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4 16:4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标准化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本情况
镇距县城6.2公里,是县工业园区所在地,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2.7万余人。我镇便民服务中心自2010年3月26日挂牌办公以来,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制度,切实推动了我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占地150平方米左右,现有10个窗口,13名工作人员。4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工作步入了正常化、规范化运行轨道。
二、主要做法
1、全面推进职能职责标准化。中心积极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辖区便民服务工作,明确党委副书记任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确定各入驻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和职责,制订和组织实施了便民服务事项的相关办事指南。严格制订和组织实施服务规范、项目运行和大厅管理制度,设立了群众诉求和意见箱,并向群众公布监督电话,定期收集群众意见和诉求,并及时处理。针对本镇进驻机构及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和管理并积极接受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
2、全面推进场地和设施标准化。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制作标准牌匾悬挂在显眼位置。为了改善办公条件,中心在2014年3月搬入了镇政府大楼,并在底楼临街面开辟了150㎡的服务大厅,实行“开放式办公”、“柜台式服务”。配置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便民信息,指纹考勤机监督中心工作人员出勤情况,并实现大厅wifi全覆盖便利办事群众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3、全面推进进驻部门及项目、服务类型标准化。中心在将民政、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国土资源、规建等部门进驻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拓展服务范围,纳入了新农合、水利、林业、社会救助服务等窗口,努力将镇党委政府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有关政策、法规、文件同步在中心公开,供群众查询。设立了群众诉求和意见箱,并向群众公布监督电话,定期收集群众意见和诉求。
4、全面推进办事制度标准化。我镇制订了一整套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并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注重收集群众意见,不断完善各项办事服务制度。对服务范围内的事项实行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做到明明白白办事。
5、全面推进办公软件标准化。中心对工作人员开展了便民服务业务通用软件的培训工作,做到在办理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时,全面使用该软件。
6、全面推进便民服务向村社延伸标准化。积极推行为民办事制度。在村委会、社区设置了便民服务代办点,以村组干部等为代办员,为群众实行免费代办。代办点和代办员纳入了中心统一管理和考核,并在中心设立村干部临时办公桌,推进村社干部定期到便民服务中心办公。
三、工作亮点
1、强化基础设施。整合有效资源、加大对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设施设备的经费投入,配齐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为提升我镇便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2、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坐班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考勤请假制等制度的建立和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为便民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篇2
一、申报范围和条件
(一)市范围内依法设立的法人单位(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等)可申请财政扶持资金补助(奖励)。
(二)申请财政扶持资金补助(奖励)的项目完成时间应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且标准于2010年;
2.牵头制定实质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内容的联盟标准;
3.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工作组组长单位;
4.承担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
5.参与WTO/TBT通报评议,主导意见和建议被通报方采纳;
6.获得国家、省、市“标准创新贡献奖”;
7.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通过确认达到AAAA、AAA、AA级;
8.通过SA8000、GAP认证。
二、申报材料
申请单位应按申报项目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表(通过SA8000、GAP认证的申请表见附件1,其他项目的申请表见附件2。申请表中“项目名称”填写格式见附件3);
(二)营业执照、法人登记证或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文件(复印件);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五)申请国际标准制(修)订财政扶持资金补助的单位,应提交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参与制(修)订相关国际标准的有效证明材料和向标准制定机构提交的被采纳的提案材料等。申请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财政扶持资金补助的单位,应提交已正式的标准文本,主导制(修)订标准的单位还应提交相应的标准立项计划;
(六)申请牵头制定联盟标准财政扶持资金补助的单位,应提交经备案的联盟标准文本、联盟标准采标证明材料以及联盟标准实施情况报告;
(七)申请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工作组财政扶持资金补助的单位,应提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该组织的文件。申请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财政扶持资金补助的单位,应提交省质监局批准成立该组织的文件;
(八)申请WTO/TBT通报评议财政扶持资金补助的单位,应提交参与WTO/TBT通报评议且主导意见和建议被通报方采纳的相关证明材料;
(九)申请“标准创新贡献奖”财政扶持资金补助的单位,应提交相应奖项的公布文件;
(十)申请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财政扶持资金补助的单位,应提交获得的确认证书(提供原件);
(十一)申请SA8000、GAP认证财政扶持资金补助的单位,应提交获得的认证证书(提供原件);
(十二)其他相关材料。
三、申报程序和时间要求
篇3
开发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党工委管委会“两大工程”、“四大任务”,三项举措培养企业积极申报淮安市市长质量奖评定工作,成绩显著。目前,江苏和兴汽车在市长质量奖评审中位列第一,公示已经结束,待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一是加大宣传,深入挖掘。深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及时、有效沟通,积极向企业宣传争创市长质量奖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有效提高了企业申报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初步筛选出符合申报条件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企业了解其生产、经营、管理、申报意向等情况,最终确定申报名单。
二是精心培育,深入帮扶。邀请多名质量专家分阶段走进江苏和兴汽车,对和兴汽车市长质量奖申报材料撰写、高层答辩以及现场答疑等多个环节开展专题培训辅导,与企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推动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为争创淮安市“市长质量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深化服务,着力推进。为争创企业提供全程服务,组织人员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提供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指导企业整理申报材料,积极同市局沟通协调关系,疏通创建渠道,营造良好的“市长质量奖”争创工作环境。
篇4
开展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创建要坚持紧贴实际、突出重点、重在规范、以点带面、促进工作的原则,以规范、便捷、高效为前提,以强化基层平台建设为抓手,通过建设一批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下大力推动全市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经办规范、流程统一、管理高效、服务到位、群众满意的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
二、目标任务
年,全市创建2个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示范县(区)、每个县(区)创建1-2个示范乡(镇)、1-2个示范村(行政村)为示范点,在不同层次的经办岗位中建立若干个人示范岗位。
三、工作步骤和要求
(一)自荐申报阶段。各县(区)按照省厅创建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的申报要求,认真做好申报表填制和申报材料撰写工作,并向市新农保经办机构先行自荐申报。市新农保经办机构负责将各县(区)自荐申报材料及时报送至省厅。
(二)创建实施阶段。在我市向省厅申报创建县(区)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的基础上,各县(区)要严格按照省厅《关于开展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建设工作的通知》(人社发[]288号)建设内容及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创建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围绕制度机制建设、机构队伍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和新农保基金及个人账户管理、档案管理以及确保发放、新农保金融服务等重点环节,认真开展创建工作。并将相关资料装订成册,形成创建台账。
各县(区)在年11月30日前,将具体的创建考核评价实施办法以及创建台账报送至市新农保经办机构。
(三)初审初评阶段。市新农保经办机构对各县(区)报送的创建材料进行汇总,并组织人员,通过采取到创建点实地看场地、看台账、看自查自评材料等形式,对各县(区)创建的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开展考核初审初评,固强补弱。与此同时,积极做好迎接省厅对全市创建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考核评审的相关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的创建任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对待。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新农保示范点建设工作,切实把示范点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区)经办机构和基层工作平台要树立创建意识、品牌意识、标兵意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总结经验。要积极争取财政、编制等部门的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真正把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打造成精品。
篇5
一、目的意义
餐饮业分等定级是商务部推行、依据国家标准《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GB/T13391-2000)在酒家酒店中实施的一项标准化工作。这是我国目前对餐饮业唯一由政府主导实施的评定活动,具有最高权威性。通过对我市酒家及酒店里的餐厅进行等级评定,将进一步加强我市餐饮业管理工作,增强全行业的标准化意识,推动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化建设,提高我市餐饮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饮食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饮食需求。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工作,特成立了东莞市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工作委员会,指导我市餐饮业分等定级评定工作。
市评委会的工作职责:
1、宣传和组织实施《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国家标准;
2、接受企业的申请;
3、指导企业编制申报材料;
4、对申报的企业进行初审并向省评委会提出推荐意见;
5、组织面向企业的宣传培训活动;
6、组织我市评审员的培训和资格管理;
7、承办省评委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东莞市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局贸易流通科,负责日常工作。
市评委会办公室的工作职责:
1、组织协调全市餐饮业分等定级评定工作;
2、研究起草有关文件材料,提出工作建议;
3、设置举报电话,受理企业、消费者投诉;
4、负责向省评委会报告工作,按规定报送有关材料。
三、国家级餐饮企业的评定内容
(一)适用范围
全市范围内的餐饮企业,包括各类的饮食店、餐馆、酒家、酒楼、饭庄、饭馆、酒吧、多种风味馆、专营店、茶楼等(含酒店内附设的酒楼、餐厅)。
(二)评定等级依据和等级
依据《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GB/T13391-2000),将餐饮企业划分为五个档次,分别为国家特级、国家一级、国家二级、国家三级、国家四级,国家特级到国家四级分别以五个钻石到一个钻石为标志。
由全国酒家酒店评定委员会统一制作等级标志牌。各等级评定机构每四年对已评定等级的企业进行一次复查,对等级予以确认。每年进行一次年审,企业晋级需在获得相应资格二年后进行申报。企业等级评定后,可享受国家有关的配套政策。
四、国家级餐饮企业申报条件
(一)申报企业须提交的文件
1、所在镇(区)经贸办的预审意见;
2、申请报告书;
3、质量手册;
4、相关管理文件。
(二)申报企业的主要条件
申报国家级餐饮企业的具体标准详见《酒家酒店分等定级规定》(GB/T13391-2000),该《规定》可在市经贸局网站“政策法规”中下载,网址:。其中申报企业部分基本条件如下:
1、经营面积
特级酒家营业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厨房(含附属用房)面积与餐厅面积之比不小于0.8∶1;有接待150人同时就餐的宴会厅或多功能厅;有供50人同时就餐的中型宴会厅或多功能厅;宴会雅间不少于10间。
一级酒家有接待100人同时就餐的宴会厅或多功能厅;有供50人同时就餐的中型宴会厅或多功能厅;宴会雅间不少于8间。
二级酒家有接待1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宴会雅间不少于6间。
三级酒家有同时容纳100人的宴会餐厅或零点餐厅;宴会雅间不少于3间。
四级酒家有同时容纳80人的餐厅。
2、技术力量
(1)由烹调名师、大师以上任厨师长,烹调、面点至少各有一名名师顶岗操作;(特级、一级)
由烹调名师以上任厨师长,烹调、面点至少各有一名名师顶岗操作;(二级)
烹调、面点至少各有一名名师顶岗操作;(三级)
(2)中级以上烹调师占同工种人员的60%(特级、一级)、50%(二级、三级),其中高级烹调师占20%(特级、一级)、15%(二级、三级);
(3)中级以上面点师占同工种人员的40%(特级、一级)、30%(二级、三级);
3、开业时间
原则上开业时间一年及以上的企业方可申报。
4、企业效益
原则上连续在两年及以上未发生亏损的企业方可申报。
(三)申报程序
1、申报国家特级、一级的程序:企业自愿申请;镇(区)经贸办预审后报市评委会办公室;市评委会初审;省评委会办公室组织复评;经复审合格者提请省评委会后向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推荐;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终审评定。
2、申报二、三、四级的程序:企业自愿申请;镇(区)经贸办预审后报市评委会办公室;市评委会初审;省评委会办公室组织评审团进行文件评审、暗访和现场评审;提请省评委会批准;报全国评委会备案;公布评审结果。
(四)各镇区预审和市评委会初审
预审内容:各镇(区)经贸办审查企业申请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和齐全;现场检查企业申请等级是否与实际相符等。
市评委会办公室正式受理企业申请,在10个工作日内对企业申请进行初审,并实地考察,出具初审意见书向省评委会办公室推荐。
五、组织实施
(一)调查摸底阶段
在全市范围内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我市餐饮业发展水平,包括目前有多少企业符合申报国家级餐饮企业的基本条件,然后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企业申报等级,推动企业上水平、上档次。
(二)宣传发动阶段
召开东莞市餐饮业分等定级评定工作会议,邀请省评委部分委员及办公室成员、各镇区经贸办负责人、意向推荐参评企业主要负责人及联络人、广州市部分已获评企业负责人、部分媒体参加,正式作发动宣传。同时,联系各大媒体,对我市餐饮业分等定级评定工作进行的宣传推广,并到重点镇区及意向企业进行宣传、发动。
(三)组织申报阶段
1、联系国家、省有关组织机构,对我市评审员进行培训,获得资格证书者,可参加我市餐饮业分等定级的评审工作。
2、审核各镇区推荐的餐饮企业资料,确定申报企业名单。
3、组织申报企业进行申报培训,指导企业编制申报材料。
4、申报企业实地考察,指导企业做好申报工作。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市场监管部门保市场主体做好“放管服”工作情况做一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放管服”改革安排部署,研究制订出台《助推企业复工复产18条措施》,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是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统筹推进企业登记注册规范化、便利化,实行企业登记实名认证制度,市场主体实现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市场主体12105+户,其中内资企业1753户、注册资本431623.61万元,农专社1140户、出资总额231479.57万元,个体工商户9212户、资金数额89483.24万元。2020年1-4月份新登记市场主体223+户,其中内资企业51+户、农专社15+户、个体工商户157+户,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4%、8.4%、10.3%。
二是持续推进“四办”改革。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四办”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大力简化申报手续,精简申报材料,取消了各类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申报材料;取消了不必要的办理环节。《营业执照》办理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所有许可审批事项办理时限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全面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和“县域通办”制度,严格将企业登记注册时间控制在3个工作日以内。
三是大力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我局全面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第一批106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对照“证照分离”改革直接取消审批的事项,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积极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实行网上公示注销公告、简化提交资料,落实简易注销程序,目前共办理简易注销登记16+户。
四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我局大力简化涉企证照申请环节文书材料,严格清理法律法规明确设定以外的其他申请材料。所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县政务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全流程电子化,申请材料网上申报、在线办理、 “不见面审批”, 全面实现 “最多跑一次”。今年1-4月份共办理核发《食品生产许可证》2+?张、《食品经营许可证》40+?张、《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25+?张。
五是大力推行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颁发应用工作,我局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全面推行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公示、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让企业从提交申请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全程“一网通办”,实现不见面审批。今年1-4月份共办理核发《营业执照》?张,其中内资企业?户、农专社新设?户、变更?户,个体户新设?户、变更?户;共办理核发电子营业执照?户。
六是稳步推进转型升级,拓宽融资渠道。我局与甘肃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银商合作”,提供“信息申报、登记审批、执照”一站式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办理股权出质登记,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1-4月份共办理股权质押登记??件,实现担保债权???万元。
七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按照全县市场主体总数10%的比例,分别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并对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进行随机匹配,现场组成检查组。抽查检查任务完成后,抽查结果将全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向全社会公开。认真抓好企业年报公示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内资企业年报信息公示应报1676户、实报76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报1120户、实报275户;个体工商户应报8967户、实报1512户,全县内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年报公示率分别为45.35%、24.55%、16.86%。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办事不求人”的营商环境。我局将全面落实市、县《关于加快建立“办事不求人”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健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公示制度,完善相关政策推送制度。公开公示企业注册、行政许可办结时限,力促企业开办时间在3日内的基础上再行压缩,积极推行“秒批”“一日内办结”等服务。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健全完善市场监管部门“一窗”办件规则,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管理,探索开展部分低风险食品告知承诺制许可试点,积极推行“容缺审批”“应急审批”“倒置审批”试点工作。提高许可和注销便利化程度,加强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运用,推动行政许可事项“一网办理”和“一网一门一次”,完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二是支持服务创新,营造规范平等的投资创业环境。我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业创新的热情,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全面落实“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多渠道扩大帮办代办队伍。强力推动质量强国、质量提升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提升计量服务,支持X县银杏等特色产品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推动跨部门联合抽查,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公示,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构建完善的“一网公示、联合惩戒”信用监管体系。加强涉企收费监督检查,规范公共服务领域、民生领域的涉企收费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努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全覆盖、常态化。
篇7
1系统结构
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子系统和审批管理子系统2部分组成。信息子系统各年度项目申报通知、政策法规、新闻信息以及统计报表等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审批管理子系统实现了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请信息在线填报和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对项目从材料审核、审批立项、项目下达、竣工验收、绩效评价的全流程监管,省市县三级管理机构及申报单位间数据信息可以互联互通、协同互动、数据共享。
2功能实现
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审核材料(区县级)、审核材料(地市级)、地点审查(省级)、材料初审(省级)、专家评估(省级)、立项下达(省级)、设计批复(省级)、绩效评价、运行管护、专题呈现、信息查询、统计报表、收发管理、系统管理(见图1)。
2.1系统管理
项目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初始化功能,主要包括各行政地区资料等;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权限,省级管理部门可管理授权地市级管理部门的操作权限,地市级管理部门可管理辖区内的县市区管理部门的操作权限。
2.2项目材料在线填报
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单位,通过系统在线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电子文档,其中:项目概况以在线填写的方式进行提交,其他材料如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制作成doc、pdf等格式的文件以附件形式提交。项目申请提交成功后,可以进行受理信息查询,在县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核之前,还可更正申请材料。
2.3项目材料初步审核
县级项目主管部门的审核人员登录系统后,可对管辖区内用户所申报的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在线初步审核,审核未通过的退回申报单位,申报单位修正错误后可以重新提交材料,审核通过后项目材料上报给地市级主管部门审核(见图2)。地市级项目主管部门的审核人员登录系统后,可对管辖区内需要审核的申报材料进行在线审核,审核未通过的退回相应县区级主管部门处理,审核通过的上报省级主管部门处理。
2.4项目省级审批与下达
经过市县2级初审通过的项目申报材料上报到省级后,首先进行地点审查和材料初审,地点审查主要看项目是否与已经投资建设的项目存在重复,材料初审主要材料格式是否准确充分、要件是否真实完整。经过地点审查和材料初审的项目由省级农业和财政主管部门联合组织专家评估,主要评估项目是否可行、设计是否合理、预算是否科学并给出是否予以立项的结论。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估结论,结合地方基本农田、农业生产等客观因素,按照项目投资控制额度和标准,科学平衡的拟定项目安排方案,并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由财政部门下达项目资金,由农业部门下达项目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根据省级下达的资金和项目计划开展项目设计,审计必须经过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2.5信息查询统计与地图
2.5.1项目信息查询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查询项目包括:项目类型、项目级别、所在市级、所在县级、所在乡镇(街道办)、项目年度等。查询信息实行分级显示,一级为项目简要信息,包括项目编码、项目名称、组织单位、承担单位、建设地点、总投资、建设内容、竣工验收、绩效评价、运行管护等信息;详细信息使用二级栏目显示,使用超链接或程序命令形式查看。信息系统具有汇总、导出、打印、浏览等功能。
2.5.2项目地图
项目信息可以呈现分级地图。如果鼠标移动到某市(县)则弹出批注框显示该市各类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再点击该地点则弹出清单列表显示所有的项目。在地图当前图层为地级市图时,当鼠标移动到地图上的某市,则弹出批注框显示该市各类项目数和投资总额(见图3)。双击鼠标右键(点中某一地级市),系统进入县级图层,移动到地图上的某县时,则弹出批注框显示该县各类项目数和投资总额(见图4)。双击鼠标右键(点中一县),系统进入县级图层,移动到地图上的某县时,则弹出批注框显示该县所有项目清单(见图5)。继续点击项目清单中的定位,可以在地图上定位项目所在位置,也可以点击项目名称显示项目明细资料。定位后,当鼠标移动到地图上的某项目时,则弹出批注框显示此项目的明细资料,实现双向查询功能(见图6)。
2.5.3统计报表与文件收发
项目管理系统提供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需要的管理报表,包括专业的统计表和分析图表,可以生成多种格式的报表文件。各级用户均可以向上级或下级传递公文、通知、告示等,省级用户可向全省传递,市级可向省级或市属下级单位传递,县级可向市级或省级传递。
3结语
篇8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开展以来,藁城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先后通过组织赴清河参观、召开动员会、开展学习培训等形式统一了干部职工思想,提高了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方案》,配备专门人员,抽调专项资金,推动这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1、 搞好权力清理审核。行政权力运行工作,要求每项权力的依据、条件、资料都必须明确、合法,结果必须公正,能够经得起方方面面的检查和考验。我们由法制科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全局涉及到的权力执法依据和行政权力进行了清理,共梳理出执法依据74项、行政权力84项。对清理出的行政权力编制了职权目录,并逐项绘制了运行流程图。
2、 拓展公开形式。我们先后投入20万余元购置了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印制了办事指南手册,建立了互联网页,对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科室职责,行政职权目录,审批权限、收费标准,申报所需材料,工作流程图以及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全面公开,方便了群众的了解和查询。统一配置了工作人员胸卡、门前公开牌、去向登记表等,实行人性化办公,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方便了群众办事。
3、 加强业务窗口建设。我局将所属84项审批业务全部进驻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整合为受理、发文、收费三个,采用“窗口受理、内部动作”的方式开展审批业务。同时配强了工作人员,重新选拔了7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执法人员进驻到中心工作,按照既分工又合作的原则,各窗口工作人员互为AB角。明确了职责,将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作为一个独立科室,明确了提供有关国土资源业务的政策咨询;统一受理各类国土资源申请、审批、审核、备案业务事项的申报材料;对受理的业务事项进行初审、登记、转办、催办、发文,掌握有关申报材料的审批过程和进度,进行必要的协调、督办;对受理的各项业务进行汇总,定期公布办理情况;对业务科室的办文情况进行考核;统一发放标准文件和证书;统一收取行政事业性规费等7项职责。在业务办理形式上,我们借鉴先进经验,采用了业务传递卡制度,在窗口受理业务后,通过业务传递卡,在所涉及到的业务科室间传递,各科室逐个签署办理意见,以实现业务内部流转审批。业务传递卡和“窗口受理,内部动作”模式的有机结合,严密了工作程序,有效避免了体外循环,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9
(一)年度目标
加工产值2.4亿元;中药材种植10.5万亩,总产2.31万吨,加工产值9.29亿元;水果总产4.5万吨,总收入1.15亿元。
(二)完成情况
种植中药材10.52万亩,预计总产3.18万吨、总收入5.0亿元、加工产值11.0亿元;水果9.3万亩,预计总产4.5万吨、总收入1.15亿元。棉花0.35万亩,
二、工作情况
(一)争创省现代农业产业(中药材)基地强县工作通过省上督查。围绕争创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目标,在等乡镇,培训指导现代农业中药材万亩示范区建设,对基地水网、路网、电网进行详细调研规划,编制出《县争取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命名工作方案》,以农业字()20号《县农业局关于解决争取省政府命名为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相关工作经费的请示》上报县政府;建成了—万亩丹参示范片,在、、、和五个中药材生产中心示范点,完善了水网、路网、田网建设,新建现代农业瓜蒌(中药材)万亩示范区,覆盖镇10个村,业主引领,订单生产,统一标准,规范栽植棚架瓜蒌1.01万亩,预计亩收入5000元,示范区总收入5050万元;带动全县规范种植药材10.52万亩(其中丹参、白芍8万亩);开展11个丹参资源圃、丹参选育圃、丹参重茬药效、肥料等试验工作,建设重茬药效示范区180亩;新植金银花1300亩、瓜蒌3000亩。现代农业产业(中药材)基地建设、强县创建工作得到了县委、人大、政协的认可和省、市农业厅局领导的肯定,编发简报2期。目前,乡的100亩丹参良繁基地以及镇的智能化温室大棚规划、丹参、瓜蒌基地建设和芍药谷的芍药新品种引进工作正抓紧进行,产业强县工作有序推进,已通过省农业、财政和发改委的联合督查,产业强县申报书已以江府发()91号,上报省农业厅、财政厅和发改委,等待省、市的农业、财政和发改委联合审核。
(二)争创全国食(药)用菌优秀基地县工作有序开展。围绕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建设,在等乡镇,培训指导现代农业食用菌万亩示范区建设,对基地水网、路网、电网进行调研规划,编制出《县现代农业产业万亩食用菌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以农业字()19号《县农业局关于解决年现代农业产业万亩食用菌示范区建设相关工作经费的请示》上报县政府;在、开展食用菌无公害生产标准示范园建设,在镇建设新品种展示区,引进金福菇、鲍鱼菇、海味菇等新品种,示范展示30万袋;建设的又一个现代农业万亩食用菌示范区已具雏形,示范区覆盖镇16个村、悦来镇4个村和镇4个村,种植毛木耳1.02亿袋,辐射带动周边生产食用菌1.13亿袋,总产(鲜)17.52万吨,预计收入2.45亿元,亩平收入24483元,示范区3.2万菌农人均食用菌收入达7656元,带动全县生产食用菌3.6亿袋(其中毛木耳1.8亿袋)预计总产(鲜)34万吨,编发简报1期。
(三)原产地证明商标的管理。我站配合工商局、中药材协会对“丹参”、“白芍”原产地证明商标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完成的《关于“丹参”、“白芍”原产地证明商标使用及管理的建议》已上报至县政府。
(四)编制项目材料。目前,已完成《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申报材料和《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申报书》的编制和上报工作,配合完成《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2008年绩效考评奖励项目申报材料》。
(五)积极投身“四个年”活动。全站职工认真学习“四个年”活动材料,并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自查自省,一一对照要求开展讨论。学习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工作的积极性更高。
(六)探索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新路子。在镇村开展“水稻-西瓜-食用菌-蔬菜(或药材)”三年轮作循环发展模式,展示示范201.78亩,平均每亩总产超过7850公斤(其中稻谷550公斤、西瓜4000公斤、双孢蘑菇1800公斤、蔬菜或药材1500公斤),总收入高达29455元(其中:稻谷1375元、稻草100元、西瓜12000元、双孢蘑菇10080元、蔬菜或药材6000元),纯收入超过14000元。这种模式既解决了作物连作造成的土传病菌传播,又充分利用了作物秸秆,同时对地力培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一种高产高效、循环发展的好路子。
三、工作效果
3月14日,省农业厅巡视员涂建华、市农业局局长雍兴文、总农经师等领导在视察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时,对我们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4月27日、5月3-6日,县政协、县委、人大和市农业局、省农业厅先后分别视察了我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肯定了我们的建设成绩,被市农业局评为先进单位,县食用菌协会被县委、政府评为优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的《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繁殖及产业链培育研究》成果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9月12日,我县成功通过了省督查组会同市政府、农业局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情况进行的督查。
四、存在问题
由于没有经费,乡100亩丹参良繁基地以及镇的温室大棚建设和镇100亩食用菌标准园建设及镇的食用菌新品种展示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同时,食用菌产业发展经费今年断奶,加之木耳市场下挫,菌农生产积极性大挫,来年发展难度很大。
五、明年的工作计划
(一)特色产业目标
2013年,全县计划生产食用菌3.7亿袋,总产33万吨,总收入7亿元;中药材种植10.6万亩,总产量2.33万吨,总收入4.2亿元;水果总产4.9万吨,总收入1.3亿元。
(二)工作计划与重点
1、中药材
做好省现代农业产业(中药材)基地强县巩固工作,推进建设丹参、白芍、瓜蒌、金银花四个品种五个中心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芍药谷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区100亩;完成、、、石笋、和古店六个乡镇规范化种植示范片5000亩;建成1个万亩核心示范区、1500亩绿色防控区1个、芍药资源圃1个。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良种繁育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县首届芍药赏花节准备工作。
2、食用菌
重点围绕全国食(药)用菌优秀基地县建设开展工作,着力建设镇喜胜村无公害食用菌新品种中心展示片,生产展示姬松茸、金福菇、茶树菇等名特优新稀菌株15亩和食用菌标准化周年生产大棚10亩;做好千亿元万亩核心示范区建设与巩固工作;建设培植来金燕食品、同兴天然植物药业等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扶持健民菌业、食用菌研究所和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生产;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工艺)引进示范和良种繁育工作。
3、水果
继续重点围绕业主,开发形成一批时令名果,包括柚基地、通济“绿白”甜油桃基地、南华“欣旺”早熟梨出口基地、“天府鹰山”红杏基地、枇杷基地,建设观光水果基地,探索观光农业发展路子。研制早熟梨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柚母本园建设。
4、建设专合组织
继续建设特色产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和《特产》网站,强化规范管理,通过项目实现与省上抓的优势特色产业对接;加强营销推介、宣传交流,不断拓展特色产品市场,通过会员、社员引领,带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篇10
第二条市安全诚信企业评选范围是在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单位。
第三条市安全诚信企业评选表彰包括“市安全诚信优秀企业”和“市安全诚信十佳企业”等。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安全诚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动、积极、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意识、措施、能力、状况和安全生产工作实绩的综合体现。
安全诚信企业是指安全经营状况良好,安全发展理念较强,安全文化丰富,安全标准化达标,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评选年度未发生生产安全一般及其以上责任事故、未受到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并取得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和良好安全信用记录的企业。
第五条市安全诚信企业评选条件:
1.企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发展”的理念,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安全生产职责明确,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能有效履行职责;
2.企业主动向职工、社会公开安全生产承诺书,承诺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且评选年度未发生违反承诺书的行为;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照齐全有效,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操作人员100%依法持证上岗;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台帐齐全、规范;
5.倡导企业安全文化,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大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有声有色有效果;
6.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投入;
7.有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预案、队伍、装备、经费能够适应救援工作需要,每年至少进行2次应急救援演练;高危行业建立健全岗位安全应急卡制度;
8.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依法严格履行安全评价和“三同时”要求,严格依法履行许可程序;
9.对重大危险源依法进行申报、评估和监控;
10.在各种检查中隐患整改率达到100%,年末无未整改结束的重大生产安全隐患,在评选年度中未受到安全生产行政处罚;
11.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并通过三级以上安全标准化验收;
12.在评选年度中未发生死亡事故和其他有较大经济损失或较大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
第六条安全诚信企业评选表彰每年进行一次。评选本着科学、务实、公平、规范的原则,经申报、评审并报市政府审定后予以表彰。
第七条申报本着自愿原则,由企业向属地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市直企业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证明材料。
第八条各辖市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和市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企业的申请进行初评,并将初评意见和企业的申报材料一并报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第九条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安全诚信企业的复评工作,复评采用材料评审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通过评审的企业名单上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条获得“市安全诚信优秀企业”由市政府表彰。“市安全诚信十佳企业”在“市安全诚信优秀企业”中产生,由市政府表彰、授牌并给予奖励,同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获得“市安全诚信优秀企业”称号的高危行业企业,次年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按核定总额下浮10%;获得“市安全诚信十佳企业”称号的高危行业企业,次年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按核定总额下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