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卫生乡镇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2 12:2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建卫生乡镇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建卫生乡镇申报材料

篇1

根据蚌埠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年度卫生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度省、市级卫生创建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创建范围、标准及程序

本次卫生创建范围包括:市级卫生县城、卫生镇、卫生村、卫生社区及卫生先进单位评选;已被命名的“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村、卫生社区”开展“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卫生社区、卫生村”创建。

创建单位采取自愿申报的原则,依据省、市级卫生创建标准及考核命名管理办法进行申报、评选。省、市级卫生创建标准及考核命名管理办法详见省爱卫会《关于印发省卫生镇(县城)、卫生村(社区)、卫生先进单位标准及其考核命名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市级卫生县城、卫生镇、卫生村、卫生社区及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两文件均可到蚌埠市卫生局网站爱卫办卫生创建专栏下载。

二、时间安排

4月10日前,各创建单位对照相关标准进行创建,自评符合标准的积极向县爱卫办进行申报。

4月20日前,县爱卫办按照创建标准逐个对申报单位进行全面评估,以文件形式形成书面报告,择优向市爱卫会进行推荐。

4月21日至5月20日,市爱卫办根据县爱卫办推荐报告,依据创建标准,对申报单位逐一进行全面复查和不定期的暗访。

三、几点要求:

(一)本年度卫生创建工作已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卫生创建工作,成立卫生创建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创建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积极鼓励符合标准的单位申报。对暂未达到标准的要加快改善各项基础卫生设施建设的步伐,狠抓关键,突出重点,适时争创。

(二)市级卫生县城、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市级文明单位和窗口服务单位是本次卫生创建重点。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要尽快落实工作措施,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抓差补缺,完善创建工作档案资料,积极申报,确保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市级卫生县城及省级新农村示范镇、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卫生创建目标任务和其他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措施

为了加强对“农民读书月”活动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牵头的联系协调小组,明确了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广局会同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区文广局负责“农民读书月”活动日常工作,并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14年宜宾市区“农民读书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用以指导全区“农民读书月”活动。各乡镇、郊区街道根据实际也成立了组织机构,细化了活动方案,落实了负责部门和具体经办人员,并将“农民读书月”活动纳入议事日程,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民读书月”活动顺利开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区委宣传部通过电视台、报社、内刊等宣传媒体,加强了“农民读书月”活动典型经验、好人好事、先进单位的宣传;区文广局召开“农民读书月”活动工作会议传达上级精神和本级部署,宣传了“农民读书月”活动的目的、意义,使“农民读书月”活动有序推进;区总工会加强了企业、农民工“农民读书月”活动工作的组织、宣传和指导;区农牧局组织专家到镇、明威乡等开展种养殖业知识讲座,团区委、区妇联、区委农工委等区级各部门利用青少年、妇女、学生、党员干部等队伍以各种形式展开广泛深入地宣传,宣传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终身受益,读书明理进步的社会风尚。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大大扩展了我区“农民读书月”活动社会知晓面。

各乡镇、郊区街道通过会议、文件、标语、板报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农民读书月”活动宣传力度,共召开专题会议5000人次,书写宣传标语400余幅,办板报22期,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基本覆盖我区乡镇村社每个角落。

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一)开展示范“农家书屋”创建及经验交流活动。

宋家乡组织17名农家书屋管理员到省级示范农家书屋镇安农家书屋学习书屋管理和功能利用;象鼻街道组织本街道22名书屋管理员到辖区内的十里村农家书屋参观学习,互相交流心得;邱场乡通过召开书屋创建会议,学习了书屋建设、管理、利用等相关业务知识。区文广局在组织申报优秀农家书屋及管理员的同时,筛选基础条件好、管理和功能利用优秀、管理员积极性高的地方作为示范“农家书屋”创建备选单位,此次共备选22个书屋。

(二)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

各乡镇、郊区街道所在农家书屋在寒假期间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开放,高店镇做出了寒假期间农村留守儿童借书送纪念品互动的方法;李端镇则为农村留守儿童送书上门;赵场街道通过幼儿园开展读书讲故事活动。各乡镇、郊区街道都表示在寒假期间延长开放时间、创新开放方法、增加开放内容,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乐园。

(三)组织农家书屋“优秀管理员”评选推荐活动。

我区在“农民读书月”活动中组织开展了评选推荐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专兼职管理员、优秀农家书屋活动,各乡镇、郊区街道通过组织申报、现场考评、综合平时等程序进行组织上报,共收到13个乡镇、3个郊区街道报送优秀专兼职管理员申报材料34份,优秀农家书屋材料34份,区文广局将对此次评选的优秀专兼职管理员、优秀农家书屋进行通报,并进一步进行筛选,组织参加市级评选活动。

(四)组织好书推荐、送科技文化下乡活动。

区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在乡、镇开展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区文广局、区文化馆演出了文艺节目,区农牧局赠送了科技书籍,区司法局开展了法律咨询,区卫生局、区人民医院开展了健康检查,其他各相关部门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走基层为民服务活动。

区文广局开展了农民喜爱的好书推荐活动,并将本着农民需要,在此次农家书屋图书更新补充中进行采购。

(五)举办读书征文展示活动。

为扩大影响,彰显成果,对我区开展的2012年“农民读好书”征文活动和2014年“与好书为伴,与文明同行”征文活动所评的优秀文章,各乡镇、郊区街道和我局分别进行了展示。

乡镇、郊区街道:在显要位置进行展示活动,共展示优秀作品72篇,阅读人数达6000人次。

我局则在局办公楼公示栏内进行了分期展示。并将向市文广新局上报推荐筛选出的19篇优秀作品。

四、书屋管理长效机制

(一)加强农家书屋与村民大院、种养殖业大户之间的联系,利用休息时间开展讲故事、科技知识培训等活动。

篇3

一、创建目标

以第一批创成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积极开展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在2015年基本建立功能明确、网络健全、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努力做到便利化服务、制度化安排、长效化推进,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二、组织机构

县政府成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副主任、文体广新局局长为副组长,县编办、统计局、工商局、人社局、民政局、卫生局、房管局、住建局、财政局、教育局、残联、广电总台、新闻信息中心分管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体广新局,文体广新局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三、工作分工

(一)县级示范区创建工作由县文体广新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创建指标共有60条,其中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根据我县实际,现就各部门、单位整理、提供材料工作分工如下:

县政府办:县示范区建设工作机构成立的文件;政府出台的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文件。

县编办:体育系统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人数统计和证明材料。

县统计局:全县2014年常住人口数;县行政村(社区)总数和最新名录;县乡镇总数和最新名录;2014年全县体育产业增加值数据;2014年全县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在体育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2014年全县体育产业营业收入统计数据;2014年全县体育产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数据。

县工商局:全县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企业数量及证明材料。

县人社局:全县参与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事业单位数量和证明材料。

县民政局:全县参与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体育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证明材料;全县2A级及以上体育社团数量、名录及证明文件;全县体育社团总数、名录及证明文件。

县卫生局:全县登记注册的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的运动康复机构数量及名录;2014年接受医院运动治疗的就诊人次统计数据。

县规划局、县房管局、县住建局:新建小区健身场地面积建设标准与办法等文件;健身步道资料:提供大道、北河公园、运河路运河绿化带、画川路河边绿化带、花庄小区健身主题公园的设计方案、公里数证明材料。

县财政局:县2014年财政总预算额和证明材料。

县教育局:全县学校总数和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学校数,及相关证明资料;2014年度全县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及以上标准的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比例。

县残联:2014年度开展县级及以上特殊人群体育活动的通知、秩序册;全县登记注册的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的运动康复机构数量及名录;2014年全县接受运动疗法的特殊人群人次统计数据。

县广电总台、新闻信息中心:刊播本县公共体育服务宣传专栏资料证明,与体育部门的合作协议。

县文体广新局:健身步道图片;“新四个一工程”设计方案、竣工验收证明材料;具有“三室一场一路径”体育中心的乡镇名录和总数。名录中标明拥有场地类型;具有“两室一场一路径”的行政村(社区)名录和总数。名录中标明拥有场地类型;2014年承办省级及以上竞技体育赛事的秩序册;2014年承办省级及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通知、秩序册;2014年开展的500人以上规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通知、秩序册;2014年度开展市级及以上特殊人群体育活动的通知、秩序册;晨晚练健身站点数量及名录。名录包括站点名称、活动地点、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站点人数;2014年接受体质测定并上传体质测试数据的人数。(体质测试数据管理网站数据上传截图);当地公共体育服务网站域名统计表、网站维护经费下拨凭据和网站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证明;开发的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应用软件证明材料;2014年规模超百人的健身讲座和培训的通知、方案和参加人员名单;2014年、2015年用于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资金预算文件和2014年公共体育服务经费决算数据;2014年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入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总量和证明材料;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企业单位数量及证明材料;负责县级体育类指标值的测算、数据整理和所有指标申报材料的汇总。

四、时间安排

1月10日-1月31日,相关部门按照创建任务分工,收集、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月31日前报县文体广新局群体科。

1月24日,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

2月3日,将县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材料报市体育局,市体育局进行审核。

2月10日,市体育局向省体育局申报创建市级和县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并报送相关材料。

3月,省命名第一批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

4月,参加市总结第一批创建成功县(市、区)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总结表彰工作。按照市体育局创建要求和步骤未创建成功的县(市、区)进行拾遗补缺,准备开展第二次创建工作。

篇4

[关键词]“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对策

“三品一标”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简称,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三品一标”以标准化生产为载体,在推进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基地化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阿勒泰地区高度重视“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地区“三品一标”已由相对注重发展规模进入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新时期,由树立品牌进入提升品牌的新阶段,“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必须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质量监管上来,严格审查,严格监管,全力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1“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1.1监管机构存在问题

“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和单位,这就容易导致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职能错乱,多头监管的现象。目前,基层“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人员较少,不能对监管主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监管机构常常存在违法行政的现象。例如在进行农资监管过程中,国家为了实现对农资产品全面监管的目的,由工商、质监、农业等多个部门进行监督执法,其中在农业部门又设置了种子、畜牧兽医、农产品质监、农业执法和植保等多个部门,尽管监督部门设置较多,但是真正发挥监管职能作用的部门却少之又少,各个部门之间全责不明晰,监管力量不集中,导致了对农资市场监管作用不大,严重影响到农资市场秩序。

1.2没有建立突击监管制度

在农业生产企业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突击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查最能够反应出农业生产企业基本现状,但是实际上却做不到这一点。监管部门在检查之前都会通知企业,然后监督部门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对农产品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和农产品投入品使用记录以及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等进行进行全面检查,由于事先通知,企业做好了充足准备,生产企业的真实情况往往被掩盖起来。

1.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存在局限性

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该是一个系统化体系的监管,主要以政府监管为主导,结合第三部门监管、社会监管和个人监管,由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国家工商局等共同进行内部监管,实施一个监管环节有一个监管部门的原则,这种监管模式导致执行效率差,可操作性不强。基层地区监管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存在很大局限性,上级主体部门往往具备较强的专业和技术监管优势,基层地区要想实行监督就需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基层政府部门没有能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2.1以治理整顿为抓手,坚决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

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动,强化蔬菜高毒农药、畜产品中“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的整治,集中查办一批制售假劣农资和禁用药物的大案要案,坚决杜绝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坑农害农。要求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做好服务,指导申报材料的编写,协助申报单位完善相关材料。

2.2以监管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

要先行在“菜篮子”主产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产地准出管理,全面提高投入品控制能力、标准化生产能力、质量追溯和质量监测能力,推动提升监管能力、落实监管责任、保障质量安全。印发“三品一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做好基础知识的宣传工作。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技入户等工作,进行近距离宣传;开展培训班一期,对企业负责人、合作社社员及种养殖大户进行“三品一标”申报知识普及。

2.3以乡镇监管机构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体系队伍监管能力

按照农业部推进乡镇监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进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年底前所有涉农乡镇全部完成监管机构建设的硬任务;要加强培训指导,强化岗位练兵,切实提升乡镇农技站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以检验检测为抓手,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执法。要科学界定市、乡二级质检机构的业务分工和工作范围,严格规范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速测工作;要加大对质检机构的考核认可,实施检测人员执证上岗。

2.4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

对“三品一标”要重点加强证后监管,以应急能力建设为抓手,切实做好突发问题的科学处置。要加快完善应急机制,提高信息报送时效性,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健全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摸底排查和监测评估,实现科学管理、明白生产、放心消费。同时,还要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要注重挖掘、收集监管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并从制度机制层面加以总结、提炼和推广,不断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要积极推动责任落实,加强横向配合和纵向联动,积极探索“分兵把守、协调配合”的监管机制,要大力推动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管理,发挥好阿勒泰市场在配置资源、保障质量安全上的激励约束作用。

作者:哈尔丽卡西·胡马尔 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农村能源办公室

参考文献

篇5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将市建成“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城市生态系统,加强城市环境、居住空间、基础设施的生态园林化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彰显“山水城市、生态居”的城市特色,全面推动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总体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2012年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政府组织,全市动员,全民参与,统一规划,讲求实效,力争用三年时间,充分利用辖区山、水等自然环境,以增绿添彩为重点,扩展绿色空间,完善城市自然生态功能和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到2015年,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和市政设施、节能减排、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求,形成组织管理到位、规划建设规范、景观保护得力、绿地系统完整、市政设施配套、人居环境优良的城市建设格局,力争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另文下发。

三、创建标准和主要任务

(一)创建标准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年8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建城〔〕125号),新办法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申报条件进行了明确:《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自检达到Ⅰ级标准,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命名不少于3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每两年评审一次,偶数年为申报年,奇数年为评审年;申报城市须在申报年的9月30日前将城市人民政府的申报申请、省级住房和建设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及遥感测试基础资料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其他申报资料报送截止时间为评审年的3月31日。生态园林城市的评审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材料审查、问卷调查、实地考查和综合评审四个环节,形成综合评审意见。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以《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Ⅰ级55项指标为主,增加了19项指标,共有74项指标。标准分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市政建设、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类。

(二)主要任务

1、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修订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各项规划

完善的绿地系统规划是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绿地合理增长的保障。要结合我市山体、水系等自然地貌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实际,高标准修订《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过规划手段,指导辖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的合理布局,确保绿地系统总量适、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坚持绿地规划的刚性原则,落实各类建设用地的“绿线”,确保各类建设与绿地建设同步增长。同时,做好城市综合交通、水系、历史遗迹保护等规划,建立和完善城市“黄线”、“蓝线”、“紫线”管理制度,确保城市规划、建设规范有序进行。

2、加强城乡基础绿化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绿地系统。提升老城区园林绿化质量,重点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林荫路推广率等关键性指标,严格按照5000平方米的公园服务半径500米、1000平方米的公园服务半径300米的要求预留绿化空间,全面扩植行道树,改善行道树的树种结构,增加城区道路行道树绿量。加强新发展区域绿化,同步规划建设高质量生态园林景观,在城郊绿化与区间绿化中注重各类河道和库塘湿地、荒滩的生态修复,扩大新发展区域绿量规模。科学布局生态保护区域,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山体、风景名胜区、区域生态走廊等生态空间。提高城乡绿化建设水平,注重在新建项目中加大乔木应用,坚持园林文化与植物景观相结合,把城市森林、山水等绿色生态资源与人工园林景观融为一体,维护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保护和利用自然林地、山坡、湿地、河湖等各种自然资源,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

3、以项目带动城市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开展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供水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确保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发生,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大于85%以上。

(2)提升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做好道路、市场、停车场、园林绿地、环卫设施等各类城市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城乡路、城河大道、东正街、园林大道等老城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工作。

(3)加大保障性住房等惠民工程建设。一是积极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实施安居解困工程,每年按要求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彻底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环境条件。二是积极实施旧城改造工作,加快包括直管公房在内的非成套危旧住宅改造、“棚户区”改造、停产半停产及整体搬迁企业的开发改造,全面改善旧城区人居环境条件。三是积极开展“城中村”改造工作,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为城市建设增加亮点。四是积极开展创建“园林式居住小区”活动,建成一批环境一流、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同时,要以人为本,在城市建设中同步做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社会基金征缴率达到90%以上,不断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4)实施城市景观工程。继续开展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结合老城区城市街景改造,协助做好架空线路和户外广告、店面招牌、地名路牌、公交候车亭、路灯、环卫设施、园林小品等“城市家具”(户外环境设施)的规范管理,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功能性照明为基础,适当进行亮化美化工作,扮靓城市。

4、以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做好城市人居环境工作

建立职能明确、沟通快捷、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运行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细化管理标准、强化监督手段,完善城市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综合执法管理的覆盖面,围绕定职责、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等工作流程,达到城市管理全过程无盲区、无盲点的目标,实现城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事前管理向超前管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行政管理向多元管理的转变,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城市绿色交通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路网,合理规划和建设机动车道和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加强交通管理,切实解决机动车大量占用慢车道、人行道停车问题,确保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各行其道,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5、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以改善城市水质、空气质量、降低噪音为重点,全面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一是做好长江、清江等饮用水源地的监管,确保饮水水源和水质安全。二是全面完成截污工程,禁止污水直排,尤其对工业污水全面实行处理,使工业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保持在100%,市区地表水水质达到Ⅳ类以上标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降低空气污染。加强废水处理能力建设,严格废水处理企业运行管理,扩大再生水利用率,提高自然水体质量。加强对新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审核,深入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应用。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指标多数依据的是各类国家标准,多数都有资料审查环节,要结合工作实际,规范设计、规范建设和规范管理,做好日常工作的数据、资料收集和归类,使城市管理逐步向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轨道发展。

除此之外,还要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教育工程,对广大市民进行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节约资源等教育活动。每年组织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宣传不少于4次,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要设置创建公益宣传广告,形成全社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

四、工作步骤

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五个阶段实施:

(一)组织部署,宣传发动(2012年2月)

抓好宣传发动,组织召开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动员大会,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构,建立联络平台,健全创建机制,全方位、高格调地抓好创建工作的铺开。

(二)自查自检,分项落实(2012年2-3月)

认真贯彻落实住建部建城[]125号<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分解和细化创建项目,明确任务分工,开展协调联动,落实整改责任。各有关单位按责任分工,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和总结分析工作,巩固和优化已达标项目成果,搞好经验总结,并按要求完善汇报材料,做好上报和迎检备查准备工作;对暂时未能达标的项目要积极寻找差距,查出薄弱环节,分析问题原由,拟出整改方案。

(三)重点整治,全面推进(2012年3月—2014年12月)

在上一阶段创建工作基础上进行汇总和分析,针对尚未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项目,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充分研讨和论证,找出薄弱环节,研究整改对策,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整治和提高。对个别指标要求较高、整治规模较大、短期内难以整改到位的考评项目,要拟出可行性改进方案和实施时间表报市有关部门立项,分步推进,分项落实,缩小差距,全面完善。

(四)检查完善,自评申报(2014年6-9月)

对整体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总结,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逐项对照评估,确保全面达标。要进一步完善充实项目说明材料和指标来源依据,因地制,实事求是,科学规范,突出特色。整理成为系统、严谨、规范、高质量并富有说服力的申报材料,按照既定程序正式向省和建设部提出申报。

(五)做好准备,迎接评审(2015年)

根据省住建厅和住建部考核专家组的检查安排,认真抓好迎检筹备工作,周密布置检查线路和示范点,精心准备好迎接抽查的相关材料。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先进科技手段,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介绍我市创建工作情况,充分展示市在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突出特点。迎检期间全市要搞好宣传动员和协调联动,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市容市貌和公共秩序,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确保以最佳的参评状态、最完善的组织布置和高质量的受检项目序列,迎接国家住建部和省建厅的评审。

五、主要措施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工程,重点要围绕标准,突出改善生态环境项目的实施,并取得显著效果。需要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做到认识统一、领导重视、工作务实、措施到位,使创建活动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运行机制

成立以市委书记为顾问,市长为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辖区创建工作的开展,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针对创建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普遍性的问题,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组织市内单位、居民积极开展工作,全面完成承担的创建任务;市级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单位职能,制定本部门创建实施方案,分解细化任务,组织实施,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单位、系统创建任务的圆满完成。创建办公室及各单位分管领导和人员要认真宣传动员、调查研究、学习培训、吃透标准,做好工程建设、资料整理等工作任务,使创建工作任务清楚、责任明确、实施有力、效果突出。

(二)建立监督机制,明确目标责任

创建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市创建办下设督办组,会同市效能办、监察局制定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效能监察办法,对各部门的创建任务完成情况实施考核督办,市政府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各部门都要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将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督促相关负责人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圆满完成。

(三)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动创建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实施相结合、政府投资与社会筹资建设相结合、领导包抓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单位承包与个人参与相结合。要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创建,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创建进度,创造居环境。市政府将集中资金,用于对创建影响大和与市民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建设,并对重点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包抓。各级各部门要将投资集中倾斜于改善生态环境的项目,注重质量,讲求效果,建设一批精品工程;承担建设任务的各单位,要加强施工管理,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建设项目早日建成见效,早日改善生态环境。对公众参与的创建项目,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广泛动员,激发市民群众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全面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四)加强宣传动员,深化创建活动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是以满足市民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项社会活动,要宣传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和有关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基础管理、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法规政策,使创建工作成为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市民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宣传动员,使人民群众了解创建工作,支持创建工作,主动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市创建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广电局等单位,要组织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创建动态,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及相关单位要在公共地段设置宣传广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推动创建工作全面、扎实、持续开展。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设立举报电话,开展明查暗访,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蓝齐儿”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2021年工作总结

1.强化政策落实,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一是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今年以来结合全市企业用工实际,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招工及用工服务若干意见》《加强企业招工及用工服务实施细则》。组建4个外出招工小组和外出招工协调工作小组,持续开展以工引工、外出招工、社会中介机构引进活动,目前招引外来员工27人。充分利用人社网络系统作用,扎实推进专场招聘、“2+N”招聘和网络招聘等各类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2+N”各类招聘会92场,500余家企业提供2.56万个岗位,累计17136人参加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11385人,主园区用工净增3787人,增幅9.3%。二是持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稳步推进创业培训,本年度共开展23期创业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690人,圆满完成市级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及时审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预计到2021年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少于7000万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不少于3000万元。三是兑现招工奖励政策。兑现以工引工及返乡就业人员奖励资金,鼓励企业老员工通过亲带亲、友带友、老乡带老乡等方式引进新员工,对成功介绍外乡或返乡人员来广稳定就业的单位或个人,在企业自主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1000元/人奖励。截止目前2021年度已兑现奖励资金174.7万元,补贴人数2821人。同时积极向企业宣传《人才兴企二十条》,鼓励企业引才引智、鼓励企业培优育强、鼓励人才扎根兴业。四是精准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利用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及举办现场宣传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开征集就业见习岗位、公益性岗位。建立新投产企业“人社服务专员”帮扶联络机制。定期入企走访调研,开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政策宣讲等服务。五是有序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根据户籍地将帮扶对象分解到乡镇社区,层层压实帮扶责任,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将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全部纳入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展分类帮扶,做到登记一人,服务一人。六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共开展39个班次,结业合格2284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开班62个,培训系统上线2305人;普通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开班18个,培训系统上线855人,砀山县技能扶贫培训150人;2021年度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开展11个班次,参训学员542人。

2.深化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强化征缴扩面和优化转移接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0万人,同比增长14.9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8277人,同比增长4.19%;失业保险参保3.96万人,同比增长36.55%;工伤保险参保8.22万人,同比增长1.48%。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7.85万人,当年缴费人数为17.56万人,为符合领取条件的8.69万人发放了养老金,月发放率100%。长三角社保转移接续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二是规范参保。自2021年4月起,逐步规范社会保险参保,实行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险统一缴费基数并同时参保,使得职工社保全覆盖,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将逐步实现职工退休生活有保障、失业求职无担忧;大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并推进保险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等合法权益;在用人单位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实施补充工伤保险,减轻用人单位工伤赔偿负担,化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三是建设基金风险防控体系。成立了社保数据对比领导小组,对各级疑点数据进行排查,联合公安、法院、民政、卫健四部门定期进行数据比对,对发现的数据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并顺利迎接了省市多次检查,总体情况良好,对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及时整改。四是调整职业年金记账方式。根据省市要求,将职业年金缴费由记账方式调整为实账积累,计划从2022年起对职业年金记账方式调整期历年形成的记账金额安排3年分批进行消化。

3.加大推荐评选,提升人事人才工作水平。一是完成2021年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今年我市事业单位计划招聘124人,涉及卫生、教育、农林水专业技术领域以及行政管理等88个岗位。经过公告、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程序,目前116人进入体检环节。二是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今年新增技能人才3537人次,占任务数(2500人)的149.4%,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771人次,占任务数(1090人)的70.73%,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690人次,占任务数(1800人)的93.89%,其中高级工271人次,占任务数(400人)的67.75%,技师27人次,占任务数(30人)的90%,新技工系统培养705人,占任务数(700人)的100.7%。三是组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成功举办我市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推进1名选手参加全国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组织参加宣城市“皖厨宣味·徽菜名城”首届烹饪技能大赛,共7名选手参赛,其中1名选手获得中式面点一等奖、3名选手获中式烹调优秀奖;4名选手参加首届长三角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徽选拔赛;3名选手参加安徽省第三届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四是稳妥有序开展网上申报职称评审工作。今年首次使用网上职称申报系统,为保障申报人员顺利上传资料,指导用人单位经办人员认真学习网上职称申报系统操作流程。目前共审核通过并上报了13名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五是多措并举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进一步规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流程,积极组织工作站申报参与省厅开展的各种项目和活动。今年有三家工作站申报了科研活动资助经费项目,有四家工作站参加了全国博士后创业创新大赛,其中有两家工作站进入了复赛,有一家工作站进入了决赛。

4.规范行政执法,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一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用工管理趋于常态、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劳资纠纷大幅下降,在大大改善根治欠薪工作局面的同时,切实维护了我市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是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稳步提升。组织参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仲裁员培训班,加强调解仲裁队伍建设,打造政治素养高、综合素质高的调解仲裁队伍。推进信息化仲裁院建设,上线运行全省统一的调解仲裁信息管理系统,落实案件受理、审理、监督统计等工作全流程信息化,推广应用全国“互联网+调解”平台,拓宽劳动争议纠纷调解仲裁申请多样化渠道,为群众提供便利。今年以来案件办理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劳动监察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53起,涉及农民工1961人,涉及金额2607万元;排查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在建项目97个,排查存在拖欠支付隐患项目6个,及时责令限期整改项目5个,涉及农民工389人,金额1265.3万元。仲裁院已立案受理261件,调解结案173件,裁决结案73件,终局裁决5件,其他方式结案7件,仲裁结案率96.9%,仲裁调解率68.4%。全市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平稳,全年未发生因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引发的上访或群体性事件。

二、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招工引工方面。进一步完善招工引工政策,制定全市招工引工考核办法,完善招工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管机制,鼓励引导重点临时缺工企业以服务外包的方式解决用工困难。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招聘会,2022年全年计划开展136场“2+N”招聘会,其中80场周三、周六现场招聘会、18场乡镇“夜市“招聘会,20场网络直播招聘(每月固定8号上午9点举行直播带岗),18场劳务基地及其他招聘会。突出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招聘,春节期间开展10场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3场网络直播招聘会,3场乡镇、开发区子园区招聘会,4场人力资源市场大型招聘会)。

(二)就业创业方面。在开展好常规创业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创业和就业技能培训,2022年计划培训农民工3000人以上,开展1-2期乡村振兴主题创业特训营,培训学员不少于60人,开展乡村旅游、品茶员等乡村特色就业技能培训班不少于3期,培训学员不少于180人。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2022年,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200个,上岗率不低于50%;新增实名制就业不少于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不低于6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不低于70%;创业担保贷款计划发放不少于7000万。

(三)人才保障方面。围绕广德市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积极组织广信农化等不少于3家企业开展企业自主评价,为企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筹备广德市第三届“广德工匠”评选活动,计划表彰、提名奖各10名。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荐优秀的乡土人才参加全国、省、市技能人才评选及技能人才竞赛,所有竞赛项目计划各推荐2名选手参赛,加大乡土人才在技能人才评比中的比例。组织荣达食品有限公司创建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四)社会保险方面。扎实推进征缴扩面工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达到10.1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达到8450人;失业保险参保达到5.0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达到8.40万人。针对目前我市社会保险参保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明显少于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从2022年起将积极推进职工全险种参保计划,进一步提高全市职工全险种参保率。扩大协议医疗机构签订范围,简化转院流程,为工伤职工和企业创造更大便利。

篇7

一、坚持改革创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我们坚持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狠抓了两个方面的改革工作。一是抓好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严格人员准入制管理,积极探索试行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从我区区情和卫生系统实际出发制订了改革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取得预期效果。二是抓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根据“划片设置,垂直管理”原则,启动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报请区编委办同意,4月份开始在搞试点,6月份完成,达到预期目标,下半年在全区铺开,取得初步成效。在引导民营医院发展、引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农村卫生工作人才方面,也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共引进专业人才19人,先后举办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各1期,参训128人,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专业素质,优化了人员结构。

二、着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和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健全了监测、报告、预警网络体系,建立了医疗救治专家指导组、应急专业队伍及传染病救治专业分队,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启动公共卫生中心工程建设,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一期5000m2建筑工程完成了土地征用工作。区妇保院建设工程,上半年完成了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下半年正式动工兴建,目前进展顺利。

三、推广“多湖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一是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我们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为己任,把农民健康工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统一起来,把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作为农民健康工程的重头戏,启动全区第三轮新型农村合医疗工作,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派出机关人员和医疗人员100余人深入农村搞宣传,局领导带头深入一线走家串户作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民的吸引力,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自愿参保意识,全区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比例由上年的89%进一步上升到94%。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合作医疗参保农民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制定了农民健康体检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实施计划,结合“城市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和“真情送服务,建设新农村”等活动,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全年免费体检率达到60以上。全年合作医疗为农民报销医药费400余万元,其中报销额万元以上的人员达70余人。同时,积极推进区、镇乡(街道)、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农村公共卫生3大类12项工作,保证全区80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上半年完成了网络建设计划编制,下半年非正式启动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二是加强农村卫生“三化”建设。公共卫生示范镇乡(街道)创建工作,傅村卫生院综合门诊楼改造工程主体工程完成20。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启动了赤松卫生院6600㎡的土地征用及扩建项目和楼下金(孝顺)、桥里方(赤松)等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上半年完成了赤松卫生院扩建工程的设计、规划等工作,下半年正式动工兴建。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主要是加强社区服务人口的健康管理工作,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调整结构布局,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力争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率达90以上,上半年完成了赤松 、山口冯、孝顺楼下金社区卫生服务站土地征用工作,下半年正式动工兴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化建设,完成了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安装调试及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管理系统已进入试运行。三是抓好卫生城镇(村、单位)创建工作。计划创建3个省级、10个市级、20个区级卫生先进单位,上半年完成了申报单位的确定和创建计划的制定,并着手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本级自检,并上报了申报材料,迎接验收。

四、强化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有效防止了重大疫情爆发。坚持预防为主方针,针对薄弱环节,认真查漏补缺,狠抓工作落实。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以霍乱、人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等为重点,加强了疫情监测。地方病防治工作,重点对血吸虫病、地氟病等开展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大力推进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组织开展了群众性查螺灭螺工作,全年共出动1万余人次,灭螺20__余只,有效地降低了发病率。对各医疗机构发热呼吸道门诊和肠道门诊,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改造或完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尽早控制传染源,严防疫情扩散。严格执行重大疫情信息报告程序,提高了监测质量。

五、实施卫生安全工程,提高了卫生保障水平。一是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大力整顿医疗、食品市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生产、加工、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确保我区医疗、食品等市场秩序的规范化。严肃查处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假冒伪劣食品,重点加强工厂食堂、建筑工地、学校及幼儿园等行业和单位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提高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加强职业卫生安全监督检查。认真做好职业危害规划项目“三同时”联审工作,对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整治,有效防止了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成立职防专业机构,进一步提升了我区职业病防治水平。三是加强医疗安全监督检查。认真组织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在组织各卫生院严格自查、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派出督查组普遍进行了检查验收,对问题较突出的卫生院进行了限期整改。通过加强卫生院管理,健全和落实了各项诊疗护理规程,强化了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准入控制,提升了医疗质量,有效地保证了医疗安全。同时,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安全的就医环境。继续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加强血液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篇8

一、承担市核、县核指标完成情况

(一)承担市核指标2项。

1、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情况。今年,市下达我县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为:廉租房108套、公租房298套,预计投资4250万元。为完成市核任务,我县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出台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XX县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和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根据我县实际,采取政府购买、项目配建等多种渠道,确保完成市核任务。在名仕嘉苑购买廉租住房68套。建筑面积3434平方米,已完成简装,正在组织验收。在博阳花园10#楼配建廉租住房40套,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设。在博阳花园10#、11#楼配建公共租赁住房84套,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目前,均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在保定金昊石油机械有限公司配建公共租赁住房100套,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现工程主体基本完工,已正

等待验收。在保定本草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配建公共租赁住房120套,建筑面积2760平方米,共两栋,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一栋主体完工,一栋主体一层。

2、危房改造。年我县危房改造任务是:完成270户危房改造任务。我局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博野县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并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改造任务分解到各乡镇,现已完成改造任务的96%。

(二)承担县核指标项

年,市政工程、公共建筑项目计划投资4.5亿元,已完成2.7亿元;总投资12.38亿元,建筑面积62.64万平主米的博阳花园、博雅嘉园、盛世家园小区、兴华鸿景小区、琴园小区、四季花城小区、和谐家园小区、通达园小区、裕丰小区、汇赢中央公馆、博中高层等11个住宅小区进展顺利,完成投资8.4亿元。

1.恒鼎国际商贸城项目。项目投资2.5亿,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资2.3亿元,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道路、供电、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元旦投入使用。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定河线、博程路(石港高速引线)、县城南环(博爱路),打造工业区路网总体框架,南环已建成0.6公里,其他路段正在征地,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3.谋划星级酒店建设项目。初步确定拆迁粮食局旧楼,建设星级酒店。该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现正着手前期准备工作。

4.博爱路项目。投资1500万元,全长2000米。目前已完成勘测,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和征地工作。

5.两场建设项目。抓两场(厂)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并稳定运行,达标排放。投资500万元,建成垃圾转运站一座,垃圾处理率达到70%。

6.县城排水设施改造和排水管网新建工程。计划投资1500万元对博明路等既有管网进行升级改造,新建硝化棉至污水处理厂、橡胶工业园至博成街、通达泵业至白沙街三条排水管道。现已制定新建排水管网设计方案,正在进行征地和清障。完成对博明路既有管网的清淤改造工作。

7.城区防洪河道整治项目。目前正在清理垃圾,改造工程预计明年开始实施。

8.城区道路改造和综合整治。一是改造兴华南街,已拿出建设方案,正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二是制定《博野县景观大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县城主要街道进行了综合整治。今年4月初在县城博兴路十字路口安装led电子广告屏1块。县城路灯设施完好,亮灯率达到以上。与汇盈房地产公司达成协议,投资530万元,对县城主要街道的户外广告进行更新和亮化。现正已安装彩虹桥15座,更换部分灯箱广告。

9.小街小巷升级改造。县城目前需改造小街小巷5条,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10.新汽车站项目。总投资0.1亿元,占地25.2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体完工,正在进行扫尾工程,预计11月份投入使用。

11.地下商场项目。现正论证招商。

12.博阳花园。总投资2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现在8栋已竣工,4栋完成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修。新开工3栋,正在进行主体工程。

13.博雅嘉园。总投资3.6亿,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现在三期工程一栋主体完工,完成内外装修,一栋完成3层主体,物业楼完成外装,准备验收。

14.盛世家园小区。一期四栋,基本完工,待验收。

15.兴华鸿景小区。总投资1.1亿,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1号楼正在进行内外装修,2、3、4号楼基本完成,准备验收。5、6、7号楼完成主体,正在进行内外装修。

16.琴园小区。共4栋,内外装修基本完成,准备验收。

17.四季花城小区。7号楼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8号楼主体完成,正在进行内外装修。

18.和谐家园小区。二期共3栋,完成内外装修,准备验收。

19.汇赢中央公馆小区。总投资1.5亿,建筑面积6.8561万平方米。一栋正在挖槽。

20.通达园小区。总投资0.7亿,以高层为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基础施工

21.博中高层小区。总投资0.18亿,建筑面积0.9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22.裕丰小区项目。总投资0.9亿,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一栋开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

23.低洼区改造项目。投资0.2亿元,完成石油公司、妇幼家属院改造。现已基本完成拆迁。计划建成4栋住宅楼,现一栋主体完工。

24.旧汽车站改造项目。总投资1亿元,建设面积3.87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25.县社大楼改造项目。总投资0.3亿元,建设面积1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26.商业大楼改造项目。总投资0.2亿。元建设面积0.7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27.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我们制定整顿方案,公告,对房地产违规行为进行了治理。一是抓基点,强化开发企业资质管理,优化开发企业结构;二是抓难点,切实搞好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源头管理;三是抓热点,加大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四是抓弱点,正确处理规范与发展的关系,不护短。对无证销售等突出问题,我们采取突击检查和日常管理相结合,通过强化资质管理、竣工综合验收等环节,增强企业遵纪守法、合法经营意识。

28.完善县城排污管网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达到75%以上。我县排污管网已建成15公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1万吨,我县日产生污水5000吨,实际处理污水4000吨,污水处理率达到80%。

29.深入实施县城建设“三个一百”(县城面积增加10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增加100万人、县级财政收入增加100亿元)工程。认真抓了项目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改善县城居民居住条件;整治县城街道环境,突出风貌特色,力促县城面积、人口和财政收入增加。

30.按照“责任、效率、精细、服务”要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创造整洁优美的县城环境,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解决县城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抓重点,破难点,积极探索城管执法长效机制,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1.开展城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区主街主路达到“七无一规范”标准。实施全民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积极探索城市街道卫生保洁新机制。一方面,制定《博野县县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每周动员机关干部上街开展大扫除活动,实行县级领导包路、科局包段、定岗定员、全天保洁。大力开展“样板街道、样板社区、样板门店创建”活动,引导各社区、住宅小区建立环境卫生责任制,发动居民搞好社区容貌整治,督促各门店认真搞好门前三包,形成了搞好环境卫生整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实行街道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方法,对县城兴华北街进行市场运作,向社会发包,探索实施分段分块认养、认购等管理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县城管理。堵疏结合,积极探索“野广告”治理新方法。“堵”就是组织有关部门第一时间清除野广告,“疏”就是在县城所有十字路口处设置了广告展示墙,定期更换内容,“野广告”治理初见成效。

32.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好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市容管理办法,对城管、环卫队伍实行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城管队伍实行措施上下班制度,环卫队伍实行“所包面、组包片、人包段”制度,不间断清理整治县城街道环境,县城面貌明显改观。

33.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城管队伍对学校周边乱摆摊点等违章行为进行全面整治,保障学校周边秩序和通行。

34.坚持依法拆迁。新《拆迁法》实施后,我局对拆迁办进行了重组,并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省、市培训班,以尽快掌握新法,熟练运用。现工作已全面展开。

二、项目争跑情况

今年以来,共争取上级资金852.4万元,已到位。

1、争取中央补助的公共租赁住房补助资金333万元;

2、争取中央廉租住房专项补助资金312万元;

3、争取省级廉租住房专项补助资金13万元。

4、到市住建局村镇处与董芙莲处长联系,争取中央危房改造专项资金162万元,争取省级危房改造专项资金32.4万元。现已到位。

正在申请资金1537万元。

1、申请垃圾处理体系建设项目资金300万元,申报材料已上报河北省财政厅。

2、与市住建局城建处李振川处长联系,积极谋划县城排水管网新建工程。拟新建管网长度23.7千米,泵站三个,争取中央、省以奖代补资金1237万元,现已填报项目基本情况。

三、特色、亮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一是加强管理,依法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严把市场准入、施工图审查、招标投标和施工许可等各个关口,严禁违法项目开工建设。二是规范有形建筑市场运作,打造诚信平台。不断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内部机制,强化招标投标监管力度,规范招标行为。今年上半年,枣应招标工程招标率100%,杜绝了幕后交易、暗箱操作、规避招标等违法行为,工程承发包竞争有序。三是加大监管力度,查处违法行为。对未办理施工许可擅自开工建设的工程按照《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受理条例》进行了处罚。四是查找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整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建设工程监理、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建筑墙改与节能等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工程,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整改。五是加大监督力度,提升工程质量。六是转变管理模式,狠抓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针对已往企业抓安全生产只为应付检查和评优的现象,安监站加强施工现场全过程的监管,落实建设工程监理责任。对施工坍塌、高空坠落、起重机械、施工用电等安全薄弱环节开展了专项治理,对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工程,限期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予以停工。七是加强对施工、监理企业的管理。引导和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技术人员自有率,提高企业的自律能力和市场执行力,切实依据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九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完成清欠工作目标。为促进清欠工作稳步、有序开展,根据省、市政府关于清欠工作的目标要求,制定了清欠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按照拖欠工程类别分别制定了清欠计划。截至目前,清欠目标已顺利完成。为防止发生新的拖欠,对企业用工行为及工资支付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制定了违规处罚办法。凡在辖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项目,均按照省、市有关规定缴纳了民工工资保证金,用于支付工程竣工后因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造成施工企业拖欠的民工工资。

(二)整治县城容貌。制定《博野县县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博野县城镇容貌整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办法,力促我县县城的容貌、形象、品质实现整体提升,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创新机制,提高县城环境卫生水平。实施全民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积极探索城市街道卫生保洁新机制。一方面,制定下发了《博野县县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每周动员机关干部上街开展大扫除活动,实行县级领导包路、科局包段、定岗定员、全天保洁。大力开展“样板街道、样板社区、样板门店创建”活动,引导各社区、住宅小区建立环境卫生责任制,发动居民搞好社区容貌整治,督促各门店认真搞好门前三包,形成了搞好环境卫生整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实行街道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方法,对县城兴华北街进行市场运作,向社会发包,探索实施分段分块认养、认购等管理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县城管理。堵疏结合,积极探索“野广告”治理新方法。“堵”就是组织有关部门第一时间清除野广告,“疏”就是在县城所有十字路口处设置了广告展示墙,定期更换内容,“野广告”治理初见成效。二是建管结合,提升市政设施建设水平。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垃圾转运站1个,在县城增设地下垃圾池、垃圾点12个并配备专业运输车辆,垃圾日产日清率达到100%。加强市政设施日常管护,实行精细化管理,明确责任领导,细化工作标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保证市政设施完好。今年以来,共实施县城道路交通标线及停车位施划等交通疏导工程,修复交通标识标线3000余平方米。三是加强施工工地管理,与施工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目前,县城内11个在建工程,全部做到了围挡作业,整洁有序。强化摊位管理,坚持主干道、次干道严控,部分街道有条件放开的原则,今年以来,共清理违章占道180余处、店外经营400余处,基本上杜绝了乱摆乱设、违章占道问题。

四、2012年工作谋划

住建局2012年工作思路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城市品质提升为主题,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健全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服务创新,扎实推进我县城市建设步伐。

(一)加强建筑市场、质量、安全巡查工作力度,确保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二)确保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和垃圾转运站稳定运行,并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垃圾处理体系,力促城市环境质量上水平。

(三)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并保持完好率。加快实施县城道路改造和街道景观综合整治,提升县城形象。

(四)继续做好建筑节能、新型材料推广应用工作

(五)加强人民防空建设。继续加快指挥场所信息化建设,实现人防应急指挥平台与市人防办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搞好人防专业队伍年度组训,完成2012年防空警报试鸣工作。

(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七)整治县城容貌,全面清理整顿违章建筑、乱摆摊点、乱贴乱画和大型户外广告。力促城市管理服务上水平重点项目包括:

1、道路建设。启动投资4500万元的北环路、西环路建设;

2、启动投资5000万元的星级酒店建设;

3、投资3000万元,开展防洪河道整治,对原有河道进行整治,达到景观与防洪双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