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10:1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痕迹检验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通过对犯罪现场的手印痕迹进行检验获取指纹信息,就可以当做刑事犯罪案件的直接证据。在许多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之后常常会出现拒绝承认和交待犯罪事实的情况,这时候指纹检验就可以作为判定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成立的重要证据,让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制裁,有利于公安机关有效地打击犯罪。
二、现场手印痕迹的固定和提取方法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发现手印痕迹或者将手印痕迹显现出来之后,首先要对手印痕迹进行固定,然后在对手印痕迹进行提取,把手印痕迹完整地从犯罪现场提取出来,才能对其进行保存、检验,才能使手印痕迹作为直接证据发挥其在刑事案件侦破中最大的作用。下面就介绍实际现场勘查工作中常用的几种手印痕迹固定、提取的方法:
(一)拍照
可以利用相机将发现或显现的手印痕迹进行拍照,这样能够将犯罪现场的手印痕迹最原始的状态通过照片来进行反映,通过照相手段拍下的手印痕迹既能够对现场的手印痕迹的清晰程度进行反映,也能够完整地保护犯罪现场的手印,使其不被破坏,因此,拍照手段是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中固定、提取手印痕迹的首选方法。
(二)提取印有手印痕迹的原物件
对犯罪现场留下来的手印进行研究,确认其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留下来的痕迹之后,发现现场没有合适的手印痕迹显现手段,或者是为了能够对原证物进行长期保存,这时候就可以直接对印有手印痕迹的原物件进行提取。但是在采用提取原物件方法的时候必须要先征得相关方面人员的同意,办理好相关的原证物提取手续之后才能进行犯罪现场原证物提取,而且在原证物使用完之后要进行归还。
(三)用胶带粘取指纹
胶带粘取指纹是通过利用粉末和熏染法进行手印显现之后对指纹进行固定、提取的方法,在犯罪现场勘查中经常会用到。在使用胶带粘取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粘取了手印的衬纸背面将案情原由、案发时间、地点和手印遗留的具体方位进行注明。
(四)静电复印方式
对于犯罪现场发现的印在灰尘上的手印,没有办法直接提取原证物或者使用胶带粘取的,就要使用静电复印方式对手印痕迹进行提取,而且在提取手印之后还要进行拍照固定,也可以采用塑料薄膜将灰尘手印覆盖起来进行长期保存。现场勘查中对手印的固定、提取方法除了上述几种之外,还有荧光试剂法、碘熏法、硝酸银法以及宁海得林法等等。
三、利用“502”熏胶显现手印痕迹反差增强技术
通过“502”熏胶显法显现出来的手印纹线是白色的,一般情况下只能使用拍照手段来提取手印,但是如果客体表面的颜色本来就很浅,那就必须对手印痕迹进行发差增强处理,这样才能将其进行拍照固定。
(一)通过加碘进行反差增强在“502”熏胶中加入微量碘,用碘和“502”熏胶一起对手印痕迹进行热熏,碘就会跟着“502”熏胶一起挥发,这样得到的手印痕迹呈现的是淡黄色,更容易用拍照提取。
(二)粉末染色方式
利用“502”熏胶将手印显现出来之后,立刻使用带磁性的黑色粉末或者其他粉末对显现出来的手印进行刷显或抖显来增强反差。
(三)利用生物染色剂进行手印反差增强
将0.2%-0.5%龙胆紫或孔雀绿乙醇溶液滴在经过“502”熏显的手印上,等到手印变干之后,用乙醇将小犁沟中残留的染色剂反复冲洗掉,这样呈现的手印纹线就是紫色或者绿色。
(四)使用荧光染色剂进行手印反差增强
手印在经过“502”熏胶熏显之后,立刻使用0.1%-0.5%的罗丹明6G、罗丹明B或者是基础黄40的乙醇溶液(或(1%XJ-1甲醇溶液)处理手印,再用乙醇或者是甲醇将客体进行反复多次冲洗,经过这种方式处理过后的手印在紫外灯或者多波段光线其中的某一段长光的照射下呈现的是荧光状态。
(五)BBD荧光染色反差增强方式
将BBD溶液滴到经过熏显之后的手印纹线上,让手印纹线充分被BBD溶液浸润,待到BBD溶液自然挥发干燥之后,利用无水乙醇对手印纹线进行冲洗、晾干,这样处理后的手印纹线经过紫外灯、蓝光灯、激光或者是多波段光源的照射下呈现的就是黄色荧光状态。
四、真空镀膜显手印方法
真空镀膜手印显现法是在真空条件下,在印有手印的客体表面镀上单层或者多层金属、介质薄膜,这样就能够将手印痕迹清楚地显现出来。其原理是利用手印与客体表面光洁度的差异,使吸附在客体表面的蒸发料远远多于吸附在手印表面的蒸发料,这样手印就清楚地显现出来了。对于玻璃、金属制品、搪瓷制品以及陶瓷等耐热性较好的检验材料上经过“502”熏胶熏显过后的手印,可以使用加热法减薄,但是使用这个方法必须注意对温度的控制。例如,在使用电热鼓风干燥箱进行耐热检验材料上的手印进行加热法减薄时,首先要在160℃下加热大约4分钟之后,再将温度调高至165℃加热7大约分钟就可以了,但是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加热的温度要控制好,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如果温度低于155℃,那么“502”熏胶聚合物就不能减薄,如果温度高于177℃,那么经过“502”熏胶熏显的手印就会迅速消失。
五、经“502”熏胶显现过后的手印减薄技术
(一)加热减薄法
前面已经提到加热减薄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通过加热的方式控制温度对经过“502”熏胶熏显过后的手印痕迹进行减薄,使得手印纹线更加清晰。
(二)胶带粘取减薄法
胶带粘取减薄法就是通过把进口胶带裁剪成适合手印痕迹大小的形状,将裁剪好的胶带粘贴到经过“502”熏胶熏显过后的手印痕迹上,然后对胶带进行轻轻地按压,按压的时候要留一点边以便能够顺利地将胶带揭起,揭开之后的手印痕迹就会被减薄。这个方法可以反复多次使用,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化学试剂减薄法
使用浓度太低的化学试剂进行手印减薄效果不明显,而农地太高的溶液有会与“502”熏胶中的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黄色或者橙色的化合物,使手印痕迹遭到破坏,因此,化学试剂减薄法采用的是10%醋酸水溶液或者10%氢氧化钠水溶液。首先使用脱脂棉蘸取10%醋酸水溶液或者10%氢氧化钠水溶液之后,涂在经过“502”熏胶熏显之后比较厚的部分上面,用手指对其轻轻按压大约15秒,然后将脱脂棉移开,重新用干净的脱脂棉将多余的溶液轻轻吸走;其次,重复上面的步骤至达到最佳的效果之后,用滴管将残留在手印上面的多余溶液冲洗掉,如清晰不干净,那么剩下的溶液会跟“502”熏胶中的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得手印发黄。
(四)丙酮与乙醇混合液减薄法
篇2
[关键词]公安 刑事技术 痕迹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52-01
1 前言
自1997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视听资料被列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由于种种原因,视听资料在民事案件中虽被广泛接受,但在刑事案件中却没有它应有的地位,它的使用一直受到各种限制,或者f对其认识还不统一,还存在争论。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设备所反映的声音和形象,电子计算机储存的资料,以及其他科技设备与手段所提供的有关案件的信息。这些设备所储存的信息具有证据价值,已为人们所共识。在司法实践中使用视听资料作为证据已经开始,修改后的刑诉法明确增设视听资料为一种独立证据。
2 数字技术在刑事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图像复原技术在刑事模糊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图像在采集、传输的过程中,由于成像设备、外界条件、传输介质、人为等各种因素而引起图像质量降低从而形成模糊图像。图像复原技术分析图像退化的原因,试图建立起精确的图像退化模型,并对退化过程逆转从而将退化图像恢复本来面目。在刑事图像拍照时所用光圈过小,景物光点变成圆斑形成散焦模糊图像;错误曝光可能引起图像失去暗部或亮部的细节;对焦不准,拍摄主体对象模糊不清形成离焦模糊。如果图像获取过程中采集设备与拍摄对象产生相对运动,则会产生运动模糊,如监控中运动车辆的车牌号码识别是当前刑事图像复原的一个研究热点。另外由成像设备、传输介质引入的噪声随机加在图像中形成噪声模糊。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图像,图像复原技术建立相应的退化模型,运用维纳滤波、逆滤波等方法去除干扰和模糊。
2.2 图像预处理的常规方法
图像几何矫正、标注、测量技术为物证对比鉴定提供辅助工具图像几何变换可实现对图像进行坐标变换、缩放、旋转、变形、配准等,是对图像预处理的常规方法。
在物证检验于非平面客体上的痕迹,例如圆柱圆锥、弯曲物体的转弯处、不规则弧面上的手印、文字等。由于摄影镜头的光学特性也会形成影像的变形,如鱼眼镜头的强烈桶形畸变。变形的痕迹给检验鉴定带来极大的困难,可以预先运用数字图像处理的几何变换方法矫正,降低工图像测量技术以数学和度量学为基础,通过二维平面的图像信息获取三维立体相关信息,包括对长度、高度、角度、周长、面积的测量等。常见的图像测量应用为从照片或视频信息中测量嫌疑人的身高、物品的尺寸、纸币的厚度等。图像的标注和测量在物证鉴定中应用最广,传统人工测量检验操作复杂且误差较大,而使用数字图像测量比对技术,测量精确操作简单。如对印章印文进行测量比对、拼接比对;人相鉴定;笔迹分析鉴定;指纹对比鉴定;工具痕迹鉴定等工作均可以用数字图像处理工具进行辅助检验。
2.3 数字图像取证技术在刑事图像鉴定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与图像处理工具的广泛普及,数字像的编辑修改变得异常简单,伪造图像的大量出现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隐患,因此数字图像取证技术成为当前图像处理与信息安全研究热点。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根据图像自身的成像原理、场景特征、设备引入噪声、篡改留痕的特征对可疑图像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分析从而对图像真伪做出量化的鉴定结论。图像取证技术在刑事图像领域主要应用于数字图像真实性与原始性的检验。
2.4 数字图像合成重建技术在刑事影像合成的应用
数字图像合成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绘图技术来形成图像。数字图像重建技术则利用输入的空间、形态、时间等数据信息生成二维或三维图像。目前这两项技术在现场勘查、法医人类学中已成功应用。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可以根据目击者的描述用数据库中的面部器官部组成人面部像,用于排查犯罪嫌疑人。计算机颅骨复原系统可以根据无名颅骨还原其生前的二维或三维头像。在犯罪现场获取的平面图像与空间测量信息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进行影像与事件的三维重建,例如对现场三维图像自动生成,对犯罪事件进行案情模拟演示等。
3 数字图像在刑事技术应用中的优势
处理精度高,按目前的技术,几乎可将一幅模拟图像数字化为任意大小的二维数组,现代扫描仪可以把每个像素的灰度等级量化为16位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图像的数字化精度可以达到满足任一应用需求。
适用面宽,图像可以来自多种信息源,从图像反映的客观实体尺度看,可以小到电子显微镜图像,大到航空照片、遥感图像甚至天文望远镜图像。这些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图像只要被变换为数字编码形式后,均是用二维数组表示的灰度图像组合而成,因而均可用计算机来处理。
灵活性高,数字图像处理不仅能完成线性运算,而且能实现非线性处理,即凡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或逻辑关系来表达的一切运算均可用数字图像处理实现。
4 结语
数码影像技术能够有效的保存现场的相关线索证据,不仅为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巨大的作用,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帮助,同时对证实嫌疑人犯罪行为的有效证据。因此刑事技术大力促进数码影像技术的成熟发展和进步,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在案件侦查中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刘耀.物证鉴定科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2] 徐立根.物证技术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9.
[3] 张书杰,工具痕迹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02.
[4] 王洪宾,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原因及对策[C].全国痕迹检验学术交流论文选,2005,545.
作者简介
篇3
1.1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误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设计3组以上的均数比较,如果总体比较有差异,需进行两两比较,一般用SNK法或LSD法。但部分研究者却将资料进行拆分,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导致第Ⅰ类统计学错误发生率(假阳性率)增加,从而掉进了一个常见的“统计陷阱”,使所得结论可信度大大降低甚至得出错误结论。SNK法与LSD法虽然并非等价,实质是一致的。SNK法一般用于经方差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时才决定进行的两两事后比较,而LSD法可用于方差分析不足以具有统计学意义时也能进行两两比较[1]。比较两种方法在SPSS的输出结果形式,SNK是“分堆”比较,一目了然,对于组别数较多的研究更为好用,但没有具体P值,而LSD是在进行“两两”比较时,能给出具体的P值。
1.2两两比较时检验水准的重新调定χ2检验或秩和检验3组以上整体比较有差异时,需应用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这时检验水准应由原0.05调定为0.0167,否则会增加第Ⅰ类统计学错误的发生率。特别当P值处于0.0167~0.05时,按照P<0.0167的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按照P<0.05的标准,却有意义,与事实相悖,出现假阳性,很容易得出错误结论。这种分割法有时很保守,当行列表资料分组多且为有序时可用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也称线性趋势检验(testforlineartrend)或定序检验(Linear-by-Lineartest)[2]。统计路径:用SPSS进行计数资料的趋势检验,在输出结果中读取线性关联检验统计量(Linear-by-LinearAssociation,LLA),如P<0.05可得出随着病种级别的升高,检测指标逐渐升高的趋势。
1.3临床诊断试验中的统计学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试验研究中,经常选取单项计量指标或者联合计量指标以诊断某种疾病,若仅用初级统计学方法如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往往不能有效挖掘信息,此时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ROC曲线分析基本原理是通过诊断界点的移动[3],获得多对灵敏度和误诊率(1-特异度),以灵敏度为纵轴、误诊率为横轴,连接各点绘制曲线,然后计算曲线下的面积,面积越大诊断价值越高。ROC曲线很直观,能根据敏感性与特异性之和最大化原则自动产生最有效的诊断临界点。具体路径可以参考相关统计专著[3]。统计学处理一般描述为:采用SPSS(版次)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对单项及联合检测结果作图绘成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标准误,其中联合检测结果变量即预测概率由Logistic回归产生(也可以用判别分析得出)。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及LSD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具体内容可据情而定。
1.4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误用拆分文件的t检验或方差分析如研究共设3组,每位患者在3个时间点均查某项血指标,部分作者在处理此类数据时,常误将纵向(同一时间点3组的比较)与横向(同组3个时间点的比较)数据均应用拆分文件的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处理,结果导致统计学第Ⅰ类错误发生。此组数据实质是重复测量资料,应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SPSS中的统计路径:数据-分析-一般线性模型-重复度量。研究者可以参考相关书籍进行处理[3]。
1.52×2析因设计及析因方差分析实验是2×2析因设计时,分组有两个因素,A与B,故分组为A、B、O、A+B,这个设计在析因设计研究中很常用,但常会出现分组设计正确,却没有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析因设计与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4],它不但能分析治疗效果中处理因素的单独效应和主效应,还能分析因素间的交互效应,并能提高检验效能。非统计专业的研究者进行析因分析可能稍有难度,可参考相关统计学书籍提供的统计步骤进行此类分析[3]。
1.6Meta分析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系统评价常用的方法[5],应用时需注意统计学处理中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作为效应变量。具体路径:先进行异质性检验,当P>0.05时,认为同质,选择固定模型;P≤0.05时,不同质,此时可采用敏感性分析或分层分析等异质性处理,使之达到同质后再选择固定模型;若采用异质性处理仍未达到同质,则采用随机模型,以上统计路径均需交代清楚。Meta分析的结果是以“森林树”体现的,审校中我们经常遇到作者绘制的“森林树”左上角“文献、对比、结果名称”等内容显示为“?”,这是由于部分版本的RevMan软件不能输入中文,此时可以考虑省去,或用Photo-shop软件添加相应中文。Meta分析作为一种高级统计方法,专业性要求较高,作者可参考循证医学类权威杂志上的文章格式,如《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论著•二次研究”栏目的循证文章。
2科技论文中统计学处理的相关表述
2.1资料与方法中具体统计路径的描述“统计学处理”的内容常位于论文资料与方法的最后一段,一般来说包括统计软件名称及版次、统计描述、统计方法、检验标准等内容,亦可细致交待每个表格的具体统计方法。经典例子如下,“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版次)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及LSD法。检验水准为0.05”。上述内容包括了大致的统计方法,即具体的统计路径。此部分内容,没有绝对统一的规定[6]。常见的问题有:统计学方法描述不全、内容过于简单、存在粘贴抄写痕迹等。如部分论文的统计学处理中提及“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句话,这在统计学上实质是一个重复句,保留其一即可。
篇4
关键词:临摹字帖;笔迹鉴定;特征规律;文件检验
临摹,即临写摹仿。即摹仿人将被摹仿人的笔迹样本作为摹本,通过知觉、视觉、记忆等生理机能记下被摹仿人笔迹的形象特征后,再克制自己的书写动作,使之书写出与被摹仿人的字迹相近的笔迹而回避自己原有的书写动作特征。这种摹仿方法书写出来的笔迹不可能达到惟妙惟肖、自然清楚的程度。因此,在许多民事、刑事案件中,尤其在呈明显上升趋势的各类贪污犯罪、经济案件中都涉及到同类字帖临摹笔迹检验问题。
1 临摹相同字帖笔迹检验含义及分类
笔迹检验,广义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于与案件有关的笔迹物证资料进行勘验、分析、识别、鉴定等活动的总称。它既是一项专业技术手段,又是一项技术工作。
狭义的笔迹检验是指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他们是否为同一人所书写的专门手段。临摹相同字帖笔迹检验即对通过临摹或套摹相同类型字体的字帖来练字的人所书写的笔迹的检验。实践中,各类经济案件和民事纠纷中的证据大多涉及文检技术,尤其是摹仿签名笔迹鉴定最为突出。对于临摹者来说,只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强制力,刻意的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克制自己的书写动作,而去有目的的摹写被摹仿人的笔迹。这样就造成了临摹书写出来的字迹里表面上看都是被摹仿人笔迹的笔迹特征,而仔细分析后发现在微观方面,如笔痕、印压、笔画回转部分会出现与被摹仿人不同的特征。
在临摹相同字帖笔迹检验的分类中,从练字的程度上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即通过练习字帖,写字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写出来的字没有很明显的固定风格的字体;中级阶段,即通过练习字帖,写出来的字有一定的结构和笔锋,看得出来书写者练过字,但是由于某些外在因素的改变,比如快速书写,此时字的结构和字的笔锋会变得不是很明显,导致字的变形;高级阶段,即通过练习字帖,写字水平有很大提高,写出来的字让人看了就称赞好看,有很好的结构和笔锋,即使快速书写,也不会受很大影响。通过对同类字帖练习者笔迹检验的分析,可以解决一些传统手段无法解决的难题,使相当一部分可疑文件得以正确鉴定,直接应用于实际案件鉴定工作,为侦查工作“分析画像”指引方向,为笔迹检验提供依据,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和民事案件的审理提供科学的、可靠的鉴定意见,以利于同一认定。
2 临摹相同字帖笔迹检验的实验原理
(1)临摹相同字帖笔迹的特定性
临摹相同字帖笔迹特征系统的特定性,是由人的书写习惯特定性和所临摹的字帖字体特
定性决定的。人的书写习惯特定性来自于主客观两方面。主观上,每个人由于自身先天遗传和后天发育的不同情况,致使人的感观能力、神经系统、书写器官存在差异。人们自身的感知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心理倾向、学习动机、兴趣爱好都各有不同,使得人们掌握的书写技能存在特定性。客观上,受家庭、学校文化教育的影响,每个人的训练写字时间、质量、学仿对象有别,再加上个人从事的不同工作环境、职业领域、交际对象,也造就了每个人书写习惯的不同特点。临摹的字帖字体特定性来自于字帖类型的特定性。不同生产厂家由于其制造的字帖种类不同,在纸面上形成的痕迹势必存在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便是同一家厂商制造的同种字帖,也会在印刷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细微差别,从而导致每本字帖形成字痕的特定性。
(2)临摹相同字帖笔迹的稳定性
对于稳定性主要在于各要素间的相互平衡,若是其中某一部分出现变动,则会打破这个平衡,使其无法再保持原有的稳定状态,所以,任何事物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临摹相同字帖笔迹的稳定性同样如此。临摹相同字帖笔迹稳定性是指由于字帖笔迹的规范性、独特性、艺术性,由于人们长期临摹同类字帖,其书写的笔迹在相同字的搭配比例、运笔、起收笔动作等方面具有稳定重复出现的规律性特征。其依据是由人的书写习惯稳定性和所临摹的字帖字体稳定性决定的。主观上,书写习惯是动力定型的表现,而任何一种动力定型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书写动力定型是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书写每一个笔画都是一个动作接着另一个动作进行的,动作之间、笔画之间、单字之间环环相扣,前一个动作反应本身就诱发着下一个动作。在人们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形成了体现个人相对稳定的整体性书写动作体系。也就导致了人们在书写时所形成的笔迹特征的整体稳定性。客观上,语言文字本身的稳定性是很强的,特别在语言文字的社会规范与书面交际中,形成了各种约定俗成的规则。这种规则制约着每个人书写活动的相对稳定性。临摹的字帖字体特定性取决于字帖类型的稳定性。同一生产厂家由于其制造的字帖种类相同,其生产出来的同一类型的字帖通常具有整体相同的特点,书写字迹的笔迹特征也在整体上有相对稳定的反应。
3 摹仿笔迹的鉴定
摹仿是一种在思想意识上和肢体活动上与原有的动力定型严重冲突的反常活动。针对不同的摹仿手法,我们要紧抓其反常的书写习惯动作所形成的笔迹特征来判别需鉴定笔迹是否摹仿所成。针对临摹,首先要认真检验其细小笔画的笔画质量,将检材的整体质量把握在心,这对下一步的认定有十分大的帮助。其次就是认真观察各个笔画的细部特征,对于出现非正常的弯曲抖动、修改重描等特征进行仔细论证,排除特殊原因造成后方能认定是否为临摹笔迹。对于无法解释的非正常笔迹特征要做上标记,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不可妄下结论。注意观察检材中较为复杂笔画的笔迹特征。较复杂的连笔、特殊的笔顺、杂乱的笔画、书写速度较快的笔画、折笔的弧度、起收笔细节特征等笔画最不容易被摹仿。所以应从这些细节中发掘出有价值的笔迹特征。最后就是要大量的观察研究签名者本人的签名,总结分析出其中的规律性变化,分辨出存在差异的特征点是摹仿笔迹还是因为环境、心理、生理原因造成的。必要时候还可以根据笔压笔痕来判断是否为本人书写。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关键词]现场勘查;主体;现状和完善
一、刑事诉讼现场勘查中勘查主体存在的问题
(一)现场勘查主体混乱
1997年6月,公安部召开“全国刑事侦查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提出围绕建立覆盖社会面的刑警队,形成以刑警队为主力、公安基层派出所主攻防范辅助破案的新机制,对刑侦进行了改革。2005年,公安部下发《公安部关于建立派出所和刑警队办理刑事案件工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明确了公安派出所和刑警队在刑事案件上的不同分工。山东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执行公安部下发的《意见》,逐步在派出所培训、配备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小案”进行现场勘查。但是在实践中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比较混乱,这极有可能造成现场提取的证据不合法从而影响到案件的正常诉讼。本文作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一,从勘查主体资格来说:现场勘查的主体应该是侦查人员,且应当必须持有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文件。新《刑事诉讼法》中提及的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文件并未做详细说明。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称《规定》)中指出:勘查现场,应当持有刑事犯罪现场勘查证。《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以下称《规则》)中指出:执行现场勘验、检查任务的人员,应当佩带《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证》。《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证》由公安部统一制发。而在实践中,派出所的技术员根本不具备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证,所以就不具备勘查资格。
第二,从勘查主体能力来说:《规则》中规定:现场勘验、检查人员,应当具备现场勘验、检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派出所技术员虽然经过短时间的学习培训,但是根本谈不上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且派出所技术人员最多两人,不可能天天值班,而现场基本天天会有,导致派出所的普通治安民警或者协警人员经常进行现场勘查,这必然会导致物证提取率低、利用率低和痕迹物证提取程序不合法等问题。
第三,从刑警队和派出所的侦查范围的划分来说:《意见》中指出:派出所和刑警队在案件管辖上发生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指定管辖。但是每个现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对于是否是刑事案件或者谁负责勘查刑事案件存在主观判断,且大多数情况从保护现场等角度出发导致上述情况根本无法判断,从而必然导致刑警队和派出所之间的互相推诿。
(二)现场勘查指挥员能力不合格导致现场勘查质量差
《规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现场勘验、检查的指挥员由具有现场勘验、检查专业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的人民警察担任。刑警中队的领导就是技术工作的指挥员。但是实践中,有些刑警技术中队甚至是刑警支队的技术部门领导不具有现场勘验、检查的专业能力。这些技术部门领导有的是从派出所调过来的,不懂技术勘验、检查知识,有的甚至只是挂职而实际在其他部门工作。结果由于现场指挥人员指挥不当、组织不严密,现场勘查中漏失的事情时有发生。
(三)现场勘查的侦查员和技术员缺乏沟通
《规定》第二百一十条:公安机关对案件现场进行勘查不得少于二人。勘查现场时,应当邀请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为见证人。作为现场勘查主体的侦查人员,分为技术员和侦查员。在实践中,对于一般案件的勘查仅有技术员参加,且夜间值班期间只有一名侦查人员。即使在侦查员和技术员同时参与勘查的现场中,侦查员和技术员也缺乏沟通,普遍存在着侦查和技术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技术员只管勘查现场, 提取痕迹物证,勘查结束,就离开现场。如果侦查人员不询问,技术员基本不会将现场的信息反馈给侦查员。通常侦查员也不会主动找技术人员了解现场勘查的情况,只是一味地搞调查摸底, 导致侦查与技术脱节。
(四)现场勘查主体的专业技术有待加强
现场纷繁复杂,勘查人员就是要从中去发现、挖掘与犯罪有关的事实证据,这就要求勘查人员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技术。部分技术员是军转或者社会招考的,未曾接受过专业学习,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缺乏观察力和判断力,发现不了痕迹物证, 或者取证工作盲目, 针对性不强, 导致检验、鉴定率低。部分老技术员吃老本,不求上进,在碰到新型犯罪的时候,仅仅通过经验进行勘查,不学习新技术、接受新知识,同样影响痕迹物证的提取。
二、刑事诉讼现场勘查中关于勘查主体的建议
(一)废除《意见》和各地方关于勘查刑事案件的分工负责机制
影响群众满意度、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并非完全是印象中的大案、要案,而是多发性、批量大、涉案金额小、涉及民生的“小案件”。对于此类刑事案件,不能因为是小案件,就让派出所民警敷衍了事,而应该无论案件大小一律现场勘查,且必须由刑警队的勘查人员负责,真正做到“有案必立、现场必勘”。
(二)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指挥员
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高素质的合格的指挥员:第一,摒弃传统的竞争机制。传统意义上,刑事技术位居第二线,是为刑事侦查服务的。而在竞争上岗的时候,刑事技术人员就处于不利的地位。笔者认为,刑事技术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首先,应该遵循“技术领导从技术中出”的原则,从领导这一位置,就开始加强技术力量。其次,要通过对指挥员定期培训,使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1.丰富专业知识是指挥工作的基石。指挥员有了专业的知识,遇到各种复杂案件,就依然胸有成竹;2.较强的组织能力对于指挥员也是非常重要。具备了较强的组织能力,才会合理地搭配和组织,使勘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不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
(三)加强侦查意识和证据意识,形成侦技捆绑的工作机制
首先,要将刑事侦查工作与刑事技术结合,形成捆绑机制。对于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必须由至少一名技术员和一名侦查员同时参加。两人同时勘查现场,一方面是《规定》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民警的安全考虑。有时候现场地点比较偏僻,尤其还是在夜间,现场勘查人员的安全很有可能受到不可预知的威胁。两人同时勘查现场,不但可以更加完善地提取痕迹物证,而且如果发生意外,也可以互相照应,提供帮助。其次,技术人员自身要加强侦查意识,树立通过现场勘查获取犯罪信息、提取痕迹物证,为侦查和诉讼服务的思想。侦查人员要培养现场意识和证据意识,要有注意应用技术的思想。最后,技术员和侦查员要及时互相沟通,确保侦查与勘查互相推进。
篇6
可靠性
作为论证的依据,被引用的理论材料一定要确凿可靠,不论是完整援引名人的原话,或是部分引用大意,必须记清作者是谁,不可张冠李戴。如果是引用原文,一定要完全吻合原文,不可增删原意;如果是引用大意,一定要做到对原文内容能够正确概括,做到准确可靠,切不能窜改。
如2014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推开门,走下去》一文中的理论论据:
我踏着达达的马蹄声,从江南无数个春天里走来,风雨兼程,任柳絮翻飞,莲花开落,我在追求,我的大学。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千百年来无数学子在求学之路上奔波劳累,追寻着更深度的学术研究。那扇通向大学的门引无数学者向往。然而,有的人却被困于“大楼”中找不到出路,有的人沿着书香花径一路走成了大师。
文章开篇化用郑愁予《错误》诗句把以往的路与“我”的愿景作了概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紧接着引用梅贻琦的著名论断诠释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为下文议论蓄势。
不过这不是梅贻琦先生的原话。梅先生1931年12月3日到清华大学就任校长,当日在全校大会上发表了就职演说,其中说道:
“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先生的这段名言是将孟子对齐宣王所说的一句话略加变化而成,引用时最好不更动。但以讹传讹反使“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更广为人知,虽稍有出入但合于情理。但是,有的考生将“梅贻琦”写成“梅贻清”,将原话随意改动写成类似“对大学来说,大师甚于大楼”“大师成就大学精神”等,就违背理论论据选择的可靠性原则。
同时,选择、引用道理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切忌断章取义。以下面二句为例:
今天像狗一样学习,明天像绅士一样生活。(哈佛校训)
天才就是99%的勤奋加上1%的灵感。(爱迪生)
经核实,所谓的各种劝谕勤勉为学的哈佛校训都是子虚乌有,哈佛大学没有校训!而爱迪生这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有不为人知的后半句:“而这1%的灵感恰恰是最重要的。”这种“虚假”“断章取义”的碎片化的运用,也是我们在选择理论论据时应当深切戒备的。
针对性
引用理论材料的目的是为论证某个观点服务的,切切不可为引用而引用,在文章中牵强附会,无的放矢,架空议论。
2014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门后花开,一路前行》(节选):
非常喜欢女作家伍尔芙的一段话: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中被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的确如此,大学的门已经敞开,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来,我们不该待在原地被动地接受未来,而应该勇敢地拥抱未来,虽然知道这充满未知的世界有太多不定数,但也要尽情享受这没有答案的人生。大学是我们学习探索的又一个人生舞台,这时我们不用再像跑马拉松一样仿佛要耗尽生命的拼搏,而是要放慢脚步,在路上寻找过去的影子,和那些曾经美丽的憧憬与愿望,让它们和现在的脚步一深一浅地融合,前往下一扇人生之门。虽然处在青黄不接的尴尬年纪,没有大人们身上的洗练,需要面对的也会是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但我相信,只要能不断改造过去满身缺点的自我,在缓慢前行中汲取精华、充实自己,这一路将不再坎坷孤独,考验之门后面一定会是一个光明的未来。
顾拜旦说过,勇敢的成功是暴风雨过后的成功,要待到日近中天,阳光普照,玉米才会沉甸甸地挂在收获者的臂膀上。这一生,我们有很多路要走,也有很多门需要我们一一推开。
大学,是诸多门中的一扇,希望我们可以不再畏惧失败与困难,坦然面对这一切,勇敢前行。要坚信,此时的你已经历千锤百炼,接下去的每一条路,每一扇门,都会让你拥有万丈光芒的明天。
伍尔芙、顾拜旦的话语恰能精确地抓住文章的要害,这样的引用方能做到“有的放矢”。作者更从引用中发挥,将引用的内容与作文的主旨结合起来,联系实际议论,展开对大学的联想、展望与思考,并使之为议论服务,强化了自己的观点。
阐释性
阐释,意为论述、解释,在引用精当的理论材料作论据后要分析、引申、论述,不能不作分析,而一引述完就搁置了事。这样有引无证,不能充分发挥论据的作用。
福布斯2014华人富豪榜榜首获得者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我不会冒险去赚最后一个铜板。”何谓“最后一个铜板”?它是多米诺骨牌的最后一块,一念之差,摆错位子,顷刻间所有辛劳将前功尽弃;或是毛驴身上最后一根稻草,微不足道,却足以使强健的动物不堪重负而倒下……人,该为自己留下一点什么,或许是一点继续前进的动力,一点未知的乐趣;也该为他人留下一点什么,或许是一点给予的宽厚,一点谦卑的礼让……
文章引用李嘉诚说的“我不会冒险去赚最后一个铜板”,开宗明义,选择“多米诺骨牌”和“毛驴身上的稻草”来解释李嘉诚不赚取最后一个铜板的理由,巧妙地采用了大家都熟知的事例,以类比的方式让读者清晰地知道作者对中心观点的理解。接着进一步补充解释,引申出“人,该为自己留下一点什么”的观点,深化自己的认识。从两个层次来解释“不赚取最后一个铜板”的好处:于己,有前进的动力;于人,能留有余地。
在引用理论材料之后要环环相扣地进行合理的分析,这种分析是议论文写作中“理性思维”的起点。
再来看看下列文字对理论论据的阐释:
李嘉诚曾经说过:“我不会冒险去赚最后一个铜板。”梁山108名好汉,有多少是被逼上梁山的啊。林冲开始并没有想抛弃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头衔。高衙内夺了自己的妻子,林冲忍了;冤判被发配,林冲忍了;衙役对自己的谋害,他又忍了。直到火烧草料场,林冲实在忍无可忍了,他一狠不可收,连杀三人投奔梁山。所以,人应该像李嘉诚一样,不冒险,做一个智慧的人。
作者的中心观点为“人应该像李嘉诚一样,不冒险,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但在阐释的过程中,他突转至林冲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因为缺少必要的过渡阐释,材料断裂,致使因果失当。作者的本意是以“高衙内之不智慧”来反衬“李嘉诚之智慧”,但已被失当的表达所消解了。
简明性
引用理论材料不仅仅是作依据、佐证,其根本目的是证明观点的正确。引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和推导并论证。如果引用过多的理论材料,以引代论,效果会适得其反。一是本末倒置,作者放弃了自己论证的职责,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二是论证无力,作者以大量篇幅引用名人名言,等于向读者告白自己无力说理,只得求助于权威的言论。
不妨看看2011年浙江省高考高分作文《我的时间》(节选)的“针对性”引用:
给时光的生命,而不是给生命时光。帕斯卡如是说。
正如周国平在《时间》中论道,我们站在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上,我们徘徊于永恒与瞬间的交轨处。时间是这样一个永远无法触摸的抽象,却又这样真实地存在,一如哲学中所提到的“我们都是矛盾的结合体”。
瞬间无法停留,永恒不可企及。我该如何在时光的隧道中缓缓滑行,不致落后也不致刺眼伤人?
诗人曾被认为是时间的记录者,他们在笔下记录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然而,他们越是奋力,就越像是挣扎,在时间里摆脱时间。
这样的时间没有生命,我要我的时间有生命的痕迹。
在孩子的世界里,时间是无穷无尽的。曾经,我也一度拥有永恒,在生命中绽放美丽,但却是曾经。
身前身后,在历史长河中起起伏伏,成功人士一浪推一浪。古人陈涉佣耕立下鸿鹄之志,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石破天惊,成就自己在时光中的生命。今有初中文化的何祥美成为射击神手点燃时光中生命的异彩纷呈;也有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梦为马,在夕阳的壮烈中完成自己同样壮烈的生命。
篇7
医学院英美文学课边缘化现象日益凸显,医学生快餐式阅读比较普遍,学生较少花时间完整研读文本内容,文学作品阅读广度与深度不够理想。医学院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质量监管,忽视选修课的规范化管理、从学生选课、到评估体系的完善、教师重视程度都存在轻视,学生蹭课混课现象大有人在,加之医学院学生课程较多,校园缺乏常态大师级人文报告,医学教育重技能、轻素质痕迹凸显,老师普遍认为人文性质选修课很重要,但新校区建设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疲于大量教学任务,没时间读或很少读,教师阅读的数与量也不容乐观。教师不读书从教就好比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的游泳教练。阅读是输入,输入如果没有质和量的保证,就无法感染和激励医学生大量阅读,只有老师爱读书了,学生们才会去读书,这样在校园才能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老师文学鉴赏角度与能力会感召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医学院阅读氛围没有建立起来,学生没有阅读的大环境熏陶。而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滋养。通过阅读,可以实现文学与医学的对接,文学可以使医学教育具体直观化。郭莉萍指出医学的本质决定了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文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截止1998年美国有39%的医学院文学课程属必修课程。文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医学生的移情思维能力。现在的大学医学教育的缺陷,就是太注重学生的专门知识,而太忽视整个人生修养。大学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在传授思想和智慧。然而大学不是技校。中国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了医学生的文学修养,为网络时代里的现代教育培养了大量“有知识没文化”的毕业生。医学生不去阅读,就无法透过语言进入到语言背后极其丰富的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思想世界。医学生研读英美文学作品,实际上多了通向了解另一个世界的途径。通过阅读可以实现生命的厚度。英美文学阅读对于大学英语老师和医学生来说既是职业需要,也是精神所需。书作为知识的载体,“读书”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阅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其本身有着不可替代性。本论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涵盖西安医学院临床、检验、影像、全科、护理、药学、英语7个专业191名全日制医学本科生,收回有效问卷190份。授课方式采取八名文学方向教师分讲两个代表作家作品,教师混搭展开每周英美文学选修课教学。
二、学生听课教学建议
导入文学影片视频图文并茂,更直观凸显人物性格;限制选课人数保证质量,尽量小班开选修课,将该课设为必选课或必修课或常态课开放式教学;文学课上可多些互动、多些交流、贴近大学生心理需求、可超越课本和ppt,让学生融入课堂;上课内容(可选取最新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多讲些与医学有关的名著;教师多培养学生品读文学原著能力、交代作品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多分析人物形象、多比较时代主题、人物思想;改善授课环境,建议小教室授课;渴望影响精神和心灵的知识;多推荐更多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共同研读;教师语言可更幽默、风趣、生动;可让同学分组讲解名著和片段表演,改编作品或给作品换个结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讲出差异来。较多教师沿用文学史+作品解读模式授课,可推广思想关注+完整作品赏析模式,学生通过阅读作品,主动参与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培养医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敏锐的感受力,使其掌握严谨的作品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
篇8
关键词:便携式长波紫外灯,制作,应用
紫外灯是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工作中的重要辅助检验器材,常用它来作为紫外激发光源来激发物体在可见区发射荧光(有时也在长波紫外区和红外区发射荧光),再用照相的方法记录物体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的可见荧光。实际工作中,有些在普通可见光下看不清或看不见的痕迹物证,运用紫外荧光照相方法可以把他们拍照下来,此外,不同的物质在一定强度和波长光源的激发下,会产生不同强度或色彩的荧光,根据荧光特征可以检验物质的真伪或异同,故紫外荧光照相是刑事照相中重要的内容。
现阶段公安紫外荧光照相设备多为台式紫外翻拍仪,仪器笨重,且需要220V的电源,故只能在室内固定地点操作,大大限制了其使用推广性,随着多波段光源逐步推广使用到刑事勘查和检验中,紫外荧光照相也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在物证的发现及照相提取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从多波段的工作原理可知,其于发光体与光路间通过更换不同颜色波段的玻璃镜片来达到不同颜色的光波段输出,系被动式改变光的波段,且近紫外的波段欠单一纯净,夹杂着大部分蓝紫光,虽然也能使部分物体激发荧光,但效果要比台式紫外光灯差很多。如何使紫外荧光照相更方便的应用于刑事技术及日常工作呢?笔者另辟蹊径,利用近年成功研发上市的紫外光LED(发光二极管)来制作便携式长波紫外灯,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紫外光LED属于LED发光二极管的一种,它和其他LED发光二极管一样,由两个半导体P型和N型半导体加中间一个有源层组成,当两端加上正负电压时电子开始移动和空穴(带正电的离子)结合产生辐射光。改变封装材料的成分就可以改变发光的颜色。LED发光二极管较早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紫外LED发光二极管由于存在研发难度,始终没有成熟的产品市场。论文参考网。在2005年初,日本日亚(Nichia)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出波长为375纳米的长波紫外发光二极管,同时很多厂家也跟随其后推出了质量参差不齐的类似产品,
制作材料选用:作为核心元件的LED管选料要比较讲究,笔者在制作前购买了市面上近十种LED管,大多都是蓝光LED,输出的紫外光成分很少,效果和参数最接近的为日本日亚公司的波长为375‐80nm的LED发光二极管, 额定电压为3.6‐.8v,额定工作电流为20mA,功率为2mW左右 照度约为60流明,制作前经通电试验,效果要明显优于其它产品。其它制作材料选料比较随意,取市面流行的14灯LED手电筒,看其结构是否方便拆卸改装。制作工具:电烙铁,助焊剂,剪线钳,螺丝刀、镊子等。论文参考网。制作过程:将其内的白光LED发光二极管焊下,将之换成紫外光LED发光二极管,焊接时须注意LED管的极性不可接反。改装原理很简单,只要有一定的无线电知识,保证焊接牢固,接触良好,极性就可以制作成功。制作过程见照片如下:
准备好如下两种材料:1:紫外LED管;2:便于拆卸的LED手电筒。如下图:
用来改装的紫外LED发光二极管用来改装的普通LED白光手电筒
用工具把手电筒的前部发光管部分旋下,取出焊接LED管的电路板,把原白光LED发光管焊下,依次把紫外LED发光二极管按照原线路图焊接在电路板上(此时要注意正负极不能接反),最后把过长的管脚剪短,把电路板安装到原位置即可,由于紫外LED发光二极管与白光LED发光二极管参数接近,故原电器线路不用改动,如焊接无误,无须调试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下图为焊接好的LED紫外灯:
紫外灯前部
为了测试效果,与同类型产品作横向对比,笔者选用了本单位现有的北京科源仪器厂生产的“KY便携式多波段光源”(如下图),并使用415纳米波段(长波紫外波段)作为参照光源。
KY便携式多波段光源
为了作效果对比,模拟平时接触较多的客体检验如伪造工作证、伪造乘车证、伪造身份证、假币等检验以及现场勘查中指纹、生物检材的发现提取等课题作为效果比对。照相器材为NIKON-D70单反数码相机,并对不同客体进行紫外照射拍照。下面所述为系列对比照片:
1:真伪乘车证的对比拍照(左为真,右为伪):
可见光拍照对比,可见印刷工艺、打印工艺上难分真伪:
用多波段光源照射激发荧光,不加滤色镜拍照效果。可以看出激发荧光的效果较差,真证与伪证间看不出应有的区别:
用制作的长波紫外灯照射激发荧光,不加滤色镜拍照效果。可以看出真证的造纸工艺中添加了荧光纤维丝,假证则无,在材料工艺上存在本质区别,很容易就可以辨别伪造乘车证:
2:人民币对比拍照。使用同一张5元纸币,左为多波段光源照射拍照,右为制作的紫外灯照射拍照。为了突出效果,照相中皆加了中黄滤色镜使用相同光圈相同快门速度拍照。
从此组相片可以看出,多波段光源激发荧光较黯淡,纸币的荧光纤维丝反映不出来,制作的长波紫外灯则有明显优势,激发荧光较明显,纸币的荧光纤维丝全部明显反映出来。论文参考网。
从此组相片可以看出,在对人民币上的荧光油墨照射时,多波段光源激发荧光较黯淡,不能对荧光油墨进行激发荧光,制作的长波紫外灯则有明显优势,激发荧光效果明显。
3:绿色荧光粉刷显的指纹对比拍照。为方便对比,同时准备了2枚刷显指纹,同幅照片中左边一枚指纹用绿色荧光粉刷显,右边一枚指纹用金粉刷显。
此组照片中,左图为常规拍摄,中图为多波段光源照射拍摄,右图为制作的紫外灯照射拍摄。通过照片对比,可以看出制作的紫外灯在激发荧光照相上比多波段光源有明显优势,指纹背景滤除得非常整洁,指纹纹线效果非常好,激发荧光的效果与座式紫外翻拍架接近。同时也看出荧光粉末配合紫外灯提取指纹要比传统的金粉银粉刷显有优势。
通过以上数组对比照片可知,用本文所述的长波紫外灯来辅助公安刑事技术工作是完全可行的,同时其小巧、轻便、价廉等优点也很适用于基层所队开展对假身份证、假工作证、假乘车证等等各种伪造证件的查缉甄别,对提高查缉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时它也存在着缺点,由于发光管的发光指数还较低,故光照度指标较座式紫外灯有一定差距,如用市面上的30灯手电制作,增大发光面积,效果将有明显改善。从日亚公司的生产计划可以看出,其将于近期开始供应型号为NCSU033A的350mw大功率紫外LED(365nm,UV-LED),这将是市场上功率最大的紫外LED。该款紫外LED兼具寿命长、锐线光谱、抗冲击、环保(无铅汞焊接)、功率可调(通过电流调节)、可瞬时开、关等特点。短波紫外LED管也将面世,但价格还相当昂贵,相信随着科技发展及生产量的提高,价格将会大大降低,应用前景及可发展性更强。
篇9
确实,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课务安排紧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前提下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研,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的教研之道,也许会对一线教师有所启示。
基点:把“草根研究”作为一种策略性研究
“草根研究”其寓意指教师教学研究是一种“行动――感悟式”的研究,是根植于教学“田野”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研究,如《让“弱势群体”与老师合作学习》《上海高考“怪题”对高中数学教育的两点启示》等论文便是我对当前教育现象挖掘或剖析的思考。想自己的教学问题,做自己的管理工作,说自己的教育故事,思自己的教学之道,就是将探究意识渗透到自己日常的具体教学生活之中。
教师面对的是生动的、鲜活的、动态变化着的实践问题,研究报告、论文、著作等规范性学术文章并不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唯一呈现形式,教育经验总结、教育随笔、教育日志、教育案例、说课方案、评课意见、考试评析、教育辩论、教育规划、校本教材、课件制作等,都是教师教育研究活动的重要载体,都应该是与“教学”“科研”结合在一起的智慧,因而都是教育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学校教学“田野”里的调查者,将“草根研究”基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做到研究内容与学校需求“零距离”,研究目标与教育场景“零位移”,研究实施与教育实践“零间距”。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的困惑中、从与同伴切磋交流中、从学生的反应中、从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中,观察并研究学校教学实施场域中那些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真问题,并真实记录在教学经历中,从而去探寻解决教学问题的实践途径。
重点:把“问例教学”作为一种诊断性研究
所谓“问例教学”,就是教师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出发,将教学实践与教学行为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参见图1)。“问例教学”研究不仅记叙教师的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教学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教师可以从教学行为的角度确定教学模式、教学中的提问行为、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课堂教学调控行为等课题材,也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角度确定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主题,并通过对自身教学的反思,尝试检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善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要将教学研究渗透于“备课(寻找问题)――上课(实施尝试)――听课(感悟技艺)――评课(优化尝试)――课后(反思调整)”的循环方式的每一个步骤当中,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将学校变成自己教学研究的基地,融教学于教育情境之中,变教室为研究室。
亮点:把“微型课题”作为一种比较性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教师为解决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总结经验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的一种微观应用性质的研究(参见图2)。它强调的是教师的自觉行动。因此,“微型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从教学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贴近教学,贴近现实。教师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写实文章。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集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一线教师时常对“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教育研究课题”产生困惑。确定课题是研究的起点,像我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育反思》《吃瓜子的启示》《“跳蚤实验”的联想》等论文便是我在研究“教情问题”背景下选题而写作的。我的感悟是教师要重视“微型课题”论题的选择。
“课题”就是一个问题。“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它要求一线老师从教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育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课题”就是一个主题。不少教师每天都有写教育案例、教育日记的习惯,但常常感觉所记内容比较凌乱、随意。我采取的方法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将反思内容相对集中起来并提炼为一个主题,有了贯穿研究的线索,研究主题才能集中,方向才能明确,目标才能清晰。
与此同时,教师要走出“微型课题”选择的误区。
“课题”选择要避免“度”的泛滥。一是“课题”要“小题大做”,以小见大。课题材越具体,研究越容易开展,越有利于教学实践,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从局部中考虑,从细微处入手,在实践中落实。二是“课题”要“基于问题”。问题必须是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不是专家、学者的问题,也不是报刊、杂志中的问题。三是“课题”要“真研化”。不能将教科研作为沽名钓誉的工具,或晋职评优的敲门砖,而是为研究而研究。
“课题”研究要避免实践与理论脱节。一是“课题”要有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支撑。课题材选择不是作秀,更不是孤芳自赏,一个好的课题材选择应与教育理论紧密结合。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会有相应的发展,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必然存在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矛盾的地方,存在许多争议点,甚至会有空白点。这就为教师选题提供了较广阔的空间。二是课题材要有实践的检验。当前“书斋化”的课题材研究往往注重“方案”和“报告”的撰写,而忽略了实施过程的历练,这种研究得来的成效只是“皇帝的新衣”。为此,教师要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科学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实施要避免泛教学化。教师教科研课题材来源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因此课题材是“教学中研究”,但是“研究不仅仅是教学”。课题材研究作为一种行动研究,不仅仅是对教学的一般性思考和感想,而是系统地收集资料、反思行动研究的过程,它需要经历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等环节。
热点:把“教学随笔”作为一种反思性研究
所谓“教学随笔”,是指一种机动灵活、行之有效的教师反思记录方式。教师可以在课上、课后随机摘记,也可以在书中、教案上或自己头脑中随时留下痕迹,课上的经典点评或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作为反思的内容。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靠感觉和悟性,而感觉和悟性又来自于学生,来自于对教学闪光点和教育机智的瞬间捕捉。因此,校长要倡导教师每天将这些捕捉用文字一点一滴地进行总结,为自己的教学生涯留下一行行坚实的脚印。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不必过分追求所谓学术论文的“规范”,而应选择教学后记、教案反思、教育博客等随笔类“自由”文体风格。
教学后记―― 一种教师自我成长的反思记录方式。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或困惑,并阶段性地与同行教师共同交流,分析成败得失,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教案反思―― 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的教师反思记录方式。这是教师用以改进教学行动方案的有效途径。
篇10
关键词:自动售货机;货道设计;设计总结
1.绪论
自动售货机是集光、机、电、机械加工、制冷、加温、防伪识别及电子软件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科技产物。自动售货机是为了对应提高的人工费用而出现的一种机械。自动售货机以其便利,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特点,方便市民生活,完善城市功能。自动售货机又被称为24小时营业的微型自助超市,它的售货领域非常广泛,销售商品种类繁多。自动售货机种类繁多,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售卖瓶装和罐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
2.饮料自动售货机货道设计的概述
饮料自动售货机的主要功能自动售卖商品。而自动售货机自动售卖的核心是货道设计。下面主要针对货道结构设计来阐述一下:
2.1 货道定义:分割起来的各个商品的收容部。收容方式根据机型而异。如:饮料自动售货机可分为直列货道、蛇型货道、坡式货道等。
2.2 货道由三部分组成,上部是商品投入口,有上、中1、中2、中3、下共5个投货口。中间是商品通路,蛇形储货部分。下部是商品出货装置,包括出货装置和出口调节板两部分,出口调节板的作用为适应不同饮料包装直径。如图(1)所示:
图(1)
2.3 货道结构,其内有若干层货道,各层货道的投货口位于货道同一侧,各层货道投货口由上端至落货口端呈倾斜向下,每层投货口倾斜角度为16°,便于商品滚落或滑落的斜坡状,每层货道有一个出货口。这样位于其上的商品可依靠自重向下滚落或滑落,依次补位行进,售卖出一个商品后,从投货口进入至出货口区域等待出货,使用于罐、瓶装等包装或其他适宜销售的包装物品。每层货道的上端有商品补充投入口,可方便从该投入口对各层货道进行商品补充。投货口可根据销售商品的尺寸大小来调整投货口,使其适合销售商品。商品通路内是蛇形的,由多块弧形板连接而成,弧形板上有板簧,用于降低商品掉落时的速度。碳酸饮料速度较大撞击后会产生较大泡末,顾客取出饮料瓶打开后会有泡末溢出。每层货道内有一个可调侧板,用于根据销售商品的形状调整可动侧板,以便于顺利销售商品。
2.4 出货装置的作用是控制商品是否出货。当主控给电装盒命令时,电装盒中的继电器就会给出货装置的电磁铁命令,电磁铁一动作,就会使出货装置上的拖商品的板下拉,致使商品靠重力掉下,同时出货装置上的挡板会挡住上一个商品,不会使上一个商品也掉下。
3.货道设计经验总结
3.1 为防止自动售货机内门关闭不严和商品被压入内门,商品重心与商品投入口卷圆中心距离3mm以上。如图(2)
图(2) 图(3)
3.2 在补货时,防止商品投入口跳换位置,固定商品投入口的货道侧板开口形状。如图(3)
3.3 商品投入口的商品通道尺寸为售卖商品的最大直径+2mm,小于商品直径容易造成堵塞商品,通路过大,容易造成商品竖立在通路内,卡货。
3.4 为防止投入商品时,分割起来的各个商品的收容部的弧形板被压迫变形,可能造成相邻通道的压迫,弧形板之间间距为2mm以上。见图(4)
图(4) 图(5)
3.5 商品待机时,为防止商品漏滑,出口调节板销的中心到商品中心的距离10mm以上。
3.6 为了使商品在商品通路中顺利通行,商品通路侧没有焊接痕迹,毛刺,凸起等。
3.7 商品投入口宽度设计,商品长度+3.0mm,商品对角线长度-3.0mm。
3.8 为防止商品在商品通路中堵塞,商品的纵向角度≥45°、横角度≥35°、斜角度≥40°。见图(5)
3.9 投入商品时,由于投货口导向板的振动,会引起导向板的设定位置的变动。所以,投货口导向板的支持销的设计位置B/A
见图(6) 图(7)
3.10 连续投入2个售卖商品时,通过不了的话,就会发生商品过桥现象,致使商品停留在投入口,见图(7)。上托板的负重为G1,对导向板产生力A。此时,A是G1弹回而引发的力,与刚体无力关系。由于力A使投入口导轨产生顺时针回旋,产生力B,力B对G2作用力,由于刚性体的力关系,使商品停留。
3.11 为控制投入后的商品落下姿势,防止商品竖向落下,投入口设计时注意,商品重心与投入口导向板接触点之间的连线和商品重心与导向板旋转重心的连线角度B>11°。见图(8)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