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03-15 20:4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直销发言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从自身出发,让我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悲剧发身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生活在学校的大家庭里,由于少数同学课间乱跑、打斗,发生同学之间相撞、摔伤等安全事故多起。前段时间,邻县有一小学五年级有个同学,中午放学铃响过,他就冲出教室,追打同学,自己摔在楼梯口,摔断了骨头,花了一万多元,目前身上还留着钢板,六个月后还要开第二刀。
同学们听了上述一笔笔血的教训后,不知道你们想了什么。我想,同学们至少会想到:这些教训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会给受害者人身造成伤害、甚至死亡;会给受害者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失;会给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混乱;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影响。至少会想到:假如我们平时重视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出现交通事故,起码可以减少;假如我们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路边摊点不卫生食品,就不会发生食物中毒;假如我们不从楼梯的扶手上下滑,上下楼梯靠右行,假如我们课间不追逐打闹,不翻爬院墙,不用石子乱砸……我们就会少发生,甚至不发生流血事件。至少会想到:这些伤害事件是能避免的。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安全第一,警钟常鸣,希望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骑车同学要不骑英雄车,骑车不带人,步行同学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穿过马路要左右看看,等到没有车辆通过时,方可过去。
2、不吃路边摊点上的不卫生食品,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课间不追逐、不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从楼梯的扶手上上下滑,行至拐变处,要放慢脚步,预防相撞。
4、运动时,要遵守运动规则,注意自我保护。
篇2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消防支队党委和全体官兵对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同时对各位媒体朋友对消防工作给予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
市公安消防支队,隶属于省公安消防总队,是正团职单位,支队下设四个部门,分别为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防火监督处,基层下设6个大队,8个中队,其中安源大队有一中队和二中队,以及支队的特勤中队。全市消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公安机关正确领导下,在部局和总队上级机关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和消防部队的无私奉献,已连续16年无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队伍内部近年来没有违法违纪和任何事故发生,保持了队伍和火灾形势的稳定。
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防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消防工作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年月日颁发实施的新《消防法》中,将消防安全工作主要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由此可见,消防安全工作主要突出的就是“防”为主。消防工作,宣传先行。如何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需要消防部门积极完善全市火灾救援预案,加大对全市社会单位的火灾防控监管力度,更为重要的强化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工作,通过强化消防宣传工作,全面提升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扑救能力,是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部消防局、省消防总队就加强外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消防安全整体工作过程中,加大消防宣传力度,要求各消防部队和全体官兵要主动转换工作思想,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单位的合作与沟通,不仅要做好工作,更要通过媒体宣传出去,让消防工作实现家喻户晓,人人关注的新局面。
消防部队作为和平时期真正的英雄劲旅,从为市民掏马蜂窝到火灾扑救,特别是近年来的洪水、冰冻灾害,和、地震灾害等救援过程中,消防部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让全国人民了解和认识了这样的一支特别的队伍,消防安全工作也得到广大市民的重视。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仅是我们消防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累、不怕苦和不怕死的结果,也离不开在坐新闻记者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是你们用手的笔杆子将一个又一个救援事迹汇集成文字,通过视频、报纸和网站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才使得我们的工作得到全市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在近几年里,在各级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支队全年累计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发稿近千篇,经常都可以从电视、报纸、广播看到有关支队工作的新闻报道,较好地树立了部队官兵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对新消防法实施、、(抗洪、抗冰、抗震)等特大灾害事故工作中,通过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使社会群众对消防工作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
新时期赋予消防工作新的使命,特别是胡总书记提出的“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不仅是对消防工作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是对消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职责使命。特别是今年月号,公安部在召开的构筑社会安全“防火墙”工作现场会中,公安部将在全国部署开展从年至年为期年的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促使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有效遏制。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四个能力”,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监管、设施建设、检查考评等“四项责任”,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组织建设、设施建设、群防群治工作、队伍建设等“四个基础”,提高公安机关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消防宣传教育、社会管理创新等“四个水平”。那么,构筑的社会安全“防火墙”工程,我认为不仅需要消防部门、社会单位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宣传,因此也需要在座的新闻记者朋友的支持与帮助。
篇3
小学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 。这学期,对于我们毕业班的同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仿佛是人生的第一个岔路口:是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重点中学,还是默默离开朝夕相伴的同学去读普通中学?同学们,命运的航船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让我们在接下来的20多天的时间,以更饱满的学习热情,更踏实的学习作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帮助下,找准方向、增强信心、提高成绩、克服困难,投入到生动活泼、紧张有序的学习中去,以骄人的成绩向老师、父母汇报。
同学们,经过了春耕夏耘,我们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如今,宝剑在手,寒梅飘香,背水一战的时刻到了,我们的心在一起跳动。
同学们,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毕业考试的战鼓已经擂响,我们别无选择。“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搏何时搏?在这最后的冲刺中我们决不气馁。成功的钥匙,生命的意义,都包含在两个字中---奋斗!
同学们,我希望你不要做过客的流星。因为,你曾用智慧培育理想;不要摘青色的青果,因为你曾用汗水浇灌希望;不要做漂泊的扁舟,因为你曾乘风破浪,渡过学海茫茫;不要做退缩的懦夫,因为你曾披荆斩棘,踏过书山坎坷。
同学们:老师们已经为你们点燃决战的狼烟。学弟学妹也正为你们的冲刺擂鼓呐喊。满怀期望的微笑也挂满了父母那饱经风霜的脸。立壮志,展雄风,振翅搏长空,同学们,努力吧!是船,就要搏击风浪;是浆,就要奋勇前进;是雄鹰,就要以飞冲天!我坚信,今年六月的笑脸将更加灿烂。
同学们,让我们拥抱理想,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不负父母的企盼,不负恩师德厚望。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法学教育模式 模拟法庭 法律职业技能
[作者简介]李江涛(1981- ),男,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河南 濮阳 45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15-02
一、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当前,我国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法学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化,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务,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和认知。在英美法系国家一直被高度重视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由于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被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体系引进并广泛应用。
模拟法庭教学是指在法学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系统设计和指导,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当事人、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不同诉讼角色,在模拟的法庭环境中严格按照法定诉讼程序,对真实或者虚拟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或刑事案件进行模拟审判的一种教学活动。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表明,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对培养合格的法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模拟法庭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最佳方式之一。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与学的互动性差,学生的参与程度低,不利于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学习的知识也得不到深入理解和掌握。而模拟法庭教学,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当事人、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等不同诉讼角色,在逼真的环境中模拟解决真实或虚拟的法律问题,能够增强学生法学知识的体验性和真实性,锻炼学生的审判和诉讼技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案件和解决案件的能力。即使没有担当任何角色的学生,他们同样可以在现场观摩,通过参与案例分析、旁听总结等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模拟法庭实践结合起来。
2.模拟法庭教学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在模拟法庭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扮演法官、检察官、当事人、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不同诉讼角色,深刻体验了相关法律职业的规范、职责、能力要求以及身份定位,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体系化以及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交互生长,改善了学生的学识与技能建构。同时,学生在模拟审判过程中,围绕案件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归纳案件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提高了辩论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法律逻辑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法律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基于不同角色扮演的需求,在完成相应诉讼任务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尤其是审判长角色,要主导整个诉讼活动的有序开展,组织沟通能力的要求尤为明显。模拟法庭开庭所需要的各种书面材料的准备和诉讼文书的整理,也都由学生自行完成,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直接契合了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3.模拟法庭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搞好模拟法庭教学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有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和深厚的职业技能背景。通过指导模拟法庭实训,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法律理论的构建程度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状况,从而找出教学中应当改进的方面以便及时调整。同时,若能聘请一些法律实务工作者,如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等现身说法,具体指导学生模拟开庭,就更有利于发挥模拟法庭教学的功效。指导学生模拟开庭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容易发挥专业特长和理论特长,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开拓研究命题,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程式设计
1.庭审程序的演示。在模拟开庭之前,首先要向学生演示庭审的整个流程,使学生对庭审的整个程序和庭审参与者的职责有一个直观生动的了解。庭审程序的演示,有三种途径:一是采用指导教师系统讲解、学生听讲的方式;二是通过播放庭审视听资料的方式;三是带领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的方式。比较而言,讲解的方式不够生动形象,到法院旁听的方式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可能在模拟开庭之前法院恰恰没有庭审;法院审理案件有时会持续数天,一次旁听无法了解到庭审的全貌;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删减了一些环节,导致现实与理论之间存在一些差别,会使刚刚参加实训的学生产生思维混乱。因此,播放庭审程序的视听资料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办法。
2.选定案例。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有一定理论深度和覆盖度的、具有可辩性、诉讼角色齐全、诉讼参与人比较多、能够公开审理的案例。这样就能够保证更多的学生扮演更多的审判角色,运用更多的理论知识解决更多的法律问题。拟用的案例,教师可以到法院、律师事务所借阅,也可以使用自己承办的案件,还可以挑选律师辩论大赛中的案例。指导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案件做些许变动,增加案件的理论深度和知识涵盖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挑选案例时,不能选择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等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能选择争议较大、案情过于复杂、不适合教学的案例。另外,只需提供案情和双方证据即可,而不应将所有案卷材料,特别是相关法律文书交与学生,以避免学生模仿和照抄,使模拟流于形式。同时,还应建设专门的案例库,组织教师按照特定原则严把案例质量关,建立稳定的案例输送和更新系统。
3.划分小组和分派角色。案例选定之后,指导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平时成绩均衡地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模拟庭审,以维护模拟庭审过程中控、辩、审三方的实力均衡,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向各小组分发案例材料后,组织各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具体的案情,分析案件中应当有哪些诉讼参与人,并分派好角色,做好准备。指导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审判人员的选拔和任用,因为模拟庭审对扮演审判人员的学生要求较高,而且审判人员在整个模拟开庭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审判人员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实训的效果。
4.小组成员依照案情和角色准备材料。角色确定好以后,在开庭审理前,学生按要求自行准备好书、答辩状、公诉意见、辩护意见、词、证据目录等书面材料。原告或公诉人要向法庭递交书或公诉意见,法庭要通知被告提交答辩状或辩护意见,并把这些文书和证据按法定程序在双方之间进行交换。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各类法律文书,做到格式规范、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用语严谨,还要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庭前准备阶段对于庭审的意义。
5.依照法定程序正式开庭进行诉讼活动。开庭法定的庭审依程序进行,要注意庭审行为的规范性、庭审场景的严肃性、庭审程序的完整性。学生要按照要求着装,法官着法官袍,公诉人穿公诉人服,律师穿律师袍,法警着警服,形成一种肃穆、庄严的法庭氛围,使学生以“实战”状态进入庭审。庭审前的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案件评议和裁判由学生按照案情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老师和其他学生只旁听,不要发表意见,不要打断庭审,即使开庭过程中遇到了准备阶段没有预料到的法律问题,也要由学生按照自己对于法律规定的理解处理。在这个环节中,不要片面注重庭审程序的培训,而忽视学生具体适用实体法解决纠纷能力的塑造,也不要过于注重法庭角色表演的成分,使模拟法庭变成“话剧表演”,应当抓住通过模拟法庭实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这个核心。
6.对模拟开庭进行点评总结。模拟庭审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通过自评与互评,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指导教师应及时点评和总结整个庭审过程,还可以邀请法律实务人员作为嘉宾评委共同观摩点评。点评应当围绕案件事实是否调查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庭审程序是否完整合法、法庭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得当、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出庭技巧是否把握恰当以及存在什么问题等进行。点评时,既要肯定做得好的一面,又应指出存在哪些欠缺,并提出改进措施。条件允许还可以对模拟法庭的开庭过程进行录像,这既有助于对庭审的点评,也可将一些优秀的模拟法庭教学案例保存下来,供教学参考。点评总结之后,学生要整理材料,写出实训报告。
7.收集整理资料归档。模拟法庭结束后,学生撰写的相关法律文书以及模拟法庭总结报告都应进行收集汇总,按照案情类别整理成册,归档保存,以备以后教学参考和学生查阅的需要。至此,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才算是圆满完成了。
三、模拟法庭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应当留出专门的课时,对模拟法庭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作为职业的法律人有必要掌握法庭的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对所从事的法律职业进行精准的定位。因此,培养职业法律人的法学教育也应当为学生提供获知有关的法庭背景知识的途径。应当留出专门的课时,对模拟法庭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使学生把握法庭器具蕴涵的法律意义和使用规则,理解法庭肃穆庄严的法理内涵,也为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实训做好了铺垫。模拟法庭背景知识主要包括法庭的布置,如国徽的悬挂位置,审判席、原告被告席等诉讼参与人位置的设置;法官袍、检察官服、律师袍的主要特征,所代表的司法理念及所蕴涵的象征意义;法槌、底座的形体特征,所代表的司法理念、所蕴涵的象征意义及使用规则等。
2.应当保证课时,选择多诉讼角色的案情,扩大实训的覆盖面。根据法律的规定,参与一个案件的审判的角色是十分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扮演相关角色所需要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法学教育课时不仅要分配一定的时间用于模拟法庭实训,还要用于其他的一些实训教学方式以弥补模拟法庭教学的不足,还有更多的课时要用于理论教学。怎么才能让模拟法庭实训不流于形式,保证教学效果并且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提升的机会呢?笔者认为,首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科学地分配教学课时,保证模拟法庭实训有足够的时间。其次,可以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尽量选择诉讼角色多的案例,在划分小组和分配角色的时候让旁听的同学也参与到案情分析和材料的准备中,在点评的时候,旁听的学生也要进行点评也要提交总结报告。最后,在参与机会的分配上要均衡,这次旁听的学生下次就要扮演角色,这次扮演角色的学生下次就要转换角色,全方位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
3.应当注意到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如前所述,模拟法庭教学一般经历七个程序,但是,对于开庭审理前后所需要做的大量工作,比如立案、侦查、执行等环节,模拟法庭并没有太多地涉及,学生也并不一定熟悉,所以模拟法庭教学在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职业技能方面也具有局限性。通过模拟法庭实训,学生也只是简单了解了庭审的程序和一些运用实体法的技能,但对实际办案过程中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并未深入感知,比如当事人接触、委托律师,如何收集证据,如何立案、侦查等,还需要通过其他教学模式加以补充。
[参考文献]
[1]何美欢.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第1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2]程建华.对法学教育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0(6).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60-02
《应用写作》课程是现在高职学院课程体系中,基础能力模块部分一门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中文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是一门传授应用文知识的公共基础课。它所讲授具体应用文体其实就是借助规范的格式与准确的行文来传达多种信息的各种载体,因为其传达的信息对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甚至是个人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各单位、各部门正常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管理的表达方式。因此,一个人是否具有较好的应用写作能力就成为了现今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应用写作能力正逐渐成为当今时代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在以职业技能为己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应用写作课程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一项必备技能的基础课,还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梯。它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提高公共关系能力,交流思想感情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门具有鲜明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基础课、能力课。
在《应用写作》课程的讲授中,通常会采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式,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仍然受到时间限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责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学会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因此,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学好各门学科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在《应用写作》课程改革中将写作思维逻辑训练、口头作文、情境写作与任务驱动相结合,来进行教法研究将会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学习。
一、写作思维逻辑训练法
在各高职院校的《应用写作》课程授课中,其重点基本都在各写作文种的写法上,所以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教学方法也更多侧重使用能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写作格式的案例教学、理论教学上。但经过实践教学总结,我们发现学生只会格式、写法,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际写作任务。大部分同学不会组织写作思路,只掌握格式而不能很好地填充内容,使写作知识不能很好的转换为自己实际的写作能力。
写作思维逻辑训练法即以培养学生实际写作思路为主旨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掌握写作文种格式、写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发展顺序、因果关系、必要条件,进而合理安排写作内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例:在讲授《竞聘报告》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去竞选,会说什么呢?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呢?给予同学讨论,甚至辩论的时间,使他们思考整个事件发展的顺序。最后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帮助他们明确思路:基本情况介绍——个人优势——岗位认识——胜任后的工作打算。写作思维逻辑训练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二、口头作文训练法
《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写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有大量的练习,但现在大多数院校的应用写作课程,一般只安排28—36课时。在课时量有限的前提下,如果大量做练习会影响到实际的教学进程,可不积极练习又不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文种知识,熟练的进行实际写作。在这样的一个矛盾下,我们总结出了口头作文训练法。
口头作文训练法,是指引导学生迅速成文的一种教学放法,它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并使学生能够大量开展练习。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紧承写作思维逻辑训练法使用。当学生思考清楚写作文种的整体写作思路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写作思路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内容较短文种可以直接形成具体完整的口头作文,较长文种可以让学生列出口头提纲,从而培养学生迅速成文的能力。
例:在讲授《会议通知》时,根据学生写作逻辑思维训练后形成的思路:会议召开缘由——会议名称——会议主要内容——与会人员——召开会议时间及地点——召开会议的注意事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的创作。学生口头创作后可以请其他同学补充,各小组开展讨论,教师做最后点评,帮助学生在创作的口头作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际写作能力。
三、情境写作训练法
情境写作训练法是指根据讲授文种需要将应用写作课堂模拟为一个个实际工作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模拟情境中进行写作,使学生理解并牢牢记住自己所写作的文种应该在怎样的情境下使用。这种情境写作训练法,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到的写作文种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价值,还可以使学生在今后具体使用写作文种时得心应手。
例:在讲授《市场调查报告》《商业信函》《经济合同》《协议书》时,可以将它们共同放到一个连续的情境中讲授。将课堂模拟成两个公司调研、磋商、谈判签约的场景,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方为甲方,一方为乙方。双方在预定情境中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形成市场调查报告;根据市场调查报告结果,进行商务往来和磋商,形成商业信函;再根据磋商结果商讨合同条款,形成经济合同;在具体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合同条款出现问题,双方根据讨论结果形成补充协议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适当引导,成文后给予点评。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写作,提高学生对具体文种的掌控能力。
四、任务驱动训练法
任务驱动训练法主要是通过预留任务的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性,进而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主要有5个环节:布置任务、结合案例分组讨论、实践写作、点评总结和修改成文。
例:在讲授《总结》时,前一次课便进行分组并预留任务,课上检查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结合实际案例阐释文种写法及写作要求,并结合理论知识,布置写作练习。写作完毕后,教师根据学生写作结果,进行点评,通过点评巩固理论知识,并揭示学生实际写作易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根据教师点评,修改课堂成文。将写作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进行使用,应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它们融会贯通一起使用,力求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五、其他教学辅助方法、手段
教学手段的运用应以最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感知与思维器官为原则,与此相适应的应该是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应用写作课教师应改传统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手段与传统的粉笔+黑板授课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部分理论知识板书、教学案例则通过多媒体展示。从而使应用写作课程所讲的内容变得直观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之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不仅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量大并具生动活泼的教学功能,同时也充分利用了教师在多年传统教学手段下积累的宝贵经验。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有效地缓解了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与现有教学资源的矛盾;解决了教材内容容量增大与教学课时缩短的矛盾。
同时,应用写作课程的考试方式也应适当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考试结果既要保证能准确体现相对稳定的教学质量,又要体现出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应用写作课程不适合进行机械知识点式的卷面考试,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学生采用相应的考试方式。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我们认为应用写作课程考试方式应以考查方式为主,以学生的平时成绩为主要评分标准。考查主要内容应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要求协调一致,容易进行教学质量的检验,及时根据发现的问题调整工作,推动整个专业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保证平时成绩的客观与公正,应强化学习过程的监督,主要包括出勤率、课堂作业、课堂小考、课堂回答问题等。还应具体细化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课堂写作训练,分组互评口头作文,情景模拟写作训练、课堂表现、出勤情况来考核学生成绩。其中课堂写作训练应占50%,分组互评、情景模拟口头作文训练占30%,课堂表现占10%,出勤占10%。
总之,我们在教育思想变革和教学观念更新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形式的改革,力求教学方法、手段和考试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而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写作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应用写作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段曹钢.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秘书,2010(3).
[2] 沈晓枫.授人鱼,不如授人渔——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10(12).
[3] 刘文球.浅议“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8).
[4] 田 珺.关于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12).
篇6
一、教师需要规范肢体语言
1.面部表情带微笑
有一个教师同时教两个班的数学课,他为了验证教师的心情与上课教学效果是否有联系,做了一次试验。一天早上,他面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在课上,学生发言积极,和教师交流得很开心,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在另一个班上,他严肃地走进教室。在课上,学生举手怯怯弱弱,生怕回答有错,怕教师责骂,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的心情给“镇住”了。
有人说,教师的脸就是一张“晴雨表”,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脸来判断该如何配合。因此,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把个人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要微笑着进入课堂,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到新知。
2.手势动作要诚恳
教师的手势有很多,例如食指竖放于唇上表示“安静”,竖起拇指表示“很好”“赞同”,伸手五指朝下摆动示意“坐下”等等。其中,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手势要规范,要五指并拢掌心朝上,就像是在邀请。但有的教师并不太注意自己的手势,用一个手指指着某学生,叫他回答问题。其实,这样的做法不正确,显得不尊重学生。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让学生能快乐地学习。
3.亲切眼神多鼓励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向外界透露着心中的情感,是心灵交换信息的渠道。在数学课中,教师的眼神是大方、专注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用眼睛迎合对方,关注对方,告诉对方“你能行”,并且用耳朵倾听学生的陈述,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换来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师生的情感也在眼神的交流中相互传递着。
4.身体亲近多走动
三尺讲台是教师的工作之地,但并不是唯一之地。有的教师喜欢站在讲台上上课,认为与学生保持一段距离,可以提升教师的神秘感,增加自己的威信。殊不知,这样做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的情感不能相互交流。教师要在教室里多走动,多亲近学生,必要的话,还可以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说说话。在学生的心目中,和蔼可亲的、朋友式的教师是最受欢迎的。
二、教师的肢体语言应注意的问题
1.动作应具有正确性
数学课中的动作,更应注意正确与规范。例如:在教学“上下左右”一课中,教师用手向上、向下指示,都不能有错。在讲到左右时,教师可以转身和学生同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示范,否则面朝学生就是相反方向了,容易让学生误解。教师一定要说清方向,指导好方向。
2.动作应具有生动形象性
数学课中的动作是辅助教学“表演”的工具,教师可借着这些生动形象的动作,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分析“一千克铁与一千克棉花哪个重”这个问题时,教师用手势来比较,双手圈成一个圆,说:“一千克铁只有这么一块。”再用手向空中大幅度兜一圈,说:“这是一千克棉花。”用手比划过后,学生就不会只存留在两件物体相同体积比较的思维中,他们一下子就知道了棉花虽然轻,但是很多,也有一千克重,而铁少,但很重,也有一千克,它们是一样重的。这个手势就显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
3.动作应具有知识性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借助双手伸出的手指个数告诉学生“这是几”。在讲解10以内的数的分解时,也可借助双手来帮助,让学生清楚地理解“10可以分成几和几”。这样借助手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4.动作应帮助学生记忆
低段数学课中,有很多知识性的东西,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儿歌来帮助记忆,配上动作,更加形象。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说起来比较麻烦,这是这节课的难点,学生搞不清楚,容易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圆柱与球混淆。在课前,为了帮助学生记住每个图形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每个图形的儿歌:
有长有短长方体,摸上去,平平的,站在地上不会动;
正正方方正方体,摸上去,平平的,站在地上不会动;
又圆又直是圆柱,上下一样粗,圆面站立不会动,侧面躺着会滚动;
一个球,圆圆的,四面八方乱滚动。
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升,“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导致此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力资源配置的失衡。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国家政策规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等院校对职业发展教育理念的重视,并帮助学生主动对自身未来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有效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探索,以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增加就业成功率。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满足当前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在进行客观自我分析,以及就业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同时,根据所设定目标,制定各阶段的学习及实践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过程。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信息,而且还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新生事物,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①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不健全;②学校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③学校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力量薄弱;④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无法将职业生涯规划运用在自身上,以致在毕业前的求职过程中无法正确评价自我、缺乏职业目标,降低了就业成功率。
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的三要素包含“知己”、“知彼”、“抉择”。“知己”主要是通过自我认知的四个维度――兴趣、性格、价值观、能力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知彼”指对外在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抉择”指结合对自我及环境的客观分析做出职业目标的判断及选择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知己――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运用相应的测评体系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职业价值观等的测评。它的实质就是通过自我分析,能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及特质,并结合相应的测试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以及职业价值观,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选择中我看重哪一方面”等问题。
(二)知彼――环境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仅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还远远不够,还要对所感兴趣的职业进行客观分析,也就是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对自己生涯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的分析、行业环境的分析和职业环境分析。学生在自我评估基础上进行环境分析旨在知己知彼,使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符合现实。
(三)抉择――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清晰的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方向,它是人在整个生涯发展历程中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根本性问题。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等信息为依据的。同时还要制定并实施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可包括:在专业技能方面,提高自身哪一方面的专业能力;在个人素质方面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应措施
(一)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学校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课程设置在大学一年级,这样可以让学生尽早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并能够开始制定相应规划。同时,鼓励任课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时,适当引入相关行业的职业发展情况、就业现状,必要时,带领学生前往对应企业调研考察或向企业专业人士进行采访,让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进行主动探索,从而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能够令学生对职业指导类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愿意深入了解并参与其中。
(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包括个人探索(知己)、职业探索(知彼)、职业定位(抉择)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科学理性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成才。高职院校应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分,引起学生重视,努力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三)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
一是定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并鼓励学生可以参加市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给予相应的学分或物质奖励,让更多的学生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数据库,通过学校主页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微信平台开展网上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规划测评、问卷调查、个案咨询等;三是邀请资深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师及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到校开展讲座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当前职业环境、人力资源需求状况,主动思考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马新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第135页
[2]卢红梅.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
[3]张立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理论界,2006(8)
[4]冼稚.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职教通讯,2005(8)
篇8
【关键词】高职 辅导员 作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1
1 正确认识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将辅导员工作当作事业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历史重任源自于高职院校的使命。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重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实现普及化等重大的社会进程,将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劳动力市场对各个行业熟练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多。而且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的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来看,仍然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此可见,“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教育已成为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命的主力军。身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第一线的辅导员队伍可谓任重道远,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教育领域的一项基础工程,辅导员工作是一种艰巨的事业。高职院校应该站在这个高度上建设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也应该从长远的角度设计自己的职业策略。
2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剖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不谈,凡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有思想活跃、行为冲动、易于模仿他人的特点,辅导员不是简单的孩子王,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知已、诤友,辅导员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做到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育人。辅导员是学生的密切接触者,其个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其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辅导员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辅导员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塑造出使学生敬慕的可亲可敬的师长形象。文化素养的提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强化:
第一,制定系统的自学计划,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的,所以应该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艺术修养、美学等。“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积极参与政治思想学习,把握政治大方向。辅导员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及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是高职学生培养的基础环节,如何让学生以坚持正确正确信仰,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看待社会,辨析正误,关系到学生发展前途。
第三,利用培训的机会学习他人经验,通过与外界交流开启智慧的窗户。莫把培训当游玩、放松,而应该带着问题汲取培训中的营养,学会与他人交流,将同类院校的优秀辅导员管理经验用于自身的辅导员工作中,缩短与学生的磨合期,实现辅导员与学生的快速成长。
3 正视所面对管理对象的特点,运用好战略战术
知识的丰富、提高与工作的效率不一定成正比,知识的灵活运用还需要切合实际。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来说应该对高职院校学生客观分析,准确评价方能在施教中有的放失。客观的讲,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职学生是高考录取的第四层次,高考分数较低,文化基础知识较差,文化素质、文明修养也相对较低。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形成多方面矛盾积累时常爆发于辅导员工作的过程中。
(2)高职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因不健康的学习习惯养成和不端正的学习态度累积为高考的失败,以往的行为惯性考验着辅导员的耐力和实力。
(3)高职学生在知识、修养诸方面的薄弱,总体来看单纯,容易偏极,也容易被误导,恰恰容易让辅导员找到与他们心灵相通的切入点。
鉴于上述特点辅导员战略上抓几个大环节
1)利用入学教育环节进行贴心式关怀
辅导员在学生入学的环节要以多个角色走进学生。以家长的身份服务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管理者的身份色收复学生松散的心,约束其散慢的行为;以朋友的身份进入学生的内心,读懂学生的喜怒哀乐;以心理学者的身份驱逐高考失利的阴影,缩短淡化伤痛的时间,以高职学生优势为切入点,重塑高职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热情。
2)利用军训环节实行严厉式教育
军训是新入学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服从命令、规范行为、融入集体生活的严格的考验,。在此期间,辅导员应该起的是辅助作用,在教官严格训练之余还要不失时机的教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使命感,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感受集体的力量,增强学生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3)结合“两课”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教育,辅导员应把握学生授课时机,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借助相关的主题班会纠正学生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真正发挥“两课”育人功能,让学生确立建设有
刚柔管理是管理学上的概念,引用在学生管理中的刚性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辅导员应该通晓学校的管理纪律和学生管理规章,为确保制度的严肃性注意收集以身试法而受处罚的案例警示学生遵守校纪和学生管理规章。
b发挥柔性管理的艺术性
刚性管理管住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思想,学生内心的冲动有可能酿成大祸。柔性管理法则是“以人为中心”,因此,在对学生管理问题上就是用情感管理、构建校园(班级)的文化等方式感染学生,这对辅导员的自身素质要求提高了,必须靠辅导员的智慧与用心发掘柔性管理的艺术方法。
4 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的专业取向
辅导员不能将自己的工作与学生的专业割裂开来,因为高职学生因学历低,从入学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总会产生迷茫、自悲情绪,需要辅导员经常的心理辅导,但是心理辅导要结合实际,而对专业的实际内容一无所知的话,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困惑,所以辅导员应对所带学生的专业有所认知。
当前的高职学院都在实行特色办学,辅导员应该配合教学管理环节,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专业优势,增强自信,为日后学生展示自己的特色,赢得社会的赞誉刻苦学习,强化技能。作为辅导员对学生对应的专业应该有相对深入的认识,辅导员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参与学生的实习环节,对实务的内容有所感受,以提高解惑能力。
总之,辅导员是处于学生从入学到走向社会的中间传导性环节,这个环节的工作是艰辛的,从事这一工作的辅导员群体必须在主观上认识到它的伟大,这份工作才能产生最大效用。我们更多的期待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能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最耀眼的星星。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篇9
在当前,我们国家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的各种价值观和理念都越来越多的与依法治校的观念产生了背离和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依法治校视阈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职能定位的研究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科研管理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引导教职工履行自身的职责。高职院校教职工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繁荣昌盛,做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教职工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提升高职院校的建设水平,为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通过科研管理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引导教职工做好示范和表率。开展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高职院校教职工的行为,提升教职工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的科研意识,以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形象影响和教育身边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制定科研管理办法和机制,要符合人道的要求,符合依法治校的要求,开展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将有利于将高职院校教职工逐步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内化为教职工自我管理的意识。
2依法治校视阈下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职能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考察
随着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深入,如果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多个方面来考察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职能定位构建,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的理念、氛围、根基以及制度保障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理念与时俱进程度不够
在一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结果往往只是作为资源分配,工资待遇评定的一个标准。科研管理的结果对教职工真正提升的意义表现不明显,没有将相关的科研管理结果告知给教职工,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正。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把科研管理中此类问题放在心上。在管理层面,科研管理缺少的最基本的人道精神,在决策与研究中,忽视科研管理重要性,对科研管理科学性的无知与漠视,必然会将科研管理引上歧途。
2.2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氛围不够浓厚
高职院校在人才的招聘、使用、培养和激励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大多属于一“聘”定终身,没有建立与当下时展相适应的科研管理机制。高层次的人才即使引进来了,也常常会受到一些学术科研发展群体的打击和排斥,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高职院校整个人力资源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破坏了学校建立科研管理机制的氛围。
3依法治校视阈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职能定位
高职院校的核心是高职院校价值观,它是高职院校教职工所拥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及调节行为及高职院校内外关系的规范,对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3.1树立正确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法律观
高职院校教职工以其独特性和无法模仿性成为高职院校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潜在资源优势,使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享有竞争优势和价值,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摒弃与修正科研管理职能定位中的认识误区,如果不能采纳和使用与时俱进意见与方法,将无法满足高职院校不同发展时期对人力资源的不同需求。同时,要树立诚信的法律观念。诚信对于高职院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建立和谐的积极上进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靠稳定的政策引导人,靠和谐融洽的感情留住人,靠蓬勃向上的事业发展人的氛围,确保高职院校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2要坚持用人性化的理念指导科研管理工作
开展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其核心内涵就是科研发展的再一次分配,它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科研管理,根据每一个教职工对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所作出贡献的大小来进行科研发展的一个分配的过程。要建立以业绩科研管理为主、其他定性因素科研管理为辅的科研管理机制。在科研管理机制指标的设立上,不要搞一个模式,一刀切,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职工,设立分类别的科研管理指标。要使科研管理的程序向教职工公开,科研管理的指标和最终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对科研结果差、存在问题的一些教职工,专门针对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3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篇10
【关键词】高职 教师 专利研发
一、高职院教师专利研发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分析
(一)缺乏良好激罨制,教师专利研发意识不强
专利研发是高职院校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专利研发工作是一项涉及制度、体系、方法等多个层面的系统性工作,对维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与长久发展有关键性的作用。现阶段,高职院校专利研发工作基本是按照其他本科院校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但是与本科院校的科研资金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保证专利研发教师获得足够的资金保障。同时由于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教师投入专利研发工作,更多是依靠个人力量,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不足,在高职院校里也缺乏专利研发的研究氛围。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参加专利研发工作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认为教师只要做好本职教学工作即可,参与专利研发是其他本科类院校的科研任务,因此未能在观念上加以重视,未给予更多的支持。此外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能力的认可不足,在进行专利课题研究与成果申报环节中,认为自身竞争力不足而不能全身心投入专利研发。
(二)专利研发方向不明确
专利研发的本质是科学技术研究与研究成果的形成过程,同样应遵循科研规律,按照严谨的研究方法制定专利研发方向与实施过程。区别于其他本科类院校,高职院校的特色与优势是对高技能的应用类技术的研发。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意识到本校的这一特点,在专利研发方向选择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使自身专利研发在定位与执行上又出现了偏差,放弃了研究的优势,特别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以及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优势,转而与其他研究型高校比拼,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的行为。正是这种科研工作定位的偏差使高职院校相对有限的科研资源不能高效率投入到专利研发工作中去,难以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三)专利研发服务能力偏低
专利研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研发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高职院校的科研积淀较浅,尚未形成全面的专利研发服务体系。这使高职院校往往不能对现有科研资源进行统一性的调配,不能围绕专利研发项目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不能组建专利研发的研究团队,研发常常是单打独斗的散兵游勇似的进行,难以做出较大的专利成果。专利研发服务体系的另一项作用是联系研发团队与相关企业之间开展深入广泛的交流活动,而在专利研发服务能力偏低的背景下,这种相互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攻关往往难以实现,不能围绕专利研发工作形成合力,导致专利研发及技术服务的能力偏低。
(四)专利研发与人才培养相脱离
专利研发与人才培养结合不紧密,同样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专利研发工作中较为明显的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开展专利研发工作通常停留在教师层面, 而学生参与较少。实际上参与相应专利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对学生的学术与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同时也是充分发掘学生潜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这种专利研发与人才培养相脱离的局面,学生不能通过专利研发活动,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无法满足校企合作的现实需求。
(五)专利研发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在资金、项目、体系以及研究平台等多方面要素的限制下,往往难以形成气候,难以做出高质量的专利研究成果。这就使其各项专利研发工作难以持续性地发展,不能结合现有科研资源制定长期性的专利研发规划,不能逐步完成专利研局与资源的配置。这一现状导致了高职院校专利研发工作阶段性特征不明显,各阶段之间研究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往往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后整个专利研发工作出现停滞。同时,院校专利研发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这也体现研究制度的制定方面,长期性的全力研发管理制度缺失,使高职院校难以对现有专利研发工作进行整合与梳理,难以形成专利研发的理想局面。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利研发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成立专利研发管理专门机构
高职院校应全面提升专利研发工作的重视程度,立足于本校现有资源,加强管理,根据研发的现实需求,成立相应的专利研发管理部门,由专人负责各项工作,实现全校范围内的专利研发统筹调配与协调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专利研发制度,结合相应团队的教师的专利研发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与专职技术服务,在企业与教师之间构建良好的专利研发合作平台,帮助研发团队更好地完成各项专利研发工作。高职院校可适当引入第三方专利研发机构,配合本校管理工作,对专利研发成果转让等环节进行更为规范化的管理,更高效地通过市场手段助推专利的研发和应用。
(二)制定专利研发政策
学校要使参与专利研发的教师个人或团队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是保证高职院校专利研发工作持续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前科技成果的实际市场效益,制定相应的专利研发政策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推动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专利研发。在专利研发立项阶段应对项目的市场价值进行深入的论证,提醒研发的教师充分考虑成果转化的现实问题,并设立专项研发资金,明确赋予教师研发专利的使用权与收益权等内容,全面细化相应的操作流程,鼓励高职院校教师的参与,专利研发的教师或团队直接转化研究成果。
(三)建立专利研发中心
高职院校开展专利研发工作的现实意义在于带动本地区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开展专利研发工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以本地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全面整合现有专利研发资源,建立专利研发中心,打造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在专利研发中心的建立过程中,应注重多方资源的引入,使企业行业以及其他研究机构能够参与其中,结合当前我国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同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注入有效动力。
(四)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
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专利研发工作中,应全面执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专业化优势,鼓励自由探索,强调使项目承担者与项目需求者、成果使用者的共同参与,合理布置研究开发的任务,形成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通过产学研方式,鼓励一些有市场价值的项目通过研发中工业试验阶段进行成果转化,制定注重成果使用者的评价及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考核标准,引导和监管项目质量,不断探索院校与企业深入合作开展研发活动的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成果转化模式。
(五)将专利研发纳入科研考核体系
科研考核标准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指挥棒,鼓励教师进行专利研发,就要完善现行的科研考核体系,将成果转化纳入科研考核体系之中。一方面要完善高职院校的成果转化的考核机制,加强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转化的跟踪考核评价,明确成果转化绩效指标,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转移转化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科技计划成果转化的统计体系,加强专利研发的动态监测;另一方面要完善专利研发人才的职称评聘制度。探索建立适应专利研发人才特点的职称评审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研发能力,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积极参与相应领域研究与技术应用实践的重要途径。各高职院校与教师应特别重视专利研发工作,在制度、体系、方法等层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大胆的创新。通过合理安排专利研发工作获得较为理想的学术积淀与科研经验积累,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以此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矫辉.对高职院校专利创新工作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5):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