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5 03:1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环境现状分析:
通过**村的环境调查以及其他农村的环境调查资料显示,大致可以分析得到农村的污染现状:
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得当。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农村,各种生产、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现。在街道上,垃圾堆随处可见。有塑料泡沫、塑料袋、碎玻璃、烂酒瓶等,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危及人体健康,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还有一些牲畜的放养造成了村中道路环境较差。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农村的生活污水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都是顺着自制的排水沟流到田地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农村生活污水成分简单,可以自然降解。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断发展,生活污水的成分不再简单,加上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欠缺,同时也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造成城镇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加深。据村名告知,在许鹏村的唯一的一个池塘曾经十分清澈,池内常常养有不少鱼类等水生生物,而现在,由于水污染导致,池塘发臭,池内生物腐败。
3、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由于缺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公众环境意识,不是靠改良种苗提高抗病能力来提高产量,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遇到雨水冲刷,化肥农药便渗入地下或流入河流。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同时,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并威胁到农村人口的健康。
4、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特别是在农耕时节,大面积的焚烧作物,屡见不鲜,直接导致了空气污染严重。除此之外,工业污染也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农村污染原因分析:
目前的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经过分析,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有以下几点:
1、部分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不高。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等等。环境意识的淡薄使农民养成了不注重环保的生产及生活习惯。
2、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下,针对城市的环境治理资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了。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实
3、农村环境监管力量过于薄弱。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都在于城市的污染问题,而农村污染问题则长期没有受到重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虽然现在许多地方乡镇一级政府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设立分管领导,但是多属空架子,基本没有认真履行环保职责。
4、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的高污染企业想农村转移。例如在**村周围的化工厂,浓烟四起,给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农村环境污染改善方案:
对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工作:
1、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及参与环境保护的消极性是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所在,所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2
【关键词】乡村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步骤和策略
农村中学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起步晚于城市中学,实践经验不足,但农村中学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特色条件,所以农村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农村中学的环境特点,切勿盲目照搬城市模式。如何才能使农村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应有的活动目标呢?笔者认为总结近期我校举行的一次规模性社会实践调查,分析如下:
选题上:选题大而泛,没有具体可行的细化方案,如直接写春节习俗调查,要是换成春节裹粽子习俗的变迁与消失就很有研究价值了。标题的表达上:不少同学喜欢沿用文学作品的风格,这就会造成文章在风格上的不一致。比如“甜蜜蜜”、“坚守”看了标题,大家还是一点不知道写什么,这类标题非常不科学。一般来说,标题一定要有一个要旨在,比如:关于绍兴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 这样直接表达也可以,如果想漂亮或者夺目一些,可以再加个亮丽的主标题,二(7)班沈晨t同学的标题为:“雾里看花”,我们该怎么做?就显得在形式上有创意。
真实性上:直接网上下载拼凑的存在几篇,其实我们对网络资源既不能全部照搬,也不能弃之不用。照搬的是抄袭,缺少了自己的思考,是不值得提倡的。而视网络为洪水,不将网络资源利用起来,则是非常愚蠢的。科学的做法是下载大量网络资源,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综合创新地换成调查研究。
可行性上:部分课题没有研究的或能,如全国观众央视春晚满意度调查,这更全国人口普查一样,得调查几十万人马才能办到。要是换成XX小区群众春晚满意度调查,就可行了。再如“关于绍兴农村春节习俗的调查”,由于可以研究的对象太多,往往会导致最后什么都研究不了,什么也没研究,部分同学写的东西是谁都知道的东西,压根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调查。如换成“我看压岁钱的变味”――由于家庭条件的好坏,我们往往会面临这样的尴尬,自己的亲舅舅可能只给了两百块压岁钱,而远房的舅舅却因是大老板而出手一千块。再如因为老爸是有职务的人,有的人会了讨好领导,就把压岁钱塞给我,我拿着总感觉别扭,这些内心想法的流露是非常真实与可信的。总之,没有研究价值的研究是假、大、空的,这对中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只能培养他们造假的本领,也不会有真才实学。
格式上:不少班级还是写成散文式,忽视了调查报告应该有的基本框架。一般而言,调查报告应该有个象样的封面,在封面上具体课题及研究人员,并衬以对应的图片以增加美感。开篇需要写明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对象,调查人员及分工,调查过程与结果。其中又以调查过程与结果为重点。结果的呈现最好的数据化、图表化的,而不是“较多、不少”这样的语言表达。对于无法用数据表示的,可以配以图片,现在的手机拍照成本很底,学生也喜欢,一定要用起来。最后,还应该有个对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的探究,这是调查的最终目的。
创新性上:陈旧的,大众化的研究较多,缺少创新思维。几年来的“压岁钱使用调查”“环境污染”、“春节习俗”等依然数目较多。最具创意的是初三(13)高雨燕组的《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箍桶的调查研究》及初三(10)班高成菲《关于春节餐桌“手机控”的调查报告》。前一个调查建立在一种即将消失的遗产研究上,体现了人们的一种怀旧情怀与历史的变迁,可以折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也充满了传统手工艺人的一种劳动尊重。后一个则紧抓时代,看到什么研究什么,在本校绝无第二个版本了。创新性,其实就是要体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上。
调查态度上,不少同学认为调查报告不是硬任务,或者是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这就造成了任务观点的想法。事实上,调查报告是一次非常综合性的学习,他把电脑操作、文章写作、数据统计、社会知识学习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利。更何况,有的研究并不占据多少时间,比如了解春节的习俗,在生活过程中多长个心眼就可以,这还有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学会洞察人情世故,对他们的成长是多么有利啊!
本人根据近几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出拟值得改进的几个方面:
首先,应立足农村、确定主题。农村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主题的确定方面,需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结合农业生产环境,结合农村生活实际,结合农民子弟特点。开展的活动要与农村学校周边农村环境的探查为主。
第二步:问卷调查,掌握学情
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应首先对学生对活动主题的认知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进一步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深度。比如我在组织的《拒绝白色污染 共建美好家园》这项社会实践活动时,首先让学生填写关于对农村白色污染认识的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认识到学生对白色污染来源及危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三步:实地调查 合作探究
篇3
1.1教学内容没有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面向农村服务农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但农业院校环境工程课程设置目前仍然沿用以城市与工业污染处理为重点的的教学内容。虽然有些优秀教材包括了部分适合农村环境保护的理论内容,但限于课时,许多被大纲规定为自学内容,或只占极少的课时。多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类课程教学内容以大中型污水处理工艺为主,不适应我国农村大量个体家庭使用的小型沼气池、畜禽、水产养殖业等有机质含量高、水量相对小的特点。课程教学涉及农村环境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内容较少,没能突出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教学特色。
1.2教学体系不完善,不利于人才培养要求跟踪调查显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工作后帮助很大,学生没有得到适当的实践锻炼和工程意识的教育,这已经是我国包括工科院校在内的工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环境工程是工科类专业,课程理论内容和工程意识培养,需要通过实践类课程来加强和提高。受到学校类型、专业发展时间和实验、实践课程教学方式等影响,农业院校环境工程实践教学通常开设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和短期认知性实践教学,如一周的教学实习,缺乏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不设置设计课程,考核制度也不完善。
1.3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农村污水防治现实,教学效果不明显工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对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体系,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有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人员、与企业有合作科研项目等。农林院校与农业企业和农村地方管理机构联系紧密,与实力强的环保和工业企业等单位合作关系较弱。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指导技术人员更加缺乏。这些因素造成针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内容的实践教学力量不足,而城镇或工业环境保护内容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如许多农业院校虽然与部分工业企业、市政环保企业和省市级环境监测部门建立教学实践合作关系,但实习内容与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有一定差距,学生对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领域仍然感到陌生,今后难以尽快进入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2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方向
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农业污水性质没有工业废水性质复杂,也不像城市污水处理和控制技术工艺路线相对稳定。虽然多数为生物处理工艺,农村和农业污水处理通常会结合地理、生产、以及居住条件等因地制宜。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应用技术相对单一,但处理形式多种多样。因此环境工程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2.1调整课程建设目标,形成适合农村农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依据目前我国农村和农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侧重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和设计课程的教学,形成面向农村和农业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具有专业院校特色的实践基地,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2.2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内容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从路线、政策和基金等方面,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投入,农业院校有责任义务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培养工程性人才。课程改革中,在突出基本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设置农村和农业处理教学的大纲和内容。如: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污水的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及适用于小型污染水的技术内容规定为一定课时必讲内容;由于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控制往往与农村地理状况、居住和生产紧密联系,增设应用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多种处理方式的联合应用;在处理固废尤其是沼气工程中的固废等,还要考虑后续沼渣和污水综合处理等。因为农村和农业环境工程保护技术发展迅速,应补充相关新技术及应用内容,甚至专设讲座;配套与农业水环境治理相关的前修课程,如农用化学品污染,面源污染控制等,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3建立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环境工程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理论、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和工程意识教育等环节,农业院校在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上应做出更大努力。理论教学基础上可以设置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不同类型的实验性。因为环境工程实验的综合性强,普通意义上的验证性实验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验中《污泥性能测定实验》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同来源的污泥其性能不同,实验过程中还必须测定多项指标,是综合性强且时间持续时间也非常长(通常需要一周)的实验,应该设置综合性实验来完成;污水处理效果根据污水来源、工艺等不同而不同,设计完整创新性实验,包括污水来源选择、不同工艺设计、实验设备综合应用、检测指标与检测手段选择等。可以较好的锻炼学生从整体上系统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建立农村和农业企业为主的生产实习基地。实践类教学被证明是对学生今后工作帮助最大的课程类型之一。仅靠短期的如参观城市环保企业等的认知性教学实习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无法让学生了解农业环境工程保护的实际内容。设置2个月以上完全进驻实习单位的生产实习,聘请合作单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地指导老师,跟随实习点的工作节奏锻炼学习,实习期间要求撰写实习的工作日记、调研报告和实习专题报告,作为考核实习的依据之一。教师定期到实习单位检查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作出总结。实习合作单位的选择是建设农业院校特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关键。合作单位应该是农村环境保护企事业单位如乡镇级的环保单位;拥有农村和农业环保处理设施的农业生产单位,如大型或家庭式畜禽和水产养殖场;新农村美好乡村居民居住和旅游地的环保处理设施单位等;大型或家庭式沼气单元等。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事业,这些单位其实非常缺乏有专业理论知识人员,期望与相关科研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也期望有理论知识的人员指导。在校的大学生已具备相当的书本知识,可以应用甚至帮助实习单位的工作,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帮助或协调问题解决。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包括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协调能力等都会得到极大提高。相反,城市环保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相对成熟,企业技术稳定、生产运转顺利。学生即便是蹲点实习,但基本就是每天例行上下班,如,一个成熟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是全自动化控制,正常生产运转中,参数短期内不会也不可能调整,学生感性认识收获不大。依靠科研项目,通过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在农村污水控制方面进行实验,如畜禽污水处理、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完善教学体系,加强课程设计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统计显示,讲授5%,阅读10%,视听结合20%,示范30%,讨论组50%,实践练习75%,向他人讲授/即时应用90%[10]。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应用课程是目前大学教育难以取代的优势。课程设计是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往往被忽略,完成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后,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突出理论应用,训练大学生工程整体设计能力。并将课程设计开设在实践教学的后期,设计的内容可结合实践课程中发现的问题,更利于学生的创新。
2.5制定合理的实践课程考核制度实践课程考核因为指导人员、地点和单位性质的不同,相对理论和实验类课程难度更大,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积极促进教学。制定合理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可以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综合考察。学生实践中的表现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老师联合评判,并以实习单位老师为主,考察学生的实习主观能动性,如到勤率、工作表现等。第二项考核内容依据学生的书面报告,如工作日记、调查报告和专题报告等是否完整,质量水平如何。设置不同权重,实习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等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将现场考核的权重加大,充分体现现场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另外,考虑实习的难易,对不同实习单位加不同的权重分。
3结语
篇4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管理、正确定位
通过认真组织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全国奔小康,保山怎么办,单位、个人怎么干"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学习,全站上下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作风,共谋单位发展,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农业环保监测工作从意义上来说,必须站在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高度,更新就农业谈农田、就环保谈污染,就农田污染谈污染源等陈旧的观念,从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高度来谈农业环保工作,以环保抓监测,从监测中攻农业生态技术,以生态技术来带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就是把观念转变到农业环保监测工作的最终目标上来。按照我省农业环保工作"三个服务"宗旨和目标,一是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服务,二是为大众提供"放心食品"服务,三是为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农民增收服务。提出我站工作"以监测为中心,靠法制抓环保,攻科研促生态发展"的方针。
加强管理,根据市农业局管理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单位制度,年初制定了“农环站规章制度”,从工作、学习、财务等各方面制定了职工一年的行为规范,突出了以制度来管理单位的宗旨。结合今年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单位各种规章制度,相应制定了《农环站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职责》、《农环站人事制度改革考核分配办法》,于2004年5月初全面完成了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单位与个人经人事部门合同鉴证,签定了聘用合同书,同时单位还制定了"保山市农环站2004年工作项目任务书",确定了每个职工的具体岗位和职责,使每个职工都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二、单位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根据市农业局工作考核目标,认真组织落实实施,年初单位制定?quot;保山市农环站2004年工作项目任务书",明确了项目主持人、承担人、协作人,全站职工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单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年来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开展了监测室检测和建设工作。我站监测室,在去年市农业局支持下,已经初步具备了蔬菜农药残毒快速检测,农产品部分污染物的检测及水质检测能力。通过对全市部分商场、生产基地在重大节日(春节、五一、十一)期间对蔬菜、水果采样检测,蔬菜农药残毒检测合格率92%,水果农药残毒检测合格率96.5%。另外为了提高化验人员技术水平,为今后化验室工作打下基础,我站决定分批选送技术人员到省上进行培训,今年有二人经过培训学习获得了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测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验员上岗证,下一步将继续派人参加培训。近年来由于市局对我站化验室、检测平台建设比较重视和支持,连续两年都安排经费进行检测平台建设,所以我站化验室已初具一定的检测能力,加之近几年工作也开展得比较好,今年被上级确定为"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保山工作站",纳入全省监测体系管理,属全省首批。同时安排了一定的经费进行化验室建设,完成了有机、无机样品前处理室等8个化验室基础设备建设,并购置了环境监测车辆,为单位监测工作提供便利。
2、加快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①通过广泛宣传,积极主动帮助农业企业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申报认证。今年全市又有3家企业(施甸生物公司的茶叶、施甸木老元的鱼腥草、保山永坤饲料公司的猪肉)获得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到目前全市通过认证的企业已达12家,基地面积14.3万亩;通过对腾冲13家企业和隆阳区1家企业21万亩的生产基地(涉及20个乡镇)的实地考查和环境监测评价,帮助14家企业撰写了生产技术规程,加工规程、环境监测报告等共40余份报告。帮助14家企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有2家认证绿色食品),14家企业生产基地的191个土样全部由我站现场取样,室内制样,目前已经完成了环境评价,样品检测。另外在已取得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12家企业中,又选择4家企业(施甸万兴茶厂、放甸生物工程公司、施甸坤宏食品公司、保山开心食品公司)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帮助企业完成了所有上报材料,已报国家认证中心。②进一步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研究,去年我站编写了《保山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在全省属首家,得到各级的肯定,省环保站已经确定以我站所编《规程》为基础,加以补充完善,报相关部门作省级地方标准出版。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规程》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为加快我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3、其它业务工作:①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云南省农田(地)环境评价、动态监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项目,今年通过大、小春两季实施,试验阶段的工作基本结束,两季试验完成较好,得到了省环保站和省农科院的好评,认为道街登高点是全省三个实施点完成得最好的一个点,通过试验,初步掌握了我市农田(地)污染综合治理相关技术,为今后我市开展农田(地)综合治理打下基础。②参与环保局完成了“保山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查清了我市养殖业的分布情况和粪尿等畜禽废物的利用率,排放状况,为下一步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措施,因地制宜,有的放失地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示范区、生态县、生态乡和生态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③成立了"保山市野生植物保护领导小组","保山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两个领导小组的办公室都是设在我站,工作已经开始起步,完成了保山市野生玉米和野生稻调查,撰写了《保山市疣粒野生稻分布点》已上报省上,争取列入野生植物保护目录,完成了《保山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执法自查报告》,基本摸清了我市转基因生物基本情况。野生玉米通过对昌宁更嘎乡西贵村白泥塘实地调查,并采样移栽到示范园温室里已经成活,相关植物学性状有待进一步研究。④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业环境质量监控检测,完成了74个点的年初计划。⑤抓好农业生态建设技术研究,做好"神内"基金的运行管理。通过对保山现有生态模式进行研究,初步摸清我市生态建设的现有基本模式,为我市生态农业发展奠定基础。搞好生态环境调查,通过调查完成了《保山市紫茎泽兰的生态影响》调查报告。"神内"基金通过运行周转,大部分资金在市直及隆阳区农业系统内作为农业生态建设周转使用,资金运行稳妥安全。⑥搞好培训工作,参与了市局组织的示范村培训,培训40余人次,另外,我站还在腾冲举办了"蔬菜农药残毒检测"培训,为期3天,为腾冲培训了一批检验人员,得到了各级的好评。⑦1000口沼气池建设项目已经开始启动,我站已经派人到省上参加"沼气建设新标准"培训,协助搞好该项目建设。
三、存在问题
1、体系建设滞后。体系建设包括技术体系建设和检测体系建设。全市目前只有市级和昌宁县有独立的农业环保站,其它四县(区)还没有独立机构。技术体系建设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检测体系建设经去年和今年投资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监测能力,但离国家标准的二、三级站建设标准相差甚远,还需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建设。
2、农业环保执法宣传不足,执法力度不够。经过各种法律、法规培训,现在持有农业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很多,但执法水平和执法力度都很低。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田污染事件越来越多,我站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也在逐年增加,许多事件都只能通过我们现场调查,出具调查报告,协商解决,根本无法按照法律、法规处理,执法力度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其次是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环境污染特别是农田污染的危害认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造成执法比较困难。只有加强执法领导,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广泛宣传,才能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力度。
3、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但资金投入仍然不足,近两年来随着业务工作不断扩大,特别是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越来越多,在农产品认证中,基地监测,产品检测等都需科技人员亲临指导,还有申报材料审核等都需经费开支,单位监测车辆虽已解决,但无车辆指标,无预算经费。另外,虽然成立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而且工作已经开展,但没有具体工作经费,特别是技术培训费用。
四、2005年工作计划和打算
1、加强监测室工作,开展好监测室检测工作,多方筹资,不断添置检测仪器,完善监测室建设,以监测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2、宣传农业环保法律、法规,防治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环境,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调查处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3、继续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证、生产技术研究、技术培训等工作,计划成立"保山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4、做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研究,探索适合我市发展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管理好"神内"基金运行。
5、继续设立基本农田质量监控点,扩大监控范围,建立点位档案。
6、搞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保护管理工作。
篇5
我们居住的这颗绿色星球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进入了人类社会史。然而,在人类出现的短短数千年中,三次工业革命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灾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无休止、无节制、无满足地开发地球的能源,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使得昔日风景如画,宁和安静的地球,如今变得伤痕累累。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人们不能无动于衷。从联合国通过了《21世纪议程》以来,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强烈。我区个别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环境问题也比较严重。譬如公厕问题、生活污水问题、生活垃圾问题、桔杆焚烧问题、塑料袋和废旧电池等问题,已危害到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县争创全国生态区的进程加快,我们作为社区教育的管理和实施部门,理应在争创中贡献出一份力量。有鉴于此,我们成立了“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小组”,组织成教工作者编写了《高淳县农村生态环境调查表》。区成教与各镇成教分工协作,在当地走访村民100多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现场察看村庄10多个,经过分析和研究,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
高淳区生态环境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察看,我们感到,受工业化进程的大环境影响,我区的环境质量在许多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水环境不容乐观。“母亲湖”固城湖富营养化,有蓝澡出现,80%以上的农民喝上了自来水。从整体上看,我区的饮用水对人体是安全的。各种污水处理情况正在改观,但生活污水和养殖家畜禽产生的污水污染比较严重,村民对污水的处理意识比较淡薄,生活污水随便乱倒,下大雨时粪坑随着雨水到处溢出;家畜禽粪便乱丢乱倒,随着自然风干,最后通过雨水冲刷从下水道流入到村里附近的小溪小河中,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
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从问卷调查情况看来,农民对垃圾处理意识淡薄,多数农民垃圾不分类,大多数村民乱丢垃圾,半数村没有建垃圾箱,几乎所有村民都将废旧电池、废旧电子产品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乱丢。多数村民将塑料制品,特别是废旧塑料袋当作生活垃圾处理。在对村庄的实地考察中,村子里有许多小污水沟,由于长期得不到治理,已散发出臭气,招致许多蚊蝇。村民将桔杆放在田里焚烧,使整个城区笼罩在烟雾之中。
三是农药化肥不能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的大量滥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在调查中,村民也坦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农民对农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许多本来由人工来进行的生产活动也改为化学手段,如为庄稼杀虫除草,以往是由人工完成的,现在则在庄稼为幼苗的时候就喷洒农药进行除草。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在农村生态环境的进程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环保意识欠缺,环境保护的习惯尚未养成,环保的氛围尚未形成,其现状如下:
1.农民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强
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愿意去维护生态环境,而是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或者说概念不强,对生活污水,他们不觉得随手倒出有什么不对,只觉得倒出的污水没有影响到他人就是了,他们不会联想到污染环境。秸秆就地焚烧,只图方便就是,他们不知道烟雾会污染空气,在他们的意识中没有地球变暖,酸雨等概念,更不会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和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2.镇、村两级组织重视不够
各镇、村主要精力都忙于事务和经济工作。且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意识不够强,因此镇、村组织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等都是走过场,根本落不到实处。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渠道单一窄小,仅靠镇、村两级的简单宣传(有时开会说一点,贴一些宣传标语等)对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提高是有限的。加之环保人才缺乏和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作没有合理规划。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得不到保证。
3.生态环境保护的硬件、软件建设不到位
一些村庄没有公共厕所,还是很古老的露天粪坑,有些村庄没有建垃圾箱,更有的村里生活污水和雨水沟都没有,任其乱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获得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高中后)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这使得农村环保人才更是稀少。
对策
鉴于高淳区农村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首先要向广大群众宣传环保知识、环保的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逐步转变观念,然后使他们自觉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因此,我们作为社区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1.建立师资队伍,开展环保教育
我们应以社区培训学院为平台,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建立环保师资库。一是重视学院教师的培养,支持教师参加进修,鼓励深造,达到更新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的目的;二是在社区培训学院指导下,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和当地中小学加强沟通和联系,按要求筛选和聘请当地中小学2-3名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作为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进入师资库。三是发挥社区培训学院与县环保局、农林局、科技局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关系,聘请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四是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后,把他们纳入培训师资志愿者队伍,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
2.整合教育资源,举办环保活动
区社区培训学院应联合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学习点,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具体来讲,社区培训学院应该横向和区有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开展面向全区的系列教育活动。社区培训学院还应结合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理论教育的时间,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启动生态环境教育大学生师资工程。社区培训学院三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有关部门开展“让环保走进生活,让生活更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等,各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环保教育活动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整合。利用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开展的“百姓学堂・魅力高淳”活动,在培训学院开展生态家园讲座;结合推进县生态县建设,和县环保局在培训学院共同举办农村环保监督员培训班;培训学院还积极发挥对各镇、村社区教育机构的辐射,指导配合各镇、村开展环保教育,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基工程”建设及“五无、八有”创建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积极主动和镇有关部门、村委会互动,把镇、村的人力、物力、可使用的政策优势和社区教育机构师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活动。同时,各镇社区教育中心充分发挥与当地学校的内在关系,注重把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环境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吸引家长邻里关注环保。
3.利用多种形式,营造环保氛围
篇6
[关键词] 上存水库 水质评价 污染源 现状调查
水库工程兴建后,营养物质易在水库中富集,其中氮、磷是水体中“富营养化”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当水体中磷和无机氮达到一定浓度,水体就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库水环境容量是指水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在理论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然规律参数与社会效益参数的多变量函数,它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也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在实践上,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水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也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和城市需水量的逐年增加,由水资源不足和水源水质污染导致的城市供水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研究已成为水环境保护领域科研的热点问题。拟建的上存水库是厦门市第二饮用水源,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库水资源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根据上存水库的环境功能和水质目标要求,在水库汇水区内的污染源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水质模型计算出水库的水环境容量,预测了水库水质的氮磷浓度,为水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拟建的上存水库坝址位于福建长泰县城西北32km处上存溪上,河谷呈开阔的“V”字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14km2,多年平均流量为8.31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20亿m3,平均水深42.4米,平均面积2.7×106 m2,水库正常蓄水位201m,枯水位为118m,正常库容11511万m3;工程建成后,除了可满足本流域下游用水12633万m3(含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外,还可向厦门引水20280万m3,将成为厦门市的第二饮用水源。
1 拟建上存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1 水环境质量监测情况
长泰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05年开始,对拟建上存水库水环境中的pH、氨氮、DO、BOD5、Cr6+ 、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进行监测,在水库的上游500米和下游1000米设两个站点,逢单月就进行一次监测分析。监测结果见表1。
1.2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拟建上存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见表2)可知,水库上游500米和水库下游1000米两个站点的水质中pH、氨氮、DO、BOD5、Cr6+ 、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体水质要求,水环境质量较好。
2 污染源现状分析
根据水库汇水区内(长泰境内)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活动特点,上存水库入库外源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点源污染源,它包括排入水库的工业废水,矿山开采水土流失和生活污水;另一类为面源污染源,它包括水库泄水区内地表径流,农田耕地氮、磷的流失,禽畜养殖业粪尿,垃圾堆放场和分散牧地含营养盐类、有机物、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径流,以及山林植物落叶、腐殖质以及泥沙等随径流直接或间接进入水库水体。
2.1点源污染
2.1.1 工业污染源
工业点源污染负荷采用实测法和排放系数法进行测算。2004年排入拟建上存水库流域内的主要工业污染源是21家小型石材加工厂,石材企业的废水大部分循环利用,只有少量的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放。根据环境统计资料,这些石材厂排放废水量约1.05万吨/年,CODcr0.42吨/年、SS10.5吨/年。
2.1.2 生活污染源
根据调查,流域内(长泰境内)人口总数为1069人。生活污水排放量按农村一般用水标准乘以排放系数进行估算。农村的人均日用水量按80升/人计,污水排入系数取0.85,流域内生活污水排放量约2.65万吨/年。
生活污染源年负荷用单位法进行估算,各类污染物浓度见表3,则流域内生活污水中CODcr、BOD5、SS、TP、TN的年产生量分别为:6.63吨、2.65吨、2.65吨、0.11吨、0.53吨。
2.1.3 矿山污染源
2.1.3.1 矿区水土流失预测
根据现场勘查,上存水库汇水区内现有青坑、水磨坑两个叶腊石采矿点,都经主管部门审批,面积约70亩。矿点地形属中山,坡度处20°~35°之间,土壤粘性较大,植被覆盖率90%左右,包括乔灌丛等。土壤侵蚀属中度类型,为中度水土流失区。采用美国“通用公式”(USLE)水土流失预测模型,根据有关资料,对该处两矿点进行土壤侵蚀量预测计算(两处矿点地形地貌及植物因子相似,预测模型及多参数因子确定为相同)。
水土流失预测模型:A=0.224RKLSCP
式中:A――土壤流失量,kg/(m2•a);R――降雨侵蚀因子;K――土壤可侵蚀因子;L――坡长因子;S――坡度因子;C――作物经营管理因子;P――土壤侵蚀控制因子;
根据该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参照有关水土流失侵蚀量的资料,及附近地区该种类型特征统计数据的类比分析,此处R取100,K取0.27(砂壤土,有机质含量
经计算:采矿点每年造成的水土流失量Q=1974099kg/a= 1974t/a。
2.1.3.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该采石区为常年作业采挖,矿区植被完全清除,土体被深挖移位,吸水性差的风化壳大量暴露,大雨的直接打击、冲刷,疏松表土和风化物极易在降大雨时,随雨水转为地表径流,引起水土流失。由于水带泥沙直接流入溪流,使河床淤积抬高,也使龙津溪水体水质受到影响。
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一是应努力减少地貌和植被的破坏,尽量减少土壤面积,土方施工应采取边挖、边填的作业方式,不要在矿区堆积过多的松土;二是表层剥离土、草皮及矮灌丛等应尽量留下和废石分开堆放,以便覆盖绿化时再利用;三是采矿区施工应立足边采边覆垦绿化,在采矿点山坡,要利用废弃的矿石边角料,砌筑挡土墙,尽量把泥沙截留在采石场内;四是覆垦绿化除用预留的草皮、灌丛外,可选用一些易成活的植物种类,如草菊、落地生根、冬青、夹竹桃、含笑、马尾松、相思、湿地松等。
2.2 面源污染
2.2.1禽畜养殖业污染源
据调查,2004年拟建水库汇入区内年生猪存栏数为680头,牛200头,羊20只,鸡、鸭5560只。禽畜养殖污染物,主要是禽畜粪便,其单位污染负荷见表4。
据统计,流域内禽畜粪便年产生量为1573吨,其中猪粪尿为806吨,占汇水区内禽畜粪尿总产生量的51.2%;CODcr年产生量为168.2吨,其中猪粪尿CODcr产生量为70.7吨,占总产生量的42%;BOD5年产生量为49.3吨,其中猪粪尿BOD5产生量为24.8吨,占总产生量的50.3%;TP年产生量为10.8吨,其中猪尿TP产生量为5.6吨,占总产生量的51.9%;TN年产生量为3.67吨,其中猪粪尿TN产生量为1.9吨,占总产生量的51.8%。
流域内禽畜粪便等垃圾一般作为农田、耕地和果树的肥料。禽畜粪便、垃圾中有机质及氮、磷元素部分被植物吸收,部分吸附于土壤颗粒,部分随降雨径流和耕地溢流水进入沟渠河道入汇水库,根据有关资料,有机质及营养元素的流失率为15%~30%。经统计,流域禽畜类污染物年入库负荷:CODcr为47.45吨、BOD5为12.52吨、SS为48.76吨、TP为3.12吨、TN为1.07吨。其中猪粪尿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入库负荷量占禽畜总负荷量的比率达42%~51.9%,在禽畜养殖中猪是主要污染源。
2.2.2 农业污染源
拟建上存水库流域内耕地面积为1055亩,其中水田850亩,旱地205亩;果林地1324亩。农业耕作中每年都施用大量化肥,根据调查每年平均每亩耕地施用氮肥25~40kg,磷肥10~15kg,钾肥5~10kg,果树每年每亩施用复合肥100kg。经调查统计,水库汇水区内氮肥年施用量105.5吨,磷肥42.1吨,钾肥21.1吨,复合肥132.4吨。
农业污染源的产生量采用单位污染负荷法计算。
L=XiAi×10-3
式中:L―汇水区各种土地利用的年污染负荷总量(t/a);
Xi―汇水区I类土地利用单位负荷(kg/ha•a);
¬ Ai―汇水区I类土地利用面积(ha);
n―土地利用类型数。本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水田和旱地两类。
各参数的确定参照日本琵琶湖的研究成果,结合省内外有关农田肥料流失的研究资料确定,见表5。
经统计,上存水库汇水区内农业耕作每年流出的CODcr约14.5吨,其中水田5.2吨,旱地1.2吨,果林8.1吨;TN12吨,其中水田1.9吨,旱地1.3吨,果林8.7吨;TP0.99吨,其中水田0.33吨,旱地0.9吨,果林0.57吨。
2.2.3 山林、山地自然污染源
山林、山地污染源主要是土壤颗粒物、营养元素(氮、磷)植物叶腐殖质,有机质等随降雨径流迁移入库。对于山林、山地单位面积负荷采用日本《关于琵琶湖未来水质的调查报告》提供氮、磷单位负荷数据,每公顷每年排出的氮为6.94kg、磷为0.184kg,并以此计算汇水区内氮、磷的产生量。经统计,汇水区内山林、山地自然源TN年产生量6.48吨,TP年产生量0.17吨。
3 拟建水库水质预测
3.1 水环境容量预测
根据水环境功能分区,该水体水质为II类标准(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II类标准进行COD和氮、磷预测。
3.1.1 COD环境容量预测模型
根据湖泊(水库)物质平衡方程,可写出有机物的水质模型方程:
=Q•CrK•C•VCc•q
式中:V为水库的体积(m3);Q为入库水量(m3/d);q为出库水量(m3/d);K为污染物生化降解系数(d-1);Cr为入库水中污染物平均浓度(mg/L);Cc为出库水中的污染物平均浓度(mg/L);C为水库中污染物平均浓度。
当把水库看成是一个稳态系统时, =0,则:
Q•Cr=K•C•V+q•Cc
当C=Cs=Cc时,即水库中污染物浓度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时。
Q•Cr=K•Cs•V+q•Cs
Lc=KHCs+
式中:Lc为水库单位面积污染物的允许负荷量(g/m2•d);Cs为污染物的水质标准(mg/L);H为水库平均水深(m);A为水库水面面积(m2);其他符号同上。
3.1.2总氮、总磷的水环境容量模型
总氮、总磷的水环境容量模型采用狄龙(Dillon)模型:
Lp=
W=Lp×A
式中:Lp为水库总氮或总磷的允许负荷量(g/m2•a);Cs为总氮或总磷的水环境质量标准(mg/L);ρ为水利冲刷系数(1/ a);Q为每年流入水库的水量(m3/a);V为水库的容积(m3);H为水库的平均深度(m);A为水库水面面积(m2);R为水库总氮或总磷滞留系数,R = 0.426exp (-0.271Q*) + 0.573exp (-0.00949Q*);Q*=q/A,q为出库水量(m3/a);W为总氮或总磷的水环境容量(t/a)。
3.2上存水库水环境容量与水质预测结果
根据狄龙模型的简化模式各参数的选定,可预测水库营养物质的浓度,见表6。
预测模型 [P] =L(1-R)A/Q。
式中:[p]为库水中氮、磷的浓度(mg/l);L为氮、磷流失进入水库负荷量(g/m2•a);L=W/A;Q为年入库水量(m3/a),按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Q;R为氮、磷滞留系数;Qi=Q/A;A为水库水面面积;W为进入水库的氮、磷总量。
通过对水库氮、磷预测分析计算,在外源污染物不变的情况下,预测水库水体氮、磷营养元素年平均浓度分别为氮0.068 mg/L、磷0.009 mg/L。参比水库富营养化水平的评价标准,库区水体中氮磷的浓度处于贫营养化状况,由此可知,在外源污染物不变的情况下,在工程建设后水库的营养化状况良好,不会产生富营养化。
4 结论
上存水库汇水区(长泰境内)长期以来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强度低,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地表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矿山、生活、禽畜养殖业、农田和山、林地等六类污染源,对水库影响最大的污染源是禽畜养殖业和矿山的水土流失,其次是农田、山林地自然源和生活,但对河流水质影响不大,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水库水环境容量预测结果表明,拟建上存水库流域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体水质要求,水环境容量富足,可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为了确保拟建水库的水质安全,应进一步做好上存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和汇水区内污染源控制,关键是控制禽畜粪尿和垃圾堆放场径流水,矿山水土流失,农田排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
5 对策与建议
5.1 将上存水库汇水区列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5.2 将上存水库汇水区内全部划分禽畜养殖禁建区,对原有的规模化禽畜养殖场采取搬迁或拆除,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5.3 关闭上存水库汇水区内现有青坑、水磨坑两个叶腊石采矿点,并做好闭矿生态恢复。
5.4 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上存水库汇水区内1000多人口的上洋村进行迁移。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 福清东张水库污染调查与控制对策研究[M].2000.
[2] 林芳荣,李学灵,吴亚蒂. 面污染源管理与控制手册[M].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3] 国家环保局. 太湖水系水质保护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4] 叶玉武,姚春云. 农业环境与农村环境保护[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
[5] 金相灿.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 程胜高, 张聪辰.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 上一篇: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下一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