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1 22:2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建汇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科学态度为指导,务实开展创建工作
创建工作是难事、大事,也是必须要搞好的事。在创建之初,镇党委、政府就及时统一了全镇干群的思想认识,牢固确立起三种意识。一是“创建没有份外事”的意识。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机关干部大会,强调南城镇作为城郊结合部,既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主战场,也是主力军,只要是创建方面的事,就没有我们份外的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全镇干群明确了各自职责,在创建任务面前,不讲一个不字。对上级交办的任务,总是高效率、高标准办理;对检查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总是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创建期间,共完成79项创建任务,有效解决了一批如行路难、排水难等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二是“创建没有局外人”的意识。镇党委、政府明确指出,创建是与全镇每个人的利益都紧密关联的,全镇上下人人都是创建主体,必须全员参与,全民动手。为把居民群众发动起来,除区里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外,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居民户和新大街两侧商户印发了《致居民群众的一封信》和《关于在新大街开展门前四包的通知》,各社区居委分别组织50-80人的创建骨干队伍,与居民小组长一起入户宣传,全面发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特别是在创建迎检前期,无论是镇领导班子成员,还是机关、社区干部以及老干部老党员、居民小组长和群众积极分子,都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无人置身事外。通过开展全镇义务劳动、党员示范街巷活动、成立文明督导队等多种形式,全面动员,形成合力,进一步浓厚创建氛围,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奠定基础。三是“环境卫生无重点”的意识。环境卫生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直观的问题,也是创建文明城市最为基本的要求。创建期间,全镇上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三步走”对全镇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第一步是对全镇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期间共排查出卫生死角200余处,因长年未清理而形成的垃圾山84座,已破损的垃圾池28个,杂草丛生的小街巷近百条。根据这一状况,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的综合整治方案。第二步,按照整治方案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整治期间共修建、修葺垃圾池31个,清运生活垃圾100余吨,打捞凤凰湖白色污染60余吨,移平全部垃圾山,清除80余条街巷的杂草和随意堆放的物品。为此,镇城管部门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效的工作。第三步由社区向居民征收少量卫生费对整治过的街巷进行日常卫生保洁。镇党委、政府与各社区签订卫生保洁责任状,严格落实保洁责任,确保整治成果得以长期保存。
二、以高效组织为保障,强势推进创建工作
自4月份以来,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组织领导。成立南城镇创建领导工作小组和南城镇创建工作指挥部,分配任务,明确责任。二是挂图作战。对照创建工作方案和创建考核细则,将考核测评中涉及我镇的79项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并标注预计完成日期,制订了《南城镇创建工作方案》,并及时印发给各社区、单位。各单位对照创建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再布置、再落实,实行倒计时挂图作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要求整改落实到位。三是专项整治。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通过三次大的专项整治活动,使南城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通过整治,各街巷整洁靓丽,卫生环境得到显著提升。2、新大街专项整治。通过前期的宣传发动,4月14日至18日,镇党委、政府组织120余人,在区城管局的大力配合下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新大街专项整治活动。重点针对新大街门前四包和店外经营进行治理。集中整治期间共整顿店外及占道经营户100多户,规范流动摊点35个,拆除店外乱搭乱建20个,与全部沿新大街商户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3、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按照“划行入市、规范管理、合法经营”的原则,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实施方案,联合工商、城管、派出所等单位,共同对市场秩序进行整治。通过治理,原先经营混乱、脏乱不堪的市场变为如今经营有序、管理规范、干净整洁的商贸区。三是以查促改。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督查工作对创建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抽调专人成立创建督查组,对全镇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形成一天一督查,一周一通报的制度。在现在创建迎检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督查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提高督查效率和强度,我们配备了专门的车辆和数码设备,将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录像,每天下午下班后三套班、督查组、责任区负责人及社区负责人集中开会,观看督查录像,分配任务,明确责任。同时出台处罚措施,对督查中反映出的问题未作出及时整改的责任人将处以50—100元不等的罚款,并将所罚款项奖励表现突出的责任片区,以此起到激励作用。
三、以改善民生为推力,全面落实创建工作
创建以民为本,创建以民为先。在创建期间,镇党委、政府始终将群众的利益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镇上下积极破解各种难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善了诸多便民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创建任务的落实。一是铺设西大街、西山巷和西山路三条道路,将原先雨天满地泥泞、晴天尘土飞扬的碎石土路铺设成高标准的水泥路,极大方便群众出行,解决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二是修建凤凰游园。为方便群众健身娱乐,镇党委、政府利用城隍庙门前空地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凤凰游园,该游园集休闲、娱乐、健身、集会等多项功能为一体,为群众提供了一处很好的休闲场所;三是青春、宁海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已近尾声,在进一步改善社区办公环境的同时,也将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和娱乐聚会平台,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奠定了基础。四是对文化站设备、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并对公众免费开放,让南城群众可以享受资源共享带来的极大便利,同时也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五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提升“五大素质”工程,即提升文明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倡导做高素质市民,建设文明南城。
通过全镇上下近半年的不懈努力,南城镇城镇面貌和居民文明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多次受到市、区领导的表扬和肯定。而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区委、区政府正确的领导,也是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推行一系列利民、惠民的好政策分不开的。
一、主动转变工作思路,耐心化解历史难题,狠抓社会稳定
南城镇原青春村涉农土地补偿问题,是20多年前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涉及人员复杂,解决难度相当大。由于问题长年得不到解决,导致干群对立情绪严重,集访、闹访事件时有发生,南城镇也为此带上了市落后黄帽子,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年以来,新一届党委、政府针对上述问题,通过三项措施,着力化解难题,消除隐患。一是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涉农问题进行广泛的摸底调查,并加强同农民代表的沟通交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二是变政府办公为一线办公,分管领导全部深入社区开展工作,化解矛盾。三是充分协商,公开透明。对于补偿款分配问题,领导小组和农民代表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分配方案的讨论研究,并将分配方式和分配金额多次进行公示,确保过程透明公开。
通过近半年的努力,涉农土地补偿款已分两批组额发放到农民手中,群众对这项工作的开展给予高度评价,干群对立关系极大缓解,隐患基本消除,南城镇也成功摘掉了市落后黄帽子。
二、开展民情恳谈活动,搭建干群沟通平台,强化党的领导
为进一步缓解干群关系,密切干群血肉联系,镇党委从20*年3月份开始,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民情恳谈”活动,机关干部深入社区与居民代表展开面对面的谈话,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有效搭建了干群沟通的平台,巩固了党在群众中的执政基础。一年多来,共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30余件,有效杜绝了集访、闹访现象,个访数量明显减少,社会得以保持长期稳定,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赢得群众拥护
20*年以来,我镇先后投入600余万元用于改善民生,铺设了城隍路、匡衡路、西大街、西横路等十余条道路,翻修新大街,120万元高标准铺设新大街两侧人行道板。修建农贸市场、凤凰游园等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疏浚凤鸣湖,增加排蓄洪能力,服务农业生产。建设社区办公服务用房3座,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增强社区服务群众综合能力。一系列民生工程的相继实施,方便了群众生活,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同时也让老百姓知道镇党委、政府是一心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的,镇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得到提升,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拥护。
篇2
——凌笪中学创建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凌笪初级中学位于郎溪县城东北22公里处,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现有9个教学班,400多名学生,50名教职工。08年以来相继被评为市级“卫生学校”、 市级“平安校园”。 10年在县教体局的领导下,我校启动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我校以创建为契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使学生由意识变为行动,由行动养成习惯,自觉地热爱和保护环境。现就我校创建市级“绿色学校”的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创建 市级“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形成绿色环保教育体系。
创建市级“绿色学校”以来,我校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和环保教育,把创建工作当成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成立了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成员由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各班主任、部分学科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下设创建“绿色学校”办公室,由张正平同志任组长。具体分工如下:
具体分工和职责:校长黄明富负责全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全盘工作,副校长张远冰协助校长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创建绿色学校计划、总结和实施方案。政教处、团委和各班主任负责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师生环保行为规范的落实。教导处及科任教师负责环保教学,负责教师的培训、组织师生学习研究,落实学科渗透;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规划建设、实现校园垃圾分类处理、校园绿化和节能减排等具体工作;学生成员主要是参与环保教育宣传活动。
凌笪中学创建市级“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依照创建细则研究学校环境教育的各项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完善环境教育的各项制度。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把教师环保培训、学科教育,课堂渗透及专题教育活动与正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团委支组建了“学校环保志愿者”队伍,对全校环境、绿化进行检查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纳入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按月实施。
二、绿化、美化校园,将环保理念融入校园文化。
1、我校总面积56000多㎡,建筑面积8000多㎡,硬化道路2000多㎡,绿化面积20000多㎡,绿化覆盖率达40%。2010年以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园绿化美化。各类花木合理搭配种植,真正做到了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校园布局合理,环境美观,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各自相对独立。
2、将环保教育寓于校园文化之中。在花园里,草坪中设置符合环境特征和人性化的警示牌,给学生以启迪、教育和约束。
3、校园摆放分类垃圾桶10多个,有固定班级负责每天清理。校园内垃圾统一处理,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及时运到垃圾点深埋。
4、学校食堂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人人都有健康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学校派专人检查监督食堂经营,食堂坚持定期消毒、食品留样、主要食品索证措施;实验室及生活污水,依照标准从配套的污水管道中排出,严格管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的有害残液、废渣,做好回收处理,责任落实到教师及管理人员,防止造成污染。
5、今年投资10余万的水冲厕所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厕所水箱采用手动装置,有专门班级管理,定期灭蝇、消毒。
6、以乐曲替代刺耳的铃声信号,降低了噪音污染。
三、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校园”创建活动。
1、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在校园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定期张贴环保宣传资料。班级不定期刊出环保方面的板报,政教处每周公布环境检查、监督情况。定期召开环保主题班会,就环保知识、环保行为规范进行学习和讨论。
(2)遇到与环保有关的各种纪念日,活动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如:“5.31”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3.12”植树节学生义务劳动等。
(4)每学期进行一次有关环保方面的手抄报比赛、布置环保作文等活动,使学生通过这些形式提高环保意识,加强责任感。
(5)在每周一早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加入环保教育内容。如:“校园整洁,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环境,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水杯等”。
(6)走出校门到街道、巷道宣传环保知识,发放宣传材料,以自己的努力将绿色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
(7)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图片展览,写心得体会,观后感等。
(8)学校图书室对全体师生开放,有多种环保方面的书籍近200册。
(9)组织征集“绿色环保”格言、警句活动,将优秀的有创意的制成标语。
(10)学校总务处将路灯全部更换为节能灯;学校办公室接待不使用一次性纸杯;食堂不适用一次性餐具等。
四、加强环保教育,掌握环保知识。
(1)学校定期学生进行专门的环境教育。如:学习环保法规、环保知识等。
(2)注重各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落实和渗透。物理、化学、地理及政治教学过程中都有大量的环保知识点,要求把这些知识点梳理成环保教育渗透系列,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计划中、教案和学生的作业习题中。例如:物理教学中的噪声及危害、热机的应用与废气污染、光污染等,化学教材中的“酸雨”“白色污染”,生物课中的“爱鸟护鸟”等。
(3)从小处入手,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让学生每天清扫、管护环保责任区,宿舍被褥叠放整齐,教室窗明几净,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折树踏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等等。
两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我校地处乡镇,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教师和学生的环保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习惯还需进一步养成。“绿色学校” 创建工作中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环节做得还不够规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各学科的教育渗透,使我校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3
年初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下,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截止7月底,建成了采荷、闸弄口2处东海明珠工程,新建了14处健身苑、4处健身点、5处篮球场、5个乒乓球室(场)。目前全区共有健身苑(点)176个,街道、镇文体中心4个,图书阅览室5个,文化广场5个,总面积达3.4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2平方米以上。101个社区(村)建有多功能文体活动室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图书阅览室5000多平方米。建成示范型达标型文体中心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二级中心21个。
(二)文体活动成效明显。举办“春满家园、和谐*”元宵灯会、走进大项目文艺演出、团队展示月活动,承办市第“三江歌手”大赛,成功举办中老年组、青年组和外来建设者组3场决赛,100余名选手参赛,上万名群众参与活动。截止日前,我局已成功下基层送戏344场、送电影184场。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区机关运动会,承办运河时尚健身路和市小康体育特色村建设现场活动,彭埠镇的普福社区已成功创建小康体育特色村。
二、资金投入情况
今年区财政安排了100万元新农村文化专项经费,我局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农村文化专项资金的效应,具体实施了文化共建共享工程,围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健康图书共享工程、文化活动繁荣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调研等方面开展工作,使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了*农村。另外,我局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暨新农村小康健身工程,筹集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健身苑点的建设、改建和管理。
三、创新举措与工作成效
(一)做好群众文化服务牌。紧紧围绕阵地建设、队伍培训、活动指导等中心环节,以文体活动进村社、健身器材进村社、健康图书进村社、优秀电影进村社、培训指导进村社等系列活动为服务项目,满足群众就近看书、看电影、健身、参加文体活动的需求,把文化关怀落到实处,完成群众从文化建设的客体向文化建设和文化享有的主体转变。
(二)抓好文化队伍建设牌。目前我区登记在册的各类群众业余文体团队有433支,这些队伍在丰富我区基层群众业余文体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局开展了“团队展示月”活动。采荷街道静怡社区舞蹈队等15支业余群众文化团队获得了“*区优秀文化团队”称号。
(三)打响群众文化特色牌。我局以品牌文化为抓手,注重大型活动的推动作用,通过举办元宵灯会、社区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吸引农村群众广泛参与。同时为大力打造“*区广场文化年”活动,组织各街道、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打响群众文化特色牌。
四、年底前主要工作
篇4
一、加强领导,成立五星级班组创建领导小组
我所成立以所长和相关人员组成的五星级班组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责任,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标准要求开展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二、认真学习,提高班组员工政治思想觉悟
我所组织班组员工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国家政策方针,认真学习国家电网公司工作精神,切实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班组民主,加强班组团结,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良好成绩,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三、严格管理,提高班组管理水平
我所严格班组管理,要求按照五星级班组创建要求,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安全管理、文明服务、培训管理、基础管理、技术业务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六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基础资料。班组资料全部建立序号目录、各种资料分类存放管理、工器具实行定置管理、建立电子档案资料库、建立班组信息化平台,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
四、注重安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我所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落实安全责任制,维护安全生产稳定形势。深入开展“关爱生命、安全发展”,“反违章”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生产主题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我承诺、我负责”理念,大力倡导“三个弘扬”之风,努力构筑安全生产“在控、可控、能控”的环境。通过这些活动,切实提高了班组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认真对待,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生产安全,不发生安全事故,维护公司财产与员工生命的安全。
五、信守承诺,提高电力服务质量
篇5
按照省、市、县有关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镇2013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年度创建规划。按照省级文明单位考核要求的有关要求,镇党委、政府年初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把创建活动纳入全镇中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各管区、委办站所及双管单位目标任务。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宣传委员、双管单位负责人和各管区书记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镇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精神文明创建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并协调成员单位,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同时,注重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与其他各项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规划,统筹部署。并制定出台了创建工作实施办法,将其与个人评先树优、年终考核、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做到了组织严密、监督严格、措施得力。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定期通报各种创建工作动态,督促各部门加快工作进展。特别在文化与城管执法方面,结合镇域实际,迅速建立了2支监督队伍,确保及时处理群众关心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同时,镇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组织和参与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与各单位签定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也为全我镇文明创建工作步入制度化、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推动行业窗口建设。对社会管理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窗口进行整体装修,服务效能显著提高,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先后开展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先进党员评选活动,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纪律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机关风气和办事效率。同时,实现相关制度、工作人员、和办事流程等信息上墙,印发群众办事明白纸,简化了办事程序,规范了审批工作,方便了群众办事,融洽了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学习全面深入,教育同步跟进,力促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我镇把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一环,扎实开展了十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明显增强。一是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把“”、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日常教育管理活动作为“规定动作”,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二是定期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开展讨论,加强交流沟通,搭建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为今后科学发展增添强大动力。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把学习制度的贯彻落实和制度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抓好、抓实。四是教育党员干部洁身自好、务实清廉,将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制度在服务经济、关注民生、提升效能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筑牢了思想防线,为创建工作提供思想保障。
三、改善基础设施,协调产业发展,小城镇整体提质增速
一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我镇坚持高端定位、科学规划、统筹开发,举全力打通水脉,延伸绿脉,传承文脉,构建商脉。先后投资200余万元的总体发展规划顺利通过省专家组评审。投资3600余万元,完成市场路建设及两侧雨污分流、文昌路西段及其排水管道建设、文昌社区一期工程的污水处理、省道庆淄路两侧人行道建设、支六排衬砌主体工程及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建设镇内“六横三纵”9条主要道路,架起了全镇核心区内道路框架;在庆淄路城区段安装120盏路灯,广青路段的亮化工作也已完成。投资3400万元建成文昌社区一期并入住,投资1.3亿元的游园社区正在建设中,文昌社区二期、城中社区规划已完成,“两区三村”工作步入常态化。
二是以加快产业培育为重点,实现三产协调并进。首先,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2384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占地2万亩的土地整理项目;为9个村发放2500余万元的占地补偿款,实施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实施占地面积1780亩的民生蔬菜基地、投资1700万元的农业观光旅游、投资3500万元的航天科技示范园等农业重点项目;大力发展黑牛产业,完成能繁母牛引进1210头、冷配受孕2540头、回收1463头。其次,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积极帮助派乐丁食品、诚信菌业、面粉完成新建和扩产搬迁项目,协助年产380万平方米曲平面太阳能光热玻璃项目一期加快建设。三是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扩大传统商贸产业规模,新发展个体工商业户200余家,吸引人口800人以上;优化税源结构,新发展运输公司3家,保险公司2家,商贸公司6家,建筑公司2家。
四、落实惠民政策,保障民生根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全镇参合人数30441人,参合率达99%。切实执行好各项惠民补贴政策。今年以来,为1057名农村低保户缴纳了新农合资金,为独生子女、特困等家庭发放45余万元奖励扶助金。为38名新增优抚对象落实了优抚政策,为8户低保家庭办理了大病救助。对全镇437名民办教师进行了调查摸底,对40位烈士进行了迁葬入园调查摸底,为61个村申请“一事一议”奖补资金180余万元。总投资350万余元,完成大孙、码头教学点、中心小学幼儿园以及敬老院一期、二期升级改造等项目。目前,初中餐厅即将投入使用。投资300多万元,对46个村的办公场所进行了新建和翻新,并全部投入使用。切实抓好“双百工程”,加快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认真抓好校园安保、重大疫病监测防控及“三大工程”建设,坚持“一岗双责”,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快建设平安。
五、加强阵地建设,丰富群众生活,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今年,我镇以重文化、办教育为主线,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镇、村、企文化活动开展。完成了初中餐厅项目、成安小学修复、码头小学重建等校园工程建设,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水平全面提升。投资兴建了、、等3处大型镇文化广场,为群众文体活动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拨发专项资金,建成47家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实行专人定点管理,目前,所有村级文化设施运行良好。
篇6
近年来,**镇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深入推进平安创建作为稳定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强化治安防范,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全面落实“平安进万家”的各项措施,为构建和谐武台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连续二年获得省“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及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县“平安**建设‘三无’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回顾我镇平安创建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落实“四个到位”打造平安创建的坚实平台
一是领导到位,确保有人负责。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各村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健全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各单位加强了内保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是宣传到位,确保入脑入心。重点对村两委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教育培训,原创:有56人拿到了法律中专或大专文凭。每个村都建立了平安创建法制宣传一条街,全镇粉刷永久性固定标语380幅,制作法律宣传栏40余个,各类安全宣传块板240个,悬挂过街宣传帘240幅,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并采取宣传车、广播喇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浓厚氛围。
三是制度到位,确保有章理事。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并把“五五普法”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定、人大有决议、政府有规划、办事有机构的“四有”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镇直各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奖惩细则,每月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对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开展好的村、单位和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在全镇通报批评,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四是投入到位,确保有钱办事。党委、政府从“稳定也是经济效益”的思想和“花钱买平安、投入保稳定”的高度出发,确保了平安创建的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投资20余万元专设了平安创建办公室,并配齐办公设备和彩电、放像机、录音机等普法宣传设备。投资6万多元,在镇驻地建设了两条高标准立体化法制宣传街,喷制永久性法制宣传标语120幅,路灯杆上设置了铁制静电喷制双面永久性普法宣传牌500个,悬挂过街普法宣传布幅200余条。并每年按人均5角钱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由镇财政专户储存,确保平安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三大网络建设夯实平安创建的防控基础
一是强化了信息监控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了稳定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全镇共配有30名信息员、60名联络员。村每周由村支部书记主持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各村每周将矛盾纠纷情况向镇平安创建办公室上报,镇每半月召集各村信息员、联络员会议,信息员、联络员也可以随时向镇综治办、派出所报送各村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和苗头。
二是强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加强了调解中心力量,做到了人员、制度、报酬三到位,并实行法庭向乡镇调解中心派驻指导员制度,设立民事纠纷调解庭,由仲村法庭3名法官和镇调解中心2名调解员组成,进行诉前调解,实现了化解矛盾走在诉讼前的目的,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服务,真正让调解中心发挥应有作用。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配齐了30个村的126名调解队伍,利用村干部和无职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发挥民间调解优势,解决民间矛盾纠纷。对调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镇调解中心,为解决问题赢得时间,真正织起了一张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调解网络。今年以来,全镇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案件,民转刑案件大大下降。
三是强化治安网络建设。既让群众吃好饭,更让群众睡好觉,全镇30个村全部建立了治安联防组织,采取义务和适当补贴两种方式,全镇共组织300多人参与治安联防,并实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十户联防制、站岗巡逻制、邻村治安防范联动制管理,织密了防控网络,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在加强村级站岗巡逻的基础上,我们还以工作区为单位,分别成立了四个治安警务室。治安警务室由派出所工作人员担任警长,与派出所110报警系统联网,负责昼夜巡逻、堵截、治安、调解民事纠纷、重点人群管理、普法帮教、服务群众等工作,一旦出现警情,警务室能够及时出警,增强了警务工作快速反映和处置能力,真正实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延伸。另外,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治安防控机制建设,构筑起多层面、立体化、全覆盖的高效技防网络。在镇大院及金融系统、邮政电信部门、学校、医院、商场等重点单位设置了12处电视监控,在主要路口和路段设立4处道路治安卡口、33个堵截点,1000多户电子报警器,增强了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基本消除了防范“盲点”,实现了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技防全覆盖,真正做到了硬件软件都有,确保软件不软,硬件更硬。
三、抓好“双基”建设,全面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深化“平安进万家”活动。家庭是最大的基础,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只有将平安工作延伸到每个家庭,原创:抓好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关心治安、家家参与防范”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抓住平安创建的根本,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确立了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平安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思路,建立了从镇到村的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组织网络,开展了内容为平安意识、治安防范、矛盾调处、法律知识、致富技术、文明新风、安全知识进家的“平安进万家”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镇95%的家庭达到和谐文明户标准,为我镇成为省级平安乡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提高平安创建队伍素质。基层队伍是创建的最大保障,在警力和综治人员较少、稳定工作任务繁重的形势下,我们对稳定口的同志政治上高看一眼,经济上多补一点,既在政治上关心,又在生活上体贴。坚持素质强队伍,政治建队伍,大力加强队伍全方位建设,切实加大了综治干部使用和职级配备力度。在部门评议中,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妇联等单位的满意率都达到98%以上,今年初,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党委、政府授予综治办、派出所为特别贡献奖,并颁发了奖金,使广大综治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综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齐抓共管,形成平安创建的新合力
篇7
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绿色食品生态城
年初以来,我市把建设全国知名绿色食品生态城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依托“中国食品名城”这一良好基础,全力打造农畜产品资源新优势,大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绿色食品生态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面推进区域化布局
一是全力打造北部优质稻米片区。全市水稻播种面积80万亩,水稻年产量70万吨,该区水稻种植面积60万亩、占比80%,品种全部为“小町”,育苗、播种、整地、插秧、植保全部实行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已经形成。
二是做大做强中部农牧循环片区。吉地嘉禾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区、吉林德翔牧业有限公司肉鸡现代化养殖场、吉林阔源牧业有限公司“无抗肉”试验项目已基本达产达效,全产业链发展效应明显。
三是加快发展南部都市农业片区。以“两村两区两园两企”为重点,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体验丰富、绿色安全、文化内涵深厚的“美丽乡村一日游精品线路”建设开始启动。
二、深入推进产业化经营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培育和整合组建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型经济产业集群。我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2户,食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实现432.7亿元、年产值实现454.8亿元、年税收实现4.8亿元。
二是建设生产基地。围绕“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了专用、优质、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017年,全市调减籽粒玉米7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占比达到30%。新建扩建规模养殖小区40个,无公害绿色有机畜牧业经济总量占比达到15%。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坚持推进农业链融合、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目前,部分企业实现了从农畜原材料到餐桌食品的产业链条延伸,企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在产业链条延伸中得到了增强。
三、持续推进生态化建设
一是实施“一控”行动。推行适应性种植,发展高效雨养农业,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旱。推广高产耐密玉米品种,实现增产节水和增效节水,2017年,全市高产耐密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71.2万亩,占比75%。
二是实施“两减”行动。在减肥上,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优化肥料品种、改进施肥方式的综合途径,化肥施用减量化率达到2%。在减药上,通过实施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4万亩、航化作业防治稻瘟病60万亩、生物防治玉米螟230万亩等统防统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药减化率达到1%。
三是实施“一利用”行动。依托**纸业、**发电等,全市建设秸秆回收打捆示范点100处,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水平达到75%。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当季地膜回收利用率接近80%。
四、强力推进品牌化运作
一是积极培育品牌。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强化了生产、运输、贮藏环节监控和产品检测,实施了产地准出制度和产品可追溯制度,逐步实现绿色有机农产品质量监管全程化。
二是努力创建品牌。全力打造“小町米”区域公共品牌,2017年8月3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正式命名我市为“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国家工商总局已受理集体商标注册申请。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8个;吉林省著名商标16个,吉林省名牌产品10个。
三是主动推介品牌。积极组团参加天津、上海、杭州、武汉等地的粮洽会、展销会、推介会,推介大米,使该市的大米站稳了云、贵、川、闽、浙、沪市场,松江佰顺米业每年还向韩国和哈萨克斯坦出口大米2万吨。
五、加快推进新业态发展
一是全力促进三产融合。吉林德翔牧业有限公司把粮食种植、物流、饲料生产、肉鸡放养屠宰加工销售等融为一体,建立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不断上升的强劲势头。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三产融合探索了有效途径。
篇8
读书改变命运,成长不可无书。为进一步发展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一位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都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学校在XX年年申报了XX市“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申报后学校组织中层领导、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以及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积极进行论证和研讨,制定出了“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创建计划,并于XX年年末启动实施全面实施“书香校园”建设,我们坚信“行动就有收获”,坚信“特色就是卓越”,力求通过这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经过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几次的研讨论证,我们在XX年年末确立了创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的整体构想:
1、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从创建“书香校园”的相关理念的培训和统一,相关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进行整体谋划。
2、在教师层面实施“读书伴我成长”的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案。使教师“在读书中丰富自己,在读书中成长自己,在读书中悦纳自己”,关注更多的教育类专著,不断地用专家的思想引领自己的业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在两至三年内,使学校有充足的教师业务类藏书,在教师群体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群体中形成广泛阅读的氛围,创建“读书-实践、反思-提高”的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模式。
3、在学生层面实施“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开辟多种渠道,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
围绕以上的整体思路,我们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
1、学校在XX年年末开始先后几次投入资金近万元,为学校教师分几次购入教育教学类专著图书500余本,大厦书系的绝大部分书、目前各位教育名家、名师出的各种教师们爱看、看了有帮助的书我们力求都为老师准备到。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图书,报纸,杂志的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借阅时间,使这些图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更加注重更新校图书室的藏书和增加校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学期初由区教育局统一为学生购进5000余元图书,调动图书管理员和年轻教师,在休息日里加班加点,短期内把全部新书上架,并全天借阅,方便学生阅读。此外图书室还在每班指定一位图书管理员,统一完成班级图书角的主题借阅工作,以便协助各年级的主题阅读开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个班级的图书角,采取让学生自带一些,学校图书室借一些,让图书更接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加方便阅读,班级图书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管理,每班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制定自己的班级图书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借阅图书,教育学生读书、爱书。学校还计划在2010年暑期,为学生、教师再次购入图书,此次购书由各年级、各教研组上报所需书目表,经审核后统一购入,计划投入资金近3
万元,同时为各教研组配书架,建立办公室图书角,方便教师闲暇时间阅读。计划投入资金1万元。此项工作计划在20XX年暑假完成。
2、加强校园墙壁文化的建设,营建书香校园的氛围。在校园公共墙壁(各班级门口的指定位置)及教室的显著位置统一装饰精心选择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使学生时时刻刻与文化相伴;在每个班级的整理橱内,规划读书角阵地,用于摆放班级图书和学生的读书日记等资料,同时在班级门口布置学生展示台,用来展示学生的读书感想、读书日记……鼓励学生乐于读书,勤于读书,读有所思,读有所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号召各班重视黑板报的文化阵地建设,在每一期的黑板报中设立读书专栏,向学生介绍优秀书籍,刊登学生的读书感想。这样学生有书可读,有平台可展示,得到认可,更加推动其读书的热情。二年级二班的小郭宇是个坐不住的淘气包,可是在“书香校园”特色校创建的一系列活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便了,下课很多时候叫不动他,因为有书在吸引他,像小郭宇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从另一方面让我们感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相应的措施保证
1、学校组织教师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分年级制定课外阅读书目,比如:一、二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新弟子规》,三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童话系列,四年级阅读制定书目为寓言故事系列,五年级指定与读书目为中华美德系列,六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四大名著。书目区分必读和推荐阅读书目,必读书目每学期每位学生为两本,推荐阅读不设上限,但至少阅读一本。组织鼓励学生每学期阅读学校推荐书籍,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记下优美的词、句、段,记下自己的所想、所获、所感,班级对于一些好的读书笔记,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并将这些文章刊登在黑板报或班级展示台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评选优秀班级和优秀读书笔记,进一步激励教师和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篇9
一、坚定信念,永葆先进本色
近年来,我们县农发行财务会计部的员工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组织保持一致,坚定政治信念,立志做新时期银行优秀青年员工,搞好各项工作,为发展农发行金融事业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他们坚持把理论学习摆在首位,积极参加银行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与业务技能。他们积极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行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服务规范,做到守法合规,集体内无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他们能够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在当前当前银行金融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中,如何立足本职,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农发行贡献自己的力量。永葆新时期我们农发行青年员工的先进本色,认真负责,勤奋俭朴,公道正派,以诚待人,以理服人,搞好服务,获得行内员工和客户的一直赞誉。
二、端正态度,用心做好服务
倡导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是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最终落脚点是要体现在优质、高效、安全的工作业绩和服务质量上。我们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在“青年文明号”活动中大家集思广益,互动交流,以强化青年职工职业道德、岗位练功为抓手,大力建设“服务型”青年文明号。
良好的服务环境和信用的服务氛围是企业的形象,体现企业的素质,也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客户满意,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服务,在对待不同客户就要采用不同方法对待,不同情况就要采用不同服务语言。当遇到外地客户时我总是换位思考、耐心解答我的疑问,并及时提醒我应该注意的事项,让我感受到县农发行不论在哪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优质服务。
我们在营业大厅设有书写台、宣传架、饮水机等。让用户能够在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中享受到我们一流的服务,从而促进了县农发行的工作顺利开展。在软件建设上,要求窗口员工紧密围绕本行行为规范准则,认真执行各项服务规范,恪守职业道德,自觉使用文明服务用语,提倡仪态大方,微笑服务,注重使用文明用语,在坚持做好“迅速、准确、安全、方便”服务方针的同时,并在受理业务当中做到微笑服务,真正把客户的需要看成自己的需要,把营业部建设成彼此尊重,彼此信用的服务氛围,努力营造让客户满意且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服务环境。
三、以人为本,做好科学管理
(一)我们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做好人的工作,制定合理的学习教育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财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教育活动,整顿思想,增强工作责任心,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可借鉴“三讲”教育经验开展类似的学习教育活动,并加强考核,把学习效果与工资、资金挂钩,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明确责任,强化基础管理,我们结合实际制定出具有特色、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坚持日监督、月检查、季考评,强化集体自身的建设。
(三)我们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借鉴新的管理理念,不断进行我们县农发行管理模式上的更新,让我们的工作效率不断得到提升。
四、立足本职,开展创优创效
(一)立足本职,我们县农发行财务会计部的员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去工作。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要有岗位责任心,勇于承担责任,只要人在岗位,事情就要做足到最后一分钟。
(二)立足本职、我们县农发行财务会计部的员工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们努力前行,追求卓越时刻记住自己的使命与责任,用责任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立足本职,我们县农发行财务会计部的员工不断进行观念的更新,观念的统一,解放我们的思想,不断更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农发行资金的作用,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篇10
近年来,**镇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深入推进平安创建作为稳定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强化治安防范,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全面落实“平安进万家”的各项措施,为构建和谐武台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连续二年获得省“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及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县“平安**建设‘三无’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回顾我镇平安创建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落实“四个到位”打造平安创建的坚实平台
一是领导到位,确保有人负责。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各村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健全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各单位加强了内保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是宣传到位,确保入脑入心。重点对村两委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教育培训,原创:有56人拿到了法律中专或大专文凭。每个村都建立了平安创建法制宣传一条街,全镇粉刷永久性固定标语380幅,制作法律宣传栏40余个,各类安全宣传块板240个,悬挂过街宣传帘240幅,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并采取宣传车、广播喇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浓厚氛围。
三是制度到位,确保有章理事。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并把“五五普法”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定、人大有决议、政府有规划、办事有机构的“四有”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镇直各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奖惩细则,每月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对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开展好的村、单位和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在全镇通报批评,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四是投入到位,确保有钱办事。党委、政府从“稳定也是经济效益”的思想和“花钱买平安、投入保稳定”的高度出发,确保了平安创建的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投资20余万元专设了平安创建办公室,并配齐办公设备和彩电、放像机、录音机等普法宣传设备。投资6万多元,在镇驻地建设了两条高标准立体化法制宣传街,喷制永久性法制宣传标语120幅,路灯杆上设置了铁制静电喷制双面永久性普法宣传牌500个,悬挂过街普法宣传布幅200余条。并每年按人均5角钱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由镇财政专户储存,确保平安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三大网络建设夯实平安创建的防控基础
一是强化了信息监控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了稳定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全镇共配有30名信息员、60名联络员。村每周由村支部书记主持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各村每周将矛盾纠纷情况向镇平安创建办公室上报,镇每半月召集各村信息员、联络员会议,信息员、联络员也可以随时向镇综治办、派出所报送各村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和苗头。
二是强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加强了调解中心力量,做到了人员、制度、报酬三到位,并实行法庭向乡镇调解中心派驻指导员制度,设立民事纠纷调解庭,由仲村法庭3名法官和镇调解中心2名调解员组成,进行诉前调解,实现了化解矛盾走在诉讼前的目的,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服务,真正让调解中心发挥应有作用。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配齐了30个村的126名调解队伍,利用村干部和无职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发挥民间调解优势,解决民间矛盾纠纷。对调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镇调解中心,为解决问题赢得时间,真正织起了一张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调解网络。今年以来,全镇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案件,民转刑案件大大下降。
三是强化治安网络建设。既让群众吃好饭,更让群众睡好觉,全镇30个村全部建立了治安联防组织,采取义务和适当补贴两种方式,全镇共组织300多人参与治安联防,并实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十户联防制、站岗巡逻制、邻村治安防范联动制管理,织密了防控网络,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在加强村级站岗巡逻的基础上,我们还以工作区为单位,分别成立了四个治安警务室。治安警务室由派出所工作人员担任警长,与派出所110报警系统联网,负责昼夜巡逻、堵截、治安、调解民事纠纷、重点人群管理、普法帮教、服务群众等工作,一旦出现警情,警务室能够及时出警,增强了警务工作快速反映和处置能力,真正实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延伸。另外,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治安防控机制建设,构筑起多层面、立体化、全覆盖的高效技防网络。在镇大院及金融系统、邮政电信部门、学校、医院、商场等重点单位设置了12处电视监控,在主要路口和路段设立4处道路治安卡口、33个堵截点,1000多户电子报警器,增强了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基本消除了防范“盲点”,实现了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技防全覆盖,真正做到了硬件软件都有,确保软件不软,硬件更硬。
三、抓好“双基”建设,全面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深化“平安进万家”活动。家庭是最大的基础,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只有将平安工作延伸到每个家庭,原创:抓好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关心治安、家家参与防范”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抓住平安创建的根本,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确立了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平安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思路,建立了从镇到村的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组织网络,开展了内容为平安意识、治安防范、矛盾调处、法律知识、致富技术、文明新风、安全知识进家的“平安进万家”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镇95%的家庭达到和谐文明户标准,为我镇成为省级平安乡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提高平安创建队伍素质。基层队伍是创建的最大保障,在警力和综治人员较少、稳定工作任务繁重的形势下,我们对稳定口的同志政治上高看一眼,经济上多补一点,既在政治上关心,又在生活上体贴。坚持素质强队伍,政治建队伍,大力加强队伍全方位建设,切实加大了综治干部使用和职级配备力度。在部门评议中,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妇联等单位的满意率都达到98%以上,今年初,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党委、政府授予综治办、派出所为特别贡献奖,并颁发了奖金,使广大综治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综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齐抓共管,形成平安创建的新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