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剖析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7 17:5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两学一做剖析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两学一做剖析材料

篇1

支部班子成员,通过组织、开展2017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形成的共鸣和感受:

基层党员的声音主要还是由于组织的一些活动安排而发出,主动发声的机会不多,频率不高,看似热闹,实则微弱。作为执政党一份子,参政议政的热情也就大打折扣,于是混迹群众之中,起不到应有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上应该警惕这种情况,应该通过我们的制度性措施扭转这种局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忙于日常工作,民主生活会召开的次数不够,学习时间不够。

2、在基层中亮身份,表明态度做的不够,没有起到战斗堡垒和纽带作用。

3、基层党员的诉求没有及时重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群众路线坚持的不够扎实。

2、脱离基层,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够有创见性地开展活动。

3、保守、机械、不知变通。

4、工作热情不够强。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及时直传下达,下情上达。

2、到需要的岗位上去,表身份态度、讲原则守纪律。

3、立足岗位,亮身份表态度,在群众这中要起到引领作用。

2017年4月9日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7年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党支部委员制定整改清单检查材料

三中高中 支部

组织 委员

做为支部委员,参加2017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感受: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同志们的帮助,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剖析,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制定的整改措施为行为准则。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的积极度有欠缺,态度不够严谨。

2、工作中有抱怨,有时会有烦躁。

3、理论学习程度不够,主观上有惰性。

4、组织委的工作中有工作滞后的状况出现,有敷衍情绪产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党性修养仍有欠缺。

2、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够。

3、深入群众程度不够,不能及时做到上下沟通。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继续增强个人的党性观念。多进行理论学习,多反思,多体会。

2、工作中要积极面对,多想办法,多与老师沟通交流,面对困难不抱怨。

2017年3月28日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7年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党支部委员制定整改清单检查材料

三中高中 支部

宣传 委员

做为支部委员,参加2017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感受:

以前总以教学第一为借口,政治学习不够深入,支委工作也欠主动,更少有时间自我反省。参加这次民主生活会以后,我触动很大,感受颇深。作为党员,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宣传支委,更要牢记职责,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做好高中部的宣传鼓动工作。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才能扬长补短,不断提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理论水平仍有待提高。

2、工作中创新意识仍有待增强。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全面。

2、工作有顾虑,不大胆。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要加强理论学习,以多种形式开展工作。

2、学习他人长处,尤其是年轻同志,要活到老学到老。

2017年3月 28 日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7年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党支部委员制定整改清单检查材料

三中高中 支部

做为支部委员,参加2017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感受:

通过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予整改,以进一步增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理论学习程度不够

2、只埋头苦干而与同事交流不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党性修养仍有欠缺。

2、深入群众不够,不能做到及时沟通。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加强党的理论学习,不断增强个人的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要以诚待人,注意团结同志一道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篇2

一、教材要“预、做、复”

(一)预习

预习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的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做题

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题在预习之后可以先去做一做,尽量达到会做80%左右的练习题。若达不到此要求,说明还有些教材内容没有理解到位,有必要回过头去再仔细阅读教材,掌握了之后再做。

(三)复习

每章节新内容学完之后,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公式或法则编成口诀的形式来掌握,例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与“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二、上课要“听、记、练”

(一)听课

听课是学好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知道这节课该掌握什么,做到有的放矢;(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懂得知识产生的背景,弄清知识形成的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若还有不懂的地方着上记号或记在笔记本上,课后请教老师或同学;(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课堂小结,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笔记

(1)准备一个专用数学课堂笔记本,以便于平时查阅,复习时以此为纲,突出复习重点。(2)做笔记。一记提纲,把老师在课中讲的概念、公式、法则、原理等记下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说明;二记方法,把老师讲解范例或习题时,让同学们记住的解题技巧、思路和方法记下来;三记疑难,把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或疑点记下来,课后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四记异处,记不同于课本的内容,包括例题、习题、方法和疑难解析等,这有利于同学们启迪思维,扩大知识面;五记体会,把自己对老师讲的课堂内容经过思考得到的体会简要记下来。(3)用笔记。每天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看一遍笔记,在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时要认真阅读笔记,要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练习

课堂练习要与本节所学新知识紧密相扣,同时要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便于形成知识链。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先练仿例题类型,然后进行综合练习,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进行拓展练习。

三、作业要“思、展、集”

(一)思考

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典型题目中,从不同角度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并且,每做一个题都要思考:你做这道题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由此题可以推广到哪些类型题?具体的做法可落实在“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上,这样的思考能锻炼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与其他知识建立联系的能力。同时,还应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常用方法。

(二)拓展延伸

对于综合性的题或具有代表性的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意识的拓展延伸,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理论还成立吗?对于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要认真阅读,认真探索,开阔视野,丰富内涵,培养数学素养。

(三)集中整理

篇3

关键词:拓展与开放;精选与研究;设计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77-01

《全国新课标卷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中明确了对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要求: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考试说明里列出的必考的实验有4-1《分子与细胞里》里的11个,4-2《遗传与进化》里的3个,4-3《稳态与环境》里的5个;选考的实验有5-1《微生物的利用》里的3个、5-2《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里的3个。多年的教学经验使一线生物教师不难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实验无不包含着一定的早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当中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方法,而高考对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就是能否将学到的这些思维能力和探究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因此在进行实验复习时,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领会和总结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把功夫放在实验的拓展与开放上

有的学校条件好、设施全,教师就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实验全部重做,或者教师选取部分实验后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自己设计实验过程之后可以进入实验室做一做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或者根据设计的带有观看要求的实验学案播放实验录像。特别是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和必考实验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

二、把功夫放在实验的精选与研究上

生物教师一定要学会从教材的经典实验中挖掘出本质的东西,跳入高考真题和模拟练习的题海中,了解实验题出现的各种类型,把握实验题考核的最新动态,找到实验题解答的规律技巧,筛选实验题讲练的典型代表。然后,在新授课后或以随堂练或以周月考等多种形式链接高考题,让广大考生从解题中把握实验原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结果预测的方法、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等。如在研究2013年全国新课标理科综合1卷时,就会发现选择题6问到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哪一个?通过分析不难发现A杂交的两个个体如果都是纯合子,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方法是杂交再测交或杂交再自交,子二代出现1:1或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不都是或者都不是纯合子可以用杂交的方法来验证,A正确;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这道题是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考查,从表象看是考查学生遗传实验方法的,其实是考查学生通过分析孟德尔研究过程对分离定律实质的理解,而核心是考查学生科学实验的思维能力。

三、把功夫放在实验的设计与指导上

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1)单因子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设立对照原则。即在实验中设立对照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往往有空白对照或自身对照及相互对照等。(3)平行重复原则: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如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等)。当然,只有少数试题涉及到。生物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解题能力和答题能力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指导,从而掌握得高分的技巧。如:实验材料和用具如何选择,实验结论、结果如何区分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而在实验步骤如何书写上更要注重提示学生简明扼要,要注意卷面整洁、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丢分。字体不要太大上下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专业术语要避免错别字。例如2013年山东卷第4题就是以使用盐酸的目的为背景,同时考察多个实验。如果平时复习中我们重视这些细节,就不可能丢分。

总之,实验与探究能力是《考试大纲》对高考生物学的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不管哪种试卷,年年都有实验题或以实验为背景考查能力的题目。这类题目突出了实验考查,更重要的是实验与能力的考查,考查科学实验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方法,必须高度重视。我们只要在教学中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那么实验题就不在话下了。

参考文献:

篇4

那么,怎样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呢?笔者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悬念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性,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在这样的情境下,推动学生质疑和释疑的有序活动,使其攀上一级又一级的台阶.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酶的专一性时,可以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口腔中存在消化酶,为什么不能消化塞在牙缝中肉丝”?问题的提出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开动脑筋思考,使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再比如,学习受精作用时,学生对双胞胎的形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时提出“为什么有的双胞胎长得很像,有的却相差较大?”、“同卵双生有可能生出龙风胎吗?”此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掀起了思维的波浪,然后再来讲解受精作用的实质,就显得轻松了许多.

二、实验中享受动手的乐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由于受到实验材料和器材等方面的限制,很多教师以“讲”代“做”,图个省心又省事,但是长此以往,剥夺了学生直接观察、感受生物现象的机会,丢掉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大好机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教师尽可能多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在拥有现实环境的实验条件和虚拟环境的模拟条件时,教师应首选现实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他们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例如,在讲授“真核细胞”时,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制作真核细胞的模型》这个实验,会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当然,在实验中,我们要耐心地加以指导,对出现错漏的地方,要及时纠正,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要鼓励其大胆求证.比如,在讲授《蛋白质的鉴定》这个实验时,学生会质疑“若先加双缩脲试剂B,再加双缩脲试剂A,会发生什么情况?双缩脲试剂B也加入2 mL了又会怎样?”此时,鼓励他们用事实说话,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那条标语所说:“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三、探究中寻求发现的乐趣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能够把少年‘栓住’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认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在讲解《光和作用的发现》时,对于萨克斯的实验不急于去分析其过程,而是提出“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中存在淀粉”这一主题,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加以解决,再通过与科学家实验过程的相互比较来纠正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深对各个步骤和要素的理解,将实验概括为“暗处理――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光照――脱色――碘蒸气处理”,此时再提出一系列的问题:①萨克斯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先进行暗处理?②为什么对同一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处理,为什么不选择两个叶片?③在用碘液处理之前,为什么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让学生去分析、思考和判断,当学生按照严密的逻辑一步步推出正确结论时,会感到发现真理过程中的无穷乐趣,并且对于生物实验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鉴于此,教学的艺术性,就表现在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在认识知识过程中,求得发现,获得知识,从而享受到无比的乐趣.

四、学以致用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篇5

关键词:教学;引导;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11-01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智力相同的两个学生有无学习计划,会不会学习,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科学地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学习,这是科学学习方法的一条重要原则。目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仅满足于学会,教师教学也满足于教会,对怎样使学生会学很少思考,在教学中更缺乏具体的指导措施。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深受启发,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体会。

一、引导主动参与课堂

在我们传统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教师的讲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索,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指导,在新课改的今天,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由于深受陈旧教育理念及为考试而教学的指挥棒的影响,课堂上许多该由学生说的话,学生做的事仍由老师包办,结果往往是老师成了课堂上的“主角”,而学生成了看老师表演的“观众”,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更谈不上以知识技能等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要真正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老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读物

会学就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取数学知识,阅读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一种学习过程,而且是眼、口、脑等器官协同参与的认识过程。

开始阅读教师要领读,指导学生哪些该了解,哪些该理解记忆,哪些该深入研究。这些都要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阅读数学课本要眼、口、脑、手并用,关键词语要字斟句酌,阅读与思维要同步,促进智能同化。其他文章在阅读中就能领会其中大意,但数学不是如此。读而不思是学不好数学的,尤其对重点内容更要反复推敲,耐心复渎研读,沉思默想,咀嚼体味数学语言的内涵,观察、比较、分析数式、图形之间的结构特征和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探索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某些问题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出质疑并尽力让自己解决疑问。

数学阅读要动手参与,这与读一般的读物不同,有些操作性材料要自己动手做一做,细心观察体验,获得表象,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动笔圈、点、记、画也是数学阅读的常用方法,定义、定理可以用波浪线标明,关键词语叮以用着重点标记,有疑难处可用问号标记以示提醒。数学课本有些地方省略一些必要的解答步骤,阅读时要动手算―算,亲自体验某一步的得来,切实体验数学的思维过程。

三、学会听课

“听”是学生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 ,应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明确:

( 1)听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 2)听新知识的引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

( 3)理解教师对新课的重点、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问).

( 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部分学生听课觉得很简单,自己都听明白了,但是到做题的时候觉得无处下手。尤其几何课。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思考。“思”是指学生思考问题. 没有思考,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古人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解,学生不仅仅只是会做,而且要经常思考 ;在思考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明确。

四、学会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使学生会学就要培养学生的习题意识,怎样才能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呢?

篇6

[说课流程]

分析教材――制订目标――确定重难点――计划准备――组织流程。

[教材分析]

生活中,处处可以见柔软与坚韧的物体,如棉花是柔软的,钢铁是坚韧的,头发是柔软的,骨头是坚韧的,等等。同样是一些流畅、整齐的曲线,给我们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那美术活动中尤其是绘画欣赏中有没有柔软与坚韧之分呢?有,当然有。那这些作品的柔软与坚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线条,柔和曲折回旋的线条和刚劲锋利有力的线条为我们展开了绘画世界中的柔软与坚韧。例如,吴冠中的《松林》这幅画,画中的树木表现的分外柔美动人,仿佛在风中舞蹈,摇曳生姿;而徐悲鸿的《马》从昂首的头,到奔驰中的铁蹄,到飞扬的尾巴,无一不是锋利韧劲,刚硬有力。虽然这两种线条很相似,但为我们的视觉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

线条是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大班的幼儿欣赏过许多名画,对线条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可以借助于本次活动,向幼儿介绍相同线条的不同表现手法,以及表现了画家绘画时不同心境,同时让幼儿了解到存在于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柔软与坚韧。

[设计思路]

不管是现代艺术绘画,还是古典艺术创作,他们的造型都是由点、线、面这三要素组成。本次活动以线为主线索,通过吴冠中的《松林》和徐悲鸿的《马》来让小朋友体验线条的情感,感受相同的线条不同表现手法所表达的不同心性,体验线条的柔和与坚韧,感悟线条潜在的语言。

我们对幼儿进行艺术启蒙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因为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大班综合活动“线条的柔软与坚韧”这个活动鼓励大胆地表现,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本次活动从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入手,先是原有经验的回忆与再现,再通过视觉(看作品)、动觉(动手画一画)、听(听不同感觉的音乐)、说(自我感觉的表达)、做(用身体动作模仿)等多种通道的参与来让幼儿感受作家作画时的情感和表达的思想,最后达到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线条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目的。

[预设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寻找绘画作品中柔软与坚韧的线条,感受美术作品不同的风格特征。

2.通过欣赏柔软与坚韧的线条,初步了解作品内涵和情感取向。

3.运用语言、形体、音乐和绘画等多种方式来表现柔软与坚韧的线条,体验想像、创造性的快乐。

我们在目标中紧扣“线条的柔软与坚韧”这一主题,帮助幼儿产生对作品形式的敏感性和感受性,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纲要》中强调,忽略技能技巧的培养,注重幼儿的态度倾向与情感体验。所以,我通过作品中柔软与坚韧的线条,帮助幼儿体验画家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幼儿对不同作品的审美性与感受力。最后,我让幼儿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参与欣赏活动,体验这种活动的快乐,关注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和对美术活动积极主动性的参与,使欣赏与表现有机统一,实现素质教育人文化的目标。

[对重难点的把握]

我把本活动的重点难点立足于“通过欣赏柔软与坚韧的线条,感受相似线条、不同作品的内涵和风格,了解不同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不同精神风貌和情感取向。

[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了以下准备:

1.材料准备:幼儿在树林里玩耍的影像资料、电脑PPT:吴冠中的《松林》、徐悲鸿的《马》和施特劳斯《春天圆舞曲》、民族音乐《金戈铁马》以及彩带若干和幼儿绘画材料、工具等。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在树林里游玩的经历,探究过繁茂、挺拔的大树、观赏过动物园的马。

3.环境准备:环境中布置一些大师的名画,如:上课中的两幅图画,还有凡高的两幅名作《星月夜》和《向日葵》等。

[组织流程]

考虑到幼儿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感知和思维,所以在整个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和游戏的性质非常重要,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教学方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已有经验唤起阶段:采用视听结合法,观看幼儿在树木里玩耍、树木的不同姿态影像,让幼儿对原有经验进行回忆,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面把已有的大树经验与吴冠中的《松林》中表现出的大树形象作比较埋下伏笔。

2.新旧经验重组阶段:采用对话交流法,欣赏吴冠中的《松林》画面,让幼儿感知树木不同的形态特征,感觉柔和优美的线条画出来的树枝别样的感觉。

3.形式分析阶段:采用观察对比法,让幼儿欣赏徐悲鸿的《奔马》,让幼儿寻找这幅画中坚韧有力的线条,然后让幼儿比较柔软与坚韧线条的不同感觉。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感受相似线条、不同作品的内涵和风格,了解不同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不同精神风貌和情感取向”这一重难点,老师启发:《松林》和《奔马》这两幅画中线条都是流畅的曲线,为什么会给我们不同的感觉?请你们也来做一做画家,选一幅喜欢的画,画一画图画中的线条,然后告诉好朋友你画那些线条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通过孩子的作画和交流,老师引导出:原来画画时人的心里感觉很重要,相同的线条带着不同的感觉去画画,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然后回归到孩子的生活经验中,“找找周围的画,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画画时的感觉,再猜猜别人画画时是什么心情。”幼儿欣赏布置地周围环境中的画,师生、生生互动。

4.作品解释阶段:采用多通道参与法,让幼儿倾听音乐《春天圆舞曲》和《金戈铁马》。孩子用身段或者用彩带表演来表现两幅画中的线条。

5.经验再现阶段:采用总结交流法,让幼儿对两幅作品进行评价和表现。让幼儿合作用彩带等道具听音乐用不同的线条进行体态表演,也可以用老师提供利用剪、贴、泥塑、绘画、等各种表现方法的工具、材料,让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合作创作。

二、大班美术欣赏教案:

《线条的柔软与坚韧》――欣赏吴冠中的《松林》和徐悲鸿的《马》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寻找绘画作品中柔软与坚韧的线条,感受美术作品不同的风格特征。

2.通过欣赏柔软与坚韧的线条,初步了解作品内涵和情感取向。

3.运用语言、形体、音乐和绘画等多种方式来表现柔软与坚韧的线条,体验想像、创造性的快乐。

[活动准备]

(略)

[活动过程]

1.采用视听结合法,让幼儿对原有经验进行回忆(这一阶段属于唤起已有经验阶段)。

“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到树林里游玩,看见了许多大树,你们还记得那些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吗?”

(在幼儿自由回答过之后,组织幼儿观看《我们在树林》的短片,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面把已有的大树经验与吴冠中的《松林》中表现出的

大树形象作比较埋下伏笔。)

2.采用对话交流法,让幼儿感知树木不同的形态特征(这一阶段属于新旧经验重组阶段)。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吴冠中的《松林》,这幅画里也有许多大树,你们把我们看到的大树和这幅画里的大树比一比,他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不一样,我们看到的大树很高大很挺拔,直直的,可是这幅画里的树是弯弯的,枝条是柔柔的,细细的。”

(幼儿对欣赏内容具有直觉的敏感性,他们首先就发现了这些树的形态柔美而弯曲,不是我们所见到的挺拔锋利的样子,这时,我让幼儿上来找一找这些弯曲优美的枝条,然后提问)

“这些用柔和优美的线条画出来的树枝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棵树,你在干什么?”

(抛给孩子一个自由表达和想象的绣球,幼儿可以畅所欲言,自由的谈论自己的感受,并设身处地的把自己的整个情绪都融进去,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幼儿对画面的感受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积极的情感态度也同时得到了提高。)

3.采用观察对比法,让幼儿比较柔软与坚韧的线条(这一阶段属于形式分析阶段)。

“刚才我们在《松林》这幅画里找到了柔和、优美的线条,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我们欣赏过的徐悲鸿的《奔马》,这幅画里也有许多线条,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幼儿找线条)

“请你画一画这些坚韧有力的线条,他们又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通过视觉和亲手绘画把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线条进行比较,加深幼儿对这两幅画的不同的体验,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自由的联想、想象和语言表达的空间。)

进一步启发:《松林》和《奔马》这两幅画中线条都是流畅的曲线,为什么会给我们不同的感觉?请你们也来做一做画家,选一幅喜欢的画,画一画图画中的线条,然后告诉好朋友你画那些线条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

老师引导:原来画画时人的心里感觉很重要,相同的线条带着不同的感觉去画画,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找找周围的画,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画画时的感觉,再猜猜别人画画时是什么心情”――幼儿欣赏布置地周围环境中的画,师生、生生互动。

(通过上述对话,幼儿已经了解了柔软的线条使人产生优美、柔和、流畅抒情的感觉,坚韧的线条能让人产生锐利、锋芒逼露、坚韧不拔的感觉。)

4.采用多通道参与法,让幼儿倾听音乐《春天圆舞曲》和《金戈铁马》。孩子用身段或者用彩带表演来表现两幅画中的线条(这一阶段属于作品解释阶段)。

一边听音乐一边表演,想一想,什么样的音乐有什么样线条?画家在画这幅画时,他想到了什么?”

(播放《春天圆舞曲》幼儿就会表现出树苗在春风的吹拂下、雨露的滋润下,摇曳着自己的身体向上生长,展现自己美好的舞姿的舒畅;听到《金戈铁马》这段铿锵有力、激情四射的音乐,耳边就仿佛响起战鼓雷动、万马奔腾的声响,做出跃马扬鞭的奔放。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力,自由的表演,并能根据体会出画家在绘画这幅作品时的内心的感受和心境。)

5.采用总结交流法。让幼儿对两幅作品进行评价和表现(这一阶段属于经验再现阶段)。

“你喜欢那一种线条画出的画,为什么?”

“请你用你喜欢的线条和你的好朋友共同来表现一幅画。”或者让幼儿合作用彩带等道具听音乐,用不同的线条进行体态表演。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剪、贴、泥塑、绘画、等各种表现方法的工具、材料,让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合作创作。

(这一环节为幼儿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机会,让幼儿对感知过的内容有个选择、判断、评价和加深的过程,巩固了这种线条所特有的特征。)

[反思]

我在整个活动组织过程中,尽量把说课的内容实施出来,应该对目标、内容的把握是到位的,基本达成了预定的目标。教学过程中,环节循序渐进,步步启发,选择的方法得当,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对重难点的剖析合理,有效地降低了难度,使幼儿的主动学习获得成功,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特别是在活动中,教师让孩子的画和大师的画通过不同的组合使环境具有艺术性,幼儿直观地看到自己作品的效果,也对大师的画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在这样的环境创设中,幼儿是参与者,他们自己创造的环境也将得到他们更多的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没有学习的压力,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创造性活动带来的快乐,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在现今的幼儿园幼儿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主要以介绍讲解为主,没有真正达到视觉审美,对幼儿的绘画能力没有启发作用。但本次活动对于画家、作品名称、作画方式等也关注的不多,只是注重了“感受相似线条、不同作品的内涵和风格,了解不同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不同精神风貌和情感取向”,不知道这样美术欣赏活动是不是有误区。

在说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我多方位、多元化地为幼儿创设感知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幼儿自觉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感觉,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强烈兴趣。

三、点评(江苏省常州市教育教研室庄春梅)

该活动以美术作品形式要素――条为载体精心设计,从感知作品形式风格到体验情感内涵,教师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引导幼儿与生活对话、与大师对话,用多种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审美体验,丰富幼儿的美感体验和审美表现能力。该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教材选择突出对比性,利于幼儿感知欣赏。

执教教师选择了吴冠中的《松林》和徐悲鸿的《奔马》让幼儿对比欣赏,伴配《春天圆舞曲》和《金戈铁马》音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两幅画中的线条,易于幼儿感知美术作品的风格特征。

2.教学导入注重生活性,调动幼儿具体经验。

以单刀直入的开头唤起幼儿原有经验,组织观看《我们在树林》的短片,帮助幼儿回忆身边的大树,比较与《松林》作品中的大树有什么不一样?借助具体形象的画面让幼儿观察比较、对话交流,从对现实生活中树林的感知过渡到欣赏《松林》艺术作品。

3.教学过程关注感受性,引导幼儿参与体验。

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不仅要感知作品的内容、线条、形状、颜色等形式要求,也要感知这些要求所表现的,情感和意义。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松林》和《奔马》这两幅大师的作品,同时,让幼儿运用视觉、听觉、身体动作等多种通道,从静态到动态,“找图中线条对比分析――再画一画流畅的线条有什么感觉――配乐用身体动一动,用彩带舞一舞,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教师积极创造多通道参与的条件,让幼儿进行“拟人”和“移情”,提高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篇7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想、去探求;它直观、形象地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它突破时空的特点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对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最优化、最终“活”化具有显著作用。他为沟通学生与生活,学生与课堂,架起了一座五彩的桥梁。

关键词:CAI学生课堂桥梁

正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想、去探求;它直观、形象地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它突破时空的特点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对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最优化、最终“活”化具有显著作用。

一、CAI教学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彩虹。

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而恰当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时尤其需要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媒体课件,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来表达教学内容,能让小学生在觉得课堂内容非常丰富、非常有趣。教师还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在课件中设计一个卡通形象来参与教学,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小助手”会鼓掌祝贺,答错了它也会鼓励加油。这种情境创设不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而且起到了评价的作用。教师在运用了媒体课件教学中,必须注意创设最合适的教学情境。如: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我在课件中创设一个情节:小明用当天学的知识写了一封信给爷爷,汇报他的近况,比如他以近50克,每天早上吃30千克鸡蛋2个等等。同学们看了这封信后,哈哈大笑,明白了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的道理,这堂课教学效果非常好,印象也很深刻。此外,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还可为学生播放一曲优美的音乐,以助于学生大脑的调节,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CAI教学是沟通学生生活与课堂的桥梁。

“探究性学习”是美国芝加歌大学施瓦布教学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应该像“小科学家”一样,以小主人的身份去发现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要培养探究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而多媒体教学就恰好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探究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高认知水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愿意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秘密。

例如: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又如: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数据的采集、归纳、分析并作出解释和判断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利用计算机的超越时空,提供大量信息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为达到此教学目的教材设计这样的练习:将十字街口来往的机动车辆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制作统计表。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能把生活中的事物活化,给学生架起一做沟通生活与数学课堂的桥梁,是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去感知,去学习数学。

三、CAI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渡船

任何概念都是从大量具体事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学生只有从具体感性材料出发,形成正确的表象,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但学生有时对具体事例特别是对由具体事例得出的抽象概念的理解往往容易产生思维障碍。这就要求教师能准确了解并剖析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思维障碍,并能在学生思维障碍处设计一些恰到好处解决思想障碍的感知材料,使之顺利实现思维的合理过渡和合理迁移,保证信息传输的畅通。CAI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就能有效的排除学生思维障碍,从而顺利地理解概念,同时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有效“注意”程度,使学生能够顺利的渡过知识的难点,到达胜利的彼岸。

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动画)。通过演示并伴以“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四、CAI是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的钥匙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也能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表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跳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感知的下跌奠定基础,往往能立竿见影地为课堂教学排忧解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们运用了多媒体动画。首先,在屏幕上出示一幅地形图,而后,在屏幕左右两边给出甲、乙两地,再分别设置一辆摩托车和一辆汽车,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先标出经过一小时后,两车各走的路程;然后再标出两小时后,两车行驶的第二段路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演示,使相遇问题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理解了行程问题的内涵及解题方法,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掌握。

又如:小学数学内容中的“平均分”是除法教学中的一个难度,特别是平均分的方法,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如果采用CAI课件或实物投影,就能变静为动,直观地展示“一个一个地分”和“几个几个地分”物体的过程,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五、CAI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翅膀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从而填补小学生表象贫乏的空缺,使他们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想象思维能力。

有这样一道题:“用12根同样长的铁丝最多能组成多少个面积相等且边长又小于一根铁丝长的正方形?”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说最多能组成3个正方形是“品”状;有的同学说最多能组成5个正方形是“田状”。有不少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我却摇头,令全班同学疑惑不解。在学生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时,我运用多媒体把根据同样长的铁丝架成一个正方体,让学生进行想象。通过想象,学生茅塞顿开,齐声回答“最多能组成6个正方形。”

又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CAI教学像一座绚烂的彩虹,它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博得了教师的关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生活,学生与课堂之间架起座座美丽的彩虹桥。

参考文献: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各册教科书

篇8

【关键词】砼;质量;控制;问题;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砼的质量对建筑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砼对建筑有一定的承载力,如果砼质量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建筑施工的安全,对工程的施工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砼的选材施工就应该十分注意规避各种不良因素,避免一些常见问题的出现,保证施工的安全以及工程进展。

二、材料对于砼质量重要性

混凝土是由水泥、掺合料、外加剂与水配制的胶结材浆体将分散的砂、石经搅拌粘结在一起的工程材料。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如不能根除,将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因此施工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用水的要求

按照有关规定:砼拌和水要求不含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油脂和糖类。凡是pH值小于4,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都不宜使用。当对水质有怀疑时,可将该井水与洁净水分别制成砼试件,进行强度对比试验,如该水制成的试件强度不低于洁净水制成的试件强度,则该水为可用水。

2、水泥

在砼中,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砂粒表面并填充砂粒间的空隙而形成砂浆,水泥砂浆又包裹石子并填充空隙而形成砼。水泥是砼中的胶凝材料,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砼的强度和耐久性。由实验结果得知,水泥合格,满足规范要求,因此,不会引起砼质量问题。

3、石子用量

用砂含泥量超过标准一倍以上,导致泥粒总面积大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水泥浆包裹。同时,泥粒本身强度低,降低了砼的强度。另一原因,砂子偏细。在重量相同情况下,表面积大大增加,需要更多的水泥浆包裹。否则,将有部分砂粒和泥粒不能被水泥浆包裹,而形成砂团,没有强度,大大降低了砼的强度。

三、砼裂缝问题的分类与剖析

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所引起的裂缝;二是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够而出现的裂缝。以某厂区道路砼质量问题为例做具体分析如下:

1、施工冷缝

在混凝土浇筑时正值高温季节,混凝土运输车在运输时出现100分钟堵车的时间间隔,已经浇筑完毕的混凝土终凝,后续混凝土虽然虽然尽力振捣,但是无济于事。这两条裂缝在施工完毕后40小时出现,通车两个月时间内经过不问断观察,该裂缝没有扩展的迹象。针对这种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在后续施工时,采用了施工期间开辟两条施工通道,与商品砼公司保持20分钟间隔的电话联络,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时就近设置正确的施工缝,并留置连接杆件。混凝土供应间隔在40分钟左右时,两次混凝土接缝重新振捣,振捣拉伸长度每边不少于1.0m,振捣棒落棒间距不大于25cm。通过这一做法,避免了施工冷缝的出现。

2.表面裂缝

这类裂缝属于早期微裂缝的扩展。由于早期混凝土收缩形成未反映到表面的微小裂缝,使用一段时间后,受行车荷载及温度应力的双重作用,部分裂缝逐渐增长变深,以至造成面板断裂。

3.横向裂缝

在本工程通车一个月后,在主要道路上出现6条沿着半幅路面(6m宽,20 an厚)宽度方向的贯通裂缝,裂缝到达面层底部,通过对比分析和现场测量切缝深度,半幅路面端部和中间切缝深度均不足4cm(即不足面板厚度的1/3~1/4),由于混凝土面板的纵向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强度,切缝起不到削减应力的作用,导致出现了贯通整个混凝土板底的横向裂缝,更有一处横向裂缝的位置位于涨缝一侧50cm的地方。

四、砼蜂窝现象及防治措施

1、蜂窝问题

蜂窝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6)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2、防治的措施

防治的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五、脱皮和露骨问题及处理措施

1、脱皮和露骨问题

大面积脱皮露骨的质量问题,常常聚集在涨缝结合部位和切缝交叉部位,经过总结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1)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过大,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聚集的砂桨增多,降低了面层强度;水灰比过小,影响提浆抹面,便向面层洒水补充,导致面层强度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多,而且容易产生塑性裂缝、温度裂缝。(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好,特别是坍落度过大的情况下,漏振或过分振捣。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这样会造成面层骨料分布不均匀,产生收缩裂缝。(3)搅拌不均匀、搅拌时间过短或过长。混凝土拌合物搅拌时间不够,水泥砂浆未完全裹覆到碎(砾)石粗骨料上,粘聚力不够,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在通车后混凝土路面易脱皮露骨。搅拌时间过长,致使骨料破碎,混凝土中空气含量发生变化,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发生显著变化,也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4)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离析或流动性降低。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摊铺时发生离析,大量的砂浆聚集在混凝土表面,因砂浆的干缩变形要比混凝土的大,强度比混凝土低得多,故经车辆磨损路面混凝土易脱皮露骨。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间过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偏低,可能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2、脱皮露骨问题的处理措施

在道路通车之后,由于养护天数不够或者施工管理不到位,混凝土表面(特别是切缝部位)由于汽车快速行驶冲击造成的脱皮露骨现象处理较为棘手,具体措施如下:(1)将脱皮露骨部位划出一个施工面;放样,用记号笔画出修补区域;(2)用切割机沿损坏部分切出5-7cm深的槽;(3)用风镐等混凝土破碎机械对修补区域进行破碎(不能用挖掘镐头机破碎,防止对周边混凝土产生次生灾害),深度同切缝深,修补区与地面保持平齐;(4)填嵌所选择的修补材料,振捣、压实、抹平、压纹;修补材料用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比道路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必要时适当加速凝剂。抹平时采取多次抹平,尽可能淡化接缝;

六、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1)设计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

(2)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建筑中易产生裂缝的部位,尽量避免结构形状突变防止产生应力集中在结构转角和洞口处增设构造钢筋。

(3)设计时合理控制构件的尺寸。墙板和楼板厚度的增加,外墙延长米的增长,混凝土浇筑面积的增大都将增大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2、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1)根据混凝土流动性大的特点,施工采用“分层定点、一个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斜面浇注方法,以缩小凝土暴露面积及加大浇筑速度(要求每小时供应量满足需要)以利缩小浇筑时间。

(2)合理选择混凝土的浇筑和捣实方法,在浇筑柱、梁、板等相互连接的不同深度构件时,如果不能在高度差处设置施工缝,则宜分层浇筑,比如先浇筑到梁底面,待沉降稍稳定后再往上浇筑。

(3)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4)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合理把握拆模时间。拆模时间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在施工时模板应支撑牢固,确保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并使地基和模具受力均匀。拆模时如发现表面微裂缝、蜂窝、麻面、露筋,要及时补抹水泥浆。杜绝过早拆模和过早上荷载。

(5)在制备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预拌混凝土。另外,对品质、种类相同的混凝土,原则上要在同一预拌混凝土厂订货。如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预拌混凝土厂订货时,应保证各预拌混凝土厂所用主要材料及配合比相同,制备工艺条件基本相同。

七、结束语

砼质量问题在近几年处于多发问题,本文围绕着砼在建筑工程经常出现的裂纹,脱皮露骨,蜂窝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靠的解决方案,并就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以读者一些启示,尽量能够规避一些常见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一份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志勇.砼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中的分析及改进[J].辽宁建材,2006.

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招生机制;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106-02收稿日期:2016-08-26

课题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云南省民办本科院校发展机制研究”(GY11031)。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量的提升,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日渐紧缺的教育资源的重要弥补力量,正广泛地活跃在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我国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比还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发展机制存在着一定差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招生寒流”的到来,民办高校招生的问题频频爆发。本文重点从招生机制方面对国内外民办高校发展机制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

二、文献梳理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就民办高校招生机制这一问题,发现学者们主要围绕以下主题展开:

1对国外民办高校发展模式和招生机制的理论研究

目前从国际上看,私立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国际化的特征也日益彰显,连锁办学与合作办学成为其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如成立于2000年的新加坡第一所私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而马来西亚的私立院校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寻求与国外大学的联合办学,特点之二就是在海外建立分校,目的就是扩大生源,招收更多的外国学生。跨国化教育的首创精神使得私立大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地调整和制订计划来应对市场的需求,这一做法对于中国民办高校的招生和发展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李文成、韩和鸣在《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一书中首先梳理了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史,对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乃至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私立高等教育作了介绍,还专门就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相关的扶持政策也进行了论述。鉴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情况,可以从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在认识上、在思想上增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同感和包容度;其次,在立法上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的立法,建立完善的法制环境;再次,在财政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最后,从民办高等教育自身来讲,苦练内功,增强民办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前面三点更多地涉及社会和政府的作为,对政府的操作行为和机构运作提出了要求,而最后一项则涉及民办高等教育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稳定和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立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等实际性问题。

2分析民办高校的招生现状

(1)在张博树、王桂兰《重建中国私立大学:理念、现实与前景》 一书中,曾把华文学院1999年招生和卓达大学2000年招生的全军覆没作为两个典型的例子来分析,在这场“九死一生”的生源大战中,私立大学的招生是一次全新的试验,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也是对公立大学权威的一种挑战。虽然这一步迈得异常艰难,甚至有些地方还显得幼稚,但其所代表的方向已经预示了一种新生力量的萌芽和展示。

(2)2007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从而波及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和地区,无疑又使本来不景气的民办高校的招生问题雪上加霜。在荆杰的《金融危机下民办高校招生问题分析》一文中提出,2009年是民办高等教育的“拐点”年,一方面面临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还面临着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更激烈的竞争。随着“招生寒流”的到来,众多民办高校招生难问题在这一年大爆发,新生数量平均下滑40%至50%。虽然近些年情况有所复苏,但整体而言效果并不算太好,从生源数量和质量上来说都有待提升,与此相关的研究也较多。

3分析研究影响民办高校招生的因素

(1)朱建华在《民办高校影响招生因素分析》一文对当前影响民办高校招生的因素作出三点归纳:①政策是影响民办高校招生的首要因素,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民办高校自身的政策变化都会对招生造成重大影响。②学费是影响民办高校招生的关键因素,学校类型和专业收费差异,包括民办高校之间的学费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招生。③办学现状是影响民办高校招生的核心因素,其中包括社会认知度、教育教学质量、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等,都会影响招生的成效。同时他也指出,影响民办高校招生的因素有多个,很难说哪一个因素是决定性的,更多的时候是多个因素同时影响的结果。即使是同一因素,每年对招生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也就更要求民办高校从招生的冷与热中审视自己的办学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完善和调整。

(2)厦门大学吴根洲在《民办高校招生制约因素分析》一文中对制约招生工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致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①公办高校的压挤;②民办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③办学资金的制约;④招生自的限制;⑤办学缺乏特色品牌。在制约民办高校招生的因素中,民办高校之间的正常竞争要积极应对,市场的不规范导致的非正常竞争需要国家法规加以调整;办学资金渠道的畅通问题、招生自问题和公办高校的影响都属于国家政策的层面;办学品牌和特色构建则需要民办高校从自身出发,内外兼修,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内在核心竞争力。

4对规范民办高校招生管理的研究

(1)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在《努力规范民办高校招生管理》一文中指出:民办高校招生工作,事关民办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形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乎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因此民办高校在招生中应做到:①依法依规招生,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和制度来进行;②诚信招生,不夸大其词和虚假滥招;③阳光招生,实行招生信息公开化,努力满足考生和社会的知情权。此外,他还提出了相关部门要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招生过程中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并建议配合新闻媒体来保证民办高校的招生。

(2)张博树、王桂兰在《重建中国私立大学:理念、现实与前景》一书中则提出:政府、传媒的介入是私立大学招生规范化之助力。他们认为在中国私立大学仍不成熟,招生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诸多失序的条件下,利用政府权威做一些有益于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事情乃适时的聪明之举,但从长远来看,政府更多的只能通过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让私立大学自己杀出一片天地。

5在分析民办高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招生方面的建议

对于有经验的民办高校办学者来说,处理好“进口”和“出口”两个“口”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的“进口”,也就是指招生和生源,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关键,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焦点。但“进口”的效果如何,又自然而然地跟“出口”,跟学生的就业和出路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进口”的探讨必然要涉及“出口”这一问题,只有落实好“出口”问题,“进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得到了处理和解决。张博树和王桂兰所著《重建中国私立大学:理念、现实与前景》一书中,就对“出口”问题提出了详尽的论述――“就业压倒一切”:中国家长的实利主义与私立高校的专业设置。实用、实惠和能挣钱成为家长鼓励子女选择专业的根本驱动,而好招生、好就业、市场需求旺盛等则是私立高校开办专业的首要考虑。在实用化和市场化的格局下,忽视和丢弃了以研究为导向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基础性专业,这也算是政府对私立高校的“政策导向”、家长的实利主义情结、办学者的市场压力及自身利益驱动三方互动的必然结果。

三、总结与展望 由于收集到的材料与信息繁多杂乱,此处对民办高校招生机制的研究只能选取其中的关键部分作相关分析。在对近年来民办高校招生机制的研究文献作了一番梳理和分析后,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方面,目前学界对民办高校招生所讨论的范围多局限在发现问题、描述问题成因上,而在招生管理、招生制度与政策方面提出的建议与措施过于宏观与空洞,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并未真正解决存在的问题,剖析的深度、理论的高度都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对部分民办高校招生成功背后的原因,如教育教学改革、市场分析与定位、特色专业的设置等总结得比较到位,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民办高校招生机制研究的成果相对不足,能够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少之甚少,能够单独出版的民办系列书籍更是凤毛麟角;从研究的学者来看,关注民办高校招生机制的研究者数量较之高等教育其他领域也是偏少的。

展望未来,有几点值得我们继续关注:①对民办高校招生管理、招生制度与政策、招生机制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宏观的现状分析和理论分析,而从微观的具体措施上入手,这样更利于提出操作性、实用性、可行性较强的各种建议;②应该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出发,借国家扶持民办教育之风乘势而上,拓展思维思考“民办高校应如何生存和发展”等问题,继续探寻民办高校招生的新途径、新策略;③学界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关注力度,对比国内民办大学与国外私立大学的不同、国内民办高校与公办大学的不同,因地制宜开展研究,在招生机制研究这一领域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实际上从一个角度要求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认知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未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运用。尤其到了复习阶段,连续不断的向学生发放复习试卷和机械地向学生布置复习题给予强化,以达到反应结果。或者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死记一些结论,不注重“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似乎还停留在“S—R”阶段。这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在短时间内能使考试成绩上去,但代价是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并造成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培养“发展型”人才,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如学生对于绝对值概念,只知道│a│是a绝对值,而不明白它的真正内涵。没有通过学生生活中已建立起来的认知概念与数学内容的新认知结构进行联结。结果是造成对绝对值概念理解的是似而非。本文就数学学习的联结问题及导向策略上作一些探索。

二、关于联结理论

数学学习是什么过程?“人类的学是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前提,是在联想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的。”①数学学习也不例外,这里的联想即为知识的联结过程。

关于联结,理论上的研究,目前有两大派别。一是以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为代表的联结主义的行为学习理论。二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学习理论。桑代克的主要观点是,学习就是作尝试错误。如果把当今的学习刺激设为S,学习反应设为R,学习就是S—R的联结过程。它是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盲目的尝试。通过不断尝试,出现错误,不断矫正,从中学会知识和技能。

而认知学派认为,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合,这种知觉经验变化过程不是简单的“S—R”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强调“情景的整体关系”。而以美国心理学家托而曼为代表的观点进一步认为,在S与R之间应该有一个“中间变量”,即认知和目的,学习是期待,就是对环境的认知。因而,学习过程是一个S—O—R的过程。布鲁纳和奥苏伯尔还把它进行了发展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习就是类目即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②它不仅批评S—R直接、机械的联结,而且提出学习存在一个认识过程,是认知结构的重新组合。强调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把内在联系的材料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结起来,新旧知识发生作用,新材料在学生的头脑中达成“内化”,学会了对“S—O—R”中的“O”的捕捉,成为真正的意义的联结,或者说学生对新材料有了深刻地理解和超越。

显然,在不同的时代,上述理论对数学教育都有积极的贡献。但时至今日,在数学教育中,我们不能不重视,数学学习重要的应该是认知学习,它是一个建立学生心理内部学习机制的过程。这里要明白三点:学生学习数学,一要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二要重视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三要充分考虑不直接参与的情感、意志、兴趣等问题。

三、数学学习的两种联结思想剖析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说明“S—R”与认知结构连结之间的各自意义。

例:如图,已知在O内接ABC中,D是AB上一点,AD=AC,E是AC的延长线上一点,AE=AB,连结DE交O于P,延长ED交O于Q.求证:AP=AQ.

按“S—R”的行为主义联结理论,可以让学生直接操作。这时,学生可能不去仔细审题。由图形“先入为主”,不断尝试,不断碰壁,然后再回头去审题。在点、线、角、三角形、圆的离散图形中不断产生错误。偶而碰上解题思路,才得到问题的解决。之后,再不去认识、总结。下次在碰上此题,又重新错误尝试。显然,这样的问题解决法,造成精力的极大浪费,所学知识也难以巩固。平时,我们老师经常说:“此题我让学生解过,还做不出!”原因在于“S—R”联结不是“有意义的学习”,没有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结,没有建立学生的新的认知结构。

而利用认知结构理论思考,首先是认真审题,进入“上位学习”③,对自己提问:

1、见过这个问题吗?见过与其类似的问题吗?用到那些基础知识?(图类似?还是条件类似?还是结论类似?)

2、见过与之有关的问题吗?(能利用它的某些部分吗?能利用它的条件吗?能利用它的结论吗?引进什么辅助条件,以便利用?)

以此,把原建立的认知结构中的全等三角形、圆周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旧知加以调运。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入“下位学习”④

然后,盯住目标——始终盯住要证的结论AP=AQ。就是要明确方向,哪怕中间状态不断变化,但始终与目标比较,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建立“认知地图”⑤,以不迷失方向。其基本框架如下:

有什么方法能够达到目标?(1、达到的目标的前提是什么?2、能实现其中的某个前提吗?3、实现这个前提还应该怎么办?)

如上题,我们不妨采用逆向分析进行探索。这是认知策略的其中一条有效途径:

AP=AQ(目标)

∠AQP=∠APQ(前提)

以下为实现前提需找中间量,

即∠AQP=中间量=∠APQ.这时,逆向分析无法进行,此时一般就是添辅助线的时候,转化圆周角∠AQP,连结BP,即有

∠AQP=∠ABP.

因此,只要证明∠ABP=∠APQ.

由于∠ABP=∠ABC+∠PBC,∠APQ=∠E+∠PAC,

而∠PBC=∠PAC,所以,只要证∠ABC=∠E,即证ABC≌AED.

(以下略)

这样,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思维水平基础上发展他的联想思维,使新旧知识加以联结,找到证题方法,达到解决问题,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精力化在建立学生认知结构的工夫上,善始善终加以引导。少用或不用“S—R”这种“尝试错误”的机械方法,多用科学成功的尝试,引导学生认真寻求“中间变量”,努力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加以联结,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四、数学学习联结的教学策略

事实上就学习者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技能的掌握,还是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是学习者由未知到已知的联结过程,即“S—R”的联结过程,重要的是寻求“中间变量O”,从而构建数学认知结构。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认识而在头脑里建立起来的数学知识结构。可以这样说,数学学习的联结过程,就是数学认知建构的过程,学会自觉主动的寻求“中间变量”。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过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数学学习究竟有那些规律可循?说具体一点有那些主要途径,这里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策略之一:以数学知识结构为基础,构建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学习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认识活动。因此,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首先应明确: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数学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要建立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首先必须以数学知识结构为基础,进行开发、利用,从而转化为学生的数学的认知结构。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数学知识的整体联系。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知识相互联系,教学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组织应能促进学生从前后联系上下照应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整体性构建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经纬交织的知识网络,这是一种“情景的整体关系”。对于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应该感知有效的信息。如在本文第二部分的例题分析中提出的第1、第2个问题,就是寻求有效信息,找其联结点;对于“准类”的一块知识,要注意纵向联结。如函数,初一年级学习一次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就要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初二学习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要回首前面知识与函数的联系,并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自然与二次函数联结作准备。到了初三,初中数学的“四个二次”(二次式、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有机地综合联结;对于一章知识,要让学生逐步自己小结,构成知识网络,输入大脑,形成数学认知结构。

(2)注意揭示数学思维过程。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但是数学的思维价值和智力价值是潜在的,决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靠教师下达指令能创造出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其间应注意两个环节:①制造认知冲突——充分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即使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产生认知冲突。传统的教学在教师分析讨论解题时,往往思路理想化、技巧化、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导致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即错。学生无法达到真正的连结。为此,在引导学生学习中,为了使学生联结中,必须充分估计知识方面的缺陷和学的思维心理障碍,揭示他们的思维过程,从反面和侧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使他们在跌到处爬起来,在认知冲突中加强联结。②稚化自身思维——充分揭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即教师启发引导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切不可超前引路,越俎代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各类问题,均能“一想即出,一做就对”,尤其是几何证明题,辅助线新手拈来,或者把自己的解题过程直接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遇到新的问题情景,往往束手无策。只有通过教师的多种方式的启发,稚化自身,象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一样展开教学,把自己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接近学生的认知势态,学生才能真正体会、感受到数学知识所包含的深刻的思维和丰富的智慧。③开发解题内涵——充分揭示数学发展的思维过程。在引导学生学习中,除了学生、教师的思维活动外,还存在着数学家的思维活动,即数学的发展思维过程。这种过程与经过逻辑组织的理论体系是不同的。如果将课本内容照搬到课堂上学生就无法领略到数学家精湛的思维过程。学生要吸取更多的营养,必须经自身的探索去重新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开发数学问题的内涵,努力使学生的整理性思维方式变为探索性思维方式,有效地使学生从数学知识结构出发,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3)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所谓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它包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是教学思维的“软件”,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提升,是对数学规律更一般的认识,它蕴藏在数学知识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而挖掘的过程就是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数学学习的最佳连结过程。数学方法是数学思维的“硬件”,它们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如字母代数思想、集合映射思想、方程思想、因果思想、递推思想、极限思想、参数思想、变换思想、分类思想等。数学方法包括一般的科学方法——观察与实验、类比与联想、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还有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具体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属性结合法、待定系数法等等Æ。这就要求在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有机渗透,让学生学会对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和抽象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一个活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形成。现举一例:

例:如图,在线段AB上有三个点C1,C2,C3,问图中有多少条线段?若线段AB上有99个点,则有多少条线段?AC1C2C3B

探索分析:①如果一条一条数,这是一种思想方法;②如果AB上有99个点就得另辟溪径;③假如一开始要你对后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作出回答,就必须回到简单情况去考虑,这就是一般到特殊、简单到复杂的数学方法,也就是“以退求进”的变换思想;

当有1个点C1时,有线段AC1,AB,C1A,共有2+1=3条;

当有2个点C1C2时,有线段AC1,AC2,AB,C1C2,C1B,C2B,共有3+2+1=6条;

当有3个点C1C2C3时,有线段AC1,AC2,AC3,AB,C1C2,C1C3,C1B,C2C3,C2B,C3B共有4+3+2+1=10条;

当有99个点时,共有线段100+99+98+……+3+2+1=5050条.

这里用到了重要的归纳思想。

策略之二:以学生的层次性出发,引导学生构建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一方面,认知结构总是在学生头脑中进行建构的。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是建构认知结构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认知结构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原有认知结构是构建新认知结构的基础,新认知结构是原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按层次引导他们去构建数学认知结构。

(1)对整体水平较高的班级集体,由于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具有较强的形成“思维链”的能力,因而可采用快(教学节奏)、多(问题系列)、变(习题丰富多变)等思路进行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促进以高效快速建构。

(2)对学生基础和发展水平中等的班级集体,教师应以课本为本,按教材本身的内在逻辑有序地组织教学,理清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注意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整体水平较低的班级集体,重在考虑以下策略:①采用“小步子”方式循序渐进,经常“回头观望”,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的难易度以符合学生认知结构;②尽可能多地利用多种手段(例如:形象生动的语言或多种教学媒体的辅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③对学生因新旧知识衔接不良难以迁移时,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对策,通过提问、书面作业、补充辅导等帮助学生过渡,以取得整体水平的提高。现举一例课堂实录片段,特别适用数学整体水平较低的的学生:

例:课题——无理数。学生学了有理数后,不能有效地容纳无理数概念,即学生用“同化”的过程形成新概念,只能通过“顺应”的过程达到无理数概念的形成。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学生,若直接用“无尽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死灌,感到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们不妨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从感知着手:教师上课进教室,手拿一个骰子。上课开始,教师问学生:“这是一件什么东西?”学生感到诧异:“老师怎么把赌具拿到教师里来,这不是搓麻将用的吗!”引起学生一片好奇心。接着教师把一位同学请到讲台前进行抛骰子,教师作好记录,黑板上跳出一串数:2.25361554261……,这时,教师问学生:“无尽的投下去,结果出现的数能循环出现吗?”由于这是学生直接感知到的,又贴近实际,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无理数的概念。这是一种巧妙的联结,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总之,从数学知识结构本身不同层次学生来说,创设联结的“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乐于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这一导向策略,体现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

策略之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使学生自主地构建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根据数学认知结构来构思教学策略较好地解决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但是,教学的根本问题乃是人的问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学习主要不只是为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从当前看,学生的学习容易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从未来看,他们的学习又有待于发展到完全独立而主动的自学阶段,因些,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起独立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能力。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最后归根到底,不是依赖教师去建构,更不是简单的联结,而是要求学生离开教师后,能自己主动地建构。因此以“人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和构思是一种趋势。

“人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课堂教学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呢?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突破口,独立学习的实质是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即课堂教学在先,学生复习作业在后。然而独立学习将这种天经地义的教学关系(或顺序)颠倒过来,先学后教,即学生首先必须独立学习,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解决学生在独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中央教科所卢仲衡先生倡导的数学自学法、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的自主发展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自主教学”、江苏特级教师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学法、江苏洋思中学的“先练后学”教学模式等等,不失为使学生自觉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有效连结途径。因此,此时的课堂教学是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其教学策略则应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检查阅读笔记和作业本以及课堂小测验或提问来了解学生独立学习的情况;②反映和解决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将大部分问题在分析过程中得以解决,小部分问题则通过质疑,讨论来解决;③教师应充分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学生充分表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同时教师留心寻找学生的创见,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契机,使全班同学共同受益。④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的方法把小结内容记入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