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8 19:4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38-3
根据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草案)立法工作方案》和关于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工作座谈会的通知精神要求,按照辽源市农业局的统一布置,辽源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09年2月28日,组织土肥科技人员对我市目前耕地质量基本情况开展了认真、全面、细致的调研,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 耕地质量监督
从目前来看,我市各级政府对耕地质量监督工作十分重视,尤其是农业部门更加重视耕地质量监督工作,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06年6月,由建设单位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申报的“沃土”工程吉林省辽源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已上报到国家农业部。此项目宗旨是检验检测土壤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遭受污染情况,研究探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最佳途径,提供耕地质量监督科学依据。
2 耕地质量保护
我市农业部门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得土壤肥力逐渐提高、水土流失得到缓解、土壤肥力监测点初步形成、保护耕地质量方面的一些农业实用技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重点体现以下三方面:
2.1 实施有机肥补贴
在2009年实施有机肥直补首先在东丰县进行试点,2010年在东辽县、龙山和西安两区逐渐铺开。实施有机肥补贴的目的是开发现有的有机肥源,扶持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鼓励广大农民使用优质有机肥,保护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避免耕地质量下降。具体实施办法是要求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每亩施肥量达到2立方米以上(含2立方米),直补资金10元,农民购买商品有机肥,凭正式发票也可领取直补资金,直补资金发放由当地的农业主管部门或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有机肥质量、数量的监督管理由土肥科技人员负责。
2.2 建立肥力监测点
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拟在东辽和东丰两县及龙山和西安两区组建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总计10个点,其中东辽和东丰两县各有3点、龙山区有2点、民营经济开发区和西安区各有1点。具体有东辽县建安镇安山村、云顶镇湾河村、安恕镇黄羊村,东丰县大阳镇六家村、三合镇蚂蚁村、二龙山乡屯基村,龙山区寿山镇大寿村、工农乡前进村,西安区灯塔镇富强村,民营经济开发区友谊村;总面积30亩,平均每个监测点3亩;监测项目为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养分动态平衡、土壤受污染程度等。
2.3 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近些年,辽源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一直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保护耕地质量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每年在全市开展中低产田改良培肥技术推广或“沃土”工程技术推广,推广面积30万亩左右,因此,缩小了中低产田面积,扩大了高产田面积,土壤不良理化性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耕地质量得到了提升,粮食安全得到了保证,农业生产后劲得到了加强,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
3 耕地质量建设
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非常重视现有耕地质量建设工作。针对我市中低产田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改良难、周期长和见效慢等特点,每年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中低产田实施改良培肥。改良培肥重点放在砂土地土壤、坡耕瘠薄地土壤、低洼易涝地土壤及酸性冷浆地土壤等四种类型的中低产田;改良培肥方法是加大农肥用量、实施根茬(秸秆)还田、推广测土施肥、及时深松土壤、采用客良、施用特殊肥料等一些有益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方面的农业实用技术;改良培肥面积平均每年在30万亩左右;改良培肥效果达到了中低产田面积逐年减小,高产田面积逐渐扩大,不良土壤理化性状得到初步缓解;另外,农业科技人员对参与改良培肥中低产田的乡镇广大农民、基层干部、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方式主要是土肥科技人员讲课、发技术资料、现场技术指导、召开典型经验介绍会或现场会等。
4 耕地质量管理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耕地质量管理方面,着重对广大农民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加以引导,提倡使用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农业投入品,杜绝使用破坏土壤降低肥力的农业投入品。
4.1 肥料
在有机肥料选择上,重点选择腐熟完全彻底、速效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有害物质(汞、铅、铬等重金属和大肠杆菌)含量不超标的有机肥料;禁止使用由城市、医院、工业区等处排放的有害垃圾、污泥、污水等物料制成的诸种有机肥料或有机-无机复合(混)肥料。在无机肥料选择上,着重选用养分含量高且全面、有害物质含量低、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负面影响较小的化肥;杜绝使用硝铵类化肥。
4.2 农药
由于农药易在土壤中残留,易造成土壤污染,为此,农业科技人员大力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坚决取缔目前国家三令五申禁止使用的农药,譬如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乙烷、除草醚、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一类的农药。另外,在综合防治植物病虫鼠草害时,提倡“三先三后”的防治方法,即先预防,后用药;先选择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的方法,后选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先选用绿色农药,后选择常规农药。
4.3 水源
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源,其重金属、硝态物、氯化物、全盐量等一些污染物质不能超标,例如钠含量应在30-75mg/L以下、氯化物含量不超过2-55mg/L、硫酸盐含量应在4-20mg/L、电导率应在50-300之间,总盐量控制在700-2100mg/L。农业科技人员经常深入水稻种植区的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引导广大农民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的水源浇灌农田,杜绝使用污水灌溉农田。
4.4 种子
大力推广使用抗逆性强的、权威部门审定的、适宜本区种植的优良品种,比如抗病害、耐贫瘠、抗倒伏的一类品种。其目的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减轻农药和化肥对土壤产生的污染,保护现有耕地资源,加速生态农业建设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
4.5 农具
农机具对土壤造成的负面影响与肥料、农药、污水等农业投入品相比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对土壤物理性状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犁底层加厚、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变缓等。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技术培训中,提倡广大农户在小面积农田作业中,最好使用轻便的小型农机具,譬如手动播种器;在农田运输中,尽量减少压地的次数。
5 农业技术推广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推广农业技术的全过程,始终优先考虑保护耕地质量前提下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并在确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上,侧重筛选适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方面的一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项目。辽源地区近几年涉及耕地保护内容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已达到7项以上,其中属于传统的项目有2项、现代项目有5项,且有的项目已经荣获了省政府或市政府的奖励。具体项目有中低产田改良培肥技术推广、“沃土”工程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玉米大垄双行等距点播技术推广、大豆畦作栽培技术推广、抗旱综合栽培技术推广及玉米侧垄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等。通过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我市耕地质量不断提升,人们认识逐渐加深,耕地质量保护工作逐步完善。
6 耕作制度和耕作措施
辽源地区在耕地质量保护中进行了大胆改革的尝试,尤其在耕作制度和耕作措施上表现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七个转型”。第一,由浅施肥向深施肥转型。在施肥深度上,要求深施肥,深度达到10-15cm之间。具体做法是:在原垄沟浅趟一犁,然后破原垄形成新垄;以前没有浅趟一犁的农业作业程序。第二,由小垄向大垄转型。将原来的小垄(垄宽60cm)变成大垄(垄宽90cm),并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每相邻3株玉米构成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每相邻4株玉米构成等边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第三,由稀植向密植转型。主要体现在玉米种植密度上,过去亩保苗在3000株左右,现在开始趋向亩保苗4000株、4500株或更高密度发展。第四,由耕作向免耕转型。着重表现在灭茬上,过去有除茬这道农业作业程序,现在开始不灭茬,在两茬之间或侧向播种,茬留于农田内。第五,由湿整地向旱整地转型。过去水田在整地时,事先需要大量水进行泡田,然后再整地;现在实施旱整地,采用旋耕机进行旱整地,免除泡田的农业作业程序。第六,由传统播种向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播种转型。过去播种实行人工刨埯、人工播种、人工踏实;现在推广机械播种或手动播种机进行播种。第七,由施肥次数多向施肥次数少转型。过去施肥有底肥、口肥、追肥;现在采取“一炮轰”即一次性施肥,免除追肥,个别地方口肥也免除。
7 耕地质量保护的做法
辽源地区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有许多较好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7.1 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维护农业生态平衡,造福子孙万代,辽源市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在领导小组内下设四个分组,即砂土地土壤改良培肥组、涝洼地土壤改良培肥组、瘠薄地土壤改良培肥组和冷浆地土壤改良培肥组;另外,下设一个办公室。旨在拟定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筹措启动资金,开展技术培训,回访相关农户,报送有关信息。
7.2 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实用技术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电话、网络、发宣传资料、科技人员授课、召开现场会等多形式、全方位、广渠道,向广大农民、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农民技术员、基层领导干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宣传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侧重中低产田改良培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大垄双行等距点播技术及大豆畦作栽培技术等。在具体培训工作中,做到了“四个有”即每户有一名受训人、有一位明白人、有一份宣传单、有一盘录像带或光碟。
7.3 组建专家系统,推动土肥工作
为加强我市耕地质量的监督、保护、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发挥土肥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辽源市建立了农业专家系统,成员均为在土肥战线工作达10年以上、具有较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构成。主要研究探讨适合我市中低产田改良培肥的具体方法、增产效果、所需成本等课题,另外,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趋势也进行专项研究。
7.4 完善化验设施,搞好耕地监测
辽源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对现有化验仪器设备和化验室进行了初步完善,购置了相关仪器设备,修善了化验室,确定了有关专业人员。使目前土肥化验室初步可承担相关土壤化验项目,譬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项目。
7.5 开展肥料执法,确保肥料质量
每年在肥料销售旺季,肥料执法人员对本辖区内的肥料市场开展肥料执法检查,检查对象是肥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使用者,检查肥料品种系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复合(混)肥等,重点查处是否已登记,其目的是净化辽源肥料市场,保护肥料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不受侵犯,避免不合格或国家禁止使用的肥料产品施入土壤中,避免因肥料使用不合理造成耕地污染,质量下降。
8 耕地质量保护的经验
通过近些年我们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参考外地先进做法,加之开展社会调研,使我们目前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8.1 领导重视,是耕地质量保护的主要前提
无论做好哪些工作,尤其是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一定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否则将一事无成。耕地质量保护涉及到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土壤化验、肥料执法、化验室建设、技术培训、工作任务落实等,均需要相关部门的领导支持,这样才能确保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落到实处、激发人们积极性。
8.2 技术培训,是耕地质量保护的主要手段
与耕地质量保护关系密切的工作有很多,例如耕地质量的监测、肥力监测点的建立、土壤养分动态平衡变化趋势、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技术制定与推广、相关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宣传普及等等,真正让实施者全面地、细致地掌握,必须开展技术培训。培训对象是广大农户和土肥专业人员。
8.3 提升水平,是耕地质量保护的主要环节
真正把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切实做到耕地肥力不下降,粮食产量稳产高产,一定要提高土肥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尤其重点要培养具有土壤肥力监测、肥料行政执法、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综合专业技术的人员。具体方法是让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参加省或国家级部门主办的一些培训班;邀请省或国家知明农业专家来辽源讲课;给专业人员购置相关一些科技资料。
8.4 完善设施,是耕地质量保护的主要方法
为及时掌握耕地质量现状,有效跟踪耕地理化性质变化趋势,正确制定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技术措施,为此,市总站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土壤化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新添了一些仪器设备,修缮了化验室,配置了一些化学试剂,确定了相关技术人员,建立了试验室档案。现在基本达到了能开展一些化验项目,且化验结果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
9 耕地质量保护现存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近几年,辽源地区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和先进外省市相比还存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
9.1 相关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文件较少
有关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或一些规范性文件很少,造成从事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的单位或工作人员,很难制止一些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解决对策是有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权威部门,要尽快组织人员着手做好这方面工作,让耕地质量保护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及早出台。
9.2 耕地质量保护专项资金不足
具体实施耕地质量保护的单位,目前尚无专项资金用在耕地质量保护,只拿出少部分办公经费注入到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这与实际需要的经费相差许多。采取办法是国家、省或地方财政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投资力度,保证开展这方面工作有足额资金。
9.3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篇2
钦州罗非鱼饲料品牌很少,主要从海南等地进口,品牌有粤海、通威、渔状元和恒兴等。而受到海南,湛江罗非鱼市场的影响,钦州罗非鱼料市场格局未来几年内或将发生改变,饲料销售与成鱼回收加工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正逐渐成为企业打拼这个市场的有力手段。主养区精养池塘主要群体为来钦州市谋发展的浙江人,吃苦耐劳,头脑聪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是一批非常优秀的养殖群体。
其他区域多数养殖户为钦州本地人,养殖面积较小,多为粗放式养殖,投入较少,配套设施及能力较弱,养殖技术水平较低。近几年随着养殖环境的变化,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率明显偏高,使罗非鱼的养殖效益降低,风险增大。
主要养殖的品种及比例
钦州市罗非鱼养殖的品种主要是吉富罗非鱼和奥尼罗非鱼,它们分别约占罗非鱼总养殖量的45%和30%。
吉富罗非鱼是世界粮农组织在菲律宾用8个不同地域的罗非鱼杂交,经过十几年选育,采用先进的遗传技术与DNA识别技术选择出的最优血统的罗非鱼新品种。由于其具有生长快速、起捕率高、出肉率好,较好适应网箱、池塘饲养条件等特点,因此被用于广泛的养殖。
奥尼罗非鱼个体生长速度、群体产量、起捕率等生物指标均高于父母本,是优质高产的好品种,因此也被广大的养殖户青睐。
这两品种的罗非鱼是钦州市专养罗非鱼老板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少数养殖尼罗罗非鱼和红罗非鱼,分别约占总比例的10%和5%,也有约10%的少数养殖场老板养殖其他品种的罗非鱼,如奥利亚罗非鱼、强寿罗非鱼等。
罗非鱼苗来源
通过对钦南区及周边地区罗非鱼苗场的深入走访,我们了解到钦州罗非鱼苗的主要来源集中在海南和广东湛江等地,分别占罗非鱼苗总数的45%和35%,其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地方的自然地理条件,环境天气的影响,大大促进了罗非鱼苗的养殖生产,再加上该地区的罗非鱼苗场老板们多年对罗非鱼的生产养殖,都有着他们独特的生长繁殖技术,因此也成为他们在渔业市场的主要经济来源。此外,还有15%和5%的罗非鱼苗分布在广西南宁市和钦州市,由于其地理条件的影响和养殖户的技术有限,没有开展罗非鱼苗大量生产养殖。
罗非鱼病害种类及来源
罗非鱼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水质环境良好、放养密度不高的池塘中,罗非鱼发病率较低。一般不会用什么药物,罗非鱼较为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烂鳃病等,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有硫酸铜、硫酸镁和小苏打。在一些水质环境恶劣,池底不经常清除淤泥,农药滥用、速生桉大量种植、大雨洪涝所引起的水体污染及水中有机质含量高和溶解氧低的高密度养殖池塘和网箱养殖中,特别是在循环水系统,高密度放养和大量投放饵料的工厂化养殖中,罗非鱼的发病率较高。但是,病害基本不会影响罗非鱼的生产量,因为在病害高发期之前,罗非鱼基本已全部出塘。通过为期五天对钦州市周边乡镇的的走访,发现目前钦州这一带的罗非鱼主要受水霉病、链球菌病、小瓜虫病等威胁。
篇3
关键词:肉鸡;规模化养殖;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S83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1)03-0010-03
肉鸡生长快,饲养周期短,饲料回报高,经济效益好,是养殖业中的“速效畜牧业”[1]。近几年来,豫南地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调整和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坚持把肉鸡养殖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来培植,实行龙头企业、专业化基地、中介组织、标准化生产、担保公司整体推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2010年,在华英农业、六和、正大集团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驻马店和信阳两市范围内共建成95个高标准肉鸡养殖小区,成立40多个肉鸡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白羽肉鸡3 500万只,产值达7亿元以上,肉鸡养殖规模化程度超过90%,居河南省前列。为促进豫南地区肉鸡养殖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特对豫南地区肉鸡规模化养殖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供参考。
1养殖模式
目前,豫南地区的肉鸡饲养品种主要有AA+、罗斯308、科宝等,多采用网上平养,自动饮水、人工清粪,夏季靠机械通风配合水帘降温,冬季取暖有燃煤炉和热风炉(温控式)两种。根据毛鸡销售渠道的不同,可分为两种饲养模式:一种是以饲养市场鸡为主的散户,还有一种是“公司+农户”饲养模式。
1.1饲养市场鸡的模式
此模式是最早的一种养殖模式,是养殖户自行采购鸡苗、饲料、兽药,自行联系出栏的一种操作模式,单个养殖户饲养规模多为3 000~5 000只。该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自主性比较强,缺点是作为散养户,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跟风严重,当价格上涨,行情看好时,往往大量补栏,导致市场供给过剩,往往又以亏损结束,同时由于技术、管理以及资金的短缺,在遇到疫情时,其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1.2“公司+农户”饲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养殖户向养殖公司缴纳一定的保证金,然后由公司统一安排发放鸡苗、饲料、专人负责技术跟踪,养殖户饲养的鸡达到公司标准由公司回收,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养殖户的利润款付给养殖户。这种模式降低了养殖户的市场风险,养殖户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并通过肉鸡养殖专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在龙头企业和养殖户之间搭建桥梁,降低了双方的生产和交易成本。该模式基本上做到了三满意,即政府满意,养鸡能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企业满意,肉鸡社会化饲养既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减少养殖环节所承担的风险,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农户满意,养鸡本小,利大,见效快,在正常情况下,养1只鸡可获利1~3元。因此,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公司+农户”饲养模式得到迅猛发展。目前,采用这种模式饲养的肉鸡数量要占到肉鸡出栏总数的50%以上。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鸡舍条件简陋
无论“公司+农户”饲养模式还是小规模的散养户,出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往往不愿意对鸡舍建筑过多投资,鸡舍条件普遍很差,主要表现在:鸡舍密闭性差,漏风、漏雨;墙体隔热和保温效果不好,耗电费能,运行成本高。夏季鸡舍热应激大,鸡只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生产性能降低,经常出现热死鸡现象。冬季热量通过屋顶散发,鸡舍温度没有保障,仅能通过降低鸡舍通风量,来维持鸡舍温度,结果鸡舍内氨气浓度超标,鸡只上呼吸道黏膜受损,抗病能力下降,加上鸡舍漏雨、寒冷潮湿条件使各种病菌更加活跃,增加了鸡只发病几率,致使许多鸡场在冬春季节频繁发生呼吸道疾病,造成肉鸡死淘率增加,生产性能降低。
2.2养殖技术落后
市场鸡散养户大多观念落后,多以经验办事,饲养肉鸡防疫意识差、技术措施贯彻不力。而在“公司+农户”生产模式中,直接从事肉鸡饲养或管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不懂专业知识,缺乏疫病防治的临床经验等问题。而公司派出的技术人员,又因为养殖户比较分散,终日疲于奔波,技术服务犹如蜻蜓点水,很难做到细致工作,顾点顾不了面,鸡群疫病防治工作的质量难以保证,疫病时有发生,一旦发病几乎整个村庄养殖户或整个养殖小区无一幸免。
2.3疫病流行趋于复杂化
病毒性疫病仍然是养鸡生产中最主要的威胁,其发生越来越严重,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新疫病层出不穷,肾型传支、呼肠弧病毒病、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等威胁越来越大。新城疫、鸡白痢、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淋巴白血病等普遍存在,常见多发,长期危害肉鸡生产。免疫抑制现象的蔓延,使很多疫病的免疫效果大打折扣。疫病发生过程中,继发感染、并发感染、混合感染现象普遍存在,发病率、死淘率升高。
2.4药物残留问题不容小觑
由于不能有效地预防疫病的发生,投药就变成了当前控制疫病的主要手段。“公司+农户”生产模式中,许多公司为规避饲养纠纷而采取松散的技术管理方式,农户因各自为政,药品使用环节往往脱离公司监管,盲目用药、不遵守停药期规定等现象时有发生[2]。市场鸡散养户的用药更是混乱,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很多养鸡户处于自身利益原因,鸡群发病后不按规定用药或不按休药期规定停药。频繁用药,不合理用药不仅导致某些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可用于临床的敏感药物越来越少,而且还会造成肉鸡产品中的兽药残留超标,不符合食用卫生要求,影响到人民健康,给畜产品安全带来严重后果。
3豫南地区肉鸡规模化发展建议
3.1改善鸡舍条件,努力推动肉鸡业产业升级
多年来,大家一方面抱怨我国养鸡条件差,鸡越来越难养,但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搞所谓的“低成本”扩张,忽视养鸡场硬件条件的建设,使我国肉鸡产业长期处于“低成本扩张-鸡舍条件差-鸡容易得病-生产性能低-产量不够-再低成本扩张”的恶性循环。欧美发达国家养鸡特别重视对鸡舍建筑的一次性投资,保证鸡舍的环境条件,减少饲养过程中的能量浪费,降低运行成本。无论是大型现代化鸡场还是家庭农场,鸡舍的密封、隔热、保温都做得相当好。在北欧,鸡舍墙体为镀锌板夹8 cm保温板墙体。屋顶暴露在外的面积大,因此,屋顶保温甚至比墙体更重要,屋顶保温层达11cm以上。与北京处在相同纬度的欧美地区,鸡舍无供暖设备(或仅仅配备补充热源),无降温湿帘系统,鸡舍环境条件仍然很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是世界养鸡业发展的新潮流,要借助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对现有鸡舍的改造,不断改善鸡舍隔热、保温效果,为肉鸡饲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避免条件(温度、湿度)致病菌感染,保证鸡群健康。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推动豫南地区肉鸡业的结构优化和总体素质提高。
3.2完善技术保证体系,帮助农户提高抗御风险能力
目前,豫南地区肉鸡50%是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下生产的,在当前疫病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公司作为生产的发起人,要利用自身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雄厚实力,发挥企业对农户的影响力、约束力和带动力,使公司与农户由松散合作型向紧密合作型发展,成为技术和利益共同体。公司要不断完善诊断、免疫、治疗方面的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在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和技术保证方面发挥作用,保证合作农户的饲养效果和饲养利益。只有服务周到,饲养效果好,产品质量才有保证。针对疫病是当前最大风险的现状,政府要尽快启动社会保险,配合企业、农户的保险资金投入,共同建立疫病的保险体系,开展疫病的高风险救助,避免因发生疫病导致农户倾家荡产引发的社会问题。依靠公司的技术投入、基础建设投入、抗御市场风险的投入,必定会使合作的农户得到全面提升,使农户与公司在提高产品质量、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互利互惠。
3.3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确保鸡群健康
豫南地区大规模肉鸡饲养起步时间不长,养殖户对生物安全认识不足或缺乏深刻理解。调查发现,许多鸡场选址、布局不合理,鸡场内生产区和生活区不分;净道和脏道混用;门前消毒池,形同虚设;鸡粪随处堆放,污染饲养环境和水源;病死鸡随处乱丢,成为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生物安全体系是在大规模养殖条件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最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其将疫病综合防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时间和空间角度采取防范措施,阻断病原体传入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致病因子对鸡群造成的危害[3]。主要要求的内容包括:养殖场应在贯彻隔离原则的前提下选择鸡场位置;鸡场应远离畜禽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鸡场应远离集贸市场和交通要道;鸡场应远离大型湖泊和候鸟迁徙路线等。养殖场内需要合理划分功能区,包括:生活区、生产区、废弃物处理区等,这样才能对人、鸡、设备的生物安全有保证。养殖过程中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必须确保“全进全出制”,做好引种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物品进出鸡舍,保证鸡场处于生物安全中;实施严格的空舍消毒和定期的带鸡消毒,同时做好饮水、饲料、厂区环境、鸡舍入口以及使用物品的消毒,并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确保鸡群健康。
3.4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力度,提倡绿色养殖
首先,要加强对基层兽医队伍的管理。纵观整个基层兽医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没有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临床经验不足,诊疗技术落后;有的不讲职业道德,纯粹以赚钱为目的,乱开药方,乱收费,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的是养殖业主凭经验为其他的养殖户提供兽医服务,没有行医执照,没有系统的兽医知识,畜禽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对此,主管部门应该把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一方面严把入口关,实行持证上岗,不合格的取消从业资格;另一方面加强教育,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进修班、讲座等,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大对兽药和饲料添加药物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禁兽药的查处力度,严格规定和遵守兽药的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和休药期。再次,要加强对饲养户的指导监督。指导养殖户使用科学的免疫程序、用药程序、消毒程序、病畜禽处理程序,科学养殖、科学用药,确保畜禽及其产品健康安全、无残留。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各地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和兽药残留监测中心的作用,加大对鸡肉产品的抽检密度和抽检频率,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鸡肉食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东.我国肉鸡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畜禽种业,2008,4(2):12-13.
篇4
关键词:新生 期望值 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05-03
1 调查目的
为了搞好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及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及发展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高职院校新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调适,自我发展规划,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取得综合全面的发展,特作高职新生基本情况及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期望调查。
2 调查方法
根据本课题组成员长期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一线工作的经验,经课题组成员认真的研究讨论,精心设计的涉及2012级高职新生家庭经济情况、学生成长过程的实践经历、就读职业院校动机、学习适应情况、就业期望定位、对职业院校学习生活期望、相关价值取向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涉及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两个院校的14个不同专业的1500名2012级高职新生入学两个月后的期望值调查,取得基本材料。
对问卷调查表进行认真的分类统计取得基本数据后,再根据学生的电子学籍统计学生的构成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形成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新生期望值调查报告。
3 调查结果
(1)学生基本情况表(见表1)。
(2)学生对既往受国家或机构资助情况及对资助的期望(见表2)。
(3)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及预期(见表3)。
(4)对校园文化、学校教育及管理的预期(见表4)。
(5)学生情感感受及预期(见表5)。
4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新生群体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构成主要来自于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家庭子女,其中以女学生组成数较多,在普通教育阶段中,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导致在乡镇基层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综合发展水平不高,明显缺乏文化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由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新生普遍来自农村乡镇基层,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以前,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曾先后受到过来自国家及社会机构的资助,进入高职院校后,对获得资助以完成学业的期望更大。
(3)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新生虽主要来自于农村完整的家庭,但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多有外出务工经历,有近半数学生曾有或长或短的留守经历。在高职新生群体中,不乏来自于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单亲家庭子女,他们的学习成长需要获得更多的关怀、引导和帮助。
(4)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新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高,对通过职业教育获得就业机会和提升就业能力的预期较大,学生对毕业后能顺利就业的期望较高,但由于就业体制的变化及学历层次的局限性,学生对首次就业质量要求不自信,但又对基层一线就业的认可度不高,显示出有部分高职新生承受着一定的就业压力与焦虑。
(5)尽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新生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应较慢,进入高校后对专业学习适应过程稍长,但他们由于多有离开家庭所在地,到异地求学的经历,导致他们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适应较快。
(6)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新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出两极差异,表现为中职升入高职的新生其理想与现实较为接近,对高职阶段的学习适应能力明显较强;而高考录取的高职新生明显存在着理想高于现实,对高职阶段的学习生活适应能力稍慢,高考录取的高职新生对所就读的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条件及办学条件期望较高。
(7)高职新生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及文体活动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对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及管理模式期望是自主性相对宽松型的管理模式。其原因是主要来自于农村基层的新生,由于独立生活相对较早,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父母及师长的约束较少,他们自觉自我管理与自主约束能力较强。
(8)高职新生对自身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认可度较低,对礼仪修养的认知程度不高,但对能妥善处理同学关系并能与同学友善相处的意识认可度较高,对进入高职院校后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全面发展的认识定位相对较分散。
(9)高职新生对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的恋爱期望不高,对情爱的需求较为冷静和理智。但对课余生活的合理计划和安排较为盲目,显示出不自主的无序状态。
(10)高职新生经常思考人生价值与意义,但有明确信仰的比例不高,对时事与新闻的关注程度不大,对考试作弊、弄虚作假、功利主义等的意识和行为容忍度较大。
5 教育策略讨论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我们认为为了加快高职新生对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适应,促进他们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高职新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确保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适应相应专业岗位的社会需求,更好地促进他们成长与成才。高职学生在职业教育的阶段中除了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与道德教育、政策与形势等基本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外,还要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
(1)高职教师要从对新生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入手,在充分了解新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充分了解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新生的基本构成状况,理解他们在过去学习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处于农村乡镇基层,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不少学生甚至有过留守经历,家庭教育的不当或不全,甚至是长期缺失,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及家庭文化氛围的不足,加之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使得主要来自于乡镇基层的职业院校学生在中学阶段教育中形成的文化理论基础不足和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相对局限的现状,这些现象很容易引发他们内心潜在的自卑或不平衡,从而影响他们在高校阶段的学习与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本着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个人全面发展出发,努力弥补他们过去发展的不足,更加关心爱护他们,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与自强,发挥他们独立生活早、动手能力强、受过艰辛磨砺、抗挫折能力较强、勤奋务实的特性。通过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成为我国建设事业中各行各业的高素质的实践应用型的高技能型人才,弥补我国企业行业及基层生产管理一线的人才资源的严重不足,是于国于民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一件大好事。
(2)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除了注重教育的职业属性和高校属性外,不能忽视特定地区教育的民族属性。
高职院校的教育在强调教育的职业属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教育的高校性,要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努力完善高职学生的健全人格品质与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具有高操专业技能,而缺乏思想灵魂的传统型的“工匠”,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是为了提高他们终生学习和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发展的能力。只有健全的人格品质与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成长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的实践应用型的高技能型人才,才能产生创新型的思想灵魂,具备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还要强调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民族性,通过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和影响学生,学生通过对民族文化演进与发展史的了解,去了解人类演进的历史轨迹,让学生懂得尊重每一个民族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衍生的民族文化,使学生学会包容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具备顺应当今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尊重自然生态和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人文意识发展态势;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自信,学会与世界多种意识形态相容,避免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步入人文精神的迷失或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念的狭隘,从而有利职业院校学生成长为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又具有较好的人文精神理念的生产与管理一线的优秀人才。
(3)新生专业思想教育中注重与相关企业行业的教育对接,增强学生对所读专业有较好的认识,确保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前有明确的目标和价值定位。
专业思想教育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时必须形成的价值理念及目标定位,新生入学时着重抓好学生专业思想的基本教育,对于推动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职教育的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学生如果不能尽快形成专业学习价值定位和确定学习目标,尽早地调整学习方法与策略以适应相应专业的理论与技能的学习,是很难把相应专业学好的,如果在专业学习上由于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造成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不足,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较好地完成和毕业后的就业。所以在新生入学后,高职院校应当组织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中的专家学者、优秀的同专业的学长、已毕业就业的发展良好的校友等人员资源深入新生班级进行专业学习指导,以他们的亲身学习成长体会,来引导新生对专业的认识定位、学习方法及学习理念的调整。同时,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相应的条件,尽早组织新生到专业所涉及的行业企业去参观或见习,促进新生对专业的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有较好的认识,对专业学习的适应,对未来就业前景有较良好的定位,可以缩职短高职新生对专业行业实践的认识差距,树立高职新生对专业学习发展的自信与就业自信,从而推进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发展进程,尽早实现高职学生由普通知识学习向高技能型专业化的学习角色转化。
(4)注重对高职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及文明行为的养成,突出抓好学生基本礼仪修养的养成教育,通过行为养成促进思想意识的转变。
由于高职学生主要来自于家庭文化氛围不浓、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的乡镇基层。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主要提供的是他们学习生活的“生存”保障,而疏于对他们进行公德与文明、生活习惯与行为修养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学生更多地看到的是家长们为了生计而奔波与劳碌,有时在缺乏合理的分配系统与监督机制下,为了个人利益而争论不休,更谈不上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良好个人礼仪修养。成长中的这些经历,潜移默化地滋生了学生重实惠、轻道义的拜金主义和重个人权利、轻应尽的义务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些思想长期的存在难免带来高职学生只注重眼前,不太着眼未来的宿命式的人生观,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学习纪律涣散;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上课看闲书,说闲话,玩手机短信,课后玩电脑游戏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后,注意研究新生的特点,利用新生面临新环境的从众优势,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务必把握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紧、抓好、抓细、抓实。采用严格的纪律约束,重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纠正他们成长中习得的行为习惯偏差,通过高职院校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和高年级学生的言行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新生教育氛围。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采取讲座的形式从思想教育、学习生活习惯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成材教育、学习方法介绍、专业知识介绍、人际交往礼仪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修养加上严格的纪律约束,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及行为习惯,将对学生自己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5)加强对高职新生课余生活指导、情感情绪的指导及心理疏导工作。
进入高职院校后,新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学习和校园文化生活的适应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加强教育引导,努力缩短这个适应过程,使学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避免学生因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而产生挫败感甚至造成跟不上学业的现象。在新生入学后,教师要努力指导新生的课余生活,学校要多组织开展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凝聚新生群体,分散新生的自我关注度。新生离开家乡独自到异地求学,面对新的环境与新的人际关系,新生的个人情感情绪也有一个较长的调节适应期,老师要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做好新生情感情绪的指导工作,让新生更早地产生对新的环境的情感情绪的认同,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到专业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学习中。
同时,高职新生的认知还很不全面,由于成长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足,家庭可提供学生支配的经费差距较大,入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学生的发展状况有很大的不同,导致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中常见的自卑、敌对、焦虑、抑郁、偏执、人际敏感有等心理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常常影响着新生的学习生活与个人发展。高职院校应当特别重视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群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咨询相结合,多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不断消除新生的心理防御壁垒,让他们走出狭小的自我,走向高校开放的人际环境。
总之,高职新生作为高校中最后批次录取的学生群体,他们有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也有高职学生自身的共性。作为民族地区高职新生,更有民族地区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做好民族地区高职新生的期望值调查,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心理预期,能促进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决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与管理的效率,提高学生在校期间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以促进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相继动工,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失地农民逐渐增多。为了解当前我市失地农民现状,市委政研室近期专题对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及城市建设导致农民失地情况及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失地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范围为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及城市建设征地数量较大的龙凤、白果、崔家坝、白杨坪等4个乡镇及舞阳坝、六角亭、小渡船等3个城区办事处。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以上乡、镇、街道办事处因国家重点工程及城市建设而失地的农民共有7453户约24000人,共失地10150亩,户均失地1.36亩。
㈠宜万铁路建设导致农民失地情况
宜万铁路恩施市段全长65.5公里,自东向西途经白杨坪、龙凤坝、舞阳坝、小渡船、六角亭、白果、屯堡等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7个村。全线共征用耕地3246亩,涉及农户2073户,户均征地1.57亩。按照《宜万铁路恩施段土地征用安置补偿标准》,土地补偿标准最高为8800元/亩(一类耕地),最低为4505元/亩。目前铁路建设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已基本兑现到农户(仅约300万元未兑现),共补偿资金2993.03万元(含青苗、地面附着物补偿等),亩均补偿9221元,户均补偿14438元。其中枫香坪、白杨坪、安家堡3个火车站建设征地462亩,涉及农户348户,补偿总金额376.3万元,亩均补偿8146元,户均补偿10813元。
㈡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导致农民失地情况
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段全长93公里,途经崔坝、白杨坪、龙凤坝、舞阳坝、六角亭、白果等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宜恩段经崔坝镇、白杨坪乡、龙凤镇10个村,2004年3月9日开始征地拆迁,2004年4月开工建设。该段共征用耕地1928.48亩,涉及农户1678户,户均征地1.15亩(宜恩段征用耕地的补偿标准最高为8800元/亩)。目前安置补偿已基本结束,共补偿资金1771.98万元。恩利段经龙凤坝、舞阳坝、六角亭、白果等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1个村,征用耕地2660.26亩,涉及农户2575户,户均征地1.03亩。该段于2005年8月20日开始征地拆迁,目前征地工作已基本结束,补偿兑现安置正在进行之中(恩利段征用耕地的补偿标准现未正式公布,预计略高于宜恩段)。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㈢城市建设及其它重点项目导致农民失地情况
近年来,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区“三办”一部分农户的耕地被征用,涉及到的主要建设项目有许家坪机场改扩建、硒都工业园建设、大龙潭水电枢纽工程、忠武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湖北民院扩建、学院路改扩建等。据统计,目前城区“三办”因城市建设共征用农民耕地2315.26亩,涉及农户1127户,户均征地2.051亩,被征地农户占“三办”总农户数的5%,被征耕地占“三办”耕地总面积的5.3%。城市建设征地补偿标准普遍高于“两路”建设征地补偿标准,如舞阳坝机场改扩建、硒都工业园建设及湖北民院扩建兑现到农户的征地补偿费均为2.52万元/亩(其中安置补偿费2.32万元/亩、青苗补偿费0.18万元/亩),另外地面附着物还有适当补偿。学院路改扩建的耕地补偿费则更高,工程建设前期征地补偿费用约3万元/亩,后期补征地的补偿费用则高达约5万元/亩。其补偿标准是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鄂政发[2005]11号)规定,我市属五类地区,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最低标准为800元/亩,按这个标准的8—10倍计算,城市非农建设兑现到农户的补偿费应为5万元左右。
二、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失地农民问题,市直相关部门和工程所涉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千方百计做好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的损失。从总体上看,全市失地农民对补偿安置比较满意,生活相对稳定。特别是居住在城镇周边,并且有经济头脑或具备一技之长的农民,他们利用征地补偿资金从事个体经营或其他生产,现金收入有较大提高。如龙凤镇三河村刘官海,在“两路”建设中被征地2.7亩,获得补偿资金2.25万元,补偿资金兑现后,刘官海便让儿子购买了一辆农用车,专门从事贩鱼;自己则进一步扩大家里的豆腐作坊,同时兼种剩下的1.5亩耕地。目前,刘官海全家的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左右,生活状况大大好于耕地被征用之前。但是,从全市总体情况来看,征地导致农民收入下降,生活失去保障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这次调查的情况看,全市7457户失地农民中,643户生活状况较好,预计年人均纯收入可超过1638元(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占总数的9%;4811户农户生活状况一般,人均纯收入能保持在1638元左右,占总数的65%;2005户农户生活状况较差,人均纯收入明显低于1638元,占总数的26%。农民失去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后,成为了“种田无地,经商无本,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社会弱势群体。
㈠种田无地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近年来,“两路”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征地数量大,造成一部分农民失去全部耕地或大部分耕地。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两路”建设及城市建设共征用1933户的3765.7亩耕地,被征用耕地的农户占全办总户数的14%,征地面积占全办耕地总面积的13.7%。而且,有的乡镇征地后,若干农民都失去大部分耕地。如龙凤镇被征用耕地的农户中无地农户104户,占17%;失地80%的473户,占75%;失地80%以下的55户,占8%,也就是说,被征用地农户中大部分农户都基本或全部失去耕地。从全市来看,全市7453户失地农户中,耕地被征用80%以上的农户约1490户,约占20%;被征用60%—80%以上耕地的农户约1640户,占22%。耕地被基本或全部征用后,长期以来以种田为生的农民便失去了根本的生活保障。即使耕地没有被完全征用,但剩下的耕地非常有限,仅能保证种植自食的蔬菜,难以发展规模生产,特别是征地后剩下的边角地,耕种难度大。
㈡经商无本
从征地情况来看,“两路”建设共征用耕地7834.35亩,占全市国家重点项目及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总数的77.19%;城市建设及其它重点项目征地仅占22.81%。从征地补偿来看,从“两路”征地补偿标准较低,铁路建设征地补偿最高为8800元/亩,沪蓉西高速公路宜恩段最高为8800元/亩(恩利段略高),这些补偿费用仅为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城市建设征地补偿标准高一些,目前也仅为5万元/亩。农民土地被征用后,生活必需的一部分或全部粮食、蔬菜、肉类都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部分农民房屋拆迁安置费往往不够新修住房,征地补偿资金基本上只能满足新建(维修)住房和维持家庭日常开支,另外还必须支付教育、医疗等不可预见性支出,用于经商、投资的资金十分有限。在对舞阳坝街道办事处、龙凤镇失地农民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失地农民将补偿资金用于新修或维修房屋、维持日常开支的高达60%,仅有15—20%用于经商。如龙凤镇三河村彭贤光,原承包的5.2亩土地在“两路”建设中全部被征用,住房也被拆迁。目前该户仅新修了一栋住房,但补偿资金已基本用完,剩下的一部分资金勉强能够用于一段时期糊口,无法再投入资金用于经商或发展生产,生活陷入困境。
㈢就业无岗
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失地农民一般实行“谁征地,谁安置”的办法,但目前这种方式已逐渐被一次性支付补偿资金的方式所代替。现行自谋职业这一安置方式比较灵活,但是大部分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技能不强,在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而我市由于经济发展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就业岗位十分有限,能够就近安排失地农民就业的岗位更少。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征地1亩以上的农户有644户,涉及1247名劳动力。目前实现就业的有105人,仅占总数的8%;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或二、三产业的62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外出务工的248人,占19%;未就业的265人,占总数的23%。从全市来看,失地农民中的劳动力能就地或就近实现顺利就业的不到10%,约20%的农民外出打工,约45%的农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但仍处于半务农状态,约25%的农民在家赋闲,偶尔在附近做点散工。也就是说,全市有70%的失地农民劳动力均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㈣社保无份
失地农民后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不能享受农民的土地的保障,也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他们仅仅靠征地补偿资金维持一定时期的生活,缺乏长期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家中有困难(如家庭成员生病、残疾、年迈等)和缺乏安排的失地农民,一旦补偿资金用完后无其他生活来源,就有可能迅速转化为贫民,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我市有关乡、镇、街道办事处也做了一些探索。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对何功伟村1户因修建烈士陵园被征地的贫困户实行“农转非”,让其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对在“两路”建设、城市建设中征地数量较大的贫困户实行农村特困救助,目前已有约40户农户获得救助。但是从全市来看,因受到现有的政策限制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失地农民在生活、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最基本的保障。
三、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失地农民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一部分农业用地必然会转为建设和工业用地,但目前失地农民已成一个较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若不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必将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失地农民问题,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全力建设和谐社会。
㈠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失地农民贫有所济
农民为国家经济建设出让土地,失去了他们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同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应建立相应的生活保障机制,作为推进富民强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取消政策限制,对人均耕地少于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可自愿申请转为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后,失地农民享有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同时享有现有生产资料经营权(如少量耕地、林地等)及农民的有关优惠政策,若生活特别困难,达不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申请纳入城市低保。实行失地农民贫困救助制度,对达不到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民按月发放救助金。
㈡建立基本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采用政府、村集体、个人三者共同承担的方式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即从农户土地补偿费中拿一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村的土地补偿费中拿一点、政府从土地收益中拿一点的办法,多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资金问题。从征地补偿费中划出一块,建立个人帐户,作为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对于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失地农民,由政府和村集体按三者之间的比例为其一次性缴纳15年养老保险统筹费,这部分农民从征地后的下一个月即可以逐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对于男年满45周岁但不满60周岁、女年满40周岁但不满50周岁的,由政府和村集体按比例为其一次性缴纳15年养老保险统筹费,但需达到退休年龄后方可逐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对于16周岁—45周岁的男性、16周岁—40周岁的女性失地农民,由政府和村集体为其按比例缴纳一定年限的养老保险统筹费,其余年限的费用由其自行解决(借鉴外地经验,缴纳年限可根据其实际从事农村劳动的时间,按每两年折算为一年缴费时期的方式确定,但最多不超过15年);对于征地时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员,给其办理农转非手续,当他们达到劳动年龄后,按照城镇新成长劳动力进行管理。
㈢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失地农民病有所医
从土地补偿金中列支部分资金,通过合作医疗、统筹医疗等形式,建立医疗保障、救助制度,帮助失地农民解决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对失地农民实行住院医疗补助,失地农民以村(社区)为单位参加,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以收定支,按比例报销。医疗补助基金的一部分由农民个人缴纳,另一部分由政府和村集体补助。失地农民住院后,年底按“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对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按比例进行报销,建立起失地农民医疗保障网,减少失地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㈣认真搞好就业引导服务工作,确保失地农民就业有岗
失地农民实现就业是最好的保障,当前必须认真抓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工作。一是加强引导教育,积极宣传新时期的新业方针、就业政策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择业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树立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创业意识,失地土地后不悲观,而是投身二、三产业发展或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竞争就业。二是为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和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就业安置中,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被征地农民,并建立使用被征地农民数量与用地规模挂钩的制度,如对工业园区建设征地的,可以规定进园区企业每使用一定面积土地后,相应安排一定数量的被征地农民在本企业就业,并签订一定年限的劳动合同;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排失地农民就业,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就业困难;鼓励失地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个体工商经营,并在场地、贷款、税费方面给予优待;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工作。三是加强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培训,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劳动技能。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范畴,常年组织失地农民进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同时有组织地向外地输出劳动力,千方百计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比例。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篇6
【关键词】大学生;低值消费品;市场调查
一、前言
1.背景。2010年9月,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开始实行职业化班级管理,目的是将市场营销这个职业的有关要素融入班级管理,使学生在校就能从事市场营销的职业活动,感受职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从学生到营销人员的转变,实现学校与职业的“无缝”对接。该学生管理模式中有一项内容是实体经营,在学院领导及市场营销老师的支持下于2011年3月成立了雏鹰公司。雏鹰公司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锻炼职业基本能力、培养基本职业素养的一个平台,它以经营学生日常低值消费品为主。该公司由四个团队组成,每个团队制定了自己的管理制度,设立相应的岗位,在学生日常低值消费品中选择定自己的经营品种。为了了解雏鹰公司的发展前景,确定公司经营方针和策略,我们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日常低值消费品的消费情况做了相关调查。
2.调查过程。2011年11月,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展开了“学生日常低值消费品”市场调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营销专业四个团队分别对襄樊职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及生物工程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等五个系院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调查时间:2011年11月17日晚。调查地点:在寝室、教室以及校门口。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中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2份,回收率为93%。
二、影响学生日常低值消费品因素分析
1.日常低值消费品种及消费量分析。所谓日常低值消费品是指在学生日常生活中除吃饭以外,消耗的价值较小、消频率较高的消费品。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低值消费品主要有洗护用品、零食、饮品、学习用品、水果、公交充值卡及其他。品种多,购买次数多,随机性较强。由于学校离市区较远,同学们对公交充值卡、网上代购商品有需求,而学院超市在这方面存在空缺,这对雏鹰公司来说是一个商机。
以上数据表明,学生日常低值消费品直接受生活费用的影响大,家庭条件好的相对消费量就大。由于日常低值消费品有部分不是必消品,学生手中余钱多就多消费,少就少消费,即学生日常低值消费品需求量变化较大。
2.男生消费水平高于女生
在我们回收的400份有效问卷中,男生人数为171人,女生为201人。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男生的月生活费普遍高于女生。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多元化得趋势,除了日常生活、学习必须的消费外,还滋生出很多交际费用、娱乐费用、恋爱费用。而从不同性别消费比重来看,女生对零食、学习用品水果消费比例较大外,交际费、恋爱费和娱乐费用在男生消费额中所占比重较大。
3.影响购买率的因素
调查显示:价格越低销量越好,离寝室越近的超市客流量越大,购买率较高,服务态度越好,销量较大。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尽量找到物美价廉并且质量有保障的商品,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消费观念相对是比较理性的。因此商品在定价时要考虑价格因素。大学生的课程相对较少,这样同学们的休息时间就比较多。大多数同学喜欢蜗居在寝室,这样雏鹰超市在选址的时候要把握好。
4.商品品牌对学生购买的影响
以上产品的种类和品牌名称是根据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李朝良先生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之探讨》中指出:大学生群体中,78%的同学认为“我喜欢的品牌,我会一直使用它”,表现出对品牌的高度忠诚度。因此雏鹰超市在选择商品品牌的意识上要高度的与同学们保持一致。
三、雏鹰超市经营的对策及建议
1.增加经营品种,提高销售量。根据以上分析,超市要增加零食的品种,对于一些零食可以采用买一送一或买大送小、节庆打折的方法,还可在每周推出两个特价商品,以特价商品带动常规商品销售,以此来刺激学生消费。同时还要增加网上代购商品、接发邮件包裹和公交充值卡等经营项目,增强超市竞争力。
2.多卖女生用品
根据学院资料统计,历年来我院女生比例都多于男生,同时男生的消费多用于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因此经营品种选择上应多经营女生消费品。
篇7
一、调查目的
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除了具有很多共性外,还有某些特点,例如:职业教育是集文化提高、职业技能训练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学生绝大多数尚处于青少年阶段,心理上、身体上尚不成熟,且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完成学业后面临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所有的这些特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没有普通高中学生们的升学压力,但他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面临着社会的挑战与考验。特殊的学习、特定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会使得他们在观念上、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有别于普通高中学生的新变化和新矛盾,给职教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思考。
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做到有的放矢,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调查方法
1、问卷法。
2、访谈法。
三、调查时间
2011年3月7日至2011年5月12日,共计67天。
四、调查地点
阳信县职业中专。
五、调查对象
对阳信县职业中专的全体学生(1900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824份,回收820份,有效问卷800份(问卷附后)。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五种心态:
1、既有升学的愿望,又有升学、求职两落空的担心。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始从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招取考生以来,许多一度对高考失去信心的学生,又萌生出升学的念头。有40%的学生选择职业中专的目的希望继续升学,但又担心自己成绩差考不上大学;少数学生自信经过本人努力升学有望,却又顾虑家穷无力负担日后的读书费用;一部分学生同时还担心因准备升学而失去较好的求职机会,因而显得有些忧心忡忡。57.6%的学生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对毕业后找工作信心不足,认为自身素质差,社会轻视职业学校毕业生,难以战胜他人的竞争。毕业班的学生在此方面的心理负担尤其严重,他们希望社会和学校多提供一些就业信息,老师多进行求职指导,以便出校门后尽早找到一份工作。
2、有较高的理想和追求,但大多缺乏振奋精神。
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努力工作,在某一行业出类拔萃,为社会创造财富,能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虽然他们比高中生缺少深造的机会,但同样渴望成才,期望将来能够成名成家、出人头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然而他们却怕吃苦,怕困难,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52%的学生对未来工作要求过高,如环境舒适、报酬高、自在等,有点不切实际;有部分学生甚至存在非现实的奢望和幻想,梦想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便可“住洋楼、坐名车”。
3、自我意识充分发展与社会适应性差相矛盾。
职业学校学生处于十七八岁的年龄,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能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渴望早日独立,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建设,然而,面对着即将进入的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世界,他们却常觉茫然和无所适从,独立处理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比较低。有一部分学生为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不安;许多学生渴望异性的友情,却又不知道如何沟通和交流,女生尤甚。正如某位女同学所说:“我最怕离别和适应新环境,每想到要离开好友和同学,走到另一个新地方,我就忧伤烦闷。”他们渴望老师家长多传授一些为人处世的知识和技巧,教会他们学会与别人打交道,帮助他们适应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建立挑战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4、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与学生本人实际水平有差距,从而造成心理的自卑及困扰。
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因中考竞争失败而进入职校就读的。由于原有知识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差,在职业学校学习中,他们面对专业化的理论和技能更觉有心无力、困难重重,从而感到前途渺茫。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进入职业学校读书有自卑感,有负父母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而某些教师对学生的嘲讽轻视更是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加重了自卑感。此外,也有些学生自言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纯属屈从于家长意见,读书索然无味,厌学甚至常常逃学。所有的职业学校学生均呼吁老师多些爱心,家长多一点跟自己的沟通和交流。
5、思想活跃,但明辨是非能力较差。
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压力小,课程也较轻松,课外活动时间相对普通高中生宽俗,自由活动的空间相对较宽阔,故而接收的社会信息比一般普通高中生多,获得的知识更加纷繁复杂,思想更加活跃,但由于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缺乏对社会信息的辨析能力,以致优劣兼收,容易受到错误观念思潮的影响,甚至思想混乱,导致行为出轨。例如,在艺术品位上,60%的职业学校学生倾向于欣赏港台流行歌曲,崇拜歌星影星,女生最爱看港台言情小说,男生则沉迷于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11%的职业学校学生沉湎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
七、思考与对策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现有的特殊心理,我建议有关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谆谆善诱,以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1、爱字当头,鼓励为主,激发学生自信自强的心态。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如果他们长期被自卑困扰,就会逐步丧失自信心和进取心,而动摇成才信念,阻碍其人生奋斗;而且,背上自卑包袱的学生更易用灰色眼光看待人生,从而悲观失望,甚至走上逃学、弃学、绝望轻生之路。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满怀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轻易挖苦、讽刺和批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之不足,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要针对他们的特点,承认差别,分层次、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挥特长和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到自己是有出息的、是有所作为的,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和克服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力量,自强不息。另一方面,教师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失败,在学习中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侧重专业的技术性和使用性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学科兴趣,发展学科才能。
2、强化竞争意识,开展就业指导。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充满竞争。职业学校学生要在社会中站住脚,就必须学会在竞争中生存。学校在新生入学伊始,就要强化他们的竞争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勇于竞争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同时,教会学生竞争的方法,学会战胜他人,学会排除竞争中的困难,敢于承担竞争的压力,树立敢为天下先、勇夺桂冠的决心,为毕业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竞争心理基础。具体可在班级工作中,组织一些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劳动竞赛、球类竞赛、棋类竞赛或模拟市场竞争等对学生进行训练。此外,还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求职指导。学校和教师要热情主动地做好学生的参谋,寻找和提供多种职业信息,给学生以多方面的支持和便利。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意愿和职业能力倾向,扬长避短,有目的地择业,特别是多传授一些求职技巧方面的知识。例如,进入工作单位前要进行调查研究,警惕上当受骗;学习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实习时要注意自身形象和自我推荐艺术等等,使学生形成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3、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防微杜渐。
由于明辨是非水平低、自制能力较差,近年来职校学生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应随时注意他们的行为变化,及时防微杜渐,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建立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多渠道、多功能教育和防护网络。首先,学校要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把德育活动和法制教育落到实处,通过课堂教学和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建立家校教育网络,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客观地对待子女的学习和思想问题,联手形成育人合力,减少学生违纪违法的诱因,做到防患于未然。还有,学校要密切联手街道、派出所、公检法、共青团、教育等社会部门,积极创设社会全方位的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问、出门有人管、人人齐关心的一条龙教育防范网络。
篇8
【关键词】中学生;农村;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Concerns about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among students in rural areas:A survey among 392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HEN Jingqi,HE Shuqing,WANG Fenyan,WANG Yonghong,ZHANG Haoran
Institute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100083,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on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Methods:Three hundred and ninety-two students in grade 7 to grade 9 from a junior middle school in rural area of Liaoning province were surveyed anonymously by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Results: Of these students,43.4%,36.2% and 36.5% knew that HIV can be transmitted by sharing needle or syringe,sexual intercourse,and pregnant HIV mother to the baby respectively. 25.0%,19.6% and 16.8% knew that HIV can not be transmitted by hug,by sharing the same classroom and by sharing the dinner table respectively. The AIDS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was mainly acquired from mass media (54.6%),such as TV,book/journal/newspaper,radio broadcast,and internet. About 76.9 percent of students hope to learn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Conclusion: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e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on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in the rural schools,so that students can spread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to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their peers.
【Key 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Rural area;AIDS prevention;Health education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1月报告,世界范围内艾滋病(AIDS)流行仍在增长。2006年11月报告中的数字显示,估计活着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有3950万人。2006年有430万人成为新的HIV感染者,290万人死于AIDS相关的疾病[1]。有些国家,在所有的HIV新感染者中,有60%发生在15~24岁的年轻人身上[2]。卫生部2006年11月22日的通报显示,我国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增加。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例183733人,其中AIDS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2006年1~10月报告的且已开展个案流调的感染者中,吸毒和性传播是主要途径,分别占37.0%和28.0%[3]。中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新发生的感染以注射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发病和死亡仍然严重;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4]。在目前仍无有效疫苗,也无治愈方法的情况下,在全社会中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是阻止艾滋病在我国迅速蔓延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是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场所。我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有关中学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目标是,到2002年普通初级中学要将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学校开课率为100%,县(市)或以上学校的开课率为85%以上,乡(镇)或以下学校的开课率为70%以上。目前,有关青少年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状况调查多为城市学校的学生。农村学校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很少有调查研究报导。为此,我们于2006年9月对辽宁某农村地区392名初中学生进行了有关艾滋病知识调查,期望为农村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以辽宁某农村地区一所中学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总计调查435名初中生,有效问卷392份,占被调查学生的90.1%,占调查班级注册人数(450人)的87.1%。在被调查的392名初中生中,男生192人,占49 %;女生200 人,占51 %。初一学生146人,占37.2 %,初二学生116人,占29.6%,初三学生130人,占33.2%。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占11.3%,初中占65.4%,小学及以下占23.3%;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占9.0%,初中占67.9%,小学及以下的占23.1%。
1.2 方 法
问卷内容。有关预防艾滋病(AIDS)知识,主要包括:AIDS的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不传播AIDS的活动、AIDS防治知识等。此外,还询问了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愿望等。
调查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组织学生调查。问卷当堂发放,答完后当堂收回。整个调查过程充分考虑保护学生的隐私,学生以考试距离坐好,调查是匿名的,自愿参与。
数据录入与分析。用Epidata 3. 0 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双录入。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种指标的频数及比例,对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识来源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χ2检验、t 检验和方差分析,计算不同人口学指标间学生预防AIDS知识得分的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预防艾滋病知识
在被调查的392名学生中,有336人(85.7%)的学生回答听说过艾滋病。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题目回答正确情况见表1。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66.6%),艾滋病可以导致人死亡(66.3%)。有43.4%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通过共用针头传播,36.2%知道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行为传播,36.5%知道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知道艾滋病病毒并不通过拥抱、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共餐、蚊虫叮咬这些途径而传播的学生比例分别有25.0%、19.6%、16.8%和15.8% 。只有27.0%的学生知道从外表不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将预防艾滋病知识分成4类,即AIDS传播途径(4个题目)、不传播AIDS的途径(5个题目)、AIDS防治(4个题目)和AIDS的性质(2个题目)。将AIDS知识各题目计分,回答正确计“1”分,不正确或不知道为“0”分。将各类别知识题目得分相加,再除以题目数,得各类知识的均分(分值范围0~1)。比较各类知识均分,由高到低排列,AIDS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可导致死亡等艾滋病性质均分最高,为0.66。其次是AIDS传播途径知识均分,为0.38。再其次是AIDS防治知识均分,为0.22。以AIDS不传播途径知识均分最低,只有0.19。
2.2 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社会人口学特点
性别差异。关于艾滋病可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共用针头刺破皮肤和母婴途径传播,以及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和艾滋病可导致人死亡等知识题目,女生回答正确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P
男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4.33,女生为4.94分,男女生知识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83) 。参见表2。
父母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分别根据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将学生分组,比较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初中、小学及以下三组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得分。单向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三组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5,P=0.264)。参见表2。
年级差别。初一、初二、初三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得分分别为3.60、3.91、6.46,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初三学生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初一和初二学生(P0.05)。参见表2。
2.3 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
32.0%的学生明确回答老师在学校课程中讲过艾滋病知识,43.9%的学生回答老师没有教过,24.0%的学生回答不知道老师是否讲过。比较各年级学生教师讲过的比例,以初三学生为最多,为50%,初一和初二学生回答教师讲过的比例分别为22.4%和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19,P=0.000)。回答教师讲过的比例,男女生分别为27.9%和36.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947,P=0.086)。
在被调查的392名学生中,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根据学生回答各种来源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44.4%)、学校教师(27.6%)、报刊/杂志/书(24.2%)、广播 (15.3%)、家长 (13.5%) 、互联网 (12. 2 %)、医生/护士(11.2%)、学校同学(5.6%)。总的看来,学生预防AIDS知识主要来自电视、报刊/杂志/书、广播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54.6%)。还有18.4%的学生回答几乎没有预防AIDS基本知识。
有76.9%的学生回答想了解有关预防AIDS方面的知识。
2.4 教师讲授与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是否讲过艾滋病方面知识,比较初三学生讲过组与没有讲过组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总得分,讲过组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得分为7.03,没讲过组知识得分为6.23,没有明显差异(t=1.167,P=0.246)。
2.5 学生
有13名学生回答有过行为,占回答这一问题人数(368)的3.5%。男女学生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8%和4.2%)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急需对我国农村初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需求进行评价,推动农村地区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工作
我国地域广大,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性大。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向公众普及艾滋病基本知识是预防艾滋病在一般人群中迅速蔓延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促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育部办公厅于2003年2月20日印发了《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预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通知(教基厅[2003]3号)。在《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中指出,初中的教育内容(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2)什么是艾滋病。(3)HIV/AIDS的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4)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并要求学校从初一开始,每学年2课时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然而,本研究,即使是初三学生,能够正确回答艾滋病可通过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静脉吸毒、行为、母婴途径传播的也仍然很低,分别只有60.8%、53.1%、48.5%。对于日常生活接触并不传播AIDS知识的更少,分别只有46.9%、35.4%、32.3%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并不通过拥抱、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共餐传播。大众传媒电视、报刊/杂志/书、广播和互联网等大众传播(71.5%)仍然是初三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80.5%的初3学生想了解有关预防AIDS知识。学生缺少基本的预防AIDS知识。
在我国,有关农村学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如何的报导极少。在中国西部甘肃省甘谷县曾对250名农村初二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完全了解艾滋病三条基本传播途径的为74.56% 。知道正确预防方法的有62.72 %,对于日常生活中不传播艾滋病的途径完全答对的仅占18.86%[5]。总的看来,尽管其结果好于本调查研究结果,但学生的基本知识仍然很低,需要提高。
本研究人群仅限于1所普通农村中学,不能推论其他农村学校学生的情况。但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如此低,提示我们急需对农村初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情况进行调查,以推动我国艾滋病教育的普及工作。
3.2 重视农村地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师资培训
本调查显示,只有50%的初三学生回答学校教师曾讲过艾滋病知识。但初三学生回答教师讲过与没有讲过的二组比较,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差别。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讲课教师的讲课效果如何?讲课教师是否得到过培训?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直接影响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播。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不只是生物学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注重发展和促进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技能及态度,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决定,如何抵御吸毒和来自同伴方面的压力等;反对偏见/歧视,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要表现出关心、宽容、富有同情心;反对药物滥用、多个性伴、待等。要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单凭传统式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难以实现,尤其是正确态度、技能的学习,需要参与式教学,需要通过摹拟生活中可导致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情景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效果会更好。为达到上述教育目标,在学校成功地实施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师是关键的因素。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掌握基本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有相关研究显示,培训能提高学校教师预防艾滋病教育知识水平、促使不歧视态度的形成,以及对讲授一些敏感问题(如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使用、推迟、对AIDS患者的宽容等等)的自信程度增加[6]。
本研究提示我们要重视农村地区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真正让农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技能,不只是在现在,也在将来,能保持避免感染艾滋病的健康行为。
3.3 重视全面的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教育
本调查结果显示,与AIDS传播途径知识相比,学生尤其缺少日常生活中不传播AIDS途径的知识。这与笔者以往对学生的一些调查结果相似[7,8,9],与在甘肃省甘谷县对250名农村初二学生的调查结果也相似[5]。提示我们,学校在预防AIDS教育中,要注意知识传授的全面性,加强对不传播艾滋病途径知识的教育,这对减少学生对艾滋病不必要的恐惧、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 2007年7月26日.
2 http://who.int/school_youth_health/facts/en/ 2007年7月26日.
3 http://省略.cn/zhq/ShowContent.asp?lm=所有栏目&sn=4020. 2007年7月26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 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R],2006.
5 马迎华,李农,王超,等. 对甘谷县250例农村中学生艾滋病教育需求调查[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9(1):39-41.
6 陈晶琦,王佳,崔爽.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培训对健康教育教师及卫生人员知识态度的影响[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增刊,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论文集,2001.
7 陈晶琦,王嘉,孙江平. 北京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1):46-47.
8 陈晶琦,叶广俊,孔艳秋.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性态度及调查研究[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杂志,1996,2(3):120-122.
篇9
关键词:地质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施工
引言
我国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我国的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工程建设的质量的要求也随之而逐渐增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地质工程勘察,因此,地质工程勘察在一项工程施工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对工程设计和施工而言,为一项工程的施工的技术支持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同时,其工作的完美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项工程是否达到了合理性的要求。而目前我国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仍旧留有些许不足或者问题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去对我国的地质工程勘察技术进行不断的调整、改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发展速度提供更完美的保障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
1.目前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也随之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然而与一些国外相比较更为先进的技术而言,我国的地质工程勘察技术在相对程度上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1.1地质工程勘察的工作、设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较高的重视意识。地质工程勘察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是工程建设中进行地质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准确的数据在相对程度上可以更加完美的保证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可实现性。但是相对较多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人员在撰写地质勘查报告时,并没有去详细的分析参考资料,往往都只是参考之前的数据,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导致地质勘查报告之内所涉及的各类技术参数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备准确性,同时地质工程勘察的工作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过程中,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比较严重,进而导致地质调查报告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备足够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设计师提供的数据分析不准确,进而导致设计施工方案不具备足够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施工的顺利性。
1.2地质工程勘察的设计人员与地质勘测的工作人员之间的缺乏必要的沟通。设计人员与勘察的工作人员缺乏沟通便会导致设计人员不能最大限度的完美的利用地质调查报告,而相反调查人员也不能按照设计师的需要去进行调查,双方人员不能够完美的配合,在很大程度上便会导致人力、物质资源以及财务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导致地质勘察工作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完全的显示出来。而且,地质勘查人员只是对报告的理论性以及专业性加以重视,并没有考虑报告的实用性,便会导致设计人员在依据地质勘察报告去做设计的时候在相对程度上会产生较大的难度,进而会导致最终的设计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1.3地质勘查的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以及标准意识。在地质勘查工作中不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根据工程所建设区域其所不同的地质条件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应对措施,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够充分的考虑到工程所建设区域实际的情况,进而导致地质工程勘察报告不具备相对程度上较高的质量。而且,很多地质勘查人员在工作中对文字的校对没有足够的重视意识,在很多时候不能够更规范的对数据进行表达,同时不能正确的对公式进行使用,从而便会导致数据单位、计量单位、符号以及专业术语等不能够做到规范,进而导致勘察报告的质量降低,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施工。
2.地质工程勘察对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重要性
地质工程勘察对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意义。在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前期,相对程度上良好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开展、建设的顺利性。如果前期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将会对后期的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地质工程勘查工作主要是对水文条件、土质状况、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条件等各项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从而得到综合的、科学的、有效的数据信息,进而对整个工程项目中相对出现可能性较高的问题进行更加综合的分析,同时制定出相对程度上更加具备完美性、可行性的工程设计方案,更好的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以及顺利性,进而保证工程具有较高的质量。地质工程的勘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勘察区域的地形地貌资料、水文资料、地质条件资料、遥感图片资料以及地震记载的资料等各项资料进行详细的收集;其次,完成工程所建设区域的测绘工作并且进行详细的地质水文调查;第三,工程地质勘探见工程地质测绘、勘探;然后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测试并且得出综合的测试结果,最后整理成地质勘察报告。
3.总结
地质工程勘察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地质工程勘察作为一个工程建设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地质工程勘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工程整体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想要保证地质勘查工程设计、施工的质量,那么地质工程勘察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便是保证其自身工作的质量,其次通过更加详细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进而去获得工程所需的各项技术参数,从而去保证工程设计的准确性以及施工的安全性、顺利性。因此,在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中,要严格的遵循各类规范,进而提高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洁.浅谈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必要性[J].四川水泥,2015,11:100.
篇10
运城板涧河小浪底引黄水质提升工程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1°00′~111°45′,北纬35°10′~35°40′,是利用我省正在实施的大水网小浪底引黄工程输水系统,将沿黄支流西阳河、允西河以及板涧河流域的优质水调至涑水河流域的半坡调蓄池,供运城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水。
运城板涧河小浪底引黄水质提升工程分两期实施。
一期工程布置为:板涧河流域的优质水源经板涧河水库后通过连通洞进入小浪底引黄工程2#输水隧洞。设计年可供水量1725万m3(95%保证率)。
二期工程布置为:在李家河附近建坝,将西阳河优质水经李家河水库调节后,利用在建李家河—后河的供水隧洞引入后河水库(允西河)下游,与后河水库供水管道汇流后,通过新建20km输水隧洞、11km倒虹吸,以及新建的小浪底引黄工程垣曲支洞,进入小浪底引黄工程2#输水隧洞。设计年可供水量1051万m3(95%保证率)。
上述优质水源汇流引出2#输水隧洞后,铺设地埋管道至运城中心城区。
本次仅针对一期工程板涧河流域调水进行设计。
运城板涧河小浪底引黄水质提升工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设计,30年一遇洪水校核,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本次实施工程内容以板涧河水库为水源, 利用已建取水设施及连通洞、2#隧洞输水到吕庄水库新建调蓄池,再通过地埋输水管道送至运城市半坡调蓄池,供运城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年供水量为1725万m3,输水方式采用重力流,输水线路全长约90km,调蓄池前约50km利用小浪底引黄工程输水设施,调蓄池后约40km新建地埋输水管道,采用DN1100球墨铸铁管。
二、项目组织实施
2019年6月21日,我公司与山西省水利厅签订了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完成政府采购。项目合同签订金额200万元。
合同签订后,我公司开始组织本项目勘察、水文、水保、环评、水工设计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工地查勘,明确了各专业的工作内容。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完成了前期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地质灾害评估、防洪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土地复垦评价等6个专业报告。
三、工作内容完成情况
我公司已按合同要求完成了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报告、防洪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土地复垦评价等6个专业报告的编制。
四、项目实施效果
本次工程输水管线从小浪底引黄工程干线末端开始至盐湖区,输水规模按生活平均供水流量确定,近期板涧河水库向盐湖区供水1725万m3,远期自板涧河、后河水库、李家河共同取水可以满足盐湖区2293万m3供水,输水管线规模按远期考虑,供水流量1m3/s。
五、结论和意见建议
我公司编制完成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报告、防洪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土地复垦评价等6个专业报告符合合同要求。
六、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1 资金到位(含中央资金、地方资金、其他资金)。
按照合同要求以及项目进度,已到位合同金额200万元。
2 资金安全。
到账资金符合公司前期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