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17:2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形势政策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形势政策教育论文

篇1

关键词 高校 招生政策 偏失性 教育不公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是教育这一社会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其存在是为实现国家的长远、稳步发展,在人才储备方面承担起选拔人才的作用。人才的选拔同时影响社会价值的导向,可见招生考试制度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招生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逐步完善,初步实现了相对公平与有效的选拔环境,但在一些环节上仍旧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人才的选拔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定位,我国历来存在以下几种人才选拔机制,其渊源及利弊简述如下①:

世卿世禄制――这种制度其实质是让王室及贵族来承担起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职位,世代相袭,父死子继。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组织人才选拔机制形式的雏形。选拔标准的确立是看血缘关系,致使整个政府官员的任命为贵族阶层所把持,平民百姓自然丧失了为官的机会。

察举征辟制――这种制度是我国汉代主要选拔官员的方式。察举,就是由地方官对自身辖区的人才进行考核评价,选择德才兼备的人给中央政府,之后授予其官职;征辟,是由皇帝或地方长官直接征聘为官。该制度优点在于充分突破阶级、出生的因素,从而让优秀的人才直接得到重用,但弊端在于选拔过程容易弄虚作假,导致选拔不公的问题。

九品中正制――这种选拔制度建立于三国,由魏文帝曹丕创建。九品是则是按照家庭的出身背景与人的品行能力分层分级。由于家庭的出身背景也作为一项考察的因素,那么就会出现问题,基本上“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士族阶级所垄断。品级评定时,士族阶级成为宠儿,背离了“不计门第”原则,也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科举制②――该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主要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打破了以往制度中门第关系,而是相对公平地通过分科和分层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其本质是功绩制:不论参选之人的出身、引入竞争机制、择优录取、唯才是用。科举制度,使社会中的平民知识者拥有了发挥才华的机会,创造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社会荣耀的道路,让社会各阶层开始敬慕知识和人才,推动了国家迈入知识化时代的进程,促进了中国的教育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八股文的出现,致使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逐渐迂腐,无法真正发挥其选拔制度。

1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及需求的迫切性

教育有失公平的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项重大问题。教育的公平性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从教育的起点到教育的实施过程以及教育的结果。教育的公平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分配教育资源,有利于让更多的受教育者充分享用教育资源,有利于缓和社会的阶层矛盾,有利于全民教育的发展。

但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导致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有失公平,农村地区和城市的教育投入相差很大,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村孩子很难有进城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但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导致其对教育的消费方式不同,这样又滋生出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选拔主要集中在对其教育背景的选拔方面,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之后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地位。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保证更多的人有接受教育、平等享用教育资源的权力,因此,从教育制度的根本方面就要有所改善,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2我国现存高校招生选拔方式

我国现存的高校招生政策也是通过类似古代科举制的入学考试来进行测评的,但绝不是简单地沿袭科举制,虽然在形式上相似,但也存在多种形式的创新,除了正规的考试,还有推免入学、特长生等其他方式。究其本质现今的入学考试制度与科举制之间的作用是有其相通之处的,它们都为寒门学子提供了一个和富裕阶层或者官僚阶层子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竞争的途径,有助于够缓解社会不公平所积怨下来的社会矛盾,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文化尊重知识的氛围。

但不可否认,沿袭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弊端。现今的招生制度虽然创造了让寒门子弟与富裕阶层及官僚阶层子弟在同一平台竞争的选拔方式,但是显然特权阶层还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寻常”的方式拉开和寒门子的距离(例如各种虚假加分行为、在推免过程中所存在的优势),因此,还只是相对的公平,仍有诸多不公平问题的存在。

3高校招生政策的政策性偏失现象存在分析

我国现在的招生政策,总体而言是教育部门为各个部门(高校等)下招生指标并在不同省份以不同的分数线招生,这就导致极为不公平的情况出现。不同的省份的入学考试的试卷难易程度不同,外加考生学体能力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学校分数线的不同,呈现出同一个学校在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录取分数的现象,而且由于事实上存在的差异性,也不会有一个全国统一录取线这一说法存在的空间,这就滋生了两个严重的教育不公问题。

例如:A省和B省,使用相同的试卷,一二本分数线不同,考取同样分数的人可能分居两个分数线上下,或者一个可以去很好的一本大学,另一个却只能去一个稍低一些层次的学校。同样的试卷同样的分数却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极其不公平的;A省和B省,使用不同的试卷,一二本分数线不同,由于试卷难易程度不同,导致可能出现同样的分数,一个是试卷特别难,一个试卷特别简单,产生两种不公平的现象:一是,两人同样的分数一个上了一本,一个却只能去二本;二是,两人不同,但是反而低分的去了一本,高分的却只能去二本。这是十分不公平的教育招考现象和现状。

高校提档的招生人数在不同省份有及其大的差异,导致两种不公平:第一,低分能去某著名大学,高分却只能去二本;第二,A省的高分大部分能去某著名大学,低分也能去较好的大学,但是B省的高分可能只有小部分才能去某著名大学,其他高分可能没有高校会录取。这就是提档线及招生人数不同省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的实质上的招生不公平现象。例如某北京著名大学每年在北京录取的人数是其在河南或山东录取的人数的几倍,而被录取的学生较河南或山东的考生成绩低很多,这是极其不公平的。因为如果考虑到河南或者山东的人数与北京的总人数相比较相差的几倍,我们更会认为这样的招生歧视是十分不可思议的。

4措施与建议

4.1改革选拔机制,创新多种选拔方式

对人才的选拔方式应该多种多样,综合考虑。加强对人才不同方式的选拔方式,不仅仅是单一地凭学历来选拔人才,而是可以再综合测评其他方面的能力,有机会量才录用、破格提拔。

4.2改革传统高校招生政策

可以考虑全国试卷统一,但分数线划定由各省依其教育发展水平酌情划取,这样便不容易导致不同区域不同试卷不同录取标准导致的教育不公问题;可以考虑在各校自主的前提下,采取依各省份人口比例的方法在各高校总招生人数中依比例在各省进行招生;加强对于各种加分政策的监督,以防出现虚假加分,导致招考不公现象的出现。

4.3学校间相互合作,共享教育资源

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学校之间可以进行合作,相互选派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校学习不同的知识,学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学习,就不会形成某一学校过度集中教育资源的局面,这样也可以进一步缓解教育公平问题。

注释

1 参见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词条,链接位置http:///link?url=fkDtLReJwACUEhmYu98hWAX2aZAqNGRGseLtb2Ppel57zZ7hlbgxz-

YJr9pD3LZd4Y7USczUnlCkbM8P_kYfvEa,访问时间:2014.8.22 17:08

2 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0.

参考文献

[1] 聂敬彦.教育公平视野下高考招生机会公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篇2

关键词:“项目式五步教学法”,高职院校,两课教学,运用

 

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充分体现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定位如何适应不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关键在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普遍推行基于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以提高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一教学模式也可以借鉴运用于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践之中。

一、“项目式五步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工作法,在学习运用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即在一种仿真模拟的社会生活情境中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历史发展规律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意识,提倡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精神,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是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思维活动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所谓“项目式五步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现实性较强的课堂活动项目,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求知兴趣和探索意愿,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目标知识,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体现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师生思想碰撞、交流互动的教法和学法。

“项目式五步教学法”借鉴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为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而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筛选、整合和优化,提炼出课堂教学的五个核心步骤,即创设情境——知识链接——活动贯穿——觉悟提升——延伸拓展,这是完成一个教学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五个教学步骤层层递进教育论文,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突出了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二、“项目式五步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在“两课”教学中进行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时,要做好三个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由以课本为中心到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由以课堂为中心到以教学情境为中心的转变。“项目式五步教学法”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筛选、整合和优化,提炼出课堂教学的五个核心步骤,即创设情境——知识链接——活动贯穿——觉悟提升——延伸拓展,这是完成一个教学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在“两课”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好坏,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成败,同时也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课堂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提供学生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料,可以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启迪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项目式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师要随时关注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社会热点问题,精心设计提炼出一、二个典型的现实案例作为项目载体,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五第四讲“民事责任”一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视频《谢晋遗孀状告宋祖德案》“2008年10月,在电影大师谢晋不幸身故后,“大嘴”宋祖德与其所谓证人刘信达几次三番在博客以及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谢晋之死予以恶意污蔑,谢晋遗孀、83岁高龄的徐大雯已将一纸长达5000多字的诉状递交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进而提出探究式学习任务:“这是一起侵犯公民何种民事权利的案件?被告应负何种民事责任?具体承担方式是什么?”

步骤二:知识链接,展开新课。项目载体形成后,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学生进入分析问题阶段。教师以课题组负责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排列组合,开展分工合作,围绕学习任务回归教材自学相关知识,为解决问题寻求理论依据,如要分析并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了解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种类、构成要件及原则、承担民事责任方式和免责情形”等知识内容。

步骤三:活动贯穿,思维训练。在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自学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按照项目使命自由交流讨论,查找资料教育论文,教师予以启发。为了充分训练学生思维,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安排一个活动环节,如图示:

 

教学摘要的知识点体系,回到开始时导入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该具体案例中被告涉及的民事责任种类、归则原则、以及承担方式等。启发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涉及民事责任的民事侵权和违约案件,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高素质公民。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供给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方向,让学生经由过程小组内部谈判与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培育协作精神。

步骤五:延伸拓展,能力提升。项目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让学生都动起来,教师除指导之外,还必需增强项目使命实施查核,以功效为尺度,注重过程性评价,达到使学生能力转化和迁移的目的。当课堂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做如下作业布置:“搜集近期发生的涉及民事责任的热点案件一到二则。分析案件中被告应该承担什么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有无免责情况?具体该采用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总之,“项目式五步教学法”立足于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强化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激发学习者的主体意识,理论联系实践,使高职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在“两课”教学中得到贯彻和体现,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

三、优化“项目式五步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应,在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组织和开展“项目式教学法”的改革和探索,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教学环境,以确保“两课”教学取得应有的成效。

首先,丰富“两课”教师的社会阅历。“两课”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的现实针对性,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必须走出课堂,介入社会,干预生活,积累丰富的人生和社会阅历。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纳入其中,适当安排“两课”教师下基层、下企业参与考察调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办学和专业特色教育论文,组织本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编写反映时代精神、代表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先锋、先进文化及其经营管理者成长发展案例,建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供广大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学生阅读参考。

其次,加快现代教学技术运用的力度,改革教学手段。一是充实多媒体教学设施:根据教学内容,购置或下载相关电子音像素材,设计制作包括文字、音像、图片、动画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固定多媒体或移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直观性教学。二是重视和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将课程教学资源挂在学院精品课程网站上对全体学生开放;教研室每位老师都利用学校建立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包括网上布置阅读文献、参考资料,开展网上专题讨论、答疑、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方便全体上课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课程组教师利用校园网上的个人电子邮箱,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互动平台,以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了解和沟通。

第三,激活第二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通过观看录像、举办论坛、专题报告、学术报告、形势政策报告会,开展演讲、辩论、讨论、调查、参观活动、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达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等,对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康品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重大意义。两课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人社会进行调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实际生活和工作体验中,领悟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道德素养对从业者的重要性。还可以采取聘请专家学者、劳模来校做专题讲座的方法,使学生在生动的现身说法来使思想发生升华,行为日渐规范。

第四,加强“两课”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高职院校学工、宣传、团委、学生社团的联动,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大学生开设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场所和路径。我院通过与地方检察院开展共建活动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实现法律咨询及教育活动,创建大学生剧社,定期排练演出集思想性、社会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情景剧目,很好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生活的拓展与延伸。从目前已经实施的实践内容来看,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教育论文,无论是参与课堂讨论活动,还是撰写调研报告,都基本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这不仅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更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教好的效果。今后“两课”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结合地方特色不断调整和优化实践项目,增强实践项目的针对性、时代性和思想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突出了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高校“两课”教学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思维方式,培养开拓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改变思想政治课“枯燥的说教、晦涩的原理、空洞的高调、机械的识记”的现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转型,关键在于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项目式五步教学法”是作为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一个探索和尝试,仍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G]//姜大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18-02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等主要任务及措施。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和培养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甚至出现了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此次调研旨在了解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的情况,为高校在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引导、服务及解决研究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提供参考与建议。

一、调查背景与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于网络平台,最终回收386份有效调查问卷,涉及文、理、农、工各类专业,其中,男生153人(占39.64%),女生233人(占60.36%);硕士研究生共328人(占84.97%),博士研究生58人(占15.03%)。

二、当前我国研究生就业情势严峻的事实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和培养规模的逐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随之加剧,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65万人,就业形式依然严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5届毕业研究生达2180人。研究生总就业率为95.55%略低于本科生。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以企业就业、事业单位就业、升学和出国(境)为主。

2016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超过200万人,研究生教育规模位很大。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除去升学、出国毕业生,有86.56%的毕业生正常就业,其中有36.48%的毕业生进入党政、事业单位工作,47.14%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且以教育,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为主,而所有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不到1%。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可以看出毕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还是倾向于相对稳定、创新性低的党政、事业单位工作,这也解释了当前公务员考试持续火爆的社会现象,由此不难看出,研究生就业难,并不是研究生数量饱和,而是研究生的择业观念有待转变,更加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

三、研究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与态度

本次调查中,19.17%的调查对象认为创办一个企业或公司即为创业10.88%的调查对象认为创业是指开发一项前沿的科技项目,而多达61.92%的调查对象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称为创业。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仍然较为片面、较为狭隘。

而在创新创业涉足领域方面,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表示会优先考虑在自己研究相关领域或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创业,也有部分调查对象选择在当今热门领域或启动资金少的领域中开始创业。对于不同的群体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根据调查显示,男性认为创业过程中个人的魄力和创业头脑比较重要,而更多的女性认为创业过程中一个优秀的团队相对重要。而我校作为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类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更愿意选择与自己研究相关的领域。由此可见,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时,应注意个体化差异,分类指导帮扶,提升服务质量。

四、研究生创新创业的现状与思考

1.研究生创新创业现状。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普遍赞成创新创业的尝试,认为创新创业将会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此外,62.05%的调查对象虽未参与创业,但仍对创业抱有浓厚兴趣,30.77%的调查对象也同样对创业抱有一定兴趣。然而,真正已经参与到创业团队中的调查对象比例仅占3.85%,且有少数调查对象对创业没有兴趣。

2.研究生对自主创业缺乏兴趣的原因。当前,研究生对创新创业主动性不高,缺少创业热情,原因何在呢?第一,研究生过度追求稳定的心态。当前,多数研究生对自身定位较高,对工作单位的性质、稳定度、薪酬福利要求较高,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表明,选择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研究生比例则高达36.48%,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二,研究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次调查中,超过三成的调查对象认为个人魄力和创业头脑是创新创业的必要条件,而也有部分调查对象认为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创业导师及学校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以及一个优秀的团队也是创业中的重要条件。第三,对创新创业时机的选择。本次调查中,大多数调查对象将最适合创业的时间段放在了工作一段时间后,而选择在毕业之后立即投身创新创业的调查对象仅占21.77%。而这也与调查对象认为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障碍有关。第四,创业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障碍。大部分的学生都对创业的兴趣极高,但各种各样问题的产生阻碍其创业的进展,甚至创业还没有开始就遭到了放弃。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在创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多数集中在资金不足和经验不足的问题上,也有一定比例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良好的创业项目、缺乏科学性指导、缺乏创业平台以及由于要完成试验、论文而导致精力不足是阻碍其参与创业的主要问题。

五、对高等院校在推动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的建议

1.要健全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完善的教育制度保障是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关键。通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规范、完善和丰富相关教育制度,确保研究生教育活动的有力执行。只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才能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2.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网络化转型,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质量。当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老套,往往局限在开展相关讲座、培训班等形式,调查现实学生往往对这些传统手段兴趣不高。

3.整合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经调查显示,多数研究生认为学校的创业文化氛围淡薄。而高等院校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做好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专题培训等活动,组织开展研究生创业成功案例经验分享、创业沙龙等活动。

4.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增强创业实践体验。经调查显示,研究生在创业中最大的障碍是经验不足,缺乏社会资源。高等院校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增强研究生创实践体验,达到培养创业能力的目的。

篇4

[关键词]法律体验性教育 Co-Op 模拟法庭 JD JM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10-03

体验性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国内法学教育界尚无专门的介绍和探讨。法律体验性教育是美国法学院JD教育近年来提出和践行的新命题、新理念和新策略,其致力于未来法学教育对“体验”(experience)的整合,将对现代法学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法律体验性教育在美国JD教育中的兴起

法律体验性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 in Law)是美国法学院面对21世纪的财政危机、互联网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而发展起来的,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模拟的特定情境中,得以“教”、“学”、“做”、“职”法律的一种教育理念或教学策略。与法律体验性教育相对应的是法律体验性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Law),二者都强调经历、经验和体验,即Experience。

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理念和策略,法律体验性教育一般包括带薪实习的合作式教学(Co-Op)、法律诊所(Legal Clinic)、工作室(Studio)、模拟法庭(Moot Court)、讲座、论坛、辩论、学生刊物编辑、全职或者兼职打工等一切包含体验性元素的法律教学活动。最时兴有效的,就是校外的全职或者兼职带薪实习,即遍布全球的法律合作教学(Co-Op)。①

美国东北大学的合作教学项目(Co-Op),让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1年时间,去到分布在全球的合作单位进行带薪实习。这不仅让学生工作赚了学费,而且还积累了工作的经验,对回到学校后的继续学习,有一个直接的体验,因此被誉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1]东北大学法学院在其40多年的法学教育合作项目(Co-Operative legal education program)中,一直要求学生有4个学期即差不多1年的全日制带薪实习。它与一些具有远见的法学教育者和法学院,提出了体验性学习的口号,并于2011年共同发起成立了“法律体验性教育联盟”,致力于通过整合法律原则、分析能力、诉讼技巧、职业伦理的培养和职业特性的把握等体验性元素,形成未来法学教育的共识性特点。[2]2012年10月,在波士顿的东北大学法学院召开了由《东北大学法律杂志》和“法律体验性学习联盟”承办的全美 “首届法律体验性教育论坛”(the Inaugural Symposium on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n Law)。会议的主题是“体验未来:法律中的体验性教育”(Experience the Futur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n Law)。来自全美的300多名法律教育者、法官、律师和学生参加了这次为时3天共4个单元的论坛。[3]除了会议讨论和发言外,部分论文被东北大学法学院的网站和法律杂志刊登发表。

论坛对法律体验性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和评估等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了一个新命题、新理念,论证了法律体验性教育的具体建构,开启了法律体验性教育的新时代。有学者认为:“体验性模式不仅教会学生技能,而且教会其面对社会问题、公共法律、法律改革和政策问题,从长远的角度使学生不仅为实践操作做好准备,而且为职业规划做好准备”。[4]有学者提出在经济萧条的复苏过程中,要重估ADR(诉讼外替代性纠纷解决)教育的价值,要像中国文字“危机”二字所预示的那样,既要看到“危险”的一面,又要看到“机会”的一面,要转“危”为“机”,使法学院从被困的“孤岛”走向开阔的“大陆”。这样不仅学生受益、法律机构受益,而且法学院也受益,是“双赢”或者“三赢”。[5]还有学者从教育者先要受教育的角度,探讨了法学教授是否需要继续实践体验的问题。[6]

无独有偶,2012年负责承办首届法律体验性教育论坛的Luke Bierman教授,原系东北大学法学院主管体验性教育的副院长和法律实践性教学的资深教授。他的《法律职业责任》(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JD课程,基本上不讲课,而是秉承体验性的原则,每次由三个学生一组上台讲授、展示和主持讨论,他则坐在台下和其他学生举手提问、互动,甚至争辩。

第2届全美法律体验性教育论坛于2014年6月,由伊隆大学法学院和法律体验性学习联盟共同承办。会议还有其他学科,如建筑、商业、工程和医学领域的体验性学习领导参加。会议的主题,是面对21世纪的快速变化,如何有效和整合体验性教育,以应对法律和法学教育的财政危机和结构性挑战。其口号是“形塑未来的法学教育”(shape the future of legal education)。[7]

二、法律体验性教育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弥合

美国法学教育从最初的学徒制教育,经过哈佛法学院兰戴尔教授提出的案例教学法和传统的苏格拉底(问答式、讨论式)教学法,再到后来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最佳法律实践课程等,虽然占据主流的仍然是案例教学和苏格拉底教学法,但面对近年来美国经济的颓势和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如何弥合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矛盾,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一直是所有法学院的努力方向。

2007年的《卡耐基报告》指出,传统的课堂和案例教学,只是教会了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但没有教会学生考虑社会和伦理的后果,学生对现实中的法律执业还是准备不足;多数法学院的课程设置,缺乏清晰的轮廓和目的。该报告建议,每个法律学生应当经历3个阶段的“学徒训练”,即传统认知阶段的“像律师一样思考”、技能训练阶段的“像律师一样做”和职业形成阶段的“职业特征和目的”。2010-2011年由纽约法学院和哈佛法学院发起并组织的“未来教育会议”,2011年由美国法学院协会(AALS)发起的“未来法学院课程”西雅图会议等,都对新的经济、技术和法律形势背景下,如何面对来自法学院内外的压力和动力,培养学生在不同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中进行法律执业的能力和素质。

体验性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体验是生成性的,而不是预成性的,人的体验在实践活动当中不断地生成、展开和加深,体验因而也就是一个人的经验。”[8]美国大法官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的名言:“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经验”,曾被美国法学教育界誉为“划时代的公理”。[9]它也同时表明了,体验或者经验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法律体验性教育中,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引导、启发和陪伴学生进行实践和反思;教育也不再是单纯的教义或讲授,而是在更为宏大的法律执业背景(lawyering relationships)中,去考虑律师与客户、证人、法官以及更大社群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一种参与性学习或参与性教育。正如美国法学教育界近年来流行的一句话所描述的那样:“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明白。”[10]

以大家熟悉的模拟法庭为例,法律体验性教育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检验、论证法律知识和设想。有学生在体验模拟法庭之后发现,那些为了追求“程序完美”而事先讨论判决结果的做法,是应当禁止的。[11]2.直观呈现和获得不同的诉讼角色体验。它将审判程序和每个人的角色表演、知识运用、职业伦理等,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供大家相互评价和借鉴,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教学法”[12],或者体验性教学。让参与的学生看到,“宣判”,并不仅仅是“宣读判决书”;每个参与者的不同角色体验和心态,容易促成其日后从事法律职业或实践的“换位思考”。3.允许“试错”。模拟法庭中的“当众出错”,不仅使“出错者”本人刻骨铭心,而且给其他学生以“感同身受”的学习效果和间接经验。比如法庭调解中一个看似简单的问话顺序,往往影响公正和调解的能否达成;比如有学生在扮演法警时故意头戴警帽、下穿花裤衩和拖鞋,在让大家忍俊不禁的同时,反衬出了法庭着装的严肃性和庄重性。

法律职业形象和职业伦理教育,主要靠自然而然的“身教”,而非刻意而为的“言教”,切忌空洞的“说教”。模拟法庭就是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边学边试、边试边学、边学边用。但尽管模拟法庭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但因不易做到真实逼真或者不能经常开设,因此也有人抱怨它对法学院学生的价值,并不比模拟病变对医学院学生的价值大。[13]

法律体验性教学或者学习是介于“模拟”与“真实”之间的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将法学院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整合,使法律体验性教育既要做到“真实自然”,又要避免回到学徒制时代低效、漫长的“放任自流”。

三、法律体验性教育在我国JM教育中的先突破

当前国内对体验性教育的研究多停留在中小学课程,或者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之类的课程改革中。尽管有人认为“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我们的先辈们参与体验,创造了体验学习和体验教育”[14],但对法律体验性教育的专门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只有一些包含体验性元素的教学活动,如法律诊所、法律援助、法律实习、模拟法庭,以及一些尚属探索阶段的社区法律服务等,缺少带薪实习式的法律合作教育项目(Co-Op),只有校内为数不多的、与专业学习关联不大的勤工俭学项目,没有系统化的法律体验理念和教学制度框架。

根据我国法学教育的分层和改革趋势,当前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Juris Master)与美国法学院的“法律博士”JD(Juris Doctor),在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国JM制教育的原型,就是美国法学院的JD制教育。[15]鉴于世界范围内法学教育的“美国化”趋势,我国法学教育界早就有人提出,应当以此为契机,逐渐压缩法律本科和法学硕士的招生规模,确立JM在我国法律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从而“理顺我国法律教育体制和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关系”。[16]我国的全日制非法学JM,与美国法学院的JD,在学生来源、学制结构和培养目标上,二者都“如出一辙”。

美国JD和我国JM在培养目标上,都强调应用、实践、实务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重视为法律职业做准备。二者的学生都是已经本科毕业的学生。美国所有的法学院都是研究生院,不少学生已经具有其他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或者两个以上的本科学士学位,即便只有一个本科学士学位的人往往兼有两年以上的社会实践经验。[17]不过,美国JD以律师为中心,进入法律职业的门槛是“律师资格”考试,法官是从律师中选拔的,检察官是所谓的“政府律师”,法学教授一般也出身律师,是所谓的“学术律师”、“学术法律家”、“学院法律家”或“学术法律人”。而我国JM以司法官(法官、检察官)为中心,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资格”考试才能进入法律职业的门槛。

我国JM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打通”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培养经验和招生规模。尽管与法律本科生的在校生规模,以及法学硕士(LL.M)的培养经验相比,JM还有差距,但其在我国博士以下的法学教育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法学教育要想学习和借鉴美国JD的法律体验性教育,不妨从JM教育先行突破,因为其在学生年龄、生源知识背景和培养目标上都具有优势,非常适合这种亲历性的法律体验性教育、学习的理念和策略,比如带薪实习(Co-Op)②等。

[ 注 释 ]

① 哈佛法学院及其所在的剑桥镇上,随处可见“Co-Op”标志的商店,即为学生兼职或全职带薪实习的地方。

② 这种带薪实习既不同于我国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也不同于学生毕业之后的见习。

[ 参 考 文 献 ]

[1] 丁廷桢,姜不居.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东北大学Co-Op简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1):54-57,98.

[2] Susannah Furnish. The Progression of Legal Education Models:Everything Old is New Again…[J].Northeastern University Law Journal,Vol6,No.1,Summer2013,p7-19.

[3] Luke Bierman, Lindsey Smith, Patricia Voorhies.Introduction:The Inaugural Symposium on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n Law[J].Northeastern University Law Journal,Vol6,No.1,Summer2013,p7-8.

[4] Margaret B.Kwoka.Intersecting Experiential Educ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Teaching[J].Northeastern University Law Journal,Vol6,No.1,Summer2013,p130.

[5] Lela P. Love, Brian Farkas. Siler Linings: Reimagining the Role of ADR Education in the Wake of the Great Recession[J].Northeastern University Law Journal,Vol6,No.1,Summer2013,p221-252.

[6] Emily Zimmerman.Should Law Professors have a Continuing Practice Experience (CPE)Requirement?[J].Northeastern University Law Journal,Vol6,No.1,Summer2013,p131-187.

[7] Second National Sympoisium on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n Law-June 13-15[EB / OL].http://elon.edu / e-net / Article / 92124?s= / law / news / enet_navigation.2014-05-20

[8] 高伟.体验:教育哲学新的增长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4):6.

[9] 劳伦斯・M.弗里曼.美国法学教育背景[A].韩大元,叶秋华.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教育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1:932.

[10] Steen I. Friedland. The Rhetoric of Experiential Legal Education:Within the Context of Big Context[J].Northeastern University Law Journal,Vol6,No.1,Summer2013,p265.

[11] 廖永安,唐东楚,陈文曲著.模拟审判:原理、剧本与技巧(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67.

[12] 林有祥.感性教学法[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4.

[13] 罗伯特・斯蒂文斯著,阎亚林,李新成,付欣译.法学院――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法学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4] 薛保红.论中国体验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139.

[15] 方流芳.中国的J.D.――评“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A].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95,104-105.

篇5

[论文摘要] 随着毕业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基层医疗专业人才的缺少,如何才能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本文以药学专业为例,从现有的教学模式、专业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为了提高药学专业教育的综合素质,笔者分析了药学专业现在的教学体系及教育模式,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现将具体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1 改变药学专业的现有教学模式

1.1 改变教学体系

现有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三部分。而实践教学体系则强调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实践与实际工作非常密切。我国现阶段的许多院系、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教学,往往缺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还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这是个根本性的体制缺陷,我们的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学生在校时虽然完成了规定的学科学习,但却没能学到社会实践所急需的职业技能,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还得重新起步,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去,因此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1.1 从课程设置入手课程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职业特征,重点确立“适用型”人才培养。3年的大专课程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共计30余门课,而实际在校期间只有4个学期,真正地要学好该专业就得进行课程的筛选和优化,把高新技术重点化,根据市场需求做相应调整,在理论课程中可以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管理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实践要点理论化,把理论实践化,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参加模拟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药品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实践教学细致化、标准化、具体化、规范化,把“工作经验”理论化,把社会知识浓缩进课堂,提高他们的社会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药物分析实验和实践中,可以结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实施细则对药品检验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和标准化:如滴定溶液的配置、定量玻璃仪器的校正、精密仪器的使用等要结合《GMP》标准操作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缩短学生的二次培训时间。在药剂实训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制备工艺和技术要求来模拟生产现场,了解药物制剂的规范化程序。在药物化学实验中结合药品生产的合成路线了解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规程。为了满足科技的发展和需求,要把先进的检验技术融入课堂,让学生走进社会就能按需所取。所以,教育的重点要与实践结合起来,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学生和社会的长足发展。

1.1.2 从师资队伍入手国外的大学院校师资队伍实行的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老师在已退休的企业家中物色;三分之一的老师从现职的企业家中聘任;三分之一的老师则是大学的专业师资。这样特色鲜明的师资结构,自然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的大学生活具备了名副其实的职前准备。由于不同的师资所具有的各自社会职业背景和相关资源的拥有及影响力,使学生们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能够更紧密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及良性互动,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而我国现在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普遍都是专业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很高,但大都缺乏临床实际工作经验,教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自然单一,过去的满堂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被社会发展和需求所接受。只有我们的专业教师把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高密度地结合起来,才能培育出受时代欢迎的学生精英。所以,建议我们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够深入社会基层,掌握各领域的一线技术要求和标准后再上讲台。

1.2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课程设置的药学与医学的分离,致使药学知识结构与社会医疗需求脱节。现在不同层次的药学院校培养目标、课程专业设置基本相同,绝大多数的学生需要用人单位进行二次培训[1]。以“执业药师”为例,执业药师现在承担着集药学、医学、法律、交流与沟通等综合素质于一身的药学技术人员,由于传统的药学教育是以药物为中心进行的单纯知识、技术的教育,而不是以“人”和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如《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的分离,使得药学专业毕业学生知识结构与药学实践领域的需求脱节,学生对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用药评价、对药物不良信息、对人文精神等普遍缺乏统一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只能是药品供应者,而不是药学服务者。药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又与医学、环境等社会问题相互关联。因此药学教育该如何把“药学-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作用,是所有药学教育者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对当代药学服务工作人员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药学专业的教育观念应逐渐转变,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和服务意识为主导,以便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药学领域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高等药学教育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培养具有综台素质、夯实基础、创新思维的药学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与整个学校的培养方向结合起来,与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医学与临床药学课程的比例,增加药学交流、药学伦理等人文综合课程;进行学校与实践机构的联合,增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师资中引进实践领域专业人员,增强教与学中的实践工作意识[2],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教育要加强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的衔接,将巨大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将以前偏重于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转换为以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将教学计划分为几个模块:药学服务型模块、药品生产和经营型模块、药学科研型模块等。然后根据不同的模块形式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区分教学重点,细化功能区域,打破以前的大海捞针形式,避免学生学而不精、广而不细的局面,有针对性地去适应社会的点需求,有目标性地去谋求学生的个发展。所以,专科教育要“专而精”,不能让学生只懂皮毛,不知精髓。

2 提高药学专业综合素质教育

2.1 着重开展素质教育

专业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为消灭贫困、消灭偏狭做出服务。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第一要广泛地学习人文和专业知识,以渊博的知识来填充自己,可知识并不等于素质,但可通过内练把知识转化为素质,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多从事社会实践调查,多采集成功人士的经验,多动脑筋深入基层了解问题,从每天的一言一行出发,把学习、生活有利地结合起来,提高阅历资源,把良好习气培养出来,提高自身修养魅力。 学习期间不仅要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生活,不断与之交流和碰撞,才能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第二要走出固定的学习模式,多方位掌握人生技能,要勇于探索和创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思考,体会做人和做事的准则,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一个高素质的药学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药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超群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社会精神。所以只有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药学服务的水平,药学人员才能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的医疗综合信息[3],才能满足医疗水平发展的需要。 转贴于

2.2 做好基层医疗需求的就业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注重以人为本:不仅要尊重和发展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个性, 以促使其全面和谐发展;而且还要以基层社会需求为目标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解决基层单位的迫切问题,为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贡献,为消灭城乡差距,消灭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分而培养技术骨干。

合理的医学专科院校的人文课程还应把课程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学习的同时认识和了解所生存的空间,把有限的课程设置跟学生的现实需要联系在一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就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起来,与国家的新农政策结合起来,与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缺少状况结合起来,把自己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根据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他们扎根基层和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更需要有一批具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的专业队伍,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让学生通过学习人文课程,让学生确确实实能够成为下得去,用得着的实用性人才[4]。目前基层的需要就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所以引导学生走入基层,服务基层是大势发展所趋,是顺应时展的要求。

3 建议

3.1 教育学生改变就业方向

面对日益激烈、残酷的就业竞争,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而基层、民营企业就业岗位虚位以待,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哪儿?第一是扩招导致毕业生供给量大于社会需求量;第二是大学生就业地点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实有着广阔的就业场所,因此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区不均衡,导致这些地区就业问题比较突出;第三是专业不对口,部分毕业生无法从事喜欢的工作,也可能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家待业或者不适应现有工作岗位而导致失业[5]。在现有的民营企业、基层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较大,但目前的毕业学生大都不愿选择这样的单位,致使二者矛盾突出:学生就业困难,单位专业人员稀缺。这就需要国家的就业倾斜政策和当今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才能使社会和谐、均衡地发展。所以我国的专业教育亟待改革,要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放宽就业范围,拓展就业思路,根据市场需求,做好就业奉献准备。学生只有不断拉近与社会实践的距离,形成就业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良性、密切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就业难的状况。

《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提出,到2015年在全国卫生队伍中,应有30%以上的人员从事社区卫生工作。按照这个纲要,大学生毕业走向基层是将来就业方向。在当前,也是尽快提高社区医疗技术水平的一个措施。现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毕业都不愿意去基层。因此,现在基层的大学生数微乎其微。因此,提高下基层人员的待遇,是吸引人才去基层的重要措施。也是下基层人员应当得到的待遇。我国一直有政策倾斜的办法。在人才下基层方面,更应当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6]。

3.2 教育学生改变就业观念

民营企业和基层医疗有着巨大的就业空间,在校期间要教育毕业生做好充分的就业思想准备,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到公有制单位是就业, 到民营企业、在基层同样是就业。目前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就业环境广阔,就业单位急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这就需要各大学做好学生的就业观念的转变,正确引导毕业生求职择业要与社会接轨, 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 。要培养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降低和调整就业期望值。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端正就业理念, 改变就业心态, 确保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郑宇民曾经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说过,“全国4 300万个企业,民营企业占92%以上;全国就业人口7.79亿。国有企业安排就业人口6 300万。91.8%都是民营企业承担的。”民营企业在当今就业问题上承担着主力军,但国企实际上是成为了当今大学生们的就业首选目标,这无疑是整个大环境造成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更要求毕业学生求职时要有充当普通劳动者的心态[7]。

基层医疗同样急缺专业技术人才,但在每年的学生求职目标中,几乎没有学生填报这些志愿。即使有填报的学生也会觉得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不得已而去的,其实对于这些专科学生来说,基层需要是最好的选择方向。因为自己的专业层次不是很高,学到的知识不是很精,这就需要一个宽大的环境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需要艰苦的磨砺才能不断更新自己。所以大学毕业时要做好走向民企、走向基层的思想准备,要有奉献精神,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所以,民企和基层是目前大学生的广阔就业市场,也是学生就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欣.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高等药学教育[J].中国药事,2009,23(11):1141-1153.

[2]胡明,蒋学华,张志荣,等.国外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及定位探讨[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1):1676-1678.

[3]聂广桥.论医学专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论坛,2010(9):76-77.

[4]雷英杰,丁玫雷.引导药学专业本科生尽早树立执业药师意识[J].中国执业药师,2010(7):46-48.

[5]孙淑军,傅书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J].药学教育,2010,26(3):60-63.

篇6

关键词: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02

一、引言

高等教育属于一项极为关键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过去是为了提高基层社会成员的薪酬进而推动阶层流动与升职的一项措施,可是现阶段国内的状况并不是这样:首先,高等院校的费用越来越昂贵造成了家庭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第二,劳动人口就业越来越严峻导致高校毕业生的薪酬不如人愿,甚至悬殊明显。大学的高投入与获得相差悬殊,导致了中国经济在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了“教育致贫”状况,造成了贫穷家庭欠下大量的债款进而缴纳高校学费,可是回报的盈利明显下滑,进而降低大学的投入,其次造成经济收入越少教育程度越低,接受教育越少收入跟着低的不良现象,长时间下去,造成“马太效应”的发生,高校的低收益现象持续进行,中高层的收入与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会越来越悬殊,导致社会阶层结构份额极度不平衡,教育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的公平性,然而这大大加剧了社会的不公。所以,低收入家庭面临着大学教育收益越来越少的状况,而这是现阶段社会进步与市场发展必须要处理的重点难题,需要理性地看待与解决该问题,进一步研究与找到问题形成的经济因素,针对目前与此后的社会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在实际当中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价值。

二、我国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现状

(一)我国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现状

目前,人力资本存量的关键渠道在于教育,教育不仅仅能够为市场发展供应一流的人才,同时还能够让就业人口得到一定的教育报酬,这对于低收入家庭子女来讲尤为重要,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是改变贫困命运的有效途径。

本文根据高校教育回报的相关案例展开论证经常应用的资料源于CHIP(2015年),对低收入家庭子女与高收入家庭的高等教育收益展开比较,依照此前对低收入家庭的划分,深入研究了各个家庭中学历最高的子女的收入情况,最终证实了下述2个规律;首先,收入能力具有相应的代际延续性,纵然低收入家庭中的子女在高等院校毕业后,其收入同其它收入家庭的年轻一代的平均收入作比较还是相对低。第二,对于相应的收入群体,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平呈现着正相关关系。

(二)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分析

在实际当中,国内高等教育个人回报,特别是针对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收入状况,与预料的相差甚远。同高等教育个人所承担的经济压力越来越重,而所对应的并非是高校毕业生的收益在持续上涨,却是工作与薪酬状况越来越差,如下所2所述。

从上表2可以了解到,首先在2002年截止至2013年高校毕业的人数与工作状况的资料表格中能够知道,2002年的76%,在此后的9年时间都呈现着下降的状况,截止至2012年才提高到77.8个百分点,这才上涨了1.8%,最不容乐观的是2008年和2009年,就业情况低至了68%,这也可能是受当时的经济危机影响,同2012年的高位作比较,约减少了10%。另一方面,从平均薪酬水平上看,也出现下滑的趋势:由2002年至2004年,从1700减少至1333元,而在2005年至2007年这个阶段缓缓提升,随即就步入低潮时期,而2007年至2009年,由2289减少至2000元,此后的2010年就再次呈上涨形势,一直到2013年的3378元。假设减少物价上涨等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薪酬大多数都是维持不变的,甚至有所减少。

(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不合理

按照目前教育的补偿机制与成本压力来分析,一般都是让个人与政府共同承担高校教育的经济压力。在总费用保持不变的状况下,政府与个人所负责的高校费用一般都是由政府所承担的,而政府所承担的费用越来越少,而个人的承担的费用却越来越多。政府经费投入的不够,一定会造成教育经费的压力,这会让学生家庭来承担,这也会导致家庭所分摊的高校学费越来越多,最明显的体现在于高校费用的上涨速度越大,1996年的学费为1319元,然而在2015年大学学费通常都维持在5千至8千这个范畴当中。大学的个人教育费用,即是学生与家庭所需要分摊的学费以及各类其它费用,其在1998年的教育总费用份额为14.29%,而在2005年上涨至31.53%,而在2006年该份额减少到29.63%,而在2007至2008年其又上涨至34%,并且自2009年后其每一年都在慢慢上涨,在这10多年,家庭所承受的高校费用上涨了约10%,总体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所以,依靠由家庭与私人的教育费用来解决高校费用中政府的费用缺陷,这会造成的高校费用过于昂贵的状况,该高校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不科学,最终会造成学生所承担的高校费用将会持续上涨。

三、我国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现状的改善路径

(一)改良大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1.贷款机制弹性化

首先,需要系统性地思考各个家庭的收入状况、能够得到的不同资金的补助、各个地区间的生活费用指标、各个学费的范畴,开展针对性的贷款;第二,依照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实施针对性的还款时间与各种还款模式;第三,依照提前还款的要求实施相应的政策优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还款则给予相应的奖励;第五,实施除外责任条款以及特别条款,依照市场形势制定相应的还款时间或者在一定的范畴内给予优惠。

2.贷款风险分散化

过去所造成的贷款风险理应让银行来承担,而现在则需要让社会助学基金、高校、银行、政府共同来承担,塑造一个健全科学的系统性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制度,最大化地降低高校助学贷款所带来的风险,能够使商业银行没有什么顾虑,“惜贷”状况也会大所减少。

3.贷后监管联动化

构成相应的助学贷款机制,最大限度地应用社会、公安、税务、银行、教育部等各个不同机构所搜集的数据,进一步巩固各个机构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让政府机关成为我国最大型的大学贷款专职部门,保障大学生能够正常归还债款,如此不仅能够保证助学贷款政策的正常开展,还能够较好地降低风险,减少经济损失,使银行再无顾虑。

4.贷款品种多样化

目前,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模式是极为单一化的,这与目前的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的要求不同形成了冲突,而这就需要银行、学校以及政府都需要帮助学生实施贷款活动,构建丰富的贷款类别与模式,减少大学生贷款所造成的风险。应该专门针对高校助学贷款所进行更周密设计与改进创新,完善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和调整政策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最终处理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所造成的贫困现象,进而保障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二)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与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对高校投资的收益成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能否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减少贫富悬殊,理应构成长期的机制,这就需要高等院校、社会以及政府的支持与铺助,充分减少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公平现象,针对贫困大学生理应在就业上给予一定的扶持,为这些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就业氛围,使各个贫困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从本质上来讲是对低收入学生的帮助扶持从过去的教育时期拓展至就业时时期。

(三)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对不同层次的高校毕业生的收益展开对比能够得知,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收益率普遍不高的状况是在国内高等教育的收益率减弱的前提下形成的。所以,需要从各个方面推动教育人才的素养,完善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也也就是增强高校教育收益的关键渠道,当然也属于贫困家庭大学生获得收益的重点渠道。增强大学教育的水平就需要增强高校的社会经费投入,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都要有所保障。尤为关键的是,需要全方位地开展与落实高校教育的创新改革,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为祖国培养人才。

四、结束语

针对贫困家庭子女而言,不仅需要面对高校教育整体质量水平过低的因素,还需要考虑一些十分特别的内在因素:大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承担着很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内心自卑并且处理冷漠。部分贫困生对于团体活动并不热衷,也就难以在社会中提高自己的活动能力,面对社会的变化显然有所不足,因为家庭因素所造成的心理负担的大多数贫困家庭子女纵然接受了高等教育,可是因为种种因素在知识层面上显得有所狭窄,贫困家庭子女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等都有待提高,他们所呈现出的精神问题对于自身的生活与学习的完善都起到了极大的负作用,这也造成了他们在求职的环节中处于不利地位,使贫困家庭子女在就业上面临更大的阻力,最终让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受损。

参考文献:

[1]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7(5):112-115.

[2]杨小敏.“教育致贫”的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3):55-58.

[3]曹海娟.教育教育致贫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45-47.

[4]魏颖.教育中国代际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5]章达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的主要依据[J].教育与经济,2015(4):26-27.

[6]刘秀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

[7]孙强.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7

一、全球教育国际化发展新趋势

(一)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竞争性合作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北美、西欧、欧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起步,拉美、亚洲、非洲的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近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资源需求总量不断上升,走国际化路线是实现全球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1]。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供需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与服务实现全球流通,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跨国贸易、竞争与整合。目前教育输出国以英、美、澳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其教育输出主要以经济和市场化为导向,因而强调竞争,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弥补国内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些国家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在全球范围内争夺生源,并通过海外分校、课程衔接、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拓展跨境教育服务,增加收入来源。教育输入国以中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国家为代表,其教育输入以加强本国高等教育能力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品质为导向,因而更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提升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各种区域性高等教育合作与院校联盟不断推进,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了以竞争性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以全球范围内教育交流领域最著名、最典型的博洛尼亚进程为例,1999年,欧洲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建立统一的3-5-8学制,实行统一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度,到2010年“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立,目前成员国已发展到46个,各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为建成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奠定了基础。除了区域性合作之外,各国跨境合作办学或独立办学日益增多。如,新加坡通过采用新加坡、美国、中国顶尖大学三校合办的模式,创立了第四所公立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海湾地区的卡塔尔和阿布扎比分别花费数亿美元在本国开办欧美顶尖大学的分校;亚洲理工学院投资100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开办了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印度教育部也通过一项法案,允许国外教育投资者在印度开办大学或分校。

(二)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成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手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通过“服务贸易协定”把高等教育视为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服务性产品,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凸显。同时,全球经济危机带来高等教育经费的紧缩,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弥补政府削减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而造成的办学经费不足,纷纷改变原有的教育资助或援助政策,对外国留学生实施全额收费。为争夺留学生源,各国除了采取措施吸引留学生外,还通过开设海外分校、特许经营、课程衔接、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拓展跨境教育服务,为本国高等教育机构增加收入。对于英、美、澳等发达国家而言,获得经济收益、缓解教育经费压力,已成为其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手,具体表现为以留学和合作办学为主要形式的各种跨境教育项目得到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开展跨境教育的形式多样,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把教育输出看作是教育服务贸易的核心战略,强调经济收益。特别是澳大利亚通过TAFE模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巨额收入,其教育输出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已成为本国第二大服务产业。TAFE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模式灵活多样:通过在境外设立合作办学机构招收学生来输出职业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来开拓市场;通过输出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来获得知识产权收益;通过招收留学生来创收和提高学生国际化比例;通过境外交流与培训扩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影响,等。

美国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大力发展留学教育,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回报。留学生教育不仅给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储备、带来巨额学费收入和经济效益,还加强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氛围。近5年,美国各州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再缩减,已达到25年来最低点。华盛顿州过去3年的州财政资金削减了一半以上,华盛顿大学被迫减少其本地生源数以增加海外学生的数量。该校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该校18%的新生来自国外,每名外国大学生每年学费为2.8万美元,约为华盛顿州本地学生的3倍。该校校长麦克·杨称,正是靠着海外留学生的支持,超过班级人数1/3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华盛顿学生才能上得起这所学校。

法国高教部也在加紧分析研讨如何吸引外国留学生问题。法国高教部部长瓦莱丽·佩克雷斯提出,今后在招收外国留学生过程中将扩大招收高层次留学生人数,到2015年使赴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人数占留学生总数的比例由目前的50%提高到67%左右;加强与外国高校合作,到2015年,使通过合作项目赴法留学的学生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50%[2]。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跨境教育质量是各国关注的重点

在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通过双边的、区域性的和国际的机制,来回应日益增长的跨境教育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资格认可提出的挑战。各跨境质量保障机构也在转向采用通用的质量评审标准,保证跨境教育提供者的合法性,确保消费者所接受的教育达到认同的标准,所获得的资格得到国际认可。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障跨境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指导方针》,分别对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者、学生、质量保障和认证机构、学历鉴定机构以及专业团体等在跨境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建议,帮助成员国评估高等教育机构跨境办学的质量与有效性,保护学生等相关群体免受劣质教育的伤害。

目前,虽然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但对于外国机构来本国办学或本国机构到国外办学缺乏经验,对于如何保障跨境教育的质量缺乏认识,造成跨境教育市场鱼目混珠,跨境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合作办学信誉难以提升。这种现象已引起各国重视,不管是教育输入国还是教育输出国,都在努力加强跨境教育质量保障能力建设,通过积极的探讨和经验分享,解决跨境教育在质量保障、认证和资格认可等方面的核心制度安排[3],优化 跨境教育的发展环境。如,针对近几年大学海外教育项目运营中出现项目失败、劣质跨境教育给澳大利亚及海外合作伙伴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商业风险、法律风险及学生福利和安全方面的风险等问题,澳大利亚大学委员会于2005年投资135万澳元用于14所大学的15个跨境教育项目研究,希望从中找出海外教育项目质量监控的对策。目前,澳大利亚主要从建立跨境教育质量监管框架、成立专门的跨境教育监管机构、慎重选择跨境教育合作伙伴、制定详细的跨境教育发展计划、签署双边合作协议、维护双边合作关系、制定跨境教育项目实施程序和准则等几方面对跨境教育的质量进行监管和保障,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进展

(一)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教育交流合作大格局已形成

我国已经与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28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同时,也设立了18个双边和多边教育高层交流的定期磋商机制,构建了若干个区域合作平台。中美、中俄、中欧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初步形成,各种语言年、文化年、国家年活动相继举办。目前,已经签署和正在有效执行的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协议是154个。另外,正在实施的政府间合作项目有77项。未来将进一步巩固“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落实好未来4年“公费派遣万名学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计划”和美方未来4年“派遣10万学生来华留学倡议”等成果。深化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机制,重点推进中俄“语言年”、中俄“国家年”教育领域机制化项目。构建好中非、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机制,建立中国—拉美、中国—东北亚交流机制,推动双边和区域教育国际合作。

(二)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目前,我国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快速。2012年,先后批准正式或筹备设立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5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批准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等6个高起点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全国本科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和高校内设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已达43个,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同时,高起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增多。2012年,共批准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举办了149个办学基础较好、实施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国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达732个,约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的46%。中外合作办学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办学体制创新、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教育部将进一步修订高校境外办学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国内高校“走出去”。

(三)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与3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的协议。据最近的一项统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国留学生源国,也逐渐成为了新兴的吸引更多国际学生的目的国。

目前,来华留学发展迅速、出国留学规模继续扩大、留学回国热情持续高涨。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华留学人员总数已达29.26万人,比2010年增加两万多人;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9.96万人,较2011年增加5.99万,增长17.65%;留学回国人数增加8.67万,增长46.57%,留学回国人员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

近期,我国政府在推动出国留学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表现在:留学工作的政策体系得到不断完善、留学工作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留学工作信息化迈出重要步伐。未来将在实施留学中国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规模;加强出国留学工作,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通过加强汉语国际推广、支持教育机构境外办学、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等活动,扩大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对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一)高职国际化办学需对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找准定位

随着高职国际化的发展,高职国际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国际化办学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国内院校与合作对象在学制、学历层次、教育功能和社会职责等方面的错位。各国由于教育制度、学制发展、社会需求等背景不同,在教育分类上有很大差别。如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地方高职院校同属一个类型。但社区学院又与我国高职院校不完全相同,它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于一体,为特定区域内的居民提供服务,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和具有开放性,在办学定位上更突出了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功能,能够完全满足社区各行业、企业及居民的学习需求。我国高职是以大学专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相对照,我国的高职教育属于5B,即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这也使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得到了权威性确认。《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层次、范围、学制、课程,都明确了各自的定位,自公布以来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和推行。我国高职在寻找国际合作伙伴时,同样可以以《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为参考,分析其所举办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以便于选择与自己对口的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合作。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正在逐渐从盲目走向理性和深层次、专业化,更加注重实效和内涵发展。对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选择对口院校和对口领域进行交流合作,越来越成为未来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二)逐步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大发展,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在这个进程中,一些国外合作方过于以营利为目的,很难保证合作项目的质量和效用。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质量保障和监测机制,有步骤、有制度、分层次地对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规范和引导。另外,我国高职教育普遍缺乏能够得到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高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尚待建 立和完善。目前,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亟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能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也有助于促进我国高职学生获得更好的国际就业资格和海外就业机会。行业协会在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保障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职业教育必然关注双边、多边的职业教育合作,关注校企合作。目前世界各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心(UNESCO-UNEVOC)联系中心已达200多个,这些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会议和联合研究,分享经验、发展各国职业教育者之间的合作网络,极大促进了成员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合作。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构建由政府、社会行业组织、学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电子邮件等电子传媒的出现,使大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大学在未来将会成为全球学生数量扩张的重要动因。英国教育部看到这一契机,督促大学开发网络课程,英国大规模网络课程平台“未来学习”已经宣布在今年开发网络课程。西澳大利亚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发的科学和艺术类免费网络课程也已经开始全面上线。2014年9月1日,电子教科书将走进莫斯科学校的课堂。现代教学手段在远程教育上的运用加大了各国教育资源的开放程度,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改变了学生的求职观念,通过网络选择职业的范围和地域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就业渠道更加畅通。信息流动的速度,决定着高等教育机构间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通畅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数据的收集、整合和统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发和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实践经验,当前应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提高开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构建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传播通道和信息服务系统,使信息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在教学、科研和国际交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国际化是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加入WTO,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服务性产业和开放的领域,将面临着与境外大学的直接竞争,特别是生源的竞争。能否抢占高等教育国际化、市场化的先机,关键要看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切实走好工学结合的道路,提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学前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将国际化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引入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是要鼓励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开展境外办学。积极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培训,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三是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学位体系,增强办学特色,选择就业准入国际化程度高、专业人才全球化紧缺的专业,探索试点高职多样化合作办学模式;四是扩大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宣传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加强与全球职业教育的交流和区域合作。

参 考 文 献

[1]任君庆,王义.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3,6.

篇8

论文摘要:随着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和外贸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的符合现代企业所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应用人才。嘉兴广播电视大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工作逻辑为主线,开展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实践。将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技能训练与相关学科知识、职业特点以及行业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联系,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引言

随着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和外贸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嘉兴市外贸企业抢抓机遇全力拓市场,全市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根据市155家重点联系企业的监测,有近八成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增长,其中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企业占48.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0家机电类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占57.5%,54家纺织服装企业在手出口订单同比增长的占46.3%。外贸出口队伍不断壮大,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276家,同比增加394家。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嘉兴共遭遇了来自印度、土耳其、美国、欧盟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2起贸易经济调查。涉案金额4708.69万美元。主要涉及玻璃纤维、紧固件、纺织、轻工等行业。在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符合现代企业所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应用人才。

因此,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构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工作逻辑为主线,将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技能训练与相关学科知识、职业特点以及行业需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联系,进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二、“项目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我国,对“项目课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和局部实践西方的能力本位课程,然而当时只关注如何以工作任务为依据重新选择课程内容,没有深刻认识到依据工作任务重新设置课程,确定新课程结构的重要性。这些课程只围绕一个个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只让学生获得一项项孤立的技能,而无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思维的培养。我们应该认识到职业能力即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只有当知识与工作任务相结合,个体能富有智慧地完成任务时,才能具备职业能力。因此,项目课程应该以其鲜明的职业性、综合性、人本性,融知识训练与能力训练于一体,代表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实施中,要防止市场的短视性、逐利性和盲目性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扎实推进电大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地方经济培养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经贸英语人才。

三、“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参照点组织内容的课程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并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一是校企合作开展项目提高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多方面实施“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战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合作共建,共促发展。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有协议、有合作地组织开展项目训练。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做实习指导教师,并且在人员的数量、素质、结构、责任感要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比如,嘉兴广播电视大学到外贸企业——学校的实践基地进行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国际结算等单项训练,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将各个单项训练的内容和技能联系起来,相互融通,提高综合技能。 这一系列商务实践模拟活动,力求以真实的素材、先进的手段与方法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践中学生们积极性高、不怕脏累、干劲十足,实训效果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在岗实习的工作指导还不够深入、细致,每个实习学生的实习业务档案不完善等。我们应该加以改进,建立详细地记录学生实习的单位、工作情况,以及教师跟踪指导的具体资料,转变教师笼统分派指导任务的管理方式,实现有效的教学监督。

二是模拟教学模式。嘉兴广播电视大学模拟企业经营实训以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为背景,采用把企业搬进课堂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实训室可以步入另一个工作环境,同时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边说边做,使整个企业融为一体,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外贸函电的传递过程,熟悉单证的种类,在逼真的环境的环境中提高应用能力。

四、“项目课程”教学项目的开发和设计

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的设置要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区域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发展。学校要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改革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式教学,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把职业能力要素分解、转化,组合成教学单元与实训项目,构造模块化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实训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效性。针对开放教育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多从事外贸的特点,在项目课程设置时要立足商务,向进出口贸易发展,培养进出口贸易单证员,报关员等,强化如单证英文识别,运输报验,托运,投保等英文实践操作,从而培育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适应全球经济需求的高级商务人才。

在“项目课程”教学项目设计上,必须围绕着岗位技能训练展开。在项目设置上,根据开放式商务贸易技能训练的要求,其训练体系可分为三个阶段:单项训练为第一阶段,比如: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商务谈判等单项训练;综合训练为第二阶段,比如:通过模拟外贸公司等形式开展综合实训,将学员学习的各单项的技能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运用,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当今外贸企业的用人要求。最后,基地训练和顶岗实习训练为第三阶段。即让学员深入企业,在实战中检查学生在校学习和训练的效果。锻炼应用能力。当然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岗位落实后,教师的实习指导工作要细致,不能流于形式。应根据学生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具有相应专长的教师给予指导。指导教师必须全程参与,跟踪辅导,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关商务贸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准则,扎实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业务技能。

总之,在“十二五”的开局年,嘉兴广播电视大学要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的综合优势,形成多功能的社会服务网络,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商务英语服务团队和校企合作商务研发团队,积极实施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活动,为实现电大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几个关键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3]曾莲英,黄新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探讨——以《商务接洽》课程开发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06).

[4]蒋庆斌,郝超.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06).

篇9

1 俄罗斯体育复兴计划提出的背景 

前苏联时期,体育竞技水平以及成绩达到了顶峰。在最具代表性的奥运会赛场上,前苏联(独联体)在1956年、1960年、1972年、1976年、1980年、1988年和1992年获得了7次夏季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在1956年、1960年、1964年、1972年、1976年、1980年和1988年共7次获得冬季奥运会金牌榜第一。据《苏联体育小百科全书》(1979年版)记载,在前苏联长期进行体育活动的人5 500万人中,每年有1 800万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前苏联拥有大型体育场3 000多个,可容纳观众1 100余万人。体育馆68 000余个,游泳池1 300余个,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场所50多万个[1]。前苏联体育的成功,与其举国办体育的发展理念、雄厚的后备人才储备、独特的训练体制以及广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密不可分。[2] 

但是,在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前苏联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推广的体育政策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政府的强制主导性,体育政策呈现的是“金牌至上”理念。由政府这个唯一的主体来对体育资源进行配置,社会参与度低。这种政府对体育的包办,在人力资源上造成体育人才难以合理流动,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均按行政区划统一管理,只能上下调动,而横向流动困难[3]。在体育发展资金方面,为保证竞技体育成绩,前苏联政府独自承担巨额的经费开销,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在各级运动员选拔机制上,腐败丛生。这些现实弊端与前苏联体育发展体制问题,是导致前苏联解体之后,其最大的继承国——俄罗斯体育体制大转变的重要原因。 

在前苏联解体之后的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历经了“休克疗法”带来的动荡,一夜之间国有资产大量集聚到少部分人手中,体育资源同样在体育体制变革中“蒸发殆尽”,该时期体育的发展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体育基础设施上,2001年全俄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只有19%。同1991年前相比,俄罗斯的运动设施数量减少了9.7%,运动康复中心减少了41.2%,唯一增加的室内体育馆(增加了14.6%)、游泳池(增加了32.7%)利用率还达不到40%[4]。从竞技体育成绩来看,俄罗斯独立组队参加了多届的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继承前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却无力维系苏美体育争霸的鼎盛局面,竞技成绩一落千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数被中国所超越;在冬季奥运会上,金牌数也掉出了前三,一路下滑。该时期大众体育的发展也面临困境,据2001年俄罗斯调查数据显示,从事体育锻炼的俄罗斯人缩减了230万人,达16%。2003年一项数据显示坚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俄罗斯人竟然只占总人口的10%[5]。从前苏联体育的辉煌到解体后的体育大厦的崩塌,这是俄罗斯民众所不能接受的。 (本文只是全文的一部分)

4 俄罗斯体育复兴计划于我国之启示 

4.1 立足基本国情,持续稳定地发展体育 

从前苏联时期开始,俄罗斯这个西伯利亚大地上的国家一直以来是[JP+1]我国的重要邻国,在地缘和政治文明上都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前苏联的各方面发展对于我国的影响根深蒂固,在体育教育论文上同样如此。从体制到政策,这样的影响在过去的60年依稀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一系列问题的爆发,部分观点认为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前苏联时期所带来的“举国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打破体制的束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改革不可盲动,俄罗斯“推倒重来”式的改革带给我们一个重要警示。我国的体育基础设施仍不完善,群众的体育意识较为薄弱,体育发展的经费依旧短缺。这些基本国情背后,隐含着一个体育发展之路:立足国情,切忌好高骛远,以竞技体育的平稳发展来推动大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 

4.2 完善政策法规,让体育发展有法可依 

俄罗斯所颁布的几大政策可以看作是其体育发展的模式转变,是社会办体育向政府、社会协作办体育的模式转变。政府的扶持不仅仅是投入经费,更多的是以政策法规的形式来展现其对体育的支持。反观我国现阶段的体育发展,大众体育呼声日渐高涨,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但却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撑,没有系统、完备、可持续性的政策规划。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费投入有了保障,但关键问题仍是“钱怎么花”。同时,“钱花在了哪里”这个体育经费投入监督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问题集中在职业体育管理的规范化、职业运动员保障的规范化等,大众体育的问题在于民众无法从体育大发展背景下获得切实利益,这些与我国体育发展中政策法规的缺失有着重要关系。 

4.3 确立监管机制,使政策与措施并行发展 

我国与1995年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至今,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一些并行政策法规的推行,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开始逐步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政策层面的转变势头已经悄然凸显,但在其施行的操作层面,这一转变仍存在滞后性。大量的体育经费消耗在为竞技体育的服务中,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仍视竞技成绩为其业绩、功绩的重中之重。相反,大众体育由于其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往往不被体育主管部门所青睐,大众体育的政策施行存在无人监管、无动力推进、无标准监测的三无状态。在发展大众体育的大背景下,竞技体育投入成为体育部门闭口不谈的话题,而现实却是经济体育经费连年的增长。与其保持现行政策与措施的背道而驰状态,倒不如将竞技体育的发展经费、目标予以公开,在此基础上逐年落实大众体育的发展政策,提出更多国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措施,如开放体育场馆,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加大农村体育投入等,实现体育政策与体育措施并行发展。 

5 结语 

俄罗斯体育复兴计划的提出是其国内体育形势与国际政治形势综合的结果,提升国内体育水平将有助于俄罗斯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一系列体育复兴配套政策的提出,无疑会将俄罗斯体育带向一个未知的状态,政策推行的效应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显现,效果如何将与俄罗斯经济发展水平、内政外交状况、政策施行严密程度息息相关。俄罗斯初期的体育动荡以及后续的复兴计划为我国的体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警示与经验:改革不是盲目求变,而是稳定、可持续地推动体育改革,在完善体育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以竞技体育带动大众体育的发展,让民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体育利益。 

参考文献: 

[1]方瑸.前苏联体育运动的发展概况[J].前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3(1):64. 

篇10

关键词:本科教学;创新能力;科研素质;医学生

国务院于2015年6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这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一定领域具有专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之一。科研活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等科研素质又是科研活动的必要前提。对于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将决定我国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能力水平。所以,如何在新时期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日本在生命科学领域成果丰富、成绩斐然。这与日本科技界求真务实、认真严谨的作风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先进教育理念与有效措施的落实,使得日本科技领域有较高质量的后继者作为支撑。本文将浅谈日本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医药卫生实践中的重要性

医药卫生领域的实践需要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医疗行业,医生的诊疗过程需要一定科研素质,应结合实践,跟踪前沿,这是对我国未来医疗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临床实践中,实验室诊断工作者更需要掌握检测指标的产生和意义及对动态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药物研发领域,更需要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如目前人源化抗体等药物绝大多数都为国外专利,我国需要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药品的研发。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由于相当比例研究生要求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科研素质也一定程度决定了其对研究目的和内容的把握及研究成果的质量。这就给医学相关专业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本科阶段有针对性地提高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但目前,我国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学校甚至缺失。一方面,教师忙于科研工作,缺乏对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另一方面,某些提前接触科研等活动流于形式,出现短时间内“跟风”,效果有限。本科学生依然摆脱不了“上课划书,课后背书”的学习模式,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缺乏对“什么是科研”的基本认识。

2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多所高校已经开展了针对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教改及创新大赛等活动,也取得了巨大成功[1,2]。在本科生科研实践环境上,学生以导师制进入教学实验中心进行科研活动的较多;从参与人数上,多以通过选拔,进行科研实践活动[3,4]。即便如此,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背景下及面临大众创新能力普遍亟待提高的形势,仍显得杯水车薪。我们需要提升医学领域人才的整体科研能力,这样对更高级人才将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国家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医学高等学校应该全面跟进,开展本科学生及长学制本科阶段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以我校为例,药学专业有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学习,参与科室部分实验工作,完成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但由于实习设置在毕业前的半年,由于考研和就业压力,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临床七年制在进入临床学习前有2-3个月的全时科研训练活动,以综述形式进行考核。笔者通常为其讲解科研活动的一般流程,并鼓励其将综述文章进行投稿。但由于时间短,较难完成完整的工作。临床医学等专业本科生虽开设生物技术、机能、形态等实验系列课程[5],但部分课程限于几种实验原理和操作的学习,并不系统;绝大多数学生不进具体教研室或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故对实验室工作和科研活动的认知几乎为零。为了增强以本科生为主的医学生的科研、人文素养,我校于2012-2014年进行了课余时间选修课的尝试。但从选课情况来看,同学们更关注就业、考研、人际关系、情感等较为实际的课程,而科研相关讲座少有问津,听者寥寥。此外,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学术会议和讲座。本科学生难以听懂校内讲座,这与教学中科研素质培养的缺位有关。而专业的学术会议更是本科生难以企及的。

3日本大学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初探

我们以日本熊本大学为例,介绍日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这方面的培养模式情况。熊本大学于1949年5月由熊本地区的熊本医学校(其前身为1756年建立的“再春馆”)、熊本师范学校、熊本药学院、第五高等中学及第五高等学校工学部合并后建立,1955年设立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2004年更名为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熊本大学获批2013年日本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RU-22),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全球大学创建支援项目(批准37所)及地区(知识)据点整备项目(CenterofCommunity)。以获得科研经费排序,2014至2016年连续三年,熊本大学进入日本大学前20位(研究经费17.44亿日元)。目前拥有7个院系,8个研究生院和20个研究中心以及研究院;8100名本科生和2000名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47个国家的470名外国留学生(2015年5月统计数字)。我们以该校药学(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模式为例进行介绍。熊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近年每年招收40人,学制4年;临床医学专业招收60人,学制6年。二者理论教学均采用大班授课模式。都会在第3-4学期开展早期接触科研的活动。如:由上届学生进行实验技术讲座及实验室介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础科室轮转(可能相当于我国的实验教学,只是地点为各个实验室,而非实验教学中心),并完成百页的实习报告。在5-8学期将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教研室及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熊本大学的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包括:①医学相关本科教学活动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期,学生都会进入各科室进行实验活动,由教师或博士生等进行指导,感受科研工作,熟悉科研环境与基本流程。这里的实验室并非实验教学中心,而是各个专业的实验室。②药学等专业中,已经进入实验室三年级学生会为二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室介绍及基本技术的专题讲座。从学生角度传授经验,对上届学生是督促,更是荣誉,使下届学生更感兴趣。③在科室的实习活动中,即使是本科学生仍然有机会参加日本国内学术会议,且本科生及高中生以下参会免会务费;甚至参加国外的专业性学术会议。平均本科生每年度1次,硕士生可达3-5次(熊本大学生命资源与研究援助中心(CARD)为例)。此外,在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PBL等形式的教学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考试分为期中与期末考试,题型同样包括选择、判断及问答等。不及格率一般在10%-20%,每年度有一门补考不及格将做留级处理。同学们也更关心分数,除此之外较为关注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情况。同学大都从上届学生及教师授课过程中了解各个实验室和科室的情况,以选择进入的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学生白天依旧会进行理论课的学习。以在CARD实习的学生为例:早9点至下午4点左右进行理论课学习,晚上及没有课的时间会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自习,并定期安排实验进展汇报。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自律性,实验工作也比较敬业。通过在实验室的学习,可以培养对该专业方向的兴趣,也能够在考研时多一个选择方向。教学内容方面,以医学生物化学为例,所讲的内容与国内差别不大: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及其相互联系等,但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实验课。这可能与较早进入科室有关。可以看出,该熊本大学对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的培养具有“早”和“真”的特点,即:早期进入科室进行科研活动和“真刀真枪”进行科研活动。绝不仅仅是兴趣小组的游戏,而是真正承担科研工作的一部分。

4我国医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启示

4.1学校和教研室/实验室适当提供平台医学相关专业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本科阶段开始进行。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本科生数量较多。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近年保持在400余人,全部本科专业学生800-1000人。而各基础科室空间有限,盲目实施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太现实。以“根据兴趣,自愿参加”为基础,适当结合“择优选拔”可能会是比较好的形式。此外,科室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科研工作。目前,盲目追求SCI文章使得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高大上”,很多实验对于本科生来说,短时间难以掌握,面对出现的问题更是无从分析。如何设置本科生能够完成的“小”课题也是科室相关教师需思考与创新的。4.2实际参与科研活动对本科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真实的科研活动为基础。形式上应与研究生一致,在课题深度难度上可适当降低。不宜采取“兴趣小组”等模拟活动形式。让本科生真正参与科室的科研活动中,感受实验的失败和收获的惊喜,作为实验室的一员,又有利于其建立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培养其科研精神。考查可以是毕业论文等形式。4.3丰富认知科室的信息渠道一方面,授课教师应注重授课内容与科室科研工作的结合,有意识地提高同学对科室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网站信息,甚至微信等新兴工具在科室介绍中的普及。如能建立本科进入科室参加实验工作1-2轮,再通过高低年级之间的交流将有助于形成科室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4.4提供更多学术讲座与会议的机会最后,基础教育中应注重对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引导。在让学生参加讲座前,增加适当的介绍工作或许有助于同学理解讲座内容。并适当为有科研兴趣、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与资金支持。经济水平及人口基数等因素在高等教育等领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在坚定不移地推动高教领域的创新实践,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改革探索。通过不断借鉴与探索,相信我们会在医学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中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李冬民,吕社民,孟列素,等.深化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08,10(4):454-456.

[2]孙利军.现代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7,15(6):88-90.

[3]陶怀,陈夏.以“助研计划”为契机,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8):680-682.

[4]孙静,李良.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指导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