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9 12:0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诚信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诚信调查报告

篇1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2010年通过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120份问卷进行调查,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13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财经大学在校生的诚信状况。

一、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

现状一:日常大部分时间能做到诚信,认为人际交往中诚信仍是评价他人的重要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受访同学中仅有13.6%能够完全做到诚信,74.2%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到诚信,一般情况下能做到诚信的约占11.1%,而较少和几乎不能做到诚信的只占1.08%。而在人际交往中,50.9%的同学表示很看重他人的诚信,比较看重他人诚信的占了44.7%,而不太看重或不看重他人诚信的同学仅占了0.7%。

诚信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否诚信影响着人际关系,影响着社会总体的诚信水平。由调查结果可见,目前我校学生的诚信水平总体上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基本上做到诚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校园风气等因素影响,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诚信,所以在校大学时的诚信水平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一个人是否诚信决定了他和别人交往时是否能够真心付出,是否可靠。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很看重或比较看重他人的诚信,说明在如今的社会中,诚信仍然被看作为评价和选择一个人的标准。

现状二:在校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同学中,受访同学中16.8%的同学认为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很不合适,36.3%表示不太合适,26.1%中立,超过两成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而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12.0%受访同学认为很不合适,14.4%认为可以理解,27.8%认为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一样的,有近一半同学认为不太合适。面对考试作弊,在受访同学中有44.9%对考试作弊表示很不合适、坚决反对,29.1%的同学认为不合适,16.2%中立,但有9.8%认为可以理解。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在学业上诚信状况很是令人担忧,这也很可能与大学较自由宽松的环境有关,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后就逐渐变得慵懒,迟到旷课早已是普遍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没有相应的处罚,学生也大部分认为这个不涉及诚信的问题。由于大学里缺乏管束,很多学生在平时都没好好学习,浑浑噩噩,到期末考时,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通过抄袭的方式,不过毕竟还是少数。

现状三:不同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的学生诚信状况有差别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学业诚信得分均值为3.89,女生为4.04,男生的诚信水平显低于女生。一、二年级学生的诚信水平明显高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党员和团员得分均值为3.94和4.10,相对高于群众和其他派的3.44和3.50。

大一大二的同学刚进大学时,还带着高中时的单纯和幼稚,到大三大四就相对变得老油条了,这样的风气也渐渐影响整个校园的风气。而党员和团员,在入党入团时就已经经过一定的筛选,思想觉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故而诚信度也相对较高。

现状四:在校大学生认为诚信在社会中很重要,但认为当今社会的总体诚信水平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当询问到诚信在当今社会中所占的地位时,近九成的同学认为诚信在社会中是重要的。而约58.3%的受访学生认为我国社会诚信总体水平在一般的。

虽然诚信缺失状况存在,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诚信是很中重要的,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大学生的眼中,我国当前的社会总体的诚信状况还不令人满意,可以说是令人担忧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看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建议

建议一: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大学生从自身作起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由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比如开展诚信论坛,国学课堂等等活动,让大学生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

而作为大学生自己,也要保持自己的诚信,不要被校园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坚持自我,不要被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所影响。

建议二:改革大学教育体制

大学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和调整,大学教育本来是自由自觉式的教育形式,但是有时由于过于过分宽松的环境,许多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大学里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没有认识到大学一样需要好好学习,到考试时不得不使出各种办法以求得考试的通过。所以校方可以在体制上加以改革,把这种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而不以期末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指标,多加赋予学生以创造性的作业和课题,让同学们乐于去学习。

建议三:营造诚信的校园风气、校园环境

篇2

调查时间: 2010.5

调查地点: 大街、市场

调查对象: 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小学生、老奶奶

调查内容:大家所做的诚信事

8月是暑假,大家基本上都在家中休息,于是我们对各个行业的一个代表人物进行了“您所作的诚信事”的调查。下面是我们将他们的叙述进行整理后的内容。

出租车司机: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我感到非常光荣,因为我们的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都感到身上的责任很重,诚信当然是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的必备品格。每当乘客交多了钱,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多的钱还给他,有时会有乘客将物品遗失在车上,我都会交公。记得有一次,我在打扫车子时发现了一个黑钱包,里面有好几千元和两个银行信用卡,我想这肯定有急用,于是马上交给了负责人,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联系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非常给我报酬,我说这是我们出租车司机应尽的责任。

个体户:记得刚开始做生意时我卖的是牛肉,当时市场上卖牛肉的人很多,他们都给牛肉注水,来增加分量,而我就不这样,注水的牛肉看起来水淋淋的,泛白的,很滑;而我的牛肉色泽深,很是粘手。所以我这的牛肉每次都供不应求了,算起来我赚得比他们要多得多。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我无论卖什么都不投机、占便宜,因此不管卖什么都买者众多。

另外我们还采访了小学生、老奶奶,他们都讲述了自己所做得微不足道的诚信事。

篇3

调查内容:关于市民诚实守信的调查

调查方式:记者采访调查

2010年,由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成的课题组,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展开调查,调研结果显示:诚信作为社会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在具体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中并未得到肯定,反而成为吃亏的代名词,当时曾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两年之后,在衢化有个无人菜摊,这个摊上的萝卜、盘子,由过往居民自行称重、找零,一个多月下来,分文未差。有人问摊主,难道不担心有人拿了萝卜不付钱么?摊主回答得好,拿了不付钱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在困难,这种人,就是不拿,也会接济;另一种,就是没素质的人,碰上这种人,只能对他摇头。

2月9日,记者专程在这个无人摊前等候2个小时,这期间,虽然有不少人驻足研究这个无人摊,却未出现拿了就走的情况。其中就有一位开车的女士,下车挑了2个萝卜,称重后显示为1.5公斤,她放下3元钱才离去。另一位男士则挑选盘子后,不满意走掉了。

对此,本报对50名网友进行了随机调查,所有人对这样的做法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在当下全社会遭受诚信危机时候,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是对诚信最好的注解。现状:曾因别人不诚信而吃亏别的不说,就说现在那些乞讨的人,到底有几个是真的因为贫困而乞讨的!网友sun说,小时候她都会因为同情而帮助乞丐,但现在她已经对乞丐熟视无睹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被他们骗多了,怕了。

真的有这样的人吗?千分之一概率吧!记者告知衢化有个让居民自己称重、自己找零的摊子时,不少受访者有这样的质疑。对于目前社会的诚信状况是否影响您对他人的信任感?这一选项中,有23位受访者认为有影响,18位受访者认为有一定影响,仅有9位受访者表示不影响。

虽然有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他人的信任受到社会不良诚信事件的影响,但当问及面对自己称重、找零的摊子,会如何做时,有41位受访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会自觉称重、找零。

做好自己是根本。――网友交警叔叔

如果人人都从自己的行为出发,自己讲诚信,相信总有一天整个社会都会回到一个讲诚信的氛围。这是网友交警叔叔的一番话,这与教育专家郑委所倡导的私德组成公德一脉相承。

树立守信的标榜,如古代立碑立志,现代做报道宣传。

――网友天高云淡

除此之外,天高云淡说,还应该通过中小学生来宣传守信,并带动家长一起学习,这一办法已在发达国家广为使用。

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将诚信列入个人档案。

――网友鱼子

篇4

一、基本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很大(为便于分析,我们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因为个人账户基金实际上不能用于统筹支付,所以只分析可以统筹支付的基金,在本报告中称为统筹基金)。

我县基金收入的基本稳定与基金支出的大幅度上升的矛盾十分尖锐。从XX年至XX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而基金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3%。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运行以来的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我县特殊政策形成的特殊原因。以下是我县与其他区县相比较具有的特殊政策形成的风险,属于个性原因。

(1)参保规模和征缴基数的影响,使基金收入总量小。

①参保规模小,形成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固有风险。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只有1.6万人,比其他许多县都少。保险这个特殊的行业遵循其固有的大数法则,即规模越大,风险越小,所以,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风险本身较大。

②基金征缴基数使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风险进一步扩大。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的是单基数征缴,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征收基数为在职职工工资,退休职工工资不计入缴费基数;同时在职职工个人要缴纳一定费用,退休职工个人不缴费(除大额医疗基金人月均缴2元外)。与其他一些区县有所不同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单基数与双基数的问题,南川、梁平等县实行双基数缴费,就是退休职工个人虽不缴费,但所在单位要以退休职工的工资为基数缴费。如果按双基数征收,以我县目前6.5%的比例,每年应对退休职工征收基金约230万元。二是工资基数的不高。我县参保职工平均工资较低。

以上两个原因,致使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总量不足以支撑支出的增长。

(2)报销政策的影响,使基金支出增大。

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报销政策较为优惠。我县XX年平均报销率为医疗总费用的78.1%(包括医疗补助),在全市处于高位。据考察,其他区县在65%左右,主要原因是其他区县均未实行医疗补助政策。我县优惠的报销政策对参保职工是有利的。但是,部分政策在实践中被参保职工过分合理化运用,增加了基金平衡的难度。

①基本医疗补助政策影响。(按政策,只有公务员才实行医疗补助,但我县的作法是将医疗补助政策扩大到所有参保人员,参保单位按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筹集医疗补助资金,目前按2%左右,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由财政解决;补助办法是对报销比例较低的情况进行补助,提高总体报销水平)。我县基本医疗补助政策在提高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同时,也减弱了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政策(暂行办法)中对住院门槛费和转外就医的控制,使职工普遍小病住院,住院人次大幅度上升,转外就医成风。可以说,对起付线和转院自付部分的补助促进了小病住院和盲目转院的发生。

②特殊疾病报销政策的影响。XX、XX年、XX、XX年全县特殊疾病人数分别达到为540人、675人、755人、909人。XX年特殊疾病辩证门诊费用支出83.5万元,为当年统筹基金支出的170%。通过与其他区县政策的比较,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出在我县对特殊疾病门诊费用没有实行最高限额报账。我县特殊疾病一人最高己报至1.3万元。同时,我县医疗补助政策对特殊疾病取消了门槛费,这样,特殊疾病的报销平均比例很高,这是其他区县无法望我之项背的。特殊疾病门诊就医管理比住院就医管理更难,所以费用控制更加困难,一人持卡、全家吃药的情况难免发生。特殊疾病门诊费用的增长成了我县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最凸出的增长点。

③个人账户政策的影响。按现行政策,我县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占用了基金总额近一半。XX年1月至XX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收入3866.99万元,累计划入个入账户1867.76万元,占总额的48.3%,主要原因是退休职工不缴费,但要按较高的比例为其划入个人账户。南川、梁平等区县由于实行了双基数,退休职工个人账户的来源并不占用或者不完全占用在职职工的基金收入,个人账户(退休和在职工)占统筹基金的比例比我县低。

④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政策的影响。我县统筹基金的支付最高限额为2.8万元,在全市比较居高。南川等县的平均最高限额为2.5万元,其中万州为2.2万元。由于我县的最高限额偏高,在统筹基金中支付额度相对就较大。

(3)医疗管理需要加强。为了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通知》、《**县基本医疗保险违规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修改了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办法。今年以来更是加大力度,先后查处了多起违规事件,并严处了违规医疗机构,一定程度上遏了违规行为。但由于医疗保险管理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小病大养、弄虚作假等行为仍然是基金流失的重要原因。仍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管理。

2、共性原因。以下情况是全市乃至全国都存在的,属于共性原因。

(1)药品及诊疗项目的更新、滥用好药等因素导致医药费的增长。这是每个县都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县基本医疗保险从纵向比较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医疗保险施行以为,重庆市多次调整了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扩大了可报销药品范围和新增了先进的可报销医疗项目,使医疗费用呈自然增长。同时,也有个别医疗机构蓄意推荐、部分参保职工盲目选择费用昂贵的进口材料、先进诊疗技术。医务人员随意使用好药贵药也是费用增长的原因,例如,以前医生治病总是用价格比较低廉的药物,如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价格较低廉的药物,而现在,或是受效益的驱动或是为求速效,医生治病普遍采用头孢他定、左氧氟沙星等瓶价格昂贵的药物。

综上,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大政策体系的原因,也有本县政策上的原因,还有管理上的原因。是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县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的报销水平是建立在高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水平和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之上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深得民心,但基金运行压力很大。

(三)解体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一是目前医疗保险除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外,均以用人单位为参保单位,企业解体后,职工的医疗保险接续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二是医疗保险运行前的破产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按以前的政策,我县于1993年开始运行车有企业大病统筹。按相关文件,国有企业改制时,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进行了余命医疗费用清算,但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没有解决好医疗保险的接续问题。

(四)医疗保险信息建设的全市化没有解决。由于各地医疗保险政策不同,大多数以区县为单位统筹的医疗保险进行了与县内医疗机构进行了联网,但与市级医疗机构没有联网,不利于医疗费用的监管,也增大了县外医疗费用报销的工作量。

(五)医疗保险统筹区域过小,基金运行风险较大。

三、建议

(一)医疗保险报销水平提高需要小步进行。

(二)建议通过调整政策,减少个人账户的比例。

(三)对解体企业和以前破产企业未达退休年龄的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作出明确处理办法。

篇5

【关键词】 城郊婚姻;私力救济;文化冲突;石家庄市

一、私力救济概论

私力救济,是人们自始便存在的救济方式,在古代其是一种主要的权利救济模式,随着国家的建立,将救济模式规范化,实现国家的统一控制。私力救济在现代人的眼中,被视为落后的、残暴的、易引发冲突的方式。但是据一项调查表明,在法制程度很高的英国,仅有20%左右的重大事项,而且会涉及法律生活,才会诉诸司法程序。而且,对于那些较为细小的事项,基本都是当事人之间私人解决。根据徐昕教授的观点,私力救济可界定为“当事人认定权利遭受侵害,在没有第三者以中立名义介入纠纷解决的情形下,不通过国家机关和法定程序,而依靠自身或私人力量,实现权利,解决纠纷。”

婚姻是家庭的起点,而家庭是社会生活最普遍的初级社会群体类型。婚姻关系处理不好,必然导致家庭的不和睦,不仅关乎夫妻双方,还会给子女抚育,老人赡养造成各种问题。婚姻从宏观角度出发,这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在处理夫妻双方关系上,这确实依旧是个体间的私事。由这种私人关系出发,婚姻中各种问题主要是较为私隐的,不希望为人所知的。婚姻问题倘若被司法介入,一者会 “撕破脸皮”,使问题更加不易解决,更容易产生婚姻的破裂。再者,这种私事如果仅限在个人之间,或者有亲朋介入,基于国人的“情面”,往往不会激化矛盾,反而有助纠纷化解,维系家庭关系。

二、石家庄市新华区城郊婚姻中私力救济的现状

此次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新华区的三个城郊村。地区改革,城市化进程的扩展,村子基本都有了本村的住宅小区,这为工作提供便利。每个小区选择六栋楼进行,每栋楼为六层,每层三户人家,每层楼选择两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制作二百一十六份,针对三个村子的以随机的形式对每个社区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研主要集中在家庭满意度、结婚彩礼、限制婚姻、家暴方面、生育等问题上。

根据调查,对于家庭的满意度方面,有190人选择满意,占调查总数的87.9%,选择不满意的只有5户。而且当出现家庭问题时,基本以耐心交流或者保持沉默、故意不理睬对方已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占到调查总数的76.8%。这说明对于家庭的归属感依旧十分强烈,普遍希望家庭的美满。对于彩礼,约为80%的人主张彩礼,其中年龄在20—35岁的人数占到总调查数的55%以上,年轻人希望有彩礼,但是对于彩礼的数额概念不深;对于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况,认可人数占到45.7%以上,对于不置可否的情况约为48.3%,选择不置可否的人数大于对事实婚姻的认可。对于不置可否的情况有人说明,“这是个人的事务,至于以后怎样是其二人的问题”,略带惋惜;在家暴方面,调查中的数据为“从未发生”达到约为58.3%,“偶尔发生”占到33.8%,选择经常的人数只有仅限的几人,而且基本局限于女性。对于生育方面,统计数据显示,25-30岁之间的对象中占到调查总数的30%左右,这部分人将这个问题立足在抚育成本高之上,不愿生育。有条件的生育视情况而定占到人数的约为46.7%。可见生育观念依旧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而选择不生育。

三、原因分析

婚姻不是一件私事,其不仅涉及的是个体。正如苏力教授所言,“假如婚姻纯粹属于两人之间的私事,那么无论感情还是性,都无需婚姻的这种法律的或者习俗的认可”。婚姻建立在双方的感情之上。但是仅仅如理想主义所言的“依存感情和性能够使婚姻一直稳定”无疑是极端的谬论。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暴力和年龄文化的冲突。这个时代产生了很大变化,为女性创造财富提供了机会,科技使得女性不再被生育和怀孕所拖累,教育不再区别性别,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塑造着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自然属性带给女性的被压迫,进而影响了婚姻中男女的关系。

但是调查发现,虽然现代文化的融入给女性的定位和处境带来改变,但是依旧不能改变女性体力较弱的自然属性,因此家庭暴力很难被根治。对于年龄而导致的意识冲突方面,老一辈的传统观念被冲击了一部分,开始试着接受现代的思想,但是接受程度不高,可以接受,但难以认可,其内在的传统依旧没有很大的改变。青年一代,与现代文化的距离较近,而且接受能力较大,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比中接收,但是在涉及婚姻家庭的私人问题上,对自身存在传统的接受。对违反传统的事项依旧认可。

四、城郊婚姻关系中私力救济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1、婚姻私力涉及的问题

(1)暴力救济。家庭暴力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有33.8%的家庭发生过家庭暴力,而且这一数字由于涉及隐私,碍于情面,实际情况很可能比这一数字还要高。武力救济是先民最初的救济手段,是对力量的追求。谁拥有着强大的力量,包括财富、地位、政治等,那么就代表着公平与正义。在婚姻关系中,将暴力视为救济手段,一者在对女性造成身体和心灵的伤害之外,还会间接地影响子女的成长。在中成长的子女会在心理和行为上形成障碍,例如自卑、易怒、暴力倾向,进而影响其日后的婚姻。婚姻是构成家庭的前提与基础,婚姻关系的不融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2)生育与抚育问题。在当代看来,女性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与生活方式。《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了妇女有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但是由于目前生育成本与抚育成本的增长,使得年轻一代将生育问题放在了考虑的末端。在家庭中,生育不再是女性的负担,而是成为一种救济自身权利的方式,凭借生育其可以达到约束男性,逼迫男性服从的手段。而且在抚育中,女性天然的母性关怀,使得子女有着亲近的潜意识观念,当女性将抚育的任务交给男性时,这种带给男性的压力,使得其不得不重新定位女性在家庭的地位,实现女性在家庭博弈中的优势地位。但是,存在的问题在于事后的报复。

(3)年龄的对冲。婚姻所构成的家庭中,必然存在不同的年龄层次。而且,不同的年龄层次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就产生了家庭内部的文化断裂,在这种断裂中出现文化的不对称,导致对统一问题的传统与现代的对冲。当然,这种对冲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存在缓和的余地。如对于限制婚姻中,传统思想的绝对排斥已经成为有限度的接受;现代思想的独身主义,被传统思想的血脉延续削弱;在老人赡养方面,国家控制逐渐减弱,开始重视家庭的作用,积极宣扬传统“孝”的概念,这些都对缓解年龄对冲有着实质意义。

2、婚姻私力救济的优化模式

(1)采取非暴力模式。暴力性私力救济是原则禁止的私力救济方式。自国家成立以来,国家基本垄断了暴力,其目的在于稳定社会和保证自身的权威。但是这在另外一面对维持民众的基本生活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挑战这种国家权威的行为却始终不曾消失。这完全超越了统治阶级对秩序的预期,超越了法治的范畴,并且这种私力救济形式对生产力的破坏是巨大的。对于婚姻家庭而言,暴力得到的永远是暴力或者屈服,对于后者的屈服,只是一种暂时的关系缓和,当有条件时,会产生心理反弹,致使更严重的后果。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虽然有着工业市场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但是熟人社会的本质没有改变,尤其是在婚姻家庭方面,人际关系比较紧密,而且存在着互惠因素。以人情关系解决问题,是在维护“面子”,实现和平解决内部问题,重归于好,是绝对胜过暴力型私力救济的。

(2)稳定社会关系的舆论支持。现代市场经济对熟人社会产生冲击,但是在乡土气息浓郁的乡土社会文化下,陌生人社会受到一定抵制。中国人口的流动是双向的,工作地和家乡地。中国人因土地而联系的观念是深深烙印在心底,这一点和外国人不同,外国人可以很随意的卖掉祖屋,而中国人则是想法设法的对其保留,烙印在国人心底的地缘依旧存在。虽然离家,但是其依旧关心着家乡发生的事情,在这前提下,生活区域的熟悉性,使得其不得不在做一些事情时,不得不考虑他人的看法,否则会产生对他不利的影响。在熟人社会,舆论会对“恶者”产生精神上的强迫,并且进而会影响他的地区生活,使其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或者是不再为,不敢为一些事。即在关系紧密的群体之间形成并保持的舆论可以视为规范,其内容可以实现成员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3)传统观念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调查中所体现的不同年龄段的思想冲突,实质是社会的文化断裂。中国人有着“再活一次”生育观,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去代替自己圆曾经的理想。在一个社会变迁缓慢的社会,其变迁速度不会很快,父母灌输给子女的理想便可能成为日后子女的向往。但是在目前的中国转型进程中,注定变化的速率会很快,而且会出现各种人们所难以预料的情形,父母灌输的理想很可能会成为双方冲突的引线。子女在物质上,在体力上受父母的控制,但是随着成长,接触的事物变迁,这一控制会被削弱,会产生“自由”心态,但是其又不能完全脱离父母,因为父母给予生活和精神的保障,并且又有着儿时的童年感情,恰是这一点为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提供了契机。在紧跟世界潮流的同时,关注传统文化,将曾经的光辉文化继承,使其为文化融合服务。注重社会价值观的塑造,如“孝”的概念,凸显家庭的优势。加深“情理”思想的发展,将亲情观念普及社会,体现出人性美好的一面,将矛盾直接在内部私力化解,实现父母与子女冲突的社会控制。

【参考文献】

[1]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徐昕.论私力救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青年教师;生活现状;发展需求

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势必意味着高校教师这一职业门槛不断提高。我校在不断推进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过程中,在海纳百川五湖四海人才的同时,也势必将面对新进人才不断变化的“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坐临东海之滨、学科发展轨迹、学校发展规划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我校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职业发展、个人生活的诉求轨迹。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特征

参照近三年的新教师培养计划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阶段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以新教师培养计划表中名单为参照,现年龄小于40为依据抽取符合调研条件的样本,通过统计资料的分析结果推论总体的一般情况。

基于近三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的汇总,经统计,在发放的(2012:33+2011:30 + 2013:58+2014:42),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为88%。从样本的代表性来看,性别方面,男性青年教师占47%,女性占53%;未婚青年教师占5%,已婚未育的占24%,已婚已育的占72%;教育程度本科占1%,硕士研究生占42%,博士研究生占49%。

样本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新进青年教师的生活状况

1. 近六成调查对象对自身经济收入不太满意

影响青年教师经济情况的最直接因素就是工资收入与福利保障。我校一直在探索着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工资制度,同时也力求最大程度地惠及所有人。然而高校教师这一高学历群体往往预设了薪酬期望并会同社会上其他职业进行比较。仅从此次调研来看,调查对象对职业成长期的薪资待遇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2. 被调查的青年教师对自身职业声望的总体评价较高

在当下这个以“人才强国、人才强教”的环境里,高学历人才从事教师这个岗位可以说是具有极高匹配度的,同时教师的职业声望也是普遍认为较高的。这点也可以从受访对象这些青年教师中可以体现: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其声望“很高”和“较高”的共占总数的75%,有18%的认为“一般”,仅有7%认为较低,没有人认为其职业声望“很低”。可以看出,青年教师在离开各自学校校门进入高校工作后,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声望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同时,青年教师刚入岗位,对职业发展期望度较高,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也较为饱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反观部分对职业认可度较低的受访群体,主要原因是其初来乍到,对学校的定位、特点、发展方向还不是很清楚,对在本校工作的职业声望存在偏差,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

3. 调查群体对自身人际关系的和谐满意度不高

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面对这多样的人际关系:导师、教研科室的同事、学院领导、学生等等。可以说快速、高效地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有利因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大都对学校比较陌生,即使通过两至三年的工作也往往只能建立起一个小的交际圈,因此调查对象对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参考范围是因人而异的。

近49%的受访对象表达了对人际关系情况的不满意。这说明受访对象对自己人际关系的完善还是需要时间的淬炼,受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也比较高。通过采访,部分受访者反映缺少交流渠道以及历史形成的与老教师之间的隔阂是拉长青年教师融入职业圈的主要成因。

(二)调查对象的身心健康

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迫于追求科研成果而往往在职业初期需要大负荷的工作,没有时间参加体育、娱乐活动,导致体质下降或出现亚健康的状态。

就工作性质而言,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高,精力旺盛,在担当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希望能在科研上快速出成绩。可以说青年教师群体由于年龄特点、个人修养、教学经验、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也使得他们比更年长的教师承受更多外在期望的压力和内在角色转换的不适应性,加之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身心备受困扰。同时高校的自身发展对于教师学习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青年教师往往还需进修学习,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压力。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这一现象在我校优势专业的青年教师身上尤为凸显,他们往往在教学、科研、研究学位、职务晋升方面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三)住房问题

临港地区的优惠购房政策以及相对低廉的房间减轻了我校教师相比于上海其他地区的住房压力。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91%的受访者将住房问题排在生活诉求的首位,但是根据统计,三年内有意愿并且自认为有能力购房的只占到31%,其中81%表示将把房定在临港地区。另外有1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无意愿在上海购房,将以租房形式解决住宿问题。

(四)青年教师的择偶需求

结果表明,单身青年教师青睐通过联谊活动的方式认识朋友,而亲戚朋友介绍的比较可靠,因此比例也很高。通过访谈,纯外省教师(在外省完成学位)以及部分非本市教师(本科或者研究生在本市攻读)明确表示交友圈比较窄。的确不同于上海其他地区,限于临港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校外省市青年教师在择偶方面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

三、发展状况

鉴于教师这一职业独当一面的特性,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全面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在职业成长期会凸显得特别强烈。因此,除了要正确对待青年教师的物质需求还要为其提供职业发展平台,促进其自身素质尽可能快速地完善,帮助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得到进一步的深造。

调查结果显示:

(一)调查进修培训状况

意愿攻读更高一级学位的仅为3%,入职来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为69%,偶尔参加学术研讨会为20%,从未参加过的多达11%。

(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调查显示

“没有制定今后的职业发展规划”的只占 2.2%,“已经制 定好且正在实施中”的占 31.7%,表示“已经制定好但还未实施”的青年教师占到了 54.8%,另外有 12.1%的青年教师表示 “以后再说”。这说明,高 校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开始重视,这反映了他们并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发展状况,有 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强烈愿望。

(三)青年教师学习机会调查显示

8.2%的人选择“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举办专业培训班”,12.5%的人选择“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50.4% 的人选择“支持个人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修或访学”,29.1%的人选择“根据岗位需要和个人兴趣,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说明青年教师 已经意识到选择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将是今后职业发展的一个主流。

(四)利益诉求

高校青年教师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是指以高校青年教师利益诉求为表达主体,通过理智型的表达方式,以有组织的和公开的渠道,向党和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表达利益需求的制度。随着教师自身以及学校发展,青年教师利益诉求的形式、内容更趋于多元化,多样化。对于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的诉求机制呼声更高。

四、对策与建议

我校历来重视和关系青年教师的成长,建以各学院FD班等多样的形式帮助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融入岗位。根据此次调研的实际结果,本人提出以下观点:

(一)适当提高青年教师家庭生活、福利收入

虽然我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法设法为教师增加收入,但是收入问题和福利待遇始终是青年教师最为关切的利益诉求。同时虽然临港地区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希望,但是现阶段来说,临港地区的住宿环境与上海中心城区差距所潜移默化造成的心理差异容易生成失落感。通过本次调研,本文认为结合绩效激励机制,建议在各二级学院开设专题奖金用以奖励优秀工作者或优秀工作团队,而这奖励的标准可以由各个学院、各个部门自行拟定并报审核。总体思想应该是由小布局,逐渐扩大以惠及最大群体。

(二)创设优越的科研条件

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中占绝大数比例的还是教师岗位的职工。正如前文提到的,除了教学任务,他们也承担着科研压力。然而目前我校除了三大优势学院,诸如工程、信息等学院都较为缺乏科研设备、科研仪器。同时在申报科研课题,甚至校级课题方面,青年教师因受资历、职称等的限制往往很难申请到,这无疑成为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二重障碍。因此,本人认为我校应建立专项的青年教师的科研基金,并成立青年教师科研协会,实行会员制,对此协会给予政策倾斜;为协会成员申报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持,鼓励和支持其开展创新性的课题研究,以从中培养年轻的学术骨干,鼓励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出成果、出效益。

(三)设立师资队伍建设基金,搭建教师培训平台

除了设立专项奖金外,本文认为各学院、各部门还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青年教师的深造、访学、下企业锻炼等等。通过本次调研,不少受访者表示学院、部门的出国访问名额往往隐形地将新入职的教师置之门外,一些学术会议的参加人员也投师无门。因此本人认为专项资金的设立就是用于鼓励和支持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提升综合素质,更快、更好地向业务骨干、学科骨干等复合型人才迈进。

(四)对青年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

本次调研还暴露出我校在发挥青年教师自身的特点、给予更多的自、留出自由发展和发挥创造力的空间等方面措施不足。

首先,对我校青年教师工作评价及职称评定要实施更为全面的评价,即对其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 能力、科研能力进行评定,又要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参与意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这样有利帮助青年教师群体“查漏补缺”,激发职业激情与活力。

其次,建议进一步搭建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老年教师的沟通平台,充分利用好我校已经形成的教学督导等形式建立老中青三代良好的互动模式,鼓励中青年教师向老一辈学习,同时开展一些交流交流活动、如生活经验交流会等等,形成良好学术环境的同时也能着力构建良好的生活氛围。

总之,我校要向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方向迈进,青年教师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未来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中流砥柱。目前其生活现状、发展状态和利益诉求现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何集学校、地区合力解决和完善影响青年教师的成长因素,将对我校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莫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银飞,茅宁.高校青年教师压力、职业满意度与生活满意感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08).

[2] 张建敏,李杲.浅谈青年教师培养――以上海海洋大学青年教师培养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3] 徐晓明.高校青年教师生活状态、发展状况及利益诉求影响因素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1(2).

[4] 丛亮,余南飞.高校青年教师生活现状和发展需求探析――对上海电力学院青年教师的抽样调查[J].文教资料, 2013(10).

[5] Megan.W & Fan.L ,2011,Human Resource Policy Exploration in Australian Cooperative Strategy,Australia Journal of Education,Vol.1,pp.55-60.

篇7

关键词: 教师角色转变 自主合作 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新世纪社会消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局限于教师课堂传授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教师应从传统的局限于教师课堂传授的角色向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转换。顺应这种需要及教育部新课程的要求,东方高中已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一年有余。教师们对这一角色的转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在教学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为了解教师角色的转换的实际情况,问题及困难是什么,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帮助老师成长,特作此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14年4月。

三、调查对象

学校部分老师。

四、问卷内容

针对新课程理念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我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及职业定位的转变三个方面,设计包含26个题目的调查问卷,让教师在认为符合自己情况的题后进行适当的选择。

五、调查结果分析

1.教育观念的转变

总体上看,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都有较好的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的学生观逐渐树立起来。而且教师的认识开始逐渐统一到真正的素质教育轨道上,不再是单一地重视学生的成绩,而是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新的质量观正在形成,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对“你觉得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好处在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尽管还有24的老师更重视学生的成绩,但高达76的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综合能力(见表一)。

在对“教育中不应有差生或后进生的想法,学生只是发展水平和个性潜能的差异,不应有‘好’‘差’之分”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尽管有27.7%的教师表示不赞同,但高达72.3%的教师表示赞同(见表二)。

表一 :你觉得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好处

表二:对“教育中不应有差生或后进生的想法,学生只是发展水平和个性潜能的差异,不应有‘好’‘差’之分”这一观念的看法

此外,70%的教师认为,教学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应该成为教学重点。

2.教学行为的转变

(1)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跟以往单一的老师主讲、学生听记的课堂教学不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中许多活动的开展,必须有精心的组织与安排。老师也一改以往备课只备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况,调查发现,77%的老师把创设课堂情境、设计课堂活动流程及师生互动安排包括在备课任务之内(见表三)。

表三:你觉得备课时有无必要包括创设课堂情境,设计课堂活动流程及师生互动安排

当然,发挥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组织作用,并不是包办一切,而是在协调组织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和体会到其重要性,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能力。

(2)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调查显示,89.2%的教师认为,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扮演“传道者”的角色,更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承担起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这一新角色。这些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见表四)。

表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八成以上的教师不再只是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及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并督促完成(见表五)。86.7%的教师会指导并促进学生整理错题,建立错题本(见表六)。

表五:目前以学习单为主要教学资料的课堂上,你认为所教学科学生的课堂笔记

表六:你觉得说教学课学生的正题本(错题集)具有情况

(3)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新的教学形势要求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不是教师滔滔不绝演讲下的顺从、痴迷的受众,而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建构者。调查显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者,90%以上的教师会创造一定的条件,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并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主动体验探寻知识过程的快乐(见表七)。当然教师会参与到讨论中,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或是“平等中的首席”。

表七:回答学生提出问题的做法

在对你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中,尽管有17%的教师依然使用讲授法,但高达83%的教师使用的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以学生遇到困难时的点拨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提供帮助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见表八、表九)。遗憾的是,由于某些条件所限,使用案例法、研究性教学法及社会实践活动法的教师还比较有限。

表八:你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

表九:你的课堂教学过程

(4)教学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表十清楚地表明有六成以上教师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教材式课程的使用者,而是要努力做一个课程式教材的生产者、创造者。几乎半数的老师制作学习单时,不再生搬教材,而是根据考纲和学生需要重整教材内容,成为课程的主体,使得教与学变得灵活、生动、充满活力(见表十一)。

表十:你对参与课程设计和开发的态度

表十一:你在准备学习单时的主要依据

(5)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在对“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的问题的回答中,50%的教师没有选择考试成绩,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评价学生时,不仅看他们的成绩,而且看他们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身心素质是否有所提高,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掌握等情况。教师们的测评内容趋向全面,测评方式也更灵活多样。因此,41.5%的教师认为,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但不是评价的重点(见表十二)。

表十二: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主要方法

3.教师的职业定位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除了只有2.6%的教师会放弃问题之外,97.4%的教师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有着清晰、强烈的教科研意识。这其中又有76.5%的教师能够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积极地与其他教师进行共同研究。

而且调查显示,我校教师不再仅满足于参加集体备课教研。在此之外,他们还自主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把教育教学工作当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地有所创造,尽量做到教学相长(见表十三)。

表十三:除了参加集体备课教研外,参加教研活动的其他主要方式

但调查发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对于许多教师来说还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参加过省、市县(区)级以上的教育科研项目的教师仅占总调查人数的23.9%,甚至有14.2%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教育科研项目。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经费等的限制,教师们参加外出学习、从事教育研究活动的机会有限,同时图书等研究资源的不足也成了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绊脚石。某些教师的新教学理念的来源主要是学校组织的教学改革,很少有外出实地考察学习的机会(见表十四)。

表十四:你所拥有的较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来自于

4.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立教的根基,是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推进课程改革,首先需要教师从改变自身做起,自觉地把科学的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行为。不实现观念的革命,教师角色的转换只能是一句空话。调查发现,尽管某些教师积极贯彻落实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更新观念,并针对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尝试。但是我们也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受陈旧落后教学观念的深刻影响,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定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尽快转变和更新观念。

①目标观念的转变。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发掘他们(包括差生)的一切潜能,促进他们个性、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摒弃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中心、把考试作为教学杠杆和法宝的错误观念;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弊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鼓励和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②师生关系观念的转变。基础教育改革提倡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尊重。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讲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师生共同探求真理,共同制订班级管理计划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发展,从而使其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③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由单纯的育人者向既育人又育己的可持续发展性学习者转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更应该身先士卒,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我们所说的“育己”就是教师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职业实践中对其完美职业形象的探究、思考和塑造。

(2)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的要求。现代教师作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者,不仅应该具有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科研能力。由调查可知,只有两成多(28.6%)的教师能够经常阅读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期刊报纸,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几乎从不读书看报,完全是用教科书教学,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要切实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其专业化程度。这就需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①注重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充分发挥本校的师训资源,把学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有效地促进本校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校本培训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请进来”,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又可以“走出去”,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交流会,或者到兄弟学校取经学艺;更可以以师带徒的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尤其是那些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培训的教师的带头作用,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全员共同发展。

②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角色转换或发展的培训制度。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学校应制订有效、持续的教师培训计划,保证师资培养的经费投入,加强教师培训队伍建设,开发适应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模式,同时培训内容要突出“新”“精”“用”。“新”是指观念新、信息新,有新课程实验推广中的新鲜经验。“精”是指课程内容是基础性、发展性的,课堂讲授少而精,给学员留有充分时间和空间。“用”是指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授人以渔,讲究实效。

(3)教师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对学校教师评价,基本上是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指标的综合量化进行考核的。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教师评价的终极标准还是落在“绩”即“教学成绩”或者说“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升学率依然是评价教师的硬指标,如果该教师所教科目成绩好,则对其综合评价就高;反之,对其综合评价就低。在这样一种评价制度下,教师如何心甘情愿地转换传统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难怪有41.5%的教师认为根据成绩排名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这不难看出教师难言的苦衷。

因此,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必须真正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重结果、重评比的单一教师评价体系,建立重过程、重发展的多元教师评价体系,力求全面、合理、准确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改变过去学校领导和同行的评价几乎是教师评价的全部的这一状况,切实重视学生和家长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与职业.2008.4(11)(总第579期).

[2]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

篇8

现年41岁的兰斯·阿姆斯特朗,可以说是百年环法大赛中“前无古人”的传奇人物。他于1992年开始职业自行车运动员生涯。1996年1f1月,在参加世界顶级公路赛时被诊断患有癌,且已扩散,就连医生对其康复都不抱希望。但是,经过12个星期的化疗和一年多的停赛休养之后,他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并于1998年2月重新回到了环法赛场上。从1999年到2005年,他连续七次夺得环法大赛的冠军,成为环法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七冠王,并成为自行车运动以及整个国际体坛上最具影响力的明星之一。

在创造环法奇迹的同时,阿姆斯特朗还致力于慈善事业。他创办的抗癌基金会,每年在全球范围的65个国家举办上千场慈善募集活动,筹集了近5亿美元的慈善基金,是所有体育明星基金会之最。基金会帮助了很多人,影响到世界的各个地区。他积极进行抗癌慈善活动,受到了无数人的尊敬与爱戴。

无限风光的阿姆斯特朗全身上下都是宝,从眼镜、自行车等各种装备公司的赞助商,到饮料、食品、制药等公司的赞助商,都争先恐后地与其签约。

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抗癌英雄”和环法七冠王的荣誉与争议一直并存。从1999年第一次获得环法冠军起,他就一直被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调查。特别是在2012年6月13日,美国反兴奋剂机构正式对他提讼。这意味着,他如果败诉,就将失去在自行车比赛中的所有冠军头衔,并将面临终身禁赛的处罚。

面对不断升级的调查,阿姆斯特朗言辞激烈地予以反驳。他说,所有指控都是毫无根据的恶意诋毁,所有的证词和证据都是用金钱买来的。他坚持,自己荣获的所有荣誉都是干净的,绝对没有使用过有助于提高成绩的任何兴奋剂。特别是在8月24日,他发表声明,宣布主动放弃与美国反兴奋剂机构之间的抗争,但依然坚持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他说:“我曾经赢得这项世界上最艰难、最有挑战性的比赛,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一切!更没有人能把它收回去!”

针对阿姆斯特朗拒不承认的强硬态度,10月10日,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公布了证据确凿的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长达202页,还有长达1000页的纸面证据,其中包括11名他以前的队友所提供的证据。该调查报告详细地描述了他那些触目惊心的行为:他不仅服用禁药。还用盐水做假尿样、逼迫他人服药、威胁证人等等。该调查报告无可辩驳地证明:他不是“车王”,而是“毒王”。

事态的发展急转直下,对阿姆斯特朗越来越不利。他能骗人一时,但不能骗人永远。10月17日,也就是在抗癌基金会成立15周年的前夕,他辞去了抗癌基金会主席的职务。他无奈地表示,鉴于近况,已经无法再继续出任该基金会主席一职。

就在这一天,耐克公司率先与阿姆斯特朗解约,并指控他欺骗赞助商多年。紧接着,多年来一直支持他的众多公司和赞助商,都争先恐后地宣布:与他解约,并将会把他的形象从产品包装中去掉。

10月22日,国际自行车联盟主席帕特·麦克奎埃德在瑞士日内瓦宣布,支持美国反兴奋剂机构的决定,对阿姆斯特朗给予终身禁赛的处罚,并剥夺他获得的7个环法自行车赛冠军。他说,我感到很遗憾,阿姆斯特朗将永远地与自行车说再见了,在自行车界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如果一项运动一直以来的英雄,都是一个服用禁药而构成的谎言,那么这项运动确实令人担忧。与此同时,环法大赛组委会要求他,无条件地归还夺得7届环法大赛冠军的385万美元奖金。

国际自行车联盟的宣布,使环法七冠王、抗癌英雄和美国偶像的传奇故事,以众叛亲离和千夫所指的悲剧结束了,但其从辉煌到崩溃的过程却格外发人深思。

荣耀是一匹烈马,如果用诚信驾驭它,就可以奔腾万里;如果用谎言驾驭它,就必将身败名裂。

篇9

一、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一)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重大危险源是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设施)。

对于井工开采的煤矿来讲,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矿井;

1、高瓦斯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有承压水或古空区积水危害的矿井。

5、煤层自然发火期

6、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以上的矿井。

(二)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可分为生产场所的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的重大危险源两大类。

1、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生产场所的重大危险源按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混入有毒物质等四类物质的品名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2、储存区的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的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

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一)政府部门对于重大危险源的宏观控制

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煤矿井下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煤矿井下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应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煤矿进行普查、分级,并在制定有重大危险源监察管理法规的基础上,明确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煤矿,要对于危险源的管理责任、管理要求(包括组织制度、报告制度、监控管理制度及措施、隐患整改方案、应急措施等),促使煤矿建立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机制,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2、依据有关法规对存在有重大危险源煤矿实施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级别确定规范的现场监督方法,督促煤矿执行有关法规,建立监控机制,并督促隐患整改。

3、建立健全新建、改建煤矿重大危险源申报、分级制度,使重大危险源等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对煤矿企业提供监控的管理及技术指导。

(二)煤矿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煤矿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该系统是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自动监测与传感器等技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通信等现代高新技术,对煤矿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把重大危险源的各种参数及时监测出来。当煤矿井下一旦出现事故征兆,能及时给出报警信号或采取自动应急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煤矿应根据井下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建立可靠、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以便采取措施,保证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

(三)事故分级

根据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科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了3人以上10人以下伤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

(四)事故报告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劳动保障部门和工会。

(五)事故调查

(一)事故调查的组织

1、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依法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时,有关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员组成,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

(二)事故调查组

1、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与所调查的事故煤业直接厉害关系。

2、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指定。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3、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4、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有关人员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立案侦查。

5、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期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6、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各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

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有关事故的信息。

(三)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应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组织事故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机构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事故调查报告送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归档保存。

三、事故处理

1、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收到事故调查报告后应当在规定日期内做出批复。

篇10

目前,从总体上看,中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普遍为人忠恳诚实,做事讲信用,是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良好群体。但是,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以为“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无用”。据教育部《高中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调查分析》一文中提到学生的诚实态度问题,“学生知道”班内某同学犯了错误,老师或学校向学生调查时,持“推托不知道”或“略去重要情节”态度的学生占有效问卷总数的50%;关于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近30%的学生认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曾经有过考试作弊行为。

有不少中学生认为,现在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毒米、毒酒、毒奶事件不断,企业恶意逃避债务,做假帐、假破产、假出口、假证书……层出不穷,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有假文凭,文艺界有假唱,体育界有假球黑哨……连政府部门都有作假,有些地方领导为了在任政绩,虚报产量产值、财政收入,统计做假屡有发生。他们认为现在社会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的人“无用”。现实生活中,孩子涉世之初,父母亲往往“谆谆教诲”:“社会复杂啊!老实人要吃亏的!”爱子之心无可厚非,江湖险恶亦是事实,生活中确有诚信者受屈,狡诈者获利的事情,于是“利字提中间,诚信撇两边”成了不少学生的人生哲学。

第二,以为“会做假是脑子活络”。做假在中学生中有一定市场,有的甚至还认为会做假是脑子“活络”。考试作弊这是公开的秘密。学校在期中期末考试时,设立专门考场,监考老师严阵以待,领导巡视考场,效果仍不理想,考试作弊手法越来越高明,监考老师力不从心。

第三,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脱节。

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显示:当问到“老师在你的试卷上多评了分,你会作出什么反应”时,有40.1%的学生在三项可供选择的选项中认同的是“这不是我的错,分数也不用改了”,认同“马上找老师把分数改过来的仅占14.6%。受过10年左右学校教育的中学生都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去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如许多学生对《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行动中。如教师在时能遵守有关规范,而教师不在时却不能遵守;在班主任老师面前是一套,在任课老师面前另一套。有些中学生,在校是好学生,尊敬老师,善待同学,而在家里却不能尊敬长辈,不关心他人。 转贴于

怎样在高中政治课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呢?

第一,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凸显其德育功能的同时,渗透诚信道德教育。高中政治课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一套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价值目标。 政治课的鲜活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其学科知识的正确性、科学性、完整性、逻辑性,更重要的在于其学科价值目标的时代性、针对性,政治课决不能脱离现实而空洞说教,决不能仅仅为传授学科知识而孤立存在。所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务必要凸显其德育功能。而诚信道德教育的渗透既体现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学科目标,又体现了其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学科特点。

就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来看,“经济学常识”是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最佳内容。可以在高一经济学常识教学中强化诚信道德教育,结合现实实例和学生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高二哲学常识教学和高三政治学常识教学也可以渗透诚信道德教育。因为在哲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中也潜含着诚信道德教育的一些因素与素材。例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任何事情都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弄虚作假;选举权利与被选举权利的实现与现实政治生活中存在的贿赂选民、甚至确保当选什么地方官而雇佣杀手刺杀竞争对手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