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1:3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测量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悬浇施工控制
(1)箱梁水准点引测从0#、1#块顶板水准点利用钢尺引测到左右箱室人孔旁所做高程点,测算出所布设高程点的高程,用以作为以后底模标高测量的后视水准点。(2)底模标高测量在每个块段底腹板浇筑前,测算出底模最外缘侧的模板高程,按照监控单位发放的施工指令中给出的立模标高进行复核,调整。(3)底模高程点标高测量在每个块段底腹板浇筑前和浇筑完成后,各测出左右箱室焊设的模板高程点的高程,算出其变化量。(4)顶板高程点标高测量在每个块段顶板张拉前和张拉完成后,各测出顶板焊设的模板高程点的高程,算出焊设的测点的挠度变化量。
1.2箱梁合拢控制
(1)在各孔的边跨合拢块施工前,对各悬臂箱梁高程进行联测。(2)合拢段施工的高程观测按以下6个工况实测:①安装模板前;②浇筑混凝土前;③浇筑混凝土后;④张拉部分纵向预应力钢束后;⑤拆除临时支撑后;⑥张拉完所有预应力钢束后。(3)对于连续箱梁的中孔合拢,还应在主墩临时支座拆除的前后对各测控点进行监测。
2对称平衡施工
施工中严格按照平衡施工的要求进行,最大混凝土浇筑重量误差不得大于该梁段自重的30%,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施监控,确保箱梁自重误差不大于设计要求的3%,控制梁段上的施工堆积物并及时清理箱梁中的施工垃圾,以避免由于施工荷载和桥面杂物的不平衡引起测量数据的不正确。
3质量保证措施
3.1抓好事前控制
3.1.1抓好人的质量施工测量放样工作是靠人干出来的,人是工作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技术,工作能力、工作责任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必须了解和管理好所管辖内测量人员,有利于开展工作,必要时做好配合工作。3.1.2抓好测量仪器的质量测量放样必须有符合精度的仪器设备,才能确保精度和速度,除必要按规定进行鉴定,还必须在使用中时刻注意仪器的性能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校正。3.1.3抓好基准点的精度平面高程控制点是实施施工放样的基准点,它的精度优劣直接影响放样精度。因此,施工前必须对控制点进行复测,并根据建筑物的分布,为便于放样,还需进行加密。施工阶段确保控制点的稳定完好,有破坏变动,应及时补埋补测。3.1.4抓好设计图纸的复核按设计图纸的数据进行施工,是我们的职责,设计单位要求对图纸进行复核是我们的义务,也是为了我们确保施工放样数值的准确。在复核发现问题,应及时地向设计单位反映。3.1.5学好规范、掌握规范、执行好规范规范是我们判别测放精度施工质量的标准,要养成严格执行规范的习惯,为此全面地学好规范,深刻地理解规范,认真地执行规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好执行规范,不断地总结提高。
3.2抓好事中控制
在检查时尽可能用自己的仪器自己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些问题应及时汇报给相关的专业工程师。并有严格报验制度。3.2.1平面位置控制设站检查:全站仪对中整平后设置气象元素棱镜常数,输入站点后视点坐标,后视定向后要测距测坐标,一般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对每个放样点的检查,一般采用极坐标法,即以方位角定向、距离定点,再测坐标作校对。当检查点较多或时间较长时,要及时地复查后视点。当测放水中桩或不能直接定桩时,可放辅桩,但要标明辅桩与主桩的关系(方向和距离)。检查结束后,应到点位处一看一量,看所放的点组成的线形是否与设计院设计相符,量各桩间距是否与设计值相同。护栏的放样应保证其线形流畅,保证桥面宽度,其线形要确保不出现折角。3.2.2高程检查首先要经常检查水准仪的i角,确保其良好的性能,还需检查脚架及塔尺接头是否完好。检查时须从一个水准点联测到另一个水准点,这样可以:①发现所观测的是否闭合;②水准点是否变动;③水准仪有无问题。当要引测结构物上部或下部时可采用钢尺倒挂法,钢尺必须要垂角,最好用正、倒挂尺校检。
3.3事后总结
(1)平面控制方面目前采用的坐标系:①WGS-84大地坐标系;②1980西安坐标系;③1954北京系。(2)高程控制方面国家规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它与1956黄海高程系的关系式:1985国家高程基准时1956年黄海高程值0.0286m。苏南地区采用吴淞值高程系,它与1956黄海高程系的关系式:吴淞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值+1.8971.6972.097,根据不同地区而定。(3)加密控制对被破坏的不稳定的点必须重新埋测。桥梁处的点必须稳定可靠,并作为以后联测的起讫点。复测时设计路线不宜太长,尽量控制在2-3km,以减少误差的积累。(4)导线平差中对X、Y的fx、fy分配,可应仅考虑距离而应当按方位角距离的联合影响来分配。(5)采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放样最大距离的控制国家规定最大误差是中误差的2倍,以J2级测一个单角,其精度约在10″左右,而放样桥梁桩、柱的平面位置,则最大要求<5mm。S=ρ″/10″×5mm=103m,最好控制在100m以内。
4结语
篇2
关键词:顾客资产,构成,测量
顾客资产的提出,是基于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要素中,只有顾客(忠诚顾客)能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汪涛等,2001)。随着企业经营和发展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一些学者更开始考虑用顾客资产来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试图以顾客资产为导向重组企业流程,并充分利用顾客资产影响各种外部力量,在经营和管理顾客资产的过程中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汪涛等,2002)。然而,顾客一旦成为资产,必然需要对其进行测量和计算,否则,该理论也就失去了其现实的意义。顾客资产的价值也就是所有顾客的终身价值的总值。本文从现有的对顾客终身价值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出发,分析顾客可能创造的价值,试图剖析顾客资产的结构与测量方法。
一、对顾客终身价值的认识与测量
在对顾客终身价值的早期研究中,Reichheld(1996)的观念较有代表意义,他认为顾客终身价值是指在维持顾客的条件下企业从该顾客持续购买所获得的利润流的现值,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顾客购买所带来的边际贡献,二是顾客保留的时间长度,三是贴现率。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LTV=∑at(1+i)-t
其中,a表示顾客购买所带来的边际贡献,i表示每年的贴现率,t表示顾客保留时间长度。
从公式可以看出,这里定义的顾客终身价值仅仅是顾客的边际贡献在时间上的累积。对于影响顾客终身价值的三个变量,由于顾客的单位边际贡献取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控制能力,营销策略难以对其发生作用;而贴现率与政府的宏观政策密切相关,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因此,企业要力求使顾客终身价值达到最大,只有寄托于将各种营销策略落实到如何与每一个顾客建立尽可能长久的关系,使顾客流失率降到最低。
然而,将重心转向极力延长顾客保留时间的企业在实践中渐渐发现,延长顾客保留时间或许能使该顾客在本企业的终身价值得以提高,但是企业却无法感受到切实的利润增长以及竞争优势,事实往往是,自己花费了大量成本得到的长期顾客在数年内为企业提供的利润还不及他某一次的购买为竞争对手创造的利润。
造成这种事实的根源是,企业将长期顾客等同于赢利顾客,因而只重视了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关系,却并没重视与顾客这种长期关系的质量,换言之,一个顾客可以同时与多家企业保持长期关系,然而其购买力却总是有限的,顾客总是在其有限的消费计划中不断选择对不同品牌的支出份额。为此,Griffin(1995)提出企业应用顾客份额来代替市场份额,即考虑尽量提高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占某个顾客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而并非简单地追求其所吸引和保留的顾客数量及时间。由此,顾客终身价值的计算公式也得以扩展,如下所示:
LTV=∑Rt×St×Mt×(1+i)-t
其中,M表示顾客购买所带来的单位边际贡献,S表示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支出占其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R表示顾客总消费支出能力。
可见,在扩展后的影响顾客终身价值的因素中,引入了顾客份额,它引导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至少去认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着力选择和悉心培养那些顾客份额较高的客户群体,把他们而不是全部顾客作为发展长期关系的对象;二是从顾客的角度而非企业的角度去调整和发展产品品类,以使企业的所有产品在满足顾客不同的需要时能产生协同作用而非相互冲突,最终以确保顾客份额得到提高为目的。
顾客份额的提出,使企业的认识逐渐走出了过去一味地把所有顾客的保留率作为首要任务的误区,然而他们对顾客终身价值的认识却大多局限于顾客购买价值上,即强调顾客持续购买为企业所带来的显性的现金流,而忽视了顾客为企业创造的其他隐性价值。
于是,也有学者(胡左浩等,2001)将顾客终身价值继续进行扩展,加上了顾客的间接贡献,数学公式表示为:
LTV=∫k×∫n×∫t(P×S×M×A)(1+i)-tdtdndk
其中P代表单个顾客市场规模,S代表单个顾客份额,M代表单位边际利润,A代表间接贡献,t代表顾客维持时间,n代表商品范围,k代表顾客范围。在该公式中,顾客终身价值是顾客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直接价值(购买价值)与间接价值的总和的现值,其中顾客直接价值受顾客消费能力、顾客份额和单位边际利润影响,反映单个顾客直接购买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与之相对,顾客间接价值是顾客通过影响他人而为企业间接创造的价值,主要来自顾客的口碑效应。此外,除了受顾客保留时间长短的影响,商品范围(代表企业提供适应顾客需要的关联商品的能力)及顾客范围(代表企业吸引顾客并与之建立关系的能力)的大小也会影响顾客终身价值。
二、顾客终身价值的再认识
顾客终身价值是顾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顾客资产是企业在某一时点所拥有的所有顾客的总价值,用顾客终身价值衡量顾客资产无可厚非,但基于前述对顾客终身价值的认识对顾客资产进行测量仍有缺陷,原因在于:其一,如果把顾客终身价值理解为某一顾客在其一生中为企业提供的价值总和的现值,则在计算顾客终身价值时需充分考虑顾客的所有价值。而前述的顾客间接价值中只考虑到了顾客的口碑价值,并未考虑到顾客的其他价值,如信息价值、知识价值等。其二,过去对顾客终身价值的理解都是从累积的角度来思考顾客对企业的价值,而从来没有从交易的角度去思考。实际上,顾客价值不仅体现在随保留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同时,由于顾客的多方位的需求往往构成其他企业的目标市场,企业合理引导顾客的这部分需求,并转让其开发权所可能获取的价值,也成为顾客终身价值的一部分。
因此,对顾客终身价值的认识还需对顾客为企业提供的价值类型进行全面分析,综上所述,顾客价值应该包括以下几种(汪涛等,2002):
1.顾客购买价值(customerpurchasingvalue,PV)。顾客购买价值是顾客由于直接购买为企业提供的贡献总和。前面已经分析过,顾客购买价值受顾客消费能力、顾客份额、单位边际利润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PV=顾客消费能力×顾客份额×单位边际利润
2.顾客口碑价值(publicpraisevalue,PPV)。顾客口碑价值是顾客由于向他人宣传本企业产品品牌而导致企业销售增长、收益增加时所创造的价值。顾客口碑价值的大小与顾客自身的影响力相关。顾客影响力越大,在信息传达过程中的“可信性”越强,信息收受者学习与采取行动的倾向性越强。同时需要明确的是,顾客影响力有正有负,正的顾客影响力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为企业发展新顾客,对企业有利。而负的顾客影响力来自于顾客对企业的抱怨,它将企业的潜在顾客甚至是企业的现有顾客推向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若不及时处理,后患无穷。此外,顾客口碑价值还与影响范围相关,即顾客口碑传播的范围越广,可能受到影响的人群越多。当然,顾客口碑的价值最终仍需体现在受影响人群为企业带来直接收入的大小上,因此受影响人群的购买价值的高低与顾客口碑价值成正相关。顾客口碑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PPV=影响力×影响范围×影响人群的平均购买价值
3.顾客信息价值(customerinformationvalue,IV)。顾客信息价值是顾客为企业提供的基本信息的价值,这些基本信息包括两类,一是企业在建立客户档案时由顾客无偿提供的那部分信息,二是在企业与顾客进行双向互动的沟通过程中,由顾客以各种方式(抱怨、建议、要求等)向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包括顾客需求信息、竞争对手信息、顾客满意程度信息等。这些信息不仅为企业节省了信息收集费用,而且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较为真实准确的一手资料。顾客信息价值基本上可视为一个常量,因为在企业的既有规范和处理流程下,每一个顾客都可能为企业提供这样的信息,企业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没有选择性,即这些信息为企业提供的价值基本上没有差异性,每个顾客提供的信息价值可视为相同。
4.顾客知识价值(customerknowledgevalue,KV)。顾客知识价值可以说是顾客信息价值的特殊化。这是因为不是每一个顾客都具有顾客知识价值,而且不同顾客的知识价值也有高低。企业对顾客知识的处理是有选择的,它取决于顾客知识的可转化程度、转化成本、知识贡献率以及企业对顾客知识的发掘能力。对顾客知识价值的计量可通过对顾客知识进行专项管理,对每一项顾客知识转化后的收益由相关部门综合评估核定。
5.顾客交易价值(customertransactionvalue,TV)。顾客的交易价值是企业在获得顾客品牌信赖与忠诚的基础上,通过联合销售、提供市场准入、转卖等方式与其他市场合作获取的直接或间接收益。顾客交易价值受产品关联度、品牌联想度、顾客忠诚度、顾客购买力以及交易双方讨价还价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交易价值的计算,可依据会计的当期发生原则,将企业通过交易获取的收益平均分摊到有交易价值的顾客上。
因此,顾客终身价值应该是上述五种价值的总和,反映到计算公式上,应为:
LTV=∑(PVt+PPVt+CVt+KVt+TVt)(1+i)-t+Iv。三、顾客资产的构成
然而,仅仅探讨顾客终身价值还无法对顾客资产进行测量,这是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同的顾客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不同,也就是说,顾客资产不是均质的,顾客资产中不同的顾客结构所产生的价值是有着显著差异的,因此对顾客资产中存在的顾客类型进行研究,了解它们对顾客资产价值的影响,深度剖析顾客资产的构成,成为测量和研究顾客资产的必经之路。
关于顾客资产中的顾客类型的划分,常见的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顾客划分为忠诚顾客和一般顾客,这种思路试图以顾客与企业建立关系的忠诚程度作为划分标准,然而在现实中却不易操作,因为忠诚难以度量,而且总是在不断变化。这种思路也容易走入一种误区,即认为忠诚顾客就是最能赢利的那部分顾客,而实际上不是所有的忠诚顾客都能为企业提供所有的五种价值。在前述四种不同类型的顾客中都可能会存在忠诚顾客,任何一个顾客的忠诚度提高都会使其所能提供的那几种价值得以增加,但并不改变其提供价值的种类。比如采取天天低价可能会赢得逐利顾客的忠诚,但他们仍然不会给你交易价值,一旦你变换花样,选择一个新产品进行捆绑销售,他们便马上弃你而去。所以,追求顾客忠诚度的提高,只是一个普遍性的指导原则,而企业也要考虑究竟是什么样的顾客更适合你花费重金去培养忠诚。
另一种思路是根据顾客终身价值的大小,将顾客划分为高价值顾客、一般价值顾客和无价值顾客,如RolandT.Rust(2000)将顾客分为铂金层级、黄金层级、钢铁层级、重铅层级。此种思路虽然在划分上易于操作,但也存在不足,最显著的莫过于你虽然知道顾客的价值高,但你却不知道它为什么高,高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去保留甚至是更多地开发和利用这些高价值。
上述两种思路的缺陷让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对于顾客类型的划分至少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顾客类型的划分标准应该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并具备可操作性:第二,区分顾客差异的目的是为了有选择地去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细分过程中应尽量结合顾客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此才会使企业的营销策略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根据这两个原则,我们可以结合前述的顾客价值的不同形式,探讨不同的顾客类型与不同的顾客价值形式之间的关系。如此,我们可根据顾客所能提供价值的能力,将顾客类型大致分为四类:
1.灯塔顾客。灯塔顾客对新生事物和新技术非常敏感,喜欢新的尝试,对价格不敏感,是潮流的领先者。当然,这些行为特征背后一定还存在一些基本特征,比如他们往往收入颇丰,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探索与学习能力,对产品相关技术有一定了解,在所属群体中处于舆论领导者地位或者希望成为舆论领导者。灯塔顾客群不仅自己率先购买,而且积极鼓动他人,并为企业提供可借鉴的建议。正是灯塔顾客拥有的这些优秀品质,使其成为众商家愿意倾力投资的目标,这也提升了其交易价值。
2.跟随顾客。跟随顾客最大的特点就是紧跟潮流。他们不一定真正了解和完全接受新产品和新技术,但他们以灯塔顾客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他们是真正的感性消费者,在意产品带给自己的心理满足和情感特征,他们对价格不一定敏感,但十分注意品牌形象。跟随顾客为企业提供除顾客知识价值外的四种价值。
3.理性顾客。理性顾客在购买决策时小心谨慎,他们最在意产品的效用价格比,对产品(服务)质量、承诺以及价格都比较敏感。理性顾客对他人的建议听取而不盲从,他们一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且每一次购买决策都需精密计算,不依赖于某一品牌。因此他们基本不具备交易价值,只能为企业提供顾客购买价值、信息价值与口碑价值。
4.逐利顾客。逐利顾客对价格十分敏感,他们只有在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有价格上的明显优势时才可能选择购买本企业产品。逐利顾客的形成原因可能与他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这导致其可能处在社会的较底层,对他人的影响力较低,而且其传达的信息也集中于价格方面,因此逐利顾客的口碑价值可以忽略不计。逐利顾客只为企业提供最基本的两种价值:购买价值与信息价值。
企业中以上四种不同类型的顾客的终身价值总和构成企业的顾客资产,从中可以清楚地解释为什么有些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的企业却在竞争中感到力不从心,为什么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企业会迅速成为市场中的巨人。正由于不同的顾客类型的终身价值不同,同样数量的顾客群体、不同的顾客结构,可能会导致顾客资产的巨大差异。两家企业可能在市场规模上不相上下,但第一家企业顾客资产中灯塔顾客和跟随顾客的比例高,而另一家企业顾客资产中多数为逐利顾客,如此导致两个企业的收入、利润、未来销售增长率以及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完全不一样。
图1顾客资产的构成模型
至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顾客资产的构成模型,即顾客资产构成的二维模型,从顾客资产的价值构成和顾客资产的顾客构成两个维度来分析顾客资产的构成。如图1所示,顾客资产的价值构成描述了构成顾客资产的不同的顾客价值类型,它们是顾客资产的不同的价值表现形式,是造成不同企业顾客资产迥异的显性原因。顾客资产的顾客构成则描述了构成顾客资产的不同的顾客类型,它们是顾客资产价值的来源,如前所述,它是企业顾客资产产生迥异的隐性原因。在对顾客资产构成的研究中,一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顾客作为资产所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不同途径和不同的实现方式,对顾客资产价值构成的研究要求企业更多地从差异化的业务手段出发,去开发最大化的顾客价值;另一方面,对顾客构成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顾客中“质”的差异所在,它要求企业不是笼统地考虑顾客群的整体规模,而应更多地从差异化的服务手段出发,有选择地发掘和培养最有价值的顾客,并与之建立长期关系。
当然,单依靠顾客提供价值的能力对顾客资产进行划分,也存在缺陷。比如由于企业的行业不同、竞争地位不同、生产能力不同、经营策略不同,有的企业中即便是灯塔顾客还不能成为高利润的顾客,而有的企业即便是理性顾客也能提供高利润。因此,根据顾客提供价值的能力对顾客进行划分,有必要与企业的赢利点相结合,以确定哪些是企业最优质的顾客资产。而企业研究和测量顾客资产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充分利用不同顾客的价值,合理调整企业的顾客资产结构,并与竞争企业的顾客资产进行比较,明确竞争优势,通过差异性的经营,实现顾客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顾客资产的测量
在清楚地分析顾客资产的结构之后,对顾客资产的测量可依照如下步骤:
1.将现有顾客划分为灯塔顾客、跟随顾客、理性顾客和逐利顾客。根据顾客行为特征与心理特征划分顾客类型的指标很多,如顾客的收入、消费习惯、受教育程度、职业、生活型态、影响力等,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这些指标加上一定的权数作为划分的标准。此外,观察顾客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何种阶段发生首次购买,也有助于划分不同的顾客类型,如灯塔顾客多在产品介绍期就会首次购买,而跟随顾客可能在产品成长期才首次购买,理性顾客首次购买则在产品成熟期,至于逐利顾客,往往在产品成熟后期或衰退期,价格下降到期望的最低点,才会首次购买。
2.根据每一类顾客提供价值的能力不同分别计算出每一类顾客的顾客终身价值。根据顾客终身价值的计算公式以及各类型顾客不同的价值提供能力,可将每一类顾客的价值分别进行加总,公式如下。
灯塔顾客价值=∑(PVnt+PPVnt+CVnt+KVnt+TVnt)(1+i)-t+Iv
跟随顾客价值=∑(PVnt+PPVnt+CVnt+TVnt)(1+i)-t+Iv
理性顾客价值=∑(PVnt+PPVnt+CVnt)(1+i)-t+Iv
逐利顾客价值=∑PVnt(1+i)-t+Iv
其中PVnt指第n个顾客在时间t的购买价值。
3.将四类顾客的顾客终身价值加总得到企业顾客资产总值。
篇3
关键词:渠道测量步骤
渠道是线状引水工程,它包括渠首、渠道、渡槽、倒虹吸、涵洞、节制分水闸、桥等一系列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要把这些建筑物的中心线位置和特征高程按一定的标准实测出来,为渠道设计提供充分的测量资料。渠道测量的目的,是在地面上沿选定中心线及其两侧测出纵、横断面,并绘制成图,以便在图上绘出设计线;然后,计算工程量,编制概算或预算,作为方案比较或施工的依据。渠道工程的勘察放线,是与工程设计密切相关的。只有在现场放线位置合适、测量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出经济合理的工程设计来。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下面浅谈一下渠道测量工作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工作预备会议
工作预备会议在测量工作开始前召开,甲方代表(具体由甲方基建科负责)、测量人员、设计人员都要参加。召开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这次渠道测量的任务和具体要求和与今后设计相关且需要现在调查清楚的问题。首先应明确是新建渠道还是改建渠道;若是改建渠道有无改线段或裁弯取直的渠段。渠道有无地质资料或是类似工程可供本渠道工程参考的地质资料。若没有相关地质资料可利用则应明确渠道沿线和拟建重要建筑物中心位置做地质勘探的必要性。会上要积极征求甲方对这次测量工作及对渠道设计方案的意见或要求。如渠道长度,设计方案(主要指采用什么要的防渗形式和防冻胀方案),有无改线或裁弯取直、项目投资控制等问题要明确是否有要求。这些要求或建议的明确化对渠道测量、设计工作都很有指导意义。
2.渠道现状(树形)导线图的绘制
首先考虑由甲方代表提供精确的可满足测量要求的渠道现状(树形)导线图;若没有,再考虑由甲方代表提供渠道导线图的草图,根据草图由本次测量人员会同三方(甲方、测量、设计)一起完善渠道现状导线图;如若连草图都没有,则由本次测量人员会同三方一起用手持GPS测定渠道现状导线图。渠道现状导线图应明确标出渠道各个拐角、拐点及起点、终点的位置,分水闸、节制闸、桥涵等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位置,上下级渠道和各个建筑物的名称。各个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要标明,如不同渠段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节制闸、分水闸的流量,交通桥的过荷要求等。渠道现状导线图的绘制目的是便于这次渠道测量和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使用渠道现状导线图可以使渠道测量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渠道测量的准确性。
3.根据渠道现状导线图进行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的测量
渠道上的闸、桥、涵等交*建筑物称为其配套建筑物。渠道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J3-81DLJ201-81CH2-601-81)》执行。渠道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渠道及配套属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等三部分。
3.1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
主要是为了绘制渠道设计导线图,应当把其位置都精确的在渠道设计导线图中标出来。这项工作主要是使用GPS来完成的,主要测出渠道拐角和渠道拐点、始点、终点及其配套建筑物中心位置点的坐标,并在图纸上用适当的比例和图例明确表示出来。
3.2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
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是利用间视法测量路线中心线上里程桩和曲线控制桩的地面高程,以便进行渠道纵向坡度、闸、桥、涵等的纵向位置的设计。为便于计算渠道长度、绘制纵断面图,沿渠道中心线从渠首或分水建筑物的中心,或筑堤的起点,不论直线或曲线,均应用小木桩标定里程,这些木桩称为里程桩。木桩的间距一般为100m或50m,自上游向下游累积编号。这种按相等间隔设置的木桩称为整桩。在实际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应设加桩。整桩和加桩均属于里程桩。
3.2.1应设置加桩的情况一般有:
1中心线上地形有显著起伏的地点;
2转弯圆曲线的起点、终点和必要的曲线桩;
3拟建或已建建筑物的位置;
4与其它河道、沟渠、闸、坝、桥、涵的交点;
5穿过铁路、公路、和乡村干道的交点;
6中心线上及其两侧的居民地、工矿企业建筑物处;
7由平地进入山地或峡谷处;设计断面变化的过渡段两端。
为了注记地表性质和中心线经过的主要建筑物,必要时要绘制路线草图。
3.2.2纵断面测量时需要连带测定的数据和注意事项
1渠首交上级渠道的桩号,及交点处的坐标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
2已建节制闸、分水闸应测出闸底、闸顶、闸前闸后水位高程,闸孔宽度和孔数;
3已建桥应测出桥顶、桥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
4已建桥(或渡槽)应测出其顶、底高程,桥面(路面)宽度和其跨度;
5已建涵洞或倒虹吸应测出其跨度和顶部高程;
6已建跌水或陡坡应测出其宽度、长度、落差和级数;
7渠道拐角、拐点及其配套建筑物的中心点坐标;
8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
9渠道穿过铁路时应测出轨面高程;穿过公路时应测出路面高程;同时应测出道路宽度;
10渠道沿线所留的BM点的高程和位置坐标;
11渠道末端坐标,及其所灌溉的农田地面控制高程;
12如果大段的渠、堤中心线在水内,为便于测量工作,可以平行移开,选择辅助中心线。
3.3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
对垂直于路线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横断面测量。横断面图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
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1.5m,山地、高地应≤±2.0m,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0.3m。
横断面测量的测设要求:
1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时,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于85°、小于95°时,可只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应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向各测一条断面。
2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并注记村名,另一侧应适当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一侧可测至山坡上1~2点,另一侧适当延长。
3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4.渠道沿线察看
渠道放线测量的同时应注意观察沿线的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并以桩号为准做好记录。新建渠道应察看是否穿越农田或林带、居民点等;老渠道应查看已建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并应做好记录。注意查看渠道沿线是否有可供渠道施工用的道路、水源和料场。较重要的交*建筑物还要测大比例尺地形图。
5.应提交的测量成果
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经过资料整理、数据计算、计算机绘图等内业工作后,最终应向设计人员提供测量成果。设计所需要的测量成果包括渠道导线图、渠道纵、横断面图及其软挡文件,其技术要求均应以满足设计需要为准:
1对渠道导线图的要求:应包括上下级渠道中心线(及辅助中心线)、渠道拐角、拐点及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中心点位置和坐标,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等实测数据;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名称;制图比例和指北针等。
2对渠道纵断面图的要求:渠道纵断面图要比例适当;标明拐点桩号及拐角;标明已建或拟建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主要特征高程、其中心点的桩号;标明渠道沿线的BM点的位置坐标和高程;其它关键数据也都要标出。
篇4
[关键词]F-O模型内净率股市泡沫
一、内在投资价值F-O模型
剩余收益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AlfredMarshall于1890年提出的。所谓剩余收益,是指所有者或经营者按现行利率扣除其资本利息后所留下的经营或管理收益。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深入研究净剩余理论的背景下,Ohlson(1995)、Felthama和Ohlson(1995)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账面价值和未来收益的内在投资价值模型F-O模型。
F-O模型基于三个基本假设
1.假设公司只发放股利,并且肯定了传统的股利贴现模型的合理性,认为以下假设成立并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
其中为第t期无风险收益率,第t+i期的股利,E是数学期望符号。
2.假设净剩余关系(cleansurplusrelation,CSR)成立
其中RI(ResidualIncome)为剩余收益,bv为企业净资产的账面价值。CSR的提出表明一个公司的价值是由创造活动引起的,而不是由分配活动引起的。
3.该模型还假设
在这些假设基础之上,Ohlson推出其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为:
其中,V代表企业价值,BV代表企业净资产的账面价值,RI剩余收益,E是数学期望,下标代表期数。由于,其中,ROE表示净资产收益率。因此,可以得出F-O模型的一般表达式:
F-O模型表明,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取决于该股目前的净资产以及该资产的盈利能力的强弱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但F-O模型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假定,认为投资者是万能的,那个狗对公司未来作无限期的预测。赵志军(2003)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假定在现有的信息记下,投资者只能够对公司未来N年内的情况进行预测,对N年以后公司的情况,投资者不再有任何信息,不能做出任何预测,这个假定符合投资者认知有限的现实情况。则
由于在t期,我们对N年以后公司的情况亦无所谓,因此条件期望等同于无条件期望。
所以
假定N年终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ROE,无风险利率平均为p,分红比例平均为a,则,。
运用净剩余关系CSR等式,,可以得到,则:
将定义为内净率,记为IB(theratioofintrinsicvaluetobookvalue)。
二、中国股市泡沫量的计算
1.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内在投资价值
2000年~2007年8年间中国上市公司(沪深AB股)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72%。党的十六大曾作过重要的判断,21世纪头20年时我国的重要战略遇期,通过对当前政治经济形式、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等多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今后13年中(即2008年~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仍能保持这样的净资产收益率,因此我们用这个值作为2008年~2020年共13年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估计量。
改革开放到1997年的20年间,我国物价总水平处于上升状态,经济增长加快的时候引发和伴随着通货膨胀,1998年~2003年的六年商品零售价总水平下降,2003年~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增长2.6%,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现象。由于1978年~2007年间我国消费价格总水平平均上涨幅度为5.12%,10年~20年国债收益率大约也在5%左右,1年内以上贷款利率平均为7.4%。
考虑多方因素,将无风险收益率取为5%,即p=0.05。假定对13年以后的情况没有任何信息,无法作出任何预测。
篇5
在前面的分析中,本文具体讨论了光学细分系统的设计方案。运动距离测量实验选取光学四细分的光学系统,实验系统如图6所示。系统分为光路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mW和0.5mW,反射镜M4由硅片制成,其反射率大约为0.4。硅片反射镜M4可调节反射方向。角锥棱镜M1、M2和M3的型号为Agilent10767A,具有非常好的光学性能。测量导轨选用的是PI公司的M-5x1.DD型号。二维精密电控平移台(直流电机驱动)单向重复定位分辨率达0.1μm,直线度参数为0.1μm/200mm,最高运行速度50mm/s,量程为200mm。2个测量角锥棱镜被安装在导轨上,通过PI公司的控制软件在计算机上对导轨的运动进行控制,实现对外腔长度的改变。通过运动距离测量结果与PI导轨运动参数的一致性可验证测量方案的可行性。信号处理部分中,由PD探测到的激光自混合干涉信号首先由低噪声前置放大器(Standford,SR560C)进行滤波和放大,一路送入示波器而另一路接着由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NI6251)进行AD转换。采集到的数字信号送入PC机中由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LabVIEW)实现信号再次细分以及实时处理重构目标物体的运动距离。测量过程中,示波器可定性观察光学细分的现象,而数据采集卡采集到的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可进行运动距离测量。
2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实验在同一测量环境条件下进行:恒温(20℃±1℃),恒湿(50%±3%)。使激光器预热2h,激光波长稳定在632.8334nm,让导轨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然后对采集的信号加入电子五细分处理。在本实验系统中,由自混合干涉光路细分原理可知,一个条纹对应的运动距离为λ/8,将此波形通过阈值为0的比较器后得到对应的方波信号,再将方波信号n细分,通过计数方波的个数来得到外部物体实际的运动距离。这样处理后,可以得到的分辨率为λ/8n。一个周期内的正弦波通过过零比较器整形成方波信号,五细分后的波形如图7所示。这样通过计数的方法就可以再次提高分辨率。此外,细分处理前对干涉信号进行了整形,可以显著增强对于叠加在自混合干涉信号上的高斯噪声的抗干扰能力,使测量结果更加稳定可靠。在数字域进行细分时,将上面得到的方波信号改写成二进制码(1111100000),然后将其右移9次,将其奇数次和偶数次的右移结果两两异或,则可以得到(1010101010),即对应的五细分信号及其互补信号(0101010101),实现了对原自混合干涉信号的细分。将PD探测到的微弱信号进行电流-电压(I-V)转换后,变成电压信号,经高通电路去直流后,再经放大电路放大,通过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USB-6251采集,在PC机上编写LabVIEW程序进行细分计数处理。信号经数字域电子细分后,进行计数后就可以重构并显示物体的实时运动距离。测量实验使用PI精密导轨对实时测量数据进行校准。导轨的移动范围设置为0~200mm,每次匀速步进20mm,移动速度设置为5mm/s,步进10次,每次导轨的示数作为标准;该运动过程由电机自动完成,系统对每次的步进长度进行自动测量记录并给出实时误差,连续记录几十组,选择其中的5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拟合曲线与误差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结果与实际运动距离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重复性非常的好,实现了使用光学细分与电子细分相结合的方法对物体的运动距离进行实时监测,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
3讨论
激光器作为测量光路的一部分而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波长稳定的光源,其稳定性对测量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空气折射率的变化和角锥棱镜的直角误差也会影响系统的测试精度。1)激光器频率稳定性带来的累计误差。实验中的氦氖激光器输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中心波长为632.8334nm,短期频率稳定性为1.5×10-6,因此,在没有反馈时,激光器波长稳定性为δλ=λδν/ν≈0.9492×10-6μm。当自混合效应反馈系数很低时,频率波动极小。理论计算表明,当外腔长度在百毫米量级时,波长稳定度可以达到10-8的测量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4μm[9-10]。2)空气折射率变化带来的误差。测量环境的初始条件:空气压强101325Pa,室温20℃,湿度1333Pa。测量过程中,由温度、湿度以及压强传感器可知,只有环境温度会有最大不超过1℃的改变。因此得到折射率的变化为δn≈0.929×10-6。当测量长度为200mm时,测距不确定度小于0.3μm[9]。3)角锥棱镜的直角误差。角锥棱镜的直角误差会直接影响其对光路的反射特性。对于Agilent10767A型号的角锥棱镜,其3个直角误差δθ<5″。玻璃的折射率为1.56,则测量长度为200mm的测距误差小于0.002μm[11]。由于本实验系统存在3个角锥,则测距不确定度应小于0.006μm。由以上讨论可以知道,影响测量精度的最大因素来自于激光的频率的稳定度。理论上实验系统的测量分辨率可达到波长的1/40。而实际上,受制于激光频率的稳定程度,在弱反馈条件下,百毫米量级运动距离的测量只能达到微米级的测量精度。
4结语
篇6
摘要: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3+1教学模式下所设计的三坐标测量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的设立,便于学生掌握现代测量技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实践证明,三坐标测量机开设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巩固公差、测量等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
关键词:三坐标测量;实践教学;测量技术
三坐标测量是20世纪6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个产业,随着人们对于产品加工能力的进步,对于测量技术也有进一步的要求。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以精密机械为基础,集光、机、电、计算机综合为一体的现代精密测量设备。将三坐标测量机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之一,有利于学生巩固测量技术的理论知识,同时能掌握先进的测量技术。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1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采用西安爱德华测量有限公司生产的Dasiy686的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系统所配备的软件AC-DMIS是一种基于DMIS语言的交互式测量软件,既能检测规则的特征元素,也能检测自由曲面。在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手动测量是用手操器控制测头系统进行测量。自动测量是在CNC模式下,运行预先借助CAD编制好的程序,来控制机器实现自动测量。课程中将被测件的CAD模型导入测量软件中,由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数模上直接编程,再自动模式下检测工件,最后输出测量报告并打印。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将被测零件定为他们在数控铣床上自主加工的零件。通过对该零件的检测使学生对于产品质量检测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了解自己在数控加工方面的欠缺。
2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共分为七个方面,分别为:开机、测头选择、基本几何元素的测量、相关功能的使用、工件坐标系的建立、借助CAD编程和结果输出。(1)开机。开机操作中主要注意两点:一回零,即回到测量机的机械初始状态。二是检查气源供压力能否实现此气浮导轨形式的三坐标测量机的运动。(2)测头选择。本课程采用的是雷尼绍的PH10T测头系统,基本组成是测头座、连接器本体、模块选项、测针。此外可根据测量需要可添加测头加长杆或测针加长杆。其中对于测针的选用,要注意:一在满足测量要求的情形下,尽量选用短测针,以便减少由测针弯曲带来的偏移;二要尽量减少连接点,因为加长杆的接入会额外引入新的弯曲和变形点,从而降低测量精度。(3)基本几何元素的测量。三坐标测量包含十二个基本几何元素,
分别是点、圆、圆弧、椭圆、球、方槽、圆槽、圆环、直线、平面、圆柱和圆锥。它们是由测量点通过最小二乘法、最大内切法或最小外接法计算得出的。前八个是点元素,它表达元素的尺寸和空间位置。后四个是矢量元素,它既要表达元素的空间方向,同时也可能表达元素的尺寸和空间位置。此外,还有组合元素,它主要是针对点元素之间的组合。比如两个圆可以通过两个圆心的组合得到一条组合直线。(4)相关功能。三坐标测量的相关功能分别是:相交、角度、距离、垂直、对称、镜像、圆锥、投影以及平面相交点的计算。通过相关功能的应用使学生对基本几何元素有进一步的认识理解。(5)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三坐标测量机的坐标系有:原始坐标系、机械坐标系、工件坐标系以及模型坐标系。原始坐标系,是开机时的坐标系;机械坐标系,是回零后的坐标系,它是唯一的;工件坐标系,是根据零件的基准建立的坐标系,也就是测量基准,可以根据测量需要建立若干个;模型坐标系,是三维模型的基准。建立工件坐标系意义在于:一是找正零件,当零件放置位置与机械坐标系不平行时,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实现找正,从而避免误差;二是指出零件放置位置,实现程序的自动运行;三是使零件与模型坐标系一致,以便编程。建立工件坐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工件位置找正法,即3-2-1法则。具体如下:①3个点确定基准平面。基准平面的目的是空间找正,其法线就作为Z轴。②2个点确定基准直线。基准直线的目的是轴向摆正,它是围绕第一轴旋转而产生的第二轴。③1个点确定坐标零点。根据右手直角笛卡尔坐标系,确定了两个轴,第三轴也就固定了。再用前面学过的相关功能之类的运算求得坐标零点。按照X=0,Y=0以及Z=0进行同时偏置即可得到坐标原点。(6)借助CAD编程。三坐标测量的编程方式有三种:一是自学习编程;二是脱机编程,即高级语言编程;三是借助CAD编程,是此课程的重点,它是一种数模比对测量的编程方法,必须有CAD模型,将其导入测量软件中,在模型上进行编程,可实现高效无图化生产。编程的步骤分别为:①建立工件坐标系,来找正零件位置;②建立安全平面,避免自动运行程序时出现撞针现象;③在自动模式下,打开CAD系统中的特征测量直接在模型上拾取被测元素,如用线拾取要测量的圆,面拾取要测量的圆柱等;④查看所有节点路径,确定路径无碰撞,再运行程序。首次运行程序注意减慢速度,防止撞针;⑤保存程序文件。(7)结果输出。测量结束后,软件可输出多种形式的检测报告。根据图纸的加工要求选择需要的测量结果,显示在检测报告中,将其保存并打印出来。
3结语
三坐标测量课程的引入,填补了学生在先进测量技术上的空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检测自主设计生产的被测件,使学生对于设计、生产和测量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创新设计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竹青
肖龙雪
刘建鹏
花国然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篇7
电子平板数字测绘系统、侧记法数字测绘系统、掌上数字测图系统合称数字地形测绘技术,这套技术的核心理念是数字化系统配合全站仪共同使用,即GPSRTK系统配合全站仪进行综合测绘,现在最实用、最先进的方式是,掌上电脑+全站仪+地形库内业,这种方式适合山地、草地、盆地,利用现代化数字手段,通过对全站仪的数据统计,从而建立起基础模型,全方位立体化的三维系统没醒,对当地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加强建模效果,更加快捷与便捷的将这一数据进行整合。
2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采用一般多以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及标尺、标杆为主要工具,用断面法或极坐标法及交会法定位,用测深杆和测深锤来采集水深数据,这种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误差大等诸多缺点,近来已经很少被采用。近年来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DGPS,GPSRTK及CORS系统配合多波束测深仪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GPS(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是以某已知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的GPS接收机连续接收卫星信号,并与已知点的位置进行比较,确定当时误差的伪距修正值,将这些修正值通过无线电台接收,用户接收机接收修正值来实时校正GPS信号,它具有全天侯、实时连续、高精度等特点。目前GPSRTK及CORS系统定位已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并且能够做到实时无验潮测量。以上几种定位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与岸上基准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定位技术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特别是较大面积的水下地形测量,可以大大缩短工作周期,减轻劳动强度。
3变形监测技术
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或变形观测,是对被监测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的变化特征。变形监测按其变形监测部位分为外部变形监测(外观)和内部变形监测(内观)两部分,涉及测量学范畴的工作主要为外部变形监测。外部变形监测按变形方向可分为水平位移监测和垂直位移监测。水利水电工程外部变形监测包括变形监测基准网测量、工作基点测量、变形体变形监测、监测资料分析等内容,常用水利水电工程外部变形监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大地测量法;(2)基准线测量法;(3)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
4结语
篇8
GPS作为一种优越的定位系统,在汽车导航、物流运输、资源勘探、水利建设、铁路建设、灾后救援等方面都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测量中,它相比于其他测量方式更为优越,GPS点标志在测量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GPS在测量中所具有的优点分析如下:1)GPS方格网的测量精度指标是点位中误差,更优于相对中误差。2)在大型的工程测量方案中,布设大地控制网时,若采用GPS方法,由于图形的强度系数较高,可以大大提高点位的趋近速度,更有利于网形的优化。3)GPS测设方格网时,构造简单,可以灵活选取点的疏密和边的长短,同时它也解决了点位之间无法通视的困难,还可以保证在外施行测量方案时不受天气影响。4)GPS方格网的误差分布很均匀,能够满足常规测量的规范要求。与此同时,它的点位精度也很高,具有较大的精度储备。5)GPS-RTK相比于其他方法,效率更高,更具有自主性,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消耗,流动站也可以由单人完成作业。
2GPS(RTK)系统的构成
GPS(RTK)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包括无线电通信系统、流动站以及基准站。其中,流动站包含了流动站控制器、电源、无线电通讯接听系统、GPS天线以及GPS接收机等。基准站涵盖了基准站控制器、为无线电台和GPS接收机提供能量的电源、无线电通讯发射系统、GPS天线以及GPS接收机等。
3GPS(RTK)工程测量遵循的基本原理
用户接收部分、空间卫星部分以及地面监控部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GPS系统,各功能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就静态GPS测量系统而言,要确保观测效果的实时性,就必须拥有两台或者以上数量的接收机,各接收机接收的数据会存在细微的差别,后期用软件处理的方式能将WGS-84坐标系统的基线向量进行准确显示,在进行坐标转换、平差等工作以后,三维坐标即可求出。最后结果无法在现场即时获取。图1是对RTK实时相对定位原理的简单展示。基准站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要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流动站,就要依靠无线电通信系统,流动站能及时接收卫星数据,而且基准站传递的卫星数据它也能接收。在初始工作完成以后,流动站能及时将基准站信息传递到控制器,从而对这些载波进行差分处理,最终计算出未知点的具体三维坐标。
4GPS(RTK)配合全站仪的具体施测过程
RTK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原则:1)应在测区中央位置架设基准站,而且要始终保持基准站距离无线电发射塔和高压线至少50m。已知点确定以后,应在此基础上校正点位,确保RTK的准确、可靠。2)要确保基准站仪器平整、精确,对中要控制在1mm以内,而整平精度要保持在半格以内。3)15°是接收机接收卫星的理想高度角。4)在确定基准站天线高度时应在不同的三个方向反复测量,确保互差小于3mm,天线高度应为三次平均值。对流动站的技术要求规范:1)不小于13°是最佳卫星高度角。2)至少观测5颗以上的卫星数。3)选择流动站位置时要谨慎,尽量将其控制在转换范围内,在不超过基准参考站10km的位置架设。4)在进行观测工作以前,要认真检测已测点或者已知点,确保准确。5)进行测量时必须保证RTK处于固定状态。6)测点相对图根点的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2mm(实地20cm)。7)在选用RTK为图根点确定方法时,要尽可能选择易于仪器操作和搬运且实现良好的地方,所以,理想的图根点位置为十字路口或者平房区,为了检测方便,要确定后视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流程:1)尽可能整平对中,将对中偏差控制在1mm以内;2)全站仪启动后,打开文件管理界面,新建文件夹,将文件储存在该文件夹下;3)在检核过程中,将后视点作为检核点,进行点收集的基本前提是偏差在可控范围内,否则,要对具体原因进行调查;4)对碎部点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特别要强调的事项:1)要分清盘左盘右,始终在一个方向观测一个测站;2)一旦触碰到测站仪器,就需立即校正。
5结语
篇9
1.1测量精度较高
在工程测绘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如此便能够保证运动载体实现最佳的路线运行。对于工程测绘工作来说,定位非常重要,按照实际的测绘需求,假如基线没有超过50km,就应当采用载波相位观测量,以此保证静态相对定位。在工程测绘工作中运用GPS定位系统中的测技术,就能够实现1×10-6以及2×10-6的精度,假如基线达到了100km-500km,相对定位的精确标准就能够达到10-6以及10-7的范围内。随着GPS定位测量技术的不断革新,测量的精度也会不断的提升。
1.2操作简便且节省时间
在工程测绘工作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操作简便,且能够节省时间。例如在工程测量中运用经典的静态相对定位模式实现测量时,假如测量的基线在20km内,单频接受的观测时间大约为1小时,而双频接受的观测时间则为15-20分钟,假如采用实时动态定位,初始的观测时间则为1-5分钟,其他不同位置的观测时间为几秒,因此在工程测绘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有效的缩短观测的时间,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目前,GPS定位系统已经分为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系统技术,在工程测绘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通过智能型接收机进行观测,工作人员只需安装一些开关仪器,就能够通过仪器进行实时监控。由于GPS定位测量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工程的测量与卫星捕捉都能够通过GPS定位测量仪器来实现,操作较为简便。此外,GPS用户接收机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节约人力和物力,能够有效的节约工作成本。
1.3应用范围广
GPS定位系统的应用范围一般可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是运用于与各个行业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是车载导航,目前GPS导航系统目前已经成了汽车的基本配置。此外,GPS技术还广泛的应用于地质与矿产等行业中。其次,GPS定位系统还能够运用于环境条件中,GPS定位是借用卫星系统实现定位,一般不会受到天气与温度的影响,在对于工程测绘来说属于一大优势,因为工程测绘通常都是在野外工作,运用GPS定位系统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条件造成的影响,保证定位的精度。
2GPS定位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运用
2.1测量工程变形情况
通常工程建设涉及的范围较广,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为因素或是地质运动造成的建筑物变形以及位移,假如出现此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工程测绘工作,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受到影响。经过研究发现,造成工程变形的主要类别有大坝变形与建筑物沉降等,假如能够及时的对工程变形进行测量,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工程变形对于工程测绘工作的影响。目前GPS定位测量技术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与工程变形的监测工作中,例如运用高精度的三维定位技术,就能够对工程建筑出现的微小变化进行分析,提早做好防范准备,减少损失。
2.2大地测量控制网点
在大地测量网点工作中,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且精度较低,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1991年开始建设大地控制网,目前这一工程已经结束,并且已经开始运用。大地控制网能够测量数千里或者数万里,而城市控制网测量的距离较近,一般在十公里左右,但城市控制网的使用频率更高,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借助GPS定位测量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测量,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
2.3测量水下工程
在水下作业一般难度较大,需要考虑到水下压强以及流体力学等方面的问题,但随着资源的开发,这些资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加,进行水下工程测绘目前已经是测绘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GPS定位测量技术包括了三维测量技术,能够从纵向或者横向两个角度进行水下测量,同时还能够将测量的结果通过计算机分析软件与制图软件等直接呈现出来。例如在进行水下作业时,进行横线测量时应当选择差分GPS技术,如此便可有效的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简化操作流程。而进行纵向测量时则应当选用探测仪,运用超声测量的方式得出具体的深度。
2.4测量矿井工程
目前我国已经将GPS定位测量技术运用于矿井工程的测量中,并通过GPS技术进行了测量演练,及时的对测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常规形式的测绘工作通常是由工作人员自行操作,人为操作较容易出现误差影响测绘工作的精准度,此外,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进行测绘工作,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矿井工程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采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高效的实现工程测绘中交互定位,且能够显示出最精确的测绘结果,同时还能够了解工程测绘工作的流程。为了保证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达到最佳效果,可在测量前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于需要测定的位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测量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防治措施,以此保证测量人员的安全,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3结束语
篇10
大型机械设备,如水轮机、汽轮机、大型发电机组、大型轴承圈等,常需对其大直径进行高精度测量,以满足加工过程中对直径尺寸的控制。大直径测量必须解决以小测大、在线测量等一系列特殊问题。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有:①用π尺进行测量,方法虽简单,但测量误差较大,精度很难提高。②采用大型卡尺进行测量,卡尺若随被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将会出现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③电子卡尺测量精度虽然较高,但是测量范围仍然有限。④座标机是一种较先进的测量方法,可是大型座标机价格十分昂贵,且不便在线测量。⑤利用滚轮测量被测件的周长,然后算出其直径,此方法的优点在于被测工件的几何尺寸不受限制,能以小测大并可方便地进行在线测量,这也是几十年来,始终未被人们放弃的原因所在。滚轮法从理论上讲是无原理误差的,但由于技术未臻完善,如没有解决好滚轮与被测工件接触点的滑失问题,给测量带来了误差,限制了其测量精度的提高。如何解决滚轮与被测工件接触点的滑失问题,是完善此项技术的关键。
1滚轮法测量原理及提高精度的措施
滚轮法测量大直径的原理如图1所示。它是利用滚轮测量出被测工件的圆周长,利用圆周长和直径的函数关系,通过计算来求出被测件的直径即:
D=L/π
其中L为被测件周长,可以看出被测件的直径D其精度取决于被测件周长的测量,因此测量时,滚轮应以一定的压力与被测件接触,压紧力保证滚轮相对被测件作无滑动的纯滚动。当被测件转动时,它与滚轮的传动关系为:
nπd=NπD
D=(n/N)d(1)
式中:n为滚轮转数;N为被测件转数;d为滚轮直径;D为被测件直径
滚轮法测量直径较好地解决了以小测大的问题,且方便于在线检测。但前提条件是:被测件(以下称工件)与滚轮在转动的时候,它们之间应是无滑动的纯滚动,即没有滑失现象。但是滑失现象一直是滚轮法测量大直径让人们所困扰的事情,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这种测量方法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减小滑失的产生。
1.1解决被测件轴与滚轮轴在安装过程中的不平行问题
被测工件与滚轮在安装过程中两者的轴应互相平行,如图2(a)所示。
只有这样测量的时候才能保证它们在每一径向截面是在同一平面内转动。如果不计两轮之间压力变形,它们之间的接触是点接触,如图1中的A点。因为是对滚,所以它们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且又在同一平面内转动,因此在A点,滚轮与工件的相对速度为零,它们转过的弧长彼此相等,说明没有滑失现象,可以精确地测出工件的直径。但是在安装工件与滚轮的时候,工件轴与滚轮轴可能并没有严格平行,滚轮轴相对工件轴偏离了一定的角度θ,如图2中的(b)和(c)。因为工件的转动是由驱动装置提供,而滚轮的转动则依赖于工件的转动,由于两轴的不平行,工件与滚轮在转动的时候不是在同一平面内转动,造成它们的转动速度不相同,从图2的(b)和(c)中看出:
v滚=v工cosθ
滚轮的转动速度将小于工件的转动速度,滑失由此产生。它们转过的弧长不再相等。测出的直径将变小。若设计一个微调机构,让滚轮轴在与工件轴平行的位置附近摆动,滚轮轴与工件轴之间的角度θ越大,测出的工件直径就越小。调整微调机构,使θ角逐渐减小,测出的工件直径就逐渐变大。当θ=0时,两轴平行,测出的直径最大,继续调整微调机构使θ角向反的方向增大,测出的直径又随之减小,如图3所示。只有当测出的直径为最大时,说明此时滚轮轴与工件轴是平行的,即图中的极大值位置。将滚轮轴安装在此位置可以避免滑失的产生。
1.2减小滚轮轴的摩擦力
当滚轮转动的时候,滚轮轴与轴承要产生摩擦,此摩擦力直接影响着滚轮的转动情况,我们希望这个摩擦力越小越好,达到减小滑失的目的。因此选用摩擦极小的空气轴承是比较理想的,于是我们设计与构思了气浮顶尖的结构,如图4所示。顶尖制成空心,可以通气,上下两端分别通入高压气体。图中采用孔式节流方式。当压缩空气由顶尖中心孔通进时,它会由间隙溢出。顶尖座和顶尖有一小段是经过研磨而成的,在静态下两壁密合,当气体通入时,两顶尖因气体压力而产生微量分离,形成锥形间隙,其余部分的顶尖座和顶尖,角度有极小的差异,形成楔形间隙。上下顶尖用同一压力供气,滚轮的自重使下顶尖的气隙小于上顶尖,因此下顶尖溢出的气体流量小,上顶尖流量大。另一方面高压气体是经过孔式节流器进入气腔的,上下顶尖使用相同结构的节流器,对流动气体的阻力相同。节流器产生的压力降与气体流量成正比,所以上端节流器的压力降大,下端的压力降小,即上端气腔内压力小,而下端气腔内压力大。上下气腔内存在着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与供气压力有关,当供气压力达到某一值时,该压力差作用在顶尖上的作用力等于滚轮的自重,就能把滚轮浮起。由于气隙的存在,滚轮转动起来自身的摩擦极小,因此可以说采用气浮顶尖结构比采用普通轴承在减少滑失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2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由两部分组成,测量被测件转数N以及滚轮的转数n。首先谈一下如何得到被测件的转数N。
在被测件的侧面做一标记,当此标记通过光电开关时,光电开关将接收到一个光脉冲,工件每转一周光电开关都会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此信号经光电转换、电路放大、整形后送入计算机进行计数,工件的转数N就这样被记录下来。
从式(1)中看出,滚轮所转的圈数n与被测件直径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滚轮转数n要力求精确测出,所以采用了莫尔测量技术。把一圆光栅安装在滚轮轴上,滚轮转一周,光栅亦转一周。在圆光栅的前面按装了照明灯泡、透镜和指示光栅,在圆光栅的后面则安装了光电接收装置,这样在滚轮与光栅转动的时候就形成了移动的莫尔条纹。若光栅的周刻线为10800条的话,由莫尔条纹的性质可知:光栅每转一周就有10800个脉冲输出。当计算机接收到工件的第一个脉冲时,开始对移动的莫尔条纹进行计数,工件的第10个脉冲到时,说明工件已转了10周(取10周为的是提高测量精度),此时停止莫尔条纹计数。将所计的莫尔条纹的移动数目从计算机中取出,除以10800即是滚轮所转的圈数n。若使计算机能准确地将工件的转数以及光栅所产生的莫尔条纹信号记录下来,光电转换及电路放大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光电接收装置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较弱且是模拟变化量,而计算机所能接受的则是数字量,因此需将信号进行放大,且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信号放大我们采用了较为常用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此电路结构简单,由于电压负反馈的作用,输入、输出电阻都很小,所以带负载的能力较强。另外为了得到数字量,用555定时芯片搭接而成施密特触发器。此电路的优点在于:①输入信号从低电平上升时的转换电平和从高电平下降时的转换电平不同,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②在电路进行状态转换时,通过电路内部的正反馈过程使输出电压波形的边沿变得很陡。利用这两个特点不仅可以将边沿变化缓慢的模拟信号(正弦信号)整形为边沿陡峭的矩形波,而且可以将叠加在矩形波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有效地清除。
用单片机进行计数可以使电路大为简化,因为803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定时/计数器,即T0与T1。在软件编程中让T0与T1工作在计数方式。T0用来记录工件的转数N,T1则记录移动的莫尔条纹数目,当T0记录的脉冲数为10后,马上停止T1的计数,随即将T1的计数取出,用式(1)算出工件的直径D。另外用8255A作为单片机的并行接口将算出的直径D送到LED进行显示。其中8255A的A口与C口均作为输出口,A口用作LED的段控,C口用作位控。
3程序设计
有了上述的硬件,完成计数与运算直到用LED显示出被测工件直径就靠程序来实现了。计数是对被测工件所转的周数以及由光栅产生的莫尔条纹的移动数目进行记录。由记录出的莫尔条纹的移动数目就可算出被测工件的直径。图5、图6分别为主程序流程图和计数程序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