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剖析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6 01:4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剖析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主题学习;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011-04
研究学生学习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也包括对教学对象的知识和以教学对象和知识内容为基础选择的教学策略。高职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对他们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学习能力,唯有学习能力能承载“学得更好和学得更多”的理想。高职大学生已经有十几年的学校教育经历,不能说这么多年来没有养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只是来到大学以后,某些学习习惯反而成为提升学习效果的障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与其说他们需要教育,不如说是需要“治疗”。教师的积极引导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仍有较大影响,这也是教师介入学生学习的依据[1]。教师在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时,不妨像医生对病人一样,开诚布公地分析“病情”,讲解“治疗”的方案和目标,双方合力解决问题。从教师的角度看,有效的教学所学习的知识都是经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处理的知识,这也是教学设计的依据,但学生并不了解这一处理过程和所使用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有十几年的学习经历,有自己的一套对知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处理方式,类似建构主义所说的知识建构[2],只是他们自己未必了解。教师介入解决学生学习瓶颈问题,其实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经验和教育教学技能,沟通两个过程,即“教师对知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处理的过程”和“学生对知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处理的过程”。
教师方面采用的方法是在教学实践中以剖析教师学习过程为示范,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实践手把手的帮扶。将教师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作为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把握学习的目标和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有较为明确的参考系,以此促进学习方法的调整。学生方面,在操作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和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要参与和教师及同伴的讨论,明确自己所采用的学习方法的依据或学习过程所反映的关于学习的“个人哲学”,由此了解自己学习策略的形成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途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反思的依据。
1 高职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不足的 原因分析
高职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形成是他们长期的学习习惯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积累使然的。有些学习习惯可能利于短期学习目标如应试,但不利于终身学习,有些学习方法利于理解知识而不利于研究和创新。高职大学生将他们的学习习惯带到大学课堂,但以往有效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新的学习要求。
1)应试背景下形成的以寻求答案为目标的学习习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以课程标准为目标,以考试标准为检测手段。理论上,考试标准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但是当评价以考试结果为准的时候,围绕考试标准而不是课程标准进行学习就理所当然了。所以,有效学习表现为有效解题。当然,这种现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还是考试内容,以知识点为答案,学习体现为运用知识解答问题,是可行的。多数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习惯了“学习就是找答案”。大学阶段却相反,学习是为了发现问题。很多学生刚入大学会在学习上感到茫然,因为他们的学习“惯性”不能调整过来,同时也不了解如何围绕“发现问题”来进行学习。
2)整体学习能力不足。这个问题与基础教育的知识点教学方式相关。学习学的和考试考的是知识点,造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大学学习的大信息量则要求学生必须有整体的眼光和对资料宏观的把握。高职大学生必须了解什么是整体学习,并掌握整体学习的技能。
3)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缺乏,使学习陷于肤浅。基础教育改革虽然也不断推动研究性学习,但很多研究局限于对简单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指向教材中的知识点,是一种只助于对教材内容理解而不是针对真正问题的研究,学生对研究的方法不甚了解,研究难以深入,这使他们在大学阶段需要研究问题时经常感到困难。
高职大学生这些学习上的方法问题,需要学生有意识地自我改进,学习一些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的知识。教师在学习能力培养介入中,仅提供这些知识是不够的,即使学生背熟了这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理解。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用剖析教师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学习和问题研究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示范教师如何学习和做研究,为学生提供直接的示范,以此让学生体会信息加工、整体学习、研究方法等概念,也增加他们的学习体验。这一过程也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师对知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处理的过程。
2 以剖析教师科研与学习实践为案例的高 职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2.1 剖析教师的“主题学习”过程,让学生从教 师的思路中体会信息加工的策略和整体学习 的特点,直接为学生学习提供示范和训练
篇2
关键字:大学生 面试礼仪 公选课程 架构 剖析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 interview etiquette and job searching skill public elective course framework
Fan Yanan Lin Lantia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Building interview etiquette and job searching skills public elective course, can meet college graduates growing realistic demand in seeking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is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college student interview etiquett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framework, under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in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and actual classroom practic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terview etiquette public election programs framework analysis
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及高校的就业率压力均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在就业指导体系中建立完善的大学生面试礼仪公选课课程体系,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大学生面试礼仪学习的现实需求。笔者经过多年的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实际招聘经验积累及实际的大学生面试礼仪公选课课堂实践,对大学生面试礼仪公选课程架构建设做了如下剖析总结。
大学生面试礼仪公选课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结构可包括大学生求职技巧、职业形象塑造及面试过程礼仪三部分。
一、大学生求职技巧
(一)求职前准备
大学毕业生应在大学三年级左右通过职业测评、心理测评、老师及家人建议、自我衡量等途径对自己的能力、专长、性格、兴趣进行清晰的定位。并通过了解本年度的就业形势,确定拟应聘的岗位、企业类型、薪酬要求等,从而进一步明确择业方向及择业目标,并通过网络、书籍、咨询面试成功者等方式积累与自己能力、岗位意向、企业类型相匹配的企业面试经验,从而为成功面试做准备。
同时,可以通过学校布告栏、海报、辅导员、班长的信息、各大招聘网(智联、51job、中华英才网、毕业生就业网、应届生求职网)、企业、事业单位官网以及朋友、亲属、HR人事专员、上届已就业同学等熟人推荐方式积极寻找并抓住面试机会。
(二)专业的简历制作
1.不同组织,不同简历
外企简历一般要求英文或中英文双版合一,最好为十秒钟就能读完的一页纸简历,无拼写、语法错误,使用地道的专业词汇,并尽量突出与职位相匹配的重要经历和能力,以大大提高进入复试的概率;国企、私企、事业单位也尽量用一页纸简历。简历内容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措辞精准,突出与职位相匹配的经历能力,如党员、实习经历、学生干部经历、创业经历、重大比赛经历、职业能力证书等,这样才能够在简历的大海中吸引招聘者的注意。
2.无比重要的第一页
简历第一页最好使用具有个人特色又符合岗位要求的颜色、格式、字体、结构;并做到简历内容清晰明了,条目清楚,重点突出,用事实和数字说话;贴专业简历照,面目清楚,微笑自然,适度化妆,着装正式,发型美观不怪异。
3.有薄有厚
对于有强烈求职意向的单位,可以采用投递重点突出的一页纸简历同时附加详细个人介绍的简历材料投递方式;而对于只有一般求职意向的单位,考虑到节约成本可以只投递简化却重点突出的一页纸简历。
4.趋利避害原则
在简历写作中,可以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适度规避不利因素,不将其出现在简历上。如与同龄人相比过大与过小的年龄、过低或与企业文化不匹配的政治面貌、岗位所在地不十分受欢迎的籍贯、距工作地点特别远的常住地址等。同时尽量突出有利因素,如学生干部、党员、当地户籍、海外学习经历、外企实习经历、全国大赛获奖、市级三好学生、成绩班级排名前1/10等。
5.将简历写得丰满
简历内容若只寥寥数笔会显得面试者不够优秀,长处不多,从而大大降低进入复试和应聘成功的概率。因此为充实简历内容可以将教育背景中与应聘岗位相关的重点、相关课程略微提及;并将所获奖学金一项一行,层次分明地列出;自然拉长简历中的句子,适当用修饰性定语略微详细说明,段落自然地多换行,加大字号,附加其他实习经历、生活阅历等。
6.微妙的电子简历
很多毕业生喜欢亲自去招聘会现场投递简历,殊不知效率最高的是电子简历。而电子邮件简历的黄金发送时间则是HR招聘专员的上班时间,北京上海一般为早上9点左右。同时,邮件标题是应聘者的第一份简历,应用最少的字数突出应聘者的最大优势。如:(应聘培训助理),李婷,学生会主席,高级口译,500强企业实习1年。
为了防止乱码并且方便打印,简历最好以附件形式发送,同时为了凸显自己的礼貌修养,可以在邮件正文写一封简短的求职信,正文最好不超过300字,且条理清楚,求职信内容可以包括:礼貌的问候;哪里得到求职信息;做简单自我介绍;表达真挚的求职愿望;对阅读者的关注表达诚挚的感谢。
(三)面试前的准备
1.正确接听面试电话
建议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接听面试通知,接听时必须做到平和礼貌地问候,并问清面试的时间、地点、方式及要求,记下联系人的名字、电话,挂机前面带微笑,表示感谢。
2. 进行面试前的信息搜集
随后进行面试前的信息搜集,如:公司规模、业务、市场、客户群以及应聘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技术、专长、实习经历)、个性特点(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工作性质(出差、应酬、维护客户关系)等。并了解面试形式和内容是群体面试、单独面试、测试还是具体操作。从而充分准确地根据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自我介绍设计及互动问题预测。
3.自我介绍的设计
自我介绍的长度一般为2-3分钟,但可以视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自我介绍内容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应提前设计针对组织特点和岗位特点的自我推荐,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家庭情况、爱好、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能适应出差、加班、适当应酬等。而企业最想知道的是:求职者能否胜任该工作、其最强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专业领域、主要的成就、成绩、是否具备积极的个性和做事的能力。
4. 面试物品的齐备与条理性
毕业生的求职记录本应随时带在身边,以备记录必要的求职信息。除了必要的证书、文凭、照片之外,还应多带几份简历。应聘公文包要整理整齐,通过公文包可以看出应聘者的条理性,有些招聘单位会随时随地出题目考察应聘者做事的条理性。
二、职业形象塑造
(一) 面试前形象准备的三步走
外貌是一种视觉简历,第一印象在无形中左右着面试官的判断。大学生面试礼仪与求职技巧公选课程的第二部分是职业形象塑造。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会对场合的正式程度进行判断;第二步,学会对应场合的正式程度及文化宽松程度选择正确得体的服饰;第三步,学会职业形象塑造快速提升技巧。
(二)面试前形象准备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学会对场合的正式程度进行判断的课程中,笔者对正式场合做了五个星级的划分,教会学生对场合的正式程度进行分辨。
第二步,教会学生根据场合的正式程度,选择对应的服饰搭配,从而使自身形象更为得体,更符合环境的要求。同时也会在PPT中演示一些不正确的服饰搭配法,让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避免尴尬状况的产生。
第三步,笔者教学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形象提升技巧。在女士妆容部分,教女生化宛若天生的自然裸妆,比如利用高光进行微整形,起到隆颧骨、垫下巴的作用,利用阴影遮住大额头、大脸变小脸、长脸变短脸,提高鼻梁等。
在男士修容部分中,会让男生了解男士修眉的作用、如何修眉以及男士修眉的注意事项。除此之外,笔者还会教男生利用胡须优化自己的脸型,使面试的应届男生更具有男性魅力(有些艺术、企划类岗位是可以接受职场男性留胡须的)。
除了眉形设计,发型对形象的提升作用也功不可没。在女士发型设计内容中,笔者会教大家依据自己的脸型选择合适的发型,也会讲到很多女士发型的梳理技巧,比如一个简单的盘发,有些女性可以做到知性、高贵、优雅,而有些女性梳起来却显得呆板沉闷、老气横秋,其实这当中隐藏着很多发型梳理的技巧。
三、面试过程礼仪
做好面试前期的准备工作和面试形象提升之后,开始进入面试过程礼仪的学习环节。
(一)到达时间的把握
面试时绝对不能迟到,最好比原定时间早10-15分钟到达,这样才有充裕的时间到洗手间整理仪容。但如果因其他客观原因招聘人员迟到,应聘者最好不要流露不满情绪,要保持平和友好的面试气氛。
(二)面试时的态度
面试时应聘者一定要亮出自己优秀的一面,但不能苛求完美。要树立信心,同时不卑不亢,不要刻意讨好面试官唯唯诺诺没有主见,也不能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要非常合理地把握好面试时沟通的尺度。
(三)面试的具体环节
笔者会从面试等候区、进入面试房间、 如何入座、入座之后、如何回答、如何离席等几方面进行教学。课程中会使用丰富的图片、漫画进行生动讲解,课程的最后,还会挑选学员进行面试场景的模拟练习,并进行现场点评纠正。
1.等候区
在面试等候区要保持安静,不能擅自开门,更不能探头探脑,通知轮到自己面试时,要对引导员说“谢谢”,敲门三声经允许后方能进入,轻轻关好打开的门,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准备进入面试状态。
2.进入面试房间
从入门到面试间入座过程中,一定要体现“精气神”,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步伐适当加快,对环境要有灵活冷静的应对。遇到面试官直视的目光,不要紧张,收腹挺胸深呼吸,鞠15-30度躬后问好。双手微笑递送面试材料,文字朝向对方,方便对方阅读。
3.入座之后
自我介绍及互动交流时应讲普通话并尽量清晰标准,语言精炼,层次分明,注意语速、音量。表情柔和,面部放松,目光真诚,交流时不要过度晃头、皱眉、噘嘴、眨眼、低头、看天花板、看窗外等。笔试未开始时,不能乱动答题纸,被要求答题之后,再翻动试题题目,掌控答题时间,答题纸字迹清晰优美,答题后纸放右上角,有利于后来人答题。
4.面试答题技巧
浅显问题深入答,不能蜻蜓点水,深奥问题简单答,忌长篇大论,原则问题坚定答,忌委曲求全,陌生问题伸展答,不要冷场,而实践问题应总结答,千万不能“一锅粥”。
5.面试的后期处理
面试结束后,不要过早打听面试结果,最好在允诺的时间期限结束后询问。若没有约定公布面试结果的期限,可在面试结束后3-5天询问,可以以邮件或电话形式询问,询问的顺序是:感谢对方给予的面试机会;表达诚挚的求职愿望;委婉地询问结果,并表示感谢。
6.怎样面对未录取结果
若没有被应聘单位录取,也应有礼相待坦然面对未录取结果,并礼貌询问未录取原因,从而总结积累面试经验,并对应聘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表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也可以为其推荐其他人选。
7.如何面对复试
应聘者进入复试后,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有过大压力。进入复试后,应进一步深入搜集对自己有利的应聘单位信息、具体的岗位信息及应聘成功的面试技巧,找对展示优势的方向,提高面试成功的几率。
8.不可忽视的模拟面试
为保证大学生面试礼仪与求职技巧公选课的实际授课效果,必须采取模拟面试手段对选课生进行实际的面试行为纠正、调整。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性格、特长等个人特点进行岗位订制式培养,提高其面试能力。如可根据行政岗位、技术岗位、销售岗位等进行大类划分,分别对应学生的能力、性格、爱好、专长进行匹配,以此方式在模拟面试环节进行分类详细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旭.大学生求职的公关礼仪[J].硅谷,2009(20).
篇3
近期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就“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进行一一对照剖析,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不足与欠缺之处,并认真筹划相应的工作措施,以下是本人对照“六个破除”的自我剖析内容:
一、在“破除僵化保守,着力解决改革意识不强问题,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改革意识不强。
改进措施是:从师德师风上入手,抓好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认真学习新思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此外,要时刻注重自己的摄影专业业务以及工艺美术史论能力的提升,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面和党性修养,用最新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书育人。
二、在“破除因循守旧,着力解决创新精神不足问题,坚持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创新意识不强。
改进措施是:加强学习新方法,从书本上、网络上学习,从旁边的教学名师身上学习。二是让自己课堂教学方面有所提高。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负责,同时对他们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尽量做到多表扬,少批评。
三、在“破除封闭狭隘,着力解决扩大开放不够问题,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视野不广。
改进措施是:向别人学习,向书本、网络学习,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开阔。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知识含量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学习,通过读博、访学,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有国际化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领略到高速发展的国际化教育。目前学校对于在校教师读博有很好的优惠条件,我目前也很想再进一步的学习,提高自我。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大学生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教师要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四、在“破除自我满足,着力解决服务意识不强问题,坚持以服务打开发展新通道”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深入学生少。
改进措施是: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多关注,特别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多提问,多鼓励,给他们精神上的寄托,让他们能感受到我的关爱。
五、在“破除随遇而安,着力解决工作标杆不高的问题,坚持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目标不高。
改进措施是:多向同行优秀教师学习,学校的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是无价之宝,平时要多听课、多学习,吸取老师们的上课经验,思考他们是如何备课、如何控制课堂、如何进行课后练习。除此,还要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借助其优点来不断完善自己,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修正自己不足,让自己更优秀。
六、在“破除慵懒散漫,着力解决作风不实问题,坚持以过硬作风彰显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作风不硬、效能不高。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现今的中国高校教育体制中有一个迅速壮大的特殊群体――高职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总体而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全面健康发展,是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很多高职学生由于对周边环境不满意,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冲突,而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一些心理需要。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虚拟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在这里会聚交织,因此其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量极大,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及校园生活等,应有尽有。而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时间和空间缩小为“零”,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尽情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不怕后果,不担心受到惩戒。但是由于网络上的内容拥有多元化和多样性,不同的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强烈的撞击在一起,以及部分不良的内容充斥在网络上,对大学生具有全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冲击。特别是一些遭受挫折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追求成功、获得尊重、找回自我”,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幻想。不少学生就是这样逃避现实,把自己局限在电脑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饭不思,夜不寝,成了可怜的网虫。
二、社会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学生心理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涉世不深,憧憬未来,又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困难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商品经济的辐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有些学生在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义与利的辨析、贡献与索取的思考等问题面前,感到困惑、迷茫,看不清前进的目标,意志消沉,不求上进,没有学习动力。加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过于担心将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更看不到美好的前途,于是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反应,产生焦虑、自卑情绪及冲动行为等。
三、家庭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家庭中生活,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大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往往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父母无限制地满足子女的欲望。一些家长过于宠爱和过于保护自己的孩子,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子女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导致他们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比较差。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经常是恶语相向、拳脚相加,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特别是当他们在生活或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得不到家庭的同情和安慰,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苦闷和烦恼,变得孤僻,情感冷漠。
3.家庭成员对学生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分居、离异或再婚所带来的痛苦,以及新组家庭的矛盾都会对子女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导致他们孤僻、冷酷、无情、悲观,甚至转化为心理障碍。
1.高校扩招的影响。随着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剧增,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下降。
2.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有些课程难度较大,对于入学基础不是很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的学生来说,很难合理、有效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开设的一些课程相对陈旧,实用性差,学生不感兴趣。目前的教学方法,仍是以教为主,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对于没有升学压力的大学生来说已经不适应了。
五、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
1.许多大学生来自于农村,自己有一定的自卑和害羞感,因此不敢也不愿与他人交往,害怕遭到别人的歧视和拒绝。这种交际困难的存在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2.大学学习与高中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与高中老师也有差别,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压力。
3.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无长远规划,只满足于目前现状,对待学习和生活抱着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毫无进取心,学习上不主动钻研,工作上漫不经心,生活上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余时间的利用上也存在较大的误区,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既不参加学校各级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又不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往往把这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上网聊天、打游戏上,不仅虚度年华而且浪费大量物力财力。
4.多数大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恋爱,更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旦出现情感危机,就会采取一些不正确或偏激的方式解决,由此引发心理障碍。
总之,心理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面对学生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者我们任重而道远,只有剖析透彻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才能切实解决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兆侠.银川大学.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8.
篇5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88-01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向大众化时代迈进。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559万,2009年达到611万,2010年将超过631万。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逐年扩大的同时,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逐年严峻。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由原来的“精英”转变为“大众”,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大学生的待就业率逐年递增,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及残酷的社会竞争下,凸显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漫漫人生路的核心就是职业生涯。不管是谁,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其职业生涯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可以遵循传统观念,按部就班,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同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以及工作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职业甚至行业。但无论你选择哪一者,都一样必须每天要为自己的工作而辛劳奔波,刻苦奋斗。因而,人的生命价值,在很大意义上来说,就在于其职业生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成功。
那么,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曾指出:“职业生涯设计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换句话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
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义重大。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一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的首要保证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因此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清楚认识自己的性格能力以及爱好等对于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个人的意义
(一)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他们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导他们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使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等。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主动性,彻底摒除基础教育阶段的依赖性与盲目性,自觉而能动的学习。
(二)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
生制定好了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在事业上的具体目标,进而确定了学业发展方向,同时也好比给自己的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指示灯,令其在日常学习及日常生活中不仅有了方向,更有动力,敢于鞭策自己,不让自己松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地向自己事业之塔靠近,而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方式和学习方式又会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当这些规划内容的逐步实现,增强了自己对职业目标的成就感,也促进自己向更高一层的目标前进。为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下基础。
(三)能够激发大学生个人潜能
有了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更有远见,更有责任感。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制定他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么他就很容易陷入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所带来的烦恼中,导致精力分散,无法全神贯注地学习生活,也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其实,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需要我们充分地挖掘。天赋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善于激发自己的潜能,努力学习,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内在潜能。
因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经过个人的努力,激发潜能,进而实现人生的事业目标。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对多数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大学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大学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
大学生必须认清楚当前的就业形势,迎接挑战,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及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就业观,大学生面对当今形势会不断的变革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使自己有较高的适应性。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就业形势的缓解,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实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大学生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社会人才资本的浪费。同时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促进了学生职业和自身能力的匹配,更易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既节约社会人力成本,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每个大学生都应该真正的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其意义,从而尽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自己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曾美英,窦秀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2]周宏岩,苏文平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3] 李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系统分析[J].文教材料,2008,(6)
[4] 马援.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之我见[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0)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形式对策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高校的政治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修养,注重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一张文凭,而是能力和素质兼具,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1.要始终坚持和拥护党的方针路线
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我国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路线;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拥有民主
观念和法律意识,对于错误思想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要推进大学生踊跃参
加社会实践,拉进社会与学校人生价值观
念的距离
在思想上,要有创新意识,敢于进取。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交际行为的基本能力。
3.要培养大学生的基本道德操守和
良好的行事作风
不能够好高骛远,要踏实肯干,诚恳守信。具备必须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优良典范。
形势政策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明路线。所以,想要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实施形势政策教育势在必行。
二、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状况主流是正确的,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效果总体上还不够理想,还没有完全达到教学所需要
的目标,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足够认识
思想认识不到位是阻碍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和症结所在。
2.师资队伍不稳定,授课效果不理想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授课教师往往发展方向不明确,实际待遇偏低,教学岗位缺乏吸引力,教师队伍的准入条件不明确,缺乏具体的刚性制度,给教学和研究工作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专职教师在职培训脱节或缺失,学术交流机会相对有限,使专职教师的学术视野趋于落后和狭窄。而更多的是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领导或从事学生管理的辅导员进行兼职教学,精力的分散导致授课的水平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3.教学手段单一落后
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落后。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定性而不是量化的层面上,基本都是教师讲解的传统模式,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套话较多,案例较少,在教法设计上传统的灌输方法运用过多,缺乏足够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
4.缺乏材
表现在与政策出台、时局变化乃至各种媒体宣传相隔的时段太长,由于教材的滞后,使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严肃性,也失去了本应具有的重要地位,最后导致课程建设明显滞后于其他学科。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思路
形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紧随时代的步伐,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更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学生了解党的路线以及各项重要方针政策,关注社会民生的敏感话题,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观察社会,了解社会。
在组织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吸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识以及新的材料,同时应对国内形势与国际的大环境相结合,对难点及疑点进行认真剖析。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还应用信息手段对既得的消息尽快传播给学生,扎实并客观地进行阐述,切实做到“以事明理,以理论事”,使内容与时俱进,时刻注重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的时事嗅觉,引导学生正确人事形势中的各种关系,防止认识的片面性及表面化;同时,形势教育常常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内容,所以应培养学生快速对形势了解以及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拓学生的事业,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介绍与命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力求做到生动活泼,史料翔实,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对自身的知识结构有所完善。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使学生以马克思理论对事物及形势进行本质上的剖析,抓住主要矛盾,专注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素质教育任重道远,同样形势与政策教育也应得到整个社会的支持与认可,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德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剑敏,田鸿雁,申晓英.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0(1).
[2]宁晓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功能的互补融通: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篇7
一、教学案例的选取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的选取是否恰当。真实性。案例要真实准确、注重细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这样学员才会认真对待案例,仔细分析案情,才能学习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能力。为此,教师要深入实践,采集真实案例,选择实际发生、社会反响强烈的案例。针对性。案例应该具有针对性,与所学理论知识直接相关,为教学目标服务。教材是法律教学的依据,而案例就是原材料。教材规定了案例的选择方向,吃透教材才能选准案例。案例选择不可脱离教材,否则就失去了理论支撑,讨论分析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典型性。教学案例要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引起情感共鸣。对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要注意选用一些与大学生违法犯罪、大学生权利义务直接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讨论、思考。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导入。课前,教师先将精心选好的案例向学生展示,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出法律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依照案情繁简,确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案例,积极思索,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分小组,以小组形式组织活动。分析讨论。在课堂讨论时,各小组派出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的询问。允许不同观点的学生辩驳,展开探讨,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不同角度的论证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在讨论中,教师要统筹规划,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讨论。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避免学生产生依赖情绪。如果学生分析有误,教师也不必立即纠正,通过针对性地提问,引导讨论继续下去,让学生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归纳总结。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发言、讨论之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总结要围绕教学目的,根据案例涉及的法律理念和法律规定,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对学生认识有偏差或遗漏的方面,教师要重点讲解,解答疑问。力求用案例说明法理,用法理剖析案例,使法理与案例有机结合。总结不一定讲出标准答案,有些案例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看讨论思路是否对头、分析方法是否恰当、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
三、应注意的问题
篇8
关键词: 英语交际能力 中西部地域特色 《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有很多,但是大多数教材都是由发达省市的学者和编者编写的,更适用于发达地区的高校学生使用,而我国各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的教育投入和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有很大差异。如果在西部高校使用东南部发达地区高校的英语教材显然是不够合理和不现实的。而《新思路大学英语》系列教程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是一部面向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好教材。本文以《新思路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为例,剖析该教材的独到之处。
二、教材介绍
1.编写原则。《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是根据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来编写的,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笔者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任教,我院学生毕业后大多要去国外进行汉语教学,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很多,因此,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而《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十分重视语言交际技能和策略的训练,联系中西部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力求使英语学习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该教材是视听说教程,使用多媒体光盘,使学生看读、看写、看说、看辨与听读、听写、听说、听辨相结合,轻松愉快地接受和领会相关的语言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用英语表达出相关的想法和内容,从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
2.素材的选择。该教材力求从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个人兴趣爱好和实际交流需求出发,通过题材广泛,短小精悍的素材,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拿教程的第一册来说,全书共有八个单元,涵盖了enrolment,tastes,friendship and love,manners,sports,holidays,travel and diet等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大学生活紧密相关,师生用起来感觉得心应手。该教材还针对性地加入了一些中西部地域特色的元素,如文化、地理和民俗等,是学生很感兴趣又“似曾相识”的内容,使学生学以致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如第四单元“After you is Good Manners”一课中就出现了ethnic minority(少数民族),taboo(禁忌),etiquette(礼节)和diverse(多样化)等词汇,涉及各民族和各地区的不同文化习俗,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练习了英语口语。
3.练习的设计。全书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为a. listen and spell;b. listen and repeat;c. listen and choose the best response to what you have heard;d. watch and judge部分又由五个视频短片组成,让学生看完短片后根据内容做选择、判断、填空、改错和复述等练习。短片内容由易到难,生动诙谐,是学生们最喜欢的部分;针对性练习也是难易适度,灵活多样,学生常常惊叹:“怎么又下课了?时间过得太快了!”第二部分是听力练习,由三个对话组成,每个对话后有相应的练习,难易相当,学生们掌握得也不错。后面还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根据前面看过和听过的内容谈自己的attitude or opinion,是个创造性的输出过程,经过大量相关的视听材料的练习熏陶,学生驾驭起来基本没有太大问题。第三部分由两个段落的听力材料和相关练习组成,是提高阶段,也可以考查学生的整体英语表达水平。
整个设计较合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由模仿到操练,然后创造性输出。
三、我院学生使用该教材的情况
我院的学生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外汉语系的,他们毕业后大多数人都要出国给外国人教汉语。虽然从中学到大学学了很多年的英语,但和大多数的中国大学生一样,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强,应试能力不错,但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听不懂也说不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了《新思路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专门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使用该教材后感觉效果不错,连着几届学生都很喜欢。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了该教材。第一部分中的listen and spell是温习词汇短语,并进行听力热身,该题我们必做;随后的repetition和give response,我们布置给同学课后自己完成。Watch and judge是看视频短片,学生非常喜欢。我们会让学生看完后做书上的练习,并根据片中的内容自编一些练习或任务让学生完成。如第六单元谈的是国内外的节日,学生们很喜欢。看完短片后,我们让学生们谈谈自己最喜爱的节日,根据喜好分为不同小组。全班共三个组,分别谈论感恩节、万圣节和情人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节日为题材,当堂准备了三个贴近大学生活的短剧,非常精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不知不觉提高了,性格也改变了,胆小的同学发现自己更勇敢更自信了,英语程度差的同学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逐渐提高了,兴趣也更浓厚了。同学们都爱上了英语听说课,每次都积极准备,并全力以赴地投入英语短剧表演,表演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真可谓一举三得。
上过英语视听说教程的同学大大改变了“哑巴英语”的现象。这除了师生的共同努力之外,《新思路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也功不可没,它是一套非常适合训练中西部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教材。
四、结语
本论文从《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的编写原则,素材的选择及练习的设计一直谈到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师生使用该教材的情况,用实例充分地证明《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是非常适合训练中西部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好教材。
参考文献:
[1]蔡昌卓.《新思路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版).北京,2009.
篇9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
独立学院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既具有许多大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又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但在基础知识、自身素质、认知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健全独立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对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本文对如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切实有效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抗压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教学效果等方面作分析,做出了以下思考。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多数独立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多数独立院校中这个课程多数被定性为选修、辅修课,学时数不多。同时该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系统的规划,内容缺乏针对性、连贯性和系统性,教材选择、课程内容由心理教师自主决定。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较随意,缺乏科学性。因此不少师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学敷衍了事,学生完全没有从课程中学到有用的心理健康知识,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2.课程教学方法过于老套、单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其内容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目前独立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没有互相融合,大部分均采取传统的讲授式和讨论式,很多独立学院仍在灌输与现实问题严重脱节的理论,上课地点大都选择在课室或电教室,学生排排坐,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完全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修学分的手段。这显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不符合的,这也严重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急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改革。
3.课程的专职任课教师资源匮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需要具有真正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据调查,实际教学中,真正能胜任此课程的专业任课教师较为缺乏。各独立院校为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往往让邻近学科的教师担任该课程教学,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虽然这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这就导致有的任课教师心理学专业知识贫乏,不足以承担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一系列任务。
二、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对策
1.改进教学内容、模式及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理念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改变而更新。学校可考虑三本学生的特性,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师可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选择针对性强的教材或自编教材,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并在上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探究式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可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大一到大四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开设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各年级阶段学生的需求。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考试和测验等形式并不适合心理健康教育,应逐步淘汰。
2.采用丰富心理健康教学的形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尽管会受到场地、时间、学生人数多等诸多现实条件束缚,但应当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有机协调起来,通过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各种教学形式的结合使用,如课堂讲授、讨论、辩论、情景模拟、团队心理辅导等,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程中穿插相关讲座,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掌握自我调控的技巧,这样才会提高独立院校学生对负性情绪的自控能力。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利用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组织教学材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
篇10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对策
当前,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除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等原因外,还与一些高校长期缺乏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近年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日益增多,由于独生子女性格存在很多缺陷,主要体现在: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责任感缺乏,情感波动较大,价值趋向模糊等。因而,开展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生命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笔者通过对独生子女现状,教育对策等方面的分析,浅谈一下独生子女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几个问题。
一、社会及家庭背景影响着独生子女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现在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家长对子女教育往往是以子女为中心,万事都为其做好而忽略对其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曾有报道称,一位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剥鸡蛋而挨饿,可见,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宠爱到了何种程度。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有人帮自己,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出手足无措,缺少了长辈呵护的他们感到恐慌甚至绝望,直至产生轻生的念头。目前随着全社会教育的普及化,学校教育的误区严重扭曲了独生子女的生命观。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而片面的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样的学生往往没有自我没有个性,他们十分冷漠,沉重的升学压力使得他们没有对社会生存、处事方法有所了解,等到经过重重选拔上了大学才发现,这个象牙塔与想像中的很不一样,他们对突然的轻松感到无所适从,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对自己的未来有点期待与担忧,由于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欠缺,压力得不到释放,积聚的结果就是伤害自己,结束生命。
二、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决定生命观的趋向
中国社科院的卜位认为:每个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personality),健康的人格指人格健康中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需要、信念等因素的协调和发展,其自我评价客观,不狂妄自大,也不盲目自卑,并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国内部分学者已做的工作得到的实证材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对其生命观的趋向有着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具有良好完善人格特征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会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目标明确,责任感意识强等,这会促进其自我价值的体现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反之不备正常人格特征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困难,在压力和困难的折磨下,他们的人生目标生活态度就会发生急剧性的变化,直至出现自杀。
三、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生命观确定的决定性因素
独生子女大学生除具有当代大学生所共同的心理特点外,还具有其鲜明的自身特征:思维活跃、自信、有一定特长等,但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在他们的身上也反映出一些特殊的心理状态:
(一)、自我中心意识强,性格独立。独生子女不管来自城市或农村,他们都独享受家庭成员的爱,拥有各种优越的条件,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于是他们只爱享受,只希望别人爱自己,对家长的爱不领情、不珍惜,自小意识中就以自我为中心,平时都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中长大,溺爱有加,养成个性极强的性格。
(二)、独立生活能力差,经不起生活的磨练。独生子女一直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被视为掌上明珠,视为整个家庭的希望,再加上现行的高校制度的应试现状,有的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尽可能的包办代替。在高校新生入学报道注册时,全家到校相送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子女上大学后,不顾路程遥远定时专程到校为子女洗衣缝被。在这样包办的环境下成长,独生子女大学生一旦离开家庭,日常消费毫无计划,生活中遇到困难一筹莫展,遭到挫折就焦躁失落,无法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因而,在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上存在这许多矛盾状态:自主精神与依附心理集于一体;自我期望值高和自我控制能力弱并存;好强与脆弱联在一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
四、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心理疏通培养健全人格
学生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从哺养者、培养者、教育者转变为子女所信任的伙伴和引导者,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关注自己孩子的真正需要,要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疏导而不压制,真正做到严有度、爱得法,努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信的良好品质,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健全人格。只有以情感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承认他们的不同性格、爱好和兴趣,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深刻的思想和道德融入浓厚的情感中,用炽热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结合,扶植其自尊心,激发其上进心,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力度,达到理想的效果。思想工作不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很难有说服力和感召力。要动员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措施,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学生反映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抓起,不断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二)、加强生命关怀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大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只有真正做到关怀生命、关注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命、生活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增加亲和力,富有感染力,提高实效性。
重视生命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人性化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以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服务于个体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重视生命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个性化的教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富有针对性,
重视生命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生活化的教育。生活是生命源泉,离开生活的生命关怀是苍白无力的。生命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生命的显现,关注生活就是关爱生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其释疑解惑和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其来自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
重视生命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幸福化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幸福服务,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终极目标。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幸福化的教育。通过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具备奉献幸福的品质,成为拥有较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高品位人才,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觉意识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是在集体中生活的,这就需要一个和谐的、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政治、文化娱乐生活的环境和氛围。班集体是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班集体生活中,同学们在思想品德上互相认同,在行为上互相模仿,特别是在涉及共同利益和要求时,互相激励、强化和支持,容易形成一定规模的群体行为。
(四)、注重慎独,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们的自主精神是很重要的,而传统的“慎独”思想正是强调了高度自觉的修养精神,自觉学习、自觉遵纪守法,戒慎自守,这很有助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道德修养中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够自觉的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反思自己,从而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确定自我意识和树立“我”的稳定形象,这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前提条件,是青年期最重要的心理过程。
(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人格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最佳形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视角,增长知识,提高认知水平,调动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充分发挥集体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并从中注意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及其价值观念,做到有针对性的对其加以引导,使独生子女大学生从中提高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塑造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增强自我管理的愿望和动机,从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体系。
(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为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教育工作者必须率先垂范,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树立正确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注重自身优秀品质的发扬,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更好的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七)、改革教育管理方法,为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创造条件
大学生活的自我管理是大学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最终是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工作方法的创新,显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和成就学生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管理,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接受教育,通过自我管理学会自律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赵允玉.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0).
[5]褚慧萍.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看高校的生命教育[J].江苏高教,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