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9 04:4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伤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其次,要求现场全面停工,由公司领导组织所有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改,尤其对临边防护、楼层水平洞口防护、外挂架防护、卸料平台及大钢模、布料机等进行专项检查整改,对消防、大型机械设备、临时用电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

另外,公司领导主持召开了安全专题会议,强调作业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并对事故进行全面分析,做出深刻检讨。随后召开了全体施工人员安全大会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大会。

通过此次事故的教训,项目部深刻反省,()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总结本次事故的教训,将进一步细化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管理奖罚制度、项目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消防保卫管理制度、现场门卫管理制度、项目动火申请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分包单位用电及特殊工种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重新识别,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二、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氛围

除了对劳务分包单位人员进行严格入场三级安全教育以及日常安全教育外,项目部还将大力实施职工夜校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同时,做好各劳务班组班前安全教育工作,对工人进行专业知识以及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等,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氛围。

第三、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杜绝任何安全隐患的存在。

项目部将定期召开安全措施交底会,深入开展落实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全体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安全隐患逐一排查,绝不放过。

第四、进一步做好安全防护,全面落实安全防护标准

项目部将加强楼梯临边、楼层水平洞口防护、电梯井立面防护、电梯井内水平兜网防护、外挂架防护网防护盖板、卸料平台锚固及荷载、大模板存放角度及支腿、布料机存放固定、木工房消防器材配备、钢筋房机具用电等。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按 三定原则进行整改落实。

坚持每日对外挂架、卸料平台等的检查工作,对外挂架防护、外挂架配件逐一检查,及时对卸料平台组织验收,做好验收记录,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项目部承诺,全体管理人员将认真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强化内部管理,切实提高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调整充实项目组织机构,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检查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认真审核从业人员资质和技术能力,及时督促检查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全面组织排查施工现场的各类隐患,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相关阅读】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发生工伤事故应当由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工伤保险赔偿责任,这是工伤事故责任的基本处理方式。但由于工伤事故发生在一个多种社会关系交错的领域,工伤事故本身可能存在民事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责任的竞合,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工伤保险条例》中并无明确规定,学术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认识和做法也多有分歧。笔者认为,界定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的法律性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前提,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其进行分析,以就教于同行。

一、我国对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法律性质的态度

(一)我国立法对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法律性质的认定

我国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的制度规定,经历了从民事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不重复到并行的变化,与此相应对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性质的认识,也经过了从单纯保险责任到认可社会保障与侵权责任双重性质的过程。虽然在早期的立法中对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的属性,并无法律上的明确规定,但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中可以推导出处理工伤赔偿关系兼有民事赔偿关系的原则不同责任的不重复负担即互相抵免原则;对并行立法思想的体现,最早见于20**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52条的规定: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同年颁布的《安全 生产法》第48条也规定:因生产安全 受到损失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其后出台的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对此却未作相应明确具体的规定。

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延续了安全生产法的立法思路,明确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实践摸索,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中,对工伤事故赔偿请求权作出以下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受到伤害,在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又请求用人单位依法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或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已经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后,又请求用人单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虽然该征求意见稿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从中我们也能够发现最高人民法院在处理工伤事故责任问题上的倾向性,以及为解决这一立法遗留问题所作的努力。至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将采取双重赔偿责任兼得的方式处理工伤事故。

(二)对工伤赔偿责任性质认识上的理论分歧

对工伤赔偿责任性质的认识,集中表现在如何处理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鉴于我国工伤保险立法的现状,学者们对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赔偿关系认识上的分歧,主要集中于企业是否应当承担保险赔偿之外的侵权责任,承担的标准是什么 。而对于因第三人过错造成工事故的,应允许劳动者分别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的权利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对于两种赔偿之间是否需要采用共同项目抵扣的办法进行协调,即是否允许劳动者双重受益仍有分歧。对于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的顺序以及是否允许社保经办机构代位工伤职工求偿等问题也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赞同工伤事故具有社会保障和侵权赔偿责任双重属性的看法。

二、工伤事故赔偿责任双重性质的理论分析

(一)工伤事故赔偿责任首先属于由社会分担的保障责任

界定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性质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对工伤事故这一现象给出处理方案,更为重要的是要考察哪一种处理方案更具有正当性。从工伤事故赔偿制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为劳动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平等保护的追求,一直是该制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实行工伤保险,正是由雇主承担劳动关系中法定的安全注意义务要求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的工伤保险赔偿制度是对雇主过失责任的补充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社会发展选择的结果,对工伤事故责任的处理首先应当强调其社会保障属性,让工伤职工能够伤有所养、死有所赔、遗有所慰,使工伤职工及其亲属及时得到妥善的救治和普遍救济。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法定化以及由保险基金支付保险赔偿金的做法,使得赔偿结果与具体用人单位的偿付能力之间不再有关联,从而能够为所有受害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工伤待遇。同时,由社会分担了原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防范和化解意外风险的责任,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基本的社会公正。而工伤表现赔偿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具有一种较为直接的效应,它可以快速地使受害人渡过难关。舍弃工伤保险赔偿不用,反而首先追究可能存在的民事责任,则是一种制度浪费,更是一种低效率的救济选择。

然而,首先由工伤保险承担对工伤事故的赔偿责任,在于强调在对工伤事故赔偿纠纷的处理过程中,受害劳动者不享有对赔偿责任顺序上的选择权。这一点是由工伤保险的强制属性所决定的。工伤保险赔偿权是劳动者享有的法定的具有类似公法性质的权利,不存在可处分性,不能以协商等方式放弃或让与。

强调责任分担的顺序,意味着不排斥其他 赔偿责任的存在。工伤保险制度的本质不仅为损失填补,更具有生存权的保障理念。其中保障功能是第一位的,而补偿功能是次要的,其补偿标准的整齐划一决定了它并不能等同于赔偿。可以说,保险赔偿掩盖了受害劳动者所受损害的个体差异,在保障标准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其救济能力的不足则更加突出。禁止可能存在的其他 赔偿责任的介入,不利于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与我国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也是相悖的。

(二)工伤事故产生原因的多样性,决定了侵权赔偿责任存在的可能

工伤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因工作受到的意外伤害。所谓意外,是指发生工伤事故的劳动者本身对工伤结果的出现没有主观故意,但不排除其他人对工伤损害后果存在过错。当然对于不可抗力或劳动者单方过错(过失)造成的工伤事故,其赔偿责任由工伤保险独自承担,这是工伤保险分散工业灾害风险的体现。除此之外,因用人单位过错或用人单位以外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工伤事故的,都可能发生侵权责任的负担问题。如用人单位没有尽到安全注意义务,表现为安全设备设施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或者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存在过错,如用人单位指挥劳动者冒险违章作业,劳动者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劳动者为更多赚钱加班加点、疲劳作业;以及由第三人的过错造成工作期间的劳动者的人身伤害,如上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等。

在由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的情况下,若完全以保险责任的承担来覆盖侵权责任的补偿,因不存在免除侵权人责任的法律和道德基础而不具有可行性。而当同样的过错发生在用人单位身上导致工伤事故的,则可以免除其侵权责任,似有对同一事由因主体差别而有不公平对待的嫌疑。对于事实层面上存在着的保险责任和侵权责任两种责任,如何在法律上进行处理,既取决于我们对劳动法与民法关系的认识和定位,也与工伤保险的范围和保障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赋予工伤事故赔偿责任双重属性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首先,我国劳动法和民法属于两个并行而独立的领域的特点,决定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可以共存。虽然在理论上对于劳动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还存在争议,但从劳动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一直是在民法之外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劳动法的存在是一种独立的事实。我国的民事立法中没有对劳动关系进行明确的规范,而《劳动法》

第1条就明确规定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尽管民法与劳动法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一直在持续,但是控制和减少职业伤害和救济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却是劳动法和民法所共同担负的责任,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二者不同的责任制度构成并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虽然在民法体系内部,由于现实生活 中的某一自然事实符合多个法律构成要件会产生多个请求权竞合问题,存在多种处理方案,但就像民法的赔偿要求与刑事犯罪制裁可能并存在一样,不同法律部门之间对同一现象的调整并不存在相互吸收的问题,否则就失去了各自不同的存在价值。

其次,国外对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关系的处理模式,仅有参考价值,并不足以构成评价我国同类现象的标准;此外,不免除用人单位工伤赔偿以外的民事赔偿责任,;(四)坚持工伤事故责任的双重属性与企业负担加重没;将无法预料的风险交由社会承担的依据不能成为转嫁可;上述观点可能会遇到的反对意见是,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应当提及的是,追究工伤事故中的侵权赔偿责任,必然;权行为人(用人单位或第三人0存在过错为前提;

评价我国同类现象的标准。应当承认,在现有对工伤保险责任与侵权责任关系的处理模式中,确认工伤事故责任的双重法律属性并实行双重赔偿非各国通例,甚至可以说是少数做法。但无论是实行工伤保险责任覆盖侵权责任,还是由当事人在二者之中进行选择,或者是侵权责任作为工伤保险责任的补充,都是其特定的法律发展过程及其现实生活要求的反映。法律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而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局限性,为侵权行为法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者人身伤害赔偿发挥作用留下了空间。杨立新教授在分析工伤保险待遇不能替代侵权赔偿责任时认为,一是因为保险的数额是固定的,与造成的损害没有相对应的关系,未必能够填补工伤职工的实际损害;二是因为保险不能赔偿精神损害,这两点皆是我国工伤保险的软肋。显然仅仅依靠工伤保险的单一赔偿无法全面满足劳动者的合理诉求。

此外,不免除用人单位工伤赔偿以外的民事赔偿责任,可以祈祷威慑作用,有利于加强其安全生产意识,也是确定双重责任体系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用人单位没有尽到安全注意义务而发生的工伤事故,从理论上说是应当可以合理预见而且可以避免该损害的发生的。要求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对其过错承担责任,这种具有惩罚意义的责任的存在,可以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尽其注意义务,努力避免损害的发生。因此,侵权责任的存在有利于预防损害的发生。对于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尚未建立起安全投入是能带来丰厚回报的战略投资理念,要求其对工伤事故承担侵权责任,某种程度上会迫使其权衡利弊,加大安全投入,从根本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工伤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

(四)坚持工伤事故责任的双重属性与企业负担加重没有必然联系

将无法预料的风险交由社会承担的依据不能成为转嫁可以预见风险的理由。工伤保险实际上是一种转移工伤赔偿的风险和责任的社会共济方式,社会统筹工伤保险基金实行不同风险企业和行业之间跨阶层风险分担,本企业或雇主跨时间风险分担。之所以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目的在于加强对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的保护,保证能够在遭遇工伤事故时获得及时的救助和补偿,维持其本人或遗属的正当生活,而不是让用人单位规避本应由其自己承担并有能力承担的责任。在工伤保险中的赔偿责任已经由用人单位的个别责任转化为由社保机构承担的普遍的社会责任。用人单位即使对自己的员工所发生的工伤事故,也仅负间接的补偿责任。只要用人单位依法足额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就意味其完成了补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能够依法履行其对劳动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就不会发生保险赔偿责任之外的侵权赔偿责任,当然不存在增加负担问题,而其对因自身过错导致的责任承担,符合基本的社会正义,为理所应当非额外负担。

篇2

工商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报告

自我鉴定

经过了近三年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自己在企业管理知识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调查报告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如何用来分析各种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一个途径。

在调查相关企业时,走访了主管部门,有针对性的提问,收集相关的材料,力求做到准备充分,有的放矢为调查报告内容的准确,翔实打下基础。调查访问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自己懂得了要了解一个事件的本质,要通过现象看到更多的信息,必须要全面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当然这也离不开相关单位的配合和指导教师的耐心指导,通过写作调查报告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以后学以致用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由于三峡工程对长江航运的影响,给地处中上游的__铁路分局,提供了一个争取分流水运货物的良好机遇,本报告通过该事件把本地区铁路和水路等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铁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要从体制和对外服务等多方面改革和完善,才能立足于市场从而有所发展的观点。

一、截流的影响

20__年11月起由于三峡工程的施工将使长江上游航道相续进入碍断航期半年多。长江被称作我国内陆的黄金水道,其承担的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80。特别是在交通状况相对落后长江中上游内陆地区更是占有重要位置,这次三峡截流将造成长江历史最长的碍断航期。对长江航道物流的分流运输与相关地区的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有密切关系。

据受碍断期影响最大的__市预测,断航期货物分流运量321万至359吨,保守预测为292万吨左右,如大型重工业企业__钢铁集团公司预计,其进口矿石中150万吨经水路运输,100万吨经铁路运输,长江碍断航期将给其生产带来严重影响。__分局运输分处对现场调查表明,三峡临时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已造成少量船舶滞留,碍航期日均有1.9万吨货物受阻,需分流运输。近来__东站每天卸车比往日多了二三十辆,其中不少是上海、南京、武汉等长江沿岸城市货流,已有水运货物往铁路分流迹象。另外,有关部门称6月16日是否能够如期开通永久船闸,开通后的磨会期有多长,都是不确定因素,三峡截流碍断航期究竟会分流水运多少运量,现在不明确。但是正如地处长江上游的__铁路分局预计的一样,铁路要想在这次分流中取得较大份额还要面临公路等运输企业的竞争,也是不容易的事。

二、铁路企业的现状

铁路企业有国家企业的性质,与其他企业相比,铁路企业的运营带有行政色彩。尤其是与其他运输行业比较起来,铁路企业计算成本要把路网建设费用摊入其中,且铁路路网成本占到其运输成本的60左右,铁路企业同时是路网的建设者和经营者,这是其它运输企业没有的。另外,铁路的运价定价权没有下发,全国各地由于经济活动的强弱不同,使各地区运输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不尽相同,__铁路分局地处西南片区,其所辖范围内坡道、隧洞较多,路网养护难度大,造成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在公路网和水路大发展以前,__铁路分局在该地区客货运方面一枝独秀,但是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对旅客运输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长江航道由于其运价偏低,也是大宗货物运输的首选,使铁路形成被两面夹击之势,据__分局运输分处介绍,这些年,在__长江航运凭借运价低且价格放开可以灵活保价的优势,对铁路造成不小的冲击。过去__的出口商品大部分通过铁路运到深圳转至香港出口,90年代中期随着浦东崛起,上海取代香港成为__外贸物资进出口的主要口岸,由于水运价格低,大量外贸物资纷纷弃陆下水,据__海关统计,目前__的出口商品中运输水运占了90%以上,四川、贵州的一些外贸物资也到__来水运,例如四川长虹的出口彩电,去年就大量用国际集装箱从四川绵阳通过公路运到__来装船,已占其出口彩电运量的40%。西南地区最大的国际集装专用码头九龙坡港称,其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在近年来迅速增加的基础上,今年又将翻番,在水运运价低的冲击下,曾经热闹繁忙的__东站外贸专用线,却变得冷冷清清,有时不得不用来装卸内资物资,据__铁路分局运输处介绍,l998年时铁路的定价为1.99分/吨公里,而长江__至宜昌

段为2.85分/吨公里,铁路运价低于水运,进出物资纷纷走铁路,铁路不堪重负而水运却吃不饱,当年__长江轮船公司亏损达l000万元。

由于铁路货运价格高于水运,加之三峡库区很多地方尚未通铁路,走水路的货源转到__主城区铁路来转运要花转运费,货主有的望而却步,等待观望,有的寻求公路运输,有的则采取提前或滞后运输。从去年6月份重钢就通过水运为明年断航期储备进口矿石,到三峡截流前已储备了30多万吨,重钢总调度称,虽然提前储备矿石每吨要40元场租,还要占用贷款资金,但算下来也比到时靠铁路运输便宜。可见运输价格已成为企业行为的决定因素,铁路目前在运价上已无优势可言。

三、抓住机遇积极应对

对于三峡工程截流,长江碍断航期的分流运输,__铁路分局视为收水路货源向铁路分流,扩大市场份额,增运增收的机遇。去年7月以来__铁路分局领导先后到__九龙坡港和三峡库区不通铁路的涪陵等地方走访,调查了解水运分流货源;商洽合作途径,宣传铁路优势,__铁路分局邀请了管内川渝地区的l2个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49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征求他们对铁路运输的意见和建议,承诺一要准备充分运力和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他们在长江碍断航期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与此同时,__南站、__东站与主要货运站的负责人也分别多次到库区等地走访货主争取分流货源,对于__铁路分局来说还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通往三峡库区腹地的第一条铁路达万线已经开通,目前也在开展客货运输业务,将在三峡截流的分流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三峡截流过去了一段时间,目前__铁路分局运输量有所增加但增加不够明显,__铁路分局认为,原因除了截流影响将逐步显现外,铁路在竞争分流运输市场中暴露出的弱点,也造成了障碍,__铁路分局在争夺水运分流货源时遇到的主要障碍有,铁路运价以及运输时效、服务等,其中运价是最大的“拦路虎”。据重铁分局货运分处介绍,从__到长江中下游的武汉、南京、张家港等地每1吨货物的平均运费为高附加值的货物铁路较水运多108元,低附加值的多66元,按国家计委的专家按长江沿江各地各种货物的加权平均价计算,1吨货物的运价铁路比水运高77.3l元。面对现状,铁路目前也在努力的利用价格杠杆赶走“拦路虎”。该地区重钢生产的船用钢板,用户主要是长江沿岸上海、南京、芜湖和沿海大连等地的造船厂,通过航运发到,为了争取这个优质客户,经__分局上报路局批准,对其通过铁路运往上述各地的整车钢材,实行铁路运价下浮20%的运价运输,最近已开始实施,估计铁路每月可运100个车皮。另外针对__到上海的国际集装箱,每个铁路比水运高100多美元的问题,__铁路分局向路局报告请求批准下浮铁路运价20,据悉国家考虑到碍断航期,__企业的货物由水运向铁路分流运输成本增加,最近批准给予两亿多元的补贴,目前__市有关部门正在考虑有关补贴方案。这对于铁路分流运输又是一大利好。除了在价格上的相对灵活外,__铁路分局还在运输组织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加大了改进力度。该局根据定线货源开行的行包专列和班列运输都有取得较好的收益。

四、企业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三峡截流给__分局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但这只是一个暂时情况,__铁路分局作为一个运输企业,要想在包括三峡通航后的较长时期中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取得一席之地,必须要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铁路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内部机构,组织管理沿用计划体制下的设置,与市场经济要求有很多不相适应之处,改革的任务还很重。

1、在组织结构上__铁路分局与其他路局一样,政企还没分开,局管内还存有学校、医院、法院甚至看守所等与主业经营关系不大的部门,这无疑给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加了不少负担。剥离附业,突出主业将是必然趋势。另外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还要注意差异性和不可模仿性。铁路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在整顿内部组织的同时,对外关系也要重视。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和范围,找出他们的特点,对市场进行调查针对目标市场制定出相应的营销计划,做好客户服务和树立起在客户心目中良好形象,建立起与客户的信息交流渠道。因铁路所处区域不同和每年季节的变化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灵活的运输方案。__分局所辖范围内工业企业众多,加工出口型企业也日趋增多,在原材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方面市场很大。班列运输的成功就可见其冰山一角。另外,入世后外国投资企业不断增加,铁路将会与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在服务的多样性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是铁路发展的重点。

2、在体制改革[本文来源于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方面,铁路企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但可以参考英、日等国家路网分离的方法,在铁路内部按性质不同分别成立路网,客货运公司,在内部形成竞争局面,增加企业的活力,这也是铁路改革最难的一方面,__铁路分局已于去年成立了客运公司,跨出了改制的第一步。

总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必须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创造出一定的条件。注意收集和分析各种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信息,在市场竞争中,求新、求变,企业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参考文献

中央电大学习课程:

1、刘庆元:《企业战略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__年11月第一版。

篇3

调查方式:全面调查

调查内容:暑期实践情况

调查对象:03-01级全体学生

调查时间:xx-9-12-----16

调查单位:工商系团总支调研部

xx-9-12------16,我们调研部对我系03级-01级全体学生的暑期实践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今年我系同学们的实践进行的如火如荼,形式多样,多姿多才。同学们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在身体上受到了锤炼,在思想上得到了启发和升华,使大家多了一份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为了进一步鼓励我系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指导同学们积极参加实践,我部在10号搂403于9月19日晚7:00顺利召开“了暑期实践经验交流会”,实践者们畅所欲言,将各自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分享。再此,我将我系暑期时间活动的情况概括为三大活动板快:

一 由系老师和领导组织的实践活动板块。

我系团总之周书记带领部分同学参加营销技能大赛,他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参赛者们进行多方指导和鼓励。参赛学生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懈努力,作好充分的准备,积极迎接挑战。这项活动充分锻炼了他们的表现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冯建栋老师带领部分同学对某些市区的优势企业进行深入实地的参观和调查。为了确保各成员的安全和实践的顺利进行,冯老师统一指挥,加强管理。在同学们收集到大量真实的有关企业资料后,冯老师和才教授亲自指导,对资料进行筛选和修改,指导他们形成自己的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这项活动锻炼了同学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以及在陌生环境中的适应工作的能力。

还有一部分学生有徐老师带领,他们进行的是对郑州市低保家庭的调查和研究。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实践小组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是由于徐老师带队比较有经验,所以在他的领导下也就迎刃而解了。从一些小组成员的实践论文中了解到同学们比较辛苦,但是大家非常地高兴,因为他们从中感受到了许多的东西,引起他们的深思,激励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给他们以后的积极进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另外经我系领导与八方电器商谈,许多同学有机会进入八方去参加实践,积累经验。还有我院老师开办的郑州企业策划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我系部分同学提供工作机会,还有院团委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等等。这些老师与领导的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同学增加了一次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增添了他们暑期色彩斑斓的生活。

二 我系部分同学自发联系工作岗位,使我系的同学有机会共同参加实践锻炼。

在假期实践期间,由于很多在校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方面的不足,他们不想或者不敢单独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所以有部分同学为了自己和同学达到锻炼自己,积累经验的目的,开始四处寻找工作机会,让许多同学一起进行实践活动,而且有的还在同学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团队,从而降低了工作风险增加了大家的工作兴趣。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寻找工作中,他们不慎被一些非法中介机构骗去了一部分钱财,在共同的努力下有了合理的的处理方法和乐观的结果。综观任何组织和部门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一各个的团队,一个团队的兴衰成败都直接影响到每一位成员的命运,所以现在的大多数企业队团队意识尤为重视。而这次的实践使他们收获最大的就是:工作中如何建立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提供了一笔巨大资本。

三 自行的自我实践板块。

有些同学在假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寻找实践机会,实践的形式非常丰富。有些同学自主进行问卷设计及调研,有的对某地区的早餐市场开发潜力进行调查,有的对农村现存的问题调查,有的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经济结构进调查,还有的对郑州市彩电行业进行调查,等等。这些内容之新颖,行为之创新,思想之广博,是今年暑期实践的一个创新点,而且大一学生不乏其人。这说明他们尽管理论知识还很少,但是他们已经具备的商人的头脑和眼光,他们知道审视市场来发现进入市场的机会和切入点。我想这样实践过的学生学起来理论知识时,转化为能力联系实际方面会做的很好。同时这说明了他们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他们以后适应激烈的社会发展潮流做好了铺垫。

篇4

区供应商商会是区工商联所属的一个行业商会,其会员均为赣南贸易广场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商,经营范围是食品、日用生活品的批发销售,为市十八个县(市)的超市和零售商场供货。目前企业经常出现聘用的业务员截留、挪用销售货款后逃跑等职务犯罪行为,事后又难以挽回经济损失。出现这种现象,不但在出事企业而且在整个贸易广场都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会员们说:“现在生意难做,工人更是难管。”据不完全统计,区供应商商会22个会员企业中,有8个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种情况,占企业总数的36.4%;从2003年起至2010年5月止(大部分发生在2007年以后),22家企业累计发案25宗,其中万元以上5宗、10万元1宗;作案人员25人,累计发案金额约27万余元。据反映,贸易广场其他不是供应商商会会员的企业中,业务员职务侵占犯罪的情况也很普遍。

另外,我们也走访了部分从事工业生产的会员企业。从调查情况来看,按订单组织生产,回笼货款、有健全的产品销售网络和管理制度的企业,企业员工职务侵占犯罪的现象不多,但按传统营销模式,自行派业务员上门推销产品,开发市场的企业,业务员职务侵占犯罪现象就较为严重。

企业业务员职务侵占犯罪的主要手段是:

1、截留销售货款。业务员在职期间,受公司委托到业务单位收取货款后,不及时交回公司,累积到一定数额后,携款潜逃。

2、挪用销售货款。业务员受公司委托到业务单位收取货款后,不交回公司,而是用于赌博、吃喝玩乐等消费,事后款项无法补回,便不辞而别。

3、违规操作,私吞公款。擅自提高商品销售价格,非法私吞销售差价;擅自转卖公司商品,私吞销售货款。

4、巧立名目,侵占公款。如虚列支出报账、谎报结账凭证遗失、虚构债权、谎报遭窃等,以恶意占有公款。

5、监守自盗。一会员企业仓库保管员利用职务之便,偷盗自己看守的仓库商品,价值8000余元。

6、恶意骗取。有个别业务员在多个公司工作过,而工作过的企业都有侵占公款的行为,显而易见是恶意骗取。

由于存在着受理难、费用高、执行困难等实际问题,企业发生员工职务侵占的犯罪案件后,大都选择不向公安部门报案。

二、员工职务侵占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分析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严重的企业员工职务犯罪现象,我们分析有如下原因:

1、企业营销模式落后和内部管理不善,给犯罪人员有可乘之机。有的企业仍沿袭传统的营销模式,大量的钱物由个人经手,加上管理制度不严密,如公司与员工没有签订规范的用工合同,双方的责权利不够明确;企业在商品的实物管理及货款的收取、核对上制度不严,手续不全,时间不快等,给员工职务犯罪留下破口。

2、员工整体素质偏差。一是员工来源渠道杂乱、入职门槛低,有从网上招聘、社会上招聘、朋友介绍等,对其真实身份,本人经历无法作详尽的了解,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二是员工招聘进入企业后,企业缺乏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特别是重要岗位的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技能偏低,不能满足岗位的要求。

3、社会风气低下。目前在企业员工中缺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不畏法律的尊严,不以犯罪为耻,使得员工职务犯罪有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气候。

4、对犯罪行为查处不力。由于企业对员工职务犯罪行为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又由于各种原因法律没有严厉制裁,使这种犯罪的倾向没有得到及时的遏制。造成一方面有的原来安分守己的员工受影响,予以效法;另一方面犯罪人员则肆无忌惮,变本加利,继续作案。

三、几点建议

1、要加强法制宣传和公民职业道德教育。要广泛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公益广告等形式,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讲道德、讲法制,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市场和企业员工遵守“诚信、公平、情义、服务”的道德准则,打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秩序。

2、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倡导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将防范职务犯罪的关口前移;用制度管人,严明纪律,对员工的违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要努力摒弃传统的营销模式,采取先进的销售、结算方式,保证资金安全;要加强对员工的法律知识、道德素养、经营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要在企业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3、建立个人经济犯罪档案信息库。建议公安、工商、劳动就业等部门建立个人经济犯罪档案信息库。企业报来员工职务犯罪案件,一经查实,有犯罪行为的员工就被列入“黑名单”,进入档案信息库,当企业要招聘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时,即可在档案信息库中查询,对那些不讲诚信,道德操守差,特别是有恶意骗取行为的人员,做好事前防范工作。不给这种人再有任何机会,确保企业不受损失。

4、集中清收欠款。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建议法院对已生效案件判决要强制执行,及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篇5

1、合作社在各产业中的分布情况。29个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方面13个(白莲4个、烟草2个、果业4个、花生1个、红薯1个、油茶1个),占总数的45%,养殖业方面12个(生猪养殖7个、蜂业3个、肉牛养殖1个、水产养殖1个),占总数的41%,农机服务4个,占总数的14%。

2、合作社注册资金情况。各类合作社共有注册资金1055.85万元,其中现金994.34万元,实物折款62.79万元,实物折款主要是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最多的为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达300万元,最少的为0.5万元,平均36.40万元。部分组织成员出资数额极少,难以开展经营活动。

3、合作社社员规模情况。各类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员832人,合作社平均成员为27名,30人以下组织共19个,占组织总数的65.5%,人数最多的组织为113人,**源蜂业合作社在08年是曾拥有社员人数为86人,目前成员减少很多。全县合作社共有农民成员815名,占成员总数的97.8%,非农民社员17名。每个合作社农民成员都在81%以上。

4、合作社章程制度建设情况。多数合作社参照示范章程,结合实际制定了本社章程和相关制度,如财务社务公开、股金管理、资金管理、盈余分配、生产资料供应折让、社员产品交售、开支审批、现金存款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财务监督、公文和档案管理、学习培训等制度。章程制定程序比较规范的合作社占52%,章程内容比较完善,切合实际的占44%,重视章程和制度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执行较好的占35%。

5、“三会”建设及民主管理情况。30人以上的组织(10个)三会组织健全,三会活动较正常,基本能做到大会2次/年、理事会1次/季、监事会3次/年。理事会、监事会配合较默契的不多。多数组织议事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权制度,实行附加表决制度组织暂时还没有。民主管理做得较好的组织不多,有些组织理事会内部较民主,但社员大会作用发挥不够。

6、合作社服务情况。实行了信息、培训、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综合服务的合作社19个,占总数的66%,实行单一服务,如加工或产品销售的组织10个,占总数34%。服务内容,有提供“九统一”(统一对外承揽生产订单、统一按规划要求组织生产、统一购进农资、统一良种供应、统一农事安排、统一技术标准和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调剂劳力和大型生产用具、统一品牌和包装)服务的,如烟草合作社所提供的服务;有提供“五统一”(统一供应良种兽药饲料、统一执行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统一疫病防治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产品)服务的,如养殖类合作社;还有农机专业合作社所提供的“五统一”服务(统一提供农机配件、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承揽耕作事务、统一调配农机耕作、统一耕作价格和结算)。服务效果较好的组织有12个,服务效果一般的11个,服务效果较差的6个。多数组织的服务,如木兰的烟草合作社、珠坑的红薯淀粉合作社、华丰畜禽合作社等较好地促进了成员的规模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了成员收入。

7、经营及利润分配原则情况。目前经营收入达1**万元以上的组织仅1个,多数经营收入30万元以下,市场获利低。利润分配多数组织按章程规定只提取了10%的公积金,没有提取公益金的占多数。

8、财务管理情况。多数组织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都有兼职的财会人员,均按农业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记帐和核算。但财务报表不及时,报表质量不高。

9、带动农户情况。全县合作社带动农户7596户,带动方式以合同制、合作制方式为主。

二、好的做法近几年我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好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发挥农民的源动作用,促进组织自我发展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我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全面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宗旨,紧紧依靠参与者的才智及市场资源,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把专业合作社真正办成多数社员说了算,多数社员得实惠的组织。为激活、保障农民的主体作用,主要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营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良好环境。把合作组织知识宣传列为新村抓点工作组的考核内容,把合作组织知识培训作为新农民培育的培训内容,把参观成功合作社列为对乡镇考核、对每个合作组织考评的重要内容。近三年我县一直重视组织参观,采取县乡统一和各合作社自行组织参观相结合的办法参观县内外好的合作组织,如,一直坚持的“万名群众看新村”活动,都把示范性合作组织列为活动的必看点,一些合作社还自行组织社员外地参观。二是鼓励农民参与。如县烟叶生产领导小组三年来对验收合格的烟草合作社每年给予30元/亩的扶持,其中15元/亩给予参加烟草合作社农户的生产补贴。三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参与管理的保障机制。指导合作组织建立了一系列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制度,明确了“三会”议事范围和步骤、参与对象、议事规则等问题。有效保障了社员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开展合作组织优秀负责人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了专业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重视发挥干部的拉动作用,促进组织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干部,特别是业务主管部门干部、乡(镇)村干部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县在抓好合作组织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把发挥业务主管部门、技术服务部门和乡村干部的作用作为抓好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着力点:一是鼓励技术服务部门干部牵头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得较好的专业合作社基本上有技术部门干部担任合作社的理事长或监事长,如珠坑乡红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就是乡农技站退休的返聘人员、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是县兽医站副站长。二是推行“2+1”帮扶模式,即一名县、乡(镇)主要领导和一名业务骨干帮扶一个合作组织,把业务部门和乡镇新村办熟悉合作组织业务的干部安排到合作组织中结对帮扶。要求帮扶干部当好“宣传员”,把合作经济组织知识、政府扶持政策宣传到合作组织中,宣传到各村小组和农村专业大户中,增强农户参与的自觉性;要求干部当好“指导员”,在组建、股金设置、制度建设、内部管理、经营运作、利益分配、民主理财、民主管理、开展统一服务等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增强合作组织建设的规范性;要求干部当好“协调员”,协调各相关部门或组织,解决合作社在组建或运转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如办公场地、经营人才、税收减免、资金融资、品牌建设等问题,把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求干部当好“监督员”,监督合作组织合法经营和资金的正确使用,维护其合法权益,杜绝侵占、挤占、挪用、平调合作经济组织财物的事件发生,对合作经济组织损害成员利益的错误行为予以纠正,增强组织运作的合法性;要求干部当好“服务员”,帮助合作经济组织分析预测市场,捕捉有效市场信息,拓展服务功能,降低经营成本,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提高效益,增强组织经济实力和市场获利能力,增强组织服务的高效性。三是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指导服务作用。县新组织建设领导小组经常会同小组成员单位专业人员深入组织精心指导,现场办公,为合作组织解决困难。部门指导和干部的帮扶,有力的促进了合作组织全面发展,提升了合作组织质量。

3、重视扶持政策的驱动作用,促进组织持续发展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有助于推动合作社的发展,扶持力度大,农户参与组织的积极性就高,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就快,组建的质量就好。为促进合作组织持续快速发展,我县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八项推动合作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如继续从县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块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社建设;免费为合作社办理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对合作社办理农产品运输、检疫证明实行减半收费;对已登记且有固定办公经营场所、有实际运作的合作社,给予3**元开办补助经费;被认定为县级示范性组织的专业合作社,给予3万元扶持资金;对新获得省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专业合作社分别给予3**元、5**元、1**0元、15**元的奖励;对合作社优先承担项目实施,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生产用电优惠收费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为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4、重视示范培训的促动作用,促进组织规范发展一是抓示范带动。把建设示范性合作经济组织列入了对乡镇、县直农口单位的考核内容,要求乡镇或相关单位年内负责抓好一个达县级标准的示范性组织建设,制定了《**县县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标准》。要求每个组织高标准做到“十有”:有登记证书、有固定办公和营业场所、有含该组织名称的标牌、有单独的银行开户帐号和组织公章、有必要的办公培训经营用具、有经全体成员讨论通过的章程和明确的服务职能、有规范运转的三会机构及办事机构、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有财务账簿和成员账户、有自已的商标品牌、有记录完整的会议记录薄。通过规范化建设,有效提高了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如**县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了组织的软硬件设施,成功实现了与社员、生产投入品企业、产业化龙头对接,全面开展统一服务,到6月底实现销售收入1950万元,利润21万元,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抓培训促动。干部、农村能人及农户对合作组织知识知晓程度直接影响合作组织发展,近三年我县统一举办合作组织知识培训班6期,系统培训了干部、合作组织成员2**多人次。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业务知识,解决好农民不懂合作组织为何物,干部不懂如何指导、服务合作组织建设,合作组织负责人不懂如何管理运营好组织等影响合作组织发展的突出问题。

5、重视督查考评的推动作用,促进组织平衡发展。针对我县合作组织建设乡镇与乡镇之间重视程度不一,发展不平衡,组织与组织之间进展不一样的情况,我县充分利用督查考评的手段促进乡镇之间,组织之间平衡发展。一是充实年终综合奖评选条件,完善单项工作考评细则。对年终组建新经济组织不达标的乡镇,不能参与综合奖的评选。单项工作考评细则对年内新组建的组织考评实行上半年与下半年区别计分,增加了对示范性组织建设及干部帮扶的考评内容;二是定期调度和不定期开展督导。每次的全县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及每次的新农村建设综合督查均有新组织建设情况通报。平时一般性督导侧重于对每个组织在软硬件建设及开展服务情况等方面的具体督导。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对新组织建设重视不一,进展不一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一些合作社建社目的不纯。有的合作社是基层为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一手炮制出来的,目的是应付新农村建设检查,有的是为了套取扶持资金,有的是养殖户为了减免工商税收和享受优惠政策成立的。不纯正的目的必然导致形式办社,合作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现有的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30人以下的组织占65%,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组织占多数,而且这些组织做大的希望渺茫,对市场的影响力极为有限,带动社员增收的能力也不强。社员的出资数额小,有些合作社收购社员产品的资金都没有,难以有效开展经营活动。

2、农民合作素质低。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不强,小农意识仍很严重,普遍缺乏大局意识,社员议事意见难以统一。一些不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主要对合作社的管理不放心,怕麻烦。

3、合作社人才缺乏,严重影响组织活力。在农村,具有公平公正、无私奉献、甘愿为众人服务的思想品德和兼具懂经济法规、熟悉市场规律、善经营管理素质的带头人少之又少。有些带头人有前者品德又没后者能力,有后者才干又没前者品德,致使多数合作组织缺乏活力。

4、合作社的民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章程、制度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章程、制度管社的意识要进一步强化,“三会”议事要按章程规定进行。合作社资金(包括股金)管理要民主,资金运行要透明,利润分配要合理和规范。

5、合作组织知识宣传普及不够,效果不佳。当前干部、群众包括合作社成员对专业合作社知识的缺乏是影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工作建议、要搞好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现土地向种养能手集中、向合作社集中,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为加快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地和发展基础。

1、把培训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人员培训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合作思想、合作原则、合作技巧、财务管理、信贷和投资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服务组织发展的领导干部和具体管理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增强基层干部和合作组织有关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2、进一步加强专业合作社的民主建设。规范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确保大多数人的利益。防止滥用民主、极端民主,贻误时机,影响工作效率。防止负责人独断专行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以致决策失误,损害多数人的利益。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23-01

一、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实施及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得以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但是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生活方式、社会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与汉族大学生许多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因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现状的调查是必要的。目前我国学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多集中于心理变化和生活习惯上,尤其是关于其心理健康的研究。

二、 研究结论

经过实地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是来自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也是导致其与大部分汉族学生交流方面存在一定障碍的原因之一。并且,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跟上学习进度,在基础课程的学习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在英语,数学这两科上,这与其从小接受的基础教育薄弱存在着紧密联系。而且据发放调查问卷时了解到在课堂发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被动发言。这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成正比,长期的民族聚居使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格相对内敛,不太敢于在公开场合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且由于周边环境的变化,容易使其产生自卑的负面心理。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由于来自较为偏远地区,教育的不全面和深度不够导致其在学习方面较为吃力;课程设计不合理,过重的学习负担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难以跟上学习进度,没有充足的时间对知识进行很好的整合和理解;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要求过于松懈,这使得其学业过分放松导致学业吃紧等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目前学校针对少数民族同学的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多的建议。包括饮食习惯,展示舞台,交流平台,能力训练等等。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很强烈的表现欲望,只是苦于没有展示的平台以及渠道。这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闭关锁国”,空有才能和抱负却不能展示出来。我们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进行了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在大学校园里面感受到归属感。不过,归属感较强的只占一半左右,这也表明归属感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无太多裨益。并且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不幸福,这也就是说,有相当部分的人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是不满意的。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 相关建议

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我们总结了以下建议来改善这一问题。首先学校要进一步实行考试优惠政策,减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其次增加少数民族同学申请助学金,奖学金的名额给学习成绩优秀,积极上进的少数民族同学,激励他们更好的学习。然后可针对少数民族同学开设一些文化,学习交流班,邀请一些学校志愿者或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参与进来,在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学习上的困难的同时,增强他们与其他同学的沟通,结交更多的朋友。再然后提供少数民族学生发展能力的机会,创建多种平台,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更多的渠道展示自身的才华。最后我们建议可以聘请少数民族同学作为学生助理,给予其一定的工资作为生活补助。这样既可以锻炼少数民族同学人际沟通方面的能力,又能够时时了解到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学习状况,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融入感。

四、项目推广价值及进一步研究、实践的思路

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和参考,有利于完善管理机制,有利于引起社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的关注,促进相关意识和教育管理政策的产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减少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精神问题,学习问题的产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实现并最终为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一些突出问题做出贡献。

此项目还可以通过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消除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自卑感,矫正他们头脑中不和理的认知观念,教会他们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避免冲动。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排除或者缓解内心的烦恼,使他们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早顺利地得到解决,使其人格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张翔,赵燕.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2]白亮.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06(3).

篇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及时准确地报告、调查和妥善处理员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伤亡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第二章 发生工伤事故报告程序

第三条:凡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人生伤害事故都必须及时向生产品质处报告。发生事故的现场作业人员或最先发现者要立即报告单位领导,单位领导应及时报告生产品质处。发生轻伤事故的报告最迟不得超出过事故发生后4小时,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必须立即报告,不得延误。

第四条:发生重伤以上事故的单位应主动保护好现场,等待公司事故调查组处理,因抢救伤者确需移动物件时,必须做好标记,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第五条: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生产品质处接报告后要立即报告公管领导和主管领导,由公司主管领导及时报告当地安全主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查院及工会。

第三章 工伤事故的调查

第六条:发生事故后,公司分管领导必须立即组织专人进行调查。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清责任,制定防范措施,拟定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认真填写伤亡事登记表和事故报告。

第七条:轻伤事故,由所在分厂、处室负责人组织成立以生产、技术、安全、办公室等有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拟出调查报告,三日内报送生产品质处和分管领导。

第八条:重伤以上事故,由公司主管领导组织生产品质处、办公室等有关部门专业人员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送上级分管部门。

第九条: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由生产品质处的有关部门协助调查。

第十条: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的专长;

(二)、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十一条: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一)、查清事故的原因、过程、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二)、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四)、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拒绝。对提供伪证的职员有权提出处罚或追查其责任。

第十三条:调查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公司保密制度,严守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机密。

第四章 事故分析原则

第十四条: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伤害严重度)

(一)、轻伤事故:指折算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二)、重伤事故:指折算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失能伤害(国标)

重伤A类:伤者经治疗后确定为可以恢复原岗位工作。

重伤B类:伤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尚能工作,但需减轻工作量或调换工作岗位。

重伤C类:伤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可以自理。

重伤D类:伤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需人护理。

(三)、在折算工作日不能确定伤害严重程度时,应根据医疗鉴定机构鉴定结果确定。

(四)、死亡事故:指事故中有人死亡的情况

A、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B、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第十五条:在事故调查中,要分清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及破坏事故。

(一)、责任事故:系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二)、非责任事故:系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抗拒的事故或由于未知领域的技术问题而发生的事故。

(三)、破坏事故:系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蓄意造成的事故。

第十六条: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及造成事故的原因过程分析确定事故责任人员。

(一)、直接责任者:对事故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

(二)、领导责任者:对事故发生有领导(管理)责任的人员。

(三)、间接责任者:对事故发生有间接关系的责任人员。

第十七条:在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责任者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起的作用,确定事故责任大小。

(一)、完全责任:对事故发生起决定作用的人。(完全由于个人失误所致)

(二)、主要责任者: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

(三)、次要责任者:对事故发生起次要作用的人。

(四)、一定责任者:对事故发生起一定作用的人。

第五章 对事故的处理

第十八条:发生一般轻伤事故,根据情节给予主要责任者扣除当月考核分20-60分的处罚。

第十九条:发生一般重伤事故或2-3人轻伤事故,其主要责任者应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或处以当发放生活费的处罚。

第二十条:发生B类重伤的事故,其主要责任者应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第二十一条:发生C类重伤的事故,其主要责任者应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第二十二条:发生D类重伤的事故,其主要责任者应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第二十三条:发生死亡事故,其主要责任者应给予开除留用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发生各类工伤事故,事故调查组可根据责任者的认识态度,工作表现,报请公司批准酌情减轻或加重一级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发生各类伤害事故的次要责任人和一定责任人员,均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第二十六条: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含重伤)的单位,取消当年各类评比表彰资格,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

第六章 伤者的抢救与治疗

第二十七条: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应以最快的速度抢救伤者并与公司指定的医院联系将伤者送往医院,同时对现场进行保护。

第二十八条:对于危重病人确实需要转院或请专家会诊的,由所在医院提出,经生产品质处同意后实施。病人住院期间的滋补营养用药按公司批准的医疗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员工工伤住院,治疗休息时间的证明应按公司员工医疗制度严格管理,违者应追究其责任,在医院治疗开出的休假证明经办公室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有效。

第三十条:员工工伤的抢救治疗、住院、残疾鉴定等费用均凭出院发票和上级医疗鉴定机构有效凭证,财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在保险公司报销。

第三十一条:以上各种费用均由单位安全员(或劳资员)在工伤者痊愈出院后一个月内核报,逾期不予以补办。

第七章 工伤事故伤亡者的待遇

第三十二条:工伤事故伤亡者的待遇按照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员工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因隔年度老工伤复发,需治疗休息的,经公司指定医院和生产品质处确认后,治疗休息期间工资等待遇比照工伤处理。

第三十四条:本章不包括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未按规定及时上报、调查、处理的伤亡事故,不享受本规定待遇。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规定未涉及到的内容按照集团公司或公司有关规定执行;如有不符合国家法规的条款按国家规定执行。

篇8

关键词:工资福利;农民工;企业风险

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招工不足问题,为招到工人,企业纷纷提高员工福利水平,改善用工环境,这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成本。但从企业风险管理角度看:提高农民工待遇给企业带来一定成本压力,却使企业避免了由低工资待遇所带来的企业战略转移惰性、贸易壁垒、法律纠纷、民工荒、高水平员工流失率等风险;而且员工待遇提高,也可以提升员工劳动热情和生产效率,并不一定增加企业成本。本文将从企业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应用企业风险管理工具来分析提高农民工福利待遇所带来的企业风险变化,讨论企业如何以一种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策略应对低福利待遇所带来的风险。

一、农民工的工资福利现状

2006年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权益保障度偏低:主要存在工资待遇低、合同签约率低、劳动条件差和保障措施不足、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参加社会保险比例低等问题。

(一)工作待遇较低

近四成农民工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农民工得不到工伤补偿,近八成农民工不能带薪休假,90%以上农农民工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还有八成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制度。

(二)劳动保护措施不严密

调查表明,51.47%农民工反映其工作岗位的安全措施不够严密。有13.86%农民工反映单位(或雇主)未能提供必要保护措施。

(三)劳动时间偏长

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天和每周工作时间均比城镇单位就业人员长,其中有11.79%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能得到加班工资的农民工仅49.87%。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

(四)参加社会保险率低

调查显示74.81%的农民工未参加任何保险,其中,有73.37%、73.77%、84.65%和67.46%农民工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综上所述,可见农民工工资待遇处于低水平状态,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福利政策(尤其是对处于生产一线的农民工)还存在严重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企业风险是指给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的内外部因素;而企业风险管理则是通过对风险源的分析,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和发生时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划分,从而针对不同风险类型提出风险应对策略和控制程序的过程。企业风险应对策略主要有:接受风险、风险转移、退出策略(战略转移)、设置防范措施(包括建立风险的报告和控制系统)。

三、与低工资福利水平相关的企业风险

(一)企业战略风险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成本增加迫使企业从单独依靠廉价劳动力转向依靠技术改造、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福利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将让企业转向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战略转移;反之,随着经济发展,该企业将被迫搬迁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丧失进行技术改造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战略转移机会。

(二)劳工贸易壁垒

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ocial Accounu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ndard)是1997年由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由工资、禁用童工、劳动强度、生产条件、劳动时间和培训等9个要素组成。面对大量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冲击,欧美国家开始用SA8000要求我国企业,无SA8000认证企业将无法获得国外定单。可见,员工低福利待遇将使企业面临着劳工贸易壁垒风险。

(三)政府干预

我国《劳动法》对企业员工工资福利、劳动保障、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且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农民工权益保护。企业若忽视农民工工资待遇:不改善工作环境、生产条件,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则将面临政府部门调查和干预风险。

(四)工伤事故风险

由于农民工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许多农民工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且企业缺乏安全教育培训,工伤事故频繁发生。当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合同,工伤事故将激发劳资矛盾,企业将面临法律诉讼风险并支付大额赔偿费。

(五)人才吸引和高流失率的风险

低工资待遇将使企业难以吸引人才,面临高水平员工流失率,特别是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流失;“农民工荒”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据统计,深圳地区一线员工流失率为10%,纺织和玩具行业高达20%-30%,这使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经常处于招聘状态。高水平员工流失率也使企业劳动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产品质量面临严重挑战,这对企业的冲击将是致命的。

(六)其他风险

一些小项福利缺失,如:节假日奖金与休息、带薪假期、探亲假与补贴等;将极大地打击企业员工劳动积极性,造成企业士气低落,生产效率低下;同时企业形象也将受到不利影响,造成劳资关系紧张。

四、风险分析

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低水平福利待遇的相关风险分布图如图1:

如图1所示:处于区间Ⅰ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较小,但一发生就涉及政府部门调查和巨额赔偿,所以对该类风险一般是采用风险转移策略,通过投保由第三方(保险公司)承担;因此企业一般都通过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或团体险来转移风险来应对工伤事故险。综上述,面对工伤事故风险时,企业主要集中在是安全设施投入、安全教育培训、购买团体险和工伤保险等方面。

处于区间Ⅱ的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影响程度也比较低;该类风险一般都是为企业所接受。企业根据该类风险的历史数据估计出损失期望值,然后通过成立专项基金储备来应对该类风险。小项福利措施缺失造成员工士气和工作效率降低、对员工培训投入不足、劳资关系紧张这些风险都是处于区间Ⅱ,短期内对企业影响不大,但从长期来看还是会严重影响到企业战略执行和经营效率。因此在应对这些风险时,企业应成立专项福利基金,如员工培训基金、文娱活动基金、过节费基金、探亲补贴基金等,并把这些基金与企业业绩挂钩,使得农民工感觉到公司的人情味,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处于区间Ⅲ的风险发生概率很大,损失严重程度属于中等;因此企业把该类风险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内部控制来设置防范措施和程序,含风险识别、评价、定期检查、报告、控制等一序列政策。劳工贸易壁垒、政府干预、人才引进和高流失率的风险处在该区间内;针对这些风险,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设定用工制度、工资福利政策,严格执行政府部门的各项规定,并做好沟通工作降低政府干预风险。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则要通过与国外客户协商,按照SA8000设定企业员工工资福利政策,进行SA8000认证和审查,避开该项贸易壁垒,获取定单。同时企业要制定激励性的绩效考核体系来吸引人才,留住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从而降低招聘成本,避免农民工荒以及高流失率带来的风险。

区间Ⅳ的风险事件是发生概率很大而且损失最严重;对于这类风险,企业只有选择退出策略。

从短期来看,低工资福利待遇带来的企业战略风险是处于区间Ⅰ,由于企业战略风险无法转移,企业只有选择被动接受;风险发生时企业只能破产或搬迁。

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企业将不得不提高员工待遇、技术改造、创新和产业升级,企业战略转移无法避免。

因此企业战略风险将从区间Ⅰ迅速平移到区间Ⅳ;企业只能做好应对措施,主动地、有计划地提高员工工资福利水平;特别要注意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行业发展状况和劳动力成本地区差异;通过提高员工福利水平,加大培训投入,激发员工劳动积极性,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劳动力成本压力。当劳动力价格上升所引起的单位成本增加额大于由于劳动率提高所产生的单位成本节约额时,企业将选择退出或搬迁策略。当然,在提高员工工资待遇时,企业将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即提高员工待遇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企业员工福利待遇政策达到最佳状态。

五、结论

通过对低工资福利待遇所带来的企业风险分析,可以发现:应从风险管理角度来制定工资福利政策,根据所产生的不同风险设定工资福利政策,并从整体上来规划企业中长期工资福利政策,按照成本效益原则来控制合理的提升幅度,逐步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水平。当然,在执行该策略时,企业应考虑成立一个由企业高层、人力部门、车间基层主管和员工代表所组成的委员会,来对企业现有的工资福利政策的风险负责,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制定和调整企业的工资福利策略;并由该委员会授权内审和人力资源部门来共同执行;形成相关的风险报告、评价、审查与控制程序,使得企业工资福利政策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得到有效协调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R].中国国家统计局,2006.

2、《风险管理》ACCA教材[M].立信出版社,2000.

3、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M]. International Standard,1997.

篇9

关键词:农民工;收支;保障;现状

本文为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2015年度开放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D201510

一、农民工规模

农民工总量增加,增速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08年~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分别为22542万人、22978万人、24223万人、25278万人、26261万人、26894万人、27395万人、27747万人。2010年增速达5.42%后,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1~2015年分别比上年回落1.06、0.47、1.48、0.55、0.58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结构

外出农民工占比高,本地就业吸引力有限。2008年~2015年外出农民工别为14041万人、14533万人、15335万人、15863万人、16336万人、16610万人、16821万人、16884万人。虽增幅递减,但占农民工总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0%以上,本地农民工不到40%。

东部农民工数量优势减弱,中部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从输出地看,东部农民工数量在2009年有小幅增长外,其后数量逐渐下降、中部地区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大,占农民工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13.42%上升到2015年的34.63%,西部农民工数量小幅递增,增幅小于中部。总体来看,东、中、西部农民工数量均在逐年减少,这与人口控制和新兴城镇化建设有关。

三、农民工基本特征

农民工以男性为主,40岁以上农民工数量稳步上升。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比2009年~2015年基本稳定在65%以上,虽个别年份增长较大以外,如:2014年男性农民工占总数的67%,总体占比较为稳定,男性是农民工的主力军。从分年龄段的农民工情况看,21-30岁段降幅较大,从2009年的55.0%降至2015年的29.2%;31-40岁段农民工数量变化比较稳定,占总数的比例一直在23%左右波动;41-50岁段和50岁以上的农民工数量稳步上升,占比分别从2009年的11.9%和4.2%上升至2015年的26.9%和17.9%。

农民工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比增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从农民工受教育情况看,未上过学的比例减少,2015年比2009年减少了0.3个百分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逐年提高,2015年比2009年增长了3.2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受教育情况与本地农民工受教育情况基本与农民工整体受育情况相似,但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本地农民工,2015年外出农民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达10.7%,而本地农民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仅为6%。高文化层次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群体。

受过技能培训农民工比例增高,青年农民工受培训比例最高。从2012年~2014年三年的数据看,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分别为30.8%、332.7%、34.8%,比例逐年增高,其中20~30岁的农民工接受过培训的比例最高,分别达34%、35.9%、38.3%。但从总体情况看,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数量依然很大,约人数占农民工群体的2/3。

四、农民工流向

中部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比大,总体有近距离流动趋势。从农民工输出方向看,分地区情况基本呈现东部地区跨省流动农民工占比少,2013年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17.9%,2015年减少了0.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跨省流动农民工占比最多,2013年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2.5%,2015年减少了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跨省流动农民占比居中,2013年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4.1%,2015年减少了0.8个百分点;从三个地区看,省内流动农民工占该区外出农民工总数的比例均有上升趋势。

五、农民工就业

制造业就业比例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就业比重升高。农民工就业在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整个农民工就业比例的30%以上,但有下降趋势,2015年较2013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农民工就业在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整个农民工就业比例的30%左右,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就业有上升趋势,2015年较2013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

六、农民工收入

农民工人均月收入逐年增长,增幅回落。农民工平均月收入2008年~2015年逐年递增,从1340元/人.月增至3072元/人.月,月收入增长实现了翻翻,平均增速达10.93%。增速在2011年达21.24%后回落,增速减缓。

不同行业收入水平差别较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均收入水平最高。从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看,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2013年的人均月均收入就达3133元和2965元,2015年增至3553元和3508元。收入较低的分别是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013年的月均收入分别为2366元和2297元,2015年分别为2723元和2686元。

七、农民工消费及居住

人均月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人均月居住支出占比逐年下降。2013~2015这近三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消费分别为892元、944元和1012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1.7%、5.8%和7.2%。其中:人均月居住支出分别为453元、445元和475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7%、降低1.8%、增长6.7%。居住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别为50.7%、47.1%和46.9%,逐年降低。东、西部地区农民工人均月消费较中部地区更高,东、中部地区农民工人均月居住支出占人均月消费支出的比例较西部地区更高。

八、农民工权益保障

六成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比例有下降趋势。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最好的是2011年和2012年,签订劳动合同率均为43.9%,其后逐年下降,2014年后,劳动合同签订率下降至40%以下。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得到控制,重灾区集中在建筑业和制造业。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经综合治理情况大为好转,95%以上的农民工能按时拿到工资,工资拖欠率最低的2013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仅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0.5%。但近几年拖欠率有所回升,2015年被拖欠率又上升至1%,,拖欠农民工工资较严重的行业为建筑业和制造业。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率逐年上升,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最高。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逐年上升,“五险”的参保率2009年分别为:7.6%、21.8%、12.2%、3.9%和2.4%,2015年分别上升至17.5%、26.3%、18.0%、11.2%和8.7%。参保率最高的是工伤保险。

总结:

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9年~210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个别年份缺失数据经技术处理后所得。

按照国家统计农民工抽样调查的地区划分: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参考文献

篇10

    上诉人(原审被告)孙某。

    上诉人(原审原告)某印刷厂。

    孙某于1997年2月25日起被某印刷厂招用从事印刷工作。同年10月7日,因违章操作,孙某右手被绞入印刷机中,当即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孙某为保住右手,又两次至另一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孙某受伤后,某印刷厂向某区劳动局作出了事故调查报告,并以借条形式支付了孙某1997年10月至 1998年 5月生活费人民币1600元。某区劳动局亦于1998年2月5日作出关于《孙某重伤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的批复。1998年10月16日,为获得工伤福利待遇,孙某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某印刷厂支付误工费人民币3万元,伤残补助金人民币4万元,护理费750元及交通费333.10元。

    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查后认为,孙某系工伤应享受工伤待遇。由于尚未作伤残鉴定,故其要求某印刷厂支付伤残补助金等,依据不足,遂裁决:某印刷厂应当向孙某支付工伤津贴人民币30000元,护理费人民币750元,交通费人民币333.10元;孙某其他请求不予支持。

    某印刷厂不服,诉至一审法院,称孙某系临时工,月薪只有800元。孙某受伤后,双方曾明确约定了就诊医院,孙某违反约定至其他医院就诊的护理费、交通费,厂方不应承担。厂方无须支付孙某主张的费用。

    孙某则认为,其月薪为2500元。某专科医院是医治四肢伤残的专业医院。其为保全受伤的手,才至该院就诊。其系工伤,某印刷厂应以月薪人民币2500元标准支付其1997年10月7日至判决生效之日工伤津贴;支付其住院期间护理费人民币750元;以日标准人民币20元支付其住院伙食补贴费人民币3600元;支付交通费人民币333.10元;支付其伤残补助金等。

    在一审期间,某印刷厂向所在区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对孙某做工伤伤残鉴定。在进入专家面见鉴定阶段,孙某未按通知前往鉴定,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遂按孙某自动放弃鉴定处理。期间,一审法院另委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孙某进行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结论为:孙某构成五级伤残,伤后可酌情给予休息至评残之日,伤后治疗用药未发现不妥。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孙某在某印刷厂工作期间致残,其有权按有关规定享受工伤待遇。某印刷厂应按规定支付孙某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护理费及工伤津贴。工伤津贴以孙某实际工资收入为标准计算。伤残补助金,可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孙某伤残程度作出鉴定结论后再行申诉,遂作出判决:某印刷厂应支付孙某住院伙食补助费人民币1090元,支付孙某护理费人民币750元,支付孙某交通费人民币331.3元,支付孙某1997年10月7日至1999年7月14日的工伤津贴人民币40675.16元。鉴定费人民币500元由某印刷厂负担。

    某印刷厂及孙某均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某印刷厂上诉称,孙某在工作期间受伤纯系其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系蓄意违章。根据有关规定,其不应享受工伤待遇。该厂不能按有关工伤待遇标准支付孙某相应费用。

    孙某则上诉称,工伤并非其蓄意违章所致。该工伤事故当时已经劳动局有关部门处理,该厂也已按工伤报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对工伤双方并无异议。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其伤残等级已有鉴定结论,一审对其伤残补助金的诉请未作处理不当。要求判令某印刷厂按每月2500元支付工伤津贴至伤残鉴定之日,以日标准人民币20元支付其住院伙食补贴费人民币3600元并支付其伤残补助金等。

    在二审期间,孙某另提出未能前往鉴定,系对法医鉴定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不了解,要求继续鉴定。经二审法院委托某区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为:工伤六级。对此鉴定结论,双方均无异议。孙某并预付了该次鉴定费人民币350元。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孙某系在某印刷厂工作期间受伤,上海市某区劳动局对孙某重伤事故已作批复。在一审期间,某印刷厂也已向区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对孙某作工伤伤残鉴定。其现提出孙某系蓄意违章不能享受工伤待遇缺乏依据。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孙某的工伤等级已作出鉴定结论,某印刷厂应根据孙某的伤残程度,按有关规定支付孙某工伤津贴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规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职工伤残等级及其负伤前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而领取工伤津贴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十四个月,一审法院对该项工伤津贴的判决并无不当。孙某要求计算至本次工伤鉴定之日的请求,不予支持。关于工资问题,某印刷厂在一审时提供了该厂各月工资核定表及用途为工资的支票存根,一审法院据此认定孙某月平均工资为1987.86元。孙某对此未能提供相反证据,对其要求按月工资2500元为标准计算工伤津贴及伤残补助金的请求,不予支持。住院治疗期间的伙食补助费应按本市企业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放。前次工伤鉴定时某印刷厂已支付鉴定费用,系因孙某未前往鉴定致未能得出鉴定结论,故本次鉴定费用由孙某本人负担。据此判决:某印刷厂支付孙某住院伙食补助费人民币1090元、护理费人民币750元、交通费人民币331.3元、工伤津贴人民币40675.16元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2446元。

    「评析

    有关工伤待遇的争议是以劳动者一方因工致残为前提。该类案件的处理涉及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工伤待遇的享受等各个方面。本案涉及的主要是工伤的认定、伤残等级鉴定的部门的问题。

    一、工伤的认定工伤保险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社会保险项目,是国家对因工作负伤、致残、死亡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及其亲属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亦称职业伤害保险。在世界各国,其立法也较为普遍、发展较为完善。从历史上看,工伤责任经历了从劳动者个人责任发展到雇主过失责任直至现在的无过错责任,即无过错补偿三个阶段。工伤无过错补偿原则的确立源于现代化工业生产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大幅增加了生产的危险性,工业事故频繁。由于受伤工人举证较为困难,为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各国立法均将工伤事故规定为特殊侵权行为,由雇主承担无过错补偿责任。迄今,该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公认的原则。对职工工伤,我国早在1953年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部在1996年制定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明确只有职工因犯罪或违法、自杀或自残、斗殴、酗酒、蓄意违章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而负伤、致残、死亡的,才不应认定为工伤,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其中蓄意违章,应指个人对违章行为存在主观故意。为此劳动部亦曾发文,明确指出蓄意违章专指十分恶劣的、有主观愿望和目的的行为。在工伤认定时,不能将一般的违章行为视为蓄意违章。本案当事人孙某系在某印刷厂从事日常生产、工作时负伤。对此次事故,劳动部门虽然认定是违章所致,但厂方并未举证系孙某蓄意所为或孙某对此存在主观故意。且在诉讼前,厂方已将此事故作为工伤事故报有关部门,并已向有关鉴定部门申请对孙某作工伤伤残登记鉴定。该厂称孙某蓄意违章不能享受工伤待遇显然缺乏依据。

    二、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鉴定应由那个部门作出。

    对因工伤残、职业病和疾病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上海市于1994年8月实施的《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暂行办法》及2001年5月正式制定的《上海市劳动能力鉴定办法》明确规定,市、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是劳动能力鉴定的专职机构。申请人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工伤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申请重新鉴定,结论一致的,重新鉴定费由申请方负担;结论不一致的,重新鉴定费由原鉴定机构负担。由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是由数十位医疗专家,通过医疗检查结果、原始病史、及面见被鉴定人等严格程序,并根据鉴定标准集体讨论作出的技术性鉴定结论,其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孙某第一次工伤鉴定是由某印刷厂申请,该厂亦支付了鉴定费,但孙某由于种种原因未前往。一审法院虽委托法医参照有关标准对孙某作出了五级伤残的鉴定结论。但根据有关规定,法医部门并非劳动能力鉴定的权威机构,其鉴定结论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处理依据。由于伤残等级鉴定与孙某应享受的工伤待遇直接相关,为了彻底解决纠纷,在孙某再次提出申请时,二审法院委托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伤残程度进行了鉴定,并根据双方均无异议的鉴定结论作出了判决。

    三、孙某应享受的工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