正是因了这一深层的思考,我们才明了作者正是通过大量的笔墨来描绘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来表达对其毁灭的痛惜、愤怒之情及爱国激情。又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则通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美景如画的描写,突出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美好感情。

读教材中的文章,总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如同溪水般淙淙而出,或是为祖国河山而骄傲,或是为改革开放的成就而自豪,或是为崇高的人格、精神而赞叹,始终贯穿着一股令人兴奋的情感。

二、 意境美

意境的本质是人生意义的一种表达,它经由主体的创造性想象而超越对象的物质有限性和主体的精神局限性,达到"神与物游"的高度自由境界,从而达到对现实的超越。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梅花魂》:"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一大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气节人物的赞誉,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誉,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品格、灵魂、骨气亦不变。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天山七月》等诸多文章,不仅真实、详尽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客观美,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之美,而且把个人的情感和生命感悟深入到大自然中,使人与景互为交融,意与境互为混合,从而使课文产生优美的、深邃的意境,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融入自己的思想、气质和真切的内心感受,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美的精神境界。正是作者熔铸在文章里的种种情感,把我们引领到一个恬静、清新、温馨的理想境界,体验到一种难以言尽的生命美感。

三、哲理美

篇9

鲁先圣,《读者》《青年文摘》等多家杂志签约作家,龙源期刊网签约专栏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文学专家,全国多家报刊专栏作家。已经公开出版现代散文随笔集《持续的敲门》《黎明的珠露》《苍茫人生》《智者的幸福》《原上树》《点亮青少年心灵的人生感悟》和历史评论专著《水浒传赏析》等多部。散文集《持续的敲门》获得第18届“全国孙犁散文奖”二等奖,2009年度冰心图书奖。

在现在这个私家车都已经成为普通家庭工具,公车越来越高档的时代,一个有一定身份的人骑自行车会降低自己的身价吗?

在济南,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骑自行车参加各种活动的著名教授宋遂良。宋遂良教授1934年出生,是我国现当代文学评论界的权威学者,在学术界享有声誉。他热心各种公益活动,常常被邀请参加文化届和媒体的各种会议。以他的社会地位和年龄,无论是他所在的山东师范大学还是邀请方,都完全可以为他派一辆专车接送。但是,宋遂良教授从来不让接送,他都是坚持骑自行车自己去。在2000年前后,宋遂良教授已经是接近70岁的老人,有几次我们一起出席文化活动,我看到他依然是骑自行车来,就劝他说,年龄大了,以后就不要骑自行车了。但是宋遂良教授却对我说:教授与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人家百姓可以骑自行车,我为什么不可以?再说,我既为国家节约了费用,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

我有一个老朋友崔波,现在宁夏任职。他早年在孔子的故乡曲阜任市委书记的时候只有20多岁。在曲阜,人们至今还在传诵他当年被会场的值勤人员拦截不让进会场的故事。他当时只有20多岁,很少坐小车出行,平时就是一辆自行车。有一次在体育场开公审大会,他骑自行车去开会。到了门口,把门的警察怎么也不让进去。他说自己是市委书记崔波,警察干脆把他扣了起来。警察说,你这小毛孩子竟敢冒充市委崔书记?后来,公安局长来了,才给崔波解围。

后来,崔波从山东升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我有一次去北京参加活动,想起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就在会议的间隙去位于前门大街的团中央看望他。他还是穿着自己最喜欢穿的爱人自己手工做的黑布鞋,衣着简朴。他在食堂要了4个菜两瓶啤酒。我问他,上下班怎么办?他说,自己居住的不是很远,还是骑自行车,路上可以随时停下了解一些东西,想买什么也方便。

我们在他的办公室里叙旧,我看到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一张普通的贺年卡,是曲阜团市委邮寄来的。他告诉我,离开曲阜已经多年,现在曲阜团市委的人自己都不认识了,他们还想着每年给自己邮寄张贺年卡,很感动,所以就放在这个醒目的位置提醒自己,在每一个地方工作都要留下让人们怀念的记忆。

“自然之友”创会会长梁从诫最近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他出身名门,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梁从诫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文化人士,生活简朴,一向是骑自行车前去全国政协开会。有一次门卫拦住不让进。原来,门卫从来没听说过、更没见过全国政协委员骑自行车来开会。

梁从诫曾经说:“人还是应该有一种精神、有一点追求。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

篇10

一.让观察充满灵性

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杨绛先生能把蹬三轮的老王的善良金子般的心写得活灵活现,余秋雨能把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写得跌宕起伏栩栩如生,就是因为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启发学生调动各个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幻想……留心身边的点点滴滴,做平凡生活的见证者,才会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文章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座桥梁的基石。因此,平时指导学生观察时,不能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还要强调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的感受。这样既观察了外物特征又观察了自己的内心,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挖掘了自我,这种观察才充满了灵性。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切自然景物都打上了作者感情的烙印。学生观察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可以从中获得关于生活的感悟;亲身经历某一事情,可以从中寻找不同寻常的真善美,使生活在自己的笔下变得丰富多彩。

二.使阅读饱含韵味

作文韵味的浓淡,取决于文化底蕴的深浅。文化底蕴的深浅,取决于积累的丰厚。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古今中外文学佳作,是作者心灵流出的智慧,人生感悟的传递,无论布局谋篇,还是表现手法、语言表达,都很有借鉴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教师指导得法,会使学生受益更多,懂得韵味之所在,韵味之形式。鉴于这种认识,初中学生除了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的经典外,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的课外书籍,订阅相关的杂志,如《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思考与智慧》、《美文》、《读者》、《青年文摘》等。这些读物语言规范,可读性强,既能了解社会动态,增长见识,又能学习写作方法,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阅读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让学生多读还不够,一些好文章,读一两遍印象不会深,应督促学生作摘抄或读书笔记。对那些优美精彩的段落,要求学生摘抄熟读并尽可能背诵下来。大作家巴金少年时代把《古文观止》上的两百多篇文章背熟。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出它们的好处,也能够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集,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可见,熟读背诵能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久而久之,自然融会贯通,出口成章,作文的韵味自然就香浓了。

三.让日记碰撞火花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写作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充分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写作中,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要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有个人特色的作文。鉴于此,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是达到新课标写作要求的重要途径。日记是对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记录,不拘形式,灵活自由,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日记做定期的评点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随机应变,打破定势思维,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生活。例如: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严厉的军训,第一次当值日生、充满凝聚力的小组合作等等,只要忠实地记录生活,就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然后摘录其中思想较为深刻的、文采较为优美的一些片段,朗读给学生听。学生尝到了辛勤耕耘后的甜蜜,就会更有兴趣去寻求写作素材,他们的视野不止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里,开始关注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一站到底》、《艺术人生》;评名作、议时政、谈得失、析美丑。日记素材五彩缤纷,行文格式千姿百态,学生也从“小我”转变到“大我”。学生在日记中找到成长的轨迹,也为自己编辑了一个快乐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