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6 10:5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7-0003-05
自2008年3月开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每年都会一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基于上年年底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针对6~24岁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目前已经发表了五份报告。这些《报告》提供了青少年网民上网的基本数据,是我们深入研究“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基础和背景。本文基于CNNIC五年《报告》数据,描述了中国青少年最近五年的上网行为发展变化的情况,并丰富了原报告对数据的背景解读和分析纬度,有助于相关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一、青少年网民群体规模
在2007年底,2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人数是1.07亿,到了2011年底,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32亿,占总体网民的45.1%,是所有青少年人口的64.4%。这里所说的青少年包括处于该年龄段的非学生青少年。
从图1可以看出青少年网民人数逐年上升,相对于全国网民上升趋势而趋于平缓,仍是主要的网民群体。城乡青少年上网人数增长的幅度在2008~2009年度曾经有所接近,但最近两年又拉开了距离(见图2),且有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不知道是否与农村集中在县城办中学有关。对照图3地区青少年网民比例图,可以看到最近两年中西部青少年网民比例有明显提升,这也许与国家重视中西部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关。青少年网民的男女性别比例五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51:48左右。
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最近几年里,低龄网民人数在增加,尤以十几岁的网民增加为多。截至2011年底,12岁以上的青少年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比例的92.8%(见图4)。因此,了解青少年在哪里上网,花多少时间上网,以及在网上都在做什么,对于学校和家庭的因势利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青少年上网行为特征分析
随着宽带入户等小区改造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都可以在家上网了,加上国家要求网吧不允许接受未成年人上网,导致在网吧上网的青少年逐年有明显的减少(见图6),但是仍旧有39.3%的青少年在网吧上网,且网吧始终是农村青少年第一上网场所。
2007年的调查数据揭示在学校上网的青少年只有14.5%,在2010年达到42.9%,其增幅明显超过在家上网的增幅,这表明最近几年学校信息化环境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各地政府和学校都加大了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有接近九成的青少年使用台式机上网,同时有近五成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2009年因为3G技术的发展,手机变成了中国青少年第一上网工具,2011年底有80%的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其中中学生(12~18岁)手机网民占47.5%,大学生(19~24岁)有49%。相对于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网,农村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超过城镇青少年,从2008年的51.9%到2011年的81.6%,都领先城镇青少年网民2.2个百分点。2011年的报告比较了各地区青少年上网的设备,发现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接近或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的人。
2010年苹果iPad,随后不少厂家都推出了平板电脑类产品,图7中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也在提高,这大概是平板电脑普及的缘故。
从每周上网时长来看,小学生基本上在6小时左右,中学生在10小时左右,大学生在19小时左右,非学生的青少年上网时间较多,在22小时左右,五年数据变化不大,也就是2小时/周的增量,这大概与学生学习压力有关,能够支配的上网时间是有限的。
三、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分析
青少年在网上主要做些什么事情?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网上参与的活动是否具有明显的成长阶段特征?城乡青少年网民以及中西部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行为方面有什么差异吗?对于不断涌现的新的网络应用,这些青少年网民的吸纳普及速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1.小学生网民的网络行为特点
CNNIC2007年的《报告》没有单列小学生,而是将18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归为一个群体进行分析。在2008年后开始将小学生单列。
几年来,小学生排名第一的网上活动都是玩游戏(86.3%),明显超过中学生和大学生(见图8)。这点也容易理解:许多低龄儿童对计算机的认识就是从玩游戏开始的,特别是iPad普及后。另外,不少中小学生平时上网会受到限制,上网打游戏往往是家长对其辛苦学习的奖励。
对于小学生网民来说,排列第二位的活动是搜索信息(76%)。使用搜索引擎在大中小学生网民中都是排列在第二的网络活动。从图9中可以看到,中小学生网民使用搜索引擎的比例上升很快,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要求,而且中学似乎先于小学两年左右。
小学生网民排名第三的网络活动是使用即时通讯(74.3%),近七成的小学生都是即时通讯用户,有个人空间/博客的小学生网民达到五成,三分之一的人会上社交网站,使用电子邮件的人逐年减少,在论坛发帖的比例变化不大,一成左右(见图10)。
比较意外的是有近一成的小学生网民会在网上购物,有3%有网上银行,5%有网络支付行为。考虑到CNNIC的调查数据有一些来自网络用户自愿填写,也许其中有人乱填?
篇2
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报告(一)
一、 问题的提出
上五年级了,班级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眼镜将会在整个班级“普及”了。近视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了许多不方便,洗脸刷牙,吃饭行走,眼镜如同人身上的一个器官,怎么也离不开它了。同学们的视力为什么会下降?是否和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呢?
二、 调查方法
1 看书
2 上网找资料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具体内容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网络近视怎么形成及治疗 近视眼发生的原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近视眼有一定遗传的倾向,高度近视更是如此。正常情况下,至青春期眼球可发育正常,如过度发育即形成近视,这种近视一般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进行性发展可变成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从事文字工作和近距离工作的人容易发生近视,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用眼过度使睫状肌和眼外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是形成青少年近视的直接原因。因此重视视力卫生极为重要。包括注意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注意灯光照明,注意读书姿势,避免阅读时间过长,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都能达到防治近视的作用。
书籍怎么样会近视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四 、 结论
1.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即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能产生近视?对此还没有一致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调节学说:绝大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代出现,由于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出现调节性近视,不及时消除持续发展则可成为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或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到眼球轴的延长。
(2)辐辏学说:近距离工作使用调节时,也需要两眼同时内转的辐辏功能加强,由此可以导致眼肌对眼球加压,而引起眼球轴的延长。
(3)环境适应学说: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这一学说受到许多反对,但是在发育期可塑性很强, 对近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已是共识。
其他学说不作介绍,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诸如照明光线、阅读姿势、对比度、字小模糊、距离太近和阅读时间长等外部因素都能影响以上因素的作用。
3.营养体质学说:从一些资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镉、锶和锌等的缺乏和体质的薄弱也可影响到近视的发生,但是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近视则各有说法。
总之,从以上可以看出近视是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体质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非某单一因素而成。
学生近视情况调查报告(二)
一、背景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问卷
1.你是不是近视?
A. 是的 B、 不是
2.你是如何近视的?(不近视的可不答)
A、看电视过度 B、坐姿不端 C. 其它
3 你近视多少度?
A. 100以下 B. 500以下 C. 更高
三、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近视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1 看电视距离太近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8 不合理饮食
9 看激光
10 在车厢里看书
11 遗传因素
12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篇3
小学生关于近视眼的调查报告
近视在当今社会是个严重的问题,甚至已被人视为一种潮流。
随着年级的增高,我班同学近视的人数逐渐增多,已远远超过了一半人数。
经过调查,我发现,我班同学视力大多数在4.8与4.9最多,只有少数同学的视力还保持在5.0以上。戴眼镜的同学有11个,但近视的却有20个,而我们班只有31人啊!没有近视的只有11个呀!
通过百度网,我查到了近视眼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第二种是弯曲度过强所致。第三种是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于屈光率间质率过高所引起。
针对这些调查资料,我要对大家提个建议:
要正确做好写字,读书的姿势,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扭着身体。书与我们的眼睛保持适当的距离。看书、写字时间不应该太长,中途保持适当休息,少玩电脑。看书、写字时的光线要适当。维生素b对眼睛有好处。近视的同学应该多吃含锌较多的食物。认真做眼保健操。
一起宣传保护眼睛,让大家眼里的世界更加明亮!
小学生关于近视眼的调查报告
1.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戴上了小眼镜,看着他们的样子,我真替他们难过,现在都近视了,往后学习,生活,工作肯定会不方便的。可他们确无奈地常开玩笑说:“我们是‘眼镜蛇’,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决定给还没有近视的同学一些帮助,预防近视。
2.调查方法
1.看有关的书籍和报刊。
2.上网浏览。
3.防问,了解学校同学的近视状况,以及近三年同学视力不良的发展造势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近视的原因:在车箱里看书;在阳光下看书;在床上趴着躺着看书;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看书写字离书本太近了。
2.正确做法:1.胸离桌子一拳,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桌子一尺。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写字时,心要静,人要坐正,脚放平。 2.多到外面去看看,不要用脏手擦眼睛,眼睛疲鍵的时候多看看远方一些绿色的东西,注意让眼睛休息。
4.结论
如果大家不想近视的话,就按照我的方式去做,这样我们就不会戴上小眼镜了。让我们都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小学生关于近视眼的调查报告
这个学期的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身体检查。报告单出来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近视眼。我给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小学生近视眼调查报告来调查我们班近视眼的主要原因。
调查
我拿了我们班同学的报告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调查法,图表说明法,访谈法,关察法,归纳法。
分析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太长等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近视有密切关系,高度近视基本上是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视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
结论
1看电视的距离太近。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写作业的姿态不正确。4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5长时间在电脑前。6看激光。7不认真做眼保健操。8在车厢里看书。9不合理吃东西。10遗传因素。
篇4
讯:(1).网上市场品牌
在传统中国的商业世界,品牌的概念就类似于“金字招牌”;但在现代西方的营销领域,品牌是一种企业资产,涵盖的意念比表象的正字标记或是注册商标更胜一筹。品牌是一种信誉,由产品品质、商标、企业标志、广告口号、公共关系等混合交织形成。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Opin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在1998年针对五千万名美国民众所作的调查,AOL, Yahoo, Netscape, Amazon.com,Priceline.com,Infoseek,Excite称得上是网上七大超级品牌。而另外一家市场研究公司Intelliquest则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请一万名美国网友就下列几项产品进行品牌的自由联想,结果有一半的受访人士一看到书籍,脑中就首先浮现出Amazon.com的品牌,三分之一的人看到电脑软件,立刻想到微软,五分之一的网友看到电脑硬件就想到戴尔电脑。
(2).网上品牌的特征
网上品牌与传统品牌有着很大不同,传统优势品牌不一定是网上优势品牌,网上优势品牌的创立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和投资。美国著名咨询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公司在1999年11月份发表了题为《Branding For A Net Generation》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知名品牌与网站访问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调查报告中指出“通过对年龄16至22岁的青年人的品牌选择倾向和他们的上网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现象。尽管可口可乐、耐克等品牌仍然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但是这些公司网站的访问量却并不高。既然知名品牌与网站访问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公司到底要不要建设网站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从另一角度看,这个结果也意味着公司要在网上取得成功,绝不能指望依赖传统的品牌优势。”
篇5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被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什么患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眼睛到底是怎样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习惯所造成的吗?
二、调查分析:
大多数同学都是因为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造成近视的。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则是现代青少年近视眼大增的主要原因。还有一部分青少年的近视原因是营养不良、环境影响等其它因素所造成的。最典型的近视原因是:
三、结论: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我们班和隔壁两个班的近视人数差不多,说明现中小学生的近视人数也挺多.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近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近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近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建议
(一)看书时作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仪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六、体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视力岂不是窗框吗?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坚决不要变成四眼天鸡,不让我们的将来为眼睛而后悔。有些职业非常需要用眼睛,特别是那些比较好的工作。
篇6
升入五年级以后,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班上近视的同学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几个同学为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眼睛近视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近视眼的现状和造成原因。
2.调查本校同学的用眼习惯。
3.通过多种途径调查造成近视的原因。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书籍、报刊
我国小学生近视的现状。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近视原因调查(本校同学)
不良用眼习惯
1.看书距离不当。2.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3..持久用眼等。4.边走边或在公交车上看书。5.看电视时间过久等。
上网引起近视的其他因素。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建议怎样预防近视
(一)看书时座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篇7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生健康 影响 措施
在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因特网的不断推广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也逐步深入到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小学生健康与成长的问题不可忽视。根据cnnic 2011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上网用户数已经达到4.57亿,其中青少年学生的比例占到了27.3%,即目前我国将近有1.25亿中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由此可见,互联网对小学生的影响正在迅速增强。
魅力无限的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青少年拓宽视野,掌握丰富、最新的信息,但同时,也会传播一些不良信息,“诱使”他们沉溺于网络,荒废学业,从而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利用好互联网,防范互联网对小学生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呢?
一、胶南地区小学生上网的现状
自互联网登陆胶南地区以来,经过近年来的迅速普及推广,广大青少年已经成为了网民的最强主力军,而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基本情况主要有:
(1)根据胶南地区小学生上网情况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小学生上网较为频繁的人数比重占35%,偶尔上网的人数占57.5%,且上网人数和频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2)上网的时间段。据调查,小学生上网的时间一般为晚上或者周末,其他时间段较少,占32.5%,平日晚上上网的占18.23%,有空就上的占9.12%;
(3)每次上网的时间,大部分在一个小时左右大约占64.1%,上网在两个小时左右的占19%,在寒暑假上网时间更长,有的甚至昼夜不下线;
(4)互联网功能的使用情况。小学生上网玩游戏的人数占上网人数的56%,可见目前大多数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功能仅限于玩游戏,很少用于学习和获取知识;
(5)家庭态度及学校教育。家长对小学生上网持“不管”态度的有15.38%。
二、互联网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拓宽了思路和视野
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方便、快捷地为小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娱乐的心理需求,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使思维更加活跃,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说,互联网为小学生开辟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
(2)网络交往可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由于互联网具有前所未有开放性,使得小学生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地获得丰富的信息、观念及生活方式,突破传统狭隘的人际交往局限,形成开放、独立、个性化的人格,这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后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夯实的基础。
2、负面影响
(1)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发现,长时间对着电脑的青少年的视力比其他的青少年的视力要差。一些眼科专家认为,每天长时间的对着电脑可能会诱发各种相关的眼科疾病;而长时间的上网以及不正确的坐姿则会不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以及骨骼发育。
(2)容易造成网络综合症
首先,互联网上的信息过多,有有利的,但是又不乏不良的信息,如果接触过多,不可避免的会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其次,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迷失自我,许多青少年因此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甚至还扭曲了有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再次,互联网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障碍。最后,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三、防范互联网对小学生健康负面影响的措施
1、加强引导,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机的使用水平和安全上网的意识
要引导小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减少在网络游戏和聊天上浪费的时间,逐步加深对计算机使用的相关知识的学习,避免网瘾的产生;同时要提高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水平,在网上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变化成果,学会更高效的查阅信息,最终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做一个合格的网民。
2、多多开展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生的课余生活越是丰富,学生放在网络的时间就会越少。多开展文艺工作,多多鼓励学生参加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团队精神和荣誉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这些课余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逐步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积极向上,加强其自控力。
3、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就要时刻的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关注学生的动态,正确引导,不要采用暴力,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使学生自己明白网络是一种学习的工具,上网要能够学到有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家长要和老师一起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养成控制上网的好习惯,知道上网该干什么,又该有多长的时间。要做学生的支持者,鼓励他们加强自律意识,提高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使得网络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助手。
4、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的人,才知道生活的艰辛,才会更加的珍惜生活,珍惜时间。所以适当的挫折可以使学生变得成熟,明白网络世界的不真实性,明白生活无法逃避,网络只是怯懦者的选择。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就只有勤奋工作,踏踏实实学习,踏踏实实做事。
参 考 文 献
[1]陈光磊.青少年网络心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指标评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电子商务统计的探索与研究工作,并且进行了一些实践,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采用定量方法测度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可以了解我国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电子商务宏观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我国统计部门工作提供有效的电子商务统计方法及分析手段。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电子商务统计现状的基础上,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提出我国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建议。
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电子商务统计工作,由于不同国家对电子商务的定义不一,再加上社会制度、统计方法千差万别,因此很难用类似统计GDP的方法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电子商务水平。我们只能从各国开展的电子商务统计中选择一定的指标进行相应的比较,如B2B销售额、互联网用户数等。即便如此,由于对电子商务定义、B2B的定义、互联网用户等的定义不同,在比较时还是要做适当调整,因此,很难精确衡量不同国家电子商务水平的差异,不过大致可以比较不同国家电子商务水平。
针对我国不同省份、不同区域进行电子商务评价,其意义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评价不同区域的电子商务水平。针对不同区域进行电子商务评价,将评价结果量化,得出各区域的电子商务指数,就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总体电子商务水平,进而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有利于分析电子商务水平的影响因子。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萌芽,经过2001-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现在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期,如果我们能够定期进行电子商务评价,就能够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人们的教育程度、区域信息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找出关键影响因子。
有利于我国官方进行电子商务统计。目前,已经有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了官方或半官方的电子商务统计体系,而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统计部门建立电子商务统计体系提供参考。
国内外电子商务评价的现状
国外电子商务评价现状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国外对于信息化研究和评测主要集中在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的层面上,马克•波拉特(M.Porat,1977)创立经济结构法,又称波拉特法。这种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的中心思想是分析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提出的指数测评法,从邮电、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行业取出四类共11项指标,按一定的加权规则计算并综合处理后,得出信息化指数。在进行信息化水平测评时,以统计调查资料为主进行测算。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1998年开始在电子商务标准制定及国际电子商务统计的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进行了官方或半官方的电子商务统计,基本上都参考了OECD推荐的优先调查内容,并且对家庭、企业、政府等进行了调查,多数调查频率基本上是年度,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为主。
从国外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统计与评价的现状看,基本上处于成熟阶段,评价的对象也以国家为单位,采用绝对指标为主。
国内电子商务评价
在信息化评测领域,我国学者估算了我国不同区域的信息化指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张启仁的信息化加权指标体系、秦玫芬采用的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权重的测算方法、周荣莲等提出的评价模型方法等。此外,我国一些半官方或非官方机构在尝试进行电子商务评价与统计,以下是我国一些与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相关统计情况。
国家统计局——互联网用户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对电子商务进行专门调查,而是从1995年开始调查了相关的两个重要指标。一是互联网用户数,指办理拨号上网和专线上网的用户数。二是城镇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电脑量。这两项指标从侧面反映我国各地区电子商务的状况,两项指标均有分省数据,遗憾的是从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开始,互联网用户数统计被网民(指平均每周上网超过1小时的人)所代替。
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网民调查从1997年开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开始定期进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每半年公布一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网民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有上网计算机数、用户人数、信息流量分布、域名注册等,该调查是我国最权威的调查,调查结果被国内外相关机构广泛引用,一些主要的统计指标如网站数、网民数、域名数等都有分省数据。由于是针对中国互联网络的调查,因此,直接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内容不多,主要是个人购物的一些调查。
CII中国电子商务总指数指标体系—全国及省份调查这是由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与中国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CII)共同进行的,该调查曾于2000年进行过一次。调查测评选取了9个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指数,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数权重,构建CII电子商务总指数指标体系,然后计算出各省的电子商务指数。
应该说CII调查开创了我国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先河,但总体上是处于尝试阶段。
此外,在2004年9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并且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了《中国7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
以上这些调查,基本以调查问卷为主,从影响中国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基本假定开始,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个因素的主要考察指标进行设定和细化,最后通过访谈、讨论、问卷等形式收集资料。总体上说,涉及互联网方面的内容较多,电子商务方面的内容较少,定期调查少,不定期调查多,在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及科学性、客观性方面尚有可商榷的地方。
区域电子商务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建立电子商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以下指数:电子商务交易类指数(电子支付、电子交易额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指数(光纤长度、网站数、上网计算机数等);政策环境指数(上网资费、电子商务认证中心等);电子商务人气指数(网民、信息传输及计算机软件业职工人数)。以上统计指标兼顾了数据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客观性,对于一些主观性及难以获得数据的指标(如计算机安全)没有列入。这些数据可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信息年鉴、中国电子商务年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等获取,部分资料也可以从网上直接获取。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在计算出我国各省电子商务水平值以后,重要的是对影响各省电子商务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如GDP、平均工资水平、教育投入、信息化水平、受教育人口等因素,可采用回归分析法,在回归分析时,可考虑引入地区虚拟变量,按人均GDP水平将我国省份分为2-3个层次。
我国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的建议
确定统一的概念标准
对区域电子商务进行评价,首先要界定电子商务的定义,目前并没有公认的电子商务定义,应该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加以明确。对区域的界定,建议以行政区划划分,如省份或地级市,当然也可包括全国。另外,在界定概念及范围时有许多内容要加以界定,如电子商务有哪些类型、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类型等等。
注重采样数据的客观性
目前我国开展的电子商务类调查,除了部分针对企业外,大部分是针对网民个人进行的一些调查,这里并不是说网民调查不重要,电子商务统计,尤其是官方电子商务统计,必须以客观指标为主,尽量少采用或不采用主观指标。例如,对某地区电子商务进行评价,网站数量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就不应该进行抽样调查,进而估计出该地区的网站数量,而应该直接通过搜索工具进行搜索,获取直接数据。又如,对于上网速度、我们可以对网民进行抽样调查,也可以根据该地区互联网总体带宽情况和上网用户数进行估算,很显然,后者要客观得多。
建立指标体系
进行区域电子商务评价,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在构建测度体系时一定要注意全面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既要能反映地区电子商务水平,又要考虑到数据能方便地获得或采集。
统计以截面数据为主
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应该以截面数据为主,以全面衡量一个省份、一个城市的电子商务水平,这里并不是说动态指标不重要,而是因为动态指标一般与静态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指标间存在交叉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在电子商务统计领域采用动态指标数据往往不易获得,增加了统计的难度。当然,如果定期进行截面数据的地区电子商务评价,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分析。
注重合理规划和分步实施
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是整个电子商务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对整个电子商务统计进行全盘规划。政府统计部门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大电子商务统计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地区电子商务统计、行业电子商务统计、企业电子商务统计、政府电子商务统计、家庭电子商务统计等。
此外,从技术层面看,开展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比开展区域电子商务统计要相对容易,因为电子商务统计牵涉的部门多、环节复杂、数据难以获取、成本高,而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指标相对简单,数据获取相对容易,而且意义重大,因此可以先行一步。
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统计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组.建立我国官方电子商务统计的建议.中国统计,2003.9
2.王军.怎样建立电子商务统计.北京统计.2002.1
3.CII电子商务指数研究与测算课题组.关于电子商务水平测度的研究:统计研究,2001.12
篇9
吃饭、睡觉、上网,这是17岁的高一学生乐乐(化名)生活的全部。而他从去年至今,已经有十多月没有上学了。近日,乐乐的妈妈李女士打电话向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寻求帮助。
李女士介绍,儿子乐乐从初中开始就痴迷网络游戏。每天下午放学总是很晚回家,并声称和同学一起写作业。后来班主任打来电话询问乐乐为何经常不交作业,在同学的指引下她才在网吧找到了儿子。断了去网吧的路,乐乐又以不上学为要挟,逼迫父母在家给他买了台电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放学回家,关起房门。只有在中考前的一个月,他才有所收敛用心学习,并勉强进入现在的学校。去年进入高一,乐乐总是抱怨老师上课听不懂,高中没有初中好玩。李女士与班主任联系,才得知乐乐经常逃课,回家后就把他狠狠训斥一顿。此后,乐乐就再也没去过学校。“我好话歹话都说遍了,他就是不去上学。问他原因,他从不理我”。李女士无奈只得去乐乐所在的学校帮他办理休学。而她也辞去工作,只为一心照顾休学在家的儿子。 可是乐乐似乎并不领情,每日的生活就重复着吃饭、睡觉、上网。除了吃饭上厕所,乐乐几乎不出门;除了要钱买游戏点卡,从不主动跟妈妈说话。 李女士多次与儿子沟通,还想带他到医院或心理中心咨询,均遭拒绝。 今年九月开学,但乐乐仍拒绝上学。长驻外地工作的父亲专程请假一周回来做思想工作,也未能奏效。无奈之下,李女士拨打了12355青少年心理热线。“我真不知该怎么办,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又不忍心不管他。”李女士几近绝望:不知道儿子的明天在哪里?
12355心理咨询师吴浩学介绍,现代社会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青少年由于好奇心强和自制力弱很容易产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今年的《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在所有参与调查的青少年中,13-17岁青少年网瘾比例最高,为30.5%。青少年上网行为如果符合以下四个特征,便有网络成瘾的嫌疑:1、强迫性的使用网络;2、对日常活动和人际交往丧失兴趣;3、生活被网络活动占据;4、上网冲动无法控制。沉迷网络对青少年有诸多危害。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沉迷网络世界,会导致睡眠不足,身体虚弱。有研究表明还会导致神经紊乱、免疫下降,引发紧张性头疼,甚至导致死亡。另外网络挤占学习时间,染上网瘾的青少年,对学业失去兴趣,会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直接后果就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其智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此外青少年在网络世界自由任性,缺少道德自律,弱化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从而拒绝与人交往。
吴浩学老师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其实只是其现实问题的延伸。约75%的网瘾青少年家庭关系存在问题。比如案例中乐乐的父亲长期外地工作,乐乐从小缺乏父爱,从虚拟的网络寻求情感补偿。另外家庭的教养方式也是网瘾的另一成因。李女士也坦承对乐乐的问题负有责任。“从小我就很宠他。”李女士称,在物质方面,只要儿子提出要求,她从未拒绝过。乐乐上初一的时候,应其要求买了台电脑。去年暑假,乐乐称“电脑配置太差”,李女士当时就给他买台新电脑。自己由于工作繁忙,李女士经常让儿子一个人在家中玩电脑。乐乐从小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成长,内向自卑的性格让他没有同龄的朋友,网络游戏成为他寻求自信宣泄情感的唯一渠道。
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强化自我控制”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控,达到逐步减少上网时间和绿色上网。让学生在自我控制中起到一个心理暗示,网络不是万能的,沉迷网络只会让自己的未来一片空白。
1、要求学生把需要上网的事情和大约时长都写下来,再进行安排,让他自己掌握一定的调控技巧,如确定上网时间,该下网时就下网;
2、请家长、同学监督,到时提醒必须下线;可以安装过滤软件,避免浏览不健康网站。
3、要求家长合理安排他的零用钱,从减少到网吧的次数到杜绝去网吧,从减少给游戏充值到不再往游戏帐户充值。
第二阶段是让学生领悟:领悟是克服网瘾的心理不适与障碍的关键。全面深刻地认识其心理不适与情绪障碍的过程伴随着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积极地协调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改变某些偏见与消极的行为方式,防止和减弱不良情绪对心身的危害。
篇10
关键词:网络文化;“90后”;影响;调查报告
一、“90后”学生上网情况的基本分析
为了了解“90后”学生与网络的关系,我们在广州市的某大专和中学发放了100分调查问卷,全面了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目的等。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1.“90后”中学生上网时间普遍不低于1小时,“90后”大学生普遍超过3小时
在问卷中,项目为“平均每天上网时长”的选项,选择“1~3小时”的有40%,选择“3~5小时”的有25%,选择“5小时以上”网虫级的有18%,“1小时以下”的人13%。其中,52%的中学生上网时长为3小时以内,66%的大学生在3小时以上。网络已经成为“90后”学生获得信息、交友、娱乐的重要途径,甚至对某些“90后”而言,网络成为他们闲暇时间唯一喜欢的选项。
中学生与大学生上网时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外在因素。中学生面临升学的客观目标,他们受到学业时间的限制,家长的管制以及自身控制力的影响。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模式则不同于中学生,他们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父母也放松了对他们的管制,同时网络也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2.打发时间成为多数上网学生的重要目的
在问卷中,关于“促使青少年上网的原因”这一问题的结果让人心酸。其中,49%的人回答“打发时间”。调查数据显示,“90后”青少年对待网络的看法就是一种消遣方式,网络游戏更是成为“90后”男生打发时间的首选,而“90后”女生大多选择浏览网页或者看视频、听音乐来渡过她们的空闲时间。
从与“90后”学生谈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某些原因。(1)“90后”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
界,只需一个网名便能畅游其中,现实生活中,许多青少年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因而选择了在网络中寻找快乐;(2)某些“90后”学生迷失自我,在现实生活中自卑,通过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找到自信;(3)网络文化的高效性。现在的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外界的一切,网络文化的形成,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4)社会缺乏对“90后”学生休闲方式的引导。健康的休闲方式是一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从调查来看,“90后”学生对于自我休闲方式的选择很迷惑。他们觉得上网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愿多参加户外的健身活动、志愿服务等等。
3.利用网络来学习的“90后”学生只是小部分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1%的青少年选择利用网络来学习,且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上网学习的时长占整个上网时间的30%~60%。而此部分人中,多数属于被动的,为了完成任务而为之。现在的社会开始推行网络教学,教师也会通过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网络中完成。“90后”中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来辅助完成作业,而部分“90后”大学生则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和信息来代替自己动脑完成作业,网络简直成为了部分“90后”大学生的“作业”。在谈话中,我们也发现很少部分的“90后”学生能主动利用网络去了解世界的第一手资料,了解社会的动态,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资料,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4.大部分“90后”学生都接触过网络游戏,部分人网络成瘾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70%的被访青少年都有接触网络游戏的经历,25%的青少年经常沉浸于网络游戏中,仅13%的青少年表示对网络游戏不感兴趣。这样的数据表明,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需求是大量的。这样的需求也促使各地网络游戏研发中心不断地研发新的游戏吸引广大网民。“90后”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游戏的主力军,在这样的一个网络文化影响下,引申出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网络成瘾。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能够得到各种满足:杀人、街头对打等暴力游戏带给了青少年满足和;网络游戏中的等级满足了玩家自我表现与自我显示的需要,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逐渐地形成,当现实中青少年没有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时,他们便会转向网络游戏去寻找自我,确立在同伴中的地位;满足玩家挑战自我、发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需要,网络游戏中,玩家可以不受现实道德的限制,发泄自己的情绪,在游戏中通过不断地挑战从而获得满足;满足玩家排解孤独感和真实情感交流的需要,网络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匿名性,现实生活中一个很平庸的人,却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扮演行侠仗义的侠客来填补心中对现状的不满,这种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吸引了很多玩家投身其中,还有许多原因会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
5.网络交友获得“90后”学生的热捧
网络聊天工具多样,QQ、飞信、MSN等工具成为“90后”学生热捧的网络聊天工具,微博、博客、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也是当代流行的交友网站。面对这些当下流行的社交网络,在调查的青少年中,53%的人对这些社交网站持无所谓的态度,32%的人认为这些网站很好,有必要建立,仅仅只有4%的人认为这些网站不好,持反对的态度。青少年使用这些交友工具主要是为了获取朋友近况及社会动态。
这种网络文化,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是可以拉近朋友间的距离,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的动态,分享自己的生活等;弊的地方则是网络是虚拟的,无法判断对方的真实身份,网络不受现实的制
约,随意性很强,各种可能都会发生等等。
二、网络文化对“90后”学生的影响
1.“90后”男生与女生受到网络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古话有云,男女有别,不同的群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也会不同,在本次调查中,经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后,我们发现“90后”男生与女生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是有区别的。
(1)上网用于学习的青少年女生比男生要多,比例约为2∶1。
(2)对于上网娱乐消遣方式,女生以聊天为主,男生以网络游戏为主。
(3)对于网上娱乐对学习的影响,女生认为要劳逸结合,促进学习,而男生则觉得没什么影响。
(4)对于网络交友、社交网站的使用,女生侧重于了解朋友的近况,而男生则重于社会动态发展。
总的来说,男生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加喜欢刺激与,通过网络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男生比女生更加喜欢网络游戏,甚至沉迷于其中。女生心思细密,关心别人而且害怕孤独,所以,在网络中倾向于和朋友聊天或者是听音乐。数据表明,女生会比男生更懂得劳逸结合。出现男女差异,很多原因都是男生与女生总体性格上的区别,因为有了这样的区别,在接受同样的文化中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2.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1)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网络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在网络世界中,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察觉。网络的虚拟性及隐蔽性特征使网上出现黄色流毒、黑色信
息、暴力文化等不同的网络犯罪,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也逐年增多。
(2)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
网上交往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间接交往。网络的虚拟性再次告诉了我们,人们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不必遵守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规则,也不必承担违反交往规则而承担的责任,这极易导致青少年对人际交往道德标准的模糊,容易产生在现实中对人的不信任,从而淡漠现实生活中与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关系。
(3)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和身体健康。
网络会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其中,占用了青少年大量的学习时间,目前,我国的网瘾少年已经有几千万,他们很多由于沉迷在网络中无法自拔,导致荒废了学业,所以,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长时间上网,有可能致使青少年由于睡眠不足而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最严重的有可能会死亡。
三、合理利用网络,发挥其积极影响
虽然“90后”学生都在利用网络,但很多人却没有科学地去了解过网络文化,这使得他们其中的某些人深深陷入网络而成瘾,多数人没有发现网络中丰富的知识资源。如此一来,网络文化似乎成了“90后”学生的娱乐工具或“隐形杀手”。因此,要让网络在“90后”学生中变成巨大的知识宝藏,我们应该帮助他们科学认识网络。
(1)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科学的网络概念,让人们清晰地了解网络是什么,网络中有什么,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做什么等等。目前,这一任务对于“90后”甚至“00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2)学校应该侧重搜集整理各类知识性网站,在学生中广泛宣传,通过网络资源增强学生的知识面。网络中有非常多样的知识资源,我们可以免费了解很多前沿的理论成果;针对某个知识点,在网络中我们可以找到与之相联系的知识树……这些,对于正在
成长中的“90后”“00后”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3)家长在家庭中需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为影响自己的
孩子。
许多“90后”第一次上网是模仿自己最亲近的人。如果他们发现家长利用网络在玩游戏,他们很大可能对网络的第一印象就是网络游戏;如果他们发现家人在网络中交友,他们很大可能对网络的第一印象就是交友;如果他们发现家人在网络中寻找各类有趣的知识,那么他们对网络的兴趣很可能就是在网络的知识宝藏中遨游……因此,家长利用网络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重大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总之,网络只是一个工具,我们要做的就是科学认识它,合理利用它。
参考文献:
[1]维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