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04-08 17:2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纪律发言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家好!
我们都知道,一个班级风气不好而且乱,那么这个班的学习成绩就一定上不去,一个班无组织无纪律,就无法进行教育。任课教师不抓纪律,就会出现乱课;班主任不抓纪律,就会出现乱班。而且一班一旦乱起来,就难以治理。所以我提出以下方案:
1.减少上课说话:在上课时说话,是一个普遍性的违纪现象,我们班的这类问题也特别严重!这种现象乍看起来是一个小问题,但发展起来,却具有严重的破坏力。这样可使一个班的成绩很快下降,甚至出现大面积不及格的情况。课堂常常规定课上不准随便说话,但是,在课堂上有时因某种学习上的临时需要,如借支铅笔、问清老师刚才说的话等,还是会经常出现说话现象。所以,在不严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一般说来,教师都不太认真,结果很快的由小声到大声、由二人到数人,乃至越扯越远,说起来没完没了。形成学生在台下讲,老师在台上嚷的现象。至于这种现象对课堂的危害那就更大,有时一节一节课聊过去,什么都不做,过后还要埋怨老师留作业太多或是老师没有交代清楚。最有效的办法是各任课教师要认真负责从第一堂课开始,就严加要求,不准学生随意讲话。只要无人第一个开口,谈聊之风就无从刮起。
2. 尽量避免迟到、严禁早退、旷课、逃学:迟到,一般是由于学生在上课前遇到了什么问题,但更多的是学生时间观念差,上学路上贪看热闹或下课去小卖部误了时间。总之,大部分原因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每日及时地查看,发现后立即查问原因,令其今后改正就行了。对早退现象只要每日及时查点,查出后立即过问,也能很快解决。旷课、逃课是考勤制度中最严重的纪律问题,学生旷课、逃课有一定的特殊原因。另外,旷课、逃课不单耽误学习,还往往伴随着其他更严重的问题,所以要克制这一类行为。
篇2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党的以来,我党不断加强整治“”、惩治腐败力度,进一步净化党的纯洁性,发扬党的先进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律己”在整个过程的重要性,使之成为修身、用权之根本。要真真正正践行好“三严三实”,就要求领导干部抓好“律己”这个根本。
严以律己,使之得以更好的修身。有人提出,“人之初,性本恶”这一说法,其理解为人在初生之时,什么都不懂,在不断成长中受到身边人、身边事以及法律法规、风俗人情的潜移默化,慢慢变为“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依法治国,强调法律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准绳,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在法律准绳下开展工作、运用权力,“律己”这个根本就是要我们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用规律来引领自己,让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中更好地“修身”。
严以律己,使之更好地为民用权。行为,是干部用权的具体表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己,规范好自己的行为准则,不拿手中的权利做自己升官发财的工具,不以权谋私,遵守法律法规,不做优亲厚友、损公肥私的事,一切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篇3
一、尽可能把多个实验安排在同一节课中
由于时间比较紧,很难按照教材要求的课时数安排实验,所以需将课程教学所规定的实验用最少的课时进行整合,将几个实验安排在一节课中。例如,在进行“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实验时,我们就将淀粉的鉴定和单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整合到一节课。教师在实验前精心设计,先做简单的实验,再做复杂的实验,这样,一节课下来可以完成多个实验。
再如,可把“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整合到一节课。学生先取菠菜叶片进行研磨、提取和分离;在等待分离过程中,取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在等待实验结果时,可以进行洋葱根尖细胞的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做好之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画图。这样整合之后,就可以用最少的课时将高中生物实验全部做完,很好地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学生反映也很好。
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
在完成实验的同时,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例如,如果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用错了,会出现什么现象?“脂肪的鉴定”实验如果不用显微镜,是否还能完成?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实验课上展开激烈的讨论。有学生提出:“家里的花生油主要成分是脂肪,是否可以直接滴加苏丹三染液进行鉴定?”于是学生从家中带来花生油进行实验,结果发现由于花生油本身也是黄色,实验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又开动脑筋,用花生子叶榨汁(乳白色),然后滴加苏丹三染液,这时呈现出橘黄色,效果就比较明显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发现了种种有趣的现象。如在色素分离过程中,学生将两片刀片捆绑在一起,代替毛细吸管划滤液细线,不仅方便,而且效果很好;洋葱根尖可以用大蒜根尖替代;观察叶绿体的分布时,学生找来了绿萝卜,结果惊奇地发现,绿萝卜皮中也存在叶绿体。总之,只要学生有兴趣,就可以在实验室中尽情探索、尝试。
通过这样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先后撰写了多篇科技小论文,获得省级、市级科技论文奖若干。
三、帮助学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要保证学生高效地完成生物实验课,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为此,我们有机地组织了教学内容,并利用教学案将实验所需的知识体系一一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学案;课堂上,教师先利用PPT演将要操作的实验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课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高倍显微镜,学生在初中时已经用过,但时间长了可能遗忘了,以往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因不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而导致其他实验无法顺利完成的现象。因此在准备课上,我们利用PPT和实物,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尽可能把高倍显微镜的使用难点在准备课上加以解决,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很快就能熟练、高效地使用高倍显微镜,从而保证实验高效、顺利完成。
再如,学生普遍对紫色洋葱外表皮的撕取感到困难,因此在准备课上,教师将若干洋葱鳞片叶分发给学生,启发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取出正方形的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有的学生徒手斜撕鳞片叶;有的学生用镊子先在鳞片叶上划一个正方形,然后用镊子慢慢取出;还有的学生先撕取一大块鳞片叶,再用剪刀修成正
(下转页)
(上接页)
方形小块;等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进到实验室就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试验了。
学生在准备课上思考实验过程时,会产生很多奇思妙想。例如,在“探究酶的专一性、高效性以及酶需要适宜的条件”实验时,很多学生对从口中提取唾液淀粉酶的实验过程感到有困难,有学生提出用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溶液,因为这个酶容易提取。于是学生重新设计了实验。我们根据学生新设计的实验,为他们提供了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冰水、沸水、纸片等物品。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兴趣盎然。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不仅实验现象显著,而且操作过程比较简便。
通过以上教学改进,使得高中生物课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并且还能给学生一定的实验探索机会,教学效果显著。这些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达到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孔春生.生物实验实习与研究性学习[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周美珍,郑鸿霖,张代芬.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篇4
一、争先创优,突出旅游业发展地位
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产业。因此,我们要按照“政府主导、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纵深推动”的工作方针,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和管理。
1、明确旅游产业地位。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旅游兴区”战略,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建立起与全区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相适应的旅游业,区政府邀请专家制定了《佳木斯西部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操作性强的旅游规划指导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挂帅,组织相关部门参与,邀请有关专家,对全区旅游产业进行调查,提出了“一带两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即以松花江为轴心,以同三公路为纽带,建立松花江两岸的娱乐、垂钓、餐饮旅游经济带;建立猴石山风景区,发展渔猎文化与民族文化;建立卧佛山风景区,突出发展冰雪文化与地貌景观,培育旅游新特色。
2、加强领导与协调。区委、区政府要定期召开全区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旅游发展的重大事项和解决旅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区委、区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旅游工作协调委员会,由各有关部门参加,同时制定协调解决旅游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制度,针对旅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重点解决。要发挥人大、政协在全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围绕旅游业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和检查活动,以议案、提案、建议、决议等形式,为政府抓好旅游产业和创建工作出谋献策,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
3、实行旅游产业目标管理。要建立旅游年度任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逐步分解,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区乡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点)和旅游企业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坚持以年度旅游经济发展总体任务指标为重点,政府区长与各乡镇长签订责任书;以年度旅游经济分项指标、工作量、完成时限为重点,由分管旅游工作副区长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年底由区政府组织工作组对全区旅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全面推进,提升旅游业市场竞争力
围绕全市旅游业发展思路,充分整合资源,发掘潜力,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1、全力打造旅游知名品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争创品牌优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坚持以抓品牌、抓特色为重点,开发全区旅游资源,争创大批如卧佛山滑雪场、四丰生态园、千里生态园等名优品牌景区(景点)和特色餐饮服务业。下步,全区要集中精力和财力抓一批典型,创一批名牌,形成优势,提高郊区(永红)旅游的知名度,树立旅游新形象。同时,要不断增加名牌景区(景点)的“新特”内容,提高其文化内涵,争创新优势。
2、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发展文化旅游。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是提升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依托“三江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以民族艺术为重点,举办民族节庆活动。要按照“特色突出,开发精品”的思路,重点推出朝鲜族风情、赫哲族风情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通过举办一系列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参与者众的民族活动,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3、完善旅游市场营销内容。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知名度就是生产力。要通过搞好总体策划、整体营销和科学促销,扩大我区旅游业的知名度。一是在总体策划上,要把现有的卧佛山滑雪场、农业生态园、赫哲族民族风情园等旅游资源,塑造为特色鲜明的形象予以传播,以此提高知名度。二是在整体营销上,要坚持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适当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三是在科学促销上,要把人员推销、业务推广和宣传广告等促销手段结合起来,增强促销效果,特别是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宣传促销,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4、强化旅游发展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单靠政府投资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见效。旅游资源开发要采取“政府、部门、团体、个人”一齐办,区域内外资金一起上的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建设与开发的力度。一是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投资旅游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办大旅游的格局。二是要采取拍卖、租赁经营等方式,把旅游项目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三是要把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龙头地位、资源优势明显的景点景区作为重点项目,利用政府有限的资金,有计划地分期开发利用,有了经济效益后实施滚动投入,后续开发,减缓资金投入压力,提高投入效益。
5、加强管理与服务。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是树立产业形象的关键,要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搞好政府调控,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管理旅游业,特别是保证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种非法经营行为,逐步使旅游管理法治化。要聘请有关专家,成立专家咨询机构,使政府决策管理和企业经营实现科学化。要加强旅游行业的行风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营造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旅游消费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合于发展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1、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创建文明行业作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把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为营造旅游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在涉及旅游的窗口行业中开展“建文明窗口,树行业新风,创文明行业”主题活动,要在旅游企业设立文明示范窗口,在全区各景区广泛开展以文明经营、文明服务、文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篇5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发电效率
1 概述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经过测算如果按照现在的需求水平,石油能够使用的时间不足50年,然而经科学家研究证明,太阳每年辐射在地表的能量相当于130万亿吨的标准煤。如果这些能量能够集中存储利用起来,那么煤矿的枯竭现象会稍加缓解,生态环境也不会那么快恶化。早期太阳能发电没有利用起来,是由于它的成本高,但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在不断降低,所以太阳能发电成为了这个社会环境下必不可少的产物。
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发现了“光伏效应”,但到1954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才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技术,将人类使用太阳能发电推进了一大步。但是,早期由于太阳能的发电成本太高,只是被使用在卫星电源,铁路信号灯而已。从1980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光伏产业的发展给以支持,光伏产业进入上升期,开始广泛应用于通信、交通、石油等各个领域。2002年,国家启动的“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解决了西部800多个无电乡的用电问题,其中光伏发电占据着主导地位。
目前我们的光伏产业遍布的行业已经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太阳能路灯,通信,家电方面等。其他国家光伏发展现状也是如日中天,像德国等国家推出的“太阳能屋顶计划”,更是推动了全球太阳能用电的发展。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扩大,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利用废弃土地,荒山野岭建筑屋顶等就地建设分布式的光伏电站。
太阳能发电的局限性,就是光电转换效率低。目前想在太阳能发电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须要解决这光电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2 光伏发电组成和原理
太阳能电池的内部存在PN结,当太阳光入射的能量大于硅禁带宽度的时候,射入电池内部的太阳光子把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对被内电场分离,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和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分别向对方扩散,最后电子则会留在N型半导体中,空穴留在P型半导体中,形成一个内建电场。内建电场使得N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和P型半导体中的电子被分别推向对方的区域,使得N型半导体积累了过剩的电子,P型半导体中积累了过剩的空穴,在PN结两端产生电势。
太阳能光伏系统通常由光伏板,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等设备组成。光伏板作为整个光伏发电的核心部分,提供电能,供负载使用,一般只有在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才会输出能量,所以为了避免发电量不足,采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元件。控制器一般是由充电电路,放电电路和最大功率控制组成,是为蓄电池提供最佳的充电电流和电压,避免过充电和过放电的现象发生。逆变器的作用则是将直流电经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为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图1)
图1
3 采用新型的电池原料
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要求需要半导体材料的禁带不能太宽,要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要对环境不造成污染,便于工业化的使用,结合这些要求,人们发现硅是最理想的材料。但是人们进一步的发现像氮化铟这种半导体的禁带比刚开始认为的还要小,这一发现,使得以铟,镓和氮的合金为基础的光电池对所有的太阳光谱的辐射都比较灵敏。通过这种合金研制出的太阳能电池,不仅成本比较低,而且这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比现有的更加高效。有关人员指出,用氮化铟和氮化镓双层制成的多级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可以达到理论极限最大效率的50%。
4 优化生产工艺
电池片生产的每个步骤对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都会产生影响。硅片的检测:硅片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高低,在生产电池片之前就必须对硅片表面不平整度、少子寿命、电阻率等这些参数进行在线测量。制绒:太阳能电池制造的第一道常规工序即是去除硅片表面损伤层,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腐蚀中的碱腐蚀,不仅可以有效地去除由于切片造成的表面损伤,而且还可在硅片表面形成一个具有限光作用的金字塔式的表面绒面构造,能够有效的减少光的反射作用。制作PN结:把三氯氧磷作为一种杂质源,进行磷扩散形成型层。这种扩散方法生产效率较高。镀膜:光照射在硅片的表面时,因为反射会使光损失约1/3,所以在硅背面需制备一层减反射膜,可以减少光的反射作用,电池的短路电流和输出就能够增加,效率也相应的有所提高。印刷:实际上就是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正负两个电极。在印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栅线的数量,来达到最大的限度的收集光电流,并且尽可能的降低串联电阻的大小,所以栅线应越密越粗越好,然而这必然减少了硅电池的受光面积,大大增加成本。因此栅线的设计应是受光面积与收集光电流及降低串联电阻之间的合理匹配。烧结:使得电极的接触具有电阻特性,提高转换效率。
5 提高太阳辐射度
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取决于它的输出功率,当辐射度变强时,电池开路电压出现微弱的上升,短路电流明显提升,从而使得输出功率增大。下面从光跟踪技术方面来提高太阳的辐射度,使得它的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
目前光跟踪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视日运行轨道跟踪办法和光电自动跟踪办法。视日运行轨道跟踪技术的原理是电池阵列绕轴转动,跟踪太阳方位角的变化,使得电池阵列方位角和太阳方位角相同。
光电跟踪技术是通过光传感元件如光敏电阻等感知太阳光,由于太阳光入射角度的变化,会使传感器之间产生偏差信号,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输入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计算出位置的偏差值,然后再驱动装置调整电池阵列的位置保持它与太阳光垂直。
6 最大功率跟踪法
最大功率跟踪法是指控制改变太阳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或者电流的方法使阵列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这里只介绍电导增量法,光伏阵列在某一条件下的PV曲线,曲线上存在一个最高点,从理论上来说这点就是功率输出的最大点。扰动观察法只是在理想的状态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它只是将太阳能电池的功率的改变与电压扰动相联系,使工作点慢慢靠近最大的功率点,这种方法不知道U的方向,不是怎么精确,容易产生偏差。而电导增量法是以最大功率点的电压作为依据,改变实际的工作电压[1]。从PV曲线图中可知,曲线为单峰值的曲线,在PMAX点处,功率对电压的一阶倒数为0,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施正确的跟踪方向。电导增量法控制的灵敏度,稳定度都比扰动观察法好,减少了功率振荡的问题。
7 降低电池组件的温度
光伏发电的效率对电池组件的温度比较敏感,从图2中可以发现,当温度上升的时候,电池组件中的热激发电子占主导地位,电池短路电路稍加提升,开路电压严重的下降,使得输出功率下降。
经过研究表明,在20-100摄氏度的范围之内,温度大约每升1摄氏度,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将减小2mV,短路电流将增加千分之一,总的来说,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则功率减小0.35%。因此人们很快就想出使用冷却系统进行降温,保证光伏组件运行在低温的状态下。这种冷却系统被分为两类:一种是主冷却系统,还有一种是被动冷却系统,两种冷却系统相比较,主冷却系统结构复杂,但是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太阳能,可靠性相对于被动的冷却系统来说较差,被动冷却系统在成本以及可靠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8 结束语
随着各国政府新能源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强,以及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成熟,太阳能发电将在成本、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平衡,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寿命长,无污染的优点,成为最具潜力的一种新能源。而且太阳能发电在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文中可以看出可以从多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如制作的材料,生产工艺,外界的环境,还有太阳电池的装置等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赵勇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9(2):45-48.
[2]胡忠文.太阳能发电研究综述[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1(1).
[3]狄丹.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理想的能源[J].华中电力,2008.
[4]杨贵恒,强生泽,张颖超,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其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冯垛生.太阳能发电原理与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95-96.
[6]王焕林.我国太阳能发展现状[J].环境与生活,2009(4):37-38.
[7]澳格林.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技术和系统应用[M].狄大卫,等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56-57.
[8]贺炜,郭爱娟,孟凡英,等.对多晶桂太阳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0,31(4).
篇6
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开展思想作风整训的活动,十分必要,十分及时。财政局作为政府的重要经济管理部门,理应在思想作风整训中当好表率。整训活动的号角已经长鸣,战鼓已经响。我们机关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将鼓起士气,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向着目标,扎实推进。为此,我们决心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我们将按照要求的篇目,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争做工作上的多面手,在自已的岗位上多出成绩。
二是带头执行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令行——不偏不倚,禁止——不折不扣,谨小慎微,防微杜渐,时刻提醒自已,勿以恶小而为之。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局党组做出重大决定,确保政令畅通,自觉维护财政部门形象。严格遵守局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上班时间不抹牌、不炒股、不玩游戏。
三是做到文明服务优质服务。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处事果敢,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敷衍塞责;敢为人先,勇往直前,绝不小成即安;做到充满活力,富有朝气,言谈举止文明,给人一种爽心悦目、舒服自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感觉。
四是做到廉洁自律当好表率。严格执行支出计划,严把支出审核关口,做到廉洁从政。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脚踏实地把整训工作抓扎实。
五是做到整训活动不走样。我们机关支部将局党委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局制定的实施方案,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全力以赴,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既要完成局规定动作,又要创新我们支部的特色动作,不搞形势,不走过场。
篇7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 《法律基础》 法律信仰教育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学生法律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50-02
一、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信仰缺失严重
近年来,医患纠纷增多,医患矛盾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从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信仰和法律应用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虽然被调查医学专业学生基本上已经修完《法律基础》,掌握的法律知识还不错,法律应用的能力也说得过去,但是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法律信仰严重缺乏,不相信法律在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医患纠纷中的作用和能力,不相信法律在保护公民和医疗机构权利方面的作用,质疑立法机关的权威性,怀疑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公平性[类似调查结果也可详见佟晓辉、叶振国、刘伟和杨文君在2008年《中医教育》第1期发表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第18-19页]。在依法治国成为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国策大背景下,医学专业学生这种法律信仰状况令人担忧。
二、法律信仰严重缺乏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早在1997年9月,依法治国就被确定为我国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国策。然而,16年过去了,法律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虽然有所提升,但是远没有达到应该有的高度,即将奔赴工作一线的准医务人员――医学专业学生有这种现象更值得思考。
(一)当前社会的法律现状直接影响学生的法律信仰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信仰缺乏,与当前整个社会的法律现状有直接关系。法律信仰的提升需要“立良法”、“正司法”、“严执法”和“重守法”,显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近年来,我国立法速度不断地加快,许多法律无人知晓,使得法律形同虚设。司法体制有着明显的弊端,法律效益低下。执法弹性较大,侵犯百姓权益现象屡见不鲜。上述状况难以满足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期望值,法律被信仰难度较大。
(二)法律基础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信仰的现象
由于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法律基础》或《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有限,教师上课多半注重对法律知识的讲解,极少涉及对法律信仰的教育。从目前常用的《法律基础》教材内容看,教材内容多是对各个部门法的罗列和简单介绍,很少以案例和分析问题的方式讲解法律,内容极少涉及到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教育和训练。学生修完《法律基础》这门课,除了法律知识有所增加以外,在法律信仰方面没有明显提升。
(三)《法律基础》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也很有人专门探讨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实际上,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高等中医药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十分重要。法律不被信仰则形同虚设,识记再多的法律知识也没有实际价值。改革和完善《法律基础》的教学方式,增加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案件分析[孙健:《增加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探析》,载于《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24期,第42页],使得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法律的威严、法律的公平、法律的效力和法律的正义,增强医学专业学生将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十分必要。
(四)《法律基础》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合理调整
目前,《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多而全,多为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全国材,针对性不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需要有颇具特色内容的《法律基础》教材。教材内容应当增加与将来工作有关的法律内容,删减一些实用性不强的章节。《侵权责任法》、《劳动合同法》、《执业医师法》、《行政与行政诉讼法》、《保险法》等主要内容等应当直接进入《法律基础》教材,并重点讲解。《法理》、《国际法》和《宪法》等课程内容可以简单一些。总之,大而全的教学内容,导致重点不突出,实用性不强,影响学生法律信仰的提升。
三、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方向与措施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学生法律信仰缺失,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加强《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明确《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方向,确定《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内容,改进《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尤为必要。
(一)《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方向
1.授课内容法律知识与法律信仰并重
法律信仰是法律素养的第一要素,没有法律信仰,法律将成为一纸空文。采取各种方式,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中法律信仰教学内容,使得法律知识与法律信仰都得到加强,提高医学专业法律素养,对于即将奔赴医务工作的大学生而言,十分重要。通过传授、讲解和剖析法律知识,使学生对法律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理解。通过案例分析、实证分析和价值分析等方式,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律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加强他们对法律信仰。总之,传授、讲解和剖析法律知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加强和加深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坚定信仰才是最终目的。只有加强了法律信仰,才能正确运用法律,切实提高法律素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达到《法律基础》开设的目的。
2.适当增加实用性强的法律教学内容
现在常用的《法律基础》教程,普遍采取模块式的安排,将授课内容分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宪法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国际法律制度等,结构大而全,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基础》课程可以有所侧重,重点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律信仰,提高学生的权利意识、程序意识、合同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成本意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法律基础》教程,应当紧紧围绕教育培养目标来编写,不能像大众化的《法律基础》教程那样针对性不强,全面但重点不突出。适用于几百个专业背景的《法律基础》教程,医学专业学生不感兴趣或收益甚微,是难以避免的。
3.增加法律案例教学和实证分析内容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信仰的提升,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法律案例教学和实证分析来实现。《法律基础》课程不能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否则,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甚至可能遭遇学生无言的抵制。以案例教学作为法律教育的主要手段[ 周禄涛、高雪娟、张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法浅析――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载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2页],让学生亲身感受案例发生的经过,让法律融于学习之中,增加《法律基础》的趣味性和实战性,增加对法律实际功能的理解,提高医学专业学生法律信仰。当然,法律案例的选择,也应当更加贴近医学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法律实证分析主要是针对医药卫生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运用法律的手段分析论证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行立法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对社会关系调整的作用,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
4.课程开设的形式应当多元化
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兴趣,课程开设形式应多样化[万筱萍:《新时代大学生法学素质的培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载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第108页]。形式服务于内容,高等中医药院校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法律基础》教学,有助于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律认同和信仰。目前,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不认同,有抵触或者怀疑态度,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动画、PPT讲解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或改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逐渐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
(二)《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1.专门设立法律信仰培育与体验模块
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授课内容应当实现法律知识与法律信仰并重,应当对提升法律信仰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专门设立培育和提高法律信仰的内容。通过案例展示、实际参与、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环节,加深学生对法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对法律规定的认识,破解学生对现行法律的误解,实现医学专业学生逐渐提高法律信仰的目的。在现行《法律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在每一章节的最后设置有意设立“法律信仰培育与体验模块”,通过正面素材展示,反面教训警示等内容,增加学生对法律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严肃性和强制性的认同,逐步改变对法律的不信任[ 周禄涛、高雪娟、张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法浅析――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载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1页]。
2.增加医药卫生领域法律法规并提高内容的实用性
对于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问题,可以从教材结构、教材内容、教材风格等方面进行改革。教材结构方面,需要单独增加一些颇具特色内容的章节,例如《侵权责任法》、《劳动合同法》、《执业医师法》、《仲裁法》、《保险法》等;教材内容方面,除了简单原理介绍和法条分析之外,应当适当增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家提示”、“判例解读”等内容;教材风格方面,可以适当增加教材的活泼性、趣味性,实现形式上图文并茂,内容上生动活泼,改变学生们对法律的错误认识――法律是一门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学科,恢复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的原动力。
3.强化案例分析教学提高法律信仰
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课程》中强化案例分析,可以逐渐提高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认知、认同和信仰。通过剖析医务人员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案例,从民事法律、刑事法律、行政法律等角度对案例进行全面解读,并结合现行法律规定进行评判,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活生生的法律,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法律规定、法律运作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们对法律的信仰。
4.开展实证分析教学坚定法律信仰
以法律问题为中心开展多角度的实证分析,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模拟立法”、“模拟执法”和“模拟司法”中来,提高并坚定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律信仰。把自己舍身处理地当做“立法专家”、“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处理现实问题,思考如何去立法、执法和司法,加深对我们现阶段立法、执法和司法的认识,有利于坚定法律信仰。
四、结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法律信仰的提升。虽然我国现阶段立法、执法和司法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可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但是,开展法律基础教育,加强《法律基础》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有利于缓解医学专业学生将来工作对法律的强烈需要与法律信仰缺失之间是矛盾。因此,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信仰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佟晓辉、叶振国、刘伟、杨文君:《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2008年《中医教育》第1期,第18-19页。
[2]孙健:《增加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路径探析》,载于《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24期,第42页。
[3]周禄涛、高雪娟、张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法浅析――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载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2页。
[4]万筱萍:《新时代大学生法学素质的培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载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第108页。
[5]周禄涛、高雪娟、张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法浅析――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载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3月第15卷第1期,第91页。
作者简介:
杨逢柱,男,法学博士,讲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医药卫生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
林建平,男,中医学学士,副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医药卫生法学和中医教育。
篇8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维护
1 引言
纵观社会发展历程,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计算机技术得到飞速进步和发展。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的过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基于社会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目前我国面临解决维护计算机后台运行程序的问题,以此达到保障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提高计算机的维护效率、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效率,有效指导相关维护人员更好的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工作,提高计算机的维护效率使其能够高效运转。
2 计算机软件系统概述
计算机软件即人们日常所说的计算机系统里负责处理计算任务的程序,主要负责描述处理规则及为了认识系统程序必须的一种文档和数据的总称。计算机缺少内置程序无法正常运行,但文档和数据的存在意义是为了被人们查看,所以计算机缺少文档和数据还可以正常运行。计算机软件作为硬件和用户之间的桥梁,用户必须通过计算机软件对计算机进行使用。为了提高计算机软件的运行效率和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需求,提高计算机的维护效率是必经之路。因此维护人员在设计计算机软件时,需注重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之间的高效结合,使计算具备更快的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
2 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出现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大的计算机使用者对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包括计算机管理复杂、电脑操作不当造成的数据消失现象、计算机被病毒入侵暴露个人隐私等。维护人员在对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维护时一般会出现以下几项问题。
2.1 维护人员易忽略计算机的应用背景
关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维护是要分清计算机的应用背景的,不同的应用场所对应不同的信息技术活动。例如,应用于机房里面的计算机,维护人员就要分析计算机的知识应用和操作技能有目的地进行计算机的维护工作。计算机软件维护人员的日常维护过程需根据不同的计算机环境以达到实用有效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工作。
2.2 无法发现有缺陷的代码
据统计,一般计算机软件维护后进行使用时,仍然有少量的缺陷代码存在于计算机。缺陷代码主要包括错误的设计、错误逻辑、错误编码、错误数据、错误文档等。诸多缺陷代码的存在会影响计算机程序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存储功能,维护过程没能清除缺陷代码会对用户使用计算机造成不便。
2.3 未能提升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性能
维护人员对计算机进行系统维护时运用的新性能和新功能没有在原软件的规格里体现出来,部分用户使用维护后的计算机出现缺陷后发现的该问题。因此维护人员在进行计算机软件维护时,应该针对软件系统进行优化或重新设计,方便后期的维护工作。
2.4 维护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基于不同水准的计算机维护人员对软件系统的不同了解程度,造成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的效率无法达到最高,甚至出现实习人员不明所以的好奇心操作,导致软件系统被破坏、软件无法使用、电脑无法开机等恶劣现象。
3 维护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有效方法
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中,如何更好维护系统软件值得维护人员思考,针对计算机维护方法进行总结,有如下几点。
3.1 及时解决软件操作故障
当维护人员遇到计算机软件操作故障,应停止正在进行的操作进行观察。如有异常维护人员需进行判断并解决问题在进行维护工作,判断是系统故障、病毒入侵还是正在运行软件出现的故障。通过研究发现,系统的属性决定其发生故障的机率较小,大部分故障都是出自设计应用程序的缺陷和不正当的操作程序造成的。维护人员此时需一次关闭应用程序,防止不同软件程序出现冲突现象。
3.2 设置系统自动更新
维护人员安装系统软件时系统盘的区分不能过大,每个系统盘的文件格式最好采用NTFS格式。如果软件应用程序频繁出现错误的话,维护人员需重新安装程序。针对日常软件系统的运用,系统更新应设置为自动更新,以达到计算机漏洞被自动修复的效果,避免被病毒侵害。
3.3 安装杀毒软件
计算机应安装杀毒软件,防止计算机系统被病毒入侵。杀毒软件不仅能够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保证了计算机的稳定高效工作。既阻止了外来病毒的攻击、防止数据的丢失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3.4 设置系统软件的工具模块化
提升计算机软件的工具模块化和技术造作,当计算机某个模块受到损坏时,维护人员容易更快更准确的测出问题模块并纠正计算机运行错误,有效提高计算机程序的运行。选择可维护性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排除难懂的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使计算机具备更好地维护性。
4 提高计算机软件维护效率的措施
4.1 提高软件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维护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过程,通常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例如,维护人员缺乏相关资料从而对别人的开发程序和体系不了解;部分软件的不合理结构导致系统无法修改或修改出现错误。众所周知,软件开发容易,维护较难,设计中会遇见较多问题由此导致系统被重复开发现象。因此在软件开发的初级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如何提高计算机的维护效率,对软件设计使用先进技术对软件程序进行模块化和结构化。涉及到程序语言类设计时,需采用维护程序较为优良的设计方法,不断提高软件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提高软件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4.2 探索高效维护方式
为满足维护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要求,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时应针对系统恢复软件进行保质保量的开发,以此提升计算机的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和运行速度。同时运用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根据其不同的强大功能,利用磁盘空间及复制备份硬盘的工具等方式来确保拷模应用能适用不同的硬盘存储。维护人员亦可针对磁盘内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压缩打包形成数据信息映像化模式,使用磁盘的备份模式达成磁盘分区化的效果,以此来确保迅速恢复不同硬盘分区和系统的过程,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4.3 良好的运作系统机器备份系统分区
为避免计算计的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导致的数据丢失损坏现象的发生,维护人员要对计算机运用共享文件和应用服务器等方式来确保计算机的良好运行,同时建立共享目录,对已经备份的映像文件进行有效保护。进行这一系列操作,需达成统一的协议来共享目录,当计算机崩溃时,能够方便展开优化网络访问模式。
维护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以上环节是在应用客户电脑的精确引导,优化多台电脑,快速恢复操作模式的前提下进行的。例如,我们可以直接恢复G盘的相关备份映像文件,客户电脑都可以进行该项操作,当系统恢复结束后,重新启动计算机,通过重置IP地址和用户名,就能够再次对计算机软件系统投入使用了。
篇9
关键词:化学堵水 堵水调剖 压裂引效
张渠二区1998年注水开发,开采长213层,构造总体为一平缓西倾单斜,在大单斜背景上发育一系列幅度较小的鼻状隆起,长213砂体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分布,东西两侧迅速减薄,油水分异不明显,为典型的构造-岩性边、底水油藏。油藏在北部、中东部受上倾方向岩性遮挡,受构造影响,渗透率降低,底水不发育;在中西部、南部构造变低,底水发育。
一、油藏开发特征
1.采出程度增大,含水持续上升
张渠二区一直保持高效开发,已累计产油260万吨,地质储量采出程度15.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6.9%,综合含水74.6%,油藏已进入“双高”开发阶段,随采出程度增大,含水持续上升,平均以0.2%/月的速度递增,开采中受底水、注入水、同层水3种因素影响,地下水驱规律复杂,前期依靠注水调整控水达不到预期效果。
2.油水渗流通道沟通,水驱效率差
该油藏原始渗透率25.4×10-3μm2,油层渗透性好。经过14年注水,目前平均注水井口压力7.8MPa,但中部区域有12口井注水压力≤3.5MPa(监测显示套管完好无损),注水井低压易造成油水井渗流通道沟通,采出水量增多,油藏存水率下降(2009年为0.5703,目前为0.5454),水驱油效率变差。
3.地层堵塞,油井产能下降
张渠二区中东边部底水不发育,随采出时间延长,地层堵塞,油井产能下降。前期在张渠二区先后实施酸化、暂堵压裂等一系列工艺措施14口,措施后含水大幅上升,增产幅度小,常规工艺手段治理堵塞井效果较差。
二、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
1.实施化学堵水,实现控水稳油
针对油井含水上升问题,通过分析认为部分井生产压差过大、油水界面抬升、酸化或压裂措施改造不当引起底水锥进所致。对这类井采取化学堵水工艺措施,主要方法是利用高强度复合硅酸盐凝胶选择性特征,经油层射孔段注入高渗透出水层,进入地层后交联,在底水水锥处形成化学软隔板(人工夹层),抑制底水产出,降低增油。
工艺参数设计:堵剂用量取决于井组控制范围内地层渗透率及裂缝、大孔道分布情况。一般按照V=πR2Hф计算( 式中V—堵剂用量,m3; R—处理半径,m;H—处理层厚度,m;ф—处理层孔隙度,小数)。表1 D11-1井化学堵水施工参数表
实施效果:2006年至目前,累计实施该项措施18井次,取得显著降水稳油效果。其中2008-2010年共实施8口,平均含水下降10.1%,单井日增油0.85t,年累增油1713t、年累降水14245m3,实施油井连续三年保持了负递减(-0.1%、-0.2%、-0.1%),油井化学堵水成为提高张渠二区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2.实施堵水调驱,提高水驱效率
针对水驱效率差问题,2012年开展注水井堵水调驱工艺,主要方法是采用高强度凝胶和硅酸盐沉淀颗粒对大孔道、高渗层“调、堵、封”,抑制含水上升,达到降水稳油目的,共实施5个井组,效果较好。
堵剂体系:凝胶颗粒+弱凝胶+沉淀型颗粒堵剂+高强度凝胶
段塞设计:根据不同见水类型采取不同的段塞设计,一般采取多段塞设计;采用“大剂量、小排量、低压力”的“主体段塞间交替注入”的方式。
实施效果:
(1)水驱状况得到改善。压降曲线变缓;存水率上升(0.570.58);剖面吸水厚度增加3.9m,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提高4.8%。
(2)调驱井组递减减缓。调驱井组递减率由调前的10.2%降至7.5%,下降了2.7%。
(3)调驱井组初期效果明显。调驱后井组平均单井产能由4.514.57t/d,综合含水由69.4%68.7%。对应油井见效63.5%,单井日增油0.27t,取得较好效果。
(4)调驱有效期短。调驱初期注水压力爬升明显,但后期压力下降较快,有效期短,如D21-4井调驱后井口压力由7.510.0MPa,2个月后压力下降,目前已降至措施前水平(6.5MPa),对应7口见效井目前已有3口井失效。
分析认为:张渠长2油藏具有“渗透率高、注水强度大”特性,调驱初期水驱渗流阻力增加,注入水驱向低渗层增强;经过一段时间冲刷,封堵油井堵剂量逐渐减少,导致见效油井液量下降。后期实施堵水调驱工艺措施时,应适当加大堵剂用量,同时采取中等排量缓慢注入,抑制底水抬升。
3.探索增产措施,提高单井产能
针对中高含水油井常规压裂后含水大幅上升问题,2011年开始在张渠开展改变相渗压裂工艺试验,工艺方法是在作业前,将改变相渗剂(RPM)注入油井,将油湿地层转变为水湿地层,减小原油向油井井底流动的阻力和界面张力,达到稳水增油目的。
改变相渗剂作用:该注剂在水中溶解后吸附在岩石表面,一方面减低吸附油膜的厚度,一方面将岩石的润湿性由亲油反转为亲水,将毛管力由阻力变为动力,增加孔道的有效流动半径,降低原油的流动阻力,最终提高水驱油效率,增加油量。
室内试验:2007年,对RPM改变相渗剂性能进行室内试验。将X11-1油井的一块岩芯分成2段,分别测定水饱和和油饱和时,RPM改变相渗剂对岩芯渗透率的改变。通过试验,证明RPM改变相渗剂能改变油水两相渗透率,具有稳水增油的功能。表2 岩芯改变相渗试验
现场实施效果:2011-2012年进行改变相渗压裂工艺试验6口,有效5口,措施有效率83.3%,措施有效期450天,措施后整体日产液上升,含水稳定,单井日增油量达1.20t;有效井平均单井产能1.70t,效果明显。
三、开发效果评价
1.油藏开发指标变好
通过实施油井堵底水、注水井堵水调驱及改变相渗压裂等工艺技术,油藏综合递减率由2011年的10.9%降至9.2%,含水上升率2.7%降至2.3%,开发指标逐渐变好。
2.水驱状况变好
实施油井堵水、注水井堵水调驱工艺技术后,注入剖面吸水均匀,油井产水量减少,存水率下降趋势减缓(2011年全年存水率下降0.102,2012年存水率下降0.049),水驱状况变好,有利于提高最终采收率。
3.最终采收率提高
2012年,张渠二区油藏开发效果逐渐变好,若后期持续开展油井堵水、注水井调驱及改变相渗压裂等技术措施,预测油藏最终采收率将达到32.4%(当含水率为95.0%),较原始采收率19.5%提高12.9%。
四、结论
1.油井化学堵水工艺技术对降低底水油藏油井含水、提高产能效果明显,后期可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在张渠二区扩大实施;
篇10
“法律诊所” 作为法律教育术语,是一个外来名词,英文名为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法律诊所”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这一做法类似于医学院的临床实习,即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执业技能。
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我国首次在全国7所高等院校尝试运用诊所式法律教育方式开设“法律诊所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近400所高校的法学院(系)或专业中,已有33所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
我国法律教育向来是把法律作为科学理论来讲授的,不注重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造成法科学生应用能力差,往往毕业后要两三年才能适应司法实践工作。法学教育已受到了实践界的批评,也引起法律教育学者关于我国法律教育方法改革的思考。近期,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学习现代法治国家的法学教育经验,探索我国法学教育新方法,重视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如何改革我国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不足?来自美国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诊所式法律教育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诊所式法律教育以其鲜明的实践性特征,给我国的法学教育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本文旨在探讨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中是否具有普适性的推广运用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价值分析等方法。笔者收集了已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院校的实证资料,并与其他法律课程进行分析比较;查阅了大量有关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专著和学术论文;结合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对诊所式法律教育在造就既具备法律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具备法律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法律人才所具有的价值意蕴进行分析。
三、结果分析
1.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引入,及时填补了传统课程设置的缺陷,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思维
长期以来,我国在培养法律学生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掌握了理论,在实践中稍加磨练,就可以应付自如。学生们只是强调了对知识的掌握,而没有意识到法律职业者所应当具有的社会责任,缺乏对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直观理解,易于为社会风气所影响和左右。法律为社会履行的职责,必然要求对培训法律工作者的方式方法进行控制。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法律人才,就应当扭转这一观念,转变重学理而轻实践的思想,即全面考虑法律教育的功能构成,加强法律实践教育的比重。全面的法律思维应当是兼具学理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的能力,是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所不可或缺的。法律的实践教育,特别是诊所式的法律教育恰恰能够弥补这一功能的不足。诊所式法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上与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相比较,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的背景。传统的思维培养是建立在已知和虚拟的基础上,即便是模拟法庭或案例分析这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使用虚拟的或是已经发生过的案件作为分析材料。这种模式有以下不足之处:其一,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因为是已知的或是虚拟的案件,事实与证据都可以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自由确定,不像真实的案件中会遇到许多未知的情况,所以,它们无法真正地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由于缺乏实际的利害关系,无法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案件,因而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三,难以对案件做尽可能全面的注意,特别是某些程序上的问题。而诊所式法律教育则是建立在真实的案件和真实的当事人基础之上,学生通过办理真实的案件,可以切身体会到案件的过程和全部细节,了解和掌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个案和与当事人的关系的处理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法律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
(2)具体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法学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将正义和公平的理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头脑,意图使学生在考虑任何问题时都不由自主地直接去探究公正合理与否,而忽视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各方面的利益衡量,结果往往陷于抽象的价值判断。例如在某些案例分析演练中,学生们在没有全面的了解案情之前,由于只听当事人一方的陈述,就已经先入为主地用情感替代了法律的思考,忽视了作为一个“准律师”应当具有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忽略了运用证据和事实来分析案件。这就暴露出了学生缺少对学理性思维之外的其他因素的
考虑。
而诊所教育要求学生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并认真思考,即便是对案件的处理并不会起重要作用的细节也应当注意;不能简单地对事情作出判断,而要结合具体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要考虑法律与事实背后的联系,甚至要去推测和判断法官的想法,了解案件所具有的特定的社会背景。这就是实践中具体的思维方式。
(3)实践的角度。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更加偏重于让学生练习从全局来把握问题,重视掌握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参加诊所的工作,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脱节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处理具体的法律问题时,有时会因对法律法规的陌生而感到难以应付;但学生发现自己可以运用掌握的事实和理论去尝试解决一些没有既有规定可循的情况,从而作出处理。
(4)多元的效果。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较,诊所式法律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更为丰富一些。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多样性的角色,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也获得了多重的收获。学生们通过办理案件,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同时通过为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法律人所应当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职业责任,这些都是传统的法律教育所难以达到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就是这样通过解决具体问题,锻炼实践性思维的能力,学生们从法律诊所的课程中可以学会运用实践的理性来解决问题。诊所式法律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育人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2.诊所式法律教育造就了既具备法律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又具备法律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法律人才,具有特有的价值
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是对法律教育目的的回应。所谓法律教育的目的,浅而言之,不外乎四端:其一,训练立法及司法人才;其二,培养法律教师;其三,训练守法的精神;其四,扶植法治。而欲达到法律教育的目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则给学生一种机会,以便实地观察并练习法律的运用,最终造就既具备法律理论素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具备法律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法律人才。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事实上已经给我们指明了它特有的价值。
(1)诊所式法律教育实现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有机结合。传统法学教育的困境之一是以教为本,教师教学难以克服单向性和封闭性。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一反传统的 “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一种自我指向的学习中。诊所式法律教育有效地实现了身份和场景的转换,教师和学生并非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他是以一名“准律师”的身份去思考和学习并担负责任。教师处于辅助地位,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反馈评价。
(2)诊所式法律教育实现法律教育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法律乃一门艺术,一个人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对它的认知。诊所式法律教育建立了法律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联系的纽带。它通过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不仅能够切身感受到司法系统实务的各个环节和程序,而且事实上也拓展了学生认识社会的视角。在此过程中,学生得以接触社会生活的复杂层面,了解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习和服务社会的热情。
(3)诊所式法律教育有助于学生道德的升华。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法律教育模式,蕴含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通过法律援助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当事人之间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所经办案件以对弱势群体的援助居多,从而可引起他们对底层民众的同情,养成服务大众的精神。
(4)诊所式法律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因为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总是处于是非黑白的鲜明对照状态,还有灰色地带,所以教师既要教会学生正直、诚实、善良的为人之道,教会他们公开、公正、公平的法律人信仰,又要教会他们应对各种事情、各色人物的本领。诊所式法律教育要求学生“像律师一样去思考”,而不是从法官角度对事物的是非曲直作出判断。学生们要注意并认真思考每一个办案细节,即便是对案件的处理并不会起重要作用的环节也应引起注意。不要简单地对事情作出判断,要结合具体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分析。要考虑法律与事实背后的联系,甚至要去推测和判断法官和对手的想法,了解案件所具有的特定的社会背景,从委托人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利于委托人的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高职院校具备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主客观条件
(1)对政府而言,建立法律诊所,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能够缓解政府法律援助供不应求所带来的压力,起到为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的作用。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各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基本都依托现有资源,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实践育人经费投入,建设了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法律专业实训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努力将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强化现场教学环节。目前,我国的法律援助资源还比较贫乏,法律诊所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一支高素质的法律援助队伍。虽然学生还不能代替律师,但他们仍可为委托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社会有许多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法律服务,却支付不起律师费、诉讼费。高职政法类专业可以为法律援助事业和基层法律服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法律人才,培养了后备队伍,解决了法律援助事业和基层法律服务人才匮乏的隐忧。
(2)对高职法学教育改革而言,诊所教育在实务方面为高职政法类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诊所式法律教育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为法学教育模式从传统的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开辟了新的道路。
(3)学生对诊所教育有极高的热情,他们对诊所式教育有浓厚兴趣。因为诊所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当事人,熟悉法律在实践中是如何被应用的。
(4)高职院校法学教师负有实践育人的重要责任。各高校陆续制定完善了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和政策,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有些院校还主动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鼓励教师增加实践经历,积极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到政法部门和律师所进行挂职锻炼。高职院校法学教师大多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在律师所任兼职律师或被企业聘请为法律顾问,他们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法律实务提供了师资保障。
(5)诊所法律课程已取得的成绩,为高职院校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提供了典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引入无疑弥补了我国多年来轻视法律实践教育的缺陷,也为我国法律实践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自2000年9月至今,部分院校开设了诊所法律课程,积极进行诊所式法律教育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他们的初步成功,为高职院校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6)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在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特色过程中,与政法机关和律师所合作,建立了大批优质法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为诊所指导教师提供了多渠道的来源。
四、结论与建议
一是高职院校法律专业不仅需要诊所式法律教育,而且应该大力推行这种法学专业教育模式。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实务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法律职业道德,又会产生社会效益,帮助弱势群体。
二是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需要学校管理层给予经费支持。法律诊所的筹办经费、办公场所、学生办案的必要费用、指导教师的合理报酬问题等都需要资金保障。经费是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非常关键的问题之一,这笔钱是法学教育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法律教育的应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