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8 22:1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品市场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品市场调查报告

篇1

晚会包括五个部分,揭晓2007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结果;颁发2007艺术特别奖;2007年度拍卖市场调查报告和2008艺术市场信心度调查结果;并由胡润百富公布胡润当代艺术榜。

据悉,一年一度的评选和活动,依托雅昌艺术网独家的艺术品拍卖量化数据,同时纳入媒体传播和学术评定的标准,以全面、客观的评估体系,记录中国艺术界进步与发展的脚印,已经成为艺术行业里最具权威性的品牌。高速发展的中国艺术行业需要学术梳理和系统回顾,艺术中国年度评选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由权威艺术批评家和文化学者共同组成了评选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同时参考媒体和广大网友的意见,历时3个多月,评选结果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评选方式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活动本身的公正性与公信力都使得“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的结果和颁奖盛典成为艺术行业乃至全社会备受关注的一件大事。

、蔡国强首获国内艺术大奖

2007年,越来越多的艺术界人士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艺术行业内,更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当然,我们现在无法预测未来的美术史如何书写,但可以深信不疑的是,他们是2007年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人物―艾未未、吴冠中、尤伦斯夫妇、方力钧等获得此奖项。

年度艺术家的奖项是国内对于艺术家艺术成就与年度贡献的最高奖项。在国外屡屡获得大奖的杰出华人艺术家和蔡国强,首次获得来自中国艺术界的年度奖项,他们、詹建俊、徐唯辛和周春芽一起当选2007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艺术中国组委会发言人表示,中国艺术的长足进步和中国地位的显著提高,都使得对于艺术的评判话语权转移。中国艺术行业对于这些艺术家的肯定与判断必将推动艺术创作并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

青年艺术家是拥有蓬勃生机的新生力量,2007年青年艺术家Unmask小组、王光乐、邱黯雄等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展示了他们非凡的创造力。2007年艺术界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这一年,有更多的其他行业机构介入到艺术中来。在2007年里,艺术的发展受到各方的支持与推动。同时也因为其社会影响力与号召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为此, 2007艺术中国组委会设立艺术特别奖。民生银行品牌管理部总经理何炬星先生获得此奖项,在他的主导或推动下,国内首个艺术基金面世,给艺术品市场注入强心剂;资助炎黄艺术馆,筹建民生现代美术馆。在2007年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拍卖中做出贡献的艺术家们共同获得了2007艺术中国年度艺术慈善奖。

第一份拍卖市场调查报告首次公开

2007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频频创造高价的一年,海内外各界都不约而同的投来关注的目光。然而完整数据和权威分析的缺失却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大发展的瓶颈。作为全球第一份中国艺术品市场调查报告,雅昌艺术网对其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和编制,是在业内知名的雅昌指数的基础之上,根据2007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期间,全球范围内119家样本拍卖公司的成交数据所得出的专业的分析和结论。

篇2

一、艺术品投资分析

1.艺术品的投资定义。什么叫艺术品投资,简单说就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购买有升值空间的艺术品、经营艺术商业等交易行为并带来收益,是一种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行为。艺术品投资收藏的成败取决于收藏家的经济实力和鉴赏眼光。2014年雅昌・胡润艺术榜,在100位上榜艺术家中,国画艺术家超过六成,上榜64位,比2013年减少了3位;油画艺术家上榜28位,比2013年减少了4位;当代艺术艺术家2位,雕塑艺术家2位。其中,国画和油画皆有涉足的有4位。国画和当代艺术皆有涉足的有1位。从分析上来看国画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在这64位国画艺术家中,写意画家占了大多数,像排在榜首的范增、黄永玉、崔如琢等,都是近现代老一辈的写意国画家,工笔画家在艺术品投资中占的比重并不多,这种比重的失调并不是因为工笔人物人画家没有收藏价值,而是因为工笔人物画依旧处在发展当中,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投资标准,正是这样工笔人物画在艺术品投资中才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潜力。

二、工笔人物画投资分析

现在的工笔人画除了艺术品身份以外,还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存在,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艺术品投资收藏,因为它具备所谓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使用价值,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工笔人物画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流通商品,它所谓的使用价值已经具有更高的层次,体现在精神和文化上是用来满足人们的某种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而不是某种物质的工具性的体现。工笔人物画的存在已历史久远,有着极强的艺术欣赏性和历史价值,从战国时期的帛画到现在2014年雅昌拍卖总成交价24162万元的何家英的作品,工笔人物画以不同的姿态一次次出现在拍卖投资的现场,投资收藏的可实施性也在稳步提高,市场正在逐步发展。近年新兴工笔画百花争鸣,也让我们看到了工笔人物画潜在的巨大投资性。

1.工笔人物画投资价值分析。(1)主观价值。从工笔人物画本身出发,她的艺术价值就是其本身商品的价值。首先,艺术品的内容、内涵及画面表现影响其价值的评定。①工笔人物画内容的选择,是否可以体现当代社会的现状,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当反映社会现状后它的收藏就具有了历史意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既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又具有相当的历史收藏性。②画面内涵是艺术品不可或缺,只有内容题材没有画面内涵的作品也是没有收藏意义的。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2011年嘉德春季拍卖上创4.255亿天价,篆书四言联不仅仅是浑厚自然、端庄大气,浑厚自然、端庄大气,更重要的是画面表达的内涵,对国家民族和平发展的美好祈望和对人间幸福、天下太平的美好祝愿。③画面表现具有创新性,梁文博先生2003年的作品《月上中天》,是梁文博先生探索由熟纸、熟绢向生纸结合画法转型期的典型代表作。画面表现手法具有创新性,同时又具有画面的内容和内涵,所以在北京保利2013春季拍卖会最终以414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落槌,引起业内人士和多家媒体的关注。在这个东西文化碰撞激烈的时代,工笔人物画正吸收着不同的营养成分并茁壮成长,并在拍卖收藏行业中不断再创新高,堪为潜力股。(唐勇力2005年画的《唐人马球图》58×58cm (约3.0平尺)于2014年4月以2,875,000元的总价被河南金帝拍卖;唐勇力画的《白居易诗意》81×57cm (约4.2平尺)于2012年8月以920,000的总价被浙江骏成拍卖;何家英《拉提琴的少女》以320000的价格拍卖;徐乐乐的执扇侍女以¥224,000?元于2014年拍卖。)

其次,工笔人物画的年份和质量对价值的定位有相当大的影响;工笔人物画的收藏就像红酒一样,品质年份一个都不能少,古代作品的价值我们就不需去质疑,隋唐时期是工笔人物画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被收藏在各国博物馆内,哪么现当代的作品怎样来剖析她的收藏价值呢,通过下面的两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年份质量对于艺术品价格的重要性。同样的质量,年份越久越有收藏价值,张大千、齐白石、黄胄、徐悲鸿、赵无极、吴昌硕、吴冠中等几乎都是同一时代的大家,他们都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但在拍卖收藏上还是要看资历的深浅和画作的质量。同样的年份质量越好越有收藏价值,在第二张现代画家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年龄不是价格高低的必要因素,画家本身的名声、地位和作品的质量才是艺术品价值的影响因素,在艺术品收藏中不能一味的只追求艺术品的年份。在表格中上榜的工笔人物画家中只有何家英一人,其他上榜的国画家均为写意画家,这也就证明在投资收藏市场中工笔人物画收藏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从外界赋予观其价值。首先,个人的艺术审美修养以及大众的审美情趣影响对艺术品价值的衡量。这里要提到的就是一个伯乐于千里马的关系,抛去已经明显具有收藏价值的大家作品不去谈论,再现当代的作品当中很大一部分收藏家是看眼缘,在作品还不错的情况下以自己喜欢为主其次。其次,商业化炒作;商业化的炒作对于艺术品价值在短时期内有很强的带动力。但上文提到了是短时期,工笔画的最终收藏价值还是要从自身价值为出发点,炒作只是短时间内提升价值的一个小小的因素。最后,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力;不同的时代,往往作品风格也大不相同,作为相对写实派的工笔人物画针对不同时期创作的具有社会历史背景题材的作品带给观众的是另一种感官的冲击因此也受到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关注。从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例如以建党90周年,100周年纪念为背景进行创作的作品被叫走红色题材,这类藏品的收藏不仅仅是艺术品的收藏更是收藏历史,收藏文化。此艺术品又可称谓自由的精神生产,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

三、工笔人物画投资市场分析

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并引起了媒体、社会空前的关注。这种发展把艺术市场带到一个崭新的机会与危机并存的境界。在嘉德2011春拍中,首次推出了古代及近现代书画联合夜场,齐白石先生最大尺幅的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图以8800万起拍后,经过逾半小时之久的激烈竞价,最终以4.255亿由一位场内藏家竞得,刷新了齐白石个人书画成交纪录,也刷新了全球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纪录。这是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回归的不争事实,但是艺术品市场的过热发展已经使艺术收藏市场进入了危险的泡沫期。商业化的炒作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充分挖掘出作品带来的各种效益,带动了艺术品拍卖市场;另一方面却也过分抬高了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给大众以不真实的感觉,当下的中国艺术品投资刚刚起步,机制还不完善,因而表现出种种隐患,但如果以未来的眼光看待收藏,现在是最佳介入契机。相对稀少的工笔人物画也将成为投资收藏的新宠。

参考文献:

[1]北宋张择端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造诣

[2]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0年

篇3

――编者

2011市场荒野,杂草丛生

去年艺术品市场真真假假荒唐走过,宛如一位疾病缠身的垂危老者。尤伦斯抛售几乎所有当代艺术品;天津文交所首批发行的《黄河咆哮》、《燕塞秋》两只份额,两个月的时间经历暴涨暴跌,引起广泛争议。随着“故宫门”事件尚未平息,台北“故宫”近期宣布“50年来仅丢失一页纸和一包盐”,重重给了我们一记耳光。故宫尚且如此,更不能要求拍卖行“出淤泥而不染”了。上期杂志我们讨论过类似真假艺术品的问题,一些连赝品都算不上的伪作却被指鹿为马拍出天价,可怜了不懂行的藏家成了冤大头。出现此情况也在意料之中,业内人士分析,发生的类似事件不是第一次,但也绝对不是最后一次。真真假假暂不谈,如果有关统计言论指出赝品比例数据属实的话,我们中国所谓的艺术市场正在交易的是什么?何故还在有声有色地运转?交易的实质难道只是金钱与数字的游戏?

总结2011年,春拍成交额高达445.31亿元人民币(统计时间为1至6月),同比2010年春成交总额增加了107.28%。而秋季拍卖市场中(统计时间为8至12月),虽然作品上拍量、成交量均比春拍增加,但成交总额增加幅度较小。2011秋拍作品上拍数量环比春季增加91.976件,增幅达35.54%,为350.791件,但成交总额增幅进一步下调,为461.97亿元人民币。细究461.97亿成交额的背后,拍卖规模的急剧扩张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之间的矛盾导致2011年秋拍成交率仅为44%。这一轮上涨行情强弩之末的势头显而易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2011年春从宏观经济观察显示整体经济已经进入下滑的趋势,但资金流动性相对过剩。

2011年秋,流动性过剩的形势有所逆转,不少企业甚至出现资金短缺现象,此一社会资金状况明显反映到秋拍成交结果上;第二是卖家对于2010全年乃至2011年春季虚高成交价格的攀比,导致许多拍卖行为了拿货迁就寄售方的奢望,估价过高,造成流标,第三是由于市场价格高涨带动卖家逢高套现的冲动,使大量近期成交的作品又涌进市场,因为间隔太短并且过于频繁换手而遭到买家抵制。

冬去春来自然常态,货真价实才会保值在资本家的眼里,艺术品的真与假已经无关紧要,他们可以翻江倒海、点石成金。但是艺术品是无辜的,艺术市场的严寒正是在拯救艺术,市场冰冷的气候将会淘汰一些投机商和伪艺术家。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冬季也许会蔓延更长时间,直至那些滥竽充数的小丑们不忍寒冷而离开。留下来的将是纯粹的收藏家和执着的艺术家。

针对市场的现状与走向,有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担心我们又要进入一个泡沫时代,我不这么认为。接下来几个拍卖季可能会遭到一些打击。但真正昂贵的艺术品是会保持价值的。从2008年起我就预测印度会发生相似的爆发式增长。但我没意识到印度市场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到了西方投机者的推动。这是中国的优势所在:他们正在回购自己的文化。这可不是三分钟热度的事;他们在相当长时间里会一直这么做的。

――罗曼・克拉伊乌斯(Poman Kracussit)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金融学副教授,《Art+Auction》杂志Databark专栏作家印尼是目前的热点,但增长最迅速的毫无疑问是中国。它的实际增长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但潜力是巨大的。中国藏家以及几乎所有的亚洲藏家都在走同样的一条路:先是买本土艺术家,然后买西方的。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些地区之间建立桥梁是很重要的,要向中国人推销日本艺术家,让印度人去买印尼艺术品,诸如此类。

――洛伦佐・鲁道夫(Loregzo gudolf)

Art Stagc Singaponc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总监

你可以看到某一些领域需要格外小心;一个艺术家会有一些风光的“瞬间”,这也许跟他的作品的长期价值毫无关系。但是市场不应该被这样的突然爆发吓到;你只需要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行了。有一些人是根据市场动态来购买的,买市场偏好的艺术家。我们试图有意识地和这种动态脱离关系,虽然有时候我们的兴趣点的确跟当前热点是重合的。我的客户需要的是对他想买的东西在理财角度上给一些看法。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要买这个,他们付出了什么,要确保这件作品跟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是保持一致,性的――或者在花费更多的钱时能够理性地做决策。这不算一种投资的心态,但肯定是一种理财上的谨慎心态,自2008年市场崩盘以来,这种心态越来越普遍了。大家都想知道更多的信息。

――玛丽-侯富勒(Mary Hoevele~)

纽约私人交易艺术顾问

从艺术基金这种最受热议的艺术投资工具来看,我们看到、不断地看到进入市场的基金数量在稳步提升。从我们手头的数据看,预计全球艺术基金产业大约有10亿美元,其中亚洲的基金大约占三分之一。过去五年的增长是惊人的。我认为关键在于人们可以对现有的基金进行“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能够确认它们得到了妥善的管理――时机架构、利害冲突、优先回报、费用结构,还有具体在操作这些基金是什么样的顾问公司。在对艺术基金估值是有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是如何收费的?在计算管理费时,他们是根据评估价值做的“市值计价”(mark to market),还是通过收购由基金来持有所有资产?

――杰夫・拉宾(Jeff Ralin)

Artvesc Partners艺术顾问公司创始人之一

2012年春拍蓄势待发

2012年春拍大幕徐徐拉开,今年春拍各大拍卖行早已摩拳擦掌、热点更迭,准备新一轮的拍卖。一些拍卖行,包括苏富比、北京荣宝等知名拍卖行,近期陆续公布了一批精品力作。拍卖“春风”袭来,市场仍在冬眠,至于冬眠多久,我们拭目以待。期待市场越冬有所好转。近日笔者在微访谈中问及台湾藏家林明哲关于艺术市场冬眠的问题,这里用林先生回答作为结尾:

这是一种大自然的循环,树叶有落叶,也会长嫩叶;草木也会有死亡与新生。这是一种自然淘汰。有些不好的艺术品,或者是太多的人为的操作,会随着时间,反映出真正的价值。好的艺术家作品的价值,会自然显现。――林明哲

参考资料:

篇4

Who is Manag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谁在玩中国当代艺术}

国际拍场频繁流标

2月6日是中国农历的除夕,华人忙于迎新除旧之际,伦敦佳士得举行了“战后和当代艺术”夜场拍卖。在这场拍卖中总成交额为7293万英镑,成交总额尚可,但成交率仅为69%,创下自2003年6月以来伦敦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成交率的新低。其中安迪・沃霍和格哈特・里希特都有作品流拍。这场拍卖结果似乎对之前Art Tactic那份针对当代艺术市场的报告做了印证,国际当代艺术作品的流拍显然“传染”了中国当代艺术。

相比2月份佳士得的这场拍卖,当月伦敦苏富比的“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似乎更令国人关注,因为在此场中有10件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品并且每件都堪称精品,此前专家对这些作品的期望值就很高,其中法国藏家麦克・博耐特收藏的张晓刚和岳敏君的4件作品都估价不菲:张晓刚三件作品的《大家庭NO.1》估价150-200万英镑、《记忆与失忆NO.1》估价50-70万英镑、《同志》估价100-150万英镑,另外岳敏君的《黑夜里的愚人》估价为75-95万英镑,四件作品最终的成交价为170万、69.25万、114万和91.6万英镑,虽然成交价格都不低,但是都在估价范围之内并且张晓刚的三件作品都在刚高出最低估价成交。而另有4件作品被安排在这场拍卖作为“压轴”出场,但这4件作品中只有刘野的作品《下午的蒙德里安》以52.4万英镑成交。方力钧的《无题》、刘野的《我相信我能飞》、以及岳敏君的作品《制服》均以流拍收场。此前岳敏君的《制服》的估价高达120-180万英镑,而市场的表现明显低于专家的预估。

大量中国当代重量级艺术家作品流拍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另一场拍卖中。3月17日,苏富比拍卖公司的2008春季拍卖会“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在纽约举办,在曾梵志的《面具No.11》(三张一组),以105万美元(不含佣金),超出了最高估价100万美元的同时,很多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流拍或者以低于最低估价的价格成交。如张晓刚的《血缘系列:大家庭No.8》成交价为702.75万元(93.7万美元),虽然位于该场拍卖成交价格的第二位,但却低于最低估价100万美元,《绿军装》的成交价为534.75万元,也低于150万美元的最低估价,而那件备受瞩目的《2001 No.8》,估价高达180万到250万美元,占全场拍品总估价的近十分之一,却遭到了流标的命运。蔡国强2003年受蓬皮杜中心邀请制作的巨幅重要火药宣纸作品《升降梯:蓬皮杜中心爆破计划》,估价为50万到70万美元,也遭遇流标。耿建翌的一件《The Second Condition》也以其最低估价30万美金的价格成交。

香港市场坚挺企稳

纵观佳士得、苏富比几场当代艺术拍卖我们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品重要接盘者尚在,尽管和预期有些偏差,但是张晓刚的作品《大家庭NO.1》仍能以170万英镑成交,在曾梵志的《面具No.11》仍能以超百万美元成交这些都是证明。而在国外的这几场拍卖,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估价过高,也就是在整体大经济环境不好,人们处在摸不太清行情的时候,过高的估价影响了人们在竞拍前购买的信心。而且一些作品在最低估价作品成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人们感觉市场抬升不足。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部主管林家如在携春拍作品到北京预展时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说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市场上的“意外”流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估价过高所致,而且她觉得美国次贷危机对股市、房市的影响并不会波及艺术市场,给出的证据是:艺术品拍卖市场是由顶尖的一些大藏家来支撑,而这些人资产的减少度并不会影响他们在艺术品上的开销。

我们可以从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的估价来看,显然冷静了很多。在“仕丹莱•重要当代中国艺术珍藏”中,张晓刚《血缘:大家庭3号》是张晓刚1995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尺幅作品(179×229cm),并且参加了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之前的估价为1,950万―2,700万港币(低于张晓刚的作品《大家庭NO.1》约2,301.1―3,069.2万港币的估价),最终由居住在美国的一位台湾藏家通过电话竞投,以含佣金4,736.75万港币的价格将其收入,此成交价格超过了最高估价2,000万元,这也创下了张晓刚作品世界拍卖成交的价格纪录。另外在另一个专场中刘小东的《十八罗汉》(18件)最终以6,192.75万港元的价格成交,超过此作品之前的最高估价5,500万港元,同时也缔造了该艺术家个人作品的成交记录。在这两件作品都是精品的前提下,这一方面证明了香港苏富比低估价策略起了效用。另一方面如此高价仍有人接手,这也印证了之前林家如说的经济危机对“高端藏家”影响不大的论调,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为403,042,750港币 (51,672,148美元)创下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最高纪录,证明中国当代艺术在香港信心犹在。

大量出货令人堪忧

在为香港苏富比可喜的成交结果高兴的同时,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不能让我们视而不见。事实上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上中国早期当代艺术的藏家就在大量出货。此次香港苏富比“仕丹莱・重要当代中国艺术珍藏”108件作品的推出让人们看得更真切。这些作品的出售者为纽约画商威廉姆・阿奎维拉(William Acquavella),他开办的画廊之前主要经营一些大师如保罗・塞尚和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去年8月,他通过纽约和伦敦的画商迈克・高蒂(Michael Gouehuis)买下这些作品。仅事隔8个月,阿奎维拉将这些作品的一部分投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构成了“仕丹莱・重要当代中国艺术珍藏”专场。而其中的另外一部分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纽约拍卖。当时高蒂斯以什么样的价格转手这些作品不得而知,但他明确表示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3号》在卖给阿奎维拉之前的三年半时间里已经涨了15倍,不知道阿奎维拉又从这次拍卖转手中赚得多少钞票。再联系2月份伦敦苏富比的“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中,法国藏家麦克・博耐特售出其收藏的张晓刚和岳敏君的4件重要作品;另外,去年菲利普拍卖行推出了“法伯收藏专场”,这些收藏家和经纪人的这些举动给人一个信息:他们并不看好中国当代艺术的后续市场。而且从今年内地尚未开槌的拍卖公司征集的作品看,重要当代艺术作品出货特征明显。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走到如今这个节点似乎还没有明确性的结论,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成为中国艺术市场整体走高的主引擎。由此在artprice网站公布的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排名中,中国代替法国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香港苏富比国内首拍的良好成绩给市场一粒镇定剂,以此或可推断今年的当代艺术市场还会走好,但是人们对于它的忧虑也日益增大。

Who will be the Focus in Next Wave of Auctions

{谁是下一波拍场热点}

自2003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市场它一直是在品类的轮转中一步一步完成整个大盘的扩大,从近现代书画到当代书画再到油画及当代艺术,热点在不断的轮转,这也是市场自身的规律。2003到2005年似乎满市场都是齐白石、张大千,这几年又都是“四大天王”,

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中国艺术市场提成的主引擎但是我们在如今反过头来看一下中国书画,会有不同的认识。

国画市场增势明显

3月23日,嘉德四季拍卖会在北京国际饭店圆满落槌。此次推出了13个专场共计五千余件拍品,包括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古籍善本等在内几个部分的总成交额高达16,777.303万元,成交率为75%,创下嘉德四季拍卖会总成交金额的最高纪录。尤其在与中国书画相关的4个专场中,上拍作品2192件,成交量为1762件,成交率为80%,总成交额为10,105.88万元,该项数据也均刷新了嘉德四季拍卖中该门类的成交纪录。作为中国嘉德在2008年推出的第一场拍卖会,此次中国书画拍品的数量规模较大。从本次拍卖的成交场面来看,书画市场的交易十分热烈,成交价格也表现不俗。当书画作品市场遭到调整之后,热点随之转向资源丰富,价格较低的当代艺术方面,而恰在这段时期内,之前进行投资炒作而持有大量书画作品的人便会出货,市场由争夺激烈导致的资源稀缺情况改变了。

中国画市场是一个传统市场,它一直都有一个广泛的收藏群体,在市场资源丰富、价格回落之时,之前被高价排挤的人就会再次进入。在香港苏富比今年春拍书画看,竞争的信心显然高过预期,有的作品高出了原估价的十倍以上,如傅抱石的《兰亭雅集》仅为一件33.1×39.2厘米的小幅镜心作品,估价为40-60万港元,而成交价则高达422.5125万元;林风眠的《秋森》镜心以205.9125万元成交,而估价仅为80-120万港元;齐白石的《荷塘》立轴原预估价为50-70万港元,而成交价则高达205.9125万元,高出估价4倍之多。

而目前当代艺术也正是处在相对资源稀缺的阶段,一位著名市场人士不无风趣的说:“要是管我要100张齐白石(的作品),我打打电话半个小时就能搞定,如果是要10张张晓刚(的作品),那我只有跳楼了!” 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再追高进入风险明显加大,而在市场不甚明朗之时,或许传统类别市场会是一个避风港,除中国书画呈现抬头之势外,古玩、瓷器在这几年中一直是稳定增长的门类。

文玩或成热点

三月中旬,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分别进行了瓷杂小拍,成交情况比较理想。

就该场拍卖结果,我们第一时间采访了嘉德3月15日上午,中国嘉德举行了嘉德四季第十三期拍卖会。这也标志着今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春拍”拉开了大幕。15日这天率先举行的是“瓷器、玉器、佛像、文房工艺品”的专场拍卖。这两场拍卖的成交总额达到了4,054.4万元。其中的“瓷器”专场的成交总额为1,966万元,成交率72%,“玉器、佛像、文房工艺品”专场的成交总额为2,087.8万元,成交率为79%。

在“瓷器”专场中,一件清乾隆《粉彩御题诗壁瓶》以112万元成交,共有23件拍品的成交价格在20万元以上。在“玉器、佛像、文房工艺品”专场中,成交价格最高的一件是以57.1万元成交的明《犀角雕花卉杯》,明《铜鎏金加漆金真武大帝像》(一组四件)以56万元成交,这一场中有3件成交价格超过50万元,20件拍品的成交价格在10万元以上。

嘉德四季瓷器工艺品部的经理刘越先生说:“通过这两场拍卖所取得成交结果,我感觉瓷器杂项的市场行情稳中有升,因为这部分市场中的买家比较成熟,所以瓷器杂项的市场价格一般不会大起大落,行情一向比较稳定。在瓷器这部分,目前明清官窑瓷器依然是市场的热点,尤其是明清出自景德镇烧造的官窑瓷器最受藏家的追捧。从类别上来讲,“青花瓷”的成交最为活跃,另外单色釉瓷器和粉彩瓷器的行情也比较“热”,目前的市场中只要有精品出现,肯定也会拍出较理想的价格。”

刘越同时谈到了今年杂项市场有可能出现的两个变化:

一是玉器普涨:由于近两年新疆和田玉玉料的数量急剧减少,玉器的价格上涨很快,所以玉器整体交易的行情有所升温。具体到拍卖市场,目前一些大的玉器摆件越来越受到藏家的关注,这与前两年小的、适合把玩的玉摆件受市场欢迎的情况有所变化。

二是文房类拍品逐渐受欢迎:主要是因为这类拍品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且它们适合近距离把玩。这类拍品中一些有特色的东西比较受藏家看好,以前瓷器是瓷器杂项市场的“主角”的状况在今年可能会发生变化。

3月14日,保利的新春拍卖以“瓷器、玉器、工艺品”作为“开年大戏”,上拍作品877件,成交率66%,总成交额为1,397.2万元,有26件拍品的成交额超过10万元。成交价格最高的拍品是以48.1万元成交的清乾隆《铜象耳鹿头尊》,另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铺首尊》以41.4万元成交。保利瓷器工艺品部主管李移舟先生认为:“我们这场拍卖的定位在中小型拍卖,拍卖结果与我们自己相比是进步的。瓷器这部分的清代官窑瓷器还是市场的热点,从类别上来讲,“青花”还是很稳定的,粉彩瓷器也是不错的,斗彩的价格更高一些。从这场拍卖的成交前10位来看,“青花瓷”占据了7席。

对于文房类拍品的行情,李移舟和刘越有类似的认识。他说:“收藏这类拍品的藏家主要还是出于他们自己对这类东西喜欢,觉得很有收藏乐趣。另外,很多收藏瓷器的藏家也对文房类拍品比较喜欢,这两部分的藏家其实是有重合的。文房类拍品的价格比较有弹性,价格目前渐涨。”

本场中,一件清乾隆《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以6.72万元成交。对于佛像类拍品的行情,李移舟先生认为:“这部分购藏的人群既有从工艺品收藏角度介入的,也有很多信佛的藏家,还有的藏家是从“宫廷艺术”角度介入,尤其是一些明清宫廷佛造像,它们的造型精致,艺术价值较高,成为藏家首选。”

对于今年瓷杂市场的整体行情,李移舟的判断是:“瓷器的行情肯定会更好,杂项涨幅会比较大,尤其是木器以及一直被市场所低估的明清铜器可能会是新的成交亮点。”

瓷杂高端市场坚挺

  嘉德四季的拍卖和北京保利的瓷杂小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收藏市场的一些情况,但是高端的市场资源一直被国际市场所占领。

3月19日,纽约佳士得2008春季拍卖会举槌,主打瓷器古董。 在其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中,作品的上拍量为370件,成交量为285件,成交率为77%,总成交金额为15,185.044万元。从高价作品来看,上千万元以上拍品就占2件,即一件五代辽时期的《鎏金铜菩萨坐像》估价为100-150万美元,成交价则达1,878.75万元(250.5万美元),另一件《龙泉窑青瓷瓶》估价80-120万美元,成交价则高达1,710.75万元(228.1万美元),高出了最高估价两倍以上。而百万元以上拍品则有29件,占成交量的10%。该专场中佛像作品的成交引人注目,除成交价格位居榜首的上述《鎏金菩萨坐像》外,另一件《鎏金文殊菩萨像》的成交价也为786.75万元。此外,在瓷器上,一件釉下彩红纹罐成交价为576.75万元,另一件精美的景泰蓝钟的成交价也为492.75万元,成交价格普遍高出最高估价。

香港苏富比今年春拍在瓷杂方面也是捷报频传。香港中国陶瓷拍卖的成交额为757,970,250港币 (97,175,674美元)创中国陶瓷艺术品拍卖的新高。其中明朝宣德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叁足盖炉拍出116,807,500港币创中国金属制品的世界拍卖纪录;“南宋官窑粉青釉纸瓶(《玉津园》款)”拍价港币67,527,500港币,创下了宋代陶器的最新记录;“清乾隆金胎掐丝珐琅开光式画‘仕女花鸟’图多穆壶”拍价为56,327,500港币,创下了清代金制品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