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8 21:5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

篇1

××老师虽然比较年青,但工作很有经验,在学校安排下,先后指导吴亚妮、姚兰、程涛三位年轻教师,该三位老师成长很快,现在都是××三中教学骨干。他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同仁相互支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2008年他所在备课组被评为××市优秀备课组。工作之余,他很注重经验的总结。2001年××老师参加《高考物理分层递进》编著工作,2003年参加《高中物理实验专题新教程》编著工作,两书先后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老师的教学论文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奖。他多次给全区物理教师上展示课,给全省全市物理教师作报告,进行经验交流。

××老师从2001年7月开始担任××三中省理科试验班物理教练员,作为××三中省理科试验班主任,他深感自己身上担子很重。省理科试验班的学生是优秀的群体,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对我们期望值都很高,××老师深知只有兢兢业业、不断创新、乐于奉献的工作,才能对得起他们,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老师以校为家,几乎没有节假日,每天早上七点多一点就来到学校,晚上十点多才回家,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老师有时给他们适当资助,让他们安心学习生活;有时学生生病,××老师不仅要带他们去医院治疗,还要在生活上给他们以照顾。××老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和朋友,更是他们的小“家长”。××老师多次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老师物理学科教学效果显著,在每次期中、期末及高三调考所带班的物理科均分均比其它班遥遥领先,学生总分成绩突出,年级前十名几乎都来自他所带的班。2007届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学科竞赛和高考取得辉煌成绩。2007届他所带学生在五大学科竞赛中,有31位获全国一等奖,并包揽五大学科竞赛全国一等奖××省第一名,8位入选国家冬令营,2位分别获得国际数学、物理奥赛金牌。高考中刘燕双同学取得全省理科第六名、××市第二名的好成绩。2007届学生有两位进入清华大学、六位进入北京大学,四位进入中科大,三位进入复旦大学,四位进入上海交大,三位进入浙江大学,四位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位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一位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其余都进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迄今为止他所带学生有近二十位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作为物理奥赛教练员,××老师不仅关注他们物理专业方面能力的提高,更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物理竞赛辅导是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特长教育,也是因材施教、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全面发展,他常说:学习就象挖沟,若上面挖不宽,则沟很难挖深,高中阶段各学科的学习都是很基础的内容,只有基础扎实才可能创新、创造,将来学生要成为大家、大师级人物,一定要有深厚的知识基础。2004届××老师辅导的学生有二人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五人获全国二等奖,六人获全国二等奖,其中陈文士进入省集训队。2007届辅导的学生有四人获全国一等奖,五人获全国二等奖,四人获全国三等奖,三人进入省集训队。其中田钰笙同学为全省唯一的女生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彭星月同学以全省第一名进入国家物理冬令营,2007年4月又以全国第一名进入物理奥赛国家代表队。2007年7月参加在伊朗举行的第38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彭星月同学以理论满分,总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获得金牌。这是××三中首枚国际物理奥赛金牌,也是××三中学科奥赛历史上的一次新的突破,由数学学科的“一枝独秀”,将跨入五大学科奥赛的“百花齐放”。2008年他辅导的高一学生有三人获全国应用物理全国一等奖,十一人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二等奖,三人获全国三等奖。

篇2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践行党的十精神,激励广大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国优秀教师班主任校长评委会和中国教育科学学会、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教育科学》编译部等决定联合举办第十届全国优秀教师、班主任、校长评选活动。

一、评选时间

2014年3月1日起接收申报材料做宣传,12月6日起大众评选,12月18日起评委会终评。

二、奖项设置

2014年拟表彰全国中小学(园)优秀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小学(园)十佳班主任、班主任之星、全国优秀班主任;中小学(园)十佳校(园)长、校(园)长之星、全国优秀校(园)长(负责人);组织奖若干名。

参评单位名额:全国各大、中、小型学校(园)优秀骨干教师(含教学名师、优秀学科带头人,下同)、优秀班主任(含十佳班主任、班主任之星,下同)名额原则上不超过3、2、1人,或按教师总数的的1/100、班级总数的1/50推荐(边远的只有几个班级的学校可以推荐1名);全国各大、中、小型乡(镇)优秀校(园)长[含十佳校(园)长、校(园)长之星,下同]名额原则上不超过3、2、1人,或按学校总数的1/50推荐(边远的只有几个学校的乡可以推荐1名)。

三、参评对象及评选条件

参评对象:基础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及和民办教育等学校的骨干教师、班主任、校(园)长(负责人)。

参评基本标准:

(一)优秀教师:1.近三年连续担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工作;2.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科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热爱学生;3.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4.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工作水平;5.公开课(优质课)、教研论文(经验材料)、教学指导(辅导)成绩突出,且受到过乡(镇)级以上(含乡级)表彰奖励。

(二)优秀班主任:1.近三年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2.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学生;3.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4.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工作水平;5.积极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关注每个学生健康成长;6.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坚持家访,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7.注重班集体建设,个人和所带班级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且受到过乡(镇)级以上(含乡级)表彰奖励。

(三)优秀校长:1.近三年连续担任校(园)长(负责人)工作;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治理论素养高,依法治教,模范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循教育规律,具有开拓创新精神;3.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公正廉洁,管理有方,作风民主,团结协作,注重学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4.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5.教改意识强,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高;6.在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方面成绩显著,得到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具有较高的威望和知名度,有一定影响力,且受到过县级以上(含县级)表彰奖励。

四、推荐程序、办法和要求

(一)评选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坚定、事迹突出、群众公认、优中选优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评选推荐要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查、考核、申报的办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对推荐对象要经过必要的民主程序。各县、乡、校在推荐时,必须将评选通知、候选人名单和先进事迹材料在当地有关新闻媒体或单位内部公示,公示的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结果不影响推荐的方可上报。

(三)县辖所属的各级各类学校(含厂矿子弟学校、职业学校),可以各学校为单位上报,由所在学校和该学校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加盖公章。

(四)为保证评审工作顺利进行,各地、各单位务必于2014年12月6日前将有关材料上报评委会办公室(6日以后的申报材料转入下一届评选)。报送的材料包括:

1.《第十届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申报表》、《第十届全国优秀班主任申报表》、《第十届全国优秀校长申报表》(自己从http://之“论文大赛教师评优”下载,均粘贴个人一寸半身免冠照片);

2.全国优秀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推荐人典型事迹材料(要求准确、生动、翔实,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时代感),事迹材料原则上控制在3000字以内;

3.全国优秀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的个人最新相关教育教学教研论文1-2篇。

申报表、典型事迹材料、教育教学教研论文均用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上报。

首先报没有盖章、贴照的Word文档格式的电子版材料进行初审,发送到。

经初审合格后挂号邮寄已经盖章、贴照的纸质版材料一式三份,为Word文档格式、A4纸打印。

报名及纸质版材料、个人工作彩照1-3张(标准5英寸)、评审费邮寄地址:广西南宁明秀东路185号丰业国际城C-2116苑;邮编:530001;收件(款)人:汪小铃;联系电话:0771-5769401(兼传真)、13026912021;信箱:;QQ:1901969508;评委会官方网站:。

五、表彰办法

评委会拟于2014年12月底在北京(或其它地方)召开表彰大会,或者直接向获奖者挂号颁发证书或奖牌,并在相关媒体公布获奖名单。

六、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评选表彰工作的组织领导,主办单位特邀中国教育家大会、《中国教师报》、北师大等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评委会和全国优秀教师、班主任、校长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是激励广大教师、班主任和校长献身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在当地政府和单位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做好评选推荐工作。要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推荐过程中,既要面向广大教师、班主任、校长,又要突出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和校长的管理服务作用,向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班主任和校长倾斜,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班主任和校(园)长倾斜,尤其是要向在大力倡导、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班主任和校长倾斜,向条件艰苦地区的学校倾斜,防止单纯用升学率去评价教师、班主任和校长工作的倾向。各地、各单位要坚持条件,择优推荐。要进一步增加评选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奖励工作的公正性,有效地发挥表彰奖励工作在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

本活动每年一届(可以随时报名参评),具体由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承办,参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者每人交188元评审费。初审合格者的个人简介(含照片)及典型事迹可以优先录入《中华名人大典》(教师)丛书(定价486元)出版,优秀教育教学教研论文可以优先发表于《中国教育科学》月刊(定价8元)。

全国优秀教师班主任校长评委会 中国教育科学学会

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科学》编译部

篇3

 

—、以“班班通”建设使用为主体,实现教学办公现代化

 

我校是一所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30年,是一所县级示范小学。我校是安徽省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电化教育基础好,电教设施比较齐全,现已全面实现“三通”,建有两个A类标准化多媒体教室,建有在线课堂的一个主讲课堂与两个接受课堂,生机比例为6:1,教师人人配有1台一体机电脑。2013年8月,我校的“班班通”建设终于完工并投人使用。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操作,熟练掌握并普遍应用,广大教师感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手段——“班班通”比多媒体教学又领先了一大步。多媒体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图文声像融于一体,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帮助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的负担。但是,它依旧是单向的操作方式。教师要事先捜集整理大量的资料,上课时,学生也只能单向接受,信息得不到反馈和交流。

 

班班通的开通解决了这一问题。班班通带有存储回放的功能,为师生建立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库以供反复使用。数字讲台易学易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形象、生动、直观的交互平台,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班班通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从网上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实时的信息资讯,彻底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信息闭塞的时代。班班通也能使班级间展开竞争,还能让大家互相取长补短。更有意思的是同学之间还能讨论学习,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和个人作品,并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指点。

 

学校坚持利用双周一下午对教师进行班班通使用培训,积极引领教师参加全市现代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完成对“安徽基础教育应用平台”的注册与激活,积极下载与上传教学资源,创建林头中心学校教研团队QQ群、班主任QQ群与三校教研互惠QQ群等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充分用好用足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促进教师间的大交流、大融合,使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区域内得以充分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在区域内能够真正起到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优秀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与学科带头人,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以教研团队与校本研修团队为双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研团队的打造,为学校教研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尽快培养出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手,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带头人,并能在教学教研工作中起到示范、引导与辐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区域内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去年9月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决定成立教研团队。.

 

学校制定了《林头中心学校教研团队培养与管理办法》,包括“选拔条件”“遴选办法”“培养与培训”,依据此办法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其他教师自愿申报,组建起涵盖区域内各完小各学科的“林头中心学校第一批教研团队”。学校教导处根据教师申报材料,及时组织人员认真进行评审,共评出61名教师作为我校第一批教研团队成员,其中语文25人,数学33人,综合3人。

 

教研团队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初更新一次,让每位教研团队成员都有一种危机与紧迫感,自我加压,追求超越,以此促进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更快更好地发展,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发展,共同提高。同时,学校在酬薪、外出学习交流等方面对教研团队成员采取倾斜政策,以保证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条件。

 

为强化对教研团队成员的管理,打造一批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教研队伍,使其成为各学科的骨干教师与带头人,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学校又制定《林头中心学校第一批教研团队成员考核意见》,对教学及教研工作实施严格考核。为保证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负责同志、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考核领导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便于操作的考核办法。

 

每次负责考评的人数由组长临时指定,不得少于3人,且具体对每组成员(参加考核组的团队成员除外)进行考核的时候,考评人员必须全程跟进不得换人,确保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经过三轮的考核评分,最终评出语文学科团队前十名、数学学科团队前十名、综合学科团队第一名为林头中心学校第一批教研团队“优秀成员”,颁发证书予以鼓励,并作为推荐参评市县级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候选人。教研团队的成立,有力地推 动了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为学校的发展注人了新的动力。

 

(二)校本研修团队的组建,是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重要引擎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研水平,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含山县教师继续教育”与“新教师培训考核”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学校自去年9月起成立了分年级段学科教研组。,

 

具体做法是在原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综合教研组不变的前提下,成立在语文(数学)教研组领导下的高、中、低三个年级的语文(数学)学科教研组,单独成立幼儿学科教研组。通过民主推荐与学校指定两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年级学科研修组长人选。及时召开教研组长与年级学科组长联席会议,明确任务与职责。年级学科研修组长每学年初通过推荐或任命重新产生一次。各年级学科组长与本组成员,构成我校校本研修团队的主体,同学科组成员一同制订出年级段学科教研组活动计划,分学期拟出本组教师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安排表,召集本组教师按计划开展活动。每次活动要求有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每次活动后,组员及时在报告册上完整填写活动内容;每次活动所形成的各种资料及时汇总存档并妥善保管,以备县教师进修学校期末认定学时之用。

 

篇4

为了积极贯彻《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要求,进一步增强全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推进创新型河南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经研究决定,启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建好15个左右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200名左右的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今天会议的任务是评审全省首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第二批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对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参加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斗在科技工作第一线、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就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人才建设及我厅两项支持计划的评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责任感

(一)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是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战略要求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河南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通过科技创新的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中央、省委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部署,既为高校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创新团队作为高水平人才的重要载体和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迅速成为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力量,并由于其目标集中、资源共享、学科融合和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科技攻关能力而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支持计划”,教育部启动了“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各省、各高校及科研院所也相继出台了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的支持计划,陆续建成一批多层次、跨学科、点面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了一大批创新意识超前、创新能力较强、创新成果丰硕的高水平人才。

近年来,我省也加快了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步伐,通过引进人才、凝聚队伍、资金支持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团队。20*年,全省高校获批3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占全省立项总数的一半;省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评审,高校有45人获得支持,占总数的89%。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如郑州大学王复明主持完成的《路基路面材料特性反演与快速检测维修整套技术》和河南师范大学渠桂荣主持完成的《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大学宋纯鹏教授主持完成的《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气孔调节机制》获得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我省高水平重大创新成果的主要完成者,成为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和水平的骨干力量。因此,各高校必须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切实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贡献。

(二)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是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尽快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融入国家宏观创新体系、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高校鲜明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而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必须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

目前,我省高校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高层次稳定的团队少、低水平临时搭建的团队多;主持重大项目的团队和人才少,参与较大项目的团队和人才多;开展前沿科技研究的团队和人才少,从事跟踪技术研究的团队和人才多。同时,高校的科学研究大多是以学院(系部)等教学单位为基础进行的,资源共享难、仪器设备利用率低、资产投资效益不高,组织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大兵团作战的难度很大。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阻碍了创新人才科技潜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高校在我省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尽快解决我省高校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较低、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能力不强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切实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既是推进高校科技创新的组织保证,也是提高科研效率、提升高校科技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重要举措。

(三)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更多的人才支持,是高校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许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是,随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异军突起和建设创新型河南等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高校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任务日益加重,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日益受到现实社会的严峻挑战。

学科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催生新兴学科,使传统学科进一步凝炼成为优势特色学科,进而提升广大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最新的科学知识。同时,创新团队通过带头人的引领、骨干教师的带动,汇聚一批高层次博士、硕士和优秀本科生参与到重大项目的科学研究中,在创新活动中培育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和业务水平。另外,通过创新团队所特有的“感应作用”、“互补作用”、“师承作用”和“控制作用”,促进团队成员间的学术交流和知识拓展,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开辟新的途径。

二、科学发展,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是支撑高校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大规模地开展基础建设之后,高校必须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到人才和团队建设上来。高校的团队必须以学科和科研平台为依托,以人才的科学配置和合理使用为基础,以制度和环境作保证,遵循人才成长和科学研究的双重规律,突出团队和人才建设的重点,破解制约团队和才人发展的难点,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支持和发展,持续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一)物质是基础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必要的硬件条件是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物质基础。没有一流的科技平台和研究条件,很难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队伍。没有一流的人才和坚实的科技平台支撑,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的物质基础,既包括科技平台,又包括与团队和人才建设相互关联的共用设备、基础材料、网络信息和图书资料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和我省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相当一部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分布在高校,一大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以及跨学科、开放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也建在高校。高校必须把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学校的规划建设平台与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团队和人才建设确定的目标要求,抓住两大建设所带动的资源汇聚时机,切实加大学校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整合学校基础资源,实现创新团队、创新人才与创新平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尽快提升我省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人才是核心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高校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从国际国内优秀创新团队的建设经验看,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是团队的代表和统帅,其学术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决定着团队的兴衰,也是创新团队得以发展并形成自己特色的关键。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精深的学术造诣、良好的学术道德、较高的学术声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创新团队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在创新团队建设中,还是在科技创新的活动中,优秀人才所起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他个人能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更重要的是把一批优秀的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高水平的学术群体,共同建设好一个学科或学科方向。因此,各高校必须特别关注高水平人才建设,要从战略高度,充分预见到学科的发展趋势,瞄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国家中长期战略需求、学校已有的优势和基础出发,通过多层次凝聚、锤炼,找准重点支持的学科方向,这是保证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成员旺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团队获得支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要优化创新团队的成员结构,以领军人物为核心,以优秀拔尖人才为支撑,以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为基础,根据学术方向发展需要调整团队成员的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成员的智慧、能力、情商等优化组合,实现个人与团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保持团队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持续发展。

(三)政策是保障

完善的政策是高校人才、团队建设的重要保证。各高校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配置、流动、继续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着力营造高校科技人才快速成长的制度环境。

高校要认真按照国家及我省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要求,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改变资源的分散状况,切实加强对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规划指导,在申报项目、基地建设、经费需求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扶持,力求在未来5~10年内组建一批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准、创新能力强、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物,取得一批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要尽快建立有利于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稳定发展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逐步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办法。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学科的创新团队和人才实施不同的分类评价。对于偏重基础研究的要以学术创新价值评价为主、应用经济价值为辅;对于偏重应用研究的要把学术创新和经济效益放在同等位置;对于偏重试验开发研究的要以经济效益为主、学术创新价值为辅。要以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和科研辅助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基础,逐步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实施“分层次、分角色”评价,确保整个团队成员密切合作,荣辱与共。要变革分配方式,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分配制度的激励效果。

要强化管理,积极探索团队运作和人才成长模式。各高校要从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管理运行模式。要大力构筑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协调运行的建设模式,实行团队带头人负责制,扩大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权力和资源配置权,明确行政负责人的服务角色。要实施多层次、多目标管理,加强对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方面的培训教育,通过确定有吸引力的发展目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工作氛围,把具有广泛目标的团队成员的精力持续集中在可实现的创新成果上,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和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

4、文化是灵魂

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将支撑科技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开放、创新、民主、合作的观念,切实加强团队和人才工作的文化建设。要特别关注创新文化建设,为科技人才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严谨科学的科研环境。要鼓励优秀人才和团队成员树立开放观念,具有全球视野,重视不同文化的沟通借鉴、合作交融,积极推动成员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创新团队成为一个“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研究群体,形成鼓励学术争论与批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优秀人才要自觉地营造这种民主学术氛围,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能力,使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民主的环境既要靠文化营造氛围,更要靠制度作保证,要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民主学术环境。

协同合作既是团队精神的核心,也是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团队的根本功能就是为了让创新团队的整体创新业绩大于成员个人的简单加和。因此,要引导团队成员正确认识自身作用和价值、增强实现团队目标的责任感,大力弘扬团队合作精神,大力营造协同攻关、顾全大局、和谐共进、团结奋斗的氛围,增强创新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以评促建,提高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的整体水平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是支撑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实现高层次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评审工作涉及到高校科技的发展和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各位专家要充分认识我们启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继续支持创新人才的重大意义,明确评审要求,把握评审程序,坚持评审原则,顺利完成评审任务,进而推动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建设。

(一)明确任务

为了做好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的评审工作,我们在今年4月份就安排部署了推荐工作,经过高校逐级推荐和遴选,共有20个创新团队和65名优秀人才推荐到省教育厅。从申报的总体情况看,无论是职称、年龄、性别,还是学校分布、学科分布,申报的人才层次越来越高、研究基础越来越好,申报的研究领域越来越能体现我省高校的学科优势、越来越能关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关键技术领域和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

这次评审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各高校推荐的20个创新团队和65名人才候选人才中遴选出20*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2009年创新人才支持计划38名。其中,创新团队仅支持教育厅经费直供的高校。人才支持计划要评出省财政教育厅直供高校候选人35名,省财政非教育厅直供高校候选人3名。为了强化学校的监管责任,提高实际建设效益,对获得省里经费支持的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我们要求学校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如果发现哪个学校没有配套或没有配足,影响了计划的执行,影响了优秀人才的科研工作,我们将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其支持计划。对没有获得经费支持的创新团队和人才计划,学校也要按照省里的管理要求解决好经费支持问题。对项目支持好、科研工作开展好的学校将在今后的项目评审中给予倾斜。

(二)遵循程序

为保证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评审质量,这次评审设立了评审委员会,并按照学科相近的原则,设立了7个人才评审学科组,4个团队评审组,明确了评委会和学科组的职责范围和任务。这次评审工作的程序是,首先由各学科组按照分配的名额,在认真审阅申报材料、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投票产生参加面试答辩的团队和候选人;其次是由评审委员会对参加面试答辩的团队和候选人,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我厅支持的团队和人选。第三,省教育厅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公示;最后正式发文公布,并按计划支持建设。

(三)把握导向

我厅启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人才支持计划,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尽快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使我省高校的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迅速成长为国家级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在更广的空间和更高的层次上,承担更加重大的任务,为科教兴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各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要把这次评审与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结合起来。把培养一批拔尖人才作为评审的首要任务,把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为推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根本保证,要把这次评审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积极支持以重点建设高校、重点学科、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主要依托的创新团队和人才;要把这次评审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协调推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不同学科的优势,高度重视前瞻性的基础研究,积极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要把这次评审会议与高校科技创新模式转变结合起来,进一步确立和强化高校源头创新地位,引导全省高校瞄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培育自主创新成果源,并积极推进已经取得的创新成果的推广转化。

(四)坚持原则

第一,科学客观、突出重点原则。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既是评审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也是评审能否达到目的重要保证。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都是长期从事高校科学研究与管理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具有很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业内享有崇高的威望。相信各位专家一定能够坚持标准,克服学校本位以及专业背景的局限,排除人情风等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站在对河南教育事业发展负责,对省教育厅负责,对高校负责的高度,按照团队和人才计划的要求把握好评审工作的重点,以人才培养和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难题为目标,引导广大高校科技人员自觉走原始创新的道路,通过评审使我省高校的科研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鼓励创新、择优支持原则。在评审过程中一定要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获得新数据,把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是否支持的重要依据,倡导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用新视角、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探索科技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引导高校杰出科技人才根据国家、省科技发展方针,紧密围绕国家、省科技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着力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解决河南省乃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以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第三,发扬民主、统筹兼顾原则。发扬民主是做好评审工作的基础。只有发扬民主,才能评出水平、评出和谐、评出导向,只有发扬民主才能把真正优秀的团队评出来、把真正有水平的创新人才选出来。希望各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遇事多商量、多沟通,增进理解,形成共识,按照评审要求扎实开展工作;评审工作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既要注意学科平衡,又要注意整体布局。

第四,分工负责、综合平衡原则。学科组的工作是评审的关键,也是整个评审工作的基础环节。希望组长切实负起责任,结合各组的申报情况,将具体任务明确到人,将评审责任落实到人。这次申报的创新团队和人才计划,既有科技水平高的单位申报者,也有科技水平一般的单位申报者,甚至还有非直供高校申报的;既有传统优势学科申报的,也有新兴交叉学科申报的;既有高水平专家教授主持申报的,也有年轻博士主持申报的;既有基础研究,也有科技攻关、软科学研究;层次不一、类别众多。因此需要各位专家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学术优势,通过评审,既要使不同类别高校能够均衡发展,又要体现对高水平大学的重点支持,力争使各类高校、各种学科、各层次人才均衡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受经费的制约,各学科组资助立项的矛盾比较突出,但是,各学科组要把矛盾消化在组内,决不要在矛盾尚未妥善解决,额外提出增加资助立项指标的问题。

第五,遵守纪律、公平公正原则。评审纪律是所有评审工作的基本要求。在过去教育厅组织的各类评审活动中,绝大多数专家都能够从评审工作的大局出发,严格按照评审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开展评审工作。在评审过程中,由于指标、学科、学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不同意见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各位评委增强大局意识,克服本位主义,注意保守秘密,不该对外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尽量避免各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篇5

关键词:特色专业 师资队伍

自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以来,全国各高校共有3000多个专业获批特色专业。但是经过近几年的特色专业建设,如何维持和巩固特色专业成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难题,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高水平的特色专业师资队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资源强国战略的保证,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源动力。

一、特色专业师资建设的重要性

特色专业是高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独特属性,培养的学生具有某种其他专业学生不具备的能力或素质,学生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一般特色专业在与全国高校其他相同专业竞争时,能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

特色专业建设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其不可或缺的三大因素为人、财、物。特色专业建设色师资是根本,作为教学实践活动主体,特色师资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转载体,不仅能决定培养的学生的综合水平,更是特色专业整体水平的体现之一。因此,要将特色专业师资建设特色化,只有将作为基础的教师队伍建设好,才能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作出特色的科研。

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教学事业改革发展的坚强后盾,是实现地方高校特色大学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教师是立教之本”。

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特色大学建设的前提。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发展、质量提高的“基础性工作”。在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学校的育人工作的载体。

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促进和维持办学特色的基本保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完成提升师资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二、特色专业师资建设的现状

1.特色专业师资匮乏

特色专业师资作为教师群体的部分,需要具备较高学术水平,精通专业,洞悉前沿,不仅能够推动一个学校的学术底蕴,更是对专业建设、学生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特色专业的师资不仅能够影响学生,更能带动其他教师、教学团队,乃至整个专业的发展和创新。地方高校在发展特色专业过程中,主要依托办学传统,在特色专业培育过程中,特色师资、学科带头人尤其是具有原始创新、有国际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奇缺。在扩招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院校师资比已经超过教育部规定的合格底数,地方高校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可以招聘到教师,但是培养成为特色专业师资的确匮乏。

2.现有师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地方高校在建设过程中,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不够专业化,滞后于高校教学展,

很多优秀师资担任行政管理人员,原本学习和科研的时间被大量的行政事务占据,影响自身学术的研究和相应的教学活动;同时,受行政官僚思想影响,很多特色专业师资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教师的新思维、新举措常常会被层层领导权衡利弊,而最终流失在“官本位”思想之下,打消教师创新的积极性。

3.师资队伍能力不强

在国家教育产业迅速发展、地方高校扩大招生的影响下,高校迫于压力,大量引进教师,年轻教师居多,对于年轻教师的发展,完全依靠个人,师资管理部门对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规划建设,导致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专业水平不够,专业发展后劲不足。

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看中学历和科研成果,忽视教学水平,直接导致高校教师缺乏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一味沿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能力不足。对于特色专业师资来说,教学和研究是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够基本合格。特色专业师资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要和社会发展相匹配,地方高校中仍旧能看见一门课程、一本教材、一套大纲、一本讲义、一张试卷、一个答案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有研究特色或求异创新。

4.现有的考核机制不完善,发展动力不强

地方高校对教师考核问题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数量问题出现时显性状态,可有制度约束,但是质量问题存在,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地方高校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绝大多数都是教师互评,导致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高校也没有相应的“能进能出”的机制和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结果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发展内在动力不够。

三、特色专业师资建设的对策

1.完善制度建设

1.1激励机制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中,进一步深化改革聘用制度,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指标,创新薪酬的分配,取消事业单位传统的“大锅饭”工资。根据对特色专业建设的贡献大小、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评价的反馈等多个层面进行奖励,探索长期激励与当期激励相结合,积极鼓励教师 “走出去”,为特色专业的深度发展献计献策,让教师乐于追求创新、勇于尝试。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特色专业的渗透和发展,可能会产生新的特色学科群,从而催生地方高校新的特色点。

1.2考核机制

特色专业师资的考核应由数量转向质量,探索短期和长期考核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考核方法,科学测度。鼓励教师在岗位上做出事业,改革教师学术评价方法,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以创新为导向,以学术水平、贡献为主的评价体系,探索多元化评价方法。建议动态考评机制,淡化指标考核,将师资的价值引导到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价值。

1.3退出机制

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人事制度的改革,改革现有的高校“只进不出”的怪圈,对于特色专业而言,师资队伍要求更高,因此要实现教师的流动,建立人才引进和退出机制,实现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实行严格的“淘汰制”。

2.鼓励教师发展

2.1建立教师发展中心

尊重教师的自我发展,着重从教师主体性出发,关注教师学术和教学动态。做好特色专业师资的教育、培训,重视教师的自主性、个性化,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高。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特色专业的师资既要有表示一定学术水平的高水平、高职称的教师,也更需要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鼓励教师挂职学习和锻炼,拓宽师资发展的空间。

2.2打造特色专业科研团队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不仅有社会需求,而且有学科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属于优势学科,打造优势学科的支撑学科,使更多的专业具有发展源泉;同时地方高校要不断发掘和增强特色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这些都需要特色专业的师资潜心研究,抓住学科的前沿和内涵,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构建创新团队或学术共同体等平台,充分发挥教师潜能。

2.3提升专业教学实践能力

特色专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把实践教学过程当作是知识消化、强化应用、拓展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因此,特色专业师资承担实践教学的相应工作,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则需要利用产学研协作的条件,鼓励教师到相关科研院所、企业进行专业的学习;另一方面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扎实理论知识的人员兼任实践教学教师,鼓励特色专业师资和实践教师的合作式授课。

篇6

关键词:高职教师;教学科研;困惑与出路

教学与科研是高职院校追求的两项重要指标,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目前高职院校以教学为中心已成为共识,但对教学应以科研为依托认识不足,以科研促教学做得不够。加强教学研究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又是教师素质提高的需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的教学研究只是少数教师的兴趣追求,多数教师对教学研究缺乏信心和热情。

一、高职院校教师科研面临的困惑

1.多数高职院校领导无暇顾及教学研究工作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的。这些高职院校领导主要忙于办学类型的转轨,办学层次的升格,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无暇顾及教学研究工作,相关的职能部门对教师教学研究不能进行全面周到的服务,对教师教学研究选题和研究方法缺乏有效的指导,致使教学研究停留在个体的经验总结阶段,研究成果缺乏广度与深度并且难以实施和推广。

2.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加大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难度,对教师的工作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形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学生的专业要不断调整和充实,专业的调整充实和新专业的开设使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这加大了教师职业适应的难度;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高职教师的负担,由于高职院校发展速度快,相当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滞后,高职院校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比例很高,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上两头抓,而且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欠缺,高职教师又担任着较重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任。以上种种情况造成高职教师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对教学研究的政策失衡导致多数教师不愿从事教学研究。许多高职院校主要着力于学校的硬件建设,如新校园实施建设、实验室建设等等,而对教学研究投入甚少,不少高职院校院级的教学研究基金几乎没有,就是申报材料时的打印、复印费用也要教师自掏腰包。同时,以教师的课时量作为津贴发放的主要依据,促使教师只顾埋头上课。

4.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课题申报机会、科研工作条件等方面和本科院校存在着较大距离,他们在开展科研工作、发表科研论文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严重短缺,教师流动性又大,形不成“团结一致”的教学研究团队;学院的职能部门工作不到位,人力资源缺乏,财力资金稀少,教师致力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差。另外,许多高职院校专业或学科带头人的号召力不强,专业教学团队缺乏核心,团队较为松散,阻碍了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高职院校教师搞好科研工作的出路

1.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

高职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职业教育工作任务,必须具备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公共关系能力。教师要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不断学习、刻苦钻研,获取新知识与新信息。要积极参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要参加师资培训,到实训基地去学习、锻炼,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习,既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又可能在实践中找到项目教学的切入点,还能通过实践取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要树立职业发展观念,以终生学习观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知识修养和实际动手能力,保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

2.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

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会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教学研究,然后再把教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这是教学―科研―教学的良性循环过程。通过教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教师不再死搬教材,不再一言堂地“填鸭式”授课,而是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要想把教学内容讲活,青年教师要想成长,老教师要想与时俱进,都必须要参与相关工程项目的研究,参与教学改革研究。

3.参与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营造一支凝聚力比较强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参与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有利于增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有利于加速主干课程的教师队伍梯队的形成。因此,学校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时,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予大力支持和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能够给教师们提供参与科研的平台和真正合作的机会,由此还可以延伸出一批教研课题,引导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和研究,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4.学校要营造教师科研的环境

科研环境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想出好的科研成果,一定要给教师提供好的科研软硬件的环境。实验室、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及科研活动场所是教师科研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硬件保障,为教师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科研活动场所是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基本条件;软环境是指学校创造浓厚的科研气氛,从行政管理角度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教师多出好的科研成果。软环境既是激活教师进行科研的内在动力,又是促进教师开展科研的外在压力。软环境主要有科研目标工作量、集体协作科研意识、教师个人科研经费、教师科研时间以及对教师科研进行奖惩等。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不会搞科研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南京航空工业大学胡寿松教授在《自动控制理论》国家精品课程培训班上说:“教师要想把课程内容讲活,必须要参与工程项目的研究。”高职院校教师不但要做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要做一个出色的科学研究者,用教学促科研,用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互动,才能让高职教育呈现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罗三桂.新办高职院校教学研究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2] 姚杰.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困惑与出路[J].职业圈,2007,(19).

[3] 肖菲.正确处理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9,(1).

篇7

【关键词】安徽 学术生态 建设

学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研人员、学术与学术环境一起共生共荣、相互作用形成学术生态。良好的学术生态是繁荣学术的基础,对于促进学科发展、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意灵感、推进自主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安徽科学技术整体力量居全国前列,省会合肥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级战略规划区域皖江城市带正逐步形成,一个新兴的经济版图正在崛起,我省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要求。

一、学术生态与学术研究

1999年杨移贻便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学术生态由学术――科研人员――环境三大生态因子构成,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自组织耗散结构系统。”①张启强则定义为“由学术主体、学术客体以及软硬件环境等元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学术系统。”②学术人员之间、学术人员与非学术人员、学术活动与其他学术活动之间都具有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在运动中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在学术生态系统中,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构成其基本的生态主体,围绕科研活动、为科研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外部因素构成生态环境,二者互为影响。所以学术生态就是将科研人员和科研活动看作主体,学术环境看作客体,研究该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二、我省学术生态建设的现状

1、学术生态的主体――人才队伍建设已有成效

我省一贯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省委、省政府制发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十五”期间,我省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高、中、初级不同层次人才相结合、整体实力较强的人才队伍。“截至2007年,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升到7.4年。全省人才总数达到230.4万人,年均递增5%,并预测人才总量将达360万人”。③

2、我省具备较强的科研基地和研究队伍

截至2009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6.8万人。科研机构1533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8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2.2万人。全省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有国家实验室(含筹备)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4个,省级(含重点)实验室77个,部属(含院属)实验室35个;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2家。④我省基础研究整体水平迅速提升,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局面。2009年我省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8项,获资助经费15426万元⑤。这些优秀的科研队伍和科研基础力量,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奠定了物质基础。以安徽省社科院为例,近5年来共1500多篇,研究报告350余篇,著作60余部。

3、在学术成果的应用上注重产学研结合

我省制定了《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需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成果的支撑,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不同的合作模式”。⑥企业根据技术发展需求,联合高校、院所建立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研发机构,部分机构甚至企业本身就建在高校、院所内,如我省有名的动漫企业安徽樱艺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是依托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动漫专业,建在建工学院校内的,是边培养边产出的模式进行动漫制作的典型代表。

4、积极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立学术委员会评定制度

我省专门于2009年出台了《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鉴定结项管理办法》,条例共30条,对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实施统一的结项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质量和鉴定工作效率,使成果鉴定评价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在高校学术管理上,安徽省教育厅专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要求各高校严肃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此外,省属高校及在皖高校中已经普遍施行了学术委员会的科研立项和成果鉴定功能。如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均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并制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以安徽师范学院为例,章程中明确提出学术委员会的职责,“评价科学研究成果”等学术评定和审核活动。

三、我省学术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术主体总量相对不足

安徽省作为位处中部地区的省份,在经济发展实力、区位、政治影响力等各方面都不是全国的中心,很难形成强有力的吸引人才的态势,也容易导致已有学术主体的流失。学术主体结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总量偏少、机制建设上也不够灵活健全,而且人才市场化建设发展滞后,市场配置资源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导致作为中部地区的学术大省,却出现某些领域人才短缺的现象。这种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的最突出表现是,“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数仅为全国平均数的60%……”⑦这种总量上的不足,更加加剧了某些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人才外流倾向仍然存在。

2、现有的某些学术机制不完善

一些学术主管部门对学术环境的建设重视度不够,诸如对现有学术研究的鼓励机制不完善;引才用才渠道、机制不完善;学术环境、非学术中心等原因导致人才外流现象;学术成果转移转化渠道不畅通等。在各类社科评奖、精品文章审定、职称评定、业务考核中,多数单位都用文章发表载体的行政级别作为衡量论文、著作学术水平和价值的标准,不看作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在成果评价上,目前科研立项和成果鉴定以及职称评审都是由本省的行政体系完成,难免存在人情因素。

3、量化学术与学术行政化现象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量化学术和学术评价行政化是我省学术行政化的突出表现。有些管理者还有意扩大和延伸量化管理的适用范围。主要因为,这些管理者,特别是院校学术直管部门和学术科研单位,长于量化管理而短于学术评估,但体制性因素却又使他们掌握着学术评估的大权,量化学术这种特殊形态就破茧而出了。以大学为例,学校的职能部门和行政领导在学术研究方向、课程编制、课题选择与立项等纯学术问题上握有“生杀大权”,而与此密切相关的学术个体则掌握较少的话语权。体制的不科学不仅引发了学术腐败,制造了学术泡沫,还污染了学术生态。

4、学术论文造假时有发生

学术规范作为学术生态的重要构成,在我省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实际操作较为滞后。2005年度安徽省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评委会发现某师范专科学校教师申报材料有论文造假嫌疑。经核查,这所学校自2003年至2005年共有12名教师被评副教授,均通过中间人花钱买论文造假。安徽省教育厅立即就此事在全省高校通报批评,对已评上职称的当事人一律取消资格,对当事人给予党纪和行政处分。

四、我省学术生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后发外生型的中国的学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挑战,社会变革时期的学术生态状况堪忧。面对这种情况,我省应积极利用以下方式营造和谐学术生态:

1、建立有效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

着力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安徽需要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打破论资排辈的现象,改进和完善学术交流制度,使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建立符合科技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同时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人员使用与项目、课题相结合的制度。除岗位外,推行关键岗位和科研项目负责人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制度。

2、引入第三方参与科研立项、成果鉴定,完善科技体制

在国际上,为保证评审独立进行,各国都有与本国科技体制相对应的制度。其评估系统大多十分强调事前评估的作用,而进行事后评估则多是为了检查执行的效果,或者是作为考察机构科研能力的一项指标。我们应当借鉴国际学术界科技评价通行的“同行认可、社团认可”评价标准,遏制学术腐败等现象的发生。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学术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学术科研机制的职责,建立健全学术科研考核审定的机制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学术科研资源均等化。改变直接管理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3、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

改革和完善省级科技奖励制度,建立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建立和完善科技信用制度,对承担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和从事相关管理的人员、机构进行信用监督。按照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要求,改革和规范科研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学术权力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是以学术自由为标准和界限的,学术权力的正当行使及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学术环境的自由和学术制度的宽容。

4、科研人员的自律和外在环境的他律有效结合

学术个体的生态要素主要有:学术权威、学术资格、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学术自律即学术个体的自我约束力,即靠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学问。学术他律即通过学术规章、团体惩戒、社会监督来规范学术行为,其中学术规范是他律的主体。加强和改进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工作对于繁荣与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要从本职工作做起,进一步抓好教育科研的学风建设。和谐的学术生态,重在学术自律和他律的有效结合。既需要对科研活动和行为做出必要的规范,也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严格自律。■

【本文为安徽省社科联2009年课题】

参考文献

①杨移贻,《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未来与发展》,2000(3)

②张启强,《学术生态与学术可持续发展》,《科技管理研究》,2007(4)

③《安徽省“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④⑤《2009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ah.省略/system/2010/02/11/

002651769.shtml

⑥yzinfo.省略/

news/news.asp?news_id=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