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4 07:3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申报材料

篇1

承担本辖区纤维及其制品的质量检验和行政执法工作;承担本辖区纤维及其制品质量的监督检验、仲裁检验、委托检验和公正检验等工作。

二、工作程序

㈠、棉纤维检验

1、提出委托检验申请;

2、填写委托检验单,同时提供检验样品的产地、代表数量等相关资料;

3、提供委托检验样品;

4、实验室受理检验;

5、根据检验情况出具检验报告;

6、收费依据:按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496号、豫价费字〔1993〕104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㈡、行政执法

1、行政案件现场处罚程序

⑴、根据上级部署或群众举报,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持证进行现场检查;

⑵、告知行政相对人做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⑶、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并对行政相对人提出的理由证据进行复核;

⑷、制作《现场处罚决定书》,由行政相对人签字或押印;

⑸、行政执法人员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制作签发的罚款收据,并将罚投财物按规定及时向单位上缴;

⑹、行政相对人如认为该处罚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60日可向省局提出行政复议。

2、行政案件办理的一般程序

⑴、根据上级部署或群众举报,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持证进行现场检查;

⑵、立案审批;

⑶、调查取证,制作笔录;

⑷、案件审理;

⑸、制作、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如行政相对人提出要求,组织听证;

⑹、制作、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⑺、执行;

⑻、结案;

⑼、行政相对人如认为该处罚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60日可向省局提出行政复议。

3、开封市纤维检验所棉花检验仪器计量收费标准

⑴、杂质机,每台80元。

⑵、试轧本,每台30元。

4、开封市纤维检验所棉花企业收购加工点资格复审工作

⑴、受理;

⑵、现场查勘(查勘内容:场地、实验室、加工设备、检验设备、规章制度等);

⑶、根据现场查勘情况汇总各企业材料(包括:技术人员证书、仪器检定证书);

篇2

--对县十二届人大会第四次会议《十一五规划报告》的审议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昨天上午,冯县长代表县人民政府在大会上作了《关于xz__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报告》。《报告》分三部分,围绕继续“保强争优、统筹发展”的工作主题,回顾总结了我县“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和20__年政府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明确了我县“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安排布置了20__年县政府的主要工作。

听完《报告》后,昨天下午,我们xz__x代表小组全体代表对该《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在审议中,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20__年政府工作、“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回顾实事求是,客观准确,成绩喜人,在激情燃烧中跨越了新坎子,向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规划从分析“十一五”时期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县内外及国际需求因素入手,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保强争优、统筹发展”的主题,着力自主创新、结构优化、城乡建设、和谐创建四大重点,脉络清晰,全面细致,高屋建瓴地描绘了未来五年xz__x县经济社会广阔发展的美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蓝图,体现了全县人民的愿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20__年县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积极稳妥,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特别是继续强化对50项事关我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和实事工程的办理,充分显示了县政府务实进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作风和施政理念。

篇3

一、建设目标

以学生为本,树立知识传授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创建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一支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全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期间,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中分批建立10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建设20个左右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年评审建立30个左右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

二、建设内容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

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先进,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相互协调的管理机制。

(二)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

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引入集成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三)先进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

学校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建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建立实验教学队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授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四)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思路和安全环境配置条件

仪器设备配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验教学的要求。实验室环境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定,设计人性化,具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得力,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五)先进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

依据学校和学科的特点,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理顺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制,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六)先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建立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管理机制,创造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建立实验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新。建立实验教学开放运行的政策、经费、人事等保障机制,完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七)显著的实验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成果丰富,受益面广,具有示范辐射效应。学生实验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验创新成果丰富。

(八)鲜明的特色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积极创新,特色鲜明。

三、评审工作

(一)评审范围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工作面向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一般应是承担多学科、多专业实验教学任务的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学科大类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学科综合实验中心,重点是受益面大、影响面宽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以物理、化学、生物、力学、机械、电子、计算机、医学、经济管理、传媒、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等多个学科门类为主。

(二)申报要求

各普通高等学校要积极加强校、院两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将教学覆盖面广、形成规模化实验教学环境、具备网上开放教学与开放管理条件、具有高水平教授负责和优秀实验教学团队、教学效果突出的实验教学中心推荐上报。

(三)申报材料

1.《*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制成WORD(OFFICE2003版本)文件1个。

2.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视频文件。其中应包括实验教学中心各实验室设备与环境的全貌。视频文件制成不超过20分钟的ASF流媒体文件,分辨率640*480。

3.学校和实验教学中心制订的相关政策措施、规章制度等文件。文件目录及所有文件制成1个PDF文件。

4.典型教学案例视频文件。包括特色实验项目、实验课程等。案例不超过3个,每个案例分别制成不超过15分钟的ASF流媒体文件,分辨率640*480,并将视频案例简介制成1个PDF文件。

5.典型自编教材电子文档。包括教材封面、出版信息页、目录及精选内容等,教材目录及所有教材制成1个PDF文件。

6.典型多媒体课件及其简介。课件要求可在浏览器环境播放,课件简介制成1个PDF文件。

7.其它材料。

以上1-7项制成CD-R(650M/720M)光盘,光盘数不超过2张。要求光盘中各项电子文件分目录存放。电子文件命名规则为:学校代码_实验教学中心类别代码_电子文件目录名_序号。学校代码可在中国教育统计网()查询;实验教学中心类别代码为:物理1、化学2、生物3、电子4、力学5、机械6、计算机7、医学8、经济管理9、传媒10、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11;申报材料的1-7项电子文件目录名依次为:a、b、c、d、e、f、g;序号从1开始,第4、6项电子文件中的简介文件序号为0。例如:*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第2个典型教学案例视频文件应命名为:10442_1_d_2.asf。

(三)申报时间

请各高校将《申请书》一式两份及申报材料电子文档光盘一份,于20*年6月1日前一并报我厅高教处,并上传到本校校园网。各申报学校应保证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开通运转,确保评审专家正常访问。

(五)评审方式

省教育厅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实验教学中心申报情况,组织专家通过集中网上审阅、评议、评审、学校答辩、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评审,省教育厅评审委员会确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受理、组织评审和年度评审工作的具体部署由省教育厅高教处负责。

四、管理工作

通过省教育厅评审委员会确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网上公示后,授予“*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予以公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上网展示主要内容,承担相应的培训,宣传推广经验,扩大受益面,充分发挥其在全省高等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篇4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提高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效能,以适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施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新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学校”(以下简称“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创建对象

全区全日制普通中小学。

二、“示范学校”的基本要求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办学思想端正,实验仪器设备齐全,实验室管理规范,实验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质量较高且富有特色,实验室建设工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图书馆(室)硬件建设、藏书总量及年购书量符合相关要求,师生借阅量及图书馆(室)开放时间有保证;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设施齐全完好,师生能正常使用的计算机比例达到省Ⅱ类及以上标准,并按要求开足信息技术课等。

三、目标任务

以二年为周期创建“区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学校”,2011年、2012年全区学校分别完成70%、30%创建达标任务。至2012年底,全区所有学校建成“区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学校”。

四、评审程序

1.示范学校的创建和评审工作,在区教育局领导下,由区教育技术装备室组织实施。

2.凡申请创建示范学校的中小学,根据《区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学校评估细则》以下简称《评估细则》(见附件1)的要求,认真抓好实验室、图书馆(室)、信息中心等标准化建设。学校自查合格后,向区教育局提出评估申请。申报学校要于8月底前提交《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学校申报表》(见附件2)和《评估细则》。

3.各申报评估的学校,由区教育局组织专家在每年9月份进行评估,并提出评估报告,报区教育局研究批准后公布。

五、评审方法

1.听取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情况汇报。

2.审阅学校的申报材料和自评结果。

3.对照有关标准,查阅资料,现场核实装备建设及配备情况,逐项量化计分后确定评估结果(满分为100分,另加奖励分,90分以上为基本达到区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学校)。

4.组织访谈,向学校一线教师及装备管理人员了解教育装备有关情况及建议。

5.评审小组综合情况,与学校领导交换意见。

六、结果使用

评审结果在“教育网”等相关媒体上公布。评定结果达90分或以上的为“区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学校”的单位,由区教育局予以奖励并授予奖牌;评定结果特别优秀的学校可获得申请市级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学校资格,参加市级评选。

区教育局将此项评估结果列为对各校教育工作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学校申报市级以上综合性表彰奖励的重要考核依据。

七、时间安排

2011年8月底之前为学校自评阶段。请各校根据《评估细则》组织申报区级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学校,将申报表报区教育局装备室;9月中旬区教育局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具体日程安排另行通知);下半年9月底推荐符合市级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学校标准的学校进行申报,10月份迎接市教育局复验。

篇5

一、农业部规章目录

1.兽用麻醉药品的供应、使用、管理办法(1980年11月20日〔80〕农业(牧)字第34号、〔80〕卫药字36号、〔80〕国药供字第545号公布)

2.兽用安钠咖管理规定(1999年3月22日农牧发〔1999〕5号公布,2007年11月8日农业部令第6号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和官方取样程序(1999年5月11日农牧发〔1999〕8号公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1999年6月24日农业部令第15号公布,2004年7月1日农业部令第38号、2010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2010年第11号、2013年12月3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5号修订)

5.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1999年10月19日农牧发〔1999〕18号公布)

6.兽药质量监督抽样规定(2001年12月10日农业部令第6号公布,2007年11月8日农业部令第6号修订)

7.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02年3月19日农业部令第11号公布)

8.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2002年10月31日农业部令第22号公布,2004年7月1日农业部令第38号、2007年11月8日农业部令第6号修订)

9.兽药注册办法(2004年11月24日农业部令第44号公布)

10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2004年11月24日农业部令第45号公布)

11.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2005年5月20日农业部令第52号公布)

12.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2005年5月24日农业部令第53号公布)

13.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2005年8月31日农业部令第55号公布)

14.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2006年6月5日农业部令第64号公布)

15.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2006年6月5日农业部令第65号公布)

16.优良种畜登记规则(2006年6月5日农业部令第66号公布)

17.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2006年6月26日农业部令第67号公布)

18.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2007年1月23日农业部令第1号公布)

19.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2007年3月29日农业部令第3号公布)

20.兽药进口管理办法(2007年7月31日农业部、海关总署令第2号公布)

21.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2008年11月7日农业部令第15号公布)

22.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办法(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第16号公布)

23.乡村兽医管理办法(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第17号公布)

24.执业兽医管理办法(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第18号公布,2013年9月28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3号、2013年12月3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5号修订)

25.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令第19号公布)

26.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1月15日农业部令2010年第3号公布)

27.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2010年1月21日农业部令2010年第5号公布)

28.动物检疫管理办法(2010年1月21日农业部令2010年第6号公布)

29.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2010年1月21日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公布)

30.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012年5月2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3号公布,2013年12月3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5号修订)

31.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2012年5月2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4号公布)

32.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2012年5月2日农业部令2012年第5号公布)

33.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2013年9月11日农业部令2013年第2号公布)

34.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2014年1月13日农业部令2014年第2号公布)

二、农业部规范性文件目录

1.农业部关于征收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费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年4月25日农渔发〔2000〕10号)

2.农业部关于转发《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水生野生物种目录的通知(2001年4月9日农渔发〔2001〕8号)

3.农业部关于印发《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通知(2001年7月3日农牧发〔2001〕20号)

4.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第176号(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2002年2月9日公布)

5.农业部公告第193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2002年4月5日公布)

6.农业部关于确定野生动物案件中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年8月23日农渔发〔2002〕22号)

7.农业部公告第242号(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编写细则)(2003年1月22日公布)

8.农业部公告第278号(部分兽药品种的停药期规定)(2003年5月22日公布)

9.农业部公告第442号(兽药注册资料要求)(2004年12月22日公布)

10.农业部公告第449号(新兽药监测期期限)(2005年1月7日公布)

1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管理的通知(2005年1月21日农办医〔2005〕3号)

12.农业部关于印发《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2月25日农医发〔2005〕5号)

13.农业部关于《农业部兽药审评专家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3月8日农医发〔2005〕3号)

14.农业部公告第472号(兽药品种编号)(2005年3月11日公布)

15.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兽药标签和说明书备案公布制度的通知(2005年5月9日农办医〔2005〕16号)

16.关于认定经营假劣饲料产品违法所得问题的复函(2005年10月27日农办政函〔2005〕91号)

17.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兽药商品名称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年10月10日农办医〔2006〕48号)

18.农业部关于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生产检验原料监督管理的通知(2006年11月22日农医发〔2006〕10号)

19.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年12月18日农医发〔2006〕11号)

20.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兽药GMP检查员管理办法》的通知(2007年3月28日农办医〔2007〕8号)

21.农业部公告第839号(淘汰兽药品种目录)(2007年4月4日公布)

22.农业部公告第898号(由农业部审批的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范围)(2007年8月20日公布)

2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耳标识读器招标管理工作的通知(2007年11月1日农办医〔2007〕41号)

24.农业部公告第954号(中兽药制剂生产有关要求)(2007年12月18日公布)

25.农业部关于《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管理规定》的通知(2008年1月2日农医发〔2008〕1号)

26.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麻黄碱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2008年11月24日农医发〔2008〕24号)

27.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2008年12月11日公布)

28.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工作的通知(2008年12月12日农医发〔2008〕27号)

29.农业部、海关总署公告第1129号(公布《进口兽药管理目录(Ⅰ期)》)(2008年12月31日公布)

30.农业部公告第1145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1月9日公布)

31.农业部公告第1149号(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2009年1月19日公布)

32.农业部公告第1174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2009年3月6日公布)

33.农业部关于转发《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水生野生物种目录的通知(2009年4月1日农渔发〔2009〕9号)

34.农业部公告第1218号(禁止在饲料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和饲料中三聚氰胺限量规定)(2009年6月8日公布)

35.农业部公告第1221号(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命题专家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6月11日公布)

36.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2009年6月18日公布)

37.农业部公告第1246号(口蹄疫、禽流感等不得治疗)(2009年8月3日公布)

38.农业部公告第1282号(停止缩二脲作为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2009年10月29日公布)

39.农业部公告第1427号(兽药GMP检查验收办法)(2010年7月23日公布)

40.农业部公告第1519号(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2010年12月27日公布)

4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兽药生产企业办理《兽药经营许可证》有关问题的函(2011年2月15日农办医函〔2011〕12号)

42.农业部关于印发《奶畜养殖和生鲜乳收购运输环节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的规定》的通知(2011年4月11日农牧发〔2011〕4号)

43.农业部关于印发《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保密管理规定》的通知(2011年5月16日农医发〔2011〕12号)

44.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执行《兽药典(2010版)》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2011年7月25日农办医〔2011〕47号)

45.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国内兽药生产企业出口兽药使用外文标签和说明书问题的函(2011年10月13日农办医函〔2011〕30号)

46.农业部公告第1663号(对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按三类动物疫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2011年10月24日公布)

47.农业部公告第1692号(养蜂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12月13日公布)

48.农业部公告第1708号(停止受理部分产品生产线项目兽药GMP验收申请)(2012年1月5日公布)

49.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第17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2012年1月13日公布)

50.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2012年6月1日公布)

51.农业部公告第1849号(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2012年10月22日公布)

52.农业部公告第1867号(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和单一饲料生产许可申报材料要求)(2012年11月29日公布)

53.农业部公告第1899号(新兽药监测期等有关问题公告)(2013年2月17日公布)

54.农业部公告第1950号(动物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调整为按二类动物疫病管理)(2013年5月24日公布)

55.农业部公告第1997号(兽用处方药品种目录(第一批))(2013年9月30日公布)

56.农业部公告第2002号(兽药产品说明书范本)(2013年10月14日公布)

57.农业部公告第2038号(《饲料原料目录》修订)(2013年12月19日公布)

58.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2013年12月30日公布)

59.农业部公告第2061号(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4年2月14日公布)

篇6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省教育厅对20*年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和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现将调整改革后的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20*年度增设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和高等学校省级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调整后的项目类别为:

1、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2、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3、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4、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5、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一般自筹经费项目;

6、高校省级专项科研计划项目。

二、申报范围

1、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的申报范围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业大学以及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每校限申报一项。

2、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申报范围,为省属有条件的本科高校与中国科技大学、*工业大学联合申报。设立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旨在发挥中国科技大学和*工业大学两所部委高校的带头作用,采取与省属有条件的本科院校联合申报的方式,开展研究,为省属高校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奠定基础。申报方式为:先由省属部分本科高校根据学校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提出研究领域和方向;经我厅科技处汇总、审核,并与中国科技大学、*工业大学科研处协调后,联合组织申报。项目实行双主持人制(合作方各一)。如经评审立项,资助经费各半。

3、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限高等学校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在岗教学科研人员申报。重点项目的申报向我厅立项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申报博士和硕士单位的学校倾斜。

4、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限45岁以下、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的在岗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重点扶持中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

5、高校省级科研专项计划研究项目,由省教育厅根据教育和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委托高校教师或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不受理自由申报。

三、申报限额

1、各类项目实行限额申报。申报数额计算公式为:S=A-2B+2C(其中S=学校允许申报各类项目总额;A=学校申报基数;B=到期无正当原因未验收和鉴定项目数;C=2004年度以来各校经我厅鉴定和验收项目数)。省属重点大学申报基数为50项,其中*医科大学(含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省立医院)申报基数为70项;具有硕士授予权的本科高校申报基数为40项;其他一般本科学校申报基数为30项;专科、高职院校申报基数为10项(设有附属医院的可增加5项)。中国科技大学、*工业大学限报5项。

申报基数包括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不含省级重大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各校科研管理部门可与省教育厅科技处联系核定最终申报项目数量。

2、对于在今年省教育厅与宣城市、安庆市人民政府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中达成正式合作协议的项目,由牵头高校申报,不占申报指标。同等情况下,予以优先立项。

四、资助经费及申报注意事项

1、高等学校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省教育厅资助经费每项不超过20万元,省级重大项目每项资助不超过10万元,省级重点项目资助经费每项不超过5万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经费1万元左右。学校要为各类项目提供1:1配套经费支持,并在送交申报材料时同时报送学校承诺配套的文件。不能提供配套经费的,不予受理申报。

2、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员,近年来已经承担过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的,原则上本次不受理申报一般项目。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尚未结题的不予受理申报。

3、为加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项目申报和评审效率,今年省教育厅将首次采用网络申报和评审系统。个人申报以及学校申报的程序和要求,请登录网站首页按项目申报说明办理。各高校用户名和密码由省教育厅单独发给。

篇7

为贯彻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实施《*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和《*省建设创新型*行动纲要》重点任务,以及深入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大部署,*省科技厅、财政厅决定联合编制实施2009年度省级科技计划。

本通知所指省级科技计划主要是指*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计划,重大专项、大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三大领域的科技研究开发和成果产业化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科研条件建设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项目的组织层次依次分为重大专项、重点专项、重点项目和引导项目四个层次。各单位请依照省科技厅陆续的科技计划申报指南进行申报,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全省科学大会精神,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体要求,迅速组织项目,通过自主创新和财政对社会资金的拉动作用,切实增强发展后劲,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09年,科技计划组织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技工作面向国内外、面向产业,按照“开放、集成、扶优”的原则,突出重点,鼓励省内单位与国内外有能力有优势的单位开展科技合作,鼓励产学研结合,集中财力办大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组织实施一批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省科技综合能力提高的科技项目。

二、计划资金来源与编制方式

2009年度财政科技投入将分为滚动计划资金与常规计划资金两大类别。

滚动计划资金包括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重大专项、重点专项、重点实验室建设及中小企业创新专项资金,将统筹使用2009年至2012年科技专项资金共约34亿元,资助项目编制滚动计划,集中财力在2009年重点启动支持一批能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放大带动投资作用、促进经济较快发展的重大项目,资助资金根据项目年度实施绩效情况,原则上在每年2月份进行动态调整。对符合支持条件的项目计划实行逐批审定,分批启动、分批下达,成熟一批、下达一批,加快财政支出速度和效率,尽快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效应。

其他资金主要包括产业技术研究开发资金、科学事业费资金,不作跨年度资金统筹使用,用于资助重点项目和引导项目,编制常规计划,年度资金年度使用。

三、资金使用原则

(一)依法依规原则。编制资金滚动计划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预算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符合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各级有关部门必须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规范运作。资金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资金,不得挤占、截留、挪作他用。

(二)重点突破原则。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跨越发展的方针,集中财政资金投入符合*实际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争取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

(三)科技带动原则。要加大对科技进步、自主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以实施重点科技专项、重点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任务为载体,通过科技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有效引导原则。财政专项资金应主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补助、奖励等方式带动社会资金支持自主创新。引导各类基金会在*设立创新基金;资助引导非盈利机构从事公益性科技创新服务;引导社会资金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化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建设。

(五)“两个联动”原则。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省市联动机制及政府、金融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动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市、县财政配比支持功能和财政贴息、引导等放大效应,各市在编制滚动计划时要提出对省级财政资金的配比支持额度,鼓励金融部门积极支持自主创新、技术进步项目,集中省、市、县财政资金,引导金融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形成支持科技进步的合力。

(六)绩效导向原则。按照“事前审核、事中检查、事后评价、结果应用”的要求,对专项资金实施全过程绩效控制和管理,各有关市必须落实绩效管理责任,设立明确的绩效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细化设立相应的绩效指标,按照绩效目标使用资金以及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建立绩效问责制度。

(七)严格监管原则。专项资金管理部门要严把资金投向,把资金安排到中央规定的范围和我省最急需的项目上;加强项目可行性审核,杜绝不合格单位、项目弄虚作假、冒领财政资金行为。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严防资金滞留、挤占、截留或挪用。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发基础条件和运行机制良好,资信度高,技术力量雄厚,财务制度健全,有可靠的技术基础和经济依托。省外单位申报的,须与*省内的单位联合申报,且成果转化地和实施地应在*省内,参与联合申报的*单位的主管部门作为项目主管部门。

(二)2009年度省级科技计划的申报方式采取网上申报的形式,各申请单位必须通过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网站

)提交项目可行性报告等申请资料。

(三)各申报单位要按照申报指南的内容要求进行申报,提交申报资料时必须认真选择所申报的“专题名称”与“专题编号”。

(四)鼓励多单位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共同申报。

(五)在研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超过2项的主持人,原则上不能申报新项目;同一主持人本年度只能申报1项新项目。

(六)申报重大专项、重点专项以及有关重点项目的,应对申报内容进行查新;申报滚动计划项目的,原则上要求省市区联动和部门联动,应提供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资金配套投入证明或承诺。

(七)引导项目资助主要采取引导方式,申请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省部产学研结合引导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80万元。

五、申报程序

(一)注册。已注册的单位继续使用原有帐号进行申报和管理。首次申报的单位在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注册单位信息,获得单位用户名和密码,同时获得为本单位项目申报人开设用户帐号的权限;项目主持人从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处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填写个人信息后可进行申报。

(二)申报。各单位和申报人注册后即可通过网络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同时打印书面申报书一份送交所属科技主管部门。

各地市申报单位将书面申报材料送当地县(区)科技局,再由县(区)科技局统一送地级市科技局;省直单位送交本系统主管部门。

(三)审核推荐。各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主管部门,对当地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后,由市科技局和财政局联合行文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择优推荐(含推荐项目汇总表)。同时,市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主管部门于规定时间内在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对推荐项目进行审核,获得推荐的项目将进入*省科技计划项目备选库。省直单位主管部门直接在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对申报项目择优推荐。

地市科技局和省直单位主管部门将推荐项目的书面申报材料统一送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

由高校牵头组织的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书面申报材料,经学校科技处统一汇总后报*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

(四)省科技厅对进入*省科技计划项目备选库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五)各级主管部门在规定审核时间内未提出审核意见的,视同同意推荐。

六、申报时间

本年度项目申报分两批进行动态申报,第一批申报指南即日起陆续,各申报单位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组织科技计划项目,编写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二批申报指南预计4月底,具体时间和申报要求另行通知。省部产学研办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项目指南批次。

篇8

【关键词】强制检定;管理系统;开发

强制检定指的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及环境监测四个方面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的一种检定。2017年4月1日起,原国家质检总局发文停征强制检定费用,即强制检定费用不再向企业用户征收,而是改为政府财政补贴,这是惠及企业,为企业减轻负担的一项有力举措。通过与多个地区的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沟通,笔者了解到,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强制检定申报审批工作都是采用递交纸质文件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审批部门对材料进行人工审核。人工审核的缺点显而易见,例如,效率低、易出错,人力成本高,保存纸材料占用空间,后续查找、统计十分困难等。因此,开发一套适用于强制检定申报审批的系统成了摆在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上述情况,我院开发了一套系统,实现了强制检定申报审批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

1系统的实现

本系统采用的是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架构设计,工作结构分为三层,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系统实际运行时,使用人员只需要在用户界面操作即可。通过统一的接口,由界面层向数据处理层发送一系列的请求。数据处理层在接收到请求后,依据既定的逻辑规则对请求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发送至数据库。存储层将数据返回到数据处理层,最后数据处理层将数据反馈给用户界面。采用上述三层结构的优点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安全可靠。此结构不对数据库进行任何操作,因此数据库的安全性大大提升。第二,方便维护。在此结构下界面层可以忽略数据库的结构,在实际维护时只需维护界面层与数据处理层之间的接口即可。第三,易于上手。此结构架构简单,对开发人员的要求较低,不需要其掌握复杂的开发工具,同时又能满足系统的需求。本系统基于windows7操作系统进行开发,使用Power-Builder12.5作为开发工具,详细情况见表1。

2系统的功能及模块

在系统开发筹备阶段,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既与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又与多家其他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交流,同时与大量的企业用户进行沟通,明确具体需求,最后确定建立以下6个子系统,具体如图2所示。

2.1客户信息管理子系统

客户信息管理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记录客户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内ID号、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所属省份、所在城市、详细地址、单位性质(事业单位、国企、私企、外企等)、单位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所属行业(钢铁、煤炭、石油石化、电子、汽车、通信、冶金、食品、医药、纺织、工程建筑、服装等)、客户首次在本机构检测的年份等信息,其功能包括增加新客户信息,修改、删除、查询已有客户信息,将两家或多家客户信息合并等。

2.2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

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记录客户上报待审批的强制检定仪器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ID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仪器序列号、内部管理编号、生产厂家、技术指标(精度等级、AC、MPE等)、所属一级目录、所属二级目录、强检方式(首次检定、周期检定)、强检范围、仪器状态(在用、停用、报废等)、强检年份、强检审批通过日期等信息。本子系统的功能包括新增仪器信息,修改、删除、查询已录入的仪器信息等。在使用本子系统,操作者可以将企业用户申报的仪器信息录入到系统里,系统ID号是系统自动分配的。强检审批通过日期在仪器获批后由系统自动生成,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仪器系列号、内部管理编号、生产厂家、技术指标等信息则需要手动录入。所属一级目录、所属二级目录、强检方式、强检范围(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等信息,因为其内容是根据国家颁布的《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而定,所以文字内容是固定的,采用下拉条的方式。为了便于操作,对上一年度已经录入过的仪器信息,在系统里均默认仪器状态为在用,下一年度办理时可以直接带入。

2.3客户申报材料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用途是上传企业申报强制检定仪器的佐证材料。其功能包括新增材料,修改、查询、删除、导出已经上传的材料,对已经上传的材料进行有效与否标记等。根据我国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按照强检范围将纳入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分为四个用途,分别是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除此之外,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也纳入强制检定的管理范畴。企业用户在为所用仪器申报强制检定时,除了填报仪器信息外,还需要同时提供能够证明该仪器强检范围的材料,即该仪器是用于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这四大用途中的一类,还是属于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例如,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应提供在有效期内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且计量标准考核证书上的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序列号等信息应与申报仪器完全一致。

2.4查询统计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对强制检定相关工作进行查询和统计,其功能主要包括按指定条件查询强制检定相关信息,按指定条件统计强制检定相关信息。为了方便查询及统计,我们在查询功能和统计功能里均设置了多项条件,包括单位名称、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仪器号、内部管理编号、生产厂家、技术指标(精度等级、AC、MPE等)、所属一级目录、所属二级目录、强检方式(首次检定、周期检定)、强检范围、仪器状态(在用、停用、报废等)、强检年份、强检审批通过日期等,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置一项或多项条件,然后进行查询和统计。同时查询时支持模糊匹配,更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2.5强制检定审批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用途是制作、审批、生成强制检定申请表。其功能包括选择需要申报的仪器,制作强制检定申请表,审批(通过/驳回)强制检定申请表,生成强制检定申请表等。在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里添加过仪器信息及在客户申报材料管理子系统里上传过证明材料后,使用者进入本子系统,选择一个单位后,即可看见所有录入在此单位名下的拟定申报强制检定审批的全部仪器。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勾选本次需要申报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制作强制检定申请表,提交后由具备审批权限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可以在系统里生成带电子印章的强制检定申请表。如审批被驳回,使用者可以根据审批人的修改建议,回到客户仪器管理子系统或客户申报材料管理子系统进行修改,重新提交即可。

2.6系统设置维护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为系统管理者和系统使用人员提供适合的权限,其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参数设置、人员权限管理、特殊处理等。本系统的所有使用人员均具备基础权限,即重新设置本人的密码。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管理者赋予使用者特定子系统或子系统下一个或几个功能的权限。

3结语

本套系统的研发实现了节省人力成本、节约工作时间、提升审批效率,也方便后续开展信息查询和信息统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亚男.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赋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工业计量,2021,31(1):59-61+69.

[2]胡凤西.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信息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7):186+188.

篇9

一、“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现有组织机构代码(新办、登记、注销、年度确认)、企业产品标准备案、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等3项公共服务项目。组织机构代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等2项项目于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就已入驻中心质监窗口;并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科(科长1名,工作人员2名)具体负责2项项目办理。计量器具强制检定项目由于开展检测需各种大型设备且按检定规程要求必须在实验室进行,故无法入驻中心。

政务服务工作符合“两集中、两到位”的具体要求。不存在项目入驻不完整、审批环节外流、授权不到位等情况。

二、办事公开情况

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将组织机构代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等2项项目的法律依据、办事程序、申请条件、申报材料、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投诉渠道等“七项公开”内容在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中心质监窗口进行了公示。

三、并联审批工作开展情况

认真组织学习了《政务中心并联审批及代办工作考核办法》,严格执行有关要求,全面推行项目并联审批工作制度(参与了对开发区金瑞电工有限公司重点项目的并联审批工作),简化办事程序,规范服务,提高项目办结率。

四、电子政务大厅值守情况

落实了专人值守电子政务大厅,积极做好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工作,推行网上申请、网上预约、网上实时咨询、网上审批、办件查询等在线服务。

五、“三项制度”落实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工作,窗口严格实行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及一次性告知制。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企业标准备案时限均为3个工作日,截止目前,窗口工作服务水平受到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无一件服务事项超过公开承诺时限。

六、服务质量

窗口工作人员坚持做到“热情周到、勤政高效、务实廉洁”,严格执行质监部门“五公开”、“十不准”、“八严禁”等有关规定,有效杜绝了“庸懒散软、冷硬横推、吃拿卡要”以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

篇10

出生于1964年8月的沈阳医学院肖纯凌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学者。她1987年本科毕业后就在沈阳医学院任教,随后又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赴日本富士药业生物医药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等地学习生物制药和大学管理。她现任沈阳医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人才”、“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优秀专家” 等荣誉称号,并于2012年5月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殊荣。

沈阳医学院是一座“新兴”的大学。曾几何时,家喻户晓的“沈阳老医专”升级为沈阳医学院,却久久未能摆脱专科学校的“烙印”,长期受到教学仪器设备简陋、师资匮乏、社会认知度较低等困扰。然而,近10年来,迁址重建的沈阳医学院在沈阳城北部飞速崛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特色专业、省重点学科、省重点实验室、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教学名师、省教学团队……实现了许许多多零的突破,各项办学指标完成了量的积累,实现了质的飞跃,吸引了全国各地、世界多国学生、教师来此求学、深造、交流。

女子如花也刚强。在沈阳医学院师生们眼中,肖纯凌院长是梅花,敢作东风第一枝;是荷花,携手众花映日开;是兰花,气质清新,格调高雅;是桃花,大爱无疆,爱播天下;是牡丹花,众香国里最壮观……

高梅放蕊尚娇春

完成两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06年,肖纯凌教授升任沈阳医学院院长,取得了学校历史上“评估优秀”和“申硕立项”的优异成绩。这两件大事,对于当时的沈阳医学院来说,都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即,由于学校当时基础建设底子薄、迎接评估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老师都认为,力争“良好”就是成功。可上任之初的肖纯凌院长却敏锐意识到,这次评估事关学院的长远发展,她坚定地提出:一定要获评“优秀”(的目标),并亲自带领全校师生,按照评估标准,一项一项比照,一项一项改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沈阳医学院在2007年9月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顺利获评“优秀”。全校师生无不骄傲自豪,对学校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庆功的酒尚暖,沉浸在评优喜悦中的沈医师生,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目标——申硕。连续两次申硕均未如愿的沈阳医学院,是否具备了成功的底气?是否能借评优之势成功申硕?校园内,质疑之声再起。此次不同的是,全校师生已不再怀疑新任院长的眼光与能力,怀疑的只是自己是否能够跟上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

2008年10月,沈阳医学院第三次启动申硕工作。根据新要求,申硕的程序和操作办法与以往有了较大变化,学校首先要申请通过三年期授权单位立项建设,之后才能申请教育部的评估批准。当时,辽宁省还有两所实力强劲、办学特色突出的高校参与竞争。作为一所市属高校,沈阳医学院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在肖纯凌院长带领下,沈医上下同心,从抓办学、教学入手,认真组织申报材料。为了准备录像光盘和专家答辩,学校上下进行了大大小小上百次论证修改。肖纯凌院长代表学院答辩,顺利通过了辽宁省政府学位评审委员会评审,学校以优异的成绩被列为辽宁省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3年的立项建设,高水平通过国务院学位办专家中期评审,即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几代沈医人翘首企盼的夙愿。

映日荷花别样红

学校建设瞄准一流大学水平

“评估”优秀,“申硕”成功,沈阳医学院终于突破了发展瓶颈,许多刚性办学指标取得了质的突破。预防医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被评为省特色专业,病原生物学学科被评为省重点学科,学院临床教学实验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污染与微生态实验室、手外科组织工程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实验室进入省级重点实验室行列,人体科学展览馆成为省、市科普基地,还建有市政府“特邀院士工作站”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如今,沈阳医学院已有本专科在校生8000余人,其中留学生300余人。招生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肖纯凌院长还积极开拓国际视野,引导学校在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上办出特色,注重强化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几年来,学校共有60余名护理专业学生出国留学或工作,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短短数年,沈阳医学院学科建设、录取招生成绩斐然,学界认知度、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此时的肖纯凌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着眼未来,从大学发展水平和学校的内涵发展入手,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过去提内涵发展,主要就是软件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师资队伍的提高。现在,内涵发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协调资源、规模、质量三者的关系,最后形成办学效益,四者相统一才能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肖纯凌院长常说:“与其花几百万买的设备放在那里,用的人很少,使用率低,不如花几十万、上百万引进一位科研大师、引进一个人才。引进一个好人才,就能带动一个面,就能带出一片氛围,就能教育出一批人才。以人为本是学校发展的精髓,必须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才能办好我们的学校。”

春兰着意在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