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懒散剖析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2 11:0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庸懒散剖析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整治“庸懒散贪”问题第一阶段“教育学习阶段”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巩固第一阶段的整治成果,部署第二阶段“对照检查阶段”工作,根据我队实际情况提出三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开展整治“庸懒散贪”专项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全队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全队人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凝聚精神,积极行动,务求实效。
二、结合实际,认真查摆
从作风建设、工作规范性、基层基础、数据质量、服务水平等五方面入手,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紧密感和自觉性。
三、深刻分析,明确整改要求
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深入剖析,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得到实效。
篇2
以改进部门作风和提升行政效能为主题,以教育整顿活动为抓手,以“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为主要内容,通过完善制度约束和惩戒机制,切实解决业务素质、工作效能、精神状态、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懒庸散问题,强化岗位履职责任,激发创新创优精神,使机关干部的业务素质得到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精神状态得到明显提升、作风纪律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以及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机关作风和效能保证。
二、活动内容
一是治庸提能。重点整顿工作目标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思想僵化保守,创新能力不强,工作标准不高,不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和基层群众的新要求,习惯于按经验、习惯和原有框框办事等影响机关工作开展、影响机关服务水平提高等“庸碌”行为。
二是治懒提效。重点整顿领导干部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处室岗位之间权责不明、推诿扯皮,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执行政策要求和落实工作部署不力,超出规定时间或承诺时限办理或能提前办理的事项拖延不办,影响工作进度及成效等“懒散”作风。
三是治散提神。重点整顿事业心不强、纪律观念不强、群众观念不强以及碌碌无为、无所作为的“第三种状态”和服务态度差、工作时间擅自脱岗、群众满意率低及其他影响工作绩效、违反工作纪律及吃拿卡要等乱作为行为。
三、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2013年7月—8月)
召开动员部署大会,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的有关文件,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推动我市农工办系统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努力营造勤奋干事、廉洁守纪的良好风气。
(二)自查自纠(2013年8月—9月)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围绕“三治三提”教育整顿内容,采取领导点评、调查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自我查摆问题等形式集中查找个人在思想素质、执行能力、工作效率、服务质量、遵章守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深入剖析、制定整改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报市相关单位。党员干部的自查整改报告与8月20日前报本办整治办公室。
(三)完善制度(2013年9月—11月)
通过自查自纠进一步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度、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办事限时等优质服务制度。结合本单位绩效目标考核,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强化处室责任人、责任领导责任,加强机关内部工作管理和考核,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有效约束和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创新创优,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
(四)监督管理(2013年7月—11月)
在机关中层以上干部中,实行“四亮”,即亮职务身份、亮岗位职责、亮绩效目标、亮工作承诺,并在机关内部公开,向服务对象和社会公开,强化岗位履职责任。单位整治办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采取学习教育与明察暗访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临时抽查相结合,处站自查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机关党员干部日常履职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报问题,严肃查处庸懒散典型,促进整顿工作有效开展,推动干部作风有效转变。
(五)评优选差(2013年11月—12月)
按照市评议办规定的方法步骤,组织对本单位处站作风效能情况进行服务对象评议和绩效考评。评出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先进处室和群众反映较大的庸懒散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群众不满意处室”和“群众不满意工作事例”的“两不”典型。评议结果将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优秀者受奖、落后者受罚、末位者予以淘汰,树立起鲜明的用人导向,真正发挥评议活动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同时,按规定比例向市评议办推荐侯选先进处室。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农工办成立“三治三提”教育整顿活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开展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三治三提”教育整顿活动。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企业为大、群众为先的理念,以群众说好才算好为原则,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举措,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提高政风行风建设水平。
二、参评单位
(一)局属单位14个: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市建筑市场稽查大队、市墙改和建筑节能办公室、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政建设办公室、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站、市人民政府抗震防灾办公室、市人民政府支援铁路港口建设办公室、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市建筑设计院、市政设计院、市六合建设开发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其中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市建筑市场稽查大队、市墙改和建筑节能办公室、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政建设办公室、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为市直评单位。
(二)机关科室21个:办公室(信息管理科)、党委办公室、人事科、财务审计科、政策法规科、组织科(宣传科)、老干部管理科、城市建设管理科、村镇建设科、建筑市场管理科、质量安全管理科、勘察设计科、工程技术科、建筑节能与科技材料设备科、建筑行业管理科、风景名胜区管理科、审批科、电教室、局工会、局共青团、局妇委会。
三、评议内容
(一)转变职能,着力服务,促进科学发展。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创新发展理念,深化职能转变,完善工作机制体制建设,研究制定促进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制度、措施,大力整改本单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倡导行风正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从自身职能出发,主动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努力提高社会信用度和社会满意度。
(二)深化效能建设,优质高效工作,坚决治理“庸、懒、散”。以建设团结、清廉、务实、创新的行政机关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治理庸懒散问题为突破口,围绕行政许可事项办理、节能目标完成、惠民政策落实、重要事项办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治理庸懒散问题:治庸提能力,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搞好工作培训,帮助干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提高正确执行政策和依法办事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化解矛盾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能力;治懒增效率,通过明察暗访、抓典型、公众评议,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问题;治散正风气,重点解决单位正气难树、邪气难禁、队伍散漫和个别工作人员无组织、无纪律、工作时间不在岗、在岗精力不集中,甚至打扑克、玩游戏、闲聊天、炒股票、办私事等行为。切实通过治庸、治懒、治散,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三)充分关注民生,办好事办实事,服务和谐社会。认真落实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措施,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坚决纠正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以及违背政务诚信的行为。充分关注民生,为企业、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严禁在服务企业和群众中存在生冷硬顶、推诿扯皮、弄虚作假、违诺失信、故意刁难的现象。确保既要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又要做到便民服务、简化手续,在解决为企业、为群众办事难上见成效。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贯彻省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施方案,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权力项目,加大公开力度。加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建设,实行权力运行过程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动态公开,积极推进网上审批、网上公开、网上监督。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的各类行为,对顶风违规违纪的人和事,一经发现,绝不姑息,坚决处理,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五)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民主评议经常性工作要求,坚持纠、建、评、改相结合,不断完善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狠抓整改,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建立集政风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于一体的绩效考核体系、责任追究体系和政风行风建设自我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服务行为,使政风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健全跟踪问效、督查通报、行政问责、绩效评估等相关制度,实现以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促进总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四、评议方法、结果确定及使用
评议方法以组织评议代表、服务对象问卷评议为主,结合经常性工作考核、年终考核的方法进行。经常性工作考核内容主要是对参评单位参与民主评议各项活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承诺践诺、阳光服务、政风行风热线《港城事大家议》、《百姓关注》、《视听之友报》民主评议专版、听证质询评议和“关注民生、优化环境”万人问卷征集的意见建议自查整改等情况,以及对参评单位发生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及安全事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进行的综合考评,得出工作考核降低的满意度(一般掌握在5%以内);对参评单位工作特别突出,率先在国家、省、市推出创新性举措,取得明显成效,获国家业务部门、省、市政府以上肯定或表彰的予以加分。
评议结果确定在市民评办没有下发新工作方案前,暂按照市民评办年规定执行:①市级参评系统满意度=各县区参评系统总满意度的平均值×80%+市级参评系统群众问卷评议满意度×20%-市级工作考核降低的满意度;②市基层直评单位满意度=群众问卷评议满意度×50%+工作考核×50%+加分考核;③市民主评议结果分别按各序列市级参评系统总满意度和市基层直评单位满意度排名从高到低评选优秀单位、先进单位、达标单位和不达标单位,评为优秀单位和先进单位的系统总满意度必须不低于85分(含85分),总满意度在85分以下至60分(含60分)以上的为达标单位,满意度在60分以下的为不达标单位;④市基层直评单位根据实行分档考评,年度满意度达到90分、85分、80分的分别被评为优秀单位、先进单位和达标单位,80分以下的为不达标单位。
评议结果使用,参加市直评单位依据市有关文件规定执行:①对于优秀单位和先进单位可根据年度资金结余情况,一次性给予单位在职人员每人不超过2000元、1000元的奖励;连续二年评议优秀的参评单位,可另给予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不超过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②对于评议不达标的单位,要进行二次评议,责令领导班子剖析原因,写出检查,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两年在同类别中处于末位的参评单位,要对主要领导问责。直属单位参加局评议为优秀、先进的,除参照市规定执行奖励外,局给予一次性奖励。机关科室参加局评议为优秀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五、工作措施
(一)改进作风抓服务
1、服务态度好。全体干部职工要胸怀大局,精神饱满,举止端庄,态度和蔼,阳光服务,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笑脸迎送,热情接待,严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2、服务质量高。全体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转变作风,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事时限,本着为群众着想,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力争让企业、群众来一次就办完所要办的事情。
3、服务技能强。全体干部职工要不断充实自己,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以精湛的技能,高超的水平,优质的服务为企业、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
(二)广泛走访征建议
1、走出去调研。局相继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到人大、政协等相关部门、施工企业、服务对象进行走访调研,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2、请进来交流。将走访过程中反映问题、意见、建议相对集中、有代表性的各方代表请到我局,进行心贴心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
3、坚持领导干部沟通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分管工作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加强联系,互相沟通、倾听意见建议,及时掌握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差距不足和薄弱环节,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限期整改。
(三)关注民生办实事
今年我局要着重抓好以下民心工程:一是城市道路畅通工程;二是城区“六河”治理工程;三是火车站及其片区改造工程;四是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在完成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为百姓办2—3件看的见、摸得着的实事,真正把我们的工作成效体现在百姓的笑脸上。
(四)查找问题建机制
开展经常性的自查自纠活动,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继续完善“五个一”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公开承诺制、首问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领办帮办制、“一站式”服务制、考核评议制、追究问责制,严格执行省“十个严禁”和局“八不准”,进一步规范工作秩序,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五)掌握主动重实效
1、加强沟通联系。一方面与上级行风主管部门加强联系,掌握政策、争取业务指导;另一方面要与市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强沟通,争得理解和支持。
2、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效应,及时宣传我局的工作职责、工作动态,以及工作成果。
3、加强督导检查。经常督导各项制度、规定的落实与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服务态度是否热情,执法程序是否规范,对外承诺是否践诺,工作业务是否优质高效,投诉事项是否受理办结,整改措施是否及时到位。
六、评议步骤
1、民评宣传发动工作。4月份召开全局系统民主评议工作动员会,对全系统的民主评议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单位要按局统一部署认真谋划工作方案、明确目标。4月15日前报局行风办。
2、践诺公示、检查考核。10月份,各参评单位进行践诺成果公示,兑现《工作方案》中明确重点解决问题的落实情况,突出实效性,做好年度考核准备工作。
3、工作考核。民评工作考核将贯穿参评单位全年民主评议过程的始终,局行风办将采取个别调度、工作汇报、抽查抽验、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年底局将进行验收考核,并将日常民评工作考核结果计入最后的总成绩。
七、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民主评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经常性工作力度,要有主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要明确工作目标,在保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确保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篇4
(一)严征细管,全力组织税收收入
今年上半年,我局继续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推行征管改革,实施风险管理,加强税收分析预测工作,加大纳税评估力度,合理调配税收任务,全力以赴抓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了税收收入的平稳增长。截至2013年10月31日,我局共完成国内税收收入112,13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0,496万元,增长10.3%,完成年度收入任务的77.6%。
(二)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征管质效
1.积极转变职能,进一步推行税收征管改革。一是简政放权。将57项税收审批事项调整为办税服务厅即办事项,工作环节从309个压缩到57个,压缩了82%;简化了95项税收审批事项的业务流程,压缩工作环节33%。征管流程的紧凑高效,大大节约了办税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完善风险应对管理。建立起市局和区局两级税收风险应对管理运行机制,综合税收风险等级、类别、税源规模及征管力量等因素,分别按月、按季、按年,着重在事中、事后实施差异化的税收风险管理,并启动日常性税务核实和监督性税务核实,在核实的基础上,由各职能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间、比例等实施监督检查,将更多的征管资源投向更高税收风险的应对上,进一步实现了税务机关由“事前审批”向“事后管理”的职能转变。三是推行专业化团队管理。改人户对应的税收管理员模式为专业化团队管理模式。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路段等指标对税源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和分类,并结合税源管理单位的征管力量配备情况,设置了47个专业化管理团队,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工作的针对性,税源管理更科学、更精细,纳税人也在专业化管理中得到了更专业的涉税辅导和纳税服务。同时,也将税务机关内部的廉政防线进一步靠前。
2.着力堵漏挖潜,继续做好基础征管工作。通过强化税收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和整改工作,找准抓手,及时发现并加强税收征管质量薄弱之处,提高征管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今年我局的申报率和和入库率等各项征管主要指标均保持在99%以上,全共清理欠税27882万元,其中清理新欠23137万元,陈欠4745万元;稽查案件查补入库税款(含罚款、滞纳金)4234万元。
3.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强化税收分析预测工作。对分析预测的要求不断加以改进,细化内容、规范表格,强化效果,逐渐由对征管数据的简单罗列到开展深层次分析,并注意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国家相关政策、地区发展策略等对税收的影响,改变原先单纯对经济个体的分析模式,以重点企业、行业预测为基础,结合经济形势,逐步开展总收入预测,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各类参考依据。
(三)规范执法,依法治税不断深化
1.全力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制定“营改增”试点工作方案,集中调动全局力量,将“营改增”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成12类100项具体工作事项,分配到局内各单位,并将责任落实到各牵头单位和协作单位。同时,开展业务骨干“营改增”政策及窗口工作人员系统操作等系列培训,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对“营改增”工作了解深入,把握准确。安排专人负责“营改增”试点工作中的问题收集,设置问题提交与解答流程,解决试点工作中市局内部以及纳税人遇到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信息畅通,反馈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今年8月1日和9月1日,随着首张营改增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和营改增纳税人首次成功申报缴税,我市的营改增试点工作顺利启动,目前各项工作运行平稳。
2.加强税种管理。共完成各类退税71户次,退税金额合计2611万元;圆满完成201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工作,共补缴税款650万元;组织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318%,开具税务证明602份,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333笔,扣缴税额2775.32万元;组织开展个体税收调研,分别对家具、服装、装饰材料、五金交电、汽车修理修配、汽车配饰及配件、装修材料等经销行业进行了定额核定调整。3.规范发票管理。开展普通发票专项检查,查处非法发票175份,问题发票涉及金额828.45万元,查补企业所得税14.03万元,移送稽查案件14户。开展发票倒查工作,从用票信息入手,利用系统采集发票信息,对疑点发票进行取证、核实和处理,打击假发票买卖市场,对涉及发票流出流入的企业做到一查到底,打击大头小尾、虚开发票等不按规定使用发票的行为和偷税行为,截至11月15日,已完成发票倒查户数1219户,查验发票33664份,发现问题发票898份,问题发票涉税金额2,639万元。
(四)优化服务,纳税人满意度稳步提升
一是将2013年确定为“优化纳税服务年”,以迎接新一轮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为契机,以2012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结果为镜,逐项对照检查,深刻剖析原因,建立完善优化纳税服务的体制机制,强化纳税服务联动机制,加强办税服务厅与区局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全面系统彻底地解决办税服务厅在硬件建设、内部管理、人员素质、流程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是认真做好各类基础办税服务。截至11月15日,共受理企业所得税申报总户次159,423户,录入增值税申报563,735户次,其中受理上门申报117,521户次,网上申报446,214户次;发售发票8,142,792本(份),代开专用发票4782份;办理开业税务登记15225户,变更税务登记13386户次,停复业登记996户次,注销税务登记3522户次。
三是丰富服务内容。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子屏幕、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搭建宣传平台,与纳税人进行沟通、交流,切实为纳税人解决问题。继续开展各类纳税服务品牌活动,共举办11期税务学堂,培训人员2750人,举办43期领导值班日。为161户大企业开通了“税企通”预约服务,大企业可预先通过“税企通”与办税服务厅进行预约,并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到指定窗口办理,无需排队等候,随到随办,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省局门户网站、12366、12345服务热线的宣传,积极引导纳税人运用门户网站和12366服务热线解决、咨询问题,进行投诉举报。截至11月15日,共受理投诉举报432件,全部按时办结。督促各单位指定专人担任纳税服务岗,负责纳税服务相关事宜,并公布人员姓名、电话,确保咨询电话畅通、业务流转顺畅。
五是加强沟通协作。通过互联网与商务局、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工商局、统计局和外汇管理部门等六个部门协同完成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实现了审批方式的创新,纳税人只需通过网上申请即可办理,在极大方便了纳税人的同时,也密切了与其他业务关联单位的联系。(五)严管厚爱,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一是全面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制定《国家税务局<小企业会计准则>培训抽考工作方案》,并根据方案的部署组织培训、模拟考试、答疑等工作。以提升干部整体综合素质为导向,组织、参加各类培训47期,培训约2175人次。
二是加强干部管理。大力推进干部选拔工作,重点解决工作时间较长,且一直默默用心工作的“老黄牛式”干部的晋升问题。全年共有3名干部晋升为副科长级领导干部、12名干部晋升主任科员、4名干部晋升副主任科员,调整了43名干部的岗位,重点充实了区局人员力量,对20名任职试用期满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转正。此外,我局认真落实述职述廉、诫勉谈话、任职廉政谈话、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对新任职领导干部廉政谈话20人,诫勉谈话3人,述职述廉9人。
三是认真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按照市文明办相关要求,建设统一模式道德讲堂,并组织宣讲员通过参加培训、自我学习、广泛交流等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宣讲水平。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及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通过帮扶困难职工和残疾人、慰问老干部、参加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学雷锋志愿活动等,培养干部职工高尚道德情操。
四是注重青年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公益捐赠献爱心”系列活动,联合企业一同通过向贫困学生捐赠旧电脑、旧图书、联手开展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献爱心、送温情,既丰富了青年干部的文化生活,为他们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又彰显了国税干部扶危助困、热心公益的朴素情怀。
(六)惩防并举,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一是层层落实廉政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分解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成立检查组对各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是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月活动,以“学习贯彻,严明党的纪律,转作风树新风”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上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活动,更新廉政文化宣传栏,利用正反典型抓好示范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
三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对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针对局属各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三定”方案和征管流程的规定,全面梳理权力事项,认真组织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采取自已找、上级点、群众帮、互相查、组织审等方法,认真查摆分析在行政、业务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共梳理出权力事项16项,排查防控廉政风险点32个,全局干部职工419人均做出了廉政承诺。
四是强化作风和效能建设。及时传达、组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和市委二十一条规定等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庸懒散奢贪”整治活动,树立良好机关形象,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全局在职干部职工419人,作出会员卡零持有报告的419人,坚决做到“零持有,零报告”;着力精简文风会风,减少会议数量、控制会议规模、压缩会议时间、降低会议成本,严格按照简约、俭朴原则安排会务,不配发高档文件袋、文具,不颁发贵重奖品。
二、2014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推进科学化征管机制体制建设,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一是继续做好税收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工作。通过开展税收重点检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狠抓我局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税源的分析、监控,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堵塞征管漏洞,不断挖掘税收潜力,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二是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配合。对内,构建衔接有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管理高效的工作链条,加强各环节及内部岗位之间的工作配合与衔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对外,不断加强与地税、财政、工商、海关、司法、银行、商务、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和信息共享,建立稳定高效的协作机制,不断构建强大的社会协税护税网。
三是深入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继续做好网上涉税审批系统、网上发票验旧缴销推行工作,完善以准确、方便、高效为目标的网络化税款征收体系。配合“国税网上办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全力构建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网上税务局”,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划解、税务申请、发票销售和缴销、税务咨询等办税业务基本实现网上受理,以节省纳税人办税时间,降低办税成本。
(二)严格规范税收执法,努力提升依法治税工作水平
一是不断提高国税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多渠道、多手段提高广大国税干部依法治税、规范行政的意识,正确处理好规范执法与组织收入、规范执法与优化服务、规范执法与支持发展的关系。
二是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充分发挥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实现执法责任制管理的规范化和常态化;认真执行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三是切实强化税收执法监督。抓住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税务行政复议工作,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四是继续加强税法宣传。加大日常税法宣传力度,将日常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保证宣传效力的延续性;规范税法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协作机制,不断拓展税法宣传的途径和手段,扩大税法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三)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