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浴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6 08:1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卫浴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利用暑假期间,我跟踪调查了村委会的一系列活动,列举以下几个事例作简要总结:
一. 选村长
时间:2012.07.23
人物:全村已成年村民和村领导干部
篇2
行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为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之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道德水平。我小组于2017年9月对本班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课内外学生养成教育实际表现,进一步分析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本班学生的常规工作制度,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加强,训练、教育能使学生养成一定的良好习惯,让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蓝田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二班学生及学生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16份,回收16份,回收率100%。我们对所有的问卷进行分析。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养成教育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家长调查问卷两部分。
三、调查结果:
(一)学生在校行为、学习习惯
(1)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完成 6人; 需父母提醒督催2人;
(2)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交流使用礼貌用语5人,不主动与别人问好的3人。
(3)自主准备学习用品:主动准备2人; 靠别人提醒帮助6人。
(4)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主动5人 ; 需要老师点名提醒3人
(5)遵守时间按时上、下学:能够遵守时间按时上、下学 6人; 偶尔迟到校2人。
(6)学习时候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有5人; 没有3人。
(7)公共卫生:有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2人;有时候不能坚持6人。
(8)交通安全:有遵守交通规则意识2人;需要家长帮助6人。
(9)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人,需要家长提醒帮助7人。
(二)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认识、态度、方法
(1)认为孩子学习非常重要的6人,认为孩子的行为习惯重要的2人。
(2)在家里,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2人,替孩子去做6人
(3)家长是否提醒孩子要与别人主动打招呼?经常提醒的家长3人,不太注意教育的有5人。
(4)是否能经常提醒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能的有5人,能主动提醒的有3人。
(5)能否提醒孩子按照正确的姿势读书、写字?不提醒的家长有5人,提醒的家长有3人。
(6)什么事都替孩子去做,不注意教育孩子的5人,教育的3人。
(7)对孩子在校的表现:不太过问的6人;非常了解2人。 。
四、问题分析与思考:
(一)总体分析:
1、从调查的情况看,我班学生很多方面的习惯良好,比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经常使用礼貌用语、遵守作息时间、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等方面较令人满意,但在爱护公共卫生,个人卫生、交通意识等方面还较欠缺。不能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依赖家长和老师、从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我们抓行为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
2、从调查情况看,我班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较关心,对教育非常重视,但对孩子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方面较为忽视,总是大包大揽,缺乏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二)调查对我们的启示:
(1大部分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能坚持使用礼貌用语,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做得好,但部分同学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有部分学生与别人交流偶尔使用礼貌用语,在课后和校外却不能做到使用礼貌用语。这与个别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系。
(2)学生保持公共卫生方面较被动,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做的还不到位,今后卫生宣传的力度应再加强,引起足够的重视。
(3)学生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得不够,因为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的能力,需要家长随时随地的提醒,但家长又不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即使老师在学校提醒交通规则,但没有实效。这是个值得重视的事情,急需加强交通安全意识。
(4)学生要在别人提醒下才能帮助别人,这说明学生的自觉意识还比较单薄,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
(5)能积极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达到多数,但少数学生的作业习惯有待改进。
(6)学生的写字姿势不容乐观,有半数学生需要别人提醒才能注意写字的姿势,这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写字姿势的正确,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五、采取对策:
1、制定本班学生常规工作制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积极开展常规教育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道德认识,为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基础。
3、教师身先士卒做表率,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
4、家校结合,形成合力。每周召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们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做法进行交流,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教育连续性,提高教育实效性。并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以指正、改进。
5、及时表扬进步大的学生,批评不良现象。督促落后同学进行改进,找出养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
6、教师制定目标要切合实际,步子要小,目标要明确,让学生能通过努力,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树立自信心,采用鼓励评价,增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篇3
为深入了解我市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情况,民盟阜阳市委组织了调研组分别到阜南的三塔镇、田集镇,颍泉的周棚镇、伍明镇等地卫生院进行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建设现状
全市卫生系统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全力推进农村健康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三、公共卫生服务稳步开展。乡镇社区卫生院已纳入财政全额拨款范围。全市制定了县包到乡、乡包到村、每名村医包一千名农民的三级包保责任制,圆满完成了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8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年度工作任务,服务内容得到拓展,服务标准稳步提升。卫生院大力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和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实施预防接种,配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众的卫生安全保障逐步增强,近900万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第四、基本药物制度得到落实。乡镇卫生院均按规定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安徽省补充药品,执行省中标挂网采购目录和价格,大部分卫生院配备和使用的品规数为300种左右。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均实行网上采购,配备的专职人员均能熟练掌握网上采购药品操作。
二、存在问题
我市乡镇卫生院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设备陈旧老化。近年来,随着基层卫生院改扩建项目的建成,基层卫生院的院舍环境和办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全市乡镇卫生院依然普遍存在医疗设备简陋陈旧老化,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已不能适应医疗业务发展的需求。
2、人才流失严重。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近几年来招聘了一些大学毕业生,但是由于乡镇卫生院的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缺乏进修学习的机会,职称晋升困难,人才流失严重。
3、乡村医生老龄化现象普遍。对医改一体化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新生事物接受不够深入,实行了计算机网络管理,部分乡村医生不懂电脑,制约了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开展。
4、救护车使用存在问题。部分乡镇中心卫生院地处集镇中心大街,逢集日救护车无法出入;有些按上级要求成立急救中心,但一直未得到解决。
5、药品配送有问题。执行药品零差价率后,部分品种配送不及时,甚至不配送,造成临床医生和村卫生室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时受到很大限制,也造成了患者的很大误解。
6、村卫生室基础建设欠账问题未得到解决。很多地方严格按上级的要求组建村卫生室,但当时财政拨付部分资金只能勉强满足土建建设,墙壁粉刷、地面平整以及厕所、院墙等附属设施均由村卫生人员自筹,导致目前部分县区村卫生室欠账。
7、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退出机制尚不健全。村卫生室执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以来,养老保险、退出机制尚不健全,大部分县退休村医每人每月300补助迟迟没有到位。
8、发展不均衡。一些服务人口多、辐射范围广的乡镇卫生院尤其是中心卫生院发展迅速,已逐步成为医疗水平较高、医疗设备较为先进的综合性医院,具备了一定的提供非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而有的乡镇卫生院由于距离城区较近,受到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辐射,病源大量流失,业务量不断萎缩,难以为继,职能也在逐渐弱化。
9、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水平亟待提高。乡镇卫生院合理用药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突出。部分医疗服务能力较强的中心卫生院反映基本药物不能满足部分临床用药需求,主要表现在儿科和妇产科用药上。
三、几点建议
1、继续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要积极扶持基层医疗设备购买B超、DR、实验室设备等适应功能定位需求的医疗设备,同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也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改进设备设施,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2、进一步加强村级卫生所建设。要确保零差率和人均门诊费用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退休村医每人每月300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加大免费培训力度,逐步改善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3、制定基层卫生院事业经费补偿机制。虽然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施行了财政全额拔款,但随着我市开始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基层卫生院收益大幅下降,建议适当加大基层事业经费投入,支持和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4、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院的管理水平。通过培训增强农村卫生院领导的管理素质,建立健全诊疗流程管理、医护人员管理、药品管理、病房管理、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创新适合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5、继续加大打击非法行医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坚持对农村和乡镇巡回监督、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打击,彻底清除散布在乡镇、农村违法违规行医以及个别村医一边在村卫生室上班一边在家私开诊所的行为,特别对在打击过程中死灰复燃的黑诊所要一查到底。
篇4
(一)我市两级法院受理委托理财纠纷案件的基本情况
截至20__年3月,我市两级法院共计受理委托理财类案件6件,其中,委托买卖股票纠纷1件,因委托理财合同而引发的财产关系损害赔偿纠纷2件,一般委托合同纠纷2件,信托合同纠纷1件。在这6件案件当中,已经审结的2件,正在审理的4件。
(二)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及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委托理财纠纷案件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
1、案件的数量较少但标的较大。从案件总量上看,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我市两级法院受理的委托理财纠纷案件数量较少,但是,该类案件总标的达到1.65亿元。
2、案件多发期在20__年之后。在6件委托理财纠纷中,只有泰山区人民法院受理的1件委托买卖股票纠纷系发生于1996年,其余案件均发生于20__年之后,这是由于股市长期低迷,在20__年前后发生的一些委托理财合同中约定的收益无法兑现,导致当事人发生纠纷,从而成讼。
3、案由较多,不统一。现在委托理财纠纷并没有统一的类案由,我市法院受理的此类案件,在确定案由时也不统一,如有的定成委托买卖股票纠纷,有的定成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有的定成信托纠纷,还有的定为一般委托合同纠纷。
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委托理财纠纷的概念不够统一规范,比较模糊。这直接影响了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受理与审判;2、审判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不足,判决缺少统一尺度。由于实践中对委托理财合同的性质仍存在较大争议,加之委托理财合同与合同法规定的有名合同均不甚相符,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很少能找到适用于此类合同纠纷的法条,加大了案件的审理难度。
二、关于委托理财的概念
委托理财的概念,在实践中比较模糊,不够清晰。而由于委托理财现象比较复杂,因此对概念的界定,实际上决定着法院受理委托理财纠纷案件的范围。因此,委托理财的概念是我们首先需要予以明确的。
有人提出将委托理财定义为客户将其资金交付给管理人并由后者将该资金投资于证券、期货等交易市场或者以其他金融形式进行管理,所获利益由双方按照约定进行分配或者由管理人收取管理费的活动。这里强调金融性质显然是从委托投资的对象及管理方式而言,而非指委托投资的主体,并排除了非金融性的经贸、实业投资及其委托管理。所以,这一概念没有涉及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将国债、股票或期货合约等作为合同标的的情况,因此有些偏颇。
还有观点认为,委托理财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约定,由委托人将其所有或募集的资金、证券等金融性资产交由受托人掌管,并由受托人在证券、期货等金融市场从事营利性投资经营活动,以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委托理财活动必须在证券或期货经营机构开设资金账户,通过证券或期货经营机构方可进行。这一概念基本上揭示了委托理财的实质,但却忽略了现实当中存在的以实物资产作为理财对象的情况。
我们认为,委托理财,实质上是一种投资委托管理或资产委托管理的行为。严格地说,“委托理财”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只是金融业界的习惯用语。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用语,它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委托理财现象。
委托理财合同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委托理财合同泛指委托人将其拥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的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如不动产)委托给受托人从事投资管理活动的合同;而狭义的委托理财合同仅指委托人将其拥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的金融资产(如货币、票据等)委托给受托人从事投资管理活动的合同。以受托资产的种类为标准,委托理财可分为金融性资产的委托理财和非金融性资产的委托理财。金融性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是指因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委托人将其资金、证券等金融性资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在证券、期货等金融市场上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组合投资、管理活动所引发的合同纠纷。我们所说的委托理财纠纷,就是指的此类纠纷。
三、关于委托理财合同的类型
委托理财合同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总体看来,委托理财合同有名实相符的,也有名实不符的。在名称上,比较多的情况下,称为委托理财合同、投资理财合同、委托投资合同、资产管理合同或投资管理合同等;有时,第三方监管合同或委托监管合同是单列的,也有合一的,单列的由委托人与监管人签订(委托人与受托人另签委托理财合同),合一的由委托人、受托人、监管人共签。委托理财合同也有以其他名称出现的,如委托合同、证券(股票)交易(买卖)合同、委托()国债投资(购买)合同、股票质押投资合同、合作(共同、合伙)投资合同,甚至托管合同、保管合同、国债回购合同、投资咨询(顾问)合同、信托合同等等,不一而足。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委托理财合同作出相应的分类:
(一)根据委托理财的表现形式来区分,实践中委托理财合同主要有以下两种:(1)子母协议,一份正式协议,一份补充协议,保底和保收益的内容一般约定在补充协议中;(2)三方监管协议,委托理财合同由三方主体共同签订,即委托方、受托方和监管方,监管方一般由证券公司充当。但是在具体的合同名称上,则可能各不相同,实践中比较多的有委托理财、委托投资、合作投资、资产管理、 受托资产管理、信息咨询服务协议、国债托管协议等等。
(二)根据合同中关于亏损负担和赢余分配的约定来区分,委托理财合同可以分为如下七种类型:(1)本息保底,超额归受托人型。受托人保证到期返还委托人的本金和一定比例的年收益率,超出部分归受托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受托人赔付。(2)本息保底,超额分成型。受托人保证到期返还委托人本金和一定比例的收益;对超出部分,由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成。(3)本金保底,超额分成型。受托人保证委托人的本金不受损失,亏损由受托人予以补足;对盈利部分,则由双方按比例分成。(4)盈余分成,亏损分担无约定型。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受托人从事股票交易,双方只约定盈利按一定比例分成;对亏损,则没有约定承担的比例和方式。(5)缔约当时没有约定盈亏负担,受托人事后承诺补偿损失型。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对交易的盈亏负担没有约定,对投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委托资产损失,受托人书面承诺补足委托人全部或部分损失。(6)盈余分成和亏损未约定型。合同当事人对于盈余的分成和亏损的分担未作出约定。(7)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型。委托人和受托人共同出资,以委托人或者受托人的名义开立资金帐户和股票帐户,由受托人负责资产的运作,有时委托人享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约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三)根据在证券、期货市场上出现的投资人名义的不同,委托理财分为委托的投资理财和信托投资理财。委托人委托受托人使用委托人的账户从事投资经营活动的,为委托型投资理财。委托人委托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受托人借用他人名义从事投资经营活动的,为信托投资理财。
四、关于合同主体
委托理财合同的主体,主要包括委托人、受托人、监管人三类。其中,受托人的主体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委托人的范围。委托理财纠纷的委托人,其范围的确定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确定,包括各类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因为委托理财纠纷均为因委托理财合同所引起,而只要是平等主体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则上均可以成为委托人。
(二)受托人的范围。实践中,受托人主要包括自然人、一般有限公司、投资管理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理财工作室、经纪人、私募基金等民间性机构,也包括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企业财务公司及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公募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性金融机构。
上述受托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金融机构,主要涉及券商,第二类是非金融机构,主要涉及投资公司。对于前者,证监会已在《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中作出相应规定。对于后者,则尚存争议。肯定意见认为,既然“代客理财”列在投资公司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内,且强行法又未作禁止,应认定其具有理财资格;否定意见则主张,委托理财属于特许经营,非金融机构不宜介入。我们认为,投资公司在受托理财时基本处于监管盲区,而目前理财活动往往涉及巨额资金,一旦失控势必殃及金融安全。有鉴于此,今后宜适度限缩受托理财的主体范围,将该业务视为许可经营项目为妥。
五、委托理财合同的性质及案由的确定
(一)对委托理财合同性质的认识
我们认为,委托理财合同是一种新类型的合同。
首先,委托理财合同实际上使双方形成了一种临时性的合伙关系,双方分别用不同的客体,即委托方以货币、受托方以劳务进行投资。委托人开立账户后,在合同有效期内由受托方负责该合伙人的具体运营,凭借其专业知识和投资技巧进行具体操作。双方内部对该合伙人进行期货投资而产生的亏损和盈利进行划分,但该约定仅对双方有约束力,不得对抗第三人。因此,在协议期内交易的盈亏都体现在该账户内,一旦协议期满,清仓结算后,双方就按照约定承担责任。
其次,委托理财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理性的意思自治的体现。对保底条款有人提出,由于投资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由受托人承担全部亏损,会使受托人的义务单方加大,是不公平的。并非理性投资主体的行为。其实,保底条款并非当事人不理性的行为。委托理财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有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资金和投资专业知识在很多时候并不为相同的主体占有。委托方的目的是使其货币增值,但缺乏使其货币增值的手段。对受托方来说,虽然具有可以使货币增值的技能和知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货币资金为载体,其技能是没有价值的。为了将二者有机结合,实现“共赢”,委托理财便应运而生了。
最后,无论委托理财合同如何归类,但只要此类合同不违反公序良俗原则以及法律与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就应受到法律尊重与保护。申言之,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必须慎重,不能以监管为由阻碍其创新。法律规定应来源于现实需要,对于委托理财行为,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而不要视其为洪水猛兽,以法律没有规定为由而否定其合理性。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一切行为应主要由市场来决定,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二)关于委托理财类合同纠纷案件的案由确定
案由的确定关系到法律关系的识别和案件的定性。对委托理财类合同纠纷案件案由的确定,实践中五花八门,很不统一,主要有买卖股票纠纷、证券(股票)交易纠纷、一般委托合同纠纷、委托理财酬金纠纷、借款合同纠纷、合作炒股纠纷、赔偿纠纷、委托买卖股票合同盈利纠纷、存款合同纠纷等等。有的同志认为,应当将委托理财纠纷作为一种新的案由单列出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有名合同。有的同志认为,从委托理财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来看,这类合同无非就是法律已经规定的有名合同的某种复合,不能将其作为有名合同对待,对此类纠纷应细化分流,区别案件类型,分别确定案由。
我们认为,对委托理财纠纷作更进一步的类型化划分和处理,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是必要的。在实践中,委托理财类合同虽然千变万化,但细分起来只有五种典型情况:
1、约定本息保底,超额归受托人所有的,实与民间借贷无异,应将案由定为借款合同纠纷;
2、合同约定委托人直接将资金交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投资管理的,属于信托行为,应将其认定为信托合同纠纷;
3、合同约定委托人自己开立资金帐户和股票帐户,委托受托人进行投资管理的,应将其认定为委托合同纠纷;
4、合同约定双方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应将其认定为合伙合同纠纷。
5、对存在前面几种合同之复合情况的合同,由于合同法对复合合同的问题没有涉及,因此,宜按照类推适用的原则,对其各构成部分分别适用各有名合同的规定。
六、关于委托理财合同及保底条款的效力
(一)委托理财合同的效力
合同效力是法律对当事人合意的事后评价。目前,对此类合同的定性在理论界和 司法界都存有较大分歧,实践中首先依据何种法律规范对其进行调整也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在对委托理财合同的性质认定上,不应拘泥于合同的性质,关键要从法理高度对其本质内容进行研判,依据《合同法》第三章的规定确定此类合同的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判断委托理财类合同的有效与否,只能依据法律规定,把握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虚伪表示、隐匿行为、恶意串通、假借名义损害国家、集体、自然人合法权益甚至实施违法犯罪的,应当视为合同无效;同时,有效性应当也源于法无明令禁止即为许可,如果当事人以法律法规禁止委托的资产实施了委托理财,合同应为无效,但是,根据《行政许可法》和《信托法》的规定,委托理财不应采取许可制和专营制方式。
在此次调研中,金融业务资格的缺乏不应导致委托理财合同无效成为在确定合同效力时争论最大的问题。我们认为业务资格的缺乏不应导致委托理财合同无效。
(二)保底条款的效力
“保底条款”是人们对各种委托理财合同中委托人向受托人作出的保证本金不受损失,超额分成、保证本息最低回报,超额分成、保证本息固定回报,超额归受托人等约定的统称。实践中保底条款可分为保证本息固定回报条款、保证本息最低回报条款和保证本金不受损失条款等三种。
在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底条款的效力。我们认为,对保底条款,只要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情形的,原则上应当认定有效。理由是:
1、基于市场主体投资和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人们发明了委托理财合同这种投资方式。实践中典型的委托理财合同,徒有委托的外壳,其具有与一般的委托或信托合同明显不同的本质特征,即受托人承担民事责任不以过错为条件,并原则上承担受托行为的所有风险。金融性的委托理财与通常意义上的投资行为也有差异,是对证券、期货等虚拟市场的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由于绝大多数委托理财合同中都约定有保底条款,对委托理财合同所包含的法律关系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对于这样一种具有资金融通和资金管理双重功能的新类型的商事合同,我们简单地用委托合同或信托合同去套,或者非得将它定性为我国合同法中的有名合同,并不是科学客观的态度。因此,审判实践中我们也没有理由运用委托合同或投资行为的属性,去阐释委托理财合同,并认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保底条款无效。
2、迄今为止,我国法律、法规中禁止金融性委托理财的规定,仅见于《证券法》第143条关于“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赔偿证券买卖的损失作出承诺”的规定。但依体系解释方法,从该法第194条对违反第142、143条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来看,禁止接受全权委托和承诺保底收益仅仅是针对券商的经纪业务。其他的禁止保底条款的规定主要表现为人民银行的规章,如《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31条、《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等,而这些规章又显然是从强化对信托投资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面作的规定,且信托投资公司的现实运作和人民银行对其的监管均未严格遵守上述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合同的效力,只能以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依据,上述规章显然不能作为认定合同无效的依据。另一方面,即使国家现在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认可保底条款,也存在法的溯及力问题。当事人此前在委托理财合同中约定保底条款,其无法预见会发生无效的后果。认定保底条款约定无效,对当事人明显不公。
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 大班授课 多维互动
一、调查背景: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社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然而,由于近年来的扩招,全国高职高专在校生的人数增加了80%以上。高校扩招导致了大学英语师资力量日趋紧张,英语教学班级的人数不断增加,多媒体大班授课模式应运而生。
二、调查目的:多媒体大班授课有很多优势。它大大缓解了师资短缺和备课资料不足的矛盾,丰富和完善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时间利用更充分,课堂信息量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再者,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像、声音、文字信息结合的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但是,多媒体大班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学生人数过多,课堂教学难管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互动模式单一,往往采取师生问答或教师陈述的模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率都不高。因此,大班容量情况下,怎样实现多维互动,充分让学生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理应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
三、理论依据:
1)互动(Interaction):即交互,指人与人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西方教学互动理论认为,学习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2)社会互动理论(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J.W.whibaut)和凯利(H.kelley)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都是相互作用的,互动是有序性的,在两人或多人群体交往中,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目标来行动,并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次序来达到目的,每一种行为次序都有成功达到目标的可能,而成功的概率取决于对方的行动。就师生双方而言,学生选择某一特定的行为不仅依赖于个人或小组的内在需要,而且依赖于教师的反应,反之亦然。互动理论的有效性是“彼此相依”,讲究配合的默契
四、调查内容:2006年5月笔者就高职高专英语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模式,对我省十多所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份。问卷调查表格如下:
一、个人背景:教龄:所在学校:
二、调查内容:
1、贵校大学英语是否采用大班授课?()
A)是 B) 否
2、贵校是否有足够的大班授课多媒体教室?()
A)是 B) 否
3、大班授课您常采用的互动模式是 ()(可多选)
A)师生互动B) 生生互动C) 人机互动D)自我互动
4、大班授课您常采用的互动模式的效果如何?()
A)很好 B)好 C) 一般D) 不理想
5、大班授课互动的障碍或困难有哪些?()(可多选)
A) 学生人数多B) 学生桌上没有显示器
C) 班级之间配合不好D) 教师精力不够 E) (您补充)
6、您觉得课外互动是否有必要?()
A)是 B) 否
7、如果课外互动有必要,那么采取哪些互动模式好呢?()(可多选)
A) 生生互动之小组合作 B) 师生互动之人网互动(网为英特网)C) 人机互动 (机为没有与英特网连接的学习机)D) 自我互动 E) (您补充)
8、如何搞好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您的建议是
五、调查结果:根据回收有效问卷结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95%以上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多媒体大班授课模式,说明高职高专多媒体大班授课已成为必然趋势。
2)85%以上的高等职业院校不具备多数班级采用多媒体大班授课的语音教室条件。多媒体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模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
3)90%以上的职业院校在大班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师生问答或同桌对话的互动模式,缺乏互动的多样性和新颖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互动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积极性低,学习效率差的不良后果,应该引起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高度重视。
4)92%的学校课外几乎没有互动活动,只有简单的个人完成作业。但是都不约而同的认为课外互动应该纳入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多媒体大班授课是高校扩招后的大势所趋,而大班授课的互动模式也确实是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改善这种现状,消除其弊端影响,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
六、对策分析: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的目的。而大班授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层层相扣的环节,使学生能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通过表达、沟通、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学习与掌握语言来进行交际的目的。
语言的互动是一种合作的活动,它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由发送器、接受器和语境三者构成的三角关系。可见,互动不只是传递信息的过程,更是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因此,在开展大班授课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采取以下多种方式,真正做到多维互动:
师生互动(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 & Students):所谓师生互动,往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答或者习题演练等多种方式,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生生互动(Interaction among Students):生生互动通常包括小组合作与竞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小组内部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加强学生团结互助的学习风气;然后,通过各个小组进行竞争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达到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好局面。
3)人机互动CHI(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国际上也称(HCI,Computer Interaction)。总的来说,人机互动包括课堂和课外两种方式。课堂上的“机”是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多媒体设备,即投影仪,电脑,录音机等设备。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师的授课教案,课件和听录音磁带等人机互动的多种方式,达到与教师的交流;而课外的“机”是指互联网教学。教师通过要求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或者网上练习,设立公共邮箱等方式,利用互联网,即使是在课外也能做到与学生的无障碍交流互动。
4)自我互动(Interaction with self):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指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这种“自我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即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也是能动的,是与自己的立场或者行为方向一致的。
实际上,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人机合作、自我支持等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实现英语能力培养的课堂内外的互相促动,知识与能力的互相带动,师生间、学生间的互相推动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相互牵动。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做到上述几点,高职高专英语大班授课多维互动的效果才会明显,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①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学出版社。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6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行为习惯 措施与策略
前言:“外来务工人员”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通常指的是外地来本市打工的人员,他们的到来对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他们的流动和迁移,其子女也纷纷来到城市里,他们被称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外来务工子女质朴、勤劳、有正义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另一方面,他们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我校申报的课题《初中阶段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已被江苏省教研室立项,我校以课题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对外来务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问题概述:
我校地处于江苏丹阳发达乡镇后巷镇,素有“中国工具之乡”的美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工具钢和工具麻花钻的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接插件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基地正在形成,特种板材产业集群也正在形成。xx年起,后巷镇经济总量跃居镇江市第一位,xx年经济综合指标位居镇江市第一。后巷镇力争在“xx”期间将后巷建成镇江市首个千亿镇。随着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来我镇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之来我校就读。现在来我校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占学生总数80%以上。(初中部)具体情况见下表:
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在家庭教育、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方面
外来务工子女中独生子女相当少,一般家里都有兄弟姐妹好几个,居住的房屋大都是条件简陋的廉租房。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的甚至还是一字不识的文盲,因此他们的父母通常不能很好的辅助他们学习,而且这些家长大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更不能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2、生活习惯方面
外来务工子女因缺少父母的关爱,有的长时间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在农村自由成习,缺少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穿拖鞋、打赤膊,长时间不洗澡等,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习习惯方面
我校的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来自贫困落后的安徽农村,还有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农村地区,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而且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很不稳定,这就决定了这些学生必须随着父母“迁徙”,由于流动性强,外来务工子女缺乏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篇7
(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初级中学广西南宁53021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媒介的传播,学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教育的说服教育在其面前显得空洞而无力,致使有些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屡教屡犯,而且这类学生数量在呈上升趋势。现在的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以及网络的影响,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不良行为习惯,例如:行为霸道、不懂礼貌、好吃懒做、自私任性、损人利己、狂妄自大、磨蹭马虎、不负责任、自暴自弃、孤僻胆小等等,且社会责任感明显减弱。针对本校在校初中学生的种种不良表现,我们课题研究组成员通过两个多月的抽样问卷调查和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如下数据。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行为习惯; 调查报告
Concerning village beginning high school student behavior habit present condition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Nong Wei peng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medium in ages, the student’s standpoint and mode of thinking more and more present diversification trend.Tradition education of persuasion education seem to be empty in its in front but have no dint, cause some have bad behavior of the student often teach to often make, and the amount of this student is present up-trend.Now of village beginning high school student because of be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milieu and network appeared much more of bad behavior habit, for example:Behavior violent in action, don’t understand manner, lazy and selfish self-will, profit oneself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extremely conceited arrogance, dawdle careless, irresponsible, live in self-abandonment, eccentric timidity etc., and society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bvious die down.Aim at our school a beginning a high school student in the school of various bad performance, our topic research constitute a member to pass much twoer month of sampling questionnaire and to questionnaire result carry on analysis as follows data.
【Key words】The village junior high school living;Behavior habit; Investigation report
一、调查对象
我校是一所以初中为主的农村初级中学,农村初中学生占我校学生总数的98%。我们课题研究组成员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设计调查问卷,在学校师生的配合下,对初一年级(七年级)112名;初二年级(八年级)100名;初三年级(九年级)108名。共320名学生(相当于全校学生的三分一)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
(一)行为品质习惯
我校现在的农村初中学生中,有父母在家的学生、有留守儿童、有独生子女、有单亲家庭的子女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并且多数是在“溺爱型”的家庭环境下进入校门的。再加上社会流行的“实惠”、“利己”、“拜金”、“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所以“自私”、“散漫”、“怕艰苦”、“不负责任”、“占小便宜”、“做错事不承认”、“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集体观念和法纪观念淡薄”等等不良的行为品质时常在平时的行为举止中反映出来。
例如:对于“你和班里同学的关系相处得如何?”这一人际关系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能和谐相处)的仅占26%;选择(2、基本和谐,偶尔会有争执)占到62%;选择(3、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却占12%。对于“碰见熟人、同学、老师你会主动打招呼吗?”这么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会)的仅占51%,选择(2、有时会)的占33%,选择(3、不会)的却占16%。对于“当你与长辈发生矛盾时,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不顶撞、有礼貌提出自己的意见)的占44%;选择(2、与他们大吵大闹)的占26%;选择(3、不理睬他们)的却占30%。
又如:对于“如果身边没有人看到,在学校或其他地方你会随地丢垃圾吗?”这一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不会,环境卫生要靠我们每个人的自觉)占43%;选择(2、如果旁边有垃圾桶就不会乱丢,没有会丢)占32%;选择(3、会随手乱丢)占25%。也就是说有57%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随便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
还有,我们课题研究组成员通过问卷抽样调查和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发现:有23%的学生有过打架斗殴行为;有86%的学生有骂人行为;有35%的学生与家长(监护人)、老师发生冲突;有35%的学生性格暴躁、容易发火;有63%的学生上课动作过多;有9%的学生有与社会闲散人员联合殴打同学;由此可见,不少学生具有攻击性行为,而且形式多样,以随意骂人及干扰别人上课居多,说明他们自控能力差,好表现自己,不顾及别人的利益。有62%的学生有过说谎行为;有81%的学有过抄袭作业行为;有19%的学生有过考试作弊行为;有5%的学有过偷窃行为;有21%的学生有过敲诈同学行为;有49%的学生有过模仿家长签字行为;可以看出,学生有相当部分存在欺骗性行为,不够诚实,特别是抄作业方面尤为严重,说明学生中不想开动脑筋,想不劳而获,走所谓的“捷径”。有35%的学生有过顶撞家长行为;有10%的学生有过顶撞老师的行为;有6%的学生有过逃学的行为;有0.5%的学生有过离家出走的行为;有19%的学生不热爱自己的家庭;有26%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有35%的学生被人误解后耿耿于怀;部分学生逆反心理较为严重,顶撞老师、家长及他人,说明他们以自身为中心,我行我素,不服从他人管教。有34%的学生有过破坏公共设施、公共财物以及损坏花草树木;有92%的学生有过乱扔废纸废物行为;有55%的学生有过乱写乱画行为;学生中破坏性行为还比较严重,以损坏公物、到处乱涂乱画乱扔尤为严重,说明他们文明意识不够强。有16%的学生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有4%的学生有早恋现象;有36%的学生以异性朋友多为荣;有21%的学生有过吸烟行为;有9%的学生有嫉妒他人的表现;有26%的学生固执、任性;有15%的学生孤僻、不合群;有24%的学生心理承受力较差;有42%的学生感情脆弱、痴迷游戏机、上网、言情小说等。有19%的学生做错事不承认。而且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面对老师的苦口婆心,有的学生还是无动于衷依然如故,有的甚至变本加厉。这也反映出这一些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薄弱,常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口是心非,没有正义感和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因此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提高教育时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现在的初中学生也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如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等。在与学生平时的交流中,学生的一些观点我们教师也经常会有“受教育”的感觉。这是班集体建设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意味着传统教育观念的教师指挥和支配一切的做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我们教师也需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加强对学生良性习惯的教育培养。
(二)学习习惯
在学习习惯方面。对于“你主动做好各学科的预复习工作吗?”这一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经常做)占32%;选择(2、偶尔做)占43%;选择(3、从来不做)占到了25%。对于“在课堂上你积极主动参加讨论,回答老师的提问吗?”这个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积极占)26%;选择(2、喜欢的科目或老师就会积极一点)占45%;选择(3、都不积极)占到了29%。对于“你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吗?”这个问题。 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有,是老师要求的)占47%;选择(2、有,是我认为有必要的)占42%;选择(3、没有)占11%。对于“你是如何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的?”这个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独立完成)占31%;选择(2、在父母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占25%;选择(3、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占25%;选择(4、常常抄同学或参考书答案)占19%。对于“平时你在拿到学科测试成绩后,你会采用哪种态度?”这个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只关注成绩)占35%;选择(2、既关注成绩又关注出错的题目分析失分的原因并及时订正)占47%;选择(3、无所谓)占18%。对于“根据你了解,班上有多少同学曾经在考试时作弊过?你本人有过作弊吗?” 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没有人)占40%,选择(2、有个别人)占25%,选择(3、有半数左右)占20%,选择(4、有大多数人)占15%;选择(5、有过一两次)占23%,选择(6、经常有)占13%,选择(7、从来没有)占64%。对于“你在班级里的课堂纪律怎样?”这个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很好)占20%;选择(2、比较好占)30%;选择(3、一般)34%;选择(4、不好)占7%;选择(5、很差)占9%。对于“上课前,你能做好准备吗?(如准备好教科书、文具,上厕所等等)”这一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能)占45%;选择(2、不能)占30%;选择(3、在老师或班干部的督促下能)占25%。对于“上课时,你会不听课,和其他同学说话吗?”这一问题。在受调查学生中,选择(1、会)占18%;选择(2、有时会)占48%;选择(3、不会)的才占了34%。我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通过问卷抽样调查和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发现。有17%的学生在平时小组合作学习中从不或很少参与问题的讨论;有21%的学生对课外读物从不阅读;有25%学生对新知识从不进行提前预习;有23%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从不复习;有62%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有85%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马上灰心丧气;有61%的学生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有59%的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有51%的学生不能按时交作业;有20%的学生上课时有伏台睡觉行为;有65%的学生没有上进心。上述这些现象也是造成学困生转化效果差、难度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对八年级(5)班的52名学生2个学期的跟踪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平时不良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如下:
各种偏差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比例
1、心理承受能力偏差(包括学生的受挫心理,放弃心理等)占28%;
2、父母的(家庭)教育薄弱占21%;
3、智力残障(强化生)占3%;
4、关注不够占15%;
5、学校教育方法不合格占18%;
6、其它占(社会、环境)占15%。
三、原因分析
学生具有不良行为习惯,不但会扭曲他的性格,还会影响他的行为;学校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纠集在一起,不但会影响教育秩序,严重的还会败坏校风校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和反复,不单纯地源于学生思想问题,更多的还是复杂多变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浸染造成。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他们都有这样的成长道路:在小学时,因多种原因,偶尔有不愿学习、害怕作业、害怕考试等表现,但由于村校老师都是包班教学,忽略习惯培养,致使这些不良现象没得到及时的引导和纠正,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厌学、纪律观念薄弱、师生关系紧张等;进入初中以后,生理上出现了第二性征,他们内心既感到不安、恐惧,却又想追求独立和自我,因而情绪变得焦虑、无所适从,他们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与严重。从这个具有共性的成长的历程看,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既有来自自身的主观因素的作用,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客观因素的作用。
结合上述调查结论,我们课题组成员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1)自尊心的增强和成人感的出现,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他们常抱怨、甚至批评父母、教师和社会。当父母严禁孩子单独外出自由活动时;当家长批评他们,并把他们与优秀的亲戚子女作比较,逼他们用功读书时,他们对家长不满。当他们受到老师的当众批评时,他们会因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感到没面子,继而产生逆反情绪,与父母或是教师发生冲突,有的学生竟对父母的责骂训斥进行反抗。例如本校2011级6班的黄某某,他的父母从小就将他与邻村表亲李某某(本校2011级3班的学生,常考年级第一名)比较。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某某的自尊心更强了。当他的父亲当着很多人的面数落他时,他感到没面子,便和他的父亲动手打起来。
(2)自我意识的出现,形成了他们偏激、扭曲的个性。他们因知识、思考能力的局限,对人对事的评价常常是偏激的,不成熟的,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比如看到好朋友被人欺侮,他们会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却没想过谁对谁错,也没思考过用其它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30名调查对象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占26个,愿意帮好朋友打架的占28个。本人查阅了我校近一年的学生违纪记载,学生间打架事件有50起,其中有 45件起因都是很细小的事情,都是讲哥们义气,打抱不平而把小纠纷酿成打架的。这个比例高达90%。
(3)性意识的觉醒,导致了他们的恐慌和盲目表现,常引发一些超常行为的发生。随着生理发生的变化,青春期性心理开始萌动,他们内心不安、恐慌,同时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吸引异性的举止上。有时,他们为了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常常做出一些超常行为。例如,(2010级)的李某某同学有一天在往学校饭堂途中,有个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认为有很多女生看见,觉得自己没面子,于是就暴跳如雷地举起拳头砸向那个不小心的同学。
2、家庭教育因素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影响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外因是家庭的气氛和教育环境。由于我校处在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素质较为偏低,家庭教育相对滞后和薄弱。可以说,不少农户的家庭教育不当和不利的家庭环境是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的发源地。
(1)不当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导致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农村家长教育子女方式方法简单,要求苛刻。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顾子女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就加以训斥、打骂,导致学生恐惧上学、厌恶学习,出现逃学旷课现象;有的家长,缺乏民主观念,对孩子严肃过头,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忽视孩子的不安、委屈和恐惧的内心感受。当孩子一有差错,不容辩白,就用棍棒解决,家长的打骂非但没能改变其错误行为,反而使其滋生了“拳头就是一切”的错误念头,同学间一有矛盾,他们就用拳头来说话,不许反抗,行为极为蛮横、粗鲁。在我们走访的20名家长中,当问到“发现自己的儿女在学校耍同学时该怎么办”这一问题时,家长们都说用棍棒来教育自己的儿女,竟然没有一个家长采用坐下来和子女交流,通过交流来引导儿女的心理辅导方法。
农村家长溺爱、娇宠子女,致使学生滋长了依赖、自负、自私自利、自暴自弃等个性特点。现在的农村初中生是独生子女的越来越多,一方面,他们因缺乏一种儿童成长有着某种影响的兄弟姐妹关系的环境因素,缺少同年龄相近、地位平等的小同伴进行交往的实际锻炼,往往不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也缺乏关心别人的习惯,形成个性上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碰到困难易退缩消沉等不良心理行为;另一方面,由于父母的溺爱,他们往往成为家庭生活中关注的中心,他们受尽父母、祖辈的宠爱。长久以往,就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依赖又霸道的人格特征,这种不良个性在集体生活中碰到一起,就会产生同学间的摩擦和矛盾,激发偏差行为的发生。在我们调查的20名家长中,有16名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千万不能苦了儿女,有8名家长认为儿女在学校就是不能受到欺负,不能太老实。有个别家长甚至还教自己儿女怎样去对付对方等等。
(2)不利的家庭环境,致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频繁、严重,更能导致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
①离异家庭。在走访的20个家庭中,此类家庭占10%,这些学生因父母的离异、家庭的破裂,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造成了他们固执多疑、孤僻粗暴、情绪不稳等不良心理状态。
②“隔代监护”家庭。在走访20个家庭中,此类家庭占65%。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转移,本当由他们承担的监护责任转移到了上一代(隔代监护人)。这种家庭的教育呈现两大特点:第一,父母的关爱重物质,轻精神,只给钱物而少思想沟通;第二,隔代监护人的监护多溺爱、少管教,他们因教育能力、方法、观念上的偏颇,致使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此类家庭的孩子因长期缺乏父母之爱和必要的管教,在心理上孤独苦闷;在行为上散漫、打架滋事,扰乱课堂纪律,在金钱上大手大脚。所有这些都表明该类家庭极大影响着孩子的正常成长。例如我校2013级6班农某某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十多年没回家,他由他爷爷奶奶监管,而奶奶特别溺爱他,他去网吧上网不校上课,他奶奶帮他请假,说是感冒了,不能起床。他也常常打电话向父母要钱。谎称说是学校要收这个费那个费之类的,一学期家长就给他寄回了两千多元。其实我们学校按政策,学杂费免、住宿水电费免、课本费免。一学期只收了100或几十元的教辅资料费,并在学期末结算多还少补。
③“留守孩子”家庭。在20个家庭中,此类家庭占25%。由于劳动力的转移,很多年轻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他们狠心地把儿女独自放在家里,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根据这些家庭的邻居说,这些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又无人管束,他们常邀同学来家里来玩,周末就往街上跑,往网吧、台球室窜。再加上他们的家长都认为儿女在家苦,都尽量满足儿女的物质要求。这些“留守孩子”家庭的学生,一方面缺乏家庭温暖,另一方面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受社会青年引诱,就会经常无故逃学、旷课,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例如我校2010级的李某某,父母在她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双双外出打工去了,每个月给她五六百元生活费,让她自己独立生活,只两年的时间,李某就变了样,经常到网吧上网聊天,还和社会上流浪青年鬼混,最后她父母不得不把她接到他们打工的地方去读书。
④贫困家庭。在走访的20个家庭中,此类家庭的学生占20%。由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但如果家长都在家务农,或有一方常生病,或是一方身有残疾,再加上为子女每年支付的上学费用,负担更为沉重,家境更为拮据。虽然贫瘠的家境有时可以成为学习动力,但它毕竟不是学生成长的有利条件。家境的贫困,一方面使父母的性格更为暴躁,常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又打又骂,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人际关系强烈不满心态,在没有得到及时疏导的情况下日积月累,形成他们现在常以欺侮学生来平衡被责打的怒气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贫困的家境会使孩子感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低微,而产生自卑心理。
⑤富裕家庭。在走访20个家庭中,此类家庭的学生占35%。这些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平时忙于经商赚钱,很少过问、关心孩子的学业或成长,只是给他们大量的零用钱供其享用,有的家庭多的每月给孩子500元以上。大量的金钱非但没能消除孩子因缺乏父母精神之爱而产生的的孤独感,反而使他们滋长胡乱花钱的不良消费习惯。有的学生为了弥补空虚,无心学习,常逃学旷课进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去玩;有的学生用钱玩赌博。
⑥矛盾家庭。在走访20个家庭中,该类家庭的学生占10%。这些家长不注意克制自己的脾气,一有意见不和,就在孩子面前相互谩骂,大打出手,这种父母间的打骂会使孩子长期生活在沉闷、压抑的气氛中,尤其在家庭战争中充当出气筒、替罪羊的孩子,其心理上受到的伤害,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无助、退缩恐惧、厌恶异性的心理特点,易成为成绩差、纪律差的双差生。例如本校2011级的李某,他父母和他的爷爷奶奶就常吵架,父母之间也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父母吵架常常以打他收场。他觉得在家压抑,就常在街上溜达,慢慢地感觉到在学校也压抑。于是他就逐渐染上了抽烟、赌博等恶习。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面对社会变革给学生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学校教育大多数是采用回避、抵制或扼杀,缺少教给学生正确地面对的方法,往往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背景时无所适从。加上教育评价体制的不足。现在的教育评价,各级主管部门考核教师的是学生考试的成绩,社会各界也只关注学校升重点高中的学生有多少。这样的评价体制,导致老师们“重智育,轻德育”,每个年级都分有所为的“重点班”加以重点辅导,导致老师们加班加点的进行课业辅导,没有更多的时间,也没有精力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辅导。
4、教师因素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势必造成班主任在培养、教育学生上的思想偏差;以分数论英雄是当今社会评价学生的首要法宝。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恰当。某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成才观、教育手段陈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简单粗暴,动辄训斥羞辱、体罚学生等,这种师生关系,极易使这些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厌学、烦师等情绪。加上考试、学业的压力。初中阶段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因而学习任务较重,测验考试频繁,而成绩的名次公布,使原本基础薄弱的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和考试焦虑症。这些学生因成绩、行为差,屡被教师当众训斥或羞辱,使其他同学对他们要么敬而远之,要么不屑一顾,要么嘲笑讽刺,所有这些,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不敢也不愿与他人交往,同学关系疏远而又不融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寻找班级、年级、学校中的同类同学进行交往,形成“校园恶霸”的小团体,看到谁不顺眼,就群集而上,给予“教训”,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5、社会因素
农村初中学生,他们的活动范围已不在是家庭、学校,他们也渴望走向社会。因此,复杂多变的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1)急剧变化的社会带来的冲击。有人说:21世纪是焦虑的世纪。的确,社会在骤然变化的进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阴暗面,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和不平衡,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种种负面效应。
(2)不良社会媒介的传播。一段时间以来,格调低下的,充满暴力的,黄色内容和恐怖的影视书报充斥市场,屡禁不止;农村“六害”中的“几乎全民参与”的赌博,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理活动,给学生塑造了不良心理行为模式,无意中成为孩子模仿对象。
(3)缺乏规范的“两室一吧”的诱惑。好玩、寻刺激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一些不法经营商看中了这一特性,在学校周围开办了“台球室”、“电子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诱学生入内玩耍,致使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沉湎于此,不思学习,不求进取,逃学旷课是常事。此外,这些场所一般属高消费,学生本身无经济来源,有的学生因支付不了昂贵的玩乐费用,便与社会青年混在一起,称兄道弟、闹事敲诈等等。
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内外夹击刺激着学生自我,再加上一些化对青少年文化的不理解和伤害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就罗织着这些学生的内心丰富而又复杂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了一张张具有无耐的和诱惑力又难以自拨的无形之网,最终导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淑艳、范明松《浅谈养成教育的必要性》2005年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
[4]林格编著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
篇8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学校共青团工作,全面了解我市学校团组织工作现状,更好的解决团的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团的工作方式的改革创新,促进我市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全面活跃与发展,共青团xx市委就学校共青团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中学231所,在校学生近28万人,团员17.5万,占学生比例46%,其中:留守学生团员8.4万,占团员比例57%;市级中学2所,学生人数1.3万,团员6530人,留守团员3070人,团员占学生比例和留守团员比例分别为50.2%、47%;乡镇中学192所,学生人数15万,团员8.2万,留守团员7.8万,团员占学生比例和留守团员比例分别为56%、71%;全市学校共青团干部1026人,其中女性占15%,大学学历占75%,大专学历占18%,其它7%.团委书记年龄在25—35岁占89%,35岁以上约11%.专职团干部仅占8%.有60%以上的单位团委书记享受中层干部待遇.
二、表彰情况
**年,在市委和团省委的领导下,全市学校共青团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发展,取得了成效:共青团xx市委在团省委组织的工作评比中荣获“**年度全省少先队工作工程奖”;在**省少工委五届二次全委会暨省少学会六届六次理事会上,xx团市委、市少工委推报的“争做好后代”主题活动荣获“**年度**少先队工作工程奖”,并受到团省委、省少工委表彰;在团省委全委会上,共青团平昌中学委员会、共青团通江县第二中学委员会、共青团南江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荣获“**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平昌县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团支部、xx市城市建设执法监察支队团支部荣获“**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xx市南江县和平乡希望小学杨体生老师和李岚老师获得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百萌诵读”项目先进工作者奖,同校的孟静蓉、王太山、杨若男3名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同年,团市委还表彰了一大批优秀学校和学校共青团干部:共青团xx市委、xx市教育局联合表彰了首届“xx市十佳中学生”,龙泉外国语学校尹超等10名同学获“xx市十佳中学生”称号。xx中学等6所学校团委获“xx五四红旗团委”;通江中学高**级15班袁国何等3名同学获“**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xx市职业中学团委书记**等16名同学获“xx市优秀团干部”称号;共青团xx市委、xx市少工委联合表彰了**年度xx市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及个人,巴州区一小等9所学校获**年度xx市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巴州区马鞍小学开展的“爱道路、守规章”“五制”活动等9个活动获**年度xx市少先队工作品牌活动奖、巴州区鼎山镇中心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等9人获**年度xx市少先队工作先进个人;团市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联合表彰了xx市十大杰出青年校长、十佳辅导员。巴二中校长**等10名校长获“xx市十大杰出青年校长”、巴师附小少先队总辅导员**等10名老师获“xx市十佳辅导员”。
三、近年工作情况
我市高度重视学校共青团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一是突出主线,加强思想教育。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团、教育学生,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社会实践、典型示范、主题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筑当代青少年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实践精神、文化,实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市民公约等为抓手,依托创建文明城镇、绿色学校、文明班级等工作载体,加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让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二是强化意识,推进团员发展。广泛开展“举团旗、唱团歌、戴团徽、重温入团誓词”团日活动和“保持先进性,青春映党旗”、“弘扬精神,展示青春风采”、“爱城镇,争做文明市民”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利用好学校是向各条战线输送团员的重要基地的优势,做好团员发展工作,两年发展新团员13230人,团青比例达到46%。三是优化管理,提升团干部素质。积极推行团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选拔配备方式,231所中学推行了团干部竞争上岗,团干部100%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0岁以下的达到90%。落实了学校团干部单位中层干部待遇,把团干部纳入学校后备干部管理,加大其培训、推荐、提拔使用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团干部的发展问题。完善团干部工作年度考核制度,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加强对团干部的考核。四是完善制度,强化保障力。继续坚持和推进“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结合团日活动制度、重温入团誓词制度等,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工作调研制度,关注社会焦点、青年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推行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建立以工作实绩为重点,以组织建设为重要内容,以团员青年的认可度、满意度为基本尺度的工作评价体系。建立团务公开制度,把团的重点工作、活动开展情况、团费收缴和使用情况等及时予以公布。五是落实载体,加强阵地建设。各学校将团组织的活动阵地建设列入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在师资、场地、时间、资金待方面予以保证,全市中学均建立了学生会,建成学生社团48个,建成课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各县(区)职中建立了互联网站,强化了团工作的基础和物质依托。六是突出重点,深化品牌活动的开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青少年的年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十八岁成人教育、志愿者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科技创新、暑期“三下乡”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我市学校团建工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团的活动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活动是共青团工作的一种手段、一种载体,是学校团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目前学校团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形成了日趋加大的落差,团的活动没有自我规划,活动存在被动性、滞后性,缺乏独创性和灵活性,不能吸引学生参加,更谈不上实现活动服务和教育学生的目的。此外,由于学校团的活动时间受限而且经费主要由学校财政拨款来解决,数量十分有限,不能保证活动的次数和质量。
2、团的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说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是学校的领导更看重学校的教学工作,尤其看重升学率的高低,对共青团工作往往是喊的响、做的少,缺乏对共青团工作应有的认识,对团的活动不积极,对学校教师团干部的选拔和配备不重视,往往把素质高的骨干教师安排在教学一线,同时又让教师团干部承担沉重的教学任务和许多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使这些团干部不能全身心投入共青团工作,以至于共青团工作不能纳入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日程。此外,很多学校教师团干部本身教学任务繁重,缺乏系统的培训,他们对新形势下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内容、新特点普遍缺乏认识,固守旧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导致对部分团内重要工作和重要活动缺乏了解,甚至不知如何开展。
3、服务团员的渠道和内容需要进一步拓宽和深化
目前我市学校团组织在服务团员学生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服务的渠道比较狭窄,教育部门、团内资源利用的比较多,而社会资源利用的比较少;其次,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传统的,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的服务形式比较多,而根据学生实际特点灵活创新的服务形式比较少;最后,服务的内容比较单调,巩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内容比较多,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比较少。
五、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的办法
针对目前我市学校共青团工作存在的以上问题,我认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共青团工作要做到以下三点。
1、及时了解团员青年思想特点,加强团的活动的针对性
学校共青团的工作要适应团员青年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团的活动。如针对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独立性强、乐于表现自我的特点,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如公开招聘团干部、学生会干部,鼓励学生自己成立各种兴趣小组,自己设计团日活动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管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针对目前学校中独生子女“娇气”、“霸气”的特点,坚持对新生进行军训,在军训中磨练学生意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要以“长才干,受教育,增见识”为原则,认真抓好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创造条件;在校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共青团的凝聚力相应增强。
2、加强学校团组织建设,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巩固和加强学校团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共青团工作体系,使学校团的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要坚持“团要管团,团要管用”的原则,抓好团干部和团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团干部和团员队伍素质。一方面,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团员发展力度,加大中学尤其是初一,初二年级中发展团员的力度,不断扩大团员队伍,同时积极发展校园文化活动阵地的作用,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吸引青少年学生加入团组织,来提高团组织对青少年学生的吸引力,使它们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学校教师团干部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团干部选拔机制,积极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学校团干部队伍中来,特别是要帮助他们解决身份编制、级别、待遇等问题,增强他们从事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学生骨干和学生干部队伍也是做好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保证,通过他们带动广大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奋发成才。
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汽车维修;职业能力;岗位
1 调研目的与对象
1.1 调研目的
为配合我校完成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以便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加深与企业的联系,同时,办出更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在贵港市及周边地区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调研,以便重新制定实施教学计划,明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2 调研时间、人员、对象、问卷回收情况
调查时间:2013年7月15日-8月15日
调研人员:陆梓务、朱乾琳、温志力等
调研对象:如下表1所示
问卷回收情况:调研总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207份,有效问卷为163份。关于贵港市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问卷28份,关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调查问卷(职业院校版)15份,关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调查问卷23份,关于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97份。
2 调研方法
结合我校毕业学生就业地区,为清晰全面地了解企业对汽车维修专业毕业学生的岗位能力需求,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对上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座谈、问卷调查与文献调查法。
(1)实地考察:深入考察企业,到企业生产、维修车间考察,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及工作过程。
(2)座谈:与企业主管和员工分别召开座谈会,通过当面深入的交谈了解企业对汽车维修专业毕业学生的岗位能力需求。
(3)问卷调查:在拜访前制作调查问卷,分别对企业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第一线员工进行调查问卷调查。
(4)文献调查法:通过寻找文献搜集有关市场信息的调查方法,了解现有的汽车维修市场人才需求定位与未来的趋势。
3 调研的情况分析
3.1 岗位需求分析
目前贵港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有汽车机电维修工、维修服务顾问、钣喷维修工、配件管理员、整车销售顾问、保险索赔员、汽车美容技师、船舶维修工、物流用车维修工等。根据调研结果,目前贵港地区汽车行业最急需专业人才的岗位有汽车钣金、汽车喷漆、汽车美容、汽车服务接待等四个岗位,并且其4个岗位的薪资水平都普遍比机电维修岗位要高,就业前景更加广阔。而据权威数据显示,包括贵港在内的全区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招生人数超过所有专业招生总人数的16%,而急需的汽车钣金、汽车喷漆岗位却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普遍认为这些岗位就业环境差、对身体有害而缺乏生源,因而造成中职学校开设相关专业难度较大,汽车美容、汽车配件管理和汽车服务接待也因人们普遍认为其是“非技术”类岗位而不被认可,机电维修是“技术”类岗位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学好技术,才有出路”的思想引导下,更多的家长选择机修专业就读,因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生源是人满为患,其对应岗位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造成了专业人才培养与汽车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
同时考虑到贵港地处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物流用车及船舶物流非常发达,相关的物流用车与船舶维修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我校应增加物流用车与船舶维修专业方向,以满足贵港地区的人才需求。
3.2 每个岗位对能力要求的分析
调查汽车维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应达到的职业能力,表2以汽车钣金工为例:
3.3 对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分析
通过和汽车维修企业主管的交流,我们发现企业主管对中职汽修毕业生在技能方面要求不高,只是要求具有基本的汽车维护、保养知识和动手能力,对中职汽修毕业生不要求能排除复杂的汽车故障。主管强调我们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好的沟通交流、文字表达、5S等基本的素质,要热爱汽修行业,工作的时候精神饱满,衣着整洁,操作规范,遇到顾客应能主动打招呼,对于顾客提出的汽车维修问题,要给满意的回答,视顾客为上帝,以让顾客满意为最高宗旨。
3.4 对于实训场地与师资的分析
根据调研,企业希望毕业生具备基本的汽车维护和保养的能力,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因此我们学校的实训场地应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职业素养及作业规范流程,使学生从入学初期就开始接触实际工作岗位的具体操作技能。
师资方面应大部分达到“双师型”教师,近年来,由于本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本来就非常紧张的师资更加是不堪重负。同时,本专业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是从其他理工科专业、甚至是文科类专业转型,仅仅经过简单的中职师资培训就上岗,造成专业课教师教学任务过重,而非专业课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把他们的从业经验、职业素养及作业规范流程通过言传身教给我们的在校学生,可以使学生获益良多。
4 调研的结论
4.1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通过以上的调研分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应定位为: 为汽车企业、大型车辆及船舶物流企业培养机修、钣喷、汽车美容、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接待、大型车辆及船舶维修各个岗位的具有较好的沟通交流、文字表达、5S等基本的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基本技能型人才。
4.2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加强与贵港本土汽车维修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以服务贵港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区域行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贵港本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基本技能型人才。本专业在汽车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开设同类专业的中高职学(院)校调研、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引入汽车行业标准规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出“工作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的“1+3”(一个主方向、3个专项技能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4.3 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适应贵港汽车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机电维修、汽车钣喷、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服务、物流用车的维修和船舶的维修等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本专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融入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船舶运用与维修相关职业标准、技术规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与“工作导向,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在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时,既考虑融入行业企业的作业规范和标准,所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本专业师资、教学条件和学生综合情况,采取由职教专家牵头,组织汽车行业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公共课教师共同开发的方法,在职教专家的组织和指导下,将本专业毕业生所对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转化为所要开设的课程(学习领域),由此形成了以企业实际需要为依据、“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理论必须够用”的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芳.对汽车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5(4).
[2]刘建平.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广州教学研究,2005(3).
篇10
关键词:岗位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告知艺术设计教育使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与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领域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现阶段艺术设计岗位对技能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并且出现了一些新型岗位。笔者从岗位群的角度对浙江地区出现的一些新型岗位的职业能力状况作了简要的分析。
一、浙江地区艺术设计专业岗位群背景分析
浙江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程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艺术设计专业岗位群在浙江可以被认同为以下类:产品造型设计(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广告设计(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人物形象设计(一个是化妆发型服装上面的人物形象设计,另一个是动画类的人物形象设计)、新媒介艺术设计(多是二维静帧艺术作品)、装饰艺术设计(decoration art;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摄影艺术专业(具备电影、电视、广告、图片摄影摄像能力.能在电影厂、电视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从事摄影艺术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设计学(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服装设计(顾名思义是设计服装款式的一种行业)等八个岗位分支群体。以上群体出现的各种岗位依然占据了各市区线下招聘、各大招聘网站、政府省人才网等等岗位群需求的80%以上,依然是主流岗位。
依笔者看来,岗位群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容积不断扩大,在上述八个岗位群体系之内或相关区域渐渐出现了一些新型岗位,诸如:品牌渠道设计师、效果图专绘员、时尚买手、口碑设计专员、外语海报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UI设计师、网络工程师、手偶设计、场景地编、软件照明调节师、绿化营养员、箱包图案、设计部资料收集员、设计评估鉴定师、色彩搭配师、审美调和师、个人品牌设计师、插画设计师、关卡设计师等等。从岗位招聘方的角度来看,这些岗位大体走向两个趋势,一是要求各设计师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另是要求职业能力的专业素养与岗位匹配的精确化。
二、现阶段浙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情况及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现状
(一)浙江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调查表明,愈是发达的地区,艺术设计毕业生愈容易就业,薪酬也愈高。浙江地处发达地区,就业情况相对较好,艺术设计高职毕业生就业方向一般为广告公司、装饰公司、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软件公司、设计院、电子媒体等从事广告设计或相关业务,因此,广告市场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最大需求地。据统计,中国于2013年已经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广告市场,并且近十年的广告经营额年均递增30%左右。[1]浙江地区广告业起步早,营业额长期位于中国前3位,但繁荣的表象无法掩盖问题的存在。虽然浙江省广告企业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小,操作方式“小而全”、“小而散”、“小而差”;资源分配不均、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可操作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缺乏有效的行业指导。浙江又处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而4A等高端广告公司却很少,这是因为浙江企业有一大特色,民营中小企业众多,他们往往无法承受高端广告公司的巨额宣传支出。因此浙江本土的广告企业利用地域市场优势,开拓中小型企业的广告业务,使之一直位于主体地位。在这种前提下,本地出现了该专业对口率排他性强、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匹配度高等特征。
1、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排他性强
根据智联招聘网络提供数据,艺术类岗位排他性强,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53.3%。艺术设计专业的职场人士从事的前5大岗位是美术/设计/创意、建筑装修/市政建设、销售业务、行政/后勤/文秘、广告/会展。其中,美术/设计/创意、建筑装修/市政建设和广告/会展岗位均与艺术设计专业对口,从事这三大岗位的艺术设计专业职场人士的比例分别为29.87%、17.61%、5.82%。其中,美术/设计/创意岗位从专业上来说最对口,从事这一岗位的艺术设计专业人士的比例也最高。
艺术设计专业与其它专业差异性较大,相关工作岗位对非本专业求职者有较强的排他性,高职毕业生向来讲究“专”,非专业人士基本没有可能从事此类岗位。因此,具有艺术设计专业背景的职场人士适宜于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专业对口性的要求相对较高。
2、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潜力大
市场需求指数在薪酬中有所体现,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越是紧缺的设计师岗位,薪水越高,需求也越紧迫,反之越低。针对艺术设计大专学历毕业生的薪酬问题,浙江省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87%;剩余13%(98份有效样本)企业所给出的工资情况如下图:
关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方面:应届及不限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50%;大专及以下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75%。
就此看来,相对于其他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薪水属于中等偏上位置,随着工作年限不断增长,月薪也在不断增长。对学历、经验的偏好并不严重,并且薪酬和岗位的优势,就业潜力巨大。
(二)现阶段浙江高职艺术设计市场人才需求
1、就业市场的岗位逐步细分
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根据毕业生的能力他们就业的方向主要包括:室内外设计类、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应用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广告与会展、木材加工技术、美术、舞台艺术设计、商务形象传播、钟表设计、书画鉴定、首饰设计、皮具设计、网页设计类、企业驻店设计师、服装设计等等。基于岗位群体系的开放性,为方便我们进行研究,先列取部分处于艺术设计边缘的热门岗位:UI设计、美工、效果图专绘等进行分析。
以上三个关键词的就业需求量曲线图对比浙江省大专学历艺术设计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变化曲线。[2]如下:
通过四个曲线图的对比,在近半年的监测中,关于艺术设计的直接岗位需求量基本维持在万分之七左右,而若将岗位细分,各企业的岗位需求量都远超于艺术设计岗位。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细分愈来愈精细化与多样化,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一专多能。
2、就业指数以市场为导向
在近半年内城市就业指数表明,针对大专或以下学历的艺术设计就业生,前程无忧、58同城等网站提供相关岗位最多的地区是杭州,有1866个,而薪酬最高的地区是舟山,高达12499元,类似于传统岗位――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环艺设计这三个专业,岗位并不多,并且薪酬较低,现在市场都很饱和,而类似于岗位群边缘岗位人才比较紧缺,如专业修图师、网页设计、渠道设计师、UI设计师、品牌设计师等高薪岗位。这给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专”、“精”、“一专多能”的做法提供了数据支持。
据统计,浙江省2013年本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28000多人,其中男41%、女59%,企业招聘中只有1.6%的岗位有性别限制,因此性别并不是就业障碍。2013年本专业高校招生文理比例为文科84%、理科15%、文理综合1%,近几年来根据麦可思调查的浙江省2010-2012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为88%。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浙江省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为0.7%、1.5%。浙江省本科毕业生平均自主创业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自主创业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麦可思研究表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是大城市,越是好大学,因其就业相对较好,自主创业比例也就越低。
三、基于岗位群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现代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3]这表明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人才培养也带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今天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型岗位,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艺术设计人才职业能力需求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和专业素养的高匹配度。
(一)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知识结构的体系化
我们根据邹广严主编的《大学生就业岗位调查报告――艺术卷》关于艺术设计新型热门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出现最多的语汇排行:1、熟悉专业设计相关软件;2、对设计、艺术、审美等有较深的认识;3、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4、设计理念有独到见解但也要准确理解客户的需求;5、同时处理多重事物;6、具有独特的创意思维等。
通过以上排序我们可以看得出,平时我们所认为的熟悉各类软件仍是设计实施的基本,手绘并无多少要求,而更重要的创意之类排在了第六位,而市场、审美等已经是岗位的重要要求。这表明在现代的艺术设计领域里,需要大量知识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综合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过去以美术、手绘为主的时代现在已经逐步被电脑、手绘板、多媒体等新技术取代。新的设计市场对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求能够将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结构系统化整合的复合型人才,艺术设计是系统工程也是社会工程,跨学科、综合化、科技化是它的主要特征,它广泛涉及人、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对设计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体系化的要求。很“同一位设计师既能设计一幢宏伟的建筑大厦,也能设计建筑空间中的一把椅子。‘从一座城市到一把勺子’,‘从法拉利跑车到通心粉式样’,设计在意大利设计师心目中成为一种探讨社会、政治、生活的方式”。[4]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关于专业的掌握并不要求当做一个社会工程来学习,而是将学科范围内的知识能够梳理成一个体系进行立体化运用,而不是一味的运用软件生搬硬套。在人才的知识结构上,突破了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单一,只了解一个专业的技术工匠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为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精通本专业且成体系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专业素养与市场的高匹配度
新型岗位的出现往往会出现一些就业缺口,随之水涨船高,薪水也会不断增加。对于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就业生来说,其技能要求往往是最重要的一点。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了这些岗位的“另类”需求。诸如时尚设计师:岗位要求经常购买时尚产品,具有时尚洞察力;口碑设计专员:要求定期设计制作百度问答、微信活动、新闻、博客推广等活动;形象渠道设计师: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行业市场、竞争对手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客户各种状况,设计策划与异业联盟的合作、活动开展,与合作商或自身进行各种品牌维护活动,负责维护企业形象,妥善处理和解决客户有关对于公司的负面问题等;关卡设计师:职业要求有三年以上的网络游戏经验,熟悉天文地理、宇宙、科幻知识,了解中国以及世界的军事历史等;等等。这些新型岗位往往出现在设计的边缘,与设计相关,其他专业素养也要很强,看其要求,要么新鲜时尚,要么前沿偏激。总之,这些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专业素养的紧随市场需求,而人才培养往往慢市场一拍,如一个关卡设计师,要求去熟悉天文地理、军事历史这样的资源积累,所以专业素养与岗位的匹配要精确化。
总之,从岗位群的角度出发,艺术设计专业新型岗位是迎合社会需求出现的一座座金矿,所以吸引了大量设计师、教育者的目光,让一批批淘金者趋之如骛,但是这座金矿蕴含了多少能量还需要市场的长久考验。作为教育者,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到底能否在岗位群的基础上适应于这种岗位?有待我们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2014年5月9日,以“创意点亮世界”为主题的第43届世界广告大会.
[2]四个图表反应近一年市场招聘量变化。曲线越向上代表该段时间招聘量越大,就业情况越好.该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统计而来,可能因抓取系统稳定性等因素而致使数据偏离客观实情,仅供参考.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彭亮.家具与室内装饰[EB/OL].http://,2003-06-05