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社区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2 16:4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社区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创建活动目标
年起,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区创建一批软件达标、机构管理规范、运行机制科学、服务功能完善、社会效果显著、居民满意的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活动安排
(一)、准备阶段:(6月1日-6月30日)
1、制定并印发《区创建全国和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实施方案》。
2、区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组织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关人员学习掌握《省创建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活动指导方案》及《省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分标准》,部署创建工作,启动创建工作。
(二)、实施阶段:(7月1日-7月31日)
依照《实施方案》和《评分标准》,全面开展创建和申报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评分标准》,全面加强机构自身管理。区社区办公室依照《评分标准》,切实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指导、和督导工作。
1、机构自评。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评分标准》,并结合卫生局上半年对社区机构考核结果,开展自查自评工作,要确实查找机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科学有效整改措施,并将自查整改情况于年7月5日前报区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
2、机构申请。各机构经自查、整改后各项指标达到评审标准的向区卫生局提出申请,并将申请报告于7月15日前报送到区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报告内容包括:《省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报表》、创建自评报告、机构评分表及相关的影像资料(照片、幻灯片、或录像)机构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包括主要做法和经验、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3、组织申报。区社区卫生服务办公室7月25日前,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推荐的原则,对各机构上报的创建材料进行复核评定推荐,将符合创建标准的机构及相关申报材料汇总后,上报区卫生局医政科,经领导批准后上报市卫生局。
(三)评定。省卫生厅将于8月1日至9月30日进行复核评定,复核评定达标后,向社会进行公示,最终确定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名单,同时,省卫生厅将对年度全省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抽查复审,对复审分数低于950分的机构予以摘牌,并在全省通报。在省级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省卫生厅将在评选出的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择优推荐机构参加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选,卫生部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推出一批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表彰。经创建取得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全省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称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卫生局将授予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称号并给予表彰奖励。
三、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要对照《全国和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考指标体系》,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层次。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对创建活动要亲自抓,亲自管,对申报材料和相关数据要严格把关,以创建活动为契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创建安全社区为载体,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高社区居民对事故灾害的防范和应急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到2015年,全县建设安全社区10个以上,其中创建“全国安全社区”2个、“省级安全社区”3个,全县80%的乡镇(街道)、园区建成市级安全社区。
(二)具体目标:按照《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和《省安全社区申报评定管理办法》(暂行)标准,街道、镇年内确保通过国家级安全社区验收,其它各乡镇(街道)、园区按照“试点带动、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积极创建市级、省级或者国家级安全社区。经济开发区、镇、城北工业园等3个乡镇(街道)、园区年底建成省级安全社区,2013年底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2015年底完成总体目标。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3月10日—15日)。广泛宣传贯彻国务院、省、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熟悉掌握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确定创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印发《县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二)材料编报阶段(2012年3月16日—20日)。各乡镇(街道)、园区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上报县安委会办公室备案,县安委会办公室将选择1—3个基础较好、措施可行、推进积极的乡镇(街道)、园区申报省、市级安全社区,并提交相应的申报资料。
(三)创建实施阶段(2012年3月21日—6月30日)。各乡镇(街道)、园区按照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和基本要求,组织实施创建工作。县安委会办公室派出督查组进行检查督导。3月底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将组织考评,对符合标准的社区命名为“市级安全社区”,并推荐申报省级安全社区。6月份,省安委会将组织专家现场评定,对符合标准的社区命名为“省级安全社区”。
(四)经验总结阶段(2012年7月1日—12月31日)。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召开全县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安全社区建设经验,逐步在各乡镇(街道)、园区推广实施。
(五)深入推广阶段(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实现以公众参与为重点的社区安全促进机制,全县创建安全社区10个以上,其中“全国安全社区”2个、“省级安全社区”3个。2015年底,组织召开“十二五”期间全县安全社区工作总结大会,建立安全生产创新社会管理长效机制。
四、措施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安全社区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内涵的延伸和拓展。各乡镇(街道)、园区,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认识建设安全社区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安排专人具体负责,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确保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二)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单位要树立“大安全”意识,围绕促进社区“安全、健康、和谐”的目标,重点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已列入创建单位的乡镇(街道)、园区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对照有关要求,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安全水平。县安监部门要认真组织安全社区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各类送安全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工地、进家庭活动。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协助、配合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履行安全社区创建相关职责,努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篇3
第一条为了加强辖区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树立物业服务行业典范,全面提高物业服务整体水平,促进物业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省物业管理条例》及省、市物业管理相关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区行政区域内住宅小区(含单位、厂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的申报、验收、评定。
住宅小区(含单位、厂区)是指按城市统一规划建设,设施设备齐全,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入住率达80%以上的小区;分期建设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入住率达50%以上的小区。
第三条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创建活动由区物业主管部门、辖区各镇街组成考评小组,进行全面考评验收。
第四条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的全面考评工作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申报
第五条申报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和规定资质等级的物业服务企业实行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小区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要求全部建设完成,新建住宅小区已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综合验收,综合验收资料齐全。
3、小区具有完整的接管验收资料、图纸、档案及交接手续。
4、物业服务企业与开发建设单位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或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管理状况良好,年内未发生重大管理责任事故。
5、未发生经主管部门确认的有关超范围收费和未按约定的服务标准及内容进行履约等方面的重大投诉。
第六条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的申报程序:
1、物业服务企业或小区业主委员会提出申请;
2、小区所在地社区(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签注意见,推荐申报;
3、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审核合格后,参加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的评选活动。
第七条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考评申报材料包括:
1、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申报表;
2、小区规划、建设、使用概况及管理情况报告;
3、争创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4、开发建设单位或小区业主委员会对小区管理情况的书面意见;
5、业主委员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满意率测评打分情况统计表。
第八条申报小区必须于每年3月份前向区物业管理办公室提出参评申请。
第三章考评
第九条每年的10月份,利用一个月时间由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考评小组对申报的小区进行集中考评,并及时将考评结果报区政府批准,予以公布。
第十条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评定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管理,房屋管理与维修养护,共用设施设备管理,保安、消防、车辆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绿化管理。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按《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标准及评分细则》执行。
第十一条考评小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征询业主意见进行综合评议,以打分的方法来评定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的考评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综合得分85分以上的,评定为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
第十二条获得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的小区,每2年进行一次复验,复验不符合达标要求的小区,应在三个月内进行整改,由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考评小组复验,复验后仍不符合达标要求的,经报区政府同意后取消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的称号。
第四章奖励
第十三条评选出的区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由区政府授予“区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在全区通报表彰、颁发奖牌。评选结果记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作为考核企业信用、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及晋升资质等级的重要依据。
篇4
xx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1546人,在职教职工130人,其级教师一人,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中教一级教师89人。XX年学校启动新校区建设,XX年下期学校搬入新学校办学。尽管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但仍然十分重视家长学校的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长培训、教育和参与学校管理的工作。xx中学家长学校开办时间长,教学方法科学,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于XX年至XX年先后荣获“省文明平安校园”、 “市平安校园”、“株洲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株洲市关心下一代成长先进集体”、“株洲市示范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
为了进一步促进家长学校工作,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好地服务学生,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校特提出申报“xx县优秀家长学校”的报告,申报理由如下:
一、学校对于开办家长学校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高的认识。
家长学校与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促进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有效结合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学校十分重视家长学校的领导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这一项工作。
二、努力探索家长学校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新途径和方法。
1、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精心评估、研究现状和对策,对家长学校的工作进行布置和提供指导性意见;定期组织家长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改进教学方法。为广大家长喜闻乐见。
2、成立了学校、年级、班级逐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参加学校的相关关会议和活动,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督促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家长委员会管理卓有成效,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新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向学校进一步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家长学校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完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本校实际,学校专门编撰了家长学校校本教材,家长学校不仅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而且强化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讲座、教育子女经验交流、如何教育问题学生、问卷调查、致家长的公开信、集中学习等。
4、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在活动中与子女一起成长和受教育。学校举行的德育活动,如开学典礼、艺术节、绿色环保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读红书,讲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学校都主动组织学生家长参与。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丰富了活动的内容、融洽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沟通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获得了家长的赞誉和社会的好评。
篇5
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99.36%,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91.73%,这两个耀眼数据的取得殊为不易。这一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
广州作为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之一,已于2015年提出建设社会治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理念,并正在全市推进行政审批集成服务改革。广州采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对国家推进“互联网+政务”的先行先试。广州的“互联网+政务”实践为政府服务变革与流程再造提供了新的思路框架,营造了新的生态环境。那么,广州的探索积累了哪些经验,又将取得什么预期效果呢?
网上办结率99.36%的背后
从2015年10月起,广州民政部门不再向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市民如需使用“单身证明”时,相关政府部门将自行与民政部门进行内部核查,市民无需跑腿。婚姻证明的开具向来备受市民诟病,广州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广州的社保卡已完成包括婚姻状况在内的个人信息录入,可查询和证明婚姻状况。
目前,广州社保卡已整合了医疗保险卡、诊疗卡、老人优待卡、社保卡4种卡证应用,并正在推进个人参保证明、计划生育服务证、健康卡、优抚优待凭证、残疾人证等82种卡证应用的整合,最终将实现86种卡证应用的整合,使社保卡成为全市通用的市民办理政府日常业务、网上办事的身份凭证和获取各类证件信息的“钥匙”。
在“一卡通”的基础上,广州还优化了“一网”办事流程。目前,已有46个市级部门和6个中央直属单位进驻广州市网上办事大厅,12个区(县级市)全部设立分厅,市、区共事项8033个,170个街(镇)办事站开通网上办事站。
在广州,电子证照系统与部门信息系统及“一窗”综合受理等全市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等平台已成功对接,现有证照电子化转化应用正在开展,已确定第一批纳入电子证照管理的个人类证照证明82个,注册登记类证照29个,建设工程类证照批文47个。未来将逐步实现网上提交电子扫描件即可办事,而不用去服务大厅等候排队。
此外,广州探索整合梳理部门间服务事项前后关联关系,将入户、生育、教育、出入境、购车、四证联办、外商投资企业多证联办等公众关注度高、业务办理频繁的11类服务形成办事专题,总结攻略式办事服务指引,形成链条式服务模式,使群众办事从各部门“多次跑”变为“一次跑”。
为延伸网上办事大厅功能,广州还开展市民个人网页和企业专属网页建设。企业专属网页正式上线试运行以来,已为20万个企业开设专属服务空间账号,为企业办事人提供信息主动推送、办事温馨提醒、申报材料重复使用等个性化服务。
政府服务供给侧改革
“从‘互联网+’着手,打造政府管理新的生态链,建立的是政府管理的新生态,而它必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构建一个循环,一种政务新生态,一种良性的机制,不断壮大。”广州市政务办曾这样总结“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红利。
以政府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提升和先行,广州换来了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顺”和群众办事的便利。
首先是全事项精细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制度,实行受理审批监管相分离,确保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运行,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政务服务事项主要包含三类:一是行政审批、备案事项;二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涉及事项;三是面向法人、个人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编制标准化的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清单,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逐步实行全市联网通办。目前,广州市已有9个部门的600多类业务在全市或部分区域实行联网通办,最大限度满足了企业、办事群众的需要。
其次是全层级集成服务。建立完善了“两级平台、三级管理、四级联动、五级服务”政府服务管理体系。一是市、区、街道、社区按照功能定位提供“精准”服务。市政务服务中心主要办理专业性强、业务复杂程度高,以及跨部门、跨区域、跨平台的事项;区政务服务中心主要办理除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以外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的事项;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主要办理面向公民的事项;社区公共服务站提供审批代办服务。二是建立跨部门、跨层级审批事项“一口受理、一次交件、一表录入、一网预审、同步办理、统一出件”工作机制,实现服务管理流程再造,精简了申报材料,减少了审批环节,大幅压减审批时间。
此外,广州全渠道提升体验,实现从办事大厅8小时服务向全天候24小时自助服务转变。以荔湾区为例,该区利用邮政点多网密的“蜜蜂箱”布点,实行“自助终端递交网上申请、蜜蜂箱快递纸质材料、政务中心部门集中审批、蜜蜂箱收取办理结果”的“一柜式”微政务服务,将政务服务窗口延伸至社区(村)、住宅小区。
信用指数撞上
“互联网+政务”的风口
如果一卡一网一窗仅仅是整合服务和再造流程,还上升不到制度改革的层面,那么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则是利用“互联网+”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改革的大胆尝试。
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套即将试运行的信用指数系统正等待提取广州市政府的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已投入研发,这是国内首个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信用评价指数。广州指数以“只减分不加分”的打分模式,对公共资源交易涉及的投标人、招标、招标人和评标专家四类主体进行评价。不断变化的指数反映动态的信誉变化,被寄望于实现对公共资源市场诚信行为的有效监管。
当前,全国已有数百座城市试点布局“智慧城市”,其中的“电子政务”在简化事前审批方面多有成效,但不少城市由于缺少必要的数据“沉淀”仍难以实现“事中事后监管”的大数据应用。公共资源交易涉及市政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领域的招投标,围标、串标等现象偶有发生,历来是监管、服务的重要阵地。从这两个层面看,广州指数或将打开大数据应用的一道缺口。
广州指数不仅能动态反映市场交易主体的信誉变化,而且还逐步建立起“一处受罚、处处受制”的惩戒机制。这一惩戒机制指的是跨行业和跨区域的数据互通,即企业在交通领域犯下的错影响到在市政工程领域投的标,在国内违的规影响到在广州的信誉。
这样的构想,实现的几率有多大?首先需要回答“数据从哪里来”这一基本问题。这一问题也是时下国内诸多城市探索大数据应用绕不开的问题。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能解决部分数据的来源问题。从2010年开始,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始在房屋建筑、政府采购等领域建立投标人评价管理,其主要方式是“每日一评”。由于涉及到同一家企业每日更新的评价信息和同一家企业在不同行业的信用信息,因而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沉淀”数据能部分解决前述动态评价、跨行业两大问题。而“每日一评”机制的小有所成,正是促成广州指数研发的原因之一。
篇6
一、加强生态区建设与保护,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
1、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目前我市有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1982年微山县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南四湖鸟类自然保护区,1994年被山东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200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现又在积极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市有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泉林水体自然保护区和青山自然保护区,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峄山自然保护区和十八盘自然保护区。我市建设了南四湖、泗河源头2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现都已取得了阶段性建设目标。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及省环保局《关于在全省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区的环保监管力度,及时将文件转发给了相关县市区环保局及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下一步将继续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我们也及时将自查情况上报了省局。
2、推进了生态示范区及生态县(市、区)建设。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县市,金乡、微山2县获得国家级态示范区命名;兖州、邹城、曲阜3市被批准为省级生态示范区。督促各县市区做好生态规划编制工作,保证各生态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的质量和进度,除泗水县外,其他各县市区生态建设规划评审工作全部完成,并经人大批准实施。
3、建设绿色通道。加快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公路、铁路、河流两侧种植树木和花草,形成绿化美化相结合的风景线、生态线。加强城市绿化,增加树种,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建成城市沿河休闲场所,进一步搞好道路绿化带建设,形成城市生态走廊。
4、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夏收、秋收到来之际,下发了秸秆禁烧的文件,与监理站一起开展现场检查活动。重点在104、105、327国道、京九、京沪、兖石沿线及嘉祥机场附近。
5、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为做好*年度省级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我市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年度环境优美乡镇申报工作的通知》,指导有条件的乡镇立足本地实际,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制定环境优美乡镇创建计划,抓好创建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督促乡镇切实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帮助有关乡镇因地制宜地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有关技术问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生活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为做好乡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我局下发了《关于编制乡镇环境规划的通知》。加强对环境优美乡镇申报工作的指导,坚持考核标准,严格把关,指导乡镇按照有关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2005年,我市共创建全国及省级环境优美乡镇7个,邹城市北宿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汶上县汶上镇、次丘镇、郭仓乡,鱼台县王鲁镇、张黄镇,邹城市唐村镇6个乡镇获得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在此基础上,*年,在省环保局的认真指导和市、县两级环保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完成了新兖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申报工作及梁山县拳铺镇、任城区接庄镇、微山县留庄镇、韩庄镇及汶上县南站镇等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申报工作。创建活动推动了乡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镇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美化了村容镇貌,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了乡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1、生态建设工作政府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还不理顺。生态市建设的理念还未能做到深入人心,在一些地方并未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2、生态建设的有关政策还不到位,规范性文件支撑不够,工作尚未实现法制化、制度化。存在的工作机构薄弱、人员编制偏少等问题,
3、生态市建设的技术与资金支撑不够,一些影响生态市建设的技术缺乏突破,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化肥、农药的减量化替代技术,农产品的无污染加工技术等。生态市建设是一项与经济双赢的工作,但在启动阶段,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4、结构性调整的任务艰巨,这其中即包括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如需要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产品、技术与行业,又包括对农林畜牧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有机食品、调整种养结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在建设好现有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具备申报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条件的积极申报,在建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创造升级条件。我市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有望升级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峄山和十八盘在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做好泉林水体自然保护区和青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加大南四湖、泗河源头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确保达到预定建设目标。加快南四湖自净功能研究,建立人工隔离带,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建成尼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十八趟省级森林公园、峄山地质公园,建成梁山、泉林、九仙山、安山寺省级风景名胜区。
2、继续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已命名的生态示范区根据规划目标抓紧实施,争取在规划年限通过验收;未获命名的县市区继续申报,将我市所有县市区都建成生态示范区。
3、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我市在总结以往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乡镇特点,继续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科学整合城镇布局,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优化乡镇工业结构,建设乡镇工业园区,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污染集中治理和监控。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活动,促进县级市向中等城市发展,小城镇向中心镇发展。按照生态市总体规划指标的要求,制订并实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不断提高城镇和乡村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明年重点抓好兖州兴隆镇、任城区李营镇、泗水泗张镇、曲阜姚村镇、微山韩庄镇等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创建一批文明生态村。
4、大力发展生态居住示范小区。建设“绿色环保社区”,拆除违章建筑,改善居住条件,优化服务网络,治理社区环境,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规划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区、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楼和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大型综合文化、体育设施都要建设中水回用设施。推广应用环保材料,在工程质量监理中增加室内有害物质控制的内容,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最佳人居环境。
四、拟采取措施及工作建议
1、把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克服只重视眼前经济利益,造成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的短期行为,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保障生态保护规划的实施,力争使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控制,重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部分区域的生态破坏得到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加快生态保护的立法工作,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快制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法律支持,明确环保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职权,确立保护主体(开发者)的职责和义务,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人人参与,管理规范有序的生态保护体系。加强政策研究,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的行政手段体系和政策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推动生态保护。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有关法规与标准,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毁坏林地,污染水资源,浪费土地,违者必究,对不适宜生产和生活的地区,要做出规划,创造条件,实行异地开发和安置,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3、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生态保护监督管理能力。加强生态保护队伍的建设,设立专门机构,明确管理职责,提高生态保护统一监督能力。同时,加快生态保护的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生态保护执法提供支撑基础。增加工作经费,在投资计划、科研立项、国际合作等方面,向生态保护倾斜,连续扶持几年,使之成为力量。
4、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制定监督管理办法,建立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监督管理制度、分级登记和备案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生态破坏限期治理与定量考核制度、生态破坏状况定期公布与公众监督制度。开展对生态保护的定量考核,济宁市生态监督年报,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和市直部门联合检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整体推进工作的实施。
5、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组织科研攻关,依法保护研究开发成果,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办好各类试验示范区。推广规范化的技术规程,组建生态监测网,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监测站。
6、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列入预算,作出长期安排。积极争取利用国外资金,国外的长期低息贷款和赠款要优先考虑安排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上的各类投资主体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
四、建议和意见
1、建议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环保部门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
篇7
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方针,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构筑教育思想、内容、技术、装备、师资和管理现代化的综合优势,努力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效益,切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我镇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创建目标
1.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以上。
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
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
4.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以上。
5.建立社区教育中心,能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0%以上。
6.困难群体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资助体系健全;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外来务工农民的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
7.创建2所省优质幼儿园,建成2所省标准幼儿园,按照省标准幼儿园要求办好办园点,取缔非法幼儿园。
8.小学、初中(含民办)的办学条件均达到省标准化建设要求,初步建立教育思想先进、管理水平较高、办学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体系。
9.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均达到省优标准。
10.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政府及有关部门按教育规律和实施素质教育相关规定管理学校;各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本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11.在岗教师全部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教师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70%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60%以上,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0%以上。
12.教育信息建设全面达标。教育城域网与辖区内大部分学校实现光纤通,网上资源丰富、利用率高;中心小学、初中和高中校校建有校园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
13.教育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教育预算内经费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学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1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合理,城乡学校的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基本均衡。
15.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法律法规普遍得到贯彻落实,办学许可、教育教学管理、招生收费等行为符合规定。
16.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校舍制度,确保校舍安全使用;校园周边环境无污染,无不健康、不安定因素;有健全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
三、工作安排
各村各相关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创建工作,并按照县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创建步伐,确保年内顺利完成创建任务。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自查自评
对照主要指标,会同学校、派出所、文化站、交通等部门对幼儿园建设、社区教育中心建设、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办学条件达标情况、学校安全保障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现状进行自查自评。
各相关单位成立创建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创建实施方案,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明确具体指标、推进路线和时间节点;广泛宣传发动,深入调查研究,在全镇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最大限度提高创建的知晓度和参与率。
各有关单位要对照主要指标,对从业人员培训、校园周边环境、各种安全保障等现状进行自查自评。
第二阶段:落实措施,序时推进
各相关单位要重抓措施落实、督查考核、难点突破,切实保障各项创建工作序时推进,各项指标逐一完成。对于已达标和基本达标的项目,要抓好成果巩固和完善提升工作;对于未达标的项目,要千方百计实施突破。对创建的重点、难点工作,要分类倒排工期,明确阶段性完成指标、责任部门和主要责任人。
第三阶段:整改完善,组织申报
1.邀请省、市领导和专家对我镇自评材料进行审核、指导。
2.召开第二次创建推进会,落实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抓紧整改完善。
3.完善自评、申报等材料,向省教育厅呈递申报材料。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扫尾迎评
1.做好成果巩固、查漏补缺、提质升格等工作。
2.完成台账资料的分类归档、汇编成册等工作。
3.模拟验收现场,做好现场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确保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成立了镇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单华昌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丛珊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相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有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全程推进。
2.明确工作职责。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创建工作的宏观决策、指导、调控,牵头推进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做好调研、督查、反馈、指标测评等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围绕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按照任务分解表、指标要求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序时推进创建工作。
篇8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1、强化项目环保审批服务,做到不让申报材料积压,不让项目审批延误,不让来办事的人员受冷落。对符合环保准入条件,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在职权范围内,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律从快审批;对属于国家或省环保部门审批和验收的项目,以最快速度完成初审、上报,并做好跟踪和服务工作。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环评科;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2、主动上门服务,对承担减排任务的单位,加大环保技术支持力度,建立重点企业环境管理的定期沟通制度,实时掌控排污企业的治污设施技术、污染减排、工艺改革等运行情况,做好减排项目建档工作,确保完成减排任务;对限期治理单位,送法规上门,送技术上门,帮助企业查找企业环境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污染防治的各种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提高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谋划企业科学发展的思路。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污控科;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3、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和投诉的环境问题,及时办理群众投诉和来信、来访案件,做到查处率、回复率100%,切实维护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加强环境污染纠纷调查处理力度,杜绝因环境污染纠纷引发现象的出现,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责任领导:李玫;责任单位:环境监察支队;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二、加强环境监管,促进污染减排。
4、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项目,对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于扩大内需的重点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开工;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执行环保部的“四个一律不批”政策。同时,严把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关,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一律限期整改,对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验收标准的,一律停产治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环评科;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5、加强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强力推动"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减排项目的落实,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配合做好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工作,按期完成2009年污染减排目标工作任务。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污控科;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三、强化环境执法,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环境问题。
6、加强环境现场监察。加大环境现场监察的频次,落实国控、省控企业每季不少于1次的现场综合执法,及时掌握污染源企业的排污状况,加大力度推行依法排污。责任领导:李玫;责任单位:环境监察支队;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7、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继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后督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集中整治,“两高一资”行业重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整治,涉砷行业专项检查,涉危和尾矿库企业隐患排查等为重点的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依法查处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责任领导:李玫;责任单位:环境监察支队;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8、加强环境执法后督察工作。研究制定后督察工作程序、办法,做到“谁立案、谁跟踪、谁落实”,切实保障对环境违法案件的行政处罚、执行和督察到位,维护环境安全。责任领导:陈美义;责任单位:法规科、环境监察支队;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四、加强环境监测,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9、加强对全市水、气、声等环境质量的监测,切实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并按规定思茅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和其他环境信息,进一步扩大公众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环境监测站;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五、加大环境宣传工作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
10、积极与宣传、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联手,不断加大环境宣教力度,促进非政府组织、环保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广泛凝聚公众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责任领导:陈美义;责任单位:宣传法规科;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11、围绕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继续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优美乡镇、生态村的创建与宣传,广泛利用宣传册、网络、电视、广播等载体开展宣传,2009年完成三家(所)省级绿色学校、社区、酒店的创建工作。责任领导:陈美义;责任单位:宣传法规科;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1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综合整治试点示范,完成思茅区倚像镇竜竜村和墨江县新安乡布竜村两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思茅镇省级生态乡镇项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生态科;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七、强化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支持。
13、正确把握政策动向,对好口径,有针对性地包装储备,重点争取国家、省级在污染减排、循环经济、重点流域治理、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特别是要做好今后几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项目的衔接和争取工作,力争明年在项目上实现新突破。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生态科;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八、完善制度体制,提高工作效率。
14、健全完善环保服务公开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四项制度,对环保局现有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废、改、立”,切实解决好工作效能低、政务执行力疲软的问题。责任领导:李玫;责任单位:办公室;责任人:*;完成时限:2009年12月。
篇9
申报材料
青岛市路小学
9月
省级“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山东省市路小学
市路小学是一所集“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岛市交通安全示范校”、《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市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市城市文明交通三让活动先进单位”、“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于一体的先进单位。它位于城区,南靠海王路,北靠珠海路,东靠黄山路。现有学生620名,学生入学路线都要横穿车辆繁多的交通要道,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搞好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做好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兴旺,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正常的交通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努力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我校于在市交警大队、珠海路派出所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市第一家“路小学小交警学校”。我们以小交警学校为依托,充分发挥小交警的作用,真正创建了“平安学校”。
一、领导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工作组织健全
按照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市委、市府创建“文明城市,平安”的方针。我校将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大事来抓,通过小手拉大手,将安全教育向家庭、社区辐射,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齐抓共管的格局。
学校建立了安全管理网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交警队队长和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生交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指挥学校交通安全工作。成立了由少先队辅导员为组长,相关责任人为成员的交通安全工作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小交警活动室。制订了《小交警培训制度》、《交通安全专题学习教育制度》等各项制度,学校有健全、周密的少年儿童意外伤害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并由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小组负责落实,确保了制度落实,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学校、市交警大队交警同志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在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中层层签订了各项安全工作责任书,把“遵守三让、平安出行”的宣传、教育和管理纳入了我校小学生文明素质教育中,并作为学期末班级考核内容之一,开辟了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大资金投入,营造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氛围
为进一步搞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学校交通安全工作。
在办学村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为学生制作了统一的小交警服装,有英姿飒爽的夏季警服,有庄重威严的秋季警服。在心理上提高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意识,更提高了学生文明礼仪等各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
学校设立了“小交警活动室”,在“小交警活动室”摆放了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图画宣传牌,购买了与交通安全教育有关的vcd碟,定期组织教师、学生进“小交警活动室”参观、看宣传片,知晓交通知识,为全体师生敲响安全意识的警钟。
学校投资在教学二楼走廊设立了高档次的《小交警万花筒》长廊。长廊的宣传牌中有“人人都是小交警,警校共建谱华章”小交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场景,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知识图解,有“常有交通指挥手势”小交警图解等栏目,大大提高了师生及家长学校全体成员的交通安全知识的知晓率。
设立了专门的以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为主的《小交警专栏》宣传栏,定期更换栏目内容供学生课间学习。
校园围墙醒目的位置专门绘制了“个个都是小交警”交通安全宣传彩画。成立了小交警广播站,
成立了小交警广播站,隔两周一次播放安全教育内容、小交警活动、小交警好人好事等内容。
大量的投入,精心的 设计,一系列交通安全的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文明交通安全教育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安全教育。保证了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
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1、学校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
“安全教育周”活动期间,学校通过悬挂横幅、在宣传栏张贴“关爱生命、安全出行”宣传画、小交警广播及刊出以法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举行“安全的承诺”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大大的宣扬和营造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向家庭、社区群众宣传新的《交通法》奠定了基础。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认真学习交通法律法规,提高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深化安全教育的防范意识与事故发生的急救措施的落实。
2、我校每学期聘请交警大队的警官(校外辅导员)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为全体学生们做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3、每年秋季,聘请交警大队的警官队小交警进行军训。小交警队员们跟随教官学习了大量交通安全常识、交通法规和标准的交警指挥手势等。每年春、秋季,我校都聘请交警大队的六名警官对三至六中队的小交警进行军训。小交警队员们跟随教官学习了大量交通安全常识、交通法规和标准的交警指挥手势等。
学生们人人都会交警指挥手势,都会小交警韵律操。小交警执勤生在校园内指挥课间秩序,保障学生课间行走安全。上学、放学时在大门口等位置协助教师指挥交通,即规范了学生纪律,又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我校成立了70人的小交警方队。今秋,他们在交警叔叔的指导下,积极训练,准备参加“青岛市交警校检阅式”大赛。
4、每位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办两份以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为主的《小交警报》手抄报,今年9月初,又组织4-6年级的小交警们开展了交通安全漫画赛,小交警手抄报大赛,进一步深化了安全教育的防范意识。9月份,交警队的王科长、齐科长亲自到我校给小交警们做安全知识讲座,并向小交警们发放了“安全知识书签”。
学校还以“小手拉大手”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模式,组织“家庭一带二”手抄报比赛。此次“家庭一带二”活动在宣传了新的《交通法》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许多家长比赛过后感慨地说:“通过帮助孩子参加这次竞赛,我们也了解了新的《交通法》,受益真是不浅”。
4、定期组织师生到小交警活动室观看《关爱生命、安全出行》等系列片,真实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生命的宝贵,学会了珍爱生命。观看后,在4-6年级的学生中组织安全教育征文竞赛活动,组织1-6年级的队员参加“‘交通安全是大事’演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
5、积极参加交通安全社会实践宣传活动。
我校的小交警积极学习“三让”知识,他们在学校,是活的宣传牌,积极参与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展示活动和校内秩序的维护。在校外,他们定期走上社会做治安宣传。
近几年来,我校的小交警们跟随交警大队的叔叔们参加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治安处罚管理条例》、《交通三让宣传》等《市12.2交通安全宣传专场文艺演出》宣传活动,向行人发放“致机动车驾驶员一封信”等宣传材料,受到了群众评价。在活动中,小交警们掌握了一定的安全技能。
10月份,我校部分小交警受市交警大队邀请,参观了交警大队的交通电子监控中心、安全知识展区、交通事故实物展区等,小交警们惊叹我市交通设施的先进性,更感受到遵章守法的重要性。
6、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举办了《心理健康小报》展等。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7、“小手拉大手”,安全你我他
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在学生中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安全你我他”活动,鼓励学生将交通安全教育带给父母,带给邻居,与他们共同学习交通法规,真正将交通安全教育延伸到了家庭。少先队大队部在组织3——6年级学生学习新《交通法规》之后,又组织了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来影响家长的交通守法意识,提高成人的素质。
8、广泛开展“自护章”争章活动
我校组织队员开展了“自护章”“交通安全章”争章活动,我们结合实际,把争章标准细化以后,通过把队员、家长、教师评定结合起来颁章,大大调动了队员们学习宣传安全知识和学习自救自护技能的积极性。假日小队的队员们在村庄街道观察走访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记录,及时提醒有关单位、住户,并为他们突出合理化建议等,受到群众好评。
9、我校定期对硬件设施安全进行检查。学校周边环境良好,没有重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10、以《阳光宝典》为指导,共创和谐校园
我校订了《阳光宝典》等刊物,我们在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又积极参与了全国“共创和谐校园”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我校发动全校队员认真学习安全知识,进行了全校学生安全知识竞赛,中队安全知识抢答赛,400多名队员参加了全国安全知识竞赛。
四、强化措施,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1、学校与共建单位交警大队签订共建协议,实行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制度,定期进行小交警指导、培训活动。
2、学校在三个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安全岗。每天上学、放学时由两名教师协助交警队工作人员在路口值勤,指挥学生安全过马路,处理突发事件,保证了学生过路安全,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3、监督责任人充分发挥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坚持进行定期更换交通安全知识的制度。
4、严格实行小交警军训制度,人人都会交警指挥手势、人人认识30种以上的交通标志。学习使用小交警韵律操。小交警执勤生在校园内指挥课间秩序,保障学生课间行走安全。上学、放学时在大门口等位置协助教师指挥交通,即规范了学生纪律,又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6、成立交通安全小组,建立安全联络网,建立了小交警个人电子信息档案。使班主任及时了解本班学生交通安全信息,密切了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交通安全的联系。
总之,我们路小学将进一步发挥“青岛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青岛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小交警学校”的优势,结合创建“山东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工作,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篇10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开展优美乡村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改善鳌江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和丰富新农村建设内涵,有力促进全镇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镇实际,镇委、镇政府决定,全面开展“优美乡村”行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
1、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在推进新一轮“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基础上,以加快农村产业培育为突破口,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通过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和社会推动,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分类指导、分层创建,示范带动、联片推进,实施优美乡村行动。
2、目标任务: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重点培育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板村,最终把全镇所有行政村打造成“村容村貌洁净、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今年起,每年创建一定数量的“优美乡村”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
3、考核标准:以县里的考核为标准,由镇优美乡村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对各村(社区)开展优美乡村行动的环境美化行动、产业培育行动、基础优化行动、服务提升行动等四个方面分别实行初步考核。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环境美化行动
1、编制或修编村庄规划。要加强村庄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村庄规划的编制或修编,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农村水、电、路、气、垃圾集中处理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学校、卫生室、超市、体育健身、文化活动设施等公益事业建设。到2012年,完成全镇行政村的规划编制或修编任务。
2、开展村庄整治。开展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主抓手的村庄清洁整治提升活动,重点整治村庄的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做到路平灯明、水清塘净、村洁景美。已经完成整治的村庄要巩固整治成果,深化整治内容,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严防脏、乱、差现象“回潮”,条件较好的整治村要努力创建成示范村。
3、加强生态保护。深化生态村创建工作,抓好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大力治理水土流失和开展水源地保护,推进生态公益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加强公益林管护、管理。要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和庭院绿化,扩大村庄绿地面积,提高绿化档次。
4、做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通过实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采取“以村为主体、以群众自我管理为主”的垃圾处理运作机制,按照农村“户三包、村收集、乡镇集中转”的要求,全面清除农村垃圾死角,建立垃圾收集网络和专职人员队伍,完善收集设施配置,培养村民自洁卫生意识。
5、开展污水处理。城中村与城郊村要按照城乡或区域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的要求,建设截污管网,条件成熟的中心村或布局相对集中的村庄,鼓励建设村域统一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分散、经济欠发达的村庄,通过多户式、分户式的办法治理生活污水。污水、化粪池建设要与农村新能源建设相结合,积极推广农村沼气使用技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受益农户数要达到村总户数的75%以上。
6、实施改水改厕。积极探索农村改厕与庭院生活污水处理相结合的模式,建立无害化卫生公厕,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保护农村水体和环境卫生。通过卫生改厕的村,村内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
(二)开展产业培育行动
1、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各村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优势,大力培育发展村域支柱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格局。实行村企结对帮扶,带动若干村发展特色经济,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鼓励企业投资农村,到农村去创业,在农村求发展,努力开拓农村市场。
2、开展特色农业强乡(镇)强村创建。实施特色农业强镇强村战略,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大棚蔬菜、黄山水果林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鳌江特色农业。
3、改革创新农村土地制度。以土地流转和宅基地整理置换为重点突破口,努力实现农村制度建设新突破。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户宅基地整理和置换试点并逐步推开,努力走出一条既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又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同时还能使农民住房资产化的路子。
4、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培育发展“农(渔)家乐”、“生态游”、“民俗游”等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加大旅游重点村的观光、休闲、体验、生态等旅游项目建设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规模和档次,促进农民增收。
5、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结合各创建村特点和需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使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加一项增收渠道。
(三)开展基础优化行动
1、搞好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交通建设要求和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需要,重点抓好各实施村村庄道路、等级公路新建和改建工作,实现农村道路建设符合规划、路面基本硬化、公路联网互通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客运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客运通达率。
2、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深入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继续坚持“群众自筹,社会参与,财政补助”的运作方式,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农村自建、改建饮用水工程和城镇水厂管网延伸等办法,重点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确保村民能喝上安全清洁放心的饮用水。抓好农村水源地和河(溪)沟治理,深入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全面整治农村河(溪)道池塘水沟,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建立长效保洁管理机制,保护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开展农村电气化建设。适应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切实加大投入,实施农电改造,开展安全用电宣传,努力建设“结构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农村电网,提升农村电网建设水平。本着“必要、实用、节约”的原则,在农户居住比较集中、规模较大的村点安装路灯,方便村民出行。
4、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快中心村建设和城中村、城郊村、空心村改造步伐,引导农民建房和居住向中心村集聚。着力整合农村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加大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争做到中心村有村务活动室、卫生室、警务室、文化室、广播室、农民信箱和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站、体育健身场所和放心店等,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四)开展服务提升行动
1、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矛盾,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加强普法教育和法制建设,增强农民法制意识,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除农村各种不安定因素,建立健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防止青少年犯罪。实行村民事务代办制,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在换届选举和行政村合并过程中,选派机关干部、大学生充实农村基层组织,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为实施“优美乡村行动”提供人才保证。
2、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两年一度的农民免费体检,做好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对残疾贫困户的危房实行全面改造。整体推进农村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健全农村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完善集中供养机制。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逐步实现外来人口享有和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形成有效的社会调控机制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3、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文明村(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农村社会整体以及个体细胞的文明水平。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村”、“无村”等创建,整体提高农村民主法治化进程。重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老龄委、关工委等组织的功能,创新载体和方法,增强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
4、繁荣文化体育教育事业。抓好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构筑农民终身受教育体系。完善农村文化“建、教、送、创”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引导鼓励农民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挖掘农村乡土文化资源,发展农村特色优势文化产品,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品和特色文化村。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树立先进的生产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消费方式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群众性、实用性、先进性。深入实施文化下乡活动,加强城乡文化联动,加快城市文明、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与农村融合,使整个鳌江农村呈现一种现代与传统、创业与安适交融的和谐美。
三、申报、审核程序
1、申报:以县里下发的申报数为基准,各办事处根据本地实际组织相关行政村进行申报。
2、审核:镇开展优美乡村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村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挑选条件较成熟的村上报到县里。
四、政策措施
1、突出项目,明确建设重点。各地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环境、区位优势,坚持协调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便于操作的原则,选择好建设项目,以项目实施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镇经发局、规划分局、土地分局、环保分局、社会事务办、水利所、卫生所、鳌江学区等有关部门要加强衔接,整合资源,争取各类服务于农业、惠于农民、美化农村等基础性建设项目,并加大向优美乡村创建村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2、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全镇现有的强农、惠农资金保持不变的基础上,镇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资金作为优美乡村行动专项经费,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创建要求的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按规定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
3、创新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在用足用好各级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激励政策的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热情,大力组织和引导富裕农民,各界群众支持参与优美乡村创建,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同时要开展项目招商引资,对一些村内商贸服务业项目、农家乐休闲项目、现代家庭工业集聚区项目以及农村宅基地改造项目等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项目,开展项目招商融资,筹措建设资金。
五、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