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书育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20:4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教书育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对于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美术绘画技能技法,能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组织课外活动和竞赛工作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虽然各院校在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述上略有差别,但基本内容大体一致。本专业的就业面向是:中小学、企事业、群众团体的美术教师或管理工作。从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对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简化版本,没有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目前,我国开办美术教育专业的高校很多,有专门的美术学院和艺术学院,有部属师范大学、有省属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还有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等)。这么多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其办学层次、专业侧重、办学能力都不尽相同,各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几乎相同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同类型学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而有所差别才对。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如果不根据自身实际确定有差异的人才培养方向,盲目地向本科层次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靠拢,是不切合实际的,更是没有出路的。伴随着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的教育师资培养任务也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来承担,并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学前和初等教育的师资。从近几年麦可思研究院编制的就业蓝皮书中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高等学校的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被看好,在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中列第9位。在报告中也同时指出,高职高专专业中的学前教育类和中小学教育类专业就业满意度较高,就业后行业转换率较低,就业前景被普遍看好。我们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紧紧把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方向,把培养目标的定位调整为培养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美术教师以及社会美术活动人才。
2 关于人才质量观念的更新
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要走有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就需要更新质量观念,根据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来树立恰当的人才质量观。高等教育在21世纪初经历了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并没有从更深的层次上改变教育的体制和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越来越多地被熟知和接受,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属于边缘的范畴,学生选择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而不是情愿。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是真正喜欢美术和有从事美术教育这一职业,更多的原因是文化课程成绩低而不得已选择了美术专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高专的艺术类专业(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等)成为一些低分考生的“收容站”。我们的高等教育多年来一直是实施立足于学科本位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生怕学不足;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教育本位、素质本位的口号也越来越响亮,生怕学不宽;这都直接影响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质量观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有高度职业适应性,这就需要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下足功夫,高等职业教育更要考虑的应该是学不学的专的问题。文化课成绩偏低、美术技能基础弱,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遍状况。这种情况造成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下组织教学难度大,教学质量难保障。我们也看到,文化课程偏低的学生普遍的表现出对技术技能类项目的一种爱好,对技术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的热情超过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换个说法:这些学生“爱玩”。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特征,依据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3 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
篇2
关键词:学校文化 技工教育 皈依 技术人文
学校要不要开展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培养,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千校一面的校园文化和人文教育,不但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作为承担着技能人才培养的技工教育,要皈依技术人文、建设技能文化,这既是技工教育寻求错位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技工教育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技工教育只有信奉、建构和实践属于自己的“技术人文”观,纠正将人长期从事技术学习和工作所产生“物化”“工具化”的偏向,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技双馨的技能人才。
一、技术人文:基于技术的人文观
技术人文是基于技术的人文观,是指蕴含在技术发明、技术改良、技术运用之中,贯穿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变化发展全过程,具有丰厚人文价值,充满着人类的思想、意志和情感,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着指导、影响、推动作用的人文精神。技术人文通过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反思、维系和发展技术本身存在的价值,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能引发从事技术活动的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对于规范技术应用、推动技术发展以及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人与技术、技术与技术、技术与自然等关系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二、技术至上:技工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从人类发展史上看,技术和人文的起源并无二致,但是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时,技术和人文逐渐走向对立。人们普遍认为,人文也就是仰望星空的情怀,只有技术才能真正创造价值。因此作为从事技术教育、传承技术手艺的技工教育,也在市场的导向下变得功利化起来。市场需要什么技术人,它们就培养什么技术人。进入教育环节后,技术异化人文精神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大部分技工院校奉行“实用主义”和“生计教育”,强化了学生技术的传授和训练,弱化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技工教育的功利化趋向更加明显。“技能改变命运”“专业决定前程”成了至理名言,专业的细化使学生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越来越远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的。学生知识结构片面,理想、情感、志趣偏窄,对专业以外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保、资源等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从而造成了毕业生缺乏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缺乏对邻近学科迁移发散的能力,缺乏对已掌握的技术改进创新的能力,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技术至上, 基本丧失了“技以载道”的功能。此时的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中性”的工具,为善为恶取决于什么人使用,客观上形成一种“人与技术”的关系。在“人与技术”关系视野中,技术往往缺少基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衡量;其教育往往过分夸大了操作技术的价值,忽略了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以及技术中蕴含的巨大人文信息;其培养出来的人往往容易“物化”“工具化”,甚至“把人变成机器”。
三、皈依人文:技工教育本质的客观要求
1.是走出“技术至上”误区的必由之路
要走出技术至上的误区,弥补技工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就必须皈依技术人文,将技工教育教学中的“人与技术”关系变成“人与人”的关系,让技术回归到人文的时空里寻找自己的坐标。每一种技术都深刻蕴含着“人与人”的关系。技术的发明在于“人”,技术的运用为了“人”,技术的传承依靠“人”。从事技术教育教学,最终都要落到“人与人”的对话上。这一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灵感和求知欲,唤醒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豪感。
2.是技术的本质诉求
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技术专家往往按其原理和功能结构对技术进行严格分析。而以人文主义的视角观之,科学的分析却是不够的,它没有切入问题的实质,只有从作为技术创造者的人性出发, 从技术的社会文化条件和技术后果出发, 全面分析技术与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 才有可能真正把握技术的本质。萨尔顿早就说过,无论科学可能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的本质却是人性的。吴国盛教授进一步指出,你如何理解技术,就会如何理解人。反过来也一样,有什么样的人性理想,就有什么样的技术理念。技术的人文本质客观地要求承载技术教育的学校,在实施技术教育教学的同时必须营造适合技术活动的土壤和环境。
3.是技工教育的内在需要
技工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技能人才。教育培养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培养的对象也是人。人构成了教育培养的原点。虽然技工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技术传授的主体地位,但是依然要承担起人文教育的社会责任。因为教育的真谛在于“育人”而并非“制器”,培养的技能人才必须先满足人之为人的首要特征。既要培养符合工作需要的人,又要培养在工作中可持续发展的人,更要培养懂得生活的技术人。技工教育皈依人文,旨在建立人在技术中的主体性,并通过教育唤醒学生的自主性意识,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解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技能并自如运用技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四、校本建构:技工教育皈依技术人文的策略
技工教育皈依技术人文,要求技工院校的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培养必须走校本建构之路,就是从本校实际出发,围绕技术人文核心,有效开发与优化整合学校的各种文化资源,真正实现以技为主、以校为本的文化体系和人文培养格局。
篇3
【关键词】数学教育;人文价值;实现途径
一、数学教育蕴涵的人文价值
1数学教育有助于培养严谨的做事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讲求的是以数据说话,一切结论都要经得起推敲检验,整个过程经不起半点马虎,一个小错误就会导致结论的错误.因此,数学教育的这些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和责任心,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习惯.
2数学教育有助于培养理性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数学这种理性思维的介入,人们对于是非曲直的判定不再只是凭着感觉,而更多的是依靠理性来判断.数学本身所蕴涵的理性、确定性和规律性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3数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学好数学的难度很大;数学同时也是一门系统性特别强的学科,环环相扣,无论哪一环出了问题,都难以继续学习下去;还有就是数学的计算,特别是复杂的计算,容不得半点疏忽,一点错误就会导致结果的错误.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不懈的过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4数学教育有助于提高美学修养
数学中的美在于它的井然有序,在于它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在于它数式的美妙与图形的和谐.“勾三股四弦五”六个字道出了三角形的奥秘,黄金分割充满神秘的魅力.因此,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体会数学的美,提高数学素养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
二、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途径
1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育包括教书、育人两层含义,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古语有云:“上行下效.”因此,在教育学生之前,教师必须先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对于数学老师来说,要想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须从自己做起,做到规范书写、合理用语、端庄仪表、做事严谨、工作一丝不苟.同时,强化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严实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积极树立起能被学生认同的教学风格.
2教师要活用数学史料
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不是枯燥、机械的字符或公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扩充一些课外的数学史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在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记忆的同时,以数学家本身的成长和优秀思想品质来教育学生.数学家的事迹本就是一种传奇,学生愿意听;在这个传奇中,数学家就是英雄,学生愿意学;在这些故事中学生可以学会:坚强、勇敢、不畏艰辛、勇于挑战.
3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数学教学的实施,也有利于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因此,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在学习活动中担当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多重角色,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包含学生的误解,支持学生的创意,评价学生要以表扬、鼓励等正面评价为主.如此,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兴趣更浓郁,思维更开放,想象更大胆.
4发挥数学活动的人文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同样其也运用于生活,数学素养的优劣就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为原型,组织开展各项数学活动.这样的数学活动最贴近生活,也最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活动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以数学的思维去看问题,以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在活动中,精细的处理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习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分析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环环相扣的活动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数学教育者应该把人文精神的传承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展示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机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教育,将科学与人文知识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艺术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有关的艺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专业能力、专业意识的培养,通过艺术专业方法、专业技能的训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是一种建立于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一、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
教育的目标培养或培养目标是教育最根本的方向问题。它可以分成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来确定,这是纲领性的标志。但各类高校的艺术专业如何实现国家规定的教育总目标,目前教育界在认识方面不尽一致。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来说,当务之急是调整和把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对艺术人才和人员的需求也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
二、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创新思维不同于简单的重复与掌握了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在此之上对前人及习惯善于否定。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泉,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创新活动没有现成的固定的答案。这就要求创新思维能超越一种障碍,自由地、流畅地在现实与幻想间不断往返。
最后,培养学生捕捉创新灵感的能力。善于捕捉灵感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灵感是创新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精神状态,是以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
三、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形象
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树立品牌与特色意识,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各高校在教学创新的同时不要忽略在教育体制上的创新。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适当给高校放开一些专业设置自主权,让学校根据自己教育资源和社会需要拓展专业方向。也就是说“高校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灵活机动地自主调整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同时,每个大学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突出艺术教育的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各院校根据自己的角色及地方区域特色准确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使之适应市场的需求,整合学科专业优势,优化课程布局,尝试学分制,建立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教学管理模式。
四、建立更科学的艺术教育方向
(一)艺术服务的价值
艺术服务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集体和为社会造物、造境、传信和传情。服务的道德、才能、热情和勤奋,一样都不能少。没有道德的服务是卑鄙的,没有才能的服务是愚昧的,没有热情的服务是僵死的,没有勤奋的服务是空洞的。惟有高尚服务的艺术才是真正人性化的艺术。古往今来,真正成功的艺术者都有一个崇高的服务精神在支撑,因此我们说:服务是艺术的生命。
(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
建立起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使学院教育更好的融入经济环境中。高师艺术教育必须完善我们的教育功能。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教育、研究、服务三重功能,但我国目前高师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教育本身的教育职能,忽视了学院教育的社会职能。在教育的研究领域,忽视了对技术型科学和行业指导性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非常欠缺。因此,对学院教育和行业发展的帮助并不大,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不能很好的溶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其次,高师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横向联系,当艺术教育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以后,就应该与这种经济建立很密切的横向联系,及时地转化为经济成果。
五、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专业教育要看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高校艺术教育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按照传统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所培养的专业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合格的高等艺术教育只有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把握自我、不失本性,才能更好地接近市场,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甚至可以调动市场、决定市场走向。当今社会,市场一般不会迁就高校,而高等教育却往往被要求适应市场。
(二)培养创新艺术教育的模式
中国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然而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向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实践能力是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并实现创新目标的综合性能力,包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和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对学生以上各种能力的培养,应体现于广泛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及社会实践之中。
六、艺术教育创新的意义
高校的艺术教育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是我们当代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高校的艺术教育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需要。高校担负着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水平,不断地创新教育模式,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不断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思维,才有可能不断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艺术人才,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正确、全面的高校艺术教育进一步实施改革与规范,研究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杭州: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篇5
一、从传统与现实看诚信的意义
从传统来看,诚信既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内核之一,例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非常看重诚信二字。《论语》中有一段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在这段话中,一方面孔子把“信”视做为政者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根本,强调只有统治者取信于民,方能赢得民心,这样才有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孔子还从一般意义上把“信”视为做人不可或缺的根本――民无信不立!
从现实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诚信已成为既无国界,又不分社会制度的共同准则,是社会的道德底线,对于维系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人格尊严,起着基石的作用。尤其是在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今中国社会,诚信更是维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原则。
二、当今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突出表现
当今中国社会,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突出表现为:
(一)学习方面――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考试是检验和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然而在高校的各级各类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突出,却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并且呈现出“群体化”“、职业化”“、科技化”等特点。还有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东拼西凑、抄袭他人已发表的论文,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把他人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
(二)经济方面――拖欠学费,借贷不还。恶意拖欠学费是部分大学生在经济方面不诚信的突出表现,他们将本应上交的学费用于购买奢侈品和高消费;不按时归还国家的助学贷款,给学校的信用指数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骗取特困生奖学金,目前国家和许多高校对特贫困生有优待政策,某些大学生就千方百计弄假证明谎称特困,骗取特贫困生奖学金。
(三)就业方面――虚假包装,频繁跳槽。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取胜,不少毕业生往往刻意包装自己,在个人简历上下工夫,避实就虚,夸大其词。或是伪造就业材料,虚构在校期间任职情况和社会经历,以此来吸引用人单位。还有的毕业生工作后,不能爱岗敬业,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随意违约,频繁更换工作。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大环境是促使大学生诚信形成、维持和改变的基本依据。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现了诚信危机现象。政治领域中个别领导干部、,经济领域中的制假贩假活动猖獗、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广告随处可见以及商业欺诈,文化领域中媒体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学历上的“注水”文凭、学术上的“学者”论文的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等等不诚信现象,都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学校的原因。学校教育缺乏正确的诚信评估、监督体系,是诚信缺失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高校在教育的方式上重灌输、轻引导,重说教,轻情感。在教育的内容上虽然不断强调教师要“教书育人”,但往往是只注重“教书”而忽视“育人”,只教授书本知识,而不传授做人的道理。
(三)教育者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方面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与邻里、朋友、同事交往过程间存在的不诚信行为,都会对孩子诚信品质的养成产生深刻影响。其次是教师个人的诚信素养的影响。不少教师自身诚信意识就缺乏,如在评奖、评职称中弄虚作假,有的甚者接受学生的贿赂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种种与教育工作者形象大相违背的事实,影响了被教育者诚信缺失。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相结合,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严重冲击,致使他们虽然也崇尚诚实守信,却又在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如考试、评奖、毕业、求职等面前,不自觉的放弃了诚信的原则,从而造成诚信的缺失。
四、建构大学生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诚信度如何,不仅对其本身的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且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大力开展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空对空的诚信教育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大学生的行为追求。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建构大学生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档案要详细反映大学生个人在校期间的信用记录,根据档案定期对大学生的信用状况进行等级评估,并依据个人档案作为学生评优获奖、就业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此强化对大学生的诚信监督。
参考文献
[1]阳瑞珍,吕耀怀.诚信:为人之本,立业之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篇6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历程,一个持续不断、左右摇摆的影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会儿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一会儿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一会儿囫囵吞枣地读文选,一会儿支离破碎地搞训练;一会儿以传授系统语文知识为主轴,一会儿以活动取代语文学习;一会儿回归传统语文教育,一会儿照搬欧美语文教育经验。左右摇摆使语文教学一直曲折蛇行,进展缓慢。
研读《洪宗礼评传》,剖析洪宗礼母语教育历程,笔者仿佛在品读一部教育哲学著作,又仿佛在聆听一位睿智哲人絮语。语文教学之所以几十年左右摇摆不定,是因为相互对立或对应的关系没有理顺,诸多矛盾没有解决。而洪宗礼以其深厚的教育哲学素养,恰当地处理了语文教育领域中诸多矛盾与问题,使母语教育实践与研究进入了一种合理、完善的理想境界。
一、掌握工具与发展思维
1978年,洪宗礼发表了洋洋万言的论文《试论语文的工具性》。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是学习各门文化知识的工具,是储备、传递、交流信息的工具,是进行思维活动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其时结束不久,在语文教学领域里,“左”倾毒害还远远没有彻底肃清,该文的发表,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在语文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洪宗礼能够较早地阐发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是因为他将语言文字放到学校的各门学科、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一大背景下进行观察与思考,因而看到其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他清醒地认识到,语言对人的认识有启示和规范作用,人们只能通过语言来思考世界,也只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就像人一时一刻不能没有空气呼吸一样,人也每时每刻不能没有语言凭借。语言又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工具,人类积累的经验、掌握的本领,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靠的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纽带。语言能力更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能力,看、听、读,是语言信息从外化到内化;说、写、算,是语言信息从内化到外化,而这六种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抓住了语言能力这一关键,也就寻得了力举千斤的杠杆。
认识到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之后,洪宗礼进而提出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观点,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是,他分别研究了学生语言与思维发展相适应的一面和不相适应的一面,提出了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的观点。据此,他又对语言训练的要素和思维训练的要素做了科学的分析,总结出语言与思维训练同步结合和交叉结合的多种方法,使学生语言能力训练与思维能力训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结合作文命题,训练思维的方向性;结合作文立意,训练思维的深刻性;结合选择写作角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结合选材,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结合谋篇,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两者的中介在哪里,阵地在何处?洪宗礼告诉我们:在训练。掌握工具,要靠训练;发展能力,也要靠训练。而训练的媒介和依傍又在语言。通过语言训练,使思维由谬误到正确,由模糊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抓住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的训练,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洪宗礼多年探索的科学之路,他在这条路上愈走成效愈显赫,愈走体悟愈深刻,愈走见解愈精辟。
二、教师善引与学生善学
远在上世纪80年代,洪宗礼就提出了著名的“双引”教学法。他强调要把教师善引与学生善学结合起来,教师的会教应当落实到学生的会学上来。
“双引”,即引读和引写。这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一种语文教育观念。
“引读”教学法,从10种发展到23种:扶读法、激趣法、设境法、诵读法、圈点法、提要法、自读法、点拨法、提示法、读议法、置疑法、反刍法、反三法、比勘法、速读法、小结法、精读法、探究法、赏读法、求异法、读注法、溯源法、历练法。学生多掌握一种读书方法,就等于多了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这样,学生自己就可以打开知识的宝库,进入科学和艺术的殿堂。
“引写”教学法,由原先5种发展到10种:导源引写法、厚积引写法、知识引写法、阶步引写法、观察引写法、情境引写法、激思引写法、例文引写法、活动引写法、说文引写法。10种方法,一个目的,即丰富学生的写作源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一旦生活丰富了,眼界宽阔了,思维活跃了,见解深邃了,就能写出好文章。
“双引”教学,核心是个“活”字。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创造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不同教法,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这样,就给每个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智慧与才能的平台。
“双引”教学,关键在于“善”字。教师要善于引导,要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学习的心智,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指点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最终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只有真正达到学生善学的境地,教师善引才算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双引”教学,正确处理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基础,写作是应用。两者本就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因而更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双引”教学,读写并重,实为珠联璧合,因而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双引”教学,正确处理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师的善教是外因,学生的善学才是内因。外因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起着重大作用,但决定学生读写能力是否提高的根本还在内因。从这一意义上理解,教师的善教,终极目的还是为了使学生善学。只有学生乐于学、善于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洪宗礼创设的引读23法和引写10法,究其实,都是让学生乐学、善学、高效学的“锦囊妙法”,是哲学智慧的灵光。
三、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
洪宗礼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他在初高中各年级开展多项教学实验,连篇累牍地在教育教学报刊上发表经验总结、教学论文、教案教例,多产也高产。研究的领域囊括了语文的地位、目标、功能,语文教学的原则、思路、方法,乃至备课、讲解、练习,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涉足,但他认为仍然没有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科学之路。
这位有心人一边在不断探索,一边也在不辍思考:为什么语文教法改革多年而成效仍然不显著?为什么进一步的改革竟然难以深入?经过多方研讨,深入思考,他终于豁然开朗:是教法受教材的限制,是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与方法的陈旧,使语文教法很难改进。而先进的教材思想可以引领教学行为。于是,他决定用教材制约教法,用先进的教材理念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材编写方法保证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实施。终于,教材的面孔变了,“文选”加“练习”的传统模式被突破了,先进科学的教法实施,实用易行的学法指导,都编进了语文教材。
怎样引读引写?他在语文教材的阅读训练中设计了“引读程”,在写作训练中设计了“引写程”。在“引读程”和“引写程”中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读写程”中,教读课文有读前、读中、读后提示,交给学生读书的钥匙。自读课文则授之以基本的阅读习惯与方法,指导学生独立阅读,并引导学生进而拓展到课外,形成一个知行结合、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系统。这样的教材编写体系与方式,使教师一讲到底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很难实施,从而给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供了方便之门。这样,融教法改革于教材改革之中,又以教材改革促进了教法改革。
在语文教学领域,人们容易觉察的是教师与学生、教法与学法、知识与能力、阅读与写作等等方面的矛盾。洪宗礼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教材与教法之间的矛盾;洪宗礼的胜人一筹之处,在于他运用了抓主要矛盾的哲学观,牵住了教材这一“牛鼻子”,牵动了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使语文课本不仅成为学生文质兼美的“范本”,而且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路标”。
四、教材完善与理念更新
洪宗礼编写语文教材历时20余年。20多年来,语文教材日臻完善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语文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20世纪80年代初,洪宗礼着手编写初中语文“单元合成,整体训练”教材,旁及写作教材《三阶十六步》、《作文百课》,思维训练教材《中学生思维训练》、《写作与辩证思维》,读、写、思三者并驾齐驱。从1985年到1987年,教材实验从江苏省扬州市教科项目,逐步升级为江苏省教科所、教研室和普教局的实验项目,1988年语文教材正式出版。江苏省内有两百多个实验班、全国有15个省市分设了样本班。1992年,洪氏语文教材经国家审查通过,进入国家教委的新教材用书目录,教材实验区由64个县市增加到72个县市。洪宗礼实现了教材编写的第一次跨越。
从2000年开始,洪宗礼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大纲〈试用修订〉》,主编了经国家审定通过的推荐全国试用的义务教育第二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二年,这套语文教科书经教育部中小学审定委员会审查,作为一类教材通过,自2001年秋季起逐步进入到全国26个省市的六百多个县市实验区,北京海淀区也选用了这套教材。至此,许多教材如“万花纷谢”,唯独“洪氏教材”在民间送审教材中“一花独秀”,且与人教版教材双璧辉映。洪宗礼实现了教材编写的又一次跨越。
教材建设跨越是“果”,教学理念更新是“因”。上世纪八十年代,洪宗礼的“五说”语文教育观和“双引”语文教学论逐步形成,为追求语文整体综合效应,“单元合成,整体训练”语文教材编辑成功。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教育部制订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洪宗礼敏锐地从中吸收了新的元素,概括成六大理念:人本理念、整合理念、主体理念、开放理念、弹性理念、民主化和人性理念,并据此改进了他自己主编的国标本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同样,“单元合成”教材、“国标实验”教材的建设实践,也对“双引”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给予更深刻的启迪。
洪宗礼回顾了几十年教材建设的历程,总结了几十年理念更新的体会,深刻地认识到:“教材是一座大厦,理论研究则是大厦的坚实墙基。”“理念支配着制约着教材编写,接受新理念,摒弃旧思想,当然是痛苦的,我甘愿‘享受’痛苦。”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科研立教治编,边教边编边研,编研结合,使教材建设与理念更新互为因果,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洪宗礼在语文教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在语文理论探究方面也多有建树。他是语文教学大海中的弄潮儿,也是语文教学殿堂上的思想者,更是善于用辨证法把握事物因果联系的哲人。
五、思接千载与视通万里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是1500年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描述的神思之神采,也是洪宗礼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哲理思考。他在教法改进、教材建设、母语研究诸多方面,不仅回眸历史,继承了古代优良传统,而且开拓视野,吸收了国外优秀文化。
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继承。几十年来,他所发表的语文教学论文,他所出版的语文教学论著,无不闪耀着传统语文教学智慧的光芒。“五说”语文观、“双引”教学论、语文教育“链”,既活跃着崭新时代的理论元素,也渗透了千年传统的宝贵经验。仅以他所倡导的“引读法”为例:“反三法”继承了孔子的“举一反三”法,“溯源法”继承了孟子的“知人论世”法,“提要法”继承了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自读法”继承了朱熹的“读书三到”法,“诵读法”继承了传统的“吟哦讽咏”法。为了编好语文教材,他还潜心研究了以《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为代表的蒙学教材,以《文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为代表的文选教材。泱泱大国,悠悠历史,成了洪宗礼研究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对百年母语教育的审视。他通过对20世纪以来语文课程教材发展的客观描述,动态地呈现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历程的基本脉络,揭示了历史变革的意义、局限和基本动力,探寻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探讨语文教材的编制思想,揭示其本质特点,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引领,以提高自身语文教科书的编制水平。为达此目的,他搜集了我国近百年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数千份,涉猎各类语文教材九百多种,选文逾万篇,对百年母语教育进行了审慎而细致的研究。
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他的研究领域不仅纵向时间跨度长,而且横向空间跨度也很大。研究母语课程教材,覆盖面达45个国家和地区,横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语言种类涉及世界语系26个语种,其中包括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从国外收集到新颁布的不同语种不同类型的母语课程标准与教材近百套。这是对异国多元文化的一次巡礼。外国母语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他大开眼界,大受启迪,更促使他向更广的空间、更高的层次,做“更上层楼”的思索与探求。
“思接千载”是一种瞻前顾后、抚今追昔的思维方法。这一方法使他“观古今于须臾”(陆机《文赋》),从百年乃至千年优秀传统中获得丰富的滋养。“视通万里”是一种兼顾八方、通达广阔的研究方式。这一方式使他“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从他人乃至域外领先成果中得到深刻的启迪。洪宗礼对这方面体会深刻、见解精辟:“中外各有长短。我之长,当然要弘扬;我之短,可以用他人之长来补。这样,我们的知识会更扎实,经验会更丰富,智慧会更有灵性。”
洪宗礼研究母语教育,主张“在中西合璧中逐步完成自塑、创造”,因而他的学养源远流长,他的视野广阔恢宏。
六、跨出一步与远瞩一生
洪宗礼对母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实验,第二阶段是教材编写,第三阶段是理论研究。前两个阶段各约20年,后一个阶段约10年。但时间的起讫,并没有截然分开,而是呈现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其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更相互促进。
洪宗礼对母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有两大特点:
其一,认准目标,心无旁骛。洪宗礼告诉我,他每天都在走路,有时甚至在跑步,因为只有不懈追求,不厌思考,不停探索,不断跋涉,不辍劳苦,才能在有生之年走到心向神往的语文教育改革目的地。他只要认准目标,就会为之奋斗一生,完全进入一种着魔的忘我境地。上世纪80年代,他放着市委常委不当,大市教育局长不就,师范院校教授不任,一门心思扑在母语教育实践与研究上,如饥如渴,如痴如醉。“洪宗礼活着就是为了语文,一个人的生命和事业融在一起,已经分不清你我”。这是当代著名杂文家王栋生先生对洪宗礼一生的概括,准确、形象而又十分精辟。
其二,环环相扣,步步登高。洪宗礼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将其总结为四步:学(学习积累)、教(教书育人)、研(研究教材教法)、留(撰著、为后人留下精神财富)。这四个步骤和前面介绍的三个阶段,异曲同工,都是围绕母语教育实践与研究这一中轴进行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与研究,孕育了教材编写蓝图的构成与实施,教材编写历程中的领悟与困惑,促使他进入到了中外母语教育领域的比较与探求。洪宗礼在一步一步攀登母语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高峰的过程中,抱着“会当凌绝顶”的宏图伟略,最终实现了“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
跨出一步与远瞩一生的关系,是积跬步至千里、汇细流成大海、聚小胜为大胜的关系。洪宗礼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坚实,都不忘最终目标的实现;最终目标的召唤,又使洪宗礼迈出的每一步都很稳健,都充满必胜的信念。这样,一步一步的积累,构成了洪宗礼传奇式的辉煌人生;而一生蓝图的设计,又使洪宗礼跨出的每一步,都始终朝着图示的正确方向,不走岔道,不做摇摆,稳步前进,稳操胜券。
七、有为无为与有我无我
最近一位与洪宗礼相交甚厚、相知颇深的挚友,对他做了一个十分科学、十分辩证的概括:洪宗礼既具备儒家的入世精神,又具备道家的出世智慧。此言一语道破了洪氏母语教育改革成功的“天机”。
洪宗礼编写语文教材,主持课题研究,确实大有“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教材编写组组成人员有四圈:第一圈是几位有特长的常务编委,第二圈是省内外高教界、中语界的“精英”,第三圈是为教材把关的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第四圈是关注教材的教师、学生和教研员。主编是四圈的核心、指挥,拟订编写方案,分配编写任务,修改编写教材,都由主编主持。对于主编一职,洪宗礼当仁不让。他在总结“主编之道”时显露了一股“霸气”:“遇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时,应该说:‘我主编最有理’,否则就会让人莫衷一是,是非不辨。”从上世纪末,他又迈上了新的征程:研究中外母语教育,给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寻得另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异想天开地不少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出版单位都在这一难题面前却步,而洪宗礼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居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百六十多位,协力攻关,试图敲开这一藏金蕴玉的宝库之门。
洪宗礼面对财富、仕途不为所动,面对死亡、灾难不被所吓,真正达到了“无为”“无我”的境界。对于出版社所发稿酬,洪宗礼多用于发展教材、搞课题研究,稿酬分配宁亏自己不亏他人,对已仙逝的编者仍给他们的家属发放稿费。他将个人所得的300万稿酬捐给学校资助贫困生、奖励优秀生,建筑中外母语教材研究中心大楼。2005年他因疲劳过度,以致生命出现危险,住院108天,医嘱休息一年。可他出院两个月,就去北京开会。他几乎拒绝一切宴请与稿约,用有限的生命,去延续他无限的事业。
天下物,得失相生,舍弃方可获取;天下路,曲直相较,绕道方可径直;天下事,有无相依,无为方可有为。洪宗礼深谙其中的辩证规律,他确实舍弃得不少,牺牲得很多,但得到的是事业的大获全胜、大功告成。洪宗礼是一位大智大勇大巧者,洪宗礼的成功,也是辩证法的胜利。
八、生命长寿与事业常青
洪宗礼有“拼命三郎”这一雅号,业内人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了母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学习和思索,牺牲了健康,拖垮了身体,还几度面临死亡的威胁。但他置这一切于不顾,即使已逾“花甲”之龄,仍然放弃了一切假日,经常工作到夜里十二点以后。他认为,既然阎王爷给了我“一生”,我就要把它用足。他追求的是事业上的“长寿”。
洪宗礼也深知,没有生理上的长寿,事业上的长寿就难以保证。所以,近年来他也十分珍视健康,珍爱生命,用生理上的长寿支撑事业上的常青。他坚持每天下午散步一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他一手抱两个双胞胎孙女,戏称所抱者为双“千金”,价值连城;他更把思索不缀看做是老年养生的重要方法,一旦捧上书本,提笔写作,就进入思考的妙境与乐境。
他看到,人的生命终归有极限,但事业的延续与拓展并无终端。因而,近十年来,他规定自己:“意志不老,知识不老,智慧不老,心态不老”。他更加勤奋,更加刻苦,也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谁能相信,在跨入“古稀”之龄之后,他竟然出版了10卷本《母语教材研究》、6卷本《洪宗礼文集》,总字数达817万之多。近两年来,他被聘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和“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导师。他创造了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很难创造的奇迹,他站到了人生事业之巅峰。
洪宗礼对母语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外语言教育的借鉴与吸收,他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功在当代,而且泽被后世。由此看来,半个世纪的争分夺秒马不停蹄,他不仅赢得了时间,赢得了生命,成为事业上的长寿者;而且,他从生命长寿的有限中,找到了事业延续常青的无限性,从生命长寿的暂时中,找到了事业常青的永久性。洪宗礼既是生命的长寿者,也是事业的常青者,因而,洪宗礼的一生是充实的、丰富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