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7 21:2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20**年英国《金融时报》500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制药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其他工业八个子行业。
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医药行业的特点
1、高技术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为寻找医治危及人类疾病的药物和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高投入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年的时间,耗费8-10亿美元左右。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20年间,每隔5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1倍。20**年,世界制药业的“三巨头”——美国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和诺华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分别达71亿美元、46亿美元和35.5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占全年销售额的比例均在15~16%之间。
3、高风险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经过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每年会合成上万种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几、二十种化合物通过实验室测试,而最终也可能只有一种候选开发品能够通过无数次严格的检测和试验而成为真正的可用于临床的新药。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还比较低,美国为1/5000,日本为1/4000。即使新药研发成功、注册上市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旦被检测到有不良反应,或发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可能随时被中止应用。
4、高附加值药品实行专利保护,药品研究开发企业在专利期内享有市场独占权。由于药品研究开发的高额投入,制药公司一旦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其新产品的高昂售价将为其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回报利润能达十倍以上。5、相对垄断医药制造业从根本上说,是被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大制药公司所垄断,并且这种垄断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20**年,世界前10家跨国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的份额为43%,前20家占有率已经达到60%以上。我国制药业长期以来以仿制药物为主,自主研发实力不强,R&D投入较少,利润回报、风险性等产业特征也相应表现得不如世界发达国家制药业那样突出。但随着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在自主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道路上,对产业特性的感受将会越来越强烈。
(二)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20**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
(三)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目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制药大国,可生产化学原料药1300多种,总产量80余万吨,其中有60多个品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化学药品制剂30多种剂型、4500余个品种;在全球已经研究成功的40余种生物工程药品中,我国已能生产18种,其中部分药品具有一定产业化规模;中成药产量60余万吨,中成药品种、规格达8000多种;可生产医疗器械近50个门类、30**多个品种、110**余个规格的产品。
1、近6年医药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产量稳步增长,连年创出新高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年的1712.8亿元增长至20**年的3876.5亿元,年均增长17.75%;工业增加值由20**年的468.3亿元增长至20**年的1133.2亿元,年均增长19.33%。20**年医药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62.1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第18位;实现利润273.95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第11位。
2、重点子行业中的化学制药业成为医药工业的主要支柱,中药工业稳步发展,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医药工业的重点子行业主要包括化学制药、中药工业、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业。
(1)化学制药业成为医药工业的主要支柱,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年,我国化学制药业共完成总产值2383.76亿元,完成增加值607.4亿元,完成的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医药工业的50%以上。化学制药业中的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两个门类增长速度不一,化学原料药业增长势头好于化学制剂业。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国和主要化学原料药出口国,化学原料药已经成为医药工业的支柱,产值约占整个医药工业的1/3,原料药生产量约占世界化学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2%,原料药产量约有50%出口。受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等因素影响,未来3-5年,我国化学原料药业将保持较好增长趋势,化学制剂业随着我国医药健康防疫体系的完善、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农村医疗扩大等也将平稳增长。
(2)中药行业是医药工业的第二大支柱中药行业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两大门类。20**年中药工业完成总产值800.9亿元,完成增加值294.9亿元。20**-20**年间,我国中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54%,销售产值年均增长18.8%。从整体状况看,目前我国中药行业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还不高,缺乏行业技术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较难保证。20**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将推动中药、生化药出口列为科技兴贸的基本战略之一,这对中药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将起到积极作用。
(3)生物制药近年来发展迅速生物制药业是我国受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20**年,生物制药业工业总产值194.9亿元,增加值72.3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6.3%、10.05%,其中基因和疫苗生产发展很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20**年国家加强卫生防疫机构建设和紧急防御体系,启动了十余亿元的疫苗计划,列出了今后几年将重点发展的6类生物医药项目,这些举措将带动我国生物制药业的高速发展。
(4)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垄断。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较低,但我国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十大新兴市场之一,是除日本以外亚洲最大的市场。20**年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188.7亿元,增加值72.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5.04%、16.27%。目前我国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为常规、普及型产品,高精尖产品数量少,缺少能拉动产业整体升级发展的核心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自我保健需求的增加,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3、医院下游市场发展趋于完善我国医药商品的销售,以委托医药商业贸易公司和企业自销为主。目前我国已有药品批发企业7486家,药品零售企业151760家。医药物流作为医药产业中的全新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较为完善的网络结构和现代管理水平的现代医药物流企业脱颖而出,一大批医药商业企业正在向着医药物流企业转变。
4、重点医药生产区域已经形成从地域效益分布程度来看,20**年医药行业效益聚集的前10省市分别占全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70.03%、实现利润的73.12%。在华北、华东、华南及四川等具有医药工业基础,有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将医药工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发展的地区,成为医药工业产业聚集、实现效益相对集中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
(四)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0**年以前,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很低,导致企业规模较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20**年以来,国家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在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中强制实施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AP(药材生产管理规范)等;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分别实行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制度,对医药产品制订了药品注册制度,对中药、医疗器械等各子行业制定了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这一系列制度的推广与实施,保障了我国医药行业的有序发展,医药行业已形成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与医药行业有密切关系的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GMP认证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降价、降低出口退税率等。
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将促进一些国产普药生产企业的发展20**年底,国务院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对于医药制造业而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对药品需求结构调整的引导。20**年6月,国家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用药范围主要确定于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基本治疗用药。一些疗效好、价格低、质量可靠的普药、国产药生产企业将会扩大在医疗保险用药中的比重,扩大市场份额。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将使我国非处方药发展进入黄金时期20**年,我国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正式启动了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截止到20**年底,国家已正式公布了非处方药物(OTC)目录共六批。OTC药物可以进行广告宣传并无需医生处方即可购买,在宣传和流通方式上有较大的优势。我国OTC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1990年OTC销售额为19亿元,20**年达320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群体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自我药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OTC市场将出现发展的黄金时期。
3、GMP认证制度的实施淘汰了近千家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的医药小企业,提高了我国医药生产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20**年,国家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在医药行业推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AP(药材生产管理规范)认证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针对医药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制度。GMP的中心内容是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质量保证,确保产品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所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年7月1日前通过GMP认证,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止生产。据统计,截至到20**年6月31日,全国累计有310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占全国药品生产企业的60%,有1970家药品生产企业和884家药品生产车间未通过认证。
4、药品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实施使强势医药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药品定价采取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定价方式,其中: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10**多种药品与医保药品目录以外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20**年以来,国家先后10多次降低中央管理药品价格,降价金额累计达160亿元,平均降价幅度在15%以上。从20**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决定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全国重点城市的试行范围,要求医疗单位在采购临床上应用普遍、用量较大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药品时必须进行集中招标,以进一步降低基本药品价格。国家根据市场和医疗消费情况实施药品降价政策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药品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有利于降低药品的“虚高”利润,促使药品利润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合理分配,而强势医药生产企业可以借助价格、成本、品牌上的优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5、降低出口退税率将使一些中小原料药生产企业面临淘汰,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的集中度将得到加强我国将从20**年1月1日起,降低出口退税率。这项政策的实施,将对化学原料药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和影响。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国内原料药生产能力过剩,销售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再受到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影响,其盈利空间将日趋狭窄。大型原料药生产企业由于拥有规模化生产效益,产品成本较低,在降税后仍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一些中小型原料药生产企业将被迫退出这一行业。
(五)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3-5年,我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化学原料药、中药、生物制药成为发展重点,医药生产企业的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加快,大批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的小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将不断出现。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将不断加大,成为医药生产企业中一支骨干力量。
1、《医药行业十五规划》明确了医药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及结构调整方向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发展优势原料药业,继续发挥化学原料药方面的优胜,分层次发展化学原料药,重点突破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短缺的产品及具有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充分发挥石家庄、哈尔滨、沈阳和重庆等老医药工业基地的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竞争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促进中药现代化,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加强重点中药企业技术改造;在现代生物制药方面,重点研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好产业化前景、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药物,加快研发关系国计民生的防治严重传染疾病的基因工程、微生物载体、核酸等新型疫苗,以及针对病毒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性疫苗。在医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及时淘汰落后产品及生产工艺,严格控制新开办企业数量;仿制产品的生产审批将考虑市场供需情况和技术水平状况;制假售假、污染严重、扭亏无望、达不到GMP要求的企业,依法关闭、破产;鼓励中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与大型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协作与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20**年4月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要求对其中的禁止类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坚决限期淘汰、依法关闭;对限制类项目中的拟建项目停止建设,在建项目暂停建设并进行清理整顿。其中涉及医药行业的目录如下:禁止类限制类手工胶囊填充维生素C原料项目软木塞烫腊包装药品工艺青霉素原料药项目塔式重蒸馏水器劳动保护、三废治理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原料药项目无净化设施的热风干燥箱一次性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项目安瓿拉丝灌封机药用丁基橡胶塞项目铅锡软膏管无新药、新技术应用的各种剂型扩大加工能力的项目(填充液体的硬胶囊除外)粉针剂包装用安瓿原料为濒危、紧缺动植物药材,且尚未规模化种植或养殖的产品生产能力扩大项目药用天然胶塞直颈安瓿项目
3、外商投资指导政策20**年,国务院修订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其中对外商投资医药制造业的指导政策: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产品鼓励类我国专利或行政保护的原料药及需进口的化学原料药生产维生素类:烟酸生产氨基酸类: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等生产采用新技术设备生产解热镇痛药新型抗癌药物及新型心脑血管药生产新型、高效、经济的避孕药具生产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新型药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生产(艾滋病疫苗、丙肝疫苗、避孕疫苗等)海洋药物开发与生产艾滋病及放射免疫类等诊断试剂生产药品制剂:采用缓释、控释、靶向、透皮吸收等新技术的新剂型、新产品生产新型药用佐剂的开发应用中药材、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加工及生产(中药饮片传统炮制工艺技术除外)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生产兽用抗菌原料药生产(包括抗生素、化学合成类)兽用抗菌药、驱虫药、杀虫药、抗球虫药新产品及新剂型开发与生产
(六)医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药工业企业集中度不高20**年,世界前20家医药公司在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占有率达60%以上。20**年,我国医药行业前20名企业(以销售收入排序)的资产总额占全行业的16.5%,销售收入占20.3%,实现利润占21.2%。前60强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也只有30%-40%。我国医药工业企业过于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从数量上来看,20**年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共有4600家左右,其中小型企业占79.1%,中型企业占13.9%,大型企业仅占7%。从效益情况看,20**年4600多家企业中微利和亏损企业占全部医药工业企业的85%以上。中小企业数量过多,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也难以适应医药行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相对垄断的行业特性。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药”政策的实施,医药行业总体技术实力得到了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研开发投入不足。跨国制药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一般都占销售总额的15%以上,而在我国不足2%。科研投入的不足使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较少,产品更新慢,重复严重,化学原料药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二是装备水平亟待提高。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的装备还以机械化为主,距发达国已进入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自动化装备生产阶段还有较大差距;三是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我国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8%左右,真正形成产业化生产只有2-3%。
3、产品质量、性能有待提高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但药物制剂研发水平低,多数制剂产品质量不高,稳定性差,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现阶段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产品,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十几甚至几十种制剂产品。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常规中低档产品,产品返修率和停机率高,产品性能不稳定,造成临床上所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与新型实用医疗设备多数依赖进口。
4、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我国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比例为17%,而美国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占全美市场份额的60%,我国医药商业集中度较低。医药流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批发格局被打破以后,新的医药流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目前我国医药流通的批发环节以委托医药商业公司销售和企业自销为主。近年来,医药生产企业出于对产品价格加以控制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强了自营自销力量。
二、我行医药行业业务发展现况分析
(一)我行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1、近三年我行医药行业信贷业务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根据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提取的数据,截止20**年底,全行公司类医药行业客户1200户,信贷业务余额181.91亿元,较20**年底增加35.3亿元,增长24.1%,其中:贷款余额168.3亿元(含票据贴现10.21亿元),占92.5%;票据承兑余额11.57亿元,占6.4%;贸易融资业务余额1.19亿元,占0.7%;保证及信贷证明余额0.85亿元,占0.8%。医药行业贷款余额近三年增长较快,20**年底医药行业贷款余额为168.3亿元,比20**年底增加29.5亿元,增长21.2%,与同期全行公司类贷款15.2%的增长速度相比,高出6个百分点。医药行业贷款余额占全行公司类贷款余额的比重由20**年底的1.13%上升到20**年底的1.28%。
2、医药行业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截止20**年底,我行医药行业不良贷款客户389户,占医药行业客户总数的32.42%;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29.5亿元,比20**年底减少4.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55%,较20**年底下降6.8个百分点;“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余额22.35亿元,比20**年底减少3.5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28%,较20**年底下降5.4个百分点;欠息户409家(其中有息无本户20家),占客户总数的34.1%,欠息额7.33亿元,比20**年底减少2.62亿元,其中催收利息7.26亿元,比20**年减少2.2亿元。从不良贷款形成时间来看,20**年以前发生的信贷业务形成的不良贷款(五级分类口径)余额为19.95亿元,占20**年底不良贷款总额的67.6%;欠息额6.3亿元,占欠息额的85.9%。受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以及剥离因素的影响,20**年6月底,医药行业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额下降为12.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61%;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余额10.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虽然医药行业不良贷款额及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但医药行业资产质量依然不容乐观。医药行业的不良客户数、欠息户比例较高,进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20**年底、20**年6月底我行前十大不良客户贷款余额分别为16.1亿元、9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54.5%、74.5%,不良贷款客户集中度很高。
3、医药行业客户总数减少,户均信贷余额有所提高与20**年相比,20**年底医药行业客户总数有所减少,其中商业客户减少了近一半。工业客户信贷余额有所增加,占医药行业信贷业务的比重有所提高。20**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客户1200户,比20**年减少170户,其中:工业客户1095户,比20**年减少41户,信贷余额173.05亿元,比20**年增加40.78亿元,占医药行业客户信贷余额的比重由20**年的90.2%提高到95.1%;商业客户105户,比20**年减少129户,信贷余额为8.86亿元,比20**年减少5.44亿元,占医药行业客户信贷余额的比重由20**年的9.8%下降到4.9%。20**年底,我行医药行业客户户均信贷余额为1516万元,比20**年提高446万元,其中:工业客户户均余额1580万元,比20**年提高416万元;商业客户户均余额844万元,比20**年提高233万元。
4、区域分布分析医药行业在我行地区分布广且较为分散,与医药行业自身的地域发展分布不相匹配。截止20**年底,全行有39个分行(含总行公司业务部)有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其中上海、河北、浙江、深圳、陕西、山东、广东、四川等前八位分行信贷余额91.96亿元,占医药行业信贷资产总额的50.55%,其余约50%的信贷资产分布在全国其他的31个省、区的医药企业中。从不良资产分布来看,除宁波、厦门、海南、、三峡等五家分行无不良贷款外,其余34个分行均有不良贷款,其中总行公司业务部、河南、吉林、河北、深圳前五位分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7.51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59.30%,不良贷款分布区域较集中。从不良贷款率来看,总行公司业务部、河南、新疆、吉林、甘肃五个分行的不良率最高。
(二)我行在医药行业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客户结构不合理,客户规模偏小截止20**年末,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共1200户,其中:信贷余额10**万元及以上的403户,占医药客户总数的33.58%,不良户56家,不良率15.61%;信贷余额1000万元以下的797户,占总客户数的66.42%,不良户412家,不良率34.89%。我行对医药行业的信贷支持重点不够突出,信贷余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89户,仅占总客户数的7.41%,贷款投放多数集中在医药行业的中小客户上,而中小客户集中体现了不良户数、不良贷款率双高的特点。医药行业客户结构不尽合理,在医药行业的营销工作中,应加强对医药行业客户结构的调整,加大对国内优势医药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信贷投放,逐步退出小规模医药企业。
2、我行医药行业存量信贷资产的区域分布与医药行业区域发展结构不相匹配我行医药行业信贷资产分布与医药行业地区发展结构不相匹配,在部分医药行业实力较强、发展较快的区域,我行信贷市场份额较低
3、我行与医药行业客户关系紧密程度不高由于历史原因,医药行业客户多在工行、农行开户,是工行、农行的传统客户,企业基本结算户主要开立在工行和农行,在我行基本户开户率较低,资金结算量较小,我行对其资金回流及信贷资金风险的控制力度较弱。我行与医药行业客户关系紧密程度不高,深层次的营销难度较大。
4、竞争产品无特色,缺乏个性化服务医药行业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行业,呈现出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的基本特征。医药行业受国家管制较严,在审批、生产、销售环节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多级审批,国家配套政策的变化对医药企业和产品有着直接的影响。
此外,医药行业技术专业性强,产品分类细,种类繁多,需要对医药行业技术、产品、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行对医药行业客户提供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以资产业务中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贷款为主,在资产业务以外缺少与医药行业特点相配套的服务模式,不能有效满足医药行业多层次的市场需求。营销过程中缺乏对不同类型医药客户的市场细分以及需求特点的研究,针对不同类型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三、医药行业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1、融资业务需求(1)固定资产贷款需求。20**年后国家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门槛,与此相关带来的固定资产贷款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符合GMP要求的生产厂房和生产线的资金需求;二是医药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三是为实现医药产业化,建设新医药生产基地和老医药工业基地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2)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医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耗用或销售而储存的各类存货、季节性物资储备等生产经营周转性或临时性的资金需要。(3)其他融资需求。一是医药企业进出口业务所产生的贸易融资需求;二是由于医疗器械行业大型设备采用租赁或分期付款方式所产生的融资租赁、买方信贷和保理业务需求;三是医药企业由于支付及结算需要所产生的法人帐户透支等临时性融资需求。
2、资金归集及电子化产品需求(1)资金归集需求。医药工业类客户和医药商业类客户具有各地分支机构较多、资金结算量小但频繁等特点,下游客户(包括各地商、经销商以及医院和药店等)相对稳定但数量较多。为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对加强资金归集提出了要求,可通过网上银行、重客服务系统等为医药客户组建资金结算网络。(2)电子化结算产品需求。药品、设备招标采购网上信息平台以及医药经销商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需要银行提供相配套的移动POS、金融IC卡等电子化结算产品。
3、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需求医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将推进医药流通及生产企业的重组,由此产生资产评估、财务咨询等业务需求。同时由于医药行业风险基金制度的建立和筹资的多元化,可向企业提供资产管理和投资顾问服务。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医疗及保险业与每个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可办理银行卡、代收费、保险等中间业务服务。
四、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定位
近两年,我行在医药行业的信贷投放增长较快,信贷余额年均增长超过20%,在全行信贷余额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同时,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年均下降幅度超过25%,信贷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但是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客户结构不合理、信贷资产分布与医药行业区域发展结构不匹配、优质客户不多等。针对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现状,确定未来3-5年内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的思路是:优化医药行业客户地域结构,加大对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的营销力度,提高我行在医药行业发展较好地区的市场份额;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退出医药行业中效益及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
(一)优化医药行业客户地域结构,确定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从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来看,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较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医药行业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发展较快、较稳定。该区域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全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70%以上,已成为医药行业产业聚集、实现效益相对集中的区域,医药行业中的重点优势企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也集中在这些地区。根据医药行业发展的地域结构,结合我行医药行业客户发展现状,将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河北、天津、北京、吉林、四川、黑龙江和陕西等十二个省(市)作为我行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二)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医药行业客户结构
1、重点支持类客户各分行应视本地区医药企业的发展状况,选择本地区的重点支持类客户。重点支持类客户应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②有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强,财务指标在同行业中保持先进水平;③我行信用评级在AA级及以上。十二个医药行业重点发展地区所在地分行可选择1-5家医药企业作为分行重点发展的客户,其他地区的分行可选择1-2家医药行企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各分行应根据企业发展状况以及与我行合作情况等,及时对重点支持类客户进行动态调整。对分行确定的重点支持类客户,应根据医药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提供授信、组建资金结算网络、提供保理、投资理财、财务顾问、个人金融服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增加我行在医药行业优质客户市场的业务份额。各分行在确定重点支持类客户时应注意:①企业所处的子行业。我国医药行业重点发展的子行业是化学制药业、中药业和生物制药业,其中:化学原料药业具有较大优势,预计未来3-5年内,受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等因素影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营销中应重点关注具规模、有成本优势的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生产药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中药行业营销中应重点关注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有传统品牌优势、拳头产品突出、拥有中药材生产基地和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销售网络畅通的大型中药生产企业;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尚处于初创阶段,表现出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特点,目前不宜进行大规模信贷投入,营销中重点关注疫苗和生物工程技术药物生产企业。②企业产品的特点。将医药企业产品列入医保目录的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一项指标;对仿制尚在专利保护期的国外新特药的国内生产企业应持谨慎态度;关注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支持具有明显品牌优势、强大营销能力的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对主导产品品种相对单一的化学制剂药生产企业的支持要慎重。
2、维持类客户对目前在我行有存量信贷业务但未列入分行重点支持类的医药企业,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向并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对其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管理规范、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进入规模化生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及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可根据企业发展状况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但原则上不增加新的信贷投放。对维持类客户应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努力拓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增加存款收益、中间业务收益,减少信贷风险。新晨
3、退出类客户目前,中小型医药企业客户数在我行医药行业客户中占较大比重,这部分客户集中表现出客户数量多、户均余额低、不良户数及不良贷款率双高的特点。各分行应把医药行业客户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本地区医药企业发展状况及与我行的合作关系等,制定本地区医药行业客户退出标准和退出名单。退出类客户应包括:①未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通过GMP、GSP、GCP、GAP认证的医药企业;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产品列入国家20**年《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中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的医药企业,列入20**年《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的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的医药企业;③产品无特色、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前景不明朗,年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下的小型医药企业;④贷款余额在200万元以下的小型医药企业及在我行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医药企业。对退出类客户应制定具体的退出计划,同时注意保全我行债权,以免债权被悬空或各种逃废债行为的发生。
五、医药行业客户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医药行业是受政府管制较多的行业,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药品降价、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国家环保标准的变化以及出口退税等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政策变化都会对医药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表现为对医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及药品供求结构的引导,国家政策最终将影响企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因此必须积极关注医药行业相关政策的变化以及对医药企业带来的影响,在确定医药企业项目成本和收益时,也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二)关注市场变化由于地方保护的普遍存在以及所有者缺位等原因使制药企业重复投资过多,整个市场呈现出过度竞争的状态,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科技含量高、企业实力雄厚的大型医药企业逐渐会形成垄断态势,那些科技含量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营的小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关注医药企业的市场变化,一是要关注产品的市场特征,如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替代性;二是产品的发展前景,产品的市场潜力及潜力的持续时间;三是关注产品价格波动对市场的影响。
(三)关注医药行业技术风险医药行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相对垄断,对技术要求较高,一旦技术失败,整个项目的投资将不能收回,因此技术风险是制药项目的首要风险。对于新药项目来说,技术风险包括新药是否能够研发成功、是否能够通过国家临床研究和生产上市的审批,以及取得生产批文后在工艺和技术上是否存在问题等。对于仿制药来说,主要是生产的工艺路线是否成熟和稳定。
(四)加强对客户的审查
1、针对行业特点,加强对医药客户的准入审查医药行业是一个市场准入限制极严格的行业,制药企业从取得生产资格到药品上市以及最后价格制订都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管制,如果不能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产品将不能在市场销售。在客户和项目审查中应注意:(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审查企业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目前国家对医药行业产业政策主要有医药“十五”发展规划、20**年下发的《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20**年下发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录》;(2)根据医药行业准入要求,审查企业是否具备行业准入资格:医药工业企业应通过GMP认证,具备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批文、医药产品注册证等;医药商业企业是应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通过GSP认证,进口药品应具有进口药品注册证等。
2、借款人应具备较好声誉医药产品事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药品的药效和副作用缺乏了解,在选择药品时往往依赖以前的经验。因此制药企业以往的产品记录对于现有产品的销售成功与否至为重要。
篇2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6.001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6-0001-02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且不断积累完善、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变化,中医药(民族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1]。但目前,中医医院西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的膏、丹、丸、散制剂在各级中医医院药房中越来越少,中医传统技术在逐渐消失,很多行之有效的验方和民间疗法得不到继承和创新[2]。同时,我国的医疗管理体制、以西医为依据的各种评判标准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中医药的发展[3]。
本研究基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天祝县”)中藏医药工作开展的实际状况,确定典型的调查对象,采取访谈和问卷的调查方式对该县中藏医药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综合民众的意见与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推动中藏医药工作,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1 调研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2年1月12日-2月25日。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样进行调查区域的选择,选取了具有城乡地域代表性的3家县级医疗机构(县医院、县藏医院、县妇幼保健所),5家乡镇中心卫生院(打柴沟镇卫生院、安远镇卫生院、西大滩乡卫生院、赛什斯镇卫生院、哈溪镇卫生院),5家乡镇一般卫生院(华藏镇卫生院、石门镇卫生院、炭山岭镇卫生院、松山镇卫生院、东大滩乡卫生院)。与相关人员座谈8次,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68份,回收率为96.8%,其中有效问卷940份,占回收问卷总数的97.1%。经统计学分析,抽样地区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农牧民对中藏医药服务的需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政府与相关政策的扶持程度
调查所知,天祝县政府实行中藏医药事业经费财政预算单列,并且逐年加大对中藏医药事业投入,优先将县藏医院确定为定点医疗机构。将中藏医药服务项目和中藏药(含自种自采中藏药)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详见表1。
2.2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藏医科室建设情况
按照甘肃省卫生厅《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
基金项目:兰州市科技局项目(2012-1-59)
通讯作者:刘雪松,E-mail:
施意见》要求,县藏医院设立中藏医预防保健科,县妇幼保健院设立中医科,积极开展中藏医预防保健服务;乡镇卫生院结合健康档案建档及体检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通过实地查看了解到,截至2011年,县藏医院开展了藏医药浴、火吉麦杂(火灸)、放血疗法等中藏医药适宜技术。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中藏医科、中藏药房,建成了相对独立的中藏医药综合服务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藏医科室相关配置情况见表2。
2.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人员配备情况及结构
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天祝县中藏医药人员梯队结构不合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偏低;数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如县藏医院,根据床位测算,医院现缺编84名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人员学历、职称情况见表3、表4。
2.4 中藏医药人员教育培训情况
为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更好地服务大众,天祝县卫生部门近年来外派进修培训38人,参加高一级学历教育45人,其中有23人取得中藏医本科学历,其余取得中藏医专科学历。此外,深入开展中藏医师承教育活动,积极发挥名中藏医效应[4],开展了“县乡村三级中藏医药师承教育”活动。截至2011年,全县有中藏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23人,继承人61人。
2.5 中藏医医疗服务量
2011年,全县中藏医门诊达11.5万人次,占总门诊量的35%,中藏药收入占药品收入的38%,中藏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30%。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能够运用中藏医诊疗技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中藏医门诊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比例高于30%。
2.6 中藏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通过深入走访和调查了解到,农牧民对中藏医药知识知晓率达到95%,对医疗机构中藏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达到90%,对医疗机构中藏医药服务满意率达到95%,县乡村医疗机构中中藏医药人员对中藏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达到93%。表明天祝县卫生部门对于中藏医药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比较重视。
2.7 藏医药开发研究所情况
天祝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研制了仁钦佐它、七十味珍珠丸、仁钦芒觉等250余种名贵、常用藏药制剂,完成了六味丁香丸等170种藏药制剂生产批号注册工作,编写出版了《华锐藏药志》、《常用藏药手册》,挖掘出版了清代乾隆年间天祝藏区民间藏医药古籍手抄本《疾病诊断明灯》,搜集整理了部分华锐藏医药发展史料和民间藏医验方、效方,完成了天堂藏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工作,在县乡23家医疗机构设置了藏医诊室,开展了华锐洁白丸等“华锐藏药”和华锐肾宝等华锐系列保健品的研制开发,进行了部分野生藏药材资源保护和人工实验种植工作。
3 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天祝县基层中藏医师人员缺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医师年龄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的局面,极大地影响了中藏医工作的开展。虽然近几年中藏医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比较多,但由于缺少足够的医务人员,大部分医务人员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没有时间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对目前的新知识、新理念缺乏了解,中藏医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此外,就医环境亟待改善。天祝县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中藏医科的基本情况是:开设有中藏医科,没有中藏医临床诊室;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乡镇卫生院大多有1~2间诊室,可以开展针灸、按摩、拔罐等传统中藏医项目,然而刮痧、正骨、药浴等项目开展得并不多。究其原因是医疗设备相对缺乏、医疗环境狭小。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中藏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投入。基层中藏医医疗服务存在收入低、耗时多、辛苦劳累等情况,建议对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乡镇卫生院中藏医治疗项目的收费实行全部或部分返还的政策[5]。
天祝县藏医院在临床工作中开展的藏医医疗服务项目具有简、便、廉、验等优点,吸引了本地及青海、新疆、上海、黑龙江等地大量患者前来就医。但是,目前外地患者住院时产生的藏医药服务费用在当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均不予报销,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悖于国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政策。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态度
[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2-0027-04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一种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我国属于感染高流行区[1],每年约有23/10万的人死于与乙肝有关的疾病[2]。长期以来,国人由于对乙型肝炎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人人谈虎色变。大学生是思维活跃、接受知识能力强的一个群体,科学的组织相关的教育对预防乙肝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3]。因此,了解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掌握的现状及对乙肝病人的态度和可能采取的行为,并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旨在了解他们对乙型肝炎病毒的认识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该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样本含量为520人,平均年龄21.2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乙肝基本知识、对乙肝病人的态度等内容。现场调查前随机抽60人预调查,证实问卷的可行性后,于当年10月份对全日制在校生进行整群抽样,共520人。调查以个人为单位,问卷在调查员监督下完成,由调查对象自填,当场发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问卷52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11份,有效率为98.27%。
1.3 数据处理
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平行录入有效数据,SPSS软件包进行相应的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1.4 质量控制
为了发现调查表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修改调查表,在调查之前进行预调查,并进行调查表的信度效度分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调查人员针对该项目学生进行了调查培训,并对每天的调查表进行核查。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学生乙肝知识知晓率比较
乙肝知识总知晓率为60.42%,一年级为51.46%,二年级为65.96%,三年级为68.96%。在基本知识的比较中,乙肝致病的病因是病毒、乙肝唯一有效保护抗体是表面抗体、乙肝的传染源、乙肝是不能彻底治愈的、使用可阻断乙肝传播、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是0、1、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经两两检验均可知一年级学生的答对人数均低于二、三年级组学生,而二、三年级学生答对人数无差异,见表1。
2.2 不同年级学生对乙肝的态度比较
有30.4%的一年级、28.6%的二年级、13.2%的三年级学生愿意与乙肝携带者一同居住;有40.2%的一年级、45.2%的二年级、17.6%的三年级学生当恋爱对象被发现为乙肝携带者仍愿意继续和对方发展,不同年级在以上两个问题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经两两检验发现三年级学生愿意与乙肝携带者一同居住,当恋爱对象发现为乙肝携带者还愿意继续交往的人数少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见表2。
2.3 不同年级学生获取乙肝知识的途径比较
有94.4%的一年级、98.5%的二年级和95.6%的三年级的学生愿意了解更多的乙肝的知识,不同年级学生愿意了解乙肝知识人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经两两检验可知一年级学生愿意了解更多乙肝知识的人数少于二、三年级学生。有9.3%的一年级、13.1%的二年级和20.9%的三年级的学生认为目前掌握的肝炎防治知识够用,不同年级学生间认为目前肝炎防治知识是否够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3。
不同年级学生获得乙肝防治知识的最主要来源为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其次依次为学校教育、相关书籍、医务人员、同学与朋友、父母亲。最受欢迎的知识获取途径与目前学生获得乙肝防治知识的途径基本一致。但通过相关书籍(含专业书籍)在实际情况和期望情况比较中不同年级学生人数间有差异(P < 0.01),在实际情况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51名、89名、49名,而期望情况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80名、75名、33名。经两两检验一年级学生实际通过相关书籍(专业书籍)获取乙肝知识的人数少于二、三年级的学生。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要加强控制最终消灭的传染病[4]。乙肝知识的掌握程度可直接影响其发病水平[5]。从调查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出结论。
学生对乙肝的预防保健知识虽有一定的了解,但认识程度有限,认识存在差异,知识结构不全面、不系统。乙肝知识总知晓率为60.42%,高于福建省龙岩市健康人群的知晓率为50.7%[6],天津市居民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45.32%[7],江苏省居民乙肝知识知晓率57.0%[8],但都显著低于《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的80.0%以上要求。有90.80%的学生知道乙肝可以由孕妇传给胎儿及87.28%的学生知道接种疫苗可以预防肝炎,无统计学差异,与周绍英等[9]的调查结果一致。通过调查发现乙肝唯一有效保护抗体是表面抗体,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是0、1、6月,使用可以阻断乙肝传播和乙肝是不能彻底治愈的知晓率较低,均低于50.00%,经两两检验得知一年级学生中乙肝知识回答正确率低于二、三年级学生。这可能与一年级新生刚进校不足2个月,对乙肝的知识全部来自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对乙肝没有系统的认知,这与其他人群认知状况相似[6-8]。虽然二年级学生在调查时间内还未系统的学习《传染病学》《传染病护理学》,但对乙肝知识知晓率却与三年级学生的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学生在医学院校接受相关的医学基础教育,校园氛围的影响有关。反观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已在实习期,应该对乙肝这样的常见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但结果却与二年级在校生无差异,对乙肝知识知晓率仅为68.96%,低于张静等报道的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平均认知率79.4%[10]。
三年级学生愿意与乙肝携带者一同居住,当恋爱对象被发现为乙肝携带者还愿意继续交往的人数少于一、二年级的学生。结合表1知道一年级学生虽然对乙肝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但却有着对待乙肝患者的正确态度,反观三年级学生虽然对乙肝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但缺乏对待乙肝患者的正确态度,对携带者有歧视倾向。三年级学生的这种对乙肝的认知率较高而态度呈负性的现象与文献[8,11,12]报道相反。从表2中可以看出,有77.89%的学生同意对乙肝携带者的隐私权受立法保护且三个年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很强,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只有26.61%的学生愿意与乙肝携带者一同居住,与赵彩艳[13]报道的27.69%的结果相符,但显著低于李春荣等[12]报道62.12%的研究结果。
有96.28%的学生愿意了解更多的乙肝知识,与周绍英等[9]、常军[14]的调查结果一致,只有12.92%的学生认为目前肝炎防治知识够用,说明目前乙肝防治方面的知识在大学生中是有需求的,但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学生对于愿意了解更多的乙肝知识存在差异,经两两检验可知二、三年级学生较一年级学生愿意了解更多的乙肝知识的人数多,这可能以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医学知识发现医学知识博大精深,学习态度端正更愿意学习相关知识,一年级学生入校仅2个月,还未真正进入医学生的角色,对医学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故少数一年级学生对于了解更多的乙肝知识的态度还不确定。从获取乙肝知识的途径看,53.22%的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学习乙肝防治知识,其次为学校教育、阅读相关书籍(含专业书籍)、医务人员、同学朋友、父母亲及其他。这与学生希望获取乙肝知识的途径基本一致,但通过相关书籍(含专业书籍)获取知识的实际与期望值的两两比较可知一年级学生实际通过相关书籍(专业书籍)获取乙肝知识的人数少于二、三年级的学生。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主流大众传媒的快捷、方便、实用、记忆深刻、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积极省钱等特点,很容易被人们接受[15],但媒体报道的知识多是不系统的,可能会使学生接受到不正确的防治知识,影响到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故应加强从专业书籍的阅读和学校的教育中获取正确、系统、大量、可靠的知识。
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特殊群体,有着良好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特别是对医学生而言,将作为增强大众防范乙肝意识和消除乙肝歧视的主力军,在校期间开展乙肝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所以,在今后对大学生开展乙肝防治知识的教育活动中,应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在宣传栏中宣传,进行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折页,医疗咨询等校媒结合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乙肝防治知识教育,注意基本知识的学习巩固和纠正概念易模糊问题,尤其要注意乙肝的传播途径,易感行为等问题,彻底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还应注重知识与心理的结合教育,针对大学生的负性心理开展咨询工作。且在健康教育中应特别强调乙肝防治教育的紧迫性,着重增强预防保健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乙肝。
[参考文献]
[1] 庄辉. 提高异性肝炎预防和诊治水平[J].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3):1-2.
[2] 刘北陆,栾建兵,张旭刚. 15797例医保参保人员乙型肝炎5项结果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32-335.
[3] Raimondo G,Isgro G,Caccamo G,et al. Is there a down grading in the alert about th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Italy[J]. 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2007,39:257-261.
[4] 潘建军,陈俐芳,潘力,等. 健康人群自愿接种乙肝疫苗的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86-1087.
[5] 威金荣. 军队人群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8,14(1):46-47.
[6] 郭丽红,黄明燕. 健康人群乙型肝炎防治健康教育对策探讨[J]. 职业与健康,2006,22(7):532.
[7] 陈晨,李学军,顾清,等. 天津市城乡居民防治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需求评估[J].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27-29.
[8] 杨国平,李小宁,张学宁,等. 江苏省普通居民乙肝知识、态度调查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2,23(2):4-6.
[9] 周绍英,董,边国林,等. 宁波大学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知信行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5):78-80.
[10] 张静,刘英,付辉. 高校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 价值工程,2010,7:233-234.
[11] 丁素琴,马迎华,王超,等. 学生家长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歧视态度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395-397.
[12] 李春荣,吴艳乔,陈希宁,等. 大学生对乙肝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405-1407.
[13] 赵彩艳.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 医学信息,2011,8:3552.
[14] 常军. 东胜地区中学生乙型肝炎基本知识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2):392.
篇4
[皮肤病用药]
1 华佗膏
2 达克宁
3 冻疮膏
4 脚癣一次净
5 采乐
6 复方水杨酸溶液
7 兰美抒乳膏
8 派瑞松
9 鱼石脂软膏
10 复方苦参水杨酸散
[降压药]
1 珍菊降压片
2 复方降压片
3 北京降压0号
4 洛活喜
5 寿比山
6 洛汀新
7 倍他乐克
8 复方芦丁片
9 开博通
10 山绿茶降压片
[降糖药]
1 达美康
2 糖适平
3 消渴丸
4 美迪康
5 盐酸二甲双胍片
6 优降糖
7 拜唐苹
8 格华止
9 优泌林
10 美福明
中国家庭用药2005系列调查报告
――“百姓最信赖的安神补脑药”推选活动
药 名
(药名以首字拼音字母排序,不代表本刊的排序意见。)
安尔眠糖浆
安神宝颗粒
安神补脑液
安神补心丸
安神健脑液
安神胶囊
安神宁
安神养心丸
柏子滋心丸(浓缩丸)
刺五加脑灵液
豆蔻五味散
杜仲补天素片(丸)
复方五味子糖浆
复方枣仁胶囊
琥珀安神丸
健脑补肾口服液
抗脑衰老胶囊
灵芝北芪片
灵芝胶囊(片)
灵芝糖浆
脑宁糖浆
脑乐静糖浆
脑力静糖浆
脑立清胶囊(片)
宁神补心片
七叶神安片
强身健脑片
清心沉香八味丸
清眩丸
人参珍珠口服液
参芪五味子糖浆
参茸安神片(丸)
参芝安神口服液
神衰康胶囊
舒心冲剂
睡安胶囊
松补力口服液
速效枣仁安神胶囊
酸枣仁合剂
天王补心液
同仁安神丸
五加片
泻肝安神丸
眩晕宁颗粒
养血安神糖浆(片)
养血清脑颗粒
养心宁神丸
益心宁神片
益智康脑丸
珍合灵片
滋肾宁神丸
佐匹克隆片
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医药信息广告充斥着人们的视听,各种误区误导鱼龙混杂。为了较为准确地了解百姓用药、购药的真实需求,指导百姓正确地选药、用药,卓有成效地帮助人们治病强身,《家庭用药》杂志隆重推出“中国家庭用药2005系列调查报告”活动。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这一活动,支持这一有意义的事情。希望您从自己的切身用药体会出发,经认真综合判断后,投出您宝贵的一票,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最值得信赖的、货真价实的好药良药,造福百姓。
注意事项:
①本调查表自刊物公布之日起至2006年3月31日前填写寄回有效,也可以登陆省略,网上下载调查表。本表复制有效。
②推选结果每3个月公布一次累计统计结果(最终统计结果将进行公证)。
③每人限投票一次,附身份证号码(所有参与者个人信息本刊负责保密)。同一人重复投票无效。
④请根据您对上述药物的信赖度,选出10种,多选无效。表下姓名、身份证号、地址、邮编、电话为必填项目。
篇5
专题一经,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网友纷纷爆料,一些反传销专家更是主动与取得联系,并积极配合调查。希望能够尽一己之力,揭开网络传销的真面目,使更多人免于受骗。
近日,又有网友提供线索。深圳网友爆料说E科士威在巨大社会、舆论压力下,本性不改,甚至变本加厉,利用各种线上手段实施拉人头勾当。电子邮箱、QQ留言都成了他的“宣传阵地”。据网友说,如果个人信息被网络传销分子获得,那么将接收到铺天盖地的传销信息。
E科士威网络传销已近乎疯狂,单纯的线上发展下线难以满足他们,他们甚至利用实体商店作为发展下线的据点,而但从店名上,看不出它与E科士威有任何联系。进店消费的人群,便不知不觉沦为了他们的宣传、拉拢对象。
篇6
关键词:胃溃疡穿孔;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特征;并发症
导致胃溃疡穿孔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情绪紧张、刺激性饮食、酗酒、药物作用等都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胃溃疡穿孔[1]。一般患者在穿孔前有剧烈痛觉提示,也有少数患者发病前无异常疼痛,致使患者忽略病情。在胃溃疡穿孔的初期,常常给患者带来胃痛、心率加快、低血压、手脚冰凉、体温下降、急促呼吸等症状;发病1至4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此时患者不再手脚冰凉 、体温及血压等均有所恢复;若未及时救治,发病6至12小时左右,患者可能出现呕吐、心慌、呼吸困难、少尿、低血压甚至休克等[2]。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如急性腹膜炎、休克等。现我院为了研究对胃溃疡穿孔患者予以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特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溃疡病穿孔患者113例,选取胃溃疡穿孔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22例,年龄在21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8.25)岁,所有患者均非首次发病,均存在胃痛、呼吸急促、手脚冰凉呕吐等临床症状,且经询问无其他疾病及既往病史,既,此49例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
1.2方法
患者经确诊后,安排家属于手术通知书上签字。做病情评估以判断手术方案:根据病情,对26例患者采取单纯缝合术方案治疗、9例患者切除局部溃疡部位、14例患者接受部分胃切除术。手术过程中采用全麻,并严格执行消毒过程并保证全程无菌操作;术后做好抗感染工作。观察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后患者家属协助做生命质量调查问卷,包括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社会能力,每项满分5分,总计15分,分数高提示生命质量高。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c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计量数据组间,以p
2结果
2.1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调查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调查结果发现,术后患者活动能力(4.8±1.02)分、心理状态(4.0±0.43)分、社会能力评分(4.6±0.32)分均高于手术前患者活动能力(2.7±0.54)分、心理状态(2.9±2.13)分、社会能力评分(3.1±0.42)分,统计学上有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调查结果(分,X±s)
注:手术后与手术前相比,*P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
手术治疗后,少数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创口感染、1例出现胃内出血、4例出现消化系统障碍,总计出现术后并发症8例,并发率为16.33%。
3讨论
胃溃疡穿孔属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情绪紧张、刺激性饮食、酗酒、药物作用等刺激胃黏膜表面,使其防御能力降低,此时,幽门螺旋杆菌入侵造成胃溃疡穿孔。临床症状通常有胃痛、呕吐、低血压、手脚冰凉,膈肌受到刺激致使呼吸急促等,若不及时控制,任其病情发展,最终会导致休克[3]。胃溃疡穿孔还会导致急性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治疗以手术为主,单纯缝合术及部分胃切除术为多见。我院为了探究胃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既手术治疗方法,特选取了近期入院的49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其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调查报告为对比指标,得出患者于手术治疗后生命质量评分为(13.4±1.76)分,高于治疗前的(8.7±2.11)分,两个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
综上所述,对胃溃疡穿孔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予以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的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 秦国喜.62例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83-185.
[2] 郭建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治疗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5):370-372.
篇7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着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篇8
一、现有客户接管方案
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视客户为上帝的经营思想,尽力满足现有客户的正当要求,做好客户在接管期间的思想转变工作,让他们看到与我们合作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为营销公司的业务承包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二、销售网络及销售队伍的构建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省的销售区域实际及我公司实际构建辐射全省,延伸周边省市的销售网络区域,我们都知道好的销售行为离不开一个团结奋进的销售群体,为了构建一支良好的销售队伍,我准备做好以下几点:
1、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方案,员工薪酬控制在总提成的18%左右,包括营销公司全体成员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等。充分激发营销业务人员的聪明才智,确保年度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2、认真做好市场信息的搜集、处理工作,逐旬编发《市场旬报》,逐月编发《市场分析报告》,逐月编制《三包服务报表》,提交企业经理层及各相关部门参考。
3、在不违背企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销售人员享有营销业务管理全过程的自主调控权和应急处置权。
4、业务招待及公关费用控制可以达到总提成的10%左右。
5、定期免费培训销售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他们的营销能力,创造条件给与销售人员一定的外出旅行和研发机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市场容量预测及目标设定
(一)市场概况
据20xx年底统计我们的销售区域已经辐射到本省的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区,85个县,23个市辖区,人口达到3593.3万,并且还向外省区有所延伸,这给我们的医药销售创造了很好的前置环境条件,但是由于我们目前只能进入一些二级医院进行销售,所以我们要紧紧赶在国家新医药目录出台之前,制作一个良好的营销计划,争取让我们的医药产品进入更为高级的医院,具体是以产品形式进入医院:我们委托各家医药经销单位,由其作为产品的,而使产品打入相对应的意愿。其中又可分为全面形式合半形式:①全面形式,由医药单位完成产品到医院的进入、促销以及收款的全部过程。这种方式往往是有我们企业将合适的底价开给单位并签好合同,以足够的利润空间刺激其经销的积极性;②半形式:是指由医药单位仅完成产品到医院的进入和收款工作,产品在医院的促销工作由我们销售人员完成。这样就有利于我们企业直接掌握产品在医院的销售动态,把握各种市场信息,对销量的全面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二)目标任务
1、定员:每个市级区域5人,其中主管公司销售经理1人,区域经理3人,销售内务1人。
2、定量:定人,定区域,定任务。根据公司全年销售总量,将任务按区域分解到每个月,由区域经理具体将任务落实到每家医院,以确保每月销售任务的完成。每月各品种销售任务分解明细各区域经理必须根据管辖区域市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销售计划,确保公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四、政府运作思路
1、各区域经理根据自己管辖区域,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积极搜集市场第一手资料,每次出差回到公司后必须以书面报告将每次走访及开发市场汇总市场调查报告,缺一份扣100元,连续两次不写报告者,调离销售岗位。市场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反映当地市场情况,包括当地市场用肥结构,需求实量、品种,同行同类产品销售方法,销售价格,走访用户的基本情况等基础资料,以供公司决策。
2、各区域经理应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各项经济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出差在外在确保平安的同时不惹是生非,与公司保持紧密联系。
3、严格财务制度,非特殊情况,销售人员不得将货款打入自己账上,不允许业务人员向客户借款。按时与用户做好往来账对账工作,随时对每家用户双方账务往来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处理商务纠纷事务,不得无故拖延,否则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业务人员自己承担,赊销者谁经手谁负责到底。
4、出差回到公司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按照值班制度执行,有事相互通气,手机24小时不允许关机。积极深入生产现场,监督产品质量及包装和运输质量,避免破包、短件、打湿等现象出现,发现问题后及时向主管生产领导反映并纠正,确保产品出厂后用户的满意度。
5、根据自己区域全年各品种销售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用户,每月初应以书面形式将本月发运计划提供给销售内务,内务人员将各区域发运计划提前提供给驻站人员,将每月追外及下月正式计划提前准备,以确保运输畅通,非特殊情况不允许口头通知报计划,避免出错,无法追究责任。
6、货物发走后应及时将车号通知用户,需取货小票的,销售人员应及时将票据传递给用户,若发现因票据传递不及时造成用户取货罚款之类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业务人员自行承担。
7、配合公司财务部门,提供准确的用户结算单位及价格,以便财务开具发票,需购货发票的业务人员应及时将发票寄给用户。
8、严格按公司定价进行销售,低于公司定价必须经业务经理和公司总经理同意后方可执行。超出定价销售,超的部分业务人员与公司按5:5比例分成。
9、针对销售业务人员,每月根据公司年度计划下达每月销售任务,销售业务人员应根据情况努力去完成任务,每月一考核,季度一兑现,连续三个月未能完成销售任务者,自动调离销售岗位,听侯公司安排,有岗位的继续上岗,没岗位的自动下岗。
10、销售业务人员在做好销售业务的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公司订购的《医药导报》、《市场分析与调研》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丰富自己的理论,开阔自己的视野,并定期相互交流,促进销售业务开展。
11、公司竭力贯彻全员销售观念,广纳贤才,只要是公司员工,有权利有义务去努力销售公司产品,销售政策一视同仁。
篇9
本期摘要:
物价下降成为共识盈利预期再创新低
基金经理继续调低宏观经济增长预期。选择增长率为8%左右的被调查者占58%,较08年11月份调查下降8个百分点;而认为GDP增长率将下滑至7%的达35%,较08年11份调查上升23个百分点;判断增长率在9%以上的比例从08年11月份调查的22%下降到本期的6%,而在08年5月份的调查中该比例为96%。
人民币升值不再是一致预期,通货膨胀担心转为通货紧缩。31%的基金经理表示未来12个月人民币将会贬值,认为将会继续升值的仅有20%。14%的被调查者认为未来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将上升,高达84%的比例选择物价指数将下降,预期上升净值为-70%。
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预期再创新低。本次调查基金经理对未来12个月盈利增长率的平均预期下滑到-14.60%,为04年以来新低。仅有5%的被调查者预期业绩仍将增长,选择未来业绩下滑10%和20%的比例分别为36%和49%。未来上市公司毛利率下降几乎成为共识,各有43%和45%的的基金经理认为毛利率将轻微下降和大幅下降,仅有9%的被调查者选择毛利率有望提升。
业绩增长最受关注 市场情绪有所提升
有46%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仍处在熊市的中期阶段,但较08年11月份调查下降了11个百分点;41%的被调查者判断熊市已进入尾声,更有6%的乐观者认为市场正在告别熊市,开始进入牛市,此两项调查数据分别较08年11月份上升5和3个百分点。与08年7月份以来的调查结果相似,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和宏观经济政策继续被认为是影响未来中国股市走向的最重要因素,选择比例分别为50%和33%,前者较08年11月份调查上升了12个百分点,后者下降了16个百分点。选择大小非减持和海外市场走向的比例分别仅为7%和5%。
基金经理对国内股票市场估值水平的认同度有所下降。3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市场定价偏高,其中选择偏高20%以上的有12%,分别较08年11月份调查上升8和9个百分点。选择估值合理的人数为34%,另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市场估值偏低,较08年11月份调查下降11个百分点。
基金经理继续提升未来6个月A股市场的预期收益率。85%的基金经理预期收益为正,其中,选择回报率在10%以内、10-20%、20-30%和30%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0%、35%、21%和9%,预期10%以上收益的比例较08年11月份提升了14个百分点。仍有15%的基金经理相信未来6个月市场将继续下跌,但低于08年11月份调查4个百分点,低于08年9月调查18个百分点。
机构投资者逢低买入意愿略有下降,逢高减持意愿变化不大。如果未来3个月内股价下跌10%,有64%的被调查者选择买入股票,较08年11月份调查低4个百分点。如果未来3个月股价上涨10%,选择卖出的人数为35%,较08年11月份调查下降1个百分点;卖出净值为30%,上涨了7个百分点。
资产注入再受追捧 通讯科技热度骤升
资产注入类股票再度受追捧。认为资产重组或资产注入类股票未来6个月将表现最为优越的基金经理占39%,较08年11月份调查大幅提高了29个百分点,并创出08年3月份以来最高选择比例。有29%和25%的被调查者选择小市值成长类股和中等市值绩优股,较08年11月份调查各降11和5个百分点。选择大盘蓝筹股的人数仅有8%,低于08年11月份调查10个百分点,为近两年调查中第二低点,仅高于07年9月的7%。
行业选择上,基金经理仍然最看好医药保健,最看淡汽车,与08年9月份、11月份调查结果相同。从获得超越大市判断数值上看,医药保健为53%,自08年7月份以来的4期调查中连续位居第一;通讯(通讯服务、通讯设备制造等)和科技类股票分列二、三位,占比各为45%和44%,分别较08年11月份调查大幅上扬27和23个百分点。金融类(银行、证券等)股票继续不被看好。未来6个月,仅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金融类股票市场表现将超越大盘,较08年11月数据下降5个百分点。汽车、公用事业、基础材料(化工、纸制品、建材等)、零售等行业获得超越大盘判断的选择比例均未超过20%。
从判断超越大盘净值(判断超越大盘比例减去落后大盘比例)角度看,医药保健、通讯和科技类股票仍位居三甲,超越净值分别为45%、33%和31%;汽车、金融和基础材料类股票最不被基金经理看好,超越净值分别为-41%、-26%和-17%。与08年11月份调查相比,看好科技、通讯和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类股票的人数明显上升,超越净值分别上扬43、40和38个百分点;公用事业、零售、金融和日用消费品类则是超越净值下降最多的行业,分别下降了27、18、18和12个百分点。
(详细内容敬请参阅下列图表)
特别声明:
本次基金经理调查版权归深圳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所有。未获得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调查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篇10
[关键词] 食物中毒;亚硝酸盐;调查报告;食品卫生
[中图分类号] R155.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6(a)-146-02
2010年5月26日10:30,深圳市某区CDC接到报告:某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共接诊了11例因口唇指甲发绀、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就诊的患者,疑似食物中毒,请区CDC前去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
此12例患者于2010年5月26日早上6:10~8:10在某商场门口摊档进食了凉拌面,其中,2例于早上6:30最早出现口唇指甲发绀、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由家人送来某区人民医院就诊。随后其余人亦陆续出现上述症状,于上午9:00左右先后被送往该院就诊。12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唇指甲发绀、头昏、头痛等症状。本次事件特点发病急、潜伏期短。根据病例定义,确定12例患者均为此次食物中毒患者。经抢救,12例都脱离危险,无人员死亡。
2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2.1 病例定义
2010年5月26上午凡进食过同一摊档提供早餐并在当日出现下列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之一者:①口唇指甲发绀、头昏、头痛、恶心、呕吐;②呕吐物中检出亚硝酸盐。
2.2 流行病学调查
2.2.1 时间分布:引起食物中毒的餐次为5月26日早餐;进餐时间集中在6:10~8:10,发病最短潜伏期为10 min,最长潜伏期为50 min,平均潜伏期为25 min。
2.2.2 地点分布:12例患者5月26日早餐均在某商场门口的同一家路边摊档进食相同的食品。
2.2.3 人群分布:流行病学调查12例患者,女性10例,男性2例,年龄11~35岁。
2.2.4 临床表现:口唇指甲发绀、头昏、头痛、腹痛、呕吐、无发热。
2.2.5 可疑中毒食品:凉拌面。
3 现场卫生学调查
食品加工现场为街边流动摊档,存在交叉污染及严重的食品污染隐患,不具备进行食品加工的条件,无卫生许可证,使用一次性快餐盒盛装食品在街头流动摆卖,摊档主无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经调查,摊档主的妻子误把亚硝酸盐当作食盐放进调味品澳宴奇调味粉精的袋子里,在烹调时,使用了调味品澳宴奇调味粉精制作凉拌面出售,故引起本次中毒事件。
4 实验室检测
临床检测结果:患儿冯某的血氧饱和度为80%。对患者呕吐物及剩余食物、剩余调味品进行检测,按GB/T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方法测定结果如下:患者庞某的呕吐物检测出亚硝酸盐含量为60 mg/kg、患者揭某的呕吐物检测出亚硝酸盐含量为12 mg/kg。剩余食物检出亚硝酸盐强阳性、剩余调味品澳宴奇调味粉精检测出亚硝酸盐含量为1 190 mg/kg。
5 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实验室结果及临床症状,对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和《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6-1996),诊断为一起由于亚硝酸盐污染食品而引起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为12人。引起食物中毒的餐次为5月26日早餐,引起中毒的食品为“凉拌面”,造成食物污染的原因是调味品澳宴奇调味粉含有亚硝酸盐。
6 讨论、思考与建议
本区近几年发生了多起亚硝酸盐引发的中毒事件,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强烈重视。亚硝酸盐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0~20 min,如系食入大量蔬菜或未腌透咸菜而引起的中毒潜伏期为1~3 h。中毒突出特征是皮肤发绀,特别是口唇、手指最为明显。所有患者陆续出现呕吐、口唇发绀相似的临床症状,并且本组12例患者发病时间集中、共同餐次、食品均明确,停餐后无继发病例,临床症状符合亚硝酸盐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粒状粉末,无臭,微咸湿,易潮解,易溶于水,俗称工业盐,可用作食品着色剂和防腐剂,在食品添加剂商店很容易买到。在熟肉加工过程中可缩短煮肉时间,色泽鲜亮,好看,能诱发人的食欲。正因为如此,业主铤而走险,竞相往食品中添加亚硝酸盐。
加工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对添加剂没有正确认识,使用时估摸着添加,再加上添加剂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极易造成误放或多放而引发中毒事件。由于亚硝酸盐的性状和食盐在外观上难以区分,故由于误食误用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如果食品添加剂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特性前提下,从外观,如颜色、形状上予以区分,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加强对亚硝酸盐使用管理,不得散装销售,特别是在产品出厂时,标签标识用途用量应醒目,防止亚硝酸盐与白糖、食盐等混用、误用,以减少或杜绝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发生。市场需要相应的立法管理,添加剂知识需要最大限度的宣传和普及,需要提高人们对有毒物质(亚硝酸盐)的防范意识,广泛宣传亚硝盐的毒性:一次性摄入0.2~0.5 mg就会引起中毒,一次性摄入3 g就会致人死亡。规范市场从源头上控制亚硝酸盐传出途径。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人员应尽可能配备齐全的食品中毒物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如毒鼠强快速检测试剂、桐油快速检测试剂、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等,以迅速确定或排除引发食物中毒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政府明确禁止餐饮业使用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但由于亚硝酸盐和食盐性状相近,如无有效的手段,监督人员无法从感官性状上进行判别。故在日常监督中,也应该引入快速检测手段,使预防危害的关口前移,使潜在在食品中的危害在监督过程中就消解于无形。
[参考文献]
[1]史俊琴.亚硝酸盐食物中毒调查报告[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7):98.
[2]刘淼,黄新国,曹健.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117-118.
[3]李明耀.邹城市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 3(2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