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7 10:2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恋爱观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恋爱观调查报告

篇1

据国内一家权威的调查机构统计数据表明,有87、9%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谈过恋爱,其中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高达94、6%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呀!

那么大学生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又是怎样看待的呢?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和你一起听听大学生的心声吧。

一,恋爱类型与成功指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恋爱风遍及大学校园呢?即是说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什么呢?通过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谈恋爱大体可归纳以下五种:志同道合型,也可称理想型或事业型这种恋爱类型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事业的基础之上的。双方为了维系爱情的发展,不使对方失望,则往往对自己要求更高,学习和工作更勤奋。据调查这种类型的恋爱人数占17%左右,但是其成功率非常高,往往毕业以后能携手走出校园。

弥补型,由于大学学习的枯燥乏味,班级、学校文化活动的不足,使一些大学生感到精神空虚、孤寂和惆怅,于是便寻求恋爱,藉以弥补。这种类型的大学生由于两人形影不离,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容易遭同学的议论和不满。由于其恋爱的基础只是精神空虚的补偿,毕业后恋爱关系易破裂。这种人数比率不多,只占15%左右,其成功率也非常的低。

虚荣型,一些大学生特别是男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有朋友,或被异性追求是有本领、有能耐,反之则是无能的表现。在这种心理的压力下,一些人从虚荣出发,匆匆在同学中寻觅所谓的知音。虚荣型的恋爱,由于只追求一时的感情满足和快乐,缺乏明确的爱情基础和目标,极易破裂,也易走上歧途。这种类型的大学生较多的在学业上不思进取,自制力差,学习成绩低劣生活上比阔气讲排场。可以说这种心理谈恋爱的成功率最低,因为他们只是出于某一种目的,所以很难成功!

综上所述,这五中类型的恋爱占了大学生恋爱的95%以上,可是其成功率往往不超过35%,可见大学生恋爱的失败性,就象泡抹般容易破碎!

二,大学生的迷茫成年话题

先来看下面的两则资料吧:

相关资料一:大学的性接触状况接吻:男生39.5%女生45.5%**抚:男生25.6%女生28.9%**:男生10.9%女生8.4%摘自著名性学专家潘绥铭教授1997年主持的《全国大学生异**往》调查

相关资料二:我国青少年性健康调查结果令人担心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京伦家庭科学中心等单位在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大中学生的调查中了解到:现在的青少年远比他们的父母前卫。在他们当中,同意爱情是专一的,人的一生只能有一个真爱对象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28.8%,认为现代婚姻应该白头偕老,从一而终的只有20%,赞成与已经有恋人者谈恋爱的超过了30%.在这方面,女生似乎比男生更开放。45%以上的人对婚前性关系持肯定态度,其中34%的人认为这样可以巩固爱情。来自北京的另一项调查则更能印证年轻人的大胆:3034名婚检青年中,46%的男青年和45%的女青年承认有过婚前性行为,这使我国的性病、艾滋病预防专家们担心不已。

多项调查均表明,我国青少年性成熟比五六十年代出现提前的倾向。性成熟的前倾带来了性心理的提前出现。认知心理学认为,性的信息大量增加,人们的性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这一切,频繁刺激青少年的大脑和生殖腺体,提早催开了性生理的芽蕾,也必然催动了性心理的发展。然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又造成了青少年社会心理成熟的推迟。他们在社会心理不成熟的情况下,对生理的发育以及由于生理的发育而萌发的性心理,缺乏科学的理解,很容易陷入盲目性。

于是,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就对性出现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得他们过早的涉足于性;另一方面,心理的不成熟却使他们对性产生了迷茫。面对这种情况,很多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大学生进行了性方面的教育,然而,收效甚微,因为学校方面还是采取了谨慎的做法,不敢过于强调性方面的教育。

所以很多青少年,特别是热恋中的男孩女孩就容易产生迷茫,而且会出现两种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受性本能、性心理的驱使,出于无知和好奇,过早地进行性体验和性尝试。在青春期性萌发的初期发生性关系,它可以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受封建观的影响,认为自己已是不贞不洁的人,从此背上沉重的悔恨的包袱,抬不起头来,或者破罐破摔,糟贱自已;二是**过早的启动,形成**的猛烈递增,出现性亢奋,陷入追求性享乐的状态。这是一些青少年从性体验发展到性罪错所走过的路。性罪错容易形成动力定型,成为顽固的恶习,要改变非常困难。

人的性心理的成熟有赖于性生理的成熟,而性生理的成熟并不意味着性心理的成熟。性心理成熟的标志是性行为的发生是以**作为基础,灵与肉、性与爱的结合。因此,性心理的成熟与社会心理的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们的社会,人的性行为不仅具有自然性,而且具有社会性和精神性。同什么样的人发生性关系,以及在性行为中的表现,都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感、责任感和人格特征。性心理的成熟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两性间不断地调整适应,尤其是情感的不断升华,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所以青少年在面对这个问题应该慎重再慎重些,大学生也应该从中得到些启发,应该怎么样面对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大学生都应该考虑一下了!!!

我国学者对性心理学的研究还处在开始的阶段,人数也比较少。性心理的健与否,对人们性行为的作用,其重要性还鲜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即使是一些青春期性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对中学生也仅限于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很少涉及性心理问题。但是,性心理的教育对于塑造少女健康的人格,又是不可缺少的。这方面的教育应该不断创造条件,逐步开展。

三,新时代的感情网恋

我们先来给网恋下一个定义吧:所谓网恋就是通过上网聊天的方式认识异性朋友,并且在进一步的交谈中发生感情,随着网上聊天的加深,逐步走到一起的恋爱过程。当然这个定义尚未经过验证,所以现在还不能完全解释网恋,但是既然有人提出来了,就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也就不容置疑。

当代大学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跟的上潮流,所以网恋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大学生所追求的潮流之一。据一项网上调查表明:有78%的大学生经常上网,有56%的大学生曾经玩过网恋,但是成功率却非常的底,几乎是接近绝望,可见网恋的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小。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网恋者的心态吧,大学阶段很多人都过的很空虚,空虚的时候他们难免会找点刺激的事情来做,而网恋正好迎合了这种心态,成为众多大学生打发时间的方式之一。可以说追求刺激是大学生网恋的动机之一。其次,网恋不用给人的压力也没有现实生活中那么大,比如吧,网上那么多男男女女,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最多再找一个了,很多人在网上谈了一个又一个,然而,没有见过面的,这样也就不用为承担现实生活中那样的责任而苦恼,而这正是导致网恋失败的原因之一。

网恋为什么会失败呢,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网恋过程中(见面之前),双方只能是通过声音、言语等表现自己、了解对方,手段相对来说是比较有限的。时间稍长,就逐渐对对方形成了某种所谓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只是一个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于除了这个印象以外的其他通过网络无法表达的部分呢,也就由着我们人类完美主义的天性,在潜意识里给对方打了满分。我们毕竟是人,也必定是要活在现实中的,所以双方见面了。而一旦把这份通过网络培养的感情带到现实中来的时候,那些现实和网络交集以外的东西,也就是前面说的通过网络无法表达的部分,也必然要出现。这也就意味着双方就像面对一个有点陌生的人一样,因为人无完人吗,我们在网络中给对方打了满分,可是见面后我们就发现他(她)不是这个样子的,离满分还远得很,所以双方都很失望,所以分手也是必然的了。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网恋到底能不能成功呢?让我们来听听大学生的心声吧,据调查,有31%的男生认为可以,只有16%的女生持相同观点,可见支持者很少!这就要求我们对网恋进行一次深入的思考了。

据《新快报》报道,河北曾经发生了一次网恋悲剧,故事的女主人公把她网恋的男人给杀了,又引发了人们对网恋的深思,象牙塔里的青少年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面对这新时代的爱情,你应该怎么做呢?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关键看你怎么去认识这个问题,怎么去对待这个问题!!!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是不赞成网恋的,我也没有什么网恋的经验,所以以上所说的只是我认为的网恋而已,至于实际情况,还需要你自己去考虑清楚!!!

四,由新高考制度引发的争议大学生可不可以结婚

最近,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一项新的高考制度,给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错过高考的学生一个优惠政策,那就是高考不受年龄限制了,由此引发了一场大学生可不可以结婚的争议。

很多大学生已经不满足大学生生活中只是保持着恋人的关系了,很多有情人也开始想着为将来打算了,更有甚者居然无视学校规定,搬出去与心爱的人同居了,大学生怀孕的比率也较往年有所上升,状况令人担忧。如今,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高考制度无疑为他们找到了空子,成了他们的理论依据。

对大学生可不可以结婚的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可以结婚。既然高考不受年龄的限制,那么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年龄将明显趋大,那么很多人都将达到国家法定的结婚年龄,自然而然可以结婚,如果不可以的话,将和国家的法律相抵触。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大学生结婚。他们认为大学是求知阶段,如果结婚的话会影响学习,那么大学真正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这样的话所谓天之骄子就会成为婚姻的奴隶,大学就成了婚姻学堂,所以他们坚决反对大学生结婚。

篇2

【关键词】90后 恋爱观 择偶标准

一、恋爱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持续变革,现代社会时尚观念的冲击了传统的恋爱观、婚恋模式。而恋爱观的变化体现在“90后”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而已经不再单一。“90后”大学生的主流恋爱观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同样存在着认识误区。“90后”大学生青春发育期趋于成熟,思想思维愈发稳定,已进入恋爱年龄阶段,他们对爱情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对异往要求也较为强烈。本文调查中发现,8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在校恋爱很正常,是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正常需要,大致66%的学生认为大学谈恋爱是一种人生体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校园恋爱是可以促进学习,是寻找另一半的最佳地。通过访谈调查,更为直接地了解了“90后”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1)爱情与成才兼并,一方面希望在大学校园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终成眷属。另一方面也希望实现自身价值,渴望学有所成。

(2)就业形势的压力令“90后”大学生心存焦虑与爱的烦恼。为了毕业后职业生涯有一个好的开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选择了在学业上充实和提高。多数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学业是大学生活的重心,这对大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及获得成熟稳定的感情有积极的效应。

(3)恋爱动机不够正确,对待失恋分手有失理性。恋爱动机的多元化,恋爱目的不纯粹,内心承受失恋的能力较弱成为“90后”大学生恋爱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状

二、“90”后大学生恋爱观特点

(一)择偶标准趋向功利化

“90后”的大学生中有人向往纯洁的爱情,但是更多的人则认为爱情就是人生步骤中的一个流程。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沉浸在不现实的恋爱中,不会相信有可以天长地久的爱情他们更看重的是对方的经济条件,包括家庭条件和个人的经济能力。造成这一观念的原因包括自身的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恋爱观念开放化

1.对中国传统观的态度

观是一种性观念。传统的是指女性不失身,或在婚姻上从一而终的操守。根据调查显示:66%的同学认为观是对人性的压抑,且在这一问题上,女生所占比例还大于男生。更多的人选择“没有也无所谓”。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性意识淡化,忽视性关系的神圣性,在面前相对开放;

2.对婚前的态度

21世纪初我国大学生的、性观念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反映与分析。从历年来的调查显示: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对婚前持肯定态度的有48%,90年代上升到76%,如今上升到了91%。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的性观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专家认为,“91%的学生肯定婚前”,其比例与西方的比例已经非常接近。由于对于婚前后果的严重性缺乏足够认识,已经使部分大学生面临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和性病等生殖健康问题的威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3、恋爱自主性强,追求“浪漫”性

“90后”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他们心理永远都有美丽的幻想,想象着自己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当二人正式确立关系,每逢圣诞节情人节等重要节日,互相赠送礼物似乎成为了一种必修的功课,在两个人交往期间,他们一起幻想着未来,憧憬美好的明天。在大学校园里,我们还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送上红色的玫瑰;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则是精心准备礼物;就在浪漫的同时,他们已经冲昏了头脑。

4、婚恋方式的多样化

多元化的社会使得婚恋方式也令人眼花缭乱,各种时尚婚恋都得到了青年人的追捧和效仿。试婚,顾名思义就是实验婚姻,它不是正式的婚姻,只是男女双方在正式步入婚姻殿堂前的一次实验。男女正式结婚前,可在一起生活一个阶段,以求彼此相互熟悉、相互适应,在此期间允许自由的发生性关系。在试婚期间如果感情融洽,可以正式结婚,反之则各奔东西。而“闪婚”是当代社会快节奏速食文化的产物,是指青年男女闪电相识,婚恋速配。闪婚族的观点是,在正确的时间遇上正确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婚恋感觉不在时间长短,即使是马拉松式的爱情长跑,也不一定就能了解配偶,也不一定能保证婚姻的长久幸福。

从以上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传统和现代并存,恋爱动机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对婚前和同居普遍持认同态度,对其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认为恋爱和其行为是个人的“私事”,因而忽略了社会道德和责任的问题,造成部分学生形成了模糊,片面的婚恋观。

参考文献

【1】岳晓东.登天的感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人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黄希庭.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80一208.

【4】孙守成,李印.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1.

篇3

关键词:90后青少年;性观念;性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青少年性成熟的年龄提前,而平均结婚年龄则推迟了5年以上。这种反差的扩大,大大增加了青少年婚前的机率。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显示90后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50%以上进校前谈过恋爱”[1]。另一项关于中学生的调查发现,男生有过行为的比率为14.2%,女生为2.2%[2]。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湖北某市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90后青少年性观念的现状,并探讨了90后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一、90后青少年性教育的现状

本调查探讨了90后青少年对性教育的态度,结果表明94%的学生认为性健康教育十分必要,62%的学生认为性教育相当有用。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认识到了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是存在这方面的需求。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在的中学对于性健康教育大都采取回避的态度,很多学校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却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效果。当遇到青春期问题时,学生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或时间地点(42.7%),所以大部分采取问询同学朋友(42.7%)或谁都不告诉、自己解决(14.6%)的方式,只有3.5%的人会征询老师。性知识教育的滞后,容易造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不平衡,从而使青少年在性道德、性态度、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偏差,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本调查还显示在遇到青春期问题时,34%的学生是不好意思,害怕别人笑话。这说明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全社会对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还缺乏应有的重视,学校教育也不够深入,家庭教育存在空白。由于许多家长采取回避、搪塞的态度来应付孩子的性问题,使他们产生一种错误观念:凡是青春期有问题的孩子都是坏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调查表明许多学生还缺乏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遇到问题时会告诉的对象主要是同学朋友,这也说明学生、家长、老师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较深,学生和家长、老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信任。

二、90后青少年性知识的现状

学生获得性知识的途径主要依次为电视网络(35.4%)、同学朋友(26.6%)、报纸杂志(23.6%),而来自家庭(2.5%)、学校教育(11.9%)的却很少。反映出学生获得的性知识零散、不系统,而学校和家庭目前仍然是性教育的薄弱环节。也说明在学校中开展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可行,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是可以被接受的。

三、90后青少年的现状

在与异性的交往程度中,65.5%的人选择的是“一般来往”,反映多数学生还是比较理智、谨慎的。但是,有13.8%的人选择了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也同样反映出性解放、性自由观念对90后青少年恋爱观的影响。这也就使得90后青少年对于婚前呈现出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39.9%的学生认为婚前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18.1%的认为只要是能结婚那么婚前就可以。

四、90后青少年性道德观的特点

大部分学生在被问及学校应该对何种行为进行处罚时表现出比较宽容的看法。54.7%的学生认为行为才应该被惩罚,而接吻、抚甚至同居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是不应该被惩罚的。这就表现出90后青少年的一种宽容的性道德观念,而他们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这种宽容的态度可能易导致的过早出现。

五、关于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思考

面对社会的发展和90后青少年性观念的改变,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从教育和引导入手,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观念,根据90后青少年性心理的特点,开展性教育。

(一)通过规范渠道,普及性知识。面对青少年性知识匮乏的现象,学校有组织地开展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教育,使青少年对因生理发育而引起的心理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够的思想准备[2];将性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供科学严肃的性生理知识;充分利用社会、家长及宣传教育途径增加同学们的性知识,通过开设各种选修课或讲座等形式,向青少年进行性知识与性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对性的正确认识。

(二)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理智对待。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解决青少年的性问题困扰;加强性道德观念教育;强化大学生不要过早发生性关系。同时可采取发放安全套、讲解艾滋病的危害等措施加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

(三)开展性心理辅导,使青少年了解性心理冲突的来源与控制方法,从而学会自我控制,即从过去的“他律”走向“自律”,从而使其性心理发展与品德发展趋于平衡。对青少年共同存在的性心理问题如恋爱心理、虚拟的性关系、网恋等普遍性问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对有性心理困扰的青少年可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性心理,克服偏差。无论是团体辅导还是个别辅导都应该渗透青少年对自己性道德观的反思,促进其性道德升华。

(四)将性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塑造,知识得到丰富,潜能得到发挥,行为举止得到修正,使青少年形成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理想。

(五)尽量净化青少年的外部环境。由于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普及,很多青少年获得性知识的途径都是网络电视等媒介,而出现在这些媒介上的信息大多纷繁复杂难以控制,所以应该制定健全的法律规范去建设和管理网络等媒介,积极防御,遏制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之,青少年性教育应采取以学校为主导,社会参与,家长配合的方式。要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层次,以性生理和性健康保健教育为基础,进行性心理、性伦理、法制、情感等全面的性教育,促使青少年在生理与心理上同步健康发展[3]。

参考文献:

[1]杨艳.90后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时代教育,2009,(26):45-46.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生育观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且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年年扩招。在我国人口数量得到控制的时候,人口的素质也逐渐提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一般素质较高,能明确理性合理地适应社会需求,盲目生育的情况会相对比较少。年轻一代的他们的生育意愿必然会对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准确地了解大学生们对生育观的看法。近年来,国内关于生育子女性别偏好的调查、理想子女数量的调查、生育意愿的调查研究成果较多,但关于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的婚恋观、生育观的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们对于婚姻、人口、家庭等方面认知和总体意向。

一、概念界定和调查基本情况

生育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生育观直接决定人的生育主要采用行为,人对生育行为的看法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经济能力、家庭背景、身体原因、政策原因、地区风俗等。生育问题是一个相对比较现实的问题,每个大学生都会在不久后为人父母。大学生的生育观直接影响着他们将来家庭的构建,所以调查大学生的生育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的问卷来做随机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调查。调查时间为2012年11月,地点在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学内进行,调查人员均为在校学生,因此,获取资料会相对迅速而且资料内容会比较全面,资料的信度与效度会比较高。共发放13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6份,回收率为73.8%。此次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婚恋观、家庭观、对生育行为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等方面,所有调查采用无记名的形式进行。从性别上看,男生共44人,占45.8%,女生共52人,占54.2%。从家庭结构上看,独生子女共30人,占31%,非独生子女66人,占69%。从年龄上看,18岁以下有7人,占7%,19~23岁有35人,占36%,24岁以上有54人,占57%。

二、大学生生育观的基本现状

当今大学生由于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冲击,他们的的思想、情感、性格、气质都带有一定的时代气息,在对家庭的责任感方也显示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大学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的择偶和家庭观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四年的象牙塔生活里,他们要尝试着去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自由与约束,权利与义务,也要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考验和选择。

1.大学生的婚恋观。(1)大学生对于恋爱的看法。当今大学生谈恋爱比较普遍。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里有过恋爱经历的同学占61.4%,没有过恋爱经历的占38.6%。对于恋爱动机的调查表明大学校园中的恋爱者并非均为爱神所驱动,尽管大学中的恋爱被视为较具理想色彩,相当比例的恋爱是出于非爱情因素,包括孤独、寂寞、好奇、婚姻等。出于爱情因素而选择恋爱的同学只占47.9%,由于非爱情因素如孤独、寂寞、好奇等而选择恋爱的同学占52.1%。在为爱而选择恋爱的同学中,女生占69.6%,男生占30.4%,而在出于非爱情因素而选择恋爱的同学中,女生仅占16%,男生则占84%。这个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恋爱的观念已经慢慢开始转变,爱情不再是促成恋爱唯一原因。同时,男生对于恋爱的态度没有女生明确,女生很多时候只是由于爱情才会考虑恋爱,比较感性。对于爱情结果的期待,他们也各有不的看法。会以结婚为恋爱目的开始的同学占28%,不会结婚只在乎恋爱过程的同学占38.5%,不会以结婚为最终目的但是会考虑结婚的同学占33.5%。(2)对于结婚年龄的考

虑。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校的婚恋行为,还会影响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承担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他们一般会倾向于晚婚晚育。一方面是大学生的素质较高,对婚姻法有较深的理解;另一方面,与国家大力提倡晚婚并执行相关政策有关。调查中,4.1%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19岁以下,10.4%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20~24岁,46.9%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25~29岁,30%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在30岁以上,8.6%的同学认为遇到适合的就可以结婚,不在乎年龄。在关于事业与家庭的选择的问题上,选择家庭的同学占了较大比例,有58.3%的同学选择家庭,有41.7%的同学选择事业。这个选择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58.3%选择家庭的同学中仅有17.9%是男生,而在41.7%选择事业的同学中有15%是女生。总体上来看男生比较倾向于事业,对事业看得比较重。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数据可以反映出当今大学生的事业与家庭观开始发生变化,女生开始追求事业,追求立足于社会的成就感,男生也开始看重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而不是只为事业而忽视家庭的重要性。

2.大学生的生育观。(1)大学生的生育原因。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生育是一个人既结婚后的又一重要大事。繁衍生息,培育后代是每个成年人负担的社会责任之一。在调查中,有生育意愿的大学生占92.5%,完全没有生育意愿的只占7.5%。这证明在大学生的思想里还是有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受到国外丁克思想的影响还是相对比较小。除此以外,我们还对影响生育意愿的原因做出了调查和分析。驱使大学生有生育意愿的原因很多。调查中,因为孩子是爱情的见证而有生育意愿的占28%;孩子是夫妻关系,是维系家庭生活的重要纽带的占28%;夫妻双方都喜欢孩子,觉得抚养孩子能够使自己有精神寄托占25%;养儿防老的占10.4%;出于父母的压力,要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的占8.6%。在这几个原因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前三个原因的比例都差不多,而因为养儿防老和家庭压力而选择生育的偏少,这也就证明了现在大学生在生育意愿方面的考虑还是偏向于情感。同样,没有生育意愿的大学生也提出了下几点不想生育孩子的原因:经济压力、追求二人世界、不喜欢孩子、没有时间、生理原因、害怕离婚等潜在因素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可以领养等。其中经济能力是影响他们生育观的最重要原因,占72.9%认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是不会考虑养育孩子。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他们开始把追求的重心渐渐转向精神生活。(2)大学生对生育数量的看法。首先,家庭模式是指一个家庭的结构模式。理想状态下的家庭模式一般有四种模式:丁克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双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从整体数据分析,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只占7%,选择独生子女家庭的占27.1%,选择双子女家庭的占48%,选择多子女家庭的占17.9%。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生育功能逐渐降低,再加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白领尤其是女性选择不生育,宁做“丁克家庭”。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同学也许是崇尚个人主义的自由者,他们追求生活的自由与洒脱。选择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的同学较多出生在非独生子女家庭,而选择双子女或多子女家庭模式的同学较多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这个现象很有趣,独生子女或许是觉得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比较孤独和寂寞,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兄弟姐妹一起成长;非独生子女或许会觉得父母的爱不能完全属于自己一个人而觉得遗憾,所以他们希望自己能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同学认为家庭的核心不应该是孩子,他们不认同一个家庭的全部大人围着一个孩子王转的家庭运作模式,所以他们认为即使是家庭,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夫妻二人之间的联系,孩子可以不存在。

然后,是对于子女性别的偏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变革,男女平等正在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的主流意识。在只允许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希望生女孩的占45%,希望生男孩的32%,持无所谓态度的28%。很有趣的就是,在希望生女孩的同学中有80%的是男生,这表明男生养育女儿的欲望更强烈。如果对孩子的性别有特定要求,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社会风气的影响;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生理遗传作用。其中,占大比例的还是个人喜好。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个人喜好影响的对孩子性别的可能会导致违反计划生育的超生现象。

3.大学生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人口问题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长抓不懈。当前我国人口数量正在逐渐得到控制,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为了要超生或者。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大学生可以符合国家规定,但依然有少数大学生不惜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为代价超生。虽然大部分大学生愿意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他们还是希望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他们认为并多生才希望放宽计划生育政策,而是从人权的角度上看不应该用制度去控制人口的出生,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他们也不一定会生多于一个孩子。中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必然会对居民的生育行为产生显著影响。6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在他们看来这主要看自己是否有精力、时间和金钱去养育一个孩子,精心养育好一个孩子比什么都显得重要。17%的大学生认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会考虑多生几胎,在笔者看来,这是符合客观的一种生育意愿,因为物质毕竟是基础,作为父母不能不保证子女的物质生活,只有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才可以让孩子多方面发展。8%的大学生认为无论如何都会多生几胎。有15%的大学生认为如果第一胎性别不理想会考虑生二胎或者更多。想多生孩子的同学大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去养育孩子,也不担心经济是否能负担得起,但是他们能接受的多生孩子的上限一般为三个,盲目多生的人还是极少数的。

三、分析与讨论

大学是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没有过多的物质竞争,刚步入大学的都是一个懵懂的青年,他们的思想相对社会人单纯。在大学里谈恋爱,追求的是一份没有杂质的感情,没有物质条件的掺入。恋爱应该是发自于内心的爱的需求,不是因为寂寞等非爱的原因而恋爱。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恋爱观,有的人只在乎过程的享受,有的人则追求爱情开花结果,更有的人愿意相信缘分。两个人的相遇、相知、相恋也是一种缘分,对感情过于随便或过于执着都是不利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摆正心态,以一种平常心去认真对待爱情。从爱情到婚姻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如果还没有毕业或者刚毕业工作还不稳定的时候就结婚的话,负担一个家庭开支的经济压力会成为他们事业上的一个阻碍,他们不愿意在事业开始阶段就让过大的压力而止步不前。当然还有一少部分大学生赞同当今流行的“裸婚”,在他们看来婚姻是靠两个人共同努力建立与维护的,与其一个人孤军作战不如两个人一起同甘共苦,在自己孤独和寂寞的时候身边有一个人可以借肩膀依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年轻的父母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孩子自身的素质,包括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培养孩子方面,家长一般都会显得比较阔绰,花费开销也比较大。在现今社会,父母也还是会把物质条件看成是养育孩子的基础条件,因此,经济条件成为大学生考虑生育子女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当代大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他们自小就受到“生男生女都一样”“独生子女家庭最幸福”等有关计划生育政策标语的影响,现在不像以前,家里要有劳动力所以要求有男孩,现在的他们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孩子的性别不是十分在意,他们觉得只要是自己的儿女都是宝,儿子女儿都一样。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生女儿显然渐渐一改以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开始成为人们对孩子性别的方向标了,也许这就是提倡男女平等的结果。

对于大学生的婚育问题,大多数的受访者都给做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他们把自己对婚姻、家庭以及生育的看法客观的表达出来。最让人惊喜的是,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80后、90后也会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做出如此长远和深刻的思考,改变了人们一向认为80后、90后是享乐的一代、不顾后果的一代的看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缔结和延续的形式。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婚姻就是两个家庭的事情,现代的年轻人要自尊、自信、自强、自觉地承担起责任,承担起一个家的责任。

参 考 文 献

[1]江剑平,方华.福建师大学生择偶与家庭观调查[J].健康教育.2001(22)

[2]方敏.大学生的婚恋家庭观[J].青年研究.1998(8)

[3]胡明玉.婚姻家庭法教学与大学生健康婚姻家庭观的培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

[4]刘文菊,刘丹萍.郧阳师专在校女大学生女性观调查报告[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3)

[5]女大学生婚育取向调查――以浙中某年高校为例[J].时代经贸.2010(16)

篇5

摘要:根据湖北工业大学学生调查数据,我们对大学生的政治观,思想道德,生活,学习,社会交际,心理健康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素质教育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深入探讨在校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规律,以便营造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学校环境,我们对我校在校本科生进行了综合素质调查,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别发放给熟悉学生习性的老师和学生填写。根据当前本科生大部分为90后的现状,调查问卷分为政治观、心理健康、学习、生活、社交六个方面组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0份,有效回收率为82%,其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8.4%和51.6%,文理科的比例为63.4%和36.6%,各学院以及各专业所占百分比与总体结构基本一致。此次数据收集采用的是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得出的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基本状况及其分析

1.大学生的政治观:积极的政治态度夹杂模糊的政治认识。政治观是一个人政治素质的重要反映,是人们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本出发点。根据此次统计的数据分析,可以将大学生的政治观归分积极型、消极性和漠不关心型三种类型。

69.7%的学生表示经常关注热点政治形势及政治热点问题。82.8%的同学认为入党是为了自己可以更好的进步。67.1%的同学经常会主动和同学讨论当今的政治问题。对于当下的权力腐败问题,52.4%的同学都表示腐败问题虽然严重,但是相信党和政府一定可以根除。这是一种积极的政治观。

11.3%的同学认为,入党只是为了名誉或者随从大流。18.4%的同学表示,平时对热点政治形势及政治热点问题并没有任何兴趣。对于腐败问题,30.9%人对反腐败持悲观态观。这一类型的学生仍然存在,但是只是很少一部分,他们对政治前景不看好,认为现在存在的问题非一日之功可以解决。这是一种消极的政治观。

还有一些学生对政治持漠不关心的态度。有11.9%的学生认为“政治是肉食者谋之的大事,与自己没有关系”, 16.7%的同学认为,反腐是党和政府的事情,跟自己不相干。但是在此问题上,文理科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文科学生普遍比较关注,对政治漠不关心的学生中理科生居多。

由此看来,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有关的政治问题比较关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取得的巨大成就认同度高,深知中国改革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希望得以化解,并对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充满信心。但在具体的政治认识中,部分大学生又受到现实的困扰,对中国政府和政治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有的学生甚至只是活在现实世界中,不过问、不关注中国政治发展问题,自身也没有明确的政治追求。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乐观的心理和片面的理解。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石, 90后的学生,从中学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动荡逐步趋向成熟、稳定的关键时期。

大部分同学对心理健康的标准都有自己的明确的定义,21.5%的同学认为其标准就是处事乐观,热情诚恳。61.7%的同学混淆了心理健康的概念,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心平气和与世无争,吃得下睡的香。在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上,大部分同学都是从平时浏览网站以及书籍期刊上获取。对于上课以及相关培训,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没有这个认识。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认知并不全面,对其关注度也不高。(见表一)

根据得到的数据分析,当今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开始有意识的去了解和学习与心理健康有关系的知识。但并没有真正的引起重视,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也只是片面的理解。知识的获取途径虽然比较多,但缺少一个系统且专业的路径供学生来学习。

3.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学习与消极怠工之间游走。作为一个学生,其根本任务就是学习。大学期间学习时间充足,且主要靠自我学习,和以前中学时期的学习氛围有明显的不同。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高逃课率、高不及格率等现象。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分为主动学习型、被动学习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

主动学习型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够自觉,主动的完成课内课外的各种学习任务。在遇到学习困难时,52.3%的理科生表示会和同学互相讨论,解决困难,而文科生只有45.2%。在课外学习方面,超过三个小时用于学习上的,理科生占13.3%,文科生有6.9%。

被动学习型的学生人数并不多,22.9%的理科生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一味等待老师讲解或搁置问题,文科生则有42.1%。课外学习方面,34.0%的理科生只会花一个小时以下的时间学习,文科生是22.7%。37.4%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主动和老师谈论自己的学习生活方面的事情。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介入主动学习型和被动学习型之间。这类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投入精力和时间,但甘居中游,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调查结果显示,24.8%的理科生表示会自己独立解决学习困难,文科的只有12.7%;课外学习方面,33.3%的理科生会花1到2个小时用于学习,文科生有23.1%。而在与老师沟通方面,53.8%都表示跟老师只有一两次关于学习生活方面的沟通。

对于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上,大学生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和对学习内容兴趣不浓。根据此次调查得出,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过程中容易知难而退,学习比较被动。

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大学的主要任务,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相当数量的学生直到临近毕业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大学生学习的含义和基本方法。大学开放式的学习模式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消极怠工。自主学习意识较差或从高考的压力下解脱后,觉得学习已经成为副业的同学,更容易在学业上产生懈怠心理。

4.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地生活。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

在此次调查中,学生每个月消费的主要项目伙食,娱乐,交通、通讯,而用于学习费用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35.3%的同学认为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和现实的大学生活有很大的差距;约7.6%的同学表示对此很失望;24.8%的表示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在恋爱观上,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选择恋人时候,更看重的是对方的自身修养以及是否与自己志趣相投。而当恋爱和学习发生冲突时,35%的同学表示会尽量能游离其中,40%的同学表示不好说(见图1)。

时代的发展,学校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使得学生在课外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娱乐项目,再加上社会对校园爱情的称颂和美化,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校园爱情是大学四年不可缺少的必修课。而把课外时间用于与学业相关的也逐渐减少。学生社会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5.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参差态度迥异。大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以后,都必须于社会发生联系,社交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交际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可将学生的社交状况分为三种类型:开放型,稳定型,封闭型。

开放型。此类学生有较好的社会交际能力,23.3%的同学经常是活动的组织者34.6%交际圈也不仅仅限于寝室或者班级的同学。19.5%对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很自信

稳定型。此类学生学习和生活上遵循条理,有正常的社交范畴但不过于将心思和时间用于此处。46.9%的同学只偶尔组织学生活动。51.4%的同学承认自己的交际圈只有寝室和同班同学。63.8%认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很一般,没有很大的信心。

封闭型。这类学生缺乏与人交往的主动兴趣,习惯于独来独往,生性孤僻,不善言辞。29.8%的同学从未组织过任何活动,平时只是参加。14.0%的同学几乎很少有朋友,平时独来独往。16.7%的同学对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全没有信心。

在自我认知方面,普遍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是沟通协调能力、承压能力、相关工作或实习的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为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主要来自于校园活动,在此次调查中,部分同学能主动有意识的对自身的社交能力进行锻炼。

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建议

根据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仍有一定的不足,有一部分学生甘于现状,上进心不足,没有认识到学习以及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在对待社会问题上也缺乏一定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为了培养政治信仰高尚、人格健全、素质发展全面的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的教育是关键。充分利用课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政治观的重要手段。其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带头示范作用。青年学生作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行规范容易理解和接受。

2、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校报、橱窗栏、广播、校园论坛,学校微薄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大学生共有的心理问题,及时举办各种专题讲座,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3、学习是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结合,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业和目标,并持之以恒。同时要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务必要弄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一件长远的事。在课外时间,学校也可以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篇6

关键词: “90后”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建议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变化,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90后”大学生有着较为鲜明的思想特点,传统的入学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其学习成长的需要。随着“90后”逐渐成为高校新生的主要人群,高校入学教育的理念、内涵和方式方法必须随之发生变化。

1.当前高校入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内容片面。

目前我国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九方面:适应性教育、校规校级教育、专业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党启蒙教育。有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制度教育,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只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随着“90后”新生大规模进入高校,入学教育对象已经发生较大改变,但入学教育内容却未能真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

1.2时间短。

目前,大多数高校入学教育采用集中式模式,形式上仍以传统的“报告周”为主,时间大多集中在一周时间内,有些还和军训或者专业课教育穿行,时间紧、内容多,且不够细致、具体。因此效果往往并不明显。这种短暂式、集中式的入学教育,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但远不能让新生真正理解入学教育的实质,掌握入学教育的内容,运用入学教育的知识。

1.3形式单一。

新生入学教育中集体教育所占的比重仍较大,大多数高校在形式上依然采用集体式的报告、讲座、班会等传统方法,较为深入、细致的个别沟通比较少,缺乏双向沟通,缺少个性化的指导,新生与教育者互动的机会极少,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此外,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虽然有统筹的规划和思考,但是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的结合和谋划,入学教育沿用讲一讲、训一训、看一看、等一等的旧方法。

2.“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90后”大学新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和不断侵入的西方价值观都对这个群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目前的“90后”大学新生思想上呈现如下时代特点。

2.1自我意识强,缺乏理性思考。

“90后”大学生生活方式呈现逐渐多样化趋势,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浓,维权意识强。但是,由于时代的影响,这一代人对中国的历史、国情、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对西方价值观念也仅限于片面的解读,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这导致他们缺少理性思考、判断能力,在观察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主观、片面、固执,容易迷失自我。

2.2创新意识强,缺乏毅力。

“90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拥有各种信息接收的渠道,使得他们见识广,知识面宽,好奇心强,容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崇尚创新精神。但正是由于多种信息的轰炸,各种知识的灌输,他们略显浮躁,在求知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容易放弃,缺乏持之以恒的坚韧毅力和钻研精神。

2.3追求物质享受,自理能力差。

受市场经济和社会现实中负面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趋于现实,经济意识增强,对个人的经济利益看得较重,对于物质和财富的追求超过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普遍缺乏远大的理想、信仰、信念,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世界相对空虚。由于父母的溺爱和家庭条件的优越,许多新生入校后,常常因为不会照料自己而苦恼,因为不懂为人处世而焦虑,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不足。

2.4心理素质弱,抗挫折能力差。

“90后”大学新生在相对优越安逸的环境中成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在家长和亲友的宠爱中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的品质,遭遇挫折时多选择逃避和一蹶不振,很容易产生非理性的处理方式,心理承受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同时,“90后”大学新生亦具有一些大学新人普遍存在的入学适应上的心理问题。

3.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建议

为拓展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涵,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创新入学教育形式,我们结合“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以上分析,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3.1.1注重入学前教育。

高校招生宣传可视为对新生的预教育。现代社会网络发达,高校应注重网站建设对招生宣传效果的影响。录取结束在送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附上学校的相关基本情况简介、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发展前景等内容,推荐学生和家长上网了解学校及专业信息,也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和优秀在校生集中访问新生,帮助学生们有效利用假期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缩短学生入学后的适应期。

另外,学前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发动家长共同对新生做好教育工作,往往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录取通知书中同样可以给家长提出具体要求:帮助孩子了解社会与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帮助孩子认识与了解自己,客观看待自我;帮助孩子确定新的生活目标,尽早适应生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管理,等等。

3.1.2加强入学后教育。

加强入学教育工作要做好新生的入学接待工作。新生接待应结合前一阶段的工作准备,将新生和家长之前一段时间所形成的书面印象具体化、生动化,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要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发动家长长期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目前,各高校在新生报到期间,主要通过开展“家长见面会”、“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架起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桥梁。为了能让家长了解更多孩子大学期间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状况,各院(系)可以通过QQ群飞信和E-mail等方式建立与所有家长的可持续沟通平台,共同引导督促学生成长成才。

在入学教育的具体形式上可以适当减少集体报告的时间安排,设立更多的现场咨询和双向交流沟通环节。其中贯穿始终的是侧重适应性教育,引导新生深刻认识并适应角色、生活、学习、人际、管理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其所想、所惑、所缺、所求,及时给予其各方面所需要的必要帮助。

3.2规范入学教育的组织。

3.2.1加强在入学教育师资力量上的投入。

目前多数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没有专业团队,对教育内容研究不够。目前在教育过程中,团队组成往往是临时性的,而且目前的教育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形式,而非学术性模式。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团队的建设,尤其是内涵建设,这样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入学教育师资力量投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入学教育中一些学术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再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者,他们易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很多信息就是双方在不断地接触中获取的,因而团队不能忽视辅导员的力量,要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一个成功的团队不仅能解决目前新生教育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而且能促进整个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在入学教育师资力量上的投入是必要的。

3.2.2系统规范入学教育管理。

目前高校的新生教育活动往往是各个学院(系)自行负责安排,并展示自己的特色。高校新生的开学典礼和图书馆新生教育一般是全校性的集体活动,而其余的教育活动是各自单独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部分职能部门的效力显现出几点不足:一是重复且低效,学校的相关部门在院系的安排下,有可能对不同院系作的报告、讲座内容相近或相同的;二是双层独立,学生入校后被过于定位化,某专业的学生就是某专业特有的学生,相互间没有过多的交流。要处理好这样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层面要统筹安排,相关部门要依据以往经验和暑期调研,找出新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案。各个院系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统筹安排下进行新生教育,在这样的情形下,可省去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在招生录取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所填志愿是自愿服从,入校后要对该部分学生给予关注,可以通过院系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他们去客观地了解学生所梦想的专业,从而解决本专业学院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进一步完善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评比制度,有指导性、针对性地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各职能部门应该紧密围绕核心展开方案的制订与落实,同时各职能部门之间和院系之间要加强交流、学习与合作,对于优秀的较突出的教育方案,相关部门要拿出来让大家共同学习,破除形式化和样板化。

3.3修正入学教育内容。

3.3.1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0后”大学生的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大学新生入教育时教育理念必须有所调整。在教育的内容上,只有那些启迪人生的新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才能被学生理解、接受,并对其日后的思想、行为产生导向作用,成为内化的素质。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教育思想值得继承和发扬。比如通过具有典型实例的剖析,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引导新生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看自己,帮助新生确立自身的成才目标,激发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2建立以人为本的适应性教育。

拓展入学教育的内涵,要将一些传统教育比较回避但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及自我保护能力;要求他们清楚自己在大学中的主要任务,清楚恋爱及将涉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经济财力、责任、失恋、今后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有意识地引导灌输正面的恋爱观。再者,面对“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点,及时更新传统教育内容。如面对其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一特点,注重向新生介绍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名称、基本职能等,让新生明白遇到困难寻求帮助和咨询时该找哪个部门,增强新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顺应“90后”大学生更加张扬的个性,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努力增加自身才能,强化特长,张扬个性,脱颖而出。

4.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

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即入学教育的形式、方法要具有针对性,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从每一位同学的生理、心理和家庭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注重个人自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努力开发其潜在的个性优势,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勤奋和创新思维去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4.1革新教育形式,引入“体验式”等新的教育模式。

进入大学后,新生在生活、情感上会产生不适应,对此高校可采取多种方式,从新生的思想特点和情感依归出发,以新生为教育主体,学校教育者和新生双向互动,采用活动、游戏及情境创设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例如新生入学后,学校可组织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走近新生,解答新生生活、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对于情感上的不适,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组织新生进行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反思性、情感性等特点团体辅导游戏,以尽快建立新生的归属感,使新生快速融入集体。

4.2以党团活动为抓手,丰富入学教育活动方法。

新生一入学,首先要精心组织策划党团教育活动的内容,积极开展一系列大学新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在方法上不断创新,提高党团教育活动的质量,把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和对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团教育活动,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奋斗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另一方面丰富新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和发展新生的爱好特长,提升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4.3注重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氛围,建设优秀的网络教育阵地,将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起来,是“90后”大学生起点教育的迫切需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创建优秀德育网站,用科学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价值观;建立网上师生交流平台,如博客、QQ、飞信、BBS等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开展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网络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生活,开展灵活德育活动。

综上所述,“90后”新生,因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高考体验,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目的和追求。高校要秉承尊重、认同和宽容的态度,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分析“90后”新生鲜明的时代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修正教育内容,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使大学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莫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消费导刊,2008,(4):153.

[2]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3]刘妍,张希.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22-23.

[4]朱惠媛.提高大学新生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8-91.

[5]曾婷婷,李雪斌.大学新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7-109.

[6]邵佩玲,金建国,朱艳.激励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0,(1):8-9.

[7]庆承松,张勇.美国高校新生教育发展及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4):91-95.

[8]张希.“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10(4):100-103.

[9]段筱雨,丰硕.“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6):107-109.

[10]姜维东.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入学教育[J].高教视窗,2008,(8):185.

篇7

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本科生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并不要求他们具有很强的数理分析能力,而更需要他们利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扩招使学生的就业压力空前的大,要求学校的办学方向和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主。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和社会调查的日趋成熟,很多用人单位也非常看重应聘者对统计分析和统计软件的掌握程度。

笔者长期担任《社会统计学》教学,发现大部分学生为文科生,数学基础差,课程负担重,如何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尤其是走出校园参加工作后学以致用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当前社会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一本高质量的《社会统计学》教材,既需要像数理统计一样,讲清讲透基础统计学原理和知识,又要明晰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阐释清楚与其他应用统计学的区别。而当前的《社会统计学》主流教材,都存在侧重于其中一方,能够做到两方面兼顾得很好的教材几乎没有。如目前高校使用量较大的教材有卢淑华的《社会统计学》,偏重于数理统计的理论推导,蒋萍的《社会统计学》尽管对研究对象有清晰的定位,但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目前的统计学教学中一般采用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主要依托教材,对与统计学相关理论和方法逐一进行介绍,对涉及到的公式和定理进行推导。因此,当前社会统计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尽快编撰一本如何将统计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社会问题研究或者实践中去的优秀教材。

(二)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不少院校的社会统计学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两块,一是外聘数理统计学的教师教授《社会统计学》课程,这些老师上课更多的偏重理论讲解和推导,让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基础统计学知识。由于他们对社会学、社会工作等文科专业不熟悉,课堂讲解中不能结合专业领域内的社会调查和案例来分析讲解。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压力大,觉得枯燥无味,在面对社会现象时不知道怎么利用所学统计学知识分析和阐释社会现象。二是社会学专业背景老师讲授《社会统计学》,这些老师由于没有系统接受过数理统计学的训练,对于统计学的数理部分往往一知半解或者干脆略过,教学中更多的偏重例题分析和软件的使用。

(三)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社会统计学的学生多为文科生,在进入大学前,就是因为对数学等学科的害怕才选择报考文科专业。而统计学需要一定的概率论和微积分等数学基础,所以学生一看到社会统计学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就头疼,认为自己很难学好,产生先入为主的畏难心理,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缺乏动力,提不起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在遇到困难时主动放弃统计学的学习。学生认识不到社会统计学与其它应用统计学相比,有其自身特点:研究对象为人类行为、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所需具备的数理知识要求相对较低,更侧重于对统计结果的理解和解释;社会统计中收集到的资料,往往很多是低层次的变量,如定类、定序变量。因此,定类、定序变量统计分析在社会统计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讨论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列联表、列联强度,相关关系的测量是学习的重点。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统计学》教学改进措施

(一)统计思维改进法

1、统计无用论向统计实用论的转变

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定量分析工具,是社会科学科学性的实现工具,尤其是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加强和规范化,近些年高级统计学的发展,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好统计学对于本科生考研或者将来从事学术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尤其是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专业的考研,社会统计学是必考科目,也是导师特别看重的学生必备能力之一。二是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现在很多企业、调查公司等在招聘的时候非常看重应聘者统计学的知识和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EXCEL、SPSS、STATA、SAS等统计分析软件,可以极大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筹码。

2、教学过程中的定量思维与定性思维的结合

社会统计学作为定量分析工具,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所以统计学中有大量的公式和推导过程。作为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在讲清楚原理和推导过程的同时,需要根据文科学生的特点,用定性的话语和思维解释清楚来龙去脉。

例如对于标准分的理解,卢淑华是这样解释的:“标准分Z的意义在于它是以均值为基点,以标准差σ为量度单位,计算x取值距离标准差的距离,以便进行不同的μ和σ之间进行比较。”不同的变量一般有不同的均值和标准差,统计上,不同的均值和标准差是不能互相比较的。例如甲乙两名学生在两个不同的班级考了同一门《社会统计学》课程,他们的成绩如下:甲同学考了80分,乙同学考了90分。已知甲班《社会统计学》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0分;乙班《社会统计学》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20分。请问甲乙同学在本班中谁的成绩更好?通过标准分计算,两者的标准分都是1,说明两名同学在班级的成绩排名是一样的。经过定性的案例分析讲解,学生就能明白为什么曾经一度在高考中引入标准分的原因了,以使不同考区的学生以相对公平的分数被录取。

3、数理思维向理解思维的转变

实质上,学习统计学的过程,就是学习统计思维的过程,而不只是公式的简单套用和通常的数字计算。统计学有严格的前提假设和适用变量层次,是一门量化分析工具,我们在实际运用中,不能为了分析或者所谓的科学性而滥用统计方法,用统计数字代替科学推理,犯了社会学家邓肯(Duncan)所说的统计至上主义(statisticism)。统计数字会撒谎,正如桑普拉斯所说:“统计未必能够揭示真实,有时候还可能成为假象的帮凶。”因此对于统计学的学习,除了养成良好的统计思维外,还需要我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规范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对统计方法的甄别使用和统计结果的合理解释。社会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更看重的是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科学的分析和解释社会中的现象。正如我们学会游泳前不一定要了解动力学的知识,会使用计算机不一定要先懂得编程一样,理解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结果比知道计算机如何计算重要得多。

例如学生对于假设检验的原理很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假设检验的思路。在航天火箭发射前,没有任何人能够事先证明火箭发射是安全的,人们最多只能说,用现有手段没有发现问题。但是,只要发现一个影响安全发射的问题,那就不能发射。这说明,企图肯定什么事情很难,而否定却要相对容易得多。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都是在否定中发展的,这也是假设检验背后的哲学。假定原假设火箭发射是安全的,即使通过研究假设也无法否定原假设,也不能说明原假设是正确的,就像用一两个仪器没有发现火箭有问题还远不能证明火箭是安全的,但是只要在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出现了小概率事件,我们就认为原假设不成立,那么航天火箭就不能发射。

(二)统计应用推动法

1、开展课外调查活动

引入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为流程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来开展课外调研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和确定实践课题,成立以6―7人为一组的若干个项目小组,并选出各组组长。当然,研究课题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如大学生校园恋爱观的调查、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学习时间调查、学习成绩调查、课余活动、生活习惯、自媒体使用情况调查;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热门现象,如独生子女价值观、二孩生育行为、观念,贫困人口认定与帮扶等调查。让学生通过利用所学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科学选题、做好研究设计、设计问卷、选择合适的抽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来学习和使用统计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实训基地、实习经费的限制所带来的不便,而且这种调查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入手,易于激发其兴趣,并且有助于加深对统计学原理的理解,明白统计学就在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使用统计软件法

有针对性的将Excel、SPSS、STATA,SAS等统计应用软件作为社会统计学课程的实训内容。在课堂讲授时,可以教会学生使用Excel函数、Excel图表与图形以及Excel数据透视表来处理常用的统计数据。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在计算机房上课或者安排一定量的学时让学生在计算机房上机操作SPSS等软件,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软件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

3、加强社会统计学的实习实践

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市场调研公司、市场咨询公司、专业的调查机构、相关企业建立协作和参与机制。让学生学会如何开展调查、如何获取资料、如果统计分析资料,所获取的统计分析数据是如何指导工厂、企业等单位的生产运作的。例如:学生通过参与公司的市场调查,了解公司的产品是如何定位顾客、细分市场的;参观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日常统计和上报统计报表,了解政府统计是如何进行的;学生参与各社区或者街道的贫困人口统计、人口普查等调查。

(三)统计课程革新法

1、建立完善的社会研究课程体系

社会研究课程体系是指教授学生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与创新性研究的一系列课程。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尽管目前各高校都开设了这几门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分学期开设,由不同的老师授课,导致有些内容重复,例如抽样调查,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中都会涉及,理论学习和实践脱节,例如“社会统计学”、“SPSS统计软件应用”分别在不同学期开设。建议高校开设课程进行改革,由固定的老师来讲授社会统计研究课程体系,将“社会统计学”、“SPSS统计软件应用”整合为一门课程,并合理设置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课时。

2、建立社会统计学案例库,试题库

可以从各类教材和国外统计学中收集案例和试题,建立案例库和试题库,国外的教材在深入浅出的讲解统计学知识上做得很好,例如布莱洛克的《社会统计学》,萨尔金德的《爱上统计学》。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可以更好的使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了解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教学的成效,增强学生的统计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