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9 00:2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庆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庆调查报告

篇1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情商,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职学生情商调查

采用两套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调查,抽取高职院校的800名被试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情绪智力特点,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情绪智力培养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一共20道题项,每题选“是”得1分,选“否”不得分,问卷满分为20。本研究所取的大学生样本,其情绪智力总分在6-20之间,全距为14,平均分12.95,标准差为2.65。从整体来看,分数略呈正偏态分布,偏度系数(skewness)为一0.396

按照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数在0——6区间的占总人数的0.2%这部分人占少数,这些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认知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同时承受能力较差,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困扰,在7----15分区间的占84.1大部分学生的情商在这个范围内,这些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抗挫折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较强,但是缺乏对情绪的理解分析能力。在16---20区间的占15.7%,这部分同学的情商较高,在能够很好的认知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同时,还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当处于强烈情感边缘时,也不会被击跨。即使在愤怒时,你也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与他人相处得也很融洽。,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行理解分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在对问卷一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通过问卷二的调查,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二)关于测量大学声情绪智力的问卷二包含47个题项,其中自我维度包含23道,分别由认识自我情绪、表达自我情绪、调控自我情绪、预见自我情绪和体验自我情绪五个因素构成;他人维度有24道题,包括觉察他人情绪、评价与表达他人情绪、预见他人情绪、体验他人情绪、调控他人情绪五个因素。由此把大学生情绪智力作为一个二阶十因素的结构进行考察。

1、问卷共47道题项,每题以3点计分(1,2,3分),问卷满分为141。根据

本调查所选样本计算总分,分布情况如图1-1所示。

本研究所取的大学生样本,其情绪智力总分在49~121之间,

全距为72,平均分78.63,标准差为12.51。从整体来看,分数略呈正态分布,

偏度系数(skewness)为.276

就本次调查所选取的样本,大学生情绪智力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

计结果分别见表1-1、表1-2和表1-3。考虑到问卷各因素的项目数不等(自我维

度含23道,他人维度含24道),以下将各题项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作为各项

分析的基础,以后不再赘述。

表1-1两维度及总问卷题项平均分和标准差

自我维度

他人维度

总问卷

平均分

标准差

0.81

0.14

0.86

0.15

篇2

xx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父母必读》杂志对当代中国城市青年价值观念及生活形态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并于近日公布了调查结果。

中国城市青年基本概况

当代城市青年研究关于城市青年的界定具体描述为:生于1978年-1981年,现在年龄在23岁-26岁之间的青年;包括:大学生、研究生、已参加工作人群等等;在所在的城市至少居住三年,并且以后长期在城市生活。

之所以对城市青年进行这样的界定,并把其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提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是由于这个群体有其独特的成长背景,而且他们即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他们是一个孕育社会未来的群体。

参与此次调查的1040人中,年龄分布均匀,男性为53.8%,女性为46.3%,其中独生子女占57.8%。从就业情况看,80.4%的人有固定工作,6.1%的人有临时工作,有5.1%是学生,还有8.5%的人没有工作。

从收入看,34.6%的人月收入在XX元以上,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占24.1%。

人生价值观传统和独特兼有

篇3

近年来,区政府始终把国土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重点工作,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不畏艰难,负重奋进,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为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区国土经营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区正处于“四城两园一山”建设的关键时期,全区增量投入的加快,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先后开工,城市开发建设的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将使土地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将对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调整产生巨大压力,出现用地需求与政策取向“两碰头”的现象不会在短期内消除。二是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当前,我区土地利用方式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还不相符,用地需求紧张与利用方式粗放并存,供地计划不足与存量闲置土地并存。节约集约利用的行政推动力不够,多占少用、批而不供、批多用少、降低投资强度等粗放用地现象在各乡镇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批后监管有待完善。项目投资规模的考核仅仅停留在发改局立项的书面批复上,虽然地块上市时对投资强度作了明确要求,但项目建成后,因缺乏有效的实际投资到位核查确认机制,国土部门对项目投资规模是否到位很难核定。此外,清理闲置土地存在闲置认定难、责任认清难、处置到位难等问题,对闲置费的征收、到期土地的收回落实较难。

一是积极争取,加大用地需求保障力度。对有限的用地指标,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先保证那些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项目,支持保障重点建设用地。瞄准上级留控的土地指标,积极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搞好工作对接,力争把优势项目、优质项目纳入到上级重点项目盘子,全力以赴争取点供指标和独立选址计划指标。同时,国土部门要积极与上级条线部门加强协调,尽可能加快审批进程,缩短审批时限,为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二是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面对国家提高建设用地审批“门槛”,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的新形势,面对接踵而至的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用地需求,必须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机遇,全力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坚定不移地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要对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存量建设用地,采取限期开发、调整项目、整理复垦、土地回收等多种途径,促进其有效盘活。引导工业用地在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的基础上,走集群集聚之路,共享基础设施。财政、税务部门要严格落实和完善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财政、税收政策,用经济杠杆引导新建项目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鼓励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着力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中小企业投资者挖潜或租赁现成的标准厂房投资经营。

篇4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响应调查

[分类号]G203

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和36个国务院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政务公开规定,其中11个省(市)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地方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已经于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社会各阶层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程度和持有态度如何?政府信息公开对公众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基于此,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计划每两年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在社会中的响应问题进行长期研究。本次调查为首次研究,截止时间为2006年9月。

1 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30个问题,为提高调查效果,以选项式调查为主(其中有28项为选择题),并辅以填空方式(当选项中没有满意答案时填写)。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认识、态度、意识及使用状况,政府信息公开产生的主观影响,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几个方面。对于影响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认识的因素,主要从职业、年龄、城乡分布、受教育程度几个方面展开调查;对于公众对政府信息的使用情况则调查了获取途径、目的等方面对于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态度及意识则从满意度、公众对信息公开及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态度、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意识等方面展开。

2 调查范围及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0份,收回3 695份,其中有效数据3 343份,受调查对象年龄为17岁以上。问卷分布于广西、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宁夏、山东、四川、天津、浙江、山西等10多个省市的省会、地级市、乡镇、农村,涉及行政、事业、企业、商业以及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各文化层次工作者。本次调查覆盖的范围极广,可依据本次调查的数据推及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17岁以上的普通公众。调查数据的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图4所示:

在图1中调查对象涉及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其中事业单位员工占26%,企业职员占20%,农民占16%,公务员占9%,剩余29%为学生、个体工商户等其它行业从业人员。

调查对象分布于各级城市中,其中地级市占42%,县,乡占29%,省会城市占17%,农村则占12%。

在图3中调查对象包括各文化层次的公众,其中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占48%,高中/中专学历的占34%,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15%,硕士/博士学历的占3%。

在图4中调查对象涉及各个年龄层次涉及,其中20-30年龄段的占38%,30-40年龄段的占22%,17-20和40-50年龄段的占16%,60以上年龄段的占2%。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不同属性群体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程度不同

调查显示,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了解,全面展开政府信息公开的整体环境已较为成熟;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主要受公众的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及其所处的城市等因素影响。

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程度越高见表1:

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解程度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分布比较接近,年龄因素对信息公开的理解程度影响不大。除了17-20岁和60岁以上年龄段的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程度低一些外,20―60年龄段的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程度都很接近见表2:

从职业方面来看,从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到农业,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程度逐步降低。(见表3)。

城区居民比农村居民对信息公开的了解程度普遍偏高。(见表4)。

3.2 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态度、意识及满意度

调查显示,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持支持态度(见表5)。总的来说,政府信息公开得到了公众的普遍支持。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公众认为政府应该免费公开政府信息,但少量选择性收费型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也能被接受见表6:

调查显示,在确定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开内容时,公众期望政府充分考虑他们的意愿。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确定,支持政府自由选择的有9%,认为应根据公众需要的占42%,认为应与公众协商则有30%,另有35%的认为应依法公开见表7:

对于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义务还是权利的调查,绝大多数受调查认为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一项义务,其中7%认为是权利,44%认为是义务,49%认为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见表8:

调查显示,当前的政府信息的公开还是以政府主动公开为主导,且政府对主动申请公开的回应不够积极。曾主动向有关政府机关申请了解有关信息的调查对象只占17%,其余的从未主动申请信息公开。政府对于主动申请公开的回复,仅有26%给予了及时回复,另有40%虽给予回复但反应迟缓,还有23%隐瞒,11%拒绝回复见表9:

调查显示,公众对于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度不高。对于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度的调查,仅8%很满意,30%较为满意,25%满意,还有37%的不满意见表10。

3.3 政府信息公开产生的主观影响

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当前的政府信息公开对公众及其单位利益的影响不大,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则有较大影响见表11:

3.4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

至于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目的则是以了解情况为主,仅少量用于辅助决策和参与政府事务。其中,8%用于参与政府事务,20%辅助决策,63%了解情况,还有9%是因为好奇见表12: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43%);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32%);疫情、灾情等重大突发性事件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53%),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及其依据(35%);公务员录用、选拔任用、评选先进的条件、程序及结果(31%),其余各项内容大多不足20%。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还是有限,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范围见图5:

3.5 当前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主要方式

调查显示,政府已经开始采用多种方式公开政府信息,但当前公众最常用的途径还是以传统媒体为主。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广播电视、报刊、政府信息专刊和政府门户网站,其中广播电视占62%,报刊占54%,政府信息专刊占24%,政府门户网站23%,其余途径如新闻会、电话、专设工具等则大多在10%左右见表13。

4 结语

依据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笔者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4.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整体环境已较为成熟

政府信息公开得到公众的普遍支持,支持率达70%以上;公众也普遍对政府信息公开有了较大程度的了解,有所了解的公众接近70%,其中公务员更是达到了90%;公众也已具备一定的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主体的权利意识。政府信息公开的整体环境已经较为成熟,但还需开展必要的宣传。

4.2 公众获取信息受文化、地域影响较大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地域差别是必然的。地域的不同,会培育不同的性格;地域的差别也会造就不同的文化。在中国,不仅在南北之间、东西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在各省之间以及各省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非常突出,有三秦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湖湘文化等区分。

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和中部网站较多,西部、东北地区网站较少。从湖北省的情况看,全省应建网站118个,共建网站21个,建站比例近1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省级2个,占应建数的200%;市州级10个,占应建数的76.9%县级9个,占应建数的近9%。以上数据表明,越到基层建站数越少。笔者理解,由于越到基层可供信息公开的载体越少,建站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应越强。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公众文化层次越高,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程度就越高,从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到硕士/博士以上文化层次,对政府信息有所了解(知道+有点了解)的调查对象的比率逐渐增加,依次为45%、61%、74%、83%;城市居民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程度普遍比农村居民高,省会、地级市、县/乡居民对政府信息公开有所了解的受调查对象在70%左右,农村的则不到50%。因此,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时,宜以高文化层次带动低文化层次、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发达地区带动偏远地区,最终实现面向全体公众的政府信息公开策略最为适宜。

4.3 需进一步强化政府信息服务意识

公众期望政府在公开信息时充分考虑他们的意愿,如对信息公开内容的确定,42%受调查者支持根据公众需要确定方式,30%受调查者支持与公众协商方式。现阶段信息公开内容相对贫乏,对公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也不大。公开内容大都为经济发展规划及完成情况、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重大突发性事件预报及其处理情况(30%以上)等。至于对公众利益的影响,不足10%受调查者认为对他们及其所在单位效益有极大影响。同时,政府对主动申请公开的回应不够积极,也影响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积极性。因此,在今后的政府信息公开中需以公众为中心,充分考虑公众利益,以服务的方式展开,从公开方式、公开内容等多方面作出改进,使信息公开达到更好的效果,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满意度。

4.4 当前的政府信息公开应以传统媒体为主,其它途径为辅

当前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62%)、报刊(54%)等传统媒体,其它途径如新闻会、电话、信息公开热线等仅占10%左右。因此,当前政府公开信息应以传统媒体为主,方便广大公众;同时辅以多种途径,满足部分公众的个性化需求,并最终实现用多种媒体公开政府信息。

篇5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疫情报告;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99

根据调查不难发现,我国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疫情的控制方面主要表现为报告方式、临床报告人员责任意识、报告制度等方面。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报告质量方面尚存在一定阻碍,造成疫情报告质量的下滑。报告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传染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及时性,为疫情的了解与管理提供切实依据。就本次调查结果而言,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点:

1疫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1报告方式的缺陷

在电子化、网络化发展中,不少医疗机构在报告方式上仍旧沿用着传统模式,也就是仅仅采用书面形式报告,在一段时间后汇总所有疫情状况再统一上报。这种报告方式存在一个较大弊端,也就是处理上的不及时。以禽流感为例,在疫情上报方面,时间属于重要因素,只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携带传染病人群或是将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找到才能够有效控制住疫情的传播,否则极易出现传染病携带者由于自身活动行为造成更多人被染上传染性疾病情况。换言之,目前部分医疗结构在报告方式上尚处于偏向落后阶段,并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来保障疫情的及时了解,同时在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统一管理方面存在滞后性,应在检测出阳性反应后立即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让传染性疾病被更多医疗机构知晓并注意防控[1]。

1.2责任意识的落后

疫情报告属于重要事项,但一些临床医师在此方面的认识程度并不深,存在责任意识落后情况。调查发现,临床医师在传染性疾病疫情上报与控制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责任心不强、法制意识较弱、对传染性疾病在传播途径以及临床表现方面并没有达到完全了解程度等。传染性疾病通常会让患者存在普遍性特征,一些临床医师只能够看到普遍性,忽略了患者自身年龄、性别等方面造成了疾病特异性,从而并没有将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与不良反应全面掌握,在这一背景下,传染性疾病的防范可能会出现疏漏点,影响疫情报告质量。

1.3报告制度不完善

调查发现,在传染性疾病的报告制度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报告程序以及登记格式都存在较大不同之处,这些项目、环节上的不同造成疫情报告影响了统计时间与效率。同时,报告中缺少患者发病时间现象较为普遍,且在患者出入院等几方面也存在普遍性问题,不少医疗机构并没有登记这些内容。

2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优化措施

2.1改善报告方式

在现代化社会,信息传播除了传统的几种方式外,网络逐渐融入到信息传播媒介中并承担着重要角色。网络化的发展为传染病疫情报告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报告方式,同时也能够帮助相关部门更及时准确的了解到疫情状况以及传染病携带者本身情况,有利于对疫情的研究与控制[2]。具体而言,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网络直报方式将传染病疫情信息联网上报,一旦发现较大规模的疫情,统筹部门可通过各级、各地医疗机构的上报信息及时了解疫情分布状况以及携带者可能所处位置,尽可能减少更多人被疾病感染的可能性。

在网络直报方面,相关医疗机构首先应确保疫情上报处于长期联网状态,同时建立相应数据库,除包含有不同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患者不良反应、实验室检验注意事项等信息方便主治医师判断病情外,还应注意设置患者相关信息登记部分。在疑似传染病携带者信息登记方面,基本信息必不可少,同时还应将其临床症状详细说明,同时将实验室检查结果报告以附件形式上传到数据库。只有这样,当疫情爆发时才能够更及时的调用这些信息,查看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的普遍性,方便了解疫情主要表现,让人们自身加强防范。

2.2完善相关制度

卫生部门在此方面应起到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调查发现,在卫生部门干预下,《全国传染病报告工作规范》[3]的下发让传染性疾病的报告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各级医疗机构能够在指导下不断完善自身上报工作并优化报告质量。因此卫生部门还应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短时间内将相关制度建立健全,让医疗机构有一个合理参照去不断优化自身报告工作。同时,卫生部门应注意对临床医师以及实验室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帮助这类人员优化思想,从基层操作上保障疫情报告质量。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此方面的督导工作,不仅需要监督,还应注意引导,及时发现医疗机构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对于存在普遍性的问题可统一下发指导方案提升指导效率。

2.3加强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不仅在于工作方式以及具体操作上的培训,还应注意对医疗人员责任意识的培训。培训需定期展开,并且注意培训的效率,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现象,要让医疗人员切实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医疗人员也应注意自身建设,在培训下不断优化自身水平以及责任意识,了解到传染病疫情报告与防控的重要性[4]。同时,由于传染病疫情也是在不断进化与发展的,一旦疫情出现变异应及时告知医疗人员并在短时间内找到控制方法,普及传染病防控方式,提升临床医师以及实验室检验人员操作能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疗队伍。

3讨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报告方式以及制度管理等方面。因此在优化上理应重视这两方面的完善,有针对性的提升疫情报告质量,同时加强责任意识,力争将传染性疾病在初期有效控制,保障人们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施界,周丹娜. 徐汇区2009年二、三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0,17:3272-3273.

[2]胡惠兰,曾义虎,颜艺娜,蒋德青. 昭通市医疗机构2010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01:68-69.

篇6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边远山区;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9-0052-02

1 基本情况

1.1 边远地区情况:调查的4个自然村分布在2个乡镇,均属我县边远地区,自然村离所在乡镇政府最近8公里,最远20公里,离县城最近32公里,最远51公里;共有户籍人口1613人,常住人口556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4.47%。

1.2调查方式:通过面对面与群众访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1.3调查对象:边远村屯群众共29人,其中男14人,女15人;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9岁,其中30岁以下3人,38-43岁9人,50-60岁7人,60岁以上10人,平均年龄52岁;文化水平分别为高中3人、初中12 人、小学 12 人、文盲2人。

1.4调查内容: 主要是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知晓率情况进行调查,每张问卷调查了10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政策的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了解情况和参与情况。

1.5调查人员组成:均为县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流调人员,具有较丰富的流行病学调查经验。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边远山区农民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知晓率为37.93%(110/290)。见下表:问卷

内容按时

接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是否收到宣传单是否建档免费

2.2 结果分析

2.2.1群众对预防接种等传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了解程度较高,知晓率为82.67%;对新增的项目如慢性病患者随访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的知晓率较低,均低于30%,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知晓率最低仅为6.9%。

2.2.2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人数与收到宣传单的人数一致,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的了解主要渠道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形式获得。

2.2.3 居民建档率为55.17%,略低于我县建档的平均水平(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县建档率为58.96%)

2.2.4边远山区群众参加健康知识讲座的机会极少,仅为3.45%。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边远山区群众对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总体偏低,特别是对新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项目知晓率极低。

3.2边远山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留守在家的农民以老人为主,很少有青壮年。

3.3边远山区农民对外界了解信息的渠道单一,主要靠宣传人员上门发放宣传单或到卫生院诊疗时获得信息,从网络、广播等形式获得的信息较少。

3.4群众对疾病重医治轻预防的思想还未得到根本改正,对高血压、糠尿病等慢性病预防未予以重视。

3.5群众对某些疾病特别是精神病普遍存在隐讳忌医思想。

4 建议

4.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我国一段时期内重大的惠民工程,是充分让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

4.2加强宣传。以政府为主导,宣传部门要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平台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依靠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建设,从各个层面针对不同人群从不同切入点进行广泛宣传;对一些常规宣传形式覆盖不到的边远山区,可入户进行面对面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对精神疾病等群众敏感病种,可实行个性化的宣传,提供个性化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要引导群众从重治轻防向防胜于治转变。

篇7

【关键词】中职语文 学以致用 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50-01

由于中职生普遍文化成绩较差,他们对文化课学习都不是很尽心。很多中职学生都抱着错误的观念以为中职语文不必学,技校读书无非多学专业课程,学语文就是浪费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中职语文是中职教育中不得不学习的基础课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实用文阅读鉴赏、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这四个方面谈谈中职语文“学以致用”的教学实际运用特点。

一、语文教学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

对于很多还没有踏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在中职学校不需要学习语文,不需要写作文,不需要写背那些难懂的诗文……可是一旦来到学校发现这个观念错了!相对于中职专业课程来说,语文同数学、英语一样经属于中职教育中基础课程。中职语文虽然没有专业课那样严格要求,因此很多学生以为随便读就可以。其实不然,中职语文在专业课程面前处于基础必备的学科,很多专业课程内容理解需要语文基础知识,不然影响专业课程学习。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中职语文在中职教育中属于次要学科但是不得不学的课程。

二、“学以致用”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显著特点

由于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两个特性,但在中职教育中,语文的这两个特性就要失衡了。中职语文教学不要像普通中小学那样兼顾两个特性。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由于中职语文在中职教育的特殊地位,在现行的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涉及到其他专业知识,以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版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为例,《雨巷》和《再别康桥》包含了旅游的知识;余秋雨的《信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手则(节选)》融入了职业道德的内容;王则柯的《钱》与巴尔扎克《守财奴》有财经的思想;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蕴含着公关的知识。可见,中职语文学习是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的,即“学以致用”为职业教育服务,更为中职毕业后入岗服务。

三、中职语文“学以致用”的教学实际运用特点

由于中职语文在中职教育的地位特殊性,教学都是为其他专业课程所服务的,这一节具体分析中职语文应该从哪些方面才能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实际特点。

(一)注重中职生的实用文阅读鉴赏

对于中职教材常见的实用文,在三种实用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重点是记叙文与说明文讲解。由于中职教育学习时间短、课程任务重且多、实践活动多的实际,中职语文主要以实用文阅读鉴赏为主,较长的文学作品和较深奥的文言著可以适当减少。中职教师需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文章的技巧与方法。

在授课时以学生为主,教师在适当时机给以点拨。例如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版本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文,周国平的《人大高贵在于灵魂》、摩尔的《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莫泊桑《项链》、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等一些优美的课文要求注重学生自我阅读理解,教师在部分点拨让学生理解。

(二)注重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

由于中职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与毕业后从事工作期间可能都要接触到一些应用文,一些人会从事人事行政岗位。这些应用文诸如通知、通告、公示、书信、请假条、各类广告、招聘信息、演讲稿、调查报告、工作日志等常见的应用文。这些知识虽然在以前中小学学习阶段已经学习,但由于中职生大多是高中上不了的初中毕业生源,文化成绩比较差。大部分学生如请假条、通知、书信、求职信等应用文写作格式搞混甚至不清楚。

由于很多学生在以后工作中都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以上部分应用文写作,因此趁在中职教育语文学习期间,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讲授应用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并熟练掌握一些写作的专业术语,以提高未来从事工作的工作效率。

(三)注重中职生的口语交际学习

对于中职生而言,要想在未来的工作岗位比他人更加优秀,除了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外,那么口语交际能力能为中职生弥补工作能力的不足。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对中职生进行口语交际的锻炼。还有部分导游或者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口语交际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结合教学实际,方式多样化诸如学生即席发言或有准备的发言、模拟召开演讲会、招聘面试会与新闻会、讲故事、模拟两个陌生人见面对话情景等等。例如,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如果你对你的同事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该怎样同他(她)沟通呢?这除了能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外,还考查学生的公关方面的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随机应变的处理事情能力。对于口语交际一些礼仪方面在专业课程会介绍,但是语文课上要注重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谈吐清晰性。

(四)注重中职生的综合实践学习

中职生语文教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语文老师只要做好语文教学应该培养的写作、口语表达的综合能力,这个能力需要同其他专业结合起来培养。例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在一次旅游调查后,需要撰写调查报告,学生可以根据应用文写作课中的教学注意事项撰写,这样的调查报告更具有语文性。再如,中职学校交给学生群体组织一场“喜迎国庆”文艺表演活动,中职学生在一个团队合作下围绕国庆主题需要撰写文艺表演工作方案,与相关部门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复杂事情处理能力以及危机事件预案处理能力。

四、总结

中职语文由于其特殊的学科地位,因此中职教育中主要以“学以致用”为主,一切语文教学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从实用文阅读、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这四个方面来叙述彰显了中职语文的实际运用特点。

参考文献:

[1]虞未章.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英国BTEC教学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09).

[2]宋兴元,赵珊珊.明确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淮海职业教育,2007(02).

篇8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优越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126-01

综合性学习是跨学科,跨教育形式,跨时空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张扬学生个性、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和优势。

综合性学习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优越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综合性学习内容大多都是学生平时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发现的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并在活动中千方百计的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寻求解决。整个过程学生既要发散自己的思维,扩充自己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又要与老师、同学、家长、邻居、熟识的、陌生的,课本、课外读物,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甚至宗教的等人、资料打交道。而且少数活动牵扯了一些大小不一,面孔生疏的自然、人文或科研单位及环境,形成了生与生、生与师、生与他人、生与自然、生与环境的多边关系、多元认识,期间充满了智慧、激情、碰撞和交织,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第二,综合性学习以活动方式出现,与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课堂教学形式相比,无标准、无模式,形式开放,进展自然。学生全员参与自由操作,虽说有时有具体分工,有时有协同合作,但任务少负担轻,压力小,身心放松,精神愉快,无拘无束的天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

第三,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导向多,干涉少,学生能够自由任意安排,自行尽情发挥。个性色彩浓,自主成分多,随意注意时间长,自我展现机会均衡,亲身经历的体验赋予学生足够的心灵启迪和心理感应,学生的荣誉感、自尊心、甚至还有那么一点虚荣心(学生的虚荣心是纯洁的、高尚的)深深的得到满足。

第四,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兼而有之,调查研究的场所和角色位置的不断转换,活动时间的相对持久,使学生学会张弛有致、劳逸结合。

正由于此,综合性学习方式一开始就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给人以无边的希望、无尽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想。如果我们扶助有力、诱导有方的话,他会更健壮、更有活力的发展下去。在多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笔者总结出几点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学习与实践活动的体会。

一、重参与,轻成败。

主张让学生人人参与,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渊博学生的学识,磨砺学生的意志,规范学生的言行,丰富学生的阅历,不必把任务完成的好与坏,早与迟看得过重,只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排名先后无足轻重。如第十一册语文第一次实践活动――办国庆小报,只要学生人人动手参与,至于小报办得好与坏,优与劣,一般不宜过多评价,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重内容,轻形式。

此处的内容,形式有大内容、大形式和小内容、小形式之分。大内容、大形式是指活动所要实践的对象及活动开展的方法。小内容小形式是指学生单个分工的任务,及完成任务采取的方法措施。重内容轻形式,即大内容小内容都要重视,而大形式小形式一律忽略。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悟出世界是由万事万物组成的,只不过存在的方式不同,方式只是一种附丽,一种外在的表象,内容才是最本质的东西。还如“国庆小报”,大内容是一定的――均须围绕国庆选材,无规定内容视为脱题。至于全班选择一个下午或上午一起在教室或其它地方同时办,还是小组在一起办,或是学生单独挑时间地点办都可以,只要能按时完成,方式不去计较。这就是大内容大形式的轻重。学生个人所办的小报,大红大绿也好,清朗雅致也好,甚至看起来非刊非报也好,一律都是形式问题,不去管它,更不去评价风格的优劣,只要说此次活动的内容值不值得,同学们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即可。

三、重体验,轻收获。

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感受、领悟、得到的启迪、引起的联想、遐想,将学生是否得到所要得到的结果看清看淡。理由在于语文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践中,会包含有许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对他们认识世界,提高阅读与写作素养起积极地促进作用。如组织学生表演小话剧,体验角色内心感受,组织学生做民俗风情、民间传说的社会调查,学写调查报告,感受民间文化的奇异瑰丽,开展读书讨论、电影电视欣赏活动,体会文学艺术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及艺术形式塑造的不同渠道等等,只要学生自身有感受,有领悟,有联想即可,至于学生从中收获到什么,不去管它。

四、注重过程及表现,淡漠结果和结论。

过程论在国际上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先进理论,而对于过程的关注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表现。活动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学习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否真正自己动手、动脑,是否始终抱有热情,是否有触及心灵的体会和感悟等等,是教师所要关心的。至于活动的结果,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退一步说,即使我们的活动以失败或无效告终,学生活动后得出的结论欠妥或欠佳,那又有什么呢?语文不是数学,它要的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情感、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而做任何事情,初次的经历只有一次,成功的经验固然可喜,失败的教训却更能警励人的思想,给人以刻骨铭心的启迪。十二册语文第八单元“抄春联写春联”活动,让学生春节期间抄下自家、邻居或店铺的春联并学习写春联。只要学生有兴趣、亲自动手抄,动脑想,认真的运作程序中的每一个环节,仔细的品味每一副对联,感受到祖国语言精妙的内涵,起伏有节奏的音韵,准确巧妙地表达效果,至于学生抄录了多少,写了多少,质量如何,可不予追究。

篇9

这些工作主要包括:

1、深入销售第一线,在销售现场了解客户的特点和需求,掌握客户的心理动态,找出客户最关心的问题。

xx园xx庭,xx阁开盘期间的现场跟进。

xx村2、6底层商铺

销售期间的现场跟进。

xxx花园ii-9,iv-3,iv-4开盘的现场跟进。

2、收集其他楼盘的宣传资料和报纸广告,掌握竞争楼盘的动向,了解其他楼盘的促销手段和销售措施。

收集了七月份至今各楼盘的报纸广告并整理分类。

3、学习和观摩其他楼盘的促销活动,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以便为将来搞好公司的促销策划活动多做贡献。

参观了xx广场,xx花城,xx新城的开盘促销以及房展会的各楼盘促销。

4、与策划公司对接,对其提交的策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供领导参考,同时把销售部的意见与策划公司沟通,力图将宣传推广工作做得更加切合公司的销售部署,更加实际,更加有效。

5、参加公司的各种促销活动,组织销售人员在促销现场开展宣传工作,协调和沟通销售部和策划公司的分工合作。

参加了九月份的“房展会”,“xx园国庆看房专线车”,xx节期间的“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展览等促销活动。

6、根据实际情况,对重要问题多想办法,多出主意,尽最大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方案给领导参考,做好营销人员的参谋策划工作。

7、参加每周销售部主管例会,将周销售情况整理好,发送给领导,让领导及时了解销售现场的动态。

从七月份进入公司开始,每周汇总各点周销售情况上报领导

8、指导各销售点做好每个月的互访报告和每季度的市场调查报告,让各点人员都熟悉公司其他各点的相关情况,了解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情况和动向。收集整理各点交来的互访报告和市调报告,以备领导查阅。

9、学习销售部综合点人员应该了解的基本的房地产销售知识和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协助其他同事接待办理产权证的客户等。

篇10

>> 农用地确权与流转创新研究 农用地流转探究 我国农用地流转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GIS的农用地流转价格评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用地流转综合价值评估方法探讨 推进农用地流转的三条对策 密云县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分析、应用与研究 农户农用地流转意愿及流转数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产能核算研究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应用研究 宜川县农用地整治潜力研究 集体农用地征收价格评估方法研究 巴林左旗农用地定级成果研究 基于土地规模经营的农用地流转探讨 集体非农用地流转受困现行法律 陕西关中地区农用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对于我国农用地内部流转的看法和分析 浅析如何促进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中部地区的农用地流转问题及对策探析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及农用地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华彦玲,施国庆,刘爱文.发达国家土地流转概况[J].新农村,2007,(02):11.

[9]李晓丹.国外农用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演变[J].世界农业,2014,(05):6872.

[10]郭海霞,任大鹏.我国农地经营细碎化问题研究[J].求实,2008,(3):8688.

[11]杨澜,付少平,蒋周文.法国小农经济改造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8,(10):4951.

[12]马艳.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理论探讨[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05):5663.

[13]李刘艳.发达国家农地流转市场建设成效及借鉴[J].江苏农业科学,2012,(02):343344.

[14]范怀超.国外土地流转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0,(03):484488.

[15]聂用芬.芒市中山乡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J].学术理论,2014,(33):169170.

[16]朱志芳.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分析与探索―以永州市蓝山县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4,(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