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2 12:3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田野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田野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淮安纸扎 手工艺

纸扎,又称扎作、糊纸等,由于传统工艺是用纸糊在扎结好的框架上,制作成某种形态的物体,故名“纸扎”。然而,在传统遭遇现代的今天,民间手工纸扎的生存、变迁、传承乃至发展的状况如何?笔者于2011年2月奔赴江苏省淮安市河下镇,对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百年老店――“李记纸扎”进行了实地调查,所得资料为研究纸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一、采录环境

1.采录现场环境

河下镇地处京杭大运河畔,向西北行15公里到达淮安市区,向西南行3公里到故居,笔者从淮安市区坐公交近一小时到达河下镇。河下古镇已被政府改造成一处旅游景点,其中集结了其他传统手艺作坊,例如吴鞠通中医馆、王兴懋酱园、效娲泥塑等。房屋墙面和路面也都被翻新,对比1995年当地电视台采访的视频来看,河下镇古街道的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2.人文环境之被采录者背景

李国荣、李国祥兄弟二人是李记纸扎的第11代传人。据李国祥回忆,李家在来河下定居之前,他们的曾祖父、祖父李福恒、大伯李寿臣当道士兼做纸扎手艺,三叔父李寿泉于镇江牌弯开纸扎店。李寿山作为二儿子,则在河下成为了庙会大型纸扎的实际总负责人。后,李国祥子承父业,学习纸扎技艺,后父子为淮安灯会和街头文娱活动扎制舞龙、花灯等作品,现在客户范围包含淮安当地以及周边宝应等地区。1990年1月,李国祥创作的作品《断桥会》被选送到江苏省首届民间美术博览会上展出,2010年,“李记纸扎”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

二、淮安纸扎的变迁

淮安纸扎从道光年间基本形成算起,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纸扎工艺在功能、制作方式、题材、传承方式等多方面也都发生了变迁。

1.题材的变迁

若按照主题划分,传统纸扎可分为以下两类:其一是丧葬祭祀用品:仙房、轿子、袈裟、祥杖、纸人纸马等。其二是娱玩欣赏用品:花灯、花船、人物、动物、花卉等。

如今,应顾客之需,祭祀纸扎的题材有所拓展,最主要的是现代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如麻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轿车、飞机等,其造型均采用仿真手法,只是尺寸比真物小一些,是顾客的热门之选。

2.制作方式的变迁

制作材料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纸扎工艺以竹蔑、芦柴构建造型,新式纸扎大多用纸盒、旧挂历等纸质印刷品制作而成。

新式纸扎工艺制作过程相对简便,省时省力。扎制一件传统纸扎有扎架、糊纸、装饰等一系列步骤,一般需要六七个小时,而新式纸扎则只需一两个小时,可以应急突发事件。

以电视机制作过程为例,三个步骤就可完成。首先塑形,选两个大小不一的硬纸盒进行裁剪,然后按照电视机的形状粘贴在一起,再后描绘几个按钮就可完成。

利用废旧纸盒、日历等现成印刷品制作纸扎可以节省成本,节约资源。同时,印刷品的图案复杂、题材多变,形象逼真,如财神爷、金童玉女,可随意拼贴到纸扎作品中,使得新式纸扎具有更多的现代气息,用李师傅的话说,就是“时髦”。

新式纸扎也有不足。其用纸盒做骨架较笨重,不如传统骨架轻便,结构也较简单,造型不能灵活多变,总的来说表现力与工艺性大大降低。

3.传承方式的变迁

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手艺继承方式是子承父业或师傅传徒弟。然而,李记纸扎如今面临的是没有传承人的境地。

以前逢年过节都会有单位集体举行灯会、舞龙等庆祝活动,当时定制花灯纸扎很多,李师傅说当年的一条纸扎龙可以卖一万元左右。然而现在过年的氛围不如以前,很少举办灯会,花灯的需求量大大降低,艺人基本靠不固定的丧葬类纸扎订单维持生计,每月大约一两千元或两三千元不等,仅够老夫妻俩生活。随着纸扎的需求量大大降低,传统工艺的生存现状难以养活更多的手艺人,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李师傅唯一的女儿从事的是教师职业,现在家族中只有李国荣、李国祥兄弟二人还在做这门手艺,没有技艺传承人。

结语

淮安纸扎的传承与变迁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地方手工艺的普遍生存状态。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传统手工艺往往被当地政府、文艺机关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并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然而它们是否得到了切实的扶持、保护,至今仍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因为这样的名号似乎并未对改善手工艺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技艺发展传承起到明显的效果,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仍需要新思维,采取新措施。

参考文献:

[1]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2]管建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赵农.关中民间手工艺的生态现状[J].文艺研究,2003(3).

篇2

Abstract:The esthetic anthropology and the high music education's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 has place of its equally good results from different methods, how to profit from the esthetic anthropology the research technique to enrich the connotation which the high music education's folk music collects folk songs, the exploration and the solution folk music collect folk songs faced with many questions, is this article the esthetic anthropology field method, the introduction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 area original intention.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 音乐教育 田野调查

Key words:The esthetic anthropology music education field investigates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34-02

审美人类学是把美学与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未来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该学科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和概念系统来研究和阐释美学问题和审美现象。它的最大特征是运用田野调查方法搜集实证材料,比较分析不同种族、民族在审美习惯、审美制度、传统方面的区别与联系,试图发现它们的审美规律。

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田野调查方法原意是民间音乐采风,它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审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作能力,而且它还是挖掘民间音乐宝藏,使民间音乐精品得以继承与发扬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审美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的田野采风方法进行比较,本着的原则,为高校音乐教育的田野采风注入更为丰富的学术内涵。

一、 审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一) 田野调查的计划

田野调查的计划也称为调查之前准备。田野调查的对象也就是研究项目的选题,首先制定提纲。在选题确定后才能制定调查的内容和地方,时间以及方案。调查对象也就是研究的“田野”,可以是任务、文化、地域考古、民俗风情、某一事件的始终等等作为对象来研究。

为了有目的、有内容的去实地考察而达到预期收获,研究者必须首先是选择研究的题目,比如在选题时要尽力去选择研究领域中的空白题材,事先还要收集了解信息,要避免重复“撞车”,成为“后启之见”。选择有研究意义,有价值的项目。这就取决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选题的构思、独特、新颖,要有现实意义等)然后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出调查的提纲和调查的手段(文字记录、拍照、摄像、绘图、测量等几种),最后写出具体的内容,制定调查计划、日程、路线。根据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准备必要物质工具。还应准备查阅资料的工作,即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查阅与之相关的文字记载资料,对被研究对象有一概念上的了解,再进入开始实地的调查工作。根据调查对象内容而定。

其次是准备记录的、拍照片的、摄像收集的设备,经费等准备。如果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忙奔赴到目的地,无法记录下现状、实况,得不到全面的采样就会影响调查的质量。

(二) 田野调查的技术方法手段

田野调查技术或称手段。比如:以最基本的文字记录为必不可少,文字记录要尊重原人、原事、原意的真实,记录中不得加如调查者的主观的分析结论,只能是原始记录,其次是用拍照或摄像,绘图,测量等,记录下原始证据。

(三) 田野调查的方法类型

1、 调查:不能去的地方,信函调查。

2、 问卷式调查:设计需要提出的什么问题。

3、 填表式调查:设计表格填写调查内容。

4、 观察式调查:直接观察、居住体验法。

5、 数据式调查:统计分析法。

6、 群体访问式调查:“会议提问”实验法。

7、 个别访问式调查:个案调查(个人为对象)。

8、 抽样式调查:几百人以上的百分比。

9、 相对比较法式:非主观意识的比较,而是以原始材料比较法。

10、综合调查法:宏观调查法。

(四) 田野调查的内容

田野调查的内容首先要根据调查对象而定,不同的对象,调查的内容有所不同,对所调查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三大类进行调查。包括传统文化、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

精神文化:包括、传统文化、民间神话传说、说唱艺术等。

物质文化:劳动生产工具、建筑工艺、金属冶炼、加工艺术、雕刻、塑雕等等。

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服饰、婚俗风情、丧葬文化等。男性专题、女性专题、审美观等等。

自然科学文化:科技、天文、历算、医学。

生态环境――高原植物、野生动物、金、银矿产资源。

(五) 田野调查的成果形式

1、田野调查报告:在整理收集记录资料、数据、表格后,综合的分析实地调查资料。这是很重要的后期工作,编写调查报告的重点是尊重原意。如实编写纪录,不得随意加入调查者个人的理解,不加作者个人的分析观点,解释和结论。客观的反映现象、历史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历史档案存档的重要依据。

对所调查的资料按历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文字规范整理。如实的记载调查原始资料应尊重人物、事件、对象的原文、原件和原意的原始记录。如实写出报导文、调查报告。并注明调查地点、调查时间、报告人。

2、研究报告:在以上整理、编写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和研究的对策,这就是研究报告。即在对所调查对象的历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依据上,提出研究综合分析建议和对策,作为学术论证报告。给相关部门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也就是综合分析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资料,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编写调研报告的目的并非简单地描述调查的见闻,而是对调查资料的解释,分析出可靠性结论。研究报告的质量高低取决于调查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知识面、写作水平对资料的分析、组织能力。

二、音乐教育的民间采风方法

(一)采风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采风活动能顺利开展,在采风前必须做好周祥的准备工作。第一,确定采风的内容,选择好采风地点。民间音乐采风可以选择不同音乐类型,如民歌、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等。确定类型后还可以选择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在民歌采风中还可以选择多声部民歌为采风重点。当然,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多种音乐类型的采风。如民歌和器乐共同采集。采风内容确定之后,便可按此内容来选择合适的采风地点。这时需要查阅大量与采风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并熟悉这些资料。这将有助于采风地点的准确选择和采风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与采风地有关方面事先取得联系,争取对方有关人员的支持与配合。这有助于正确安排采风时间和采风路线。因为有些地区只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内才举行当地特色音乐活动。例如:壮族的歌墟节分别在1月15日、3月3日和4月8日才举行。第三,要制定采风计划。它包括:采风的目的、任务、内容、地点、时间以及参加采风的学生人数、带队教师的安排、经费与经费来源、采风的行程安排等。制订一份具体可行的采风计划,可引导采风工作有步骤、有次序地开展。第四,在采风前要准备好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器材。采风过程中音乐资料的记录非常重要,单靠耳听手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用录音机录下歌手、乐手当时演唱、演奏的音响;用照相机拍下音乐活动的表演场面,演唱、演奏者的姿态和民族乐器的形状等;用摄像机有声音有动作地记录下音乐活动表演的全过程。

(二)实地采风工作

到了目的地,与事先联系好的有关单位人员接上头后,采风工作便可以全面开展了。在实地采风过程中,经常采用与当地民间艺人、文艺团体的歌手、乐手谈话访问的方法以及亲身参与正在进行的当地特色民间音乐活动的方法来采集资料。

采用谈话访问时,应邀请一些熟悉当地特色音乐的民间艺人、歌手或乐手进行座谈或者个别访谈。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地询问、观察和启发对方,要消除对方的各种顾虑与拘束。语言要通俗易懂,语气要平易近人,尽量营造出自然轻松、和谐的谈话气氛。同时要边谈边做笔记,对方的表演也要当场录音、照相和录像。

采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方法,应深入民间音乐活动现场,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当地民间音乐的特征。并且做仔细的观察与记录。具体操作时可以分工进行。录音、拍照、观察记录、参与活动等工作可指定学生分别完成。在音乐活动结束后,还可以对表演者进行专门采访。

在整个采风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尽量完整、准确地记录资料。第一,及时做好尽可能详尽的现场笔记。每次采风工作结束后要尽快整理现场笔记,以便发现遗漏,及时补充。第二,做好采风日记,对当天的工作进度、遇到的问题加以记录、分析,为下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第三,录音拍摄要完整、清晰。录音、拍摄所获得的音像资料需及时整理,并注上文字说明。另外,对当地的一些特色乐器、民间乐谱、唱本等也可适量购买做为实物资料保存。

采风是一件繁琐、细致、复杂的工作,在整个采风过程中,只有按计划有条不紊、仔细认真的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确保采风活动的顺利完成。

(三)采风后的成果展示及经验总结

采风后的成果展示与经验总结是高师音乐采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最后环节。成果展示可分为展览与音乐会两个部分。在举办成果展示前,应组织学生开展座谈会,谈谈采风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同时要布置学生整理挑选出展览用的采风资料,如照片、乐谱、录像片、特色乐器、采风日记、采风心得等。并且对采集来的民间曲调、歌谣进行创作与改编,排练成声乐、器乐节目,在采风创作音乐会上进行表演。最后,将本次采风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好的经验,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需注意的事项做书面总结,以利于对下次采风活动的指导,达到提高采风质量的目的。

三、两者之间的比较

从田野调查方法的形式来看,审美人类学和音乐教育的田野方法形式基本相同,都是经过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实地调查工作、调查后的成果展示及总结研究。调查对象都是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所不同的是,音乐教育的田野调查注重于民间音乐的采风,包括原生态的歌民间器乐,民间舞蹈,说唱音乐等,它侧重于音乐形式的调查与研究。单一的采风形式使得其内容缺乏很多学术内涵。而审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在调查前准备、技术方法、方法类型内容较之民间音乐采风更系统、更细致之外,它更注重成果的要求,即不仅写田野调查报告,而且要撰写研究论文,其中包含了至关重要的文化多元观念。

四、 结论

纵观审美人类学和音乐教育的田野调查方法比较,笔者作为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之一,感到审美人类学的田野方法之所以值得注重,在于它会给当前高师音乐民间音乐采风带来注重实学的研究风气,并且给采风工作带来更丰富的学术内涵。寻找更多学术途径,利用更多采风方法,通过更加多维的视角,以探索和解决高师音乐教育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就目前而言,倡导和借鉴审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于高师民间音乐采风不仅非常之必要,而且非常之迫切。

参考文献:

[1]覃德清.《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4年9月

篇3

一、加强绩效考核,签订目标责任书。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省、州、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绩效考核,我馆于1月份认真组织开展了2019年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考评会议暨传承人座谈会,将在册的63名省、州、县级传承人进行集中考核,考核合格后发放传承补助经费(省级8000元/人/年,州级2000元/人/年,县级1000元/人/年)共12.7万元,并签订下一年目标责任书。

二、加快田野调查,完善资料收集。

截至2019年6月30日,我馆共组织业务人员分赴阿猛镇石板房村、阿猛镇顶丘村、者腊乡那夺村、盘龙乡响水龙村、干河乡沙松冲村、干河乡红舍克村、江那镇邑勒村、江那镇脚侧竜村、稼依镇小石桥村等20余个村寨,走访50余人,开展田野调查,挖掘调查了10项非遗资源,完成调查报告10篇,图片100余张,音视频资料10余G。

三、加强法制宣传,扩大对外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我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普及,一是在墨山广场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录音广播,发放宣传资料;二是深入阿舍乡斗南村、平远镇大新村、者腊乡批洒村、维摩乡白沙坡村、江那镇窑上村等6个省、州级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张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发放有关宣传资料,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省州县级非遗项目储备,下半年我馆将积极整理相关资料,按时立项申报。

一是继续做好省级项目《棒棒灯》、《彝族弦子舞》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的相关后续工作;

二是将整理遴选出的6项非遗资源即传统医药:付氏草药热敷疗法;传统体育:砚山民间传统武术;传统技艺:青砖瓦制作;传统民俗:回族圣诞节;传统音乐:唢呐演奏、洞泾音乐,拟申报为2019年县级保护项目;

三是将报批州文化和旅游局同意的壮族尝新节、彝族草马节、砚山民间武术、苗族膼芦笙、回族牛干巴制作共5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继续申报为2019年州级非遗保护项目。

篇4

针对学期初制定的保教工作计划,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本学期保教部工作作以下总结和反思。

一、落实情况综述

(一) 课程建设——重在实践、研究和提升以项目研究《“情绪”活动实践验证》为载体开展实践研究

本学期,我们根据区教研室关于对“情绪绘本活动的现场调研”,同时也结合实幼开展情绪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实践研究。

1、 研究中的举措:

(1)首先通过对《实幼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篇》中的“情绪活动”进行解读,提升教师对“健康情绪”类活动的实践与认识,对健康教育下的“情绪活动”有所理解,学会价值判断,能够实践操作。

(2)通过观摩研讨,引导教师从实践入手加以改进。我们通过小组教研、部门教研等多种形式,多次对各班老师们的情绪绘本教学进行了观摩与研讨。每一次的观摩研讨,我们结合《实幼健康教育课程领导篇》中关于对“情绪活动”的研究与提示,通过“深入课堂、品味内涵、打磨技术、创造精品”等程序和途径,促进教师在价值把握、专业认知、教学技术上提高和发展。我们从教师对于情绪线的把握拿捏不准,常常出现没有理清情绪线,而导致环节的设计与提问、回应效果不明显和教学实践中,以老师说的多,幼儿说的少,老师高控制为主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多以观察与谈话为主等方面鼓励教师一起发现这些问题,一起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发现和讨论的过程,就是我们研究和改进的过程。

(3)通过专业引领,帮助教师把准方向学会取舍。在我园开展“情绪绘本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中,特级教师、特级园长邵乃济老师带给我们的专业引领和专业思考成为每一个老师成长的阶梯。尤其是邵老师对问题的发现和研究,对研究现场的带动和组织,从参与每一个教研活动到每一次非正式的问题讨论,都蕴含了她对“情绪学习活动”的思考与理解,为我们的实践研究“听诊把脉,指点迷津”。

(4)为了了解情况、查找问题,搜集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们的困惑与困难,我们通过现场调研,鼓励教师学会思考把工作做细,对此我们进行了 “情绪绘本教学活动”的现场调研,通过现场调研了解本园“情绪课程”的实施情况,将现场调研结果与课程计划制定的调研结果相结合,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现状。

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 通过教研,理清每一个情绪活动的情绪线,在找到绘本活动中的情绪线,如何通过幼儿的已有经验推进对绘本情绪的理解?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2) 在观摩研讨后,应及时分享“情绪精研”组的研究经验,带动更多的教师进行实战和研究。

 “大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研究与调整

1、 调查问卷,家长反馈,修改实施

通过对家长和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幼小衔接”的想法和困惑,形成调查报告,并对之前实施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进行修改。对家长和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幼小衔接”的想法和困惑,形成调查报告。对原来的试行方案进行分解,结合实幼健康教育课程的理念与实施,讨论修改意见,细化实施方案。对目前实施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包括作息、内容、指向等)进行修改,通过家园各种渠道,鼓励家长、幼儿一起参与,完善课程文本。

2、 专家指导

聘请不同层面的小学校长进行专题讲座与辅导。根据讲座中谈到的“入学前的5大准备”,结合家长的实际困惑开展讨论。通过框架解析、活动实例等方式,介绍我园幼小衔接课程的相关内容,疏导家长的担心和顾虑。

3、 实施课程

我们根据安排,实施幼小衔接课程。在田野活动课程中,我们邀请家长和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包括公办、民办),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全面深切地感受到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激发了孩子们争做一名光荣小学生的向往之情。同时,也为我们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田野活动,大班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向往小学生活,从健康心理和习惯养成方面,帮助幼儿和家长建立自信,积极过渡。

(二) 园本研修——利用资源,重在规范,提高质量进一步开展“器械运动”研究,促进各年龄段幼儿运动兴趣和能力发展

根据上学期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对器械运动方面继续推进和深化,分析和梳理各年龄段幼儿“器械运动”中的动作发展和指导策略,形成研究文本和实践案例。

2月——我们通过小组和集体互动深入实践,进行实地观摩和研讨

3月——我们通过个别和小组形式对每个教师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策略进行整理,形成实践案例。

4月——我们通过小组和集体研讨进一步对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孩子喜欢玩这个器械吗?哪些动作得到了发展?哪些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推进这些动作发展中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在实践中,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和引领?进行分析和研究。

5月——我们通过小组和集体对研究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梳理,先在小组中进行汇总,再到大组中进行交流。开展本学期“运动达标”测试。

6月——我们通过大组交流、质量分析与汇总,之后做好课程文本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三) 队伍建设——重在关注与支持规范化见习基地内涵发展

通过课题立项研究、课程方案架构、带教特色梳理、带教成果展示等,我们在“回顾、交流、分享、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推进见习教师规范化工作的进程,让工作做得更有效,让培训变得更实在。

 区域骨干教师

了解和关注我园参加区域层面各类工作室学员的学习动态,充分发挥她们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丰富我们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建设。

 本园中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和新教师,依据见习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和做法开展实训,帮助其建立规范实施课程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中年教师则依托各级组的资源和力量开展实训,形成个人的专业特色。通过组内听课,对5年及以下的新教师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借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与做法,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下学期工作设想:

1、进一步对幼儿园的运动环境进行研究和调整,结合《指南》的发展要求,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篇5

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乡村”是个美丽的场所,如今看起来却更像个乌托邦;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乡村”是个静态的田野调查文本,相隔数十年仍有现实意义。与之不同,在传播学领域,

“乡村”近些年却面临尴尬——当一个突发性新闻发生时,那一个地方几乎人人皆知;而大部分时候,那里真实的图景则不为人知,甚至被遮蔽。

在全国新闻战线2011年8月以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文汇报》率先启动,8月12日起推出“第一现场”专栏,刊登记者深入社区、工厂、医院、田间地头、科研院所、文艺院团等工作与生活第一现场采写的报道;8月17日,又在头版突出位置推出了“乡土中国”专栏和与之联动的《天下》专刊;8月24日,推出第三个专栏——“蹲点日记”,刊发记者到乡镇农村等一线“解码”和谐社会“基因”的观察与思考。

《文汇报》迄今刊发了数百篇记者“走基层”的稿件。在3个专栏中,

“乡土中国”应该算是着力较多、走得最远,也是比较有特色的专栏。在头版的“走转改”专栏以及在《天下》专刊中,共推出了60余篇稿件,记者深入一线,写出了“牵挂小餐桌”“追踪小餐桌”“艰辛上学路”“乡民口述史”“吾海吾民”“跋涉独龙江”等一系列受到读者欢迎的报道,引起较大反响。

为什么想到开设“乡土中国”专栏

在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的当下,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仅有宏大叙事、浅层描述,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可是今天,不管纸质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报道的涉及面和质量远不能与之匹配,而呈现“三多”:记者们近的地方走得多,不费劲、容易采访的人和事写得多,浮光掠影、潦草粗率的文字多。

《文汇报》作为一家有全国影响的主流报纸,一直以来在深入各地和各行各业、关注世态民生和解析社会现象、趋向方面,有自己的追求和传统特色。

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之前,在201年初开展的“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文汇报》便推出过一个“乡土中国”的专题。在2011年春节期间,经过认真策划,布置记者利用返乡探亲的机会,深入云南、安徽、广东、浙江、湖南、陕西等地的乡镇和村落,以记者的敏锐、“乡亲”的情感,用脚步和目光度量我国东部、南部和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土地、山丘、水塘、巷陌,记录那里生活着的人们和人们的生活,细致观察不同的个体。记者笔触涉及坚守土地的农民、返乡创业的青年、亲情缺位的留守儿童、身处城市却仍然是异乡人的进城农民工,以及少数民族青年婚礼习俗的变迁等等。虽然只是无数个乡村中的几个,呈现的却是真实的乡村图景。我们希望这样的“田野调查”和与众不同的纪实文本,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乡土中国的窗户。

有了这样的思考和初步实践,我们深感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能够促使记者“接地气”,走得更远、关注得更广、写得更扎实而贴切。因此决定把“乡土中国”这个栏目长期开设下去,能以深入的“田野调查”,为读者打开一扇新的观察和感受社会生活之窗。

“乡土中国”专栏所做的努力和尝试

2011年8月17日,“乡土中国”专栏开始推出,开栏首篇发表青年记者许旸的“田野调查”——《被自己的热爱“困”住了》。

这篇报道以真实的事例、生动的场景和鲜活的语言,讲述了两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嘉善农民许金海身陷市场接纳与保护传承都不“给力”的双重困境,呼吁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应有的尊重和认可。许呖此前曾多次做过乡村专题报道,在她看来,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的每一次“脉动”,往往隐藏着大量社会现象的线索。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正好是贴近记录乡土冷暧的契机。

此后,专栏又陆续推出了《走访“世界海拔最高学校”》《“最美乡村女教师”》《踏遍深山“一对一”》等记者从、贵州、云南等地发回来的走基层报道。

2012年3月10日、20日、30日,“乡土中国”专栏刊出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曾维康数年来深入江汉平原的一个村落,采访26位乡民,以口述实录形式——翔实报告当下农民“原生态”》的长篇报道,以及12位乡民的“口述实录”。这些口述人包括村党支部书记、老干部、乡村教师、赤脚医生、私营企业主、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等等。专题报道着眼于一个村落,展开对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微观研究,翔实而尖锐地呈现了农民和农村的困惑和现状,告诉读者不为人知甚至被遮蔽的真实乡村,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读者认为,这些调查报告如实反映了当前农村的现状,并对朴实、扎实的作风和文风感到敬佩。

农村留守老人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伴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沉重话题。2012年重阳节前,记者来到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南,并选择了岳阳县新墙镇大桂村作为调查农村留守老人现状的样本。记者来到老人周小珍的家中,与她同吃同住,观察她的生活,走进她的内心。周小珍告诉记者,自己“养儿”最初是为了“防老”,没想到自己老了,儿女却一个都不在身边。小孙子浩宇是老人生活唯一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是个沉重负担。对孙子,她不仅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因为担心孩子独自在家发生意外,每天带着他去耕地。

她的故事,真切地体现了农村留守老人孤单、隐忍,和孙子相互依赖又不堪监护重负的现状。2012年10月24日,这篇题为《两个人的耕耘》的报道推出后,广受社会关注。

关注社会民生,回应群众关切,是媒体应尽的职责,而将社会现实,包括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图景真实呈现给读者,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年,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将那些同样接上“地气”、冒着“热气”、写出“生气”的调查报告和文章推荐给读者。

以专栏提升专业带动队伍

所谓“专业精神”,不仅包括优秀的专业技能,而且包括在专业技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即使在新闻领域,这样的专业精神如今也已经被稀释、被弱化、被淡忘了——确实有一部分记者成了网络信息的下载者、通稿的二传手、通讯员的“小跟班”;不管是新闻采访还是写作,都受到粗暴和浅薄的对待。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正因为此,在今天重拾新闻的专业精神、敬畏新闻的专业精神,显得更为紧迫与重要。这是“走转改”活动带给我们的另外一个层次的思考,也是我们将“走转改”活动作为一项抓手而不是宣传任务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从2010年世博会期间“我的世博故事”报道,到2011年年初的--“上海春早——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再到2011年8月起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我们希望努力做好一个系列产品,来提升一种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带动整个队伍。

“乡土中国”栏目的开办,可以说是《文汇报》作为一张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传统大报,在面临新媒体冲击时的探索之一。由于新媒体具有及时更新、信息海量、互动性强等优势,令传统纸媒望尘莫及。而“乡土中国”的应对之道是做高质量的新闻:不满足于提供简单的消息,还要通过扩展性的报道,把新闻做深、做透,为读者梳理新闻背景、提供独特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天下事。

“乡土中国”的一大特色是着眼全国,不局限于一城一地之事。也不自缚于某一领域之内。它将报道的触角延伸到整个中国,扩展到当下乡土社会的各个领域。记者必须走出大城市,前往偏远山区、乡镇和村落。在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亲身体验之后,记者才会对事件、人物拥有深刻而独特的感知,并将这些感知付诸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以每个个案的地域独特性与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相观照,为读者展现一幅全景式的“天下”图景。

“乡土中国”的另一个特色是深入。从一人、一事出发,提供翔实的新闻背景,深入采访者的内心世界,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拓展了新闻的宽广度。

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赵道利(1973-),男,湖北洪湖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郭鹏程(1975-),男,陕西府谷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陕西 西安 71004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85-0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开展创新学习、创新研讨和创新实践等活动。但长期以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学生参与率低、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在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改进,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组织与管理方法,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

一、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改革与实践

1.制定了一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的规章制度

西安理工大学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制订了《西安理工大学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办法》、《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创新教育的规定》、《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对“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活动指导教师的奖励办法》、《西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等二十余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的规章制度,就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的组织机构、职责、竞赛等级及分类、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的奖励办法等都做了具体而详尽的规定。其中,对按期完成科研立项项目的学生和获得各级竞赛奖项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及奖金奖励,在推荐免试研究生、选调生、双优生、学年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2.发挥学生科技协会和科技小组的组织、引领作用

为了更好地组织广大同学参加科技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创造能力,促进学院学生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于2005年4月成立了学生科技协会,该协会由科普部、竞赛部和调研部等部门组成,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发展各类与科技制作相关的学术研究及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知识及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学生科协的主要工作有:

第一,“大禹讲坛”。定期聘请学科相关专家、学者或优秀学生进行报告或学术讲座,以此作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活动品味,开阔科技视野,不断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新平台。

第二,形成相对固定的科技活动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水利水电学院学生科协经过改组,首次以学生姓名命名科技小组,引领和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例如:赵明仓制图小组以CAD、3DMAX等为辅助工具,培养成员对工程图纸的理解,该小组组长赵明仓同学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得了水利尺规和水利全能两个二等奖;杨博航模小组对有航模兴趣的学生进行航模知识培训,组织他们进行航模模型制作和调试,组织参加各项航模比赛,该小组组长杨博同学在2012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3.以科技竞赛为契机,培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实践的能力素质,是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而参加科技竞赛能有力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加科技竞赛,尤其是“挑战杯”等综合性较强的竞赛,都要求参赛者的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因此在准备过程中要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一些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同时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培训以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参加的科技竞赛主要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学校、学院举办、组织的其他学术科技竞赛,等等。

4.加大对学生科技活动的资助和奖励力度,推进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一,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和其他各类竞赛为契机,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选题与立项申报,学校进行统一评审,从中择优资助,并加强阶段性考核。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每年资助20项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每项资助0.5万~1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实验耗材、元器件、图书资料以及相关调研、学术交流等。学生按计划完成项目并经验收合格后,可获得2~4个创新学分。

学校要对参加“挑战杯”、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和节能减排大赛等的申报作品提前在校内进行多次评审和改进,对创意较好并能按期完成各阶段任务的作品按其等级高低进行分级资助。对前期立项资助但未按期完成作品的资助经费予以收回;对前期自筹经费项目,只要最后能达到最终资助要求,也按相应资助额度补差。这种资助方式可以确保有限经费的合理使用,而且通过多次校内公开评审和答辩,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便于学生发现作品缺陷并及时改进,提高科技作品的质量;同时,这种公开的评审和答辩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第二,科技作品完成后,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对获得较好成绩的项目进行奖励,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和联系,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鼓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2012年起,西安理工大学与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由该单位向西安理工大学捐赠50万元,设立“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奖学金”,创新奖学金重点资助学生开展的科技发明、制作、设计及分析等相关科技活动。该奖学金将连续5年,每年以10万元奖励20名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在校本科生,每人奖励5000元人民币。

5.以校内开放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为基地,支持学生制作样机并进行调试

全校各实验室均向学生免费开放,提供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做到保证使用,悉心指导。

第一,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有水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与农业水土工程、动力工程和水利电力自动化等实验室,学生只要提前预约,均可在实验室开展相应的试验或研究工作。

第二,学校的“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精密仪器实验中心”、“‘三电’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等实验室均可面向学生开放,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第三,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有各种原动机、传动机构、执行机构、部分小型先进加工设备和常用工具等,学生在该中心可根据作品的设计方案,亲手制作样机,并完成测试、试验和改进等工作;对于无法做出样机的作品,也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等手段实现动态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针对水利水电类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以社会调查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

在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中,电气、热动专业(水动方向)的学生依托其专业,可以开展机械、电子、控制和信息技术类的科技活动,而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及水资源、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机械、电子和控制方面的基础,制作科技作品不是其强项,针对这种情况,学院要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针对当前水利水电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确定调研工作的总体方向,选准调查实践活动的突破口,组织学生提前准备好调查提纲,明确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和调查的重点,并设计统计表格或调查问卷等,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带着问题深入实践,获得相应的调查结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言,最终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也可作为作品参加“挑战杯”等竞赛。

例如:近年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主要有:“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利用极限及临界调控模型”、“长安八水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调查报告”、“面向生态的黄河流域二次配水仿真模型研究”、“城市水问题现状分析与节水方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渭河径流过程变化对泾渭湿地水文的影响”和“西安市高校节水调查及对策研究”等,这些作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结语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缩小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距离。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通过多年的实践,已有70%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全部学生参与了各类实践与创新活动,超过50%的学生参加了“挑战杯”、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了良性循环。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总体评价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创新素质高”。

参考文献:

[1]周培松,孟三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12).

[2]全洪兵,张绍荣,李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田野,钱桦,陈劭,等.以科技竞赛为龙头,构建机电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

篇7

关键词:豫北 古庙会 区域文化

豫北地区作为开发较早的地区和中华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庙会对其宗教生活和民俗文化活动的发展和传播影响很大,至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吸引力,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一、目前研究的成果

关于庙会的相关记述可以说从古到今许多历史著作以及文人笔记小说中看到,如晋·周处《风土记》,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宋·吴自牧《梦梁录·社会》,明·刘侗、于正奕《帝京景物略》等。但是这些记载仅仅是对作者所见闻的庙会时间、传说、娱乐、风俗等相关要素的简单记录,没有进一步归纳和开展专门的研究。

五四以后,随着民俗学进入我国,对庙会的深入研究逐步兴起。1925年顾颉刚、容庚、容肇祖、庄严、孙伏园五人在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的组织下对北京妙峰山进香风俗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发表为《京报副刊》的“妙峰山进香专号”,不但在民俗学上起到了示范作用,也为庙会文化研究的开展拉开了序幕。1927年顾颉刚在前述调查报告基础上对香会的来源、分类、办事项目、组织等等进行进一步论述,编著出版了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的《妙峰山》(广州:中山大学出版,1928年版)一书,确定了庙会研究初期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同时期及稍后还出现了经济史专家全汉升1934年发表在《食货》上的《中国庙市之史的考察》等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经过一段沉寂期以后,随着80年代民俗学地位的提升,庙会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赵世瑜的《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分概说、地域研究、个案研究三个部分,从晚期时代的民间庙会这一生活空间向外延伸,探索明清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生活与大众文化,在对明清华北庙会论述时,对河南庙会略有涉及。其他的论著如高占祥编著的《论庙会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版)、高有鹏《沉重的祭典——中原古庙会文化分析》(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版)等著作也相继出版;类似《民俗研究》之类的学术期刊上也出现了如段宝林的《描绘的民俗本质——论生活美与庙会》(《民间文学》1994年第4期)、秦永红的《庙会的文化经济特色及其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展望》(《宗教研究》1995年第4期)、高有鹏与孟芳的《中原民间庙会文化简论》(《民俗研究》1996年第2期)、小田的《“庙会”界说》(《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等等大量与庙会相关的田野调研报告。这些专著与论文从宏观分析到个案调查,多学科、多视角、多地域、多层次地对庙会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庙会研究日趋成熟。

国外学术界对中国庙会也有所研究。日本学者仁井田升于1946年对北京的工商行会进行调查,庙中的行会碑成为此次调查的重点,他有选择的将东岳庙碑刻中鲁班会、马王会、羊行老会等碑铭文及匾额一一抄录,标明方位,调查极为细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Susan Napin的《北京庙宇和城市生活1400-1900》一书,对东岳庙在北京城市生活的重要地位也做了研究。综观这些成果,研究范围只集中在北京一地,关于河南境内特别是豫北地区庙会文化的研究几乎没有。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目前研究的成果,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豫北庙会文化研究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需要身临其境才能达到一定的整体感知,只有充分地进行田野调查方能有所收获,缺乏进行田野调查的学术实践是研究豫北庙会文化的难点之一。

其次,关于豫北地区古庙会的文献资料比较分散,不易搜集和寻找,这对研究豫北地区古庙会文化的历史沿革是一个重要挑战。

最后,庙会文化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需要利用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规范进行研究,需要研究者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专业学识。

因此,无论是在发现新的研究起点还是在具体研究展开的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延伸和想象空间。而这些想法,正是本课题的起点,也是其学术价值所在。

二、研究的价值及其意义

庙会从古代的宗庙祭祀和诸侯合会以及民间信仰中孕育诞生,历经汉唐宋时期,明清进一步完善发展,近代商贸功能突出,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庙会文化不仅是民间文化集中的展示平台,也是民间商品活动汇集的中心,即含有古老传统的信仰崇拜,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现实生活,是研究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一,通过解析豫北地区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内官方和民间所崇拜的内容、民间百姓的生活变化、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庙会文化的经济与旅游文化功能,为豫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第二,庙会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产物,农村庙会网络是保证小农经济生产与再生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豫北地区做为传统的农业区域,对庙会发展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近代以来的农村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审视河南农村、农民和农村经济,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第三,目前来看,河南庙会特别是豫北地区的庙会研究仍然是有个薄弱环节,因此,豫北地区庙会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值得进一步探索。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乐于表达 引领阅读 积累素材 勤写多练。

众所周知,作文难教,在农村小学尤其如此。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教师感到作文课不好教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作文教学成了我们农村语文教师的一个难点。改革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让学生喜欢作文,会写作文,大面积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当务之急。我是一个来自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近十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的作文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喜欢写作

儿童对某事物是否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许多兴趣都是“引”出来的。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农村小学生写不好作文,认为自己能力、水平有限,缺乏自信心,所以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作文的动力。

另外,创造合适的展示平台,通过比赛,投稿,展示等多种渠道,激起对写作的热爱,从而形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

二、鼓励学生读书,使他们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知识,增进表达技能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阅读是脱贫的武器》中说:作为父母,鼓励孩子阅读课外书,就等于给了孩子一把终身致富的金钥匙。在农村的老师不得不代替那些外出务工的父母,担负起这推荐引导的任务。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读物,指导他们阅读,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帮助形成基本的价值观、世界观。阅读那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能塑造孩子的人格,提高思想。实践证明,在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积淀敏锐的语感。

同时,要做到读写结合,时常做一做课堂小练笔。比如说读了《凡卡》,可以续写《凡卡的美梦》;读《少年闰土》可以仿写人物描写;读《穷人》可以练一练心理;读《桃花心木》可以试着写写借物喻人等等。

三、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使他们善于观察事物,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叶老曾经告诫我们:“作文教学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种特殊的事,跟实际生活不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如何有效利用我们的潜在资源,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的做法是: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引领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一)观察自然山水之美。农村学生虽没有城市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他有着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又有广袤的田野,还有瓜果蔬菜种植基地,也有小型的健身公园;既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日益变化的现代气息……这就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因此,应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写作素材。我敏锐地抓住这一切,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体察、表达情感。教师要重视对观察的引导,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中,多观察,多感受,并用语言将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例如,开展“我们的温州真美”系列活动。在班级组织学生分组去观察、体验,以多种方式展现温州,并引导学生评价。这些,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学生是带着“新奇特”的感受去观察,去了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和表达情感,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了解丰富人文风情。我国农村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悠久的文化、独特的地域风土人情培育出了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我们学校80﹪的孩子都是“新温州人”,这些孩子都来自各个省市,都有自己魂牵梦绕的美好家乡,现在又拥有了让人向往的第二故乡,这些是其他孩子无法相比的。然而我们的学生对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却不会观察,不会捕捉,不会收集。如何发挥农村学校的“活水源头”优势,让学生的习作也能体现出这种优势呢?互相了解、感受各地的人文风情,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这方面的写作素材,而且可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感受当地的民风。因为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其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是深切的,比如说对不同方言的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搜集这些素材,鼓励学生将这些素材引入习作中。

2.了解当地的风俗。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不同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在节庆、婚丧嫁娶等重要的场合表现尤为突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农家传统文化的体现。我们就利用节庆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当地民俗,探究民俗的来历、演变,捕捉其中有趣的故事。

3.体察当地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结合部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精神状态等都在发生着变化,通过观察、访问、实地调查等,了解和感受这些变化,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习作开拓广阔的空间。我们学校前面的塘河,近年来河水逐渐变得污浊,污染较严重。这两年,政府加大了综合治理开发的力度,塘河水又变清了,两岸又变美了。我指导学生围绕塘河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学生很有兴趣,写的调查报告也蛮像那么回事。后来,有两名学生《塘河的水质调查报告》在小学科技作文比赛中获了奖。

四、激励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其自觉表达和勤写多练的习惯

(一)在基础训练中为学生做好习作铺垫

学生害怕作文已是普遍现象,学生害怕作文其实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基础薄弱、基本功差而感到写作困难,再者,在教学安排方面,习作教学普遍存在整篇练习多、单项训练少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不宜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做整篇文章。特别是在中低年级,我们应该学生多做些单项基础练习。

通过“每日一句”、“摘录句段”、“组词造句”、“说写片断”、“技巧方面的仿学仿练”有等活动,使词汇在学生脑海里一个个鲜活起来,从字词到句篇,有了扎实的文字功底,运用起来才会游刃有余。等学生能写句子的时候,有关于句的训练不得懈怠。学生通过频繁扎实的小型练笔,有了过硬的词句功夫,之后再过渡到写成篇的文章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二)写笔记本博客

网络时代,们在博客上“灌水”都是那么地乐此不疲,那么我就把这种形式搬到学生的作文中来,我让学生取自己喜欢的昵称,并要求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置身其中,五官并用”,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并注意及时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在流动的笔记本博客上,其他同学看到了可以“跟贴”。在初写笔记本博客时,我要求学生先拟“博客提纲”,“博客提纲”就是针对某一观察对象,师生预先讨论观察的顺序和重点、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列出博客提纲,做到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再进行主题观察,在此基础上再写笔记本博客。

作文教学难,难在不思变通。农村教师要因地制宜,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心里装着学生,学生一定会步入快乐的习作天地。愿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在我们的努力中变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胡国强 《习作教学期待加强》 《小学语文教学》[J]2008年第一期

篇9

[关键词]民俗学民俗学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黄鹏(1971-),男,广西镇西人,百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民俗学教学和研究。(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57-02

民俗学是一门以记述、研究和阐释民间风俗文化事象为主要目的的人文学科,它研究世界各民族最广泛的民众传承文化事象和生活方式,能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广泛的实用价值。高校开设民俗学课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科学地审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及其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广泛地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财富,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还使学生发扬良俗,革除陋俗,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为了使民俗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在分析以往教学方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对民俗学课程教学作了一番尝试。

一、目前民俗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理论与现实生活脱节

在过去的民俗学教学模式当中,基本上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老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一些抽象的民俗理论知识,到现实社会中体验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对于富有个性的民俗事象,学生只能从教材的字里行间或者老师的讲述当中去想象、理解,无法得到具体而直观的民俗生活感性认识。我们知道,民俗学和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兼有文学、语言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知识,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因此,对许多民俗事象的介绍分析理解,往往涉及上述学科的知识。如果仅凭教师讲述介绍,而没有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接触、体会,想要学生对这些民俗事象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理解是不可能的。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以往的“以老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老师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学识、传达自己的理解,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输了大量的知识。但是,在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中,学生都处于被动的状态,其主体地位不突出,智力、潜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厌学现象明显,整个课堂显得单调、漫长,气氛沉闷、压抑。

(三)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偏低

民俗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学生通过学习民俗理论知识后,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对一些常见的民俗事象进行合理地分析、理解。但在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注重的是灌输知识,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没有能提供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体验、领会的机会,也没有注意安排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分析的时间,只一味地强调老师讲授要深入,学生笔记要详尽,忽略了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的理论知识系统全面,但应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现象、问题的能力相对偏低。

二、教学改革的尝试

鉴于以往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民俗学的学科特性,与时俱进,找出既符合学科特点,又能满足学生学习民俗学基本需要的教学法。笔者认为,民俗学科是一门既重视理论建设、材料分析,又重视面向社会、贴近生活的学科,因此它的教学是既要传授民俗学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学科历史、研究成果,又要求学生亲自参加田野作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民俗,用自己的手去记录民俗,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民俗。据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民俗学学科特点做了一些新尝试,即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活动,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加信息传递渠道,同时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看、说、做结合起来,把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民俗学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充分发挥教学作用,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首先,多媒体教学便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和老师的双向交流提供了一个更便利、更畅通、更开阔的对话平台。由于信息量加大,学生接受到的知识进一步扩大,留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变得更多,思考问题的空间也相应增加,从而促进了他们和老师的对话交流,而对话交流具有多角度、深层次、高频率、活跃等特点。学生有机会一改以往课堂上仅限于听讲、记录的被动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一个歌圩场面、一个传统寿庆仪式、民俗旅游景点等等图片的链节播放,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的心理。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判断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欲望都有了明显提高。

其次,多媒体教学能强化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接收的信息量。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加上经费开支过大等原因,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在本专科这一层次开设民俗学课程时,都没有专门的经费统一组织安排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学习。学生对一些民俗事象缺乏直观的认识了解,这给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多媒体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把各种民俗事项的录音、录像、图片一起搬到课堂上,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比如在讲述饮食、服饰、居住建筑等物质生活民俗时,播放类如五色糯米、粽子、各少数民族传统服装、干栏、窑洞、蒙古包等等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服装、居所的图片;在讲述民间信仰时播放壮族布洛陀或炎、黄帝祭祀大典的录像片断;在讲民间戏曲时让学生欣赏地方戏曲(如提线木偶戏)片断等等。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使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能对许多民俗事象耳闻其生,目睹其形,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中各种民俗事象的直观感性认识,使一些枯燥且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知识具体形象化,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接收的信息量。

最后,多媒体技术教学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音、录像、文字等多种媒体的结合,学生视听并举、手脑并用,在45分钟的课堂上一直保持着兴奋和新奇感。由于情绪振奋、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高于一般的教学模式。

(二)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

民俗学课程内容多,时间短,教学任务紧。因此,许多民俗学的老师都对教材进行相应的删减处理,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一般来说,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大多数老师都按照“民俗基本理论”—“各分类民俗”—“民俗资料的搜集整理办法”等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讲授。但删减教学的内容后,如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经多年的探讨实践,笔者认为,“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是一个既符合民俗学的学科特性,又能满足学生学习民俗学基本需要的新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它有利于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能力。笔者以为,由于对本专科层次学生的科研理论要求并不高,再加上民俗学架构庞大,内容繁杂,涉及包括人类的物质生话、制度生话、精神生活在内的广阔领域,根本不可能为几十个课时所容纳。因此教学过程中涉及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时,笔者往往本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只指导学生撷取理论的精义,没有过多详尽地讲解,而是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布置一些交流、讨论、分析的题目,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当中理解这些理论,懂得运用这些理论解析生活中的民俗事象,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授人生礼仪时,布置学生介绍自己家乡婚丧嫁娶的习俗,或者让大家分析生日习俗的古今流变等等。通过交流,同学们的知识面得到扩展;通过分析讨论,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其次,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主导性作用;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性的地位,这是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在“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布置和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分析、讨论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性地位,注重他们学习能动性的激发和引导,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发挥学生学习潜力,引导放射思维,营造创新氛围。为此,教师也得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而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主动接受教育,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建立教学活动中和谐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

最后,它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能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民俗学的教学必须既重知识又重能力,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既重第一课堂又重第二课堂,既重历史又重现实,以达到建构、倡导新的道德风尚,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之目的。而在当前的许多高校里,民俗学都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的,课时安排较少,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上述的教学要求是很不容易的。而“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同时进行,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分析、讨论中养成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从民俗学的学科特点来看,第二课堂活动应该是让学生观摩民俗实物,阅读有关图书报刊或观看相关音像材料,实地考察、体验民俗生活,收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广西百色市丰富的民俗资源及现有条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首先,我们与百色市民俗博物馆长期合作,将该馆作为我们学生参观、实习的基地,让学生能看到民俗实物,听到详细的讲解,甚至还让一些学生临时充当讲解员。其次,征得学院同意,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百色学院民俗学会。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或开讲座,或专题讨论,或到附近民俗景点(如广西田阳布洛陀文化遗址)考察,或举行寒暑假社会民俗调查报告评比活动等等。这样,学生就有一个学习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收集资料锻炼了学生的检索能力、思维能力;实地调查锻炼了学生独立观察能力、采访能力、沟通能力、记录能力及事后整理能力;撰写调查报告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在组织、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中,在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教师的知识领域扩大了,学术气氛活跃了,最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1基本情况

锦屏县位于贵州省东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东径108°48′37″~109°24′35″,北纬26°23′29″~26°46′49″。东临湖南省靖州县,西靠剑河县,南与黎平县接壤,北与天柱县为界。县境内大部分海拨在600~800m,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年日照时数1086.3h,年降雨量1250~1400mm,无霜期320d。全县辖1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和5个居民委员会,1477个村民小组和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2.95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3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8.6%。全县国土面积1600.85km2,其中林地面积113858.9hm2,耕地面积8408.02hm2,耕地属典型的林区农业耕地。

2调研目的

调研的目的主要是全面掌握全县农作物秸秆年产量、主要品种、秸秆加工利用率和利用方式,根据秸秆利用现状提出秸秆综合利用合理化建议。

3农作物秸秆生产和综合利用现状

3.1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根据调查统计,全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5.5万亩左右,年产生农作物秸秆8.97万t(折干),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3万亩,每年秸秆产量3.97万t;玉米种植面积2.8万亩,秸秆产量0.87万t;油菜籽种植面积6.51万亩,秸秆产量0.73万t;豆类、薯类、菜类等种植面积6.89万亩,秸秆产量3.4万t。3.2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目前,全县水稻秸秆约有0.79万t通过晒干打垛作为牲畜冬春饲草过腹还田或畜舍垫料发酵还田,有1.58万t收割时切碎还田,1.0万t直接还田,0.6万t被焚烧处理。玉米秸秆有0.44万t通过青贮或晒干打垛作为牲畜饲料过腹还田,有0.26万t收割时直接还田,0.17万t被焚烧处理。油菜籽秸秆有0.21万t直接还田,0.15万t作为牲畜饲料过腹还田或畜舍垫料发酵后还田,0.37万t被焚烧处理。豆类、薯类、菜类等作物秸秆有1.38万t收割时直接还田,1.22万t通过青贮或晒干贮藏作为家畜饲草过腹还田,0.8万t被焚烧处理。

4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技术推广情况

国家实施农机购机补贴后,县农业局坚持把农业机械化推广、普及作为农业节支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全县拥有水稻全喂式或半喂式联合收获机37台,小型动力脱粒机4000台。水稻机收率达95%以上,水稻机收秸秆切碎还田达40%左右,主要推广利用技术如下:4.1秸秆切碎还田技术。在秋季,重点推广水稻联合收获—秸秆切碎还田—油菜机耕播种技术(或绿肥免耕直播技术),在水稻收割时,利用收割切碎半喂式或全喂式一体联合收割机,将切碎后的水稻秸秆均匀抛撒到地表,然后利用机耕播种油菜或免耕播种绿肥等冬季作物。4.2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在玉米、薯类成熟采收时,将玉米、薯蔓等秸秆通过机械加工切碎,装入青贮池或青贮窖中贮存,作为牛羊冬春饲料,约利用秸秆0.6万t。4.3栽培食用菌技术。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既可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又可引导农民致富,是处理秸秆一举多得的好办法,适合于在农户中推广。全县现有食用菌种植户100多户,建有专业种植大棚150多个,种植面积80多亩,年产量16.2万kg左右,利用秸秆约0.04万t。

5存在的问题

5.1农业机械化水平低。锦屏县农业属林区山地农业,固本、河口、平秋、彦洞等乡镇耕地处在半山腰或山冲中,只能靠传统的或半机械化耕作方式来完成,在敦寨、新化、铜鼓等部分乡镇,水稻机械收割才能实现秸秆切碎还田。因此,作物收割时秸秆完全机械化处理还田利用率还比较低,作物种类也不多。5.2农民种植观念落后。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玉米、油菜采收时秸秆焚烧的现象零星发生。而留茬秸秆在种植下一季作物时,大部分被深翻(旋耕)掩埋,培肥地力。锦屏县主要农业生产模式有水稻—油菜、玉米—油菜、红薯—洋芋等,作物收获后种植下一季作物时,秸秆直接抛撒田野比较普遍,缺乏科学的处理和利用。其原因之一是机械化处理利用费时费力,缺乏财力支撑;其次,农民朋友认为本地区处于高温高湿地区,存在着秸秆抛撒于田野自然腐烂有益于土地的传统思想。5.3畜牧养殖业发展缓慢。食草家畜年存栏量不足,没有规模化集约化秸秆加工利用养殖企业带动发展,秸秆机械化处理后牛羊过腹还田数量不多。全县秸秆年产量为8.9万t,草山草坡和秸秆理论载畜量5万多个黄牛单位。目前,饲养量不足2万个黄牛单位,秸秆机械化处理后牛羊过腹还田为0.5万t,过腹还田利用率约5.6%,秸秆资源通过养殖转化成经济优势量小。5.4缺乏政策扶持。因为没有秸秆加工利用国家政策性补助资金扶持,将秸秆加工用于发电、造纸等财力物力消耗量较大,而且收益较低,因此没有企业愿意从事该项产业工作,多余的秸秆也就没有被收购利用。

6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