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9 18:5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救援技术专业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农药生产管理,促进农药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农药生产管理办法》、《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考核要点(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第三条在**省境内生产(包括加工、复配、分装,以下统
称生产)农药,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贸委)负责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产品生产的审核,对全省农药生产实施监督管理。
市、县经贸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农药生产应当符合国家农药工业的产业政策。
第六条省内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包括联营、设立分厂和非农药企业设立农药生产车间),应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省经贸委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核准。
第七条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二)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厂房、生产设施和卫生环境;
(三)有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设施和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四)有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五)所生产的农药是依法取得过农药登记的农药;
(六)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并且污染物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条件(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为准)。
第八条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农药企业核准申请表(见附件一);
(二)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乙级以上石油和化工专业资质的单位编制;
(四)企业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核意见,原药项目还需提供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评批复意见;
(五)符合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视听材料;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材料(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为准)。
第九条开办农药生产企业的审核程序:
(一)申请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备齐所需材料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
(二)省经贸委负责组织现场审查、专家审核工作;
(三)省经贸委负责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经过审核的企业申报材料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条农药生产企业核准的有效期为5年。企业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农药生产企业资格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省经贸审核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逾期不申请延续的企业,农药生产企业资格自行失效。
第十一条申请农药生产企业资格延续的企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农药企业生产资格延续申请表(见附件二);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五年来企业生产、销售和财务状况;
(四)企业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核意见;
(五)符合《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考核要点(试行)》规定的人员、生产条件、劳动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质量保证体系、农药登记的相关材料及其视听材料;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材料(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为准)。
第十二条申请人可以在法定工作日内向省经贸委提出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生产企业资格延续申请。申请人在每周一提出申请的,省经贸委应当场决定是否受理或一次告知需补正的材料。省经贸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上报工作。现场审查和专家审核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20个工作日内。
第十三条未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企业申请材料,不再作为下一次申请的依据。
第十四条农药生产企业省内迁址,应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省经贸委审核同意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十五条省内生产尚未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农药产品及其制剂的企业,应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省经贸委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企业获得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后,方可生产所批准的产品。
第十六条申请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已核准的农药生产企业资格;
(二)产品有效成份确切,依法取得过农药登记;
(三)具有一支足以保证该产品质量和进行正常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及计量、检验人员队伍;
(四)具备保证该产品质量的相应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厂房、辅助设施及计量和质量检验手段;
(五)具有与该产品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劳动卫生设施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六)具有与该产品相适应的“三废”治理设施和措施,污染物处理后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条件(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为准)。
第十七条申请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企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申请表(见附件三);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
(四)具备相应资质的省级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距离申请日一年以内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五)新增原药生产装置由具有乙级以上石油和化工专业资质的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
(六)生产装置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部门同意项目建设的审批意见;
(七)加工、复配产品距离申请日两年以内的原药来源证明(见附件八);
(八)分装产品距离申请日两年以内的分装授权协议书;
(九)农药登记证;
(十)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材料(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为准)。
申请新增原药产品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五)、(六)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新增加工、复配产品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六)、(七)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新增分装产品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八)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七)、(九)项规定的材料及原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申请换发分装产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八)、(九)项规定的材料及原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第十八条企业申请生产国内首次投产的农药产品,应当先办理农药登记。申请生产其他企业已经登记的农药产品,应在申请表上注明登记企业名称和登记证号、本企业该产品的登记状况,并可在办理农药登记的同时办理生产批准证书。
第十九条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审核程序:
(一)申请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备齐所需材料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
(二)省经贸委负责组织现场审查和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工作,如实填写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见附件四);
(三)省经贸委负责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经过审核的企业申报材料及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条申请本企业现有相同剂型产品的,两年内可以不再进行现场审查。但出现以下情况的可以进行现场审查:
(一)企业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省经贸委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审查的。
第二十一条现场审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及具有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经验的行业内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进行。现场审查分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类。对现场审查结果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审查小组应当场告知原因及整顿、改造的措施建议并如实记录于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中。
第二十二条申请颁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可由企业提供有资质单位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进行产品质量抽检或提供一年内有效的抽检报告。产品质量抽检应按有关规定抽样、封样,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省级以上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第二十三条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向省经贸委提出换证申请。
第二十四条申请变更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企业名称,应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省经贸委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核发新证书。
变更企业名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更改企业名称申请表(见附件五);
(二)新、旧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
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三)经省级企业标准管理部门备案的新企业标准及编制说明;
(四)原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第二十五条企业农药生产批准证书遗失或者因毁坏等原因造成无法辨认的,可向省经贸委申请补办。省经贸委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补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申请补办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农药生产批准证书遗失补办申请表(见附件六);
(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省级以上刊物刊发的作废声明。
第二十六条申请人可以在法定工作日内向省经贸委提出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换发及变更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申请。申请人在每周一提出申请的,省经贸委应当场决定是否受理或一次告知需补正的材料。省经贸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上报工作。
第二十七条省经贸委在受理申请时,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是否需要现场审查和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及其所需要的时间。现场审查和产品质量检测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20个工作日内。
第二十八条农药产品出厂必须标明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编号。
第二十九条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农药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每年的二月一日前,企业应当将其上年农药生产经营情况如实填报农药生产年报表(见附件七),报送省经贸委,省经贸委汇总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三十条申请企业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经贸委提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撤销其农药生产资格:
(一)己取得农药生产资格的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上报材料严重不符的;
(二)擅自变更核准内容的。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经贸委提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撤销、注销或吊销其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一)经复查不符合发证条件的;
(二)连续两次经省级以上监督管理部门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
(三)将农药生产批准证书转让其他企业使用或者用于其他产品的;
(四)在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有效期内,国家决定停止生产该产品的;
(五)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的。
第三十三条承担农药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机构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的,由省经贸委提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取消其承担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资格。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一、农药企业核准申请表
二、农药企业生产资格延续申请表
三、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申请表
四、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
五、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更改企业名称申请表
六、农药生产批准证书遗失补办申请表
七、农药生产年报表
八、原药来源证明
附件一:
农药企业核准申请表
拟申请的生产类型
原药加工(复配)分装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法人代表
企业地址注册地
生产地
注册资金(万元)企业性质
拟建项目情况
产品名称
项目总投资
(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年/吨)
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
批量投产时间产品登记情况
工艺流程(原药:化学反应式,流程图;加工、复配:方块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情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资质等级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原药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及资质等级
加工(复配)环境影响报告表有无
分装环境影响登记表有无
企业法人意见: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农药生产主管部门意见:
(单位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注:“”上请打上√或不打
附件二:
农药企业生产资格延续申请表
生产类型
上次核准公告号
原药加工(复配)分装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法人代表
企业地址注册地
生产地1
生产地2
生产地3
注册资金企业性质
企业总资产企业固定资产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企业总人数工程技术人员数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上年完成(万元)前年完成(万元)
年度农药销售收入
年度上缴税额
年度利润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名称生产能力(吨/年)
企业法人意见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农药生产主管部门意见
(单位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注:“”上请打上√或不打
附件三:
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申请表
产品名称:
生产方式:原药加工复配分装
发证类型:发证换证
考核:是免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年月日(单位公章)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企业
性质法人代表
企业地址注册地
生产地
企业代码营业执照编号
企业开办时间注册资金
企业总资产固定资产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企业总人数工程技术人员数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上年完成(万元)当年1-月完成(万元)
上年度农药销售收入
上年度上缴税额
上年度利润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名称生产能力(吨/年)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技术骨干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事农药工作年限职务及职称
二、申证产品基本情况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注册商标
项目总投资年设计生产能力
批量投产时间
换证产品还需填写以下四项:
上年产量上年销售收入
原生产批准文件编号农药登记
情况说明
工艺流程:(原药:化学反应式;加工、复配、分装:方块图)
三、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和化验仪器情况
主要生产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台数备注
说明:
主要化验仪器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台数备注
说明:
附件四(含附表1、附表2):
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1企业基本情况
1.1企业负责人应了解与农药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企业负责人交淡,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为A,否则为B
1.2企业应具有一定的农药生产专业技术人员查看人员档案、学历证书,并与企业生产批准文件申请表对照。相符为A,否则为B
1.3企业应具有相应的资产规模,应处于良好的生产经营状态查看企业财务报表(总表),并与企业生产批准文件申请表对照。相符为A,否则为B。不符的应在备注栏填写实际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等情况
1.4企业应有独立农药生产管理机构,独立的农药生产界区和成品仓库,生产和生活区域应严格分开。现场勘察(或目测),并与企业生产批准文件申请表对照。占地、建筑面积等与申请表基本相符,生产界区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2生产工艺及技术管理
2.1技术来源合法,无知识产权纠纷向企业技术负责人了解技术来源。来源清楚、合法为A,对其知识产权状况有疑问的可打B。应在事实记录栏写明: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技术转让单位名称。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2.2有与申报产品相关的工艺文件明细表,并与实际工艺文件相符查看工艺文件与明细表对照,完整、相符为A,否则为B。
2.3有带工艺控制点的流程图查看流程图,有且正确的为A,否则为B。
2.4有完善可行的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查看有关制度和考核办法,查考核记录。有完善可行的工艺管理制度,并有考核记录的为A,否则为B。
2.5主要工序应有工艺指标台帐随机抽查台帐记录,清晰、完整、准确的为A、否则为B。
2.6各工序有操作规程,并能正确执行现场查看,随机抽查岗位人员,看其是否掌握相关的操作规程并执行。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2.7企业应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查人员档案、培训教材、培训记录及现场工人的证件情况。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2.8有主要生产工艺中控指标及控制、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查看有关指标及控制、考核办法,查考核记录。有指标、控制、考核办法,并有考核记录的为A,否则为B。
3(生产、计量、检测)设备管理
3.1生产设备应达到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要求(具体要求见附表1)。不得有手工包(罐)装设备。现场查看主要设备,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3.2应制订设备管理制度,并执行。查看文件、现场设施及执行记录。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3.3主要设备档案完整、齐全,在用主要设备完好率100%。现场查看档案及台帐。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3.4有设备泄漏率台帐,生产过程的动、静态泄漏点应记录完整。现场查看台帐、可能的泄漏点。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3.5在用压力容器需在当地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应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现场查看注册登记。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3.6计控器具应按工艺流程要求配置齐全。现场查看,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3.7企业应配置按其产品标准进行全项检验的仪器设备和试剂及相关的技术文件。现场查看并与标准对照,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3.8实验室应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并符合有关部门对生产企业质检机构的相关管理规定。现场查看,主要的分析室要分开,分开为A,否则为B;环境整洁卫生为A,否则为B;实验室符合有关规定并通过认证为A,否则为B;两项同时为B判定为C。
3.9计控、分析器具应按有关规定检定、校准,并有效期内使用。查管理制度、台帐、检定证书及记录等,符合要求为A,有2台以上在用计量、分析仪器超过规定的检定周期即为C,其余为B。
4质量管理
4.1企业应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且职权明确。查看有关文件,与相关人员座谈,了解是否有机构及人员、是否称职。是为A,否则为B。
4.2企业应有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留样制度,检验室信息和文件管理制度,售后服务制度等等,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执行。查看文件;查看相关人员是否可随时拿出相应的制度文本,掌握相关内容;查看执行情况记录(或奖罚记录等)。是为A,否则为B。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4.3加工、复配产品使用的原药和分装的产品应从有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或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货。查看是否有进货单位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或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及进货合同,有为A,无为C。并在备注栏填具供货商名称。
4.4企业必须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或有2名以上检验分析专业大专或大专以上毕业生在岗。查看培训档案、资格证书;检查检验人员数量(填在备注栏);检查检验人员基本技能。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4.5有检验仪器操作规程。查看文件;查看相关人员是否可随时拿出相应的规程文本,掌握相关内容。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4.6应建立质量管理台帐。原料、中间体和成品按规定标准进行检验、记录。原始记录、报告单、台帐之间数据一致、记录完整。按申证产品抽查一个月的记录、报告单、台帐,主要原料、中间体、成品检验记录完整,数据一致为A,否则为B。
4.7产品包装重量符合要求。库房随机抽取20瓶(袋)合格品,其平均净重不得低于标示量标志;包装等应符合产品包装要求。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4.8产品标签符合要求。产品标签内容齐全为A,否则为B。
4.9每箱必须具有使用说明和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电话、批号、等级、检验员代号和检验合格标志)。随机抽查2-3箱,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5安全与环境保护
5.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与企业领导进行交谈,分析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了解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职责分工。了解为A,否则为B。
5.2企业安全管理分工,职责明确,管理制度健全。查看文件;了解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查看相关人员是否可随时拿出相应的制度文本,掌握相关内容。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5.3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外置废弃物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部门关于法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持证上岗。查人员档案、培训记录,随机抽查相关人员,了解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5.4企业生产设施、设备的危险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如:易燃易爆部位应有隔离及防护措施,电器、仪表应是防爆型,车间、库房应配备消防器材,应有可靠的监测、报警、通讯设施,毒性气体作业岗们应有防毒面具,并具备急救条件,各处危险标志明显,等等。
现场查看。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5.5涉及安全的特殊岗位必须有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现场查看,操作规程应置于明显处;现场随机抽查岗位人员,看其是否掌握操作规程并执行。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5.6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要求。查看当地环保部门的验收或检查检测报告(意见),现场查看有关设施并有效运行为A,无污染防范措施为C。
5.7企业应重视文明生产,厂房、车间整洁、明亮,杜绝跑、冒、滴漏。物品露天堆放整齐,道路平坦通畅。
现场查看。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5.8工业卫生符合要求,劳动保护措施健全。查看文件、现场设施、管理记录。操作人员是否穿必要防护服及用品。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说明:
1、现场审查以A、B、C三级进行判定,其中A为合格,B为轻微不合格,C为严重不合格。
2、《审查表》中带标志的条款为否决项。
3、《审查表》中“此项不适用”一栏用以标明对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审查时可删减的条款。
篇2
一、当前火灾调查工作现状
(一)对火灾调查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1、领导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其一:大部分支、大队领导干部对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高,只注重防火和灭火,火灾调查多是应付了事。其二:人员分配使用把关不严,非火调干部安排火调工作,或者把火灾调查专业的人员安排到非火灾调查岗位,本末倒置,学非所用。其三:许多领导对现有的火灾调查干部只重使用,不注重培养,任其自由发展。
2、参加火灾调查人员对火灾事故调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多数消防人员偏重消防监督检查、建筑消防审核和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而忽视火灾事故原因调查,处理火灾事故不求科学性、法律性,草草了事,更有甚者只求老百姓不闹事、不上访、不找消防部门麻烦即可。
(二)制度上的缺陷,缺乏专业性的人才
1、火灾事故调查警力量少质差,难胜任当前工作需要
主要由于警力不足,导致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大多是身兼数职,加之火灾调查工作的性质和现役体制关系,客观上造成高素质人才、骨干流失,火灾事故调查队伍整体现状是入不敷出,青黄不接,现在人们文化素质较高、法律意识增强,经常出现火灾原因重新认定或上访事件,凭目前火调队伍的实力,根本无法完成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2、缺少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专业队伍
公安消防机构中正式接受过火灾事故调查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极少,从事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直接造成火灾原因认定时证据不充分、法律依据不足等现实问题;同时,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法律责任越来越大,这也是重新认定和上访事件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缺少专门部门和专业人员,造成火灾原因认定结论,质量不高,经不起认真推敲,甚至就查不出原因。
3、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体制上存在缺陷
目前消防部队只有总队级有专门从事火灾调查的工程师,大多数支、大队根本没有专门的火灾事故原因调查部门和人员编制,同时更缺乏对火灾调查人员的培养、进修系统,从而使火灾调查工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火灾调查人员缺乏业务学习培训,素质不高,能力不强,造成火灾原因定性不准
1、上面不培训,下面不学习,很多同志往往凭经验和主观意识办事,对火灾事故原因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细致的开展调查。
2、火灾调查过程中,执法不严格、不规范,只注重实体、忽视程序,轻信当事人的申报材料,不注重实际证据的收集、检测、鉴定。
3、调查取证不全,尤其是对火灾损失小或自认为不会发生民事纠纷的火灾事故,既没能及时保护现场,也没迅速组织现场勘查、调查访问,提取证据,火灾原因的定性随意,甚至就是乱编。
4、火灾调查人员对火灾不熟悉、掌握资料不全
大多数情况下火灾调查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根本没到达火灾现场,根本不了解火灾的扑救过程,并且大部分火灾在扑救时已经将现场破坏,调查人员掌握不到全面的资料。
(四)火灾调查工作科技含量少
近几年虽然各支、大队都配置了一些火灾调查设备,但利用少,火灾调查依然停留在眼看、手摸、鼻闻的经验阶段,很少使用设备进行调查,基本没有鉴定过程,致使原因认定缺少科学依据和技术鉴定,往往难以令人信服。
(五)火灾事故调查法律法规不统一、不健全
与消防相关的法律只有一部《消防法》,作为消防法律体系的母法,而《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是1999年公安部第37号令的,只是部门性的规章,在每个地方的实施都各有千秋,早已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出现了一些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在实际火灾认定过程中,缺乏可参照的标准,存在自由裁量问题,对责任人责任的划分就不
明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二、加强火灾调查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1、提高火灾事故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火灾事故原因调查工作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同时也检验着消防法制建设和公安消防部门的执法水平,火灾事故调查不仅有利于总结和认识火灾规律,而且有利于总结火灾预防工作和灭火战斗的成败得失,对于开展防消结合,提高消防队伍战斗力和火灾防控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论是领导还是从事火灾调查人员都要从消防工作的全局出发,正确认识火灾事故原因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提高消防执法水平和灭火救援战斗力,推进消防工作整体发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忠实履行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高度上,进一步推动火灾事故原因调查工作的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
2、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一支以总队为中心,支队为骨干,大队为成员的火灾事故调查队伍,总队在防火部下设火灾事故调查处,支队成立火灾事故调查科,县级消防大队设立专职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建立健全专门机构,从而构筑起火灾事故调查的网络体系。具体的工作中,一般火灾以专职火调员为主;重大火灾以支队火灾事故调查科为主,大队协助调查办理;特大火灾的调查由总队为主,支、大队协助进行。同时为保证火灾调查干部相对稳定,专职人员只能在本职岗位内调动,有了新的专职人员后才能从事其他工作。
3、加强火灾调查人员业务培训,增强人才储备。
总队举办专业培训班或输送到相关院校进修,定期对火灾调查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火灾事故调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为火灾调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对遇到重特大或者火场复杂难以调查的火灾事故,可由总队组成调查组,进行火灾事故认定,成功的典型的火灾事故调查案例,可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由参与调查人员讲解,组织全总队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学习,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切实增强所有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火灾调查人员自身应不断加强本职业务学习,研究不同类型火灾事故的特点,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勤于思考、分析,加强科技装备的应用,不断提高火灾调查工作科学性和权威性。
4、加强装备建设,提高火灾事故调查的科技含量
现代的建筑机构越来越复杂,装饰材料多式多样,增加了火灾事故调查的难度,加强装备建设,依靠高科技产品来鉴定火灾原因,是火灾调查工作发展的一大趋势。各级消防部门必须加大火灾调查装备的投入和使用,同时必须注重技术人才的培训,相关人员必须能熟练准确的使用技术装备,以提高火灾调查工作中的科技含量。
5、加强中队灭火人员火灾事故调查意识
火灾原因认定必须有充足的证据,在进行火灾扑救时很容易将证据破坏,灭火人员在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火灾原因和现场勘查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于有证明作用的物质或痕迹,必须妥善的保护。在火情侦查时,就应注意发现和保护起火部位和起火点及燃烧蔓延痕迹,及时发现不寻常的现象和控制可疑人员。在进行灭火、破拆等过程中,指挥员要注意观察火势燃烧和蔓延状况,及时调整灭火战术,保护现场。
6、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现有的相关规章制度。
目前公安部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实施已有九年多了,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在具体操作方面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需要,程序要更细致,内容要更详细,必须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为火灾事故调查人员正确认定火灾原因,区分火灾事故责任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特别是火灾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处罚,只能借用《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并没有其针对性的法律,因此对于一些违法行为制定不出合理的处罚,火灾事故责任人有法律空子可钻,不利于责任人吸取火灾教训,整改火灾隐患。现在的火灾调查行政参与过多,体现不出公平、公正原则,应当把火灾调查直接与行政处罚、民事自由处理相结合,对于应该承担行政责任的直接给予行政处罚,移送司法机关,属于民事范围的,责任划分后则由当事人自由处理。
笔者小记:
随着社会的发展,火灾的频发,火灾调查这项工作到了刻不容缓、必改不可的地步,也经常看到很多相关的调研文章,研究、分析当前的火灾调查工作及发展方向,
但是改革和落实却未见到多少。局部失衡,必将导致全局崩溃,只希望领导能重视此项工作,使我们消防的各项工作能均衡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公安消防监督员业务培训教材《火灾事故调查》公安部消防局编,1998年11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规定,1999.3.2.
- 上一篇:执法示范窗口创建申报材料
- 下一篇:银行安全之星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