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1 13:1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

篇1

一、科学课堂高效要重在课前“四备”

1.备教材。备教材的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技术的使用,这些都取决于目标设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两种方法来探究土壤的成分,教材给我们暗示了五种探究土壤成分的方法,其中有四种方法是动手实验法。针对课本这种侧重实验法的教学设计,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操作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知识目标: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知道土壤的六大成分,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土壤中的无机盐。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了,也就为这节课的成功教学找准了努力的方向。

2.备学生。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土壤”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一般都有植树的经验,所以结合植树的过程和平时的观察,大多数学生能知道土壤中有砂石和黏土,也有一部分学生还知道土壤中有空气和水,但对于腐殖质和无机盐的认识就显得比较薄弱了。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我采取“当讲则讲”的方式,给学生解释了什么是“腐殖质”和“无机盐”,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无机盐,我还提供了一段视频材料。所以说,充分地了解学生,对于我们在课堂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3.备材料。科学课和其他的课程不一样,我们的课堂需要大量的实验材料,科学材料的准备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根据课堂需要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也是探究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教师在课前就要布置学生如何准备科学课材料,并附有实际有效的指导。除了学生要准备材料,教师也要准备学生比较难搜集到的材料,比如录像带、网站视频等等,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我们的科学高效课堂才能实现。

4.备教法。我们现在科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为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1)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前交流植树节植树的过程和植树的种类,引导到土壤,让学生对土壤提出要研究的问题。(2)猜想与假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结合植树的过程和平时对土壤的观察猜想土壤里会有什么。(3)制定实验计划或方案。根据教师准备的土壤和实验材料小组商量制定实验计划。(4)科学探究。(5)汇报与交流。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成果充分展现出来。(6)拓展与创新。提出新的要求,体现科学课程在问题中开始到问题中结束的教学思想。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新使用教学策略。教法的正确确定和有效落实,是科学课堂是否高效的一个重大体现。

二、科学课堂高效要重在课中“四主”

所谓“四主”,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方法的落实,也就是科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落实。一“主”是让学生自主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很多,可以是一种现象、一个魔术、一个故事、一种道理等等。二“主”是让学生自主制定实验探究计划,这一过程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可以点拨,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计划,但不可以包办。三“主”是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我们在课前的四“备”还有课中的一切努力,目的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这也是我们科学课的核心所在。四“主”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汇报与交流。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实验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完善,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实验结论。教学中做到了这四“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乐于参与到科学学习的交流中,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科学课堂高效要重在课上“二评价”

打造科学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学评价,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对科学热爱的情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1.课上要注重“师生”评价,让学生在鼓励中发展。现在的课堂是一种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应以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上学习活动做出的及时反应,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科学探究目标。

2.课上要注重“生生”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观地指出不足,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篇2

关键词:教学过程 结果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195-01

教学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评价目的的功能、评价的方法方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阜新市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环节为“课题导入、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展示交流、达标反馈、学教反思和拓展延伸”。《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进行评价中,一定要把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每个环节中都离不开评价这条纽带。

1 课堂教学中过程与结果评价的目标

自主高效课堂模式的建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神经,如何有效调控课堂节奏,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来控制。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立足于学生发展,一切从学生出发。

如:《圆的周长》课堂教学片断:

上课铃声响起,学生起立,背诵班训。

师生问好。

1.1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时间3分钟)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圆的周长。(师板书:圆的周长)

生1:学习目标1、理解圆的周长2、能推导圆的周长公式3、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认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圆周长的意义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正确地计算出圆的周长。

生2:还有一个是找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生3: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师:这三点就是本堂课的重点,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么,请大家梳理一下你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提纲中的表格中的问题,请组长带领大家实验后把它填好。(根据学生的发言,组长做好加分准备,组内的评价开始了)

1.2 分组学习,交流研讨(时间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梳理在自学《学教指南》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主要是问题),以达到更大限度的解决问题,为后面的学生集体汇报做充分的准备,而老师在学生分组学习过程中,深入到各组,倾听或指导,使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指正更具目的性。(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既给孩子们定位了学习研讨内容,也给学生暗示了评价的内容)。

1.3 汇报展示(时间20分钟)

第一小组:

生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封闭图形,那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些图形,谁来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呢?

生2:请大家看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图形四条边的长度之和,公式是——(长+宽)×2。

生3:大家请看这个正方形,它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和,公式是——边长×4。

生4: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和,计算方法就是把三条边的长度相加。

生5:请同学们看我手里有两个圆,谁能来摸一摸这两个圆的周长?好,他们都是从起点开始摸到终点。同样道理,黑板上的圆它的周长就是从起点开始到终点。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这个封闭图形这个曲线的长度。

生6:那什么是周长呢?

周长就是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或曲线的长度和。

生7: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生8:我认为我们小组汇报很好,如果大家同意请给点掌声,如果不同意请多提宝贵意见。

2 教学过程的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是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为此,教学过程的评价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2.1 课题导入的评价方式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题导入得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本节课的组织教学,因此,要上好一节课,先要精心设计好课题导入。根据课文题目的不同,可采下列方式。

(1)情境法。(2)猜谜法。(3)直入课题法.(4)引入法。(5)时代背景介入法。

2.2 学习目标的评价方式

自主高效课堂的目标评价以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目标为基础,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定向,明确一节课结束后应该学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其评价方式为:(1)定量。定量就是结合每节课学习内容的不用,准确的定位学习目标,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目标不易过大,过深。(2)定性。定性就是结合不用的教学内容,有目的的设计目标。

3 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下的学习过程,通过设置一系列的自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达成学习目标,在限定时间内解决问题,强调独立阅读课文,自主解决系列问题,通过小组独学、对学、群学等学习方式,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其评价方式分为学科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规律、合作能力几个方面。

4 展示交流的评价方式

自主高效课堂的展示交流,是在自学之后,教师组织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在小组、在全班,对所研究的问题开展的议论与评价,弄清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否正确,还要共同解决存在的困惑和疑难问题。

4.1 教师调控和点拨评价

就是指教师在在上课的第一环节,老师要深入到各组,作为一个倾听者,听什么呢?主要听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听小组中家庭辅导滞后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其中一些共性问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后面的点拨做准备,及时把握第一手材料,知道该调控什么,点拨什么内容,相应作出评价;第二环节中,对小组内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深入到小组进行讲解,使学生进入正确的学习轨道,针对组内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

4.2 组际间评价

各个小组在汇报中,相应的评价也就拉开序幕,组际间的评价分为汇报过程评价、汇报语言评价、汇报层次评价、合作学习评价、板书评价几个方面。各个小组通过汇报后的评价,对其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

4.3 个人互评

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科学的、客观的进行评价,并且在课后完善,总结基础上进行反思。

篇3

一、“教”的实效性,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保障

(一)优化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纽带

“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实验操作(记录信息)汇报结论”是我们优化后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把固体放入水中》,我们就按照“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实验操作(记录信息)汇报结论”的教学模式展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先用电子白板展示海面上180吨的大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而不沉到水底,然后揭示板书课题:把固体放在水里。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固体,苹果、螺丝、玻璃球等,猜测一下哪些上浮下沉?需要动手实验操作,记录信息,最后汇报结论。这样优化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氛围和谐。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愉快,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促进了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

(二)准确的教学语言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催化剂

无论是对教材的“胸有丘壑”,还是对创设情境的“驾轻就熟”,都需要语言贯穿全课。科学是抽象的,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是严谨的、准确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是容易分散的,所以我们的语言必须富有感染力。

二、“学”的实效性,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一)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和经历实验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基础。在《把固体放入水中》这节课上,教师让学生大胆预测固体的沉与浮,并让学生知晓这只是科学预测,并不代表科学结论,结论需要动手实验才能得出。在学生动手实验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观察实验结果,教师注意对学生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学习科学,不在于学多么高深的知识,而在于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习惯。

(二)贴近生活的实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

设计贴近生活的实验,可以使学生真正懂得科学是来自生活,认识到生活处处有科学,从而增强对科学的亲切感。培养应用科学的意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用科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在《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中,铅笔、树叶、大米、盐等实验材料都是贴近生活,学生熟悉的。在让学生理解溶解这一现象时,教师就再现生活中的场景。妈妈洗衣时洗衣粉的使用,爸爸喝咖啡时加的糖,做菜时投入的味精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此时派上了用场,学生兴趣盎然,提高了课堂实验效率。

三、“练”的实效性,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一)规范实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有很多科学实验都要借助仪器进行,因此仪器的使用情况直接决定实验的成败,影响探究的效率。很多仪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操作方法及要求,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告诉学生这种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例如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有很多要求,如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等;点燃酒精灯要用侧面由下而上点燃,点燃后火柴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不锈钢实验盘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验前教给学生,并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技能。实验完毕后,材料整理得规范有序,也要练习。

(二)教师巡视实验,确保有效进行

篇4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武安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篇5

关键词 课堂 活动 教育

一、创设艺术课堂,彰显教师聪明才智

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就像艺术家设计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一样,也需要精雕细刻。吴楠、商建萍、王庆梅、倪红梅、付玉杰、田玲、蒋爱梅等许多教师都独具匠心,他们精妙的教学设计,就体现了他们教学设计的艺术性和教师的聪明才智。

吴楠老师执教的《敬爱的老师》课前交流和导入设计就非常巧妙:小游戏“猜猜他是谁”(看背影猜老师――听声音猜体育、英语老师),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猜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这样的导入不仅有悬念,激发了兴趣,还为后续教学埋下了伏笔。整节课用四个活动贯穿“老师的辛苦我调查――老师的心声我采访――老师的关爱我难忘――爱师之情我表达”,把品德与社会课中常用的调查、采访、情境设置与渲染三种方法运用得淋漓尽致、扎实高效。吴老师请学生代表调查现场听课教师“把工作带回家”、“工作至深夜”、“带病坚持上课”、“因为工作太忙碌、半天也没喝过一口水”等情况,并进行统计,让学生从真实、直观的数据中感受到老师的辛苦;让学生们当小记者,直接走到台下听课的老师们中间,现场采访参会老师的“快乐”和“烦恼”分别是什么,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丰富他们对生活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对于老师的认识和理解更加真实、立体。全体学生与参会老师们的两次互动,收放自如,实效高效,吴楠老师课堂驾驭能力之强,让我佩服不已,感受到了吴老师教学机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这一节课可以窥见吴老师平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对课堂教学的精益求精,也给我日渐松懈的教育琴弦上紧了发条。

商建萍老师讲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由“五指游戏” 和“心明眼亮猜行业” 游戏导入,接着由一块“千年糕”中有哪些行业的人付出过劳动一直谈到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不同劳动者的付出,最后让学生一句话、一个动作表达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感谢,学会感恩。从小处入手,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教师过渡得非常巧妙,彰显了教师较高的智慧和教学设计水平。

二、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让学生兴趣浓厚

王庆梅老师整堂课如叙家常,课前交流看似自然随意,实则紧扣讲课内容。“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谁想第一个让我认识?”“你叫什么名字?你家住哪?对门是谁?楼下邻居认识吗?……“邻里之间天天生活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肯定有许多高兴、难忘的事,谁想大声说给大家听?”通过亲切的谈话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和谐的氛围,又自然地导出学习内容。在接下来的环节,教师层层深入的引导“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为邻居做过啥?”“邻里之间有时也会因一些事情出现不和谐的音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谁来替他们想想办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时的鼓励、激励,引导学生兴致高昂地讨论。学生兴趣浓厚,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另外,课堂小奖品――每张“书签”上都写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警示语,一举两得;整节课大容量、高效率,而且行云流水般自然天成。

执教《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几年来,我也进行过不少思考:

1.课前精心准备、做好调查、采访、资料搜集的整理指导。

新的品德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发挥着主体作用。为了能更好的实现课堂上的平等对话与交流,调查、采访、搜集材料就成了教师们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这些手段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的特点,是师生都很喜欢,又值得推广的好方法。但不少老师,忽略了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教师们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类汇报各自搜集的资料,孩子们,成了一个个汇报员。整堂课看似内容丰富得目不暇接,教学环节安排得如行云流水,就是不知道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成为单纯的材料汇报课!因此我觉得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要学会整理材料,整理是搜集能力的提高。

2.注重课后活动的开展,深化学生的行为。

(1)拓展延伸,内化学生行为。

教师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或补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动手实践等并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得到锻炼经受考验,让学生的思想认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内化成行为习惯。

(2)定期反馈,检查学生行为。

篇6

一、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有人说,成功是成功之母。的确,成功是快乐的源泉。科学课上,让学生体验成功就是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这里的自主探究是给学生提高自我施展的机会,能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老师就绝不应过多参与。老师的任务是努力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我上《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这课时,放手让各小班的孩子自己设计制作方案、绘出设计图。在设计过程中每个孩子都积极出谋划策,时不时听到有学生在争论,拿出材料在那里比划,希望得到小组成员的认可,孩子们的创新能力都被发掘出来了。在汇报设计方案时,时不时响起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掌声。有个小男孩在听了其他小班的设计方案后,不由自主的竖起了大拇指。作为老师的我看到这些很感动,为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而欣慰。

二教会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如何让学生自己能够做好预习、乐于合作、主动交流、勤于反思、并会自我评价、自我检查、自我调节,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呢?针对小学科学课的特点,应采取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课堂上,教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如在上《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这课前,我花了两个周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征求了多个老师的建议。设计出的教案A4纸打印了两篇,整个课的基本结构就是:1.师生共同交流所查阅太阳能热水器的资料;2.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设计要求和思考问题找出设计中主要要解决的问题,讨论设计方案;3.各小班写出设计制作方案、绘出设计图;4.交流设计方案;5.各小班改进完善设计方案。课件也简单,第一组是教师的图、音结合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简介;第二组是设计的要求和思考的问题。制作老师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当时有老师提出,这样是不是太简单了,到时冷场怎么办。首先我对孩子们有信心,这次上课的这个班是我自己教的班,两年来我比较注重对孩子们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制定了小组成员责任制、岗位轮换制、小组长责任制等等措施。孩子们在学校“我育我学”这个大环境中成长很快。其次,教师的引导作用贯穿整节课的教学中。在这节课中,孩子们真的很棒。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高。在介绍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工作原理时,孩子们能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不再重复别人介绍过的内容。在设计制作方案时,各小组的全体同学都积极出谋划策,拿出带来的材料比划着,怎样设计最合理,升温、保温效果最好,不断有创新产生。在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的评价过程中,孩子们听了其他组的设计方案的汇报、看了各小班绘的设计图后,能评价出别人的方案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是在那些方面不足,该怎样改进。在设计方案的改进完善过程中能从其他小组的设计中取长补短。这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受,理解知识,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互帮互学。孩子们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三、追求高效课堂要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这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教《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时,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升温、保温。这就要涉及到我们原来学的知识,在设计前我先和学生回忆那些方法能使温度上升快,那些方法能使温度降低慢。这样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篇7

新学年,我教师培训工作将借教学质量年,课堂效益年的契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科研能力,打造一支可持续发展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结合县教师培训方案,特制订我镇的校本培训方案:

一、教师培训总体思路:有目的培训,朴实而有效。

现状分析:

面上:课堂效率低,点上:部分教师多年的低效教法已形成,难于改变,英语师资相对薄弱。

解决办法:1、有针对性培训,不盲目。2、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二、指导思想  :

以连云港市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契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一支业务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百禄镇小学快速、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三、培训目标:

1、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校本培训,使不同层次的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较大的提高,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本镇学校发展的需要。

2、刚毕业的新教师尽快入门,高起点、高目标,尽快成长为成熟的教师,青年教师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成长为校内县内骨干教师。老年教师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努力学习新教法,更新旧观念,跟上新要求。

3、让教师会自学,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

四、具体措施。

(一)、学习理论,转变教育观念。

以县推行的读书活动为锲机,开展阅读教育书籍活动,积淀文化素养。组织每月一次的读书研讨。师生共读,共写随笔,要求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博客,资源共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着力课堂,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1、内部挖潜,校本培训。

努力培育本镇名师,以他们来带动一批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今年在本校教师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仍派出一位骨干教师参加为期半年的县师资培训班。今后将以点带面,带动一批教师成长。

2、走出去,更新观念。

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如到海门育才小学和东洲小学进行学习,(将分批派出学习,每月一批,每批一周坐定学习,力争三年内全部到名校学习一次)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培训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汇总材料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3、请进来,享受外来优质源

本学年,我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海门市名校的“手牵手”活动,充分利用他们的人才资源,抓住海门市两位名师来我镇指导工作的机会,加大研讨力度,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海门名师联系海门名校(东洲及育才),充分利用名师名校的优质资源,为本镇教师培训服务。(已定好计划,每月这两校都来送教一次,每次都根据我们的需求而定培训内容,同时带来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此,准备从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阶段:深入调研,找出差距,制定方案。

开学半个月,将配合海门市的名师,对我镇的教师基本水平、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备课、上课的基本思路、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平时的练习设计作全面的了解,并加以研讨,制定后期的培训计划。

(到现在,海门名师已听课达十余节,了解了我镇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情况,并上了两节示范课,共同研讨数次。)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大力实施、共同提高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将作为我镇本年度的培训工作重点,围绕这个重点,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培训工作:

第一、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定期开讲座,请名师,请专家,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第二、由于我镇教师的年龄结构以及自身业务能力等因素,对新教材的理解不够,对整个的编排体系了解不到位,对此,本年度准备分学段对教师进行的教材编排体系的培训,组织青年教师的说课竞赛,请海门名师进行现场点评,至少让每位老师对自己本学段的教材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以便能让老师更好的教,学生能更好的学。

第三、要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全新的教法、全新的设计理念。本年度,我镇准备与海门市育才小学和东洲小学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理念相接轨,准备每周三下午组织全镇的年青数学老师与海门名师进行同备一节课的活动,每周四下午全镇的英语老师与海门名师同备一节课。活动中,现场备课,并及时互动,交流设计理念,研讨课堂教学模式。争取一个阶段的培训,根本改变我镇老师传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档案建立、总结汇报、找出得失。

在本学年将建立老师成长档案,记录每位老师学习过程及取得成就,让教师们进行一学年的总结汇报,找出自己一学年来还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以便以后更好的学习。计划在期末进行公开评估,奖先罚后。

(三)扎实开展各种活动。主要包括备课、公开教学、评课、讲座,学习体会交流,评优引领等。

篇8

延吉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成效显著;问题与思考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081-03

吉林省延吉市教育局承担的“延吉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系延边州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编号为YA1109110)。该课题于2011年9月被正式批准立项,有13所中小学校(其中:4所朝鲜族初中、2所汉族初中、3所朝鲜族小学、4所汉族小学)参与本课题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在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实验教师的积极参与下,依据《课题研究方案》扎实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历时三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4年12月,教育局为了向全市展示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相继在4所课题实验校(活动按中、小学,朝、汉校)举办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一、课题研究展示成果显著

通过课题成果汇报交流,发现每所课题实验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依托课题研究,关注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打造各具特色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虽说每个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他们懂得: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课堂是永恒不变的中心,谁重视课题研究,关注课堂,谁就有成果和成效。所以,课题实验校校长不仅时刻抓课题研究,时刻关注课堂,还亲自过问、把关课题研究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课堂操作流程,经常下班级听课,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层进式推进,保证节节课有章可循。正因如此,课题研究才有了可喜的成就。

(一)实验学校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自课题“延吉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于2011年11月开题以来,延吉市教科所相关人员及时跟踪13个子课题的研究进展动态,深入调研,亲临课堂多层次听课、发现问题跟踪指导,及时培训。但在课题研究中,许多教师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研究,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成为优质高效的课堂。为此,教科所人员与课题实验学校的管理者们都动了脑筋:一是根据本校课堂实际,制定一些制度措施帮助教师彻底转变观念,二是结合教师实际,搞好课堂操作培训,两者结合起来,不断强化,不断改进,为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提供了支持和强有力的保障,使得课题研究成果显现。

延吉市多数课题实验学校都立足校情,结合师情,着眼学情,积极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研究,以导学案为依托,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展示、教师解疑、巩固训练等环节贯穿课堂。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公地位,极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讲堂”变成“学堂”,努力为学生发展创设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建立自信。教师们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各个学校也都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的机制中构建了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如,进学小学在实施课题“构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的研究”中,探索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高效活力课堂“两段六步”教学模式。“两段”,即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第一段是指学生个体的课前研究,第二段是指学生小组及全班合作的课中学习;“六步”是指课堂环节六个基本步骤:即检查预留―合作交流―展示分享―拓展延伸―总结提升―反馈验收。他们在实践中又做了相应的调整,使课堂教学更加方便易操作。目前多数教师已由开始的“临帖”到现在的“拓贴”,并能根据年级、课型、科目、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进行“创贴”。

延河小学课题“高效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他们从备课入手,形成了“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听课反馈―优化策略”的备课模式和“前置研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课外拓展”学科教学模式的多种实施策略。这些策略带给教师的是课堂教学理念的转换,带给学生的是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课堂教学充满了勃勃生机。

中央小学的课题“构建高效课堂各学科“师生共学案”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构建了课堂“预学―共学―反馈”三大环节流程。随着研究的开展与实施,探索出:“预习―展示(分大展示和小展示)―反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检验“师生共学案”效果,制定了“课堂评价标准”,几经调整完善,最终形成了符合教学实际的“课堂评价标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教师的自我成长。

延吉市五中、延南小学、春光小学为了扎实有效地进行“运用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他们都以多种方式开展了理论培训,“走出去”,博采众长;“请进来”,传经送宝;再辅之以校本培训,三所学校均在实践中探索新教学模式,在探索中解决新出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完善“导学案”,依托“导学案”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延吉市五中摸索出了适合学校实际的“求索性”导学案和“3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延南小学“导学案”历经四次变革,研究出了符合学生实际的导学案模式,由原来19.2%的学生喜欢使用导学案,现在有86.7%学生愿意使用新出台的导学案。春光小学探索出了“211”家长助学教学模式,且初见成效。

延新小学课题“学科教学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和高效课堂评价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探索出延新小学校高效学习方法,即“四环分层导学”教学模式,力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校―展示交流―反馈小结”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体验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成功乐趣,并形成了高效学习方法的评价机制。

延吉市六中的“‘自我适应式’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各学科都探索出了符合本学科的“自我适应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化学组课总结出了适合学生的“五步自主复习法”;物理组归纳出了“三结合评价方式”等学科研究成果。

延吉市十二中“实施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经过三年的实验研究,推出了适合学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即“一三五”高效课堂模式:“一”是指一个“三观”教育理念;“三”是指三个维;“五”是指五步教学法,即独学、合学、互查、展示、评学。它是十二中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实现高效课堂校本化的实践研究,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延吉市十三中的“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确立了“理论培训―探索实践―推门听课―个别辅导―专项培训―观摩示范―反思提高”的教师校本教研模式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与反馈”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了显著转变

虽然展示课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但这并不能抹杀课堂教学转型成功之处。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质的转变。

1. 实验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从课题成果展示现场授课来看,高效课堂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显著体现:一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十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学习策略的指导还是教学评价多元化等方面的强化,都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二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理念的体现。课题展示课教师们在教学中都能借助课件或者展板、展台,为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注重优差搭配,让学得好的学生带动学得不太好的学生共同成长进步。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多了。三是多元评价的理念开始渗入课堂。

“高效课堂实践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改变教与学的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也是我们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新理念。在展示课中,教师都注意了运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学习。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发现学生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有的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还有的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用语言进行评价;还有的用眼神、用手势来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既注意结论性、成果性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实现课堂评价方式的变革。四是体现了教师学会“用”教材理念。老师们在展示课的教学中,都对教材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二次加工,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展示课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很多教师并不是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一点儿一点儿喂给学生,自觉地摒弃了教师教一步、学生学一步的传统教法,而是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摸索,最后得到新知。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组内研讨交流―小组展示汇报―创新主题升华”的教学模块,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课堂教学特点。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折射出的问题

虽说延吉市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个别校长和教师还存在认识不到位、行动不迅速、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对课题研究缺乏内化吸收等问题,对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尚存误解,在抛弃传统模式的同时,又刻意追求高效课堂的形式等等。

(一)从课堂教学层面上看

一是多元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得到普遍应用。很多教师的评价流于形式。不管学生学得怎么样都给予表扬,随意性太强。二是一些教师的教具选择过多,运用过繁太花哨。有的出课教师上课激情不够,不能感染学生,但课件制作精美,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达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三是抛弃传统步骤,刻意追求形式。表现在:对“导学案”过分依赖,把导学案当成课本和教材使用,缺乏内化吸收;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有余,教师主导地位严重缺失,教师该讲的不讲,一味地让学生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表面化、形式化。表现在:小组成员分配合作学习的任务不够明确,教师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适时的评价,没有做到让小组内的学生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效度不够。

(二)从课题研究层面上看

首先,对课题研究认识不够。少数学校领导和部分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积极探索者有之,等待观望者亦有之。有的课题实验校已有一定基础,实验工作在各年级全面铺开,成效比较明显。也有的学校放任自流,对课题研究虚于应付,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其次,不知道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缺乏周密安排。有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对课改虽有共识,但不知如何实施研究,由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不敢越雷池半步;也有的学校缺乏对课题研究具有专业引领能力的科研骨干教师,难以引领和推动学校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和面子,仓促上阵,随便选出实验学科和班级,结果导致学校课题研究无氛围,更无结果,实验教师势单力薄,茫然探索,遇到挫折便裹脚不前。

再次,课题研究成效不尽相同。有课改基础的学校课题研究成效就大些,否则效果很差且无效;还有的学校课题研究成果不明显,只有结题报告文本成果,缺少过程性实证成果,依旧是人云亦云的所谓研究成果,没有自己课题研究的特质和特性。

三、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给予我们的思考

篇9

一、学习经验,大胆进行高效阅读实践

1984年程汉杰老师高效阅读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在北京铁二中试验后,在全国铁路系统、西城区、北京市等20多个省区传播,2005年北京中语会支持在北京铁中召开交流会,2006年在河南郑州召开成果汇报会,2006年10月21日在内蒙古宁城召开实验区成果推广现场会。

实施语文阅读课堂优化工程。

优化工程分两步,第一步:优化高效阅读课堂训练程序。我们把课堂操作过程优化为:“眼脑”、“程序”、“训练”、“反思”四步,学生阅读速度提高到800字/分钟,每节课训练密度提高到5篇文章。第二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我们进行了“速读精彩,精读更精彩”的教学实验。

二、认真探索高效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1)高效速读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学习速读技巧;第三板块:高效速读训练;第四板块:反思感悟;(2)高效阅读精读训练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回忆精读技巧。第三板块:快速阅读+速读检测+复述文章。第四板块:快速阅读+定向分析+拓展感悟。第五板块:感悟反思;(3)高效阅读复述训练课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复习复述技巧。第三板块:复述感悟训练。第四板块:反思感悟;(4)高效阅读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第一板块:眼脑机能训练;第二板块:学习巩固。第三板块:速读检测,复述强化;第四板块:应用技巧,解读文本。第五板块:回顾反思,拓展训练。

三、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综合能力

强化课堂训练,提高阅读速度。课堂上先以固定程序阅读训练开始,紧扣“调、读、答、判、算、绘、析”七步法进行训练,即调整心态,准备阅读,集中精力,速读材料;依照程序,照单购货,根据记忆,开始答题;同桌互判,算出数据;填写速读训练,绘制阅读进步曲线图;最后主动分析,自我反思。经过训练,平均速度已超过1558字/分钟,理解率为85.3%,阅读速度提高10倍之多。

四、重点放在进行高效阅读课堂教学上

在小学一年级进行集中识字,到二年级时学生能进行比较熟练的阅读和写作。课堂上,我们把高效阅读与健身(视觉训练),健心运动(心理训练),健智运动(快速记忆)结合起来;高效阅读听、说、思、写结合起来;在三年级把课标规定的小学毕业生300字/分钟阅读目标提高到每分钟600―1000字,到五年级时,很多学生阅读速度超过2000字/分钟。学生读的快了,阅读量自然就增加了。学校为了满足学生读书的愿望 ,还相继开展了“亲子共读工程”和“读书漂流”等多到活动,制订了“千人千文千卡读书计划”,学校阅览室全天向学生和家长开放,掀起读书热潮,做到很好的效果。

五、开展高效阅读活动,提高高效阅读效果

每天晨读时间,下午的读书课,学生们都会把字典、词典、读书摘记、仿写本和课本摆在书桌指定位置。师生每天必须读书1小时,计划雷打不动。每天晨读至少20分钟,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是各班读书时间。整个校园里书声琅琅,此起彼伏。

篇10

“传统老校”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教师队伍优秀、教学环境朴实、文化底蕴深厚,但存在教学经验传统,开拓进取精神欠缺的不足。在标准化办学全面覆盖的新形势下,要使老校开拓新路子,必须着眼于教学改革,从加强教学科研转变教学观念入手,下功夫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老校再提高、再发展。

1 深入抓好教研,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研科研是推手。因此,学校要积极深入抓实抓好教研科研活动,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围绕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开展学科研讨 针对班额少(年级部学科任课教师最多才2人),难以形成交流和集体备课问题,我们尝试以学科组(3个年级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每周1次集体教研;针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科难点、学困生转化等问题,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又可以通过集体交流带动教师业务学习。通过学科组共同备课,每位教师每学期都参与汇报课讲课,共同教研,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将不同年级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接着优秀教师再上研讨课,达成共识后由学科组推荐到学校,上全校观摩课,形成样板,全校推开。不论是哪一项活动,学校领导都亲自听课、亲自评课、现场指导,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加强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深入开展科研活动,推动教学相长 多年来,传统学校的教师多是靠着时间和题量保障教学质量,对于科研重视不够,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上升为科研,每位教师都可提出问题,做到问题课题化,让教师明白,科研就在我们身边,针对学校、学生、教学展开研究。学校还通过外出学习,网上案例分析,开展由市到国家的课题立项,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将教师的科研水平提升到更高、更深的层次上来。学校承担了“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国家“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成为课题研究实验基地,为便于开展研究,学校设立了校刊――《读写空间》,为教师、学生搭建平台。学校还申请了两项省级、地级科研课题,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特点,参与课题研究,自行建立科研课题,在全校教师中大兴教研科研主风,推动了学校教研工作深入扎实的开展,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将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传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工作。在常规教学中,将目标教学作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尖子生”,对整体教学质量有所忽略,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学习任务,甚至远离了课堂。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将目标教学贯彻到教学实践,设定涵盖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教学周期里完成的教学目标。学校制定每个学期分为“四个周期”,每月为一个教学周期,每一周期进行目标验收,达成一组能力目标。四次验收,试题由备课组长根据一个月教学目标来设定,难易程度符合中考721系数比。

同时,学校在对质量检测的结果分析与运用时,逆向检测教师教学行为,并且实行学生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学校对老师从“四个整合”来检查教师教学工作效果:一是教材整合,学校按照四个周期将一学期的教授内容合理的进行整合,在验收中探究整合的科学性和学科可操作性;二是学案与教案整合,在验收中督促教师提高备课的效率,撰写优质导学案,提高教学效率;三是习题与达标整合,改变题海战术,做到精讲精练,真正使学生“减负”;四是评价方式整合,改变以前单纯的以考试笔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在目标检测中尝试课堂口试汇报展示、小组组内评价和问卷笔试相结合的验收方式,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文字整理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将评价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也感受到教学的灵活性、评价的合理性。

对学生目标达成结果进行“四度分析”:一是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二是分析学生合作学习的广度;三是分析学生探究学习的梯度;四是分析学生能力培养的效度。重点要求每位教师对口试与笔试的表现进行分析,形成书面高质量的材料。在总评讲解时,不仅有的放矢指出学生的错误结果,还以多角度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以此启迪学生思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合理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而带动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 高效预习,高效课堂,高效反思

将课堂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前和课后,使课堂教学实现高效。

预习环节 加强备课,撰写优质学案,实现学生高效预习。我们倡导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扬长避短,编写优质学案。学案不是题案,要直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目标,分层训练,对“基础题”“提升题”或叫“拔高题”,以及“拓展题”的安排难易适度,时机恰当。有了优质的学案,学生在上课前,已经过预习,完成学案上第一层次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录在学案上。这样,上课时,哪些自己已知道,哪些不明白,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听讲就有了针对性,格外仔细、认真。如果老师和同学们对难点点得不细、点得不透彻,在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基本反映出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预习提高了效率,为高效课堂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