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03-21 05:5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企合作发言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兴起,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为满足这些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教育如何调整才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认清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经验,认真分析,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建设,保证高职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校企深层次合作提供了经验。
一、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情况
进入“十二五”以来,在外、内贸经济发展和强化学校技能的环境下,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将成为衡量一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也是高职院校实践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与深层次阶段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国有、合资和民营企业角度看,校企合作的认识还是为一个盲区。
2.从高职院校学校角度来看重视的力度还不够。主要是学校的评估、检查和企业的等级提升,出现签订纸上实务合同或协议,另外,对民办高职院校经费有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受到一点限制。
3.从高职院校大学生角度看目标冲突。好多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和社会效益,总是希望利用廉价的学生劳动力,来产生效益;另外,高职院校学生考虑经济效益,其岗位稳定性极差,所以企业对于实习学生的投入与培训想加大投入,但有所保留,造成企业的人才留不住,学生学不到技术。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共建是培育人才的方向。创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既彰显了高校人才培养特点,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学院的培养人才应该与时俱进,更新并创新培育理念,探索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新模式,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关键问题。
4.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与产业技能结构存在错位。高职院校课程结构是学校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主要载体,而社会企业内的中下层的岗位技能结构也是构成社会企业、行业和产业特定的方向。所以,对企业和学校进行适应性分析是对高职院校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企业产业结构适应性问题研究的渐进。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的课程结构与相关产业的技能结构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即:一是学校的理论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比例不平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出现基础课程较多,而专业实践和核心课相对较少;二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也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虽然学院要求每学期不定期的实训周或专业岗位周的实习,但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实践与实训,使得所学专业与产业要求有点不合,表现出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无法用处的缺陷;三是系部的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基本都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少,近年来国际较为重视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师实践素质在不断提高,但理论知识结构却严重限制了课程实践多元化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深度校企合作的发展的必然性
1.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方针,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模式。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必须以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理念,把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学生的就业放在专业教学目标上去,以高等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从专业学科方向,向职业技能岗位和就业岗位的转型,贯彻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有效途径,即:“以职业教育服务为宗旨,以职业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要求。所以,高职院校产学结合也是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和企业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2.培养所需专用、实用人才是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在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间,能够参与工作社会实践,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校和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来培养社会与企业所需要的管理类高技能人才,也是高职学校办学的要求,也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发挥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各自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技术的优势,取长补短。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应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互赢互利是实现企业和职业教育方向,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在校高职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那就是做到校企深度合作,来提高学生实务技能水平和能力,使高职学生能很快地走向社会人的角色,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上进行体验,帮助高职学生快速顺利进入满意和喜欢的工作岗位。工学结合、校企深度合作,也符合相关企业实际的管理和技能服务要求,让在校的高职学生直接获取实践技能的经验,掌握用人企业录用所需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思想,提前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3.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近来随着我国贸易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的转型,企业将急需大量能将理论科技研究成果和规范及时转化为商品、管理规范标准、生产服务的技术型人才。而交通物流领域正是长期处于学校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技能不完善的状态,致使物流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当前流行的“产教结合、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是学校与实际企业双方共赢的模式之一。
4.充分发挥学生在企业工作环境的优势。学生在实际工作可以切身体验员工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严格的企业工作纪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等,从而提高高职学生在自己专业课程学习的进取,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能力,为毕业与就业接轨和岗位确定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践环境能让学生体会到今后工作岗位的艰辛、团队合作的价值和上升通道成功的快乐。
三、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深度校区合作的必然趋势
1.校企携手教学联动,提高学生专业基础与职业素质。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步入高速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是课堂上难以获得的。为了使学校在校内的教学过程尽量贴近企业,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学校携手企业实现教学联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与职业素质。
2.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和极端。一方面是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业难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找不到满意的员工,招工难现象此消彼长。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毕业生教育与企业需求存在严重脱轨现象。
3.设立校园活动基金,力促企业与学生共赢。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引导学生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中企业赞助并冠名的文体活动如辩论赛、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等为学生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合作模式以“产、学、研”结合关系为纽带,促进企业文化悄然渗透,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四、深度校区合作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培养的各类型人才,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半是单向的,没有一个公平的利益共同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这将无益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深化。而现代的企业要求我们的学生顶岗实习时希望学生直接进入岗位的角色,在人文素质、团队素养、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营销能力让企业满意,让企业重用,针对这情况,高职院校就力争对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改良,加强动手能力,使学生达到服从性、团队精神、时间性和高信用度的高技能的人才。
1.建立高职“双师型”实践培训基地。高职院校的老师在岗位上还是重理论,轻实践,所以要求专业教师能定期去企业进行定岗实践,通过实践是老师具有创新型、实践型培养人才的理念,指定适应企业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建设、进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要求院校完善实践基地和“双师型”教师培训经费制度,让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适应岗位变化的高高端技能人才。
2.专业课程与产业技能的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前景。上海市人才培养模式评估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习基地开放性、企业实践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增加与企业针对性强的专业核心课和与产业技能直接对接的专业课程;在基础课程放在第一学期完成,而核心课程后面学期完成,全面实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整合,健全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学生在修完核心课程的情况下,可选修其他课程,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3.构建专业教师实践的知识结构。构建教师实践知识结构可采取如下措施:鼓励教师获取“双师型”资格,从而增强教师的岗位技能;注重引进教师专业的差异性、地域多元化、路径多元化,每年1次的进企业的顶岗锻炼;注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基本实践技能、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构建了“校企一体化”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在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发展,才能“有为才有位”。
参考文献:
[1]沈四林.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关系探讨[J].畅联物流杂志,2011.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策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必须以市场需求,尤其是企事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将培养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实现“无缝对接”。以经济的内生动力和人才的需求、社会的满足为要旨,以产品的优质、服务的到位为规范,关键在于生产中人的素质。因此,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与教育的联姻,而且是用人与育人的统一。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能否尽快培养和造就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的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校企合作作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已经有很多年了,一些学者提出了多种合作模式,如“订单式”、“顶岗实习制”、“双证制”等。但是,由于政策、环境、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有关校企合作的理论探索进展缓慢。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实践,但大都停留在经验层面,还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在校企合作的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发展定位研究、实现途径研究、主体行为研究、共性与个性研究方面,以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机制与政策、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要求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1.2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学校的联动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长,校企合作教育还处在探索过程中,因此其运行机制还很不健全。从小的方面看,校企合作教育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企业;但从大的方面看,校企合作教育涉及学校、企业、政府三个方面的关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在行中主要只有学校和企业的关联(更多的还是学校倾情于企业或有求于企业)而没有学校、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就使得校企合作教育的实际运行只是在某一点和某一时间段获得成功。这表现有两方面:其一,三方的推动力问题没有解决。在事关校企合作教育的三方即学校、企业和政府中,只有学校一方因就业难而有足够的需求动力,而其它两方特别是企业,因处于就业的需求方即劳动力的买方市场,缺乏足够的动力。其二,大多高职院校是公办高校,缺乏责任制度,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没有担起重任一心一意地投入和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其真正需要的人才。要让双方的合作达到双赢,对于校企合作进一步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1.3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监督和协调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大部分都只注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边合作,缺乏政府的督导、协调作用,导致校企合作形式比较松散,合作时间难以长久。高职院校与企业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有着不同的机制、管理方式、价值取向,双方缺乏沟通,还没有认识到双方还有很大的共同利益空间,从而导致校企双方合作不普遍,即使有合作,也难以深入。缺乏政府的监督和协调主要表现在: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滞后以及缺乏系统性的指导。
2 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设的对策建议
2.1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外部着手,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从内部着手,调动企业自身积极性。外部力量对校企合作的促进,可以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激发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在学校方面,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从而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在政府层面,政府应给予企业政策上的支持,可以通过对校企合作的优秀企业进行奖励,比如采取减免部分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更深层次的应该从企业内部着手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企业对自身的定位,由原来的纯营利性组织逐渐转化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营利性组织,提高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2加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管理
首先,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校企合作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校企合作的管理同时涉及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师资管理等,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管理校企合作各项事宜的管理部门,对全校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其次,适应校企合作要求,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校内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完整的校企合作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以可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是否达标,并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2.3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持
首先,要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要使校企合作的发展得到保障,政府必须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使校企合作制度化。其次,应对校企合作给予鼓励和专项资金支持。在推动企业合作过程中,除了有良好的政策保障外,政府还可以建立经济杠杆,使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有条件进入学校,同时对校企合作单位有一定的鼓励和资金支持。可以通过把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纳入政府科研规划,对校企合作优秀企业进行鼓励等途径来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建设。
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3.1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将企业引进学校后,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3.2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
高职院校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了如下两种:A、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B、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是技能提升训练。目前,我们也正在探索这种模式。
3.3校企互动式模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3.4 “订单”式合作
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可以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这种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这种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学校很被动,培养多少人、什么时候培养完全根据企业需要,学校没有主动权。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模式,一般在中专院校运用的比较多。
参考文献
[1]余芝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4-39
篇3
1 “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高职课程开发建立好保障机制的重要性
近些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稳步提升,呈现良性趋势。不过,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底子薄,开始的也比较晚,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制定完善的课程保障机制,做好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重中之重。我国提倡和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要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和教育学生,依照专业范畴和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使学生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就要求学校要制定完善的课程学习,转变教育模式和思路。在改革和创新中肯定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课程设计者由谁主导;学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责任和分工,这在课程开设中要如何界定;怎么样让高职院校和企业开展高效的合作等等都是要去仔细思考和探索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主要是由教师通过书本来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效率低,学生动手能力差,而且与社会眼中脱轨。尽管教育人士尽力在课程的制定上推陈出新,但是因为岗位的不同,所指定出来的课程自然无法做到简单合理高效;大多高职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自然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企业如果在课程制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就容易让高职院校产生依赖和丧失自主判断力。因为企业和高职院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企业不了解学校的课程规划,不清楚学生的学习方法,所制定的课程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缺少科学的逻辑和思路;也容易出现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过于单一,无法做到综合全面的发展。所以,要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优势和自身经验,发挥好教师和企业专家自身的擅长领域和知识,建立一种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互取所长,高效培养学生做和能力的新型课程研发模式。
2 保障高职院校教师参与模式
教师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也是课程开探索的关键。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自身能力得到发展,就需要教师去参与到课程开发的研究、探索之中,因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所以,要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和中心环节,保证课程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内容科学合理,学生在学习当中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只有通过教师自身观念和思想的转变,让教师了解课程开发的整体工程和思路,才能更好的用新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
如果教师能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当中来,肯定会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也更加容易让教师不拘泥于课堂这个狭小的环境,开阔思考的范围,调动其积极性和荣誉感;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其自身的能力不仅能够得到发展,也更容易理解新的课程模式,寻找到更加生动高效的教学传授方法;此外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升的影响,因为教师在课程的开发当中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会营造一种积极良性的交流与竞争氛围,这对学校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教师必然要承担课程开发的大部分环节。学校教师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培养,又从事教育事业多年,使其能够制定出一些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课程,所以要做好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的环节,制定一系列奖励机制,让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挥自身的特长。
3 保障企业合理的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也应该是企业必须重视的一大部分。企业要拿出一笔资金来投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当中来,和学校、政府进行沟通和探讨,保证好校企合作模式的科学合理高效开展,信息能够及时的传递。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怎么把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是学生培养的关键。企业的专业都是长期在一线岗位上工作的人士,自身专业能力过硬,也了解最前沿的专业情况让企业专家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制定当中,可以有效的保证课程的制定不脱离实际。要根据企业专业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性质来选择合适的人员进入课程的开发和制定中来,不能盲目的去选择,只有那些懂得反思,善于总结的企业专家才会给校企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虽然近年来通过许多实践培养,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与那些在企业中长期从事实践工作的企业专家相比还是有许多不足,所以这就使得要确保企业专家合理的参与到课程开发与制定当中。
4 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
我国鼓励和大力支持校企合作方式,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促进其合理的发展,这也使得校企合作模式成为现今高职教育的一种主流模式。校企合作开展的这些年来,也总结了很多经验的方法,为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该要保障好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好学校和企业的教学发展,做好监管工作,让学校和企业明确各自的职能和分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监管和指导,企业的需要应该是学校培养学生,制定课程规划的主要原则,培养出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学生。构建一种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做到政府、企业、学校在自己的领域各尽其责,为校企合作模式做好制度保障。
篇4
[关键词]校企合作 服务社会 研究
高校主动融入地方,服务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高校与其他高校一样, 都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作为大连市惟一的地方高校,大连大学一直坚持“立足大连、面向辽宁、服务全国”的办学定位,2008年以来校党委提出创建“全国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以贡献求支持,重点为大连地方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追求;明确提出“作为地方大学,大连大学必须坚持‘大学为地方服务,地方支持大学’的理念”,通过校企全方面合作的桥梁,寻求实现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社会)发展的共赢模式之一。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
一、校企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成果
近年来,大连大学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优先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尤其是大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坚持重点建设学科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对接”。同时努力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加快发展新型学科,为支持大连市地方乃至省及国内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化学学科领域内,学校在生物医学功能材料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中国第一个“无聚合物涂层的国产紫杉醇药物支架”已经用于临床,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聚合物涂层药物支架存在的晚期血栓问题,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生物活性有机肥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已经在大连、阜新、抚顺、盘锦、铁岭、锦州等地全面推广。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大连冰山集团等企业合作,其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传统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了当前国产重要装备设计创新程度低、产品设计周期长和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为振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围绕优化理论与技术领域在物流优化问题、神经网络问题等方面进行积极研究,为推进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作为一所地方大学,大连大学日渐成为适应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的从事应用型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队伍和基地。
二、校企合作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连大学从真正意义成立至今只有20多年,对一所大学而言毕竟很短暂,大连大学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全身投入大连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历练中,也冷静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1.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只有树立坚定不移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牢固意识,并为此提供必要的组织机构保障、人员配置保障和活动经费保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锻炼培育师资队伍,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更新人才评价机制,才能创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学校的办学路子,才能营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谋求自身独有的生存发展空间。
2.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特色优势不明显。学校面临着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辽宁沿海地区“五点一线”开发以及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等多重战略机遇,但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虽然具有综合型的优势,但学科发展不均衡,制约了学校广泛开展社会服务的能力,尤其某些薄弱学科的研究成果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甚至出现脱节,学科特色优势不明显,限制了我校承接对外社会服务中重大项目的能力,使得学科建设成果突破不了高水平的瓶颈,这就造成了我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服务中出现局限性。
3.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跟不上社会、企业新技术的要求,专业结构相对稳定,与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不多,不合社会需要、就业困难的专业仍在招生,社会急需的专业却未能及时设置,部分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复合型专业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4.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地方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成果,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还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实际问题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很难转化为地方现实生产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企业缺乏长远眼光,没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缺少资金的投入重视眼前利益,缺乏长期参与的热情。教师、科研人员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缺少的政策支持。
三、解决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经济能力不足的机制分析
1.建立学校层面的主动适应和自我调节机制,学校作为校企合作教育的重要主体,为了适应企业的需求,其自身必须建立一种与地方经济社会完全接轨的主动适应和自我调节机制。要以科研作为校企合作的媒介,在服务中争取企业,尤其是技术性较强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从而达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互动效果。
2.建立企业层面的内在需求机制,提高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认识,激发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需求的内在要求, 形成长期的稳定运行的良好机制。一是人才培养要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机结合,加强与企业的“共建”;优秀毕业生由合作企业优先录用,实现优秀人力资源的“共享”;二是加强应用层面技术研究,从产品的生产、制造、经营的典型问题、典型项目、典型主题,善于为企业解决一些不常见的复杂问题;三是要跟踪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将学校研究活动同企业生产技改、研发工作结合起来,节能降耗,提高企业效益。
3.要建立起使高校与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技术与市场互动的运行机制,促进专业化人才在企业和地方院校之间的流动,知识与技能结合,使科技人员最快捷地得到市场需求刺激,从而最高速地创造出新成果。
四、校企合作服务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提高地方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企业需要高校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学术思路新颖,科研水平高,技术实力雄厚,实验手段先进,科研方面的诸多优势决定了其在地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只有实现校企合作才能推进服务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只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1.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重点,构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交流共享机制。不论是服务于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服务于地方政治文明建设,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为此,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制订培养方案。与此同时,还需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经济文化建设第一线的具有较强适应社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各类应用性合格人才。有了人才的支撑,才能推动地方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2.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出发,构建和创新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与企业共建各类产学研合作机构。科研是教学与生产结合的桥梁,是高校进入生产领域开展社会服务的根本保证。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不断促进生产,这就要靠科研来解决。生产是教学和科研得以发展与完善的条件。从专业教育角度讲,生产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发展的源泉。企业出资金、出题目,学校出人力、出智慧,在合作中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同时实现自身的教学相长。
3.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构建高校的各类教育培训体系,与企业共建专业人才培养和实习基地。地方高校要较好地为地方提供教育服务,首先有必要完善自身的教育体系,形成全日制本专科教育与成人教育以及各种培训教育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以满足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其次是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层面上,实现向地方服务的倾斜。具体地说,全日制本专科类,在招生上应充分满足本地生源的需求,保证一定的当地生源的招生比例,其专业设置应更多地考虑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的需要。成人教育类在扩大生源、满足学员学历需求的同时,应多设置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培训教育类则可拓宽培训范围,不仅校内举办各种培训班,而且很有必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培训班,构建高校的各类教育培训体系,还要与企业共建专业人才培养和实习基地。
4.以参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与技术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使企业在合作中获利。调动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主动性,鼓励教学科研人员突破理论研究的束缚,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选择科研课题,改变从前科研项目申报方式的闭门造车,不考虑社会需求的科研工作方式。同时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牵线搭桥的作用,主动与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联系,组织、协调学校有关学科的科研力量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地方领导部门实现科学化的决策提供咨询;为企业生产部门和技术人员提供科技咨询;参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科技咨询;承包企业的科研项目,搞好协作攻关,使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获利。
5.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成才培养的需求出发,高校教师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不断提高和充实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讲课水平,学生也只有在企业的生产实际中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学习和体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实践证明,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建立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是高校和区域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国家各级组织的高度关注下,通过我们对企业深入调研,大力宣传高校的优势项目、整体教育资源,必将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之路以服务于地方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动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杨广敏等.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之路探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6)
[2]肖建国.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增强大学服务功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1)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4]季国强.关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3)
[5]齐艳苓.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5)
[6]邹友峰等.推进产学研用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育,2010(5)
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会展英语;实践;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43-03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省级示范校建设计划要求和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需要,开展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学校寻找企业,企业进驻学校,寻求企业与学校的全方位、多层面校企合作的思路。同时,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也决定了“校、企、行合作”开发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校企合作是基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进行准备的教育模式。其内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基本点,让学生一边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一边到与所学课程或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企业进行工作实践,积累经验。同时,企业也可以借此培养符合要求的员工,择优录取。这样,企业与学校可以相互渗透、紧密合作、互利互惠。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校企合作是体现高职特色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校企合作对学校有利。学校通过与行业或者企业密切合作,可充分利用企业的环境和资源,弥补校内实训设备等资源不足、有实际经验的师资缺乏等实际困难。企业还能为学校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学习机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应让行业企业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的整个流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其次,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服务。高职院校可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相应地调整教学内容,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为企业服务,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因此,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及社会的多方共赢。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的整体职业能力,教学内容凭空臆想,理论课与实践课联系不够紧密,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即使有的高校进行了校企合作,多数也还处于初始阶段,仍然是以学校为主的松散单方面的校企合作。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跳出传统合作的窠臼,必须与行业或企业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办学,构建完全在企业参与和监督下、基于工作流程的整体化课程体系,以企业的产品为媒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训练项目,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进入课堂,与专业教师一起参与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共同进行,包括专业课程的教材开发及课件开发在内的课程开发。同时,让学生实际参与企业工作,体验真实的职场风云,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意义重大,有理论探讨和构建的必要。
《会展英语》课程开发的必然性
会展是会议、展览、集体性赛事等的简称,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涉及会议展览、广告设计、市场物流、公关宣传等众多学科。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全世界的会展经济空前繁荣,发展迅猛。在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属于朝阳产业,在促进商贸经济和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不仅直接促进了经贸、科技、旅游、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成功带动了交通物流、城市建设、休闲旅游等相关服务行业的整体发展。随着我国包括会展业在内的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进入中国会展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展览市场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深化。
会展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和带动深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也是深圳作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经济中心必须具备的功能。深圳会展经济的硬件设施先进,然而,深圳会展业界人士却反映,深圳会展人才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深圳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深圳与会展相关的企业大约有100多家,全市每年举办展会100多场。按照这个规模,至少需要有300~400名熟悉市场行情、具备会展组织能力的会展经理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展会总量很可能每年都要增加,而且增加的展会将以国际展会为主。与此同时,会展经济要求会展从业人员对自己操办的展会涉及的专业领域要十分熟悉,需要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和相当高的外语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媒体宣传、大型活动组织等素质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培养具有深度理论知识、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
我院作为深圳市的地方高校,以地方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立足点,服务地方是我院办学的最终目标。学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每年都为特区内各大外企输送大量人才,达到了互利互惠、校企共赢的目的。因此,高职外语教学也必须顺应改革的浪潮,适应企业用人的要求。这样,开设《会展英语》课程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会展英语》课程校企合作模式
会展专业英语是用英语讲解会展专业知识,以培养能把握国内外会展专业发展趋势、参加或者组织会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人才为目标,为我国的会展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因此,会展专业英语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会展活动的服务性决定了会展专业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实务的专业。高职教育的特点也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既要向学生普及知识、提高其文化素质,也要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模式的选择,都应以职业为导向,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帮助。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就成为必然。《会展英语》课程的开发是我院深化教学改革、与企业合作的成果,是通过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与深圳市家具协会进行全方位校、行、企合作开发的,并且在深入的合作中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一)基于课程开发,改革教学大纲
课程组成员在与企业经理和会展人员全面接触中探寻课程开发和改革的要点,凭借一线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与语言功底良好、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教师的合作,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以及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梳理与确定,并制定了相关的课程标准作为实施依据。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与企业有关专家共同改革课程大纲,制定课程标准,对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类化、细化、标准化,作为课程实施依据。目前,《会展英语》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研究会展所涉及的各个岗位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培养掌握会展参展、组展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为最终教学目标。
基于达成的共识和新的教学大纲,《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常规教学,在校内模拟操作,由英语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授课。第二阶段为企业实习,到校外的会展中心进行,首先,由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具体展会相关知识的介绍并展开模拟培训,其次,带学生参加家具展,展会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绩效考核。再次,企业和行业员工对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现场教学和培训并进行考试,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让企业参与其中,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展会培训和参加展会顶岗实习的实践学习过程,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实践。课堂上创建的情境基于工作情境,但是并不等同于工作情境,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设计的,实践阶段的学习则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可为学生提供将内化知识应用于工作环境、检验隐性知识和能力的平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行动的引导者和评估者。
(二)整合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教学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分析会展工作岗位流程所需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以及拓展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对原来的课程内容再次进行了整合,现在的课程既涵盖理论知识,也有能力要求,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完成课程要求。通过梳理,将教学任务模块项目化,将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四大技能,即准备、接待、开展、展后工作,并针对相应的职业素质,从培养职业技能出发设计课程体系。整个课程涵盖了展览和会议两大部分。其中,前六个模块涉及展览内容,按照工作流程分别为:展会准备、展会推广及询展、展位销售及申请、展位设计及搭建、展会接待、撤展及会后跟进,后两个模块涉及会议内容,包括会议筹备及咨询和会议接待及与会。
行业协会专业人士的专题讲解,包括会展基础知识、中国和深圳会展业现状、家具协会的基本情况介绍、深圳家具展的历史和现状、会展中心的情况介绍、会展接待、国内国际买家登记、行李寄存、VIP接待、办公室工作、展会播音、顾客引导等方面的内容,可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会展行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定位、布展、会务、运作及招商等方面,以便顺利地从事会展工作中的沟通任务,能较熟练地以英语进行文字和口头交际。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和较好的语言基础,具备一些企业实践经验,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了解并初步掌握标准、规范的会展活动的主要特点,具备自主解决问题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并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三)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形成性考核
在企业专家的推荐和指导下,结合会展专业教学特点和要求,从会展岗位流程及岗位能力要求出发,对《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改进。教学中大量补充了企业提供的实际工作的有关材料,如实例、大型展会简介、图片、音频、视频材料等,这些扩充性资料便于学生参考使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依据。课程教学依托课程的教学网站,从传统的授课模式转变为使用大量多媒体动画、展会现场实际岗位的工作图片等,可以一边讲理论,一边实践,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另外,向学生介绍了深圳家具协会网站、中国会展网、香港贸易发展局网等网站,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网站熟悉展会的一般要求、流程,了解展会最新动向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相关课程信息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地进行自主学习。目前,学生可在文秘室自行上网,浏览各会展中心网站,可在口译室模拟展会中的相关场景进行口译训练,可在国际会议中心模拟展会现场开展小组活动。
企业对会展专业人才在操作能力、职业素质、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企结合实践教学是让学生熟悉现代会展实务、适应会展环节的重要手段。我院商务英语专业除了与深圳家具协会合作外,还与牙医协会、医疗器械协会等开展了合作。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家具协会都会对我院全体二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系统培训,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家具展,这些都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环境。
同时,对课程考核评价模式进行了改革,从以考核知识为主的传统期末考试转变为采用形成性考核模式。实践课程考核模式不仅考核学生的知识,更要考核学生的能力。不仅要考核,还要及时反馈。不仅要考核学生个人,还要考核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团队沟通能力、组织与服从意识。因此,实训考核模式采取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方式,由学生、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不间断的监督和跟进,及时反馈问题,迅速改进,不断修改完善。
校企合作效果反馈
通过校企合作,商务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尤其是《会展英语》课程的改革得到了深化,教学内容得到了整合,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课程的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对会展方面的知识、技能、素质、工作流程等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和巩固。由于适合了学生的需要,学生反映较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配合更加密切。通过系统的专业会展英语学习,学生熟悉了会展中两个重要角色“主办方”和“参展商”的工作流程,掌握了会展的基本词汇,锻炼了设计招展书、填写表格和撰写邀请函等能力,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展项目市场调研、策划、营销、运营及后期管理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这样的知识型、应用型会展项目管理高技能人才顺应了国际竞争的要求和趋势,学生厚实的会展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口笔头交流和商务应用能力,能够满足国际会展项目管理与运作所需的双语要求,是我院学生受到社会欢迎的主要原因。
目前,《会展英语》课程由于深度的“校、企、行合作”和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课程开发中应强调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尤其是在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的确定和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要有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确保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同时,课程内容的前瞻性也很重要,专业课程的开发要考虑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学习领域所涵盖的知识和素质要求具有前瞻性。另外,还要解决好一个“结合”的问题,即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结合问题,课程内容应能有效地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课程开发的合作广度和深度要提高,教师、学校、企业等多方面要深度合作,学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和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指导。
我校《会展英语》课程在近几年的校企合作中,从初始阶段发展到现在,已经探索出一条符合我院实际的校企合作路线。该课程现已面向我院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并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但我们发现还存在很多不足,今后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对教学内容不断完善。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不能仅停留在开发实习基地的层面上,而应该以课程开发为起点进行多方位合作。
参考文献:
[1]冯杰.国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经验借鉴[J].东方企业文化,2010(6):210.
[2]柳和玲,施建年,贾东清.工学整合式实践教学实施方案[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3]谭泽晶.构建“校企”合作机制,促进高校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5):90-92.
[4]国家精品课程“会展英语”[OL].(2008-10-12).http:///2008/hzyy/.
篇6
--2012-2013学年度表彰大会发言稿
管理工程系 1202004班 李-唐-婉-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管理工程系1202004班的学生李-唐-婉-婧,今天以一个“自立自强先进个人标兵”和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代表的身份在此发言。
学习是一个人生命的源泉,相信每位同学也都明白学习之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下面由我来告诉大家如何利用好大学时间,在确保学习成绩的同时又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刚进大学我就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拿国家奖学金,另一个是考重庆大学建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想拿国家奖学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连续两学期得到一等奖学金以外,还需要社会实践经历十分丰富。我在高中参加全国创新作文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获得银奖,考虑到自己有写作这一爱好,便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凭借着自己对文字的激情,校园一有活动,我就会带着相机第一时间出现在活动现场,随后将此活动写成通讯或者文稿发表在校园网站或者校报上。在学院校报上,我发表过《推动考风建设新思潮铸就学风形成新氛围》、《引进校企合作项目 培训职业精英人才》和《了了了》等40余篇新闻稿和征文。在我院2013年单招工作中,我作为学院唯一的出境记者,将我院2013年单招情况通过录像的形式向全国网友展现了出来。日复一日,我的努力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的认可,我也担任了大学生记者团新闻部部长一职。还记得在大一下学期,我为唐一科校长做了一个关于学风建设的调研,并且得到认可,发表在了校报上。
在大一学年,我除了担任记者团新闻部部长以外,我还担任了管理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的宣传助理,为系部重大活动撰写简报,在班级担任辅导员助理,协助辅导员管理八个班级事务。大一上学期,我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了管理工程系MEC精英班。参加了学院第二届英语配音大赛获得团体二等奖和个人最佳潜力奖、学院首届“动感求职杯”模拟招聘大赛获得优秀奖、学院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获得学院第七届文明修身节活动先进个人、学院大学生记者团优秀干部,以及今天在这里获得的自立自强先进个人标兵、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2-2013学年度也两次分别获得学院二等奖学金。在暑期,我参与到南岸区档案局的带薪实习活动中,并担任小组组长,实习工作得到该局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扬,此外也参加了巴南区“让梦启航”SYB创业培训等。
我并不优秀,只是懂得在通达优秀的过程中如何去为着自己的未来去奋斗。以上则是我为了实现自己的第一个目标所做的全部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我没有了课余在寝室休息的时间,没有了轻松的周末,经常在凌晨2点才熄灯睡下,早上起床会发现一身的酸痛,甚至减少了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时间。身边很多朋友都问我“你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干嘛?”是的,我曾不止一次想过放弃,想过辞掉所有的工作,一心只为学习,但在每次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都选择了坚持,“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为什么坚持走到了这里。”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过一句话:“我不喜欢在进入大学以后去比名牌服装、长相高低这样的事情,大学要比的是思想、学识、风度、人品,是通过大学几年培养自己的气质和内涵,培养终生竞争力。”无论是在社会实践活动还是学习中,又或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善尽美地去完成每一件事情,这样,你才会发现在完成每件事情的过程中你又或多或少滋生了一些想法,学习到了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为人的风度,坚定了做人的品性,而这些想法、知识、风度和品性正在帮助你逐渐形成一个拥有终身竞争力的自己。
我将我在大一工作学习中的收获总结为一个数学等式送给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同时也送给我自己,那就是“目标+坚持+尽善尽美=更上一层楼”。给自己定一个五年的目标,然后把它分解成一年一年,半年半年的,三个月的,一个月的,这样你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找到了方向,认定了目标,那就坚持不懈地去做吧!去做你不敢做的梦,请记住,没有什么不可能!
篇7
(一)“双师型”师资较为缺乏
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酒店企业培养工作在第一线的技能型中高级管理和服务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掌握一定的酒店行业技能,即应是“学术”与“技术”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但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现有的教师状况来看,既懂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酒店行业技能的实践经验的综合型的专业教师比较少见。在目前已有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毕业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一般都有研究生学历,他们在学校学习了很长时间的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但很少有到星级酒店一线实践和工作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而另一部分教师是从酒店企业转到学校教师行业的,他们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星级酒店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经历和实践经验,但对酒店管理的理论知识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缺乏学习和了解。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缺乏既懂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有酒店工作一线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性
从现有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是照搬照抄国外或国内其他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很少从旅游企业、学生的条件和学校所在的地域特点等综合因素的需求角度考虑,有的理论学时太多而实践学时太少,有的根据本校的现有教师情况安排课程,因人设课而不是因需设课。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强调理论教学,脱离了酒店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客观实际,缺少专业实用性、实践性。在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非常不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陷入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怪圈。另外,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虽然也很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但更多的是在校内模拟的酒店实训室进行简单的室内操作练习,未到酒店企业的前厅或客房等工作岗位,难以从酒店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1]
(三)缺乏完整科学的专业教材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职业”还表现在缺乏较为完整科学的专业教材体系,很多专业教材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在我国目前已经出版和使用的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还不明显,相当一部分专业教材基本上是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材的复制,教材观点非常陈旧,并且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训练,没有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例如,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现有的《酒店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教材,很大一部分是在讲述酒店的产生与发展,酒店的部门组成与工作职责,餐饮及前厅与客房管理的理论和原则,而真正讲述和探讨酒店具体部门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案例很少,很多学生到酒店实习或工作后发现课本的知识用处不大。此外,专业课程与教材的前后关系递进性不强,缺乏逻辑性,并且很多课程的教材内容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四)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专业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而这些专业素养和经验技能的具备必须依托校内的酒店实训室和校外的稳定的星级酒店企业实习基地来共同完成。而我国现有的很多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和办学场地狭小等原因,现有的校内酒店实训室条件较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摆台、甩单等模拟练习,而不能进行大的宴会设计、客人住宿安排等实战操作。因此,学生在校内的实践训练很难达到酒店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另外,由于多方面的条件所限,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的校企合作还很不到位,还停留在形式上,诸如聘请酒店的管理人员来学校做讲座、让学生到酒店参观等,学生只能从中获得较为肤浅的专业认识,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我国很多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办学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学校缺乏专门的与企业联系的部门,并且与酒店企业的联系具有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同时,学校在办学体制及运行方式等方面还不能与酒店企业的要求相对接,与酒店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表面上,合作基础比较薄弱,校企之间的合作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办学思路,以“技能型和应用型”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部2004年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学生的毕业就业工作为办学导向,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因此,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思路,以“技能型和应用型”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校办学的市场调研,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转变办学观念,加大改革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的力度,坚持培养面向酒店企业一线的生产、服务与管理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设置是学校教学与酒店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的桥梁,同时也是学校的教学工作积极与社会对人才需要对接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应对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行业需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使其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具有针对性,真正培养出来酒店需要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2]
(二)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打造提高“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所以,我国的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改变现有的办学观念,牢牢抓住“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来的“知识中心”教学模式,在传授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真正打造与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以“素质与能力”为培养目的相一致的办学方式。在充分了解酒店企业各具体工作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的要求的前提下,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要求了解和掌握即可,加大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设置工作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考试环节,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先专业认识实习,后校内实训教学,再校外专业实习,最后毕业顶岗实习。同时,强化行业证书导向,要求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以外,还应拿到诸如酒店经理资格证、餐饮服务资格证等行业资格证书。
(三)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彻底转变学生原来中学式的“课前看书预习、上课埋头记笔记”的上课方式,充分借助校内和校外的教学条件,多渠道、全方位的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借助已有的酒店企业经营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来分析酒店企业的成功做法与失败教训,从中总结经验和启发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该专业的《酒店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时,在讲述了基本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条件下,结合国内及国外著名品牌酒店的经营案例,让学生们查阅资料和综合运用课本上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以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与酒店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还可以较为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工作实际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讨论教学法:在学习《酒店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时,就以上课程的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就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分组讨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知识和教学资料,在认真分析问题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书面的发言稿。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言交流,让每一小组推选一到两位发言人,将小组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用专业语言表达出来,使全班学生彼此分享不同学生的意见和见解。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
3.现场情景教学法:酒店管理专业的行业岗位较为明确,因此该专业的很多课程可将课堂教学改到酒店企业现场。如在《酒店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可将学生带到学校的酒店实训基地,让部分学生分布于酒店的前台,酒店的中餐厅或西餐厅,酒店的客房,酒店的商务中心等部门,再让部分学生扮演酒店的客人在酒店入住或就餐等,让学生在掌握酒店用语的基础上现场进行英语口语对话。在这种酒店现场情景的教学环境下,能够较为有效地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相联系的目的。
(四)增强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篇8
论文摘要: 基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省内高职院同行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的实践,本文作者发现该课程教学改革存在教学管理不合理、师资结构及质量有问题、实践教学不理想、考核方法落后和学生外语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和外贸人才急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外贸人才培养更显重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南京交院(简称我院)管理系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的考试课程。近年来我院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课程作为立项精品课程进行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探索。基于我院及省内高职院同行的教学改革实践,本研究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理论探讨。
1.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
1.1教学管理不合理。
教学管理不合理严重影响本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教学任务安排不严谨造成师资变动频繁,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例如某高职院经管系在5年内教过本课程的教师竟有10人之多,导致某些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反而从事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还有的专业教师一个学期甚至同时教3—4门课程。二是教材选用混乱。例如有的教师从事某班本课程教学,但该班教材却是另外一个人订的;有的高职院教材频繁变动,甚至每个学期都换,有的选用教材还是本科教材。三是下企业难度较大。虽然有些高职院口头提倡工学结合,但真正本课程专业教师要求教学下企业时却往往无法如愿。原因有很多,比如经费、学生安全、教学督导和工作量核定问题等。
1.2师资结构及质量有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师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但事实上高职院校该课程的许多教师不具备此条件。主要原因有:一是队伍结构不合理。有些教师是刚毕业的研究生,部分教师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1]。二是缺乏定期专业培训。有的教师数年得不到一次外出培训机会,也没有真正进入外贸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三是部分教师厌学及科研能力缺乏。许多贸易政策及操作实务是随着国际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国际贸易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但出于惰性,很多教师不愿继续学习,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不关注,其知识结构是有缺陷的,有的教师甚至多年使用同一个教案。此外,科研能力是教学质量保证和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有的教师从来不愿写论文。
1.3实践教学不理想。
许多高职院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并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实践条件差。有的高职院国际贸易实训室仅有1套模拟操作软件,且模拟软件利用率也不高。二是部分高职院没有国际贸易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局限于书本理论讲解。三是少数国际贸易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原因不能胜任实践环节的教学,因而忽略了许多实践部分的教学任务。四是实践教学局限于学校,没有进入企业,有的高职院校所谓的校企合作教学基地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职院评估的一纸空文。五是有经验的企业校外指导老师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教学,有些所谓的校外指导老师只是挂名而已。
1.4考核方法落后,学生外语能力不足。
许多高职院校仍沿袭传统的试卷考核方法,并要求填空、选择、问答等不同类型按一定比例搭配。这种考核方法对本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带来一定的制约,教师为避免麻烦,会花大量时间按照传统的书本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教学,不愿尝试改革。考核方法落后的另一个方面是针对教师的,许多高职院对教师的考核标准陈旧,不利于从事教改的教师考核成绩提高,因而制约了教师进行教改的动力。此外,本课程的涉外性很强,高职学生外语能力相对不足给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学生看懂各类外文单证及专业贸易术语的花费时间较多。尤其是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不到10%,对于此类学生,许多教师对单证、函电部分教学内容只作简单讲解。
2.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实践及思考建议
2.1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申请立项精品课程及自编教材。
组建一个稳定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是进行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多方沟通和努力,我组建了一个以4人为主讲教师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年龄在27—36岁之间,均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1人为在读博士,2人具有企业工作经验,1人具有丰富的单证培训经历,3人外语水平达到6级或专业8级水平。团队成功申报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院级精品课程,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资金保障,团队成员均参与了自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团队建设对本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起了积极作用,团队成员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奖。此外,团队骨干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了解国际贸易环境及操作规则的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修订,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2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教学下企业相关规则,鼓励企业外贸人员进入课堂教学。
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机会仍然太少,部分教师的所谓暑期下企业实践证明也仅仅是找单位盖个社会实践章,并未真正下企业实践,这需要各高职院校下企业相关政策细则的出台与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江苏省高职生第3学年大部分时间被安排为社会实习,这是学院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专业教师对实习学生的进一步专业知识指导有待加强,这也需要学院制定和完善指导教师下企业指导学生的工作细则与绩效考核制度。此外,教师要积极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外贸业务员进入课堂,为本课程教学提供新鲜知识。目前我院只是偶尔聘请部分专家进入学院做些讲座和交流,外聘专家数量与进入次数有待进一步提高。
2.3改革考核方法,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改革传统的学生考核方法是本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前提,尤其是成绩比例制定和实践环节考核形式学院要尽量放权于专业教师。同时对于专业教师的考核也要有所创新,目前我院督导政策已开始鼓励教师进行工学结合、项目化教改,部分专业教师开始主动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其中,我所在团队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实施双语教学。高职学生外语能力普遍不强,因此双语教学主要是对国际贸易关键词汇均用外文标出、各类单证和函电教学均采用中、外文2种语言详细解释。二是多媒体案例和外语教学相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本课程一半内容是案例教学,且案例尽可能多地使用外文。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案例教学主要是定期给学生观看外文的国际贸易专题片,有利于提高学生外语能力,拓展其知识面。三是互动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是提前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准备材料和思考性强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准备发言稿,并在课堂上进行大讨论,对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活跃课堂气氛起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