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项目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8 21:0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志愿服务项目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高校 志愿服务 工作体系 构建
1993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截至2007年12月,全国已经有累计超过2.68亿人次的青年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应急救援、海外服务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注册志愿者达2511万人。自从1993年福州大学也率先开展志愿服务至今,大学生志愿者人数逐年递增。高校志愿服务作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5年来,在全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团工作的组成部分,既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也是进行有效思想教育的途径。然而,随着高校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同时又对志愿者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认可成为长期以来困扰高校志愿者工作的两难问题。
1 建立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构建组织管理体系
高校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是青年学生,由于青年学生的参与渠道和领域的多样性,个体偏好性和选择参与的随意性以及参与过程中的群体性,如何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目前国内志愿服务状况和国际上惯用的方式,以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为核心,构建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是目前国内外NGO组织在志愿者组织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的NGO组织根据本组织不同的需要,在注册认证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侧重,或宽或严,但是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以这种方式吸纳志愿者,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给与支持和鼓励。
那么,什么是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呢?它就是对志愿者进行登记注册并按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给与认证的制度。而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正是以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为核心,它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内容:
第一,形成权威性的注册认证机构。主要负责对志愿者基本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掌握全校志愿服务动态,拟定志愿者工作战略,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调节志愿服务资源,并保证志愿者服务认证的权威性。
第二,出台方便有效的注册认证程序。高校志愿者人数众多,规模庞大。基于志愿服务本身的特点,如果注册认证程序复杂、手续混乱,必然使注册认证的过程杂乱无章,影响注册认证制度的有效性。
第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即以服务认证为基础,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和评优,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激励志愿服务行为并保障志愿者权利,更好地发挥注册认证制度的积极作用。
福州大学于2005年开始试行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以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根据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对2007年的志愿者认证工作统计,校内各类志愿组织总志愿认证时间为11317小时,其中志愿者服务认证时间为7322小时、志愿者培训认证时间为3192小时,共达2315人次。
2 广泛参与与打造品牌项目相结合,构建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运作体系
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时代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青年学生谱写无悔青春的契机。为此,高校应该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充分的平台展示其青春的光彩,实现其人生的价值。其中,志愿服务项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为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多口径、多渠道”地参与志愿服务,高校不仅应该构建良好的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更应该努力完善和落实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体系,力争打造品牌项目,带动青年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活动,构建完整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项目开发运作体系,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2.1 推进科学化管理,完善项目运作流程
总结经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完善的项目登记管理制度,使项目在运作过程中有章可循。首先,保证志愿服务项目的质量是关键,严格控制项目申报程序,要求申请组织提交齐全的申报材料,包括详细的活动计划、清晰的可行性分析、完善的安全预案等,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其次,精心指导项目运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进行不定期考察,考察的内容包括项目的进度、经费使用情况及服务对象的反馈等。对于大型或长期项目,可安排工作人员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以便更好地对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最后,项目结束时,及时认真开展项目评估,根据项目开展过程的详细记录和服务情况反馈,对整个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同时,一段时期内就要对全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运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把握动态。
2.2 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积极性,推动项目运作良性发展
在项目开发方面,福州大学志愿服务工作部将重点工作放在指导志愿者团队独立发展项目。如: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支教”服务项目是在志愿服务工作部指导下,由志愿者自主开发的一个服务闽候大学城周边农村的项目,该项目荣获2008年第三届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奖。同时,结合志愿者服务倾向和社会服务需求,建立主题引导机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对志愿者的服务方向进行合理引导。重点强调的是,要激励各志愿者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开辟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阵地。
2.3 展现自身优势,打造品牌项目
高校的志愿者工作不仅要加强项目开发运作机制建设,还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组织动员能力强和青年学生文化素质较高的优势,定期开展一些特色项目,发掘并树立品牌项目,最终实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项目格局。
3 系统培训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构建志愿者骨干培训体系
管理学上认为,管理半径过大,会导致价值观的冲突变多,难以执行统一的制度,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因此,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敢为人先、勇担重任的同学,以缩小志愿者管理半径和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必要。
要培养合格的志愿者,就要建立高效、严密的培训机制,把实践教育与系统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扩展志愿者骨干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系统培训树立有序的志愿者活动意识,拓展工作视野,激发服务创新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开拓志愿工作的生命之源,长青之木。
首先,要培养骨干志愿者,就要挑选一批优秀的志愿者队伍。采取以志愿者自荐为主,组织推荐为辅,在充分考虑个人意向及实际组织志愿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实行适度的培养差异化,帮助学员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
其次,在培养模式和培训内容上,采用现代管理教育方法,以骨干之间传帮带为纽带,逐步完善培养机制,强化骨干培养模式的科学性。福州大学志愿者协会通过立体化全面化的培养体系,比如开设专家讲座,组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等,为志愿者提供全面了解志愿者理论、组织管理常识等方面知识的平台,激励志愿者探讨志愿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交流志愿服务的感受,积累志愿服务的经验。
通过建立志愿者骨干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长效机制,不断培养志愿服务人员,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扩大志愿服务影响,为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构建志愿服务保障体系
志愿者是一支充满奉献精神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自己的爱心和热情。构建志愿服务保障体系,不仅代表着社会对他们的支持与肯定,还可以促进和帮助青年志愿者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使他们的服务、他们的精神传播得更远,更深。
资金保障是目前建立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的最突出问题。青年志愿者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拥有高涨的热情、爱心和大量的时间,还要面临着一些随之而来的费用支出,如交通、饮食、通讯各方面的开销,在服务项目的开发、运作以及为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购买保险等方面也会产生各种管理费用。这一系列的支出无论对志愿者个人和志愿者组织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因此,高校志愿者组织在学校下拨有限经费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加强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志愿者行动的持续发展。
另外,政策保障、法律保障、人员保障等问题也是志愿者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启动与全面开展,无疑为志愿者打造了绝好的宣传平台。借助奥运会强大的号召力,更广泛的人群了解并近距离的接触志愿者,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也纷纷加入到宣传志愿活动的队伍中。这为志愿者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社会认同感的同时提升了志愿者的社会地位。然而,由于奥运会自身的阶段性和奥运会志愿者组织方式明显的突击性,大批奥运会志愿者在奥运会结束后,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它很有可能导致政府对社会志愿服务工作重视的下降,媒体对志愿者关注的下降和志愿者自身对志愿服务热情的下降。同时,由于此次奥运会实行以北京高校为主体的志愿者招募计划,致使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对于其他城市的影响远远不及北京。所以利用我国现在的的氛围,推进志愿者工作体系的构建将会促进我国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校志愿者工作思路需要进一步地明确和拓展。志愿者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期地积累、思考、规划和落实。这就更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工作人员能够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更好地把握定位、明确思路、坚定信心、稳健步伐,对志愿者工作进行长期规划,引导、促进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的行列,从而为全国志愿者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长远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敏.关于建立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思考[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2] 何珍文,王群.试论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3).
[3] 丁元竹,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志愿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