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8 01:2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职院校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职院校申报材料

篇1

1存在问题

1.1科研成果数量多,统计容易出现错误。学校每年申报的科研成果数量很多,其中包括论文、项目结题、比赛获奖等,数量往往都是以千计数。申报的成果要进行归类,由于数量之多,在统计过程难免会出现错误,给工作带来诸多麻烦。

1.2申报过程繁琐。学校在申报科研成果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可能需要填写不同的表格,还有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有些还需要经过各个部门领导的审核签字,再报送科研管理部门。繁琐的申报过程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的同时,也影响了申报效率。往往由于疏忽,有可能在填写表格时套用其它不正确的表格,增加申报难度要。

1.3管理方式还是以手工为主,达不到自动化管理。大多数高职院校管理科研成果主要是人工操作,提交上来的材料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手工汇总,手工输入电脑进行汇总,增加管理人员工作强度,而且在录入的过程中由于数量太多,难免导致错误,如果对电脑操作不熟练,导致工作时间很久,工作效率慢。

1.4浪费资源。科研成果在申报过程中,所有的材料都是以纸制材料提交,需要浪费大量的纸张,而且也不易存档。

2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传统的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工作效率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因此,急需开发一套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用于科研成果申报。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方便教师申报成果、减轻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开支、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3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组成

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由成果录入模块、部门领导审核模块、科研处审核模块、学校领导审核模块组成。

①成果录入模块。这个模块主要让教师把自己的成果进行录入。这个模块可以对论文、项目结题、比赛获奖情况录入。论文录入主要包含论文题目、论文作者、时间、刊物、论文材料提交等。项目结题包括课题题目、课题负责人、课题成员、课题级别、课题类别、立项时间、结题时间、结题情况、结题证明资料上传。比赛获奖包括比赛名称、指导老师、参与学生、获奖等级、获奖证明材料提交等。

②部门领导审核模块。主要是用于学院对本学院所提交的成果材料进行审核。部门领导使用用户名和登录密码登录系统,对本部门教师的提交成果的原材料审核。部门对提交成果的原文件进行验证后,填写审核意见,提交后直接报送科研处。

③科研处审核模块。科研处管理人员使用自己用户名和登录密码登录系统,可以查看相关的成果申报材料。在经过部门领导审核后,科研处管理人员看到提交过来的材料,再进行审核后,填写相关审核意见,上报学校领导审核。等学校领导审核后,科研处管理人员才可以使用报表生成和成果功能,在学校的网站或OA办公网上公示。

④系统权限控制。系统采用角色管理,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账号、密码和权限;教师只能进行成果申报、修改和查看等功能;部门领导除了成果申报、修改和查看功能外,还可以对教师的成果进行修改、删除等功能;同时可以赋予科研处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最高的权限,可以使用系统的全部功能。同时,为了防止系统的不可意料、病毒非法入侵以及数据的安全性,系统还具有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功能。

3.2系统开发环境

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采用W EB网页设计,使用ASP和ACESS技术。

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科研工作;探析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教科研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与平台,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的驱动力,也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基础”,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创特色专业、出精品课程,建示范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教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可使教师不断跟踪专业发展方向,及时掌握专业最新发展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从而使教学与实际的联系更加密切。

因此,如何确定教科研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组织和进行教科研工作,使教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教学,引导教学,是一个值得高职院校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教科研工作的改革和创新相对滞后,大大限制了高职教育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因此,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十分必要。

1.工作重点不明确,职业特色不突出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科研工作重点有所偏颇,这主要表现在:重成果,轻研究;重学术,轻转化;重个人研究成果的发表,轻团体协作形成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些偏向造成了片面地追求功利和个人目的,既与高职院校特色不协调,又不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降低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2.科研基础薄弱,管理意识滞后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科研工作还很薄弱。一是教科研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不少院校教科研的日常管理工作多由教务处兼管,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二是规章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系统、有序的科研管理办法,教科研工作的管理较为随意;三是大部分教科研管理人员是新手,“缺乏教科研管理工作的知识和经验,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对高职教科研管理‘管什么’、‘怎么管’、‘如何才能管得好’没有充分的认识”,导致教科研工作在某些方面与教学脱节。

3.科研队伍薄弱,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教学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使得教师对教科研工作有心无力,缺乏主动性与广泛参与性,从而导致教科研队伍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科研工作难以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

同时,由于连年扩招,高职院校的大量资金都需投入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上,学校用于教科研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可能有较多的增加,从而导致可用于教科研的支持经费较少,这也严重制约了教科研工作的发展。

4.科研成果转化少,科研效益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较多地是注重对教科研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这种情况造成了高职教师只关心课题的申报、实施和结题,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了当地企事业单位急需的研究成果被堆放在学校里面,另一方面,由于研究成果不能被及时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转化成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造成高职高专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极大的浪费。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企业的发展急需创新科技力量的加入,然而现实问题是,高职院校的大量研究成果无法转化,束之高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曾经说过,“上海交大的教师申请专利每年都在1000项以上,可这其中只有不到l0%的专利转为现实的生产力”,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生产力的提高。

二、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主要对策——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虽为民办高职院校,但一直以来对教科研工作都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

1.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工作现状分析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和《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的文件精神,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2005学年正式启动校内的教研教改申报和研究工作。经过2004-2005、2005-2006、2006-2007三个学年的研究和发展,共有80个课题获得立项,其中77项课题经过研究,最终顺利结题。

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出台,为落实文件精神,2007-2008学年的教研教改项目的申报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共申报了27个项目,其中2个重大项目,同时还申报了2008年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并获得了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体系重点研究项目的立项。

2008-200年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共有25个项目。

2009-2010年继续推行教学改革,将教研教改项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属于新一轮重点建设专业打包项目,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专业的建设,资助经费包含在重点建设专业配套资金中。另一部份属于非打包建设的普通教研教改项目,共有48个项目。继续深化研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研究等问题。同时加强了对岭南学院自身特色的打造,例如国学教育、阳光工程等等。并且增加了一项自筹资金研究的类别。

2010-2011学年教研教改立项项目53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20项,纳入重点专业建设的项目16项,省级课题《全球化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下设委托及子项目12项。学院的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有鉴于此,学院在2010年首次启动了科研立项的工作,共有14个项目。虽然只是一种尝试,但是也是巨大的一步。

2.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主要对策

①统筹经费管理。对于民办院校而言,经费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但由于我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高度重视,把其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并把教科研经费预算纳入全校经费预算之内,每年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这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此外,学校还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申报横向课题,以争取外来资助经费,同时也保证配套经费的专项使用。

②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制定激励为主的教科研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保障了教科研工作的良好开展和顺利完成,为此,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把教科研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当中,将其与教师的自身利益挂钩,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同时,每学年还对教科研工作开展较好的二级学院予以相应奖励。

③管理制度规范。制度是工作的规范和保证,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体制就不完善。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教科研管理工作,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制定了《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教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对教科研的各个环节做出了明确的规范,为教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经过这几年的教研教改研究工作,很多教师和行政人员在完成日常的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同时,参与到教研教改的研究工作中去,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提高了教学质量之余,也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成果是显著的。但是也能从中看到,教研教改工作还是和其他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例如研究的内容重复的比较多,在申报书内容的填写上还很不规范,教师的理论水平不够等等。另外,教师由于日常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相对投入的精力比较少,最后导致结题时研究的质量不高,因此很多课题在外申报省级、市级课题的时候,能够获得立项的寥寥无几。

三、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的思考

1.加强培训

教师是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主体,要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专题培训和学术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地从高校聘请一些建树丰富的科研专家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讲授课题申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使教师了解和掌握课题申报和课题研究的程序和步骤,包括申报材料的准备和撰写、课题论证和研究方法、开题结题的方法和技巧。从企业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讲解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运用新工艺进行产品开发的典型案例,探索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的平台,找到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突破口。

2.提高研究质量,加快成果转化

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完善过程管理的同时,还应特别强调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环节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研服务社会的实效性。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科研管理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认识,善于总结和思考,要精于管理业务,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吃透各类学术规范、政策要求、标准等,要积极关注行业领域内的前沿信息,不断加强对项目过程的协调管理能力,树立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一枚,徐敏.以研致用提升高职教育科研水平工作[J].职业技术教育,2010(5):73-74.

[2]梁海燕.深化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职能研究[J].网络科技时代,2008(22):78-80.

[3]刘江.高职科研工作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57-58.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职业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0—0084—04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译作通才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等,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rkard)首次将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专识教育)提出来的,李曼丽采用“理想类型”法对其进行了归纳,“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胜任力”一词最早由哈佛大学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在其文章《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 etency Rather Than for Intelli— gence)中提出,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社会角色、某领域知识,等等”[2]。胜任力有三个特征:具体工作岗位中与工作绩效关系密切、存在可描述的具体工作情景、能够区分出高绩效者与普通绩效者[3]。通常人们所接受的“胜任力”定义是指绩效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包括个人外在的知识、技能等显性素质,又包括内在的动机、自我概念、态度、价值取向等隐性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修养。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决定其必须进行通识教育,而“职业性”则要求其紧紧围绕“就业”、“职业”,以及将来职业晋升必须具备的“职业胜任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从职业胜任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通识教育与学生职业胜任力之间的关系,并对更好地围绕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开展通识教育提出建议。

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

实施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为更好地了解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概况,笔者对常州市6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示范(骨干)2所、省级示范校3所、民办校1所)的通识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通识教育实施有保障,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无论是国家示范(骨干)还是省级示范、公办或民办高职,都实施了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规定了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实施途径、教学时数和学分。以某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为例,其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技术基础课、岗位技术课、素质拓展课和实训实习课五大类,通识教育主要通过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拓展课实施,公共必修课为720课时,占总学时的26%;素质拓展课为252课时,占总学时的9%。通识教育类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达35%以上。

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缺乏系统研究与规划。首先,公共必修课程设置重政治素质、理论基础及基本技能的培养,轻人文素质培育。公共必修课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其次,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通专”结合不紧密。虽然开设的通识课程门类齐全,数量众多,但并未从学生成长与成才的角度系统地设计,而仅限于人文类课程与科学类课程的简单相加,未能将两种课程很好地融合,体现不出通识教育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二)重必修课程建设,轻选修课程管理

高职院校一般设立专门机构,如基础科学部、社会科学部负责公共必修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并且各级教育部门还会针对公共必修课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与评估,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检查、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与评估、就业指导工作检查等。学校对公共必修课的课程管理要求等同于专业课程,在公共必修课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科研中实施倾斜政策,这些举措保障和促进了公共必修课程建设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相对于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则较为薄弱。一是公共选修课的申报过于宽松,课程设置比较随意。通常做法是向教务处等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课程名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资料)即可,对申报人资格和课程内容等实质审查则流于形式。二是过程管理不足,大部分学校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主要是检查课程申报材料与课程结束材料(教案与课程成绩),对实施过程则缺少相应的跟进措施。三是课程质量评估缺失,往往仅凭任课教师一家之言,没有建立相应的课程激励与淘汰机制。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改革创新不足

当前高职教育的师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就通识教育而言,其教师的总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由于学校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在师资培训、知识更新、荣誉奖励等方面更多倾向于专业教师,造成通识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不能与时俱进。通识教育育人作用的潜在性、长期性等特点,造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短期内很难通过量化标准获得认可,可视化程度不高,加之大部分学校也没有建立通识教育改革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导致许多从事通识教育的专职教师产生失落感,缺少工作积极性。同时,教改的不足也限制了专业教育中通识教育资源的开发挖掘与横向联系。

二、通识教育与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系

篇4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生源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教育部每年公布的数据可知,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探究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分析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 号)中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校园里的特殊保护群体,一方面他们是国家各种资助政策的受惠对象,国家对他们的资助投入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学校为其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筹备特困补助基金、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培训课程等。以上举措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同学中间普遍受关注,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从而影响到各项资助政策的实施。要做好高校资助工作,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甄别出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得最有需要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

1 高职院校贫困生常用认定方法分析

1.1 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较法高职院校在对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认定上最常见的是月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法,利用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对照学生所在高校的最低的生活水平的标准,如果是低于这个保障线的就认为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如果学生的家庭生活费用的水平低于学生所在的城市的最低的生活标准的话,则是认定为是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利用上述的方式通过比照标准的方式实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认定,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并且很实用,但是利用上述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对学生所在的户籍的民政部门以及街道等相关部门的学生情况的证明,这些证明存在不够科学和正确的评估,甚至出现学生的困难证明跟实际情况不符,由于民政部门没有跟学校的学生困难认定的部门很好的衔接,对于开证明的部分工作不够标准,随意性较大,因此在利用上述的材料和标准来进行认定的话就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1.2 认定小组民主评议法认定小组民主评议法就是成立各级院系、班级认定小组对学生进行逐级认定。其中学校认定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院领导、学生处人员组成;院系认定小组由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组成;班级认定小组是由班主任和10%的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含班干部、宿舍舍长)组成的班级认定小组。通过“学生申请———班级小组成员调查、表决———院系认定小组认定———学生处审核”的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这种方法有利于客观地反映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班级认定小组的意见最为关键,因为班级、宿舍的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生活,互相之间非常了解,经过推选后再由院系认定小组进行民主评议、认定,最后提交学生处进行审核。一方面反映出同学们的民主意愿,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另一方面避免了个人的主观臆断性及经验主义。

1.3 学生家庭收入与在校消费对比法学生家庭收入与在校消费对比法就是通过学生在校的消费情况和学生家庭收入进行对比进行综合判别。对于学生的学生家庭收入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如学生家庭人口、家庭的务工情况、年月人均收入等等。对上述的信息进行核实和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作出相应的判断。这种方法简单并且很实用,它能迅速地得出认定结果,而且能够有效掌握学生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和在校消费情况,进行后期的跟踪核查。

2 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除了上述介绍的三种常见方法外,还有很多其他殊道同归的认定方法,都是各高职院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在此就不再一一介绍。在对兄弟高职院校的认定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后,不难发现总体上各高职院校所采用的认定方法都比较客观和具有合理性,但又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缺乏综合评价。如部分高职院校侧重学生的日常生活支出,部分高职院校侧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总的来说,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佐证材料缺乏准确性、认定标准缺乏参考性、认定依据缺乏规范性等相应问题。

2.1 认定过程缺乏科学透明性首先是,在以往的对于学生的贫困程度的认定工作以及认定的过程中有部分的环节做得不是很好,特别是对于学生困难程度材料方面,经过实践很多申请的学生中材料信息不真实,有实际困难的学生碍于情面又不主动去申报材料,使得材料真实性方面大打折扣,最后使得认定的结果跟实际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难以保证申报到困难学生补助的学生是最应该给予帮助的,使得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的合理性有一定的问题。其次是,对于部分的同学自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购买了高档的电子产品,比如说电脑、手机等等。有一部分的人认为对于贫困的学生来说不能拥有上述的高档的产品,在拥有上述的电子产品的时候还领补助金的话就不合理;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现在的电脑已经不是很贵的,并且电脑也越来越普及,还有的学生的电脑是别人赠送的不应该当作是取消贫困认定的理由。最后是,目前的对于大学生的贫困的认定主要是在大一的阶段,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学生认定的话会使得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准确率不是很高,有些不能正确地反映大一新生的家庭经济的情况,因此,需要对这一部分的学生进行跟踪和调查,老师以及学生工作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调查,实地的考察,并且准确地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的变化,这样才能帮助提高对学生认定的准确性。

2.2 认定标准缺乏操作可比性

2.2.1 认定标准难统一。由于对于高校学生贫困程度的认定组织时间不是很长,使得目前对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认定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标准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才能确保得到补助的学生是确实需要,使得认定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标准中的指标,使得最后认定的过程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和学生工作的老师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认定。

2.2.2 操作方法不够科学。经过调查和分析,目前对于高校的学生贫困程度的认定主要是通过下面的方式来完成的,第一种方式是学生向有关的老师来反映并提交困难程度的申请;第二种方式是学生工作的老师通过学生干部来调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并且经过学生干部和代表的方式来选举出学生贫困的名单;第三种方式是通过老师来选举出学生困难程度的候选人并且经过全班的同学进行投票,依据票数来最后确定属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上述的对于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三种方式当中在操作的层面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科学性和规范化的操作方面,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2.3 认定依据缺乏规范真实性

2.3.1 认定程序不规范。根据现在对大学生的贫困程度的认定方式的调查,主要采取的是学生申请、学生所在的班级进行调查和组织讨论、学生工作的老师的意见、学校院系进行评定,在组织方式上主要是学校的职能部门如学生工作处,进行总体的协调和组织评定,具体的操作主要是由二级院系进行落实。上述的程序虽然总体上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在进行学生认定的时候由于工作繁忙,不能花很多的精力去集中调查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最后的评定的结果,使得各类补助不一定能发放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有的辅导员由于没有进行调查直接平分到所有的学生身上,使得认定的程序不够规范。

2.3.2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体制不完善。由于各种原因影响,使得目前的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在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的时候,需要申请的学生来提供相关的证明,通过上述的方式来对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进行了解,这是作为是否进行学生经济补助的很重要的依据,但是也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的证明是否是真实的,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规范等等,对于这些存在一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雷燕,隗送爽.试析高校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2]侯斌刚.关于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1).

[3]薛建航,王雪峰,李艳琴.层次分析法(AHP)在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8):25.

篇5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该高职学院2005年由中专校升格,2007年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获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成为省内同类高职院校中唯一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教学秩序长期稳定。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教学管理各方面各环节有制度保障,具体工作有流程规范。教学管理部门根据院系两级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与发展布局、学生素质特点等情况,适时修订和调整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教学管理人员发挥主动性,积极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创新,如借助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和自主开发系统提高成绩录入、学生报名、教学采购与申报、课务管理等教学管理工作效率;通过对学生成绩、师生教学评价数据等教学管理信息集成分析,为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提供基础支持;推进课务两级管理、实习生分类管理按专业指导;学院教务处要求工作人员微笑服务,坚持首问负责制,每学期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各项教学管理任务、教学管理目标如期达成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付出,但也同样少不了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尽心尽力的工作。尽管如此,各级教学管理人员仍然经常通过不同的途径听到教师、师生、上下级教学管理人员、上下级其他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以及社会人员(学生家长、毕业生等)的抱怨;而抱怨的内容总能用教学管理行为低效或无效来总结。就总体效果而言,该高职学院教学管理水平逐年提升,且取得了切实的成效,但现实的“差评”反映出师生对教学管理存在更高要求。为此,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启动学院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的专题调研。

    1.2案例呈现与剖析

    调研通过对三个典型的教学管理实践案例的剖析,查找探究问题,以期举一反三,以点代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2.1课务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该学院课务管理包括学期任课安排、课表编排、日常调停课等内容,贯穿整个学期(甚至寒暑假),与教师日常教学密切相关。学院2006年开始使用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排课,2011年开始院系两级排课,日常调停课随之下放至系(部、办)。近年,每学期均有110个左右的班级参与排课,6个教学单位(二级院系、专业)以及2个校区教学管理部门实际具有相同的排课权限。因专业教学特点,每学期编排两次课表,期中考试前、后各一次。课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教师可向授课班级所在教学单位办理调课相关手续;教务处根据学院要求安排国庆、元旦等特殊周次调(停)课。学院具有较为明确和规范的课务管理工作流程。

    面向部分教师代表、教研室负责人、基层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的访谈表明,课务管理有效性的负面评价通常指向以下内容:课表公布得太晚(影响实验教学安排,不能满足行业专家教师要求等),个人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如每天都有课、没有腾出预定的时间等),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实验教学时间不足,课程一周教学时间分布不合理等),教师学生课都太多(大班的理论课做实验需要小班进行,只能安排到中午或晚自习上课等);教务处给基层教学单位安排工作时间太紧,不能理解基层教学单位的困难等。

    面向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务处、分校区教学管理办公室)进行访谈,他们基于具体工作效果及相关数据,提出了几组情况比较。(1)教务处从未出现无课表上课的重大教学事故,但无法满足基层教学单位要求更早一些公布课表,做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近三年共6次教学任务落实与报送工作,所有基层教学单位都不止1次逾期不达,且班级数较多的系(部)逾期次数均不少于3次;但即便是拖延到最后的基层教学单位(甚至其系主任)也会提出要求,要求两三天后公布课表以方便实验教学准备、方便行业兼职教师工作安排等。(2)两级课务管理之后,有教师反映课程实验安排更加合理,实验调课更便捷;但有关调课汇总数据比较研究及课务管理检查发现,平行班级众多的课程实验调课等并没有显着减少。(3)两级管理后,教务处没有听到教师、学生对课表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或明显降低的评论、意见,但两级管理前后都能听到教师不满意的声音;两级管理后,有教师反映调课手续简便了,但公共课程以及在多个教学单位之间交叉任课的教师反映正常调课不便。无论是两级排课之前还是之后,个别教师总会在课表公布之后要求调整课表,以便使其课表更“合理”。

    调研人员分析:(1)学院各专业相关性高,任课具有交叉,且网络排课各项工作任务也具有延续性、关联性,一旦某环节脱节,必然会造成总体工作效果、效率和效益欠佳。排课人员加班加点或者匆忙完成排课,实现了出课表的目标,但就整个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来说,排课效果和质量会有折扣,各级人员工作效率不均衡、总体效益欠佳。该学院现行为两级管理体制,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相对独立,但又是整体教学管理系统的一个部分。所以,教学管理必须要符合科学管理思路,任何一块短板都会影响整体工作效果。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教务处应该反思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的合理性,基层教学管理单位对常规工作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执行,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各个成员应具有系统意识和大局意识。(2)基层教学管理单位更了解本部门专业、课程、教师的特点和需求,课务管理下放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方案中可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如课程设置、课时数不合理)、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生师比仍需优化、乃至学制和行业办学特点等。上述问题客观上导致教学管理行为整体有效性欠佳,导致无法显着改善实验教学时间紧凑、部分教师工作量过重、学生周课时偏重等问题。(3)教学管理有效性评价需要辩证进行。个别教师对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评价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一些非理性的因素、个人化的原因可能导致其不能客观评价教学管理有效性。教学管理服务对象是众多的师生,一方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满足师生的合理的个人要求。但就教学管理而言,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确保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确保学生学习权利无疑更为重要。

    1.2.2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突击战

    该学院现有部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成果32项,涉及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群、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高职实训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省级精品课程、省级高校精品教材等各类教学质量项目。学院积极培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新增长点,遴选建设院级教学质量工程、教改实践项目48个。该学院高度重视上级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成果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该学院相关申报工作的基本流程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发文和通知(有时候会在书面行文到达之前发出相应口头通知);按照学院要求,教务处解读、分解申报要求,协调相关工作,向基层教学单位下达申报通知;基层教学单位课程、专业或系(部、办)填写申报材料、提供相关支撑素材;受学院委托,教务处组织院内评审;教务处指定专人负责申报材料汇总、加工、装订、报送;上级公布申报结果。如根据效果、效率、效益的角度进行表面化的粗浅分析,可能会认定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是有效或者高效的,毕竟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加班加点也好、多次返工也罢,闪亮的金字招牌已经收入囊中。但事实并非尽然。教学质量工程申报工作中,基层教学单位负面评价包括:教务处下达任务时间太紧,大量的文字材料应该做成什么模样、支撑材料应该包括哪些教务处没有提供明确的标准,大量的具体工作以及与其它部门协调工作没有安排好,经常返工浪费人财物,教学或其它工作任务太多无法按期完成申报材料等。而教务处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愁容满面则因为:作为申报扎口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关于此项目的信息,如上级部门相关负责人评论的只言片语,相关的文件精神或者进一步求证后的具体解释等,然后将这些虽没有深加工但又非常重要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基层教学单位负责人或者项目负责人,但是却被认为是朝令夕改、指令不明确、乱指挥。学院的规定期限之前收不到、收不齐材料,所收材料凌乱粗糙,需要加班加点再加工。申报材料不合格,被上级主管部门拒之门外或发回整改。

    调研人员分析认为:一方面,针对具体的申报项目,教务处等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反思在工作流程、工作方式、职责分工、时间等安排方面的合理性。基层教学单位、教师也应认识到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应是一个系统,面对学院外部工作安排时,尤其如此。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教师都是系统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甚至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性评价应是结果导向,整体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更应认识到包括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内的诸多教学管理工作,应是功夫在平时。基层教学单位、专业、课程应、脚踏实地做好院级梯队项目,工作出成效,平时有总结和提炼,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务处应该做到长期培育,适时督查,主动提供服务,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状况出现。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素质学分

作者简介:李晓堂(1978-),女,辽宁海城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15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三核’培养目标下校企共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价模型和实践模式研究”(编号:GDJG2015251),主持人:李晓堂;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重大招标课题“基于‘三核’培养目标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模型构建研究”(编号:zdzz15019),主持人:李晓堂。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9-0031-05

随着我国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在大力强化岗位技术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学生素质培养与学分的结合途径,大力构建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高职学生素养培养学分制的运行机制。在核心价值观、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核”人才培养理念的背景下,本文从素质主体内容着手探讨构建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认定学生素质学分,通过流程环节、操作规则和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学生素质学分有效实施。

一、以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构建“四级”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的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的重要内容;在道德养成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追求现代技艺中传承优良传统,是实现二者融合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求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使其成为具备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不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要,也是社会和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需求的需要,还为学生职业生涯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人民自我培育和践行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要求,是当代中国每个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1]。高职院校是培育和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融合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理想信念、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艺共生发展,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明了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高职大学生实现“中国梦”与“个人梦”的追求指引,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规范,是他们自身价值和行为举止的本质属性。

(二)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与主要抓手

职业核心能力,即关键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具有指引性、规范性。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8项核心能力”[2]。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已成为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是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2]。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概括为两个层面的要素,一是显性层面的要素,即“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3],另一是支撑能力的隐性要素,即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职业心理、身体素质等。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再拘泥于单纯的能力,还应包含能力发展的支撑要素。这有利于将能力与能力发展联系起来,能力培养与培养途径联系起来,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形成符合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

(三)“四级”指标体系是学生素质培养的操作指南

根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高职教育的实情,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细化内容划分为四个层级的内容体系,第一层级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核心能力构成,第二层级是由思想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核心能力显性要素、职业核心能力隐性要素构成,第三层级是由政治思想、道德法纪、职业态度、职业责任、适应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心理、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28个要素组织,第四层级则是对第三层级的模块的解释、说明。四个层级构成一个职业教育细化内容体系,不同层级之间不是孤立、分隔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但是前一个层级统领、涵括下一个层级的具体内容。具体见表1所示。

二、以培养指标体系为基础,合理认定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

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高职素质教育学分按照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等原则,从认定机构、细化内容、学分设置及达标要求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和潜能,帮助学生实现政治素养、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共生发展,最终服务于“专业技能与高素质相结合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认定中心、认定站、认定小组”构成“三级式”素质教育学分认定机构

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机构是校企合作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分支机构,与教务部门共同负责学生素质教育学分。根据机构内部级别的高低,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机构分为:认定中心,认定站和认定小组,见图1所示。第一、认定中心,负责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统筹协调,素质教育学分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培训、学分审定、网络平台维护管理及成绩等工作。J定中心办公室设在学生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的领导任认定中心主任,成员由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第二、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站,负责学生的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工作,包括素质教育活动的计划与组织、违规处理及复核上报等工作。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任认定站主任,成员由学生办负责人、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学生干部代表等组成。第三、素质学分认定小组,负责本班同学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工作,包括班级活动的组织开展,学分申报材料审定、分值认定、成绩公示及录入上报工作,带班辅导员任组长、成员由班团支部书记任副组长,班委等组成。

(二)理论教育课、实践教育课构成素质学分培养的主要途径

设置素质学分既要基于高职教育现状,又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调动教师和学生参加素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素质教育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素质教育必修课由素质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见图2所示,其学分每学期认定一次。素质教育课共8个学分,必须在前两学年内修满。每学年设4个学分,要求学生在本学年内修满必修课《素质理论教育》和《素质实践教育》各2个学分。学生在学年内完成课程所指定的具体项目将获得相应分数,经认定中心认定后,项目累积得分即为课程成绩,成绩最高100分,累计得分超过100分按100分计算。课程成绩达60分者视为课程合格,授予2个学分。未达60分者视为课程不合格,不得授予学分。未达85分者取消本学年相关评优资格。素质教育必修课不纳入奖助学金绩点计算的范围,但毕业前未修满实施方案中规定学分的,不予以毕业。对于尚未完成单项及总分达标要求的学生,学分认定机构将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一是第一学年未达标的,通过帮扶机制,制定个性化方案引导其修满学分;二是前两学年学习结束后仍未达到学分要求的学生,通过重修、补修的方式,帮助其修满学分。

三、形成流程、规则和制度,确保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有效实施

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的实施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增强职业核心能力为重点,规范实施流程、强化实施要领、完善保障制度,实现专业教学和素质教育相互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衔接,优化育人系统的整体效应,凸显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一)“四大环节”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主要环节

高职素质培养学分的实施流程有利于保证各阶段工作方向的一致性和工作效果的统一性,有利于改进和弥补现有工作的不足,从而推动素质教育学分化的发展进程,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利用最大化,高效、高质地完成教育目标。实施流程主要有学生申报、小组认定、按院汇总、成绩等四个环节,见图3所示。第一、学生申报,学生填写相关表格,提交资格证书、荣誉证书等佐证材料,申请认定素质学分。第二、小组认定,素质学分认定小组(班委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逐项审核,逐项打分,填写小组审核意见。第三、按院汇总,素质学分认定站审核各班级认定小组上报的素质学分认定申请表,签署认定意见。第四、成绩,素质学分认定中心对各二级学院上报的相关资料汇总复核后,需报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集中评议。经评议授权后,认定中心可将学生个人的学分信息上网。学生申报、小组认定、学院汇总、成绩公布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进展状况都将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开展,甚至影响到整个素质学分认定的实施。所以,注重实现每个环节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和顺利完成素质学分认定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应该“建立相关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实时动态监测创新学分制的实施与评价,严防创新学分制度流于形式”[4]。

(二)规则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操作准则

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的实施不仅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还要是一个有侧重、有监督的过程。只有在程序化过程中不断强调或者纠正,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全面地实施,才能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到达素质教育学分化的初衷。规则让指导评价者详细分析和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业成果,判断学生自行设计的问题解决方案或其他学业成果的质量水平;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详细的反馈信息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做才能达到优秀水准[5]。素质教育学分化的实施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学分意识、成果统计的规范性、学分认定的严肃性。第一、规范《个人素质教育学分认定册》,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学分意识。《个人素质教育学分认定册》用于每学期登记、考核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学习经历,认定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成绩,强化素质教育学分的影响力。第二、认定成果,合理确定素质学分。同一成果不重复认定,在不同级别中获奖,只能按最高级别分数计算;对于团队成果,团队成员均可以最高级别奖励申请;原则上,实现一学年一认定的规定。第三、建立监督机制,监控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合法性,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凡是有作弊的行为,将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严肃处理;监测、评估、优化实施流程,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推动素质教育学分的顺利实施。第四、规范用印,确定学分效力,经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议授权后,学分认定中心可用印,同时严禁弄虚作假、,如有违纪行为,按照教学事故相关规定严肃处理。第五、确立反馈与帮扶机制,及时将评议信息送到参评学生,让学生有纠正的机会,实现评定与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相结合;深入探究素质学分认定结果,对尚未认定成功的,帮助其分析原因,设计个性化方案,指导学生获得学分。

(三)规章制度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基本保障

素质教育学分的实施需要合理规范着素质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教育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便减少教育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发挥各要素的效用最大化。因此,制度保障成为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践行素质教育,使之具有实效性,真正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府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制度改革,为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6]。素质教育学分的保障制度不是单一的制度文件,而是多元化的制度系统。有对公共选修课程规范的文件,也有对实践课程规范的文件;有对教师管理规范的文件,也有对学生管理规范的文件;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范的文件,也有对职业核心能力规范的文件。第一、在课程规范方面的制度文件,高职院校可以制定《公共x修课程实施管理办法》、《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等,帮助、指引大学生合理选择适合素质教育的校内、外课程,即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第二、在管理规范方面的制度文件,高职院校可以制定《校企合作素质教育制度委员会工作制度》、《行企辅导员管理办法》、《学生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等,强化各方主体的责任意识,规范各方素质教育的行为举止,使学生素质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第三、在内容规范的制度文件,高职院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制定各类文件,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学生精品社团管理办法》、《心理委员管理办法》等,不断扩展学生素质教育的范围,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大范围地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

高职学生素质培养学分化过程是一项系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有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有扎实有效地实施。当前大学生观念更微观、现实和具体,内在矛盾和冲突更为明显和复杂多样[7]。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从不同视角和途径去探索、实践,探寻到可复制、可借鉴的素质教育学分化的机制和模式,以便提高整个高职素质培养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愿景。

参考文献:

[1]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2):10.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66,65.

[3]梁玉国,夏传波,杨俊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3):95.

[4]刘山文.挑战与应答:创新学分制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5(1):57.

[5]张向众,李永B.真实性评价中的评分规则[J].外国教育研究,2004(12):50.

篇7

1 上海大众“SCEP”校企合作项目的特点

(1)“SCEP”机电类校企合作项目的特点

2008年初,为了加强上海大众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的培养,以应对未来不断扩大的售后经销商网络体系,上海大众筹划开展了“SCEP”机电类校企合作项目。同年11月,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约成为第一所合作职教院校。此举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上海大众充分利用社会化的教学资源,为企业的经销商成员培养了大批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维修人员。

“SCEP”机电类校企合作项目的学员和培训教师的资质考核是每年都需要开展的工作。该项目的日常管理是由专门的第三方管理团队与职教院校进行密切的合作,帮助职教院校从招聘、奖学金发放、实习管理以及毕业考核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除此之外,上海大众还会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培训教师共同开发最适合学生的课程。迄今为止,已经开发出22个模块化的教学课程,满足校企合作项目中的培训需求,帮助经销商培养符合大众品牌综合能力要求的售后服务人员。其中主要的课程包括:车辆维护作业;灯光、信号系统的检查;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查、保养与维修;车身电气系统的检查、保养与维修;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检查、保养与维修等必修课程等。大众班学员在接受这些课程学习后,逐步成长为符合上海大众基础技师要求的售后技能人才。

上海大众已经与职教院校建立起管理及合作的全方位流程。在校企双方进行初步合作之后,每年还会根据车辆技术的发展和培训的需求,投入相应的硬件设施,如动力总成、汽车电气等方面的教具,并在校企合作项目招生人数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要求职教院校同步扩大硬件设施的投入。

(2)“SCEP”钣金类校企合作项目的特点

上海大众发现经销商对于钣金维修人员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因此从2012年开始筹划“SCEP”钣金类校企合作项目,并计划从2013年开始正式实施,帮助经销商培养优秀的钣金维修人员。上海大众会辅助职教院校提高钣金培训的硬件标准,并提供专业的技术资料,还培训了优秀的钣金课程教师,从而能够达到批量性、规范性、先进性、专业性以及实用性这5大标准,摆脱目前钣金维修人员严重匮乏的局面。

上海大众“SCEP”钣金类校企合作项目采用了和德国大众相同的模块化培训理念,根据不同的职能分为了车身结构修复培训、车身局部修复培训以及修复后处理培训3个不同的专业职能。内容主要包括:个人防护与安全知识;基本机电、气动和液压等理论知识;维修标准查询系统;车身小损伤修复;点焊以及气体保护焊;车身结构件以及玻璃更换;车身防腐作业等。

为了能够应对高标准的钣金培训以及后续经销商的培训课程,上海大众希望“SCEP”钣金类校企合作项目的职教院校可以具备和上海大众钣金培训中心相当的硬件设施,并且应当符合上海大众的品牌形象标准,在工具配备和装修风格等方面都满足与上海大众钣金培训中心的要求。只有工具配备和上海大众经销商目前的配备情况一致,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后,才能够顺利适应经销商的工作。

职教院校与上海大众合作开展“SCEP”钣金类校企合作项目,不仅可以引进全套规范化的钣金课程体系,还可以提高师资水平并改善教学质量,并有可能带动职教院校整体形象的提升。通过“SCEP”钣金类校企合作项目,职教院校可以采购技术领先的专业钣金设备,拥有完整而专业的钣金师资培训体系,还可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加强钣金类校企合作项目的招生吸引力,提高专业人才的就业率,扩大紧缺人才的培养量,提升职教院校的专业名声和美誉度,拓展多元化的业务渠道。

2 上海大众“SCEP”校企合作项目的申请与审核

目前,“SCEP”机电类校企合作项目面向全国所有交通类的中、高职院校,而“SCEP”钣金类校企合作项目以面向中职院校为主,但如果高职院校能够完全满足办学条件,也可以酌情开设。只要对上海大众“SCEP”校企合作项目有合作意向的职教院校,就可以直接与上海大众售后服务部技术培训中心取得联系,表达合作意愿并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上海大众对于提出申请的职教院校有一系列严格的审核制度。首先会对提出申请的职教院校发放一份有关上海大众“SCEP”校企合作项目的宣传资料,以及对于合作职教院校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场地面积、工具设备、师资投入以及资金准备等。随后会召集各提出申请的职教院校到上海大众售后服务部技术培训中心进行提案宣讲,根据提出申请职教院校的宣讲内容以及前期对于各院校的考察,确定出2~3所候选院校,再经过综合考察后选出1所合作的职教院校。

3 上海大众“SCEP”校企合作项目中校企双方的义务

上海大众“SCEP”校企合作项目双方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2个方面。上海大众方面主要提供师资培训(图2)、专业的课程体系、优惠价格的培训车辆以及用于教学的总成件(发动机、变速器与车身板件等),并提供上海大众元素的思路用于实训场地规划、协助院校采购上海大众专用工具设备以及提供学生就业机会等。而合作院校则需履行维护上海大众品牌形象、提供优秀的师资和学生、提供足够的场地以及采购上海大众规定的专用工具设备和教学车辆等义务。

4 上海大众“SCEP”校企合作项目所取得的成就

篇8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该高职学院2005年由中专校升格,2007年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获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成为省内同类高职院校中唯一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教学秩序长期稳定。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教学管理各方面各环节有制度保障,具体工作有流程规范。教学管理部门根据院系两级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与发展布局、学生素质特点等情况,适时修订和调整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教学管理人员发挥主动性,积极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创新,如借助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和自主开发系统提高成绩录入、学生报名、教学采购与申报、课务管理等教学管理工作效率;通过对学生成绩、师生教学评价数据等教学管理信息集成分析,为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提供基础支持;推进课务两级管理、实习生分类管理按专业指导;学院教务处要求工作人员微笑服务,坚持首问负责制,每学期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各项教学管理任务、教学管理目标如期达成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付出,但也同样少不了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尽心尽力的工作。尽管如此,各级教学管理人员仍然经常通过不同的途径听到教师、师生、上下级教学管理人员、上下级其他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以及社会人员(学生家长、毕业生等)的抱怨;而抱怨的内容总能用教学管理行为低效或无效来总结。就总体效果而言,该高职学院教学管理水平逐年提升,且取得了切实的成效,但现实的“差评”反映出师生对教学管理存在更高要求。为此,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启动学院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的专题调研。

1.2案例呈现与剖析

调研通过对三个典型的教学管理实践案例的剖析,查找探究问题,以期举一反三,以点代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2.1课务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该学院课务管理包括学期任课安排、课表编排、日常调停课等内容,贯穿整个学期(甚至寒暑假),与教师日常教学密切相关。学院2006年开始使用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排课,2011年开始院系两级排课,日常调停课随之下放至系(部、办)。近年,每学期均有110个左右的班级参与排课,6个教学单位(二级院系、专业)以及2个校区教学管理部门实际具有相同的排课权限。因专业教学特点,每学期编排两次课表,期中考试前、后各一次。课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教师可向授课班级所在教学单位办理调课相关手续;教务处根据学院要求安排国庆、元旦等特殊周次调(停)课。学院具有较为明确和规范的课务管理工作流程。

面向部分教师代表、教研室负责人、基层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的访谈表明,课务管理有效性的负面评价通常指向以下内容:课表公布得太晚(影响实验教学安排,不能满足行业专家教师要求等),个人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如每天都有课、没有腾出预定的时间等),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实验教学时间不足,课程一周教学时间分布不合理等),教师学生课都太多(大班的理论课做实验需要小班进行,只能安排到中午或晚自习上课等);教务处给基层教学单位安排工作时间太紧,不能理解基层教学单位的困难等。

面向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务处、分校区教学管理办公室)进行访谈,他们基于具体工作效果及相关数据,提出了几组情况比较。(1)教务处从未出现无课表上课的重大教学事故,但无法满足基层教学单位要求更早一些公布课表,做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近三年共6次教学任务落实与报送工作,所有基层教学单位都不止1次逾期不达,且班级数较多的系(部)逾期次数均不少于3次;但即便是拖延到最后的基层教学单位(甚至其系主任)也会提出要求,要求两三天后公布课表以方便实验教学准备、方便行业兼职教师工作安排等。(2)两级课务管理之后,有教师反映课程实验安排更加合理,实验调课更便捷;但有关调课汇总数据比较研究及课务管理检查发现,平行班级众多的课程实验调课等并没有显著减少。(3)两级管理后,教务处没有听到教师、学生对课表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或明显降低的评论、意见,但两级管理前后都能听到教师不满意的声音;两级管理后,有教师反映调课手续简便了,但公共课程以及在多个教学单位之间交叉任课的教师反映正常调课不便。无论是两级排课之前还是之后,个别教师总会在课表公布之后要求调整课表,以便使其课表更“合理”。

调研人员分析:(1)学院各专业相关性高,任课具有交叉,且网络排课各项工作任务也具有延续性、关联性,一旦某环节脱节,必然会造成总体工作效果、效率和效益欠佳。排课人员加班加点或者匆忙完成排课,实现了出课表的目标,但就整个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来说,排课效果和质量会有折扣,各级人员工作效率不均衡、总体效益欠佳。该学院现行为两级管理体制,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相对独立,但又是整体教学管理系统的一个部分。所以,教学管理必须要符合科学管理思路,任何一块短板都会影响整体工作效果。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教务处应该反思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的合理性,基层教学管理单位对常规工作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执行,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各个成员应具有系统意识和大局意识。(2)基层教学管理单位更了解本部门专业、课程、教师的特点和需求,课务管理下放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方案中可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如课程设置、课时数不合理)、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生师比仍需优化、乃至学制和行业办学特点等。上述问题客观上导致教学管理行为整体有效性欠佳,导致无法显著改善实验教学时间紧凑、部分教师工作量过重、学生周课时偏重等问题。(3)教学管理有效性评价需要辩证进行。个别教师对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评价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一些非理性的因素、个人化的原因可能导致其不能客观评价教学管理有效性。教学管理服务对象是众多的师生,一方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满足师生的合理的个人要求。但就教学管理而言,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确保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确保学生学习权利无疑更为重要。

1.2.2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突击战

该学院现有部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成果32项,涉及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群、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高职实训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省级精品课程、省级高校精品教材等各类教学质量项目。学院积极培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新增长点,遴选建设院级教学质量工程、教改实践项目48个。该学院高度重视上级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成果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该学院相关申报工作的基本流程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发文和通知(有时候会在书面行文到达之前发出相应口头通知);按照学院要求,教务处解读、分解申报要求,协调相关工作,向基层教学单位下达申报通知;基层教学单位课程、专业或系(部、办)填写申报材料、提供相关支撑素材;受学院委托,教务处组织院内评审;教务处指定专人负责申报材料汇总、加工、装订、报送;上级公布申报结果。如根据效果、效率、效益的角度进行表面化的粗浅分析,可能会认定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是有效或者高效的,毕竟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加班加点也好、多次返工也罢,闪亮的金字招牌已经收入囊中。但事实并非尽然。教学质量工程申报工作中,基层教学单位负面评价包括:教务处下达任务时间太紧,大量的文字材料应该做成什么模样、支撑材料应该包括哪些教务处没有提供明确的标准,大量的具体工作以及与其它部门协调工作没有安排好,经常返工浪费人财物,教学或其它工作任务太多无法按期完成申报材料等。而教务处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愁容满面则因为:作为申报扎口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关于此项目的信息,如上级部门相关负责人评论的只言片语,相关的文件精神或者进一步求证后的具体解释等,然后将这些虽没有深加工但又非常重要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基层教学单位负责人或者项目负责人,但是却被认为是朝令夕改、指令不明确、乱指挥。学院的规定期限之前收不到、收不齐材料,所收材料凌乱粗糙,需要加班加点再加工。申报材料不合格,被上级主管部门拒之门外或发回整改。

调研人员分析认为:一方面,针对具体的申报项目,教务处等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反思在工作流程、工作方式、职责分工、时间等安排方面的合理性。基层教学单位、教师也应认识到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应是一个系统,面对学院外部工作安排时,尤其如此。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教师都是系统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甚至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性评价应是结果导向,整体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更应认识到包括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内的诸多教学管理工作,应是功夫在平时。基层教学单位、专业、课程应、脚踏实地做好院级梯队项目,工作出成效,平时有总结和提炼,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务处应该做到长期培育,适时督查,主动提供服务,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状况出现。

1.2.3教学物资采购的烦恼

典型的关于教务处教学物资采购工作不力的抱怨是这样的:我们要的××(仪器设备、实验物品等)已经报上去好几个星期了,马上实验要用了,耽误上课了……通常这样的抱怨来自一线教师或者系(部、办),教师向教务处工作人员抱怨、向系主任抱怨,系主任向教务处领导或者院领导抱怨。学院有明确的设备物资采购工作流程。结合相应流程,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分析了教学物资没有及时到位的几种原因:(1)申购时物品规格、数量不准确,需要临时调整;(2)没有在规定的时间申购而后临时申购;(3)特殊物品,无法按正常途径采购;(3)教务处或者其他部门审批未通过;(4)招标采购过程因故延时;(5)已经到了库房没人领。调研人员结合该学院设备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分析认为:(1)该学院现有的教学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并不复杂,教务处与相关部门应该在制度上规避操作环节可能存在的外部因素影响(比如特殊物品的采购政策、招标采购程序等),做到早做计划、提前准备;外部因素影响确实产生后,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应及时信息,做到实时沟通反馈,避免或者减少对教学的影响。(2)对于常态的教学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应照章办事,避免出现由于责任心不强而犯下低级错误或造成细节失误。管理出效益还在于节约成本、过程优化,教学管理各环节能够按照工作流程办事可以创造更大的管理效益。细节影响成败,管理工作效率来自细节。

2结论与建议

通过选择不同层面的典型教学管理活动案例,剖析教学管理具体环节,分析查找影响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评价的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规避教学管理行为“被认为”低效或无效的途径,以及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方式方法。

2.1结论

本文所提教学管理行为指包括教务处、二级院系教学办公室在内的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实施的教学管理活动,也包括教研室、课程组。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效果,指对行为结果与预期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效率,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管理行为工作量;效益,指管理行为的收益、价值的实现。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系<部、办>乃至教研室)、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以及一些教学服务部门都是教学管理系统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教学管理效果、效率、效益的全面实现需要教学管理系统各个环节的沟通、协作与努力。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工作流程以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办事可以提高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各部门或者教师应辩证地评价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尽量避免主观因素或者非理性因素影响。评价时应考虑到教学管理系统性影响因素。

2.2建议

为了提升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促进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活力,我们建议:

(1)教学管理系统应更加开放,沟通渠道畅通,确保教学管理有效。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学服务部门、教学管理人员主动明确并公布公开各自的教学管理(服务)职责、教学服务形式以及搜集服务对象反馈意见的途径等,以便更好地为教学、为师生服务;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学院定期开展教学管理(服务)主题活动、师生座谈会,建立开放的网络教学管理议事与交流平台等,广泛设立教学管理(服务)宣传栏。

(2)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完善、持续改进教学管理规则制度与工作流程;要加强教学管理规则制度与工作流程的执行力度。对于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规则制度和固定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效益。

(3)各级教学管理人员主动研究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创造管理效益。各级教学管理人员钻研本职本岗工作,通过对工作流程细节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率,创造管理效益。教务处以及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专题的教学管理问题调研,如近期教务处针对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重修补考时学生出勤率低等问题,研究问题成因,探索可能提高出勤率的途径,以减少教学资源浪费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篇9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1-0187-02

1“世界大学城”简介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以网络虚拟为基础的用于大学生日常学习与交流的网络空间平台,它是运用Web2.0、Sns、Blog、Tag、Rss、Wiki等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设计并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即时通讯、商务管理、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的一座既虚拟又真实的大学社区平台,是全民终身学习的校园。目前,随着“世界大学城”的提出与实践,越来越多的阶层开始对这一新型的媒介产生兴趣,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进行学习、通讯、社交,实现了真正的“方便教学”。该网络空间把各大高校融合在一起利用互联网云技术搭建网络平台,构建出一座虚拟校园,进而形成“世界大学城”的规模。

2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就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各大本科、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分为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中国人民大学,通过开设“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创业管理”等创业教育课程,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其次是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代表性院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专门的从事创业教育与实践探索的教师与专门的机构―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再者是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较为典型的是温州师范学院。究其根本,教师指导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而目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依然不够完善,专业知识的狭窄也造成多数大学生无法正常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构建一些初具规模的创新教育网络平台,但目前主要停留在以静态网页为主要形态的创新创业动态及成果的展示,这种形态虽然能对信息进行更好的整理、筛选及传递,但对于部分希望学习到创新课程和创业实践的学生来说,这种形态依然不能满足其对教学研究资源、创新课题及创业项目的学习环境等需求。因此,借助高校信息化建设,基于“世界大学城”的大胆设想,建设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建设“世界大学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

3.1创建目标

凭借“世界大学城”的校园云平台和教师、学生的个人空间,创建一个能将教学资源、系统资讯、教育管理、协同创新和校企合作等多个项目融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网络平台,目的在于为全世界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的自我学习、创新创业思想的交流、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广阔的网络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络云平台建设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登录个人空间专业课程视频、音频、创新创业培训信息及创新创业动态等,学生登录个人空间后,能够全面了解创新创业信息的有关知识,开始自学、沟通交流等相关活动,从而开展对科技的创新与探索,将创新创业资源网络化。

3.2创建内容

①构建教学资源平台,并对资源进行整理、整合,在网络平台上陈列大学生创新创业课件、讲座视频和创新创业理论书籍等功能。②构建系统资讯平台,完成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关信息、组织机构及成果展示等功能。③构建教育管理平台,完成对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安排、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及创新创业技能比赛等功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④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完成师生学习、交流、提问、解答、评价等环节。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⑤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在项目、专利申请、技术交流等方面完成学校与企业及社会的完美对接。

3.3创建运行方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将通过五大功能平美实现预期功能。①教学资源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视频讲座、教案、课件、论文、辅导图书、模拟讲座等资源,大学生可以根据自我喜好对资源进行查看或下载,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够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②系统资讯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部门和教育名师简介、创新创业动态、成果公告等信息。学生可随时登录“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查看学校相关部门和名师简介,浏览最新的创新创业动态,了解最新的创新创业成果,把握最恰当的创新创业时机,为创新创业成功奠定基础。③教育管理平台:创新创业培训安排,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审核,创新创业竞技比赛以及创新创业成绩等信息。高校可以通过此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评选,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商务竞赛、创业设计大赛等一系列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学生可方便快捷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上浏览相关信息,在线填报相关申报表格,管理者也同样通过快捷的平台对学生的申报材料进行统一评选审核,并使用电子公章签署评审意见。④协同创新平台:登录“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的教师和学生可在空间内建立讨论群组、推荐创意发明、发起竞赛、学习等,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展开自由讨论和协同合作,教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探讨,甚至可实现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即时交流。⑤校企合作平台:产品研发、专利申报、技术支持、合作交流等信息,为高校学生与企业、社会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企业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平台空间上并寻求合作或技术支持等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空间搜寻合作机会和企业的经费赞助。

3.4网络平台优势

基于“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络平台,将为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提供最直接的服务保障和指导,且具有全方位的开放特性,学生可平等地进行交流,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更好地得到锻炼与积累。①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可以进行信息。包括市场供求信息、创业需求信息、合作需求信息等,主要用于帮助大学生和推广自己成型的产品或业务。②通过搭建一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与理论知识学习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能良好地解决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等方面的问题。③通过网络平台可以使大学生们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创业实践活动之后,大学生们在网上,现场进行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帮助,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④集常规基础实验、综合能力训练、学科竞赛、创新课题申报、创业设计等多方位教育培训于一体,不但可以方便学校各部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也将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展示。学生完全根据自身的喜好、需求和风格,选择资源、目标、类别,主动选择、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培养学生自主意识。⑤网络平台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例如网上讲座、社会调研、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丰富创业教育内容,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网络平台图文并茂,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被学生接收。⑥提供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及创造的能力。⑦从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从复杂的问题中提炼出新知识,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实践经验来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洪宇.空间革命――高职院校开放发展的新起点[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8-14.

篇10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学模式 精品课程 网络课程

一、“教学交互途径”分析

(1)基于BBS或聊天室的讨论。网上教学平台大多提供多种支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互的工具,如公告栏、聊天室、课程专用讨论区和主题讨论区等,其中,部分系统还提供交互过程的历史记录。

(2)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视频或音频会议系统。随着网络带宽的扩充,许多平台提供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视频或者音频会议系统,这种会议系统的功能与基于公众电话网和专用线路的会议系统类似。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宽带网的覆盖范围还很小,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视频或者音频会议系统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中尚未普及。

(3)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课程电子邮箱。一些网上教学系统提供课程电子邮箱,支持师生间有关学习问题的交流。课程电子信箱主要用于师生间的交互,不适用于学生间的交互。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网络课程信箱常用于学生作业提交和批改后意见的反馈。

(4)计算机协同工作系统。计算机协同工作系统支持不同地方的人使用同一软件对同一文件一起进行编辑修改,每个用户都可以看到文件被实时编辑的过程。网络协同工作机制使不同地方的学生可以像现在的同班同学一样合作完成某个作业或某项任务。

二、 “教学交互形式"分析

教学交互的信息交互形式分为三类: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和学生与学生的交互。

(1)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信息技术环境与课程整合程度加大,教学和学习资源都日趋丰富,利用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而且显著的影响,并且对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影响也逐步增大。主要出现的几种变化是:师生关系发生变化;交往主体双方之间的交往媒介发生变化;交往双方的空间扩大;交往手段多元化。

(2)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发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进行交互的方式多样化,各种方式并存,主要用于辅导、交流和答疑。但提供这些交互方式的课程比率和学生的使用率呈现比例差异较大的特点。学生与教师之间采用电子邮件进行交互的精品课程是最多的,其操作容易被师生掌握,并且容易整合到网络教学平台中,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其次,音视频在用于师生间交互中也占了较大比例,主要用于答疑。另外,其他传播方式,如QQ、短信、电话和博客等也在网络教育当中被用于进行师生间的交互。作为一种热门的实时交互工具QQ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到远程教育中,说明了在交互性、便捷性、应用性、用户群等方面这种工具都具备一定的优势。

(3)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互的形式分为个人形式、小组形式和多边互动形式三种。主要是用于进行学习过程当中的交流,通过相互沟通可以促进学习,交流经验,获得集体归属感。由于远程教学的师生分离,教与学存在异步等特点,网络教育存在一定的情感缺失,有效的学生问的交互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活动能力,集体归属感使学习者的动力性、相互感染性以及交流的情境性影响到彼此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辅导方式"分析

针对网络学习的特点,通过BBS课程论坛、学生提问、学生作业、学生课程评价表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跟踪和反馈,根据获得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对下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给予激励、提示和导向。具体方式有在线自测、课程论坛、语音答疑、平时作业等。

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生的需要和学习背景,通过与学生进行课程论坛交流、语音答疑等,在学生开始学习前对学生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基础进行评价,根据获得的学生学习信息,进行相应内容的补充,并进行针对性辅导。自我评价贯穿在各个评价环节当中,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度调节,提高学习效率。它是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的有效方式。

四、总结

针对网络课程中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在远程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教学环境,以印刷教材为基础,以音像及多媒体课件为主导,以网上实时交互、非实时交互为教学手段,面授辅导教学和网上辅导为辅助手段,实现多种媒体的优势互补。

(2)实现电视广播、面授、自学三结合教学。以学生自学为基础,以网络、录像、VCD等为导向,以面授辅导为纽带,在远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主讲教师的协同工作。

(3)增强循环辅导的力度和辅导途径。同样的教学内容,音像课滚动播出,辅导课循环安排,使每个学习者都有多次听课的机会。并增加分类授课、分类辅导的比重。根据教育对象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特点,按小同标准,适当地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班或组,分类以后,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播课和辅导。

(4)实现播、讲结合的教学方法。辅导教师先看一遍录像带、VCD光盘,精细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对需要进一步展开讲的内容备好课;由辅导教师播放录像带、VCD光盘,播到需要进一步展开讲的内容(重点与难点)时停下来,进行提问与讲解。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燕.我国大学课程的质量及其特征研究一“国家精品课程”特征及其计算机辅助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2007.

[2]侯治富.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