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3 14:3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在,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富裕了,那我们小学生的零花钱情况会怎么样呢?于是,我和我班同学怀着好奇心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报告。
调查
我们对班上的同学进行了关于零花钱方面的访问调查。我首先调查零花钱的来源,从结果发现,大多是用压岁钱作为零花钱的,而家长主动给的则有十五个同学,我又调查了零花钱的用途,从结果表明,买零食和玩具就占约百分之七十,那买书订报的却只占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家长没有管理好有零花钱的孩子。
2、过年的时候,自己有压岁钱的同学就占约百分之八十,那家长主动给的才有百分之二十,可以看出压岁钱是学生基本零花钱。
3、父母比较宠爱孩子,会定时给零花钱,但是没有适当管理孩子的零花钱,造成了孩子乱用零花钱买些对身体有害的垃圾食品。
结论
1、学生的零花钱是来源大多是压岁钱或家长给的。
2、学生的零花钱都是用来买玩具和零食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建议
建议
1.建议把零花钱用于买零食的那些同学向那些把零花钱用于学习方面的同学学习。
2.建议家长们给孩子的零花钱要定时定量给。
附件:小学生零花钱调查问卷
1、你一天的零花钱大约是( )
A、一元以下 B、一元 C、一元以上
2、你的零花钱是哪里来的?( )
A、父母给的 B、自己向父母或长辈要的 C、用压岁钱 D、自己通过劳动赚的
3、你的零花钱都用在哪里?( )
A、文具 B、零食或玩具 C、上网或打游戏 D、买课外书
4、你认为自己的零花钱花的合理吗?( )
A、合理 B、不合理
5、你有没有自己赚过零花钱?( )
A、试过 B、没试过
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近期,我们全班同学进行了小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在我们当中,小学生乱花钱的现象非常严重,可以想象,如果任由自己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我们用钱的欲望会越来越大,向父母伸手要钱会永无止境,并且从小养成了不节制、乱花钱的习惯,长大了父母再有钱也不够孩子用,何况父母的年纪会大、我们还得学会自食其力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改变自己呢?
1.控制零花钱的数目。即使家里有很多钱也不能多要,明确零花钱也应该用在刀口上,如买学习用品、乘车,或在肚子饿、口渴时买些充饥解渴的食物等。
2.使用之前可以先制定开销计划: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钱?分别用来干什么?等等。这样可让孩子及早养成计划用钱的习惯。当然父母有时还得“旁敲侧击” 地“调查”孩子的钱是否如他自己计划的那样去用了,避免孩子为多领零花钱而撒谎。
3.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艰辛。可利用寒、暑假等时间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实践,如下帮妈妈当一天家、帮亲戚做一天生意、替奶奶带一天孩子、跟着爸爸上一天班、上社会自己找活干试着去挣钱等等,孩子自然会领悟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道理,用零花钱时当然就会多想一想了。
4.鼓励孩子多存钱。好多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的银行户口,家长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把平时节省下来的一角、一元都存入银行,积少成多。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建立“家庭小银行”,或者在银行为孩子专设一个活期存折,让孩子自己尝试有了钱存“银行”、有必要开支向“银行”提取的理财滋味,加强理财意识。
5.我们要明白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错误的说法。知识、能力、气质、性格等好多东西就是用钱买不到的,而一个人再有钱也买不完世上所有的东西。只有劳动、知识、经验、能力等才是每个人不可少的财富,拥有了这些才能拥有幸福。
我们已经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应该合理使用,不能铺张浪费。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不能像我们一样正常读书、生活,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节约零花钱,寄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帮助他们。
X年级X班全体同学
X年X月
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随着年代的发展进度,我发现有许多的小朋友每天都向自己的爸妈要零花钱,而且每次都向父母们要很多的钱,我更进一步的对小学生的零用钱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首先来到了小卖部,发现了许多小学生都在里面,而且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小学生买的是辣条,还有玩具,虽然说这些是小学生的日常习惯,但有一点还是不能疏忽的,那些小卖部的老板每天都把这些玩具、吃的上升价钱,为了使更多小学生来店里买东西,老板还故意往里面放一些诱惑小学生的东西,因此你只要吃一点儿,就会三番五次的去买。
分析
1、有些小卖部的老板每天都提升价钱,而且每次都提升一角、两角,让那些小学生以为很便宜,所以为使自己能让别人看到自己很有钱,就每次都去买。
2、有些小卖部的老板还为了使自己的钱包鼓一点,所以他们就往那里放一点儿让人吃了还想吃的东西,让他们忍不住去买东西。
结论
那些老板的心好像遇到钱就发黑,一点良心都没有,他们真的都是连禽兽都不如。
篇2
调查
我调查了一些同学们,他们有的说:“是压岁钱。”有的说:“是早餐省下的。”可是,这些同学说的是真的假?我决定去问问这些同学的家长。他们有的回答:“我没有给她钱呀!”也有的回答:“怪不得我给他坐车钱,他还是那么晚才回来。”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去偷爸爸妈妈的有百分之二十,骗爸妈的有百分之五十,其他的同学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他们大多数是因家长给他们在学校订学习资料的钱“节约”出来在买外面的零食。
2、有些同学是去偷或骗爸妈的钱。
结论
小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是从这些地方得来的:
1.爸爸妈妈给他们的搭车钱,他们却用来买些零食。
2.过年的压岁钱用来上网吧,打游戏机等。
3.骗父母学校要订资料。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他们手上的钱,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偷的或骗的。
篇3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课堂中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获得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研究的重点是转变以往的教与学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只注重对数学知识的传授,学生也只是麻木的接受数学知识,更多的是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与我们《新课标》所提倡的“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同时,我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前期准备阶段(20*年9月—10月)
1、确定实验班。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略)
(二)课题实施阶段(20*年10月—2009年7月)
1、学生情况调查分析:为了更好的调查学生的原始资料,掌握学生的起点,我设计了第一份学生调查问卷,对实验班的100名学生进行了初次了解。(见附件---调查报告)
通过本次的学生调查,我认为: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的理解是不充分的,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这一概念。在将近两个星期的数学课堂上,我对实验班的学生渗透了“组织数学实践活动”的设想,在学生的内心已经有了一点向往的思想,我认为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活动的初次尝试。
2、内容实施,组织活动:数学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数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了尝试:
(1)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例如: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操作学具,在数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以让学生用学具自己创造更多的分数;再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使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些教学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2)游戏竞赛实践活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游戏活动。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及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设计玩“扑克牌”“算24点”游戏,让学生在玩扑克牌的过程中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3)校外调查实践研究活动。学生数学知识获得的途径并不是单一的,除了在课堂上、学校内,还有学校外面的生活中,因此,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生活的周围寻找数学的影子,调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愈来愈显得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抽象出来,转换成数学问题设计实践活动课。例如:针对学生“零花钱过多,乱花零花钱”的现象,设计“手中的零花钱”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调查零花钱的来源、支出情况,分析零花钱的利弊,最后提出“培养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倡议和可行性方案。这一举措更大的解放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当高涨。
3、学生情况调查:
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活动以及课外实践活动,我对学生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见附件---调查报告)
通过本次的学生调查,我认为:90%的学生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活动以及课外实践活动,已经很喜欢在数学课上进行实践活动,而且,每一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
(三)总结、报告阶段(2009年7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两份调查问卷表,综合分析学生在通过将近一年的实验后取得的成果,进行课题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成果论文报告。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进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活动有效地进行。
我校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现状,流于形式,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五花八门,学生“手舞足蹈”,但实际上这些活动无实质效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了改变我校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这种现状,努力把课堂变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场所,我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试图通过研究来改变原有的课堂实践活动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地开发,知识、能力、思维得以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课堂教学坚持课堂讲授为主,忽视教学实践活动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使课堂教学的功能未能很好的发挥。因此,我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作为我研究的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效
1、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改变。学生思想的转变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那种开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使得学生的心牢牢的围在实践活动上。记得有一次在四年级上课(数学实践活动课),下课时学生紧紧的拉着我的衣服,天真的要求我再上一堂。
2、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待数学的兴趣发生转变。根据教学监控的成绩统计,实验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明显高于非实验班,学生的思维开阔,喜欢追根究底。
3、师生间的关系变得融洽。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过程,体验活动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有一次的数学竞赛游戏活动中,有一位学生在赢了我之后,开心的高呼“耶!我赢了赵老师!”可见,正是这种实践活动,才让那位学生有了如此强烈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将那位学生的心紧紧地拉在身旁。
4、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升。实践活动并不是学生一个个体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成员之间互相的配合,这就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与别人合作,从别人身上获得成功的经验,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通过将近一年的研究与实践,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5、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快乐实践、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例如:在教学完所有的平面几何图形后,我设计了《快乐拼图》这样一节操作实践课,让学生利用各种各样的基本图形,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拼凑成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我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学然后知不足,“做”然后知困。我在本课题研究中不断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成熟。但是对于不断深入的课题研究,我感到了重重困难:
1、针对调查中的不喜欢实践活动的学生如何进一步加以引导,逐渐排除他们的不喜欢心理,使其尽早改变思想,投入学习中,使课堂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
篇4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国家大型课题组的引导下引导学生自主选题,模拟教育科研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研究的内容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把课题研究的内容的内容大体分为四类,一是与学科相关的小课题研究;二是应用设计的小课题研究;三是参与社会实践的小课题研究;四是社会调查正误的小课题研究。
近年来,我校的“艺术校园”“科技校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少先队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的,倍受家长的欢迎,己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社区活动中我们与派出所、农技、自来水等许多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活动中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帮助。我们以“实践、创新、发展”为指导思想,设计并开展了“周边环境的调查”、“袋装垃圾及学校环境”、“青蛙与农作物的利害关系”、“街道用水质量之我见”、“小学生该不该有零花钱”、“城乡孩子共享一片蓝天”等十几种形式各异,有我校特色的小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阵地,统领学校各项活动。我对原有的学科进行整合,将劳动课与科技课整合为劳动课,体育课与健康课整合为体卫课,品社课与少先队活动整合为品行实践活动课。这样腾出了空间,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开设了30分钟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去寻求答案。并将探究的问题引入到课外活动中研究,得出结论再到社会中去实践,做到课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流程分为课前收集、课中探究、课后延伸三步,此过程问题为核心。
第三阶段:努力打造艺术校园。2009年秋,我们成立了《让艺术插上放飞的翅膀》的课题研究,并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艺术校园”领导小组,让综合实践活动与艺术手牵手,以“艺术校园”统领小课题,以“享受艺术,快乐成长”作为课题研究的推动力,以书法、绘画载体,以校园集体舞、大家唱、大家跳为校园和谐音符,使我校成为远近闻名的和谐校园这一景观和亮点。
二、课题研究是组织形式
(一)个人独立研究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在高年级中运用。
(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一般有几个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课题小组,成员自愿结合。这在我校巳选派了三个实验班。
(三)课题协作研究的方式:几个小课题组合作组成一个协作组,对各自研究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组际沟通,共同探讨,协作解决问题。
(四)专题研究的方式:对于某些涉及面比较广,研究周期长且有难度的问题,可以专题研究,参加人员可以跨年级、班级,老师、社会有关人员也可以参加。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流程
具体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自主选题。课题为学生出题和教师出题,张榜公布让学生自由选择。由领导小组将课题集中,分类收入校级题库,各班选题,相同的学生自主成立小课题组。由组员推荐小组长,组员明确分工,自聘指导老师,少可一人,多可几人,可以在校内招聘,也可以在校外招聘。
第二步,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方案中包括课题名称、领题人、指导老师、小组成员分工、研究目标、操作过程、研究结果、存在问题八个项目。研究过程中无论是调查、采访还是观察、实验、讨论等都由学生自行组织、自行安排。操作中有什么体验和感受,学生合作交流,遇到什么问题到协作组中去讨论。有什么困难就主动请叫指导老师。
篇5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厌学; 现象; 危害; 原因; 对策
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各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中学生的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今农村中学生的厌学现象已成为了困扰学校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寒假对我县部分农村中学生做了调查,在此笔者结合实际调查,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等几方面分析了农村中学生厌学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中学生“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有其原因的,究竟是什么导致厌学现象的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厌学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2.学习方法不当,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3.纪律松散,怕吃苦,爱享受。总之,他们既自卑又自负,无远大抱负。
(二)社会原因
1.社会认知上存在偏差。受就业难和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然较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正是这种世俗观念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引发厌学情绪的出现。
2.受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由于在信息网络时代,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其中有高雅的、健康的,也有低俗、消极的,这些信息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如受社会“黄色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受校外玩乐场所如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网吧、台球室等影响,使贪玩的学生无心学习。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思维水平还不够全面深刻,行为易冲动等。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传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厌学者一般都崇尚低俗文化。
(三)家庭原因
1.父母的不良榜样。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而有的家长却从不读书,不学无术,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赌钱,花在吃、喝、玩、乐上;有的忙于生产劳动,没有时间辅导、监督孩子复习功课。即使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大,要求严,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父母表现过多的惩罚、拒绝、否认和干涉,同时又有偏爱和过度保护,更易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采取的教养方式易走极端,或过于严厉,或放任不管,过度溺爱这都对学生的学习心态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现在中学生的父母这一代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深感无知识的痛苦,极希望自己的子女学有所成。因此,不断给子女加压,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父母痛苦万分,不但严厉批评,而且棍棒相加,造成恶性循环。
(四)学校原因
1.教学体制陈旧,学制固定,教材固定,专业固定,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如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习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无味等。
3.教学设施不齐全,实验、实习等设备或仪器配置不全,造成了学生不愿学或不勤愿学。
4.学生管理上,“严”的多,“宽”的少,课余活动单调死板的多,生动灵活的少,这些都让学生无法轻松愉快地学习,从对学习失去兴趣。
5.部分教师不能做到善待每位学生。部分教师厌恶、歧视后进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讨厌学习,甚至竟然与老师对抗。
二、解决厌学心理的对策
鉴于以上对厌学原因的分析,我认为在采取对策时,我们应坚持内外结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
(一)社会方面
1.各级党政府要狠抓党风和廉政作风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下大力气坚决清除社会上那些影响极大的丑恶现象,从而改善广大中小学生生活的外层空间,减少那些不良风气对学生们的侵蚀。
2.加大整治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及网络、书刊、音像制品等力度。为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对营业性舞厅,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对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除法定节假日外,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对网络和书刊及音像制品应开始规模宏大的整治活动,清除那些黄色、凶杀、恐怖等不健康的书刊,并依法严惩制造、传播者。
3.各级党政府、社会有关人士等在对教育投资的同时,既注重学校的外在形象,更应注重学校的内部结构,从而使学生在校有空间学,有东西看,有条件玩。
(二)家庭方面
1.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父母要尽可能多与子女接触,尽可能多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他们的学习要多关心,尽量做到每天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心理上有种紧迫感。
2.控制孩子的零花钱,让他们没有机会去接触那些成人娱乐设施,多给子女心灵上的关怀。
3.父母及学生的亲属要教给学生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勤奋好学、助人为乐、团结互助、报效祖国等优良传统和精神,培养子女自强,自立品质,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如果发现孩子成绩有所下降或出现违纪现象,不能简单粗暴的斥责或打骂他们,而应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和严重后果,使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学校方面
1.积极争取上级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开设学制较短、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专业,让学生满怀需求入学,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为家乡经济的建设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加强学校实验、实习、见习等设备设施的投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校应引进竞争机制,选拔出职业素质较高、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新颖的教师。强大学校的师资力量。
4.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作为思想活跃的中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接受,而企望通过课外活动或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来获取其需要,印证所学的知识,这就大大激发其学习动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勤学成才”等为主题的讲故事、演讲、读报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可以结合教材组织、布置或指导学习有目的地到外地或家乡进行社会调查,搞一些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其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类组织兴趣小组或特长班,让学生充分施展其才华,以此推动学生勤学。
5.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学方法,对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如何付诸实施?(1)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等和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让学生尤其厌学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2)要多检查、指导厌学者的作业。这样,才使他们体会到平等观念,感受到老师的慈爱、好学上进;(3)布置作业应适度、新颖,体现能力培养,杜绝“题海战术”。(4)多指导学法,交给学生学习“钥匙”。教给学习的方法,能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自学能力,诱发学习的学习兴趣。(5)联系社会热点。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气息,教师应把它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6)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情感,教态要得体。(7)用发人深省的漫画、插图,用工整、美观、精巧的板书,也能增强趣味性,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6.老师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横眉冷对,厉声呵斥,那样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越来越讨厌学习。作为人民教师应该多与他们交谈,找到他们厌学的根源,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总之,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帮助学生克服厌学,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学习心态,使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对待学习。
参考文献
[1] 叶上雄,《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
[2] 唐德海、徐学言《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3] 高金岭,教师发展理论[M].接力出版社,2006年6月
- 上一篇:室内设计市场调查报告
- 下一篇: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