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教育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4 14:0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均衡教育汇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为教育办实事、解难事,基础教育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为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州现有义务教育学校848所,其中小学701所(含教学点449个),初中147所。小学在校生23.9万人,初中在校生14.4万人。小学教职工1.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35万人;初中教职工0.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83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9%,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8.54%。全州“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建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初步确立。在“普九”攻坚结束后,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州基础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市政府行使对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统筹权、决策权和管理权。5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同年,省政府也出台了《湖北省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同时开始试点。我州鹤峰、、建始三个县市先后被确定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试点,试点县市正在按省要求实施,其他县市也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了工作议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初步确立。
(二)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我州被列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两免一补”政策率先落实。近年争取中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工程,每个试点县得到1000万元以上。二是地方财政尽力保障。州政府对教育实施目标责任管理,每年与县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年末进行考核。尽管县市都是吃饭财政,都尽力保障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仅实施农村教师“安教工程”,建设教师住宅小区和周转房,累计投入资金1.99亿。三是利用社会资金。鹤峰县下坪中心小学食堂由民营企业家赞助100万元修建。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州委统一部署,州、县市政府坚持把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硬件条件纳入政府公开承诺的实事办理范畴,强力推进,极大地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条件。一是校舍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完成寄宿制学校校舍11万平方米,改造50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全州小学分别减少砖木、土木结构校舍24.3万、10.8万平方米;初中分别减少砖木、土木结构校舍4.08万、1.8万平方米。二是寄宿学生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全州小学学生宿舍增加3.8万平方米,初中食堂面积增加2.7万平方米。新增食堂均按标准化要求建设。有的乡村学校都建起了学生浴室等生活设施。三是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加强。全州中小学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校校通”。建有校园网的小学数量翻了一番,达到111所,建有校园网的初中学校增加19所,达到72所,56所初中建成理、化、生标准化实验室。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并积极探索师资配备均衡办法,一是建立了“退一补一”的补充机制。,我州教师配备开始严格执行省定标准,退一补一。200年,全州一次性解决初中教师缺编问题,补充200名;全州一次性解决36个边远乡镇农村学校教师紧缺 问题,补充190名;从开始,连续5年每年补充600名用以解决教师不足。按省定标准综合计算,我州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数量达标。二是“安教工程”全部启动,加强了教师住宅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修建教师住房23.8万平方米,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为城区教师向农村学校交流提供了条件。市崔坝镇集中为教师建了经济适用房,形成了教师住宅小区;鹤峰县邬阳乡栗子小学仅16名教师也建了9套教师周转房。今年全州套经济适用房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素质。充分争取了省教育厅“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大力向倾斜,大批教师受到培训;州内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不同层级和形式的培训提高了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市开展了“名师工程”,今年给108名教师授予了名师称号。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尽心育人。四是开始了城乡教师交流的探索。各县市采取城区教师农村支教的形式进行了小范围的城乡教师交流。巴东县野山关镇给到教学点的教师每月给补贴50元交通费。五是利用“资教计划”和“特岗计划”的实施,全州有30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改善了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五)学生免费就学目标基本实现。全州于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农村学生开始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享受了免费政策。各县市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解决弱势群体入学问题。鹤峰县建立了孤儿学生、特困生两项救助基金。对于因父母进城务工随迁就读的学生,由流入地政府负责,妥善解决其就学问题。
(六)根据县情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途径。来凤县开始着手研究“初中向县城集中”的规划,拟在县城办3所标准化寄宿制初中,让所有初中学生进城读书,公平享受教育资源。努力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
纵向比,州义务教育发展较快,但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的要求和实际需要比,差距仍较大。
1、经费政策未完全落实,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用不到位。按要求,既要依率征收,且要全额用于教育,但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时,八县市仅两县市落实到位,一半的县市征收比例不足40%。二是上级固定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部分用途不当。按规定不能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但仍有县市仍将近一半资金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三是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35.24亿元,增支18.72亿元,增幅16.1%,而教育支出增幅仅14.2%,
2、基础设施与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一是校舍面积不够。包括布局调整后闲置未用校舍面积在内,全州小学生平校舍5.94平方米,初中生平校舍9.57平方米,与省定小学生均12.25平方米、初中生均13.41平方米的校舍基本标准差距较大。具体到学校,村级学校生均面积均超标,城区和乡镇学校生均面积均严重不达标。二是校舍质量仍然不高。现有校舍中砖木、土木结构校舍占32%,危房率33.88%。三是功能用房紧缺。学生宿舍紧缺状况更突出。省定标准寄宿制小学生均3平方米、初中生均3.3平方米,单人单铺。全州寄宿制生均宿舍面积小学仅2.3平方米,初中仅2.5平方米。我们所到的学校均极为拥挤。市崔坝镇徐汇希望小学,1米宽的床睡3人,崔坝民族中学26平方米的寝室住40人。四是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全州小学体育器材、美术器材、音乐器材和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的仅11%—22%;初中体育器械、音乐器材、美术器材配备达标的仅24%—30%,理化生实验仪器配备只占53%。建始县174所义务教育学校,仅4所建成了标准化实验室。新建的实验室,都是24组到28组配置,由于班额过大,两人一组的分组实验仍然无法有效保证。仪器设施的欠缺,导致义务教育理科教学质量不高,最终反映到高考时,理科上线率低于文科上线率。
3、师资队伍与客观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教师数量总量满编实际不足。综合计算,全州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备已达到了省定标准,但因以下几个因素使教师数量仍有较大缺口:397所寄宿制小学、140所寄宿制初中学生生活服务与管理,按1:100算需要1800名老师;乡镇小学附设学前班按小学的师生比配备,需1600人;乡镇中心学校占用教师编制500—600名;不算小学449个教学点的1000多名教师,约4000名教师编制是原来核编时未考虑到的因素。二是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从年龄上看,“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现象较普遍,越到基层,教师的年龄越大。建始茅田的一个教学点,3个老师全都是58岁以上的。从学历上看,全州小学教师中,高中阶段学历的占38.41%,高中阶段以下学历的还有1.1%;初中教师中,高中阶段学历的占3.85%,高中阶段以下学历的也还有6人。鹤峰县邬阳乡栗子小学16个老师,除7个资教生外,9个老师有2个学历不达标。三是学科结构不配套。小学缺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部分学校靠资教生缓解了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还靠放课程光盘来进行英语教学,而音乐、美术等课程无法开设。
4、四是城乡发展失衡。全州义务教育学校中,农村学校占82.67%,农村学生占60.46%,义务教育绝大部分在农村,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镇。全州近30所义务教育州示范学校,农村学校仅占3所;初中中高职称专任教师,城镇教师409人,农村教师仅293人。大部分质量不高甚至是危房的校舍在农村学校。据/学年统计,小学、初中学校砖木、土木结构校舍中,农村小学占90%以上;农村初中占75%左右;d级危房基本在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的优质资源在城镇,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镇,城镇学校超级大班大量出现,各项指标严重超标。而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大量闲置,使用不优。我州因地域特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分散,经过几轮布局调整后,情况仍未完全改变。小学目前仍有449个教学点。市55个教学点,师生比仅为1:8.54;来凤县绿水乡梅子树教学点,81个学生,有10个教师。师生比也是1:8.巴东县绿葱坡镇野 花坪教学点一名教师教一名学生。
造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是历史欠账过多,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一时难以改变。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年代,县、乡、村分别负责办好各自所属学校。我州县市都是“吃饭财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县、乡、村均无力办好学校,学校条件也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过多的历史欠账形成了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薄弱的现实。主观上是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不牢。由于处于发展期,经济发展任务繁重,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出现教育为经济发展让路的现象。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民族整体素质能否得到提高,事关长远发展能否得到保障的大事,必须强力推进。州享受国家、省多项优惠政策。尤其是随着“三州”战略深入实施,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热火朝天、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紧锣密鼓,全州上下都在积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为把建成全国最先进的自治州目标努力。这些都必须要有人才支撑,人才要靠教育。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因此各级政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政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深化认识,牢固树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公平是其本质属性,均衡发展则是实现公平的必由途径。保障公民享受公平权利,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国家已把均衡发展确定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湖北省明确提出2015年前全省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均衡,即上级有部署。当前义务教育出现择校热,折射出人们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烈期盼,即群众有要求。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主动应对发展需求。不求政绩显现于本届,以公平为最高价值追求,以利长远为根本目标,在决策时,要优先考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大投入,消除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政府要把增加经费投入作为履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职责的硬任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撑。一是继续加大向争取上级支持的力度,拓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来源。二是保障法定教育投入。不折不扣执行现有教育投入政策。州、县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明显提高;要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全额用于教育;固定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且不能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本级财政义务教育经费拨付标准,坚持“上进下不退”,确保实现“三个增长”。三要落实国家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教育的规定。
(三)改善硬件条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是基础。一是要积极应对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应对社会“就优入学”的心理,抓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条件的改善。既要应急扩大城镇现有学校规模,尽量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之需,也要立足长远,把城镇教育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规划,预留满足需要的教育用地。尤其是在政府规划建设的新城区中,学校要同步规划建设,确保城区学校布局合理。二要做强农村义务教育,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新增教育经费重点投向农村义务教育,努力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要将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学生上学远的难题,另一方面以此促进学校布局调整,提高规模效益。要抓住国家“校安工程”项目实施机遇,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要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后勤“十有八配套”建设,改善寄宿学生生活条件;要抓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为义务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配备均衡是关键。一是要着力解决小学教师补充问题。到2015年小学适龄儿童将达到31万多人,比现在增加7万人;学前班适龄儿童有3.5万人。生源数量增加教师数量必须要增加;同时目前小学教师结构也必须改变,普九结束后,多名优秀点的从小学拔到初中、有3000多名民转公、还有3000名资教生。民转公教师很多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资教生政策究竟什么时候变也无法预料。因此,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应对措施。二是坚持教育、引导与激励并重,充分调动现有教师队伍积极性。既要重视教师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增强对教书育人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价值认同,让他们工作更加安心,也要提高教师待遇,让他们工作更加舒心。如在全州开展“三名(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工程”等活动。三是狠抓教师培训。既要倡导教师同行互助,自主学习提高;更要努力为教师培训提高创造条件,尤其经费上要有保证。四是大力推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扩大交流面,建立优秀教师在农村成长,优秀教师服务农村教育的机制,把教师农村从教经历作为评聘中、高级职称的刚性条件,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方面要向农村倾斜,对农村学校教师增加津补贴。
篇2
一、总体情况
1、各校普遍重视本次考核工作,校级领导均到位接受考核,教师都能配合参加各种会议,并积极上网测评校长。
2、 各校普遍重视制度建设,各种制度注意汇编成册,台账材料丰富。在考核时,有专人配合,及时提供材料方便考核组检查。
3、 各校普遍重视安全工作,无论是台账上还是校长汇报中,都能突出的反映出来,教师也很认可“安全重于泰山”。
4、 绩效工资政策普遍受到山区教师欢迎,关键是70%发到卡上就已经高于原工资,山区老师已经看到实惠。老教师也认为,即使后30%都没有了,也心满意足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质量普遍比较低下,教研活动质量不高,以课题研究方式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学校极少。
2、 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活动开展不多,特别是科技活动甚少。
3、 德育工作专题研讨极少,一般都是散见于周一教师会议。由于教师对每周长会比较反感,使得德育工作没能真正受到重视。另,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比较薄弱,尽管名义上都配备了兼职教师,但真正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的寥寥无几。
4、 管理水平不高,远未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一些学校靠心地善良治校,一些学校靠高压手段治校,一些学校靠粗暴方法治校,还有一些学校校长进取心不强,能稳住学校就算万事大吉。更多的学校班子集体领导力欠佳,许多中层干部校长唯上,缺乏主人翁意识。与校长关系好的,鞍前马后,沦为跑腿;与校长关系不好的,故意扯皮,工作晾着。
三、考核结果
考核分较高的学校是枫林福和希望小学、岭头中学、张溪学校、鹤盛中学、岩坦中学。考核分较高的校长是上述学校的校长及其他校级干部。没有低于考核平均分80%的学校,也没有低于考核平均分80%的校级领导。
(说明:校级领导还没计入局领导测评打分,最终结果可能会有变化。)
四、几点思考
1、 教育规范管理中“度”的把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过于强调量化,过于看重台账,可能会造成弄虚作假盛行。一旦虚假成为习惯,将贻害无穷。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不行的。如“校长合格不合格,教师说了算”,如果真是这样,就是简单化的评估,又是典型的人治表现。我们的考核,既不是教师说了算,也不是局领导说了算,也不是考核组说了算。我们是综合考核,追求的是科学管理。
2、 绩效工资的正当性问题
国家总方向没有错,反对平均主义,倡导多劳多得、优效优酬。但如何界定实绩,必须慎之又慎地思考。如果将违反教育原则、违背教育规律、与教育法规不符的做法,作为奖励内容,可能会导致教育科学发展的大倒退。
篇3
自评报告是幼儿园所在接受上级督导机构评估验收时所写的对本园所整体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书面汇报材料。
一、自评报告的作用
其作用有二:一是在上级督导机构评估验收检查之前,通过自评报告的写作过程,对照本次教育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各级指标,自己先作一番评估,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完善和弥补;二是自评报告对于上级督导机构的评估验收具有提示和引导作用,可引导督导评估人员提前了解本园特点,在督导时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园工作进行指导与评价。
二、自评报告的特点
自评报告兼具汇报和自我鉴定的双重属性,这种性质决定了自评报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汇报性。自评报告实质上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汇报材料,具有汇报材料的一般特点,其写作目的是向督导评估机构汇报本园所在即将接受评估的项目上已经具备的实力、已完成的具体工作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等,使评估机构先有一个总体了解,为其评估检查提供参考。
2. 针对性。与一般汇报材料相比,自评报告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一般汇报材料常常带有例行性成分,很多时候是汇报主体自觉、自发的行为结果;自评报告是在接受上级督导机构评估时用的,具有一种受命性特点,内容的针对性很强。
3. 自评性。自评报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要介绍本园所的基本情况、所作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等,又要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如其分的自我评判。
4. 比照性。自评报告的撰写以本次教育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规定的标准为参照,比照各项标准对自身进行评价,同样也以各项标准为依据向督导评估机构作具体汇报。
三、自评报告的写作要点
自评报告以陈述事实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依据本次教育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规定的标准对自己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一般来讲,自评报告的撰写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弄清标准和本园所的实际情况
自评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是本次教育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规定的标准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互相比照的结果,在撰写自评报告的过程中,将上述标准与本园所实际结合得越好,材料就越有深度和力度。这就要求在写作前认真研究教育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弄清楚其中最重要的东西及其各项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要吃透本园所的实际情况,掌握丰富的事例材料,对本园所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哪些方面特别突出、哪些方面还比较薄弱等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报告才能做到真实、具体、有力。
在弄清本次评估标准和吃透了本园所具体情况之后,接下来就要依据本次评估标准对本园所各个方面的工作作一番认真的梳理,从而理出写作头绪,确定自评报告的内容层次。
(二) 用事实说话
自评报告写作的关键是用事实说话,让人感觉有理有据,这就要求写作者采用举数字、列事实等方法,将本园所的实力及突出的地方清晰地表现出来。
在详略的处理上,既要有“面”的浓缩,又要有“点”的铺陈,力求内容充实,以增强报告的说服力。
(三) 突出重点
自评报告的内容有鲜明的针对性,不仅要反映本园所的整体情况,而且要突出特色和重点。这就需要处理好点与面、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切忌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那么,怎样才能突出重点呢?一般来说,主要应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从本园所实际出发,依据本次评估标准,认真分析园所优势,突出园所理念和特色;二是用具体事例来描述本园所在各方面已完成的具体工作和实际做法,梳理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三是在分析优势,介绍经验的基础上,也要找准自身不足,梳理出现阶段急需解决、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提升的重点工作。
(四) 注意提炼和升华
自评材料要给人以深刻、清晰的印象,除了要以大量令人折服的事实作基础外,还必须有思想、有见解,介绍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做法,凸显园所特色。这就需要对本园所最具特点的做法和经验认真挖掘,同中求异,异中求新,从中提炼出自身的典型经验。
四、自评报告的结构
自评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两个部分构成。
(一) 标题
自评报告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公文式标题。这种标题一般由汇报者(单位或个人)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构成。另一种是新闻式标题。这类标题一般由主题和副题两个部分构成,主题一般是对汇报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与公文式标题相同。
(二) 正文
自评报告正文部分的撰写,要求层次分明,事实清楚,简明扼要,实话实说。
自评报告的正文一般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引语,简要交代报告的缘由,即为什么作此报告;第二层是评估结果与分析,紧扣评估标准,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简明扼要地将本单位的优势凸现出来;第三层是提升计划,用平实的语言,陈述和罗列如何弥补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均衡用力,在最短时间内达到评估标准。
五、自评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份好的自评报告不仅要让人听得清楚、看得明白,而且不论是听后还是看后都要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为此,自评报告的写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 紧扣本次教育部督导评估的标准,分析出本园所的优势和不足,突出优势,找出不足,梳理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方案和提升计划。
2. 自评材料主体部分的安排要力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切忌拖泥带水。
3. 自评报告的语言既要通俗朴实,让人一听就懂,还要简洁明了,易于入耳,使人过耳不忘,必要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等,以展现园所文化和教育内涵。
篇4
xx区教委全力实施“三万计划”,立足“支教”助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三年累计派出支教教师200余人,上挂农村薄弱学校教师300余人,树立支教典型教师28人,评选支教典型示范校18个,对口支教农村薄弱学校34所,累计培训农村薄弱学校教师5000多人次,推广先进教学教法13项,支教教师上示范课600余堂,撰写教育论文200余篇,对支教学校提出教育教学合理化建议1300余条。具体工作唱好了“三字经”,做到了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选派教师“严”。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确定计划实施方案,把“支教活动”与“统筹城乡”、创先争优等活动结合起来,严格支教教师选派,从城区学校选派人员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每年城区学校选派的50教师均为名骨干教师。在选派教师支教的基础上,还创新举措,选派100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上挂锻炼,支教和上挂教师为期一年,均与职称评定、年度考核挂钩。通过教师上下流动,促进了城乡师资配备均衡。
篇5
县教育局决定,对全县中小学2011年秋季开学工作进行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
二、受检单位
全县中小学、县直机关幼儿园、县特殊教育学校、民办学校。
三、检查内容
1、安全工作落实情况。一是学校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有无工作专班,是否制定安全措施;二是开学前是否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三是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是否落实;四是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是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五是校园内部卫生环境整理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是否到位;六是学生乘车管理是否进一步加强;七是维稳工作是否落实良好;八是“2011年法制教育开学第一课”是否落实。
2、学生入学情况。一是是否广泛宣传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二是是否建立和完善“控流保学”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片包联、责任到人,有活动统计表》;各校开展活动情况的阶段性小结和信息报送情况;核实走访情况。二是今后的工作要求。利用暑期教师集训,各校要组织教师严格按照方案查漏补缺,完成走访任务; 9月3日前上报《“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统计表》和开展活动情况的总结。
4、规范办学行为情况。一是幼儿园是否严格执行县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是否合理使用教材,是否科学设置课程;二是义务教育各学段课程开设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三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的完善落实情况;四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实行了平行分班,有无乱办班、办重点班、超大班额现象;五是学校是否组织学生节假日补课,是否将校舍出租给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有偿补习活动,学校教师是否参与有偿家教;六是义务教育学校是否严格执行县教
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七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严格执行省、市关于中小学教学用书和循环教科书管理的要求,加强教材征订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规章制度,确保至少65%的教科书能够继续使用;八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落实情况,高中课改网络平台的管理和使用、各校课程开设情况,是否存在高一文理分科问题;九是各种工作计划的制定、学习资料的发放是否落实到位,教师备课、上课是否规范。
5、学校收费情况。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新机制政策的情况;二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实施“阳光收费”,有无乱收费情况,是否将收费政策予以公示。
四、检查要求
1、各检查组对县直学校、各镇直中小学进行重点检查,同时每镇必须抽查一所完小,其它镇直以下的学校由各镇督学办组织检查。
篇6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模式正在发生内在的变革。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且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教育部,2001)。《标准》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强调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将课外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就英语课外活动教学案例谈点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同行。
·设计背影:
八年级下学期以后,随着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增强,学生已经可以接受一些社会调查任务,通过他们与社会的接触,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教师提供的小资料或是教材课文JEFC Book Ⅲ Unit 3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 Unit 11 Planting Trees),在实践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解决有关问题的办法,并且用英语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出来。
(3)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列举周围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与个人调查
·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调查周围环境情况
可根据学生所在社区、兴趣小组或是个人意愿,将活动成员分为4-5组,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并作好记录,每小组选派1-2名代表向大家介绍各小组的调查情况。(可以从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有关英文材料)如:我们的团队有:名称(Name),小队长(Squad Leader),个人调查记录 。
(2)了解调查对象对环境、人、动物和植物的危害
由于每组调查对象的不同、决定了调查报告形式的多样性。该环节学生的自主性特别强、也乐于被他们所接受,所以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有学生问——“白色垃圾”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一些地方能见到它们?对环境、人、动植物有何危害?知道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还有同学自己设计了调查表:
虽然该表略显稚嫩,但是为后面的用英语整理结果,进行口语汇报、讨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3)汇总各小组调查成果,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讨论
该环节重点突出了“做中学”、用英语做事情。各小组成员首先逐次口头汇报调查报告,组内进行初步的交流。在每小组理清思路后,写出小组报告,并推选一名报告人与其他各组代表进行陈述和交流讨论。
·活动小结
通过学生交上来的调查报告,笔者感到欣慰。在他们的活动体会中,见到了许多这样的句子:
Extra?鄄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English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our English study.
All these activities will make our oral English more fluent.
I was very much impressed by it.
新课程、新标准、新尝试。这以任务活动为模式的课外活动教学自然有它的局限性,需结合教学实际去辩证地接受和运用。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研究:
(1)活动成效受区域差异、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3)英语课外活动的教学评价问题。
综上所述,将课外活动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选择任务型模式于教学的始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提倡课堂研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进一步朝着教学艺术化的高水平、高境界迈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英、黄艳明 《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Leech ,G.Priciples of Pragmatics [M]. England:Longman,1983
[4]袁桂林 《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4)
篇7
【关键词】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真学课堂”的一种学习模式有着它独特的优越性。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是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模式。但无论哪种学习方式只有恰当的利用,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益。
一、合理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获得认真倾听自由表达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英语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活动,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但我发现有些小组活动看似热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倾听,表达也只是机械模仿。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能体现“真学课堂”的真正要求。要让合作有效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生动的合作内容,创造合作的氛围
小组合作的内容如果只是单调的机械操练会让学生失去表达与倾听的兴趣,学生会出现为合作而合作的消极应付状态,所以我们的小组合作内容也要尽可能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并且有各种形式的合作,如表演、辩论,竞赛等,让学生有参与的必要和热情。
课堂合作的内容既要让学生操练到目标语,也要让他们有创造性使用语言的机会,这样才可能有真正的课堂生成,小组合作才能真正有效。
(二)明确的合作分工,提供合作的机会
课堂上有些看似热闹的活动只对少数的几个组长起到了操练的效果。在“课堂评价小组加分”这一利益的驱使下,组长承包了所有的任务,小组成员只是独角戏中的道具,没有倾听,也没有表达。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小组合作中缺乏必要的分工,使小组成员失去了参与的机会。
每个小组在分组时就应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组,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小组活动中组内成员也应该有不同的分工,如组长负责管理协调,小组成员分别担任记录员、材料收集员、发言员等不同的角色,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有不同思维的碰撞,有不同表达的呈现,成员之间自然会有倾听,有表达,实现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目的。
(三)充分的合作时间,产生合作的成果
由于小组合作讨论等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每节课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也只好在学生开始进入角色后不久就停止了活动。小组成员中基础好的能口头表达出来,而慢的就无法进行连贯的表达。另一方面,教师只选择平时表现突出或自愿汇报的小组向全班汇报,使得那些没机会汇报、表达自己观点的小组产生被忽视感,容易挫伤他们参与活动积极性,长此已往,会导致个别小组成为冷漠的旁观者。所以我们要尽量让每个小组都有汇报的机会,如果时间不允许,可将这些组整理的成果粘贴在教室里让其他小组共享。
二、恰当的合作分组和评价,让学生获得归属感和自信心
(一)合理分组,让学生产生小组归属感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小组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合作能否持续和高效。分组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很多的问题。小组分组要体现小组间的“实力”的均衡,才能对小组表现进行公平的评价,调动学生小组竞争的积极性。所以分组时首先要考虑小组与小组间成员的均衡分配。可以按成绩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小组四人的话,就分成四个层次,每个小组每个层次一人。同时还要考虑男女性别比例,组与组之间也要相对均衡。
同时还要明确小组目标和小组成员职责。小组成员确定下来了,它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为了小组更有凝聚力,可以成员讨论确定个性化的小组名称,小组的奋斗目标,组徽、甚至组歌等,并制成小组手抄报,在班级的墙壁上张贴。当然也可以把小组成员的照片贴上去,使得他们有更强的团队意识。
(二)恰当的评价,让学生产生自信心
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后,要定期进行小组间的评比,对课堂上的任何一个小组活动,我们都有加分项。只要小组成员都参加了小组活动,小组真正在活动就可以加一分,但有人不参加就不得分,以保证所有成员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活动任务。 在活动展示中,组长展示小组加一分,副组长展示加二分,发言人(小组3号)展示加三分,4号(小组学困生)展示加四分。如果是两个成员合作展示,组长参加了加一分,副组长参加了加二分,以此类推。如果是小组成员一起参加的展示,表现出色加四分,较好加三分,基本完成加二分。在宣布了加分方法后,小组活动由原来的组长一人包办变成了人人出力,尤其是学困生,几个人围着他,想办法把他教会,去“挣”四分。
小组活动结束时,教师要给予总结和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讨论的过程,程序和气氛;对小组进行对比,积极引导各小组参与评价,促使他们认真倾听其他小组发言。对进步或表现突出的同学要予以表扬,让学生获得倾听与表达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我想,我们在英语课堂上,不能片面追求小组活动的形式,而是要充分考虑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只有恰当利用小组合作这种活动形式,为学生搭建认真倾听与自由表达的平台,才能让学生真正自觉、自主、自由的去学习,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发挥它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娟.构建和谐英语课堂的技巧[J].学周刊:中旬,2016(3):100-100
篇8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古诗文教学;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强调,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如何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实施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涵着大量的人文内涵,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文,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与诗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与之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古为今用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诵读古诗文中开拓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诵读中获得成功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又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的确,在小学中诗声琅琅已蔚然成风,古诗已被小学生所接受并吟诵。诵读古诗文,能有效地开发小学生智力潜能,培养他们记忆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中进行母语学习,同时还能让他们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加强文学修养,陶冶高雅情操,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利用古诗文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学校教育工作注入新的血液,增强新的教育活力,丰富新的教育内容。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载体的活动”。利用诵读古诗文中开拓人文素养,突出“综合”和“实践”的特点,为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创造了独特的条件。
二、利用现有教材打造人文经典课堂,让学生在广博的经典中获得成功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警言美句、掌故熟语,都来自古诗文的历史传承,小学生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历史故事、名人逸事、传闻美谈等都有古诗文可据,因此,我们就把这些儿童熟知的出自古诗文的语言材料作为选文对象,让学生在广博的经典世界中与高尚交流,与智慧碰撞,为学生之理解和吸收奠定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这些古诗文的语言简练,语言富有生命力,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
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力。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但三岁到十三岁的孩子记忆力相当高,作为老师,在教学中不求甚解,但求会背,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倾醉于此,感悟诗文形式和意韵的美,找到诗文的独特感觉,让孩子更全面地吸收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让古典诗文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奠基和生根。
三、创设诵读环境感受人文素养文化,让学生在文化书香的氛围中获得成功
利用学校的文化墙、教学楼走廊、教室内处处贴上了古人的名言警句,创设诵读古典诗文的诵读环境,给学生诵读欣赏古典诗文提供了一本生动的“活教材”。
例如贴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古人的名言警句,这样让古典与生活时时同在,让学生的感官沐浴在浓浓的古诗文天地中,使之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校园的这一大特色景观,蕴含了“千淘万沥出深山,吹尽风沙始到今”的励志哲理,展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辟读书方法,也体现了“吾日三省吾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立人之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使学生体验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人间正道皆藏其中。不仅营造了文化书香学习的氛围,又创设诵读古诗文的诵读环境,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活动,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获得成功
诵读古诗文能促进学生个性、知识和技能和谐发展,凸现“打造文化书香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中华古典诗文诵读,开展并实施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古典诗文诵读活动中来。使校园里掀起了诗配画、经典古诗词诵读的热潮。更重要的是读美文,学做人,吟诵《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传承五千年灿烂文化与传统美德,通过大胆创新,运用舞蹈类(民族舞、现代舞)、相声、小品类、歌曲类(独唱、多重唱)、如配音诗朗诵、歌舞、表演唱、背诵接力、器乐的表演类等艺术表现手法,在每年的六一节的文艺汇报演出的舞台上,小学生们意气奋发,朝气蓬勃,展示了本班的魅力和风采。经过这几年来的积累,古韵盈满园已经成了一道特有的亮丽风景。
策马芳郊看李白,桃红绿草遍天涯;闲步茂林闻燕青,雀灰黄鹂全树满。不断创新活动,让学生阅读经典成为习惯。在经典诵读特色建设中,我们结合每年经典诗文诵读的“止于至善”宗旨,使5月的“诵读节”精彩纷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亮点。让学生们大显身手的“诗意教室”评比,手抄报设计比赛,“我读经典”征文比赛,“经典小状元”评比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形式的活动凸显了“诗画合璧、图文并茂,诗声朗朗”。既锻炼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又可以巩固诵读的成果;既使学生获得了更多享受成功的机会,又在“诵读节目展示”等一次次活动中积累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德;既使学生大大提高了诵读热情,又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浓郁的诵读氛围。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省市贯彻意见,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根据我县实际,将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和“双高双普”达标县统筹安排、合并实施。从2013年开始,经过1—2年努力,全县中小学校初步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多样化目标,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学前、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到2014年,通过省政府“双高双普”县评估验收,力争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认定。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3年1月—3月)。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双高双普”工作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二)创建达标阶段(2013年4月—12月)。各镇、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按照《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开展自查摸底,制定基础建设、设施添置、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教育管理等项目实施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逐校配齐教学设备和器材,均衡配置师资力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完成教育督导室、教研室、电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达标建设任务;规范各镇化技术学校,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完善“双高双普”各类资料汇编和县级党政领导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相关材料,积极做好创建达标各项工作。
(三)县上自查阶段(2014年1月—2月)。组织专业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全县创建工作进行自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时限。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人力,对重点指标、重点镇和学校进行专项督查,确保整改到位。
(四)省市初验阶段(2014年3月)。邀请市上和省上专家组分别对我县“双高双普”达标情况进行督导,根据专家组的督导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要求,落实整改责任。
(五)全面达标阶段(2014年4月—9月)。各镇、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按要求扎实整改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确保全面达标。在此基础上全面汇总创建工作情况,汇编县创建工作材料,完成专题片、画册制作,形成创建工作自查报告,申请并接受市政府督导评估。
(六)迎接省政府验收阶段(2014年10月—11月)。完善各种资料、表册、档案材料,迎接省政府验收认定。
四、工作职责
县政府办公室:协调落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统筹协调各镇及相关部门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有关工作。
县教育体育局:认真履行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监督指导学校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校园文化氛围和后勤保障能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制定迎接督导评估工作方案,准备相关汇报材料,筹备有关工作会议;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管理、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标;协助召开部门联席会,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权限内教育类基础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协调筹措建设资金;加强对学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的监督,查处乱收费;支持、指导学校开展科技活动;协同有关部门在各镇化技术学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科技培训。
县财政局: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依法按时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按时足额拨付教育项目建设资金、上级下达的教育专款及“两免一补”等政策性助学资金;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研究解决教师不足问题,做好教育人才引进和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政策;严格管理职责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县内青壮年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履行劳动监察职责,禁止非法使用童工,对招用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从事雇佣性劳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予以处罚。
县公安局:依法维护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正常安全秩序,对侵犯学校和教师正当权益、扰乱正常教育秩序及危害中小学生、幼儿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加强对中小学生法制、安全宣传教育,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会同县教育体育局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学生进行帮助教育;会同县教育体育局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对学校安保人员开展培训,协助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确保学生上学、放学时交通安全。
县司法局:将教育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规划,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为学校的法制课、法制教育活动提供帮助;做好维护教师、青少年学生合法权益等法律服务工作;为各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加强对法制副校长的管理、培训和考核工作。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认真执行《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中关于“学校用地必须妥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占用或改变用途”的规定,按照《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积极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校舍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配合做好学校建设项目的招标工作,加强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督管理。
县工商局: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依法管理学校周边商业网点,维护学校及师生合法权益;对县域内各种违规培训班和招生广告进行依法清理、取缔。
县文化广电局: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文化场馆;加强对学校周边文化市场特别是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的行政执法监管,严禁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室、网吧;积极报道全县教育工作动态和成绩,大力宣传创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营造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适时在有线电视网中转播教育节目。
县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卫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指导;组织医疗机构,积极做好中小学生、幼儿流行病、传染病和近视眼、龋齿及其它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中小学校、幼儿园饮水、饮食卫生的监督,定期对中小学校炊事人员和幼教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业务培训指导;定时做好中小学生及幼儿体格检查和有关健康指标的测试工作。
县监察局:抓好学校工程建设、乱收费治理、教师选招等工作的监督;组织开展教育系统行风评议;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造成一定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依法治理学校周边食堂餐饮摊点。
县民政局:为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中小学生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
县国土资源局:做好学校、幼儿园用地规划工作,对侵占学校用地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优先为学校、幼儿园建设办理土地审批手续。
县交通运输局: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按有关规定设置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警示牌、减速装置;加强对乘载学生车辆的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治。
县农业局:协助有关部门利用各镇化技术学校和培训基地,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农业技术和科技培训;利用现代农业和科技示范园区,为中小学生提供素质教育实验基地。
县审计局:对教育经费、专项经费的核拨、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教育费附加、基建款、房屋修缮款的使用管理程序、效益进行审计与监督。
县环境保护局: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污染特别是噪音污染的治理;配合县教育体育局抓好中小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教育。
县统计局:指导县教育体育局做好各类教育统计工作;负责向县教育部门提供所需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数据。
县地税局:加大征管力度,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中小学校基础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技术监督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发挥行政监督职能,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情况及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对与教育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提出表扬、奖励或批评、处理的建议。
县考核办:对各镇、有关部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
各镇政府:依法组织和动员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确保初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9%以上,17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8%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园)率达85%以上,高中段入学率达96.5%以上;适龄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以上;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建立健全镇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情况,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负责辖区学校新建、扩建用地的统筹协调工作;建好本镇化技术学校,做到教室、教师、教材、培训活动四落实,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成人教育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五、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是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县委、县政府对各镇、各部门党政领导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评估考核的重要依据。各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双高双普”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密切协作,全力推进。各镇、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要按照“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认真做好自查摸底和整改提高工作。要加强协作配合,及时灵通信息,全面做好达标创建,切实完善相关档案资料,确保我县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
篇10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农村中学;均衡发展;多媒体技术
中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由于种种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在教学条件、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等方面,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的英语教学存在较大差距。据调查,现在农村中学中,从事英语教学的大部分教师都是非专业的。现在的新课标英语,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城市化,背离农村需要,加大了农村英语的教学和学习难度。上课只依靠一块儿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和教师的一张嘴,很难给学生上一堂质量很高的英语课。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城乡英语教学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城乡英语教育之间的不均衡是多方面的,也不是单靠一线教师的努力就能够改变的。但作为一线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尽力帮助缓解城乡英语教育的不均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经过多次的尝试,笔者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不仅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英语课的质量,而且强化了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通过计算机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的技术。它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的特点。它为教与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量多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一、运用电教录音媒体,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农村学校的很多英语教师都不是学英语专业的,加上现在使用的中学英语教材本身对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要求很高,在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设备,如录音机、网络资源等,让学生在标准的语音环境下,听到讲英语国家的本土人士的标准发音,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发音,令其可以自主地纠正错误发音,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而且可以同时提高教师本人的语音语调水平。
二、利用视频手段,采用启发式引入新课。
新课标教材的每个单元的第一部分都是WARMING UP。引入新课(即WARMING UP)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现有知识,建立起新知识与以前的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由于所涉及到的旧知识内容繁多,每个单元的预备知识部分(即引入新课)进行起来往往很费时。课程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包括可用的句式,可能涉及到的单词,如果只依靠教师板书,的确十分浪费时间。利用多媒体,课前把这些信息制成幻灯片,上课时在恰当的时段播放,不仅省时,而且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帮助学生们拓宽思维空间。例如在进行《Unit 4 Earthquakes》(SECS)的授课中,在这一课的Pre-reading部分,要求学生观察地震前的征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我运用扫描技术把各种现象的图片制作在幻灯片里,先让学生们分小组自由讨论,再请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经过自由讨论,对于“说什么”、“怎么说”有了心理准备,站起来汇报时就多了很多自信,语言表达得也更清楚了。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搭建平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讲解新课时,要让学生突破某一教学难点,往往非常困难,而多媒体的运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在高中英语的课文中,涉及到的内容领域十分广泛,有些课文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原理直接从文字的描述上不是很好理解。多媒体可以利用动画、图形及图象变换的功能,使教材中的静态图形动态化,可以揭示图形、图像的丰富内涵,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在《Unit 2 Cloning》(SECS Book VIII)的授课中,多媒体的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并用的学习。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被化解了,弱化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重点得以顺利解决。在《Unit 4 Earthquakes》(SECS Book I)的课文中,有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场面描写,我找来相关的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们看,然后理解文中的相关描写。在进行有了直观的影视资料做基础,学生们理解相关段落的抽象的文字描写容易了许多。在这一基础上,当我提炼相关段落的情节脉络,重点词汇,制作成表格,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要求他们利用给出的不完全信息来Retell(复述)全文的各个段落时,学生们不仅很踊跃,而且表述得很令人满意。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声形并茂,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巩固所学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做到高密度,大信息量传授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教学的练习阶段,利用幻灯片,制作一些专项练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综合训练,在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也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多媒体技术的这一优势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利用幻灯片,展示大量的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共同特点,进而配备数量相当、难度逐渐加大的练习题,进行操练,学习效果远非传统授课方式所能相比的。在每节课的教学结束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做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简要回顾课堂内容,真正能够做到重点突出,提高课堂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的事例,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所学内容上。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内在动机,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形成了学习兴趣,就具有了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的内在动力,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在词汇教学中,笔者常常利用多媒体课件,提前把单词依据不同标准归类,构建成各种单词网,运用对比、联想等不同手段帮助学生寻找记忆词汇的方法。有时候会结合相关的图片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实践证明,这种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词汇课的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
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初期我会用课件展示给学生看我从课文中提取的文章结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依据课件所示内容复述课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师“作业”展示以后,逐步帮助学生提取文章的结构,重点词汇,运用所提取内容复述课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