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2:5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职称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我国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并不十分清晰,对目标内涵的层次定位更是模糊,因此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进步缓慢。本文认为,只有明确新形势下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才能找准英美文学教学的层次定位和课程设置。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应实现两个突破:一是要突破专业选修课的限制,二是要突破英语专业的限制。
本科阶段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应以阅读体验、文学常识和批评方法为轴线,研究生阶段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则应以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为轴线。在过去十多年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从传统的分配型转向市场选择型,本科教育逐渐从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为培养研究性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曾经是英语专业主要支柱课程的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其主要问题是,大量学生把学习热情转向与市场关系较大、有助于就业的实用性课程,如外贸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文学课程受到冷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①如何应对这一现实,李公昭教授说:“除了从社会、环境、教育思想等方面找原因外,我们更应从自身去寻找原因。
比如,我们应自问: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如何设置,英美文学课的教材究竟应该如何编,编入哪些内容才更科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更有效地吸引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讲授英美文学课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广大讲授外国文学课的教师都来参加讨论,并拿出有效的办法,以推动外语专业外国文学课的教学”(李公昭11)。李教授提出的问题是中肯的,我们必须全面反省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内涵,才能准确把握层次定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走出英美文学教学的困境。
一、英美文学教学目标内涵的认识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这一表述比较笼统,缺乏指导教学实践的层次感,但为我们提供了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再结合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把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这是一种基于感性认知的经验层次。它的重心是把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亲身阅读体验,逐渐培养起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判断能力。同时,通过阅读大量文学原著,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二是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这是一种基于理性认知的知识层次。它的重心是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史的发展概况和脉络,了解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学现象、流派、作品和作家,从而获得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三是英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是一种基于理论思辨的审美层次。它的重心是通过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介绍、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如王守仁教授认为,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11)。四是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nationalcharacter),这是一种基于文化认知(culturalawareness)和文化认可(culturalrecognition)②的跨文化交流层次。它的重心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疆域,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族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进而胜任跨文化交际,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五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张扬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基于人文关怀和道德塑造的哲学层次。它的重心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文学涉猎广泛的题材在表达悟识、反思生活方面的价值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学习所难以取代的。除此之外,外国文学也是真正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路径”(虞建华8)。
对照以上分析,我国现行的本科英美文学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即王守仁教授总结的“文学史+选读”(王守仁10),主要偏重于第二层次,即对英美文学知识的系统传授。文学史教材编写得面面俱到,知识点过于细琐和庞杂,学生陷于知识的无边海洋,无暇旁顾。文学选读课程往往从古典作品开始,学生还不具备阅读英语古典作品的语言能力,加上课时和古典文学参考书的限制,学生自学能力有限,教师只能解读经书式地逐词、逐句讲解。生动活泼、美仑美奂的文学作品被解析得支离破碎,失去了文学作品应有的艺术魅力。这种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阐释和评价的参与,学生成为文学知识和作品分析的被动接受者和学习者。他们的学习任务往往凝缩成对英美文学历史背景、事件、人物、作品、思潮及其评论的知识性记忆,文学课程“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教化功能难以实现。学生对作品,尤其是现、当代作品的阅读和反应,是本科英美文学课程应有的起点。本科英美文学课程必须把目标定位在,通过经典文本的阅读体验和阐释,增进人生阅历,丰富跨文化知识,培养审美能力,陶冶精神情操,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多数学生真正领悟到文学课程的“有用”和“意义”。总之,本科英美文学课程的基本定位不应该是专业理论课程,而是着眼于启迪思想、开发思维潜能的素质教育课程。换句话说,本科英美文学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意识和高尚审美情趣的现代人格,而不是从事英美文学研究和批评的专业工作者。后者的培养任务,已经历史性地转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即本科教育从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只有统一了这个基本认识,才能有效地讨论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问题。
二、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要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五个目标内涵。
必须思考的问题有:我们需要开设哪些课程?某一课程应该在哪一阶段开?哪些可设为必修课,哪些可设为选修课?要实现专家们提出的人文素质、思辨能力、审美情趣的提高,是不是非得专门开设文学史?本科的文学史教材应该怎样编写,是不是应该类同于研究专著?对文学史知识面的掌握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什么不同要求?本科生的文学课程应该达到什么层次?哪些问题以留给研究生去学习?目前流行于各高校的英美文学课程结构,是英美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总体来讲,实际教学情况是过分偏重英美文学史知识,对文学理论知识和批评方法重视不够。这种课程体系的特点在于对英美文学发展史链的重视,有学者甚至要求英美文学史教材要更加全面,要“首位贯通、主次分明、脉络清楚,对各个时期的各个文学流派应尽可能详细地讲清其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情况,讲清各种文学思潮的相互影响和相互继承,文学史的线索要清晰明朗,最好不要留空白此外,教材还应吸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一些所谓的主流或非主流作家作品应重新界定,对中外研究的同异应有所交代”(程爱民等13)。如果着眼于培养英美文学专业人才,这种高度专业化的教学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普遍按照这一要求来设计英美文学课程,则是难以实现的,因为英美文学的教学内涵和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推进和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事业的进步,外国文学史链越来越长,分支越来越细;第二,国内外对主流、非主流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比如由于女权主义运动和少数族裔民权运动的推动,研究英美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第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在不断开发新课程,留给文学课程的必修课时已经大量减少,而且只会越来越少;第四,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选修英美文学课程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大多数不从事英美文学研究或教学等专业工作。英美文学课程体系是否需要突出英美文学史,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从小学语文到大学语文,接触到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可谓不少,但我们并没有按照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次序,更没有在语文教材中安排系统的文学史知识。《中国文学史》只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同理,《英美文学史》也应该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只有英语专业,而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③其导向显然是着眼于本科教育的“宽口径”,给予各个学校选择专业特色和发展重点的自由空间。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作为二级学科设置在研究生阶段,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但是,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界似乎没有敏感地把握和应对教育部的这一意图。在语言学和文学课程与专用英语(ESP)课程平分秋色的今天,比较现实的考虑是如何划分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文学教学的不同任务和目标,如何在本科阶段真正把教学的重心放到培养学生解读、阐释文学作品的能力上,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自我的认知需求。以上四个现实问题迫使我们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英美文学课程的性质。英美文学课程最少可以按照四个层次来理解和设计。第一个层次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目前大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和不断提高英语水平的渴望,以及大学的师资力量和素质教育取向,都为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英美文学公共选修课提供了可能。④我国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一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英语文化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两项改革的目标是相同的,即大学英语教学从单纯为了学生考级,转向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这就为开设英美文学公共选修课提供了合理性和操作接口,并且使英美文学公共选修课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个层次上,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一定要定位在经典文本的阅读和阐释上,不追求英美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不追求文学批评的理论性,重点是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英美文学。
经典作品可以根据任课教师的偏好和特长来取舍,课程的内涵和名称都是开放的。课程可以是综合的,也可以是分类的,如《英美现代小说赏析》、《英美诗歌赏析》、《英美戏剧赏析》等。第二个层次是面向全体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美文学选读》和《英美文学概论》,课程性质是专业基础课,为英语专业各个方向的学生所必修。在这个层次上,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要定位在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经典作品上,应开发若干种全国统编教材和教参。《英美文学概论》要以文学语法(literaturegrammar)知识,如文类、主题、人物、情节、叙述、文体、民俗等为主,辅之以英美文学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介绍。此外,在这个层次上,英美文学教学还要渗透到《综合英语》和《阅读》等课程教学中。原著可以放进《综合英语》教材里,⑤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精读一些文学经典作品的短篇或节选;《泛读》教学除了涵盖实用文体以外,还要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名著,让学生每学期读几本英语小说、戏剧。这些课程以阅读体验为主,文学知识和文本分析为辅,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实现文学的娱乐和教化功能。第三个层次是面向英语专业中具有文学偏好和学术兴趣的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如《英美文学史》(通史)、《文学批评方法》、《英美小说》、《英美诗歌》、《英美戏剧》、《英美电影》、《英美散文》等。具体开设哪些课程,应根据具体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在这个层次上,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应定位在英美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和文学批评的方法上,它的重心是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审美能力。第四个层次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在这个层次上,课程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从事英美文学教学、评论、出版、研究和翻译的专业人才上,要求学生掌握系统而充分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接受严格而专业的学术研究训练。因此,课程重点是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比如英美文学的断代史、经典作家研究、国别文学研究、经典作品研究、文学流派研究、文学现象研究、文学类型研究、文学理论研究,等等。具体开设哪些课程,应当视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条件而定。以上思路可以总结为英美文学课程改革的“一、二、三模式”,即一个体系,两个突破,三种要求。一个体系是要建立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外延广阔的开放式英美文学课程体系,供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自由选择。两个突破,即英美文学课程一要突破专业课程的限制,让英美文学渗透到英语专业基础教学中;二要突破英语专业的限制,让英美文学课程向全体大学生开放。两个突破的目的是要扩大英美文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使英美文学课程摆脱英语专业理论课程的限制,成为一门大众化的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让每一位大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优秀英美文学作品和文化遗产的陶冶和滋养。
三种要求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课程性质建立三种不同的课程要求,即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英美文学公共选修课,要求以阅读和赏析为主;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要求以阅读和评论(包括评论方法)为主;对以英美文学研究为发展方向的本科生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英美文学课程,要求以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专题研究为主,当然应包括阅读实践和文学批评的方法训练。文学批评方法课程应开设在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可开始西方文论的学习。掌握了批评的方法,会大大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从而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兴趣。本科阶段的文学课程,要以介绍性、体验性、审美性为主,可以和电影、电视、录像片结合起来,把文学看成是大众的娱乐和教育手段,而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和理论。简而言之,本科阶段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应以阅读体验、文学常识和批评方法为轴线,研究生阶段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则应以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为轴线。这样的层次定位可能更符合我国当前英美文学教学的实际和需要。
三、英美文学教材和课堂教学方法文学选读教材编写中的传统思维定式,是造成学生对学习英美文学缺乏热情的一大因素。
目前,大多数英美文学教材按照年代顺序编排,教学从早期诗歌等古典作品开始,到20世纪初或20世纪上半叶就结束了,学生很少读到英美文学的现当代作品。这是按照文学史链安排教学内容的必然结果。早期作品难度较大,要么生词太多,要么背景遥远,要么篇幅太长,文学课往往上成了语言课,导致课程进度缓慢,教师除了精解语言难点外,就是讲述作品的故事梗概,缺少对作品的审美解读。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曾经用公式i+1来说明外语教学内容的难度问题。如果语言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为i级,他能接受的语言输入难度应该为i+1。如果难度为i+2,则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压抑和焦虑;如果难度为i+0,则不能激发求知欲,也没有提供进步所需的新知识(Krashen100)。因此,精心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并且给予必要的处理和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所得。如果借用克拉申的公式来衡量现行文学教材的难度,那么不少本科文学教材的难度可能是i+2,甚至i+3。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受到抑制。这里有两个事例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问题。2004年4月两位瑞典的大学教师Ingegard和Gunnilla到宁波大学做学术交流,她们准备了6首瑞典当代诗人的英译诗歌,给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上课。作品的主题都涉及到当代话题,生词不多。首先,她们轮流朗读了这几首诗,然后让每位学生再默读一遍,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划出重点诗行,写下简评。她们再根据学生的选择分组,让他们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感受和评价,最后让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情况。
另一代表再给全班同学朗读他们讨论过的那首诗。学生们思想活跃,发言踊跃,而且还能把不久前在《综合英语》课堂上学到的思想和语言表达方式活学活用到对诗歌意义的阐释上,朗诵的同学理解到位,声情并茂。学生的表现给两位瑞典教师和两位观摩的中国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瑞典教师还及时记下了学生的某些观点和精彩话语,大加称赞,说回国后要向瑞典学生交流。这个例子说明,文学作品确实可以激发学习者的认知潜力和思维能力,调动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并在相互讨论中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并不是不喜欢文学,关键是让他们读什么样的作品,怎样去读这些作品。年代久远、通篇生词的作品,自然不会受到欢迎。国内一位学者举出了另一个生动的事例,从反面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按照现行教材的体系,学生首次开始文学学习的探险,就遭遇到最为苦涩、艰难的古英语诗歌‘贝奥伍夫’。教学的实践表明,为了达到起码的理解,都是不得不花去大量时间解释诗歌用词、术语、格律等,文学课堂成了变相的精读和语法课”(史慧风100-101)。我们希望学生既了解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又能读懂古今经典文本,还要对文学产生持久的热情,这样高的期待难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文学兴趣。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主张,要重视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再创造。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参与和理解,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共同分享阅读经验。学生的见解有的可能是肤浅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但只有通过阅读和表达的方式,才能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学课成为启迪思想、激发创见、开发潜能的人文素质课程,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认识到文学正在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想。这样,文学的实用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如果忽视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一味强调古典作品的重要性,把课堂变成教师灌输自己对作品理解的一言堂,就难以实现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为了让学生读懂早期经典作品,而冒使他们失去文学热情的风险,是得不偿失的。再者,文学经典从古到今数不胜数,在有限的课时内选择经典作品,理应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放弃一些早期的、语言难度较大的经典作品,或把它们推迟到研究生阶段,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现、当代英美文学的经典作品,是更加理性的选择。王守仁、赵宇编写的《英美小说》,⑥以小说要素为纲进行编排,就是打破以史为纲的一种尝试,语言难度问题也比较容易兼顾。文学教材的编写方式简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文学教材都是在作品选编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文字解释,几道思考题,再加上作者简介等,缺乏对文学理论、文学术语和文学的基本构成成分,即文学语法的介绍。文学教材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教授学生如何切入文本分析十分必要。因此,文学教材编写方式应该改革,只有增加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的介绍和训练,才能授人以“渔”。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加重要。这样编写教材的另一优势是理论与文本阅读相结合,理论的活力和意义在实践中得到展示。通过文本分析介绍文学理论,还可以避免理论脱离实际变得晦涩玄奥。
总之,在知识和信息越来越丰富的时代,学生要在大学四年成为文学专家是不现实的期望。但掌握一些阅读文学的技巧和方法则是可能的。本科阶段打下文学阅读和批评的基本功,让学生产生对文学的兴趣,消除他们对文学的敬畏心理,应该是英美文学教学的基本定位和目标。
篇2
经过对园林行业、企业调研和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建议,为突出能力培养,课程内容整合为8个模块:即土方工程模块、园林给排水工程模块、花坛砌体工程模块、假山工程模块、水景工程模块、园路工程模块、栽植工程模块、综合实训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的知识点共设计了11个教学项目,并细化为17个教学任务。
2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设计
高职《园林工程》课程重点训练学生“能识图、会作图、懂施工”的能力。经过多年探索,课程组针对高职学生爱动手、喜欢参与的特点,设计出了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四步教学模式,即:分析任务、发散思维、动手操作、分级评价。
2.1分析任务
每完成一个新任务前,教师要先向同学们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任务进行分析,每个学生(或每组代表)讲解自己对任务实施的一些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一个工程设计任务,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2发散思维
让学生看一些与所做任务相近的图纸、施工现场或施工视频,培养学生对园林工程的识图能力,并积累一些素材。明白一个优秀的园林工程作品所具备的效果。特别是通过观看施工视频,让学生了解工程内部的构造做法,掌握园林隐蔽工程的教学设计。
2.3动手操作
根据之前的任务分析和观摩相近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过程或工程成品,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形成图纸表达出来,比如地形设计、喷泉施工图设计等任务;或通过现场操作,把实物做出来,比如模型制作,地形放线等任务。工作量小的任务学生单独完成,工作量大的或重复性的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2.4分级评价
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成果,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分级评价法进行评价。首先,学生根据考核标准自评,找出不足进行修改;然后把整个小组的成果放到一起,小组成员互评,把其他同学没有考虑到的情况指出,由完成人修改;最后教师总结点评,评出优秀作品,并指出不完善方案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建议。
3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设计
高职园林工程课程所设置的教学任务,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每学期结束前不安排集中考试时间。针对国家职业标准关于园林工程施工员对园林工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结合园林工程课程特点,以突出能力考核为原则,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本课程两学期完成,第一学期考查课,完成土方工程、园路工程、栽植工程和花坛砌体工程教学及考核。第二学期为考试课,完成假山工程、水景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教学及考核(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完成小游园施工图设计任务)。考查课主要考核学生对园林单项工程的掌握情况,考试课除了考核学生对园林单项工程的掌握外,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园林单项工程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
篇3
摘要:职业指导;课程;目标;任务;原则;内容
一、职业指导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分析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校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非凡地位和功能,熟悉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2.以调查、测试及在生活中发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喜好、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帮助学生熟悉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其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今后升学和就业的大方向,主动发展自己。
3.对学生进行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创业能力,把握创业方法和途径,在步入社会后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业绩的一代新人。
4.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特征,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把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5.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并向社会推荐学生就业。同时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情况和职业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在职业指导课程构建过程中,需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落实和实现以上目标和任务。
二、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喜好点。主要是指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等。做到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课程体系要避免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也要避免只注重某几个新问题,或某一阶段的指导内容。要注重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独特的教育功能。
2.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它是专指职校学生这一层,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新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阶段性原则。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层次性,是逐步完成职业指导目标和任务的客观要求。这主要是指课程如何设置,具体指在每个年级实施的主要内容、完成的主要任务、解决的主要新问题。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不能笼统集中在某一阶段完成指导内容。
4.系统性原则。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指职业指导课程的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它不仅要求每个年级的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自成一体,而且要求各年级指导内容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三、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内容体系
1.一年级“择业指导”内容及分析。一年级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校,是人生又一次重大转折。此时,大多数学生对职校感到无以适从,不知如何学习,不知如何走好三年职校之路。虽已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职业指导应从学生一进校就抓起。在构建“择业指导”课内容体系时,应首先采取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找到学生“新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由专业级组(部)和职业指导专职教师分别进行指导。一年级“择业指导”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放在“学生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上,重点应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熟悉自己和社会”等新问题上。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预备。这样才能为今后创业、就业教育打下基础。“择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有,熟悉专业,热爱专业;熟悉职业,寻找职业;熟悉自我,完善自我;熟悉社会,适应社会。
2.二年级“创业指导”内容及分析。“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个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而且还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完善。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是时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创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就业思路,提供了广阔的成才天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和市场已不可能再给学生一个现成、舒适的职业,学生要靠自己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谋取职业,谁愿创、敢创、会创,谁就有出路。然而,由于当前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磨炼的机会较少,不愿、不敢、也不会去创业,对今后就业,更多的是想得到父母、亲戚、学校的帮助,严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据调查统计,职校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的占62.9%,不知道今后如何创业的占91%。因此,在二年级进行创业教育十分必要。重点应放在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品质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能力的形成上。“创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应以“创业”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的意义、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创业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创办小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步骤等。
3.三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及分析。职业指导课程所要解决的关键新问题是学生就业,这是当前社会和学校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现实劳动就业制度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给学校、家庭和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就业指导中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把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巧。因此,“就业指导”课主要内容应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熟悉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理想和现实、主动和被动等关系,把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摸清当地经济特征和就业市场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等。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全体教师、家长、有关部门和社会共同参和,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指导[M.南京摘要: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陈绍奇,叶梓效.毕业生就业指导[M.广州摘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4
在中职院校定位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时,首先,要明确教育部关于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相关要求与意见,即: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面向社会工作第一线专业人才的重任,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次,要明确自身教育的特点:职业性的教育、第一线的工作岗位、业务的高技能性以及应用性。最后,要结合当前工程造价专业领域对相关技术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将培养工程造价人才的目标定位于:培养能够工作在工程第一线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也就是说,工程造价专业在培养专业性人才的过程中,要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为基础,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确保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并具备专业的工作技能与良好的职业素养,最为重要的是要具备在工程造价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能力。
二、中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如下:
(一)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理论知识部分过于繁琐,教材中的实例部分内容的设置都是以重点知识内容的掌握为主的,而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工程造价是基于完整的工程来实现的,所以单纯的注重重点理论知识的传授,是无法满足工程造价需求的。与此同时,中职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课程设置方面并不能采用高等院校课程内容的设置方式,理论越过于繁琐,中职生的掌握情况将会越差,进而会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中职院校工程造价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过于陈旧,依旧禁锢于传统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学中。中职生由于对学习缺少足够的兴趣与自觉性,很难将精力集中于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讲,学生毫无兴趣的听,自然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
当前,中职院校在教学上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也就无法满足工程造价的实际需求。
三、中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优化并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结构
这就要求做到如下两点:首先,以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优化教学设计,构建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以及工程造价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时俱进的优化教学计划,更新并整合教学目标,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主干部分进行细化与整合,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其次,以专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深入分析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完善。
(二)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深入,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方法不仅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点,也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根本。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第一,案例教学法。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的结合工程造价理论知识内容,以师生共同参与来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深入掌握。第二,项目教学法。运用项目教学能够将工程造价中的具体项目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系统化的知识运用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具备从事工程造价的能力。
(三)强化对实践课程的重视
只有强化对专业课程实践部分的重视,才能使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从事工程造价行业的职业能力。当年,中职院校所培养的工程造价人才,虽然具备关于工程造价各个重点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了问题:当面对一项整体工程时显得束手无策。这就导致其无法胜任工程造价工作的要求,而这也是当前中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落实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结合工程造价的理论知识部分,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以将工程整体性这一概念进行灌输,以使学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哪些能力。
四、总结
篇5
关键词:德育教学;案例教学法;重要性;原则;运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2014年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一要求为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使理论性较强的德育课贴近现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德育课教师要遵循实效性和时代感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正确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才能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程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其本质上是设定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德育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主要是运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道德品质问题、法律问题、社会问题、职业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引出和论证相关的基本理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书本理论和社会实际相结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师,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尽管2008年德育课程改革后,课本中增加了许多与现实相连接的实例,但因学生感受不到实际的效果,吸引力不强,学生很难参与教学,很大一部分学生把上德育课作为休息课,上课即睡觉。有学生甚至认为德育课对今后的工作毫无帮助,所以上不上德育课无所谓。因此,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德育课堂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德育课育人教化的功能,是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常,德育课程所选案例属于感性材料,来自于社会实践,浅显易懂。通过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在中职德育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中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较多,比较抽象,对于理解力不强的中职生来说很难有吸引力。如果只从理论上分析原理,学生不愿意听,也未必听得懂,即使听懂了,也不会感受太深,但是如果把这些枯燥的理论融入案例中,从抽象到具体,那么枯燥的理论就获得了生命。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德育课程教学中案例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选择是否合适,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是否得到真正的发挥,并直接影响到该德育课的教学成效。为了充分发挥案例法的教育功能作用,在案例选择时,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关联性原则。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所选案例与所讲教学内容要相一致,不能与教学内容脱节。作为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清楚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了解哪些课程内容可以用理论阐述清楚,哪些地方需要用案例帮助才能让学生理解。二是实际性和指导性原则。教学案例要符合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实际特点,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还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笔者曾经在教授《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课时,发现因本课程与学生今后从事职业活动密切相关,学生非常关注职业发展的形势,他们对中职生毕业后取得成功的一些事例(尤其是本校毕业的成功学生案例)特别感兴趣,教师就要选好典型例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这些好的案例,学生也易于接受,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能够对学生对未来的选择、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性。三是思想性原则。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课老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紧密结合时展的实际和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德育教学的思想性和时代性。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挖掘事例的道德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过分突出“教”,偏于理论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行实际。《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指出德育课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因此,德育课教学中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任课教师及学校层面做出一定的努力。第一,教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取得第一手资料。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向德育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案例教学法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紧扣中职学生感兴趣的理论和社会问题,在了解熟悉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基础上编写案例素材,掌握更多切合学生实际的鲜活案例,并能对案例有充分的思考和把握,在教学中以恰当的方式、方法教授于学生,在教学互动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导,让学生在内心上认同,在行为上自律,这样才能上好案例分析课,最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第二,处理好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案例的选编、学前准备、课堂交流讨论以及教学评价。1.案例的选择和编写。这一环节对德育课教学犹为重要,只有选好案例,才能把案例较好地运用到教学中,才能显现案例教学法独到之处。2.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案例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体现“双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基本前提。3.案例的讨论与交流。此环节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笔者通常采用的是分组讨论方式,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集中意见,再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交流。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设计、营造的是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是演员,是课堂主体,大家各抒己见。4.开展教学评价。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教师总结前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并作出教学评价,师生达到共识,为共同完成好以后的案例教学任务打好基础。提高对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对德育教学不够重视,存在着重专业课、轻普通课,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一所县级职业学校,因师资不够,认为德育课谁都可以上,于是安排一些课时不足的专业教师、基础课老师上德育课,而且大量减缩德育课学时,有的教师上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差,失去了德育课应有的功效。笔者认为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树德的引路人。此外,对于中职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作了专门的规定。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课不同,中职德育课重教学轻教研,德育教师参加师资培训机会少,导致他们见识不多,视野不开阔,导致授课枯燥无味;教辅资料相对缺乏,课外辅助资料主要教师自备。所以作为学校层面应该加强德育课师资队伍建设,并在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给予支持。
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技术德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成效明显。德育教学工作者应根据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自身规律,不断开展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在教学方法上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才能发挥德育课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德育课程教学真正地实现育人教化的功能。
作者:邓先凤 单位: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职成[2014]14号)
篇6
关键词:职高;农学;课程;设置
一、专业课程在量上的保证
在量上的保证是指在专业课的设置上要保证数量。学校只有开足专业课程,才能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才有可能保证学生的就业与创业。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其中专业理论课教学时间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每周安排4~6课时;专业技能课第一学期每周安排4~6课时,第二学期每周安排6课时,第三学期每周安排8课时,第四学期每周安排8~10课时。第四学期,学校应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一是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让他们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参与专业实习。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以实用性、基础性和灵活性为原则,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毕业后参与相关行业就业的竞争能力和为学生今后创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专业课程在质上的保证
在质上的保证是指在专业课的学习时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可以按学生人数的多少来设置专业教师。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笔者建议:每一门专业技能课在实作时,每20人必须有一位实作教师。否则,学生容易偷懒,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证。专业理论课在传授时,一是注意知识的深浅度,宜浅不宜深;二是必须加强实作课。实作课可以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专业理论课宜浅显,课程数量可以少开;专业技能课和实验实作课宜多开,每节课的内容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深。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我从事多年的农学专业的教学经验来看,在技能课上,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以视频教学为辅,多看别人的成功经验。但是,学生光看也不行,别人的技能不会变成自己的,还必须动手。(二)教师演示要慢,要讲得详细,技术要领要到位。(三)教师不仅仅要演示,同时也要学生看到老师的技能所要达到的高度。(四)学生动手时,每组必须有老师监管,或是每组要有先后顺序,力求安全。(五)出现了小的安全事故必须及时处理。(六)学生的技能也不能因噎废食,出现问题就不练了。学生的技能还是要严格按大纲或高考要求来做好的。(七)学生的技能器材和工具用完后要进行有效管理。
三、专业课程必须与时代接轨
农村中职教育本来就有滞后性,如果还不能与时代接轨,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学校要时时更新课程,才能保证培养的学生被社会所接纳、所需求。学校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社会反响、学生的反馈等综合考虑开设专业课程及课时。
四、专业课程必须与企业和社会接轨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企业。企业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因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前瞻性,只有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了解社会,才能达到学生好就业的目标。校企合作是一条路径,可以更快、更早地知道不同企业的需求。但学校领导与教师必须走向企业,跟学生一起到企业实习。教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教自己的书,完全与企业和社会脱节,“两耳不闻窗外事”是行不通的。
五、组织学生进行各级竞赛
各专业每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1~2项专业技能训练,并组织学生进行校内竞赛或技能展示。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自信心以及比赛素养。技能竞赛能提升学校的影响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能的目的。在专业技能训练和竞赛的同时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参加市区级比赛、省级比赛、甚至国家级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特色专业课
各个地区都有“拳头产品”“龙头产品”或者有支柱产业,学校可以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开设各地区的专业特色课。比如,涪陵的涉农专业就可以考虑开设榨菜栽培与加工、柑橘栽培、桑树栽培和养蚕等。这些特色专业课程可以带动和支持地方经济,真正体现“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学校也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与当地有关部门相配合,开设各种特色短期培训班。如,农民工培训班、送技术下乡等。
篇7
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的课程现状
钦州学院于2006年2月开设地理科学本科专业,其中目前地理科学普通本科专业包括四个方向:师范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海洋遥感与信息处理方向,均开设《地质学基础》课程。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地理科学专业已经成为钦州学院的重点发展和优势学科专业之一。《地质学基础》一直是作为自然地理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来进行讲授的,且不同方向课时均有限但又有所不同:地理科学师范方向的学生要在一学期上完自然地理学(一),其中包括了地质学基础、水文学、植物地理学三门课程,一共80学时,每门课程的课时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而其他三个方向只上自然地理学这一门课程,一共54学时,地质学基础的课时也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但学时有限,对于地理科学的专业理论来说是十分欠缺的,基础也不够牢固。而其他的同类型的师范类院校,大部分都对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气候学等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进行单独授课,有固定的课时,从而保证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扎实性和学科知识的通识性,并且不是仅仅针对地理师范教育方向。目前,地质学基础的讲授只有一名专任教师,教学方式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学生也会有参与课堂的机会,主要是回答问题的方式较多。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幻灯片、音频视频等综合手段来讲课,教学效果受到教师自身讲课水平影响较大。
以往对于该课程成绩的记分和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时成绩(作业、考勤10%)+期中成绩(试卷30%)+期末成绩(试卷60%),成绩往往是以期末论成败,以背书答题论分数高低,这样的记分方式本身也容易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即平时不努力,在期末突击背书往往获得高分,而实践能力不强。地质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内容的实习涉及到两个环节:一个是校内实验室的实践环节,另一个是野外实践环节;二者共同构建了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完整性实践教学过程。对于那些刚学习了理论知识而又充满新鲜感、好奇心的学生来讲,校内实验室的实习无疑是把课堂教学文字图片知识、影像知识与现实的标本相结合,更加直观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更准确地理解理论知识。而就钦州学院的校内实验室情况来讲,教学资源十分缺乏,表现为:实验用的岩石、矿物、化石标本数量有限,往往是5-8人共用一盒标本,且实验盒装标本较小(不超过4cm)且不够典型,有些矿物虽然是这个矿物名,但标本却是多种矿物存放在一起,即便多次进行提醒,仍然有学生混淆误以为是一种矿物;实验课的小刀、放大镜、无釉小瓷板、稀盐酸等常用教学工具缺乏,使得一些基本的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难以得到确认。上述室内实验课必备的教学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室内教学的开展,学生室内实践学习收获也十分有限,而最重要的是会挫伤学生学习地质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由于地理科学专业以前只有地理师范方向才会有相应的地质学基础实习,并且是和其他的地貌学、水文学课程合并在一起称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实习的地点和实习出发时间不固定,实习的目的和任务不够明确,使得学生不像专业实习而是走马观花的体验式旅游见习,其结果是实习过程中实习点的学习印象都有,但收获较小,野外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地质学基础课堂教学的改革
地质学基础一般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课,在此之前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了地球科学概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该课程的教学包括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因此,针对地质学基础当前面临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应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两方面进行。就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言,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来进行: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针对地理科学的四个方向做出如下改革尝试:将地质学基础的课程内容分为:通识性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和专业方向性内容的课堂教学,其中通识性内容主要是包括地质学的四大版块[5]———地球(自身的形状与大小、物理性质)、地球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地球的行为(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动)、地球的发展历史(主要是地壳演化简史),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基础知识点。而专业方向性内容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上述通识性内容后进行的针对学生本专业方向与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的学习。通过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拆分,有助于分清教学的重难点与内容的层次性,将引导性和核心性教学内容作为专业的重点知识和基础性知识,将专业性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难点,按照专业方向进行针对性分解,争取让学生学到与专业方向有关的“有用的知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教所储祖望教授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地学类本科生的培养方法[12],认为美国大学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建立以本科生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探索者,本科生可直接参与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科研活动。
如MIT制定“扩大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此外,还开设了大量研讨式课程,激发学习积极性,养成科学探索精神。由于受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条件等的限制,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还是以教师单纯的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且很少参加科研及其他实践活动,导致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从教学方式上可以尝试借鉴美国大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具体模式有二:一个是可以以学生的探索研究为主,教师作为导师以指导总结为辅,即将每个班按照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组,在每次课前分配给学生一个课要讲授的内容任务,以组为单位对其他小组进行讲授,教师进行点评,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要特别鼓励小组间的互动,允许各种质疑与讨论,通过研讨的方式强化知识学习;另一个方式是以传统的教师引导讲授为主,但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每次课要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提出问题并通过学习能够答疑解惑。一般情况第一种方式适合于基础较好、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由于对学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实施有难度,所以可以作为一种尝试性选择性的教学手段。而究竟选择哪种方式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可以做一个摸底测验)和实际接受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两种方式可以交叉进行以体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就目前实践情况看,以讲授为主,一学期会穿插大约两次小组讨论模式。课程的考核是对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方式,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大学课程临时抱佛脚突击背书的学习方式,可以尝试在课程成绩的记分方式上进行改变,变“期末突击”的方式为“功夫在平时”,具体的改革方案为:平时成绩(作业、考勤30%)+期中成绩(书面考试10%)+校内实习成绩(实习报告、实习测验结果20%)+期末成绩(40%,可以笔试或ppt展示)。这种新的记分模式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平时成绩中的作业,应该设置每堂课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简短的地质新闻或地学前沿信息的播报;一是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可以不只是试卷而是教师命题或学生自主命题进行的一个地质学知识扩展的报告,以幻灯片的形式,个人阐述。#p#分页标题#e#
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改革
篇8
1.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
大学语文具有职业性、人文性和母语性三个重要特征。在职业性上,因为高职教育的立足点是就业,因此所有课程的设置都应当以围绕就业为中心,大学语文课程也不例外。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是谢海泉主编的《高职语文》,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各种独有人文魅力文章的选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人文性上,大学语文不仅富含深厚的人文传统和积淀,也为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发挥着正确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最后,大学语文还具有母语性,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是唯一的母语教育课程,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能实现学生学习母语的历史使命。
2.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高职院校存在着是否需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问题,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存在着定位模糊的现象。就内容而言,一般性的语言表达是高职语文课的基础,割裂了书面语和口语的联系;在教材的选用上,将高职语文和专业牵强附会地融合在一起,割裂专业和人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其次,就评价体系而言,存在着教学论和课程论的评价矛盾,评价内容和形式上,单一的试卷考核限定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思维水平。在长期封闭的发展模式中,大学语文的教学发展举步维艰,实施课程改革很有必要。
二实施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建设
当代社会是一个物质发展迅速的社会,自我、空虚、冷漠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要在语文课程教育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关乎天文察时变,关乎人文化成天下”的概念,强调学生人文气质和修养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习优秀民族文化的热情。
2.有利于学生道德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审美能力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实现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的最优途径,不仅能实现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能内化学生对自我的审视,在感知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多种思维的创造中,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创新是时展的核心,它也同样作为教育的核心而存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培养的重点内容。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能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课程改革的同时,紧紧抓住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维度。使高职的语文教育从被边缘化的位置上挣脱出来,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力武器。
三课程改革视域下,高职语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
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实现自身人格面貌和精神气度的提升,在完善自身人才定位的同时,以实现高职学生在社会发展上的准确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内容,考量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
1.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知识的储备中,包含基本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以及熟练的语言技能。在这三个维度的考量中可发现,语文课程改革并未忽视语文工具性的基础性地位。在语文知识的掌握中,汉字音形义、基本语法、篇章修辞、结构知识依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语言积累中,我国规定常用的汉字字数为87019个,通过背诵大量的文字材料以及阅读知识的累计,能加深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最后,在知识的储备上还包括熟练言语技能的掌握,在识字能力上,学会运用电脑进行基本的输入法操作;在阅读技能上,具备总体掌握细节解构的能力。
2.深厚的文化素养
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在正确的道德情怀、人生态度、价值观的指引中,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价值思维。在高尚道德情操的建设中,本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原则,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操守。在审美情趣的培养上,尊重学生在文化教养、心理基础以及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为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培养提供指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语文课程改革是为社会提供全面的人才,通过良好环境的营造,为人才提供健康成长的平台,形成学生高雅的言谈举止。
3.活跃的创新思维
教育部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是在立足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策略的改进、教学情境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完善,让学生养成独立发现问题以及调查与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协作,激活大脑的兴奋基因。在这个过程的培养中,要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掌握,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创新能力的体验和再创造。
四课程改革视域下,高职语文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高职院校的学制年限一般是三年,在众多专业的设置上,偏向工科专业的建设。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语文课程改革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增强人文素质,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自身能力的优化,也能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时代核心,是民族发展的动力。
1.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教师是人文意识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在《忆江南》中曾有诗云:“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可见教育理念更新对学习者学识品德的重要作用。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达固有的知识技能,也要传达学生热爱语文、创造语文生命的理念。同时,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素养最正确的表达应是教师自身的节制行动。语文是承载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载体,在这种传承中,学生能感受到自身和历史的某种固然联系,通过自身历史责任感传承意识的增强,能实现学生受教育理念的转变。在高职语文中,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探索精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等,表达了一个民族中具有爱国精神的政治家,在面临人生道路选择时,将探索和创新作为自身行动的准则,这对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在理想目标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感受诗人进行人才创新与变革的呐喊,通过这些诗歌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落后就要挨打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的学习理念产生变化,在强烈的责任感中进行创造与创新意识的更新。
2.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创新品质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在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语文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培养,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培养,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品质。首先,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多媒体的运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试听感受。教师在教学课件的运用中,要注意教学材料的时代性,及时更新教学实例,增加课堂和时代的联系,在富有趣味和多样化的课堂策略培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传统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必须被摒弃,在综合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核心是培养其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外化表现就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通过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思想动态,在锻炼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更深入广泛的关注。通过诱导学生建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活跃其思维活动,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
3.改革教学情境,增强创新体验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的信任关系,依赖于安全和谐课堂氛围的创造。因此,在教学情境上,为学生塑造一种活泼的发展环境对于其探索心理的形成具有推进作用。首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质疑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形成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其次,在教学中,要从社会和生活中选取合适的材料,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在讲解“弃妇”这一形象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古代和现代作品的对比,认识这一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塑造特点。《诗经•氓》中展现的是封建制度下妇女嫁夫随夫的无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表现的是封建制度压迫下弃妇以生命为代价进行的反抗。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变化的原因,能形成学生不同的创新体验。最后,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要让学生和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相融合。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作品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一些情感性较为饱满的诗歌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具的运用,让学生观看与教学相关的影片,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中。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情怀。在这样一系列的体验中,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延伸,能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
4.完善课后评价,激发创造潜能
语文教育属于母语教育的范畴,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具有技能型高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转变原有的评价模式。建立“大语文”的评价观念。在教学评价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名著的学习,在开阔的学术视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有人说“出淤泥而不染”,又有人说“近墨者黑”,通过开展学生的课后讨论,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的评价,使学生养成多方位、多侧面思考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结束语
篇9
许多人以为,高等数学没有什么用。这一想法的由来是对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认识不清。目前在高职中所开设的数学课一般都是大学一年级的高等数学,其内容和纯数学基本相同,仍然是变量数学。但在高职中需要解决的是工程与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是应用性问题,而不再是纯数学理论。例如,同样是讲述“函数”,高职中更应强调的是如何建立现实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函数方面的数学建模,而不再是纯粹强调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问题。但即便是高职中的高等数学也不是应用数学,它要求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其实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的特殊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能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等。另一方面,目前的这种状况也给所有从事数学教学的同仁们敲了一次警钟,使我们认识到数学教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二、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人才规格、人才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程建设也不同于其他院校的课程建设,在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岗位群要求综合知识多但不深
高职培养的学生一般是适合某一岗位或是岗位群。这一培养目标就决定了其对于知识的学习要多,但并不需要很深,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必需、够用”。例如同样数控专业的学生将来并不都是从事数控编程,也可能是操作机床或是销售、维修工作,这些不同就导致了对知识的需求有所差别。因此为适合岗位群的要求,在学习中就必须涉及到该专业的所有可能知识。同时由于学生就业的凭证是“技能”,所以对理论知识不需要太深。
2.基础课学时少、训练少、习题少,但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要求却很高
同样由于高职培养目标决定了对于基础课程的学时较少,由此带来的学生训练的机会较少,而且结合专业可供使用的实践性习题也不多,但是对于知识的要求却并不低。
3.专业需求对于知识点的要求不一,众口难调
不同的专业对高等数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些专业要求仅以一元函数微积分为基础,而有些专业则还需要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对于有些专业复变函数的知识比较重要,而有的则侧重于线性代数等等,众口难调。
4.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吃不饱和学不了的是两个大头。
目前许多人对于高职院校还存在着看法,总认为其就业出路是工人,所以只有在上不了大学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高职,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当然也不乏一部分对高职前景看好的基础较好的学生,这些构成了高职学生的主体,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好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学不了。
5.要考虑少数人的需求
高职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去向是专升本,虽然这部分学生数量较少,但作为培养单位的学校也同样应考虑他们的需求,因此开设的课程中,应考虑为他们将来的升本科打好基础。
三、对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一纲多用,同时建立不同专业的课程评价标准
既然高等职业院校以能力本位教育为基础,而非学科本位为基础,就应该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标准。统一制订适合高职特点的教学大纲。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制订相关的课程评价标准,使一个大纲能为多个专业所用,而不同的专业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即不同的课程模块。除此之外,高等数学要想真正建设好,还必须联合不同专业共同制订本专业的课程评价标准。其实课程评价已经不再是某一学校的事,在以市场标准取向的前提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鉴定应实现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互动统一,也称为“内审与外审”。其中“外审”则是社会“第三方”或上级教育机构对学校的各种评估或检查,以确定其社会认可度;“内审”则要求学院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对课程本身进行审核[2]。因此,一纲多用,同时建立不同专业的课程评价标准是提高高职院校内涵的一项实质性工作。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各有侧重地建立该专业课程评价标准,以促进高等数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2.围绕课程评价标准大胆整合数学课程
课程评价标准是针对职业院校不同专业而建立的,其效用等同于具体的教学大纲,但是又比教学大纲更具有灵活性。由于作为基础课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只有一个,但是课程评价标准是因专业而设置,而且一经建立,势必促使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对数学课程进行大规模整合。因为一方面各个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不一样,另一方面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在基础课程上花太多的课时。而为了达标,必须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等模块进行整合,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而且确定的课程评价标准也限定了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重点。例如,“导数的应用”中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曲线的单调性、凸凹性的特点以及利用导数分析边际问题和弹性问题的应用;而模具专业就应该侧重于曲线凸凹性以及利用导数分析曲率的相关问题上等。同时还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所布置的作业同样应有所针对性,以满足不同的专业需求。
3.增设有关高等数学的公共选修课和讲座
篇10
就行动导向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来说,既是课程教学改革条件下,改善教学局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更是新时期条件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在对行动教学法进行具体应用之前,首先就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做出分析,对症下药。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性不足,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从目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来看,还没有摆脱过去以竞技内容为主旧教材体系的约束和束缚,于学生而言,枯燥的竞技教学丰富程度不足,直接导致了学生参与热情及积极性的下降。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应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特色及本质功能为主。长期以来高职体育教学基本上是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当前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课的内容陈旧乏味,缺少新意,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学内容几乎全是竞技运动的项目,这些内容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在学习,到了大学再去学这些东西,自然会兴趣索然,出现消极怠练、甚至逃课的现象。教材形式单调,加上考核标准太高、太难,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困难重重。
2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渗透行动导向法
前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基于上文论述结果,就行动导向法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和渗透来说,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确立,明确教学基本目标行动导向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应注意教学模式的建立及教学目标的明确。不管是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还是高职体育教学,最为基本的教学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通过合理安排课程,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基础保障作用。鉴于此,就行动导向法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来说,首先应从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及任务,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性及状态,对导向式教学模式进行确立和构建;结合不同专业、职业的需求,对教学目标及过程中进行合理设计,为行动导向法作用的充分发挥奠定基础。
2.2规范内容,合理选择教学项目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现阶段的基本内容来看,依然以竞技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较为注重学生体能及体育技能的硬性机械提升。这样的教学内容虽然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相应的技能操作,但是对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说,积极作用并不明显。针对这一现状,就行动导向法功能的有效发挥来说,除了教学体系及教学目标的合理确立外,还应合理选择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体能素质同时,能够有效辅助学生职业生涯及工作岗位的教学内容及项目(不同专业应有不同的项目选择)。
2.3评价体系的推进和更新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行动导向法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际上就是一次基于原有教学改革成果之上的另外一次革新,因此,相应评价体系也应进行合理的更新和改变。行动导向法中,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中心地位,其能动性及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课程体育教学的效果,将学生参与程度与主动程度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势在必行。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