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9 04:4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价值观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价值观调查报告

篇1

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传播工具,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网上聊天、发e-mail给好友、网上浏览新闻……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当前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我们对几个高校即太原理工大学,矿院以及财专的学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我们获得信息新闻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各大网站,在大学生在,腾讯,百度等几各大网站最受欢迎。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通过网络来娱乐放松,当然也有部分人是来学习的,通过网络可以查到自己不知道的资料知识,丰富自己。还有网上的一些综艺节目,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在非诚勿扰节目中,马诺的观点“宁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在自行车上欢笑”就引起了大众的谈论,在我们调查的大学生中,50%的大学生认为这是拜金主义的表现,也有将近30%的同学认为这种想法虽然有点物质,不过也可以理解,还有一部分认为这很现实,现实就这么残酷。所以大学生对于不同的现象各有自己的理解。另外还有网络上走红的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妖娆哥等人对大学生的影响等等。总之在当代的大学生生活中网络占据了巨大的空间。

现在,网络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的责人和贡献。然而,由于一些法律政策不健全,加之网络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行动。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唱“六十分万岁”;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也是网络对我们的负面作用。

篇2

关键词: 重庆市大学生 价值取向 引导途径

一、引言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把某种价值作为行动的准则和追求的目标。它是个体的活动或意识中所渗透的价值指向,是人们实际生活中追求价值的方向;也指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人生态度面对自我、他人和社会,他为人们应当追求什么和应当怎样追求提供了标准,指明了方向。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才能寻找正确的、合理的价值取向,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否则,如果被社会各种负面的腐朽思想所影响,就难免陷入困惑,迷失自我,失去奋斗目标。

重庆市作为我国西南片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地区,教育方面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社会向高校人才的需求也是日趋增大。然而就业压力早已是社会的焦点问题,高校人才的输出数量与质量的不平衡是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毕业生数量与质量的不平衡一方面使得社会资源闲置浪费,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增加了在校大学生的毕业恐惧感和就业压力。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本小组成员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展开了调查分析。本次调查集中了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12所重庆市高校近1500份的有效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对重庆市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对重庆市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把握在校大学生为适应现代社会而采取的自我增值的方式,明晰在校大学生自我定位的主流思想,在汇总的基础上总结影响在校大学生自我增值的因素,并对大学生将来面对的就业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促进重庆市高校人才输出的数量与质量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重庆市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调研结果对我国其他省市的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定位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

二、重庆市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及分析

1.价值观取向积极,务实但功利。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的繁荣,不少暴发户以高消费为荣,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与失衡。

在对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决于什么这个问题的调查统计中发现:63%的同学选择了自我价值的实现,12%的同学选择了对社会的贡献,选择生活的安逸程度和社会地位高低选项人数基本相等,选择以拥有财富的多少判别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只占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如今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并没有偏离正确轨道很多,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对于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和享乐主义大学生们都能正确地认识其错误性。但同时部分同学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存在困惑和迷惘,对人生价值评价过于片面和偏执。

2.学习意识较强,但综合素质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选择自主学习的同学有111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6.56%;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或社会实践的方式提高自身能力的同学只有304人,仅占20.89%。可见,学生的学习意识较强,但是现如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方面来讲,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做事很重视效率,大学生虽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但他们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一般单位很少给予大学生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从学校来讲,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虽然近年来高校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效果远远没有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学生本身来讲,他们与社会接触较少,对于社会要求具备的技能不是很了解,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能适应社会,就能达到社会的要求,从而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3.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

据调庆市大学生每周花费在自主学习的时间为10―15小时的占59.57%,时间为15―20小时的占23.83%,时间为20个小时以上的占9.75%,6.87%的学生每周自主学习的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下。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重庆市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可见他们对专业知识是相当看重的。然而他们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看法差别很大,有40.17%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很有意义,并且只要有时间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有43.01%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多大的意义,并且不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15.50%的学生的观点相对中庸,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并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除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大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技能,参与社会实践能有效提升大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大学生在闲暇时间应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4.自制能力弱,言行难以一致。

对于大学生做人生规划和实施力度的数据,我们丝毫不感到意外。如同我们预期的一样,只有51%的大学生做过完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40%的学生想过但是没有做过,还有一部分根本就没有想过。尽管很多高校在大一时就举行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但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却不高。而且,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中仅有18%严格按计划实施过;61%的学生实施的力度不够,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还有21%的学生所制订的规划如同虚设,没有实施过。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当归咎于大学生在思想上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觉悟不够,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欠缺,等等。

学校和社会对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比如很多高校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工作,教育他们学会自我观察、自我剖析、自我调节,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优劣得失,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并给他们介绍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如升华法、转移法、分离法、利用法、解脱法等,以增强心理防御机制。

5.心理逐渐成熟,敢于面对挫折。

在面对挫折时,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勇敢面对。也有一部分人选择求助于他人、尽力躲避或者是不知所措。大学学习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要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价值。

6.就业为先,深造后选。

在对大学生毕业去的调查统计中发现,52%的大学生选择直接就业,36%的学生选择考研,选择出国、自己创业和考公务员的只占少数。对于这组数据应当结合重庆的地理位置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需求进行分析。选择直接就业是现时代的普遍现象,但是由于现在各大高校的扩招,本科生越来越多,而文凭对就业有很大的影响,这就使考研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的选择。由于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内陆,而且是重工业城市,如今国家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风险意识很强,多数选择规避风险,加之公务员的录取率很低,多方面的因素促使多数大学生选择直接就业。

7.就业信心不容乐观。

在对重庆市大学生对于目前就业状况所持态度的调查中发现,60.3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另有25.61%的学生持乐观的态度,14.04%的学生持消极的态度。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现阶段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专家认为,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是不行的。有部分专家提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盲目自信。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好,因而盲目自信,择业目标高,最后会由于高要求导致在就业时受挫。因此,学生要端正自己的就业心态,不盲目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不盲目地追求“淘金梦”,应该更加切合实际、客观地认识周围的就业环境及就业形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解决就业难题。

8.毕业生择业重薪酬也重单位性质。

目前有很多专家在做调查时发现很多求职大学生希望拿到较高的试用期工资,他们在择业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这样往往会导致在择业时遭拒。能力与价值是相互依存的,能力是价值体现的基础,价值是能力的作用结果,对于高工资要求的择业大学生应当注意两者的关系。对大学生选择的单位性质调查数据显示,41%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22%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18%的学生选择外资企业,其余所占比例很小,出现这种情况是符合现今就业趋势的。无论是工作的稳定性还是工资国有企业较其他企业都有明显的优势。重庆市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非常大的地帮助与支持,采取了高校每年安排经费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9.“两极”矛盾突出。

在大学这座象牙塔中,各种人才聚集,目标明确且努力的人会越来越优秀,而闲散懒惰的人则会越来差。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因此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十分必要的,但有34%的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娱乐游戏,迷恋虚拟世界。大学校园里“宅男”与“宅女”早已是司空见惯。

三、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差异的原因及分析

1.亲人影响与自身经历双重作用。

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塑造因素的调查统计中发现,50%的学生认为对于自身价值观的塑造其决定性影响的是父母或家人;24%的学生认为老师和同学的影响是最大的;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上的名人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大学生人生目标的变化,人生目标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的人生规划等问题的调查,我们发现82%的大学生人生目标或多或少有些变化,其中有47%的学生是由于自身的经历所引起的,受亲人朋友影响的占到41%。这种现象说明大学生经历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进入大学后,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了,对于自身的价值取向有了更多的思考,同时伴随着思辨能力的提升和对社会形势了解的加深,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开始从中学时代的懵懂逐渐明确。

2.再学习能力低,心理不成熟。

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基础。大学生们对自己的思维习惯、性格特征、知识储备,以及未来再学习的时间、可能性等缺乏清醒认识,因而在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方面存在盲目性,往往把激情当成了实情,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过高地设计目标,一旦目标达不到,挫折感会使人不自信,影响更长远目标的实现。

3.学校的校园氛围影响重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学里的校园氛围对于学生的涵养有极大的影响。不同修养的学生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差别很大。在调查中发现,有62.8%的学生认为校园的氛围对于培养学生气质,以及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非常的重要。

4.学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缺乏引导。

如今虽然不少学校组织大一新生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但是很多只是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由于学校没有及时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念的培养,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知如何规划,做出的书面规划非常空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还有很多学生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因此,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方案缺乏计划性,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与自己职业相关的知识。另外,由于缺少良好的职业规划,大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地有选择性地学习自己将来有用的知识,得过且过,造成浪费,而这种浪费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途径

1.多读书、善学习、重实践。

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而言,他们有很多的闲暇时间,将这些空余时间抽出三分之一来多多学习汲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不仅有助于开阔视野,而且读书可以明心志,在读书过程中思考会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审度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注重实践,大学生可以在与别人的接触中切实地感受到各种能力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很多的企事业单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大学里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比赛都给了大学生一个很好的锻炼的舞台,所以大学生应当在课余时间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比赛,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增强自己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实现小我价值。

2.多交益友,相互学习。

拥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才能使生活更加充实,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价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多交益友,无论是自制能力好还是差的学生,益友都可以起督促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无意识地产生一种竞争的默契,这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价值观取向产生正确的引导。

3.学校积极引导,要务实不能重形式。

大学生的心理在逐渐走向成熟,但仍然欠缺承受风险压力的能力。对于学校而言,应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虚拟网络世界对大学生的诱惑力极大,网络和社会等各种渠道传播的错误信息极易诱发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是最直接也应该是最有效的方式。这还取决于学校在这方面的关心力度。就本次的调查结果而言,目前,重庆市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投入的力度比较大,但是引导学生参与心理教育活动的效果却达不到预期,对于心理教育活动应大力度宣传和开展。

4.多提供实践机会。

为了让大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尽早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提高他们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社会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应当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实践单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实践当中;同时学生自己也需要积极地寻找实践的机会,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5.改变传统教育方法,提倡创新。

提升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不断创新教育方法。首先,课堂的价值观教育要坚决改变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满堂灌”做法,而应把对学生的价值要求通过采用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价值澄清法”、辩论法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只有学生积极地思考,不断地自我反省、重塑,学生的价值观才真正从外在要求变成内在同化。其次,要有意识地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潜在课程的作用。校园里要充分利用讲座、纪念活动、校园广播、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熏陶。最后,价值观教育的范围要走出课堂,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大课堂里磨炼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五、结语

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由于年龄、角色、地位、思维方式等方面相近,在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上具有上述普遍的共性,但在思考的程度、心理状态、行为表现等方面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历史的转折和价值的转型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当代大学生在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中发展了自己,又在发展中产生了对人生价值的新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中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要正确地认识。大学生目前还未完全进入社会,更应该恰当地弄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理性地在社会中发展自己,把握自己。这就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一)从理论上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学习有关社会发展的理论,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性,既不要有个人英雄主义,盲目夸大自己,觉得世界上无我不能办事,以为个人脱离社会也能照样生存,又不要忽视个人的作用,误认为社会对个人有着“绝对支配性”。否则,一旦处于恶劣环境,就会自暴自弃,以致被不良风气侵害,蜕化变质,最终被社会淘汰。(二)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恰当位置。社会总是时时刻刻在变化、发展,个人在社会中会随之相应变化,对社会的认识绝不能一成不变,要在变化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把握。如不注意这些,自己的认识就有可能会产生错位,或者自恃清高,妄自尊大,或者把个人前途看得过于灰暗,丧失进取的信心与动力。同时,老师要积极为学生解惑有关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在学习生活中,老师应当更多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快地发现和解决问题;面对困难,学生自身应当积极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校应该完善有关提高大学生对自我定位及自我增值的部门及体制,力争将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之人;社会也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完善的就业机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给予优惠。这样,学生、老师、学校、社会结合为一个有效联系紧密的就业链,使就业难不再是一个不可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渝办发[2009]72),2009.

篇3

据不完全统计,同志群体占整个人群的5%。随着大众包容性的增强,同志群体的社会接受度日益提高,社会关注度也日益提升。此前,同志社交软件ZANK了国内首份《中国同志消费调查报告》,对同志群体在旅行消费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调查。

五一小长假 你好变成萨瓦迪卡

由于五一假期缩短,短途旅行成为较火热的选择。而对于同志群体来说,除了美丽的海景和神秘的佛教文化,泰国对同志的包容更是对基友们最大的诱惑。在泰国,你可以与你的伴侣牵手走在大街上,可以逛世界上最好的同志酒吧,可以看到火遍亚洲的GO GO BOY。日前,ZANK出品的《一屋赞客》第二季演员海选活动,更是将免费游泰国作为最终全国七强的奖励。

谁说只有女人爱花钱?

当下,穷游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形式,用最少的钱逛最多的地方成了一种时尚。但是在同志群体中,这一点却恰恰相反。据《中国同志消费调查报告》数据显示,65%的同志群体旅行花费在3000元以上,其中花费在10000元以上的竟占到15%。在旅行酒店价位选择中,选择100元以下的仅占6%,绝大多数同志选择入住经济舒适型酒店。

篇4

【关键词】高职 毕业生 就业思想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09-02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为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迅速扩展,现今高职教育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是一个突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毕业生的特点

相较于本科毕业生,高职毕业生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学历层次较低。高职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要比本科毕业生低一个档次,主要以专科为主,专升本逐年有所增加。

第二,理论知识薄弱。高职生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职高和中专毕业生以及一部分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社会人员,虽然他们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但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则相对薄弱。

第三,职业定位往往过高。高职毕业生较高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期望与用人单位提供的从事一线工作的职位有较大差距。

第三,社会认可度较低,容易受挫。一般来说,高职毕业生相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来说社会认可度较低,高职毕业生较本科毕业生更易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

二、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与修养方面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高职生过于追求拥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较强的能力,急于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德行修养和理想追求,这导致他们毕业后在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方面有所欠缺。

高职毕业生修养方面有所欠缺也体现在诚信意识方面。有些高职生的诚信意识有所缺失,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如一般的学生编造自己是班干部,而班干部编造自己是学生会主席;成绩一般的编造平均分八九十分,并多次获得奖学金;没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并多次实践经历,却编造参加了活动、有实践经历等。2008年东北三省高校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47.5%的学生对大学生在求职材料中造假的看法表示理解,说明这种不诚信意识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基础牢固。

(二)就业意向方面

一方面,在就业地域期望上,高职毕业生往往不愿意选择去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基层就业,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就业地域上首选经济发达地区。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秦皇岛高校毕业生中选择去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20%,2010年江苏高校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52.3%,2013年石家庄高校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70%,而2011年新疆高校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更是高达88.89%。这也真实反映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期望。

另一方面,在就业意向单位上,相当数量的高职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私营企业或规模较小的公司就业,还是以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为择业理想。2013年石家庄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择去事业单位或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占56.8%,其中高职生也占了较大比例,同年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中这一选择占69%。

(三)就业月薪要求方面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份2010年调查报告显示,19.4%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值为3000元以上,43.5%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值为2000元以上。而2009年北京专科毕业生期望月薪值为2000元以上的占21.3%。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月薪要求往往高于企业能提供的待遇,造成毕业生就业难。

(四)职业发展规划方面

部分毕业生就业目光短浅,很少就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考虑。东北三省高校的一份2008年调查报告中,35.5%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甚至认为不重要。2010年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78.8%的学生对未来职业无明确的规划。

(五)就业法律意识方面

很多毕业生缺乏契约意识,首先表现在就业协议书的随意签订与毁约。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认为可以违约的占到43.2%。其次表现在被用人单位侵权。如有的毕业生轻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有的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合同中的模糊条款毫无戒备之心,等等。此外,毕业生常常忽视对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了解,缺乏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较少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及就业工作流程等。

(六)求职心理方面

首先是自卑和自傲心理。有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自卑心理严重,不能很好地推销和展示自己。2010年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8.4%的毕业生就业准备一般,自信心不足。与自卑相反,有些学生对自己估计过高,出现了自负和孤傲的心理。其次是焦虑心理。部分毕业生既担心找不到适合自己成长与发展的岗位和单位,又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等。再次是不同程度的依赖和攀比心理。一些毕业生过分依赖学校、父母和亲友,不愿主动去市场中求职、择业;一些毕业生相互攀比选择企事业单位、知名的公司等。

三、对策分析

(一)政府与社会方面

为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政府与社会应共同作出努力。第一,政府应鼓励就业形式多样化,包括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就业,自主创业等。第二,政府应致力于消除就业市场不规范行为,如任意压低毕业生工资,不给毕业生应该享有的福利待遇,性别、身高歧视等。第三,政府就业服务机构应联合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构建就业信息平台。第四,国家财政拨款为无法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失业保险、失业救助、社会救助等。第五,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应改变对高职毕业生的认识。不少用人单位都存在错位的人才观:一是人才高消费,各个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实际技能的高职生,却直接招聘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二是不愿接收应届毕业生;三是提出应届毕业生无法达到的招聘条件等。

(二)学校方面

第一,高校要注重培养学习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和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并不一定能完全对口,更多的是利用学习能力更好更快地适应自己现任的工作岗位。第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包括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面向基层的就业意识和诚信教育。第三,强化就业观念引导。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一新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指导临近毕业的学生认真地进行自我分析,如分析自己有什么才干、能力和专业特点,适合做什么工作与职业等。其次通过模拟招聘现场、面试等,让毕业生亲身实践,积累经验。再次加强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教育。第四,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学校要强化毕业生对“就业协议书”的认识,强化其维权意识。第五,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杜绝就业简历中的舞弊造假行为。第六,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受挫能力、心理调适能力。

(三)学生自身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高职生在择业前,要学会全面客观分析和认识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要自暴自弃,确立切实可行的工作岗位和择业目标。第二,转变就业观念。高职毕业大学生要调适就业期望值,树立“到基层工作”,“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第三,培养综合素质。高职生在校期间除要认真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强化竞争意识。第四,树立创业意识,尝试走创业之路。学生应该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了解,及时了解国家对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支持,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学会理财等。

【参考文献】

[1]申晓敏.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

[2]王新刚,肖继新,马金锁.大学生就业状况和思想动态现状调查报告[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3]徐静.关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1)

[4]王辉,贾鹏.大学生就业思想动态调查――基于河北省驻石家庄高校学生的实证研究[J].就业,2013(4)

[5]陈访贤,刘向阳,胡登雄.当前大学生就业思想现状分析――基于新疆三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高教论坛,2011(2)

[6]白冰,于昕.中医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2013(4)

[7]孙艳,王育.关于专科毕业生就业思想准备的调查研究报告[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2)

[8]李慧静,高玉娟.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篇5

知识与技能: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含义、内容。增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明确讲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涵义、内容和作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几个典型的相关案例,由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加深对以上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本框集中介绍的是社会、学校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使学生明确相关的法律内容,以达到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依法约束自己行为的目的,因此将“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确定为本框的教学重点。

教法建议

本框着重阐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涵义及其基本内容。

社会保护:

在讲“社会保护的重要意义”时,教师可以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列举法进行讲授。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列举一些他们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并要求学生加以讨论、评价,老师再概括归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司法保护:

教材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对前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利用教材或者自己收集的资料稍作讲解即可,因为它主要是对有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而言,其他的广大未成年学生只要一般了解就行了。对于第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讲解,因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将教材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设计示例

今天我们继续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相关内容。

三、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板书)

1、在介绍完社会保护的涵义以后,教师可以列举一个典型案例,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归纳出社会保护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讲清楚社会保护的作用、内容。

附:案例——“姐弟携款三万出走网吧”(详见扩展资料种文字资料)

2、在介绍完司法保护的涵义以后,教师可以列举一个典型案例(见扩展资料),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归纳出司法保护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讲清楚司法保护的作用、内容。

下课之前,利用一点时间布置探究活动:

题目:调查学校周围(或学生居住的社区周围)游戏厅、网吧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的情况。

注:案例-----最好用教师自己搜集到的在本地区有影响的典型案例

教学手段:

1、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小栏目、文字资料及教师自己、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案例,解决本框教学的重点、难点。

2、可以利用投影片、实物投影、电视录像及影视作品或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知识点。

3、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

探究活动

题目:调查学校周围(或学生居住的社区周围)游戏厅、网吧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的情况。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的能力。

2、通过此活动,对法律的强制性与普遍约束力的特点及对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步骤:

1、学生分组进行调查。

2、各组写出调查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要求调查报告要具体,要有分析、有自己的观点、见解,还要自己的感受。

3、进行汇报以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合作小组、优秀调查报告等奖项。

(三)对教师的建议

1、强调学生要注意安全。

2、对调查报告的格式、内容加以解释。

(四)评价重点

篇6

最近和几个同事(为了公平:8个)做了一份大学生全面调研,内容包括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学习观、恋爱观、网络生活等,可谓全面,据我所知还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做这样全面的调研。抛开调研报告,因为报告里是不允许太多个人评论的,所以只好在博客发表以下见解。

在许多人的研究和见解中我们看到,他们对大学生有太多的负面评价,难道当代大学生真的是快跨下去的一代,非也!

我们的数据表明(至少在我校的大学生中),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如:个人主义膨胀、道德沦丧、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但学生主体只好的,不能因为学生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否定了整个人,试问谁没有缺点呢?难道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领先的集体就不能有缺点了吗?

篇7

全市人民调解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金融支持锡赤经济带战略发展研究

赤峰地区契丹辽文化遗存开发利用研究

赤峰市小微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赤峰市新登记注册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对一枚承安宝货铅制方孔钱的几点思考

价格下跌赤峰市玉米出售进度趋缓

推进赤峰市城乡支付环境一体化建设研究

国学“尚智”思想与智慧人生

赤峰市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和建议

赤峰保税物流中心业务发展情况调查

赤峰市新登记注册企业情况调研报告

赤峰市金川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践行群众路线共筑精彩中国梦

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

2014年度赤峰市社科联工作要点

2014年度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指南

2013年赤峰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赤峰市建筑业生产经营形势分析

推进赤峰市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提升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水平研究

赤峰市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赤峰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

赤峰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

赤峰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赤峰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

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检察机关责无旁贷

新常态下赤峰市金融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四中全会”为法院降下“及时雨”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健全机制创新形式着力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

国学“崇礼”思想与优雅人生

赤峰殡仪馆始终在改革创新中提升殡仪服务

新常态下赤峰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赤峰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赤峰市农村牧区土地流转现状及问题、建议

拓展财产性收入升值空间加快农牧民收入增长

“十二五”期间赤峰市农牧民耐用消费品更新加速

经济下行持续期赤峰市经济运行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赤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活动开展情况简析

赤峰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问题研究

力推规范决策权新举措开启建设法治政府新局面

浅谈促进红山区非公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及建议

赤峰老街区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以头道街为例

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社会责任感;探究能力

外港河是南京江宁人民的母亲河,她横穿江宁主城区,上下游均与秦淮河相连,沿河两岸有上万居民和数十家企业。多年来,由于河道淤积,加上企业排污,居民乱倒垃圾,外港河慢慢变成了“龙须沟”。为创建文明城区和生态示范区,江宁区把整治外港河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依托外港河、竹山、东晋博物馆建成了竹山文化休闲公园,将“龙须沟”变成主城中的景观河,造福广大居民。目前外港河的景观虽然有较大的改观,但河水颜色发黑、气味难闻的现状影响了居民的观光休闲活动,也污染了秦淮河的水质,严重影响南京的城市形象。外港河水质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强调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科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园艺》是江苏省劳动与技术教育省编教材,园艺与生活密切联系,它美化城市,美化校园,美化家庭。学生对学习这门课很感兴趣。作为一名劳技教师,如果教学还停留在你教我学的层面上,那与新课改的精神是不相符的。怎样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外港河水质污染治理上是我校劳技课的一个研究课题,因此我们结合《园艺》课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解决身边的社会热点问题。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考察了解外港河河水污染情况。

2.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了解外港河水质污染的原因。

3.会用实验的方法对外港河河水进行测定。

4.认识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

5.了解无土栽培技术在水质污染治理上的应用。

6.初步学会水域绿化设计的方法。

7.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准备照相机、笔记本、塑料瓶、试管等。

2.调查、了解外港河的污染源。

3.了解外港河河水污染情况。

4.查阅资料,了解一些河、湖生物治理污水的措施。

5.向老师和专家咨询无土栽培的知识。

6.走访环保部门了解环保知识。

三、组织方法

实地考察、咨询访问、查阅资料、对比实验、模拟制作、设计方案。

四、实施步骤

(一)实地考察外港河,了解水质污染情况

活动的第一阶段,把全班的学生按兴趣分成几个组,教师布置调查任务,由学生亲自去实地考察,通过所见所闻,激发探究兴趣。学生在考察中要完成的任务:

1.找出外港河的污染源。

2.采集水样,以便测定。

3.摄制外港河水现状和污染源的影像。

学生把采集的外港河水样和外秦淮河水样、自来水进行对比研究,从颜色、气味、固体悬着物、酸碱度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掌握外港河水质污染情况。每小组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结果和对比实验结果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二)课内调查报告交流,激发活动积极性

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学生的调查报告交流,每个小组都有翔实的调查报告,有的图文并茂,有的是实物对比,通过交流,学生了解到外港河水质污染的原因是:沿河居民小区和一些单位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江宁区的污水处理厂未投入使用。学生通过对外港河水的测定,知道了外港河已被完全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对环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通过观看学生拍摄的照片,大家感到外港河地区是多么的脏、乱、差,和我们江宁的经济发展极不协调。通过学生亲手获得的资料,使他们意识到,外港河河水治理已迫在眉睫。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展开调查研究,进行方案设计

第三阶段的活动,我们请学生为外港河水域绿化进行方案设计。教师不仅组织好活动,还为学生出谋划策。许多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到新华书店、图书馆查找资料,还上网查找污水净化的知识,有的走访环保局了解有关知识,有的实地考察江宁的各种水域,了解适合江宁生长的水生植物。经过两个星期的调查、研究,学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我们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分享信息。在课堂上,学生探讨秦淮河、苏州河、太湖等水域采用的生物净化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各小组的外港河水域绿化设计方案思路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为外港河水域绿化设计出方案。

(四)成果展示汇报,总结评价促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设计方案。为了让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我们邀请有关专家、教师观摩汇报课。在汇报课上,每个小组都交出了内容翔实的报告,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图案设计。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有的小组提出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要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要在枯水期对河道进行清淤;有的小组提出参照南京治理秦淮河的方法,在河内栽种美人蕉、鸢尾等水生植物,利用植物净化污水来改善外港河水质;有的小组还提出参照无锡利用水葫芦治理太湖污染的方案。每个小组发言后,其他小组、教师和专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的意见。经过汇报后,学生的方案得到了认可,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

(五)活动延伸促发展

各小组在完善外港河水域绿化设计方案后,活动并没有结束,各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利用废弃泡沫制作泡沫浮床,进行植物的无土栽培,来增强自己的感性认识,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有的小组给环保局写信,对外港河水域绿化提出建议,让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次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建立了新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重点,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起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怀。

参考文献:

篇9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阅读能力训练中的德育渗透

阅读能力训练中的德育渗透,凭借的主要是课文。教师讲好课文,学生弄懂课文,是语文德育的有效途径。

1.预习中的德育渗透

在上课前,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阅读图书报刊、网络查询等途径,搜集整理有关爱国主义主题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事迹资料,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受到感化,进而得到深刻的教育。如《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晚年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在课堂反馈中,同学们对朱先生体现的中国人的骨气无不油然而生敬意。这样在预习中就进行了德育渗透。

2.授课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出共鸣。因此语文课可以通过生动的活动,设置特殊的情境,来进行德育渗透。首先,巧妙地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藏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进而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其次,在读讲中抓住课文主题思想的阐述进行德育渗透。最后,在答疑解惑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文章的思想性是内含在精心组织的语言文字中的,所以语文的德育思想必须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人物、事件来实现。如: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我让学生讨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学们不受限制,自圆其说即可。通过此次讨论,学生最终认识到要做一个关心天下百姓的疾苦、注重民生的人。

3.课后推荐阅读中的德育渗透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诸多方面的积累,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自读课本及中学生必读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得到自我教育,了解到应该珍惜目前所有,善待身边的人和事。如阅读《朱自清散文全集》,学生既可以感受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又可以从中体会他那深厚悠长的亲情。再如阅读《呐喊》与《彷徨》,学生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先带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又如阅读《唐诗三百首》,学生可以在李白那浪漫奔放、神采飞扬的诗篇中领会他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情怀,可以在杜甫那沉郁顿挫、博大精深的诗篇中感受他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情怀,可以在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人那秀丽明净的诗篇中领会他们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可以在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那雄壮慷慨的诗篇中感受他们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二、写作能力训练中的德育渗透

学生写作总要表达思想情感。俗话说“文如其人”,写作和做人相一致,教文和育人相统一,因而,在写作能力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有效途径之一。

1.在写作主题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与做人密不可分,“吾手写吾心”,教师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心态、与时俱进的思想,对他们的一生发展都有很大帮助。教师应让学生在写作中思考人生,识别“社会现象”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追求崇高人格,塑造健康自我,设计美好未来。

2.在写作指导中进行德育渗透

老师的作文指导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点,因势利导,将兴趣自然地引到预定的目的上来。其次要将时代热点作为选题让学生去调查、研究。社会形势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会形成一定的潮流,成为人们在一个时期的某种追求和时尚。青少年学生更爱赶时髦、赶潮流,很愿意去认识潮流产生的社会背景,老师通过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最后,教师应指出,作文必须符合调查报告的要求,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要先“调查”后“报告”,反对大话、空话、套话。如果教师能进行恰当的指导,就可以给学生在写作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3.在写作改评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以达到共识,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以表场和鼓励。对于学生的调查报告,哪怕其中只有一点闪光点,教师也不要忘记给予表场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下一次的调查报告的撰写中更加充满热情和信心。当然,中学生年龄毕竟不大,阅历尚浅,认识事物、分析形势的能力不强,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这时,语文教师就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在鼓励的同时及时地指出其中的不足。

三、听说能力训练中的德育渗透

学生听说能力训练,是在口头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实现的。这个过程是学生接受各种思想和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因而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1.开展朗读和表演

学生通过生动的朗读,能把文中内在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情感表达出来。在朗读前,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示朗读的要求,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很容易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自觉地感受作者寄寓在语言文字里的思想感情。有些课文剧情性强,表演相对容易、方便,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和参与,把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自己的价值取向发生联系,把自我转化为文中人物,与其同爱共恨,在迁移中完成对思想的洗涤。

2.开展专题活动。

篇10

1,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和分析

2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3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和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的研究

4 封建迷信在一些地区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5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6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7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策的研究

8 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9 农民赋税负担问题调查

10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11 公共事业民营化的案例研究

12 各类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13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14 社会大众食品的消费安全意识调查

15 中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16 社会外来人口的社会参与意识调查

17 农村税收改革调研、

18 假日经济发展调查

19 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和功能变迁调查

20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21 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22 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23 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24 社会服务问题研究

25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26 妇女地位和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27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28 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状况原因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