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4 05:1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读书汇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读书汇报材料

篇1

时光匆匆,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本学期的学校语文条线工作即将画上句号,现向各位行政汇报本学期所做工作:

一、 踏踏实实,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作为一名行政,我能以学校大局为重,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加班加点,尽量做好每一件事。学期初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布置本学期语文条线主要工作,确定好骨干教师的语文预约课,召开语文教研组长工作会议,落实学校具体工作;督促各位教师及时完成暑期教师网上全员培训及考核工作。学期中段组织了精彩纷呈的“读书节”活动,准备了丹阳市对三年级语文的专项调研,完成陶研会献词《陶子诗情》的创作与修改,训练小讲解员,参与校庆活动的材料准备工作,特别是发言稿的润色;带领语文云学习实验班教师多次奔走于访仙、司徒,进行云学习课堂磨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配合第一党支部,完善活动记录本,撰写党建工作汇报稿,制作ppt,以及相关材料的整理归纳。学期结束阶段,落实丹阳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对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五认真工作进行了三轮检查,重点检查了手写教案六环节的整改情况,确保了语文备课和作业在市级检查中不出问题;短时间内完成了镇江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上培训报名工作,督促教师及时学习,并想方设法解决众多教师学习中出现的无法登陆的问题。最近又在忙着2016年度我校教师培训学时的认定和登记管理工作,利用元旦假期录入了大量的数据。

二、推进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素养

本学期,语文条线重点推进了课外阅读工作:制定了新区实小各年级学生必读书目,要求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一月读一本,做好特色作业——摘抄笔记;形成导读提纲,人手一份,月阶段练习中拿出5分进行阅读考查。此举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读书的热潮,爱读书、读好书的现象蔚然成风。同时,第13届读书节活动如期开展,摘抄本展示、阅读指导课,特别是校园课本剧的精彩演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点燃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丹阳市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调研全市第4的成绩,给予了我们继续推进课外阅读工作的信心。

三、个人教学及成绩

篇2

1、物质文化方面的保障:从本校实际出发,对校园物化环境建设进行全面规划.设置阳光心理小屋、微机室、语言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工作室、教科研室等功能室,并配备了优秀辅导教师,为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延性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2、精心设计,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在加强美化绿化的同时,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利用走廊、墙壁创造文化氛围,师生共同制作宣传栏、壁报栏,给校园植物制作说明牌等,让学生无论走在校园的哪个点上,都能感受到深深地启迪,都能受到优良地教育和知识的熏陶.

3、校园书香文化的建设:以“追寻生命厚度 尽享阳光人生”为主题,以书香校园建设为中心,让教师学生在读书中幸福成长.有计划地开展读名著佳篇活动、经典古诗文诵背活动、读书比赛活动等.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等建设,创设优越的读书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由此取得的成果是振奋人心的:2010年学校获临淄区书香校园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7月全国第九届新教育年会在海门举行,我校作为我区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代表参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专题展示.

4、课程文化发展逐显特色:在阳光课堂构建方面,以理想课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线,努力形成生成、动态的阳光课堂;在阳光体育课程构建中,以阳光大课间、师生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以“让笑声溢满校园,让运动感染你我”为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阳光体育;在特色校本课程上,首先以大阅读为载体,开设《颂千古美文 做阳光少年》古诗文经典阅读课程,配以丰富多彩的书香活动展示,形成特色文化阅读课程;再者是以德育体系建设为主线,开发德育读本《童年在四季中走过》,以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课、课外实践教育课为平台通过阅读、活动、操作等深化德育课程.

5、师生行为文化建设方面:首先在阳光教师的发展上,以“拥有阳光心态,尽享阳光工作,哺育阳光少年”为责任目标,加强师德建设,打造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读书评价,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水平.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淄博市教师十不准为标准,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引导教师真诚的热爱事业,热爱人民,热爱学生 .再者是在阳光少年发展上,以素质教育、兴趣教育为载体,通过班会、校会以及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感人事迹故事会、献上一份爱等活动,培养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合作、奉献精神,形成学生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加强学生善思、乐学、合作、进取的学风,让他们具有把握现实,面向未来的胸襟等等,并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星级评价、德育评价为展台,形成班级特色文化氛围,着力塑造具有阳光心态、富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多才多艺阳光少年.

6、科室管理制度、教师责任制度、教师量化评价制度、学生星级评价制度等制度文化明确,落实有效.

篇3

一、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1. 认真落实减负措施、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一如既往地贯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能严格执行《中小学减负措施》(减负30条)等文件精神,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7:45——8:00点之间到校(除通勤生外),为让学生能睡好觉提供保障;真正做到协调各学年学科教师,整体规划并控制各学科课后作业量,经过四次抽查,没有发现一二年级留书面式家庭作业情况,其他年级课外书面作业量每天也基本没有超过1小时。本学期没有发现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经多次排查没有发现教师进行补课、办班、乱定资料的现象。

2.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及初教股相关文件要求。

能做到开齐开全音、体、美、微、地方课和校本课程,对音、体、美、微、地方课和校本课程进行不定时地抽查,一直到期末考试体艺课都没有停上。

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本学期教导处加强教师上课管理,教导处能做到经常查课,杜绝了教师坐着讲课、玩手机、刷朋友圈等有悖常规的不正常上课情况。

4. 特别加强对教案的检查。

本学期是我校首次采取电子教案,为使电子教案不流于形式,我们要求电子教案要实时更新,并且教师教课书上要有教学设计痕迹,而且真实、实用。特别重视“小学科”、薄弱学科的监控。从四次教案检查情况看,效果非常好。

三、以“校本主题研修”为基础,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校教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研再进步

5.加强管理,提高研修水平。

3月5日,我校组织召开了“2019校本主题研修启动会”;

3月19日开展了“我的主题我的课”教学竞赛,历时两周,共15人参加竞赛课。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个人主题进行设计课堂教学,达到了很好的竞争和学习的目的。

带领全体教师再学习吉林省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元昌教授讲学内容和思想,根据中心校校本研修大课题——“常规教学中彰显特色”结合我校实际,确定适合我校的校本研修主题,制定计划、考核、规范、制度,有效地开展此项研修工作。

4月8日,小教部下乡到校进行指导听课,我校共有数学、英语、美术、计算机4个学科4名老师出课,全体老师参与研讨,教研员不吝指导、教师们虚心学习、认真笔记。把校本主题研修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月10日,本校开展了“校本主题研修”阶段性总结会,总研修组把一个月来教师们在校本主题研修中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优点和共性问题整理出来,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教师们参与热情很高,效果良好。

4月28日,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小教部组织、中心校牵头的全镇“校本主题研修”汇报交流活动,我校英语研修组祝庆萍老师在活动中出了一节交流展示课,耿宏军主任也进行了“校本主题研修” 交流汇报;数学研修组有两人进行了数学组的交流汇报。

6月18日,学校开展了“我的主题,我的教学改进”交流会,各研修组参与热情高涨,都能把自己三个月来在校本主题研修中的得失向大家交流,能通过研修提出我的教学改进、改进设想、改进规划等,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有理论和实践、推广的论题。其中,耿宏军主任的交流材料被推送到小教部进行评选,被评为“县级二等奖”。

7月3日,我校召开了校本主题研修总结表彰会。其中祝庆萍被评为校本主题研修优秀责任领导;综合组被评为“校本主题研修优秀研修组”;祝庆萍、闫云芹、乔艳、孙铁艳、赵宏岩、李国凤六位老师被评为“校本主题研修优秀学员”。会上对以上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耿宏军主任作了总结发言。

四、抓好各项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依据初教股、小教部文件精神及下发材料、根据中心校工作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一)、教师活动:

6. 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

3月28日,我校举行了“教师朗诵、粉笔字、简笔画”——“我的主题我的教学基本功”竞赛。其中,教师朗读以“春之韵”为题;粉笔字、简笔画(古诗配画)以李白的《望天门山》为题。本次基本功竞赛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激烈角逐和评为的公正量化打分,最后评出各单项奖:一等奖5人;二等奖12人;两项总成绩奖5人。学校为获奖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7.积极参加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不知是我们自身技术的原因还是平台的缘故,我们参与的10名教师只有科学和品社两节课允许上传到平台,但无论如何,老师们都积极准备和参与了网上竞赛,从课堂效果上看,这些课质量还是很高的。下学期我们会在平台开发后马上进行网上晒课,这样也许就能传上更多的课了。

(二)学生活动:

8. 开展写规范字、做正直人活动

为培养学生专心致志、一丝不苟、进取创新的良好品质,克服粗心、草率、浮躁的不良习惯。本学期我们提出了口号:“写规范字、做正直人”。学校从平时的学生作业书写、手抄报制作以及多种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平时检查和各种活动中看,学生们的书写和品质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9、开展“书香向华”系列活动。

篇4

二、目标与要求实施小学“读书、写字、诵读”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体系,真正地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形成“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逐步形成认真读书,善于写作,规范汉字的行文书写的文化氛围。

三、方法与措施:

1.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开发校本课程,每两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着,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

一、二年级写填空式读书笔记,

三、四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

五、六年级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读物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要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①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籍的内容。②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③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④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2、加强图书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要着力做好图书室装备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学生报刊读物种类多,数量足,不少于5种,班级各类报刊累计不少3份;每学期向师生提供不少于3本的必读书目。学校要有专用阅览室,力求面积足、采光好、布置美。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各班级配有学生兼职图书联络员,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借阅活动,保证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3-5本书。开辟“跳蚤”书市,鼓励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要利用校园空间,合理地设置阅读文化环境,让师生主动亲近阅读。定期推荐一些可读的优秀书目,以供教师和家长选择引导孩子读书。

3、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书籍记载

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无论是严谨雄辩的哲学思想,还是奥妙无穷的科学知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还是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无不以书的形式传承至今,书籍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从促进师生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引领教师和学生,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学习、思考、教学、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教师间开展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故事讲述、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教师每人每年购置2本图书,订阅1份报刊(必是教育杂志)。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每学期都要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着讲座”,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外阅读公开课,要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写一幅字的“三同”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4、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小书法家”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5、强化考核评比,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我校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各部门要狠抓计划落实工作,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以评比促提升。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

6、加强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时空以阅读课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具体安排:

(一)前期准备

1、创设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利用校园空间,合理设置阅读文化环境(如廊道文化、阅读墙、标语牌、宣传栏、校园花木文化、班级图书角等)

2、建立健全班图书管理体系,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收发工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和同学们交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配齐班级的报刊,建立健全报刊管理制度。

(二)常规性过程管理

1、每学年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

2、使用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3、定期开设“语文名着阅读讲座”或“名着欣赏讲座”。

4、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5、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沙龙活动、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6、定期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最佳读后感奖”、“最佳读书小报”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五、活动阶段: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

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

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开辟三大阅读时空:

(1)充分利用《阅读与写字》这门新课程,在比较正规的时间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式,例如:开启词句百宝箱、美文美段赏析、读书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2)充分利用早读、午间、课前五分钟、放学十分钟等零散的阅读时间段,培养语文值日生,开设晨曦书简,带领学生欣赏优美词句段或古诗词,使阅读时时在、处处有,使学生天天采到果实,寻到宝藏,及至打开知识的大门。

(3)发动学生把好书带回家,和家长共读一本好书,开辟出家庭这块阅读的馨香乐园,使阅读成为家庭的一种习惯,使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谈谈读书心得。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同时,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评供大家欣赏。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例如,学习课文《开天辟地》后,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这样,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利用板报和每天诵读《日有所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做书签、古诗文诵读、绘制读书小报、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具体安排3月份:

1.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广泛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我的眼睛因好书而明亮,心灵因好书而澄清,品德因好书而高尚,灵魂因好书而纯洁。”

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 内化 外化 厚积 薄发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但语文教学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困惑。

困惑:“厚积”不能“薄发”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这已经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共识。

然而语文教师却大都有这样的困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学生应该能下笔千言。但很多学生努力与成效未能成正比,原因何在呢?

“厚积”---内化

所谓“内化”指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识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将别人的精彩之处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真正达到“厚积”,使“内化”真正落实到实外,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促进内化,激发兴趣

孔子在《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学生不参与就无法“内化”,不主动积极地参与,“内化”的效果就差。我们应该做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走进书本,完全按照其个人的兴趣,自主挑选,自由阅读。比如在班中开辟了小小图书室,在教室四壁贴着同学们读书的心得。班中订阅杂志,如《读者》《视野》《青年文摘》等。经过这样的熏陶,很多学生已将读书作为休闲,以书为友,促进其所积累的内容“内化”

二、促进内化,注重引导

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引领阅读方向,提供阅读建议,激发阅读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制订读书计划

学生的读书计划一月一订,每份计划含“上月得失”和“本月目标”两个内容。个人计划都张贴上墙,利于自我督促,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正在读什么书,以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2、视机引导

课外阅读以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主,其间教师应随时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如:

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教师要使教材成为港口和指南,引导学生走出课本的方寸之地,遨游于渊深浩淼的认知空间。如学习了席慕蓉的《贝壳》这篇课文时,在课前我先阅读席慕蓉的诗作《一棵开花的树》等,激发学生了解该作家的其他方面的作品,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3、教以方法

教师还可以从方法加以指导,教会学生各种方法,如剪贴、摘抄、圈点批注等方法。在平常教学中,我都会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用来记录课文中的名家的好词好句,还有课外阅读书籍和报刊中有所感悟的文章摘录或剪贴在上面,并且写下自己的感想或启迪,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积累,从而促进内化。

三、促进内化,循序渐进

在积累过程中,学生掌握并运用了各种方法,但前面提到的困惑便浮出水面----学生经过积累,作文为何仍无长进?如何循序渐进真正达到内化呢?可以从以下几步骤来操作:

第一步:读与悟。首先是读,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立言皆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其次让学生进行细悟。悟可以说是理解与感悟,学生的感悟虽然有深有浅,或多或少,但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感受,那都是他们自己的所得所感,都是他们自己对文章的一种理解,一种个人独特的感悟,基于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去消化并加以吸收,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第二步:背与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须在引导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记忆仓库,变成语言库存。这一过程可以采用种方法,如摘录,剪贴等形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将外在材料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薄发”----外化

“薄发”就是外化的过程,也就是把积累的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把经过看和想,内化后记住的在脑中的材料外化出来,“搬”到纸上,活用在实践中。具体形式有以下方式:

1、说出来。书读进去了,还要能说出来。说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对自己所读内容的一个回顾、梳理。 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说出来” 的平台。如一是利用每天早晨和中午课前的五分钟时间,各由一名学生对自己近来的读书收获进行汇报。二是利用每周两节阅读课中的一节进行全员读书交流汇报。程序很简单,先在小组内交流,做到人人发言,然后选出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2、写出来。如果读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写读后感,那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大打折扣,所以可以让学生“随便写”,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经这样引导学生的: 阅读是一个心动、情动的过程,阅读过程中,哪些文字拨动了你的心弦,就在旁边写出自己一闪念间的感受,一句话,一个词语都可以。读得多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鉴别能力,对书中的人物、文章的语言、结构,乃至整部书的思想内容有了自己的评价,想一吐为快,那就写出来吧,话多则多写,话少则少写,但一定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说出来、写出来的环节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去发现榜样,并自觉地模仿和超越,从而逐步达到 “ 薄发”的目的。

“胸藏万汇凭倾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要想有此境界,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达到“厚积”,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真正做到“薄发”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案例》 浙江出版社

2.《优秀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1件事》 李贺武 著

3.《语文教学通讯》 2010年3期

4.《优秀教师必修的九堂课》 张万祥著

篇6

不用扬鞭自奋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个人修养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教书育人的特殊性决定了读书对教师的重要性。要引导教师多读书、多学习,首先就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轻松、愉悦、自主、自觉地学习。为此,余江县第一小学专门为全体教职工开辟了一个学习场所,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休闲小屋”。

走进“休闲小屋”,多把橙色靠背椅立刻映入眼帘,每两把靠椅之间摆放着一张茶几,粉红色的墙壁,洁净的木地板。这里虽然简陋,却处处温馨。“休闲小屋”分为读书室和藏书室两个部分,藏书室书架上陈列着订阅的报纸和杂志。每当闲暇之时,“休闲小屋”里坐满了老师,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徜徉书海,或说着心事、谈着时事。

“只有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和习惯,才是真正的读书人,才能真正地让教师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校长邵素萍如是说。

正在“休闲小屋”里阅览《江西教育》杂志的邹小红老师看到我们来访,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起来:“除了这个温馨的‘休闲小屋’外,学校还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座‘延伸’学习的桥梁,让我们从‘此情此景’走向‘我情我景’,感悟学习的情真意切。”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学校还定期开展专题辅导、学习沙龙、主题讨论等多种读书活动。为了将这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规定每周开展两次教研组学习活动,每月评比一次学习笔记,每学期表彰学习先进分子。学校还建立了学习评价制度,把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挂钩,制订了奖励方案,让广大教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这里就像是在自己家一样,学校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学习交流、思维撞击的空间。”邹小红老师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学校难以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学校每年派出教师40余人次赴外地观摩学习。教师回来后均要求上一堂汇报课,整理一份优秀教案,做一次专题汇报。学校还经常请专家、名师到校指导。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张田若、朱学思先生曾被邀请到校与老师们探讨小学作文改革教学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从2000年至今,已有十余位专家、教授到校指导。

如今,学校教师自觉学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

邓丽娟是学校音乐教师,别看她只有30岁,她的教学水平并不浅。在鹰潭市举行的首届音乐优质课竞赛中,她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一等奖。她还先后获得了江西省网络教学比赛一等奖、说课教案比赛一等奖,是鹰潭市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当问及她快速成长的秘诀,她腼腆地告诉我们,她自2001年进入余江县第一小学后,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熏陶下,自费订阅了多种杂志,阅读了大量书籍,课后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并利用寒暑假参加各种进修活动。“能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学校给予我们成长的这片沃土。”邓老师动情地说。

郑玲芬是学校语文教师,每次听课时,她都会用红笔记录自己的一些想法,用黑笔记录课堂教学细节,小到学生的反应、教师的过渡语、课堂评价及一些精彩的课堂生成。每次听完课后,她会习惯性地翻一翻听课笔记。对于一些精彩的课例片段,她都会反复研究、反问自己:为什么会想到这样设计?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什么帮助?她边想边在笔记中做批注,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迁移运用。碰到自己不理解、有待商榷的问题,她会主动找到执教者交流意见。“这些年,我潜心研究自己的听课笔记,尤其是校本教研公开课的笔记,从中摸索出了一些教学经验,虽说没有亲自上阵,但也感受到了边教边研的教育幸福。”郑老师心中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执着追梦梦成真

在余江县第一小学里,有两种活动,让教师如痴如醉,既得到精神的滋养,又能享受追梦的愉悦,那便是学校每周举办的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

每逢单周周二、周三的下午,是学校集体备课活动的时间。每次活动有中心发言人、主持人、记录员。中心发言人提前一天写好书面发言材料,就两周的教学内容作系统全面分析,并另外精心备好一节课。活动采取“头脑风暴”的形式,针对教学内容谈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研讨,修改完善教学预案。最后各自执教,互相听课,评价反思,形成文字后交教科处。每学期,学校从教研计划、活动实施、资料归档、获奖加分四个方面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这项活动已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活动。

语文学科六年级组长潘非凡在学校执教20多年,算得上学校的“老教师”。谈及学校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他深有感触地说:“每次开展教研组活动,大家都非常投入,有时议得非常深、非常细,就连课文中的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议到了,大家从中受益匪浅。”

每逢双周周二、周三的下午,是学校教研组活动时间。学校充分利用校内骨干教师资源,除开展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研究课、成长教师观摩课 、新教师汇报课等活动外,还请名师举办专题讲座。先是执教者就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后得失反思进行说课,紧接着是互动对话式的评课。学校还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倡导教师研究“真、实、小”课题,形成了“学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科研格局,学校教师在“教”和“研”的过程中迅速成长。

篇7

为了强化学生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校与2008年3月积极申报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协调发展》的课题研究。依对该课题工作的时间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龙头的教育、教研体系。现在广大实验教师正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此次课题研究中。现将我校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课题组确立了具体的研究目标

1. 激发学生主动阅读,自主积累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由在阅读中不会积累语言过度到能积累有价值的语言,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主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2.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建构开放而又活力的课堂,转变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摸索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积累语言的方法,策略,技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二、 根据教学实际确立具体的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搜索有关语感培养和加强语言积累的文献资料,通过复印、做文摘卡片、专题索引、读书笔记、存光盘等方法处理、归类相关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 案例研究法。整理和提炼比较科学的、富有成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形成典型的研究个案。

3. 实践反思法。针对课题研究中不断生成的一些新的问题,通过集体备课,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形成新的研究目标,并付之于行动,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4. 经验总结法。对在时间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三、 在时间研究过程中,认真落实“四”个精心

(一) 精心筛选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校课题小组与实 验教师一起制定了小学生应阅读的图书内容。语文课本上那些文字优美、充满时代气息的文章非常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欣赏、理解了课文后,背诵全文或喜爱的段落。同时,充分利用好与此次课题研究相配套的课外阅读材料《积累伴我成长》,因为那里面的文章篇幅短小,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阅读、背诵。对于各年级的学生,课题组要求低年级以童话、寓言、儿歌为主;中年级增加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小说,精彩段篇;高年级加强对优秀古诗文及名家名篇的诵读积累。目的是使学生在感受这些语言美的同时,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提升语言素养。

(二) 精心安排

为了充分利用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课题组要求广大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内外资源,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生活中的语文材料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进充满人文气息的语言积累环境中。

1. 提供充足的读书时间。学校规定每周有三个早自习为晨读,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段篇领悟、诵读。每周五安排一节读书交流会,学生可以谈体会,做交流。每天学生在家阅读要保证30分钟。

2. 合理利用图书资源。我校有较为丰富的图书,课题组规定每周利用两次课外活动课,对学生开放图书室,学生可以自由借阅,并规定学随时摘记好的词句段篇,每月进行一次图书交流活动。

3.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精彩段篇都要分门别类编辑成册,装进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各班定期评出优秀生。

4. 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定期收听、收看远程教育录像课以及名师名家的观摩课,拓展学生视野,扩大积累范围。

5. 强化写。学校要求参加课题实验的学生每人要有一个“日记本”,要随时摘记好的词句段篇,或记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或描写身边的人、事、物。学校每月对学生的日记做一次全校规模的展评。

(三) 精心指导

要想学生在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训练学生掌握积累短篇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归纳了四种方法:

1. 熟读成诵法。它包括主导词背诵法、提纲背诵法、手抄与背诵相结合法。

2. 摘记法。教给学生圈点勾划,批注,摘抄,写体会,做读书笔记,记诵精彩段篇。

3. 归类法。对摘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篇,一个阶段做一次归类工作,把同类的抄在一起,以便查看记忆。

4. 活学活用法。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所获得知识,督促学生在交际与作文中活学活用所积累的语言材料。

(四) 精心检查

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有促进,课题组定期对实验班级加以检查评定,成果给予展示,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积累的兴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检查,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1. 口头交流。每节语文课开始,让一位学生进行两分钟展示,或背诵精彩段篇,或即兴演讲。活动课上让学生轮流背诵优美语段,格言警句,名人名言。

2. 开设专栏。利用班级“图书角”张贴搜集到的精彩段篇。利用黑板报的“学习园地”推荐著名作家的名作品。

3. 开展多种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作家作品知多少”,“小小书市”等读书汇报,阅读欣赏活动。

4. 进行评比。定时定期地进行评比,采用擂台赛等形式,设立“读书之星”“小博士”“采蜜大师”等形式,通过一系列评比,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

四、 研究成果

篇8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小组交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如何在丰富有趣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法指导,从而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学生自选出来的事例内容也最具感染力。我认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应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四突出"为教学理念:即突出活动过程,启发自主参与;突出语文知识的整合应用,体现师生的合作创新;突出实践体验,协调发展;突出"校本课程就在身边"的活动过程与策略,引导学生积累和学习有用的学习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大胆解放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眼,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动手收集材料;让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大胆想像。从材料搜集、整理到成果展现,学生会经过许多酸甜苦辣,但每一种滋味都是宝贵的财富。并在其中把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表达融汇课堂中,不仅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更注重全部学生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如:我在指导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搜集春天的事物、积累有关春天的小诗、动手画出春天的图画等方式放手让学生到大自然、到生活中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

2、将口语交际、习作融于活动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训练要求,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不同,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合到活动中。例如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活动内容:(1)研究父母的辛苦,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下父母的辛苦(2)发现父母的严厉,用讲述亲身经历的方法介绍父母的严厉也是一种爱。(3)探索父母的关爱,用作小记者的形式采访老师、同学,感受父母的关爱。(4)寻找父母的无私,用读背名言的方式体会父母的无私。过上述活动的开展,把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口语交际及写作知识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注重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在生活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学会学习,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成果汇报课上,我着力指导学生善于在对话中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把他内心独到的感受表达出来。整个过程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在交流中指导学生敢于表现,显示风度。

3、提倡课外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一些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在"我爱阅读"为专题的综合性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在阅读中引领学生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重点以探究"读书方法"为线索,以"课外自由阅读喜爱的书"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指导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找到喜欢的书目和读书方法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在谈古论今中,激发读书兴趣。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课内课外综合性活动的进行,加强了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结合,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学生对阅读充满了兴趣,使阅读成为学习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

4、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开展综合性活动

篇9

[关键词]初中;仁爱版英语;教学设计;语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对教学质量的需求也随之增高,这就要求有关学校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设计作出进一步改革。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中,常以教师讲授,学生听取并练习为主,虽可达到较好的成绩,但学生在语言发展方面仍有些不足,大部分学生无法应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或解决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任务型教学的设计更贴近于学生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同时提高学生素质,而仁爱版教材作为任务型教学中的一类改革型教材,编写思路较为清晰,每个单元内带有任务配备,更加符合初中英语教学的编排。先笔者通过将任务型教学与仁爱版教材结合起来,总结其相关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广泛的应用于生活中来,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1任务学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步骤

1.1理论基础

作为任务型教学设计中的基本内容,任务型语言的教学中应以较为真实的语言材料来为学生们构建一个近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加强学生们在自然语言交流中的应用。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曾提出,真正的学习需要建立在自学的基础上,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且主动的摄取新的知识才能完成学习目的。因此,在任务型语言的教学模式中,主要倡导学生们能够自行选择适合自己本身知识素养的认知水平,加强沟通,提高自我语言能力,以此达到教育目的。

1.2教学步骤

任务型教学设计摆脱了学生与教师之间传统的授课与接受的关系,替代为在教学过程中以开展活动为首要步骤,后联系语言且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来。主要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点:⑴在任务前,教师可帮助学生们理解本次教学的主题及目标,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自学态度,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⑵由教师或学生自身将班级内同学进行分组,展开小组讨论,思考,解决问题及完成任务。⑶组内学生可将所汇报的内容进行整理,以书面形式记录,以便向教师与同学汇报学习成果。⑷待组内学生汇报成果后,可由其他组员补充回答及进一步阐述,或由其他同学提出疑问,最后由教师对汇报的结果进行答疑、评价与总结。⑸由教师将任务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巩固练习,鼓励学生自行完成。⑹教师将任务中的一些词语、例句及语法再次向学生们展示,帮助同学掌握所学知识,并将注意事项呈现板书,以此巩固学习内容,以促进学生们对该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

2初中仁爱版英语教学案例

2.1仁爱版九年级上的Unit 4 SectionA 中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Learn some new words:

metal, toothbrush, ink, recorder

②Learn some useful sentences:

―What’s it made of/from?

―It’s made of/from…

③ Learn the simple past passive voice:

(1)―When was it developed?

―Around 1998.

(2)―Where was it developed?

―It was developed in Korea.

④ Learn how to express hopes and wishes:

(1) I wish I could go into space some day.

(2) I hope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2.2该段对话中的任务型设计及教学步骤

2.1课前思考

由学生们自行进行分组,围绕使用电脑的好处进行分析与讨论,后由教师提出任务:What is the computer used for? 鼓励学生们进行独自思考或组内配合以找出恰当答案。

2.2课堂呈现

(1)短语呈现

由教师将短文对话中的词汇应用于实际对话中,例如:可询问学生,What’s it made of?或What’s it made from? 并用实物作为实例,引导学生们总结出be made of + 材料/ be made from + 材料的区别。

(2)生词呈现

由教师准备牙刷、 墨水、 纸等一些实物,将单词与实物结合于对话之中,例如T: How do you say this in English, S1? S1: it is a toothbrush.

⑶看图对话

选择两个学生作为一组以模仿书本上图片进行英文对话,以达到将所学单词与短语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目的,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

2.3听力训练

由学生们通过听录音回答教师所提问题,回答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核对,并鼓励学生做好整改工作。所提问题可为:What’s the model rocket made of?

2.4板书答疑

由教师随机选取两名学生阅读书本上的英文对话,并提出疑问,由教师将所提疑问整理于黑板上,及时答疑,重点讲解例句。

2.5巩固与练习

由学生自行将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理,采用英文复述的形式进行汇报,后完成课后练习,练习题包括短语填空、单词填空、时态更改及同义句判断等。例: My mother allows me to use her cellphone.(改为被动语态)

3小结

针对目前我国所存在的教育现状,初中仁爱版英文教材所采用的任务型教学设计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中的缺点,也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该教材中每堂课的设计由简到难,更便于学生们接受,在了解了该堂课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进来。综上所述,初中仁爱版英语教材是目前最适合任务型教学设计的教材之一,该教材将新型教学方法与语言能力的应用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改善了以往部分学生对英文学习的抵触心理,帮助教师更好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找出更好的沟通方式,以此不断提高初中英文的教学水平,可将此种方法进一步改革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Clark HH.Using langua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 英语 课外阅读

一、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英语是一门语言。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长期以来,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下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1.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英语教科书基本上是学生阅读的唯一文本。而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毕业生应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以上。”而在我们实际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在升学考试面前,语法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无论是英语课外阅读量还是英语阅读能力,我们的学生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2.学生缺乏科学的英语阅读方法训练。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绝大部分学生只是把阅读作为一种考试题型来对待,而忽略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和感知,更缺乏对文章思想内涵和文化氛围的把握。他们往往割裂地去阅读文章,只关注选择的句子是对还是错,是否符合题意,而对文章本身并不深入探究,同时也缺乏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的查找信息,毫无阅读方法可言。

3.学生缺乏自主阅读能力。《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同时新课标还要求合理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由于农村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和语言学习环境的缺乏,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原版的英语阅读材料,也是由于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够,对学生缺乏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导致学生不能主动去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更谈不上从中获取课外阅读的愉悦感。

二、提高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举措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认识到学生中存在的这些突出的问题,利用合理而科学的对策,让学生认识到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通过科学而高效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达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的要求,并让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任务。

当然,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把它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对待。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和与学生的直接面谈,了解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给与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指导问卷调查等形式,掌握学生读书现状及心理状态。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知道阅读什么难度的文章,而且课外资料很少;缺乏科学而有效的阅读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教师要筛选整理出中学生常用的一些具体阅读方法和喜爱的书籍,提炼归纳出可操作的阅读基本策略,并以此作为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

1.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英语课外阅读资源,开设专门的英语阅读课,通过英语阅读课的设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真正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在紧张的日常英语教学中,可以每周增加英语课外阅读课。阅读课的类型可以多样化:开拓读书空间开设读物推荐课;提高读书品味开设阅读欣赏课;享受读书乐趣开设读书汇报课。

2.在课外阅读中,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书目至关重要。《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书虫系列》,本套英文课外阅读材料分级明确,适合初中生阅读。它体裁多样,有故事、小说、科幻等各种类型,适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水平,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英语水平,挑选适合自己的英语读物。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给学生们推荐一些英文阅读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学习。英文报纸也是非常不错的资源,像《二十一世纪报》中学生版,只有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才能有所收获。

三、教师要给予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

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关于课外阅读的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并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改变以往落后、费力的“指读”“出声读”等方式,能够快速和准确地理解所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与能力。

1.要注意精读与泛读的关系。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中,要以泛读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不必每个句子都要理解。注意句子间关联词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重点和走向。

2.要注意猜词、句技巧的培养。阅读时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解的词、短语,有的可跳过,而对进行整体理解无大碍;有的可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猜测、推理得知;有的可根据构词法推理,可明确它们的含义,学会合理正确使用英语词典。

3.对于一些重点的句式,可以做好记录,作为对课内知识的补充和深化。这些作为例句会更生动形象,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要注意积累课外词汇,这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课外词汇只要认读就可以,不用提过多过高的要求。

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在课外阅读开展起来之后,教师还要做好检查和督促。适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和收获,鼓励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对任务完成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英语课外阅读中去。

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提高和阅读能力的增强,也会对课内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们的阅读热情由外及内,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会积累更多的词汇,增强学习英语的语感,也同时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文化,开阔视野,做新世纪与时俱进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Hoec.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won,1981.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