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31 17:4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色学校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篇1

兰溪市厚仁中学是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现代化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厚德修身、博学立业、艺术育人、儒学兴校"的办学宗旨,以"创建艺术特色学校,培养艺术特色人才"为目标,现学校正努力申报浙江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

我校致力于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搭建各种平台,而"艺术"作为离人类心灵最近的文化活动,能够带给学生多样化的想象、思考和感受,因而好的艺术教育就能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最丰富的体验。基于此,学校汇聚校内外资源,不断探索艺术教育的内涵,寻找最有效的艺术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人文底蕴。我们希望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高中学习的一部分,还能成为学校精神的一部分;我们期待在厚仁中学的校园里,艺术不是曲高和寡的文化形式,而是师生们可以共同欣赏并享受的美好生活。

一、 举全校之力,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

我校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抓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了对于艺术教育的管理,形成了清晰而实效的管理网络。

1、健全网络,责任到人

我校的艺术教育管理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统领全校艺术教育工作;副校长王晓峰老师作为直接分管艺术教育的副组长,具体抓实学校的各项艺术工作,从全校三个年级艺术课程的实施与质量监控到重点社团的扶植与管理,整体规划,目标明确;在具体操作层面,美术老师李胜林负责学校艺术类专业社团的发展;教务处指导并监督艺术课程的实施;德育处团委负责学校大型艺术活动的开展;相关艺术老师具体落实课堂教学和带教一个艺术类专业社团。管理网络清晰、职责明确,工作有成效。

2、整体规划,有序推进。

每学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有专项对于艺术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使全校师生了解明确艺术教育的整体要求,同时也对艺术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有完整的了解。今年我校在"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除了确保基础课开设外,加强各类艺术、美育等拓展类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做到全校每位学生都有相应的艺术体育拓展课,并通过学分考核纳入学生综合评价。

3、加强管理,有效落实

为加强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教务处定期检查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教师教学文章等;德育处团委每学期要求特色社团如舞蹈队、铁塘画社等提交工作计划和小结,并且通过升旗仪式、广播台、校园橱窗等各种宣传媒介展示舞蹈队、铁塘画室等教学成果。我们通过多种途径的展示与宣传,进一步内化了艺术教育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作用,也从组织上保障了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 聚集体智慧,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

1、专业引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的美术教师39周岁,工作能力强、个体素质高,在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李胜林老师在全市的艺术学科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兰溪市美术教坛新秀,兰溪市高中美术优质课第一名,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经常在省地市评比中获奖,课堂教学深受欢迎,带领的学生社团铁塘画室越来越成熟。此外他还为经常参加各级优质课、名师、骨干教师的评委工作,为了拓展个人知识水平,课余时间还不断进行美术创作,学习美术教学理论,体现了李胜林老师扎实的美术功底和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教学状态。我校优秀的艺术教师正是学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的奠基石。

2、丰富课程,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我校非常注重艺术基础课程的开设,从高一到高三,每周一节艺术课,切实落实艺术通识教育,艺术课程覆盖面达到100%.教学中每个年级的侧重有所不同:高一年级以艺术作品的鉴赏进行教学。通过作品的欣赏,以及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以人文线索贯穿教学过程,在感知艺术作品的同时,了解相关艺术知识技能,体验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情感。高二年级以绘画技法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旨在通过基础性教学,对学生进行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也为高年级的艺术学习奠定基础。高三年级则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使用自编的校本教材,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注重与高一高二年级的衔接,要求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综合时代背景,把艺术与科技、政治、民族、历史等相关内容综合起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综合思考问题,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提高自主学习兴趣,推进艺术教育的实效。例如我校在高三年级教学的内容有:美术高考专业辅导,篆刻兴趣班的开设。

3、学科整合,提升美育教化功能

艺术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需要通过相对专业的课程来传授知识,也在各类学科中渗透和闪耀着审美和人文思想的光辉。我校在逐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大文科"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多角度、多方位地传递美育教育的观念。如语文学科中,越来越多教师意识到非此即彼的价值观的不科学性,因此在教授经典的作品时更加注重内容与形式,言与意的高度融合。语文课堂中老师们以情动人,注重对课文情感的挖掘,开掘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去读、去品、去思,使学生读出感动,品出激情,思出理趣。慢慢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语文教师和语文课程,把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人文底蕴等"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情感,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逐渐营造出师生共同享受并依赖着的美丽而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 创多种途径,搭建学生艺术活动的舞台

我们还致力于为学生搭建各种艺术活动的舞台,通过多渠道、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勇敢地表达情感、用课堂里的知识储备阐述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表现内心的冲突等。

1、依托"艺术节",创设艺术实践环境

厚仁中学的艺术节从2004年开始,到今年已有10年了。作为一个学校的品牌项目,艺术节为厚仁中学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也为厚仁中学热爱艺术的学生创设了一个分享感悟,交流才能的机会,更丰富了厚仁中学艺术课程的素材。每年的艺术节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各种文艺表演和综合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艺术实践和表演的舞台,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借助社团,丰富艺术实践活动

除了每年的艺术节,我校的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也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舞蹈队、动漫社、铁塘画社、文学社、、广播台等都是学生们课余生活中趋之若鹜的地方。每周2个课时的固定教学时间和中午45分钟的学生自由活动时间保证了社团和兴趣小组在新中如火如荼的开展。

我校舞蹈社团是学生艺术团中刚刚自发建立的一个,创建于2013年,是集合全校各个年级的舞蹈爱好者的学生舞蹈团体。除了承接学校大小庆祝联欢活动的演出任务。经过全团成员的共同努力,现在学生的舞蹈水平已经相当出色。

铁塘画社的学生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文学社的社员更是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佳绩。

3、学校创建平台,为学生个体成长助推

从舞蹈队等学生社团走出来的学生们也代表着学校艺术教育中的点点成绩。不少学生因为有这方面的才能,参加播音主持的专业考试都能顺利通过,文学社的社员不少也被大学录取到编导专业,铁塘画室的成员也升入了各级各类的大学的艺术类专业,成就了学生自己的梦想。

在各社团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学生,学校还特别为他们搭设了个人展演的舞台。在学生节期间,一次次个人专场在新中的校园中绽放,如个人摄影展、个人画展、个人诗歌朗诵专场、 个人舞蹈专场等等。以上这些都得到了社会、家长和师生们的认可和好评。校园中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学生们更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我校近年来所有艺术类特长生100%考入高校。

我们深深感到,艺术教育正不断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成功助推加力!

四、 建评价机制,保障艺术教育的有序开展

1、评价机制,激励学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为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效,学校每年根据艺术教师开展课程的情况,结合其课堂教学评价和课堂成效与带教社团的成果,进行年终评定。在某些方面如社团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在各类评优中给予支持和倾斜。如社团的辅导计入教学工作量,成功举办一次活动也给予一定的津贴,学生获奖也会给予物质上肯定和精神上的鼓励。

2、课题研究,挖掘学校艺术教育内涵

探索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除了评价机制的保障,也需要科研课题的研究。2010年我校在兰溪市课题《农村普通高中美术特色创建的实践与研究》中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阐明了高中艺术教育对于高中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也更坚定了学校在办学宗旨统领下积极并坚持加强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五、 汇多方资源,引领学校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我校的艺术教育立足于校园的同时,也注重挖掘社会资源,逐渐形成了良好而稳定的校园艺术教育环境。

1、专家指导,引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

在近年的艺术教育探索中,我校建立了一支卓有生机的艺术专家指导团,成员有各个大学的艺术专业教师,专业艺术辅导机构的专业教师以及艺术领域的专家。市艺术学科的教研员更是我校的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给予指导和帮助。除此以外,学校还利用强大的校友资源,充实艺术指导团,对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不仅给予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也为我们的具体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他们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感受艺术的魅力,让艺术走进校园,让艺术走进学生们的生命里。

2、走出校园,感受高雅艺术氛围

除了邀请专家和表演团队走进校园,师生们也走出校园感受专业剧场、专业音乐厅里的各类文艺演出。组织学生参观艺术院校,听专家讲解,深入浅出地感受艺术的风采。参观各种画展,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此外,我们还积极营造优美的环境氛围,注重利用环境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

在多年的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到,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不遗余力地搭建各种舞台,提供各种机会,尤其在艺术教育方面,引领学生学会审美、积累人文素养、提升综合能力,是一个幸福而快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和教育的过程。

我们更在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实效?如何使艺术教育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如何使高雅艺术为当今的学生所喜闻乐见?如何整合学科资源,使艺术教育进一步融入学校的课程?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如何切实打造更多优秀而尖端的艺术社团?如何使"艺术"真正成为一种学校文化?

篇2

一、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是“教师成长”课题开展的前提

我校对教师成长课题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因为科研可以引领一支队伍,科研可以受益一批学生,科研可以发展一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要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努力践行着这句话。

学校从课题管理规程的三个阶段一步步开展工作,推进有序,过程扎实,引领着教师参与研究。学校深入学习和研究了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管理规程,领会其精神,根据我校的科研实际情况,率先制定了《树人小学区级“教师成长课题”管理办法》和《“教师成长课题”管理实施手册》,保证了课题工作的科学管理,以及“教师成长课题”的研而有效。

树人小学教科室在制定的区级“教师成长课题”管理办法中,明确了经批准立项的各项“教师成长”课题由学校教科室统筹管理,“教师成长”课题负责人负责带领研究团队成员实施研究过程管理的两级管理体制。教科室定期召开各课题组负责人会议,掌握各课题组研究进展情况,督促和指导各课题组加强过程研究。教科室通过《“教师成长课题”实施手册》来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二、科学管理,加强引领,是“教师成长”课题开展的保障

树人小学的“教师成长”课题,采取“三重”“一自主”的管理模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抓住关节环节逐步推进,加强引领,使“教师成长”课题顺利开展。

(一)重选题,问题来源实际

2011年3月沙区组织申报“教师成长”课题,得到我校一线教师空前热烈的响应,先后有50余名教师分别加入到11个课题小组,向学校教科室递交了课题申报材料,经过学校教科室认真的审核和指导,我校教师共申报成功11项课题,数量居全区小学之首。

选题经历了三个过程:课题组负责人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选题——学校教科室进行指导审核——沙区教科所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和论证。如:六年级的张俊男老师最初的选题为《海量阅读》,学校教科室指导审核后确定为《如何让孩子在课内大量阅读》,在开题会上经过沙区教科所的专家们再次论证审核,最终张老师确定研究的选题定为《语文教学单元主题与课外阅读一体化的研究》。经过三次不同层次的讨论、筛选,11个“教师成长”课题的选题立足于教师们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教育经验,选题角度新颖、广泛、切合实际,体现了“小”“实”“新”的特点。如:《如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学具》《小学高段数学课堂练习的实效性》《二年级的“读写绘”如何走向起步作文》《小学低段学生专注力的培养及研究策略》等。

(二)重读书,厚实理论基础

树人小学历年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面对教育科研工作层面的下移,让一线教师作为主研的新形式,学校教科室抓住工作契机,带领11个课题组共55位教师首先开展读书活动,厚实理论基础。

在课题立项后,学校教科室组织11个课题组负责人开会,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学校向课题组提出了要研究,先读书的要求。学校对课题组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教科室组织每个课题组每位教师购买3本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并统一订购了《教师做科研——过程、方法和保障》一书。全校11个课题组购买相关研究书籍达150本,购书金额达3300元。各课题组成员参与全校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三)重交流,加强过程引领

课题申报之后,学校教科室组织了11个课题申报人学习《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实施规程》并进行座谈,充分领会研究精神。

2011年4月21日,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管理工作会在树人小学召开。会上,廖主任从“研究,并不可怕”,“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研究,我们在行动”三个方面汇报了学校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以及如何《引领教师走上幸福的研究之路》。为学校课题管理工作明确了思路,奠定了科学的研究基础。

2011年5月9日,教师成长课题组(各组派1-2人)培训会议召开,会上各课题组确立了研究计划、研究时间和实施阶段的工作安排,培训了如何分工、如何上传资料,如何围绕研究内容采取具体措施展开研究,如何认定研究活动的载体等,并向各课题组提出要求利用网络平台,不间断地汇集课题研究资料,反映研究进展。

这次培训让各个课题组负责人做到心中有数,稳步展开研究。

2011年5月24日,在学校挹青楼二楼小会议室举行了11项“教师成长课题”开题会。会议由邓红副校长主持,区进修学院的余华云副院长、科研中心的何晓波主任、罗咏梅老师和刘开文老师及学校的杨志渭校长、刘红斌副校长、廖娟主任及11个课题组的申报人,主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我校成长课题申报人的三位代表交流了研究方案:五年级付秋萍老师就《小学数学高段课题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方案进行了交流,二年级余晓娟老师交流了《“读写绘”如何走向起步作文》的研究方案,幼儿园彭海英老师交流了《教师指导幼儿科学学具操作有效策略》的研究方案。

四位专家对我校的11个成长课题一一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具体的指导。他们从各研究方案问题的提出、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措施的制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余副院长感慨地说:“树人小学的教师谦卑、大气,研究氛围很好。老师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申报书,撰写研究方案,经历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意味着成长。”他向老师们表达了五个观点:“一是教育没有绝对的真理。二是教育研究是追寻教育的本真和规律。三是在研究中改进即成长。四是好的课题研究方法至少预示着成功了一半。五是简化不等于简单化。”在申报教师表态时,已经修改了三次研究方案的五年级张俊男老师表示“成长课题易进难出,只有努力,才能做得更好。”杨校长对我校教师在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还有这样浓厚的研究氛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大家不要热衷于形式,讲求“效益”“效率”和“效果”,在课题研究中使自己得到专业发展的同时,为树人小学增强核心竞争力。

开题会后,各“成长课题”申报人与团队成员一起,根据专家们的点评和指导,讨论、修改并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找准研究方向,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研究活动正式展开。

2011年9月30日,学校教科室组织了“教师成长课题”组长研究计划交流会,及时了解各个课题组的研究进度和研究情况。2011年11月,结合学校“树人杯”赛课活动,各课题组进行了研、赛一体化的研究活动,进一步落实研究活动,并尝试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运用推广。

2011年12月28日下午,学校的11个“教师成长”课题组的老师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课题中期研究汇报交流”活动。各课题组组长带领研究团队遵循学校的“五个一”要求(学习一本理论书籍,制定一份研究计划,开展一次研究活动,组织一次行为连环跟进活动,进行一次阶段总结),汇报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2012年2月20日下午,学校教科室组织2011年立项的11项“教师成长”课题组负责人及所有参研人员在学术厅召开了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课题实施工作会,各个课题组积极准备科研成果的展示和汇报。

今年4月24日和25日两个半天,学校组织了第11届教育科研节专题活动——2011区级“教师成长”课题课的展示,

(四)“自主”——实战研究

当学校组织各“教师成长”课题组集体开题后,教师成长课题的研究进入了实战研究阶段。

在此阶段中,学校教科室注重几个关键的环节,对“教师成长”课题组提出研究中遵循的原则:

一是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二是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

三是课题研究与学校的大型活动相结合;

在三个原则下,学校教科室给予课题组充分的自主研究时间和空间。11项课题,覆盖多个学科,涉及教育、教学,还包括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在秋季学期,各课题组结合两年一届的“树人杯”大型赛课活动进行了实战研究,春季学期,各课题组结合学校一年一度的“教改科研节”进行了课题课的研究展示。各课题组的研究促进了树人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了教研组的建设,使日常的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三、“研”“教”一体,专业成长,是“教师成长”课题开展的目的

“百年树人,立己达人”,学校的理念文化深入到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

“教师成长”课题的确立,为各教研组选定了一个个教研主题,无论是原创性的和非原创性的,都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同教研组乃至跨教研组教师协同攻关,解决问题与教师成长双轨合一,同步实现。

教研科研一体化,还体现在“2011教师成长课题课展示”活动中。小学7节,幼儿园2节,共计9节的“成长课题课”展示,既有许多与常规教研课相同之处,但研究视野更宽,研究层次更高。以其中的三节语文“课题课”为例:各自的研究起点不同,研究角度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研究,这与新修订的课标精神高度吻合,表明我校语文教师不再只是抱着那几十篇课文不放,老师们的眼界已经从“小语文”扩大到了“大语文”,在全区乃至全市处在了领先地位。小学部的其他几个“成长课题”,也不再只是泛泛地关注如何开课,如何渲染课堂气氛,如何做到在课上“小手如林”等表面文章,而是聚焦到诸如学具运用、练习设计、听说能力培养等细节之处、难点之处。“居高”才能“临下”,“深入”方可“浅出”,通过一个一个“微型课题”的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能“踏平坎坷成大道”,迈向光明的前程。

“教师成长”课题的研究受益者将是孩子、家长和教师自己。在科学的管理体制的规划下,在正确的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在全体教师辛勤的耕耘下,立项批准的11项“教师成长课题”都如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语文教学单元主题与课外阅读一体化的研究》课题在一年的课题研究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阅读兴趣大大提高,阅读面得到扩大,阅读量大量增加。学生课外阅读所产生的巨大能效反作用于语文课堂学习,实际上是将语文课堂效益和从教材中无限延伸的课程资源所产生的能量相融合,产生成倍的语文学习效果,真正做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高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内外结合,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实效性的研究》课题使学生在课内学科学习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阅读,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每个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并找到了一本他自己的书,体验到了阅读和思考带来的巨大喜悦。

《从“读写绘”走向起步作文》课题使教师获得了新的认识,更新了观念,促进了教学,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习作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幼儿自主阅读策略的研究》课题将阅读融入到幼儿生活,促进了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了家园合作一体化发展。

《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具的有效运用》课题增强了教师利用学具进行教学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和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课题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促使教师走进“有效教学”,研究“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优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进学校有效教学活动的进程。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成果丰富:一是通过该课题研究切实提高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通过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主动学习教育理论,践行新课程理念,提高练习有效性的练习设计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三是形成学生个性作业集---数学小调查、数学日记、复习计划、学生自己设计的分层练习题集、考后的试卷反思及教师设计的分层练习题集。

《小学低年级学生专注力的培养》课题让学生的专注力持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能轻松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学生专注的范围更广阔,重细节又能自动过滤干扰因素,准确完成学习任务;专注力更具有分配性,学生自己能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使其思维更加活跃,提高了课堂效果,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

《探索树人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课题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在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同样是学一样教材(体育教材),不能说年龄越大,他的成绩越好,反之,有可能年龄较小的孩子比年长者成绩还好,关键在于学习后的巩固、提高阶段,即要靠每周一小时的有效课外体育锻炼来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