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5 17:0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马克思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马克思个性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对于当今社会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个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宝贵资源。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马克思个性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内涵
从博士论文开始,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理论就开始了不懈地探索。之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等这些著作展现了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并且指出,“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81但是人类却与周围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发生着联系。因此,人的个性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想象中的人的个性,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中的每一个单独个体的个性。其次,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2]3说明人的个性在现实关系中居于主体地位,是能动的现实主体。另外,马克思在谈到人的个性时,还认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3]122也就是人的个性要想真正的得以彰显与发展,一定要参与社会交往实践,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实现。
2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基本特征
2.1现实性
马克思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形态中来探讨人的个性。他认为在这些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人对人的依附关系、人对物的依附关系,束缚着人的个性发展。根据这些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提出人的个性应该在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逐步摆脱各种依附关系,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哲学中人的个性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马克思把人的个性放置于现实中,是在现实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以及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探讨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性。人的个性是从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发展范畴之内的。另外,马克思还从人的现实劳动实践出发,认为在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逐步摆脱人对人、人对物的依赖,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生产。
2.2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要在在现实实践交往中得以彰显,人是世界的主体,要树立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4]52“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4]51在这样的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非但没有彰显,反而受到了束缚和限制。人的个性实践活动没有得到肯定和尊重,没有使个体得到发展,人的个性主体地位更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旧式分工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所以“要消除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旧式分工的消灭。”[5]20他认为通过消除旧式分工,在普遍交往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展现和发挥,从而确立其主体地位。
2.3实践性
马克思谈到“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他认为人的个性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是在“定在”中的。并且他认为每个人的社会实践范畴就是其定在。“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3]216其他的哲学家比如伊壁鸠鲁过分强调个性,他的“定在”表现为直线,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成了抽象的个性。马克思主张“定在的自由”,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使主体超越客观世界,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因此,只有在普遍的交往过程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89也就是每个人只有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个性才能得以彰显和发展。
3马克思个性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个性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以现实为基础
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73在马克思个性理论现实性特征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是现实的人,是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的人,是处在现实复杂关系中的人。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环境。从大学生的现实环境出发,不仅是课堂环境,更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点、期望、要求等等,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大学生密切接触新媒体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变得更为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把握当今新媒体功能多样化、信息渗透性、技术变革快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及时关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的活动状态、关注点、疑惑与问题等等。只有从现实出发,把握现实发展的动态,从现实环境而不是从抽象主观的角度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进课堂,还要进学生生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以现实为基础,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放置于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现实环境中。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教育孤立开来,应该与智、体、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协同发展。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出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完全只寄托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他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系这样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比如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再是孤立的课程,从而为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提高提供帮助。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整个社会现实环境的支持,比如要建立社团、家庭、社区、政府多维度的一个社会现实环境支持系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2以大学生为主体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4]84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个性应该具有主体性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肯定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如果只是一味地强制性灌输,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4]91如果大学生缺乏独立的主体地位与意识,那么他们的个性是无法得到彰显与发展的,更加谈不上实践性与创新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比如QQ、微信、微博等,与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多维空间的交流,了解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及学习状况。特别是现在“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避免产生抵触心理。也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要提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每一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每一个大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规划。通过更具个性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设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从而确立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
3.3以实践为导向
马克思认为:“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人的个性的发展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现。有些学生试卷考试可以得高分,但是现实实践却只能得低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践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现实社会实践积极发展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3.3.1高校校内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内,可以开展班级演讲比赛。对于大一新生来讲,可以以“从中学到大学,我的变化与感悟”为题,进行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的准备、讲述过程,使大学生发现中学与大学的不同之处,也可以使大学生深入思索到底怎样适应大学新生活。还可以在高校校园内进行“道德与法律”的知识竞赛。大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了解道德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的起源与内涵、依法治国的意义等等。这样的效果比课堂上老师单一的讲授要好得多。对于大四的同学,可以设置模拟招聘会情境模式。让几位同学扮演招聘人员,另外几名扮演应聘人员。通过这样的的情境设置,使大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到去应聘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哪些专业素质,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也能为以后参加真正的招聘会做好充分准备。
3.3.2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外,可以进行社会调查。根据大学生的关注点并且联系现实热点,展开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比如可以开展“‘美丽中国’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社会调查、“关于网络购物状况”的社会调查等等。大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置调查问卷、接触社会、接触不同的人群、总结观点、分析数据,最后结合自己观点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接收信息、展开思索、形成结论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参观考察实践教育基地。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科技展览馆,也可以参观企业工厂、农村基层等等。通过实地考察,使大学生对国家历史、中国革命奋斗历程、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农村的发展现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现状等等有感性的认识。通过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小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践行,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个性理论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价值。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篇2
论文关键词:理论课;教学模式;综述
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理论知识,变成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理论课作为宣传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4理论课的杜会实践课研究
篇3
三峡库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研究——以土家族吊脚楼为例
夏商时期考古学遗存发现和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鄂西峡江地区为研究对象
论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
试论基本国情的“时代位移”
论中国当代玄幻小说的成长主题
“三增九虚”对奇幻小说的影响
浅析西部地区冶金产业发展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当代分配制度的构建
国际收支顺差、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独立性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自然科学类)征稿启事
宜昌市旅游人才队伍调查报告——兼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面临旅游人才不足的挑战与建议
我国网络市场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清代改土归流对土家族地区经济开发的影响
从《答刘正夫书》看韩愈的文学思想与创作
论《三国演义》之白日梦
揭开“溱洧”的面纱
传双美之风情开巧合之趣剧——浅评阮大铖戏曲创作于风情趣剧之传承与影响
先秦《诗经》接受与原始宗教思维——《诗》的原生态的追寻
三峡巫文化中的医学易学灵学
三峡古代巫文化研究的若干思考
论巫文化视野下的三峡丧礼习俗
巫山大溪遗址以鱼随葬的原始宗教意识与巫术
湖北长阳香炉石遗址夏代遗存分析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建设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的评价
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中国玄幻文学研究十年述评
读者对奇幻文学的接受美学意义——以萧鼎的《诛仙》为例
论旅游文化开发与文化研究力点——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需求驱动的商品房价上涨实证分析
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
后危机时代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研究
人工湿地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见证历史与解密人生——评赵思运的《何其芳人格解码》
何其芳的“延安道路”及其阐释——赵思运《何其芳“人格解码”》评析
“何其芳”是一个问号?——评赵思运的《何其芳人格解码》
论明清时期土家族竹枝词对地方音乐的影响
将中国传统诗学研究推向新的境界——读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研究》
长江三峡地区远古时期渔业的考古研究
论三峡重庆的和谐发展
在城乡统筹中发展三峡库区老龄事业——以万州区为例
三峡移民题材新闻的导向性与可读性探索——以《三峡都市报》为例解析
改革开放与中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
重庆农村低保实施情况评析——政府执行力视角
农村非自愿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新神话主义”奇幻文学视野下的“重述神话”
论古今奇幻作品中花妖树怪的神异流变
六朝志怪幻想与中国当代奇幻小说
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基础与核心机制构建
重庆市货币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金融要素市场理论
清江流域民间工艺品开发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盈余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儒家话语的近代化转型——关于明朝中后期异端思想的认识
严羽诗学思想的突围新变与悲剧意蕴
篇4
1984年,我从武钢财务处这个大型企业机关调入审计机关的时候,审计局有五六个人,二间房。如今,拥有三千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宽敝而明亮,上岗的人员近40人的审计队伍。前后对比,变化很大。随着时光的推移,老一辈审计人员大部份已离开了审计岗位,有的还在继续为审计事业添砖加瓦。尽管他们离开了审计岗位,但他们的精神继续在传承。记得1985年对物资企业的审计,审计局派出了3人,分别担任三个小组长,并从财政、税务抽调人员。当时没有现存的报告模式,面对众多的审计问题而不同的单位,他们确定以问题汇总的模式。这种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对物资企业的报告,县委全文在全县转发。这次审计打响了**审计的第一枪。
1986年,社会经济出现通货膨胀,金融企业采取各种手段吸收存款。有奖储蓄就是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审计局以敏锐的眼光看准了这一社会热点,通过对有关企业的调查,掌握了一手材料,运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不良吸收存款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省审计厅将**的报告转报省委办公厅,省委办公厅高度重视,立即电告县委办公室,要求三天内弄清情况上报。由于**审计开拓的这一审计工作点面效果好,继而1987年在全省开展了公款储蓄的审计调查。而**的公款储蓄审计调查报告在《湖北审计》1987年第5期全文刊用。
刚刚“种竹野塘春笋脆,又迎来“采蓝幽涧露芽肥的丰硕成果。1987年在湖北发电机厂财务审计中,发现县某职能局隐瞒截留税款40万元。情况上报后,该上级局派人搞了两天调查,写出了一份材料,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某上一级职能局将材料抄送地区审计局。地区审计局认为这是在否认**审计局的工作成果,指示**要再送一份材料上去。**审计局挥毫蘸墨,以犀利的文笔,有力地批驳了某上一级职能局的观点和说法。文章发出后,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某职能局三位正副局长因此受处分调离。国家审计署专门召集**审计人员到京汇报,开创了历史先河。
“明月中天,照见长江万里船。**审计犹如一轮明月高悬空中,熠熠生辉。1989年,**审计局接到举报,有人用财政周转金赎买茅台酒的情况。审计局及时组织人员,南下武汉北上安庆,顺藤摸瓜,找到了二百多件茅台酒存放地区农机公司仓库。审计局及时查封,并以“十一万元周转金运行轨迹见诸于《湖北审计》1990年第1期。
1990年,第一轮承包经营到期,承包经营审计成了审计部门研究的课题。众多单位的评价大同小异,怎样区分甲、乙、丙各个单位的成绩与缺点究竟有多大,我们运用农村打工分的原理,写出了“承包审计的好帮手――分值评价法,刊登在《中国审计》1991年第3期。分值评价法引起了审计界的共鸣,。湖南省湘潭市审计局贺庆华在《中国审计》1991年第7期上撰文《也谈分值评价法》,充分肯定了分值评价法的优点和好处。**的这篇文章获湖北省审计学会优秀论文奖。
,**以“中年浩气,苏海韩潮而投稿,《湖北审计》第1期以“一名普通审计干部的故事而见报。从这名审计干部传奇的历史中,折射出老一辈审计人员精湛的技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篇5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开设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比较深厚,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也比较丰富。汉语言专业是所有专业中内涵和知识较为广大的一个学科,也是现当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当高等教育社会化以后,汉语言文学由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开设,变为现在其他类型学校以一个新专业开设后,我们就必须大胆改革培养使用性人才,以求在同等高校中有较高的声誉,为学生就业提供更为宽广的舞台。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专业使用性改革提出来。探索创新最多的是开设汉语言专业相对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既不能照部就搬的按照以往的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按照理工科办学模式,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条件出发,以市场就业形式为导向,培养使用型人才为出发点。着重人才培养时,不仅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且更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汉语言文学专业使用性改革的根据
专业改革关联到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良、教学内容的改设、实践课程的建构、教师扮演角色的转换和水平的提升等。
2.1 马克思实践理论观为使用性改革奠定了改革的基础。
“实践是社会生活在本质,实践是检验理论的真知。”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他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是主导者,我们要把握、领悟并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
2.2 新教学体系为教学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科知识论是传统的的学科理论学习指导思想,其隐藏意义是:所有学科知识都是有使用价值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实际操作应用,所有的知识是传授要先行,知识有科学性、完整性,实践课是检验理论课学生学为所用的一个重要的检验。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就业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按照学生的思维及学习课程的需要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请记住我站域名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这种新的知识观点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理论基础,这使我们重新对学生实践教学做出新的量化考核及其评价办法。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加,没有实践及其操作,学生难以把书本知识消化吸收理解学位所用的真谛。
3 在科学理念指导下促使专业使用性的改革
检验一个专业的改革是否成功不是进行本专业的修补,假如这个专业还有其很强的使用性,那就应该根据当前社会需求对该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并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根据市场所需对学生培养方案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做出全面的部署。
3.1 结合专业、办学理念、就业形势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在本专业教学规律为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设置体系:以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为核心,并使文化课与专业技能课紧密结合。形成“基础+指导实践课+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在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上,适当减少学时,增加使用性的专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安排实践教学过程,同时还要比较集中的还设置独立实践课程。
基础课以外,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知识面的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根据其需要有不同的设置:没有实践环节的课程、有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不仅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3.2 教学改革,教师“先行”
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是传统知识的改变,而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第一,教师务必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第二,教学部门应采师生共同参与培训的方式,学生到企业参与培训的同时,有相应的老师带队实习,这样以来,老师就能更加了解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有所侧重。也能弥补老师包括学生理论学习后使用性能力弱、与社会有隔阂的现状。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理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展开,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精髓理论的学习,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重点培养专业特长,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课堂上用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讲课前首先让学生预习,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性性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课程中,可以适当引入校外资源或者企业实践模式,让学生自行
设计整个实践过程,并且学会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知识转化的问题:如选题不当问题不能深层次的显现、提纲过于死板、问卷题目混乱、调查无人参与或没有真实性、整理材料时缺乏无从下手、不会使用办公工具、调查报告中使用数据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枯燥,去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所用的不仅仅是调查报告的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岗位上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真正起到了学位所用。 在教学手段上,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3.2 加强校企联合,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
篇6
1.确定主题
主题是社会实践报告的灵魂,对社会实践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实践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3.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实践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实践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实践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实践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社会实践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5.修改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报告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报告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1]
2.标点符号
实践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报告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报告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报告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报告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入正文的相应位置,并着名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
篇7
[摘要]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和资料,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信息。过多过滥的网络炒作必然会导致受众对网络传媒的不信任感,最终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本文引用传媒伦理及伦理道德概念,在分析网络传媒对公众生活影响的基础上,针对网络炒作伦理缺失问题,积极寻找造成其缺失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网络炒作行为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规范网络炒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传媒伦理;网络传媒;网络炒作;伦理缺失;伦理规范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通过大众传媒,我们每天会接触到有用或没用、真实或虚假、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各种信息。大众传媒的市场竞争以注意力为基础,受众的注意力是媒体争夺的对象。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网络成了草根群体的舞台,网络炒作花样层出不穷并不断升级,给平凡人一条一夜成名的捷径。从“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贾君鹏到“非北大清华毕业的帅哥不嫁”的罗玉凤,从“犀利哥”的被追捧,到“伪娘”的一夜走红,芙蓉姐姐、木子美、天仙妹妹……许许多多的网络红人,不断涌现出来,网络炒作正成为一种“钱”途无限的营销手段。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说过,新闻炒作的第一个目的,也是最直观的目的就是“引起轰动”,而最终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传媒是社会的公器,不应忽略它的社会职责。传媒必须遵循基本的伦理原则,如诚实守信原则、利于社会原则、合理适度原则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构建一个健康的传媒环境。
一、传媒伦理及伦理道德
传媒伦理是指在传媒生活共同体中所蕴涵和活跃着的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道德品格及其所遵循的道德准则的总和,是一种公共性伦理、导向性伦理和综合性伦理。
传媒伦理道德是指传媒及传媒工作者出于自律的需求,经长期实践而形成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在我国,从 1981年的《记者守则》到 1991年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到《中国报业自律公约》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等,都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基本伦理道德观,如维护新闻真实性,坚持客观公正原则,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等。应当说,它们对于有效地规范记者和媒体的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网络炒作的伦理道德依然存在失范现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及媒体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传媒对公众生活的影响
网络传媒对公众生活有其积极影响,它日渐成为加强社会联系、促使公众自觉形成公共意识,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各阶层冲突并获取信息的一个平台。
网络传媒为我国市民社会形成提供了私域,正是网络的匿名性,同时给予公众机会均等、自由讨论的形式,公众容易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而当网络传播的影响放大到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认同时,就给传播提供了公域空间,它有利于公共舆论的产生,进而推动市民社会的形成。网络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而且可以直接传播和放大各种意见,在形成、影响和引导公意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传递信息为公众提供认识资料;另一方面它还可以直接传播和放大各种意见,形成、影响和引导公共意见。
从消极方面来讲,垃圾文化利用网络之便充斥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甚至误导了公众的价值取向,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使其约束力减弱。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的社会,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网络炒作不会考虑被报道者的人格和尊严,对其道德上的造成伤害;也不在乎受众的价值观和情感,故意挑起许多争端。网络炒作了侵占了注意力资源,严重影响着网络的正常运行,制约着网络的发展,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新问题。
三、造成网络炒作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
其一,重利轻义。美国哈佛神学院的拉夫尔・波特博士认为,对谁忠诚或负责的问题是媒体面临的最大冲突,因为这关乎媒体行为者在伦理道德方面的终极选择和判断。媒体行为的核心是媒体的价值观、伦理准则和对谁忠诚或负责这三方面。为追求新闻时效性,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网络炒作的内容往往有缺乏真实性,片面的一家之言和娱乐化倾向,导致网络炒作的伦理缺失。这使得网络炒作新闻的公信力不高,使网络传媒在引导舆论和舆论监督方面的功能逐渐弱化。
其二,网络媒体间的恶性竞争。就当前我国产业化背景下的网络传媒而言, 受经济创收以及经营理念的影响,网络传媒多注重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网络媒体间的恶性竞争导致网络炒作伦理道德的沦丧,也导致受众和网络媒体关系恶化,使网络传媒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其三,网络记者素养不高。记者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良知的忠实守望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遗憾的是,我国不少网络工作者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素质修养和职业操守,出现了不应有的道德过失。
四、加强网络炒作伦理规范的对策
网络炒作并非全无益处,在某种意义上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提醒公众对某个重要事件的关注、增强传媒的亲和力、获得正当的商业利益等。不过炒作也许能吸引一时的眼球,但注定很难获得公众持续的关注和喜欢。网络炒作的伦理缺失问题日益严重,必须引起警惕。如何应对网络炒作引起的伦理缺失呢?
第一,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是规范我国网络炒作伦理道德的客观要求。诚信是网络传媒伦理的一条基本准则,是传媒伦理的底线。如果离开这一底线,传媒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首先,要求网络媒体要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引导大家的职业理性。从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规范素质入手,来保障传媒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其次,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价值判断上的客观,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二,勇于自律是规范我国网络炒作伦理道德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网络媒体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网络传媒行业的自律,主要是建立严格的行业标准,制订新闻记者信条和有效执行专业标准,倡导“真实、全面、公正、客观、服务”的专业精神。作为“社会的公器”,网络媒体必须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以人为本,网络的传播内容要人性化,从人文关怀、人文意识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心理需求、社会需求;其次,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网络要根据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传播领域中的优势,根据自己的优势“去短补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传播优势,争取更多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只有提高了传媒的公信力,它才能在引导公众舆论和舆论监督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三,严格他律是规范我国网络炒作伦理道德的重要保障。自律是一种内在规范力量,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利益和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仅靠自律是不够的。网络时代,许多人不知廉耻地做些非常之举,而网络推手在背后策划运作,传媒的报道和跟风炒作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网络媒体往往在无意中成了帮凶和共谋。而更多的时候,为了获得市场和商业利益,网络媒体常常把社会责任抛诸脑后,一味地迎合大众、取悦大众,采用各种煽情手法处理新闻,甚至捏造事实制造虚假新闻。经济利益不应该成为传媒的惟一目标,什么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即使没有明文规定,也要有一个起码的道德准则。据调查显示,我国传媒部分从业人员自律意识较差,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时往往会放弃道德原则。因此,通过制度的建设促成网络传媒自律制度的强化与专业主义理念的内化,是解决网络传媒伦理缺失问题的理想途径。
第四,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公民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既不要成为炒作者,也不要成为助推者。在互联网上,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人们的主观价值标准模糊和自主意识降低,自律意识弱化。从受众自身角度来看,其文化辨别力有待提高,应自觉抵制各种恶意炒作。社会公众需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多多关注有意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新闻,拒绝为不良的传媒炒作提供生长的土壤。
第五,建立监督机制,并加以政策和法规的引导。监督机制是指对传媒的运行和传媒工作者的道德言行、道德品格实施来自于社会的监督,是传媒伦理真正付诸实践的有效保证。建立相关的制度和组织,加强传媒立法,聘请社会监督员,建立监督委员会,经常性地开展受众调查,尽可能广泛地搜集受众意见。
网络传媒一味地“娱众”,最终导致“愚众”的效果。网络传媒炒作搅乱了新闻界应有的秩序,污染了文化环境。社会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某些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各类舆论平台,或者公民自行对传媒活动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是社会伦理道德对传媒伦理道德的有力约束。广大受众通过各种渠道,对传媒炒作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谴责,可以有效遏制炒作的蔓延。
此外,规范网络炒作行为,我们还要注重和加强网络伦理文化建设。首先,网络发展中存在的不道德现象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问题,是网络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必须看到在我国网络文化的道德性是其主流,我们只能在发展中治理、在治理中发展。其次,网络伦理文化的治理应以规范、教育为主题。以发展为前提并非是对网络发展中存在的不道德文化现象置之不理,而是必须进行治理,这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条件,否则必将影响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但治理不是限制,应是积极地规范和引导,使之向有序化良性发展的渠道迈进。最后,网络伦理文化的治理应以不道德内容的发源地为治理重点。网络伦理文化中不道德现象的发源地主要集中于非法网站和非法网吧,他们兜售不道德、反道德的不健康文化内容,是网络文化中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网络文化的治理理应将其作为重点,这样网络文化市场才有可能得以净化。
总之,关注网络炒作,有效地规避或遏制低级庸俗的炒作,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伦理缺失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是保护网络传媒健康发展的关键,不容我们忽视。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实效性;保障;方式
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中学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曾指出:一旦解决好主观世界,可以更好改造客观世界[1]。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的重要性有其时代背景。
第一,当代教育制度下,中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中国当代中学生大部分仍然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通过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进入大学深造。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甚至包括寒暑假。当今很多中学生缺乏社会阅历,他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是通过书本阅读、媒体宣传、他人讲述等间接方式获得的,是感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社会现象,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辨别能力,以便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2]。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观念激荡,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理论灌输方法提出挑战。经济全球化不仅是资本、技术在全世界流通,更是思想文化的传播交流,是外国资本主义文化同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资本主义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当代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理论联系实践问题。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方式选择
(1)授课教师确定选题,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寒暑假进行研究,完成调查论文,调研报告。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意识地施以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的过程,它迫切需要引入人文关怀,以期真正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组织的带领中学生到社会重点行业、企业、街道或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等等地方进行考察调研,完成调查报告。
(3)情景模拟。根据教学内容,模拟一定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从中获得启示。这种实践教学形式可以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扩中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
(4)专题讲座、座谈。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成功人士或先进人物等,到学校做专题报告,就社会热点、学生关心的问题与学生现场互动。
(5)课堂讨论、辩论。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6)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联系起来,开展实效性教学。
3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条件保障
3.1教学管理。关于实效性教学的学时学分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在使用中学思想政治新教材教学的实践中,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基地建设。柳礼泉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一文中指出:“基地教育,就是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建立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在现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是一种基于认识与感受的实践教学环节。”基地建设是开展基地教育的前提。基地建设要体现本地化、规范化的原则,深入开展基地建设。本地化是指基地建设要积极利用学校所在地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特征,积极寻求学校所在地的企事业合作伙伴,密切实践教学与所在地之间的联系。规范化是指基地建设中教育基地的合法化、规模化,合作关系的稳定性、长期性,教育内容的代表性、指向性[3]。
3.3安全保障。安全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中的重要问题,犹其是在校园范围以外开展的实效性教学。如何构建实效性教学的安全保障呢?第一,加强管理。在实效性教学中严格带队教师责任制度,规范带队教师在实效性教学中的程序管理。比如活动申请制度、活动中点名制度、情况汇报制度等。第二,加强教育。在实效性教学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作为实效性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部分学校在实践活动中与学生签订安全性质的协议,但这份协议的法律效力有待讨论。第三,购买保险。必要的时候,为参加实效性教学的师生购买人身保险,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赵迎新. 让现代教育手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熠熠生辉[J]
篇9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亚文化,其导向性十分明确,就是必须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不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活动,是必须调整的。校园文化的这种导向性,使培养职校生的爱憎分明、对社会和工作负责、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等性格成为可能。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格养成有两方面的可塑作用。
1.校园文化可使性格变得明晰而稳定
性格有好坏之分,在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汇集了各类性格的学生,其性格在不断地交融、碰撞、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性格,如独立、谦虚、诚实、勇敢、正直等受到欢迎和尊重,而不良的性格,如依赖、虚伪、怯懦、马虎、阴险等受到排斥和指责。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学生会择其善而从之,逐渐使自己的性格变得明晰。同时,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仅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就如同一个乐队的指挥,以他们自身的权威性和人格力量,足以左右校园文化的全局,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模仿、稳定,让性格成熟起来。
2.校园文化可使性格变得丰富而优良
马克思认为,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个体是在参与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完善起来的。职校生往往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随着活动来调整、改变、修正、发展自己的性格,不断地内化一些大家公认的受欢迎的优良性格品质。一方面,不良性格得到不断修正或克服,如自卑变成自信,懒惰变成勤奋,孤僻变成合群等。另一方面,优良的性格也在不断优化复合。如原本勤奋刻苦的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逐渐变成一个勤奋刻苦、独立乐观、果断宽容的优良性格复合型的学生。优良的校风、学风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更是一种无声的熏陶与激励。
二、校园文化与能力培养
校园文化对职校生能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1.可提高职校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一些职校学校在寒暑假期间都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内容,主要是以了解社会为内容,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培养社会参与能力为目的的社会调查活动。调查活动后,一般都要求学生完成调查报告,还专门召开讨论会、报告会,对优秀的调查报告进行经验交流并表奖,职校生往往对这类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
2.可培养职校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成功地运用管理者的知识和能力影响工作的活动,并达到最佳的工作目标。职校的各类学生活动组织或协会,大部分由学生自主管理、经营,学生社团组织的这种自治特点,为职校生锻炼自身组织、协调、管理、经营的能力提供机会。一些在校期间担任学生社团组织负责人的学生,在职业工作岗位上都表现了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3.可培养职校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尤其是教学、科研和生产第一线,没有熟练的操作能力,都是很难胜任的。为培养职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都增加了专业技能大赛以及各类竞赛性活动的比例。一方面,能够加强专业操作训练,使学生尽早掌握本专业实训技能。比如,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工具化,要求职校生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电工操作;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绘图技能;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电算会计相关技能等等。另一方面,各类竞赛活动和社团组织,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展示机会。例如,英语俱乐部、电脑爱好者协会、文学社、小记者站、心理学社、礼仪队、环保协会等一些实用性强的社团普遍受到职校生的青睐。
4.可培养职校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应用一切已知信息,创造性地完成一定的创造活动,生产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可以是一种新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思维成果。在职校的各类校园团体、协会的活动中,从活动方案的构思设计到活动过程的组织实施,都由参与的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们积极思考,缜密构思,大胆设计,开拓了许多有创意的活动,这个过程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校园文化与心理卫生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职校生的身心健康。注重研究和探讨校园文化与职校生心理卫生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和效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1.物质文化与心理卫生
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文化(如办公场所、教学设施、后勤设施和各种娱乐场所的基本设置、内部环境等);校园环境文化(如校内建筑的形状、结构和布局,校园内的绿化和卫生状况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有利于职校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克服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以宁静、乐观、向上的心境,减轻紧张和焦虑,同时还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在这和谐的生活环境中,同学之间能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有利于学业的有效进行。目前,一些职业学校在校园内设计了各种塑像或浮雕,这些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并努力使其体现该校办学宗旨的一种风格或一种精神。例如,医学类学校一般有华佗、李时珍浮雕,师范类学校一般有、陶行知塑像等。每一个人物都能让人追忆辉煌的过去和憧憬美好的未来,每一个人物都蕴藏着一种人格力量。类似这些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既起到了美化校园的作用,又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可谓无声胜有声。
2.精神文化与心理卫生
美国教育家布莱森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的对师生发表演说,而且师生的确会注意它,并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和影响。”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风建设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强校风建设,通过校风的熏陶和感染可以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影响。如某职校“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对学生无疑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驱动力量,它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促使学生内省自我,见贤思齐,从善如流,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如果校风不正、班风不良,那么,生活在这种氛围下的校园成员,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烦躁、紧张、压抑和对立,就会对集体、对他人冷漠,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反过来,学生长期处于心理冲突氛围下,亦绝不可能营造优良的校风,绝不可能营造优良的精神文化。
3.校园网络文化对职校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日益显现其巨大的威力和诱惑。职校面临着网络文化的挑战,受其影响最大的是学生。一方面,校园网络文化因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扩大知识面,部分地改变人际互动和交往方式,从而提高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存在形形的暴力犯罪手段以及网上危险交往的可能性,职校生的道德防线和心理健康随时可能受到冲击,个别职校生可能出现网络文化中毒和网络成瘾综合征等。因此,职业学校要重视校园网络心理教育。比如,针对那些整天沉湎于电脑世界中,退缩、孤僻、外表冷漠、内心焦虑,对人充满敌意的职校学生,要帮助他们重新塑造自我的健康人格,帮助他们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正确理解他人的情感反应,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唯物史观;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08 — 02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界曾有学者对社会心理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进行过讨论。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关系,但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层面上进行的,而极少在哲学视域内展开。本文旨在厘清“社会心理”哲学内涵的前提下,着重探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社会心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我们的因应之策。
一、社会心理的哲学意义
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唯物史观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发展以来,人们在研究社会意识问题之中会非常注重对“社会意识形式”的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之上会忽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所以在理解“社会意识”时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绝对化,对问题的认识只存在于表面。
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并未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最早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的经典作家是普列汉诺夫。但以往文章只以《的基本问题》为例,认为普列汉诺夫仅最早在此书中将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即社会意识形式,并明确将“社会心理”作为唯物史观重要范畴纳入哲学体系。学界常说的社会心理范畴最早见于普列汉诺夫于1907年写就的《的基本问题》,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在这部著作中,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而是用“社会人类的心理”“社会的心理”“社会中的人的心理”来表达“社会心理”概念。但应该肯定的是唯物史观社会心理思想在这部著作中已较为成熟并得到系统阐述,这就是学者们广泛引用的“社会结构五项论”的主要思想:“若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现在非常有名的‘基础’和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进行简单明了的解释说明,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得到下面一些相关认识:(一)生产力的基本状况(二)受到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发展壮大的社会政治制度(四)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变化一部分由经济状况直接决定,而另一部分则由经济上存在的各种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影响(五)有哪些思想体系对这种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反映。〔3〕(195)
比较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之中的社会心理与作为社会学范畴的社会心理的不同是理解社会心理的内涵的另外一种方法。社会学学界对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的研究逐步深入,在近年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社会学视域中的社会心理范畴和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心理范畴仍有较大分别。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唯物史观重在研究群体心理而非个人心理,因为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的社会意识,群体心理的影响力要比个体心理大得多,也有意义的多。群体心理中的阶级心理、阶层心理和民族心理,又为唯物史观所注重。但是,社会学研究者往往从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层面关注社会心理,且难分轻重。第二,研究角度不同。唯物史观立足社会历史的基本领域、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主要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关系的宏大层面上讨论社会心理。社会学当中的心理问题则散落在各个具体话题中,如社会化、社会动机、社会角色、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社会分层与流动以及社会控制等。第三,研究意义不同。唯物史观旨在彰显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宏观能动作用,社会学则是针对指导在具体领域的不同问题。
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心理的作用
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发挥着中间环节的作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等需要通过社会心理对社会意识形式产生作用,经济基础也要通过社会心理才能对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作用。对于该问题,普列汉诺夫已在多篇文章中进行过相应的探索与思考。本文则将社会心理置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事业中,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社会心理的巨大作用。
第一,社会心理与社会存在的双向互动。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心理便因社会变迁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并以其超前性或滞后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反映着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社会运行态势。是晴雨表,也是风向标。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心理的由于经济体制的单一和“左”的思想的束缚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封闭性。长期受到压抑的愿望诉求最终必然会有冲破束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求,而由于人们的思想一时难以完全转变,改革开放在初期遇到巨大阻力。但如同马克思在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所提到的:“任何一个阶级要想扮演这个角色,就必须在一瞬间激起自己和群众的热情。”〔5〕(16),随着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人民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加,自主开拓、求真务实、多元开放最终成为主导社会心理,群众高涨的建设热情和昂扬的奋斗精神促进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开放。
第二,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双向互动。
社会心理在由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形式和由社会意识形式返归于社会存在的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一方面,社会心理为主流意识理论的形成提供来源,也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弘扬提供基础材料。故而采取类似解释学中“视域融合”的方法,使与中国人民的心理状态、思想动向、愿望要求以及观念传统相一致,以“本土化”提高适用性,以“再消化”实现发展创新是将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对社会意识形式特别是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践行也至关重要。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与历史主体不论是选择、认识和接受社会价值体系和国家发展战略,还是对拥护与执行执政理念和各项政策,从而在实践中转化为现实力量都会受到社会心理的制约。
第三, 各阶层社会心理的多向互动。
在当今中国社会,社会心理的阶层性特征日趋明显。由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深化,新兴阶层不断涌现。各阶层因社会地位,资源占有,生活状况,利益诉求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多样化和异质性的社会心理在不同阶层的社会交往中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四, 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之间的互动。
民族性是社会心理具有的一大特征。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群,因共同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和生产方式而产生共同的利益和诉求,形成共同的理想信仰、情感意志、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民族性社会心理对国家是否能够统一富强、民族是否能够团结合作、社会是否能够繁荣安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同民族家庭成员们分享着相同民族心理。但这些不同民族的家庭成员们因历史发展变化所具备民族心理在这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甚至有时会突出表现为敏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促进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与融合,加强各民族社会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不同民族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否则一旦遇到外国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挑唆,而我们没有关注、研究过不同民族之间的这种心理差异,加之个别单位和个人工作方法上的简单和粗暴更甚至不作为,在特定条件下,就可能引发民族地区的社会心理波动与不满,继而造成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乃至于上升冲突。
三、从社会心理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
由上述分析可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和成效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心理的积极作用,努力克服与消解其消极作用,不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体来说:
第一,制定各项政策重要依据人应该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状况。即使各种棘手的问题在改革开放时期与现代化建设阶段中频频发生,还需要通过其过程本身去解决与消除,可是人民群众的各种心理变化也要高度重视。若能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的心理变化,制定符合民心顺应民意的社会政策及各种规章制度,正确对人民群众的心理变化进行疏通指导,并且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那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各项事业发展将更加顺利高效。所以,有些学者则提出:“社会心理对执政向政绩的不断转化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驾驭住了社会心理,在执政能力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提高还会增强在执政过程中所遇困难的施政能力”。〔7〕
第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社会心理的引导与调整。如果说资产阶级统治者是虚伪地“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5〕(100)那么,我们党则是统一站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同时弘扬和增强意识形态的建设。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团结的纽带,而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其本质体现。它可以带领和指导疏通各种社会心理,尽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社会不良风气,以便使得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
第三,充分的重视与尊重不同民族所存在的社会心理差异,增强民族团结与凝聚力。我们首先要在法律上加强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体的制度建设,充分的肯定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空间,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达到实现民族心理的稳定和谐的目的。〔8〕然后,还应该利用媒体舆论、志愿服务、政策倾斜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扩大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的宣传工作,加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归属感和中华民族的集体荣誉感。最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时,要加强现代科学文化、国家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宣传与感染渗透,并通过文化和经济不断交流来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并加强民族心理的同质性与相融性。根本之点是加大支援力度和基础建设,并逐步由“输血”转变为“造血”,以实现经济繁荣。 因为归根到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5〕 (68)
总之,社会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既是实践活动中的和谐,又是社会心理上的和谐。要想实现这诸多方面的和谐,就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加强对社会心理的引导与整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心理保障和精神动力。
〔参 考 文 献〕
〔1〕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2〕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3〕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4〕 心理学百科全书(第1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