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5:4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教教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教教师论文

篇1

教师是教科研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依靠教师,群策群力,教科研活动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反之,教科研活动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以往的教科研活动中,教师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心态与情绪都是很消极的,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教师对教科研活动意义缺乏正确的

认识。认为幼儿园接触的是3—6岁幼儿,把孩子带好,用不着花很多精力搞教科研。再说,幼儿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虽专业素质好,但理论功底薄,研究水平低,没法搞教科研。二是教科研活动形式单一,总是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说、念、讲,教师则一味地记录、听讲。三是教科研活动内容经常跟着“流行风”走,外面流行研究什么,幼儿园也就跟着模仿照搬,不会在分析别人之长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搞得教师随“风”摇摆不定,兴趣不大。!

为了调动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我园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一、加强思想管理,强化教科研意识。

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能探索和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也是教育管理规范化的需要。作为园长,应把教科研放到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优先考虑和安排,树立“科研兴园”的工作指导方针,加强教科研思想管理,反复宣传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教师的畏难情绪,帮助教师从教育发展、自身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教科研的必要性,从而唤起教师投身教科研的自觉性。园领导要身体力行,带动骨干教师进行示范,结合实际工作,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如:园领导参与进行了“幼儿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思想的渗透”、“如何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幼儿珠心算教育”、“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育”等研究,从而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

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研究氛围。

首先,园领导和教研组长作为教科研活动的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尊重教师,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实际水平与需求,允许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教科研活动中,与教师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既做指导者,又做平等的参与者,与教师共同研讨,虚心听取意见,及时鼓励和肯定教师的创见,善于提出教师存在的问题,启发教师思考。在这种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下,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心理上的距离缩小了,使教师产生被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乐于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二,管理者应从实际出发,了解教师研究的需要,以解决教师工作中的难点、困惑为重点,将研究的需要融入教师的需求之中,以教师不断增长的需要为研究的“突破口”。我园常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小组讨论法来了解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疑惑和对教科研活动内容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确定的教科研活动内容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因为它切合了教师的实际需要,增强了教师主人翁意识。比如,以前我园的教研观摩活动,基本上都是由园领导确定观摩内容与人选,在调查表中,许多教师认为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园领导根据大家的意见,将指定观摩与“自报观摩”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层层竞争选拔,选出优秀教师参加教研观摩活动;另一方面,对于能力弱一些的教师也要提供机会,通过个别指导,为她们参与教研观摩活动并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第三,改变以往管理者的“一言堂”、“独角戏”的教科研活动方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科研活动,注重发挥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研讨,提高活动的质量。我园的教科研活动形式有:

1、运用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知识等基本理论。!

2、邀请有关幼教专家来园作教科研专题讲座或是现场观摩,就教师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释疑与指导。

3、教师围绕一定主题进行轮流主讲,主讲人事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熟悉主讲内容,设计出讨论题目,组织大家开展讨论,最后并进行总结。

4、经常开展教研观摩活动,并认真进行评析,提出合理建议。

5、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教师到南京、上海、苏州等地幼儿园进行观摩活动,回来向大家传达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开展研究和讨论。

6、向家长或同行开展教科研成果汇报评比活动。

三、鼓励教师积极实践、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努力发挥自身的潜力。

教研的过程是教师将正确的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是教师将日 常教育活动向研究性实践活动转化的过程。因此,管理者要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将教育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努力发挥自身潜力,促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幼教事业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怕开展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求稳怕乱,竞赛时总让孩子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等待,活动内容

篇2

1.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营造一个十分轻松、优美、愉悦的教学环境,能够促进幼儿提高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幼儿教师通常都是自己朗读课文,让幼儿跟读,这样虽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幼儿教师往往难以引起所有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得教学效果十分有限。而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课件,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课文展示给幼儿,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将文章的内容展示给幼儿观看。让幼儿轻轻松松地就能掌握整个的故事内容,并且针对课件中各种语言对白的声调、语速、神态等各方面的不同,让幼儿进行模仿和训练,可以很有效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师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

1.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技素质

在幼儿教育中,科技方面的教学是其中比较重要,同时也是比较困难的内容之一。在传统幼儿教学当中,由于这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相对较为枯燥和乏味,理论和概念性的东西偏多,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因此,一些幼儿教师对此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幼儿在这方面的基础十分薄弱。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让幼儿教师改变了这种教学思想,他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科技教学的一些成果或实验等展示给幼儿观看,通过神奇的科学现象,引起儿童的兴趣,让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1.3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经提出“歌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歌”,他认为,音乐艺术对幼儿性格的发育和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幼儿园中的广播和班级中的各种录音设备、多媒体软件等,对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性格的形成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应当分别在早操、午餐、午睡、下午的课外活动等时间段,有针对性的仔细挑选段不同的音乐来播放,通过大环境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对游戏活动方面的影响

2.1营造氛围

在传统幼儿教师的教学思想当中,对于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认为只要组织幼儿做游戏就可以,忽略了氛围的重要性。例如在进行音乐游戏时,幼儿教师往往只是给幼儿播放录音,效果十分不理想。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下,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舞蹈、动作等立体、直观的展示给幼儿,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声音、画面、动作相结合的和谐效果。运用教学课件,将音乐与画面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将以前难以描绘的情境直观的展示出来,更加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模仿。

2.2积累经验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当中,对于游戏经验的积累,条件较好的幼儿园会带领学生到一些活动场所实地进行参观了解;而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幼儿园,只能通过图片、文字等枯燥的、乏味的讲解和展示,让幼儿慢慢了解和掌握,效果十分的有限。而如今,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这些需要进行了解和体验的场景以视频的形式拍摄下来,让幼儿在不能现场体验的情况,也能有一个相对比较直观的感受,大大缩短了幼儿教师的讲解时间和讲解难度,提高了游戏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3对日常生活方面的影响

3.1有利于幼儿拓宽视野

在幼儿园课间休息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等设备,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让幼儿可以自行浏览和观看,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增加幼儿的知识面。应当注意选取一些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3.2方便于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网站等渠道,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日常学习、生活的情况,观看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以对幼儿的日常表现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以适当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引导,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对幼儿教师及幼儿园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网站交流掌握家长们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采纳,以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提升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从而使幼儿教育变得更加完善和高效。

4结语

篇3

在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中,幼儿教师应该多用宽松的态度对待幼儿,对他们无关紧要的错误进行宽容。因为幼儿与教师的年龄差距太大,使得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分歧,这样的情况,教师更加应该多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只有使幼儿有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并且与幼儿建立和睦关系才能理解幼儿的世界与他们沟通交流,这样的教学环境,才会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教师的日常管理

(一)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幼教应该是每个人得到的最早的教育,幼儿园对每个幼儿来说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新形势下的幼儿管理工作中。幼师必须积极的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多去进修提高幼儿教育工作的相关经验水平。还没有取得有关任职资格的教师需要尽快的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不断的提升自己在幼儿管理方面的经验。

(二)倾听幼儿的声音幼儿教师在日常面对犯错的幼儿,不应该马上就粗暴的喝止,要询问幼儿的原因,让幼儿能够把自己的原因说清楚,即使是不正确的,教师也应该耐心的听完幼儿的解释。幼儿年龄尚小,我们要积极训练他们的语言能力,不能压制他们说话的权利。不能让幼儿变成只会听老师话,没有自己思想也不会表达的乖孩子。有的幼儿在家人面前就是很活泼大方,到了学校却胆胆怯怯不敢说话,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的给予关爱,减轻他在集体环境的压力。不要在集体的面前批评幼儿,选择个别谈话的方式来教育幼儿。尽可能的多鼓励幼儿。教师日常管理中要平等的对待幼儿,关心他们,这样幼儿再回在教师面前没有拘束,健康成长。

(三)注重对幼儿品质培养幼儿教育更多的应该关注幼儿成长健康,他们独立人格品质的培养。教师平时一定要引导幼儿做人诚实讲真话,要从小培养他们诚实的品质。对于撒谎的小朋友教师也不要马上就严厉的批评他们,一定要问清楚他们为什么要撒谎,然后进行教导纠正,许多幼儿撒谎的原因就是怕讲真话教师会批评他们,这样让他们知道说出真实的原因并没有得到严重的后果,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形成讲真话的习惯。

三、结束语

篇4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艺术,是爱心工程。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幼儿教师,更要具有童心,只有拥有童心,才能与幼儿心灵沟通,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欢天喜地地生活,无忧无虑地成长。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对幼儿的教养,保育时刻都需要智慧。教育教学智慧就在于能够洞察幼儿的心灵,捕捉孩子们情绪的微妙变化,及时加以调控,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就是幼儿教师智慧的表现。智慧不等于知识,一个人知识再多,学富五车,如果缺乏智慧,仍然可能是弱智。教育是一项需要大智慧的事业,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这门学问很深,需要我们长期磨合,终生探讨。

二、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要敬业爱岗

教师首先要成为大写的人,必须有高尚的人品,必须不断提升、净化人格。要坚持修身养性,要修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幼儿教师的人生应该是道德化的,不断在道德化的人生中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由从业而敬业,由敬业而乐业,要将自己的幸福与幼儿的幸福结合起来。高尚的师德是幼儿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认识到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包容和恰当的教育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爱的践行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职分。

三、要具有良好心态和顽强的事业心

实践告诉我们:孩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要从小培养。幼儿年幼无知,模仿性强,处处以老师为法式。上学时养成的性格和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某种习惯的形成日也就是某种性格的形成之时。这就是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心态,要谦虚、勤奋、自信、好学、勇于担当、勇于创新,要有宽广的胸怀,教师要有正气。教师的精神是富有的,要一身正气、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教师可以平凡,不能平庸。今天,三、四岁的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这个年龄段进入听觉发育敏感期,听力大有发展的空间。鉴于此,在课堂要带领他们饱含想象的听音乐、弹奏键盘。这种快乐的音乐体验,能培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教育是影响人的事业,教师的高尚情操、专业兴趣、美好心灵、宽广胸怀时时影响着孩子们,成为终生的美好记忆。所以,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招式,时时都在潜移默化地感召着每一颗天真的心。使他们从小养成宽厚、仁慈、积极向上的美德,也像老师那样宽厚仁慈、爱岗敬业、友善诚信。

四、要具有丰富的感情和坚强的毅力

篇5

高职院校培养职业人才,毕业生从事的都是生产一线工作,不仅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决定了学生的能力结构,更关系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高等旅游教育培养学生一专多能,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灵活动手能力,尤其是实践和实训教学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实训和实习。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我国的旅游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旅游人才的要求层次越来越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一定要不断解放思想,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及时研究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多参加一些学术研究,不断的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更为重要的是深入各个旅游企业,从事相关的调研和实践,把握先进企业的文化创新理念、制度以及他们的服务标准,轮流到相关企业挂职训练,在具体实践当中感知旅游行业的发展动向。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比如导游讲解、酒店基本技能服务、外联业务,让每一个教师具备双师型的教师的基本素质,以便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造就更多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二、职业教学能力

1、职业教育能力

教师应该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掌握最新的职业教育理念,选择更好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构建适合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实习实训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考核制定较好的评价机制。同时,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种失落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旅游管理专业是社会服务型较强的行业,需要学生能够从基础做起,不断丰富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教师能够因材施教,结合旅游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高职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旅游专业的特点,不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的未来发展潜力。

2、职业教学能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实际,设计更多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学生不仅要掌握地理历史知识,还应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人文知识、心理学知识。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备全局观念,理清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注重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的提升。还应该具备教学的设计组织、课堂的控制以及对学生综合考核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习和实训,提高自己课堂驾驭能力。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合旅游业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级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还应该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能力,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精心制作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同时根据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运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比如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等,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和驾驭能力。

三、科研能力

教师不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围绕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开展学术研究,努力成就高素质研究型教师。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与旅游行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针对当前旅游业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既能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能力,又能够针对当前旅游业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和同类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出更多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开展有针对性教学。

四、沟通交流协调能力

高职旅游管理教育必须紧跟社会和时展步伐,围绕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立足旅游行业特点,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掌握市场的最新发展动向,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综合素质,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还能够逐步培养学生从事旅游管理行业所需要的沟通协调能力。因此,作为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多参加一些专家交流会,多参加一些学术性会议,尤其是多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实习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

五、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6

【关键词】品德教育;自我情感;社会实践

幼儿是21世纪的栋梁,发展幼儿健全的人格是启蒙教育之需要,是社会之需要。我国心理学者关于儿童自我情感发展的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不太关注,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放在了知识和健康之后,忽视了儿童自我情感的重要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多。儿童开始走出家庭加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之中。因此,抓住幼儿年龄的特点,趁机培养幼儿关爱家人、关爱老师、关爱同伴、学会与人分享的品质,将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

一、家庭中的德育教育

家庭是一个互动群体,孩子在互动中发展。为了促使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上慈下孝的人伦互动关系,家长就应以身作则理解关爱孩子,让孩子从内心产生自觉主动关爱家庭成员的情感。这使我想起在中央电视台那则广告,妈妈对自己生病的婆婆十分关心,下班回家帮婆婆捶背,晚上给婆婆洗脚。这一切都被年幼的儿子看见了,于是儿子端来了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年轻的妈妈感动地流出了眼泪。

父母在爱孩子、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时应注重情感交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激发孩子对父母的爱。如:每次看到孩子随意蹲着玩积木的时候,我总会帮他拿来一把小椅子,放在他的小屁股下,告诉他蹲着时间长了腿会痛的。后来,孩子看我洗衣服就帮我搬小椅子坐。有次加班回家较晚,当我骑车走进院子的时候,就看到儿子和他爷爷在楼下站着等我。在我走到他身边的瞬间,孩子双手举着个大苹果递给了我,于是浑身的疲惫随着家庭的关爱而渐渐消失了。爷爷的腿抽筋了,孩子赶紧给爷爷搬来凳子,把小脑袋轻轻地贴在爷爷的身上,以他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爷爷的关心。这是孩子受家庭教育的结果。

家庭教育还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下功夫,目前在不少独生子女家庭里,他们重视了对孩子的关爱,却忽视了孩子对他们的关心。每位家长都应引导孩子去关爱亲人,如给孩子吃东西的时,不要把好吃的光让孩子吃,而应把东西分开,大家各吃一份,渐渐地让孩子知道什么好东西都愿意和家人一块分享,体验长辈和自己都有“获得”好东西的权利。

为了让幼儿将来能在集体活动中愉快、协调地生活,在家庭中必须培养幼儿遵守一些规则。要进一步让幼儿掌握怎样使自己行为不妨碍别人,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发扬。如关门要轻,上下楼梯对面有人要让人先走,进超市不乱扔东西,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不翻别人物品,家里来客,给客人让座。这些虽然是些小事,但幼儿良好的品德都是从这些细小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二、幼儿园的德育教育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创设让孩子感受到接纳、关爱的良好环境,教师要以关怀、接纳的态度和幼儿交往。教师要有爱心地接纳孩子,努力与幼儿建立起相互接纳、关爱的情感纽带。

刚开学时,每天早晨,冉冉总是离不开妈妈。一次,我又无意发现她用手帕擦眼睛。于是,我走过去把她抱在怀里,轻声问:“冉冉,你怎么了?”她哭着说:“我想妈妈。”我轻轻拍着她的背说:“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你。”她泪汪汪地看着我,我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从此,笑容在她脸上绽放。当我们伸出双手拥抱孩子时,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就已经悄悄架起。

我时时处处为孩子营造宽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使良好品德顺利发芽。由于幼儿模仿力极强,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于是我把可爱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一般齐。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到排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队等待入厕。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可以数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

户外活动时,老师总是帮幼儿准备好纸巾,随时为流鼻涕的孩子擦一擦。回到班上,孩子就能喝到为他们准备好的温开水,老师把关爱处处围绕在幼儿身边。孩子伤心难过时,教师及时给与幼儿关切和,老师轻声的询问、温柔的搂抱,让幼儿在感动之余,学得积极关爱、抚慰别人的行为习惯。在我们班,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孩子们一个个捂起了鼻子,露出厌烦的神情,还有的在旁边叫起来“臭死了”!我耐心地帮孩子身上擦干净,然后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老师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听了孩子的话老师由衷的高兴。更令老师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个孩子生病吐了,这时,孩子们不再乱叫嫌东嫌西了,有几个懂事的孩子还拿来了纸巾和水杯递给那个呕吐的孩子。就是老师的这种行为,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为感悟他们。在教学中,我选择社会生活中某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互相关爱,使他们懂得关爱别人和被别人关爱都是快乐的。

三、家园共育中的德育教育

家园共育是双向的,他需要长时间的连续过程,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联系,达到教育的一致性。但在目前的实践教育中,两者的教育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少幼儿园尽管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分享等给予大量的教育和指导,但家长却教育孩子想玩就去抢,不给就出手,放任孩子,使教师的教育培养起不到积极应有的作用。

篇7

(一)幼师院校教育前景广阔。就我国教育现状而言,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主要部分,而且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不少地区的幼儿园也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进而导致幼儿入学率较低。农村父母渴望让孩子入园,却受到幼儿园覆盖差的制约不能够满足需求;城市父母更是对幼儿教育十分重视。幼师院校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的创业人才,才能够逐渐满足教育需求,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二)幼师教育行业优势和特点。幼儿教育行业受到国家政策影响的程度较低,而且在幼儿教育行业存在着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创业方面,幼师教育行业的创业条件较为成熟和发达,再加上专业师资队伍较为缺乏,这都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条件。

(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明文规定鼓励私人开办幼儿园来满足幼师教育的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使创业教育的实施变得尤为重要。另外,国家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和重视,还提供了很优厚待遇,为大学生的顺利创业提供了大力支持。因此,幼师院校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十分必要,通过创业教育的指导,大学生能够全面提升创业素质,进而更好的为未来创业打下基础。

二、幼师院校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的积极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创业意识。就目前而言,不少幼师院校的教师对创业教育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创业教育与目前的专业教育没有关联或者是认为创业是校园之外事情。由此观之,幼师院校对于创业教育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也没有存在必要的创业意识。对此,幼师院校必须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价值,引导教师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在教育的初期就要向学生渗透创业思想和意识,运用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到创业的意义、方法、要求等,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例如,在新生入学时期,教师就为学生举办大型的创业专题讲座,并在讲座中强调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必要性,让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创业学习打下基础。

(二)重视心理教育,提升心理素质。创业需要创业者拥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时刻保持冷静沉着的论幼师院校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王倩宁会志杨聪粉(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师院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实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创业教育的长足进步。幼师院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这一特性正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优势所在,因此,幼师院校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师范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因此,在创业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少幼师院校的学生从小受到家人的过分溺爱,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自主性和耐挫性较差,这对于未来创业是极为有害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极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心理知识和获得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另外,幼师院校可以为学生开展榜样学习教育,可以邀请成功的创业人士为学生进行演讲或者讲座,并用自身的实际经验鼓励学生,同时也让他们明确良好的心理态度也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篇8

实验教学中由于存在上述问题,长此以往,操作机械、内容单调无新意,使多数学生感到“实验只是看看有味,做做有趣”,领悟不到实验教学对化学学习所起的特有功能,在教学中我们只是凭着化学实验本身具有的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自然地去激发和满足学生的知觉好奇,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思维动机的激发和强化。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之中,这样既优化了实验教学的过程,展现了化学自身的魅力,又符合素质教育对化学教学的要求。

实践证明,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思维动机的激发是优化实验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展现实验的设计思想

对于课本上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照方抓药,机械操作,而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如:“应该怎样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换一种方法能不能做?”等,有意识地创造一种探索的氛围,尽量展现实验的过程,使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亚研究”过程,以此来渗透化学思想,启迪学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待化学实验。例如,气体的制备实验,在学完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设计过程就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我们可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要设计一个制备气体的实验,你要考虑哪些方面?

问题2:设计怎样的装置可使实验操作简便易行?

问题3:你能否设计一个随用随制的气体发生装置?

这时学生可能会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方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考究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的?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设想,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充分展示实验的设计思想。

对于课本上的研究性实验,我们也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追溯科学家思考研究的源头,他们那精巧的设计,独到的方法,深刻的分析,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例如,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研究空气成分的装置设计,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在实验中不放过几毫克这么微小的差异,发现了稀有气体等,把科学家的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从中汲取化学思想的营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实验内容

化学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但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实验方案却往往着眼于单层次、单侧面的实验内容,因而有着较大的局限性或单调性。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尽量让学生能从多层次、全方位地去认识化学原理。例如氯化氢一节,教材为了说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而设计了一个喷泉实验,由于实验内容单一,很难使学生对喷泉实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充分展示喷泉实验的原理,我们可以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丰富实验内容,补充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喷泉实验,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1:二氧化碳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吗?为什么也能做出喷泉?

问题2:形成喷泉的原理是什么?

教学实践让明,通过增加这个实验内容就能使学生对喷泉实验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实验的演示过程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只让学生看看表演,先是“教师做、学生看”,后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思维动机的激发,这样实验得出的结论教师认为是“显然”,可是对学生来说,有时候却是“茫然”。因此,有的演示实验之所以未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往往不是演示实验本身失败了,而是教师不能为演示过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所致。如在讲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时,一位教师在实验前事先作了结论性说明:“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将生成白色的Fe(OH)2沉淀。”可照此操作,实验结果几乎看不到白色沉淀,而是看到灰绿色沉淀,慢慢变成红褐色沉淀。这一现象与事先的说明不符合,学生不以为然。若事先提出如下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侧面思考,就会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1:实验室里是如何保存易被氧化药品的?

问题2:该实验过程中生成的Fe(OH)2易被氧化,采取怎样的措施可避免其被氧化?

此时学生想到钠、钾、白磷等容易被氧化的药品的保存是用液封的原理,所以,可在盛FeSO4溶液的试管中先加入与水不相溶的且比水轻的有机物,如苯、汽油等来隔绝空气,然后再将滴管伸入液面以下滴加NaOH溶液,这样得到的白色沉淀现象就十分明显了,既优化了演示实验过程,又强化了学生对易被氧化药品的保存意识。

四、创设问题情境,加大对实验的分析力度

化学实验的演示不但要演示操作、演示观察,更要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许多教师急于用实验现象、实验事实建立概念与归纳规律,而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结论的分析,没有充分拓展实验现象的本质属性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导致性质及规律的得出较为生硬,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演示实验完毕后,我们要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学知识。例如,在讲氯气的化学性质时,教师演示完氯气分别通过干燥有色布条和湿润有色布条的实验后,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湿润的有色布条退色,

而干燥的有色布条却不退色。此时,教师不要忙于下结论,而应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加大分析力度,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1:湿润的有色布条退色,这一现象说明哪种物质起了关键作用?

问题2:Cl2和H2O两者同时存在时可使有色布条退色,你能推断其可能的原因吗?由此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猜测,逐步分析得出Cl2和H2O反应这一化学性质。

问题3: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Cl2?还是Cl2与H2O反应后的生成物?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由对现象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向对本质的理性认识。

五、创设问题情境,扩大实验成果

实验完成之后,不但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并且要对实验进行恰当的延伸,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借题发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例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完成后,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整套装置的安装顺序及注意事项之外,可再设计如下两个问题予以延伸。

问题1:这样制得的氯气纯净吗?

问题2:氯气能与水反应,能否用水来处理尾气?

在学生观察完教师的演示之后,通过这两个问题,可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克服因满足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而表现出的涣散状态。再如,Al(OH)3的制取,教材中用了两个演示实验说明了Al(OH)3的制取方法和Al(OH)3的两性,许多教师讲到这里都强调说:“Al(OH)3必须用铝盐和弱碱氨水反应来制取,不可用强碱。”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可继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变式实验加以证明。

问题1:在分别盛有少量Al2(SO4)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氨水和NaOH溶液,继续滴加,会出现什么现象?

问题2:在分别盛有少量氨水和NaOH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Al2(SO4)3溶液,继续滴加,又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篇9

1.1教学内容的梳理与整改

按照11版教学培养方案的修订,有机化学由原来的126学时减少到108学时,上下半学期各54学时。同时,有机化学实验也做了相应的修改,由原来的90学时减少到70学时,上下半学期各35学时。在此次教学方案修改的同时,有机教研室依据教育部规划教材特点,结合我校化学专业长远发展需求,立足于学生可操作性,本着“微型化、节约化”原则,进一步梳理与完善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在坚持熟练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将教师科研方向中的一些原料合成作为教学内容引入到了有机化学实验操作中,例如,将降冰片烯二酸酐的制备引入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巩固双烯合成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如何利用已知原料合成目标产物的方法。再如,在重结晶实验操作中,由于原料的恒定性,学生实验往往很容易形成机械操作、简单重复和照方抓药等特点。为了打破重结晶原有实验原料的单一性,我们借助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跟有科研项目的老师一起交流并达成共识,他们合成的粗产物直接应用到有机化学教学实验中,形成了原料种类多样性。变换原料,学生就得通过重结晶的步骤,合理选择理想溶剂,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同时也为老师科研提供了保障,避免了实验产品的浪费。另外,对先前的常量化实验也进行了改进,引入了微量实验仪器,树立学生节约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

1.2教学模式的转换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实验结果,往往忽视了实验过程。有机化学实验教改过程,首先,注重实验前的准备。让学生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吃透实验操作中的一些问题,熟悉物料性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见图1)。其次,全面干预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既要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违规操作行为,要及时纠正,必要时要作为典型案例,引导全体学生注意,同时还要全面跟踪学生实验过程,设立专门教师实验台,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实验,在实验操作中及时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一些反常现象的理解和认识,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见图2)。第三,做好实验结果总结与实验报告信息反馈。对于实验结果来说,由于个人的操作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尤其在现象描述、收率计算和物理参数测定等方面都多少存在分歧,采取集中讨论与分散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干预学生实验结果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后续实验报告的书写奠定基础;对于实验报告信息反馈,一要坚持原有认真批改实验报告的做法,二要在新的实验开始时做好实验报告的点评工作,既要突出表扬优秀的实验报告,也要指出不合格的实验报告,通过以“优帮差”,切实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逐步完善学生对实验报告的书写。三是对学生在实验创新中提到的一些改进措施要给予合理的解释,激发学生积极尝试实验的热情,增进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1.3教学评价体系

老师通过实验教学中的“预习、操作、卫生和实验报告”可以直观地给学生在某个实验中给予合理的分数。反过来,学生也要发挥监督老师的作用,通过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反映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投入。学校虽然每年都通过教学评价系统,让学生对老师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但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环节中引入了“一个实验一评价体系”,采取无记名信息反馈,梳理后将意见转达给任课教师,通过教研室活动讨论,确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地应用到下一个实验中,并将有用信息扩大到了整个教研室活动中,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丰富阅历,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长了见识。这种做法在学生与教师中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并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效果。

1.4科研协助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实验是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操作,在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增强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具体可通过内蒙古每年举办的“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两个途径进行尝试,让学生以兴趣小组形式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让学生从教师科研活动中吸取宝贵的信息资料,获得长足的进步。例如,β-氨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Mannich碱)是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中的内容,基本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并没有此类化合物的实验操作内容,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验操作,学生要从多组分溶剂的选取、TCL(薄板层析)、重结晶、熔点测定等一系列实验技能入手,扩展了学生的思路,增强了有机实验手段的连续性和衔接性。截至目前为止,已有两届学生10多人次,借助教师科研平台,参与“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奖;有三届学生15人次,通过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反过来又促进了实验教学的运行,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在实验中“敢想、敢问、敢做”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也完善了新版教学培养方案。

2结语

篇10

教材是“EGP+ESP”教学模式成功开展的重要前提保障。因此,要加强ESP教材建设,选用或开发以目标情境需求分析为基础设计的高质量的教材。首先,教师在教材选用上要做好ESP知识和EGP知识的衔接。其次,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选取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完全适合所有学生。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删减掉那些难度大、不实用的内容,增加一些未来职业需要的、实用的内容,拓展教材的课外资源,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使之更好地为“EGP+ESP”教学模式服务。最后,幼师院校可以从幼教岗位的职业需求出发,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正确的语言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组织能力强、素质高的英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编写校本教材,同时邀请幼儿园资深幼教专家参与教材建设,以保证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合理性、趣味性和职业性。

二、师资队伍

对于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不仅要会教英语,还要懂得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当前,幼师院校ESP课程基本上是由EGP教师担任,由于EGP教师普遍缺少课堂教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教师队伍的现状很难满足实际ESP教学的需求。因此,从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入手,更新其知识体系,增强其综合素质,提高其教学能力是开展“EGP+ESP”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条件。首先,英语教师可以依据个人的爱好,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幼教专业课程自我学习提高,系统地将学到的幼教专业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其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到幼儿园挂职锻炼或在幼儿园兼课的方式拓展自己幼教专业知识面,进而使自己的教学经验得以增强。同时,学校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各种专业进修机会,选派一些具备一定学习能力,有一定培养价值的EGP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或出国进修幼教专业课程,或鼓励优秀的英语教师攻读学前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最后,高等学校可以与知名幼儿园签订合同,聘请其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学生上课或者开展短期培训,并通过这些教师了解幼教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

三、教学方法

结合幼专院校的特点,本着“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学以致用”的原则,针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且差别较大的现状,根据学生入学水平和语言教育特点,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根据“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为主,交际法、视听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为辅来组织课堂教学,进行EGP知识的学习和ESP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来,增强“EGP+ESP”教学模式的效果。

四、评价体系

针对幼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方向)的培养目标,改变原来传统的评价模式,运用先进的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多元评估手段对学生进行主观和客观的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绩效性评价”方式,尽量减少笔试环节的比例,增加平时考核的比重,通过口试、课堂练讲、模拟教学等多种考核方式,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从态度、动机、任务完成情况、解决问题效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最后核定期末成绩。具体操作如下:每学期平时成绩占30%,期末为7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作品(含儿童英语教具制作、儿童剧表演、语音测试、演讲比赛等内容)完成情况,课堂任务组织、完成及汇报情况,口语表达流利与纯正熟练情况。期末考核分年级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一年级侧重语音、听力考核,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PRETCO(B级);二年级为口试、笔试考核,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PRETCO(A级);三年级以学生各项教学技能验收(包括讲故事、幼儿活动设计、模拟教学等)为主,考察学生教学基本功。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