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10 15:1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篇1

>> 云南省勐海县教育对口支援情况的调查报告 云南省宣威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云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调查报告 云南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业务开展情况调查报告 云南省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运行工作调查报告 云南省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状况调查报告 洱源县森林资源调查现状分析 涪陵居民健身现状调查报告 通榆县肥料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意愿调查报告 突泉县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的调查报告 洱源净 洱海清 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洱源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农村生活环境与居民健康调查报告 川江号子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景县施肥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云南中小型物流企业人才现状的调查报告 对云南主要影视基地运营现状的调查报告 河北省高阳县纺织业调查报告 基于山东省沾化县林农创业的调查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魏敏,吕震,嵇剑彬,等.合肥市患者选择医院的情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1(8):825-827.

[3] Hans O,Birk Lars O,Henriksen.Which factors decided general practitioners’choice of hospital on behalf of their patients in an area with free choice of public hospital:a question-naire study[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012,12(126):1-10.

[4] 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EB/OL].2011[2011-09-15]..

[5]文斌.大理州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2):85-88.

[6] Ruby A,RouseM,Hamilton A.Dentists Evaluate Their Patient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Preferences [J].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1990,3(13):307-319.

[7]景汇泉,李君,李海梅,等.求医行为的哲学思考及社会发展相关性的探析[J].医学社会学,2014,8(7):43-45.

[8] Claycomb C,Lengnick-Hall C A,Inks L W.The customer as a productive resource:a pilot study and strategic implictions[J].J Bus Strateg,2001,18(1):47-68.

[9]肖圣鹏.患者选择医疗机构影响因素研究[J].广角镜,2013,7(23):253-254.

[10] Kara Hanson,Winnie C Yip,William Hsiao.The impact of quality on the demand for outpatient services in Cyprus[J].Health Econ,2004,13(12):1167-1180.

[11]楚蓓,王伟,兰迎春.城乡居民就医行为多元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3,10(A):45-47.

[12]杜珠英,吴媛阳.汕头市居民就医行为分析[J].管理观察,2014,6(17):64-66.

[13]张容瑜,尹爱田,Shi Lizheng,等.就医行为及政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2,6(6):861-862.

[14]王粤湘,何丽金,张秀华.门诊患者择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社会学,2009,30(12):42-43.

[15] 向雪瓶,魏俊丽,彭芳,等.患方选择医院的主要原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13-15.

[16] David S,BrennanA,John Spencer. Dentist preferences for patients:dimensions and associations with provider.Paactice,and service characterist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06,13(1):69-78.

[17]孙艳华.门诊患者选择医院的参考因素的研究[J].求医问药,2012,10(14):327-328.

[18] 张妍,谢子秋,刘忻,等.患者选择医院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21):71-73.

篇2

一、突出三大建设,增强依法审计和科学审计能力

一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在“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中,采取“自己找、股室提、领导点、互相帮”的方法,集中查找党员干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全面整改,建设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实、能成事的审计队伍;二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从严整治“庸、懒、散、空、玩、奢”6种不良习气,树立求真务实、执审为民的审计新风;三是加强创先争优建设。制定了切合审计实际的整改方案,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研究出台了《审计组廉政责任追究制度》、《审计项目成果测评办法》,努力营造“夯实责任、提高效率、优化环境”的干事创业氛围,使全体审计干部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敢谋新篇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作风,营造干部清正、审计清廉、执法清明的审计氛围。

二、实现四大提升,努力构建科学审计、现代审计平台

一是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审计干部业务能力学习培训,提升审计干部审计能力;二是深化“审计质量提升年”活动,规范审计执法程序,加大审计结果公示范围,提高审计工作的公信力;三是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医疗和社会保障性资金开展联网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常态化,提升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四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梳理、归纳和分析,形成有特色、有创意、操作性强的审计调查报告,并加大审计成果的开发利用,促进体制、机制的完善和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审计监督水平。

三、深化五大审计,发挥审计服务和保障功能

篇3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路径;天津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6.0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环境问题也随之集中表现出来。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天津在文明生态村基础设施“六化”、公共服务设施“六个一”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但与中央对天津的定位要求、与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比,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改善。为此,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对于天津建设新型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是农业资源、农村经济及农民生活达到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具体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改善自身发展与周边的环境保护,积极优化农村经济发展与周边城市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把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好,塑造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精神面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和农村生态良好”。

“生态是生存之基,文明是发展之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载体把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组合在一起,围绕着生态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等,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村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并逐步走上文明发展道路[1]。实践证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影响着其所在的整个区域的文明程度,因此,必须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2]。

2 天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2.1 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早在1995年,天津市农委、天津市环保局和天津市农林局就开展了四郊五县的生态村建设工程,建成市级生态村7个,局级生态村11个,呈现文明生态村雏形[3]。自2005年,天津市政府实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从2007年起,平均每年对全市100个行政村进行文明生态村建设。截至2010年底,天津7个区县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5个乡镇(11个国家级,4个市级)建成环境优美乡镇[4],截至2011年底,天津市文明生态村已建成1 023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三分之一[5]。津郊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有力地改善和提升了所在地农民居住环境水平。

2.2 生态文明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在农村“三区联动”带动下,天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工业园区、农民居住社区协调健康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农村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文明产业体系逐渐兴起。农业逐步从以传统种养业向设施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转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农业从以生产物质产品为主向生态服务转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6-7]。以观光休闲农业为例,天津已培育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8个,旅游特色村(点)160个,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1 428家[8],让人们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了崇尚节约、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走上了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形成了以环境改善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

2.3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几年来,天津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2008―2010年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中,共建成小城镇垃圾处理设施7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5座,完成农业节水灌溉工程2万hm2[9],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87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75%。开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乡镇比例约为40%,行政村比例约为21.1%;实施了蓟县沼气与秸秆气混合集中供热示范工程、静海1 200 m3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10]。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示范镇和中心镇比例为41.5%,乡镇比例约为24.3%,行政村比例约为21.1%。环外31条(段)农业骨干河道进行治理,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与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问题[3],一批惠民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2.4 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

天津以创建生态宜居城市为契机,通过新闻报道、专题宣传片制作、环保电子屏展示、大型宣传组织等措施,对“乡村生态文明”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如,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天津电视台2012年6月份主办了天津“美丽乡村”大型电视评选活动,目前选出的十大“天津美丽乡村”和23个“天津特色乡村”,全景展现了新农村在产业、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特色。此外,天津市政府积极推进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不断深化环境教育,组织大型环保宣传、公益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国际交流活动。经济发展好,农民收入高,村庄环境美,生态条件优,文化引领强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渐融入农村生活。

3 天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3.1 农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资源与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天津资源环境压力不容乐观。天津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年末实有常用耕地面积由1995年的42.61万hm2减少到2011年的39.65万hm2,减少了7%;2011年天津市水资源总量为15.4亿m3,人均水资源116 m3,仅为中国人均水资源平均水平的1/15[11-12],水资源严重短缺。基本生态用水严重短不足,全市生态用水量为1.22亿m3,缺口量达6亿m3左右[13],受保护地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由14.87%下降到11.05%,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较为突出[10]。受资金、技术和服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农村地区沼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仍然较低[14]。

3.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环境综合整治尚未全面展开

天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区存在较大差距, “基于天津78个示范型和26个标准型文明生态村的调研”表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未来村民最希望改善和投入的公共产品[15]。因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天津市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距国家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考核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全市开展污水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小区)仅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的43%,处理率仅为18%,部分农村地区环境“脏乱差”问题仍比较突出。设施农业大部分化肥、农药施用强度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204.9,0.585 kg・hm-2,平均利用率仅30%~40%[9],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加之农村村舍建设不合理,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

3.3 农民环境意识薄弱,生态责任意识不强

近年来,天津虽然广泛开展了生态环保宣传和实践教育活动,但覆盖范围明显不足,尚不能满足生态市建设要求。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在发展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传播载体相对较少,环保教育未能跟上,导致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与生态文明知识。加上农民文化程度有限,致使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感,造成了一些先进科学技术无法得到普及和推广,一些先进管理理念无法贯彻执行[16]。

3.4 生态法治体制不健全,村镇生态环保政策不完善

截至目前,天津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天津市文明生态村规划建设导则》、《天津市重点生态林管护暂行管理办法》、《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文件的制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但一些对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理还缺乏法律依据。针对生态安全预防性的法律仍然较缺乏,部分法律法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相关的鼓励、引导和惩罚措施。另外,人员、环保检测设备和经费不足及上下左右联动的工作推动机制与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区县生态建设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4 天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路径选择

4.1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政府要加大开设固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合理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弘扬生态环保文化;定期组织机关干部、社会团体和城乡居民代表到环保先进的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导推广作用。充分利用网站、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资源,大力宣传重视环保、热心环保、积极参与环保工作。成立环保组织民间社团和建立环保公众参与网站,开办环保活动,让城乡居民主动参与,宣传日常生态理念和行为。改善环境宣传教育条件,建立生态环境教育馆,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树立生态文化教育模式。通过全社会共同参与,采用多层面、广范围的宣传教育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全民共同参与的环保宣传大格局,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4.2 生态文明规划引领

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在天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县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对村庄进行规划指导与建设,加强对百姓集中式的管理,不断优化乡村空间结构,以改善整体的农村生活条件及环境面貌。尽快研究制定现代农业和示范小城镇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和技术规范,促进农业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规划重点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目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目标,科学优化农业发展空间,构建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格局。

4.3 生态文明产业发展

以“现代、都市、生态、文明”为主体内容,以经济与生态双重价值取向创造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在农业重点发展区,以绿色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农业旅游与游憩服务”为特色,完成都市现代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多功能转型[17]。大力发展绿色畜禽养殖,按照基地化建设,全面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18]。在农业生态修复区,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治理,推行农业安全生产方式,严格监督控制农业污染。在农业多功能综合发展区,加快推动以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绿色农产品加工服务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使农业生态系统成为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基础。

4.4 生态文明投入保障

采取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方式,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渠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19-20]。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中的环境保护投入,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及环保应用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好、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及福利事业场所设施资金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的作用,推动污染治理市场化,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资,特别要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积极投身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努力打造天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

4.5 生态文明示范带动

坚持和把握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和原则,加快建设文明生态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利用广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拓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积极培养新型农民,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美丽乡村宣传教育引导、主题活动培育、节日活动展示等,把改善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与培育文明风尚密切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树典型,充分发掘各村镇的特色和内涵,发展一村一品,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农村亮点[21-24]。

4.6 生态文明政策法规

首先,加强落实国家及地方各项环境保护目标的环境标准和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等基础政策建设;出台相关条例,如《天津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结合天津农村环境污染特征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补充和完善相关法规,如《天津市生态补偿条例》、《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其次,建立自然资源生态补偿税,开征以化肥税、农药税为主的环境税;制定金融支持政策,绿色信贷政策向农村和农业领域倾斜,运用利率优惠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生态农业、可再生能源、农村污水及垃圾设施建设的技术项目和具有高附加值、污染程度小的工业企业[25];再次,建立有效的绿色征集考核评估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良好的薪酬及晋升制度相结合,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制和制度,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建立无公害农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等。

参考文献:

[1] 王如松,林顺坤,欧阳志云,等.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生态文明评价课题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天津农业环保信息.天津市生态村建设[EB/OL].(1999-01-01)..

[6] 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2-11-02)..

[10]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天津市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EB/OL].(2012-10-15)..

[14] 马永芬.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J].山西农业科学,2010(12): 47-49.

[15] 毕宏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愿望和诉求调查报告-以天津市文明生态村为例[J].未来与发展,2008(6):55-59.

[16] 杨海蛟,张翠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3(8):209-212.

[17] 杜瑞芬,苗红英,福忠,等.依靠区域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产业化模式,走可持续绿色食品发展道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 (3): 7-8.

[18] 张丽娟.推进健康养殖 发展生态畜牧[J].山西农业科学,2011(7): 772-774.

[19] 张慕,贺庆棠,严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0] 孟志兴,孟会生, 王广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经济效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 2012(6):682-685.

[21] 天津日报.天津投资20多亿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915个[EB/OL].(2011-04-21). http:///web/yqjjw/2011-04/21/content_22578494.htm.

[22] 杜艳,刘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村[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 1-2.

[23] 陈明.转型视角下一个生态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面貌――上海市第一生态村前卫村调研报告[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91-94,98.

篇4

关键词 资源环境观 课堂教学 野外调查

一、前言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和我国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两型”的精髓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可见,资源环境观的教育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对下一代实行资源环境观教育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和保持社会经济、人文和谐的重大障碍。这突出表现在污染严重、生态破坏、能源紧张等。由于环境污染、资源争夺等引发的以平均29%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的纠纷5万余起,对抗程度明显高于。

要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维持较高水准的经济增长,必须认清形势,加强对学生资源环境观教育,而中学地理教学承担的主要任务和核心价值就是让学生认知生态环境,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刘伟辉(2008)认识到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资源环境教育的若干问题,认为实践中加强环境素质教育,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肖建雄(2009)就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进行了深刻探讨。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与环境维护是密切相连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环境观,但如果没有养成强烈的资源节约利用意识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人成长的。文章从资源环境观二者辩证的逻辑关系角度论证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性,重点是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观问题,当然,结合乡土教材,理论联系实际是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二、学生资源环境观的培养途径

人类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已成为人类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新时期“两型”社会建设正是在这一紧逼形势下国家提出的重大决策。同时,资源环境观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与自身优势,它在资源环境教育中担负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地理教材,结合当前实践,对学生有效开展资源环境教育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切实贯彻落实资源环境观教育

中学地理教材包含了丰富的资源环境内容,课堂教学是渗透资源环境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作为地理教学工作者,应积极在教学中贯彻资源环境思想教育,以提高学生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健康正确的资源环境观,这也是地理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不管是教学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地理教师都要对地理课程的不合理设置予以改革,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和资源环境教育氛围缺失的状况。当然,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学生在旧有模式下接受的资源环境教育效果远不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现代教学手段的现有模式丰富与深刻。例如,在讲解自然灾害时,可以播放“长江特大洪涝灾害”、“北京沙尘暴”等录像,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认识到人类环境破坏导致的严重后果,明白人类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当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页、报刊杂志、课外读物、社会调查等多种渠道获得很多信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提高资源环境认识的作用。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资源环境认识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资源环境教育,课堂理论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更需要让学生的学习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社会环保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日,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企业、农村、城镇、社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与探索,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资源环境观教育。很多学校设立了第二课堂教学,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如充分利用旅游、野营、参观、专题讲座、模型制作、黑板报、地理小报、漫画展等实践阵地,提升学生的资源环境认识,同时也深化了对地理课本知识的理解。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乡土地理教材为学生资源环境观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关键是如何利用材料,实现教学效果最优的问题。对此,我们有些成功经验。我曾经带领学生分班分组,深入企业污染的生产生活区进行资源调查和环境普查,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资源环境问题。例如,我曾组织学生测评南洞庭湖水水质,进行沿河居民南洞庭湖水保护调查,针对沿途排放污染的企业,提出如何实现排污节排,保护环境的建议与措施,并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写成调查报告。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宝贵材料。这样的实践活动,既丰富了课外教学的内容,又达到了实现学生资源环境意识的提高。

篇5

1.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溯源与展开

2.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效率核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3.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现状、经验与政策建议

4.中国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率分析

5.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6.论环境保护视角下消费税改革的再次深化

7.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

8.基于经济责任的环境审计路径选择——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环境保护责任审计

9.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及其研究进展

10.中国环境保护事业60年

11.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内涵、框架与改革思路

12.“十一五”环境保护投资评估

13.新疆十大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其对策探析

14.从环境权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环境公益诉讼

15.中国西部能源及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

16.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激励模型设计——基于博弈和合谋的视角

17.环境保护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18.湖南省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质量的实证研究

19.资源、体制与行动:当前中国环境保护社会运动析论

20.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改革构想

2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

22.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环境保护方案设计研究

23.环境保护权利话语的反思——兼论中国环境法的转型

24.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改进

25.环境保护检举权及其司法保障

26.建立中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思考

27.环境保护相邻权制度之体系解释与司法适用

28.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探析

29.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30.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

31.关于尾矿库的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32.企业环境保护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3.构建环境保护税制体系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4.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及其启示

35.我国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间的协调机制探析

36.中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比较

37.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38.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问题研究

39.可扩展的环境保护档案元数据研究与实践

40.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的若干看法与政策建议

41.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思考

42.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面板数据分析

43.云南环境保护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44.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

45.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演变

46.城市环境保护满意度及案例分析

47.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

48.日本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研究

49.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及经验借鉴

50.日本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51.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初创——兼述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及其历史贡献

52.中央财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优化设计探讨

53.湖南省环境保护投资现状分析

54.流域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绩效考评体系设计及其应用

55.构筑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制度

56.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57.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

58.关于我国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思考

59.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60.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研究

61.中国环境保护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62.国家级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一般模式研究

63.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64.环境保护:海外投资者面临的法律问题

65.新时期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研究

66.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67.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68.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分析——基于各级政府博弈视角

69.中国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设计

70.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研究:社区磋商小组

71.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72.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网络参与研究——以PX项目的网络舆论演化为例

73.作为生态和环境保护手段的空间规划:联邦德国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74.中国工业环境管制强度与提升路线——基于中国工业环境保护成本与效益的实证研究

75.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哲学思考

76.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77.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定位和策略分析

78.农村环境保护:国内外的经验、做法与启示

79.湄公河下游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各国政策取向与流域治理

80.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

81.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完善广东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82.进一步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研究

83.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保护分区

84.地方政府竞争的博弈行为与流域水环境保护

85.论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6.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以潘得巴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为例

87.新常态下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与原则

88.环境保护中政府规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及其博弈分析

89.中国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差距比较

90.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91.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研究

92.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制度比较研究

93.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政策与法律对比分析的视角

94.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95.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

96.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之立法及执法完善研究

97.环境保护税法的实体原则与程序原则

98.中国海外投资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篇6

20__年7月20日

最近,根据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的安排,由市新农村建设8个专业工作组组成联合调查组进村组、访农户、搞座谈、看项目,对全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调研表明,全市新农村建设开局顺利,来势较好,但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需持之不懈地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长期抓下去,从而推进全市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各级各部门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总抓手,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是突出宣传发动。各地把发动群众参与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层层召开了动员大会或群众大会,开展了“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媒体的导向性,积极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市、县两级共编发新农村建设稿件1.8万多条。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到目前为止,全市13个县(市、区)财政共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800多万元,其中溆浦、辰溪、靖州、会同、芷江等县都在100万元以上。三是落实工作措施。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在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订了示范村建设考核办法、工作进度报告、村支部第一书记管理、督查督办、目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2、立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市落实优质播面230万亩、杂交玉米42万亩,同比分别增加5.8万亩和5万亩;建立无公害水果和优质稻基地50万亩,新建优质柑桔基地6万亩;引进优质蔬菜品种39个,建成蔬菜基地33个28万亩。完成牛冷配7000多胎次,出栏三元杂生猪59.6万头,推广稻田模式化养鱼56.4万亩。制定地方性生产标准5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5个、“三品”认证20个。二是着力培植发展龙头企业。1-6月,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48.2亿元、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0.6;农产品加工完成销售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2.6;新上泰格林纸、惠龙草业、绿兴源糖业、小丫丫食品等4家规模企业和会同贤胜精炼油加工、湖南金珠米加工、芷江和翔芷江鸭加工3个大项目。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到目前为止,全市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73个,其中今年新培育发展21个;直接联系农民9万多户,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8元。四是狠抓农村劳务输出。截止6月底,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21.7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64.8万人,分别占全年任务的64和85;实现劳务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8.9。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1-6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84元,同比增长73元,增长7.2。

3、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其示范带动效应开始显现。一是点上抓示范村。各地在确定示范村上坚持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多种类型、注重平衡,经层层申报筛选,共确定了50个示范村,其中建整扶贫村18个;共确定县级示范村155个,下派村支部第一书记544人。每个市级、县级示范村都确定了相应的领导联系挂点,部门对口帮扶,力求抓好示范,增强带动效应。二是区域上抓“一线一圈”建设。各地在抓好市、县两级示范村的同时,鹤城、中方、洪江、芷江等县(市、区)立通较为便利、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经济相对发达的“一线一圈”(__城区周围和怀黔高等级公路沿线)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并把它作为新农村建设区域性的示范区。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重点启动了2万亩节水灌溉、31万亩生态公益林、工业“三废”治理、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开展了1000户科技示范户、100户营销大户及5个文明乡镇、55个生态文明村、500户文明户的评比活动。三是大面上抓“三清”、“四改”。各地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花钱少、群众最容易办到的事情入手,以沼 气建设为切入点,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引导农民开展以“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四改”(改水、改灶、改厕、改栏)为主的村容整治工作,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打基础。通过示范引导,“三清”、“四改”工作已在全市80的行政村开始启动。

4、以“54321”为切入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农村面貌有了初步改观。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通”、“四改”、“三清”、“两解决”、“一提高”为切入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突出抓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五通”方面,通路有400公里县到乡公路、390个通畅通达项目、67个农村客运站点建设项目挤进20__年省计划笼子,资金总额达2.4亿元。已完成通村公路建设改造343.6公里,其中新建155.5公里,硬化道路219.2公里,完成农村客运站(点)建设16个;完成总投入4180.6万元,其中上级投入2246.8万元,群众自筹1933.8万元。通水已解决8个乡镇、24个村、1.9万人的安全饮水,完成投入 681.9万元,其中上级投入460万元,群众自筹221.9万元。通电已启动第三期农网改造,农网改造入户率达64.7;今年已投入农网改造资金8568万元,其中上级投入7620万元,解决自筹948万元。通讯今年新增农村固定电话3.4万门,新增移动电话1.8万门,分别占年度任务的51.4和52.7。通广播电视今年新增农户3.4万户,全市通广播电视率已达81.3。“四改”(改水并入“五通”)、“三清”方面,新建沼气池4129口,占年度任务的28,带动农户改厕3760个,改厨8600户,改栏1.2万间;完成清垃圾325万吨,清污泥784万吨,清路障3.4万处,新建垃圾站(池)2571个。“两解决”方面,解决就学争取到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60所,专项资金3470万元;已开工建设寄宿制学校18所,农村学校危房改造1.5万平方米,完成投入1020万元。解决就医方面争取到75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上级投入1650万元,已完成卫生院改造17所,完成投资613万元。有会同、中方、芷江3县被列为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参合农民达43.4万人。通过“54321”工程的实施,全市农村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观。如鹤城区石门乡双村村(现为区级示范村),村支部书记黄秀佳自筹资金110余万元,硬化村到组公路4.6公里,通组公路硬化率达82;同时,还上求下跑筹措资金20余万元,组织村民积极推动“一池三改”,全村新建沼气池38口,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5、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一是突出抓好财务公开,夯实民主管理基础。各地结合实际,着力于村级财务公开内容的标准化、公开方式的规范化、公开时间的制度化和公开程序的科学化等四项制度的建设。目前,全市的农村财务公开面达到了98以上。二是深入推进村民自治,提高农民法制意识。目前,全市690个村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占总数的95.6;3620个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小组,占总数的93.8;3582个村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占总数的92.8。三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体活动。各地充分利用农民夜校等教育教学基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道德评议活动,倡导爱国守法、文明诚信、团结在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了破除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活动,消除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组织发动农村文艺队伍,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靖州县贯堡渡村上半年列支8000多元,组织了蓝球赛、龙舟赛、演唱会,把群众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四是以“星级”评选为载体,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地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广泛开展了“科技示范户”、“文明诚信户”、“文明乡镇”、“双带双强型党员”、“五好村支部”以及“好婆婆”、“好媳妇”等星级评选活动,广大农民群众诚实守信、守法护法、公民道德意识明显增强,农村打牌财博之风大大收敛,偷盗、抢劫、斗殴等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地方群众发动工作不到位,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调查表明,广大农民群众对中央建设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尤为拥护和欢迎,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值很高,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普遍,对于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农民投工投劳建设自己的家园招数不多,措施不力,个别地方没有什么实际动作,无所作为。

2、一些地方“点面”工作不统一,对大面上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乏力,缺乏整体性。按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既有“点”也有“面”,但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县(市、区)“抓小放大”,所有的人、财、物力过度往示范村倾斜,忽略了非示范村的大面上工作,“点面结合”工作虚化,缺乏整体性和有效性。

3、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缺乏发展公益事业和改善基础设施的实力和后劲。由于大包干“两山变一山”时,将集体林场、果园等资产分到农户从而造成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据对新晃的调查,全县没有集体经济的村为240个,占到93。群众非常迫切需要的改水修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难以正常启动。

4、有的乡村各项工作不平衡,缺乏统筹科学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二十字”方针,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但一些地方在推进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产生了“重生产轻乡风”“重项目轻人文”、“重硬件轻软件”等不良倾向,尤其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工作较为滞后。

5、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严重制约后续工作的开展。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是必须着力走好的第一步棋。但由于资金匮乏,目前市级50个示范村仅完成10个,155个县级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基本上还没行动,对后续工作的展开造成严重影响,势必影响全年计划的顺利完成。

6、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启动力度不大。截止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财政投入极为有限。由于资金投入乏力,融资渠道有限,特别是少数的市、县后盾单位对示范村的“挂靠”不到位,帮扶资金和物质没有落实,导致启动工作力度不大,一些地方面貌依旧,没有什么新的动作和起色

三、下段工作建议

1、进一步抓好宣传发动,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意识。要在宣传发动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__市新 农村建设网》、《__日报》、《__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广泛深入组织发动各级各部门干部进村入户,抓好“支帮促”工作,帮助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深入领会、全面理解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突出农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地位,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引导与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

2、进一步抓好办点示范,着力做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强化面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突出抓好“一线一圈”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办点示范要重点抓好市、县级示范村建设,科学规划布局,选定建设项目,确定扶持重点,落实扶持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扎扎实实地办出成效来。全面推进要注重发挥示范村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做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做好典型培育与总结宣传工作,推广“荆坪村经验”、“双村经验”、“贯堡渡村模式”等一批先进典型经验,真正通过示范村建设带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切忌抓住了“点”忽视了“面”。要创新新农村建设共建机制,健全完善帮扶机制,推广“企业结对帮扶”、“单位联村共建”等模式,重点抓好“一线一圈”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篇7

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反思。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J.B.Connant)在《1945年哈佛报告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和分辨各种价值。我国的通识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识教育的研究重点由课程介绍向理论探讨转移。1999年,李曼丽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标志着我国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探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通识教育的内涵得到不断充实。同时,在对以往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也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出现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也应运而生。所谓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理念、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遵循生态环境伦理法规和行为准则,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主动性。

二、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框架是和谐统一的。但是,二者的出发点是有所差别的。与重视个体能力开发和职业发展的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品德,旨在使学生的品性、公民意识和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所以仅在少数综合性大学的非生物、非生态专业开设了生态类选修课。这也导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授课教师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具体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非生态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剖析当前的各种生态学问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环境行为。但是,近年来,一些导论类、概论类课程在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领域占据了主流,高校开展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只是简单的概念教育,对“什么是生态文明”“怎么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则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所以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缺乏具体的教育目标、清晰的实施方案和量化的考核指标。这直接制约了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发展,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有欠缺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主要有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2种。专业选修课对选课学生的专业会有一定的要求,而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则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因此,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是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和主要途径。但是,我国高校在设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时,大多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而且科目教学大纲与大学教育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也不够明确。甚至于部分高校把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让文科学生多学点生态、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让理科学生多学点自然文化、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所以认为开设一些生态类、环境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就算是完成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任务了。至于这些课程是否能够体现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要义、是否有合适的教师开设,以及教师是否能够按照通识教育课程的标准进行教学等问题,则几乎不作全面的考虑。这最终导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

1.课程内容单一、重复率高

目前,高校开设的全校性生态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仅涉及生态学的相关概念,而很少涉足与生态问题相关的环境科学领域。同样,高校开设的全校性环境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仅仅是围绕环境学的基础概念展开,而无暇顾及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虽然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包含了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相关的知识,但是存在关注面窄、可应用性差、知识点单一且重复率高以及知识缺乏体系等问题。此外,目前高校规定全校性选修课的课时一般为30学时,学时非常有限的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要让学生在掌握生态、环境领域知识精华的同时还能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更是难上加难。

2.课程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

水污染、雾霾、全球变暖等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心、非常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理应成为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大多只是围绕生态学或环境学的知识点和基础概念进行理论讲授,在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很少针对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这不仅使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枯燥无味,也使选课学生对授课内容失去了兴趣,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学生选修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为了获取学分或者容易获得较高的课程成绩,而不是受课程本身魅力的吸引。同时,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不仅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导致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可见,传统的“灌输式”课程教学方法已成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瓶颈”。

3.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服务于培养目的

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主要采取开卷考试和论文考核2种方式。这2种课程考核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掌握课程所讲授知识的情况,但是由于文字反映的是一定的概念和意识形态,所以这2种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考核存在敷衍的心理。例如,在应对开卷考试方面,学生大多只是在考前将教师讲课用的课件和各类参考书准备齐全,而很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复习。这就导致考试结束后学生往往很快将课程教学内容忘记,有的学生甚至考完试连考题和答题内容都没记住。在应对论文考核方面,大多数学生只是围绕论文题目搜集相关的文章,然后进行简单的拼凑,而很少真正基于某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由此可见,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采取的单一的缺乏量化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衡量通识教育的效果,也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加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授课教师的能力不足

我国高校传统的课程教学一般都是一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复杂庞大,涉及的领域较多。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在高校承担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为讲师,他们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时间尚短,科研实践经验不足,授课技巧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影响,很难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复杂庞大的内容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只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对其他相关领域了解不深。这导致授课教师无法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也无法将专业知识更加通俗化,从而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这也正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只由一位教师承担的弊端所在。此外,即使有些高校由教授承担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发展战略使“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在大学不断蔓延,再加上高校对教师业绩的考核指标赋予科研的权重远远高于赋予教学的权重,所以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科研上,缺乏对教学工作的热情,更不会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跨专业领域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更有甚者,有的大学出现了教授整日忙于“跑项目”的怪象。这都势必会导致教学活动走过场、教学质量下降。

三、提高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质量的建议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重任,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学生生态环境素质养成的需求以及大学各专业课程与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联系等,合理设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并采取措施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使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明确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具有通用性的特点。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将通识教育的通用性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等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整合,使大学生切实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与自己所学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技能,以期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目的。因此,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要基于通用性和专业性2个特有属性,大力开展专业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普及教育,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例如,保护生物学是为了解决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威胁的问题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随着生物多样性危机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高校将“保护生物学”作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全校性A类选修课程,并规定“保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保护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物种及其生境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物种的具体措施等。

(二)完善课程设计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从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因此,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有一个复杂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课程的内容通常会涉及多学科领域。这就要求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所涉及的复杂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使课程教学大纲紧紧围绕大学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

1.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相关课程的设置

在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的基础上,高校要对相关课程的设置进行重新调整。首先,要设立一些全校性的生态环境类必修课,普及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在相关的德育课程中增加森林文化、生态哲学、环境伦理、生态美学以及“生态文明发展史”和“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最后,要加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适当增加全校性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时,以充分发挥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2.丰富授课方式

高校要推动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首先,要积极倡导热点问题辩论、专家讲坛和事件追踪报道等多样化授课方式的运用,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其次,要鼓励授课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完善教与学的过程、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例如,通过采取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环境问题的调查及其产生原因的探寻过程中;通过广泛邀请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到高校举办有关生态文明与环境问题治理的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通识教育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准备,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因此,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应建立概念与方案考核相结合的多指标、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通过提交调查报告的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通过主题汇报的考核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应用基本概念分析生态环境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所学理论提出治理措施的能力,以加深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强化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篇8

一、统一认识,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构筑起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和社会为载体,学校和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成立了由校长孙凯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在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重视课堂主渠道,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

1、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各教研组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渗透环境教育的观点。考试中有环境教育内容的题目,有比分。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发挥了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构建起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开展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站定期广播环保知识,利用宣传栏定期出专刊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张贴环保标语等。

3、加大投入,狠抓管理,加快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建设进程。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脑室等,征建了运动场,校园小广场及其附属设施,有计划购买花草树木在植树节、青年节、妇女节等节日中种植。由于有科学规划,有每年持续植树和有效的管理,我校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并进行检查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次总评比,把环境教育和爱护校园列入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病各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厕所无异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温消毒,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

4、投身社会大课堂,环境体验教育效果突出。我校通过以生活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用多种环境实践的课外、校外及社区活动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的养成。每年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活动;通过讲座、诗歌朗诵、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演讲辩论、科技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爱鸟护鸟、绿色消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鼓励学生撰写环境论文、调查报告进行环保方面的小发明、小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环保知识科普小制作竞赛,在市县级比赛中均获得骄人的成绩。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 环境教育 化学教学 渗透

党的十中,胡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了环境化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符合素质教育中教学改革的要求,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有必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渗透环境教育符合新课改和考试大纲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中明确指出:必修课程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要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在《必修化学》等多种教材处都体现了环境教育的内容,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等一系列的规定,都体现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关于氟里昂和NOX对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光化学烟雾、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题目,但由于这类题目取材新,学生感到陌生,往往得分率低,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渗透环保知识的教学。

2、加强环境教育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高中的学生虽然对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都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对于具体的,更深一层次的知识并不清楚,缺乏科学性的理论性知识的认识。比如光化学烟雾、世界公害、赤潮等、臭氧空洞、酸雨等的具体成因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不太清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学中此内容涉及的很少。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理性的认识目前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在家偶尔的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理念的渗透。

二、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据教材内容确定好结合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必修1的第四章学习非金属氮和硫的氧化物时除了介绍其毒性外,同时介绍其与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关系,以及目前我们国家在解决这一些环境问题时所面临的困难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使命感。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法制教育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一般的渗透方法是讲解某类物质或操作方法对环境的危害,再提出相关的法律制裁条款,最后给出防治方法。例如学习SO2时介绍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冶炼等产生SO2导致大气污染,进而产生酸雨,教师在介绍酸雨危害的同时,引人《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禁止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气体的规定,最后介绍防治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和环保知识,更进一步了解了环保法制知识,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

3、结合化学实验渗透环境教育

第一,改M实验方法。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内容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同时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改进实验操作、装置等,尽量做到有毒气体不外泄,提高尾气的吸收量,向绿色化学方向发展。

第二,发展微型实验。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和改进各种实验为微型实验,如在氯气的性质实验中,设计为微型实验,将实验装置改在玻璃片和表面皿中进行,这样只使用原来药品用量的十分之一,节省了药品,同时还减少了有毒气体氯气的排放,还不影响实验的效果。

第三,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在平时教学中利用研究性学习课渗透环保教育。如根据高一、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小课题组,布置不同的研究内容,通过上网查询、社会实践调查等手段去认识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固体废弃物等几大方面的环境问题。如蔬菜杀虫剂的危害及合理使用、生活垃圾种类及处理、废旧电池的污染、日用化妆品的成分、垃圾食品的成分及危害、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通过这些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并可指导学生后续的学习。这样的方式学生积极性很高,有数据、有事实、有图片、有调查报告、课件等,形象生动,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与环保知识充分联系,加深印象。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的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可将做不了的实验制成课件进行播放,既生动、又环保。通过播放有关环境教育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切身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等,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篇10

调查报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句古话对山区农民来说,正逐渐失去了说服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生活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但地处安吉县西南部的&&乡部分群众,居住在偏高、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导致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成为我乡相对贫困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要建房必须开山或者填土,人为的对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侵害,与县委、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这一发展思路不相谐和。因此,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使山区农民向县城等大城市迁移定居,实现山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保水增绿,生态保护,顺应新形势下农民对生活居住环境的更高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新时期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此&&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府提出的“转移致富”工作要求,结合本乡的实际,于6月1日~6月15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问卷调查,本文就调查所得情况作一分浅析与探讨。

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数据分析,不难看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础。首先,群众对此项工作的支持率高,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仅有92户农户不愿“下山居住”。其他590户农户对政府提出的“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都极为支持,支持率达86%。其次,打算建房的590户农户中,有82户不打算在近几年新建房,175户打算今后1~2年内建房,141户打算在3~4年内新建房,192户打算在5年以后建房。同时,愿意搬迁的农户多,在打算建房的农户中,愿意搬迁到本村中心村的农户有333户,占48.8%,打算搬到本乡集镇的有12户,占1.7%,搬迁到本县其他城镇的有17户,占2.5%,县城建房的62户,占9.2%。这说明在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试点工作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普遍愿望。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分析,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总人口2615人,55岁以上的430人,占调查总人口的16.4%,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0岁左右,这部分人在15年之后逐步走向自然消亡之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这部分人从年龄和综合素质上都很难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去适应市场,进行第二次创业。因此对这部分人应以适当引导为主,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20岁以下,589人,占22.6%,且大多在校学习,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增强,绝大多数不会再走农业致富之路,而是通过务工、从商等途径自然下山转移。20~55岁之间的1596人,占61%,这部分人正当壮年,思想观念基本与当今时代同步,自身综合素质基本适应当今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也积蓄了一定的资金,无论务工、从商,进行第二次创业都有较好的资本,因此,这部分人应作为“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重点。

从劳动力结构分析,在这次调查的682户农户中,劳动力1627人,占总人口的62.2%,其中外出劳动力36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2.2%,有外出劳动力农户数为260户,占总户数的38.1%。外出的这些人中,有的已在外创下了一片天地,适应了离开土地的新型农民的生活,有的也正逐步向新型农民迈进,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作了有益尝试,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从2002年人均收入情况分析,全乡2002年人均收入为3231元,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105户,仅占16.4%,这部分农户要鼓励他们搞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待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全家搬迁下山。1500~3000元之间的351户,占总户数的51.5%,这部分家庭通过一定的政策激励和配套措施的实施,可以促使他们向中心村集镇或向县城转移致富,3000元以上的农户共226户,占总户数的33.1%,这部分农户已有一定的资本和能力,应以引导他们直接向县城靠近,一步到位。

虽然在这次调查中,农户对“下山居住”工作都极为支持,满意率达86%,但是在农户的思想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顾忌和想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户经济条件已成熟,也很想搬到中心村或其它集中地带建房,但是又担心集中地带建房地基难以落实;二是一些农户经济条件尚不成熟,又迫切想建新房,缺口资金希望政府从多种途径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下山后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四是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建房后离责任山、责任田远了,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初步思路

在为时半个月的调查中,我们通过将农户对“下山居住”存在的想法和顾虑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使农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农户下山居住。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下山居住,创业致富”的认识,使群众“想下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仅有的生产资料与现时生产水平不相适应,“靠山靠水”难以跟上教育生活等消费支出。城市经济逢勃兴起,城市已成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为农民在城市创业提供广阔天地。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户充分认识到“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是实现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现有土地两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使群众“能下山”。①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充分考虑今后20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居住带来的影响(前瞻),充分考虑以生态、旅游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居住带来的影响。②村及村民小组管理体制的调整过程中,只保留基础良好,发展潜能较大的中心村,大幅减少自然村落,做大做强中心村,适势兼并行政村。③下山新建房以县城迁居为重点,同时增强&&集镇居住功能,实行梯度转移,把家庭条件好、素质高的部分农户作为下山居住工作规划的重点对象。

三、促进增收,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提高迁居经济实力,使群众“移得动”。①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坚持发展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高本地就业能力。②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通过技能素质培训、劳动力资源信息收集、企业结对等形式使更多人走向市场、走向集镇,达到异地致富的目的。③加大教育投入,使我乡的下一代有更多的人走向高等学府,实现教育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