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浪费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10 09:1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浪费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时间:20081217—20081219
地点:++++++++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询问
经过一系列调查,我发现学校食堂浪费严重。经过几天来的寻访,受访的50人中,70%的同学经常没有把饭吃完。更离谱的是,有些同学仅仅吃了几口就把饭菜倒掉了。当我们询问其原因时,有些同学就说,“没胃口,吃不下。”据了解,食堂每餐大概有800多名师生用餐,如果70%的人每餐浪费0.05千克大米,那么,食堂仅仅一天浪费的大米就有56千克了,一个月30天就得浪费1680千克,一年的浪费就可想而知了。
不仅仅是学校,家庭浪费更为严重。据部分同学说,家里经常有剩菜剩饭。部分家庭把剩菜留到下一餐吃,但仍有部分家庭都把剩菜剩饭倒掉了。尽管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样很可惜,给家长提出意见,但下次还是照例不误。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光盘行动 调查 思考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Empty Plate"
――Take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Haiyan
(School of Nursing,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ha, Hu'nan 410219)
Abstract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200 questionnaires and college students with some school leaders and some counselors teacher interviews revealed: students "empty plate" few in number, serious waste; " empty plate " is not deep degree of " empty plate" understanding blurred. Therefore, we should face up to college "empty plate" issue, step up publicity efforts to create public opinion atmosphere thrift; rich practice, play a positive effect of group activities; strengthen canteen management, the formation of " empty plate" long-term mechanism.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ty plate; investigation; reflection
1 研究背景和方法
由于各种原因,高校食堂一直都是浪费食物的重灾区,大学生“舌尖上的浪费”令人吃惊。据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①长期以来大学校园的浪费行为,不仅增加了大学生的家庭负担,也不利于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而践行“光盘行动”,以集体之力来改变高校食堂浪费严重的现状,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013年5月,我们联合长沙医学院的后勤处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对长沙医学院大学生的“光盘”情况开展调研。此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1份,回收率为95.5%,其中有效问卷185份,占回收问卷的96.9%。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餐盘的基本情况
2.1.1 大学生“光盘”人数不多,浪费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铺张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②调查显示,当问到“你身边的食物浪费现象严重吗时”,有67.6%的同学选择“极普遍”;当问到“是否每餐做到‘光盘’时”,只有16.2%的学生选择了“做到”。
通过访谈还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情和饮食习惯对粮食随意的浪费,对“光盘行动”认识较为肤浅和模糊,浪费粮食的的感性成分高于理性成分。长沙医学院调查数据显示,真正自我践行“光盘行动”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全校2万多名学生,真正做到“餐餐光盘”的大学生仅有120名左右,约占全校学生比例的0.6%。
2.1.2 大学生光盘意识程度不深,节约意识较浅
“光盘行动”作为一种节约的良好行动与习惯,大学生对其却不甚了解,并表现出出人意料的冷漠。大部分同学不会主动寻求对“光盘行动”的了解,仅仅是通过电视、新闻、广告知道有这个行动而已。调查显示,问及对浪费食物的看法时,46%的学生表示“想浪费就浪费,很正常的现象”;当问到“是否想过采取行动节约粮食”时,有86.7%的同学选择“否”。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节约意识不强。
2.2 大学生对“光盘行动”的态度
大学生作为中国的一大群体,在节约粮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调查了“是否认为现在推行‘光盘’行动是必要的”,但41.6%的学生选择了“可有可无”,29.2%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必要”;问到“对‘光盘’行动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48.6%的学生选择了“有意义,但不会主动有所行动”,24.3%的学生选择了“跟随大众,不强求”,这说明大学生缺乏“光盘”的实际行动。
2.3 影响大学生“光盘”的因素
在食堂就餐的学生里,剩菜剩饭的现象相当可观。对于剩菜剩饭的原因,同学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58.4% 的同学因为“饭菜不合口味、难以下咽”,饭菜的色香味成为学生浪费粮食的主要原因;15.1% 的同学错估饭量,“打得太多了,吃不下”;14.1 % 的同学因为“想减肥不能吃太多”;11.4% 的同学认为“伙食糟糕”,“每天都是那几样菜”,食堂的饭菜种类也导致了学生不“光盘”的“借口”;还有2% 的同学表示自己有“剩碗底”的习惯。
3 大学生“光盘行动”的效果
3.1 “光盘行动”初见成效
调查结果显示,“光盘行动”的广泛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85.4% 的同学表示“对‘光盘行动’有所了解”,知道学校在进行光盘活动,90%的同学表示他们会努力“光盘”,“毕竟粮食来之不易”,76.3% 的同学认为通过“光盘行动”的宣传,大学生更加珍惜粮食,节约意识有所提高。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用餐时段的观察发现,“光盘”率总体有所提高,食堂剩菜剩饭回收量减少了40%左右。
3.2 “光盘”尚未成功, 同学仍需努力
但在践行的过程中,“光盘行动”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浪费食物的现象虽有所改善,但中餐和晚餐时段依然比较严重;真正做到光盘的更多的是参加“光盘行动”的志愿者。餐具回收处的工作人员也说,每天中午仍然可以回收三到五桶剩菜剩饭。
4 大学生“光盘行动”的可持续措施
4.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勤俭节约的舆论氛围
(1)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通过发宣传单、倡议书,拉条幅、贴标语,以及搞演讲、做科研等,在校园广播“光盘”事件,宣传“光盘行动”;通过广播、内部报刊、宣传栏以及展板、网站等,一些关于“光盘行动”的宣传文字和图片,号召更多同学加入“光盘”活动,营造节约用餐的氛围。(2)充分利用网络,创造浓厚的“光盘”舆论氛围。在校园内发起“随手拍浪费”的活动,把一些同学浪费粮食的瞬间都抓拍下来,并在QQ群、微博、后勤网等进行转载,以此督促大家在平时更注意节约,也对身边的浪费行为加以关注。
4.2 丰富实践活动,发挥团体活动的积极效应
(1)丰富志愿者的“光盘”活动,巩固“光盘”队伍的基础。后勤处与课题小组将扩展志愿者“光盘”活动。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参加“‘光盘’行动海报设计大赛”、“光盘”突袭活动,“光盘达人”评选等,加强志愿者的监督与自我监督以及“光盘行动”的巩固与完善。(2)发挥志愿者辐射效应,形成可持续发展。在对“光盘”志愿者思想有了强大的教育之后,让志愿者自行招募身边的“光盘”志愿者,并组织签订“光盘”协议书,成立“光盘协会”。通过自身的辐射影响,使得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并做到“光盘”。
4.3 加强食堂管理,形成“光盘行动”的长效机制
“光盘行动”的顺利开展,需要食堂要保质保量为师生服务,共同践行“光盘行动”。(1)建立学生和食堂的有效合作与反馈意见。为了保障“光盘行动”的开展,设立食堂饭菜监督台,即表扬栏和曝光台。学生每天评出最好的一个菜或最难以下咽的一个菜,给食堂以参考,及时对饭菜进行调整与更新,让更多的学生少浪费一些粮食。(2)学校后勤积极出动,加强对食堂饭菜质量的管理。后勤处抓住关键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除了及时调整菜品,吸引学生食堂用餐;要确保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确定“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的原则,以提高“光盘”率;此外,要求食堂所有工作人员一律使用学生餐,不得另立伙食,确保伙食质量。
本文为2013年度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倡导“光盘行动”,创建节约型校园》 的成果,指导老师:王俊娜
注释
篇3
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本: 关于中学生读书的调查报告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是进步的阶梯。如果人们不读书,那就没有精神的粮食,所以大家都离不开书本。那大家都喜欢什么书呢?这都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童话,有的喜欢伊索寓言对于大家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不足或误区,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我们都发现了,平日里我们中学生是否有时间去读一些课外图书,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据我观察,身边的同学中读课外书的的确是多的,关于他们所读的书的内容是比较让人的担心的,我并不认为看一些言情小说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钻在这种书堆里,我想:从大体上看,是弊大于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读书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读书很重要,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奇妙。
最近几年的国民阅读调查也显示,还没有人敢说读书不重要,大概是怕别人说自己不思长进、没理想和追求。那么为什么大家不去干重要的事情,而去干不重要的事情呢?读了半天,人也读呆了,工作还成问题,还奢谈什么黄金屋、千盅粟、颜如玉哦!干脆不读了,,打PSP去,K歌去。专家们及时提醒,不要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读书,读书能够让你增加智慧,保持尊严;更多的人说,智慧和尊严先免谈,我需要增加财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专家们并不认同这种庸俗的观点,还在不断地追问:你们为什么不读书呢?为什么?当被追问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时间读书(盯着电视发傻的时间挺多),没有读书的习惯(上网的习惯有了,还上瘾),书的价格太贵了(比一个汉堡包还贵)。这些当然都是借口。当所有的人都在为不干一件事情而找借口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不是用简单的理由可以解释的了。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分析了中学生阅读的几点情况:
1、读书时间不足
2、缺乏阅读兴趣
3、阅读空间越来越少
4、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5、阅读的选择类型
调查中引发的思考:
课外阅读无疑是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从阅读热情和重视课外阅读,语文成绩也相对较好的学生的个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是苦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上面,因此虽有对重要性的认识,却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阅读时间,也要懂得挑选好合理的阅读材料,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健康的课外读物的阅读益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作为一个中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任务,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所以,中学生必须摆正主从位置,以便于合理安排时间
通过数据分析后,我小组成员认为当今中学生阅读量是十分大的。同学们都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消遣娱乐和素质培养是很重要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十分喜爱杂志,因为它时效性强、内容更新频繁且迎合了中学生对于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说、中外名著虽然内容充实、文化底蕴颇深,对中学生素质培养有良好的效果,但因为书中所讲内容通常陈旧,离同学们生活甚远,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但这种忽略经典文学、优秀作品的现象是不容小觑的,中学生是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还不成熟,在文化多样性的现今社会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的。在调查过程中,中学生中男生更侧重于科幻、武侠、军事、体育等书刊。而女生则侧重于言情、少女漫画、时尚杂志、文学杂志等。
通过调查,我们对中学生阅读情况得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阅读目的多趋向自娱
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或其他小说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且大多在课外时间阅读。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名著是为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且带有极大的阅读向往和兴趣。从文学名著中可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他人、了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品质。
2、阅读范围、数量极为有限调查的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7%,读过其中3本的占12%,读过其中2本的占21%,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
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结果只有20%的高中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的高中生对这30部作品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文学名著的教育意义难以影响到学生和拓宽学生的眼界
3、阅读愿望因课业负担而受到影响
4、阅读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在对名著选择上,仅有10%的学生是独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选择的; 17%的高中生是通过父母、老师的指导去选择的;16%的学生是根据报刊推介而作出选择的。从这里看出,老师、家长、各种传播媒介宣介文学名著,对中学生选择作品有很大帮助。
在阅读名著时,作笔记的高中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会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的高中生有0.8%。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占7%。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导是多么迫切需要。
此外,被调查的学生当中,经常将时间放在阅读上的非常有限,阅读的书籍大多是休闲性杂志或小说,更多的学生则是愿意去泡网吧娱乐。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文学名著是历史文化遗留的精品。读一本好的书,就像沐浴在春风中,让人心旷神怡,读者与作者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面对面地在交流,在这种感召下,读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可能会伴随读者一生。
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心理、思维等还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啊!它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激励他们去创新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应努力去弘扬这一文化精神,以此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2、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潜动力,其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同等重要。所以,学校、老师、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在旁指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去选择图书或杂志,学会有自己的主见,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多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除此之外,学校、老师、家长、还要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阅读行为。
3、中学生自身要学会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图书外,外部社会的客观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不难发现,现在的书店、报刊亭、书摊等出售图书的地方,不乏有粗制滥造的图书,但却堂而皇之的摆出来卖,可见图书市场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难保思维尚不成熟的中学生不受到影响。所以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制力度,规范图书市场的运行。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此熏陶中学生的性情,为中学生阅读做出正确的指导。政府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快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例如公共图书馆、图书室。
从调查情况看,学生买书者多,借书者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街区缺少相关设施。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要做到买和借并举才是正确的阅读途径,单凭书籍封面介绍或粗略的浏览一遍就决定购买,会很容易出现买后后悔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钱,还达不到阅读的目的。
所以建设正规的图书馆、图书室是非常重要的。受益的不单是中学生,还有广大市民,对建设先进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4
社科院蓝皮书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去年老年人口数达1.94亿,老龄化水平14.3%;今年老年人口数将达2.02亿,老龄化水平14.8%。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去年中国劳动人口总量是9.37亿,锐减345万人,这是首次出现绝对下降。
B 中国社会总体信任度已跌破60分底线
社科院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一半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超过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人们对商业、企业信任度最低。不同阶层、群体间的不信任度也在加深和固化,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度在进一步加深。
C 九成企业认为与政府搞好关系重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受访高管认为与中国政府搞好关系对其企业非常重要,83%的受访企业认为腐败在中国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53%的外企宣称在中国维系关系投入的资源比在本国市场多,只有10%的受访企业对政府的服务表示满意。
D 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信任度仅19%
爱德曼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全球受访公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为35%,仅稍高于印度(34%)和墨西哥(31%);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信任度仅19%,在发展中国家的信任度为58%,而在中国本土的信任度高达79%。
E 苹果研发投入比例仅为三星1/3
彭博社统计显示,三星把每年大约6%的营收投入到研发之中,比例为苹果的3倍以上。苹果2012年研发费用34亿美元,2011年24亿美元,2010年仅18亿美元。微软2012年研发费用达98亿美元,研发员工占总数的51%,高于苹果的39%。
F 去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减少11%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2012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报告,去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2687亿美元,减少了11%,但这是有史以来第二高的年投资额。投资缩减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意大利、西班牙,主要是受本国政策变化或市场监管不确定的影响。
G 华北成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一
两个月里,京津冀区域出现了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持续空气污染事件。中科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京津冀共发生5次强霾污染。北大环境专家表示,华北已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环保部决定,对19个省区的47个地级市的重点控制区实施特别排放限值。
H 中国要净化城市地下水污染需1000年
北京大学监测的118个城市中,64%的城市地下水严重污染,33%为轻度污染,正常的城市不超过3%。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马中院长表示,“要想净化已渗透到深层的地下水污染需要1000年时间”。中国13亿人口中,70%饮用地下水。国土资源部表示,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I 钟南山建议将环保纳入地方领导考核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如果吃喝呼吸等基本生存条件无法保障,经济发展就失去意义,“人最关键的一个是呼吸的空气,一个是吃的食物,一个是喝的水。这些都不安全,什么幸福感都没有!”
J 两部委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国务院转发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北京将在今年出台更加严格的绿色建筑标准,在未来土地招拍挂过程中把绿色标准放进去。
K 三类企业须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
环保部与保监会联合发出通知,明确三类企业必须强制投保社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否则将在环评、信贷等方面受到影响。这三类企业是涉重金属企业、按地方有关规定已被纳入投保范围的企业、其他高环境风险企业。
L 青藏高原85%-90%冰川在退缩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徐小峰称,与南北极一样,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第三极”85%-90%冰川都在退缩,将严重威胁到数十亿人。国家海洋局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达到1980年以来最高值,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M 国开行将控制对光伏产业新增贷款
国开行董事长陈元称,今年将控制对光伏产业新增贷款,以降低风险,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会保持稳定,也会继续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贷款支持。目前欧洲对光伏的需求明显下降,尚德、天合光能、英利等光伏企业经营压力陡增。
N 欧企反对欧盟打压中国光伏
由184家企业组成的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表示,反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如果征收60%的惩罚性关税,3年内将导致欧盟24万人失业,以及近200家欧洲企业面临倒闭。去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史上金额最大的“双反”调查,涉及金额210亿欧元。
O 中国宣布今年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对中国的加入表示欢迎,称此举无疑会推进全球可持续能源目标的实现。2011年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投入的资金达522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年度总投资额的58.5%。国家电监会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共消纳清洁能源10662亿千瓦时,占全部上网电量的21.4%。
P 风电跃居我国第三大主力电源
中电联最新统计显示,去年底风电并网总装机6083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风电发电量1004亿千瓦时,超过核电发电量的982亿千瓦时。这也是中国风电发电量首次超过核电,成为继火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
Q 尚德电力将被无锡市政府接管
据外电,尚德已与无锡国联达成收购协议,近期将被全面接管。无锡国联是市政府下属控股公司,资产426亿元。尚德拥有20亿美元债务,目前市值仅1.5亿美元。此前,尚德宣布已由Susan Wang代替施正荣担任董事长。
R 中国民航去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
国家民航局公布,通过优化空域等措施,使得民航全年累计缩短飞行距离1400万公里,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节省燃油成本5.4亿元。这是中国推动航空减排、实现绿色飞行的具体表现。此外,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决定暂停征收航空碳税1年。
S 近八成餐饮浪费来自公款消费和商务宴请
中国烹饪协会对近百家餐饮企业的用餐浪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约80%浪费来自于公款消费和商务宴请,约20%浪费是由团拜会和婚宴造成的,家庭大众消费则很少浪费。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表示,中国每年粮食浪费量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
T 北京税负水平全国最高
网易调查统计显示,北京税负水平为25.49%,上海25.14%,海南18.31%,新疆16.87%,宁夏15.53%,分列2到5位。税负最低的分别是河南7.97%、湖南8.60%、广西9.20%、河北9.52%和山东9.62%。税负水平的计算公式为“各地税收收入+社会保险缴费收入”占当地GDP比重。
U 底特律被评为美国最悲惨城市
《福布斯》评出美国最悲惨城市,“汽车之城”底特律因暴力犯罪频发、高失业率、人口减少以及金融危机等问题排名居首。《福布斯》调查了全美200个城市,参考因素包括犯罪率、止赎、税收、房价、通勤情况、天气以及人口减少量等。去年居于榜首的是迈阿密。
V 中国能源使用效率仅居世界第74位
《2013全球能源工业效率研究》报告显示,世界不同国家能源使用效率排名中,挪威、瑞典、法国、瑞士、拉脱维亚等8个欧盟国家名列前茅。在金砖国家中,巴西居第21位,俄罗斯居第27位,南非居第59位,印度居第62位,而中国仅居第74位。另据BP报告说,未来20年能源消费增长近半将来自中国。
W 页岩气将为美元带来支撑
由于页岩气的开发热潮,美能源部预计明年石油净进口将仅占消费量的32%,显著低于2005年触及的60%峰值,由此带来的好处是美国贸易逆差收窄。这可能最终促使股市上涨,因为美国会吸引更多海外资金流入。美元上一次持续走强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美元和美股一同走高。
篇5
关键词 思品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方面的目标。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学校衡量教育质量的尺度仍然是升学率,为此各类试卷铺天盖地,排名次、定奖惩、评先进都以升学率为主要依据,使学校教育陷入片面追求升学率之中。一方面,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从而影响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发挥。
因此,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了粗浅探索。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前提。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真心关爱每位学生。柳斌同志曾经说过:“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四有新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赢得每位学生的心,取得学生的信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挖苦、讽刺、看低他们,对他们给予更多的表扬、鼓励、宽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树立信心。在教师的眼中没有笨学生,只有个性不同的学生和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学生。教师真心关心爱护学生,学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学习兴趣自然就产生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就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二、上好主题探究活动课
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首页都设计了一个与该单元内容相配套的“主题探究”。单元前的主题探究活动非常重要,是一个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其情感体验、转变其学习方式、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主题探究活动它面对整个单元的整体结构,从“全局”的高度俯瞰和统帅各个部分知识的处理,是整个单元的灵魂和核心,有利于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也使得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不重视主题探究活动课,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甚至不上主题探究活动课,这样不利于思想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认真上好主题探究活动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探究活动。例如,我在完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后,组织学生开展了以“诚信”为主题的辩论会。正方的辩题是“讲诚信不吃亏”;反方的辩题是“讲诚信会吃亏”。虽然这个辩论会很“稚嫩”,但通过辩论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虽然有人不讲诚信一时获利,但最终还是要吃亏的。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很难在世上立足。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目前,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学习动力,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认为学的东西没有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那种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必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即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我在教学九年级“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这部分内容时,结合“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和“光盘行动”引导学生讨论“在今天,我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例如,我在值日时发现,有些学生在食堂吃饭时浪费现象严重。桌子上面泼洒的饭较多,倒掉的剩饭、剩菜多。我把这一现象用数码相机拍下来,通过多媒体放给学生看,针对照片中的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争着发言。有的学生检讨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也有过类似的行为;有的学生指出这一现象的危害;有的学生表示以后要更加珍惜粮食,在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由于教学资源来源于学生生活,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共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中得到感悟。促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
四、做到“小课堂”与“大课堂”的结合
所谓“小课堂”指的是学校教学课堂。“大课堂”指的是社会这个大课堂。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因此,仅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视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社会调查等形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我在教人教版有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内容时,首先组织学生调查他所生活的社区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并完成调查报告。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有哪些?环境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你有哪些好建议?最后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交流调查的结果。由于调查的是学生身边的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交流时气氛很热烈。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保护环境的紧迫性,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篇6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实践活动;德育渗透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个性品质、行为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形成时期,因而培养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是极其重要的。传统的说教被多次证明是徒劳,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超越知识体系的特征,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子,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教师要深入地进行挖掘和研究,实现小学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效互补。
一、德育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德育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德育题材的广泛性。小学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素材十分广泛,大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小到教育学生厉行节约,勤奋学习,规范行为,这些都可以成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题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其一,社会资源。如通过“家乡民俗有哪些”“养殖与环保的探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深入所在社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品质。其二,自然资源。如通过“亲近校园植物”“河水变臭的原因”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投入自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以此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其三,自我资源。如通过“今天我当家”“上超市去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生活经验,获得生活能力,不断塑造和完善自我。
(2)德育形式的多样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就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教师既可以立足本土,以当地具有特色的活动资源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综合实践课程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组织各类拓展学科德育点的活动。教师既可以从学生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中挑选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又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从正面宣传中树立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来看,教师既可以通过教室内、校园里的总结交流、汇报表演、展示与答辩等形式进行,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实验探索、劳动实践、社会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无疑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3)德育过程的实践性。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活动不能以传统的课堂说教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凝滞的课堂中无法对知识形成有效关注和系统习得,那样的知识学习过程是表面的,是无效的,是违背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的。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单调的课堂走向丰富的课外,走向美丽的校园,融入真实的社会。开展与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生动可感的活动中接受道德陶冶,生成了真切的道德感悟,道德体验也由“被动型”变为“主动型”,德育效应更明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1.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
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必须有好的德育课题。好的德育课题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与要求:其一,要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即所选课题要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这是德育课程的基本属性和要求;其二,要具有贴合性,即所选课题不能离学生生活太远,这样无法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就达不到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时,如果仅仅用书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材料,显然是无法让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感同身受的。在组织学生开展“粮食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农村,向农民伯伯调查和体验劳动,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通过新闻,关注非洲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仍然在饱受饥寒……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切地体验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而且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离不开良好的德育环境。环境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如马克思所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而,作为学校,应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因此,我在本学期实施了以“爱我校园,净我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打扫学校公共卫生,修缮花坛,张贴名人画像和宣传标语,随时随地提醒孩子们要爱护花草、保护公物、珍惜时间、节约粮食、团结同学……学校走廊、橱窗、板报、墙壁都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德育渗透作用。
2.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很强,经常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考察、总结等,这些活动对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往往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开展方式。在进行某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4~6人为一个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践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如在《保护环境,关爱我们的家园》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将本班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让其中一组的五名学生分别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居民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以及处理方式,学生通过采访、调查,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交由组长写出调查报告。其他组的学生有的调查水污染,有的调查废气污染,有的调查绿化情况,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关心他人品质
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心,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情感。因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的目的性应该十分明确,应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课题要使课程和学生生活及社会实际相联系。例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喝水、洗刷都需要水,工业和农业生产也都离不开水,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而我们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学生就“珍惜水资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不仅能灵活运用收集的资料,又能明白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教育每一个学生节约用水从自己做起,一个学生可以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可以带动一个社区,号召大家都为节约水资源作出贡献。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立足于课内外,课堂与生活、与社会相联系,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挖掘教材中实现德育任务的内容,使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热爱生活,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一、创建民主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习。教学活动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的一个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动”起来,成了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样学生就不爱学习,甚至还会出现逆反心理。因此,要使学生“动”起来,我们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努力创建一个民主教学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一言堂,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甚至与教材不一致的见解,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与教师进行辩论。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观点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保护学生的探索创新的欲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消除了对教师的畏惧感,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这样学生就敢“动”了,敢于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在劲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维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资源,要尽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我们的教学资源如远离了学生,就很难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学生就会认为思想品德课是空洞的说教课,在课堂上就不会积极思考,更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就难以“动”起来,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缺泛活力,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的教学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心弦,能使学生主动思考,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就要关注学生生活,收集整理和积累学生生活素材,使这些素材成为我们教师教学的有用资源。例如,我在值日时发现,有些学生在食堂吃饭时浪费现象严重。桌子上面泼洒的饭较多,倒掉的剩饭、剩菜多。我把这一现象用数码相机拍下来。我在教人教版九年级“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这一内容时,我把拍的照片通过多媒体放给学生看,针对照片中的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争着发言。有的学生检讨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也有过类似的行为;有的学生指出这一现象的危害;有的学生表示以后要更加珍惜粮食,在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由于教学资源来源于学生生活,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共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中得到感悟。这既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了,也凸显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三、问题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候学生“动”不起来,不是学生不愿意“动”,而是与教师设计的问题有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是从教学内容出发,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的设计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学科能力。有时问题设计的较难,只有少数学生回答,大多数学生想答也答不出来,课堂就成了少数学生的课堂,大多数学生就觉得无事可做,课堂上冷冷清清,毫无激情。有时问题设计的过容易,学生不需思考,就能答起来。表面上看,似乎学生都“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很活跃,而实际上学生没有真正的“动”起来,因为学生没有获得真正思考,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机统一。问题的设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问题的设计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考虑到少数学生。要让更多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获得成就感,这样学生就乐于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我在教学中遇到较难的问题,我把它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几个小问题,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思考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动”起来。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
初中生好奇心很强,对新兴事物感兴趣。如果我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长期单一化、模式化,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缺乏活力,在课堂学习中很难集中精力,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动”起来。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篇8
关键词 产量因素;增加;千粒重;亲本的经济系数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44-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麦产量由1978年的1 350 kg/hm2增加到了2011年的8 400 kg/hm2。但是,中、低产田依然存在,增加播种量、多用化肥等措施导致小麦生产成本上升。为尽可能地杜绝化肥施用,减少播种量的浪费和种植成本的涨幅,将冬麦与春麦、普通小麦和小麦种之间进行杂交可以得到千粒重高、粒数多、籽粒饱满、品质优良的高产新品种。虽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但是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还比较少。没有高产品种就不能创造高产纪录。因此,需要大量培育优质、高产品种,以增加小麦单产。但目前在增加单产方面,化肥的作用非常大,而品种增产潜力属于遗传特性,增加产量因素的遗传能力更能展现品种的增产潜力。因此,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培育结粒多、千粒重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提高小麦产量,可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防止土壤污染。
1 产量因素
在我国,认为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有单位面积苗数、穗数、籽粒重等。而在国外千粒重被认为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位于第4位,且特别受到重视[1]。据我国有关文献观点,认为千粒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大或不显著。但是在丰收纪录中,可以发现千粒重对小麦增产具有一定的作用。我国统计小麦产量记录的因素[2]如表1所示。
2 千粒重的形成
千粒重是有限的时间(天数)内形成的籽粒的干物质。有的品种灌浆时间短,有的品种灌浆时间长,这属于遗传特性,所以品种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的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中熟品种特别是晚熟品种灌浆速度慢,如果遇到干旱、干热风,籽粒变硬不能饱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麦灌浆时期多发生干热风、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导致籽粒变小,减产[3]。因此,品种的早熟性已成为南疆以及北疆年积温较大的地区品种性能改良的主要目标。品种的早熟性已成为作物抵御干旱、干热风、病虫害、小麦倒伏和减产的主要因素。引进的冬小麦品种“唐山冬麦6898”虽然对水肥要求较高,但是因为其属于早熟品种,所以产量高,单产超过7 500 kg/hm2、千粒重达45 g[4]。所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该培育和引进灌浆期短、籽粒饱满、早熟的小麦品种。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品种资源研究室、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β射线培育的冬麦系列77-21作为父本,将最早抽穗的春小麦“京春-5021”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培育出单产10 125 kg/hm2、千粒重达53.5 g的小麦丰产品种石冬6号。
千粒重由遗传特性决定,也是遗传显示的现象,是指特定时期内的灌浆程度。灌浆速度快的品种籽粒饱满且重。灌浆速度慢的品种在干旱地区,灌浆期遭到干旱、病虫害以及倒伏的影响,使籽粒变得瘦小、粒轻。所以品种的产量潜力取决于籽粒数和籽粒重,籽粒重要通过千粒重表现出来。千粒重的质能得到体现,籽粒才能达到最终的重量,所以能够达到增加籽粒重量的目的,籽粒达到最终重量是产量潜力。
3 增加千粒重的方法
麦穗粒数和粒重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制约,可以通过常规育种得到粒数多、高千粒重的品种,不同类别、不同生态的小麦品种,比如将冬麦与春麦、普通小麦和小麦种之间进行杂交就可以得到千粒重高、粒数多、籽粒饱满、品质优良的高产新品种。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在1980年将春小麦品种京-5021作母本,将冬小麦品系77-21作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了80-111、80-131(石冬6号)、80-135、80-171(石冬7号)等品种和品系。20世纪90年代将春小麦作为母本、硬粒小麦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了冬麦90-006、90-008、90-116、90-119、90-127等新品种和品系。70年代英国培育出了千粒重为58.6 g的冬小麦品种。但是培育出的这些品种和品系的千粒重达到了50~60 g(90-127参加昌吉州区域性试验千粒重达到64 g),产量在6.0~7.5 t/hm2,最高达到了10 125 kg/hm2。其蛋白质含量超过13%,最高的达到15.26%。一般情况下冬小麦蛋白质含量达不到15%,这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超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当地品种。一般情况下小麦品种抗盐碱能力不超过2.5,石冬7号的抗盐碱程度达到了5.1。石冬6号的单产超过10.2 t/hm2,在世界上属于罕见的纪录。据国外有关资料记载,最高可达到9 t/hm2 [5]。以上这些小麦的千粒重增加的原因,可以从营养来源、营养运输、库容这3个性状来分析。营养指的是根和叶,营养的运输指营养通过茎传输情况,库容指麦粒的大小。营养运输快、库容大,籽粒就饱满,千粒重增加。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多年的原始材料观察结果表明:冬小麦的灌浆速度比春小麦以及其他麦类作物的灌浆速度快,植株韧性好,材料的营养运输速度比矮秆、粗壮的材料快。春麦和其他麦类作物的籽粒库容大,品质好,利用这些性状进行杂交,可以得到高千粒重、优质、早熟品种。石冬6号是杂交优势的一个典型,其母本京-5021的千粒重为46 g,父本77-21的千粒重为40 g,石冬6号的千粒重达到了53.5 g。
4 亲本的经济系数
通过育种工作可以增加千粒重,也可以培育出高千粒重的新品种。在考虑2个亲本优势互补的同时,应该计算亲本的经济系数。利用经济系数好的2个材料进行杂交,容易得到产量高、千粒重增加的后代。适合当地的品种一般千粒重较高,应该考虑将这些品种作为杂交组合的亲本材料。品种的经济系数是纯种子与单株其他部分(根、茎、叶)干物质的比重。籽粒重的品种经济系数好,千粒重高,相应的籽粒数量多。根据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多年的品种鉴定和计算结果,矮秆、秆子韧性好和穗大品种的经济系数好,产量潜力大,千粒重高。千粒重与灌浆速度的快慢、籽粒的大小有关,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要创造9 t/hm2的产量纪录,要求穗数要达到750万~825万穗/hm2,穗粒重需超过1 g。要创造7 500 kg/hm2的产量纪录,要求穗数要达到750万~900万穗/hm2,穗粒重需达到1 g[6]。由此可见,千粒重比穗粒重重要。如果利用传统育种的方法将千粒重增加2~10 g,就可以将产量增加到理想的产量。已证明春小麦与冬小麦杂交、硬粒小麦品种和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可增加千粒重。比如石冬6号,1998年10 hm2地块的单产达到10 125 kg/hm2,千粒重达到53.5 kg。
如果将2008年自治区小麦单产6 450 kg/hm2为出发点,将千粒重40 g的品种的千粒重提高2~10 g,根据数学计算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产量结果,具体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千粒重增加2 g,单产一定会增加。因为千粒重属于遗传特性,对单产会产生明显和稳定的影响。
5 化肥的施用
目前,粮食生产离不开化肥,特别是增加低产田和中产田的产量过程中化肥的作用较大。1986年,自治区标准局提出了小麦生产的技术标准规范,化肥用量规定为675 kg/hm2。因为实际上单位面积用量已超过这个标准,达到不用化肥不能丰产的程度。
从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化肥施用情况调查报告来看,化肥的增产效果在高产田为10%,中产田为15%~20%,低产田为30%。由此表明,当前粮食生产已经离不开化肥。根据数学方法计算,千粒重增加2~10 g,产量的增加额度相当于和接近施用化肥的增产额度。
由图1可以看出,将施用化肥和千粒重增加2 g时的产量进行比较,相差不多或者是相同。这种情况下,用增加千粒重的方式提高产量替代施用化肥增加产量的方法比较可行。因为施用化肥会降低作物抵御不良环境,特别是会降低作物抵抗病虫的危害、抗倒伏的能力,生育期延长,籽粒品质下降,发生土壤污染,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土壤污染加重,以致于无法恢复土壤原来的性状。
另外,从人类健康角度来考虑,也应该以增加千粒重提高作物产量方法替代施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因为以提高千粒重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是通过遗传特性得到的,稳定而且可靠。施用化肥是一个技术问题。增加千粒重是科学问题。增加穗数、提高千粒重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将提高千粒重增加作物产量看作是一个提高小麦产量的新途径。
6 参考文献
[1] J.莱利.小麦育种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2] 伊里哈木·依拉里丁.在干旱地区利用高千粒重材料提高小麦单产的有效措施[C]//武京湘.中华新论.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2:124.
[3] 华晔迪,罗宇凡.我国每年损失500亿斤粮食[N].乌鲁木齐晚报,2012-07-07(A2).
[4] 吴锦文,陈仲荣.新疆小麦[M].中国科普出版社新疆维、哈分社,1992.
篇9
中图分类号: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4-0083-01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素,同其他资源相比,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多少年来,人们习惯向大自然索取,很少去考虑大自然的承载能力。作为干旱的敦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拓展,早已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致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产、生活用水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有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水资源利用现状
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境内因拥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和沙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而名扬海外。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万。由于地处内陆,降雨十分稀少,年均降水量为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86毫米,是降水量的60倍。
敦煌区域的水资源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地表水,为祁连山冰雪融水,发源于祁连山西端的冰川群。地表水源主要由冰川融水和大气降雨补给,年均径流量2.98亿立方米,引入农田的净水量1.56亿立方米左右。
二是泉水,主要是敦煌阳关镇区域的泉水。年平均径流量0.99亿立方米。
三是地下水,储存总量2622.08亿立方米,其中党河绿洲储水量197.92亿立方米,阳关镇区域地下水储存量211.98亿立方米,其他均分布在山区及荒郊野外。经省水文专家评定,党河绿洲区地下水最大允许开采量为5040万立方米,目前地下水开采已达到饱和,危及生态环境趋势十分严重。
随着农业和旅游业、工业的发展,水的需求逐年加大。党河水几乎被全部用于农业灌溉,生态用水很少。自1975年党河水库建成蓄水后,党河断流,灌区干、支、斗渠相继层衬砌,地下水渗补量剧减。灌溉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3.4万亩,发展到现在的41万亩,地表水由于时段分布不均,不得不开采地下水以弥补河水的不足。另外,境内乱开滥垦荒地,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二、目前水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产生的后果
(一)水利发展面临的问题
1、水资源优化配置尚未形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拓展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每年来敦旅游的中外游客达67万人次以上,而且有逐年增长趋势。受利益驱动,近年来无计划开荒,无节制放牧现行十分突出,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破坏了天然植被。除此之外,地处敦煌上游的阿克塞县实施了“引党济红”工程,每年从党河引水500万立方米。加上月牙泉应急治理的渗漏补给工程每年引水800万立方米,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党河和疏勒河水系,由于上游截流开发,已断流干涸多年,致使敦煌绿色屏障受到严重威胁。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瓜州双塔水库,玉门昌马水库相继建成,疏勒河流入敦煌北部的水量激剧减少,使该河在敦煌境内长达300多公里的河道断流,无法与党河汇合,1974年敦煌党河未截流开发前,在敦煌北部和西部的大片天然林和植被,维系着敦煌境内的水环境动态平衡,形成了敦煌的“绿色屏障”。两河断流后,敦煌北部、西部没有了地表径流,地下水没有了补给,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敦煌绿洲区湿地萎缩、植被退化动植物种群消失,生物多样性降低。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任务非常艰巨。
3、地下水管理亟待加强:
建国以来,敦煌先后建成党河水库及小型塘坝3座,近年来,共完成干支渠更新改造150公里,新衬砌防渗斗农渠400多公里,建成管灌控制面积近12万亩。与50年代相比,渠系水的利用率由33%提高到60.2%,灌溉水的利用率由30%提高到57.8%。水利用率的提高减少了对地下水的渗漏补给。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和解决城乡人蓄饮水困难,从70年代中期到现在,全市共新打机井1200眼,每年开采地下水量达4300万立方米,其中用于农业补充灌溉提取地下水2370万立方米,城乡工业.人蓄饮水提取地下水1948万立方米。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境内地下水的补给量每年仅为26277万立方米,而排泄量高达33968万立方米,均衡差为7421万立方米,地下水呈负均衡状态。 据观测,1975年-1978年地下水位下降年平均1.08米,1979年―1984年地下水位下降年平均0.3米,1985年―1991年地下水位下降年平均0.2米,1992年―2001年年平均下降0.433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敦煌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以0.24米的速度急剧下降,举世文的莫窟面临风沙侵蚀,千古名泉――月牙泉也同样面临着干涸的危险。
(二)产生的后果
1、地下水位下降后,大片天然林和草场枯死,天然林比建国初期减少了40.1%,原来为219万亩,现在只有130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原来为576万亩,现在只有135万亩,减少了77%。 2、敦煌绿洲区沙化面积增加,自1994年以来沙化面积增加了近20万亩,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
3、举世文明的世界文化遗产面临风沙侵蚀,千古名泉面临干涸之虞。
4、大风及沙尘暴强度增大,次数增多。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1、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按照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争取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高效用水为核心。制定敦煌水资源长远发展规划。将地表水、泉水、地下水全部调入计划之中,按比例分配实施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旅游用水.生态用水.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使有限水资源发挥其综合效益。建立党河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和统一协调制度,实施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论证制度,保障水资源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2、合理利用,走节水保水、绿化美化之路。
首先,利用和涵养相结合;其次,宏观指导农户量水种田、科学用水,夏秋比例要适中,不能说市场经济放开发,农民全部种秋禾作物就可以种,而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依据,保证时段、均衡受益,避免造成水资源供需失调的不利局面。三是要加强党河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对党河上游的采金、开矿等要严查处,严禁将水源引上岸淘金,浪费水资源。通过加强管理和保护,以确保党河水源水质不被污染和下游的生态用水需求。
3、大力实施节水工程,切实改善水利基础条件。
敦煌水利设施大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程老化失修。二是功能不完善,如渠首引水无保证,防洪标准低:三是地下水资源开发过度造成生态恶化。因此,必须对现有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和配套,进一步完善工程化灌溉体系,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的利用效率。
在农业节水方面要建立节水新技术的促进机制,创造有利于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环境。因此,要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水利现代化和节水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从政策上、体制上和机制上创造条件,推进水利现代化和推广节水新技术。
4、严禁开荒,严禁打井。
据调查,从土地二轮承包到现在,已累计开垦3.8万亩。按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影响,开荒对农业全面增产增收有害无利。为确保敦煌区域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对无效益开垦的荒地应退耕还林还草,以保证现有农田适时灌溉,植被、防风林和田间树木不在枯死,免遭沙尘暴侵蚀。地下水开采已接近饱和,应严格限制打井,收取地下水资源费,并逐步关闭部分机电井,以涵养水源,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5、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的经济效益。
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要考虑以下因素,并适时进行调整;一是满足区域粮食生产的基本自给,二是保证生态环境用水外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三是经济结构中不同品种的比较效益等综合因素。敦煌的农业结构中,主要产品是棉花、粮食、瓜果等。目前,党河灌区棉花种植面积偏大,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因此,应适时调减种植面积,通过改善品种提高单产,减少水量消耗,保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应大力发展林果业,敦煌林果及其加工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并兼有生态效益。发展林果业可使有限的水资源产生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的效益。除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外,还应改善农业粮棉品种,压缩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草业基地、蓄牧业及蓄产品加工业:建设绿色农业产业园区。通过上述途径,提高农业产业集约化生产水平和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使水资源满足生产、生态需求。
6、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
针对流域水资源管理相对薄弱的实际,进一步理顺关系,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城乡供水水务一体化,减少地下水的提取,引党河水库河源水,建输水管道和净化水厂,供应城乡人饮和生态用水,逐步提高生产、生活用水水价,引导、教育、鼓励城乡居民节约用水。封闭城乡机井,缓解地下水位下降,涵养地下水。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敦煌长远发展的瓶颈。因此,要统筹考虑大小水库的建设。同时,加强引哈济党调水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争取早日实施。
总之,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实践,开创新,在做好各项工程节水的同时,积极探索出适合敦煌市情、水情的相关配套制度,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敦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敦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规划》
[2] 《敦煌市城市水资源规划》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
篇10
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所研究和探讨的对象是大地表面的现象和事物。它承担着向学生进行正确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发展观的教育,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人。因而在地理教学中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
一、教师要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初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内容,有的是在课文的正文中举段叙述,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3页:关于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有的在课间活动中让学生分组研讨,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0页的活动2:关于山区开发中的注意问题;有的在课外社会实践中要求学生调查,如人教版八年给级下册第90页: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中蕴藏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要充分理解,深入发掘。这样才能找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结合点和切入点:
1、环境观和资源观教育内容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它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水、土地、空气、矿产、动物、植物……离开它们中的任何一样,人类都将无法存续。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环境的压力却明显加大。教材中大量的篇幅、图片显示着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无计划开采、滥砍乱伐、水源污染等环境遭破坏的信息,为教师提供了详尽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2、人口观教育内容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但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的现有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在教材中多次叙述。这就为教师提供了可圈可点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3、生产生活观教育内容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存在明显差异。农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类型不尽相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也相距悬殊。教材中展示的农业陡坡垦植、草地过度放牧、大水漫灌、工业高耗能高排放、生活浪费严重等内容,均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经济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全面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主阵地,但它并不是学生受教育的全部。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理念正深入人心。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也不例外,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应通过下列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研究过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师都知道,旧教材也好,新地理课程标准也罢,无不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贯穿全教材的主题思想,并以大量的篇幅和图片描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提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离开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空谈,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笑谈,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生产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逐步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如我在教学西双版纳的旅游与经济时与学生谈到以下问题:
西双版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凭借什么而发展起来的?
(位置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优势)
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动植物资源)
如果在产业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任意砍伐,其结果会怎样?
(山变光、水土流失、动物迁徒或死亡,无景可观、游客锐减、旅游业成无米之炊)
旅游业的衰退,会影响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吗?
(那是肯定的)
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的减少会在当地产生什么后果?
(生活水平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通过上述的简短谈话,学生就逐渐建立了环境的保护与当地人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研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勿慵置疑,新课程中的活动内容给课堂教学之余增加了生生互动的平台和话题,这将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其次,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研讨的内容主题,选择学生熟悉的本地具体事例进行展开。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
且指向性明确,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我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组织学生研讨活动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时,我组织学生讨论的题目是“湘西州是以汉族、苗族、土家族为主的杂居地,但不同的村组都有一个主体民族,你认为这样的分布对三个民族分别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研讨后,进行全班交流,有同学说:我是土家族,原来家里只种粮食作物,看到邻居家在地里种甘蔗发了财,我家里也学着人家种甘蔗,只两三年时间家里就盖了楼房。一个苗族同学说:我们苗族有很多远古神话传说,但我们不会用文字记录,我怕有一天会在口口相传中传没了,现在我们学习了汉字,就可以用汉字记录下来代代相传。一个汉族同学说:苗族的草药非常历害,跟苗族人一起居住,我们也学会不少草药,应急时还真管用。可想而知,在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有多少学生心领神会了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3、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既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又针对了中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特征,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地处保靖、花垣两县城之间的209国道边,受花垣县富含锰、铅、锌等矿产的辐射,近10年来我校在乡镇沿公路、河流一线,矿业加工厂一字排开,曾几何时,给我校所在乡镇的经济带来一个历史的飞跃,附近乡村的农民也从中有所受益。但由于这些厂矿均处于矿业的粗加工状态,矿渣、尾沙、废水随意排放,给周围农村的环境带来灾难性的破坏,近年来环境效益也随之显现出其恶劣的一面,河中无鱼可捕、农户的田地无水可灌、连附近山地里的柑桔也逐年减产。看到这一状况,我组织带领学生到被污染的河流、沟渠、农田、果地进行实地查看,走访受灾农户和附近居民,请他们介绍环境污染前后的生产生活情况,让学生加深认识环境的污染、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矿业经济应如何健康发展造福家乡,然后撰写调查报告。我记得一个名叫向清的学生在报告的末段这样写到:当10年或20年以后,我们将无地可种、无水可饮,山中不再有鸟鸣、水里不再有鱼跃。我们只能远离故土,外出求生了。可见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活动,在学生的心智中种下的是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共存的种子,他们中明天也许有人会成为这些工厂的管理者,在他决策时你能断言他不考虑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吗?
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应注意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观毕竟是一个牵扯面宽广的高深课题,教师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把握教材中所涉及问题的难度,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熟知的当地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2、不苛求学生在研讨这问题时面面俱到,积沙成塔,积腋成裘,均需假以时日。
3、遵循由小及大、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原则。
4、不要轻意否定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5、对可持续发展观中所涉及的几个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不可简单定义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