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7 21:0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业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纺织业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毕业生;地方高校;求职意向;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30-0130-03

地方高校是各省、市、自治区建立的区域性、地方性的高等院校或是从部委“下放”到地方的高等院校。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条块关系”得到了有效调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得到不断增强。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高校(本文称为“国家”高校)仅有107所,其余的2179所全部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其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和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对江苏大学大学生的求职意向进行调查研究,力求真实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就业的愿望和想法,为国家制定就业政策、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和用人单位选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也为社会、学校、家庭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建议。

1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是江苏大学2010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80份,其中有效问卷46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8%。被调查者中男生占65%,女生占35%;根据我校是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涵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9大门类的特点,被调查者的学科呢么类为工学28.88%,理学9.48%,医学6.68%,文学5.17%,经济学21.77%,法学6.03%,管理学11.21%,历史学2.16%,教育学8.62%。从样本涉及的科类、人数、性别、年级等方面来看,样本的覆盖面较广,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所选比例的匀衡性,具有统计意义,本次调查的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我校大学生的求职意向状况,对于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2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2.1求职前的准备

2.1.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就业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17.46%选择大一就开始,36.64%选择大二开始的,27.59%为大三开始,18.31%是从大四才开始。这说明我校大学生整体开始考虑求职就业问题比较早,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上大三之前就开始考虑自己的求职就业问题,这部分学生的求职就业意识较强,从他们关注考虑就业问题比较早可以看出他们对求职就业方面的信息的需求也比较大。

2.1.2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求职前景是否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大学生占了整体被调查人数的46.55%,不了解的为46.77%,另有6.68%的大学生还不知道是否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

2.1.3你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认为很乐观的占9.05%,认为很不乐观的站34.48%,认为只要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合适工作的占56.67%。

2.1.4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就业指导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23.71%的人在校期间参加过学校就业指导活动的,另外76.29%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就业指导活动。这表明就业指导活动有待于加强,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辅导。

2.2求职的价值观

2.2.1对自己第一份工作最看中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7.46%的大学生选择工作的稳定性,22.63%的大学生最看中工资报酬,6.03%的大学生最看中公司的名气,选择有53.88%的大学生最看中个人发展空间。由此可见,我校大学生对工作看中因素还是理智的,没有过份追求公司名气,而是非常注重工作带给他个人的发展空间。

2.2.2求职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10.34%的大学生最担心自己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而最担心专业课成绩的只占7.76%,最担心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占的比重最大,为62.94%,仅有9.91%的大学生最担心江苏大学的知名度。还有9.05%的大学生最担心其它问题。可见,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缺乏是现在我校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怎样让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是关键要解决的问题。

2.2.3怎样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9.91%的大学生选择以爱情为重,47.41%的大学生选择以事业为重,42.67%的大学生选择两者并重。可见,我校绝大多数学生事业心比较强,求职的价值取向正确。

2.3求职的期望

2.3.1对待遇期望11.64%的被调查者期望月薪1000~1500元,34.70%的被调查者期望月薪1500~2000元,期望月薪2000~2500元的为28.02%,还有25.64%的大学生期望月薪在2500元以上。即最低月收入要求在1500以上占到了88.36%,可见当前形势下我校毕业生对于薪资要求期望较高。

2.3.2求职区域期望41.60%的大学生选择经济发达地区为自己的求职区域,9.70%的大学生表示到选择西部艰苦地区,另有6.03%大学生表示由父母决定,16.16%的大学生表示回家乡工作,还有26.51%的大学生对求职区域无特殊要求。

2.3.3对发展路径的期望调查结果显示,我校56.68%的大学生选择直接就业,走上工作岗位;32.33%的大学生选择要考研,进入更高学历层次继续深造;5.82%的大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还有5.17%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就业去向呈现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就业方式,还有5.17%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但比例相对较小。这说明创业的意识还没有被唤醒。大学生头脑聪明,自身文化素质高且具备一定的创业条件,如果参与创业活动,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2.3.4对就业指导的期望(可选多项)9.7%的大学生需要就业政策指导,31.90%的大学生需要就业形势分析,20.91%需要求职技巧指导,27.59%的大学生需要单位需求信息,另有9.90%的大学生需要其他内容的就业指导。所需指导内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就业形式分析,说明我校大学生对就业形式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欠缺,排在第二位的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说明我校大学生的信息来源还不太畅通,需要学校加大招聘需求信息的渠道。

3思考与建议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全新的就业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又是沉重的压力。针对本次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结果,笔者建议:

篇2

自来物业处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从一切从实际出发,自己深刻学习党的十七大创新精神,以公司二次创业指导为契机,落实处长会议重要指示,本着务实做实事的原则,平日里调查投资项目,注意收集信息,反复斟酌,深入走访,了解甄别后,现将想法汇总如下报告,请处长审阅。成与否,首先要去想到就做,尽职努力,这不仅是学习与实践提高的过程,同时也加强了落实发展使命的责任感。诚感创新必须首先有想法,敢于探索,勇于开拓,这也是符合党的建设到发展的思想指导。

1、 寻找商机,改变观念,运用资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们注意到,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内涵的重大变化。在国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新的科技成果将会不断涌现,这将大大地扩大企业的目标市场容量,我们要做好投资,充分运用好现有的广大人力资源。

报告出现的新观点、新决定为我们提供了前未所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在竞争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实现发展,这需要我们改变观念、积极调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引进朝阳行业联动本行业,资源合理充分运用,创造性的发展

针对处长会议精神指示,我从本处闲置的门面房如何使用为出发点,结合本处在公司的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所管辖服务范围的优势,进行了项目的市场考察和设计想法。认为该项目可以让我们充分运用我们物业处的公司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增加新的收入点,提供新的服务产品。

首先,介绍此项目的来源和出处。

xx乐游是xx集团旗下xx旅业集团倾力打造的一款优质旅游品牌,xx乐游计划用五年时间做到国内旅游第一品牌。

xx乐游将汇聚一批有志于旅游事业的精英,通过旅游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使该项目内的合作者享受到事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xx乐游将依托xx的航空、机场、酒店、景点等资源优势,构建先进的网络平台,大力发展旅游分销渠道。计划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发展3000家加盟门店,5000家专业旅游咨询机构,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整合,实现“xx乐游”的商业价值。

xx乐游将使加盟商摆脱传统旅游繁琐的业务流程,真正实现高效、便捷的操作模式;

xx乐游以集团优势获得的异业经营渠道,大大降低加盟商的经营成本,迅速提升利润空间;

xx乐游将引进银行第三方信用管理体系,为各环节的运营提供金融企业级别的可靠保证,使经营风险最小化;

xx乐游将xx严谨、规范、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植入运营的管理中,颠覆当前旅游业混乱无序的现状,打造旅游行业新标准,创建旅行生活新价值。

xx乐游背景篇

xx集团简介

发展历程

创业17年来,xx集团把握机遇,寻求突破,实现跨越发展;目前,xx资产规模逾16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5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80000个;展望未来,xx将朝着进入世界500强与创建中华民族的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的伟大目标迈步前进。

产业格局

xx立足于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通过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覆盖客流、物流、资金流,构筑起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的新型产业格局。

综合实力

xx经营6家上市公司,13家全系列产品服务航空公司;共运营飞机240余架,近500条航线,通达90余个国内外城市,年旅客运输量3000万人次;信托管理资产规模近300亿元,拥有货船近50艘,货运飞机近10架;管理全国12个机场,逾50家酒店,提供超过10000间的客房服务;并有遍布全国近30家旅行社,近100家商场及超市。

xx旅业简介

xx旅业是xx集团的产业集团之一,是xx集团三大战略业态之一的航空旅游业的核心企业,负责整个xx集团旅游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业务范围全面覆盖 “吃、住、行、游、购、娱” 旅游六大要素。“xx乐游”是xx旅业旗下重点规划项目,立志于成为世界级旅游连锁门店品牌。

xx乐游综合介绍篇

xx乐游专注构建阳光开放的旅游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力求改变旅游市场“弱、小、散、乱、差”的现状,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及政策对规范化发展要求。“xx乐游”旅游连锁门店,通过统一的视觉形象、强势的市场营销、规范的业务流程、领先的系统操作、专业的培训保障、可靠的财务服务、xx的资源支持,为旅游产品供应商、旅游连锁门店、旅游产品最终客户打造一个统一、标准、开放的平台,在满足个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对旅游产品价格、质量、便捷、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同时为供应商、加盟商创造长期稳定的盈利。

统一的视觉形象;

xx乐游统一的基础设计,统一的门店装修,统一的宣传资料,统一的办公用品,统一的旅游用品,统一的市场宣传,全方位打造旅游连锁门店清新形象。

强势的市场营销;

xx乐游承诺在当地主流媒体进行强势市场推广,同时通过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以及xx的自有媒体打造全方位立体市场营销,使得xx乐游在当地能够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

规范的业务流程;

xx乐游供应商、运营人员、门店按照分工进行产品生产、包装、培训、宣传、咨询、销售以及后续服务,规范的流程,专业的分工,最大程度上节约了供应商及门店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领先的系统操作;

xx乐游的产品销售、财务支付在系统中执行,从而摒弃了传统连锁门店中线下操作的弊端,保障了xx乐游合作伙伴的长期利益。同时,通过定期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合作伙伴在销售、产品等方面的问题,及时提供修改建议。

专业的培训保障;

“xx乐游” 培训团队由拥有多年旅游从业经验的人员组成,专职负责门店培训和供应商培训,搭建专属旅游行业的培训体系,为门店和供应商提供良好的沟通交流学习平台,打造业内最专业、最具竞争力的销售团队。培训内容涉及旅游产品、销售技巧、服务态度、店铺管理、团队操作等方面。由于其课程涵盖范围广,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深受各地门店和供应商欢迎。

可靠的财务服务;

xx乐游的财务管控通过虚拟银行概念实现便捷的结算;通过引进第三方信用管理体系,为门店提供一定数额的信用担保;通过严格的合同约定及灵活的付款方式,为供应商规范资金使用,减轻资金压力。

中立的监管体系;

xx乐游独立运作,秉持开放性及中立性的原则,其监管体系由资源管理部、渠道管理部、营销策划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共同搭建,相互监督,共同保障xx乐游模式的贯彻执行。

xx的资源支持;

xx乐游作为xx旅业的重点项目得到了xx集团及旗下xx航空控股、大新华物流、xx实业、xx商业、xx机场、xx置业、xx易集团及xx旅业旗下兄弟单位在开设门店、市场宣传、机位协调、酒店控房等方面的鼎力相助。

xx乐游品牌篇

xx乐游=xx服务+快乐旅游

“xx乐游”品牌以“我的人生,我的旅行”为品牌口号,以“快乐旅游,尽在xx乐游!” ;“个性旅游,尽在xx乐游!”;“环保旅游,尽在xx乐游!”等为系列宣传口号;倡导通过诚信经营,为客户提供丰富、低价、特色的产品,以“xx”的品质服务来给旅行者带来快乐的旅游享受。

诚信经营:诚信经营是企业、产品生存之本;

丰富产品:丰富产品的同时,寻求产品低价、差异化;

xx服务:以xx标准培训、规范旅游社服务体系;

快乐旅游:以追求给旅行者带来更多快乐为使命;

xx乐游规划篇

第一阶段 创建期2009-2010

选取西安,成都,武汉,济南、重庆等全国一类及二类城市5-10地,有步骤的进行xx乐游门市的布局500家,并在当地取得相当的竞争优势,同时引入xx乐游连锁门店异业经营的新模式。

第二阶段 拓展期2010-2011

在原有xx乐游连锁门店城市基础上,选取全国一类及二类城市10-20地进行大规模的拓展,预计到2011年底xx乐游将遍及全国10-15个大中城市,其中一类城市不少于50家门店,二类城市不少于30家门店,全国范围xx乐游门店达到1000家规模,并在绝大多数城市取得相当的竞争优势,同时开创xx乐游旗舰店、特色店等新形式。

篇3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选题意义 1

一、研究现状 1

二、研究目的 1

第二章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3

第一节 汇率变动现状及原因 3

第二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3

一、汇率风险增加 4

二、低价优势难以维持 4

三、以“跑量为主”的经营模式导致纺织出口额增速出现下降 5

四、竞争将更加激烈 5

第三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5

第四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额的影响的分析 6

一、调查分析 6

二、实证分析 7

第三章   浙江纺织业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 9

第一节 解决的方法 9

一、以非美元的方式结算 9

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9

三、开拓更多的客户源 10

四、改变贸易方式 10

第四章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研究现状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贸易顺差激增等原因,人民币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压力。2007年人民币汇率刷新高达70多次,2007年12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人民币7.3647元。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到2009年4月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为人民币6.9920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已达到18%。

纺织业是浙江主要出口行业,是浙江出口一大支柱,纺织业的出口对汇率的依赖又非常大,且纺织服装的附加值低,是以价格优势作为竞争手段的,因此,人民币升值使纺织原材料、劳动力等都涨价,打破了浙江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中一直以来的价格竞争力,影响其出口额。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即意味着美元降价,即本国价格上升,而国外购买力却下降了,这又会进一步增加我国商品出品的难度。

又因为浙江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是欧美国家,人民币兑换美元的速度一直在加快,企业的利润也因此而被减少了。根据数据统计,浙江省纺织品的出口额每年都在增长。例如,2007年浙江省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356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9.7%,其中,出口纺织品170亿美元,增长23.1%;出口服装186亿美元,增长16.8%。若人民币升值达到10%,我们可以计算出浙江纺织企业将因为汇率的原来,一年至少损失35.6亿美元 ,这个数字对于原本就营利不多的纺织品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据相关部门统计,在外贸服装企业发达的浙北长兴地区,受汇率影响,近84%的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以上,80%以上企业称利润空间减小,提价空间不大,其间,不少企业损失都已超过百万元。

二、研究目的

由于近几年人民币的升值对各界都有带来了巨大压力,有关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影响的研究也增加了很多。比如,石美玲认为,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是富有弹性的,因此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较大,所以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导致商品出口增幅的下滑(石美玲,2006)。王开也通过价格机制得出了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增加的结论(王开,2005)。沈国兵却提出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中国进出口变动之间并不存 因果关系的看法(沈国兵,杨毅,2005)。

因此,为了对浙江纺织品出口因汇率变动而受到的影响有一个了解,本文就这方面做了一个研究。

第二章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第一节 汇率变动现状及原因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人民币汇率是指以美元为主要代表的外汇均衡价格,即用外汇表示的人民币的价格,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的价格。自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政府只在有必要时予以干预和调控。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加大等原因,人民币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压力。自从2005年进行汇改以来,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更加快。对中国商品进出口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尤其是浙江纺织经济有着很大的关键作用。而要使这个作用能够实现,首先就要分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走势。

从宏观层面上看,中国经济总量地位的提升和持续增长的预期是推动人民币缓慢升值的深层原因。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GDP增长维持在10%以上。从长期来看,一国汇率水平与该国经济实力呈正相关的关系。

从微观经济因素来看,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和外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的变化;二是外汇供求状况的变化。具体分析其原因概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我们需要有一个汇率体系改革。2)国际上美元贬值导致人民币面临巨大政治压力。3)汇率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缓解对外贸易摩擦、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

总的来说,人民币和外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外汇供求的变动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且各个因素之间又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甚至相互抵消的关系,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极其错综复杂。比如国际收支状况、财政收支状况、实际利率差、通货膨胀率差、经济增长率差异、国民收入高低、货币供给、各国汇率政策和对市场的干预、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政治与突发因素。

第二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人民币汇率由于其种种因素而改变着,尤其近几年一直在创出新高点,对于一直以来靠低价格来打拼国际市场的浙江省纺织行业来说,汇率提升正在考验着纺织出口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

2007年,我国政府调整了对外贸易政策,以缩小贸易顺差,扩大进口的政策取向,取代了以出口为导向的贸易政策。并且进一步降低了出品退税税率,提高了加工贸易的门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尤其是近年石油价格的上涨,与石油相关的化纤等原材料等也跟着涨价。不光是生产原材料涨价,生产劳动力成本也相应地上升。但在同时,周边贸易国家低端加工贸易正在加速发展,这些都导致浙江纺织加工贸易企业生存困难。

纺织业是浙江出口商品的一大支柱,人民币升值对该产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关各方最担忧的。确实这个影响还是很大的,一个是国际市场的萧条导致订单减少;一个是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像原油等的大幅度降价导致的其他原材料的降价导致企业的库存商品价值大幅度缩水;还有就是出口企业承担的汇率变动导致的损失等等。

一、汇率风险增加

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汇率风险增加了,很多企业不敢接单子,“在非州有很多客户,订单也不少,但由于汇率波动太大,我们不敢接单。”在绍兴举行的一次外贸企业座谈会上,绍兴宝纺印染负责人说,他们公司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汇率变动太大了,他们主要出口输入地是在非州,因此西非最大的经济体货币奈拉贬值给他们企业外贸出口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绍兴另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说,由于当时签合同时没有坚持按签订合同时的汇率结算,他前一年年底接到的总价45万美元的订单,交货期为三个月,但是还没等到交货期,总货款已经缩水近7万元人民币,使他蒙受了不少的损失。人民币升值2%,即企业拿到的货款折合成人民币只有原来的98%,若人民币升值10%,则收到的货款将只有原来的90%。根据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2%,浙江纺织品企业的平均利润将会减少5%~10%,如果人民币升值3%~5%,企业还能承受,但如果升值幅度达到了10%以上,预计将会有50%的企业难以继续经营下去,也就是说行业将会垮掉一半。

二、低价优势难以维持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出口纺织品的成本上升,并同时相应地提高了出口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降低了国际竞争力。除了价格的影响外,人民币的升值还会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其他发展中国家正以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来抢占我省纺织品的海外市场,如果这些国家进入了纺织品国际市场,浙江纺织品的成本优势将会被大大削弱,使浙江依赖低价格模式竞争的纺织出口利润变得更加稀薄。这些都进一步的增加了浙江纺织品出口的难度,抑制了出口数量。

三、以“跑量为主”的经营模式导致纺织出口额增速出现下降

浙江纺织业的出口是以跑量为主的,2006年1~4月,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做出实绩的企业就有5488家,比2005年末增加了394家,其中,私营企业为2789家,外商投资企业为1940家,集体企业为411家,国有企业为340家,个体工商户为9家。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纺织品22.47亿美元,增长35.4%,私营企业出口纺织品20.8亿美元,增长64.4%。同期,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指数为1.05,数量指数为1.24,即出口平均价格增长5%,而出口数量增长24% ,也就是说数量增长快于价格增长,这就导致了出口数量增加比较快,且增速也比较快,而出口额虽也是处于增长之势,但增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即浙江省的纺织出口是以跑量为主,但是后续工作并没有连接的很好。浙江纺织业需要打破其一贯的以跑量为主的经营模式,要多开发新品种,创立新品牌,增加像雅戈尔、杉杉这样的高档次产品。产中附加值低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低的缺点也是需要尽快克服。

四、竞争将更加激烈

受人民币升值冲击最大的主要纺织品是那些大宗的、低档的、初级的纺织品,而浙江纺织品出口的主打产品就是这些。因此,浙江纺织品出口的销售压力将大大增加,出口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首先,在国际上有像泰国、墨西哥等生产、出口同类商品的强劲的竞争对手;其次,国内纺织品行业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将变得更加的白热化。因此,人民币升值又导致了浙江纺织品行业竞争力的调整,使竞争更加激烈。

第三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汇率变动引起的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品的出品除了消极影响外,当然也有其积极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挑战,如果能找到确切有效的方法来抵抗人民币升值,那么该企业一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其一席之地。

因为浙江纺织品的出口是以低价格的优势来参与竞争的,产品的附加值低。以前因为价格低,出口企业在其出口产品跟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相比有着相当强的竞争力,这些企业就不会去想要如何才能增加其竞争力。但是人民币升值后,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必然会受到限制,而且浙江纺织业的低价格优势也被打破,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浙江纺织企业需要改变其原来的出口结构,出口模式来适应当前的国际环境。他们想要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展下去,就得改变其原先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的模式,打破以跑量为主的销售方法。投入更多的创新科技,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速浙江纺织行业的内部结构调整。

同时人民币升值还有利于减少浙江纺织出口的贸易摩擦并且能改善贸易环境。浙江纺织以价格来竞争国际市场难免会引起贸易摩擦,经常会遭受到倾销立案调查。而人民币升值后,纺织品的出口价格必然也会有所提高,因其原先的价格非常低,因此即使价格有提高,其原来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也不会降低很多,浙江纺织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样就能有助于减少被告为低价倾销的诉讼。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浙江纺织行业今后必须要调整出口低价战略,改以高质量、新款式、多功能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等方面来取胜,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都显然有助于浙江纺织品出口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第四节 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额的影响的分析

纺织服装业是浙江外贸出口的一大支柱行业,汇率升值对其的负面影响一直以来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但实际上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浙江纺织出口还是处于稳定增长之势。

一、调查分析

表1  汇改以来浙江外贸出口和顺差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外贸出口 768.04 -9.89% 1008.98 31.37% 1282.54 27.11% 1542.9 20.3%

其中:纺织服装出口 244.29 19.87% 297.39 21.74% 355.98 19.70% --- ---

注:数据根据浙江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纺织服装业主要由上游的化纤行业、中游的纺织行业和下游的服装行业组成。由表1可以看出2005年、2006年、2007年以及2008年浙江外贸出口分别为768.04亿美元、1008.98亿美元、1282.54亿美元、1542.9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89%、31.37%、27.11%、20.3%,除了2005年出现了负增长,其他几年都是处于缓慢增长的,只是增速出现了减缓。而2005年之所以会出现负增长,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能力有限及跟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很密切的联系,故本文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2005年、2006年、2007年浙江纺织品出口额分别为244.29亿美元、297.39亿美元、355.98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87%、21.74%、19.70%。根据调查得到2004年浙江纺织品出口额为203.8亿美元,同比增长为27.1%。另有调查得到1978年~2004年浙江出 口的年均增长为30.1%,而2005年开始年增长率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是不是因为2005年国家进了汇率改革引起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为了分析近几年浙江纺织品出口出现增速下降受到了汇率变动多少影响,在本文中做了一个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目前也有很多学者做过因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品贸易的实证研究,但对浙江纺织业出口的可能不多见,这里我就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浙江对外纺织品出口贸易进行实证分析。

(一)选取指标

    选取指标:汇率影响出口弹性

弹性是指一个变动的变化率引起另处一个变量变化率之间的比例。

在这选取的是汇率影响出口的弹性:【(X1-X2)/X1】/【(E1-E2)/E1】。其中(E1-E2)/E1是汇率变动率,(X1-X2)/X1是汇率引起的相应出口变动率。

汇率的变动对浙江纺织出口的影响情况有以下几种:

1、当【(X1-X2)/X1】/【(E1-E2)/E1】=1时,汇率变动幅度与出口变动幅度相等;

2、当【(X1-X2)/X1】/【(E1-E2)/E1】>1时,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出口的影响较大;

3、当【(X1-X2)/X1】/【(E1-E2)/E1】<1时,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出口的影响较小。

(二)数据选取

在汇率和贸易相关关系的研究上,弹性分析是研究汇率变化与贸易收支变动的主要分析方法。就目前来看,弹性分析基本上是用名义或实际汇率在全国或某个行业进行的,而以实际有效汇率研究的较少。而选取实际有效汇率(REER)来计算汇率影响出口的弹性,主要由于REER剔除了本国物价相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这个因素,是能够衡量人民币相对于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比价的综合指标。因此,实际有效汇率的高低决定了一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的强弱

(三)数据分析

2004年~2007年浙江纺织品汇率影响出口弹性如表4

表2  2004年~2007年浙江纺织品汇率影响出口弹性

年份

 人民币

实际有

效汇率 变动率 浙江纺织品

出口金额

(亿美元) 变动率 纺织品出口汇率弹性

2004 92.698 -2.63% 203.8 27.1% -10.30418251

2005 92.4858 -0.23% 244.29 19.87% -347.2608696

2006 86.82 -6.13% 297.39 21.74% -350.8073622

2007 99.00 14.03% 355.98 19.70% 1.404133999

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资料来自IMF网上数据库;浙江纺织品出口的金额资料来自浙江统计年鉴;纺织品汇率出口弹性是根据以上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每年的出口汇率弹性指数分别为-10.30418251、-347.2608696、-350.8073622、1.404133999,即每年的出口汇率弹性指数的绝对值都大于1,说明汇率变动引起的人民币的升值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比较大的。

由这个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从2005年国家进行汇率改革以来,引起了人民币的升值,而浙江纺织品因为人民币升值受到的影响又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各种对策来帮助浙江纺织口行业渡过这个难关。

第三章   浙江纺织业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

浙江纺织出口量一直以来在全国纺织出品甚至在国际纺织出口中都占有一个很大的比例,每天的交易需求量是很高的,但就因为人民币升值了,使交易双方都有所顾虑,不敢接单子。出口商是担心接单后因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到收款时收到的货款将会因此而缩水,怕遭受损失而不敢接单子。而很多国外客户的存货已经销售完了,但他们同样不敢下订单,原因还是因为汇率波动太大了。在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试着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式,达到双赢。

第一节 解决的方法

一、以非美元的方式结算

为了避免汇率变动引起的换兑风险,厂商可以采取以非美元或人民币的方式结算货款。对于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对厂商造成更大的损失,2009年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和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400家企业已作为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据上海市商务委政策研究室方面的消息,上海对此已经形成了完整成熟的方案,并在等待相关部委的细则出台。但是对于浙江来说还不太容易实现,主要是国外的客户还不够放心人民币。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企业虽仍以美元议价,但其有效期也由过去的1-2个月缩短到现在的一星期,甚至有些企业在签订三个月以内的合同时,就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确定下来,以避免造成太大损失。

另一方面,厂商也可以在跟客户签订合同时就加注一个附加条款,即在合同期间因汇率变动,导致人民币升值引起的损失由供应商跟客户按照协定的比例共同承担。

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浙江出口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受限,为了寻找更好的出口途径,首先就必须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要提高纺织业的产品附加值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用高档面料,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浙江出口的纺织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品的价格没法提高很多,只能以低价来出口,没办法以其他方面来参与竞争。因此,浙江纺织企业应该投入更多科技,使产品具有更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二)合各种情况的产品: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客户群也有其相应的产品,每个国家的消费需求不同,审美观也不一致,为了要使产品进入更多的国家,就得对这些国家做一个深入调查,了解其消费需求最大的是怎样的产品,根据调查所得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研发生产出适合不同国家的不同的产品。

(三)己的设计师,并且不惜投入资本供其进修,提升其设计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掌握流行趋势,走在时尚潮流的前端,引用先进的时尚的 设计,开发出更多新型服装设计。

三、开拓更多的客户源

人民币升值导致浙江纺织品出口减少,出口企业就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不少外贸企业对整个市场布局都做了一个调整,由以前的专攻欧美市场转变为全力开拓东欧、南美、中东等市场。为了开展这些国家的客户,外贸公司倾向于聘用懂多种外语的人员,在培训方面,他们不但同样注重英语的培训,还增加了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的培训。

为了开拓更多的客户,浙江纺织企业可以采取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走出去,不能着眼于来到当地的外商客户,而应自己走出去,走出浙江省,甚至走出中国,直接到其他国家寻找适合的客户,并且可以在这些国家做一个切合实际的调查,了解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产品,能有针对性地安排出口产品。

四、改变贸易方式

表3  不同贸易方式样本企业出口情况表(单位::万美元、人民 币/美元)

 2005年

上半年 2005年

下半年 2006年 2007年

一季度

一般贸易 出口总额 84325 104768 224471 51505

 出口利润率 8.13% 7.97% 8.61% 9.89%

 出口换汇成本 7.64 7.49 7.19 7.03

加工贸易 出口总额 14651 21246 42966 8807

 出口利润率 12.12% 15.40% 14.42% 16.59%

 出口换汇成本 7.20 7.09 6.99 6.98

注:数据来自《浙江纺织服装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调查报告》.周业樑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一般贸易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一季度的出口利润率分别为8.05%、8.61%和9.89%,出口换汇成本分别为7.565、7.19和7.03。而加工贸易在同一时期内的出口利润率分别为13.76%、14.42%和16.59%。由此可见,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同期的出口利润率高,而出口换汇成本又比一般贸易同期低,即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对汇率变动的适应抵抗能力比较强。

因此,浙江纺织业为了能更好的就对汇率变动引起的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改变其生产经营策略,从一般贸易转变为更多的加工贸易。

第四章   总结

因为自从2005年国家进行了汇率改革以来,汇率变动很大,人民币升值幅度也很大,而纺织业是浙江的支柱产业之一,若其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很大,会对浙江的整个出口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从本文中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品行业的消极影响以及积极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确实对浙江纺织业造成了一个很大的损失,很多企业已经因此而停产或半停产,还有不少企业仍想维持下去,可是利润却已经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利润。为了扭转整个出口形势,浙江纺织行业应采取各种对策来外理这个情况。

浙江纺织业现在正外于应由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转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由浙江出口到浙江出品,改变其出口类型,做好一个正确的转型的阶段。

但是转型切记不能冲动,应在允分了解自身的情况以及国际大环境下做出最适当的转型。经过对汇率变动引起人民币升值这一不利因素的磨练,浙江纺织业已经有了一个免疫能力,出口额保持着稳定增长之势。但是纺织企业还是不能放松警惕性,就从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来取得更好的出口成绩。善用品牌优势,使出口产品处于一个更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周业樑.浙江纺织服装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调查报告[R].北京:国际经济评论,2008.

[2] 陈刚,阮晓琴.江浙纺织业订单减半谋突围[J].江苏经济报.2008.12-10.

[3] 王菊.人民币汇率破七浙江纺织业生存告急[N].都市快报,2009-03-01.

[4] 谢吉丽.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业的影响与对策[J].北方经济,2006,(18).

[5] 庄旭.人民币升值与浙江中小型纺织企业的出口[J].新西部,2008,(2):11-14

[6] 王元龙.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及趋势分析[J].中国商界杂志,2008,(1)-9:7

[7] 郁小春,黎声远.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EB/OL].blog.ctn168.com/

blog/financl/archives/2007/9054.html,2007-4-25.

[8] 叶春霜,胡丹婷.汇率变动影响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24(3):15-18

[9] 郝伟民,顾强.纺织工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与对策[J].研究与探索,2003,(3):5-8

[10] 陈华容.浙江纺织企业出口状况分析[EB/OL]./Place/

080711/09413277,2008.

[11] 晓明.浙江外贸企业期待:人民币结算可终结汇率损失[N].市场导报,2009-04-15

[12] 刘明祥. 人民币汇率波动下外贸企业要练好内功[N].江南时报,2008-02-18.

[13] 叶勇.多家出口纺织企业为避汇率损失 放弃美元结算[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2008-04-07.

[14] 罗三秀.出口纺织企业困境:如何在人民币升值中避免损失[N].产经新闻,2008-04-08.

[15] 张斌,种昂.纺织业生存告急[N].经济观察报,2008-03-24.

[16] James A. Dorn, Exchange-rate arrangements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on a collision course[J].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 18 November 2006.

[17] Michael P.Dooley, Interest rates,exchange rates and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 BW II dynamics[J].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   2006.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5,26(3).

[19] 陈立平.人民币新汇率下浙江纺织品出口之应对策略[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71(1):11-15

[20] 余婧.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纺织业的影响[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7,(4):17-19

致  谢

感谢我的导师马老师,在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了本研究及学位论文。从材料的收集到论文的定题,再到论文各部分的撰写都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瓶颈时,是老师的提点帮我顺利过了关。老师对待工作一丝不敬,严谨细致的态度不但使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受益菲浅,还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此,我向马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还要感谢班主任阮尹老师,辅导员吴佳晨老师,院长曹旭华教授以及所有的任课老师,是你们在这四年里一直教导着我们,帮助着我们,让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态度、方式。

篇4

一、欧盟反倾销的决策机构及程序

欧盟反倾销涉及四个机构,分别为欧盟委员会、欧盟反倾销咨询委员会、欧盟理事会、欧洲一审法院和欧洲最高法院。欧盟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于各成员国,是为欧共体的利益而独立行使职责的机构。该委员会负责反倾销行政调查及倾销和损害的认定,主导反倾销案的整个过程;欧盟反倾销咨询委员会由成员国代表组成,通常体现着他们所代表的成员国的意志和利益,在欧委会反倾销案的整个调查过程中起到一个协助和咨询的作用。正是由于这种紧密的联系,咨询委员会在欧盟委员会和各成员国之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的角色。实际上,咨询委员会的非正式投票被欧盟委员会看成是成员国的直接表态;欧盟理事会由各成员国部长级代表组成,负责反倾销终裁的决定,这种“决定”以理事会“简单多数”的投票表决方式进行,每个成员国仅有一票表决权。当然,各国理事对反倾销措施态度的基础是各自的国家利益,如果实施反倾销措施有利于本国利益,他们便会赞成,反之就会反对。各机构的组成和各自的职能体现出了成员国在欧盟对外反倾销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决定性。实际上除了欧盟委员会独立于成员国外,其他两个机构都明显的打上了成员国的烙印。

欧盟的反倾销法律程序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首先由生产商提起申诉,但申诉方需得到占共同体同类产品50%的生产商的支持,才被视为以共同体名义提出;如果表示支持的共同体生产商产量不足共同体生产的同类产品产量的25%,则不与立案。欧盟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书的45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决定立案,需在欧盟官方公报上进行公告,并通知出口商、进口商以及所知的进口商或出口商的机构、出口国的代表;接下来是调查问卷的发放,欧盟委员会一般发放4套调查问卷,给出30天的答卷时间,一周收回时间。初裁在立案后60日后9个月前作出,如果决定征税,则征收为期6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被诉方作出价格承诺,欧盟反倾销各机构均接受,则欧盟委员会终止调查;如果没有作出价格承诺,则针对出口商的终裁将在12个月之内作出。欧盟理事会作出终裁后,利害关系方如不服,需在欧盟裁决作出后的2个月内向欧盟初审法院。

二、产业地理集中对欧盟反倾销决策的影响分析:两个具体案例

有研究表明,在过去30年里,大多数的反倾销案都出自于结盟程度很高的行业,如重工业和原材料制造业,这种结盟不但形成了强大的行业协会并且意味着在一个地区一些行业的消失而在另一个地区集中。而由小企业或者中小企业组成并且高度分散的行业则很少或者从来没有进行反倾销立案。

下面结合两个案例来具体分析。

(一) 欧盟对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的棉质床单反倾销

1996-2002年间,欧洲棉纺织品生产商协会对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所生产的棉质床单先后发起了几起反倾销申诉,案件的裁决明显显示出欧盟产业结构不平衡所带来的矛盾。

纺织业在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是欧盟各国的传统优势产业。70年代,该行业还分散于欧盟各国,但由于欧盟发达国家纺织业近岸和离岸外包的出现,这些国家逐步把重点放在这一产业的研发和创新上,致力于设计和销售等服务环节,而将技术含量低的生产环节外包。至90年代,欧盟纺织业逐渐集中到了南欧相对欠发达国家,而离岸外包的业务则转移到了亚洲的中国和印度等国,然后再以进口的形式购入。因此,这一传统产业在欧盟逐渐出现空心化的趋势。。

就产值来看,欧盟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其中意大利几乎占了整个欧盟的三分之一。但从该行业就业人数在该国制造业中所占比例来看,纺织业在以下几个国家更为重要:葡萄牙(10%)、意大利(6.5%)、希腊(6%)、比利时(6.4%)。而涉案产品所涉及的具体棉织物的生产主要集中于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其他成员国则依赖进口。因此,在1997年成员国投票时形成六比六的局面:奥地利、法国,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投了赞成票,而英国、瑞典、芬兰、丹麦、爱尔兰和荷兰投了反对票,卢森堡和比利时弃权。德国则从开始的拖延到最终投了关键一票反对票,因此没有征税。支持反倾销者目的明确,即要保护欧盟的纤维纺织业;反对者态度鲜明,即要保护消费进口品的企业的就业,如英国的Coats viyella,Lonrho和Leeds等集团都已经或正面临员工失业。产业的地理集中使成员国从本国利益出发来对待反倾销问题,从而导致明显的对立。

(二)欧盟对中国和越南皮鞋反倾销案

欧盟于2005年7月对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皮鞋发起反倾销调查。中国皮鞋的涉案金额为7.3亿美元。就此反倾销案,欧盟内部的成员国分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以意大利为代表的传统鞋业生产国(意大利、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和以德国等为代表的鞋业生产全球化的国家。两大阵营互不相让,最后欧盟委员会为了平衡两者的利益关系,决定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但将一般为五年期的反倾销税定为两年。至2008年10月,欧盟发起期终复审,2009年12月决定将反倾销税再延长15个月,2011年3月终止。

制鞋业也曾是欧盟的传统产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行业的发展和转移受到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供应、以及销售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以德国为代表的北欧国家早已将鞋业生产转移,本国境内只设行政管理、设计和培训等部门。如德国的嘉宝鞋业股份公司,其95%的产量来自国外生产,国内产量只占5%;瑞典、英国、丹麦和荷兰等国的鞋业生产也已基本转移。欧盟的制鞋业主要集中在南欧国家,如意大利的产值几近欧盟(25国)整个行业的50%,西班牙和葡萄牙则位列第二和第三。这三国就占了欧盟鞋业生产的三分之二。

因此,在最后决定是否对来自中国和越南的鞋征税时,欧盟25个成员国投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希腊、波兰、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9国赞成,奥地利、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和马耳他4国弃权,德国、英国、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等12国反对。但由于弃权也算作赞成票,因而以13:12通过征税提案。

三、产业地理集中导致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的影响趋势分析

(一)产业地理集中导致欧盟的内部矛盾以对外贸易摩擦的方式体现,将长期波及我国出口加工企业

欧盟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北欧国家的大型企业将纺织与服装、皮革与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进行全球产业布局,从而削减成本,专注于核心业务,而没有能力进行全球产业布局的中小企业就只好忍受高成本带来的生产压力,并且这些产业随着北欧的空心化而逐渐集中于南欧国家。当北欧国家再以进口的形式购回其供应链上的产成品时,这些来自外国的低价商品便触及了南欧国家生产商的利益,从而将欧盟内部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外部化,演化为对外贸易摩擦。

不论是始于80年代末期的欧盟对华彩电反倾销,还是最近以价格承诺而结案的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反倾销,我国出口加工企业都一直是欧盟内部本土生产企业和国际化企业矛盾的直接受害者。欧盟对我国的产业转移已持续多年,产业转移的趋势也由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演变。但不管是参与哪种产业的产业链,我国出口加工企业仍然保持着两头在外的特点,长期锁定在价值低端没有突破,这使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失去话语权,只能被动挨打。因此,在全球产业布局、欧盟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背景下,欧盟这种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通过外部化的手段来体现和解决的形式还将存在,并长期波及我国出口加工企业。

(二)产业地理集中使对我国反倾销决策过程中的政治化趋势日益明显。

产业地理集中使行业内结成强势的联盟,从而增强了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力量。因为联盟加强了区域内行业的集体行为,而集体决策的优势则是对损失的确定性,从而使游说的目的明确而坚定。而且,地理集中还降低了监管和约束成员的成本,使之为了共同的利益努力。特别是产业地理集中形成强势利益集团、分化的成员国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政治活动,一直贯穿着欧盟反倾销立案至终裁的整个过程,这一发展趋势必将为今后可能出现的欧盟对华反倾销案埋下政治化的隐患。

在欧盟对中国和越南的反倾销案中,南欧国家的生产商有着一个强有力的联盟组织--欧洲鞋业联盟(CEC)。它的成员包括17个鞋业生产国及3个以观察员身份加入的国家,代表着13500多家鞋企。此外,还有意大利鞋类生产商协会(ANCI)代表了8000多家意大利生产商的利益。这两个利益集团为驱逐中国鞋展开了强大的游说活动,将经济矛盾政治化。如意大利鞋类生产商协会通过登报呼吁消费者抵制中国鞋、组织游行、生产商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工厂钥匙意表无法生存等形式,促成了反倾销立案。

此外,利益集团还对成员国政府极力游说,使得行业的利益直接体现为成员国政府的行为。因此,在欧盟理事会进行反倾销终裁时,各成员国部长级代表的投票则直接体现本国利益,从而使反倾销行为具备明显的政治化的特点。

(三)产业地理集中形成的公私部门的激烈博弈,有利于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妥善解决

随着北欧国家传统产业的空心化和全球产业布局以及南欧国家传统产业的聚集,北欧国家成为了进口商(外包商)、零售商的支持者,而南欧国家成为生产商坚强后盾。成员国政府鲜明而对立的态度,以及各方相关利益集团强有力的游说活动,使得欧盟委员会左右为难,往往在作出裁决时不得不考虑平衡两大阵营的利益,从而使裁决相对温和。

在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中,除了私营部门态度鲜明对抗,成员国的积极表态也极大影响了最终结果。欧盟制鞋业集中在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新加入的成员国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而且集中于这些国家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这些地区几乎没有其它产业,因而地区的经济运行直接与制鞋业的命运相连。由此,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制鞋业便成为了一个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政府无法忽视。而北欧国际如德国、瑞典等国的鞋业几乎全部转移出去,这些进行全球布局的跨国公司实力雄厚,政府亦非常重视。在2010年,瑞典国家贸易署还作出了《反倾销损害全球化欧洲公司的供应链》的报告,表明政府态度。因此,欧盟委员会为了平衡两大对抗阵营的关系,将一般为五年期的反倾销税定为两年,并于2011年3月终止征税。

近期以“价格承诺”为解决方案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也是欧盟内部两大对立利益集团交锋的结果。2012年7月,德国“太阳能世界”公司携手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同行中国光伏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产品,通过EUProSun(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提交申诉。而反对征税的欧盟光伏产品消费类企业的行业协会AFASE(欧盟平价太阳能联盟)则向欧盟委员会递交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如果对华光伏产品征收20%的关税,欧盟将在征税后的三年内共造成17.55万个岗位流失和180亿欧元的产业附加值损失。该行业协会还发给欧盟贸易委员卡雷尔·德古特一封公开信,该信得到了欧洲20多个国家的1024名企业高管的联署。信中指出了如果征税可能对欧洲光伏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作用。在成员国方面,2012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尽管欧盟委员会已经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但她仍然坚持通过对话政治解决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因此,在欧盟27个成员国针对中国光伏反倾销案的投票中,18国反对对华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在“反对征税”集团的强力游说下,最终此案以“价格承诺”的方式和平解决。

虽然生产商利益集团由于产业地理集中而力量强大,但随着过去20年来欧盟全球产业布局的推进,以外包商为主的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行业之间的结盟和游说能力也日益增强。各成员国也在关乎本国利益和行业组织的游说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博弈。对立阵营公私部门活跃的博弈,将会使欧盟委员会为平衡关系推出温和的折中方案,有利于我国出口商获得较理想的结果。

四、两点启示

(一)关注了解欧盟的政策动向,积极与进口商配合

欧盟对外皮鞋反倾销案从立案开始便在欧盟内部引起强烈反响,欧盟也曾在2006-2008年间试图进行反倾销立法的改革,不过最终失败。但发起改革的原因则在于以下两点:第一,进口商和零售商力量的壮大以及生产外包。第二,生产的地理集中性分化了欧盟内部的成员国态度,从而使出现产业空心化的国家强烈反对反倾销税,与支持国形成对抗,由此或使得反倾销调查最终形成不征税的结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随着产业升级和产业外包的发展,欧盟为贸易自由化所作出的努力。而在此案之后,欧盟在进行反倾销调查和决定时将更加谨慎,注重“平衡”欧盟内部的不同国家和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身处全球供应链上的中国加工企业应该保持对欧盟贸易政策与动向的高度敏感,从而制定相关的贸易发展战略和战术。

能在全球进行产业布局的欧盟生产商,往往是欧盟实力很强的跨国公司,作为进口商,他们的游说能力超过了一般的进口商。在欧盟“平衡”手法的运用下,由于进口商组织的强大,他们的利益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在今后遭遇贸易壁垒时应与进口商密切合作、积极争取,增大获得有利结果的可能性。

篇5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1.运用地图,说出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在教学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从区域的地理位置入手,运用地图简要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以达到课标要求。

例如,在教学“北京”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郑州市的地理位置:郑州市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七朝古都开封市,西面为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是焦作市和新乡市,郑州市位于陇海线铁路和京广线铁路的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2.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东北三省”这部分内容介绍了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对此我为学生提供了郑州国棉厂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郑州纺织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衰落原因。

3.举例说明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的影响。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教材运用大量的实例和地图分析了我国的自然灾害。河南地处中原,地势平缓,一般不会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学生往往不重视对自然灾害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河南的自然灾害。

4.比较家乡人口与全国人口情况,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变化的特点。

在教学“人口”这部分内容时,我讲解了河南省的人口特点。截至2013年末,河南省是中国户籍人口最多的省份,更是外出人口大省,郑州市成为河南省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

5.了解家l的对外联系现状。

在教学“香港和澳门”这部分内容时,我讲解了河南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有利条件,如富士康的入驻带动了河南省外贸规模的扩大,郑欧班列的积极影响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高了河南省的开放水平。

6.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在教学“北京”这部分内容时,我介绍了郑州市的城市建设成就,上合组织峰会的召开使得郑州市一跃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国际新城。郑州市演绎出了一个我国中部城市开放发展的速度与激情,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典范。

二、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感知,使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产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拉近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例如,我在课下开展了以下活动:金水河水文特征分析、金水河水质调查、郑州市家庭用水调查、郑州市垃圾处理调查,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撰写调查报告,为家乡的绿色发展出谋划策,

三、捕捉新闻热点

素材的选取要与时俱进,教师要捕捉新闻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6

Abstract: The 0.1-0.9 scale is a simple and practical criteria scale. The 0.1-0.9 scale is used to establish a complementary judgment matrix which is with full consistency and to properly solve the consistency problem of AHP and to improve the DEA/AHP model. The DEA model and the improved DEA/AHP model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labor cost of 22 industries in Yancheng in the year of 2009.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improved DEA/AHP model are more distinguished, the improved DEA/AHP has a better analytical ability.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标度;数据包络分析(DEA);人工成本

Key wor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Scale;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labor cost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126-03

0 引言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提高人工成本的效率对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发展已经进入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是当前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为此,本文提出了使用改进的DEA/AHP模型对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

1 改进的DEA/AHP模型

1.1 DEA模型 1978年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给出了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1],即DEA。DEA方法是根据投入指标数据与产出指标数据对各个决策单元进行评价。A.Charnes,W.W.Cooper于1989年提出了约束锥的概念[2],以解决DEA模型不能体现决策者偏好的问题。吴育华,曾祥云,宋继旺等于1999年提出了建立AHP约束锥的概念[3],使AHP的主观分析与DEA评价的客观分析相结合,使得DEA方法更适合于实际。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记为DMUj,j=1,2,…,n,每个决策单元有m种类型的输入,其指标集为I={1,2,…,m}和s种类型的输出,其指标集为R={1,2,…,s}。这n个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指标数据如下:

xij=DMUj对第i种输入的投入量,xij>0;

Xj=(x1j,x2j,…,xmj)T,为DMUj的输入向量;

yrj=DMUj对第r中输出的产出量,yrj>0;

Yj=(y1j,y2j,…,ysj)T,为DMUj的输出向量;

vi=第i种输入的权;

v=(v1,v2,…,vm)T,为m种投入的权向量;

ur=第r种输出的权;

u=(u1,u2,…,us)T,为s种输出的权向量;

其中,j=1,2,…,n;i=1,2,…,m;r=1,2,…,s。

模型1 DEA模型,其中当?驻=0时为CCR模型,当?驻=1时为BCC模型[4]:

max pj0=(?滋TYj0+?驻?滋0)

s.t. ?棕TXj-?滋TYj-?驻?滋0?叟0 j=1,2,…,n

?棕TXj0=1

?棕?叟0,?滋?叟0,?驻=0,1

其中,t=■,?棕=tv,?滋=tu。

1.2 AHP约束锥的构成与优化 1999年吴育华等提出了建立AHP约束锥的概念。在构造AHP约束锥时,他们分别对输入指标I={1,2,…,m}和输出指标R={1,2,…,s}使用AHP方法,进行两两比较,分别建立两个1-9标度判断矩阵:

■m=(cij)m×m,■s=(bij)s×s

其中cij>0,cij=cji-1,cii=1,bij>0,bij=bji-1,bii=1,对这两个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取C.R

令■=■m-?姿CEm,■=■s-?姿BEs,其中?姿C和?姿B分别是判断矩阵■m和■s的最大特征值,Em和Es分别是m阶和s阶单位矩阵,构成AHP约束锥:

■?棕?叟0,?棕=(?棕1,?棕2,…,?棕m)T?叟0

■?滋?叟0,?滋=(?滋1,?滋2,…,?滋s)T?叟0

当构造AHP锥最关键的步骤在于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由于评判系统中准则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而且评判准则繁多,容易造成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不一致。同时,AHP的1-9标度在一些情况下不能确切反应各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也会导致判断矩阵不一致。已经有多篇文章指出,使用1-9标度法专家有时很难做出判断,可能导致不一致,进而使得计算失真。随着AHP理论发展及实际应用的需要,又出现了许多标度,引入的标度既要能够客观的表示决策者的判断,同时要发挥AHP应用于决策的简化优势。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既要重视标度的客观性,又要重视标度的实用性,本文选择使用0.1-0.9标度构造判断矩阵。0.1-0.9标度的含义如表1所示。

定义1[6] 设判断矩阵A=(aij)n×n,若有

aij+aji=1,aii=0.5,aij∈{0.1,0.2,…,0.9},i,j=1,2,…,n,其中aij是元素ui对uj的相对重要程度,则称判断矩阵A为互补判断矩阵。

定义2[7] 设互补判断矩阵A=(aij)n×n,若对任意i,j,k,有aij=aik-ajk+0.5,则称判断矩阵A具有完全一致性。

一般地,当aij与aik-ajk+0.5的差值越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差。换句话说,如果能由原始矩阵重新构成满足aij=aik-ajk+0.5的互补判断矩阵,新的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且与人们的决策思维相符合,从而可以避免进行一致性检验。

方法1 构造具有完全一致性的互补判断矩阵,其步骤如下[8]。

步骤1 对原始判断矩阵按行求平均值,得ci=(ai1+ai2+…+ain)/n,n为单准则下的元素个数。

步骤2 通过数学变换bij=(ci-cj)/2+0.5,形成一致性的判断矩阵。其中i,j=1,2,…,n。

本文在构造AHP约束锥时,对输入指标I={1,2,…,m}和输出指标R={1,2,…,s}进行两两比较,通过以上方法分别建立两个0.1-0.9标度且具有完全一致性的互补判断矩阵:

Cm=(cij)m×m,Bs=(bij)s×s

令C=Cm-?姿CEm,B=Bs-?姿BEs,其中?姿C和?姿B分别是判断矩阵Cm和Bs的最大特征值,Em和Es分别是m阶和s阶单位矩阵,构成AHP约束锥:

C?棕>0,?棕=(?棕1,?棕2,…,?棕m)T>0

B?滋>0,?滋=(?滋1,?滋2,…,?滋s)T>0

模型2 改进的DEA/AHP模型,即

max pj0=(?滋TYj0+?驻?滋0)

s.t. ?棕TXj-?滋TYj-?驻?滋0 ?叟0 j=1,2,…,n

?棕TXj0=1

?棕∈V,?滋∈U,?驻=0,1

V={?棕|C?棕?叟0,?棕?叟0};U={?滋|B?滋?叟0,?滋?叟0}

其中,t=■,?棕=tv,?滋=tu。

2 DEA/AHP模型在人工成本上的应用

2.1 输入输出指标的选择 在使用DEA/AHP模型进行效率评价时,需要选取适当的输入输出指标,鉴于人工成本投入产出评价指标相当繁多,基于数据收集的限制,本文采用2010年4月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盐城市2009年制造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9](如表2)进行效率评价,该数据是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盐城市辖区内的制造业企业调查得来的,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共调查22个行业中的467家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涉及从业人员10.18万人。本文对盐城市制造业22个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将人均人工成本X1(元)、人工成本占成本总额的比例X2(%)作为输入指标,输出指标选择平均每元人工成本所产生的增加值Y1(元)、每元人工成本所产生的销售收入Y2(元)、每元人工成本所产生利润。由于在原始数据Y’3中每元人工成本所产生利润有负值,根据y=(x-minValue)/(maxValue-minValue)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用0.0000001替代产生的零值,得到Y3。

2.2 评估结果分析 对两个投入指标和三个产出指标进行两两比较,通过方法1分别建立两个0.1-0.9标度且具有完全一致性的互补判断矩阵:

C2=■ B3=■

分别运用模型1(DEA模型)和模型2(改进的DEA/AHP模型)求得22个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值及排序,见表3。

由表3显示,从传统的DEA模型分析可知,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等6种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总体效率值为1,传统的DEA模型无法对此6种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排序。

由改进的DEA/AHP模型分析结果可知食品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很高,但是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通用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过低。

各制造业的人工成本投入产出在改进的DEA/AHP模型下的总体效率值普遍下降,但对大部分决策单元排序的影响并不大,只有部分决策单元在排序上有很大变动,明显下降的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由此结果可看出DEA分析模型所得的结果较为准确可信,而且基于改进的DEA/AHP模型的分析结果来调整资源的分配会更有效率。

在使用改进的DEA/AHP模型进行分析时,有效的DMU个数由6个减少到了1个,在原模型下的DEA有效单元有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而在改进的DEA/AHP模型下只有食品制造业为DEA有效。对于权数设限越严谨,DEA模型具有越高的解析能力。

3 结论

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基于输入输出的观察数据,对评价指标的量纲无特殊要求,而且权数的产生不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非常公平公正,本文通过AHP方法对输入输出指标进行处理从而解决了DEA模型不能体现决策者偏好的问题。层次分析法(AHP)能够比较直接地反映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它的核心问题是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本文采用0.1-0.9标度这种更为简便实用的判断尺度,使AHP的一致性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本文通过添加AHP约束锥的方式,对权数进一步设限,使得DEA模型有了更高的解析能力。

人力成本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对提高行业或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尝试使用改进的DEA/AHP模型对2009年盐城市制造业22个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期望通过调整相对非DEA有效行业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进而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地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A.Charnes,W.W.Cooper and E.Rhodes.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429-444.

[2]A.Charnes,W.W.Cooper etal Cone ratio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multi objective programm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1989,20(7):1099-1118.

[3]吴育华,曾祥云,宋继旺.带有AHP约束锥的DEA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1999,14(4):330-333.

[4]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徐泽水.AHP中两类标度的关系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7:97-101.

[6]徐泽水.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实用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1,10(1):16-19.

[7]徐泽水.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4):311-314.

篇7

3月7日,广东佛山,接到记者电话的王先生正和同行老板们聚会。“你问的问题我们几个老板正在议论呢,什么时候升、升多少、我们怎么应付,都是我们最近最关心的话题。”王先生经历了上一次的人民币升值,他从事汽车零配件生产及出口行业多年、主要面对的是美国市场。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当时光进入2010年初春,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再次成为中国出口企业老板们的一桩心事。

2月25日有媒体报道,商务部正在进行压力测试,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化可能对出口企业造成的影响,商务部办公厅有关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否认了压力测试一事。而据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一位人士透露,2月24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曾召集各行业商会和贸易学会人士,推动与会单位调研外贸企业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法和企业的现实状况。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先行一步,在2010年1月至2月完成了此项调查,轻工、纺织等商会也已着手开始调研,预计3月中下旬将公布调研结果。据记者了解,在行业和地区层面,有关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测试的活动最近一直都在进行。

风吹草动

根据《财经国家周刊》对纺织、服装、汽车零配件、摩托车、日用陶瓷、家具、日常生活用品、机电设备等出口主导型企业和行业协会人士的调查显示,人民币升值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机电进出口商会初步调研显示,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劳动密集型机电企业出口带来巨大冲击。机电进出口商会信息部主任齐忠义分析说,机电行业出口占全国出口份额近60%,“这些企业的利润率只有2%~3%,如果汇率升值2%,企业就白干,再升值,企业就要亏损。”

该商会另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升值带来的价格上升,将意味着机电出口行业的国际市场规模被其他国家抢占。

目前广东地区不少生产摩托车的出口企业也面临着上述挑战。非洲是这些企业在近些年拓展的一大市场,而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家的企业目前可以生产出与中国同档次的摩托车,但由于劳动力成本等原因,价格相对较低。从2008年起,这些国家的产品大举渗入非洲市场,目前中国产品市场几乎已被抢占一半。

“中国企业的代步类摩托车价格与汇率基本是同比上升。人民币升值1%,价格也会上涨1%,相应的非洲市场规模则会收缩20%。”该人士指出。

人民币升值对于纺织企业而言注定是雪上加霜。

“如果2010年人民币汇率在三个月内一次性升值3%,我们的企业就要关门了。”北京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佩琨对《财经国家周刊》说。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表示,目前整个纺织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在3%~4%左右,不会超过5%,如果人民币升值超过5个点,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死掉。如果未来棉花的进口配额不进行适当放开的话,那么纺织业在人民币出现升值后可能会发生大量订单流失的情况,平均利润将归零。

最值得关注的还有那些“不起眼”的日用品。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陈乃醒表示,部分日用陶瓷、眼镜、打火机等产品,它们的附加值低、利润率更低,长期处于低端竞争中,其行业利润多保持在1%上下,外界稍有风吹草动便会让他们的经营面临“断炊”。

一位来自山东的陶瓷商对记者说,中国出口的大量日用陶瓷产品在美国的超市中面对的消费群体较为低端。这类人群对价格敏感度非常高,价格略高一点便意味着失去客户。由于企业本身已经不存在利润压缩空间,面对升值,退出市场可能会成为部分企业的理性选择。

造船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恐慌更为明显。

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是年产值30亿人民币的中型造船企业,公司副总经济师周昌安对《财经国家周刊》说,预计2010年企业的出口额在4亿美元,如果人民币升值3%,仅此一项企业就将减少收入8000多万元。

据周安昌介绍,目前整个造船行业的利润率在5%以内,而这8000万元的损失几乎等于该企业预期年利润的一半以上。“2010年将是我国造船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年。”周昌安说,汇率升值有可能成为部分中小船舶企业倒闭的催化剂。

具有鲜明行业特殊性的成套大型设备出口和工程承包企业受到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可能更大。

机电工业协会项目协调部主任韩圣健说,成套设备行业的特殊性在于订单周期和收汇过程很长,短期的需要1至2年,中期的需要2至4年,最长的能达到7至8年。

从2005年开始到2009年,成套设备出口企业手中订单量大约在1500亿~2000亿美元之间,这些订单都在中长期才能收汇。如果2010年人民币升值1%,企业将遭受近12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如果升值5%,就是600~7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成套设备行业出口是从2005年才真正发展起来的,今年人民币升值从短期看直接吃掉的是成套设备企业利益,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吃掉的是整个成套设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韩圣健说,“如果市场丢了的话,就无从再谈恢复和发展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面前,也有企业表示“升值对我们没什么压力。”

此类企业基本集中于两种类型,其一是俗称“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类。由于出口产品的原料正是进口而来,因此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几乎可以在一进一出间对冲。

另一种类型,即利润回报率较高、产品同质性低的高端产品。这些高端产品位于同类产品中的金字塔顶端,主打差异化和功能性,从而和其他的“难兄难弟”们区分开来。

“如果只生产普通的代步型摩托车,可能我现在已经睡不着觉了。”广东的摩托车生产商杨先生的产品不同于普通的代步型摩托车,而是针对摩托车运动爱好者提供的越野型摩托车和娱乐型摩托车,主要市场分布在北美和欧洲。

生存之道

高佩琨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对于可能的人民币升值,企业目前能想到的应对办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最直

接的提高商品出口售价;第二种是从企业自身内部挖掘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升级;第三种是利用银行金融产品来转嫁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

目前中国的服装出口行业,95%以上企业是生产中低端的贴牌产品,与国外厂商的议价能力很弱。“提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高佩琨说。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价格上有很大竞争优势,中国产品提价就意味着订单丢失、市场丧失。

“家电行业的议价能力也非常低,这与国内家电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有关。”机电商会家电工业部主任刘永强说,全世界80%的空调产能、90%以上的激光视盘机产能和40%以上的冰箱、洗衣机产能都在中国。

也有企业选择其他方式在企业自身内部挖潜、降低生产成本。

“部分企业正在通过取消一些国际市场的商环节,来压缩成本。”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人士表示。广东地区机电类产品的一些企业在2009年底已经开始前往美国、欧洲参加展销会,通过参展的方式直接寻觅客户。过去,这一环节多交给来自台湾地区的商完成。

上述汽车零配件生产商王先生表示,他的企业一年在转直销的营销模式转型上,投入的成本达到50万~60万元。在上一轮升值周期中,该企业已经通过这一办法直接拿下部分美国客户,而此次布局,主要针对欧洲市场。“春节前,就已经陆续有欧洲、中东的客户开始跟我们直接接触。”王先生表示。

除此以外,将生产链条向中西部转移,也成为企业为降低成本而纷纷采取的措施之一。

但是,企业在利用金融产品寻求避险方面,却一直进展缓慢。

目前,各出口企业利用金融避险产品规避汇率升值风险的操作还很少。例如,2009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约为9.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存在覆盖率低、服务网点少、市场整体承保能力低的特点。

“参保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金融避险产品种类少,而且费率高得离谱。”高佩琨说。

对此,陈乃醒认为,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认为此类金融产品过于复杂,老板搞不懂就直接回避了,而培养中小企业理财意识的金融服务目前仍没能跟上。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进出口综合部主任刘春说,部分机电企业希望银行给予企业“贷美元提前结汇”的优惠政策,并推动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中的人民币结算。针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合同期长,回款时间长的特点,应该鼓励金融机构推出1年以上的中长期外汇保值业务。

政府应对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给《财经国家周刊》提供了一份颇有意思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表明,通过对上一轮升值周期中企业意愿的调查可以发现,有高达59.9%的企业在升值中首选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坚守出口。而舆论经常抨击的通过压低工资压缩成本的企业,仅占10.5%。

这说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升值压力下,愿意采取积极的、根本性的方法来提高长远的竞争力。

如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所言,政府做的不仅仅是研究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要研究一旦升值后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如果有了政策却无法落实,会造成让企业独自承受升值困境的局面。

改变这种情况最重要的一个办法,就是地方政府要真正下到企业中去,政府的配套公共服务也同样是越细越好。

张燕生介绍,以宁波为例,在上一轮人民币升值周期中,只要企业能够拿到出口订单,宁波市政府便运用自身的财政及时给企业做退税补贴。这使得企业在拿到订单后便能立刻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篇8

1.1工业污染源

泉州市2001年~2005年工业废水排放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随着泉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强,尽管2001年~2005年泉州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亦逐年上升。

泉州市主要工业废水类型有:染整(包括漂染和水洗)及纺织业、制革业、再生造纸、石材加工、化工、陶瓷及树脂工艺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包括电镀和酸洗)和其它行业。在各行业排放的废水量中,染整及纺织业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陶瓷及树脂工艺制造业。2001年~2005年这些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工业废水排放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2001年~2005年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量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

1.2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居民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垃圾、粪便等,其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比较高。生活污水排放量以同年统计部门提供的人口等基本数据进行计算。根据统计资料,泉州市2001~2005年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以化学需氧量、氨氮计)排放、处理情况见表3。

1.3农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物主要是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形成的农田径流污染物及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

农田径流污染是泉州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泉州市实有耕地面积约133.33千公顷,其中水田约86千公顷,旱地约47.33千公顷。晋江、洛阳江等各流域化肥亩施用量在35千克以上,坡度在25°以下,年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因此流失系数取1.2。以标准农田源强系数(化学需氧量10千克/年•亩、氨氮2千克/年•亩)估算,农田径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的年排放量为2.4万吨,氨氮的年排放量为0.48万吨。

畜禽养殖业的选址、规划滞后,发展盲目,造成畜禽粪便排放过于集中,导致这些能用于农业生产的肥料变成有机废弃物,进而污染环境。通过统计各种畜禽的养殖量,并换算成猪的养殖量,再估算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可得出:泉州市畜禽业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的年排放总量约为5.11万吨,氨氮的年排放总量约为0.511万吨。

1.4港口排海污染源

泉州港现辟有泉州至日本、香港、、韩国釜山等定期散杂货或集装箱班轮航线,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是对台贸易的重要港口,2004年吞吐量达3093.8万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18位。

港口石油类排放主要来自吞吐货物港区作业排油,据《福建省海岸带与海洋资源综合调查环保专业调查报告》,每吞吐万吨货物,港区作业排油41千克(包括码头、堆场等用的叉车、龙门起重机、桥吊、拖挂车等陆上运输机械漏失在陆上的油)。2004年泉州港货物吞吐量为3093.8万吨,因此可得出港区排油量为126.8吨。

2水污染物分析评价

结合泉州市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排污量大、危害明显的污染物作为评价因子,即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六价铬、总氰化合物、总铅共6项。

评价标准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1和表4的一级标准。评价方法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泉州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分析评价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从排放量分析,泉州市的主要水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从污染负荷比分析,污染负荷比较大的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这三种污染物的负荷比之和已达99.88%,其余依次为六价铬、总氰化合物和总铅;从污染来源分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和农业废水的排放,石油类主要来源于港口排海。

3控制对策

3.1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继续努力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继续巩固和深化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提高达标排放的稳定性;二是要继续加强监控能力,严禁违法排污行为;三是要大力推进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社会化;四是要继续推行工业企业污染集中控制;五是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总量控制。

在晋江、洛阳江上游流域和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基地,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2改善城乡环境,共建和谐社会

加快泉州市区以及各县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并根据城市发展水平适时进行扩建;同时要完善配套管网运转体系,逐步提高泉州市的污染集中治理水平。

在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截流管网的配套建设,实施雨污分流,逐步消除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河道的现象。

实施城市内河的生态修复工程。在污水截流,集中处理的基础上,通过调水、驳岸、清淤和河岸陆域整治等工程措施,实现城市内河的全面治理,提高城市河道的自净能力,做到面清、岸洁、有绿,恢复内河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

3.3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积极推广普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及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扶持和鼓励群众发展种植经济绿肥、作物专用肥,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选择有条件的地区作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综合防治试点,发展安全食品生产,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大力推进农药、农膜、化肥等面源污染的防治。在加速农业经营方式和结构改变、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程中,大力扶持和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设高效集约的特色生态农业区。

严格执行各县(市、区)已划定的畜禽养殖场禁建区要求,禁建区内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取缔水冲式养殖方式,实现粪便资源的综合利用。采取政府补贴的优惠政策,鼓励沼气利用。

3.4治理近岸污染,改善海域生态

3.4.1开展近岸海域污染整治的课题研究

由于受近岸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畜禽养殖以及海水养殖等的影响,加之地表径流的汇入,近年来泉州市近岸海域水质一直较差。近岸海域的水环境污染是全省乃至全国的普遍现象,治理近岸污染是一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十一五”期间,泉州市应以污染最为严重的泉州湾南岸整治为出发点,开展相关课题研究,进行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专项综合整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泉州市近岸海域污染治理的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泉州地区的近岸海域污染治理道路。

3.4.2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海和海洋污染

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沿海各县(市、区)要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继续落实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的洗涤用品,加大生态农业工程实施力度,推进沿海地区的生态示范区建设。

在充分利用优良的港湾条件,建设大型深水港口和港口工业的同时,应控制港口和船舶的污染,保护港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港口条件。严格控制石油类污染,实施海域船舶及相关作业油类污染物“零排放”计划。禁止船舶排放机舱舱底污水、洗舱水、货舱压载水和未经处理达标的生活污水;禁止所有船舶在海域内投弃一切船舶垃圾;建设港口、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理处置设施;大、中型渔港全部安装废水、废油、废渣回收与处理装置。

3.5整治重点流域,保护饮用水源

3.5.1开展晋江、洛阳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保障城镇饮用水安全

在流域工农业以及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的同时,开展晋江、洛阳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晋江干流双溪口至金鸡水闸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内污染源进行排查和整治,对沙场、垃圾及其它废弃物、违法建筑物清理整顿;对加油站实施异地迁建搬迁,拆除向该水域排放污水的所有排污口及一切与供水无关的设施,形成保护带;对金鸡水闸和洛阳水闸的水葫芦进行清理;各地政府拆除各自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现有污染和破坏水源的设施,对违法建筑物清理整顿,拆除向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排放污水的所有排污口及一切与供水无关的设施。通过各种整治措施,保障泉州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篇9

“目前纺织行业,2/3的企业已经不挣钱甚至亏损,只有1/3的企业艰难支撑,利润率也仅在6%至8%之间。”邢台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无奈之心溢于言表。

不管“三分之二”的表述是否有过激之嫌,这的确是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又一个寒风萧瑟、心有戚戚的冬天。

“特别是今年,纺织行业运行呈现出产销、效益、投资增速全面下滑的态势,一部分企业困难较为突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坦言。

一边是东南亚低成本国家的虎视眈眈,一边是发达国家加快向制造业回归;一边是外部需求的萎靡不振,一边是原料成本、融资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三重挤压,“主动转型”也好,“被动升级”也罢——“如何寻找寒冬时代制造业的有效生存法则?”,成为了纺织服装企业绕不过的一道必答题。

不幸中的万幸是:外部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调整升级形成“倒逼机制”。要么“布局”,要么“出局”,在中间地带的徘徊,只会让纺织服装企业陷入更大的被动与混沌的漩涡。

谁能成功地突围寒冬?下一个春天的到来,显得弥足珍贵。

低成本诱惑:东南亚“风水轮流转”?

作为中国面料经营的“晴雨表”,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难逃欧债危机的阴影笼罩。而最突出的一个现象则是:今年以来,中低档订单向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倾向比较明显。

据绍兴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称,近年来,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当地货币贬值,这使得纺织品出口变得更为便宜,吸引部分国际采购商将更多的中低档服装订单转移到这些地区,对绍兴县中低端纺织品出口将造成显著影响。

而据透露,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低调赴苏州调研经济形势,参与座谈的纺织服装企业也表达了相近的忧虑:出口乏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纺织服装业快速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尤为明显的例证是阿迪达斯的最新决策——该集团宣布将在10月关闭在华工厂,并称阿迪达斯撤离中国的理由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消息称,阿迪达斯将把产能转移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作为国际运动品牌商的龙头老大,此举可能带来的跟风效仿效应不得而知。

无独有偶。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而言,相似的消息接踵而至。

据《日本经济新闻》今年4月的报道,日本的大多数服装专卖店都是通过综合商社在海外生产衣料品,此前日本进口的8成左右的服装衣料品都是从中国引进的,但是随着中国工人工资的快速上涨,综合商社不得不考虑生产成本,为谋求更多利益,开始转向人工费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并加快强化在东南亚国家的衣料品生产销售体系。

日本纺织巨头的接连转战让中国企业“心有戚戚焉”——三井物产加强与缅甸、越南等国纺织服装工厂间的业务联系,确保每年100万件的供应,同时计划年内在柬埔寨启动年产能力为50万件的纺织服装工厂,把东南亚国家占日本海外衣料品生产的比例从目前的2成提高到4成:住友商事已经于4月份在越南设立当地法人纺织服装企业,通过派驻日本技术人员强化产品质量的同时,扩大在越南的衣料品生产规模;丸红计划到2014年3月把东南亚国家衣料品生产比例从目前的15%提高到30%以上;伊藤忠商事计划向缅甸服装工厂派遣日本技术人员,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三菱商事也开始着手加强在印尼、柬埔寨等地的生产能力。

转移!转移!包括外资企业与部分中国本土服装企业在内的产业转移,好似候鸟避冬的大规模迁徙,不得不让人心生感慨——“风水轮流转”,而今转到东南亚?

今年以来,印度的表现令人艳羡。

印度商务部长简拉奥先生自豪地向媒体说:印度纺织服装企业未来几个月的出口订单已经处于满负荷的状态。即使欧洲市场形势低迷,但该国纺织服装出口预计仍将实现405亿美元目标,高于上一财年的340亿美元。

“印度服装行业不依赖于原材料进口。国内丰富的原材料供应有助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控制成本,缩短交货时间。”Technopak时装及纺织公司资深副总裁Amit Gugnani这样解释印度服装出口在近十年持续增长的最大原因。

与此同时,印度纺织服装业善于拓展新兴市场的特点也造就了行业的逆市增长。

目前,欧盟和美国两大市场总共占印度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65%。为了减少对欧盟和美国等传统市场的依赖,今年上半年,印度纺企尝试探索新市场,如俄罗斯、日本和一些拉美及非洲国家。为助力企业开拓新市场,印度政府也推出了市场发展援助计划和市场准入倡议计划,具体措施包括为出口商提供财政援助。

为了促进纺织业的发展,越南政府也开始打起组合拳。

2011年,越南政府出台了2011~2020年越南纺织暨成衣发展计划,为吸引更多外商的投资目光,越南政府将13个具备发展潜力的省将大举兴建纺织工厂。越南纺织集团还表示,计划实施期间,集团拟投资43万亿越盾(约21.5亿美元)以发展该国的纺纱、面料及服装行业。

看准了当地政策对纺织工业的资源倾斜,嗅觉灵敏的国际巨头纷纷对越南抛出橄榄枝。

今年6月,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在越南南定省投资的纺纱厂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投产,总投资额达到了1.2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该项目投产后,此举将改变纱线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进一步提高越南纺织纱线的自给能力。而阿迪达斯集团也开始考虑分阶段将生产线转移到以越南为主的东亚国家;全球采购商巨头沃尔玛也计划将部分小型代工厂业务转移到越南。

后起直追的,还有孟加拉纺织业的出口。

据媒体援引的《金融时报》全球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从2011年年初到8月左右,美国从孟加拉进口服装增长39%,孟加拉国成为对美服装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为了提升部分服装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孟加拉中央银行将270家境况不佳的服装企业的贷款利率从15%大幅下调到8%,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成本压力。此外,该央行行长还同意提高行业目前4亿美元的出口发展基金,以持续扩大孟加拉国纺织品服装在海外市场的份额。

与此同时。今年,孟加拉国同时加大了对平梭织成衣的投入,在强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质量的双效作用下,孟加拉国梭织成衣出口超越针织成衣,并成为美国最大的平织成衣供应国。

这股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定势,亦可以从整个资金流向的大环境得到侧面印证——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最近几年正在出现类似外资急速流入趋势。以印度尼西亚为例,目前流入印尼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是五年前的3倍以上。

而与东南亚国家表现相反的是,一向被视为投资热地的中国,今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3.6%,全国范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12.3%,头号首选的投资竞争力正在接受考验。

最关键的是,让人担心的不仅仅是出口增长的乏力,恰恰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下的产业空心化。

在前文所述的国家发改委调研座谈会上,就有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地表示:随着服装订单一起流走的,将是越来越多的上游原料生产企业。服装业是“牛鼻子”,辅料厂(例如拉链)、纺织厂会被牵着走。孟加拉国那边,有许多纺织厂正在建设,中国也有一些企业开始到那边投资建厂,既有纺织厂,也有辅料厂,因此过渡期也不会太长。

由此看来,虽然中国纺织工业以“底盘大、基数大”著称,但一旦产业链配套上的某个细微环节被抽空或转移,基于多尼诺骨牌效应下环环相扣的产业优势也将随之坍塌瓦解。出口订单的短暂外流尚可通过市场布局的调整得到缓解,但“产业空心化”对中国纺织工业的伤害力却是最致命的。新的竞争格局下,中国纺织工业匹配新的比较优势以积极应对东南亚的蚕食,迫在眉睫,不可不为。

“买家”变身“厂家”: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

与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相对应的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归,算得上是金融危机带给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潜在的“正能量”。

学者认为,自19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分工有一个重要趋势,跨国公司的加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由产品参与竞争走向要素参与竞争,附着在产品中的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相互分离,各国(地区)只要拥有其中一种要素资源的相对优势即可在国际分工中寻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比如,美国的资本和信息技术、英国的金融和创意、德国的制造业技术、日本的半导体技术和中国的劳动力都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找到了自身的立足之地。

在这一趋势推动下,全球经济逐渐形成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大区域分工格局。一是以美国东海岸、西欧为主体的北大西洋经济圈,以虚拟经济为主:二是以美国西海岸、东亚为主体的北太平洋经济圈,以实体经济为主。综合两大经济圈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相对较为稳定的是北太平洋经济圈,北大西洋经济圈受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这也反映了实体经济相对虚拟经济有更为稳定的经济特性。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训与经验,新一轮的全球制造业变革加速掀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发达国家对制造业的回归。在此之前,据统计,世界每天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交易总额中,与实物贸易有关系的不超过1—2%,众多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整个世界经济呈现“倒金字塔”状况。

情况正在发生悄然的改变。目前,美国西部如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和宾夕法尼亚州,正吸引着服装、纺织、家具制造商从成本较低的墨西哥、中美洲、东南亚及中国,重新回归。

“目前,许多美国的采购商将生产订单从中国大陆转移到其他纺织品生产国。产品种类以棉制品居多:而论及产品档次,通常是制作工艺简单、大众款式的纺织服装产品。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这些订单不仅转移到印度、孟加拉、越南、巴基斯坦,有很大一部分是回归美国本土生产的。”8月份,刚刚结束赴欧美市场考察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延恺这样描述美国之行的意外感受。

订单的回流与美国纺织服装制造业的重建密切相关。并且,在经济学家看来,重建的消费基础也非空中楼阁。

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当前的服装消费与生产规模形成了一个非常不对等的关系。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制造行业,然而今天美国国内企业的生产只能满足市场3%的需求。综观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服装进口比例超过97%。本土制造的美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亟待提升。

“政府的重建政策是‘现实的’,大量缺乏先进技能的美国移民将由此获得工作机会。”美国纺织品及服装进口商协会(USA—ITA)会长莱莉亚·休斯同时认为,重建美国服装制造业得到了美国政府、行业机构、洛杉矶和纽约当地团体的支持。

美国政府支持服装产业的态度非常鲜明。今年,美国政府密集出台了多项新举措为扶持纺织服装业保驾护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名为“WearAmericanAct”。该法案以期用强制规定促进政府购买美国货,进而拉动产业回升。具体做法为:拟将现行联邦政府采购成衣产品中51%必须为美国制造的规定,修订为所有美国政府机关进行采购纺织及成衣产品时,必须100%采购美国制造的商品。

另外,美国政府方面也在加强培育纺织企业的创新能力。美国全国纺织团体协进会(NCTO)主席卡斯·约翰逊(CassJohnson)说,在过去3年,美国纺织产业已投资超过30亿美元,包括在美国建新厂房,生产全球最具创新性的纱线与面料。

可以预见的是,商品采购本土化,本土纺织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将为“美国制造”带去现实的价格竞争力。

“美国采购商订单的回流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在本土采购成本较低。目前,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要缴纳16%~17%的关税,面料的进口税则在9%~10%。从本土采购这些产品不仅可以节省这部分关税,而且由于地缘优势,产品的交货期也相对较短。”张延恺这样分析道。

回归,不单单是美国。欧洲危机中的德国经验也引发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纷纷效仿。

在欧债危机中,德国因为制造业发达,受影响程度较低。这也提醒了欧洲其他国家,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目前,德国在近两年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从中国吸引企业到德国投资建厂,使产业链更完整。

在这样的发力之下,权威数据统计,自2010年初至今,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了2.9%,德国和加拿大分别增长了2.4%和1.9%。

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Zandi)由此认为:“美国制造业正处于拐点。制造业就业人数下滑之势己延续了几十年。如今,制造业就业形势开始变得越来越好。”

事实上,美国生产率在过去10年里不断提高、工资上涨缓慢、美元贬值,综合因素的交互作用共同推高了美国的竞争力。而另一方面,以纺织工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却开始面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缝隙缩小。

据统计,2002—2010年间,以美元计的美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下跌11%,而以美元计的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分别上涨3%和41%。美国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差距也一直在缩小。过去8年中的大部分年份里,中国平均工资年度涨幅都达到或超过了15%。

“并逐日竞,对辩日争。”东南亚的“并逐”加上发达国家的“回辩”,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的挑战无疑将是空前严峻的。

“贵”和“难”:挥之不去的成本阴霾

到底是什么在导致中国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下滑?“原料成本、人力成本、融资成本”的三重挤压,成为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三道坎”。

首先是以棉花为突出代表的原料成本。动荡,价差,税收——国内棉企的2012注定是苦涩的。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逐渐拉大,每吨价差最高时已达5000元。一方面,价差不断拉大,使得国内棉花消费企业更愿意选择进口棉及棉纱做原料,国产棉除了进入国储库以外,市场实际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上游棉花生产因此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受进口配额调控限制,很多棉纺企业其实采购不到进口棉,部分企业主要以国产棉为原料,这就造成了高原料成本与低产品售价之间的倒挂,并直接导致棉企亏损,最终使棉市下游需求萎缩加剧。

与棉花价格不稳定相对应的,还有棉花税收政策的沉重负担。

据了解,目前,棉花成本占到纺织企业成本的70%左右,而棉花的进项税率为13%,产品的销售税率为17%。进项税和销项税不对等,“高征低扣”的税收政策在业内饱受诟病。

矛盾与分歧在于,税务部门认为,纱布是工业品,棉花不属于工业品。而纺织企业则认为:这种理解有点片面。棉花是农产品不错,但棉花采摘后不可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为企业所用,因此棉花也是一种工业品。

撇开是非不谈,对于利润率不到4%的棉纺织企业来说,“高征低扣”无疑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削弱了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国有老纺织企业多属棉纺企业,从1994年执行至今的“高征低扣”极大地加重了运行成本。据中国棉纺行业对一些企业统计,2006~2008年增值税税赋为6.7%,综合税赋8.8%。而2008年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其他行业平均税赋率显示,食品加工3.5%,化工3.35%,建材4.98%,金属制品2.2%,均低于棉纺行业。

毋庸置疑的是,棉花价格的动荡不仅直接影响到棉农的收益,也影响到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9月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105家棉纺织骨干企业利润下降52.1%,企业亏损面为18.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124.1%。

其次,劳动力成本的居高不下已非新鲜话题,而这个并非新鲜话题的反复纠结则在于:纺织工业以往所依赖的“既便宜,又好用”的劳动力资源,不再拥有持续而又新鲜的供给。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抽样调查显示,去年纺织业工资平均涨幅在15%以上,但8成以上的企业依然存在用工短缺。许多企业反映,这一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和成长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由于纺织TU噪音大、气味重,再加上劳动强度较大、薪水又不算高,造成了企业招工难、留人难。

另据国际著名人力资源公司怡安翰威特(Aon Hewitt)提供的数据,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平均工资年均增速为7%~8%。马来西亚和印尼在大学毕业生工资方面与中国相仿,但更底层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要低。综合而言,在与其他新兴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中,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最高的,接着是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然后是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贵”,成为了纺织服装劳动力市场上的主旋律。尤其是习惯于在节后集中爆发的“用工荒”问题,让企业主慌了心,也在无奈之中荒了地。订单流失,有了订单也不敢接,接单质量因为劳动力的不稳定而直线下降,利润下降导致薪资水平上涨有心无力……种种不良反应在纺织工业体内恶性循环,成为目前纺织工业最难以排解的一块“心病”。

“其实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用工荒的_现象,从那时起,制造业工人的薪酬水平就一直在上涨。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防最早就提出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将消失。”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部副主任李健认为,用工荒很有可能将成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一种常态——“像从前那样,工厂工资十年不变仍然可以招到工人的日子已经永远过去了。”

除了原料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贵”,大企业税收负担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也是制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山东海思堡服饰有限公司这两年力推自创品牌ASPOP女装,品牌如今进驻了山东银座、浙江银泰等高端百货商场,销售涨势喜人。但搞研发、建渠道的银行贷款不仅很难批,而且融资成本高达30%。

为了转型升级,海思堡把企业出口加工挣的钱全都补贴到自主品牌上。但让董事长马学强一筹莫展的则是:“银行利率这么高,不是与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背道而驰吗?”

不仅像海思堡这样的中型企业深感融资难,即便像兰雁集团等大型企业也在感慨,要贷款,就要接受承兑、贴现等捆绑条件,年底一算银行利率高达30%多,都赶上民间高利贷了,对我们实体经济的冲击太大了。兰雁集团总裁姜明表示,2011年银行受存贷比影响,为增加存款要求企业办理全额承兑,仅这一项就让企业比2010年多支出贴现利息4000多万元。

与融资成本相对应的,还有税收成本的“割肉”。

据了解,我国纺织企业均需交纳17%的增值税、25%的所得税,以及土地使用税、城建税、房产税、印花税、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残疾人基金等地方税费。这些纳税项目与其它工业企业相同。

杭州鼎贸纺织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无奈地表示:2011年企业的销售额为1000万元,扣除成本和各种税费,企业实际的利润只有200万元。

“相比很多企业亏损情况,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好的结果。2011年压力很大源于上缴的税收,在800万元的支出项目中,员工工资、原材料上涨、设备更新、业务培训等费用的支出和上缴税收差不多对半。”这位负责人表示,本来企业2011年要增加自动流水线设备,但现在只能把计划拖后。

而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所有上缴的税收加起来已经占到总销售额的5%左右,收入相当于企业2个月的销售情况。虽然从2010年开始,国家放松了出口税和关税的征收办法,但目前增值税、营业税的税率仍然很高,2011年企业生产成本仍较上年提高了20%左右。

从目前来看,这三大成本构成的矛盾化解,若非将外部政策的刺激效应结合内生型动力的塑造,恐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快速缓解。直面矛盾,积极寻找对策,纺企必须走上各自的破冰之路。

“冬眠”不如“冬练”:纺企的破冰之路

《中国制造业走向何方——德勤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调查2011》认为,每一次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一轮的重大科技革命,带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发展。中国制造业应该以危机为契机,融入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在下一轮增长中的竞争能力。

这样的观点并非只是“形式主义”的告慰。在产业发展的非常时期,是否可以塑造内生型的核心竞争优势,依然是决定纺织企业能否在所谓“哀鸿遍野的惨淡之间”,成为“相对份额的市场主导者”。

比如,科技创新对劳动力成本高涨的对抗。

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结果来看,目前棉纺织企业用工水平相差悬殊,有些企业万锭用工还在15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80人,而先进企业万锭用工在30人以下。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既有装备水平等硬件因素,也与企业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软件密切相关——如果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素质和基础管理水平,实现组织结构的优化,就能有效降低用工成本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再比如,创意设计对原料成本风险的对抗。

一个发现是,那些面向终端消费,以品牌文化作为自身特质的服装品牌,明显在溢价能力的空间与价格话语权上,足以对抗原料成本的波动风险。

对创意设计的尊重,使得消费者能够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是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完成高位阶过渡的不二法则,时尚产业取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令危机中的纺织工业焕发出新的神采,开拓更为广泛的价值渠道。

“实际上,纺织工业同时融合了第二产业的制造、第三产业中的商业、媒介、设计等一系列业态,这同时也是时尚产业的应有属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在2012时尚产业论坛上表示。

在他看来,纺织工业可以被视作为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拥有相似的创意经济的价值内核,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也是新思想、新技术、新文化的物化形式。他预言,纺织工业将会遵循世界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对产业的演进逻辑:即:完成“制造业一服务业一体验业”的升级。其中,制造业满足人的一般生存需求,服务业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体验业”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未来,注入创意设计与文化价值的纺织工业,将成为人类完美时尚体验的重要构成,也将逐步摆脱对物化成本的简单依赖。

而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选择何种“比如”,则取决于其对自身发展基因的审慎检视。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所言:“说到底,市场衡量成败,时代培养企业。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如果说有什么‘普适’模式,那就是:合理定位,灵敏捕捉市场动向,快速反应,优质服务,以及合理的管理方法。如果有所谓‘终极’理想,那就是: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而具体路径则是差异化的,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规律。”

比如品牌建设,王天凯认为并不要求所有企业都去做品牌,而应因企制宜,准确定位。目前,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行业里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成为龙头骨干,带动数以百计的中小企业在相关产业链上发挥作用,在这种模式下,中小企业通过做精做专,与大企业良好互动,形成了和谐的产业生态环境。而国家和地方要做的,则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宽松的市场条件和成长环境。

而在现实路径的策略选择层面,纺织企业也在加快摸索各自的冬练术,“与其消极冬眠,不如积极冬练。”以2011年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的获奖企业作为样本分析,可以发现不同行之有效的破冬之道——

策略一,战略性调整销售市场。

例如,欧美市场仅占山东魏桥公司海外市场的20%左右,其主要的海外市场开始调整为日本、韩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国家。

策略二,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例如,华润纺织集团在棉花价格大幅震荡的情况下,增加非棉类产品的比重;弘诚公司实施纤维原料差别化策略,并扩大色织产品的产能,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利润率:豪盛公司集中力量,主打竹纤维针织服饰。银仕来在高支高密纯棉大提花织物依然看好的时候,将产品开发重点转向非棉类差别化提花织物,获得良好的市场收益。

策略三,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例如,海思堡服饰公司开始与东华大学在上海,共同设立研发中心,提升企业设计水平,给国内外客商提供更多设计服务,使得订单生产由OEM向ODM转型。

策略四,采取措施缓解资金紧张问题。

例如,兰雁集团通过加快销售回款,确保生产经营周转资金稳定,加快两项资金占用压缩,加快资金回笼,力争全年下降5%。

海思堡服饰公司则通过办理出口信用保险来规避货款风险,同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来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

惠民布鲁科纺织公司在银行贷款难以办理的情况下,通过公司在昌邑的母公司获得资金支持。惠民基德采取款到发货的销售方式,保证流动资金的正常化。

策略五,强化管理,降低成本。

例如,兰雁集团进一步打破原有经营机制的束缚,从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多层次经营人手,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

策略六,实施品牌战略,延伸产业链。

例如,亚光集团以发展品牌家纺为重点,着力提高家纺产品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加工制作水平,适应家纺产品人性化、时尚化、品牌化的国际发展潮流;惠民基德开始扩建转杯纺纱产能,自办服装企业,并创立时装品牌,实现纺织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

与纺织企业各显神通的“冬练术”相呼应,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战略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算的上是纺织企业在寒冬里盼来的一轮“政策暖阳”。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这一中央决策部署成为民间资本回归实业的重要促进因素。而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基调则加强了这一讯号。

篇10

一、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内涵的认识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不难发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和前瞻型的特点。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注重并突出体现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实践教学内容重组的意义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采用“3+1”培养模式,三年校内学习,一年企业学习。由于校内学习时间相应减少,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除了对理论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外,实践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尤其是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框架搭建。

以往的企业实习尽管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企业参与教育的层次、广度和深度的限制,使得学校、企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自由和脱节的状态,因此,在企业实习的游离感就是必然的了。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企业不再是单纯的用人单位,而是卓越工程师的共同培养单位,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

由此可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高校和企业不再像过去那样呈现为人才成长链条上的纵向态势,横向合作关系更为贴切。角色、形式的改变必定会带来内容的变化更新。

作为利益共同体的高校和企业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时,首先应予以考虑的是人才培养的连贯性,避免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课程的重复设置或脱节教学。由于理论课的教学主要依赖学校学习阶段,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不大,而实践教学要贯穿于学校、企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为了避免重复教育带来的各种浪费以及脱节教育带来的人才培养延时现象,以往可能出现重复教学或与企业实践脱节的实践教学内容,就面临着重新组织安排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企业的实践教学“连成线”。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实践教学内容的框架搭建

1.实践教学内容重组的思路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实践教学内容的组成必须满足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力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必须兼具职业适应性训练功能。

也就是说,在组织实践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考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要融入行业、企业的实际环境需求因子,使学生的校内实践学习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学习紧密融合起来,不断线、不脱节。

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训练习、课程设计、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几部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上述组成部分的内容选择要在满足行业、企业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增加应用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增加反映最新科技成就的实践内容;增加工程技术性强的实训内容。从而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与企业需求接轨的目标。

2.实践教学内容的框架搭建

根据实践教学内容重组的总体思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实践教学内容的框架搭建如图1所示。

图1 实践教学内容框架图

四、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实践教学内容的解读

1.将演示型、验证型实验引入课堂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减少演示、验证型实验的要求,可以将上述两种实验引进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把行业、专业所需要熟知、掌握的各种基本计量工具结构及使用、基本操作技术、基本原理的验证等实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这种“讲实验”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实验的讲解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同时又方便引入那些学校实验室没有而企业拥有先进前沿的实用工具或设备等,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进入企业后对设备、工具的陌生感。另一方面课堂“讲实验”避免了学生把大把的时间用在基础实验上,实现了减少演示、验证型实验的要求,同时倒出实验室的资源,有利于实验室的开放。

为了保证课堂实验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自觉走入实验室,夯实自己的实验基本技能,教师可以打破常规,布置一些实用性的实验报告,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如:某工具或实验设备使用的技巧;实验仪器的改进、拓展使用;验证原理的其他实验方式等,这些创造性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引起学生对基础实验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走入开放的实验室,更融入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要求。

2.将大学生竞赛纳入创新实践教学

通过1-3个学期的基础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素质,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技能。第4-5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对各学科综合运用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各类综合创新型实验和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提出大型综合设计项目,具备实现较为复杂的系统的综合能力。此阶段,教师可以搜索与课程相关的各级各类大学生赛事,并将这些赛事引入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成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如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可以成为机械类专业课程设计的内容,同时设计的控制部分又可以作为自动化类专业课程设计的内容;节能减排能成为能源工程类专业课程设计内容;传感器大赛、机器人大赛能成为自动化类课程设计内容。大学生竞赛作品的完成需要团队的合作,同时实现了课程设计实物呈现的要求,避免了纸上谈兵。对于作品核心部件的功能实现及测试则是综合创新的实验内容,至于实践联系的考核方式那就是赛事的结果了,这种将综合创新型实验、课程设计与大学生科技竞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以参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内容有利于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保持学生创新的持久兴趣。

在学生确定参赛项目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尽量选取那些与行业企业生产现场密切相关的课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企业环境的认识与思考,便于就业后与企业的迅速融合,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生培养目标: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

3.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介入实践教学

第6学期,实践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校教学与企业学习的过渡引导上,由校企合作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给学生讲授专业工程实践课,让学生熟悉专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过程,了解企业运营条件过程。同时把那些来源于生产一线的改进、改革项目作为实践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分组选择项目,可以利用校内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也可以通过与企业指导教师的预约,到企业实验室或生产一线车间进行研究、验证。例如,某棉纺企业存在许多陈旧设备,已难以适应现代纺织业的发展,为了避免淘汰造成的浪费,对旧机器的改造就成了当务之急,企业指导教师把这个改造项目进行了分解,分解项目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分配给学生组。从当时学生分组研究的结果看,其中研究捻接器的一组效果最为突出,他们通过改造捻接腔的直径达到拓宽了捻接的材料,提高了捻接质量的效果。同时参加了大学生科技竞赛,获省级二等奖。企业实际生产项目的介入,一方面满足学生对企业生产一线的了解和参与,保证了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学习的顺畅过渡,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解决现场问题的意识,增加了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4.将企业的工业设计导入实践教学

大学的7、8学期是学生进入企业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实践学习的重点除了强化专业素质和技能,应用理论创造性解决专业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创新设计、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外,还应让学生进入企业技术科研团队,接触行业的前沿信息和技术,以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全球竞争意识,为参与企业的工业设计做积极准备。此阶段实践教学的内容分四个层次:

第一,专题学习。专题学习是通过在企业的现场教学、专题报告和某项专题活动的参与等方式,使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专门的学习和探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如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工程师的社会责任、生产工艺装备的改造、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等。

第二,岗位学习。岗位学习包括轮岗学习和定岗学习。轮岗学习是学生在企业的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中的各主要岗位依次进行体验式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了解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和运行机制。定岗学习是在轮岗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个别岗位进行专门深入的学习,这些岗位可以是生产加工、装备维护、生产组织、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等。通过岗位学习,使学生具备处理现场事务的基本能力。

第三,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通过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生产、运行与维护的全过程,使学生接受全面而综合的训练。通过对企业工业项目的了解,选择适合一个的项目进行工业设计,最后将工程设计的研究结果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形式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第四,创业学习。创业学习是企业学习的升华,是指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学习,学生对行业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对实习企业的现状有了透彻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企业未来做出的建设性的规划。这种学习结果以创业报告或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这种先于行动的规划有助于对学生开拓能力的培养,是大学四年实践教学效果的精华体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