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5 20:2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医疗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篇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是推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政策之一。面对农民医药费用得不断攀升,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低下,因病致贫现象的不断增加;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得宏伟目标,如何建立起一个人人可及而又有效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解决农民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当务之急。

2018年两会上卫生部长陈竺对农村医疗和公立医院改革表示不满意。在农村医疗改革上政府的财政投入非常重要,我国医疗资源总体比较短缺,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务人员的培养也非常的不易。从去年到今年,农村医改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总理提到保障制度的进步、基层服务能力也在逐步增强。60%基层目前正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药价降低了30%,老百姓切实得到了实惠。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足,譬如农村欠账太多、公立医院改革是在太复杂。目前的医改工作路线不太清晰,在公立医院深层次问题上,比如四个“分开”等问题也并不十分简单。县级医院能力不够等等问题。

从开始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切身医疗保障的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普片关注医疗问题,但是政府对于医改的宣传方法不够合理并且宣传力度不够致使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不了解医改,尤其是农民这样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人群。从切身与医改有过接触的人来说,感到带来益处的人只占1/3,一半以上的人并没有感觉到医改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由此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政府农村医疗改革是不力的。

从我了解我当地下塘镇的农村医疗改革情况如下:

篇2

1、农民参合情况

截至**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已覆盖全区五个涉农镇街,26个行政村。全区农业人口32139人,参合农户9563户,参合农民29979人,参合率为93.28%。

2、基金筹集情况

**年,全区筹集到位新农合基金154.79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补助资金43.34万元,市财政补助资金32.20万元,区财政补助资金48.29万元,农民个人筹资30.96万元。

3、基金支出情况

截至**年12月31日,已有352**人次获得了医疗费用补偿,补偿费用总计127.95万元,占年筹资总额(提取风险基金后)的90.65%。其中住院补偿1157人次,补偿费用为102.84万元,占总补偿费用的80.38%,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为**8.82元,占次均住院总费用3437.14元的25.86%;门诊补偿34131人次,补偿费用为25.11万元,占总补偿费用的19.62%,次均门诊补偿费用为7.36元。基本体现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

4、基金流向分布

截至**年底,参合农民就医发生医药费用总额为561.69万元,其中,在区内发生医药费用总额为169.61万元,区外为392万元。区内住院为150人次,区外住院为1007人次,区外住院人次占住院总人次的87.04%;区内门诊为33679人次,区外门诊为452人次,区内门诊人次占门诊总人次的98.68%。以上数据表明,门诊基金流向基本合理,住院基金流向不尽合理。

5、参合农民受益情况

截至**年底,参合农民累计受益352**人次,其中,住院补偿1157人次,门诊补偿34131人次,体现了兼顾受益面的原则。

6、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新农合制度

为了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区卫生局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宣传培训,降低筹资难度。组织开展了新农合知识宣传培训,增强农民的参合意识;公示农合基金支出及大病患者补偿情况,公开诊疗及药品收费标准,让农民放心就医。二是调整工作方式,降低筹资成本。变层层上报参合数据的工作模式为村组人员直接上报农合中心,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参合信息、系统数据、缴费资金的完全统一;加强农合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规范补偿程序,提高受益程度。按要求扩大了参合农民医药费的报销范围,调高了报销比例,农民得到了更大的实惠。四是严格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制定并实施了调查走访和监管制度、定点医疗机构诊疗和用药制度、报销费用三级审核和定点医疗机构报销费用垫付制度,病人可随时就诊、随时结算、随时报销。五是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基金安全。设立了农合基金社保专户和农合基金支出专户;成立了药品统一采购办公室和财务统一管理办公室。

从总体调查情况和数据统计分析看,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做到了平稳起步,稳健运行,资金运转安全,工作进展顺利。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信心大大增强;农民对党的新农合政策十分拥护;农民对我区农合管理中心的工作表示满意。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已取得了“农民得实惠,民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赢效果。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个人参合资金的收缴有难度。一是部分农民疾病风险意识淡薄,没有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控制的保险意识,参合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有的农民现实心理较强,交了参合费但没得过病,觉得吃亏,下一年就不愿意再交钱。还有的农民期望值过高,认为入了新农合不管合不合规范,什么都要求报销,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不满意,对农合政策进行反宣传,因而动摇了一些农民的参合信心。三是有外出打工人员的家庭参合率低。在外务工人员患病不能回本市就医,而新农合制度规定以户为单位,按户参合,不允许分户单人参合。四是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对怀疑和不理解农合政策的农民没法强制要求参合,只能做宣传动员工作。

2、宣传力度不够。虽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宣传,但调查走访发现,许多农民只知道新农合政策,但对其制度以及参合人的权利、义务、药费报销和管理办法等具体内容知晓率不高,个别农民甚至存在误解,把新农合等同于过去的合作医疗或一般的商业保险,没有认识到这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

3、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不够规范,基础设施、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农合工作的需要。新农合制度要求:农民就诊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疑难复杂病到市级以上医院治疗。但从我区运行情况看,一些可以在镇卫生院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量涌入市级医院。一些可以在区级医院治疗的疾病却转到市、省级医院。其原因:一是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存在基础设备陈旧、经费短缺、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医疗技术水平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与新农合制度完全接轨,这是导致农合患者外流的主要原因。二是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不够规范:有的医务人员不写病志、不开处方、不填门诊日志等现象仍然存在;个别定点医疗机构还存在诊疗环节不透明等问题;少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核对卡证不细,审查把关不严,填写卡证不实,给农合基金运行带来了风险,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定点医疗机构自身的信誉;三是我区地处近郊,交通便利,这也是患者外流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

4、农民反映的具体问题有三个:一是药价高。认为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价高于其他药店,按比例报销后,得到的实惠不是很多。二是患者在市级医院住院的医药费予以报销,门诊花费不报,而农民多数是在门诊就诊,此问题意见较大,希望执行以往的医药费报销制度。三是按农合管理中心的规定,患者必须在出院后八天内的星期三和星期四两个工作日到农合中心报销医药费,时间仓促,希望增加报销医药费的工作日。经与区卫生局沟通,问题的情况如下:关于药价问题:农合管理中心是代表全区定点医疗机构统一从正规的医药供应渠道进药,要求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加价15%售出;关于医药费报销问题:新的农合医药费报销制度是2008年市里出台的新规定,取消市级医院门诊药费报销项目后,大幅度提高了在市级医院住院费的报销比例,体现了大病统筹原则,同时将区级医疗机构门诊药费的报销比例,从15%提高到了20%,目的就是促使农民小病不出区,让农合资金尽量消化在区级医疗机构;关于报销时间问题:目前,区卫生局已取消了医药费报销时限,规定年度内发生的医药费在本年报结。

三、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为新农合工作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是根据农村群众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的特点,将经常性宣传与集中性宣传相结合,将新农合知识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宣传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把党和政府惠及农民群众的新农合,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宣传好,使之家喻户晓。要利用发生在身边的生病得资助、无病保平安的典型事例引导群众,帮助群众树立卫生保健意识、健康风险意识、互助共济意识和参合监督意识,在自愿原则下最大化地提高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宣传,让群众明白费用补偿的支付办法和程序,清楚参加新农合后应享受的权益,打消顾虑,放下包袱,使他们真正放心地参加新农合。二是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对本单位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掌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政策、基本作法和基本要求,能够对参合农民及其家属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和说明。

2、建立农民群众自愿参合的长效机制,研究探索筹资新方法

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参加新农合,是推行新农合的基础性工作。建立一个稳定的长效筹资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农民个人缴费方式,多渠道为农民提供自觉缴费的方便。一是按“先缴后保”原则,确定来年收取参保费的时间,参保的农户要在年底前交清下一年度的资金。采取定筹资时间、定送缴地点的方式(比如:每个村设一到两个缴费点,每年10-11月为缴费时间),把干部上门一家一户收取变为农民自愿主动送缴;二是适当延长缴费时间,在大面积缴费结尾后,留下少量人员,查缺补漏。三是积极探索和尝试采取在农民自愿参加并签约承诺的前提下,由村民自治组织代为收缴,或在农民个人知情并自愿签约同意的前提下,与其他公共事业收费一并收缴,或由乡镇财税部门一次性代收,或与在信用社开设账户的农户签订代扣缴费协议,出具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等等。四是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为迁入、迁出农民办理户口,迁入地的相关部门在办理落户手续的同时收缴其参保费,使迁入群众及时享受新农合政策的待遇,从而提高参合率。

3、健全监管机制,强化日常监督

为保证新农合各项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服务行为,及时防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在各个环节上建立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管理中心、定点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三者制衡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监管、审计、公开的有效措施,实行新农合补偿跟踪调查制度,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地用在参合农民身上。二是建立预警机制,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除了实行药品集中采购或跟踪采购、严格执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之外,应在全区建立医药费用警告与通报机制,严格控制参合农民自负医药费用比例,把医药费用控制成效列入新农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管理不到位,医药费用控制不力,群众意见多的地区和单位定期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要重点对药价进行监管,确保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间药价的统一。三是根据新农合制度的性质,原则上,当年筹集的参合资金当年应支出结清,不应剩余。如有剩余,应研究在年内适当月份对患过病农民的医药费进行再报销,让农民当年缴资,当年受大益。

4、加强医疗机构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一是要多渠道募集资金,抓好定点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合制度的更好实施奠定物质基础。首先,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新农合制度公益性强,体现了党的惠农政策,深受社会关注。由于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的医疗设施老化、短缺,已不能适应新农合工作的需要,政府作为投入的主渠道,在财政上应予以倾斜,以逐步解决其服务能力低下、以药补医和趋利忘义等问题。其次,多方协调,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利用城乡共建有力契机募集资金进行投入,并注意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避免同区域内医疗设备的重复购入;走向市场,谁投入医疗设备与谁合作,互惠互利;出台政策,在乡村基本建设中预留出医疗卫生服务用房,作为公益设施无偿使用;区卫生局内部也应继续挖潜,整合好自身医疗卫生资源。通过积极努力,提高我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最大限度的避免患者外流。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定点医疗机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首先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精湛的医术赢得农民的信任。其次,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决不允许个别医护人员从中牟取不当利益,以热情的服务,慰藉患者的心灵。

5、不断巩固提高,进一步便民利民

一是总结经验,科学测算,不断完善基金收支使用方案,防止基金过多沉淀或透支。要按照农民“能承受得实惠”、医院“能接受不亏本”、基金“能负担不透支”的原则,稳步探索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以及增加个人帐户比例的可行性,合理扩大受益面,增强新农合制度的吸引力。二是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参保农民的个人资料、就医情况、住院费用报销情况等基础资料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既方便各项工作的开展、各种数据的统计,也可有效杜绝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三是进一步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村级卫生组织,为农民就近看病提供便利条件。四是设立举报、咨询电话,公布电话号码,方便农民群众监督,随时为群众提供咨询。

篇3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进程安排,5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三个调查组,分别在常委会副主任程民敏、赵晖锋、王惠民的带领下,深入全县14个乡镇政府、卫生院、部分村级卫生室和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合疗经办中心等单位,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翻阅资料、召开座谈会、随机提问、抽样调查等方式方法,全面了解了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情况,征求了各方面对新农合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工作情况

2012年以来,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按照“政府主导、卫生主抓、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方针,通过健全领导体系,强化宣传动员,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体系等途径,有力推进了我县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显着成效。我县新农合工作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奖励。XX、2012、2012连续三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先进县,2012——2012年被省合疗办分别确定为全省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试点县和全国新农合监测点,先后有省内外80多个县、市前来我县考察学习新农合工作。2012年,全县补偿参合农民 12.02万人次,报销医药费1782.08万元;2012年,全县参合农民龚23.88万元,筹集资金2388.14万元,补偿参合农民41.67万人次,报销医药费2318.6万元,最高报销额达1.5万元,节余2.9%;今年截止4月底,全县参合农民中有5319人次享受医疗报销,补偿医药费用874.0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5.0%,最高报销额提高到2万元。新农合工作的巩固和发展,有效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缓解了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有力提升了全县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

篇4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是推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政策之一。面对农民医药费用得不断攀升,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低下,因病致贫现象的不断增加;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得宏伟目标,如何建立起一个人人可及而又有效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解决农民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当务之急。

2011年两会上卫生部长陈竺对农村医疗和公立医院改革表示不满意。在农村医疗改革上政府的财政投入非常重要,我国医疗资源总体比较短缺,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务人员的培养也非常的不易。从去年到今年,农村医改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总理提到保障制度的进步、基层服务能力也在逐步增强。60%基层目前正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药价降低了30%,老百姓切实得到了实惠。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足,譬如农村欠账太多、公立医院改革是在太复杂。目前的医改工作路线不太清晰,在公立医院深层次问题上,比如四个“分开”等问题也并不十分简单。县级医院能力不够等等问题。

从开始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切身医疗保障的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普片关注医疗问题,但是政府对于医改的宣传方法不够合理并且宣传力度不够致使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不了解医改,尤其是农民这样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人群。从切身与医改有过接触的人来说,感到带来益处的人只占1/3,一半以上的人并没有感觉到医改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由此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政府农村医疗改革是不力的。

从我了解我当地下塘镇的农村医疗改革情况如下:

一、长丰县医疗改革基本情况

有一次,我家人出了点车祸,由此便和医院有了深层次的接触。从中我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情况。新医疗改革实行以后,说实在的看病也没少花多少钱。烧了的钱是乡村镇卫生所里的药变成最基本的了,说白了就是没有好药新药,只是由于现在药品分配都是县级及以上的医院分配的,为了降低药品价格,便只给下面的小卫生院分配低廉的基本药物。这本来是件好事,禁止医院私自购药,降低药品价格。却也带来个些负面的影响。比方说现在的流感在中国有60%的变异,这在欧洲些国家只有4%,这和我国消炎药乱用滥用所致,而现在乡村医院里的基本流感药物和消炎药却大部分都是无效的或者效果差。如果有个人出了车祸腿部大面积受伤,这种村镇的小医院根本没法医治,这种情况是综合所致的,医院里没有好的药物给予治疗,基础设备差,医疗改革后这种医院的医生工资低了很多,医院医生流失严重,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医院为了维持基本的运作,最终还是得向患者下手,不管什么病,进去就是三项检查,然后才给你看病。在大医院里在办理入院手续的时候,医院会问你有没有参加新农合,新农合是从2003年起逐步实行的,旨在减轻农民的负担,解决一定的农村看病难问题,但是一般农民都不愿意说自己参加了新农合,即使他已经参加过。这方面的原因很耐人寻味。这是我的亲身经历的事。

二、制约农村医疗改革的主要问题

全国绝大多数乡镇逐步把合作医疗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许多干部在成绩面前没有抵住诱惑,开始侵吞医疗专款,更多的却是政府工作者的不作为。在医疗改革中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利益问题,政府不愿意彻头彻尾的来个“斩草除根”,当然这也有政府的难处。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赤脚医生”大大降低了行医者的门槛,对当时的农村医疗情况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这些医生的水平是没法和一个正规的医生相比的,现在中国有8亿的农民,这也为现在的遗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是种畸形的成长,农村医疗在最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由公共卫生所负责农村村民的基本医疗,这还是个社会服务型行业。之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变,公共卫生所基本上由乡村医生(赤脚医生)充当,此后,逐渐演变成私人诊所,医疗设备因为资金匮乏、医疗观念落伍等因素影响,未能形成一系列整体性的医疗器械和一套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农民的医疗再次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是种长期积累下来的沉疾,现近改革只是把这些“赤脚医生”聚集到村镇卫生站来,结果只是双败不是双赢,这些“赤脚医生”也因工资低而离去,最后卫生站只不过是个空壳而已。

三、对农村医疗改革的意见

政府在在医疗公共产品方面不应缺位,政府应主动承担的公共产品的服务。加强政府在医改方面的监管,防止某些官员在医改方面不作为或者挪用医改公款,让属于农民的每一分钱都落实到实处。加强农村医疗改革的资金投入,可以由政府投入和社会募集相结合,社会募集资金保守在每年3000亿左右,加强资金投入用以改善村镇医疗的基础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招募上。在全国建立全面的互联的医疗信息网,医院资金的流动和用途向社会公开,保证透明公正的原则。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转变乡镇卫生院服务模式。由上级直接领导,实现“四个分开”。

篇5

要做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你们知道怎么做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农民家庭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一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不是所谓的GDP,而应该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对农村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颁布的大量政策都本着利民惠民的目的。尤其是近年来农业税的免除到按亩的补贴,都让我们广大农民的家庭负担大大减轻,当然这只是国家对刺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政策的典型代表,还有许多其他的政策比如: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农村医疗保险等等,这些都为农民是实现增收解决了许多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篇。

在本次调查中,人均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家庭仅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13%的家庭人均收入在800—1500元这个范围内,有54 %的家庭人均收入在1500—3000元这个范围内,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到了3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就前几年比增加了很多,然而对农民而言赖以生存的农业竟然不是收入的主要部分。农业方面的净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占33%,52%家庭的农业方面的净收入在2000—3000这个范围内。对那些人口多的家庭这点钱如果人均下来就真的没多少了。调查发现90%的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竟然是外出打工,其他方面的收入主要来源加在一起才占总家庭的10%。 近些年随着外出打工的热潮高涨,我们农民们也意识到了守着那“一亩三分的”是多么的没有前途。外出打工成了农民挣钱的最佳途径,也成了大多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是当前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随着物价的上涨,种子、农药、化肥等的价格也提高了很多,这就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又加上农民现在都有了“惰性心理”,他们对农作物没有很好的养护导致了农业产量下降,这样农业方面的收入就没剩下多少了。其实无论怎样,单纯的种植这种作物是无法获得令人可喜的收益的。

二、农民的生活消费。

有13%的家庭把收入主要花在子女的教育上,这主要是些年轻的家庭。对于那些年龄稍微大点的人他们主要用来维持生活,这部分的家庭占到了15%,因为他们子女的事差不多都办完了,他们也就没有太多的牵挂了,现在只要慢慢地赚着钱花着撑到自己么有能力时候有子女赡养了。他们都没有想到为自己以后养老,在这里人有能力的时候都全都是为了孩子到老的时候就依靠孩子了。 在家庭收入的主要用途方面59%的家庭选择了“其他方面”,这其他方面主要都是建房子,办喜事方面的,这些家庭都是有快成年或刚成年的孩子。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结婚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中国的房价是那么的高,即使在农村可能没有那么的贵,但对于仅有定点收入的农民来说这也算是一笔超大的开销了。 虽然现在我们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是还是有66%的家庭感觉经济有点紧张,这些多为子女比较多的家庭,还有些是有病人的家庭,毕竟医保在我们那里还没有实行起来。32%的家庭感到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仅有2%的家庭认为生活富足了,毕竟离小康水平还有一段距离的。 对于比较担心的问题93%的家庭都选择了收入没有保障,在农村几乎所有的人都处在失业中,那些外出打工的工作没保障有时候不要把身体搭进去就好了,在家里的人就只能盼望着能风调雨顺有个好的收成,而近年来的气候异常的很难有风调雨顺了。其他选的较多的是“家里有人生病”,“孩子不孝顺”,“治安状况不好”,关于农业方面的几乎没有人选择,或许他们真的感觉种地没什么前途了吧!

此次调查的分析,总体而言,农民生活仍处于温饱状态,过着艰苦的日子。这次调查不够全面,也不具有太强的说服信,没有佐证和足够的资料,但是这是农村真正的实际情况,没有夸大也没有虚假的成分。实现农民收支的平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希望在各方面力量的努力下:能够使农民更快地迈上幸福、富裕的康庄大道,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调 查 人: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二祁集中心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 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3日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到有效卷4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2.5%,大专学历占10.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4.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2000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49.1%,在2000元以上的占2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3.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2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

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1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

8.3%。

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20.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2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习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自身也适当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习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

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五、对学生家庭教育调查现状的思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强有力的辅助和补充。以上资料和数据表明,学生家庭教育情况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容乐观的一面。

第一:总体住房比较宽敞,能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敞的学习环境。70.9%的家庭居住的是2-3层的自建房,是独门独户的住房,这样的住房有利于孩子相互交往,增进交流与合作。将近50%孩子能相互串门,这能增进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孩子的合作交流。5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比较强,38%的孩子一般,只有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较弱。

篇6

【关键词】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1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会员国的卫生系统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估,在医疗卫生保障的公平性方面,中国排在第188位,仅比巴西、缅甸、塞拉里昂稍强,属于世界上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在医疗卫生层面上,其服务的公平性比经济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公平性更加重要,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享有卫生保健是一项基本人权,身体健康关系到每个生命的生存质量和谋生的潜能,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命运。无数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告诉我们,如果有疫情在某一地区、某一阶层蔓延,那么其它地区、其它阶层迟早逃不过被传染的厄运;在生命健康问题上,不分国家、地区、种族、贫富,所有人必须共同努力、同舟共济;为所有人提供必需的卫生服务保障,提高全民整体健康水平;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保障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地区、城乡、阶层三方面的差距。

1 地区差距

卫生经费有两部分组成:政府预算对卫生事业的拨款和居民个人在医疗保健上的开销。首先是政府拨款,在我国卫生事业经费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北京、上海、天津直辖市和沿海省份,医疗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改善的幅度极为有限,条件最差的是贵州,每壹千人口的住院病床数只有1.5左右,可谓天壤之别。其次是居民个人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居民个人的这项支出完全取决于人均收入的高低。显而易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有多大,居民用于个人医疗支出的差距就有多大,这就导致了各地区居民健康状况不可避免的强大反差。如果用人均预期寿命作为衡量各地区总体健康状况的指标,与世界各类国家进行比较,中国各省份的医疗卫生设施和健康指标有这样的判断:“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即北京、上海可以与发达国家媲美;东北三省、东南沿海省份与东欧转型国家不相上下;中西部省份略比一般发展中国家好一些;最西部省份仅比最不发达国家略强一些。

2 城乡差距

首先看政府卫生经费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卫生系统的资金由地方财政拨付,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城市经济,财政支出尤其是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主要用于城市居民,财政经费逐级下放给省、县、乡各级政府自行支配。由于从上到下各级政府对领导干部的考核都是看经济效率方面的业绩,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从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很多地方财政收支捉襟见肘,致使县乡两级在编造预算时,卫生经费往往是能压缩就压缩,既使经费拨到农村,常被截留或挪作它用。再看医疗保险。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不公,以前城镇从业人员享受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现在他们不同程度受到社会医疗保险的呵护,但绝大部分农村居民没有任何社会医疗保障,卫生保健完全靠自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薄弱。实际上,相当多的县乡两级财政是吃财政饭,难以支持农民医疗保障,农村医疗保障并没有达到政府预期那样覆盖率,大部分农村居民没有任何社会医疗保障,成为毫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最后看居民个人的医疗支出,城乡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的差距巨大以及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城市,卫生资源也相对集中在大城市;在大城市里,卫生资源相对集中在大中型的医院,大医院贵族化现象日益明显。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主要集中在县级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面临着重重危机。由于财政支持不足,农村医院的卫生资源乏匮,难以提供村民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居民最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很多地方都处于瘫痪状态;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破损,使一些已经消灭或控制的传染病再度复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城乡居民用于个人医疗保健支出的差距扩大,导致了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差距扩大,特别是妇幼健康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就疾病模式而言,城市的特点是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而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依然是以感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为主导。

3 阶层差距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机构也一步步走向市场,卫生保健一步步商品化,卫生事业的公益型也渐渐被淡忘,医疗机构开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受利润驱动,医院的门诊费、住院费飞涨;不少医生变成了药厂的掮客,对患者小病大治,想方设法向患者兜售高价药物。市场化的医疗无疑会对低收入阶层产生排斥作用,缺医少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还相当多的人却陷入了生不起病、看不起病的境地,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提供了有关数据:一个是未就诊率,未就诊率是指患病而未就诊人次数与患病人次数的之比,这个比例在大中城市占20%,在贫困农村达到40%。得了病不去看病原因固然很多,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平均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是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就诊,第二个数据是未住院率,这个比例在大中城市占50%,在贫困农村达到70%。一般而言,如果患者病不重,医生不会让他们住院,但调查结果表明,有很多该住院的患者没有住院,主要是交不起住院费。第三个数据是因经济困难而自己要求出院的比率,这个比例在大中城市占30%,在农村达到50%,在贫困农村高达80%。病没好着急出院的很大原因也是负担不起高额住院费。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表面繁荣的经济背后都掩盖着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贫困群体,他们有病不敢去看,病情严重该住院不敢住院,住了院尚未痊愈便匆匆离去、生怕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医疗费用不断攀升,超出了贫困人群的支付能力,严重抑制了城乡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需求,造成不同阶层在医疗服务方面差距加大:高收入阶层可以享受国际一流的医疗服务,而低收入阶层却不得不“小病扛、大病拖”,后果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劳动力丧失陷入贫困。在中小城市贫困人口中有10%左右是因病致贫;在农村,一场大病可以使原本殷实的小康之家陷入困境因病返贫,因此他们才会说出“不怕穷、就怕病”,“小病硬顶、大病等死”这样让人心酸的话。贫困人群“因贫致病,因病返贫”正在成为中国城乡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加快实现全民医疗卫生保障的公平性,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基本的医疗保健,是建立和维护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稳定繁荣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邸泽清,我国卫生应急现状和发展探讨.中国公共卫生,2008-5.

[2]杜时雨,对农村卫生投入情况的调查.中国卫生经济,2006-5.

篇7

体察民情,了解国情,增长才干

(二)调查内容:

1、村民的家庭生活状况。

2、农村的教育情况。

3、农村医疗情况。

4、农村基层民主情况。

(三)调查范围:

1、被调查地域:梧州藤县太平镇

2、被调查对象;上述村落内11岁-60岁的村民。

(四)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004年7月10日--7月16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等。

调查阶段:2004年7月18日--7月23日,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总结成文阶段:2004年8月1日--8月25日,资料汇总统计、数据处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途径:

1、调查方式:以抽样调查、统计调查为主,结合实地考察。

2、调查人员:担任本次调查任务的是三下乡志愿者宣传组带队老师张帆及部分宣传组同学。

(六)问卷填写及回收情况:

在调查中除文化程度低者由调查员询问并填写问卷外,其他人群均由被调查者本人独立完成。在本次调查中,有效问卷144份。占全部问卷总数的72%。此外,重点访谈和实地观察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二、农民问题调查数据及现状描述

(一)农民的家庭生活情况

在问及现住房屋类型问题时,18%的村民居住在土坯房中,有18%的村民居住在瓦房中,有31.9%的人居住在平房中,有31%的人居住在楼房中。

在问及家庭目前的经济状况时,5.2%的村民认为在经济上比较宽裕,29.8%的村民认为钱基本够用,36.5%的村民认为钱不太够花,28.5%的人认为经济上非常紧张。

在问及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时,1%的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个体经营收入,3%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基层干部收入,25%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出售农产品收入,69.4%的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打工收入。

在外出打工的情况调查中,62%的村民在本地打工,38%的村民在外地打工。在本地打工的村民中,有12.9%的人不愿意再回到村里生活;而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中,则有21%的人表示不愿意再回到村里生活。

(二)农村教育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村民中,有55人只有小学及以下学历(其中有4名未成年人只读了小学,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67人具有初中学历,有16人具有高中/中专学历,有5人具有大专学历,只有1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

在问及学校乱收费现象时,13.9%的人表示学校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有21.5%的人表示学校有乱收费现象,但不多,有18.7%的人认为学校乱收费的现象极少,而33.3%的人表示学校没有乱收费现象。

在问及教育消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时,其中有13.2%人表示能够负担得起,占家庭收入比例小,有42.4%的人表示能够负担,但占家庭收入比例大,而有36.1%的表示负担很重,需要借款读书。

在问及村民对待教育的态度时,有34%的人表示读书关系到孩子的人生幸福,赚钱是次要的,有52.1%的人认为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多读书才能多赚钱,而3.5%的人认为只要能赚钱,读不读书不重要。在如何处理孩子读书很好,但家里钱不够的问题上79.8%的人表示要借钱贷款供孩子读书,有9.3%的人愿意变卖东西供孩子读书,但也有10.9%的人表示只好让孩子退学。

(三)农村医疗情况

在问到“家里人生大病该如何处理”的问题上,有58.3%的人表示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把病治好,但也有35.4%的人表示去附近的医院治疗,尽量少花钱,更有6.3%的人只用土法治治,实在怕花钱。

在问及是否有一年内接受过一次身体检查时,仅有一位村民接受过检查。

在问及保险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时,50.7%的人表示不知道,有32.6%的人表示知道该险种,但买不起,有13.9%的人表示想买,能卖,但不放心,仅有2.8%的人已经购买了医疗保险。

(四)农村基层民主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144位村民中,仅有12人(8.3%)知道村干部有几名。

对于村干部的产生方式,36.1%的人认为是由村民选举的,有43.1%的人认为是上级决定的,村民选举只是走形式,而20.8%的人不知道村干部是怎样产生的。

对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95.1%的人不了解。

在“你村有没有村务公开栏”问题中,有32.6%的人表示说有,但有43.1%的人表示说没有,还有24.3%的人不知道村里应当设置村务公开栏。

在“你村有没有民主理财小组”问题中,有9.7%的人表示说有,50.7%的人表示说没有,而39.6%的人说不知道村委应当设置民主理财小组。

在对村干部满意度的调查中,27.8%的人表示满意,25.7%的人表示比较满意,22.9%的人表示不满意,而23.6%的人表示无所谓满意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不高,生活水平有待大步提高。

请看下列数:18%的村民居住在土坯房中,有18%的村民居住在瓦房中;36.5%的村民认为钱不太够花,28.5%的人认为经济上非常紧张;25%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出售农产品收入,69.4%的村民表示主要来源于打工收入。从上面我们可以得知,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打工,但政府没有建立相应的农村劳动力疏导体系,农民的外界信息较少,多数集中在本地,而本地的经济结构及就业容纳量与农民的打工需求之间的矛盾,直接使导致农民家庭收入不高。

(二)农村教育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所调查的村民中,有86.1%的人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村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这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教育消费负担过重。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最大负担。调查显示,42.4%的人表示能够负担学费,但占家庭收入比例大,而有36.1%的表示负担很重,需要借款读书。农村家庭教育消费负担过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村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当少。二是在一些学校仍然存在教育乱收费现象。三是当地计生工作未落实到位,大部分家庭都有2个以上的孩子,在收入不见增长的前提下,教育所占的家庭收入比例越来越大。

第二是村民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正确。52.1%的人认为多读书才能多赚钱,而3.5%的人认为只要能赚钱,读不读书不重要。大多数人将教育与赚钱画上了等号,甚至认为金钱第一。当有了赚钱的途径,人们就不再重视教育,比如当孩子成年后就外出打工赚钱,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家里有大学生的家庭只占2.8%。

(三)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未落到实处。

大家都知道生病求医,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的医疗情况并不理想。一是当家人生大病时,有35.4%的人表示去附近的医院治疗,尽量少花钱,更有6.3%的人只用土法治治,实在怕花钱。因为村民收入不高,而药价虚高,医疗费用过高,所以导致农民大病看不起的情况出现;二是农村的医疗卫生体制不健全。在问及保险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时,50.7%的人表示不知道。如果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不健全,势必会导致农民医疗需求同医疗工作及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距离,会成为当地农民奔小康的瓶颈。

(四)村民自治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问题出在农民。从该部分的调查结果,就可以看出,仅有12人(8.3%)知道村干部有几名。有43.1%的人认为是村干部是上级决定的,村民选举只是走形式,而20.8%的人不知道村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对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竟然有95.1%的人不了解。这些数据体现出当地农民民主意识淡薄,对自己的民利不够重视。有的不清楚自己有哪些民利,更不清楚如何正确行使民利。而且相当多的农民对于体现他们基本民力的民主选举极为漠视,缺乏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

另一方面问题出在村官。调查显示,22.9%的人表示对村干部的工作不满意,而23.6%的人表示无所谓满意否。有43.1%的人表示说村里没有村务公开栏,还有24.3%的人不知道村里应当设置村务公开栏。有50.7%的人表示说村里没有民主理财小组,而39.6%的人说不知道村里应当设置民主理财小组。这些数据都体现出村干部工作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组织领导能力欠佳,没有按照组织法一一落实农村基层民主工作,村务公开等工作问题多多。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边远乡村的农民对于参与民主活动的观念比较淡漠,对民主的需求也处于较低的层次上。

而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则由于其文化水平所限,与外界交流少,容易受到封建主义思想的左右和侵蚀,其民主观念比较淡薄,民主意志易于动摇。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广开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聚集,不仅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还可能成为农村地区的不安定因素。转移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一方面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第一要通过推进农村非农化,特别是加强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特征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一部分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第二要以小城镇为依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通过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县城和中心镇转移。第三要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施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的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改善创业、就业和再就业环境。

另一方面做好配套服务,为农村人才搭平台、给政策、创环境。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打造市场配置平台,让农民有事干。鉴于实际情况,应着力采取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农民向两广劳务市场转移。二是打造创业指导平台,让农民知道如何干。要坚持产业聚才、政策兴才的原则,放开各种限制,出台扶持相应的优惠政策,并加大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力度,充分激发农村人才的创业热情。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和劳务信息网络,促进农村人才有序流动。针对农村信息渠道窄、就业门路少的弱点,要建立和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和劳务信息网络,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加大投资和宣传力度,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核心在于教育。因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才有保障。当地的教育还应当完善下述几条。

第一,严格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坚决抵制乱收费现象。各学校的学杂费必须经过学校所在地的省级或市、县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学校要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及范围,并主动向社会公开。省、市、县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做好教育收费政策信息的沟通、传递工作,并督促学校建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及时开展收费公示工作。同时还要加大监察力度,抑制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乱收费行为。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存在适龄学生已经失学或正面临着失学的危险的情况。因此建议政府对农村贫困家庭中的小学、初中学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收杂费、课本费和校内服务性收费。由于学杂费减少给中小学带来的资金缺口,政府要拨出专项经费进行弥补。

第三,加强宣传,向农民灌输正确的教育意识。宣传途径有很多形式:可以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灌输正确教育观念,通过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或在走访家长时向学生家长灌输正确教育观念,也可以通过村广播、贴宣传标语、发宣传单等方式,加强教育观念的宣传。

(三)加强改革和监管,不断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水平。

一是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体制,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针对农村人民收入水平低,小病"不想"看、大病看不起和农村医疗机构不健全的情况,建议着手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即: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目标是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但工作开展情况不是很令人满意,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让虚高的药价降下来。监管药品价格,政府要唱主角,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调整政府定价目录,重新制定并公布列入政府定价目录药品的价格;二在价格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抑制虚高价格;三是研究改进政府定价方式,进一步提高价格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四是推行医药价格明码标价制度,加强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

(四)培育农民民主意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促进农村有序发展。

村民自治不仅加强了村委会班子建设,提高了基层干部的素质,而且增强了农民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然而,这里的民主自治工作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尚需进一步加强。

第一,加强民主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民主法制观念。民主意识不是先天产生的,民主参政意识的提高,需要教育和引导。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宣传,致力于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法治观念,并动员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民主政治活动,使他们敢于参加村民自治机构的竞争和竞选,敢于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8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土地流转 关联性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再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国家相当长时期忽略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而高度的社会化又使我国农民承受着巨大的货币支出压力,土地仍然是农民生活、就业、养老、就医等的安全保障线,是家庭的“退路”,具有家庭福利保障的功能,农民一般不愿放弃土地。因此,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极大地阻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不容乐观。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被赋予保障功能

(一)我国土地流转不畅的主要表现

1、土地流转总量小。虽然土地流转在我国农村已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地区均存在一种或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但从流转规模上来看,无论是各种形式的流转量,还是所有形式的流转总量仍然不大。而且土地流转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均衡的,在流转规模上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小。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浙江,土地流转异常活跃,流转规模比例也高于其他省份,但到2007年,浙江省承包土地流转面积也只达到458.4万亩,仅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23.2%。我们再看中、西部省份的情况:在湖南,截止到2007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34.8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8%;在四川,2006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562万亩,约占全省承包土地面积的10%。

2、流转效益不高。农村流转面积中多是本村村民之间的零星流转,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流转效益并不高。据姜孝平、李光友、易罡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08年3月底,重庆市奉节县五马乡全乡村内农民之间零星土地流转面积6408亩,占全乡流转面积的95.17%,多数农户土地流转都是发生在父子、叔侄、亲戚及邻里之间。又据辅黎萍调查统计,截止到2007年12月底,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土地流转中单体规模100亩以上的经营面积达0.74万亩,仅占总流转面积的35%。由于流转的土地以户与户之间短期互居多,主要用于种养业,附加值比较低,难以形成明显的流转效应。

3、土地流转不稳定,随意性强。土地流转随意很强,主要以口头协议为主,书面合同较少,双方的权责利没有明确的约定。有的即使形成了协议,但内容也简单粗糙,合同标的、双方责、权、利关系也不明确,约束力不强。部分土地流转行为还以可随时收回土地为前提条件。根据黄朝辉2007年对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50881亩,涉及农户21813户,其中已签订流转合同的1413户3193亩,分别占流转农户数和面积的9.6%和6.3%。

4、土地撂荒现象严重。根据各地对农村土地流转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农村土地撂荒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据福建省古田县水口镇耕地撂荒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预计全镇共将撂荒耕地402亩,占整个耕地面积的4.174%。另据四川省阆中市农调队对10个社的调查显示:调查的10个社2004年底共有农户285户,耕地面积719.6亩,其中抛荒面积62.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高达8.6%。

(二)根本原因分析

表面上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的原因在于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农民目前正处于高度社会化时期,他们承受着巨大的货币支出压力,面临着现金支付危机和家庭预算危机。不稳定的预期收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农民将维持家庭正常运转的保障线压在土地上,赋予土地社会保障的功能。

1、高度的社会化使我国农民承受着巨大的货币支出压力

目前我国农民社会化较高,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一是生产方面分工程度加深,家庭资源配置市场化。传统的农户自我服务形式发生了改变,很多农民走上社会,对外提供生产服务。另外土地出租、对外投资等经济现象日益频繁,使得生产要素的配置由家庭内部走向外部。二是农户日常生活家庭自给现象逐渐淡化。三是人际、户际交往范围扩大、交往程度加深,农民由一个“家庭人”转变成了一个“社会人”。

在这个时期,家庭生产、生活、交往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以货币购买服务和商品,家庭的维系需要货币支撑。而高度的社会化又导致消费膨胀,致使家庭货币支出压力增大。因此,家庭安全已经由生存威胁,转向不能付现而破产的威胁,即承受货币支出压力,面临现金支付危机、家庭预算危机。虽然现金支付危机不会威胁农户家庭的生存,但是能够破坏家庭的正常运转,影响家庭的可持续发展。

2、巨大的货币支出压力使我国农民追求即期的稳定的收入

社会化时期,农民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货币支出压力,不可能按照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行为,而是尽力获取即期稳定的货币收入,以满足即期的货币支出需要。对于这个时期的农民而言,只有先解决家庭面临的支付危机,才谈得上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只有在货币支出问题解决后,才谈得上利润最大化。因此,高度的社会化使得我国农民追求货币压力最小化,收支均衡化,现金收入即期化。这一目标在土地流转上的具体表现为:

一是选择小规模手工耕作,放弃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仍然选择小规模手工耕作,而放弃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民并不是不懂规模经营可以带来更高的收入,而是农民更懂得规模经营需要世多的投入和更长的回收期,这与他们的即期收入需求不相符。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一再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承包更多土地进行规模经营,而收效甚微的原因所在。

二是放弃转出土地,选择亦工亦农。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在进行非农产业取得收入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以便进行务农取得农业收入,确保一定数量的较为稳定的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底线。这种选择在农村土地流转中是一种常态。例如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选择请人代耕、临时转出、撂荒土地,一些家庭选择农闲在外打工、农忙回家耕作等。

3、农民预期收入不足给土地赋予了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

如果农民选择转出土地,那么其维持家庭的收入主要来自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如果这两方面的收入能够满足必要的货币支出需要,且其预期收入具有稳定性时,农民才会选择转出土地,形成稳定的土地流转市场。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我国农民的预期收入是波动的、不足的。

一是非农产业收入是波动的、不稳定的。我国农民的农业外收入主要来自手工揽活(如木工、油漆工等)、外出打工和饲养、加工等非农产业。从事手工揽

活的农民一般以个人或自发组成的临时性团队进行接活加工,一般不进行市场宣传和市场信息的搜集,基本上属于被动经营,因此,手工揽活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外出打工的农民一般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不强,所以农民外出打工是有一定风险的,可能无法找到工作,可能工作不稳定,即其打工收入也是不稳定的。受自然条件和动物流行疾病等风险的影响,饲养等形式也不能确保取得稳定的收入。总之,多种因素致使农民的非农收入只能是暂时性收入,即预期的持久收入是波动的、不稳定的。

二是土地流转租金收入不高。如果土地流转行为不终止,租金收入应该是稳定的。那么农民能否依靠其土地流转租金收入来维系家庭存续呢?依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显然是不能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小,农民转让的土地面积不大,租金收入不可能很高。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0年前的1.59亩和2004年的1.41亩,逐年减少到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许多地方人均耕地面积少于1亩,有的甚至低于0.5亩。第二,流转价格低廉,有时甚至出现负价格,农民只能获得微薄的租金收入。另外,由于缺乏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往往是一种不规范的短期行为,这使得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并不具有长期稳定性。

可见,我国农民预期的收入是波动的、不足的。即土地转出农民取得的收入,并不足以抵偿他们放弃土地后的“家庭维系成本”。一旦农民无法赚到维持家庭正常运转的收入,不仅会威胁家庭持续运转,而且家庭支付危机可能会转化为生存危机。因此,波动的、不足的预期收入,使得农民选择不放弃耕地。因为就目前情况而言,土地是其生活、就业、养老等的安全保障线,是家庭的“退路”。这也就是说,农民不放弃土地,是因为土地被农民赋予了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关联性分析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被赋予了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这说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土地流转具备较强的关联性。

(一)土地流转需要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

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摆脱土地束缚,成功实现转移的制度依托。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对土地保障的替代,农民永远无法真正离开土地,实现土地的有效流转。

要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顺利实施,必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农业劳动力能够稳定地进入非农产业,农民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依靠非农产业。二是要有可靠的社会保障能够帮助他们抵御未来生、老、病、死、伤、残等事故风险,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一个前提条件包含两层意思:(1)农民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产业收入。(2)预期收入是稳定的。第二个前提条件说明,当农民家庭出现运转危机时,存在土地之外的规避手段来缓解危机,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表明,我们还无法真正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要改变这种现状,必然要求改变农民对生产生活风险的规避手段,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建设能替代土地保障的保障制度。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也可以说仅具雏形。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发育除了建立相关市场制度与法规之外,还必须建立一些必要的配套制度,其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必要的配套制度之一。我们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促进作用。

首先,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土地流转供给的增加。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土地对农户而言,其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其生产功能。那么,对理性的转出者而言,只有当释放“囚困”于土地之上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而获取的预期收入与转出土地而获取的租金之和能够满足必要的货币支出需要,且其预期收入具有稳定性时,才会选择转出土地,形成土地供给。反之,则不会选择转出土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民是利用土地作为维持家庭运转的“退路”。如果有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农民家庭正常运转,就能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也就会促进土地流转供给的增加。

其次,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土地流转有效需求的增加。从土地转入者的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当土地转入者转入土地进行经营得到的回报超过他们从事其他工作所得到的收入与因获取土地而支付的租金之和,且超出部分(即纯收入)能够满足维持家庭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货币支出时,土地转入行为就可能发生,从而产生土地流转的有效需求。目前,我国土地转入者经营收入不容乐观。一是受土地流转供给的影响,许多转入者仍从事传统的农业种植,且并未形成规模经营,土地经营回报不高;二是土地转入者怕市场前景不佳,经营无效益,最终可能导致破产,形成家庭的生存危机,从而不敢大规模转入土地进行开发。如果有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基础,一方面,土地流转供给稳定、充足,土地转入者可以进行规模经营,取得较高的经营回报收入;另一方面,有社会保障作后盾,土地转入者没有家庭生存危机的担忧,可以促进其大规模转入土地进行开发,形成土地流转的有效需求。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及其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分析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由于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而失去生活来源或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正常运转的必要支出时,根据立法享受的,由社会提供必要物质帮助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制度现状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一)缺乏与农民工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还处在探索阶段,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急需完善的地方。而现行的城市保障制度又不能对农民工群体提供有效的保障,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以城市正规就业群体为保障对象,保障制度也都是按正规就业的城市居民特点设计的,致使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符合农民工的特点。

现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不匹配主要表现为:一是在保障内容上不切合农民工的保障诉求。一般来说,农民工最基本的需要是找份工作、拿到工钱,出了工伤、遭了意外、得了大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老来有所养。而现行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根本无法满足农民工的上述保障要求。二是在保障方式上不适应农民工的就业特征。农民工在就业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流动性、不稳定性和低收入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调查资料,仅有20%~30%的城市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满3年以上。现行城市社会保险缴费比例过高,且不具转移性,不符合农民工就业特点。如广州市农民工月工资不足1000元,农

民工仅参加养老保险,每月就需交纳100元,占其工资的10%左右。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乏,极大地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就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仍处于不完善状态,在减少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生活风险,保持农村稳定方面作用甚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覆盖面窄、标准低。目前我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根据“低标准起步,窄范围运行”原则来设计的,农村低保制度只对“不救不得活”的农村特困群众施救,使得很多生活同样困难的低收入农村居民得不到救助。另外,农村低保资金由县级市(区)、乡镇两级财政和村共同负担。而我国县乡级财政普遍存在困难,无力为农村低保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低保标准非常低。(2)最低保障标准和低保对象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低保标准制度是不够科学的,基本上是在原先特困救济标准的原则上,参照当地生活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制定的。有些地区认为农民多少可以利用土地自我保障,象征性地给点补助就可以了。这说明有些地方在制定低保标准时就给土地赋予了保障功能,其出发点就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在保障对象的确认方面,许多地方只是把传统的农村社会救济对象和个别贫困户作为低保对象,而将由于农产品市场竞争生产经营不善陷入困境的农民,由于企业不景气乃至关闭等陷入困境的乡镇企业职工排除在外。(3)保障工作缺乏法律保障和组织保证。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正在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但整体上仍然没有超越行政指导的范畴,没有从立法上加以保障。同时,农村低保工作也缺乏组织保证。许多市、县民政局都没有专门的低保科,低保工作均由救灾救济科统一负责。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转移了农民应对风险的途径,强化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同时也就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不畅。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中

我国在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虽然作出了巨大了努力,但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和其他多方面的原因,至今仍处于早期试点的发展体制阶段,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尚未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这段探索历史可以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1992年)为早期试点阶段。第二阶段(1992~1998年)为早期试点推广阶段。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进入早期试点衰退阶段。第四阶段是2003年以后开始进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探索试点阶段。

进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探索试点阶段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一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积极工作,在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创新制度模式、建立调整增长机制、防范基金风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法律层次低。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以民政部制定的《方案》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稍作修改后制定的部门规章,缺乏法律效力。(2)资金来源单一。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造成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不能为农民养老保险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集体补助难以到位;另一方面地方财力不雄厚,难以全面提供以政府为主的养老基金融资。“国家政策扶持”仅限于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扶持政策。这就造成了实质上的资金单一渠道――农民个人交纳。(3)基金管理不到位。一是基金运行管理有欠科学性,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处于属地分散管理的状态,以县为单位的分割管理的小规模基金难以进行多样化投资。二是基金运行形式单一,农保基金增值主要是靠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易受利率下降影响,导致养老基金负增长。三是县级财政不保底,农村养老保险机构办公经费支出侵蚀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

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致使农民养老仍主要靠家庭收入,而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农村家庭收入是不稳定的,必然使农民将最后的保障线压在土地上,最终阻碍的仍是土地流转。

(四)现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模式难以为继

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几种形式。在我国农村的医疗制度中,合作医疗曾经是最普遍的形式,它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覆盖了85%的农村人口。80年代的实行,使家庭重新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合作医疗制度出现了滑坡的局面。90年代初期,全国仅存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分布在上海和苏南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政府在推进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试图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但是,除了部分试点地区之外,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像希望的那样恢复和重建起来。

现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政策不稳定。合作医疗保险从国家政策变成了地方政策,使得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推动合作政策的实施。加之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合作医疗”收费项目,这一政策与国家支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相冲突,因而加大了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难度。二是难以适应不同收入水平农民的医疗保障要求。我国农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相应地农民收入水平也不同,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要求也不一样,这就给建立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即农村医疗保障的主体、项目、资金筹集、管理方式、待遇标准方面的统一设置了客观的障碍。三是现有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充分发挥效益。

医疗支出是农村家庭支出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农民看病主要由个人负担,同样的道理致使农民赋予土地以保障功能,最终仍导致农村土地流转的不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度的社会化致使我国农民目前承受着巨大的货币支出压力,而收入的不稳定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农村土地被赋予了社会保障的功能。这说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土地流转关联性较强,主要表现为:(1)土地流转需要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然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表明,它不但没有对农村土地流转起着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其发展,主要问题在于:(1)缺乏与农民工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完善。(3)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中。(4)现行农

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模式难以为继。

(二)建议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弱化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出路。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艰巨性及我国现实国力所限,只能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目前的工作重点是:

1、逐步建立与农民工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原有城镇居民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农民工的就业特点及保障诉求制定适合农民工的保障制度。受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就业形式只能是临时工和小时工,而且一般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脏活、累活、高风险的活。这就使得农民工就业呈现出收入低、不稳定、流动性强、危险性大的特点。因此,农民工的保障诉求一般为:保障基本的生活来源;发生工伤、得了大病能及时得以救治;老来有所养等等。相应地与农民工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就目前而言,应该是给予进城农民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相应的保险种类,且在保险缴费方面应该考虑农民工收入的低水平及不稳定性,另外还应考虑农民工的高流动性,让保险账户的设置具有可流动性和可延续性。

2、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此方面的工作应重点放在逐步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根据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主要完善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建立专门的低保管理机构,以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法治,且有组织保证。二是在法制的规范下,确定科学合理的低保标准和对象。在此过程中,应排除农民可以利用土地自保的理念,弱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把失地农民和因农产品经营不善陷入困境的农民纳入保障对象。三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实施低保必要的资金来源,逐步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遇冷现象

0 引言

(1)调查背景

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并于 2009年4月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然而这项惠民政策在推行过程中"遇冷",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以安徽为例,大学生参保率虽然很高,但是绝大多数已参保的大学生,对相关程序、报销标准、规章制度不甚了解,对政策的了解基本上是"零",没能够利用政策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2)调查意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医疗保险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要重视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发展,切实保障医疗保险政策的落实,"遇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①能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保工作,使医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到大学生,保障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也有利于减轻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②能推动未来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③大学生医保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

(3)调查目的

本调查报告对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4所不同层次和研究领域的高校80名大学生的进行问卷调查从而进行数据分析。从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校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大学生对医保的认识程度及支持度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现状,综合各方面分析合肥市大学生的医保现状和遇冷原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保工作。

(4)调查时间。2015年5月 4日 --2015年5月 11 日。

(5)调查对象: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的80名大学生。

1 调研设计

(一)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法

(二)调研过程

(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开发问卷,着实调查,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2)小组成员去校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校医院的医疗设施等;

(3)通过与校医院有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情况及电话向医保经办人员了解相关政策;

(4)综合各方面,总结并写调查报告。

(三)调研实施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对合肥4所大学的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数量不多,但具有一定的价值, 80份问卷全额回收,有效率很高,且获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数据。

(四)调研样本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的共计80名大学生。

2 调研分析

(一)基本信息

我们发放了80份问卷调查,通过走访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4所不同层次和研究领域的高校,以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合肥市大学生医保的具体落实情况、满意度、认知度等进行抽样调查。

此次被调查的对象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基本满意。

(二)医保信息

(1)大学生参保比率

安徽省大学生总体参保比率较高达到 96%,但仍未达到100%。未参保的原因以"自己身体好,不需要"为主。

(2)大学生对医保的了解度

通过调查,在抽样调查的80人中仅有1人对大学生医保政策非常了解,部分了解为4人,了解一点点的为322,完全不了解的则为43人。 由于大部分同学在校期间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大学生医保的知识,了解度较低。且学习过这方面知识的同学基本多局限于公共管理、社会学等专业。

(3)大学生了解医保及参保的途径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同学是通过学校宣传知道医疗保险,有18名同学是通过媒体宣传,还有2名同学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医疗保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宣传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为我们今后宣传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许多人了解医保是通过学校,可知很多学生参保是因为学校的强硬政策,根据调查,我们得出有75%的同学是跟随学校参保的,有20%跟随家人参加了农村医疗保险,还有一些少数的同学是主动报名参保的。

(4)大学生最需要报销的医疗项目

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需要国家的关注,许多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基本满意,所以很多学生"大病没多少,小病一大堆",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最需要医疗报销的是普通疾病医疗费,例如感冒、肠胃病等,其次是例如买药等,最后是重大疾病,这组数据给我们完善医疗保险提供了依据。

3 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层面

(1)大学生群体医疗保险意识不强

对医保制度认识模糊,重视不够。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了解不够,自身保险意识淡薄,风险意识较差,这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2)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意义也并无真正的理解

对权利义务、合同条款更是知之甚少。当发生医疗费用支出时,由于未及时办理手续或手续不合规定,延误了理赔。

(3)自恃年轻身体好,不需要参加医疗保险

他们认为除了感冒基本上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尤其大三、大四的学生认为马上就会毕业,工作后会有职工医疗保险,所以对参加大学生医保兴致不高。

(二)高校层面

(1)责任主体的权力与义务不够明确,工作时效性不高

大学生医保实施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政策性强,涉及教育部门、社保部门、财政部门及各高校等多方管理主体。由于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在政策落实、费用报销、资金拨付等方面,行政手续繁杂,工作效率不高,阻碍了大学生医保工作的全面完善。

(2)长效机制不完善,工作阶段性明显

大学生医保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财政、社保等部门的配合,更需要高校本身建立从上到下的医保工作体系。目前,多数院校还处于完成"任务"阶段,没有根据政策要求主动建立健全本校大学生医保工作体系,大学生医保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有待探索。

(3)高校的大学生医保工作力度不够、途径有限、方法单一

大学生医保政策的落实靠的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努力,然而大分高校只是在新生入学时通过新生入学手册告知学生医保政策,但许多学生根本不会关注。高校医保工作者对大学生医保的流程、医保待遇、报销程序,宣传不够专业、详实。

(三)制度层面

(1)各地医疗保险制度缺乏统一性和公平性。

全国大学生被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但是各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并不完全一致,缺乏统一性和公平性。

(2)异地产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在学校所在地报销。

大部分地区的大学生,如果不在学校期间(比如实习、寒暑假、休学等情况)在学校所在地之外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这对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3)封顶线以上的费用缺乏保障。

由于封顶线的限制,大学生医疗保险只能解决基本的医疗费用,根本无力解决一些重病、大病的高额医疗费用。

(四)校医院层面

(1)校医院医疗设备,药品配置以及医疗环境不佳

高校的校医院普遍存在着医疗设施简单、陈旧,保障水平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校医院本应成为大学生医保工作推进的"前沿阵地",但自身条件的不足,使得学生的大病小病只能去校外大医院就诊,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在校参保的信心。

(2)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高校校医院的医务人员普遍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诊断基本凭借经验,很多不常见的症状,不能及时诊断出病因。

(3)报销程序繁琐

大学生医保费用的发生具有不可确定性和报销过程的漫长性。多数高校实行人工审查、人工发放的报销模式,没有实行时报时销和联网结算,缺乏硬件投入和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医保报销效率低,患病学生无法及时享受到医保"福利"。

4 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多层次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

(1)政府与高校联合保险公司设立合理新险种

政府或者学校应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创设出适合大学生群体需求的新保险险种,弥补大学生医保最高限额以上费用的空白。但由于商业保险公司并不是公益机构,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2)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基金

由政府出面,创设大学生医疗救助基金,由社会医疗保障机构每年从医疗统筹金中划出的一定比例资金与个人、单位或慈善机构捐助的资金组成医疗救助基金,并设定使用范围,实行专款专用,可以进行全省或全国统筹,由政府社保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支付。

(二)高校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医保制度

(1)利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促进宣传

政府可以将相关政策材料传达给校方,然后由校方制作医保手册并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可以细细研读相关医保政策与报销流程。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及时将医保的最新动态和注意事项放在校医院官网上,方便同学认知和了解。

(2)利用人身媒介促进宣传

高校是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服务平台,高校在组织和管理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中的作用重大,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参保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大学生医保宣讲会。

(三)国家加大医疗投入

(1)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水平

应该加大医疗投入,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从硬件和软件设施上促进校方医疗机构的改革,从而增强学生对校医院医疗水平的信心,解决大学生看病难的问题。

(2)实行全国电子联网结算的报销制度

医疗费用应由医院和社保机构直接发生关系而进行结算,学生并不参与到报销过程中。这样无论是否在异地,大学生只要凭借社保卡和身份证就可直接交付报销后个人负担的费用。

(四)加强高校、校医院、社保部门三方主体的合作与沟通,使其权责名相统一

在落实医保政策时,高校、校医院、社保部门的工作应该常态化、制度化,使得三方主体权责分明,相互配合。一方面,学校和社保部门应该充分注重校医院在落实医保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社保部门下增设专管大学生医保的部门,单独负责大学生医保的相关事宜。

(五)加快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法制建设

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相关法律及及具体政策出台,而对某些细则的施行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制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学生医疗保障的法律法规,而不仅是从宏观上把握的指导意见,地方政府亦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不同的报销比例、缴费标准、医保待遇等政策。

5 调研结果

我们从调查者给出的数据及意见总结出:大学生渴望保障全面,方便的医疗保障制度,但由于他们急病发生率低,对学校的制度的不了解,理赔过程复杂等多种原因造成大学生使用医保卡率十分低,因而必须制定相关政策的措施以保证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并且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意识,达到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目的,而我们大学生应加强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新民.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

篇10

关键词:人文关怀;四术;计划生育;基层计生服务

1国内基层计生工作开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1基层县、乡计生服务开展现状 为遏制人口的急剧膨涨!适应计划生育工作的特殊需要,1981年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立。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关系到我国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

笔者参考了知网《农村计划生育情况的调查报告》,从推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即实行了城乡二元生育政策,农村政策总和生育率(妇女平均一生可以生育子女数)比城区多约0.6。

从1995年到2013年,每3年统计一次,县(市)政策生育率比城区分别低3.50、4.29、4.21、3.68、2.64、3.07、3.49个百分点。

1995~2013年城区平均人口占平均总人口的42.85%,比县(市)少14.30%。为使二者具有可比性,我们把城区违法生育的相应增加14.30%,结果城区违法生育的占违法生育总数的14%,县(市)占86%,全省县(市)违法生育的是城区的6倍多。

在生育政策与农民的生育意愿还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势必出现更多违法生育的现象。

1.2 存在问题

1.2.1基层计生"四术"随访发现:部分服务对象对手术认识不清 然而部分基层县乡妇女对计划生育手术认识不深,有的认为手术会对子宫带来极大创伤,可能导致以后不孕不育,带着极大的抵触和恐惧心理接受手术,术后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消瘦、头晕、焦虑,总是怀疑自身健康出现问题,大多数服务对象通过"四术"随访及心理疏导后多数可以缓解。

输卵管结扎术、中期引产术、人工流产术、放取宫内节育器手术统称计划生育"四术",计划生育手术被越来越多乡镇和农村妇女接受,在某基层服务中心调查,计生服务中心实施计划生育"四术"手术的已婚育龄夫妇5730例(包括流动人口)的随访资料。年龄22~46岁,平均(28.5±15.3)岁;女性采用宫内放置节育器者3513例,输卵管结扎术1117例,负压吸宫术1100例,随访时间l~12个月。

女性计划生育"四术"后并发症及副反应发生情况:计划生育"四术"后,育龄女性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明显增多、减少或闭经、下腹疼痛、白带增多等。其中3513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对象,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者379例(10.83%),闭经者44例(1.26%),月经量明显增多者115例(3.26%),下腹疼痛及腰酸较明显者80例(2.27%),白带增多者283例(8.06%);1117例行输卵管结扎术对象,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者92例(8.23%),闭经者15例(1.34%),月经量明显减少者23例(2.05%),下腹疼痛较明显者136例(12.17%),白带增多者13例(1.16%);1100例负压吸宫术对象,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者233例(21.18%),闭经者37例(3.36%),月经量明显减少者74例(6.7%),下腹疼痛较明显者33例(3.13%),白带增多者39例(3.54%)。通过"四术"随访及时了解手术对象的术后副反应并给予心理疏导和药物调理,大多数副反应可以得到缓解。

1.2.2计生工作服务者在服务对象术后给予分人文关怀不够 受制于服务对象的数量,计生工作者在宣传计生工作和建设计生文化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服务对象术后,计生工作者却很难兼顾全部妇女,不管是术前咨询还是术后探望,计生工作者数量少,难以顾及全部人。

2如何做好基层计生优质服务

2.1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科技引路 以"三大工程"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为重点,积极为育龄群众提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系列服务,为最大限度地方便育龄群众获取避孕药具,各乡镇办事处计生服务机构、村居委会和大型超市应该设立了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并建立了避孕药具使用效果随访制度。

在全区各社区和部分村的微机中安装了计生统计信息软件, 将计生基础数据、B超"三查"、跨省流动人口登记等信息录入,及时传输和运用,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及时了解术后的妇女,及时上访、慰问。

2.2以"人文关怀"为基础,强化服务队伍建设,对服务对象增加人文关怀 加强对于服务对象术后的人文关怀,需要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人数,然而最主要的是需要强化领导责任意识,重视计生工作的开展。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药具发放员,并落实报酬,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实行考评结合,严格责任追究,将药具管理与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对术后对象进行慰问,把人文关怀落实到实处。

2.3以"提高基层计生服务机构质量"为手段,切实让基层群众体验到"人文关怀" 大多乡站现有装备只能开展"四术",缺乏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化装备,由于装备落后、诊断治疗手段单一,制约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服务功能的拓展,以"四术"为主的计划生育服务呈现下降趋势,这些是形成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目前尴尬局面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全国大部分县级服务机构未能调整机构服务模式,技术服务的关注点仍然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上大部分乡级服务机构停留在"四术"上。计生工作者应该增加术后关怀和术前普及,让广大妇女了解基层计生工作。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农村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预防和保健需求。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在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尽快进入新农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县、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农村妇女常见妇科病的检查和治疗、基本生殖保健服务,包括男性生殖健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家庭保健服务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延伸到每个家庭,这样既符合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又解决拓展服务的可持续性问题。

2.4以"防治为主,治疗为辅"为方法,发放避孕用具过程中宣传 在实际的避孕药具的发放过程中,应该加强宣传避孕、节育的宣传力度,在改革和创新药具发放模式上,充分利用计划生育工作村民小组、户等的基础作用,延伸服务范围,扩大覆盖面,对已建立的多渠道发放模式进行规范和整合,将流动人口纳入现居住地药具免费供应范围,完善多点发放、入户发放、时时发放、自动领取等多种形式的发放措施,并随时掌握避孕药具发放情况及时反馈药具的使用情况,以便于进一步完善避孕药具发放工作的的完善和发展。

2.5以"提高人口质量"为保障,提高基层人口的素质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保障,先进的人口文化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应该是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打胜仗的队伍。基层计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要十分提高县乡人的基本文化水平,注重老百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方法有三,①加强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村民素质,用金钱方式鼓励村民们提高文化素质。②批量选送青年到省州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学校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对教育实行奖励制度。③创新文化建设途径,经常组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活动,让育龄青年加深对避孕的了解,也建设起文化,普及各家各户。

参考文献:

[1] 王世阆.如何防治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4):253-254.

[2]王萍.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情况的探讨[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