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10 21:3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惠民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惠民申报材料

篇1

近年来社科普及工作主要成绩:

    1.全镇社科工作者通过举办忠孝广场宣传咨询活动、主题报告会、知识竞赛、社科展览等,进一步弘扬了科学精神,普及了社科知识,提升了群众的素质,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2.努力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形式。在科普周活动中,向群众赠送市情图书、社科宣传页等,组织文艺表演和播放幻灯片,真正做到惠民、便民,营造浓郁的亲民氛围。

    3.为了提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社会认同感和知晓度,区社科联在每次举办大型科普活动前,在主要媒体及时刊登社科普及活动信息,在主要街路悬挂宣传条幅标语,及时向群众通告科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主题等;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对科普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做到报纸有文、电台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名、户外有形象。

    4.在科普周期间,全镇社科界积极行动,通过专题报告会、知识竞赛、社科展览、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为群众奉献丰盛可口的科普大餐,累计直接受众20余万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0余种近4万份,赠送图书4000余本,展出社科展板200余块。“社科普及周”已经成为我市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的重要平台。

今后社科普及工作规划

1.为了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忠孝文化园的工作目标就是进一步规范和增强基地的作用发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市级的科普示范基地。

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了保证基地健康,规范运行,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着力引进懂技术、东管理的科技人才,冯清技术顾问,进一步规范完善各室的建设,形成较为健全可循的基地可皮站点。

3.提高理论业务水平,建立理论学习制度,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时代的精神主题引导基地建设方向,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4.着力开展科普宣传以园区、展厅和文化长廊参观为载体,采用多种科普教育形成积极参与市、区组织的科技,科普资料宣传和科普展板展览。

5.积极申请科普项目,充分利用基地有利资源,积极向有关部门申报科普项目,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基地科普事业,争取科普引领资助,研究科普课题,引进资金,权利做好科普教育工作。

篇2

关于城乡农户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为深入有效的开展我镇城乡农户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工作要求,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镇及时召开了城乡农户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工作会议,作出了具体工作安排,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并规定完成时限。通过与各村组干部、驻村工作组工作人员高效的工作对接和落实,使我镇城乡农户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将我镇开展此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三江政府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开展情况

我镇职工共计44人,其中在职职工38人,退休职工6人。已实现基本医疗全覆盖。在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按照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二缴纳,单位缴纳部分按照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七缴纳。退休职工只缴纳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按照每人每月5元标准缴纳。

(二)我镇城乡农户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我镇城乡农户基本医疗保险自启动以来,本着全面实行、稳步推进模式和规范运作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目前参保单位为9个行政村,参保人数达2938人,目标任务2900人,以超额完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收444150元。民政资助:低保115人、五保20人、重度残疾2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5人、优抚8人,低保是每人资助60元,五保、优抚、享受低保的重度残疾、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资助150元。合计资助参保人员:292人,合计资助金额:3345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及时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经办人员、各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经办人员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城乡农户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日常事务,确保了城乡农户医疗保险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舆论宣传,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

为了使我镇城乡农户医疗保险制度这一惠民政策能够规范实施,我们加大了舆论宣传力度,共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册、悬挂横幅10余条。同时,组织各村村组干部进行业务培训。镇经办人员与村会计走村入户到农户家中,上门宣讲政策。通过LED滚动宣传相关政策,积极向农户宣传购买城乡农户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大意义,使医疗保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给了每一位参保人员,极大地提高了我镇农户参加城乡农户基本医疗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严格政策把关,规范运作

     一是明确了参保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凡属本乡户籍的人员均可在本乡参加医疗保险;二是配合镇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加城乡农户医疗保险疗患者的身份审查;三是负责对全镇2938位参加医疗的农户的《医疗证》进行审核发放复核工作。四是随时随地为参保者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一站式”联审联办不够配合,同步审批不够规范。    推行联审联办的情况不太乐观,由于进驻中心的各部门情况不一,有的审批权力集中到中心,有的仍然留在原职能单位;有的需要部门内部股室之间流转审批,有的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方能盖章,这些情况都影响着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特别是那些需要多个部门审批盖章的项目,更是困难重重,如,企业注册登记和经济事务类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及中介机构、金融服务等单位,审批窗口设置不配套造成办事企业和群众还要跑到相关单位,无形中增加了审批环节。而个别单位由于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在本单位的审批事项完成后,没有履行应告知企业、群众到下一个单位审批的义务,又延误了企业、群众的审批时间。

(二)城乡农户医疗保险每年参保费标准增高

     在动员农户参保过程中,有一部分农户就反映了城乡农户医疗缴费标准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参保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总结前期工作情况,向领导做好汇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给领导的布署工作做好参谋,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二)在入户登记参保中,继续做好宣传讲解工作。针对辖区内老弱病残,文化水平偏低的群众,村工作人员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宣传讲解,让他们切实理解吃透医保精神,另一方面,鼓励他们积极参保,帮助填写与办理参保手续。

篇3

一、工作任务

(一)将政策意见出台前具有我省城镇户籍、曾经与我省各类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具有本省户籍的复退军人、原下乡知青,辞职、除名、自动离职人员,通过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办法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对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农村电影放映员、乡村医生以及个人选择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下乡知青等,其原在岗工作年限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中给予适当体现。

(三)扩大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范围,上世纪60年代初由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派以及军事系统精简的正式职工,目前尚未领取生活困难补助费,现无经济收入、生活有困难的精简退职人员,纳入生活困难补助范围。

二、实施步骤

本次工作从2011年8月启动,至2011年1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1年8月10日-10月25日)。

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明确相关工作部门职责;研究并明确被征地居民、农婚知青等按“未参保企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明确城乡居保中有关政策衔接;制订业务经办流程;制订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补缴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召开全市贯彻落实省养老保障相关政策工作会议;组织业务经办人员培训班及做好其他前期准备工作。

(二)贯彻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6日-12月15日)。

1.受理(申报)申请。

符合条件的未参保企业人员向户籍所在地村(社区)提出申请,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并提供本人户籍证明和原始档案或能证明与有关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原始资料。对不能提供原始工作档案资料的,经村(社区)在辖区内公示7天,无异议的签署意见。

2.有关部门审核。

户籍由市公安部门提供相关证明;复员退伍军人身份和军龄审核由市民政局负责;下乡知青下乡劳动时间以及部分离开单位职工原单位工作年限的认定由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审核;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曾从事乡村医生、民办教师、农村电影放映员原在岗工作时间的认定,由卫生、教育、文体部门按政策规定分别认定;精减退职人员按政策规定分级初审后,由市人事局和市劳动保障局负责确认。

3.参保缴费及待遇发放。

市劳动保障局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参保审核、缴费核定、待遇发放、信息管理等工作,市地税局负责缴费征收和把缴费数据及时反馈给社保经办机构。

(三)清理检查阶段(2011年12月16日-12月31日)。

1.查漏补缺,确保应保尽保。

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分工,对政策所涉及的人员进行清查,对未完成参保缴费的人员进行催缴,对未选择参保的符合政策人员进行确认。

2.对照政策,对相关地方性文件进行清理。

各主管部门按政策要求对现有政策进行清理,与政策精神不符的进行修订,出台下一步的相关政策。

3.查找问题,汇总分析群众关注的问题。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对基层来信来访涉及的人群和问题进行归纳,涉及本市职责范围内的,及时给予解决,涉及中央层面、省级层面的其他政策问题,积极向上反映。

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完成工作总结,分析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为加强对实施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分管领导和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组织部、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农经局、文化局(体育局)、卫生局、粮食局、档案局、局、国企办、供销总社、工商局和各镇(街道)、振东新区、开发区为成员单位的市实施养老保障相关政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具体工作。

1.市劳动保障局:牵头负责政策贯彻实施工作。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对部分离开单位(原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原单位工作年限的认定工作。成立政策指导组:负责制订实施方案;按省规定制订衔接办法;负责各部门(单位)、镇(街道)、振东新区及开发区工作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指导,负责领导小组会议、全市实施工作会议等准备工作;成立业务经办组:负责起草各项经办工作流程;各类资料和表格的印刷;负责参保条件审核(资料审核和其他保障情况)、缴费核定、到账、待遇申领及发放工作,并在经办过程中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成立维稳督查组:负责对经办工作进行督查和考核,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做好解释工作,研究解决群体性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和上级部门反映,做好统计工作。

2.市人事局:负责为机关事业单位中原除名、辞职、自动离职、开除人员以及与机关事业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人员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按规定负责原机关事业单位精减退职人员的调查核准和政策实施。

3.市财政局(地税局):负责基金收缴及征缴信息反馈社保经办机构工作;负责资金的筹集;落实相关工作经费。

4.市公安局:负责为未参保集体企业人员、原下乡知青和精减退职等人员,出具户口性质、户籍迁移等证明。

5.市民政局:负责复员退伍军人军龄复核;根据退伍军人参保情况及时调整优抚发放名册。负责确认军事系统精减退职人员调查核准和政策实施;负责精简退职人员待遇的发放。

6.市教育局:负责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曾从事民办教师(代课老师)资格和原在岗工作时间的审批。

7.市农经局:负责“两新工程”建设中,全部放弃土地使用权的原有地人员身份的确认。

8.市国土资源局:配合做好对被征地居民身份确认和政策解释工作。

9.市文化局(体育局):负责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曾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员资格和原在岗工作时间的审批。

10.市卫生局:负责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曾从事乡村医生资格和原在岗工作时间的审批。

11.市档案局:负责为政策相关人员查阅档案,提供方便,做好服务。

12.市局:负责制订应急预案,通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化解矛盾。

13.市工商局:负责提供有关企业情况的查询服务。

14.各镇街道、振东新区、开发区:负责辖区内政策实施工作。成立专人负责的工作组和服务窗口,负责申报材料的审核。制定本辖区的工作计划,指导村(社区)做好政策宣传动员和初审,确保政策宣传动员到位。

15.其他各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出具原国有、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存在劳动关系人员相关原始证明,协助劳动保障局对这类人员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对原60年代初精减退职人员由各单位和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无单位无主管部门由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审核。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解决养老保障领域群体性问题,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实现全体人员“老有所养”的重要举措。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贯彻落实养老保障政策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2.落实工作责任。要建立分级负责制,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班子,明确实施步骤,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工作平台和工作人员的作用,做好政策咨询、组织参保、材料初审等方面的工作。

3.准确把握政策。要认真学习省文件精神,准确理解掌握政策界限。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必须树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不得擅开政策口子,确保全省政策意见平稳有序实施。

4.及时掌握动态。此次政策调整涉及群体复杂,时间跨度长,办理难度大,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沟通联系,密切关注苗头,及时化解各类矛盾。

篇4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县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一条主线”(监管创新年),突出铸造“三个亮点”(把行政指导、诚信体系建设、社会参与等逐步打造成在市以上有影响的监管工作品牌),扎实开展“四项行动”(织网、亮剑、架桥、共治),严格落实“五项措施”,全力巩固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药品“两打两建”以及保健食品“打四非”成果,继续确保全县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二、工作重点

1、培植“三个亮点”。一是推进食药诚信体系建设。分环节深入推进食品药品诚信体系建设,打造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诚信体系。以优化审批和政务公开为重点,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以电子监管和诚信评级为核心,强化企业诚信建设;以实施奖惩机制和媒体宣传为抓手,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以教育培训和“四比四看”为动力,深化个人诚信建设。二是深化药监行政指导工作。把说服、教育、示范、规劝、建议等柔性手段融入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全过程,促进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刚柔相济。针对重点、重大项目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情况,通过邮件提示、短信提醒、电话通知、上门辅导、QQ群服务等多种方式方法,对企业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业务知识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岗位的分类培训工作,明确各岗位的工作特点、工作要求、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目标,增强干部职工对行政指导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三是实施监督管理社会共治。即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让行业协会、第三方监督机构和公众等都为食品药品安全献计出力;建议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列入政府工作重点,争取将保健食品药品动态监测等工作列入下年度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化部门协同。主动争取公安、邮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切实增强工作合力;依托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平台,联合工商、卫生、质监、公安、文广新等部门联合开展食品药品广告非法宣传专项督查。突出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切实负起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发挥群众参与作用。着眼调动消费者和社会监督的积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互动平台,让相关案件举报投诉有门、有果、有奖;在网站、报纸、电视台刊播公益广告,向社会公告和消费预警;征集150名技术人员组建食品药品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等活动,为监管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开展“四项行动”。一是开展“织网行动”。以县镇村专兼职监督、协管工作线和远程电子监管线为“经”;以公安、卫生、工商等职能部门及行业协会为“纬”;以社区为“面”,以企业为“点”,编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反应敏捷、运行自如的县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致力铸造“满意型食药监”。二是开展“亮剑行动”。1月份启动以保障“两节”、县“三会”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的“春雷行动”;4月份启动以巩固2013年保健食品“打四非”成果,专项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为重点的“正源行动”;7月份启动以巩固药品“两打两建”成果,会同公安、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以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活动,力争攻克一批大要案件的“雷霆行动”;10月份联合工商、公安、文广等部门启动以严厉打击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违法广告为重点的“秋风行动”,奋力打造“威严型食药监”。三是开展“架桥行动”。围绕服务企业裂变扩张、跨越发展,组织人员深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新版GMP、GSP培训;服务启动药业公司医药产业园项目建设;跑省服务九阳生物制药公司的原料药注册跨省技术转移工作;服务吉瑞达电子有限公司新上三类医疗器械项目,全力构造“服务型食药监”。四是开展“共治行动”。开通“乡药监”腾讯或新浪政务微博、论坛,与网民互动;在《报》开设“食药在线”专栏;开通药械保化产品“违法行为曝光网”,办好案件曝光、企业曝光、产品曝光、广告曝光、消费提示等核心模块,让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开展“民情恳谈”活动,印制“食药安全服务监督联系卡”,组织“药监开放日”活动;开展食药安全志愿“一线服务”活动,组织执业药师和食药安全志愿者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双走进”、第四个“全国安全用药月”、社区药学服务等亲民便民惠民活动;与媒体合作,通过短信平台食药安全公益短信和预警信息,广泛动员社会社会各界参与食药安全监管,倾力建造“创新型食药监”。

三、关键措施

1、围绕转职能,探索监管新路径。一是继续做好机构改革准备。完成新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组建工作以及镇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设置任务。推进食品药品“网格化管理”,组建好镇(区)基层监管队伍一支队伍,整合好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两支队伍,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实现数据化管理,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动态情况。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扎根基层,宣传进村到户入企,进一步提高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知晓率。开展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市场情况调查,为全面开展监管奠定基础。建立健全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监管机制,完善配套制度,确保监管有效。二是试点建设学校食堂“阳光后厨”。与教育部门沟通配合,在有条件的学校食堂试点建设“阳光后厨”。即在小型学校食堂厨房安装透明玻璃,大中型学校食堂操作间安装摄像头、饭厅安装显示屏,使学生、老师和家长对学校食堂后厨情况包括从业人员行为都能看到,改变传统“厨房重地,闲人免入”的状况,基本实现后厨透明化、监管社会化和网络化。并将监控设施与监管部门联网,实现监管电子化,将监控资料按期备份留存,随时可以抽查监督,有利于查明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有利于分清责任,保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同时,扎实推行“四查两透明”制度,即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日检查、食品安全志愿者周检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月抽查和学校之间学期互查制度,确保学校食堂“两透明”,即后厨操作透明和原料采购透明。三是开展“质量诊所”活动。充实调整全县食品安全专家成员库,定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深入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巡查“诊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保证体系现场摸查会诊,帮助企业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提高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2、围绕规范化,构筑监管新格局。一是进一步争取地方政府重视与支持,加快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组织、考核评价、技术支撑和制度规范体系,坚决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二是通过将规范标准通俗化公示在企业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加强日常动态等级评定,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点评活动,宣传指导公众扫描“诚信二维码”,加强电子监管和视频监管,加强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适时组织食品药品诚信体系建设现场会,全面推开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三是加大药品生产企业执行新版GMP的跟踪检查力度,全面深化质量授权人制度,推进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四是大力推进新版GSP实施力度,鼓励、支持小药店加盟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同时全面深化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药品进销存计算机远程监管系统和店容店貌规范化建设,形成规范化经营管理全新模式。五是深入实施《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库、药房、药械的设置,特别是厂校医务室的用药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3、围绕抓整治,建立监管新模式。一是实行“网格化、格式化、痕迹化”(“三化”)监管。网格化,即划区包干,明确监管对象和监管责任人,构建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网格化监管格局。格式化,即实施“八查八看”格式化检查,从查证照入手,看企业是否合法经营;从查管理制度入手,看企业是否规范执行各项规定。从查标识标签入手,看产品是否符合要求;从查产品有效期入手,看企业是否定期检查产品;从查资质和各种记录入手,看企业有无供货商及产品有效资质;从查购销台账入手,看企业记录是否齐全规范;从查人员健康状况入手,看从业人员是否进行健康体检,有无传染病史;从查产品及店堂宣传入手,看企业和产品是否存在违规宣传现象。痕迹化,即针对不同监管对象、不同监管内容和不同监管类别,制定不同的现场检查记录,有的放矢,留存监管痕迹,提高监管效率。二是重点推行保化品“色标”分类监管模式。建立经营企业“终身信用卡”跟踪管理制度,将企业日常检查、监督抽验和行政处罚等情况记录在“信用卡”上,采取量化积分,综合评价,由高到低将经营企业的监管等级(从重点监管到优化监管)分成红色(Ⅰ等)黄色(Ⅱ等)、绿色(Ⅲ等)三个等级,实施分类差别监管。三是探索建立“一体执法、两轮并驱、三向并重”的“123”食品药品稽查机制。一体执法,即确定“人员向大要案集中,政策向大要案倾斜”的工作思路,及时处理举报投诉,全力开展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行动等有效措施,加大对制售假劣药械、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两轮并驱,即部门合作和政企合作齐驱。加强与公安、卫生、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以及省、市、县际间的交流与协作,不断强化系统内外稽查工作信息的分享互动。建立电话、信函、电子信箱、来人等多种渠道投诉举报受理途径,对举报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进行奖励,鼓励企业提供打假线索,寻找制假贩假“窝点”,建立群众参与的联合打假机制。三向并重,即注重能力提高、注重严格监管、注重规范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