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检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03-26 02:3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迎检发言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迎检发言稿

篇1

各位领导、学友:

大家上午好!

紧张充实的“国培”第二阶段—影子实践研修阶段一晃就结束了。回想这一段时期,感慨万千,尤其离别之际这一场春雨,更是让人在感伤之余倍感这次国培对自我人生的重大意义——恰似一场及时的贵如金的甘霖为我们的教育教学人生注入了新的活力,浇灌了滋润的生命的生长姿态,愿这一场春雨为我们迎来自我的新的盎然生机——在人生的平台上跨上更高的台阶,升华自己。

一、难忘——温情的回顾

1、难忘这里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带教老师

在影子实践学习期间,他们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课余向我们传授真经,闲暇之时与我们谈心;有时还不忘谆谆告诫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学会耐得住寂寞,要多在理论上下功夫。

我们是庆幸的,他们每日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的态度,让们学到了很多很多;他们每日对我们的帮助,让我们受益匪浅,影响至深。在这里,向他们说声“谢谢!”

2、难忘努力认真的学友们

每天,大家都早早赶到学校,认真备课,仔细批改作业,有时还会找学生谈谈心。更多的时候还是大家在一起讨论某一个篇目的解读与教学设计。常常会被学友们精深的解读所折服,为学友们认真的劲而感动,为学友们巧妙的设计而钦佩。

二、感动——真诚的谢意

感谢的话有太多,感谢的人也有太多。在这临别之际,我唯有真诚地用语言来表达出我自己及全体国培学员对合肥师范学院、学院中文系、继教院相关领导及老师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同时也借这个机会表达出对全体国培学员的真诚谢意——是你们的帮助,让我获得了进步;是你们的无私,让我获得了渴望的资源。你们的博学、你们的睿智、你们的风范、你们的精神等等,太多太多的地方,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影响,让我意识了、学到了很多很多,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更感谢你们接纳了我这个才疏学浅之辈,从而让我更为幸福的是收获了与你们之间的感情和这永久都难以割舍的缘分——我的兄弟姐妹,谢谢你们!

三、展望——美好的梦想

影子实践研修结束了,可我们心中的激情却还在澎湃。记得名师袁卫星老师说过,学校给我搭多高的梯子,我就能爬多高的楼。这句话更多的表达出了袁老师的志向与信心,展现出了他前行的决心——做一个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上的人及努力提高自我的强大愿望。我个人觉得,袁老师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心中一定要有梦,有梦才会去追寻,追寻的路上,与荆棘、汗水相伴的定会有一路的芬芳在不远的前方。

做个有梦的人,做个追梦的人。

让我们记住:我们在路上,我们是一群行走的语文教师。

此时春*正好,怀揣梦想去远方!

祝福你们,我的兄弟姐妹!

祝福国培,师生情长存!友谊长存!

篇2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村两千多村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xx村以前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贫困村,虽然村民爱村守法,但由于没有一个带头致富的领头羊、始终没能找到一条富民富村的路。二零零八年通过群众公选,产生了我们新一届村民委员会,群众终于找到了能带领他们奔小康的贴心人。我们这一班子人在这三年时间里给群众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要想富先修路。以前群众播种自己的责任田走的是羊肠小道,一些农机根本就到不了地头,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们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拓宽了道路,新修了水渠,让群众心情舒畅的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二、筹办起了xx村幼儿园。现在,村里每家的精壮劳力都出外打工,老人和孩子就留守在村里,我们村委一班人首先想到的是xx村幼儿的教育问题,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我们就着手筹办艾村村幼儿园,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努力,一所设施齐全的幼儿园按时开园了。

三、新修了xx村的大门。一个村子的发展首先得树立自己的形象,xx村村民自发捐款、捐物,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一座气派的村门终于矗立在了xx村。从此,xx村就有了一个“脊梁”,在致富路上更加高歌猛进。

四、解决两千多村民的吃水难问题。以前的xx村十户之中就有九户存在着吃水难的问题,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村民肩挑车拉着水桶,到水源地取水的现象,为了能吃上干净卫生的水群众可是绞尽了脑汁。今年在上级领导的大力帮助下,自来水管子正在向群众家中延伸,很快就能吃上达标的放心水。

五、学习科学发长观,巩固了村级阵地建设。以前的xx村的村委办公地低矮狭小,召开一次村民大会经常是人挤人、一部分村民站在大门外旁听,党的富民政策难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宣传,今年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下拨专款新修了xx村办公大楼,甘谷县政协、甘谷县人事局、甘谷县土地局、祁连山水泥厂为办公大楼添置了各种一流的办公设备,从更本上改变了xx村的面貌。

篇3

关键词 贵州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机制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部分高校可以将这个机遇抓住,积极进取,对资源加以整合,扩大规模。全国各地先后将大学城建立了起来,高校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这种繁荣景象的背后,由于社会、学校、学生等原因造成的突发事件却不断发生,比如说在学校发生了食物中毒、重大疾病、学生自杀、火灾、群殴、交通意外、犯罪侵害、事件等。各高校正常的科研、教学以及生活秩序等都会受到此类事件的严重影响。

1 突发性事件特征

1.1 自然属性

促使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来自于自然界,并不是来自于社会。比如说由于地球内部区域性对应力的调试导致的地震,水循环平衡遭破坏引发的洪涝灾害,同样是为了平衡整个大气圈。像这样具有自然属性的同人为因素导致的社会经济或秩序混乱的突发公共事件区别明显。

1.2 社会属性

促使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人为因素或者社会因素,并非来自自然界。比如说2012年7月2日,贵州省师范大学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一名徐姓男子不顾保安人员劝阻,持刀强行闯入贵州师范大学校园内,值班保安对其进行盘查、制止,此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刺伤3名保安,其中2名保安因伤势过重,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3 突发性

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没有预期,突然到来的事件。比如说2009年 8月18日,贵州省贵州大学南校区生物楼一楼实验室发生了火灾,没有人预见会发生火灾,当火灾发生的时候学生们才赶紧去报警,提前没有任何预防措施。

1.4 难控制性

因为突发公共事件预先是没有预兆的,同时加上事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损害。甚至还不知道事件的发生原因,在短时间范围内也不能够找到真正原因,控制事件发生后的事态,人为因素并不能够全部解决。人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正确的认识突发事件,通常是被动情况下采取控制突发公共事件的措施。这些对策均出自实践经验总结,有些甚至是先辈用鲜血换取而来。

1.5 毁灭性破坏

突发性公共事件引起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对于公众的健康菜场安全威胁尤为突出,部分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全面性且潜在的。一般而言,突发即指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也是最让民众以及整个社会所措手不及的,社会动荡随之产生,社会秩序混乱。所以,加强并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预防及处理机制尤为重要。

2 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案例分析

贵州省6·28“瓮安事件”这一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但是对政府的挑衅,而且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公共安全保障性不高。由贵州“瓮安事件”我们还可以看到,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事务时反应过慢,应对能力仍然较为欠缺。各级政府的应对能力可以说是逐级递减,镇政府、县政府的能力薄弱,但是却是最靠近群众的一环。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得不引起对提高较低级别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实践能力的重视。首先是要重视,然后才能使处理事件的能力不断加强,将此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损失最小化。

贵州省6·28“瓮安事件”不但是一次突发性事件,也是一次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其涉及的群众范围更广,对于社会秩序的扰乱程度也更深。若是不能得到及时的协调,动辄引起群众的围观和静坐示威,更有甚者,会引起一系列暴力事件。这些状况导致的后续问题可能更严重,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两者都会受到打击,政府机关遭受围攻在过去屡屡发生,执法者必须为自己敲响警钟。更为严重的是,突发性公共事件还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致使社会动荡。如果给那些对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前进不怀好意的人以口舌,他们必定会借机制造事端,扩大矛盾,破坏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3 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

高校应急管理机制系统是由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预案的编制以及应急管理的运行三者共同构成的。

3.1 应急管理机构设置

(1)应急决策。当面临突发性公共事件其特点——不稳定性和突袭性,这就要求管理层的高速反应,即便如此也要像对待普通事件一样,但要以更沉着冷静的态度去指挥引导决策的制定。让信息渠道保持完整畅通,将实际情况和之前类似的事件处理方案相结合,实事求是,突破难点,掌握事件核心,更精准、细化地制定相关决策,并保持应急工作的稳定有条理地开展。有关部门不推诿扯皮,在其位,谋其事,也是相关工作开展顺利的保障之一。

(2)实时协调。有关应急协调,还是一个如何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伤害最小化的问题。针对突发性事件的特性,协调工作应该保证两点:第一,在最短时间内协调成功;第二,针对不同的协调人群实施不同的调解方案。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正是人心大乱,社会秩序不稳定的高峰,及时协调安抚人心,稳定群众情绪是相当必要的,这有赖于决策高层和群众沟通桥梁畅通的保证。同时突发性事件影响的范畴涉及较广,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在媒体舆论效应日趋上升的当代,高校决策层也可以通过媒体来释放缓解人心的药剂,第一时间协调将负面影响最小化。

(3)应急预案。机制的塔基要稳,必须要夯实基点,而在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当中,高校应急管理的建设必须不断完善机制的基础环节,使预案尽可能科学化、合理化,加大落实的可行性,以便应急时更好实施。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必须防患于未然,敌不动我先动,提高危机意识和反应速度,可以高效地稳定校园环境的稳定与和谐。

3.2 应急管理运行

(1)预警机制。为了能够防患于未然,尽快的发现问题并且在萌芽阶段就将问题解决,应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就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预案及时、熟练的启动,应急处置机构工作成效和资源利用率仍有待提高,要做到事无巨细,方可有备无患,胸有成竹,将突发性公共事件带来的损失最小化。预警同时,也不得不对既定风险进行识别判断,可借鉴以往做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择优选择最合理、有效的方案,从而建立起分工明细清晰的系统。

(2)应急处置机制。应急处置就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它有关应急处理机制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是应急处理机制的根本保证。应急处理机制的原理就是通过应急预案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通报和发表,同时能尽快找到对策,加以对应急方案落实。第一步我们是要凭借应急管理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向有关部门以及领导进行及时报告,使应急预案得以启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就应该加快组织协调与发展,使人力、物力调度、资源配置得到充实的分配,全面并且有序的从发生、遏制或者处理与善后等方面处理这些突发事件,保证机构的实施。然后就应该用正式的应急管理途径对社会、广大师生通报及时应急处置信息,这样他们才能够对事情的真实性有所了解,并清晰的认识事件。这种透明公开的方式也能够使社会矛盾与误会有效减少,同时他们也能更加听从指挥,执行法案能够更加认真,从而保证大局的稳定。

(3)心理干预机制。高校应急管理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的,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各高校理应以大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为依据,同时和事件的性质、诱导因素以及危害程度等相结合,再采取对应的解决办法。所以在制定预案以及考虑一些大学生具有的特殊性,心理干预机制就是要以此建立并得到很好的实施。关于大学生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大学生本身情绪容易激动燥热,所以要启用心理干预机制,使大学生的激动燥热的情绪得到慰藉,使得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并有效地脱离,保全自身,令突发事件的不良后果伤害最小化,这样他们才能够恢复情绪进而保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

[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文).

[3] 李燕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研究[J].领导科学,2009(5).

篇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与时俱进,教学理念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教材、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及质量的评价标准向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为主导编制。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也多采用项目教学法转型,教学工作也主要以使学生获得与自身专业相符的职业领域能力为始终。

本文着重论述高职建筑英语的相关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职建筑英语的定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英语是两种不同的理念,高职院校的英语应定位为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本科院校的英语应定位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只有这样的定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这一要求。所以,建筑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独特领域,也不能忽视。

二、高职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一)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建筑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它也被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此方法最早兴起于美国,只有在德国流行来。项目化教学方式则是通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而传授教育的一种教学活动,这个项目可以是一个问题、一项设计或者是一个创造等等。它的特点与传统的教学大大不同,首先体现在传统教学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项目教学法中的学生是主动的求知;再者是传统教学主要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则是老师利用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新知识的构建、理清与掌握;另外,学生还可以在项目教学法中自己进行项目课程的设计和对新知识的创造。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项目教学法下高职建筑英语的教学内容真是有实用性,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建筑英语的相关知识能更容易的接受与应用。还有专家认为,项目教学法还能促进读建筑专业的学生对于建筑英语方面的创新能力、语言应用能、激励求知、促进习作和交际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职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

项目教学法是高职建筑英语专业学生适应职业生涯的需要。随着全球化一体化和职业的国际化,建筑行业更是难以避免的需要用到英语,而建筑行业作为理工科之一,多数学生对于英语这一方面并不感冒,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英语口头表达和专业知识应用方面寸步难行。如今的社会又是需要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英语的缺陷显然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那么在高等教育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必然的趋势,而向高职建筑英语这样专业性更前的职业更是必不可少了。只有加强高职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这种缺点,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建筑人才。

项目教学法也是提高高职建筑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与传统的建筑英语教学中单一教授学科理论不同,项目教学法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使得教学理念由单一的学科理论性转向实践性和综合性。这同时也是教师自身的一个提高,因为作为建筑英语教师在项目教学法的压力之下会提高自身对专业英语更为全面的认识,会与以英语专业的教师交流以提高英语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

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为高职院校的支持,使得高职建筑英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成为可能。国外利用项目理念进行的教学已经有很显著的效果,同时也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引起了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经过考察和研究,在高等教育上做出了相应的改革,这些改革为项目教学发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建筑英语教学的实施方式

项目教学法具体实施有四个步骤,分别是选定一个项目作为任务、制定实施项目的计划、实施项目计划和提交成果并评估。在选定项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专业的特征,任务的内容主要围绕建筑英语的相关知识而设定,设定的内容中可以分许多子项目,这些子项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分组完成。制定实施项目的计划则主要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行设计与构造完成这些项目的计划,计划中应充分展现出项目中所需的建筑英语知识。实施项目计划是则主要是严格按照指定的项目计划进行实施,切实在计划实施中应用建筑英语,并记录计划实际完成情况。提交成果并评估则是以表演或演讲等方式,将各组的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出来,各组之间进行比较与交流,老师做点评,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篇5

跨入21世纪以来,民航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运输总周转量自2005年起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跨入世界民航大国之列。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我国民航运输飞机总量已达到2035架,航线约为1177条,2015年我国民航客运量达到43564.7万人次,再次证明中国的民航业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的。但是随着民航旅客量和运输量的不断扩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也大大增加,民航业突发事件的难以预测性有可能造成极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打击和恐惧心理远远超出其他突发事件。机场安检部门是处置民航突发事件,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主体,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机场安检突发事件概述

(一)机场安检突发事件

机场安检工作是维护和保障机场内人身、财产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机场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机场安检是广大旅客登机的必经程序,是保障民航飞机飞行安全的首要步骤。

突发事件就是人们尚未认识到的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瞬间产生的、给人们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且需要立即处理的破坏性事件。我国关于突发事件的定义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规定为“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从其含义来理解包括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和事件难以应付,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付的双层含义。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可以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从突发事件的发展速度来说,事件从预兆、萌芽、发生、发展、,到最后结束,周期非常短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爆发出来而且事件的蔓延速度快,令人难以预料。机场安检突发事件的发生很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事件的发生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不确定、事件发生的状况不确定、事件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不确定。机场安检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发现危险化学品、无证人员、精神病人强行冲关,发现隐匿携带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及遇安检现场停电、设备故障等方面的问题。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和安全的处理措施,否则,当机场突发事件因处理不当而导致失去控制,就会对社会对整个城市造成重要的影响。

(二)安检现场突发事件处置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机场安检是广大旅客登机的必经程序,是保障民航飞机飞行安全的首要步骤。维护旅客的根本利益,保护旅客的生命财产和安全,是机场应急处理工作的出发点和主旨。机场安检工作是本着以乘客为本的原则,进行的有助行安全的措施。

2.重在预防原则。积极预防和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危害,是安检的重

要职责。机场应加强安检的基础工作,完善安全网络建设,增强防范意识,把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安检日常管理之中,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使预防成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3.快速反应、分级处置原则。机场安检工作是在机场各级领导的关注下,

各级机场人员的重视下所进行的登机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乘客登机过程中,占时间最长的环节。在安检工作中,不仅有安检人员对安检工作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还有监护人员对机场的各个部位进行监护,确保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各级领导应充分发挥领导职能,快速、及时的进行处置。

4.安全原则。安全是机场工作永恒的主题。为保证旅客自身安全和民用航空器在空中的飞行安全,为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进入机场隔离区前需将刀具等具有危害性质的生活用品提前办理托运手续,以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机场安检处置突发事件时存在的问题

很多国家包括我国都十分重视安检突发事件的处置,比如美国的反应设计,意大利的国家级应急管理体系等,都是希望能科学、快速的做出反应与决策。我国机场安检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着决策能力不足,机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不够强,应急管理组织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一)对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认识不足

机场安检工作的有序进行不仅是保障飞行安全,也是对其他地区或国家安全的保障。据统计在我国机场安检突发事件中,发生的管制刀具类出现的机率最大,比例可达到突发事件发生中的百分之九十,同时,易燃易爆类危险物品和警械弹药类危险物品发生的机率也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当发生以上突发事件时,需要安检员有足够的经验来应对,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就要高度重视可能发生的和潜在的威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

(二)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保障机制是机场应急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保障机制不健全,将会影响突发事件处置的进程和效果。保障机制的建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和破坏程度,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终止危险状态,使航班在排除障碍后正常飞行,这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最佳救援效果。所以机场应高度重视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机场安检突发事件有很多种形式,只有健全的应急管理保障机制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合理的方法控制其影响。

(三)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机场安检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可以说是初具雏形,还应不断完善。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是针对机场安检突发事件而建立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是一套集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于一体的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近年来,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不少人将机场作为其申诉或发泄社会不满的平台,之前发生在北京机场的自杀式引爆事件就是对机场安检工作的挑战。突发事件常常是在无征兆的情况下产生的,机场是人口密集地,突发事件得不到有效的应对管理,就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国内有些机场虽然已经建立了应急管理体制,但没有针对性,应急信息平台没有及时更新与再建设,后期没有根据机场的具体情况做针对性的完善。

三、机场安检突发事件的应对管理措施

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如果没有高效的应对管理能力,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会在政治上、经济上,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心理上形成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提高机场安检突发事件的应对管理能力,建立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对促进航空安全体系建设和民航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提高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危机意识

提高机场安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危机意识,是进行应急管理的有效措施。现在机场安检面对的一个非常现实又非常紧迫的重大问题就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在现实工作中一部分工作人员对应急管理和机场安检的突发事件的危害性认识并不到位,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即使是很小的突发事件也会给旅客带来恐慌从而引起巨大的影响。机场安检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如果对突发事件的危害性认识不充分,将会导致危险危害物品直接由破坏分子携带进入正在飞行的飞机中,对飞行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提高工作人员对突发事件应对管理的认识,将更有利于机场安检突发事件管理机制的运行。提高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危机意识,不仅是对机场安检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也是对广大乘客和人民的安全保障。机场安检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在安检工作中切不能因为工作上的疏忽,产生不可弥补的后果。不断提高安检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意识,定期做宣传教育培训,时刻宣传安全无小事,从根源上加强安检员的思想认识。

(二)健全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

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是保障突发事件解决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为了保证登机人员的安定、飞行航班的稳定,必须加大对机场安检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力度。预防、管理、消解机场安检突发事件,是机场安检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安检工作中出现的危险物品,危险人员强行登机等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机场安检人员的快速反应,还要有科学的应急管理保障体制作为支撑,要建立起当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的安检、公安特警、武警、消防、医疗救援等相关部门积极协作的科学的保障体系,实现无空隙对接流程,这样才能快速、科学的解决问题。

(三)完善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航空业蓬勃发展但受天气等原因的影响,航班出现大面积的晚点、延误现象屡见不鲜。完善机场安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有助于提供完善的应急管理应对方法和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逐层分清各部门各人员的直接工作内容和职责,使得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找到相关的负责人,更好的应对机场安检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机场安检突发事件要建立起“反应迅速、组织科学、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包括事件的影响力、对人员照成的伤害等多方面的因素。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统一培训,熟练演习,在突发事件发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范围时提高乘客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尽量消除重大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四)建立机场安检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机场管理机构应该按照国家、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和相关要求,制定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同时负责机场救援共组的统筹协调和管理。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根据本机场实际情况,遵守科学、实用、权威的原则,把救援的所有环节细化。应急预案应明确回答在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结束之后,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由谁做、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有多少资源可以调用以及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等。应急预案应该把营救受害人、控制危险源、消除危害作为重点,同时做好善后工作。

(五)建立应急管理演练制度

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合理、科学、实用,需要通过演习来检验。在演练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安检员的应急能力,同时可以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和缺点,以便对预案及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总结

篇6

关键词 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高校是一个既同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又有别于社会的特殊人群聚集地,具有青年学生多、公共集聚场所多、文化交流多、重点部位多的特点,容易引发突发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牵动着社会神经。新形势下,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特点、成因、研究应对与处置突发事件,已成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

1 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及种类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高校突发事件,顾名思义是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事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等原因,在短时间内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危及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并对学校教学、工作、生活秩序乃至社会安全稳定造成重大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个体或。[2]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突发事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政治类突发事件,包括由于高校自身的管理缺陷而引发的学生对抗性过激行为,如罢课、闹事、破坏公物,或非法集会、群体性作弊事件等大规模的群体性活动。第二,自然和人为型的突发事件,包括水灾、地表下沉、台风、高温、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事件以及人为火灾等。第三,治安类突发事件,比如交通事故、盗窃、爆炸、防火、恐怖袭击等。第四,卫生性灾害事件,包括传染性疫情、食物中毒事件等。

2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高校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其特点:第一,发生的突然性。任何事件的产生都是一个由量变到 质变的过程,大学生突发事件同样也是如此。与其他事件产 生相比,大学生突发事件产生过程较为短猝、质变的拐点不 易把握、产生的起始时间不易觉察和控制、发生发展的方向难以预测、影响深度和广度不易评估。第二,主体的活跃性。大学生突发事件中部分事件直接是 由大学生自身的言行所造成的。大学生年轻活跃,富有朝 气,易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理解能力强,对问题有自己 的见解。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对非常规事物有天然的敏感好奇心理,但抗挫折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于人生阅历不足,社会磨练欠缺,历史感和责任感模糊,加之社会急剧变化。大学生易患得患失,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及工作的关系,不能有效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引发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立刻引起他们的关注,在加上现代快捷方便的通讯方式,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很容易导致事件的恶化。[3]第三,后果的严重性。大学生突发事件常伴有学生的死伤 或致残,如学生自杀、被杀、被伤、意外死亡、意外受伤等。例如2002年的一天,南方某高校一学生在操场上体育课时,突然感觉身体不适,随后瘫倒在地、昏迷不醒。在场的老师立即施以人工呼吸,通知医务室老师前来抢救,并打110电话报警,但在送医途中该学生就停止了呼吸,整个过程不 到30分钟。大学生突发事件事发突然,使人措手不及,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生理创伤,给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大学生突发事件往往扰乱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方 面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并造成师生思想的混乱和心理的恐慌。

第四,影响的广泛性。大学生突发事件是负面事件。常言 说得好:"好事不出们,坏事传千里。"现代社会资讯发达,一旦发生大学生突发事件,其消息会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报纸和口头等传播到千家万户,形成广泛且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仅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也会给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还有可能成为地区性甚至全国性的"导火索",甚至会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共计我国的"政治武器",有些群体性突发事件,参与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一闹就是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危害性非常大。

3 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

3.1 学校因素

第一,人数因素。随着高考扩招,学生人数成倍的增长,而学校的各类软硬件设施却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同时人数的增加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现在很多高校采用多校区办学模式,此举必然给管理带来不便,必然降低管理效率。第二,教师因素。现在很多高校只重视生源的招生,而忽视教师的配备,或者说教师的配备赶不上生源的增长。而且配备的教师多少刚从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硕士生,他们缺少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法。再加上多校区的办公模式,老师奔波于各个校区之间,而且还有各种教学活动和社会事务,必然没有时间与学生多交流,一般是课上匆匆见个面,课下很难谋一见。第三,管理模式因素。多校区的管理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各种规章制度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往往是出了问题才发现弊端。

篇7

大学校园对社会开放,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各种治安、刑事案件频发,不断威胁着在校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校园内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引发消防、治安、交通乃至。高校已经不再是世外桃源,不再是置身事外的安全岛。但在现实中,一些高校安全意识淡薄,上至学校领导层,下至广大师生员工,对安全缺乏认识,平时将安全束之高阁,往往是问题发生以后,被动地进行应对,而当问题解决后,则将安全搁置,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生产等事业上。高校应开展安全教育,传播“安全无小事,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主动寻安全,努力保安全”的正确安全观,努力营造“人人学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求安全”的全员安全文化氛围,让广大师生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提醒他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能思想麻痹,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高校开展安全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等形式,向广大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内容涵盖国家安全、消防、治安、交通、刑事、网络、社交、求职、心理、法律、宗教、自然地理、学校规章制度等诸多方面,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信息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一个具备基本安全知识的人,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突发事件,如事件的类型、成因、危害性以及应对方法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加深他们对突发事件的认识程度,消除他们应对突发事件无知所产生的困惑和恐惧。安全教育提倡理论结合实际,在教育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外,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防范技能、自我保护技能、安全信息搜索技能和安全管理技能,如开展消防逃生演练、受伤自救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和摸索,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安全的“实践者”。安全教育在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向广大学生传递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样做”的信息,提供了一种行为和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突发事件,防止误入歧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安全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

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积极地应对和处理成为了首要任务。安全教育在这一阶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和相关技能,为平息危机奠定基础。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当火灾事件发生的时候,广大学生可以根据平时所学的消防知识和消防逃生技能进行逃生自救。在火势较小的情况下,根据火灾类型的不同,正确使用场所内的灭火器材扑灭初起火情;当火情较大时,快速、有序地进行人员疏散,避免拥挤、踩踏、浓烟熏人等事件的发生;如果被困在火场,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制造“安全区”等待救援,或者另寻方法逃离火灾现场。2006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在消防人员赶到之前,六名遭火势围困的女学生站在该宿舍窗台附近,将床单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腰间,并把棉被等扔下后跳楼,从而平安地逃离了火灾险境。在这一事例中,六名女生之所以能够逃离火海而平安脱险,正是因为她们充分运用了安全教育中的消防逃生知识。

当遭遇盗窃、诈骗、斗殴、拐卖、绑架甚至是危及生命等人身财产伤害事件时,学生应当充分运用安全教育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报警、与违法犯罪分子周旋、设法取得帮助、逃脱等方式来进行应对。2011年7月,某高校一女生暑期兼职家教陷入险境,被犯罪分子骗至出租屋欲行不轨,后该女生机智地与犯罪分子周旋,利用犯罪分子思想麻痹之机,快速逃脱魔掌而获救,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正可说明这点。

在校大学生可能会遭到意外伤害,如交通事故、溺水、运动损伤、拥挤踩踏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诸如拨打急救电话、骨折外伤等意外伤害后的包扎、人工呼吸与心肺复苏、组织营救溺水人员、寻求周围人群救助、拥挤踩踏中的自我保护动作等有关知识和技能来进行紧急自救或者相互救助,以应对突发事件,实现自我保护,从而渡过难关。

国家安全是整个安全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教育,向学生传授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技能,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国家安全观念意识,在发生涉及国家安全和学校稳定,如颠覆、渗透、策反、泄密、游行示威、抗议、罢课、罢餐、煽动闹事等事件时,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不法行为,不相信、不制造、不散播危害国家安全和学校稳定的信息,不鼓动、不支持、不组织、不参与危害国家安全和学校稳定的行为,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与学校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被别有用心的人蛊惑和利用而做出危害国家安全和学校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

近年来,地震、海啸、台风、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高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也不能置身事外。当这些灾害发生的时候,如能懂得基本的自救知识和技能并加以运用,就能够降低灾害对自身及周围人群造成的伤害,减少损失的发生,实现自我救助和相互救助。除了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威胁在校大学生人身安全的一把魔刃,学校周边的一些无照摊点、校园内部食堂和餐饮店的不规范操作、突发性流行性疾病等,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学生的生命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应教导学生珍爱生命,遵守规范,自觉抵制不健康饮食,科学对待突发性流行性疾病,不散播谣言制造紧张气氛,不恐慌,遵守国家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应对。

安全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恢复和总结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品检验;应用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HPLC,作为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工作机理主要是运用高压输液泵实现流动相向固定色谱柱的注入,然后让进样阀完成待检测样品的注入。在流动相进入色谱柱之后,会将色谱柱内待测样品的成分进行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中。因此,HPLC是通过对检测样品的分离,实现对试样的化学分析。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三高一广一快”的特点。高压:HPLC的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加高压;高效:分离效能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比工业精馏塔和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高出许多倍;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进样量在μL数量级;应用范围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别是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显示出优势;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较经典液体色谱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分钟,有些样品甚至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般小于1小时。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一)HPLC法在测定药品含量中的应用

在对药品中各组分、各杂质含量的测定时,应用HPLC进行测定,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比如在进行吡罗昔康含量含量测定时,由于这种药品是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因而极其被水解与氧化,其水溶液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因而可以用HPLC法进行测定。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0.01mol/L的盐酸甲醇溶液作为溶剂,从而在保证吡罗昔康的溶解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其溶液的稳定性,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运用HPLC法测定螺旋霉素发酵液中有机酸含量,可以为螺旋霉素代谢机制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运用HPLC法测定盐酸萘甲唑啉鼻用剂型中的盐酸萘甲唑啉含量,首先运用乙腈将凝胶基质中的高分子物质析出,解决了液相柱被高分子物质阻塞的问题,减少了检测中的干扰因素。

(二)HPLC法在抗生素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第一,检测抗生素当中的杂质,保证抗生素药效符合标准。在临床上,通过对抗生素类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成分进行检测,主要是由于抗生素原料中的降解产物、中间体以及聚合物等,这些都会造成使用者引发不良反应。通过HPLC法对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检验,对于药物中杂质的限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检测非抗生素类药物中的抗生素含量。运用HPLC法可以对各种药物中的抗生素含量进行检测,进而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三)HPLC法在手性药物质量中的应用

不同手性药物在体内发挥的作用不同,一种可能是高效低毒的,而另一种可能有毒害作用。手性制药就是利用化合物的这种原理,开发出药效高、副作用小、药物的专一性高的药物。一般情况下获得手性化合物有以下几种方法:天然物的提取、生物合成、外消旋体拆分、不对称合成等方法。目前,手性药物常见的分析手段中最有效的是色谱分离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及超临界流体色谱等。总之,HPLC在手性药物代谢、质量控制及手性新药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四)HPLC法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

由于不同的药物其药用价值也有所差别,因而必须要做好药物的鉴别工作,保证做到物尽其用。HPLC法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药物保留时间的分析,得出药物定性的参数,包括组分的结构与性质。比如在对南北五味子鉴别的过程中,其固定相为C18柱,流动相是比例为65:35的甲醇-水,对于流速应控制在1.0mL/min,对于检测波长应选择250nm,从而对南北五味子各组分的含量进行检测。由此可以看出,在药物鉴定中应用HPLC法,可以为药物的鉴别提供新的技术与思路方法,实现药物鉴别的高效发展。

(五)HPLC法在检测中药质量中的应用

中药的成分复杂,质量检测难度大,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取得准确的检测结果,而运用HPLC法能够有效解决中药成分多样性、分离难度大的问题,已经成为测定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HPLC法能够快速分离中药的待测成分与其他杂质,为中药质量检查、成分鉴别以及含量测定奠定基础。因此,HPLC法在中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转变了传统看、摸、闻、尝的中药性状特征鉴别方法,使得中药有效成分得以定量控制,从而有利于促使中药质量检测向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在医疗卫生与医疗药物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做好药品的检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主要从测定药品含量、检测有关物质、抗生素检测、手性药物质量检测、药物鉴别以及检测中药质量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研究人员重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篇9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于计算机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导致高中信息技术受社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自新课改以来,高中信息技术所提倡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方法得到了认可,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热情不高,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创新改革,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学案导学法”因易操作、高效率、实用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实际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案导学法中学案的选择

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案的选择。教师在开展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前,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案进行编写,学案内容要依据下一课程的学习目标为主要结构进行构造。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分析,通过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对查阅和搜集的资料做详细注释。对课本中的一些题目,进行仔细钻研,特别是一些案例设计,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互相合作。譬如,在“数据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结合以前所学的内容,对同学们的性别、身高、体重、年龄、爱好、擅长科目等数据做出搜集,通过Access程序,对数据进行排版,设置检索,打乱数据之间的单位或标注,通过对数据库中相关数据类型的错误录入,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找出数据库中的错误,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数据应当是真实有效的。通过对数据具体信息的询问,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清醒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对课程走一个形式。高中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事物更加敏感,通过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调动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就能够达到对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学案导学法中的自学监督力度

学案导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实践,教师在一旁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监督,对学生做出解答。在进行引导和监督的过程中,要给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的空间,而对学生的监督,能够有效调整整个教学进度,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譬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过程时,往往有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因出现偷懒、玩耍、和别人交头接耳的现象,严重干扰了课堂秩序。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身上,可以让学生讲述他在讨论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另外,教师通过巡视,通过有效监督,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能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使学生能有效地进行深入性学习,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有效的监督,还可以让学生处于紧张和放松之间,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又能有效地维持课堂秩序,发现学生的不足。

四、学案导学法中的总结与深化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学生不仅要进行理论学习,更要进行实践操作,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需要用阶梯式的方式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巩固,在原来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自我学习。譬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因为懈怠而不经常性地进行总结性学习。因此,笔者针对此问题,要求学生对信息技术中的难点、重点、要点等进行不断的实践,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错误,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再认识,通过对课题的伸展,将这些信息知识连接、编织成网络,使学生通过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点就能够将思维发散出去。通过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通过有效的总结和对比,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知识中的不足,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得失。在总结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注意学生是否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0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 高职 新闻教学 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36

高职新闻专业教育相较于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性。大部分开设新闻教育的高职院校都注重培养学生新闻采访与制作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把学生引入实践操作的重要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创设相关的情境,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职业角色,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在高职新闻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很多院校采用了“角色扮演法”进行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等核心课程的教学。本文即对“角色扮演法”在高职新闻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展开调查,选取河北省有代表性的开设新闻专业的高职院校,对其“角色扮演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实证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以期找出应用中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1 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课题对河北省张家口学院、廊坊师范学院、衡水学院三所学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10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1.2 调查方法

1.2.1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从对“角色扮演法”的了解情况,在新闻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建议等多方面,设置了主、客观两种问题。

1.2.2 座谈会与个案访谈

在进行调查阶段,我们召开了教师座谈会以及学生个案访谈。这些座谈会与访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生动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的分析提供了基础。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现状

2.1.1 实施情况

在被调查者所在的学校中,在新闻实践教学里,80%的采用了“角色扮演法”教学。在角色扮演中,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总编辑、采访对象都有所涉及。不同的课程,扮演角色不同,其中《新闻采访》课中,主要扮演记者与采访对象;《新闻编辑》课中,主要扮演不同的编辑角色;同时在综合类课程中,比如在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报纸新闻采编与制作》中,因训练其综合的新闻实践能力,记者、编辑等多种角色都有所涉及。

2.1.2 接受程度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对“角色扮演法”的接受情况相对比较乐观,其中对“角色扮演法”了解的学生占96.3%,82.07%的学生表示喜欢“角色扮演法”这种教学模式。

2.1.3 实施效果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角色扮演法”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较高,主要包括新闻专业学习效果及学习能力两方面。其中,在专业学习能力方面,对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兴趣,79.90%进行了肯定;76.09%的学生表示所学的理论性知识得到较好的联系和巩固;84.78%的学生表示新闻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71.20%的学生认为参与完成这样的实训有成就感。在学习能力方面,84.24%的学生表示沟通交流、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提高;76.09%的学生认为分析和解决新闻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69.02%的学生认为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得到提高;82.61%的学生表示该方法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2.1.4 评价体制

评价体制通过对学习效果的评判,使学生认识到不足,并加以改进,良好的评价机制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一种教学法实施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在对评价机制的调查中发现,在高职新闻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实施后的评价机制并不理想。其中,45%的学生认为评价体系非常客观,32%的学生认为一般客观,10%的学生认为不客观,4%的学生认为非常不客观。在“角色扮演法”实行过程中,79%采用指导老师评价,35%学生互评,15%自我评价。

2.2 存在的问题

2.2.1 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

角色扮演法通过项目安排,角色分配,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形式的新颖性、任务环境的真实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主动参与性并不强烈,很多学生被动完成任务,沟通、协调性较差。究其原因,一是自身心理因素,因内向、害羞,惧怕出丑等原因,不敢在工作情境中表现自己;二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团队意识,没有认识到工作完成的好坏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息息相关;三是角色认同意识较差,对自己所处环境中编辑、记者等角色的认同度不高,没有内化为自己的工作状态,因此完成工作是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认为是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的深层次原因。

2.2.2 实施过程控制不严

在高职新闻教学中,一部分通过课堂上布置任务,分配角色,进行模拟角色扮演,如《新闻采访》课程中讲授直面采访时,可设置几个提问情境,让学生模拟角色,进行采访,训练其采访能力;一部分在课程布置任务,分配角色后,在课下根据模拟角色,完成任务,如综合实训教学环节,大多教师会设置不同的采访主题,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课下去完成采访任务。课堂角色扮演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控制,但课下完成任务,则很难对过程进行控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因此,如何加强实施控制,是角色扮演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2.3 评价机制灵活性较差

导致调查中学生认为评价机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评价方式不够灵活。调查发现,大多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互评的方式,但是由于一部分角色扮演过程缺乏监控,因此对其过程实施的评价不够客观,只能较大程度上依据工作结果进行评价。

3 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等方法,课题组对调查材料进行梳理,提出了“角色扮演法”在高职新闻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3.1 加强职业角色引导,创设职业情境

为了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角色扮演根本上是培养学生的角色认同意识,因此若能使学生从内心认同编辑、记者等职业角色,使其以一种完成媒体工作任务的心态去完成角色扮演任务,必将能促使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角色意识,如笔者所在学校为新闻专业学生提出的学习口号是“今日天之骄子,明日‘无冕之王’”。

3.2 增加实施“角色扮演法”的实践课程数量

大多数院校,一般会在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像)等专业核心课教学中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较多采用“角色扮演法”。但专项实践并不能体现媒体工作的工作流程的整体性,因此应加强综合实训,增加实施“角色扮演法”的实践课程数量。如笔者所在学校即依据媒体工作性质开设训练媒体整体工作过程的实训课,包括报纸新闻采编与制作、广播新闻采编与制作、电视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新闻采编与制作。

3.3 增强评价机制的灵活性,引入采访对象评价

因教师缺乏对角色扮演课下实施的监控性,因此可以改变指挥者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增强其评价机制的灵活性,可以适当增加活动参与者的评价。如学生在扮演记者角色时,采访对象是活动参与者,能直观感受学生扮演记者角色的优劣,因此可以引入采访对象评价。

参考文献:

[1]宋锁英.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

[2]朱爱华.角色扮演法在实务教学中的运用及反思[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