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论坛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23:4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师德论坛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塞尚的困惑,现象学,空间
key words:cézanne's doubt,phenomenology,space
1945年,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在《塞尚的困惑》一文中,对“塞尚的困惑”进行了界定和分析:
“他的绘画是自相矛盾的:他追求真实(reality),却又不放弃感性的表面,除了对自然的第一印象外,他别无依赖,不追随轮廓,没有圈住色彩的边线,没有透视的或构图的安排。这就是伯纳德所谓的塞尚的自杀:以真实为目标,与此同时却拒绝使用任何手段。”i
为了征服“真实”、征服自然,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绘画已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和技法。塞尚为何甘愿舍弃这一切,要像一个全无经验的门外汉那样去作画?梅洛-庞蒂认为,这并不是由画家乖僻的性格决定的,而是由他所选择的任务决定的,“塞尚的困难是吐出第一个字的困难。lw881.com他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这是因为他不是上帝,他的愿望只是描摹这个世界,将它整个地转变为图画,使世界如何接触(touch)我们这件事成为可见的”ii。
用现象学的话来说,塞尚的任务,是用画笔捕捉世界成其象的刹那。无独有偶,这一任务连同其带来的难以想象的困难,也是梅洛-庞蒂的艺术家朋友贾克梅蒂所面对的。贾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出生在瑞士一个画家家庭,1922年定居巴黎,早期曾受立体主义影响,后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其作品《被谋杀的女人》(1932年)被公认是超现实主义雕塑的代表作。奇怪的是,从1935年开始,他主动切断了与这个时髦运动的联系,重新回到画室埋头进行写生训练。
从达达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现代西方绘画走上了一条侧重观念的道路,受关注的不再是绘画的材质和技法,而是所绘图像背后的观念意义。贾克梅蒂不愿走观念艺术的道路,甚至不愿像抽象派那样去探索绘画的另一种可能性,而是重新回到最基础的写实训练。他这么做,就仿佛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派的绘画实践还没有穷尽写实绘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还需要他用毕生精力去填补这一空白――在一个摄影术繁荣、图像泛滥的时代,此举可称得上是件咄咄怪事!
很多人注意到,贾克梅蒂是沿着塞尚的道路继续前进的一位现代艺术家,正如梅洛-庞蒂在他的哲学思考中所做的那样,贾克梅蒂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将现代绘画中侧重通过写生来探索视象之谜的这一支脉发展壮大了。而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与塞尚之间的这种师承关系iii,才极大地促成了今日中国之具象表现画派所从出的传统。梅洛-庞蒂曾如此评说塞尚的工作:“对存在(what exists)的表现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iv。若此言确凿,则由塞尚、贾克梅蒂开启的这一具表绘画之路,也是一条可以永远继续下去的道路。
然而,在今天,不管是写实绘画,还是任何一种形式的绘画,都不再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不再是人类精神最高的代表。诚如黑格尔所说,艺术终结了。绘画重新成为一门手艺。作为一门手艺的绘画,也还不断会有新手加入,不断会有从写生、临摹开始学习西洋画法的学生。但是,也还不断会有始终以新手自居、并以失败为乐的画家存在吗?还会有人把一生情思尽数灌注到写生活动中去吗?用画家的眼睛来看世界,还会是一项令人向往的事业吗?
换言之,坚持写实、写生的具表画派是冥顽不化者吗?或者,塞尚、贾克梅蒂等先行者,果真为写实绘画留下了一条弥久常新的生路,就像康德在科学知识之外为信仰留出一块永久的地盘来吗?他们究竟是冥顽不化的宗教徒,抑或是自有其深刻理由在的伟大的探索者?
作为生活在后绘画时代的后现代人,我们不可能天生对绘画充满感情。所以很自然的,我们更关心的不是他们对于写生绘画的热情,而是热情背后的那些理由。
塞尚的理由是,“今天我们的视力被成千的图像记忆压得有些疲倦了”v,“在我接触到印象主义者时,我懂得了我应当再次成为世界的学生”vi。因此,画家的任务是“把这个世界的辽阔无垠以及强劲有力的浩荡潮流在一两英寸的空间里表现出来”vii,而“无疑在自然中还有没被看到的事物。如果一位艺术家发现了它们,他就为后继者开辟了道路”viii。塞尚的这一席话,可谓道尽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所能有的最高思想境界。
贾克梅蒂则说,“自从我变得对桌子和椅子之间的距离――有50厘米吧――越发敏感起来,一个房间或任何房间都变得比以前无限增大。某种程度上它变成如同世界一般浩瀚。所以,我只需生活在其中就足够了。这样渐渐地就不再走动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再去散步的原因”ix。
忘掉以往的技法和程式,像孩童一样用纯真的双眼看世界,是印象派提出的任务x。印象派画家用这样的眼睛看到的是光的游戏。牛顿的三棱镜成为他们将光的魔术转化为色的颤动的依据。但是,一当他们的后继者发现纯色与纯色之间存在着一种音乐式的对位关系,被观看的就不再是世界,而是画布上的色彩关系。于是,观看世界的任务移交给了彩色照相机。可惜的是,相机本身并不观看,它只是机械地记录和对应。于是,像孩童一样观看世界的任务,又重新掷回到画家身上。
不过,印象派的光色理论并非全无真理内容。它的纯真之眼说和视网膜主义固然是站不住脚的,但它却教会人们重新发现:可见世界是川流不息、变动不居的,画家的天职就在于将流变的世界凝定在二维的平面上。塞尚继承了包含在印象派中的这一真理要求,他所采用的基本手段依然是色彩搭配,与印象派不同的一点是,他要用色彩更彻底地征服可见世界,不仅征服闪烁的阳光,也要征服物的体量感和空间的浩瀚。
如果说印象派对绘画的贡献,主要在色彩上,那么塞尚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他对空间的处理上。在古典绘画中,素描是骨架,是色彩赖以存在的基础。色彩,一如安格尔所说,“不过像个宫廷小姐,仅仅对艺术的真正完美起些促进作用”xi。印象派为了解放色彩,不得不削弱了绘画的素描基础。塞尚是印象派和古典主义之间的一个伟大调停者。他在放弃传统素描和透视理论的同时,却不放弃对素描曾经占据过的领地也即体积和空间的征服。众所周知,塞尚用以塑造体积和空间的那些“面”,纯然是色彩的而不是线描的。也正由于没有安格尔式的“线筐”在下面垫底,塞尚的画常被人视为透视不准确的,或被恭维为散点透视的。散点透视这个名称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塞尚并不在“透视”的意义上来塑造空间。塞尚所理解和加以表现的空间与古典绘画中的空间是全然不同的,他那独具一格的静物画一再向世人暗示,创作者本人早已背叛了阿尔伯蒂以来的古典透视学说。
将这种未曾明言的背叛提到明面上来的,是塞尚的隔世再传弟子贾克梅蒂。贾克梅蒂是画家,更是一位雕塑家,他奇怪的雕刻方式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众所周知,贾克梅蒂以绘画的方式来对待雕塑,他创造的扁平的小人像,只适宜从一个面来观看。
贾克梅蒂在评论写实雕塑及罗丹的技法时曾说,“雕塑一个头像,就意味着是一个希腊或罗马模式的头像、因而是被人们视为一块体积、一个球体,视为等同于实在本身的头像。甚至罗丹在塑造半身像时仍然运用着测量手段。他并没有按照他在空间中、在某段距离上实际看到的样子――如同我现在隔着我们之间的距离看到你那样――去塑造它。罗丹只是想通过泥土塑造出一个等同物,一个完全与真人同等量的头摆放在空间里。所以那并非是根据视觉,却是根据概念”xii。
贾克梅蒂对罗丹雕塑的批评,透露出他关于雕塑空间或者说古典透视理论的思索。在古典透视理论中,绘画与雕塑几乎是一回事,前者不过是在平面上重塑后者的空间。达?芬奇曾说,“浮雕的感觉是绘画中最重要的元素,是绘画的灵魂”xiii,“雕塑不费力气得来的东西,到了绘画里就成了奇迹,看不见的物体可见了,平坦的物体呈现出浮雕,使近物宛如远物。的确,绘画拥有雕塑不具备的无穷可能性”xiv。达?芬奇扬绘画而抑雕塑,曾使身为雕塑家的米开朗基罗大为不悦,但是,米开朗基罗用以还击的理据却是和达?芬奇一致的。这种理据的实质,是以几何学的方式来规定物和把握物。达?芬奇之所以认为绘画比雕塑更难,是因为绘画比雕塑多一道工序,也即,为了在平面上制造深度的错觉,不得不依据人的混沌的视觉经验对明晰的几何学构造进行再次修正,例如,“近大远小”修正了几何学中平行线不能相交的公理,再如明暗变化、色彩浓淡等,也都是能够增强深度错觉的因素。
不过,古典透视理论虽然根据人的感觉经验对数学空间进行了修正,但它真正的基础仍然是欧氏几何学。从贾克梅蒂的那段话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于这种理性构造方法的厌恶。“那并非是根据视觉,却是根据概念”,或不如说,根据几何学。几何学产生于测量,它的贡献在于,将可见的物转化为不可见、却可加以测量的对象。所有的物体被装入了一个盒子式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物体上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在三度座标上确定下来。严格按照这套方法从事的雕塑活动,无异于以一种等比的方式将原物放大、缩小或原样复制,原物所处的空间和雕塑所处的空间,在原则上是一样的,它们共同归属于一个均质的、可度量的座标系。虽说任何一位成功的古典雕塑大师都不可能完全依照这套方法来工作,但是,他们用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加以修正的“原型”,却是严格的欧氏的。
立体主义盛行期间在画家中流传的四度空间说,是对欧氏空间的反叛。不过,这不过是一种浮浅的反叛,这不仅因为画家们其实搞不清什么是非欧几何,什么是四度空间,更因为他们不具备可以用来替换古典空间的新的空间感受。立体主义只不过粗暴地把古典大师搭建起来的四方盒子拉垮了,却并没有往里增添什么新的内容。只有等到立体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构成主义,如在俄国雕塑家加波那里,新的空间感才得以最终确立。不过,这种发展方向并不是唯一的。贾克梅蒂将现代艺术引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空间中去。与构成主义理性化的空间构造相比,贾克梅蒂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空间是感性的、视觉的、混沌的,因而也是更为自然的、更为人性的:
“如果我望见街对面一位女士,她看起来是那么渺小,我对在那个空间中行走的微小形体感到奇妙,看着她愈变愈小,我的视线范围却变得大幅度扩大。一个上下四面八方浩瀚的空间在我眼前展开,几乎无边无际。如果我走进一间咖啡馆,我的视野几乎就是整个咖啡馆;它即刻变成巨大的空间。每当我看见这种空间时就感到很奇妙,因为它让我无法再确信一种实质的、绝对的实在性――我又怎么去解释它呢?一切事物都只是现象、不是吗?另外,如果这女人对我再靠近一点,我无法对她观看时,她的存在也就几乎终止了。要不就是情感搀杂进来;我想碰碰她,不是吗?观看的兴趣已经完全消失了”xv。
从地面上冒出来的小人,给了贾克梅蒂以巨大的创作灵感,他生产了一批又一批像火柴棍似削瘦的小型雕像。在一些批评家看来,这无非表现了艺术家某种偏执的个性感受,其结果无非是风格上的一点点改变和创新。这种过于简化的说法,或许掩盖了事情令人吃惊的一面。贾克梅蒂的独具慧眼的发现,并不主要表现在他把人看得越来越小、把周围的空间看得越来越大,而在于他至始至终忠实于现场的观看,只允许对象出现在以我为中心的视野中,而不允许它置身于抽象的几何空间中。
在另一处,贾克梅蒂更为明确地表述道,“有时候在咖啡馆,我注意到街道对面的人走过,看他们是那么的小,简直像微小的雕像,我发现这种情况非常的奇妙。对我而言,我已不可能将他们想象成事物的原形尺寸;在那种距离上,他们径直成为显现出来的现象。假如他们靠近过来,他们就变成了不同的人”xvi。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受到艺术家肯定的是“径直显现的现象”,被否定掉的显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普通人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物,也即在性状大小上保持同一性的物(只有原始人才可能出于无知把远处的帆船和近处的帆船看成两个东西);另一种是几何学框架下被规定的物,也即“事物的原形尺寸”,也即被拉近到手头加以抽象地研究的对象(object)。严格地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还不是人在他的锥形视域中真正“看到”的现象,是“所知”而不是“所见”。在贾克梅蒂所推崇的特殊的观看和呈现方式中,人或物最终从古典的四方盒子中解放了出来。唯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正确领悟贾克梅蒂所说的“空间变得浩瀚无边”的含义。反之,如果我们依然把空间想象为一个方盒子,那么即便它大如宇宙,也绝无可能变成另一种空间。
毫无疑问,贾克梅蒂的新空间是随着一种新的观看方式诞生的。这一新的观看方式,不仅被用于雕塑,也被用于绘画。美国作家詹姆斯?诺德亲身见证了贾克梅蒂独具一格的绘画方式。贾克梅蒂的写生素描分为十二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的末尾,贾克梅蒂都会像疯子一样把画好的肖像抹掉重来,这使得充当模特的诺德时常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是什么缘故使得贾克梅蒂的创作如此艰难,如此缺乏自信?不知出自何种体会,竟使得他对诺德感叹说,“得把所有的东西都扔掉。我得一切从零开始。不管怎么说,还是不可能把所看到的东西重新制造出来”xvii?
然而,无论是塞尚还是贾克梅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从零开始的新手。有段时间,塞尚每天都会去卢浮宫看画,从他与加斯凯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他在美术史方面的知识积累是惊人的。贾克梅蒂从小就受过良好的美术训练(他父亲是一位印象派画家),成年后又师从罗丹的学生bourdelle学习,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都不是一个浅薄的艺术爱好者。当然,在他初学绘画时,也曾遇到过任何一个入门者都可能面临的那种困难,比如,因为无法把握梨的尺寸,结果把梨越画越小。学过素描的人都知道,只要正确把握梨和参照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无论把梨画大或画小,都是可以的。实际上,对于传统的素描方法来说,绘画者并不关心梨本身的大小,而是梨在三度空间中的位置以及梨与其他参照物之间的关系(即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那些一心听从老师教导并顺利入门的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在这种行之有效的描绘方式中,梨本身恰好被蒸发掉了。而这对于成熟时期的贾克梅蒂来说,几乎是不可容忍的一种失误。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他才不把他入门阶段所遇到的障碍视为一种完全的失败,而是反过来看作是一个富于启示性的起点。在这个意义上,贾克梅蒂以一种堪称顽固的方式保留了入门者在观察物时所产生的那种陌生感和惊诧感,并将它维持终身。
贾克梅蒂“随手”拾起的这项任务,并不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偶然的突变。站在西方美术史的角度来看,贾克梅蒂肩头担负的使命,恰好在于更彻底地去完成达?芬奇为后世画家提出的任务:“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模仿者”xviii。达?芬奇的这一口号庄严雄伟,感奋人心,但是,在达?芬奇的口号和他的实施方案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难以弥合的裂隙,在这个裂隙中,“物”本身即便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是被严重损伤了。如何使物如其本然地呈现自己?这是贾克梅蒂以明确的方式、塞尚以隐含的方式为自己安排的任务。无独有偶,贾克梅蒂之友梅洛-庞蒂所信奉的现象学,其任务也正在于使物如其本然地呈现自身。在这里值得指出的一点不同是,塞尚和贾克梅蒂仅仅关注视觉中呈现的物,也即,以自然的方式向受过训练的画家眼睛显现的物xix,而不是日常生活中以各种方式与人打交道的物。
在古典透视理论中,画家“看到”的其实不是物,而是比例尺寸以及物与物的关系。由贾克梅蒂倡导的这一新的绘画观察法,预示了一种更接近于东方智慧的观物之道。“万物静观皆自得”。物在这里所处的境地,颇像郭象在《庄子注》中提到的“独化于玄冥之境”。物在画布上孤独地成长,随同物的生长,那玄冥的、浩瀚的空间也就连带着一齐涌现了。严格地说,随物涌现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空间”(space),而是晦暗混沌、不可名状的氛围(aura)。氛围和空间的区别在于,空间是个空盒子,可以盛装任何一物,氛围却不能离开每一个别之物,它随独一无二之物一同生长。
新的绘画方式不仅画出了物,也画出了物的显现方式,也即画出了氛围。物在有无之间。捕捉虚无中显现的物,与将物嵌入几何空间相比,其难度不知相去几千百里。唯有有此了悟,人们才能最终相信,塞尚和贾克梅蒂所遭遇的困难并不是自己虚构出来的,而是真有其事。不过,坚持以他们的方式来对待物、对待绘画,这在一个缺乏氛围的“机械复制时代”里,只可能是极少数人的事业。塞尚对加斯凯说,“我愿死于绘画”xx。一个人可以为绘画而死,但不能死得不明不白。塞尚和贾克梅蒂都是明白人,他们毕生的志向在于“使世界如何接触我们这件事成为可见的”xxi。谁对自然仍然保持着爱与新奇,谁就可以像他们那样画下去,画到死,不后悔。
注释:
i the merleau-ponty aesthetics reader: philosophy and painting,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3,p63.
ii the merleau-ponty aesthetics reader: philosophy and painting, p60-70.
iii 塞尚包含着多种可能性,师承塞尚,关键在于去实现哪种可能性。立体主义虽然也尊塞尚为先驱,但立体主义所实现的那种可能性和贾克梅蒂所实现的那种可能性,几乎处在完全相反的方向上。分析立体主义所继承和发展的那种可能性,由俄国构成主义最终完成,例如,加波的构成主义雕塑。
iv the merleau-ponty aesthetics reader: philosophy and painting, p66.
v 《具象表现绘画文选》,塞尚等著,许江、焦小健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vi 《具象表现绘画文选》,第65页。
vii 《具象表现绘画文选》,第26页。
viii 《具象表现绘画文选》,第66页。
ix 《具象表现绘画文选》,第128页。
x 在贡布里希看来,这一任务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xi 《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张弘昕编,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333页。
xii 《具象表现绘画文选》,第121页。
xiii 《西方画论辑要》,第127页。
xiv 《西方画论辑要》,第119页。
xv 《具象表现绘画文选》,第123页。
xvi 《具象表现绘画文选》,第121-122页。
xvii 《具象表现绘画文选》,第160页。
xviii 《西方画论辑要》,第111页。
xix 这种物与常人所见之物是有所区别的。常人以器具的方式熟悉物、把握物,画家则呈现了物的陌生的一面,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也即物的大地性的一面。梅洛-庞蒂在他的《塞尚的困惑》一文中指出,塞尚的绘画揭示了“人类筑居于其上的非人的自然”(the merleau-ponty aesthetics reader: philosophy and painting, p66.)。
篇2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在强行灌输的过程中被迫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探究式教学理论改变了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它主张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中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感知理论的深度,拓展自己的认知。问题的提出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思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内在强烈的求知欲。有了问题才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突破事物的表层与形式。在文学理论教学实际中,因为理论自身深度和难度需要老师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而且,老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这个过程需要贯穿整个课堂始终,在积极思考过程中,结合具体文本、具体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等逐步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通过问题的提出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慢慢内化成学生的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文学现象的感性认知逐渐过渡到深入的理性思考。问题主导式教学均是从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关注热点、关注理论前沿与文学理论教学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不可等同。现实中,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如何?文学理论未来发展如何?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不是理论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文学理论教学如何通过可操作性的实践设计,将貌似枯燥、教条的理论和生活中的文艺现象联系起来,恢复其本有生命力。要求学生把讨论中的理论要点、基本观点形成文字,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论证结构,并学会对自己的论证进行概括和总结。主动思考问题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寻找和发现知识。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步扭转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真正训练学生理论思维、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从而使文学理论教学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与交流,开放探究环境
探究是一个过程,探究是一种行为,同学之间需要展开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自己思想和倾听别人意见能力和态度的需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既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能促进师生、生生合作互动,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发展的人的阵地,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文学理论教学不单要求学生掌握文学基本概念和文学理论基本知识,更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的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理论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精神。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逐渐进入到自主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尽力为学生营造深入学习理论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功能在于设计教学方案,并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到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体会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的依赖关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理论分析作品,或者就文学现象对文学的普遍规律进行归纳,如讲授文学活动时,对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需要学生在具体作品中认识到文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产生的源泉,这个认识是在就这个问题具体文本讨论过程中清晰起来的。就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作品及读者的关系同样需要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角度地思考,呈现出思考的多维度,让学生对问题中彼此的关系有明确的认知。就读者和世界的关系,在读者接受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接受者,就这个问题谈自己在阅读中的切身体会,在阐释与批评中理解和诠释读者对作品进行评价反馈的重要性。学生在合作与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论学习,不仅是对以往文学认识的梳理和修正,更是对理论思维方式的切身感知,与此同时强化学生对文学理论本身的理解。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课下可以组织学生组建各种学习团队,针对文学现象、文学思潮进行相互交流与探讨,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仅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而且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引导探究,课堂教学可操作性实践环节设计
文学理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需要系统阐述文学的基本知识、规律和理论,但是文学理论也是一门应用性课程。文学理论在理论指向和诠释方面具有多功能性,必须让学生清楚明晓文学理论的理论指向和最为合理、最适合的诠释方法。文学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关系,因而要让学生在理论视域方面认识到其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相浃相洽的思维脉路。文学理论具有广且厚的内容涵盖面和阐释的界域极宽的潜在理论因素。要顺利展开对一个理论问题的“探究”活动,仅靠课堂上三言两语的思考讨论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往往只能停留在问题表面,不能将理论深化。因此,注重课外资料收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思考是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术前沿,并及时把相关学术观点带给学生,让学生在文学理论应有的语境中审视文学现象,如果不站在当下文学发展语境下,那么学生始终都会把自己当做理论的外人,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的发展状况。所有在探究理论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当下。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需要针对具体实际调整教学内容,灵活针对学生提出的关于文学理论认知的相关问题进行讲授,层层深入,理解理论精髓所在。大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感知体验和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概念的接受、学科视角的形成、方法的训练和知识类型的再生产等。这些方面都建立在教学个体之间的感知和互动过程中。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推动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逆向体验,增强学生解读文学与理解文学现象的能力。
篇3
关键词:生命伦理 新闻伦理 电视节目创新
2014年以来,以上海卫视《急症室故事》、北京卫视《生命缘》、深圳卫视《来吧孩子》、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生死之门:ICU见证实录》为代表的、充满了生命伦理和人文情怀的电视节目获得较好的收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是电视创新实践活动在题材解放和内容挖掘上的新突破,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引领作用。对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传播实践中新闻伦理的作用与功能进行探究,是电视媒体和电视从业者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生命伦理本质上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权力、价值和尊严的关怀,或者是“为人类更好的生存开处方”。值得重视的是,关怀和“开处方”都离不开一个“爱”字。生命伦理就是在“爱”这一伦理精神光辉下,对“人”的生命个体生与死,对增进人的健康和改善人的生命质量,以及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进行研究,是为人的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开出的道德和伦理处方。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但是,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与单纯的新闻节目有所不同,虽然有新闻节目的信息内容,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却又在节目中倾入了许多意向性元素,有着艺术创作的充分。也正因为如此,节目对新闻伦理的要求也随之高涨。
当前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中新闻伦理缺失的具体表现
过度消费与恶意炒作。与裸的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不同,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一般不会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甚至有时候还会应被采访者的要求,提供一些精神、物质和资金上的帮助。但是,电视媒体为了收视效果,会采用“真情报道”的方式,不惜将一个普通人甚至是受害者推到镜头前,诱导被采访者一次次陷入痛苦的回忆中,进而把他的窘迫放大,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在这种“舆论暴力”下,造成了被采访者的二次伤害、重复伤害,最终演变成怪诞荒谬的“大众狂欢”事件。
合理想象与主观臆造。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通常采用纪实性的表现手法,给受众的直观感受是真实。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出于让节目更好看、关注度更高的想法,工作人员经常采用所谓的合理想象,以主观臆造的方式对真实内容进行加工剪辑。虚构成分虽然提升了节目的“看点”,更易于传播和引起轰动效应,但是却会背离客观事实,一定程度上出现凭空捏造、捕风捉影、夸大其词、文题不符、违反常识等误导性报道。
责任不强与取舍不对。电视节目的内容都是媒体有选择的呈现给受众的,怎么样取舍靠的是责任心。毋庸讳言,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素材是海量的,如何掌握好“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法人和公民各种合法权益的框架中取舍有度,是加强新闻伦理建设,营造客观、公平、正义的舆论环境的关键所在,也是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节目工作人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自己的观众负责,对自己的使命负责,不要忘记节目之上还有人性,也应该对被采访人负责,对伦理道德负责。
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对新闻伦理研究的新要求
概念准确与标准统一。从目前的电视屏幕内容来看,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或者与之有一定关系的栏目节目已经是遍地开花,乃至成为一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需要对这一类型的节目有明确的、基础性的概念化描述,从而用普遍性的概念去指导、引导每一地每一期节目的形式与内容。有了一致的标准,就可以在新闻伦理的框架下对涉及生命伦理的电视节目进行方向性的引领,进而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选择适当与情绪把握。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时常面对生与死、情与法等生命情态,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情态。不可避免地会对人类生殖、生育控制、遗传基因、意外死亡、器官移植等敏感的伦理问题进行呈现,在这样的过程中,题材选择的艺术与技巧,内容选择的适当和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因素会对社会的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效果美”还需要“过程善”,惟其如此,人道与医道、生命与仁爱才会体现得更加和谐。
个案呈现与社会影响。百分之一和百分之百是对于不同人而言的。生命伦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包含有伦理、临床、研究、政策、文化等五个层面,是普遍意义上的宏观概念。在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中,往往注重个案的经典呈现,忽视社会的普遍影响。在新闻伦理和生命伦理的交互中,应该做到伦理与实践的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典型与系统相结合,既要让每一个案百分之百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又要让社会的每个成员体会到正义的气息。实现信息更加迅捷、资讯日益发达传播环境下舆论导向的正确和社会效果的显著。
找寻生命伦理与新闻伦理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生命伦理与新闻伦理原本只是医学科学和新闻领域内的学术门类,二者之间不存在交集。发生“化学反应”是因为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生命伦理被吸纳为表现内容的缘故。探究生命伦理和新闻伦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共同影响力,需要从道德伦理、社会因素、心理情绪诸多方面全盘衡量,尽可能找寻二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一、将生命伦理置于时代格局中重新认识。从问题导向的思维来看,生命伦理的本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中的伦理问题。但是随着时展、技术进步,加之电视媒体的传播活动,《急症室故事》《生命缘》《来吧孩子》《生死之门:ICU见证实录》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镜子”型节目,有隐私的披露,有生活的重塑,能够让大家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命运以及自己的内心体验。
在时代的框架下,生命伦理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伦理框架,规定了研究人员和被研究对象的权利,并体现在有利、无伤、尊重、公正四项原则上。有利原则体现了行动者维护或增进他人利益的义务。无伤原则强调了行动者维护他人利益,保护此种利益不被减损的义务。尊重原则强调了行动者尊重他人、视他人为完整利益主体的义务。公正原则强调根据一个人的义务或应得而给予公平、平等和恰当的对待。
二、推进新闻伦理的研究与建设。在强调规范与原则建设外,新闻领域的道德伦理建设更应该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养成。在确立“对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社会效益第一”的社会责任前提下,以职业道德的教育促进职业自律,用时代责任打造电视的未来。
新闻从业人员要自觉进行道德推理,守住底线和良知。罗伯特・斯蒂尔在《媒体的职业道德准则》提出的:“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这条新闻?发表新闻会带来什么好处?信息是否准确、完整?如果这则报道与我或我的家人有关,我会有什么感受……”这些问题给从事生命伦理类节目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参考坐标。当节目内容与新闻伦理发生冲突的时候,采用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报道,会给出一个明晰的选择。这些标准同样可以衡量新闻行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三位一体”的人格意识和人文精神。
三、生命伦理类节目的生命在于创新升级。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不能只靠简单“整改调整”与“重新定位”,需要系统化的提升和全员的参与。升级的动力来自改革创新、规划设计,升级的能量来自系统思维、时代氛围。在发挥基础资源配置的最大作用的同时,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做到尽心尽力,每一期节目都应该做到尽善尽美,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做到精益求精。这样更有益于节目“量”的扩展和“质”的提升。
生命伦理因为电视媒体的介入而更具有时代特征、时尚特点。为了让生命科学绽放出光彩,生命伦理与新闻伦理应该从过去的相离相背进化到相亲相融,进而推动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科学创新和持续升级。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参考文献:
篇4
电视经济台、经济频道和经济专业栏目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们在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挥舆论喉舌的导向作用?在整个新闻宣传系统中如何凸现特性和个性?在市场分工细化导致观众对节目收视需要分流的情况下如何定位和设置栏目?在大众传媒上如何把节目做得既好看又有用?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令人欣喜的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信息部在上述方面为全国的同行做出了榜样。1997年7月1日,JNTV经济部的全体编导、记者集体收看了CCTV经济部为纪念经济节目改版播出1周年推出的特别节目《第一步》,随后大家又有机会阅读了CCTV经济部一本小册子《经济节目一年间》。前者,真实客观地反映了纷繁多姿经济生活的主流,并以独具匠心的构思和浓重的人文色彩赋予电视经济节目强劲的思辩和审美功能;后者,通过栏目和重点节目创作的回顾与总结,记录了这种开拓性工作过程的艰辛和喜悦,显示了CCTV经济报道记者不凡的前瞻性眼力。通过它们,我们强烈感受到,正是这种清醒的反思意识和不懈的探索努力,
才使中央台的电视经济节目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成了气候,并带动影响地方台的经济节目不断涌现和提高,形成了全国电视经济节目的大格局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反思是为了创新。现在,JNTV经济部的经济专栏节目已走过了三年的历程,面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世纪的到来,打开思路总结研究这类节目的过去、现状和走势,让电视经济节目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人民大众的经济生活,是电视人特别是从事经济报道编辑记者的重要课题和实践。
电视经济节目定位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办给谁看”和“怎么办”的问题,从实际操作上看,定位牵涉的问题却很多很杂,但有两点是很清楚的,即:理念和传通。“理念”是通过比较、抽象和概括的方法,为经济栏目确立一个宗旨。这一点非常重要,栏目无理念便无灵魂,理念陈旧、片面则栏目雷同没有特色;“传通”是要注重传播效果,只“传”不“通”是无效益的劳动。目前,要想传通除了制作节目要有针对性,还应利用电视数字传送的交互功能,使传受双方真正成为视听双向的开放关系,并且是实时的交流。怎样使电视经济节目更科学的定位以便优化其传播效果,本文从三个方面表述了JNTV经济节目的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成果。
定位之一符合:视听并茂
加拿大多伦多传播学教授M.麦克鲁汉将信息划分为视觉空间和听觉空间两个区域。现代知觉听觉的研究已表明:视听同时作用于人脑,相对于受众注意来说,理解的心理介入程度会更高、更深入,因而涉及信息的功能性因素造成的影响也就更大。电视是以图像、声音、文字三者并存的方式作用于人脑的,因而便成为受众接受信息、传递感情、交流思想的“第一传媒”。
从理论上看,电视声像并茂、视听兼容的特性对优化电视经济节目的传播效果应起到好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的电视经济节目却为什么总伴随着“枯燥”和较低的收视率呢?我们当然不能奢望电视经济节目会像影视剧、综艺、体育、纪实性专题片那样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电视经济节目因专业性和选材的单一性会使受众层相对狭窄,但这不应成为电视经济节目“不好看”的理由:其一,今天已进入经济时代。或者说是消费时代,消费时代的人们更加关注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到复杂的经济热点问题,如怎么赚钱、怎么花钱、怎么投资、国企改革、下岗职工再就业、住房货币化、菜蓝子等等,这些都是为大众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节目已具备了普通人关注和感兴趣的素材基础与受众接受的心理基
础;其二,电视声像并茂的特性使得它形象真实、现场感强,可与事件同步,可远距离传播,还由于它兼有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等各种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长,并通过电子手段,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极具灵活性和综合性。这种手段为经济节目由理性走向感性,由枯燥走向丰富和鲜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把深奥的经济理论、枯燥的经济数据,日常的经济现象转化成视听兼容的电视语言,即发挥出电视媒介的优长,在荧屏上展现出经济的同时又是与时代和生活、与受众审美情趣很接近的东西来。
在明白了上述道理之后,JNTV经济部的编导记者在捕捉经济领域里的事件时,开始了新的创作尝试与探索:在形式上使栏目、节目的包装进一步细化、精致,如要有创意新颖、视觉醒目舒服的三维片头,要有片中间奏,要有音乐衬底,要有图文字幕,画面与画面、段落与段落的转接要讲究节奏,要用不同的特技等等;在内容上使经济事件尽可能的故事化、情节化。如要注意捕捉和表现细节,寻找独特的、崭新的角度,要尽可能的用“现在进行时”表现人物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件的进程,并体现出“始-中-终”的完整性,有时“始”前要加“引子”,“终”后要续“尾声”;在报道手法上,要求舒展、从容、深入浅出,要求体现出省会台的风格和风范。当我们的编导记者把经济还原到本色而丰富的生活中去以后,并注重用电视手段去表现它们时,电视经济节目开始做得“好看”起来并显得与众不同了。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是以深度报道为特色的《经济时空》收视率最高达到过“8”,《财经报道》最高为“13&127;”,生活服务专栏《经济大观》也稳定在“4”左右。与此同时,&127;JNTV经济部还收到了大量的观众来信,“3.15”热线电话的铃声不断响起,观众不仅仅是提供新闻线索,还有中肯的评介。更令人高兴的是《从八十到八千》、《养狐人》、《台湾蘑菇大王落户济南》、《下岗女工办起了养犬场》等专题片播出后,很多农民兄弟、下岗职工纷纷来台索要资料,经济部的编导则乐于当“牵线”人,让更多的人通过接受我们的信息走上了脱贫致富、重塑自我的道路。
优化经济节目的传播效果的确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也为繁荣一方经济做出了贡献。
1997年10月1日,&127;济南经济电视台改呼号为济南电视台二套节目,该频道的主体节目是经济节目。为了更好地突出频道的经济特色,扩大影响力,JNTV经济部决定推出一部大型全景式的专题片《今天》,为电视经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探索再加亮色。在这部长达80分钟的专题片里,我们分“观念篇”、“竞争篇”、“道德篇”、“生存篇”四个章节,涉及到国企改革、用人机制、大众投资理财、再就业工程、农村脱贫、行业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今天》的主题是表现改革开放给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带来的变化,各行各业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题材丰富、容量巨大,把握不好便会显得冗长和乏味。为此,《今天》的策划小组确定了内容要故事链条环环相扣,营造悬念和起伏,故事性不强或不便于以故事表现的,以“对话”方式突出人物语言的张力以唤起受众的共鸣和交流的渴望;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调动和利用电视手段,除了用纪录片式的手法真实表现事件的真实性和进程的戏剧性,还用文学创作手法为专题片注入诗的元素。如在每一章的中间,穿插“都市晨曲”、“桥与灯的联想”、“泉韵之美”、“现代人独白”等电视散文,既舒缓了本片的节奏,亦烘托出浓郁的都市氛围和现代人的心理,本片播出后,大受好评。
电视经济节目欲要优化传播效果,首先应使经济节目的制作传播与电视媒体的特性相符合。电视具有照相式反映生活的本真并且是运动连续画面的特性,就要用摄相机摄取真实的画面表现事件的开始、发展、、结局过程;为了收视审美需要,就要注重画面的新鲜性、对比性和包容性,注重以情节、细节表现生活的质感和波动,注重事件中的矛盾与冲突的发生与解决;注重“事因人生”、“人以事显”的人物的中心地位;电视的现场感强,就要注意音响、同期声让观众身临其境;电视可与事件同步,就要多用“现在进行时”,引发观众探究“后来呢?”、“下一步呢?”的心理活动。另外,电视还兼有美术、音乐、诗歌、戏剧、电影等特长,对其灵活运用可使看电视经济节目“升级”为审美,让观众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也增加了经济节目的欣赏性和品味感。
艺术直觉的创造力,首先表现在对形式美的发现。电视记者的任务就是要把直觉内容转化为符合电视特性和受众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电视经济节目定位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就是要运用好电视的表现形式。形式定位准确了,手法娴熟了,才能使电视经济节目的创造力和审美效果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定位之二符合:栏目特色
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前提是要有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
①鲜明的时代特征;②独特的选材领域和表现风格(包括主持人的个性);③符合栏目宗旨的内容和专一性。栏目没有特色,会使节目变得无针对性,要么总是与别的栏目撞车,要么脱不掉模仿痕迹,要么屡生无米之炊之患,难以生存下去。
JNTV经济部的四个专栏在定位时均要用两把标尺衡量一下,即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表现形式与风格。
《经济焦点》栏目定位:具有强烈思辩性、评论性的经济事件深度报道新闻性栏目,其定位语是:聚焦经济,评说热点。该栏目强调对一个或数个有联系性的经济事件的由表及里的探究,注重记实风格和事件本身矛盾运动形成的张力。对题材的选择限定在重大经济事件和百姓关心的经济话题上,报道手法注意典型性和结论的抽取归纳。在结构上要求以事件的矛盾点为坐标原点切入,采用纵横对比的手法进行背景和主体的分析,力求做到科学、权威、客观、公正。对栏目主持人的要求是庄重冷峻,找“新闻发言人”的感觉。下列题目可窥见该栏目定位之特色:《山东:抓大放小的辩证法》、《再就业冲击旧观念》、《假冒伪劣缘何当原告》、《透视传销》、《住房贷款“卡”在哪儿》、《资产重组1+1>2》、&127;《人本成本,企业管理之本》、《倾斜的“天平”》。这些深度报道尽量体现出矛盾的冲突与解决后带来的启示性,遇有容量大复杂性的题目可作系列、连续性报道。为了增加此类节目的交流感,要求栏目制片人打破以往惯例,把事件的参与者请到演播室与相关嘉宾交流,以便让观众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了解事件的相关信息和本质意义。
《经济大观》栏目定位:具有服务特色的经济生活杂志性专栏,下设“生活同期声”、“体验”、“经济人”、“消费调查”、“都市流行色”等小板块。《经济大观》的定位语:展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该栏目强调对经济生活进行展示、分析、预测,从而具有较强的示趋性和权威性,同时,体现对消费者实实在在的服务。杂志性电视专栏的内容丰富,并要求可视性和观众的参与性都要强,这就要求该栏目的编导记者要强化消费者的意识,变换角色进行采访。如在《老三大件新登场》、《今年家电买什么》、《体验夜间服务》、《小家电真的方便吗?》、《美容美发小常识》等片中,记者均以消费者的身份进行暗访和现场式的解说。为了抽取更科学、符合实际的结论,要求该栏目就题目设计问卷,每次最少发100份,统计分析后再请专家评点,融知识性、引导性为一体。由于该栏目涉及的大多是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所以风格上讲究明快清新,特别强调记者“在现场”和原汁原味地表现对象,强化节目与观众和生活真正的贴近感。
《财经报道》栏目定位:是以报道财经领域最新发展和变化的新闻性栏目,其定位语是:提供经济信息参考,报道重要财经动态。为了区别于一般新闻和经济新闻,我们给财经报道限定的选材领域是:金融证券、物价、工商税收、统计、期货、国家产业政策及动态、交通运输、海关、科技等等,力争使财经报道通过报道上述领域里的信息,为企业和商界提供投资决策参考。基于此点考虑,我们要求财经报道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实用的,城市化的东西,要有一定的“含金量”。在报道形式上,不象时政新闻那样“板”和“硬”,
也不追求社会新闻的“广普性”,而是追求特色化、专业化、在简洁、明快实用的报道风格中,突出信息的实用性、指导性和波及性。例如《股市点评》小板块除了评点热点冷点,还延伸出一个现场的股市沙龙性节目《谈股论金》,股民、股评人、专栏记者三位一体,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商务时间》栏目定位:是专门为商务人士开办的商品流通、商务服务的电视商业信息专栏,其定位语是:商务时间,帮你把握创造财富的关键时刻。由于该栏目的受众层面相对狭窄,故要求内容必须高度精炼和专业,突出电视商业信息的咨询服务功能,为“白领”和小老板们提供快捷、实用、有效的服务。《商务时间》下设“商情网站”、“商战谋略”、“人才资讯”、“外汇牌价”、“投资指南”、“市场快递”、“货比三家”、“商务话题”等板块,除了画面,还要求配以精确的图表与字幕,并作适当次数的“闪回”,力争运用电视这种现代化媒体手段,服务于商业人士的第一需要,同时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把握市场发展动态和投资方向的信息窗口。在表现形式上,《商务时间》要求主持人儒雅庄重,
口才要好,要有气质。在制作风格上,追求独到的多画面分割和强烈的节奏感,每一个单元一般不超过3分钟,&127;不等商务人士“腻”了就快速切转下一单元,而且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总之,开办电视经济专栏节目一定要体现出它是“这一个”的鲜明特色,要有特定的内容和独到的电视语汇才能使栏目立足、立牢、立得长久。从共性上,尽管经济节目为大众提供的是实用性的服务,但必须通过疏理和分类,“靠”到栏目的宗旨上去,造成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传播效果。
定位之三符和:观众需要
电视经济节目定位是否准确,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有观众、有收视率。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在进入信息时代后,电话、电脑、有线网络、卫星直播电视、信息高速公路等人际传播手段地发达、普及和相互交融结合,使人类信息的交流更为社会化。新媒介打破了以往电台、报纸、电视三大媒介单向传输信息的格局,使受众拥有了充分利用信息的自主选择权,从而真正实现了交流沟通的本质意义。
前面已经说过,信息的传播必须以“通”为目的,而是否能实现“通”,不仅仅是传者的一厢情愿,还要看受众的需要和满意程度,即传播效果。事实上,在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和丰富的今天,
受众已不是传者随意施加影响的消极客体,而是积极挑选传播内容以适应自己需要的主体了。在“信源-信道-信宿”这个过程中,我们以往重视的是“信源”(信息发出)和“信道”(传播过程)这两个环节,不大重视“信宿”(信息传输的终点、信息的接受者),
在是否传通的问题上,欠缺足够的重视态度和科学周密的工作。今天,这个问题已突出摆在我们面前,不重视“信宿”,实际上就是盲目地传输。没有观众,这种传输、宣传徒劳无益,谁还来给你投资作广告,你又靠什么去办节目生存呢?所以,节目、栏目的定位必须研究并使传播的内容符和观众需要,以便在众多的信息堆中,引起受众注意,凸现电视信息节目的独特功能与价值。
电视经济节目的收视对象相对其它节目来说是比较少的,除了电视的功能主要是家庭的休闲娱乐工具外,和以往经济节目作得比较枯躁、专业也有关系。受众的无意注意欲变成有意注意,起码是对你这个节目、栏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想看”的愿望和能“看下去”的吸引力。怎样才能在大众传媒上把电视经济节目做得好看些,服务性、实用性、针对性强些,制片人、编导和记者必须深入生活、了解广大观众感兴趣的东西和他们对某些经济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为了增强节目的受众意识,JNTV经济部在经济节目开播一年后,委托济南广视社会调查咨询中心对自办节目进行了一次综合调查。本次调查共印发问卷1050份,收回914份,&127;调查对象涉及到不同职业、年龄和文化水平的观众。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14岁;文化程度:硕士占4.67%,大学本科占34%,大专占
25.18%,中专占15.48%,高中占19.53%,初中占8.85%,&127;小学及其它占0.74%和2.21%。以下是被调查者对调查问卷上收看电视经济节目动机的结果:
关注经济改革和难点热点:64.74%
指导生活消费:46.81%
了解市场行情:43.61%
了解金融证券信息:35.78%
提供决策投资参考:11.06%
为了专业研究:6.27%
本次调查还在问卷上开列了30多个经济热门话题,观众选择出的前10个话题是:①消费权益保护,②商品物价,③国家经济发展形势,④住房制度改革,⑤城市建设及规划,⑥国有企业改革,⑦下岗职工再就业,⑧劳动保障及社会保险,⑨环境保护,⑩菜蓝子工程。
这次调查显示:观众对电视经济节目的关心程度在不断提高,他们一方面关心国家经济形势动态,同时也更关心发生在身边的与自己切身利益关系十分紧密的经济现象和信息。来自受众的真实信息为JNTV经济节目选择节目素材,确立报道重点,改进报道方式提供了依据。据此调查问卷的综合结论,经济部重新调整了栏目格局,将《经济时空》改为《经济焦点》,每周保证推出一个经济热点的深度报道;加大服务性栏目的播出密度,并使服务节目更加平民化和实用;新开《股市点评》栏目,开通深沪两市独家股评热线电话以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提前策划3.15专题系列节目,与省市消协、技术监督部门联合制作“聚焦3.15”挂牌节目。1997年10月1&127;日,改版后的节目经过局台编委会的审查后正式播出,尽管JNTV的收视率调查方式由手写改为自动仪的记录,但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收视率。特别是《经济大观》栏目,自推出“体验”版后,记者深入商场和百姓家庭,以“急消费者所想,解消费者所急”的态度制作节目,在贴近性上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和努力。象“家电售后服务”、“看病有多麻烦”、“仲秋月饼哪家好”、“10元钱买什么”、“专家说存款”、“买房三要点”等选题,都是与百姓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观众看了这样的节目不是无所谓,而是会产生相应的经济行为,经济服务节目的服务性、引导性就这样落到实处了。
JNTV的电视经济节目已走过了三年的历程,如今已进入了一种平台期,开始有了一种惰性。节目也会模式化、程序化。这些局限有来自节目本身的原因,也有来自从业者素质的因素。面对激烈的栏目竞争,电视经济栏目、节目必须在定位问题上进行前瞻性思考:
1、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栏目、节目传播的沟通功能?(如在进入电视数字传送阶段后,改变受众被动状态,实现双向实时的制作方式)
2、如何使电视经济节目脱离“贵族化”更好地获得平民化的视角?
3、如何用纪录片的手法,自然真实地记录大众消费时代和经济人?
4、如何使电视经济栏目制作艺术化、专业化,使其接近电视本质?
5、如何提高电视经济节目从业者的素质和职业化程度?
6、栏目专业化怎样带动起相关的产业?问题还有很多,要想保持电视经济节目的活力,从业者就要不断保持高追求、新观念,不断战胜超越自我,不断有更好更多的创新思想。
篇5
一、总分结构
不管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这是议论文常用的一种结构。分述部分应围绕总述的中心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下文为学生习作。
去留肝胆两昆仑
感动于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大义凛然;感动于林则徐“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一身正气。他们因面对利益的抉择名垂千古,他们因禀承的坚定信念留史丹青,那就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提出观点)
“国家”,如此神圣的两个字眼,让无数忠臣义士毕生顶礼膜拜。国家利益是比个人生命还要重要的重量。国家安危是一条条信念,一句句诺言之间的点滴丈量。(总的议论)
多少热血男儿为国不惜马革裹尸。“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袁崇焕以国家利益为重!……
多少巾帼女子为国不惜一切。那句“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被人吟诵,还记得那个越国女子吗?……(分别论述)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样的绝响依旧时刻在我们胸中回荡。潺潺国之大义,绵绵情之深长,这样的旋律写满了古人的坚定,汇满了今人的誓言。时时提醒我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国家利益重于泰山!(总结)
这是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最频繁使用的结构形式,收放自如,便于充实论据,也能做到论点鲜明突出。
二、并列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把文章分成若干部分,从若干方面入手,不分主次,并列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来论证中心论点。常常是正文中分论点并列出现,呈三国鼎立的形式。如有的学生用并列式结构,在正文中详写了三个例子: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此种结构形式需要对主题有纵深的分析,将其条分缕析为几种类型或者几个方面、角度等,需要作者具有稍好的事理分析能力。
三、递进式结构
各部分之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通常的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文为学生习作。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因为无数水滴的凝聚,才形成了广阔的海洋,正是因为海洋,一滴水才不会干涸;因为无数小草的凝聚,才形成了广袤的草原,正是因为草原,一棵小草才能够“春风吹又生”;同样的道理,正是无数的个人利益才组成了共有的国家利益,因为国家利益的存在个人利益才有了更好的保障。因此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并不矛盾,而是统一存在,相辅相成的。(提出论点)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冲突时,我们以国家利益为先。……
以国家利益为先,也要兼顾个人利益。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三个层次层层深入)
个人利益组成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存在才能更好的保障个人利益,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要维护个人利益,使两者相辅相成。(总结)
递进式结构能使文章严谨细密,说服力强,但要求作者具有较强的逻辑推演能力。
四、对照式结构
把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下文为学生习作。
舍鱼而取熊掌
国家为根,个人为叶。根为一切能源之本,只有根扎得深,扎得稳,叶才能繁茂。……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提出论点,阐释道理)
忧国家之百姓。大禹治水。
忧国家之战乱。辛弃疾。
忧国家之权力。岳飞。(正面论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秦桧就是以个人利益为先的卖国求荣的小人。……(反面论证)
可见,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为重。……(对比后,重申观点,体现观点的正确性。)
“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个人利益我所欲也,国家利益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个人而取国家者也。(结束)
篇6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医学教育;临床教学
面向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和目标应该是培养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身的高质量医学人才。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是强调“教”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等优秀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年来,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界被广泛接受并逐渐替代以往的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核心只有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构建主义教学模式更适合新型现代医学人才的培养。虽然近年多媒体、网络通讯等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但如果仅简单地把先进的信息技术等作为教学媒体,则不能真正实现从“教”到“学”模式的本质转变。
1以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临床课程的教学设计
1.1分析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特征.确立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的的起源可追溯至皮亚杰(J·Piaget)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同化”与“顺应”.即知识在真实任务的大环境中展现。因此,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而应避免过于抽象、逻辑化。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在建构主义模式中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故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后.还必须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并且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然后依据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才能设计出既能适合学生能力又能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体系的学习任务以及准备相应的辅导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意义建构这个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2营造学习环境、学习情境。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所强调的是“情景”、“会话”、“协作”、“意义构建”(也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四大重要元素,并由此引申出“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人学习式”、“协作式”、“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其中“情景”的创造尤为重要。“情景”指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一切信息。通过情景的营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会话、协作等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意义构建,也即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知识的规律、性质以及内在联系得到深刻理解、从而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整个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的完整过程。
1.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信息资源设计
通过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获取资源并判断资源在学习主题中的价值、利用度,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查找有关资料以印证答案等过程,培养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和协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1.4学习效果评价以及学习强化设计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应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应围绕学生自主能动性、协作能力和意义构建程度进行评价,力求客观、确切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针对学生设计个性化的补充、强化练习材料。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挑选,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达到加深知识意义构建效果、纠正错误观念等目的。
2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建构主义模式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课件等应用于教学已经不少见。但如果认为把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就是实现了教学模式的转变,那是错误的理念。如果还是进行着“灌输式”的教,即使多媒体课件做得再精彩.也只能是“黑板搬家”、“电灌”.达不到知识自主构建目的。建构主义模式的启发、引导、互动式教学策略,仅依靠简单应用一些多媒体课件也不可能完美实现。“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师生设计或营造一种适宜的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发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优势。
以儿科临床教学为例.基础理论部分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利用思维导图,将儿科学的概况统括出来,让学生先对儿科学全貌有大体的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儿科与内科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总体分类的基础上,引入对各种疾病的认识。临床医学的实践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各种疾病及其相关性的认识与再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的正确与否,与将来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否正确形成密切相关。在这个环节.可以采用抛锚式、随机、互动、探讨性等教学方式。例如婴儿肺炎,可以设计几个关键的问题节点,包括如何从临床体征和检查诊断肺炎(鉴别诊断和病原判断)一肺炎严重程度的判断一治疗选择一疗效判断一(返回)肺炎成因以及背景疾病分析一整体评估(包括诊、疗及预后)。围绕这些问题点,采取模拟病人形式(计算机程序或标准化病人模型),围绕病情营造学习情境,在引导、互动中训练病史体征采集,在强化以往诊断学中学到的知识的同时训练对病史体征真伪的判断,其中可穿插图像、视频、音频文件以示教。然后可以小组讨论形式,鼓励互相争论(课堂上或在教学平台设立论坛),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锻炼临床思维的形成,在辩论过程中学会分辨、评价、批判“同行”的意见。这样的教学形式,特别适合教学资源不足的科目,并可把各个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不断得到知识强化,获得整体观念。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则必须依赖信息技术,首先要建立信息资源库,利用文字、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以创造教学情景,配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的实现。还可以利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创立学生、教师论坛、留言板等增强互动建立题库进行自测训练,进行学习效果、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开始网络课程等,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并实施远程教育。此外还可开辟一些专题.例如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临床研究设计,借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超级秘书网
3教师要适应角色和教学作用的转变
篇7
关键词:画像;艺术;初探
在我国古代,较为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两汉时期的厚葬,形成当时社会的特色。到汉武帝时,经济发展和封建政权日益兴盛,国富民强,使富有者不仅在活着的时候追求物质享受,还竞相耗资用砖石构筑地下墓室,厚葬之风愈演愈烈。
汉画像石墓是土著豪强、贵族的冥宅,在我国汉代最为流行,并且形成。汉画像石是我国两汉时期嵌饰于墓室、祠堂、墓阙及其他建筑物上的石质装饰画,也是一种特殊的石刻画。它始于西汉末期,兴盛于东汉晚期,之后随着东汉王朝的灭亡,汉画像石也随之消失,被人们所淡忘。早年的画像内容较简单,雕刻也较粗糙,内容以写实为主,到东汉初、中期画像内容较丰富,题材较广泛,到东汉晚期,画像内容更为丰富,范围较广泛,雕刻技法由平面剔地阴线刻,出现了平面剔地浅浮雕,画像石进入了鼎盛时期。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明珠。
吕梁汉画像石据纪年墓记载,全部属东汉晚期汉恒帝、汉灵帝时期的遗作,此时的汉画像石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它不仅保留了初期“点缀政教”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晋西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形象地再现了两千年前晋西北各种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及民间俗习的许多生动场景和时代特征。
吕梁是山西汉画像石唯一出土地,也是全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区域之一,吕梁汉画像石主要出土地是离石马茂庄一带,目前,吕梁所出土的汉画像石90%出土于马茂庄村周边的三川河流域一带。wwW.133229.coM吕梁汉画像石全部出土于墓葬。画像石墓多为砖室结构,有单室、双室、三室,较复杂的有四室,特殊的墓葬还在墓门外左右设置小耳室。墓葬前室大于后室、左右耳室,多为券顶或穹隆顶,墓葬前后长在7 m左右,前室一般宽在3 m左右,后室、左右耳室—般宽2,5 m左右。墓底距地表深一般在5 m~9 m。
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墓门处和前室四壁,少则5块,多达28块,墓门处由一门楣石,二门框石,二门扉石组成,前室四壁由立石、横额石组成,有的因横额石较长,在横额石中间加石柱或带石栌斗的石柱支撑,石柱上一般墨题或石刻铭文,记载墓主人简平和下葬的时间。
吕梁汉画像石题材内容较丰富,场面宏大,除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题材外,一半以上是刻绘祥禽异兽之类“吉祥”内容和神话传说,门扉画像全部为朱雀铺首衔环,部分下部也刻绘神兽。朱雀展翅欲飞,曲颈嘶鸣,据说“朱雀飞鸣,天下太平”。朱雀是方位神,也是吉祥鸟。铺首衔环刻在墓门上,是门户的标志,铺首应为饕餮的演变,刻在墓门上也是为了驱邪避不祥。门楣画像多刻绘墓主人的车马出行或郊外狩猎的场面。左右门框画像上层多为跽坐在一层或二层云柱悬圃之上,戴冠(胜)着袍的东王公、西王母,手举仙草或不死之药。下部一般刻绘持慧、拥盾的门吏。横额画像石多为车马出行图、祭祀图、升仙图。画像石一般都有边饰。分单边饰,边饰占画面的1,3,双边饰即上下、左右边饰,少量画像石上有三边饰、四边饰或无边饰。边饰图案以蔓草状云气纹为主,部分边饰有勾莲云纹、连弧纹、窃曲龙纹等,少量边饰中还刻绘各种祥禽瑞兽。综合这些画像内容,吕梁汉画像从画像内容大致可分为:①现实生活:庄园,郊外狩猎,宴饮,乐舞,车马出行,侍者迎送(捧盾,执慧,拿棒,持戟,持笏等);②祥禽瑞兽:朱雀、铺首、虎、豹、双头兽、龙马等;③神话传说:东王公,西王母,鸡首人身神人,牛首人身神人,羽人,云车飞升,青乌;④历史故事:火牛阵,窃符救赵;⑤装饰图案:蔓草云纹,勾莲云纹,柿椅纹,如意纹,连弧纹,窃曲龙纹,几何图形纹等。这些画像内容,在画像石上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构成一幅幅横竖不同的、有血有肉的石画。
吕梁汉画像石构图内容基本相同,在已发现的画像内容中,门楣画像内容,全部为上下层构图,上边饰为装饰图案,多为云气纹,下层为车马出行图,少量的还有狩猎图,左右门框画像内容,上部分别为跽坐在云柱悬圃之上的东王公、西王母,下部分别为持慧拥盾的门吏或迎送的门吏。但2004年7月,在离石三川河畔王家坡村出土的5块汉画像石,画像内容,构图布局十分特殊。匠师在内容表现上大胆采用了新的手法,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生动画面。门楣画像同样上下层构图,上层仍为如意云纹边饰,但下层主题图案整幅为窃曲龙纹图。刻绘的十分华美。左右门框画像也没有刻绘东王公。西王母,而且整幅画面分别为持慧拥盾的门吏。门扉画像非常简洁明了、粗旷豪放,这组画像石的构图、布局形式,突破了以往门楣画像为车马出行图,左右门框为东王公、西王母,门吏构图内容的贯例,而且画像细部墨线描绘的十分清晰,细致、均匀、流畅、规整,十分珍贵。这组画像石除了构图布局奇特和艺术魅力外,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构图布局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吕梁汉画像石石材,大部分为本地产的细密砂质页岩,石质软,易吸水,易风化,呈红褐色或灰绿色,首先将选好的石材,进行削凿磨出要刻绘的一面,由画师以简练概括的线条勾图,再由石匠将其人物、动物、车骑等物像轮廓外剔地平铲,取得整体造型,刻成浅浮雕作品,画像中的细部不作雕刻,用纤细流畅的墨线勾绘出人物形象,衣物皱褶、动物羽翼及车马配饰等物像细部的神态,起到以笔代刀的作用,其画像构图有紧有松,夸张得体,刻画凝重醒目,形象洗练质朴,而且又因雕刻极浅,经宣纸拓出后,产生类似剪影的效果。虽然细部无雕刻,但它给人视觉上的立体感和冲击力,给人的印象和艺术效果是完整的,马的奔腾,疾驰的车辆,聚精会神的驭者,飞动摇曳的舞者,威严的护卫,雄猛的虎、矫健的鹿,还有神话传说的东王公、西王母,肩生双翼的羽人,通过墨线的勾勒,简洁的刀法,把传形、传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一幅幅画面充满了动感,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感情的变化,使静止的画面反映出生动而活泼的内容,反映出东汉晚期画像石的艺术和表现能力。
画像石在传神的刀笔下,生动地展现了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人的精神面貌,头戴三梁冠的车王公。戴胜着袍高坐在悬圃之上的西王母,官吏贵族墓主人的郊外狩猎。浩浩荡荡的车马出行,门吏、侍人的迎来送往,车骑导引的自信,兽头形、双耳、独角、方眼、呲牙咧嘴的铺兽,形态飘逸、高视阔步、展翅;翘尾欲飞的朱雀,通过对其造型的夸张,加上艳丽的色彩,不仅增加了祥瑞的气氛,而且显得雍容华贵,气宇轩昂,迥然不凡,同时收到传神的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离石石盘出土的汉画像石,虽然在雕刻技法上较前出土的一样,但镌刻精美,画像内容丰富,构图生动,画面上还清晰地保留有当时画像的墨线稿和用墨斗一类工具打的墨线。珍贵的是在墨线勾勒起稿后,剔地平铲突出要表现的物像轮廓外,在凸起部分的物像上加施彩色,而且色彩保存非常完好,所施彩色浓淡相宜,使画面更加明快醒目,使呆板的画面更加活泼,充满了浓郁的浪漫,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篇8
本文作者:舒景泽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近几年来对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报道,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苏丹红辣椒酱、二聚氰胺毒奶粉、地沟油、塑化剂饮料、瘦肉精火腿肠、石蜡大米、毒胶囊等等连续粉墨登场.本着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作为一种必备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例3(212年#扬州中考)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霉变的米中含有黄曲霉素不能食用B.应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延长保质期D.将地沟油回收作为食用油例4(212年#徐州中考)明胶中富含蛋白质,食用明胶以新鲜的动物皮或骨骼为原料,经过复杂的工序制成;工业明胶常以废旧皮革等为原料,其熬制过程简单,产品中对人体有害的铬元素严重超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铬属于金属元素B.灼烧明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C.生成明胶的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D.工业明胶能用来生产药用胶囊考点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分析让学生知道某些物质(如甲醛、黄曲霉素、重金属盐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学生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解答霉变的大米中黄曲霉是一种毒素人畜都不可食用,甲醛可使人体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功能,地沟油中含致癌物质都不宜食用,食品添加剂在国标范围内允许合理使用.故例3选A、B,例4选D.点评食品中有机化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
食品中有机化合物重难点的突破
糖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知识是食品中有机化合物的重点,糖类的来源、消耗以及检验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重点中的难点.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有机环境与无机环境相互循环的两个重要反应,光合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呼吸作用提供能量保障.例5(212年#苏州中考)富含淀粉的谷物、甘薯等可以酿酒.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为酒精.香甜的酒酿就是利用该原理.用酒曲酶(俗称酒药)制作的.家庭一般制作酒酿的简单流程图如下:(注: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可用箭号表示)8~1小、1寸IIIkg糯米米米米米米米熟熟熟熟米饭饭冷开水冲淋解粘拌入约19酒药维持33e左右装入陶罐密封保温36小时巨画8(l)配平化学方程式:(C6Hlo5)"+_H2淀粉酶"二,八-二二二二二争nC6H12"(2)如温度、水分等因素控制不当,易导致乳酸量过多而味偏酸,清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_乳化酶_H、2厂兰止二卜2(3)成熟的酒酿放置时间越长酒味越浓,因为更多的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分解为酒精(C:H,oH)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若用1kg大米酿米酒,假设其中有.81kg的淀粉全部转化为酒精,则理论上可酿制含酒精质量分数为ro%的米酒kg.[提示:由淀粉转化为酒精的关系式为(C尹15)n一(ZnCZH5oH]考点考查碳水化合物的知识分析题目虽然没有直接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只有糖类知识的全面掌握,解此类题目才会感到得心应手,从给定的题目信息看,比直接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要巧妙得多,解答(1)小题是多糖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葡萄糖,(2)、(3)两小题考查葡萄糖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醇和乳糖,前三小题都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4)小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1)n,(2)C3H刀3,(3)C6IllZo犷型缠卡ZeZH5oH+ZeoZ卞,(4)4.6kg.点评题目的设计既包含考查学生对糖类的来源和糖类的代谢(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再进一步转化多糖;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单糖,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也可通过控制条件用于酿酒或生成乳酸等).也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综合性强,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适中.
篇9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积极意义
由于电视是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的实际应用,是一种集声音、图像、色彩于一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直观形象、逼真立体的特点。电视新闻与广播、报纸等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较,它的娱乐化程度处于领先的地位。“电视这一现代传播媒介与生俱来的具有对娱乐的亲和力,它继承了广播和电影在这方面的特性,加上它分别弥补了广播和电影在表达和传播方面的缺陷,这使得人类在视听和接受上的要求基本得到满足,而这种要求首先是娱乐方面的。”
(一)为电视新闻提供了新的报道样式——说新闻
篇10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加入WTO后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人才竞争的程度会愈演愈烈。外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将以合理和丰厚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吸引大量人才,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这一严峻局面,成为研究的新课题。
一、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中小企业正在积极努力,不断完善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但由于受企业相关不完善体制及企业的自身特点的制约,使目前的激励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激励机制应用形式化。很多中小企业把激励机制与其他种种机制的建立作为重中之重,常常“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实施起来则多以“研究,研究,再研究”将之浮在空中,结果导致不少()人才离开企业。
其次,激励机制的应用缺乏合理的制度支持。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并着手建立。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制度支持。
再次,照搬照抄大企业的激励模式。由于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主经营水平有限,在激励机制上一股脑照抄一些大公司的模式。中、小企、业在经营规模、资本运转、人员管理方面和大公司都不相同,刻意模仿别人的激励机制只会使企业消化不良,从而阻滞了公司业务发展。
最后,激励的“度”不恰当。在现代的中小企业中,很多企业都采取一种高期望式的激励,对员工而一言,如果仅仅考虑“力所能及”,量才而用,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将永远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而且真正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二、中小企业实现有效激励员工的策略
中小企业建立员工有效激励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最大工作潜能,为企业获取最大的利益,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企业不断地做大作强。
1.坚持以人文本,高度重视激励工作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得优势,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要认识到人才是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源,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开发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的工作上,要挖掘人的潜能,使人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收益。同时要把尊重员工的利益,变“控制”为“尊重”、“关心”,要重视员工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需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留住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付自如,中小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2.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
中小企业的薪酬是最为敏感和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强有力工具。它是员工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之一。建立一套“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是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当务之急。员工对薪酬向来是既患寡又患不均。尽管有些公司的薪酬水平较高,但如果缺少合理的分配制度,将会适得其反。因此,公司在设计薪酬时要注意薪酬的外部均衡与内部均衡,保证薪酬对外有一定的竞争力,对内能够解决员工的公平感,并且一定要与绩效挂钩,保证按时发放不随意拖欠员工工资。
3.从员工的精神需求出发,将激励机制人性化
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中小企业在注重建立物质激励的同时,必须着手建立与之相应的精神激励。首先是感情激励。感情因素对人的积极性有重大影响。常见的感情激励形式有“三必访”、“五必访”制度,“让工人坐头排制度”,生日祝福、每天上班时企业领导迎接职()工上班的习俗,为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送温暖活动等。其次是榜样激励。榜样激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的领导者本人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正如一些企业负责人所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再次是目标激励。当中小企业的领导者预期员工在接受挑战性的工作会遇到阻力时,让员工参与目标的设定是最恰当不过的。对数量一定的目标任务,衡量其完成的效果通常有三个指标,即任务完成的质量、时间和成本。从企业领导者的角度看,必然要求任务完成的质量最高、时间最短、成本最低。但从员工的内心期望来看,则要求任务完成的质量不要太苛刻,时间还要足够宽裕,耗费的成本也不要太受限制。这样就造成了领导者与员工的分歧。而合理目标的设定是,领导者最多决定两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有员工说得算。
4.多种激励方法结合运用,将激励机制系统化
除了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及人性化的精神激励机制外,中小企业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如员工培训、员工参与管理制度设计和工作内在激励等,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体系。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在借鉴其他同性质的企业培训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规模和结构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