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10 20:4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力资源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因为有了世界杯,2006年的公关才如此精彩;因为有了印度,可口可乐才遇到了公关难题;因为有了NBA,联想的公关课题才进一步展现;因为有了1+1>2的伟大设想,NIKE+IPOD才成为了朋友。2006年的公关从这些大事中开始,也从这些大事上落幕。
20年的中国公关,20年量的积累至2006年度有了质的飞跃。刘翔的伊利代言,SK—II的重金属,雀巢的碘超标等公关事件的处理来看,中国的公关行业已经在成熟中稳步的发展。随着本土企业的茁壮发展,国内公关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重要了。蓝色光标在香港举办的“2006亚太公共关系大奖(Asia Pacific PR Awards)”中获得了“年度最佳专业公司”(Consultancy of Year)第二名的骄人成绩等,更是为本土PR企业辉煌的2006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二、人才状况
伴随着行业的兴起,自然也激发了人才市场的变革。随着公关行业的本土化发展,也意味着公关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大。曾有人说:会说英语的人,就能去做公关。我们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随着公关行业的日益正规化,全面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只会讲英文是远远不够的。最初的本土公关公司成立之时,由于对这个新兴行业的懵懂,操作的并不规范、只是做其中的某一个部分,例如: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媒体事件的撰写与等。都是从公关的某一个片面进行运作,而随着公关行业的日渐成熟与发展,全面地掌控了行业的四大要素,渐渐的从一点完成了到多点的蜕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时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上升,既要求真正的了解公关行业的所有运做模式,又要能充分理解甲方客户的需求的全方面综合性人才。这些特点都变相地增加了招聘的难度,也加大了HR们的工作强度。
而公关这个行业因为工作形式与其他行业不同。它处在乙方的位置,正如所有的服务机构一样,行业特性决定了必然需要多思、多想、多做;所以这个行业既要求员工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又要求其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加班之类的词汇在PR行业里早已经司空见惯,更有甚者还有活动执行人员晕倒在客户的活动现场。正因为这些行业特性所以PR行业人员的年龄层次大多都在20—30岁之间。很多年龄稍微大的一些人要么获得了职位上的提升,在某些公司中做到了AD或者VP的级别;要么去了甲方或者自我创业。
从2006年的薪酬范围来看,AE级别的薪资在2——4K之间,SAE在4——6K之间 AM职位的薪资在6——8K之间,SAM在8——10K之间,AD在12——15K之间,而这些只是底薪,不包括其它的补助以及年底的分红,如果这样算来,一个AM职位的人,在本土PR公司中一年的收入可达到10万左右。
人才的培训也是06年度各大PR企业人士所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中,人才的培训至关重要,但仅有极少数的本土PR企业拥有比较健全的培训体系及育人机制,中国的PR发展时间毕竟有限,在培训体制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在另一个角度造成了高端人才的紧缺局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进驻中国市场,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市场上的拼杀,刀光可见,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开始重视公关领域,以扩张其及产品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与认同度。机会大于挑战,我们预计在即将2007年,整个PR行业仍然会以超过10%的增长率进行增长,从而对于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高层次的公关人才仍然会继续维持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
三、调查结果
针对目前的06年的公关人才市场状况Minihunter针对行业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了调查,其特点及结果如下:
1、百人规模成主流,行业融合是潮流
调查报告显示23%的企业规模在50人左右,58%的受访企业的规模在100人左右,16%的企业在200人左右,只有3%的集团企业在200人以上。这种情况表明了随着业务的发展,单一企业规模在逐步扩大,行业整合及相互融合的趋势将日益明显。
2、关键岗位有空缺,普遍招聘都不好
在问卷中基本没有选择招聘效果较差选项的公司,这表明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人才的培养及积累已经初步完成,市场上基础人才的供应还是比较充分;但有59%以上的企业选择关键岗位空缺,表明市场上各方对高端人才的诉求还是非常渴望,而且随着高端PR人员走入甲方或自立公司或者转投其它行业,这更加造成了高端PR人员的紧缺,我们觉得短期内这种供应矛盾很难解决。
3、网络招聘普及好,猎头使用在提高
随着2000年左右的应用,到03年非典的突飞猛进,网络招聘已经取代了90年代的现场招聘会的形式,成为了当今招聘的主旋律,而且随着51的上市,智联招聘及中华英才网的融资成功,3大平台的网络招聘服务及其产业链日益完善,几乎占据了招聘领域的绝大部分市场;几乎所有的受访PR公司不约而同的都在使用网络招聘服务。但网络招聘毕竟也有涵盖不到的地方,所以猎头或内部推荐等方式的使用比率也在逐步攀升,成为了06年度人才市场的一大看点,我们预计随着高端人才的紧俏及同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PR行业会更加重视猎头的重要性,其使用比例将会进一步攀升。
4、企业文化是块宝,人才来了跑不了
企业文化建设,这个所有HR及企业家都在谈论的话题一直是企业建设及运营的重中之重。同样,在PR领域里人们对这项指标的重视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被问及“影响招聘效果的最主要的原因时”,有68%的企业选择了“企业文化”,有22%的企业选择了“薪资体系偏低”,只有10%左右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因素”。看来持续的建设和发展与企业自身发展特色相结合的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招聘效果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5、员工发展很重要,薪资体系要提高
在员工最关心的问题中,56%的企业选择了员工自身发展,看来员工的发展还是人们最为看重的一个问题;另外有22%的员工比较关心的是企业文化和薪资体系。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中尽量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本次调查还是给我们提供了很明确的建设方向。
6、岁岁朝朝春来到,忙忙碌碌好热闹
比照公关行业的行业特点来看,年底当拿完Double pay & Bonus 就又到了一个寻找机会的时机,大家都在为明年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平台。44%的企业选择了二季度作为企业的最佳招聘高峰期,各有22%的企业选择了一季度和三季度,只有11%的企业出于自身的业务情况和储备人才的考虑,将招聘高峰时间锁定在了第四季度。
7、恰是岁末好光景,飘雪时节难逢君
依然是根据行业特点,年底的时候正值方案的,活动的执行,下一年度的策略制订的关键时期,每个公司对人的要求都是比较迫切所以导致这个季节的招聘难度很大,从多家TOP10的PR公司委托我们运做的业务来看,这个季节确实招聘难度很大,所以在调查报告中有58%的选择了四季度是企业最难招聘的一个时期。
8、未雨绸缪思先进,安得广厦千万间
在被问及公关行业的HR如何解决第四季度的招聘难题的时候,50%的企业选择了提前储备人选,40%的企业选择了加强与其它人才机构的合作,只有10%的企业选择加强招聘广告投放力度。看来,未雨绸缪才是解决这个季度招聘问题的关键所在。
9、三分天下有缘由,收费效果加需求
在被问及目前的PR行业的公司不考虑和猎头机构合作的原因时,我们得到的原因收费太高、效果不好、不能真正理解企业需求的比例分别是33%,33%,34%。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三分天下。这和整个行业的特点也有巨大的关系,因为毕竟PR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而且前些年企业赢利水平不高,而且周围圈子里的人相互之间比较熟悉,更多的时候是大家相互介绍,所以很少有专门的猎头机构涉足到这个行业中来,也客观地造成了招聘收费脱离实际,对企业及职位的理解不充分造成最终效果不好的因素。但Minihunter作为业内唯一一个专注于PR行业的猎头机构,对于行业的认识及职位的把控自然有其独到的优势。
10、术业专攻终有道,运筹帷幄效率高
当被问及如果考虑和猎头机构进行高级职位或者某些中级职位进行合作时,最有可能考虑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业内HR人员都会选择与猎头机构长期保持联络,通过猎头机构储备高级人才。看来长期稳定的伙伴合作关系才是2006年度乃至未来PR行业的企业所考虑的重要素。
四、解决方案
针对我们的调查结果以及长期以来服务于公关行业所积累的人才经验,对于目前公关行业的人才招聘状况我们制订出以下解决方案:
1、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针对公关行业的特点多组织一些旅游,文化沙龙,运动俱乐部等形式的文体活动,创造公平、和谐的企业文化,增强现有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及凝聚力。
2、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构建内部知识共享平台,积极组织内部学习活动,对企业内部讲师进行定向培养。
篇2
香港周六福珠宝拥有自主独立的产品研发队伍,及规模庞大的贵金属首饰生产工厂、钻石镶嵌加工厂,更以“镶嵌专家”闻名于业界。秉承”精简才能体现出艺术灵魂”的产品宗旨和“每一件产品都是精品”的品质理念,周六福珠宝注重产品的精雕细琢、工序的一丝不苟,致力于让每一件产品都散发出艺术品的独特魅力,让每一位拥有周六福珠宝的顾客也能同时感受到这份魅力所在。
自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香港周六福珠宝因其良好的品质、优质的服务,深受中国大陆地区消费者的青睐,品牌屡获殊荣:2005年4月18日, 周六福珠宝系列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授予“中国著名品牌”称号;2006年1月8日,周六福珠宝被中国质量领先企业调查组委会授予“消费者最信赖中国珠宝首饰十大质量品牌”、“消费者最信赖中国质量500强”称号;2011年获得网易评选“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珠宝品牌之一”。
2012年,香港周六福珠宝制定全新的品牌发展战略,强势登陆央视,直击高端消费群体,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在品牌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双重作用下,香港周六福珠宝将继续坚持现有“总部+区域办事机构”的管理模式,深入拓展全国市场,完善布局网点,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利、优质的精品和服务。2013年在江津开设分店。
走访了江津周六福珠珠宝人力资源部柯经理,他向我介绍了周六福珠珠宝员工的招聘、录用及培训,员工的福利等情况,并借阅了周六福珠珠宝《员工手册》和2009年度周六福珠珠宝各部培训记录。自我鉴定: 我是重庆市江津广播大学工商管理专科2016秋的学员,通过在校近三年的学习,掌握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此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我根据所学的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选择了周六福珠珠宝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查阅企业的《员工手册》及2009年度企业各部门培训记录,写了这篇调查报告。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只有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只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部分进行分析,因而无法做到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
一、员工的招聘和录用
企业在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工作中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严格的面试、录用测验等。不获得求职者的信息,从而判断求职者的技能、知识是否与工作要求相符。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向求职者全面客观的介绍企业情况,员工工作的内容、要求,企业所能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晋升、薪酬、福利等,使求职者能从这些信息中判断自己对所应聘的工作是否满意,是否能胜任其职。这一做法将有助于周六福珠珠宝选择到更优秀的员工,也有助于员工坚定其在企业长期工作和奋斗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满足员工个人发展需要
周六福珠珠宝从员工进店开始就指导员工确定自身的职业目标,帮助其设计个人的成长计划,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这样做减少了员工的流失,提高了员工的满意感。企业采用的较为有效的升迁机会与发展。珠宝的市场营销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比其他的营销更需要独特的营销技巧。而珠宝销售是一项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需要销售职员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珠宝销售职员。
在珠宝市场中,翡翠市场是最复杂、最混乱的市场,主要是由于有很多与翡翠外观特征极为相似的其它玉石品种以假充真、以及B货翡翠和C货翡翠以次充好给翡翠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多数消费者对真假、优劣翡翠的识别能力有限,特别是目前翡翠价格一路高涨,让消费者或投资者不敢轻易相信。所以,从事翡翠销售的首要任务是让顾客消除这种顾虑,使他们相信本公司和本店的产品,让他们建立起购买本品牌产品的信心。
要以恰如其分的语言引导顾客熟悉本品牌及产品,如我们只经营A货翡翠;我们的翡翠饰品全部经过权威鉴定机构的鉴定并配有鉴定证书,证书的真假都可以通过网络等进行查询;它是真正的翡翠,这些语言有利于顾客消除戒备感,建立对公司产品的信心,顾客对产品有了信心和信任度才能产生购买本公司产品的欲看。
作为一个珠宝销售职员,首先,要对珠宝的专业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如翡翠的颜色、水头、质地、工艺评价等,这是从事翡翠销售的基础珠宝营业员工作总结范文珠宝营业员工作总结范文。很多顾客可能有购买翡翠的强烈欲看,但由于自身对翡翠鉴定知识的贫乏,面对混乱的翡翠市场而一筹莫展。有了这些知识,才能向顾客先容本企业的产品,才能取信于顾客,让顾客买得放心。其次,要对翡翠消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全面而深刻的熟悉。向消费者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翡翠文化,激发他们的购买欲看。另外,还要把握顾客的购买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倾销,才能将顾客的购买欲看转变成实际的购买行为。
多数消费者对翡翠知识和翡翠工艺的熟悉是不专业的,或者是一知半解的。翡翠销售职员要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熟悉翡翠的品质、工艺和文化内涵珠宝营业员。通过不同产品之间的比较,让消费者感受和熟悉什么是高档翡翠,什么是反映中华民族精湛的雕琢艺术的优质工艺;通过对翡翠饰品构成含义的讲解,让消费者了解每件翡翠饰品所代表的美好的寓意,对所选择的翡翠饰品产生拥有的期看,假如能起到这种效果,我们的倾销已经成功了一半。
三、加强与员工沟通,促使员工参与管理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作为服务第一线的员工,他们比管理者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和要求,更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周六福珠珠宝为员工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大家庭气氛,使员工能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管理,如总经理接待日等方式,通过与员工双向沟通,使企业管理者可以做出更优的决策,此外,周六福珠珠宝管理者不仅加强与企业现有员工之间的沟通,而且也要重视与“跳槽”员工的交流,因为管理者认为这些员工往往比企业现有员工更能直接、详实的指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了解员工 “跳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周六福珠珠宝企业让员工参与管理,进一步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更清楚的了解管理人员的要求和期望,更愿和管理人员合作,做好服务工作。此外,该企业除了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之外,还进一步采用授权方式,把一部分决策下放给员工,让员工根据具体情况对客人的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关心员工的生活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企业员工一般工作压力较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周六福珠珠宝的管理者从生活上多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各种方便。首先,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员工时间分配,员工的上班时间由员工自己于一周前提供,充分为员工减少压力,生活方便。其次,管理人员还对员工进行感情投入。在节日、员工生日的时候送上贺卡、礼物等表示祝福。如果员工家里有什么困难,尽力提供支持与帮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五、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周六福珠珠宝从员工的需要出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报酬体系。它包括直接报酬、间接报酬、非金钱性报酬三方面内容。(一)直接报酬直接报酬主要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工时工资、加班费等。为了提高服务人员的待遇,企业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岗职工资制度。岗职工资制是从经理到见习助理,组长,星级服务员等分成许多级别,各级别有不同的工作有所不同的工资制度。这样可以避免单纯按行政级别来划分工资高低,工作多年的服务人员的工资还比不上初出茅庐的管理人员的工资的不合理的现象。(二)间接报酬 间接报酬主要指员工的福利。好旺得企业采用统一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金、带薪假期等福利。(三)非金钱性报酬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员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精神的需要。因而,管理人员应适当的考虑员工的精神需要,通过各种精神鼓励措施来激励员工,如评选“最佳员工”、授予“岗位能手”称号等。管理人员还应注意到:不同的员工的精神满足是不同的。并根据员工个人的差别有针对性的采用各种激励手段。如有的员工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企业就组织一些文艺活动、联谊会等社交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有的员工希望受人尊敬,拥有较高的威望,企业可通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来激励他们。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百胜集团—肯德基企业的管理者是真正重视员工,把员工放在首位,切实把“员工第一”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正因为如此,肯德基企业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使企业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宾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得到各方朋友的肯定。
篇3
关键词:e-HR;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110-02
一、e-HR概述
“e-HR”是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说,任何利用或引进各种IT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可称之为“e-HR”。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理念与实践的发展,我们目前所说的“e-HR”都是包含了“电子商务”、“互联网”、“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优化(BPR)”、“以客户为导向”、“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思想在内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利用各种IT手段和技术,比如互联网、呼叫中心、考勤机、多媒体、各种终端设备等;它必须包括一些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功能,比如招聘、薪酬管理、培训(或者说在线学习)、绩效管理等;它的使用者,除了一般的HR从业者外,普通员工、经理及总裁都将与e-HR的基础平台发生相应权限的互动关系 [1]。综合来讲,它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大致经历了HRIS、HRMS,再到e-HR的几个阶段。HRIS(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是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主要为传统的人事信息和工资福利管理服务,着重于对信息的统计和查询。HRM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除了具备HRIS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增加了流程管理、智能分析、战略决策的功能,建立在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上,凝聚了较多的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来讲,e-HR更多的是指一种未来的、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趋势和模式,而HRIS、HRMS则是e-HR这种全新管理模式的基础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从1997年开始出现市场应用,尽管应用历史已达十年,但企业用户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应用并没有实现普遍的成熟化,这与同期发展起来的财务管理软件、进销存系统等差距较大。目前e-HR的应用现状是两极分化,第一类企业,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或ERP应用良好、或管理流程优化的企业,他们的e-HR应用不仅可以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有机融合,而且能够更为宏观地支持企业决策,甚至可以看到e-HR应用所带来的管理价值和效益,这部分企业当前只存在于部分行业的大型企业,数量有限;而另一类企业,也是绝大多数用户,e-HR应用还停留在较低层面,只能服务于企业一般的人事管理,或者连基本的人事管理信息化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应用的两极分化?主要是HR应用不是企业单一业务、管理环节的应用,而是受到企业基本管理流程优化程度、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等多方面、多环节的限制。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e-HR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尚没有优化的标准;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认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的理解及实现出现了偏差;另外,在系统之间转换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让企业感到棘手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够好;管理流程不顺;缺乏可依据的标准;信息误导现象严重;信息集成层次不高,无法宏观地利用人力资源数据。进一步挖掘深层次根源:首先,观念问题。企业决策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的观念尚未达到足够的高度,重视程度比较低,注重其系统建设的短期效应。其次,随着系统应用程度的提高,企业实施成本会不断增加,资金问题会更加严重。第三,实施效果问题。由于不能系统地评价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效果,很多企业不能客观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效应。最后,HR软件服务商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以及服务等得不到很好的确认等。
二、企业e-HR软件应用整体调查报告
(一)调研背景和实施
为了能够以定量的数字说明e-HR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笔者利用最近半年的时间对大连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试图从软件使用率、品牌、满意度、功能、价位以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描述企业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本次调研针对大连地区企业共回收问卷180份,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达86.67%。其中,IT企业占62.82%。
本次调研发现,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认同并使用e-HR软件来进行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但这些企业所使用的e-HR软件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人事信息管理、考勤管理和工资管理等方面,较少能够体现出现代企业实施e-HR的真谛――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而从被调查企业所选择的软件品牌来看,HR软件品牌多而杂,并没有一款能够适合于所有企业的软件。从这些角度上讲,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仍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二)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中,参与调研的企业62.82%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IT企业。企业规模主要集中在1 000~5 000人的大中型企业以及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企业性质主要为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以及民营企业。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职责覆盖了人力资源的全部基本职能。
1.“e”成为HR职能中较为普遍存在的趋势。有75%的企业已经把人力资源带到了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企业已越来越多地将传统的手工业务转移到信息化软件平台处理,而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烦琐的人事管理、薪酬考勤等工作中解脱出来,进而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上,成为企业管理层的战略伙伴。
e-HR软件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烦琐的重复性劳动(32%),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29%),同时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以降低管理成本(37%)。
2.传统功能仍是现今企业HR软件运用的主流,HR战略地位有待提升。在调查中,各企业主要利用HR软件中的人事管理功能(23%)、考勤管理功能(13%)、薪酬管理功能(12%),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将HR软件的功能拓展到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上,例如,培训管理功能(10%)、绩效管理功能(8%)。
3.企业HR软件选型困难,满意度一般。在对企业中HR软件所处的地位调查中发现:HR软件是其他管理软件的一部分的占38%,单独购买的HR成套产品软件的占32%,由软件公司为公司专门定制研发的占30%。而多数企业在使用HR软件的同时,使用ERP(企业资源规划)软件(25%)、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28%)、OA(办公自动化)软件(33%)等软件产品。
综合说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软件供应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内资专业人力资源软件公司、内资产品多元化公司、外资专业人力资源软件公司、外资产品多元化公司。在调查中,金蝶、用友、东软三大国内知名的ERP软件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分别占到15%、10%和9%。此外,外资多元化产品中的知名品牌Oracle(14%)和SAP(5%)也受到大型企业的青睐。而包括外资品牌施特伟(1%)在内的专业人力资源软件似乎并没有得到预想的关注,国内的几个专业人力资源软件使用率也很低,如嘉扬、仁科、博惠思华各占1%,万古和奇正则更是无人问津。
分析以上数据,其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将HR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末梢,大多数企业会在实施ERP软件的同时,选择相应品牌的HR产品。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多元化产品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另有部分企业选择针对自己的业务需要,自行开发HR软件(18%),这类现象在IT企业中尤为突出。
HR软件品牌种类繁多,并且缺少统一的标准,各家厂商的产品可能风格迥异,而且各有优劣,很难找到完全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企业在HR软件的选型上面临着较大的难题。这可能也是直接导致部分企业(45%)对于选择的HR软件满意度一般的原因之一。
4.HR软件售后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统计显示,3/4的软件使用企业表示软件供应商为他们提供了软件的售后服务,主要体现在软件安装(23%)、数据恢复(34%)、修改功能(16%)和使用指导(17%)。售后服务主要采取电话支持(36%)和E-mail服务(31%)的方式,另辅以现场指导(17%)、专人派驻(9%)和其他服务方式(7%)。软件服务的后续内容则主要集中在软件升级(45%)和添加功能(39%)上。
5.HR软件与专业针对性和网络集成性较低。53%的企业所使用的HR软件不通过IE来使用,47%的企业通过IE使用HR软件。只有50%的HR软件商会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开发。这些数据说明,许多HR软件还没有真正体现e-HR利用“电子商务”、“互联网”、“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优化(BPR)”、“以客户为导向”、“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思想在内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6.办公软件和聊天工具也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中,82%的调研对象经常使用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同时,工作时63%的调查对象经常使用MSN即时通讯软件,19%的经常使用QQ等聊天工具。
三、结束语
综合来看,e-HR在中国的起步虽然比较晚,落后于欧美企业五至十年,但随着更多的企业投资于e-HR,随着更多的e-HR服务商的出现和支持,随着中国e-HR产业环境的改善,相信e-HR这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企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HR软件,首先必须要深入地分析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了解对HR软件的技术及功能需求;然后分析市场上各产品,了解它们的价格,功能,技术平台,可扩展性,售后服务等;最后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企业要想真正利用e-HR实施全员参与的“全面人力资源管理”,还需管理者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进行深入的变革。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建议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的不足
1.1缺少系统完善的行业管理制度
尽管当前我国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有了认知,但仍然缺乏系统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或没有完全落实、执行已经存在的规章制度,对制度里的某些技术规范理解执行不到位或有偏差。如在造林工作中,重造林轻管理,重设计轻施工,重验收轻监管;在森林采伐中,重设计轻施工,重办证轻监管,重规章轻执行。特别是在县乡基层,林业行业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及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可否顺利展开,直接影响到林业生产建设成效。
1.2技术力量不足,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涉及的方面广、专业性较强,因此对林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工作队伍不够稳定,林业技术人员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技术功底有待加强。如笔者所在的枝江市,辖8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94个村,土地总面积1310.4平方公里。仅设有延伸派驻机构(林业管理站)4个,现有14人。市林业局下设二级单位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现有9人。目前,全市林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而基层林业工作任务繁重,每年需要承担造林作业设计(验收)、林木采伐作业设计(验收)、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森林资源评估、林业技术推广、天然林及公益林区划界定等大量工作,基本处于赶时间、赶进度状态,无法保证工作质量。这一现状,不仅降低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还给林业工作留下相当大的隐患,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林业工作需要。
1.3技术手段落后,缺少专业技术设备
林业调查工作在野外进行且作业面积广、野外环境恶劣、存在一定危险性。在白天完成野外调查工作后,晚上还要整理调查数据、编制调查报告等,因此该行业很难吸引到能力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由于政策和经济因素影响,林业调查野外工作所需的交通、通讯、平板电脑及劳动保障等无法落实或配备不足,进一步加重了林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体力和脑力易出现超负荷状态,严重影响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少数地方及个别人员在从事林业资源管理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2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有效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要想有效落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了解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重要作用,做好相关的业务培训教育活动,继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领导应该具备长远的战略性眼光,抓紧落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制定科学可行的制度和明确具体的目标,利用学习培训制度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成长。
第二,改善工作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需要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其薪资待遇,适当增加相关的生活补助,这样能够调动人员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另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物质基础就是资金的投入,因此在实际工作环节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及时更新老旧落后的设备,继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
第三,创新技术。对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而言,其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不够先进,难以满足实际的技术需要,严重影响该项工作的有序实施。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加强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积极开发与研制新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促进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同时设计人员可以合理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林业地理信息体系,并结合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第四,明确方向。随着林权制度的深化改革,传统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不够系统,内容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明确方向,将设计成果与林业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做好相关的检测、调查和监管等工作,从而有效保护林业资源,为林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林业资源调查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加强与木材市场的联系,及时准确掌握市场动态信息,有针对性和计划性调整工作方案,提高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
第五,加强队伍建设。林业系统内部可以有针对性进行招聘,选择具有过硬业务素质、较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人员,这样才能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组织人员学习新的方法和知识,做好培训学习活动,从而增强人员素质,确保工作质量。由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涉及各方的利益,部分人员存在权钱交易的想法,这就需要加强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思想学习,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来调动人员的工作创造性,提高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热情,如对工作成绩突出者予以肯定和物质奖励,并作为单位职称晋升和评优树先的优先条件。
Y束语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属于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认知不足、受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监管薄弱等,严重影响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基于这种情况,必须要结合实际工作状况,提高认识,改善工作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技术、明确方向,加强队伍建设,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调查规划设计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效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克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09).
[2]高峰.浅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09).
篇5
【关键词】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 酒店管理 专业开发与建设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陕西新建地方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SGH0903076)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 言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是香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机构,现有柴湾、摩理臣山、沙田、青衣、黄克竞、李惠利、观塘、葵涌、屯门九所分校,开设课程分属应用科学,工商管理,幼儿教育,建造工程,设计、印务、纺织及制衣,电机及电子工程,酒店、服务及旅游学,资讯科技,机械、制造及工业工程等九个学科,主要为中三、中五、中七离校生提供职前教育,颁发国际认可的学历资格。为了适应香港酒店业的发展及其对专门人才的需要,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黄克竞分校和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均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多元化的酒店管理课程,全面培训学生酒店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巧。毕业生可投身于酒店行业,在累计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后,可晋升为督导或中层管理人员,甚至更高职位,例如前堂经理、副行政管家、顾客关系经理、订房部经理、餐厅经理、宴会营销及宴会服务经理等职位。其在酒店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可供内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效仿或借鉴。
IVE专业开发与建设的主要经验
1.课程内容实用适用。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用单元和专业单元。通用单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开设资讯科技基础、办公自动、普通话、全人发展等科目单元;专业单元全面培养学生酒店业所需专业知识及操作技巧,分别开设餐饮服务操作、餐饮服务实务、餐饮服务运营实务、前堂系统及操作、房务操作等22个科目单元,具有很强适用性和实用性。
2.酒店业界广泛参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以“助学员缔造成功,助业界创建宏业”为愿景,按照“公正诚信,服务至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伙伴合作”的价值观念,主动加强与酒店业界合作,与酒店业界建立终身发展伙伴关系。酒店业界既为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发与课程设置提供意见,并为学生参观访问、工作实习及就业提供机会,而且也积极赞助学院活动,为学院捐赠设备、提供奖学金等。例如香港南湾海景酒店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还为学生提供奖学金。酒店业、旅游业及服务业训练委员会通常每两年一次对酒店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对当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规模、办学方向甚至课程内容作出客观评估,形成人力资源调查报告并公之于众。该报告不仅可以为各办学机构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求学者选择专业和课程,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
3.专业实训环境实景。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本着实习实训设备与行业对接的原则,通过政府出资建设、企业捐赠设备,高标准建成了多元化的实景实习实训室。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实习实训设施已达到或超过酒店业界水平,一些设施与酒店业实现了同步接轨。如酒店前台实训采用的OPEAR或FIDELIO系统具有技术稳定、系统安全、功能完善、扩展性强大、全球客户认可等特点,是香港众多酒店前台普遍使用的管理软件,实现了学生实训设备与酒店对接,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对接。又如香港九龙湾中华厨艺学院实习场地的建设,模仿五星级酒店的设计,餐厅对外开放,教学场景与现实工作环境一致,学习过程同时就是实习过程,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可以立即上岗工作。
4.注重多元全面发展。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除了注重课程学习之外,更强调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与人格的健全完善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所开设的全人发展课程涵盖8大范畴,主要包括团队精神、解难有道、沟通无疑、学习得宜、自家社之结合、专业形象与职业道德、表现自信、事业发展及工作态度等内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旨在提升学生自信心,培育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为将来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5.聘用酒店业界精英。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一般不招聘应届毕业生,只招聘具有多年业界经验的在职人士。明确要求,初级讲师必须具有3年酒店业界经验,中级讲师必须具有5年酒店业界经验,高级讲师必须具有10年以上酒店业界经验。应聘者不仅要具有3年以上业界经验,且必须通过酒店专业技能测试,方能被录用。IVE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均是来自酒店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普遍拥有3年以上酒店工作经验,且具有酒店业协会会员资格。这些业界精英不仅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同时也带来了广泛的业界联系,密切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启示与借鉴
1.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建立专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健全和完善专业设置调研制度,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和教学系每年要对拟招生专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深入调研,从而为学院招生计划编制、新增专业申报和学生就业提供指导。
2.教师聘用注重业界经验。创新教师招聘策略与机制,通过招聘、引进、特聘、兼职、客座等形式,择优、高薪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人士或高校知名教授来院兼职,充分发挥他们对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引领提升作用。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重视知识、技能、态度的系统培养,着力改变只重视专业技能,而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重视学生专业技能,也重视通用能力,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使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4.学生实训融入实景环境。切实加快校内“真环境、真项目、真设备”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制度创新,政策优惠,吸引企业为学院提供设备、实习岗位,实现实习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同步接轨,力求做到实习过程就是生产过程、顶岗过程。
参考文献:
[1]应雅泳.香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质量保障机制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2]陈建玲.香港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内地的启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4).
篇6
关键词:科学素养 培养途径 STEM教育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1983年,米勒教授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技社会影响的理解。2009年,NAEP(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了诠释:首先,要具备识别科学原理的能力,即能够理解科学的事实、概念、规律、定理和理论;其次,要具有运用科学原理的能力,即能够运用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去解释或预测观察到的现象;第三,要具有科学探究的能力,即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提高对自然界的认识;第四,要具有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即应该知道如何采用科学技术去解决现实问题[1]。
1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
中国科协分别于1992年、1994年、1996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做过8次全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这8次调查都是借鉴和采用了美国米勒体系的测试题目进行公民科学素养测试。从第8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为3.27%。从国际上看,美国公民科学素质1995年就达到了12%,2005年为25%;欧盟国家公民科学素质1992年为5%,2005年为24%。从以上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和美国、欧盟等国家公民在科学素质上的巨大差距。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中称,中国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超过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接近8%。那为什么我国的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仅为3.27%。究竟该怎样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美国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美国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完全是依靠其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我们如何教育好下一代,尤其是如何提高科学、教育、工程及数学的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企业的领导者、科学家和教师的人才造就问题。”奥巴马自担任美国总统以来,强调STEM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STEM教育改革[2]。 当前美国正兴起一股STEM教育热潮,这对确保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山之石,可否借为己用?下面将详细阐述STEM教育以及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意义。
2 STEM教育
2.1 STEM教育的背景
美国是最早倡导STEM教育的国家,这是因为当今社会国际局势正朝向多极化、全球化趋势发展。美国为了树立其在国际竞争力中的核心竞争力,在2006年布什政府推出了《美国竞争力计划》,随后在2011年,奥巴马政府推出了《美国创新战略》,该战略指出,为确保美国经济增长与繁荣,美国未来的发展能力将取决于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活动”将引导各部门联合,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3]。
STEM教育除了美国主观因素的倡导以外,客观环境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影响。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各学科之间出现融合,各学科的专业研究技术手段也出现了融合,比如传播学研究除需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知识,还需要懂得统计学、数学、信息技术等,因此,社会需要培养STEM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2.2 STEM教育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意义
首先,STEM教育有助于推动复合人才的培养。美国2011年于《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指出:多数美国雇主发现自己很难找到具备高等数学、高等物理、高等化学知识的员工[4]。 由此可以看出STEM教育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更加有助于推动复合人才的培养,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其次,STEM教育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的变革。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很多知识点学生可以轻松的从各类媒体中找到,这就容易导致继续遵循老的教学方法的老师产生教学迷茫和困顿,而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究的跨学科STEM课程,将普遍会受到学生欢迎,满足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从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
第三,STEM教育有助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STEM教育融合了多种学科知识,这就使得受过STEM教育培训的学者具有了更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法,从而有助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科学研究质量的提升。
第四,STEM教育有助于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在管理中充分运用数学知识、信息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经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降低管理的成本,提升管理的水平。
3 STEM教育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的实现途径
3.1整合课程设置,强化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
从结构上看,尽管目前的义务教育阶段有综合性的课程“科学”,也有分学科的课程化学、物理和生物,但各分学科的课程的设计思路,基本还是局限于各自的领域范围,几乎没有考虑到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从内容上看,尽管目前各课程标准都提及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但落实的具体的内容上,知识仍然是一个核心的目标,其他方面的目标基本上是服务于知识这一目标。
3.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项目式体验教学
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老师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更多的活动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的行动。学生变成了项目的设计者,真正通过项目的设计、讨论、评价和反思中培养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等。
3.3打破教育的空间局限,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信息化时代,教育者要勇于打破教育的空间局限,让学习的空间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同时还要尽可能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4通过政府主导,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
在STEM教育中,通过政府主导的平台,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和企业中优秀的工程师积极参与到STEM教育中,最终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5 结语
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或许有很多种,笔者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通过STEM教育的方式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真正让公众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升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能够清晰分辨科学与伪科学,培养在科学研究和社会事务处理过程中的批判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群,许佳军.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李大光.美国公众科学素养研究及启示[J].科学,2012,64(6):30.
[3] 付德旺.奥巴马强调STEM教育的重要性[J].基础教育参考,2011(7):29.
篇7
由于1996年台湾就业增加率仅为0.25%,创1952年以来最低水准、失业率急升至2.6%,1997年至2001年间台湾失业情势持续恶化。失业率由1995年的1.8%逐年攀升至2001年的4.6%(广义失业率由1996年的3.8%攀升到2001年,高达6.5%)失业人数不断扩增,由1996年24.2万人剧增至2001年高达45万人。涉及人口达104.6万,创历史新高。2001年台湾失业率不仅较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且高于同期韩国的3.7%,亦与同期美国的4.8%和日本的5.0%相当,显示台湾失业情势相当严重。
面对失业率持续攀升的挑战,近年来台湾当局陆续推动有关振兴经济、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创造就业方案,但由于岛内整体经济未能获得改善,台湾严重的失业情势仍继续恶化,据“行政院主计处”统计显示,2002年上半年失业率继续攀升至5%以上,7月份的失业率高达5.23%,预计8月份可能再创新高。更严重的是根据岛内1111人力银行的调查显示,今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只有31%已经找到工作,即有69%的应届毕业生在待业。
2、当前台湾失业情势的特点。
①在失业人口中,以非自愿失业人数居多。
失业人群中,非自愿性失业人数由1996年的9.3万人增至2001年的25.8万人,所占比率由1996年的36.0%大幅提高至57.3%,增幅达21.3个百分点。
②失业期间延长,长期失业人数递增。
失业者平均周数由1996年的20.5周,递增至2001年的26.1周,其中低学历劳工平均失业期间由19.7周猛增至28.2周。1996年—2001年间长期失业人数由5.9万人增至15.2万人,占总失业人数比由24.4%增至33.8%,其中又以低技能、低学历劳工所占比率攀升最快。(参阅表1)
表1 台湾失业情势之变化 单位:%
附图
注:1.失业率为(失业者+想找工作而未找工作之非劳动力)/(劳动力+想找工作而未找工作之非劳动力)x100。
2.非自愿性失业者包括因场所歇业或业务紧缩及临时性工作结束之失业者。
3.长期失业人数指失业期间在27周以上之失业者。
4.转成率=转业者/(退出就业人数中的失业者+转业者)x100。
资料来源:1.“行政院主计处”编印“中华民国”台湾地区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年报,2001年。
2.“行政院主计处”编印“中华民国”台湾地区人力运用调查报告,2001年。
3.转引《自由中国之工业》92卷第2期。
③失业结构呈现五个态势。
(1)性别结构:在台湾的失业队伍中,男性劳工远较女性劳工失业恶化情况严重。男性劳工失业率由1996年的2.7%递增至2001年的5.2%,与总失业率之相对比值由1996年的1.05升至2001年的1.13,同期女性劳工失业率2.4%上升为3.7%,与总失业率相对比值由0.93降至0.81。
(2)年龄结构。从年龄层面观察,台湾青壮年失业问题最为严重,且有上升趋势。青年劳工失业率由1996年的6.9%增至2001年的10.4%。
(3)行职业结构。就失业者之前职行业观察,工业部门失业率大幅攀升,低技能之蓝领劳工失业严重。在全体失业人群中,1996-2001年间低技能蓝领劳工失业率由2.55%攀升至5.81%,失业人数占非初次寻职失业者之比率由47.3%增至54.0%,恶化最为严重。(参阅表2)
表2 1996至2001年职业别失业率之变化 单位:%
附图
注:1.职业别失业率=失业者前职业人数/(失业者前职业人数+该职业就业人数)x100。
2.蓝领劳工包括:生产有关工人、机械设备操作工及体力工。
资料来源:同表1。
在工业部门中,以制造业离职失业人数最多,占非初次寻职失业之比率,由1996年的2.5%增至2001年的30.2%。失业率又以营造业最高,由1996年的3.95%剧增为9.58%。(参阅表3)
表3 1996至2001年部门别失业率之变化 单位 %
附图
注:部门别失业率=失业者前职行业人数/(失业者前职行业人数+该行业就业人数)x100。
资料来源:同表1。
(4)教育结构。当前台湾低学历劳工失业扩大,失业率高于总失业率,失业率相对比值明显攀升。1999-2001年期间,低学历失业率由2.0%升至4.7%,相较于总失业率的比值由0.77扩大为1.03。
(5)区域结构。台湾产业发展呈现区域失衡,较具现代化的传统产业及高科技产业多数集中在中部、北部,不但导致南北就业机会差距扩大,且每当景气波动或产业结构调整时,南部及东部区域的失业问题远比其它区域严重,例如,2001年东部及南部地区平均失业率分别达4.78%及4.76%,均较总失业率4.57%为高。
二、近期台湾失业率攀升之成因分析
当前台湾劳动市场失衡成因错综复杂,既有岛内因素,又有岛外因素;既有短期因素,又有长期因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因素。惟从总体经济角度考察,概略可归纳为三类:1.景气循环性失业;2.结构性调整因素,即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人力结构转变之滞后,或厂商转赴岛外投资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3.制度僵化因素,即劳动市场调整机制失灵或劳动供需信息不畅(或不对称),造成的摩擦性失业。
台湾经济已进入成熟阶段,景气循环固然是失业率上升的短期因素,但结构转型困难,法制不合时宜等因素,应为失业率急剧上升的长期因素。过去六年来,台湾失业率的攀升,以自然失业率(包括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为主,根据台湾Beveidge曲线估算,2001年台湾失业率4.57%之中,循环性失业占1.93个百分点(占42.3%),自然失业率占2.64个百分点(占57.7%),与一般工业化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失业型态相类似。具体分析如
下: 1、景气波动因素。
景气变化对失业的影响十分显着。一般而言,景气严重衰退,就会迫使企业紧缩劳动需求,非自愿性失业者占总失业人数比率会相应提高,1996至2001年间,非初次寻职的失业人数由18.6万人增为37.5万人,占总失业人数比率由76.9%上升为83.3%,从失业原因探索,非初次寻职的失业者中,以“工作场所歇业或业务紧缩”最多,由6.8万增至20.6万,5年间增加约2倍,占总失业人数比率由1996年的28.1%,大幅增至2001年的45.8%,成为失业攀升的最主要原因。此外,“临时性或季节工作结束”的失业人数所占比率由7.9%上升为11.6%,这些均显示景气变化对失业产生十分显着的影响。(参阅表4)
表4 台湾失业者之失业原因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1。
2、结构性因素。
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变动关系,基本上可利用产业结构偏离系数、Lilein指数及差异度指数来反映。
产业结构偏离系数是就业结构(占总就业比率)减生产结构(占实质GDP比率)与就业结构的比率。产业结构偏离系数若为1,即表示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同步变动;若系数值偏离1则表示存在结构偏离;负数表示就业比率小于生产比率,台湾历年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如下表。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1。
Lilien指数系以产业别就业增加率之加权标准差来测度就业结构变化程度,差异度指数系以产业别就业人数占全体产业就业人数比率之变化的绝对值加总后,取其值的二分之一,测度就业结构变化程度。台湾就业结构转变速度为下表。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1。
从上表中可发现,Lilien指数及差异度指数由1981-1987的0.97及3.56增至1988-2001的2.84及12.90,后者为前者的2.93和3.62倍,反映后者就业结构转变速度快,以1996年台湾失业率攀升之关键年为界观察,则可发现1996-2001年的就业结构转变速度均比1998-1995年为慢,显示过去6年间台湾就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这是导致当前台湾失业率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3、劳动市场调节机制失灵。
根据IMD发表的《2001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在接受评比的49个国家和地区中,台湾劳动法制弹性化指标为4.7595,排名世界第22位,在亚洲四小龙中,低于香港的8.4286(排名世界第一)和新加坡的8.1493(世界排名第二),仅高于韩国的4.0845(世界排名第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